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01:5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术后护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术后护理论文

篇1

胃癌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高,由于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疲劳、低氧等使能量失衡,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食物摄入。据专家统计,40%胃癌患者死于术后营养不良而并非本身治疗因素,胃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1],因此做好胃癌患者术后的情志及饮食护理极为重要。2006-01—2007-12,本院外科收治胃癌患者83例,其中行胃癌根治术64例,术后通过加强营养、情志护理及营养药膳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现报告如下。

1护理措施

1.1情志护理

胃癌术后病病程长,预后差,患者身心受到双重折磨,容易产生忧虑、紧张、悲观、恐惧、失望的心理,此时我们应主动关心患者,针对治疗方式展开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宣传,让患者了解“忧思伤脾”、“恐则伤肾”的道理,向患者解释五脏六腑相辅相成的原理。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不升,则胃不降,而出现纳呆;肝主疏泄,喜条达,肝失疏泄则脾失健运,同样会出现纳呆,运用中医理论知识指导情志护理,尽快康复。

1.2术后营养护理

我们把术后营养护理分为3个阶段。①术后3日内为第1阶段。此时吻合口尚未愈合,肠道功能尚未恢复,患者禁饮食,带有胃管,应配合全胃肠外营养进行护理,以减少内源性能量消耗。根据患者具体的营养状况,合理配制营养液,把各种营养素混合在配制营养液3L的输液袋中,采用静脉滴注。每日补充液体量视排出量而定,一般2500~3000mL,其中热量在6698~10048kJ/d,蛋白质不低于1g/kg,以6.26g蛋白质相当于1g氮计算,以复合氨基酸形式提供,同时给予足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②第2阶段一般为术后4~6日。此时体温开始下降,肠运动功能基本恢复,吻合口基本愈合,拔除胃管,可经口进食。由于胃全部或大部切除,肠管代胃容量较小,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其排空较慢,开始嘱患者饮水(以温水为宜)。首次进量20~30mL,严密观察患者进水后反应,如无不适,隔1~2h给1次,每次增加5~10mL,至40~50mL为止。第5日给半量流质,每次50~80mL。第6日进全量流质100~150mL,连续3日。③第3阶段为术后7~10日。患者肠道功能完全恢复,营养摄入方式改为完全经口进食,停用静脉营养,经口进食每日热量不低于10048kJ,蛋白质不少于200g。第7日给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患者进食时如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恶心、呕吐等,应立即禁食,查明原因,再以流质开始,循序渐进,慢慢过渡到普食。

1.3术后饮食护理

1.3.1少量多餐

因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有全胃切除空肠移置代胃,另一种是胃大部切除,胃的容量比原来小了几倍,所以每次进食量少,只有增加餐数,才能增加食量,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1.3.2食物选择

流质饮食以米汤、蛋汤、菜汤、藕粉为宜,应避免肠胀气的食物。半流质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新鲜易消化的食物。有研究认为[2],动物性蛋白最好的来源是鱼类,因为鱼类氨基酸的组成与相互之间的比值都与人体相近,鱼蛋白的利用率可达96%;鱼的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且易为人体消化吸收,所以我们鼓励患者多食鱼类,如黄花鱼、鲫鱼等。进普通饮食后指导患者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促进肠道毒素排泄。

1.3.3食物温度

食物过热容易烫伤口腔、胃肠黏膜,特别易伤及刚愈合的吻合口,甚至造成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而食物过冷易刺激肠蠕动,导致腹泻,使营养物质流失,所以适宜的食物温度非常重要。

1.3.4食物烹调

烹调食物时,应少盐,忌辛辣。尽量切碎炖烂,并选择优质蛋白高的鱼、肉、蛋、豆制品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饮食习惯,如就餐习惯、爱吃的食物等,努力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以刺激食欲,增进饮食。

1.3.5食后观察

注意观察进食后有无不适,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术后保健治疗药膳

2.1陈皮大枣饮

陈皮1块,大枣3枚。大枣去核与陈皮共煎取汁150mL,每日1次。此食疗方具有行气健脾之功效。经研究证明,陈皮对胃肠道平滑肌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消除肠道积气。同时还能使血清中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显著增强,促进体液及细胞免疫[3]。大枣中的乙基-D呋喃葡萄糖甙衍生物对5-羟色胺和组织有对抗作用,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而有抗癌作用[4]。

2.2枸杞瘦肉甲鱼汤

枸杞子40g,瘦猪肉150g,甲鱼500g。将枸杞子洗净,猪肉切细丝,甲鱼去内脏切块,齐放锅内,加水适量炖熟,撒食盐等调味,佐餐。每日适量常服。本膳滋阴养血,补益肝肾,治疗胃癌术后体弱、贫血。

2.3蔗姜饮

甘蔗、生姜各适量。取甘蔗压汁半杯,生姜汁1匙,和匀炖即成。每周2次,炖温后服用。具有和中健胃作用,适宜胃癌术后。

2.4莱菔粥

莱菔子30g,粳米适量。先将莱菔子炒熟后,与粳米共煮成粥。每日1次,早餐服食,此药方有消积除胀之功效,腹胀明显者可选用。

3体会

情志及饮食营养护理与手术患者的康复有密切关系,机体组织从创伤到组织愈合需要足够的营养。胃癌术后患者,因受肿瘤的侵害和手术的创伤,热量需要明显增加,又因术后短时间内胃肠道不能进食,更易缺乏营养,影响机体康复。本组病例通过术后合理的情志调节及饮食护理均顺利康复,未发生吻合口瘘及其他合并症,体质量甚至超过入院时的水平。因此,胃癌术后情志和饮食营养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措施,为下一步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孙秀娣,牧人,周有尚,等.中国1990—1992年胃癌死亡调查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1):4-8.

[2]邓君明,麦康森,艾庆辉,等.鱼类蛋白质周转代谢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2007,5(1):22-25.

篇2

    关键词:喉癌、术后护理

    喉癌是喉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以鳞状上皮癌多见。占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11~22%,居第三位。手术为最根本的治疗,但手术创伤大,出血较多益引起多种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患者呼吸改道,发音功能丧失,外形破坏及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止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现总结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25例喉癌患者,谈谈其术后护理要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42~60岁,平均年龄52岁,病理检查为鳞状细胞癌。均无术后并发症,并于住院第20~25d好转出院。

    1.2方法在全麻下行垂直或水平半喉切除术,在取尽肿瘤的基础上尽量保留部分软骨达到既根治肿瘤有保留发全喉音功能,但全喉切除术只有在术中或术后进行发音重建。

    2术后护理

    2、1减轻疼痛、合理、充分休息术后疼痛既不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又影响患者的休息质量,不利于患者恢复。疼痛的程度因手术方式、麻醉及患者个体对疼痛耐受力的差别而不同。在护理上以保持患者正确舒适的卧位,抬高床头30~45.,减轻颈部切口张力利于呼吸和减轻头面部水肿,有预防发生肺部感染的作用。教会患者起床时保持头部和颈部在同一平面上,避免头部过度牵屈,防止剧烈咳嗽等。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同时辅以心理疏导,解释疼痛的原因及可能持续的时间,做好基础护理,让患者有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是减轻患者疼痛感的有效措施。

    2.2做好气管切口的护理

    防止呼吸道阻塞、切口出血和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是喉手术必须实施的治疗手段,也是术后感染,发生咽瘘的直接诱因;喉全切和次全切除后,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伤口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保持室内相对湿度50~60%以上,必要时每日2~3次雾化吸入,随时吸出气管及口腔内分泌物,防止痰痂堵套管,预防吻合日瘘部引起病人窒息。观察体温、血压、呼吸频率、出血倾向,如发现颈部血管结扎滑脱或静、动脉破裂出血,应立即压迫出血点,并立即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严格按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时消毒和更换气管内套管,气管内滴入抗生素药水,预防感染。保持负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压引流管通畅、防止脱出每天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24h引流量少于10ml可拔管。

    2.3饮食护理

    喉癌大多数患者术前存在营养不良加之手术引起高分解代谢,营养缺乏极易发生。术后24~48h鼻饲管用于胃肠减压患者依靠静脉供给营养,如蛋白质、脂肪乳、氨基酸等。胃肠功能恢复后,可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和丰富维生素的食物。若伤口未并发咽瘘和下咽狭窄术后l0d可拔除胃管经口进食,开始进食时,嘱病人细嚼慢咽,部分喉切除者应先进粘稠半流食物,防止误人气管造成呛咳。若并发咽瘘,鼻饲应保留到咽瘘愈合。

    2.4心理护理

    建立有效的语言交流方法由于气管造口和手术切除改变了形象,患者常常有自卑和焦虑的心理。要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感受,建立有效的语言交流方法是达到有效护理的保证,患者术后因气管切开,呼吸改道而至发音功能丧失,其个人的需要和身体的不适无法象正常人一样表达,术前评估患者的读写能力,教会患者简单的手语,如有一定的读写能力的患者,术后可使用写字板、笔和纸来表达需要;对不能读写的患者可用图片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护士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充分的耐心和体贴,并给患者以充足的交流时间,告知患者切口愈合后,可以学习其他发音方式如食管发音、电子喉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可以使人身心健康加速康复,鼓励患者多听音乐、看电视遇事开朗豁达尽可能为患者解除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在长期康复治疗中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健康指导

    为方便患者进行白护和出院后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应指导清洁、消毒和更换气管内套管或全喉套管的方法;外出或淋浴时保护造瘘口;自我观察、清洁和消毒造瘘口;湿化气道,预防痂皮;加强营养,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定期随访,一月内每周一次,三月内每月一次,一年内每三月一次,一年后每半年一次;如发现出血、呼吸困难或造口有新生物,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篇3

本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34岁,平均59岁。住院平均天数15天,其中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9例,单眼14例,合并双眼闭角型伴左眼视神经萎缩1例。实行双眼显微小梁切除者10例。4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闭角型青光眼为心身疾病,发作诱因与精神、情绪有密切关系,当过度疲劳,情绪紧张,如悲伤、激动、愤怒、精神刺激等诱因作用下易突然发病,症状严重,加之患者缺乏相应医疗护理知识,极易产生恐惧、害怕、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可加重病情,使晶体虹膜隔向前移位,促使晶体虹膜相贴,导致后房压力升高,房水进入前房时,阻力大而引起眼压升高。另一方面,情绪激动紧张,大脑皮质兴奋抑制失调,间脑眼压调节中枢障碍,血管神经运动紊乱,使色素膜充血、水肿、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散大,房角阻塞,加重眼压升高。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与患者交流,克服恐惧心理,保持心理平衡,并将青光眼发病原因、治疗及护理知识,术前、术后配合注意事项,详细向患者介绍,消除悲观心理,帮助熟悉环境,介绍医护人员情况,从而减轻陌生心理,稳定患者情绪,避免或解除导致其发病的社会心理刺激,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向患者详细介绍青光眼治疗的基础知识、手术方法及效果,解释术前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利于手术的成功。

2.2术前准备

2.2.1术前一般检查术前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必要的检查,了解患者有无其他疾病,并做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免疫过筛八项、心电图等。如有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术前应积极治疗,使心肺功能、血压、血糖控制在适宜手术的状态下。如有炎症给予抗感染治疗。习惯性便秘者给予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便秘而导致高眼压影响手术进行。

2.2.2术前用药的观察护理青光眼主要症状是眼压急剧升高,降眼压是术前治疗的重要措施,作用是缩小瞳孔、开放前房角、通畅房水,使异常高眼压迅速降低,各种症状缓解或消失。在应用过程中,如出现眩晕、气喘、脉数、多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处理。0.25%噻吗心胺眼药水作用机制是控制房水生成。用药前了解心脏功能,有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全身用药并配合局部用药降眼压效果较好,全身用药选乙酰唑胺口服,20%甘露醇250ml静滴。乙酰唑胺主要作用抑制睫状突中碳酸酶产生,从而减少房水,使眼压下降。但服用过程中,钾离子排出增加,可产生手足麻木等不良反应以及引起胃肠道发炎,因此需饭后服用,同时多食用含钾的食物或配氯化钾口服,可减轻不良反应。在应用高渗溶液降眼压时,如20%甘露醇静滴时,对年老体弱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注意使用前询问病史,使用中密切观察有无胸闷、气喘、心悸等不适,以便早期发现心衰、肺水肿。使用后患者应平卧休息,勿立即起床,防止发生意外。

2.2.3术前常规护理术前应用抗生素眼药水,如氧氟沙星以冲洗结膜囊。对使用多种眼药水者,防止错滴或交叉感染,用药前严格三查,特别对有乙肝患者和眼部细菌感染严重者,更应注意。术前1日,术眼备皮,清洗面部及颈部,有条件沐浴更衣。做好普鲁卡因皮试,阳性者禁用。备好术中用药,对眼压不稳定者,术前30min20%甘露醇快速静滴,促进房水循环降眼压。术日晨再清洗术眼,然后无菌纱布覆盖,以保持局部清洁,减少术后感染。为使患者更好配合手术,术前可给予鲁米那0.1g肌注,以加强麻醉效果。

3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患者术后术眼包扎及眼部不适,生活能力下降,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情、帮助、关怀,护理人员应在生活上给予细心照料,如进食、洗漱、大小便等,避免发生跌伤。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信赖心理、热情主动、耐心细致地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安慰,并重点向患者介绍术后的治疗、护理的相关知识。在护理治疗操作中,动作轻稳,使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3.2术眼的护理(1)术后注意术眼有无渗出,及时换药,用抗生素眼药水清洗术眼。遵医嘱正确使用眼药水,并教会患者家属正确点眼方法。患者同时应用2种以上眼药水,必须间隔5~10min,减少不必要的全身反应。(2)包扎的术眼,患者家属不可随意松解加压绷带或用力揉眼,避免碰撞术眼。入厕要有人扶助,保证安全,妥善保护术眼。

3.3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术眼前房有无出血。如有出血现象即给予半卧位或高枕卧位,使积血沉积于前房下方,并与医生联系,采用止血、抗感染药物,尽快止血,防止感染。一般前房积血1周内可逐渐吸收。眼眶淤血是正常现象,异物感多因眼内缝线所致,不需处理。术眼疼痛是常见不适症状,一般术后3~4h最多见。如过后仍发生疼痛,应警惕眼压升高和前房积血,因此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疼痛原因,根据情况给予合理解释和精神鼓励,以增强疼痛的耐受性。必要时通知医师,应用止痛剂,一般常用消炎痛25mg口服,对止痛、降眼压有一定作用。如头痛伴恶性呕吐,应测眼压,眼压升高,给予利水降眼压。术眼前房浅及前房消失,常因滤过口引流过畅和手术创伤致房水生成抑制,虹膜晶状体隔前移所致,应卧床休息,术眼滤过区加一条状纱布卷,然后绷带加压包扎。青光眼术后可有程度不同虹膜炎,患者术眼应给予散瞳药,1%阿托品扩瞳,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防止虹膜粘连,但应注意排除视网膜脱离,晶体损伤,异物或全身疾病。滤过泡不形成,常因虹膜嵌顿及瘢痕闭塞滤过口引起,应遵医嘱应用5-FU半球后注射,每日1次。拔针后,压迫局部数分钟,以防出血致眼睑水肿。如出现眼睑水肿,可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术眼水肿。

3.4饮食护理饮食要有规律,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纤维素,多食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不暴饮暴食,禁烟酒,不要大量饮水,每次<300ml,每日不超2000ml,防饮水过多,导致高眼压。

4出院指导

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用眼不能过度疲劳,不要长时间看书、看电视、长时间低头活动。不在黑暗的地方久留,以免瞳孔扩大影响房水排泄。

术眼按医生要求,继续用药,点眼前用流水洗手,保持双手清洁。眼药水应滴入穹窿部。严格查对扩瞳或缩瞳药。点眼后压迫泪囊2~5min。眼压下降后不宜频繁使用缩瞳药。勿自作主张乱用药,如有不适门诊随访。

由于闭角型青光眼不易根治,嘱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一般1~2周进行1次复查,以后每月复查1次,3个月后眼压平稳,滤床功能良好,每6个月复查1次。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复查。眼压控制不良者,可做眼部按摩。眼压反复升高者,药物治疗,或再次手术。

注意休息,可动静结合,特别是老年体弱患者,肠蠕动功能减弱,饮食结构不合理,极易引起腹胀、便秘,在室内轻度活动,可减少腹胀便秘。睡眠时,头部垫高,减轻头部充血。日常生活中不要长时间低头、弯腰以避免眼压升高。

5总结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正确,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永久性房角粘连和视神经损害。急性发病只有迅速降眼压,采用小梁切除术或根据病情,同时给予虹膜根切术,才能避免视力下降。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有保护瓣的滤过性手术,是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治疗青光眼有效方法。本组42例患者,采用了合理的治疗方法后,均治愈出院。但青光眼术后仍有一定比例复发,使眼压升高视力损害。因此,严密观察患者青光眼发病症状,测量眼压是预防再次复发的唯一措施,并且必须同时做好饮食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健康宣教,了解预防保健知识,防止青光眼复发,使患者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参考文献】

1懂小杰,王建荣,刘虹云.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护理体会.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2(7):1.

2李沛玲,修建萍,朱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手术期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4):476

【关键词】闭角型

篇4

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肿瘤外科共收治92例乳腺癌病人,年龄26岁-78岁(平均48.3岁)。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病人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两组病人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体重、手术方式、肿瘤分期、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循证护理组由护士长1人、责任护士1人(收集病人资料)、质控成员5人(负责循证资料的收集)组成,在护士长主持下制订护理计划。所有成员均经循证护理知识培训学习,具有一定的循证护理能力;6名护理人员具有文献检索能力。

2.2确定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存在的护理问题

循证护理小组成员根据所收集病人的基本情况找出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亟待解决的护理问题:实行切除的患者,术后看到自己的形体改变,可能会有震惊、恐惧、焦虑、绝望与沮丧等;术后1天,患者意识刚恢复,极度疲倦、乏力,不能完成责任护士宣教的指、腕关节主动锻炼;在术后7天,计划肩关节活动时遇到医生的反对,因为有些患者此期锻炼后可能出现皮下积液和意外出血;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统一作出院宣教,嘱咐患者回家后继续做患肢外展、上举、后背拉绳锻炼,而许多患者在此期间切口裂开,露出皮下组织,又不能重新缝合;因胸壁血供营养差,经久不愈。

2.3根据问题进行文献查询,寻找实证

以此为依据,并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协作网等检索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护理文献50余篇,查出针对该问题的各级证据15项,对此15项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可靠性、临床适用性、广泛性等作系统评价,挑选出其中的最佳证据3项如下:①术前、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防止术后心理障碍的出现;②术后第1天取消上臂主动功能锻炼,改由责任护士进行被动运动;术后一周严格评估患者个体情况,对比锻炼前后各方面情况,并详细记录;③出院前宣教制定个体化方案,并做好回访及电话指导。

2.4实施护理

2.4.1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一经诊断为乳腺癌就会产生极大的恐惧心理。另外由于害怕手术后效果不好,形象改变等原因,往往造成情绪紧张、心神不安,以致夜不能寐,心理压力过大,形成恐惧和抑郁状态[3]。这很大程度上对术后功能锻炼造成影响。故此据患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深入浅出地讲解有关的常识以及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和焦虑,使其面对现实,正确对待疾病。同时让患者知道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尤其是乳腺癌,如能早期发现,积极合理治疗,多可获得良好效果,少数能治愈。同时,对于女性等部位应注意遮挡,并主动热心帮助患者,多让亲人探视与陪护等。术后经常巡视病房,耐心听取患者倾述,多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

2.4.2术后功能锻炼

①针对术后当天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不能接受责任护士的宣教,宣教内容更不能实施;提出术后第1天取消上臂主动功能锻炼,改由责任护士进行被动运动。②术后第7天的功能锻炼严格评估患者,锻炼前测量患者肩关节活动时皮肤牵拉程度,切口是否存在积液,积液的部位,仔细记录,并与手术医生讨论,医生、护士和患者共同制定锻炼计划。每次锻炼结束后评价患者的主观感受,观察胸部切口皮瓣情况并作详细记录,积累护理经验。

2.4.3出院指导

出院时责任护士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方案,并让家属共同参与,使之成为患者功能锻炼的支持者和监督者。责任护士及时评估功能锻炼的进度及效果。对出院者电话随访每周1次,并予以指导。

2.5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切口积液、出血、裂开的发生率及患肢功能完全恢复的情况即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6统计方法

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及t检验。

3结果

3.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两组病人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积液、切口出血及裂开,大部分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均明显好转,实验组经循证护理后切口积液、切口出血及裂开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为低,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2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两组病人均通过自身体会,对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多少及伤口愈合时间快慢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差三个等级;对护理工作进行评比,综合分析所得结果,我们发现:经循证护理的实验组病人满意度(82.6%)明显高于对照组(32.6%),有显著性差异(P<0.05)。

4讨论

4.1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其核心思想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为护理对象提供服务,探讨和实践循证护理发展的新动向。其基本实践步骤分为5步。①寻找护理实践中的问题,将其特定化、结构化;②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找出护理研究领域的实证;③对科研实证的有效性及实用性进行审慎、系统评审;④将获得的实证与护理知识和经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做出护理计划;⑤实施护理计划,并通过动态评审监测效果[4]。循证护理实践是依据科学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实践,是指针对病人主、客观资料与科学证据的最佳状态。它既是服务对象的需求,又是护理顺应时势发展的必然产物。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医疗、护理问题和循证实践的结合。本文即是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指导实际中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更好的处理了功能锻炼中的一些问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4.2术后功能锻炼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需切除患侧的乳腺、腋窝淋巴结及结缔组织,由于切除范围较广,术后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将会造成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而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乳腺癌术后的功能锻炼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卧床期、下床活动期及出院后。

篇5

一、临床资料

1997年8月至今我院共行尸肾移植263例,选择性应用OKT384例,其中预防性用药35例,治疗性用药49例。预防性用药3—5日,治疗性用药5—7日。

二、应用方法及副反应

生理盐水100ml+OKT35mg+DXM5mg静脉滴入或生理盐水50ml+OKT35mg+DXM5mg微量泵泵入,时间为30分钟到2小时之间。主要的副反应为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和急性肺水肿。实验室检查一过性SGPT升高,粒细胞减少等。

三、观察指标

1、临床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皮肤、尿量、恶心、呕吐、大便的次数和性质,以及移植肾脏的大小与硬度情况。

2、化验及生化指标检查:血、尿、便常规,电解质及肾脏功能指标,每日检查一次;肝功能检查每周三次。

3、免疫指标的监测:每周监测玫瑰花结三次。必要时测定CD3、CD4和CD8值。

4、感染方面的监测:定期做各种排泄物如痰、尿、便涂片和培养。

四、结果

84例患者两组用药经过对症处理和细致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五、讨论

OKT3为抗人T淋巴细胞T3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人类T细胞CD3抗原识别构造特异性反应,并通过CD3复合物作信号传递,阻断T细胞功能,从而阻断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同时,OKT3作为异体蛋白进入人体,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作为内热源致热源刺激机体,产生发热,毛细血管扩张,血浆外渗等病理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恰当的治疗与护理,提高移植肾成功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护理措施如下: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呼吸、皮肤、尿量、大便次数及性质,呕吐物的颜色、量并认真做好特护记录。体温超过39℃给予物理降温,冰块置头部、腋窝处,并经常观察皮肤的颜色有无皮疹及血运情况,必要时给予冬眠合剂或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腹泻严重者注意补充电解质及防止脱水,注意肛周的护理,局部可涂氧化锌软膏。

2、肺水肿、呼吸困难的护理

肺水肿是严重的并发症,应给予高流量、30%酒精湿化3—5升/分,病人取端坐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作肺部体疗,防止肺部感染。若尿量少于1000ML/日或体重超过干体重2KG以上者,应及时给予利尿药物,适当脱水。维持液体出入平衡。

3、加强饮食护理

患者高热、胃肠消化功能差,分解代谢却加快,况且有腹泻,应鼓励患者进流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水分、碳水化合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瘦肉及鱼类等。

4、预防感染

肾移植术后由于常规服用免疫抑制剂,加之应用OKT3该药物对所有成熟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机体抵抗外界致病的能力进一步减低,极易引起各种感染。因此,应做好各种常规消毒、隔离措施,定期做有关微生物学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各种感染情况及时进行治疗。

篇6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应用效果

术后感染是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神经外科手术属于比较特殊的手术,手术部位比较特殊,因此一旦发生感染症状后,很容易引发其他不良症状[1],甚至对患者的后期康复、生命等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神经外科手术后,需要及时开展抗感染、消毒处理等工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10月的神经外科患者6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30例。男37例,女23例,护理组年龄25.58~74.1岁,平均年龄(57.58±7)岁。对照组年龄25.61~574.3岁,平均年龄(57.63±7.02)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护理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方式,第一,持续质量改进管理[2]。成立小组,由护士长全权管理,小组成员选择本科室的护理人员,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以往病例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料进行查阅和认识,对术后引发的感染症状、感染部位、影响因素等及时加以认识。感染常发部位比如颅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症状,针对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以及其他不良反应提前做好预防改进工作。第二,管理措施。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工作开展时,有很多方面需要引起注意,并且做好管理工作。首先,手术室环境管理,手术室空气质量低是引起手术感染率上升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影响因素[3],因此提升患者及其术后的卫生程度,降低排菌量非常必要。同时在手术开展的整个阶段,需要做好患者的卫生管理,降低排菌量,对于紧急手术患者,手术开展前需要快速对患者擦拭身体以及其他工作,提升患者的清洁程度。其次,护理也非常关键。对于脑脊液漏患者,需要做好护理和切口护理工作,采用常压引流方式,同时将引流袋装置在切口平面下方,避免引流袋回流而引起颅内感染等症状。加强对患者身体功能运动和指导[4]。再次,引流护理。脑室外引流过程中,需要对引流瓶的高度加以科学控制,避免脑脊液回流而引发感染症状,同时需要采用一次性的引流瓶和引流管,避免上下插入操作时,导致引流受阻,同时可以通过轻微的进行左右旋转来降低感染发生率。在具体引流操作时,采用挤压引流管方式来对组织碎块阻塞情况加以改善,避免引流管堵塞,从而引发颅内感染等不良反应症状[5]。最后,导管更换。对于紧急情况下的置管操作时,由于情况危急,因此消毒工作开展不到位,因此必须要在两天内及时更换导管,采用薄膜敷料将导管妥善固定,对于疑似污染病例能够及时加以更换处理,降低静脉药物刺激作用,避免引起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症状。同时也需要做好尿道管理,经常会出现一些细菌进入尿道的情况,可以利用胶带将导管有效固定到腹部位置,降低尿道感染发生率。当然除了上述提到的,由于神经外科手术比较复杂,手术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容易引起脑脊液漏等情况,导致感染风险增大,因此整个手术开展前后必须要做好抗感染护理工作,给予持续引流处理,提升手术成功率。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大小分别是20.00%(6/30)、100.00%(30/30),其中分别出现了颅内感染患者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其他感染症状患者2例,对照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大小分别是40.00%(12/30)、83.33%(25/30),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指导护理工作实施,能够针对神经外科手术后容易引发的感染症状开展对症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术后引流、导管、手术环境、等各个方面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操作,从而可以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症状发生率,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护工作开展的满意度。因此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指导护理工作开展后,可以有效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症状,提升护理疗效。

参考文献

[1]李千红,刘瑞,卢秀萍,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418-1419.

[2]陈喜凤.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疗效[J].医学信息,2014,11(23):606.

[3]田瑞霞.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8):186.

[4]阿依古丽•奥巴克,阿尔达克•阿吾巴克.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感染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0):180.

篇7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8月的骨折病例117例,其中男78例,女39例,年龄31岁~89岁。人工股骨头置换23例,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21例,股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1例,踝部骨折术后7例,髋关节置换术后18例。胫腓粉碎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重度挫伤1例,脊柱骨折5例,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0例。

1.2方法重点强调预防,通过综合评估骨科术后病人,确定高危人群,预见性地从饮食、、功能锻炼等多方面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

1.3结果本组117例患者,术后仅4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仅为3.4%,低于国内外报道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2护理干预

2.1相关知识宣教DVT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认识不足和缺乏必要的防治措施而导致的,因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DVT相关知识的宣教显得尤为重要,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讲解为何骨科术后病人易并发DVT,让病人及家属对本病有足够的重视,灌输预防为主的理念,为后续开展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病人的配合打好基础。

2.2确定高危人群对骨科术后病人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将高龄、肥胖、激素替代治疗、恶性肿瘤、吸烟、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既往有静脉血栓史、手术为骨科大手术、创伤严重、脊髓损伤的患者作为极高危的重点预防对象。对高危病人,不宜采用下肢静脉输液,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以预防血栓。

2.3干预术后2h可改变一次病人的,使之重力有所倾斜,以改善受压侧肢体血液循环,既可预防肺部感染,又可减轻下肢静脉压力,有利于静脉回流,是预防DVT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术后注意保持患肢正确,患肢应高于心脏平面约20~30cm,膝关节屈曲15°,使髂骨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下肢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在比目鱼肌的静脉窦内,因此,为了防止小腿肌肉的长时间受压,可在足关节下方置4cm厚的小沙袋,使小腿腹部离开床面,以利小腿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

2.4饮食干预饮食对DVT的预防起着重要作用,诱发DVT的重要原因是血液粘度增高,因此积极主动配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时保证每日水分的摄入,能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和预防大便干燥的双重效果,避免因便秘而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骨科病人以男性比例大,由于香烟中的尼古丁刺激静脉血管收缩痉挛,因此干预戒烟落实情况,可降低骨科术后病人DVT的总体发病率。

2.5功能锻炼干预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DVT最积极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锻炼能有效加速肌肉泵的作用,促进下肢静脉窦的血液向心回流,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的内环境,增加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因此24小时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护士,针对不同个体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加强患者肢体主动与被动活动,是预防DVT的关键。方法包括主动肌肉关节活动、被动肌肉按摩、使用弹力绷带等等。麻醉清醒后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使小腿肌群及股四头肌有节律的等长收缩运动,促使静脉回流;老人、小孩或对疼痛较敏感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差,可指导其家属使用向心性按摩手法,即用手掌面、掌根部贴紧皮肤从肢体远端自下往上、向心方向进行按摩,每日3~4次,每次按摩约30min,功能锻炼的基本原则是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以病人可以耐受的个性化原则。

3小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凝血机制活化后所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骨科术后病人要卧床并限制患肢的活动,静脉血流淤滞和静脉膜的损伤,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使其认识到预防DVT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的预防方法,如饮食、等配合,加强术前评估,确定高危人群并重点预防,术后功能锻炼越早,越能有效预防DVT的发生。临床护理实践表明,积极、系统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术后病人DVT的总体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刘聪,夏文芬,付丽萍,等.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及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12(4):47-49.

篇8

【关键词】心理护理育龄妇女语言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但有时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往往会产生误导,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为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在手术等候期间,患者可以借助优美、流畅的轻音乐,得到适当调整和放松。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向巡回护士提出。掌握交流技巧,碰到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另有的护士则不善言辞,与育龄妇女交谈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为了使大家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平时晨会抓紧各方面知识训练,模拟心理问题,寻找最佳语言表达方式。掌握交流技巧,取得信任。在不断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

常年以来,心理护理问题在我们指导站非常普遍而且十分突出,应引起医务人员、育龄妇女、家属、亲友和社会的足够关注。正确对待和认真解决心理问题,并尝试从各自的角度,调动育龄妇女的积极心理因素,防止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营造和谐的诊疗心理环境,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睦家庭、共享健康快乐的美好人生贡献爱心和力量。育龄妇女到我们指导站,我们护理人员应当做到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育龄妇女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可以让她们信任和放心,同时对育龄妇女来说又是在精神上得到支持、鼓舞和依靠的力量,使育龄妇女感到放心,从而获得安全感。

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后遗症患者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后遗症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以往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等表现。这些后遗症患者会过分关注自己的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必须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医疗操作技术要娴熟、工作作风要严谨,使她们取得对我们的信赖。在日常护理中,要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给予她们更多的安慰和鼓励,使她们在良好的心理配合下,接受手术。另外,幽雅的环境、舒适的治疗条件,也能减少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觉。因此,为她们创造一个和谐、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

1四项手术、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育龄妇女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如果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增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如:心情紧张就有可能出现人流综合征)。

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专业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经过,阐明绝育手术是很小的手术,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好充分的说明,决不能向患者强调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咨询对患者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育龄妇女用恰当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输卵管结扎术是在局麻下做的下腹部手术,就应告诉育龄妇女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疼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等。另据研究报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的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往往更差。这是因为,无焦虑的患者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赖,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另有手术的环境和气氛也极为重要,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一个手术室内最好只摆一张手术台,不宜几个手术台并排摆列,以免产生消极暗示。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也十分重要,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了。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术中医生、护士都应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患者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给予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惶失措,以免给育龄妇女造成恐怖和紧张[1,2]。

2四项手术、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育龄妇女经过手术,这时她们渴望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及时告知手术效果,进行安慰和鼓励,告诉她们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只要忍受几天痛苦,在正确的医疗护理下,很快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可能产生新的疑虑,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因为现在的输卵管结扎手术外层皮肤不缝合)。这时就要告知如何适当进行活动、注意事项及健康指导,让她们听喜欢的音乐等。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

帮助育龄妇女克服抑郁反应。个别育龄妇女术后平静下来之后,会出现一些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有:不愿说话、不愿活动、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状况。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和调整,必将影响其及时下床活动,而不能尽早下床活动将会影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这些育龄妇女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其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她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她们,总之,使她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手术,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3体会

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要严格遵守诊疗和护理操作规程,还应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应用不同的心理疗法,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常言道“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育龄妇女,根据其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术前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一切以育龄妇女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余杭区四项后遗症患者逐年减少,3年(2006、2007、2008年)未增加一例。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老年人急腹症术后护理

老年急腹症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我院在2002年3月~2007年6月内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急腹症患者44例,占同期病区的20%以上,现结合文献就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4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60~82岁,平均65.8岁,急性阑尾炎13例,其中化脓坏疽性阑尾炎8例,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8例,其中胆囊穿孔伴腹膜炎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伴腹膜炎6例;外伤性肠破裂4例;外伤性脾破裂3例。

2护理体会

2.1温度的调节老年人对外界的温度适应调节功能较差,特别在严寒酷暑季节,老年患者从手术室返回病房后,由于温差较大,常易引起血压心率的变动,造成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故应及时给予做好保暖和降温措施,以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

2.2肺部感染老年急腹症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较多见,特别是高龄肥胖、营养不良、有吸烟史或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更易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对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术后早期取半卧位,按时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对痰液量多而黏稠者,尽早使用蛋白溶解药和支气管扩张药物进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间断做深吸气运动,最好做深胸式呼吸,有利器官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1]。

2.3胃肠道功能老年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胃肠蠕动的恢复及排气一般较中青年人慢1~2天,患者有结肠胀气时,可做肛管排气,鼓励和帮助患者在床上多做翻身运动,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排气。2.4血管的护理手术后由于血管壁的损伤,血液淤滞及凝血成分的改变,老年患者易发生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要早期下床活动肢体,必要时给予热敷和局部的按摩。

2.5切口愈合方面切口裂开亦为老年术后常见并发症,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咳嗽患者在护理中应注意预防,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平时应给予腹带保护,及时给予维生素、白蛋白、抗生素等药物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6其他方面护理术后进食阶段的全身治疗和基础护理较为重要,要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能量的供应,及时配合专科医生处理并发症,输液过程中应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预防输液输血反应及静脉炎的发生,加强口腔护理及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同时更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3临床护理评价的效果

篇10

关键词:骨折术后;恢复期;中医护理;体会

一、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本组426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85例,女141例;年龄3~88岁,平均年龄45岁;上肢骨折198例,下肢骨折219例,骨盆骨折7例,脊髓损伤2例,单纯合并多处骨折228例,多发性粉碎性骨折384例。住院时间13~62d,平均24d。

1.2治疗方法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术后尽早功能锻炼;加强情志疏导;结合理疗、针灸、中药内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

二、护理体会

2.1情志护理《内经》描述情志反应,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是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而且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机体健全脏腑功能活动正常精气充盛,是保持精神情志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并归纳出诸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情志太过易伤相应脏腑的规律。情志太过或不及均可成为致病因素。骨折患者由于突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加之治疗时间长,有的患者害怕终生残疾等,对今后工作生活顾虑重重,易产生忧虑、悲观、失望甚至厌世等多种心理状态。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主动关心患者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志变化,积极地耐心地开导患者,向其说明情志的好坏与疾病康复的关系,使他们消除各种不良情绪,配合治疗,以利于早日康复。

骨折发生后,由于疼痛、活动受限,常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因此患者的思想压力大,精神负担重。护士应善于观察疏导、细致、耐心护理,以增进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对老年患者和儿童,除尽量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特殊需求外,还应征得家属支持,医护、患者、家属三方面配合,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患者住院时间久,陪护人员是他们密切接触的人,陪护的一言一行均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因此,也要把情志致病和治病的知识向陪护讲明白、讲清楚,使他们在做好护理的同时,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志变化,做到体贴、关怀、安抚和照顾,使患者思想放松,了解病情,减轻心理压力,充分建立治病的信心和决心,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相信自己通过治疗完全可恢复健康。做到医、护、陪三者联为一体,共同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

2.2饮食护理骨科病人一般病程较长,骨折后由于伤后气血失和,骨折组织的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中医素来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故疾病的调护重在饮食的调护。在饮食调护过程中,应根据三因制宜原则,通过八纲辨证,采取不同的调护方式选择气味相宜的食物予以调养,使气血旺盛,四肢百骸筋骨皮毛得以濡养。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修复均依赖肾精滋养和肾阳推动。故以补肾精的食物为主,用枸杞核桃仁、肉桂等煮粥、炖鳖。气血虚加入适量黄精、黄芪、当归以调补气血。对肝阴虚以养肝滋水涵木为主,可进食熟地、山药、党参炖鸡或猪肚汤。另外注意患者脾胃功能强弱,在不影响病情的基础上,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嗜好,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补养气血促进骨折愈合。

2.3合并症的护理术后患者因短期内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护士除了做好一般生活护理预防褥疮外,还需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等情况,注意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注意原有疾病的护理,如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护士应对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制定训练计划,做好饮食宣教及管理。

2.4辅助疗法的护理在康复锻炼同时,中西医结合用药活血化瘀,另对部分患者配合红外线照射、热水浸浴、低频磁场、低中频电流刺激等理疗方法,结合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手法,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有利于血肿吸收和骨痂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锻炼相辅相成,能达到筋骨并重,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的目的。

2.5功能锻炼的护理功能锻炼古称导引,强调调神与调息,运用肢体运动与意、气结合的方法来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的伤病,达到骨折后的康复。功能锻炼既是治疗的目的,又是中医疗法的治疗手段。对骨折术后恢复尤为重要。及时恰当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肌肉萎缩,滑膜粘连,关节囊挛缩,使骨折端得到有益于加速愈合的间断性生理应力,促进骨折修复。同时功能锻炼对血运有较大影响,可以益气活血,舒筋活络,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功能锻炼要根据现有功能水平及组织情况决定。从少至多,从易至难,从静止姿势的静力练习到运动中的练习,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原则。

在整个骨折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必须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骨折整复后继续指导病人正确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的愈合,预防肌肉萎缩及肢体畸形,保持肢体及关节活动的正常功能。在进行肢体和关节功能锻炼前应把功能锻炼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解除其思想顾虑,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克服患者怕痛,怕丢人的思想和消除家属怕活动后会加重病情的误解。使其自觉地进行功能锻炼。在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在床上给患者做强化训练,活动时范围宜小,力量宜轻,达到各关节和肌群都活动即可。操作时手法要轻、柔、稳,要有节律,并根据各部位、关节的功能特点进行功能锻炼。观察防止发生意外,经过治疗与护理,当患者肢体出现自如运动时,可由患者自己练习,护士在旁指导,督促患者作好床上活动。总之,功能的锻炼一定要持久、耐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锻炼程度与恢复效果有明显关系锻炼愈好效果愈佳。

三、小结

骨伤科的康复护理是目前临床研究和探讨的主要课题。通过对骨折患者的护理,使我认识到,骨折除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外,良好的康复护理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术后护理关系着手术治疗效果的成败。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更进一步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骨折患者时不仅需要观察患者的躯体征象,同时指导患者根据病情辨证用餐,做好情志护理,加强各个方面功能锻炼,最主要的是要突出“早”和“量力而行”及正确对待的方法。必要时可邀请心理医生会诊,提高骨折患者对治疗康复护理的依从性,也是骨折术后患者得以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钱会南.《内经》精神病理论特色浅析[J].中国中医药学刊,2001,19(6):546.

[2]尹梅君.浅谈骨折患者的中医饮食调护[J].中医药导报,2006,1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