仓储个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05:4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储个人专业技术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仓储管理实务”是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满足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该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及仓储管理岗位群相应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了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
关键词 :高职;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设计;职业能力导向
作者简介:金玉清,女,甘肃武威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物流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6-0005-05
一、“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地位、性质
“仓储管理实务”是甘肃武威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在学生学习了先修课程“物流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同时,又为后续的“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课程提供了知识支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仓储经营管理、仓储设备操作、仓储作业组织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从事相关职业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仓库选址与规划、仓储作业设备、仓储作业流程(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出库作业)、库存控制、仓储商务管理、仓储成本分析、仓储管理信息技术、仓储的安全和特殊货物管理等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仓库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出库作业的流程、组织与实施,并使学生能将仓储管理与配送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等课程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系统知识;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仓库的选址与规划布局;熟悉仓储作业的基本流程;熟悉仓储作业的设备;懂得货品的保管与养护方法;掌握库存控制的方法,并对仓储成本进行分析管理;掌握仓储管理的信息技术;掌握仓库安全与特殊货物的管理。
2.职业能力目标。能进行仓库规划与布局;会进行物品编码与信息处理;能使用仓储常用设备;能组织货物进出库;能对库内物品进行保养与维护;能操作运用仓储管理软件和其他应用软件;能进行订单处理;具有成本分析与控制的能力;掌握仓库安全及防范的要求;能够掌握文明作业、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内容。
3.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更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养成。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诸如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职业道德与素质对个人职业发展、他人职业发展、企业成功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具体来说,要具备仓储管理员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要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要有团队合作意识;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要有较强的书写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抗压能力。
三、仓储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群所对应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根据物流专业对人才需求标准,构建仓储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及任职要求,具体内容如表1。
四、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设计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应坚持“教、学、做”合一,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情境化教学模式。
(二)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
通过专业教师进入合作的物流仓储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仓储各项作业的任务内容,分析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能力需求;将能力需求转化为项目化学习任务,最终通过项目化任务实现课程教学培养目标,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具体内容如表2。[2]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
“仓储管理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除课堂讲授外,应配合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模拟实训、实习等各种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穿插介绍国内外仓储管理音像视频资料、图片等,以充分关注师生间互动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挥,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教学方法设计。(1)项目教学法。本课程从仓储岗位职业能力出发,依据仓储作业流程,可将全部教学内容分解为仓储认知、仓库系统规划、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仓储业务评价六大模块项目,设计出完成每个项目的条件,让学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最后,对学生的实训结果进行考核。(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案例进行讲解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方法及设计方案,从而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3]案例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可大量采用,此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采用教材中的案例或搜集的案例信息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启发、点评总结。(3)任务驱动法。教师布置实训任务,理论学习由学生操作完成。在模拟实训室,学生按照教师演示,布置任务后可马上动手操作,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快速消化吸收。如分拣作业、堆码作业、出库作业可采用此法。(4)角色扮演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感受实际工作中的不同身份角色,从角色者角度考虑、解决问题。比如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分拣操作实训、仓储商务谈判及合同签订等可采用此法。(5)模拟训练法。利用物流模拟软件和其它仓储实训软件,通过仿真度很高的仓储虚拟环境,使学生熟悉仓储岗位的各种业务流程及作业,并能进行模拟操作,从而促进对仓储理论知识的理解、接受和应用。
2.教学手段设计。(1)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课件可重点展示学生并不能经常接触的仓储设备的图片,如货架、托盘、叉车、集装箱、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并展示整个仓储作业的流程图,以便于学生理解。(2)音频、视频资料辅助教学。为扩展课外知识,可收集仓储作业相关的音像资料用于仓储管理的教学中。如仓储与货物分拨系统演示、UPS分拣系统、天津港集装箱装卸作业等,从而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其学习兴趣。(3)实训教学。通过仓储模拟软件,可模拟仓库入库、在库、出库的作业管理流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校外仓储企业的参观学习,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工作岗位,感受企业文化,增强学生对岗位职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其求职和探索欲望。
(四)考核方法设计
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施,但实施效果如何,要通过考核来验证。考核可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进行。其中,过程性评价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训操作能力及表现来评定(占60%);结果性评价即期末考试(占30%);学生平时表现如考勤、学习态度(占10%)。这种考核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着重体现了职业能力培养中学生动手能力、实训能力的考核。
五、“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设计实例
以“仓储管理实务”项目4:入库作业——任务二:货品验收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该任务要求学生在前一任务货物接运的基础上,进行货物验收并办理交接手续。在学习货物验收的方法、验收标准、验收内容的基础上,对货物进行数量验收和质量验收,并填写物资入库初检记录、验收单、货物拒收单和实物保管明细账。布置工作任务:上海无忧仓储有限公司接到两个公司的入库通知单,让学生模拟仓储操作员的工作,进行货物验收,并对不符合入库储存要求的货物进行处理。
(二)教学过程设计及实施(见表3)
职业教育作为专业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不仅要对知识型人才进行必要补充,而且要致力于塑造更多专业技术过硬、动手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劳动者,以满足各行业各领域对于技术人才的岗位需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提出,要求教师领悟职业教育的实质,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入手,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做好教学设计,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总结,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牛国鹏.浅论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策略[J].物流技术,2013(6):270-272.
[2]汪晔.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6):122-124.
篇2
关键词:工学结合;物流人才;人才规格;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56-02
中国高职教育历经多年的探索,已进入以“国家示范性”建设为标志的改革阶段。目前,湖北高职院校共53家,约半数开设有物流管理专业,这是物流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在大平台、大发展的机遇下,按高职教育规律,提升理念,转换模式,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物流人才。高职培养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仅有理论的教学是不能让学生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的。我们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业教育理念,全面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推行“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改革,使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相关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综合素养、管理思维能力和岗位技能,服务区域经济。
一、调研职业岗位,定位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设置的,那么我们首先通过对企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总结出企业要求员工具有的综合素质。我们将收集到的资讯整理,得出企业对各层次的员工面对的任务必须具备的能力。基层员工具有团队精神,有安全驾驶技能,叉车及仓库工具操作安全,有责任感及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客人沟通的语言能力。中层主管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安排作业能力、危机处理能力,部门流程熟悉,独立制订客户双赢方案,参与协会组织,提出对行业发展的建议,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历,能得到上下级同事的尊敬和认同。高级主管应具有专业精神、职业道德,参与业界组织及商会并担当重要职务,代表公司参与公益行动,能回馈社会,建立业界网络,得到行业最新资讯和市场需求,代表公司到国内外演讲,提升个人及公司形象。高职学院的目标是高技能的一线操作人员,考虑到个人职业规划,学生也要了解现场企业对不同阶层员工的要求,个别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多余的时间或假期内慢慢塑造自己的能力。基于本专业教学团队的调研和专家委员会的指导,我们确定了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综合型物流企业、国际物流企业和商品流通、铁路工程建筑企业的物流部门,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能从事物流市场调研与开发,物资采购和物流运输、仓储、配送管理工作,具有物流市场调研与开发、物流运输、仓储、配送和物资采购等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明确职业范围,核定人才规格
在对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后,我们明确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综合型物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铁路工程建筑企业、国际物流企业等单位就业,可以从事综合型物流企业和国际物流企业各业务部门、工商企业物流部门、铁路工程建筑企业物资设备部等部门的运输主管、车辆调度、物流市场营销员、仓储主管、仓管员、物流信息管理员、客户关系管理员、报关员、货代主管、货代员等岗位。经过专家的研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包括职业基本素质培养与专业职业素质培养。其中,职业基本素质培养定位于面向物流企业管理职业岗位,培养和训练学生在相应职业岗位所具备的职业基本素质,我们采用顶岗实习形式培养学生勤恳敬业、廉洁奉公、尊重顾客、爱护货物、顾全大局、遵章守纪、优质服务、诚实守信的物流行业职业道德素养,树立接受环境挑战、作业风险防范的意识,培养沟通交流、科学管理时间、团队合作、爱岗敬业的能力;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定位于使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具备职业拓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各门专业技能训练课中,教师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合在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过程中,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购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仓库保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配送物流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信息物流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融合在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过程中。每年组织技能大赛,通过参加物流技能大赛学习创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增强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力。具体人才规格如下:
1.知识规格:①具备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岗位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②具备计算机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控制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③能阅读和处理物流英文函电及相关单证,并具有简单的英语口语能力;④具备一定的专业拓展知识。
2.技能规格:①能够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写出市场调查报告,编制物流市场调研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物流市场营销,完成项目报告;②能够起草和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合理选择供应商,完成物资采购工作;③能够起草仓储合同,正确使用设施和设备,完成仓储和商品养护作业,进行库存管理、配送中心内部规划布置及配送线路优化;④能够正确使用设施和设备完成运输组织、运输调度、运输业务管理、运输流程优化;⑤能够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完成供应链过程中采购、接运、验收、库存管理等信息处理作业;⑥能够完成国际、国内货物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及进出口业务报关作业。
3.素质规格:①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②具有沟通、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的能力;③具有一定的信息搜索、查询资料、获取知识的素质;④具有个体与组织的互动意识,有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力;⑤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安全生产意识;⑥具有节约资源和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⑦具有对企业保有较高忠诚度的素质。
此外还要求学生获得国家计算机一级(B)证书;英语应用能力合格证书;获得国家劳动厅颁发的助理物流师、助理经济师、单证员、货代员证、报关员、营销员、叉车员、会计员证书(任选一项)。[1]
三、基于工作过程,创新培养模式
我们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和项目导向的设计思路,在进行物流企业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以此为依据界定职业行动领域,经过重组、提炼和设计转化为教学项目。实施项目开发、项目课程、项目教材、项目实训和项目考核的项目教学过程中,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充分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潜力,结合国家物流师职业标准,根据学生对知识认知程度与技能提升状况,以任务为载体实施“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分段实施实境训练,构建能力递进的“三段交互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依据物流市场调研与开发、物资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运输、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设施设备运用这五大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再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在学习领域中创造出不同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能力。物流管理专业可成立“物流管理专业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别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及培养方法进行研讨。在教学环节中我们将研讨的结果应用于实践,力求在改革中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在教学形式上,更多地采用现场教学,使学生学到课内没有学到的知识。物流专业和职业资格鉴定中心合作开办物流师培训班,92%以上的物流专业学生通过培训,获得了中级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实现毕业生的“双证”沟通。物流专业还加强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选择知名物流企业作为我院物流专业校外的实训基地。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企业直接参与教学各环节的活动,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融入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还可以实行“订单式”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培养更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物流人才。“中部崛起”已成为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武汉城市圈成为中部崛起的龙头地位已经逐步成熟,而人才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主体,物流专业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现代物流人才。
篇3
Abstract:SummarizesU.S.A.enterprises’lawoflogisticsmanagementondevelopinginfiftyyears,setsoutfromthelogisticsmanagement’scurrentsituationoftheChineseenterprises,andputforwardseverallawssuitabletoenterprisesofourcountry.Thenonthebasisofthisanalyze,theauthorputforwardsomeviewsonstrategyofthemodernenterpriselogistics.
Keyword:logisticsofenterprisesstrategymanagementmakingoflogisticsE-business
1.美国企业物流五十年
美国作为较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从50年代就开始了。到今天,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我们研究美国企业物流50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经验,对于我们的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不无裨益。美国企业物流的演化发展大致可分为分散管理、功能管理、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4个阶段。
1.1分散管理阶段(60年代以前)
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美国企业对于物流的管理很薄弱,甚至忽视这方面的管理。物流的各项职能被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造成本来连续的物流过程被隔裂开来。而各部门有限的职责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门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顾及整个组织范围内成本的降低。物流业务发生的成本归进了各个不同的成本中心,很难综合计算出物流成本的确实水平,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1.2历时20年的功能管理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
进入60年代后,很多企业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集中管理,将物流管理分为物资管理和配送管理两个功能部分。前者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及废旧物料的采购、加工、仓储、搬运、回收复用等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尤其要指出的是他们将生产时间表的制定也纳入了物流职能部门,物流与生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后者的重点在于产成品从生产线到用户的实物移动过程中发生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订单处理、需求预测和用户服务等活动。可以看到,营销及销售部门的有些业务被纳入到了物流职能中去。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做了大量的调整,如扩展传统采购部门的职责,成立一体化的配送部门。物流管理者的职位也由此提升了,出现了“物流主管”的头衔,物流业务由副总裁级的领导来监督和控制。值得指出的是,功能阶段的形成除了成本压力外,更多的公司开始注意到用户服务也是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在一定的用户服务水平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另外,计算机用于生产和数据处理,MRP软件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3内部一体化时期(80年代)
70年代末,美国对交通运输业实行了放松管制政策,这一改革促成了运输企业向全面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尤其到了放松管制的后期,市场上存在的物流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以全方位物流服务提供者的面孔脱颖而出,社会物流力量基本形成,生产企业开始考虑与承运人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以期降低物流成本,共同受益。同时,大量的公司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码技术和个人电脑,企业间的交流和信息处理加速发展,JIT和DRP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物流管理中去。
这一时期,管理者逐渐将物资管理和物资配送看成是—个有机的整体,后勤一体化管理在企业中出现并应用开来。至此,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的战略问题之一,很多企业开始制定物流战略计划,高级物流管理者也明显增多,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的计划和决策中去。
1.4外部一体化阶段(90年代至今)
8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纷纷兼并重组,精减业务和机构。同样,各个公司的物流部门之间也必须合并或重组,这对企业物流来说是管理和组织上的全面变革;其次,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增长,跨国业务对物流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远距离的市场运作中保证物流成本的节约;同时,市场也不断要求企业超越成本,在时间和质量上建立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将一体化概念从单个公司扩展到了供应链上的所有公司。在整条增值链中,单个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有效配置链上成员的资源,可以提高整条链的效率,以获得链的竞争优势。这一理念使得各个公司进行物流的外部一体化:①集体制定投资计划,共享对物流投资带来的好处;②统一的产品包装设计,便于使用共同的仓储、装卸和运输设备;③共享信息,采用DRP或JIT系统以消除库存冗余;④共享专业技术。这样,企业得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建立。
2.规律的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到,企业物流在美国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重视、从经验到科学、从自发到自觉的认识过程,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我们参考和学习。
2.1环境的转变
首先是政策环境。美国对于交通运输业政策的转变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很多专业化的物流公司都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起来的,这样为物流的社会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物流社会化是企业在物流方面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技术环境。企业物流得以从分散走向整合,离不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最后是市场环境。市场对于物流的要求一直有两方面:成本和用户服务。降低成本是永恒不变的企业目标,但是市场对于用户服务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传统上,人们要求物流必须及时,准确;而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则更强调企业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协作,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成为衡量供应链竞争能力的一项指标。
2.2观念的转变
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有对于物流本质认识的提高,美国企业的物流观念可以总结为4个阶段:①人们认为物流管理的任务是控制产成品的运输和仓储。对物流管理的理解是企业功能的分割,偏重于操作;②物流管理的任务被看作是物品流动活动的整合和控制内部运输。这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因素,将个人主动性融入到了整个的物流过程中。管理者通过协调平衡寻找改进的机会;③人们发现企业物流的优化能为企业带来服务水平的差异性,于是物流被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又一源泉,进而成为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④供应链管理出现后,整合物流的观念继续发扬,企业物流只是供应链物流的一部分,而不再被隔离出来单独考虑。
3.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3.1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当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企业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企业推行现代物流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目前,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仓储运输公司纷纷建立大规模的物资配载(配送)中心,组成专业运输车队,以大型企业为主要用户,展开以配合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物流服务,社会物流能力正在形成。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构建企业物流战略,从环境上讲,条件已基本具备,应该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3.2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战略
我们看到美国的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经历了50年,4个阶段,其中有技术的原因,也有认识上的局限性。我国的生产企业可以缩短这一个摸索的过程,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可借鉴的经验,技术上也已经成熟,但我们也不可能逾越这个过程。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物流战略。
首先,从美国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轨迹来看,我们要实现这一过程至少也要经历3个阶段,即企业内部局部物流整合,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其次,针对不同物流战略规划的实施,也应该遵循分阶段的原则,边实施,边分析,边改进。比如,企业在整合分销配送系统时,可以分为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储运环节、形成信息通道、建设营销网络、形成信息系统这样5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3.3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兼顾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成本和顾客服务水平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而用户服务这一新生理念却后来居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降低成本。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总成本观念,着重在产生物流成本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必要的核算和权衡。更重要的是,物流活动是直接面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活动,所以物流是一种企业给予的服务。接受服务的用户直接感受到的是物品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所以,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把企业的产品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交付给用户),是企业物流战略的全局性目标。
从美国企业的经验来看,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几条;①制定企业的服务水平标准体系,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修正这一体系;②与上下游的企业联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③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利用专业化物流的规模效益带来的低成本。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用户满意度的管理体系,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3.4实现组织结构转变与战略转变同步
从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企业物流观念的更新,物流管理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组织在结构和职能划分上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样,我们的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组织上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是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库存控制、物料需求、采购、生产计划、需求预测、销售网络等职能被分布在财务、生产、营销、销售等不同部门中,没有出现独立的物流管理功能和职能部门。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管理经验的积累,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首先可以尝试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地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比如建立面向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门,集中负责需求预测、产品配送控制、用户服务调查监督等职能。再进一步就可以实现物流一体化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关键是有一个高层经理的领导,由他来统一所有物流功能和运作。这其中,要大胆地启用物流管理人才,委以适当的权限,便于物流参与到企业决策中去。
4.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4.1企业应当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组合中的物流战略
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包括产品战略、价格战略、渠道战略和促销战略,没有提到物流战略,这说明人们对物流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物流理论本来是在研究市场营销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可是越到后来,好像二者是越来越分离了,人们一提到市场营销,好像就只有开拓市场的含义,而把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因素的含义渐渐忘却了。
事实上,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成为企业的市场成员,只有一个很实际的衡量标准,就是考虑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再好、质量再高、价格再低、促销语言再好听,如果最后你的产品不能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或者即使送过来了,但是送货成本很高,服务质量不好,则一切都是空的,用户还是不会选择你的产品,这就是物流的重要性,就是物流对市场营销效果的最后决定作用。
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运用物流战略是指通过物流来达到扩大市场、促进销售的所有措施谋略,它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例如产品实体分销战略,供应链营销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商物分离战略,联合配送战略以及准时化战略等。对产品开展物流营销,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对于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程度,从而赢得了市场;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
4.2企业应当建立自己信息管理与通讯管理的电子商务物流操作平台
现今,网络化的商业行销,即所谓的电子商务,是非常流行的营销方式。而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是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融合为一体。随着商业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化手段来完成交易。而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篇4
Abstract: Summarizes U.S.A. enterprises’ law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on developing in fifty years, sets out from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s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laws suitable to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Then on the basis of this analyze,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views on strategy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logistics. Keyword: logistics of enterprises strategy management making of logistics E-business 1. 美国企业物流五十年 美国作为较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从50年代就开始了。到今天,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我们研究美国企业物流50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经验,对于我们的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不无裨益。美国企业物流的演化发展大致可分为分散管理、功能管理、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4个阶段。
1.1 分散管理阶段(60年代以前)
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美国企业对于物流的管理很薄弱,甚至忽视这方面的管理。物流的各项职能被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造成本来连续的物流过程被隔裂开来。而各部门有限的职责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门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顾及整个组织范围内成本的降低。物流业务发生的成本归进了各个不同的成本中心,很难综合计算出物流成本的确实水平,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1.2 历时20年的功能管理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 进入60年代后,很多企业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集中管理,将物流管理分为物资管理和配送管理两个功能部分。前者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及废旧物料的采购、加工、仓储、搬运、回收复用等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尤其要指出的是他们将生产时间表的制定也纳入了物流职能部门,物流与生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后者的重点在于产成品从生产线到用户的实物移动过程中发生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订单处理、需求预测和用户服务等活动。可以看到,营销及销售部门的有些业务被纳入到了物流职能中去。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做了大量的调整,如扩展传统采购部门的职责,成立一体化的配送部门。物流管理者的职位也由此提升了,出现了“物流主管”的头衔,物流业务由副总裁级的领导来监督和控制。值得指出的是,功能阶段的形成除了成本压力外,更多的公司开始注意到用户服务也是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在一定的用户服务水平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另外,计算机用于生产和数据处理,MRP软件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3 内部一体化时期(80年代)
70年代末,美国对交通运输业实行了放松管制政策,这一改革促成了运输企业向全面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尤其到了放松管制的后期,市场上存在的物流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以全方位物流服务提供者的面孔脱颖而出,社会物流力量基本形成,生产企业开始考虑与承运人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以期降低物流成本,共同受益。同时,大量的公司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码技术和个人电脑,企业间的交流和信息处理加速发展,JIT和DRP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物流管理中去。
这一时期,管理者逐渐将物资管理和物资配送看成是—个有机的整体,后勤一体化管理在企业中出现并应用开来。至此,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的战略问题之一,很多企业开始制定物流战略计划,高级物流管理者也明显增多,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的计划和决策中去。
1.4 外部一体化阶段(90年代至今)
8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纷纷兼并重组,精减业务和机构。同样,各个公司的物流部门之间也必须合并或重组,这对企业物流来说是管理和组织上的全面变革;其次,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增长,跨国业务对物流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远距离的市场运作中保证物流成本的节约;同时,市场也不断要求企业超越成本,在时间和质量上建立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将一体化概念从单个公司扩展到了供应链上的所有公司。在整条增值链中,单个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有效配置链上成员的资源,可以提高整条链的效率,以获得链的竞争优势。这一理念使得各个公司进行物流的外部一体化:①集体制定投资计划,共享对物流投资带来的好处;②统一的产品包装设计,便于使用共同的仓储、装卸和运输设备;③共享信息,采用DRP或JIT系统以消除库存冗余;④共享专业技术。这样,企业得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建立。
2. 规律的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到,企业物流在美国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重视、从经验到科学、从自发到自觉的认识过程,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我们参考和学习。
2.1 环境的转变
首先是政策环境。美国对于交通运输业政策的转变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很多专业化的物流公司都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起来的,这样为物流的社会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物流社会化是企业在物流方面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技术环境。企业物流得以从分散走向整合,离不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最后是 市场环境。市场对于物流的要求一直有两方面:成本和用户服务。降低成本是永恒不变的企业目标,但是市场对于用户服务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传统上,人们要求物流必须及时,准确;而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则更强调企业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协作,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成为衡量供应链竞争能力的一项指标。
2.2 观念的转变
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有对于物流本质认识的提高,美国企业的物流观念可以总结为4个阶段:①人们认为物流管理的任务是控制产成品的运输和仓储。对物流管理的理解是企业功能的分割,偏重于操作;②物流管理的任务被看作是物品流动活动的整合和控制内部运输。这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因素,将个人主动性融入到了整个的物流过程中。管理者通过协调平衡寻找改进的机会;③人们发现企业物流的优化能为企业带来服务水平的差异性,于是物流被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又一源泉,进而成为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④供应链管理出现后,整合物流的观念继续发扬,企业物流只是供应链物流的一部分,而不再被隔离出来单独考虑。
3. 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3.1 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当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企业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企业推行现代物流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目前,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仓储运输公司纷纷建立大规模的物资配载(配送)中心,组成专业运输车队,以大型企业为主要用户,展开以配合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物流服务,社会物流能力正在形成。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构建企业物流战略,从环境上讲,条件已基本具备,应该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3.2 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战略
我们看到美国的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经历了50年,4个阶段,其中有技术的原因,也有认识上的局限性。我国的生产企业可以缩短这一个摸索的过程,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可借鉴的经验,技术上也已经成熟,但我们也不可能逾越这个过程。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物流战略。
首先,从美国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轨迹来看,我们要实现这一过程至少也要经历3个阶段,即企业内部局部物流整合,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其次,针对不同物流战略规划的实施,也应该遵循分阶段的原则,边实施,边分析,边改进。比如,企业在整合分销配送系统时,可以分为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储运环节、形成信息通道、建设营销网络、形成信息系统这样5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3.3 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兼顾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成本和顾客服务水平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而用户服务这一新生理念却后来居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降低成本。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总成本观念,着重在产生物流成本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必要的核算和权衡。更重要的是,物流活动是直接面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活动,所以物流是一种企业给予的服务。接受服务的用户直接感受到的是物品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所以,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把企业的产品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交付给用户),是企业物流战略的全局性目标。
从美国企业的经验来看,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几条;①制定企业的服务水平标准体系,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修正这一体系;②与上下游的企业联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③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利用专业化物流的规模效益带来的低成本。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用户满意度的管理体系,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3.4 实现组织结构转变与战略转变同步
从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企业物流观念的更新,物流管理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组织在结构和职能划分上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样,我们的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组织上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是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库存控制、物料需求、采购、生产计划、需求预测、销售网络等职能被分布在财务、生产、营销、销售等不同部门中,没有出现独立的物流管理功能和职能部门。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管理经验的积累,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首先可以尝试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地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比如建立面向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门,集中负责需求预测、产品配送控制、用户服务调查监督等职能。再进一步就可以实现物流一体化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关键是有一个高层经理的领导,由他来统一所有物流功能和运作。这其中,要大胆地启用物流管理人才,委以适当的权限,便于物流参与到企业决策中去。
4. 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4.1企业应当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组合中的物流战略 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包括产品战略、价格战略、渠道战略和促销战略,没有提到物流战略,这说明人们对物流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物流理论本来是在研究市场营销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可是越到后来,好像二者是越来越分离了,人们一提到市场营销,好像就只有开拓市场的含义,而把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因素的含义渐渐忘却了。 事实上,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成为企业的市场成员,只有一个很实际的衡量标准,就是考虑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再好、质量再高、价格再低、促销语言再好听,如果最后你的产品不能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或者即使送过来了,但是送货成本很高,服务质量不好,则一切都是空的,用户还是不会选择你的产品,这就是物流的重要性,就是物流对市场营销效果的最后决定作用。 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运用物流战略是指通过物流来达到扩大市场、促进销售的所有措施谋略,它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例如产品实体分销战略,供应链营销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商物分离战略,联合配送战略以及准时化战略等。对产品开展物流营销,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对于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程度,从而赢得了市场;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
篇5
本人于年7月毕业于学校,并于同年在建筑公司任技术员,分配至县长广煤矿公司长广水泥厂工地实习,由于该项目为一扩建工地,单位工程多,施工难度也较大,重点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各单位工程之间轴线精确度要求特别高,首先是因为各单位工程有输送带相连,校正就位设备要求高;二是预埋件体量 年开始,自己已开始独立施工,并从工程的质量、进度、资料三大块来控制整个单位工程。本人主持参加了当时属于省重点工程之一的火电厂的部分工程,并与当时被称为是火电大哥的省五建技术骨干们一起并肩战斗在施工一线。工程质量:首先从原材料的合格证、复试报告及外观质量三方面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及收集资料的完整性,避免工程竣工时给工程资料的交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其次是施工质量的控制,做到谁施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做到当天的活当天验收,并于七天一小评,一个月一大评;同时抓好各班组、各职工之间的相互交接验收,谁的施工质量交验不过关谁就承担相应的责任;另外积极抓好成品的保护工作,这样既节省了班组的劳动力,同时也节约了工程的原材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材料,同时也提高观感质量。工程进度方面:首先是要有一个好的切合实际的进度计划以及切合实际的施工场地布置,有了一个明确目标的进度计划,对总体进度的落实就起到了指导作用;有了一个切合实际的场地布置,就可放置足够的原材料,同时也节约了材料的二次搬运费用;其次是人员按排,班组长和职工都是长期跟随本项目的老工人,这样工程质量比较稳定,安全意识较强,便于管理;另外,要抓好后勤工作,给职工提供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的生活,这样利于团结,也才能充分发挥职工工作积极性和操作技能,才能最终保证工程质量,按时按量完成施工任务;工程资料方面:首先要全面收集资料,施工过程中要收集各项原始的工程技术资料,工程中间验收或竣
工前,更要全面整理资料,作为总包单位更要收集各分包单位的各项技术资料,要保证各批次进场材料均要合格,也要保证各试块(件)检测应合格,同时又要求工程施工严格按规范进行施工,资料务必使别人看得懂也理得清,资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竣工验收能否顺利进行。
年开始,调离到上海区域工作,时任上海京剧院综合楼项目总施工,工程管理向高、大、难方向接触,同时新型材料施用多,管理人员多,质量要求更高更严,并要在施工中保证安全第一,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首先在施工中要解决高、大、难问题,高:一是要保证工程垂直度,二是要保证工程层高。高给放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技术要求,一般平面放线采用楼板留设预留洞吊线法和铅垂仪法施工,或同时在房屋四角纵横方向弹垂直线。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复核内吊线的准确度,二是可以复核外墙面的垂直度。只要工作做到位,复核仔细一般外墙面结构垂直度可以控制在5mm以内,批荡层偏差控制在2mm以内。水平控制点采用双控点法,一个作为引测点,一个作为复核点,用以避免人为的误差。大:一是分工要细化,二是管理人员和班组之间要加强协调和团结,这样就要求管理人员有更高的素质,知识要全面,协调能力要强,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完成。难:一是要预先分析,二是攻关,关键的技术难题采用“pdca”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克服质量通病的发生。对于新型材料及新工艺的运用,可以采用样板间,样板层来积累经验,避免决策失误。安全方面从三点来抓:一是针对本工程实际列出各项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程,制订安全措施,工程开工前编制各专项施工的安全施工方案,并交公司和甲方审批。二是配备足数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各班组长必须配备兼职安全员监督本班组的日常施工安全生产,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力争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提高项目经理的安全意识及各生产职工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让整个施工现场真正做到:安全第一,平安是福。
95年~96年,在中天集团上海分公司第一项目经营管理部长江口仓储中心工地任职施工员,项目经理张8(在中天新生派人物中已具很大影响),在他的直接领导和管理下,我们项目班子克服了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仓储中心这一大型现浇柱梁结构,预制大型槽型板装配安装的施工任务。
97~年,在中天集团上海分公司卡博特工地任职预算员,该工地为一外资企业扩建项目,第一次和老外打交道,才真正认识到合同是多么地重要,双方的
信函来往都对工程的索赔和签证直接相关。该项目总包单位为一美国的国际承包公司:福陆丹尼尔公司。其下分包单位特多,各分包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老外的眼里,安全是谁也替代不了的,任何时候都要服从安全在先,一点在国人看来是小小的问题,在老外的眼里都可认为是天塌大事,在这样严格的管理下,我慢慢学会也适应了老外的这一套管理,并在施工
中能得心应手,和总包单位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并为项目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年底,随着集团公司业务量的不断提升,本人和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事不远千里,不辞艰辛,由中天集团上海分公司转至广东即现在的中天七建中山第二项目部工作至今,先后完成了中山雅居乐花园九期、十一期、十二期、十三期、十四期工程共10多万平方米的施工任务;其中第十一期和第十二其分别获得广东省优良样板工程。此外,在本人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由我项目部参与竞标的中山市汇景酒店工程、中山市丽城乐意居一标段商住楼等多项工程一举中标,中标造价为6600多万,为我公司在广东立足生跟,拓宽建筑市场、扩大企业知名度,奉献了一份微薄之力。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创客教育;研究
一、引言
国外大学机构通过校内创业中心、校友中心等扮演连结学校与社会两者间的活动。国内各大高等院校普遍设立有产学合作中心、创新育成中心、技术移转/授权中心、研发处等通过学校的硬设备、课程行政人员咨询、教育部补助、校园创业/创新风气、师长鼓励创业、专演演讲、企业参访等,对于学生具有辅助教育性质的校内“创业资源”。创新是个体潜能的积累与开发,目前高校教育注重开发学生驱动创新的能力,帮助和鼓励学生嫁接载体进行创业,以促进新科技和新需求更快的对接。校园创客便是以创新创业为载体,激发校园创新创业新风气,建立创客团队,落地于创客空间、创客工场等,孵化创客成果。如图1所示,为以创新创业为基础的创客资源架构。
2014年11月21日考察义乌刘村,指出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比作中国发展的“新发动机”。2015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3家指导单位和中国政府网、中国网络电视合举办的《发现双创之星》,安徽省评选出了30名创客候选人,其中30名创客中,从事电子商务与互联网创业的有10人。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机遇,同时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强、实践性好。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客教育的现状及实施路径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基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团体,通过参与课程人员的协助,采用亲自面对面方式方放共发出100份问卷,以期取得较多的研究样本。本研究问卷发放完毕,共回收有效问卷86份,其有效回收率86%;问卷采用现场课程发放与面对面发放的问卷填写方式,本应为收率应达100%,但部分学生对于问卷未做填写,因此部分问卷为空白,因此使得问卷回收率未达100%。
问卷设计完毕后,本研究遂进行预试分析,并以预试结果,作为问卷修改依据。在预试的进行,本研究主要以研修创业课程的学生为对象,共发出25份问卷,回收19份有效样本,而后以SPSS20.0统计软件作信度分析,以检验Cronbach's α作为判断依据。内容效度主要是用来了解问卷中各问项是否能真切的衡量。因创客相关教育在国内刚刚起步,本研究的问卷问项主要是以国内外学者研究为依据,并配合开设创客教育课程的内容,以促使量表测量能确实符合研究内涵,以达到研究内容的要求。
2.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是多元回归分析的一种应用,可用来研究有时间先后次序的变数间,较先发生的变数经由什么途径来影响其后发生的变数;此外也是一种探索性的统计分析,探讨研究者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这一群体所提出的因果模式是否适合高职创客的实际情况。
三、研究结果分析
1.基础样本的情况分析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样本中,男女比例约各半,年龄为21岁~24岁为大多数,而年级以大二、大三学生为最多,其中82.6%的学生曾经有创业或打工的经验。经SPSS20.0经由交差运算得知年龄在21岁~24岁的学生占81.4%,其次为年龄在19岁~20岁的学生占16.3%。
根据表1可以看出,82.6%的创客是有创业或打工经验的,在创客的专业特征中,53.49%的创客是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方向,23.26%的创客是商务型电子商务方面,13.95%的创客是技术性电子商务,仅有9.3%的创客是战略型电子商务方向,由此可以看出在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方向的创客更有创业的动机和优势。
2.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客教育的满意情况
表2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客教育的满意情况(n=86)
由表2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中对电子商务专业创客教育的满意度为73.25%,其中13.95%表示非常满意,40.70%的表示比较满意,18.60%的表示满意,仍有6.98%的创客表示不满意,如图2所示。
3.创客教育与创业经验的回归分析
为获取创客教育所需课程体系的更多信息,本研究以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通过以F检定进行,通过显着性Crobach's
创客教育的课程中,提供相关的创业知识与信息、课堂上有创业模拟学习、参与创业竞赛、曾加入对创业有益的社团和获得技术或提升人际关系能力上对于创业经验具有回归关系,因此,创客教育课堂上的活动对于学生的创业能力呈现正向作用,授课教师也可明确订出授课内容与目标。
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客教育的实施
1.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创业的兴趣
据以上研究分析,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提供创业相关知识或信息、曾加入对创业有帮的社团上对于创业动机具有回归关系,创客课程所提供信息往往是市场领导性信息或是兴趣信息,因此,在这样的课程学习能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讨论更能描绘出创业的构想;课堂外,学生参加社团属于基于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兴趣上的自主,兴趣是支持个人创业的动力,因此,在创业动机的回归上,获得显着结果。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提供创业相关知识或信息、课堂上具有创业模拟学习,这都会对于创业经验具有回归关系,课堂上对于创业的生涯规划呈现显著的作用,生涯规划与课堂的连结上相较于创业竞赛、创业社团等相关技术性的活动是更能呈现交流和沟通,因此,课堂上的活动对于学生生涯的规划起正向作用,授课老师也可明确制定出授课内容与目标。
2.完善创客教育的课程体系
创客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可以分别针对于创业课程、创业竞赛与创业社团提供的创业相关信息或知识,让学生在创业动机、创业经验与生涯规划上起正面的作用,学生在此方面会有所帮助与提高;在创业模拟学习、参与创业竞赛与获得技术性能力与人际关系能力这三方面,由最终数据观察,学生在技术性质上会提升,并不会对于创业动机有所影响,这代表创客教育除了技术面外也需要理论性的结合;学生自主性参与以自我兴趣为出发点的社团,对于创业成效的三方面向都有所帮助。在以创客教育为基础下,不论是有型资源或无形资源对于学生在最终的创业成果都能提供有效的帮助。因此,完善电子商务专业创客教育课程体系,能够让电子商务专业的创客更能有的放矢地与创业实践结合在一起,从学习中和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让自我的知识储备更丰沛。
3.狠抓创业实践实训,培养创业实战技能
高职应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鼓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形成“创业行动”递进式创业训练实践体系。以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服务为平台,熟悉市场;通过熟悉市场运营模式、学习市场管理经验。高职以电子商务专业创业行动为抓手,体验创业。鼓励学生尝试创业,投身创业实践,结合自身特点、专业优势开展电子商务创业等多元化创业,在“真刀真枪”的创业过程中,历练创业本领。
此外,高职还可以提供电子商务创业一条龙服务,设有专门的仓储教室,让EMS、申通等快递公司常驻校内,解决学生仓储和物流的问题,创客在校内就可以完成接单、拿货、发货等一系列活动。
五、结论
高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带来的新的创业机会,寻找创业切入点,同时也可以利用低成本的网络学到创业知识和经验,降低创业风险,从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通过以上分析观察,本研究的创客教育三个主要因素,以创业课程对于学生的作用较具影响,有心于创客教育领域的相关人士,在我国创客教育逐渐成长时,不妨专注于此项目标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凯,聂文俊.基于创业教育导向下的高职在校生电子商务创业意愿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2:138-140.
[2]李春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协调研究[J].职教论坛,2014,27:32-35.
[3]罗晓东.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03:116-117.
[4]王敏,吕晓华,贾宇波.基于电子商务实战教学平台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04:56-58.
[5]Tomasz Szopiski, Marcin Waldemar Staniewski. Socio-economic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way e-tourism is used in European Union member states[J]. Internet Research, 2016, 01: 274-275.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政策;创业动机
基金项目:本文接受河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贯穿高校教育全过程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经费资助(项目批准号:JYZX201021)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河北省有关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思考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6日
一、创业政策颁布的背景
截止到2012年4月,全国普通高校已经达到两千多所,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四百余所,成人高校共计300多所。大学生毕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630万,2011年达到660万,2012年再创新高达到680万。河北省普通高校95所,2011年大学毕业生已达到33.4万。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创业是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国家和河北省颁布的大学生优惠政策
(一)国家针对所有大学生制定的优惠政策
1、注册资本上的优惠政策。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两年内自主创业,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下的,可分期到位,1年内实缴注册资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
2、在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大学毕业生创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两年企业所得税;创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第一年免征、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创办从事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3、在贷款扶持上的优惠政策。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城市信用社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并简化程序,提供开户和结算便利。贷款额度在2万元左右,贷款期限最长为两年,到期确定需延长的,可申请延期一次。贷款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确定,担保最高限额为担保基金的5倍,期限与贷款期限相同。
4、在社会服务上的优惠政策。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毕业生保管人事档案(包括代办社保、职称、档案工资等有关手续)2年;提供免费查询人才、劳动力供求信息,免费招聘广告等服务;适当减免参加人才集市或人才劳务交流活动收费;优惠为企业员工提供一次培训、测评服务。
(二)河北省出台的优惠政策。河北省人事厅出台《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措施》文件,提出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另外,在人事、财政和企业注册等多方面河北省也相继出台优惠政策,以鼓励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真正实现大学生以创业带就业。
1、减免人事费。根据河北省人事厅出台的《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措施》,省各级人事部门将为在河北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人事服务。对2008年及以后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免收2年人事费,5年内免费求职登记。
2、创业期也算工龄。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通过人事部门办理了人事手续,参加社会保险、交纳养老保险的年限,在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时,可计算为工作年限,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录用和聘用后,交纳养老保险费期间工龄连续计算。
3、公务员招录有优惠。凡到基层创业的“三支一扶”毕业生、到村任职毕业生、西部青年志愿者服务期满后报考公务员,在资格条件的设定、录用考试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4、专业技术人才得“方便”
(1)可获补贴和经费。《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措施》规定,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业业绩突出的,可纳入省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选拔范围,并为其开通申报评审渠道。凡通过评审的人员,将纳入人事部门管理服务范围,按规定发放生活补贴或给予相应资助经费。
(2)评职称可免考外语。自主创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兼职兼业,从事第二职业期间取得的技术成果,在本单位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中可作为工作业绩。在高新技术成果引进转化推广工作中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高级经营管理者以及引进的急需特殊人才,在职称晋升中符合相应专业破格晋升条件的,免外语考试。
5、自主创业可享“财政支持”
(1)享受减税、免税政策。根据省财政厅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全民创业财税政策措施的意见》,所创企业凡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均可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2)获得小额贷款及贴息。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主创业人员,贷款额度由原来的最高2万元提高到不超过5万元;对符合条件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的个人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在贷款期内均给予全额贴息,贷款期满后,可展期一年,展期内不贴息。
三、河北省颁布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意义以及局限
(一)河北省出台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意义。
首先,这是响应中央的号召,同时也是从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结构不合理,亟待调整。政府颁布的优惠政策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这些政策犹如风向标一样指引大学生在这些行业进行创业,而大学生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这一举动直接带动了相关行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
再次,优惠政策的出台,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大学生进行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个人就业困难,也会带动其他人的就业。除此之外,大学生的知识丰富,对于国家的方针政策有着更好的理解能力,更能熟练地运用,将自身所学的知识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了创业成功的几率。
(二)出台政策的局限
1、政策内容本身存在的问题,就是政策覆盖面较窄。当前国家重点扶持技术类、有科技含量的创业,对科技创新类企业优惠较多,使优惠政策的受益面大大减少,文科类、工科类甚至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投身于创业的积极性不高。税收激励强度不够。当前专门针对毕业生创业企业的税收优惠立法层次低,主要是在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的,毕业生可享受的税收优惠仅局限于企业所得税减免、小型微利企业税率优惠等,范围仍然很窄;税收优惠力度不大,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的企业,最多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
2、大学生创业融资环境不利。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为毕业生提供担保和贴息的政策,但是大学生想要真正享受到这些政策却十分困难,申请贷款的门槛过高,手续过于复杂,而且数量还小。《通知》指出:失业大学生进行创业时资金不足时可提供5万元的贷款,但是《通知》提供的5万元小额贷款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是杯水车薪,而且只有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才能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此外,一些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时,还附加了一些限制性条款,如提高利率、贷款前先扣除利息等。
3、大学生对政策知晓度不高。由于颁布各项政策的部门不同且过于分散,部门之间各自为营,缺乏沟通,这就使这些政策没有形成一个合力。加之大学生对国家的政策接触少,对国家制定的政策不了解,导致许多大学生由于不了解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而放弃创业的想法。
4、创业教育体系不配套。国家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但是各大高校并未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开设相应的创业培训课程,使得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很单薄,就算有创业的想法,也会因为没有创业能力而放弃。大学生是经过高等教育,自身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素质,只要进行创业知识教育或创业前的见习培训,就可以使其创业起步更加容易。
5、服务体系不完善。政府主要是将政策聚焦在融资服务、税费减免等方面,对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答疑解惑关注较少。此外,国家没有相应的服务机构帮助创业失败的大学生总结原因,以帮助他们恢复信心,指导他们为下次成功创业做准备,以此来改善我国大学生失败率居高不下的现状。
四、解决措施
为了更好地贯彻好政府出台的政策,真正达到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目的,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税收鼓励力度。对于微利或者薄利企业制定相对较低的利率;增加税收优惠的税种,不仅仅局限在企业所得税上;对于符合国家产业规划且企业起步缓慢的企业可以适当延长纳税的宽限期。必要时可以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直接免税,或者通过一些方式进行间接免税。
(二)改善大学生创业融资环境。融资困难阻碍了潜在毕业生创业积极性的发挥,建议设立如会国性毕业生创业基金等专门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可为其贷款进行担保。同时,劳动、财政、银行等部门应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进行调整,从财政贴息范围、贷款额度以及小额担保贷款运行模式等方面,降低政策门槛。
(三)完善教育体系。高校要从学生入学时开始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及创业实践能力。可以成立相关创业研究机构,研究大学生创业的理论与实践,使创业教育研究提高层次。各地方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组建大学生创业导师团,聘请创业家等加入,使创业的意识上升到整个社会层面,同时还可以引导鼓励并支持高校创立创业圃、创业基地等,从而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四)完善服务体系。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站系统的建设,实现信息的畅通。就业服务网站可以直接传达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各种创业信息,指导学生进行创业规划、创业项目的选择和做出正确的创业决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指导服务。积极引导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填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应多安排大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的项目中来,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创业启蒙教育。除此之外,对于第一次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应该进行创业再教育,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教训,重新对市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鼓励他们再创业,这有利于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政府是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要了解大学生创业时具体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大学生创业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什么样的支持,政府只有深入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大学生创业事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河北;服务业;重点;选择;任务
中图分类号:F123.399;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5)05-0076-07
服务业门类众多,统计分类与大家常用的行业概念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不少人感到难以把握。如,我们常说的现代物流,统计分类中没有这个行业,现代物流业包括统计分类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批发和零售业”以及部分信息技术服务业;还有的行业在统计分类中找不到对应行业,如服务外包,它是指所有服务业的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与现有服务业统计分类是部分重叠关系。在政府工作中,不仅要以统计分类为基础弄清哪些行业应该发展,还要考虑有合适部门主抓这些行业。那么,应如何选择和发展服务业重点行业呢?
一、服务业行业分类和国家近年发展重点
(一)行业分类
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1年)》中,经济领域第一、二、三产业共分20个门类,其中第一产业共1个门类、5个大类、33个中类、60个小类;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4个门类,45个大类、215个中类、599个小类;第三产业包括15个门类、46个大类、194个中类、432个小类。在服务业15个大门类中,河北省除没有“国际组织”外,拥有其他14个门类;按行业小类分,河北拥有全部432个小类中的431个小类(见表1)。
(二)国家近年发展重点
“十二五”以来,国家召开一系列会议,出台近20个文件,支持服务业发展。涉及的服务行业包括:金融、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设计咨询、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电子商务、工程咨询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节能环保服务、商贸、文化产业、旅游业、健康服务、法律服务、家庭服务、体育产业、养老服务、房地产、农村服务、海洋服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服务外包,等等,除去重复的,共48个行业。这些行业极少是门类,多数是大类、中类;它们不都是并列关系,有些存在包容和交叉关系。对于河北省来说,发展基础、社会需求与全国不尽相同,发展重点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应在全面落实国家文件基础上,结合实际确定发展重点。
二、河北省重点服务行业选择思路和原则
在全面分析、整体把握河北服务业基础上,以统计分类为依据,按照从大到小顺序,首先选择河北省发展不充分、发展潜力大、对全省影响较大的行业门类,不适宜选择门类的依次选择行业大类、中类、小类,最后选择与行业划分不完全对应的综合交叉服务行业,作为河北省服务业发展重点。在14个门类中,按照行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确定以下选择原则:
(一)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政府少干预
对于“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等4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让市场自由调节。
(二)管理类服务行业核心是规范发展
对于“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政府也不宜管得太多。
(三)比较落后的服务行业和新兴服务业要大力发展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3个行业,虽然个体经营户占全国比重较高,但法人单位占全国比重低于3%,河北省必须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商务服务业下的一个小行业,但由于规模大习惯单独作为一个行业(见表2)。
(四)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要继续快速发展
从2008年到2013年,按照资产增速排序,超过300%的有4个行业门类;而按照资产增量排序,增长最多的是金融行业,资产增加31082亿元。综合考虑资产、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和增速、增量、市场化程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应作为重点发展的行业。房地产业虽然过去五年增速、增量都较好,但不久可能会达到峰值,加上市场化程度较高,应以市场调节为主(见表3)。
(五)社会公共服务中的薄弱小行业要加快发展
它涉及“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3个行业。河北省需要重点发展“教育”中的职业创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的健康养老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的环境治理业。
(六)对河北省经济带动作用大的综合行业要大力发展
它包括现代物流、文化产业,涉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2个行业。现代物流,主体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产业主体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还包括文化旅游、会展甚至文化产品制造。此外,“服务外包”与14个行业门类部分交叉,是当前各地重点发展的行业。这三类综合交叉行业也应该作为重点行业。
这样,14个行业门类全部得到分析,为了方便表述,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简称“租赁商务服务业”;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简称“科技服务业”。同时,为了推动工作,最好能有部门分管。归纳总结,河北省今后应重点发展8个行业:金融业、科技服务、租赁商务服务、旅游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产业、服务外包;重点培育4个行业:健康养老、环境治理、职业创业教育、大数据产业。这些行业除“租赁商务服务”没有一个部门能够统领外,其他行业都有主管部门,便于推动行业发展。当然,上述分类并没有完全解决包含和交叉关系,如商务服务包括旅游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都包括文化旅游等。下一步在统计分类中,可根据统计标准和管理职能,再作更科学的划分和表述。
三、重点发展行业
(一)大行业
1. 金融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河北省与发达省份的差距主要在金融方面。在企业融资中,2013年河北省银行贷款占86.8%,直接融资占13.2%,直接融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个百分点;如果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能增加直接融资206亿元。在间接融资中,到2014年,全国存贷比73.9%,河北省为63.5%,如果河北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可增加4 537亿元贷款。因此,迫切需要发展金融业。今后方向是,发展河北省缺少的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以及机构媒体或组织媒体,如投资银行等;培育河北省缺少的金融市场交易商,如货币经纪人、证券经纪人、证券承销商、外汇经纪人以及国际金融人才等。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吸引北京的金融企业到河北省设立分支机构,增加跨区域金融业务,为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放开搞活金融业,提高河北省金融产业活力。
2. 科技服务业。包括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3个大类。2013年,河北省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27.6亿元,在全省服务业门类中居第3位。但是,该行业在全国比较落后,“第三次经济普查”该行业法人单位数、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国的3%、3.69%,明显低于河北省服务业占全国平均水平。河北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一直居全国第18位左右,与经济大省地位明显不符。当前,如果整个行业发展困难,可重点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京津聚集了全国最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人才聚集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最重要的是建立京津研发、河北生产的产业链,但河北省从中关村转化的成果仅占其向京外转移成果的2%,因此特别需要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今后主要任务是:第一,加强与京津科技资源的深度对接,探索共建研发机构、技术中介机构,开展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等,提升与京津合作研发层次。第二,共建科技中介机构,培育科技市场,形成有效的科技中介运作模式,摸清京津每年有多少科技成果适宜向河北转化,努力把京津成果引到河北来。第三,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结合,促进京津科研机构与河北省合作建立产业研究院,建设一批成果中试基地,为京津成果转化转移提供载体。
3. 租赁商务服务业。租赁业包括机械设备租赁、文化用品租赁;商务服务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安全保护服务等行业。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河北省该行业法人单位数、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国的2.66%、2.72%,在各行业中比重较低,属于发育不充分的行业。不仅国内发展需要该行业,当前河北省钢铁、水泥、玻璃等过剩产能“走出去”,迫切需要国际化的会计税务、法律仲裁、咨询评估、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信用服务等服务机构和人才。今后一个阶段,河北省应大力发展商务服务特别是国际商务服务业,由相关部门根据管理范围,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事务经验的高级人才,加强与京津商务服务行业联合协作,拓展国内外业务;鼓励高校法律、咨询、调查、广告、知识产权、企业管理等专业教师开办事务所,把教学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与商务服务实践结合起来,实现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步提升。
(二)小行业
1. 旅游业。“旅行社及相关服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的一个行业中类,与法律服务、调查咨询、广告业等并列。但由于旅游业规模较大,有独立的管理系统,一般把它作为一个独立行业对待。2014年河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 561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16%和2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14亿人次,创收2 528亿元;接待入境游客132.9万人次,创汇5.34亿美元。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绿色产业”,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河北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旅游产品档次还不够高,旅游企业普遍小、弱、散、差,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强。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今后主要任务是:第一,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打造一批重点景区、主打品牌和精品线路,提高河北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第二,扶持培育一批成长性好、机制灵活、发展能力强的中小旅游企业,壮大市场主体。第三,做好网上宣传和调查工作,创新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机制,争取让更多的人到河北旅游。
2. 电子商务。该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门类中“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小类下的一项具体服务,它甚至连行业小类都算不上。2012―2014年,河北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达到5 009亿元、7 514亿元、10 833亿元,年均递增47%。由于其拉动经济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河北省今后主要任务:一是建设和完善大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能够支撑电子商务扩容要求,满足多家电商企业、多种商品上线交易。二是发展大宗产品和县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对钢铁、海运煤炭、特色大宗农产品、化工产品等已上线电子交易,不断完善功能,提高交易额和知名度。将丰富多样的特色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推向全国,对特色产品特别是农产品建立标准,方便网上交易。三是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积极争取作为国家跨境电商试点省份,建设电子口岸,实现数据共享,完善跨境支付系统,对于在国际上有竞争力、适宜跨境电商交易的箱包、羊绒制品、雕塑、童车、童装、剪纸、毛纺等商品,直接销往全球。四是引导农村发展网购企业,优化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子商务仓储物流,规范发展快递业,尽早跻身全国前列。
(三)交叉综合行业
1. 现代物流。现代物流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把它作为重点有三个原因:一是规模大。2013年,河北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 411.4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4%,对河北省经济带动作用强。二是面临新机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由于北京土地、仓储等资源相对不足、租金不断上涨,北京许多物流企业开始向外寻找空间,纷纷外迁至河北省环首都地区。三是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多。如区域物流重新布局问题,物流企业跨区域经营问题等。今后主要任务是:第一,谋划“一带一路”河北通道,把河北建设成“一带一路”北通道交汇点和重要节点,引导部分附加值较高、时效性较强的进出口商品通过亚欧铁路实现快捷运输;同时发展以港口为原点的放射性物流。第二,发挥河北在京津冀地区物流配送中的主导作用。重新布局环首都地区物流基地,协调统一京津冀设备、设施、包装等物流标准,促进物流车辆互通、营运证件通用,方便物流企业跨区域经营。第三,加强物流信息互联互通,促进数据自由交换和共享,根据电子商务发展需求配套建设仓储物流设备,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当然,物流业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发展方向是降低物流费用,我们需要的是在物流成本比重较低基础上的现代物流业发展。
2. 文化产业。2010年3月,河北省出台《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确定发展八个行业:出版印装发行业、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文化娱乐及演艺业、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业、动漫游戏业、民俗节庆及会展业、体育休闲健身业。概念比“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宽一些,增加了文化旅游业、会展业以及文化产品制造业,如剪纸、石雕、乐器制作等。近年来,河北省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意见》、《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2011年起,省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从每年1 500万元提高到2亿元,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近三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2013年达到950亿元,占GDP的3.25%。今后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继续培育市场主体。目前支撑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以经营状况较好的出版系统、广电系统及其下属企业、广告公司为主,其他文化企业规模较小,虽然近年也出现了一些民营图书经营机构、文艺表演团体,但国有垄断格局没有根本打破,造成文化产业后劲不足,需要放手发展非公文化企业。二是培育文化消费主体。目前市场消费主体消费能力较低且分布不均衡,对文化产品消费相对较少。三是调整文化产品结构。河北省传统戏曲、文化表演等观众越来越少,目前经营产品主要集中在图书、电影、电视剧等领域,动漫游戏等网络文化产品相对较少,需要丰富文化产品种类,特别是融入科技元素的新兴文化产品,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四是促进文化金融结合。现在文化产业仅靠财政扶持远远不够,由于缺乏抵押而贷款难,银行没有针对文化产业特点的贷款机制,需要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探索成立文化银行,通过市场化融资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3. 服务外包。服务外包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特点。2014年,河北省软件和服务外包总收入352.7亿元,增长21.5%;离岸外包完成3.05亿美元,增长24%,直接承揽的国际业务还不够多。河北省在岸、离岸服务外包企业分别有1 300多家和130家,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维护、信息处理、医药研发等业务。为促进服务外包发展,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服务外包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年服务外包总收入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额力争达到10亿美元;培育省级服务外包产业基地20个,省级服务外包骨干企业100家。当前河北省有外包业务、有人才供给,但缺少专业园区和具体扶持措施。今后主要任务:第一,建立服务外包载体。目前北京由于办公成本、人力成本偏高,部分服务外包企业有向河北转移的愿望,但河北省没有合适的载体,2012年省确定的在石家庄建设服务外包开发区的决定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落实,需要研究通过市场运作,在北京周围和交通节点城市抓紧搭建产业平台。第二,落实发展资金。省政府办公会确定每年拿出5千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但由于财政资金紧张很难全面落实,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进入。第三,积极承揽国内外业务。积极拓展美、欧、日等主要服务发包市场,开拓京津、港台外包业务,尽快培育成为河北省开放型经济新支点。
四、重点培育的行业
有些新兴服务业处于发展初期,总量较小但前景很好,作为重点发展行业条件不成熟,但不发展在下一轮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这类产业宜作为重点培育行业。
1. 健康养老服务。健康产业包括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健康管理等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河北省已进入老龄社会,2013年河北省60岁、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分别为1 074万人、666.5万人,分别占人口总数的14.7%、9.1%,明显超过60岁人口占10%或65岁人口占7%的老龄化标准。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和独生子女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发展养老产业势在必行。今后主要任务是:第一,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健康养老产业。开放中高端医疗服务业,积极鼓励举办社会性康复护理、老年照顾机构,建立健康照护费用的政府、社保和个人三方共担机制。第二,布局养老产业。针对京津养老床位难求的实际,在京津周边交通便捷、生态环境好的地方规划建设养老中心,配套建设专业医院,协调与京津医保社保互联互通,发展面向京津的养老产业。第三,探索适合国情的养老模式。按照老年社会要求规划建设城市街区,建立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模式。第四,培养专业人才。养老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医疗、护理知识,还要与老年人心理相通、情感相通,从现在起应在大学和职业院校开办养老专业,满足河北省以及京津养老机构的需要。
2. 环境治理业。该行业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的一个行业大类,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其他污染治理6个小行业。目前河北省有节能环保企业700多家,从业人员20万人左右,年销售收入1 200亿元左右。河北省是能耗和排放大省,在节能减排方面有巨大潜力,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钢铁、电力、水泥等企业脱硫脱硝除尘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良好。当前任务是:第一,从提供需求入手,通过严格环境监测与执法,迫使污染企业把业务交给专业治污企业,促进环境治理专业化、市场化。第二,培育环境治理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聚集人才和技术,改变企业规模小、治污能力弱的状况,提高治污能力。第三,把环保技术服务和环保设备开发结合起来,增强环保产品开发能力,同步提升环境治理业和环保设备业。
3. 职业创业教育。教育行业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技能培训、教育辅助和其他教育。职业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育培训的综合体。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作出了对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学历学位同等对待的规定。2014年11月,山东省印发《关于在全省创建创业大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5年年底,每市至少要建立1所创业大学,创业大学是集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非学历创业创新人才培养载体。适应建设制造业强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河北省也需要加强职业创业教育。第一,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探索在“三本”高校最后学年开展职业培训、创业培训,逐步过度到高校整体转型,解决普通高校学科结构不合理但又难以调整、毕业生无一技之长难以就业的问题。第二,根据社会未来发展需求设立专业。结合河北省主导产业需求,设立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立科技中介、招商、国际商事服务、养老健康服务等当前需要的专业;根据创业要求,开展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教育。第三,让青年通过职业创业教育能就业、会创业、高收入、有社会地位,激发青年进行职业创业教育的热情。
4. 大数据产业。该产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一个行业中类,目前国内外都刚刚起步,但发展前景广阔,它对教育、交通、零售、能源、医疗、金融等有带动效应,特别是先收集分析需求数据、再组织生产,能有效改善制造业供需平衡,提高整个社会的精准化程度。麦肯锡等国际权威机构认为,2017年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324亿美元,每年为世界带来3万亿~5万亿美元经济效益。我国从2012年开始支持大数据项目,北京、上海、陕西、广东、贵阳、成都等地着手发展大数据产业,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已经开发应用大数据产业。河北省秦皇岛提出发展数据产业和建设中国“数谷”,目前拥有40余家数据企业;北京在张北开始建设“京北云谷”,未来作为京冀规模最大的云计算与数据中心产业基地;廊坊提出到2018年建成亚洲最大的数据中心。该行业是典型的新兴服务业,河北省虽然发展该行业缺乏优势,但如果不发展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当前主要任务是:第一,明确省工信部门主抓大数据产业,委托中国电信或联通公司对河北大数据产业作规划设计,为政府推动工作画出路线图。第二,开展基础建设,吸引国家一批金融机构、运营公司等在河北省建数据中心和服务中心,引导河北省相关系统和企业完善软硬件设备并与数据中心建立合作关系。第三,开展大数据应用试点,通过在商品消费、企业生产、旅游、公共卫生、科学教育、交通运输等领域试点单位,做好数据收集和开发应用,让相关系统和企业从分析大数据中获得效益。第四,引导企业利用大数据挖掘市场需求,如,利用网购平台通过提供商品服务用户数、好评率、商家销售史等数据,既引导消费者消费,也引导产品设计生产、服务和管理模式创新,提高企业效益。第五,选择高校信息专业开办大数据技术课程,加强人才培养,为下一步全省应用大数据提供人才保证。
五、做好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工作
多年来,河北省发展一、二产业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思路和做法,但对发展服务业重视不够,也缺乏与服务业发展相配套的管理、融资和统计体系。目前无论是经济发展阶段,还是生态环境和人力资源,都要求河北省拿出更多精力发展服务业。当前需要做好三项工作:第一,完善管理协调系统。强化各级发改系统内部的服务业管理处室,加强对全省服务业的协调力度;健全各服务行业协会,特别是上述重点行业协会。第二,建立服务业融资机制。解决新兴服务行业无抵押不能贷款的共性问题,使服务业在金融支持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第三,改进统计工作。科学划分服务行业,厘清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会展业、文化产品制造业的统计边界,正确表述商务服务业与旅游业的关系,像处理工业7大主导产业与39个行业大类关系一样,做到简化表述与统计分类处理得当;把重点服务行业、企业纳入年度统计范围,以便于发现问题,找出规律,指导工作。
篇9
关键词; 工程项目; 监管; 实践探索
Abstract: introduced emphatically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ictly the personnel and contract performance,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ject completion YanShouGuan and project settlement of a number of key factors.
Key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 Supervision;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所谓“监管”,顾名思义既要监督又要管理。“监督”即监察、督促、约束和梳理的含意。从目前不少工程项目来看,主要存在管理机构人员配备不足、责任心不强,合同履约不到位、承包经营方式不严谨,施工现场管理薄弱,财务内部监管不力,工程验收程序不完善,工程竣工结算基础资料不齐全等问题。随着工程项目承包经营的不断推广,如何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监管已成施工企业管理者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本人以工程项目监管的实践,谈一肤浅认识。
2、严把人员配备尽责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搞好工程项目管理,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施工企业承接了工程任务,便有了管理对象。面对条件各异情况,应采用哪些组织机构形式、哪些专业、哪些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承包方式、合同条件、项目管理人员自身的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2.1组建高效的工程项目。项目部组建人员结构要与工程规模、特点相适应。项目经理及项目部主要管理层的整体综合素质至关重要。一般来讲,整体综合素质高、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工程项目部,大多能干好、管好工程项目,路桥公司马巢项目部卓有成效地配整齐项目组织机构,人人都想着干事、干成事、干好事,项目部进现场之初,在业主组织的标准化管理检查评比中,一举获得全线率先修通便道、率先完成路基清表层、率先结构物施工、率先试验室认证投入使用,捧回奖金35万。(图1马巢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
2.2设置合理的管理机构。常用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有:①直线制;②职能制;③直线职能制;④矩阵制。时下,多数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其主要组织机构。 直线职能制,既保持了直线制权利集中、易于统一指挥、隶属关系明确、职责分明、又满足职能制强调业务专门化、注意发挥各类专家在项目管理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效率。快速信息传递信息(图2:正常情况下的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2.3增强监管人员的责任心。要配备责任心强、有大局意识、思想觉悟高、专业技术精的监管人员参与工程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及时考核工程项目部人员的尽职情况,同时指导工程项目部的信息考核机制,定期组织检查、考评。
2.4建好项目经理考核档案。主要内容应包括:个人的基本情况;承担的工程项目概况、规模、特点;承包经营的效果(工期、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企业综合评价等),实现真金白银的奖励。(左图3:路桥成渝项目部独家获集团指挥部二季度综合考核奖金35万元),(右图4:赣龙铁路项目部认真研究对外合同履约情况)
3、严把工程合同履约关
3.1严把对外合同履约关。工程施工合同是施工企业通常讲的“对外合同”,是建设工程的发包人为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与承包人订立的关于承包人按照发包人的要求完成工程建设,发包人接受该建设工程并支付价款的合同。它是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法规性文件,是双方必须履约的技术经济文件,也是最终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工程施工合同监管是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经济、技术合同的签订、履约、变更、索赔、解决争议、终止与评价的全过程进行的监管工作。企业职能监管部门主要是监督、检查项目代签合同的合法性、严谨性及可行性,监督、检查、指导、考核项目部是否按照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的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安全施工、文明施
工、价款结算等全面履约
3.2严把对内合同履约关。工程项目承包经营合同是施工企业通常讲的“对内合同”,是施工企业为完成已承接的工程任务,与承包经营者(通常指项目经理)订立的为完成某工程项目而明确双方职责、权利、义务的经营合同。工程项目承包经营合同监管是对工程项目承包经营中质量、进度、成本、安全、上缴管理费等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的监管。在工程施工合同全面履约的情况下,主要考核项目部上缴管理费等指标的完成情况。
3.3处理好合同内在联系。工程施工合同和工程项目承包经营合同是相互关联的,前者是施工企业企业或项目部与业主签订的合同,后者是企业与承包经营者或劳务队签订的合同。从业主、施工企业、承包经营者三方合同主体看,从对外讲,施工企业、承包经营者是工程施工合同的同一主体;从对内讲,施工企业、承包经营者又是承包经营合同双方的不同主体。施工企业对施工合同和工程项目承包经营合同的履约监管尤为重要,对合同中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要及时指出和纠正,对合同中有损企业利益的条款要尽力规避,以便不断建立健全合同签订、履约的监管机制。
4、严把施工现场监管关
要切实加强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现场监管,项目部要有针对性地编制操作性强、技术先进、工期短、质量优、成本低的施工组织设计,以此作为指导具体施工的工作蓝图,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抓好劳动力监管
项目管理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人、财、物三方面的管理,劳动力的管理是属于对人的管理,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项目的经济效益才有可能达到最大化。人工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用的20%左右,作为施工企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劳动定额,完善劳动用工合同,一是要从用工数量上加以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要加强工资的计划管理、提高出勤率和工时利用率,尤其要减少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三是要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广使用优秀的劳务分包协作队伍,保证人工费不突破目标值。
篇10
【论文摘要】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普遍存在招生难和就业安置难的现象,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笔者从交通职业教育发展的角度评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结合实践提出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1.制约交通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各地职业教育在发展问题上都遇到了一些相同的问题和困难。表面上看,问题和困难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招生难。受“普高热”和现行用人高学历的冲击,老百姓总想自己的子女上普高、进大学,不得己而求之才读职校,造成职业学校招生难、生源减少且质量下滑;二是毕业学生就业安置难。现时,各地都在进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进行改组改制,出现了大量职工下岗,使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职业教育就业形势严峻。但问题的症结主要还是在我们自己,一是对职业教育缺乏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二是职业教育界计划经济的东西多于市场经济,多块分割、布局分散、教育资源浪费、多头管理、统筹缺乏、重复办学、效益低下的现象依然严重:三是缺乏改革和创新的观念意识,虽然处在市场经济的年代,却仍然袭用计划经济的陈旧模式,不面向社会,不研究人才需求,与社会和市场需求脱节;四是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滞后,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的人员编制、聘用、考核、流动等人事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五是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封闭。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真正制约交通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根源。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消除社会上对职业教育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偏见和鄙薄,也是加快交通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2,改革和创新是交通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做为大连地区唯一一所以汽车技术专业为主体的职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前面所述的问题,也曾被这些问题所困绕。如何才能走出困境?找到一条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结合这些年来我们为此进行的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谈点我们的一管之见。
2. 1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走强强联合之路。历史上,大连地区曾是一城两交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下生存着专业雷同归属却不同的三所学校。即大连市公用事业中专,历史上归属公用事业管理局,而大连市交通局技校和大连市交通学校归属大连市交通局。2000年大连市进行体制改革,取消了一城两交的格局,将原口岸委、交通局、公用事业局、仓储局和市政府交通管理处取消,成立了大连市交通口岸管理局,三所学校从此归属一个局管理。由于三所学校在谋求发展的本质上有着诸多的雷同点,例如:三所学校在学历教育层次和专业设置上相同:从事岗前、岗后、行业培训的科目相同;均设有职能和类别相同的职业技能鉴定所,客观上为三校的整合改革提供了可能。当三所学校统一归口新组建的交通口岸管理局后,交通口岸管理局党委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本着优化资源、配置合理、有序发展、扶强做大的原则,于2003年做出了对局属三所学校进 行整合改革的决定。这一重大决策,彻底消除了历史上三 校之间无序竞争的状态,使大连地区交通职业教育资源实 现了优化组合,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大连地区交通职业教育 多块分割、布局分散、教育资源浪费、统筹缺乏、重复力 学的局面,客观上为大连地区交通职业教育的发展夯实了 坚实的基础。
2. 2瞄准市场办学,人才培养要适应行业需求。职校学生毕业就业安置难,似乎成了职教工作者的共识,其实, 这也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试想,为什么一方面社会对技能 型紧缺人才需求量的缺口很大,另一方面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学校又出口不畅呢?关键的问题还是我们自身习惯性拘泥于传统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缺乏面向市场、灵活 办学的招数,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自觉主动地与社会、企业联系不够,可以说是职业教育办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导致的必然现象。解决的办法,就是职业学校必须面向市场办学,找准职业学校的专业定位,讲质量、创特色、树品牌,一切围绕市场、企业和本地区经济发展来转,这是十几年来我们在职业教育办学中总结的宝贵经验。
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教育家,也应该是善经营的企业家,做为大连地区唯一的汽车技术专业学校,我们始终把眼光瞄准市场,研究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培养适应型人才。为此,学校每一年都要派人调查一线技术工人情况、行业发展趋势,同时调查相关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有什么举措。例如,在2000年快轨规划之初,我们就通过实地调查,论证了快轨这种城市交通新模式产生并逐渐成为交通动脉后,潜在的巨大人力需求,依据这条信息,我们主动与企业沟通,提前规划并开设了快轨站务、驾驶、信号等一批冷门专业,几年后,快轨投入使用时,我校毕业生捷足先登,凭借专业优势迅速拥有了这份被人羡慕的工作。再如:我们通过就业市场分析,敏锐地感到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出台及大连做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一定蕴藏着极大的用人空间。据此,我们主动出击,积极与港口码头企业进行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了港口场桥、岸桥、集拖、叉拖司机和物流、计算机等等,都将成为迫切需要人才的工作岗位,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及时有针对性开设了港口场桥司机及港口机械、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及时为港口码头企业培养和提供了紧缺型技能人才.近两年来我校毕业生中有262人升入高职继续求学,有149人分别安置在现代轨道公司、一汽公司、二汽公司、联营公司、远大客运公司等公交企业,有143人被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聘用,有10人被一流汽车维修中心聘用,我校毕业生就业安置率2003年是98.19%. 2004年是98.22%。如今,我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渠道宽泛畅通,初步形成了面向公交行业、港口行业、汽车维修行业三条主线,同时辐射其它行业的格局,为职业学校走出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中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实践证明,交通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研究行业需求,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培养合格对路人才,是解决交通职业教育毕业学生出口不畅的有效途径。
2. 3必须跳出单一学历教育的误区。职业教育,特别 交通行业的职业教育,要走出发展的困境和消除瓶颈的制约, 必须树立职业教育并不是单一的学历教育这样一个新的职业 教育理念,不跳出单一学历教育的怪圈,职业教育走出困境 就是一句空谈和奢望.那么,职业教育除了通过学历教育完 成对社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外,还有哪些作为可以 发挥和挖掘呢?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现代社会中,不 论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个人可能多次转换工作岗位,甚至改 换职业。即使职业不变、岗位不动,劳动要求和技能也会不 断提高。因此,劳动者为了适应和改善职业生活,在他的劳动生涯中就需要多次接受培训。由此,可以预见,职业培训市场潜力是巨大的。目前,全国各地已初步形成了职业培训市场,但作为我们职业教育学校介入的还不多,对这块潜力 巨大的市场重视不够。我们认为,职业学校在教学设备、专业师资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应该有意识地去抢占职业培训市场,既可以使现有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可以拓展职业学校的教育功能,逐步实现其职业教育的多样化,使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由单一的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重的方向转变,应该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上一篇:白酒酿造专业技术总结
- 下一篇: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