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2 01:4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

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Improvement on teaching model of curriculum practice of project manage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

Li Jin-yun Zhang Ai-qing Wang Shao-zhen

(Tianjin Colleg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Tianjin 30183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ianjin Colleg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practice for many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to the new situation ( plan of cultivating excellent engineers under national )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were discussed, the teaching method,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Engineering project, create a classroom atmosphere; teaching practice, by inviting experts and business people lectures or seminars, increase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teaching content is complete, comprehensive, guidance from teachers, curriculum design students finished independently, constructing a new mode of practice teaching.

Keywords:Independent Institute,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引言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近年来,教育部有关领导指出,独立学院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今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秉承北京科技大学“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立足天津“大发展”的时代背景,发挥北京科技大学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办学优势,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教育、培养、服务、管理”四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我院的土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的专业知识,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技能型人才。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以讲述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为主,该课程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有以下两个:

基本目标: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主要阶段管理活动的内容、重点和特点,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初步具备应用本课程所学工程项目管理思想、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综合性、系统性地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提高性目标:能够掌握工程项目费用、进度、质量等目标的管理与控制技术、方法,掌握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沟通管理、信息管理等主要职能中的常用的技术与方法。

传统教学的方式多属于“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很难达到该课程培养学生的目标。对于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要求学生达到的提高性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应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的改进使学生逐步达到工程项目管理的课程目标。

鉴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及其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等特点,结合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低年级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进行如下改进。

1 引入工程案例教学法,营造课堂工程氛围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应用比较强的专业,新世纪建设发展及相关企业都对工科学生提出了更多基层技能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需求。低年级学生基础课程多,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较少,专业难成体系。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从独立学院建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设置和教学进程,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更多的体现独立学院学生实际。为体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现实和长远需求,必须要学以致用。基于此,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本课程的主要理论、技术和方法等主要内容在课堂讲授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法、在教师指导下的分组讨论方式,即工程案例教学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既是适应教育理念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工程项目管理学科特点的客观要求。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1案例讨论前的准备阶段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要求选择案例,并注意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以及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兴趣。在理论课讲解完成后,附于工程案例,说明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之后,教师将其他相关案例发给学生,结合学生课前课外时间阅读大量的书籍、杂志和资料等,准备案例各项目材料,进行独立思考、分析,提出对策等。

1.2案例分析讨论阶段

结合案例提供的信息,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进行针对性地分析讨论并将相关的各种因素尽可能地罗列出来,结合案例提供的信息进行论证,探讨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辩论中学习,他们充当主角;教师则充当一名导演或教练的角色,在幕后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相互沟通,启发学生分析、判断,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或补充一些相关信息,使讨论学习向既定的目标和方向继续下去。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提出问题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案例中提供的材料分析判断,进行决策。

1.3案例分析后的总结阶段

在案例讨论后,教师仅就学生在案例中的学习表现做简短总结,不宜对案例本身给出结论,做出定论,给学生留下进一步思考的余地。

案例教学是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工程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在课堂上提出,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方法,通过模拟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飞跃。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分析和讨论,既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2.1邀请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开设讲座或举办座谈会,增加课程实习环节

邀请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开设讲座或举办座谈会,增加课程实习环节,把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将新的科技成果和观念带给学生。这样做的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就业指明方向。

2.2本课程在课程教学内容完成后,设置综合性的、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的课程设计

时间为1~2周,内容包括本课程教学重点所涉及的内容。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需要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尤其是低年级阶段,更要合理地安排土木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解决入门阶段教学衔接和设计思维启发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安排好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设计完成过程中系统地回顾和总结课程知识、仔细查看参考资料、认真查找相关资料,使设计报告条理清晰,内容详尽,数据准确。达到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将理论知识通过构思设计付诸于纸面及实践,增强了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在不断地学习设计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较好的锻炼了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论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理论较为抽象等特点,而独立学院的教学不同于一般高校教学,一些实践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能照搬。因此作为本课程教师应不断改进思路,完善教学资料;并根据学生的反应,改进教学方法。结合长期的一线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在教学方法上,引入工程案例教学法,营造课堂工程氛围,通过邀请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开设讲座或举办座谈会,增加课程实习环节;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后,安排一个综合性的、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的课程设计,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丛培经. 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童慧芝.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改革初探[J]. 科教文汇,2010(11).37~38

[3] 王岩. 独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概预算课程教学思考[J]. 山西建筑,2009(20).219~220

篇2

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和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科学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全新知识体系,全面营造互动案例教学氛围和实施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既要注重理论和工程案例以及工程应用等讲授,又要注重现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以及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等讲授。同时讲授内容要与土木工程行业的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有机结合,以便学生毕业就业后经过一定的工作年限,及时获得相关注册执业资格证书,提高竞争力

2案例教学内容与方式

2.1案例编排与设计

1)案例编排与教学准备。首先,教师要根据《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精心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案例。教师应当在合适位置编排适中典型案例,且案例必须根据教学设计量身定做,从实际的工程案例中选择适中的素材,设计案例背景材料、提出问题。注重典型性、针对性、时效性、趣味性。

2)案例内容。在每章讲授中加入1项~3项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既有来自文献报道,也有自己多年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以及房地产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工程招投标、评标的经验,案例要少而精,要有启发性。对于开展课堂讨论,安排的学时约占总课时的15%。此外,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在讲授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小型的课堂教学讨论。

2.2案例教学形式

1)辩论式。采用争议较大且富有悬念的工程案例,教师可结合案例背景设计出一个中心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如在“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等章节讲授中,关于容积率、建蔽率、绿化率、工程结构与造价等目标控制的内容,经筛选出几种富有竞争性的设计方案,分别从技术、经济角度展开辩论。

2)宣读分析式。要求学生预先在课下就案例背景提出的问题进行调查,完成分析报告,在课堂上扮演主讲人的角色宣读、分析,并接受倾听者的咨询,例如在“项目策划”“网络计划技术与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等章节讲授中,学生可分组针对案例背景,编制拟实施工程项目策划提纲、分部分项工程的网络计划进度表与确保工期保证措施等。

3)角色扮演式。角色扮演式是让学生扮演工程项目案例中的各种角色(如建设单位代表、现场监理和总监、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安全员等)实施和演练案例背景中所涉及到的场景,处置各种项目管理正常和应急事务。例如在“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建设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等章节讲授中,先介绍案例、创设情景,要求学生扮演相应角色,编制分项工程质量和安全交底、监理大纲和监理规划、模拟演练创鲁班奖工程的施工阶段管理方法等。达到油然而生、身临其境的效果,以此“点燃”和“燃烧”学生对案例教学浓厚的兴趣和参与案例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2.3案例教学具体方法

1)综合采用“质疑法”“讨论法”。在“项目策划”“建设项目采购管理”“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等教学中,在“讲授法”的基础上,综合采用“质疑法”“讨论法”。结合一个典型工程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围绕可行性研究的全过程,并结合教师的讲授内容,综合运用质疑和讨论方式,完成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如青岛版棕榈岛,是迪拜世界集团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第一个酒店综合类项目,“小麦岛”地域将借鉴世界闻名的迪拜棕榈岛建设经验,采用填海造岛方式,将规划建设一个地标性的超五星级酒店,并附带集旅游、度假别墅和购物中心以及会展中心等高端的综合体项目。但该项目还未正式动工,迪拜世界就爆发债务危机。

2)综合采用“练习法”“模拟法”。在“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应用”“建设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工程发包与物资采购的项目管理”“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等教学中,在“讲授法”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练习法”“模拟法”。如在“资格审查和工程招投标文件以及评标”教学中利用练习和模拟进行教学,按照我国现行的招投标法律、法规和程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扮演招标方、投标方、评标方和政府监管的招投标中心,各自编制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工程招投标,并得出中标结果.

3案例教学实践与体会

3.1从案例到理论、提炼并深化知识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案例、循序渐进的剖析以及学生对案例的共同分析,使学生根据其逻辑结构提炼出具有内在规律的理论知识点,并按照框架结构把知识点建立成知识体系。使学生通过接触案例开始到质疑、讨论、练习、模拟过程,探索其内在规律,从而提炼和深化所学理论,通过案例获得的知识是内化的知识。

3.2从理论到案例,提高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之后,再从理论的高度重新返回到案例,分析和鉴别正确应用理论的成功与非正确应用理论的失败之处,也可更深入分析随着案例所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既能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3归纳总结,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每一个章节的知识要点和关键点,而且更要让学生掌握其之间的逻辑和其他相关章节“点之间”关系,并通过归纳总结,形成整个知识框架体系。总结讲评是案例式教学的收关环节,教师应给予高度重视,在案例分析的结束环节,应汇总整理并总结出案例所内在的本章节理论知识要点和关键点,以及案例所涉及和辐射到的其他章节理论知识点之间相互连贯性。也可串讲,以便学生理顺各知识点内在联系,能够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知识体系。教师要总结和讲评内容如下:1)学生分组讨论、质疑和参与练习、模拟的情况和成果物,对学生创新和精彩的模拟过程、环节应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一种成就感;2)积极认同学生分析案例的正确思考方式,对学生提出的正确的、富有挑战性的观点,应给予首肯和赞赏;对学生导出的一些不全面的、针对性不强的观点,应及时给予解释和引导,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一种知识不足和惋惜感的同时,由衷地产生一种奋发图强的学习意欲;同时适当补充教师的一些观点和意见。在课程讲授的第14周开始,安排学生编写工程项目课程设计,也可选择性或自愿性地安排学生撰写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小论文(如论文刊登,可计入课程成绩),以便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4结语

篇3

【关键词】课程群,工程管理,项目教学法

国家教育部 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了工程管理专业,迄今为止,全国有300余所开设该专业的院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已经走上正轨。贵州财经大学于2000年时,按照国家教育部精神申报新增了工程管理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10余届毕业生。近年来,我校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专业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院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群”的概念,并拟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引入到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教学中,挖掘更具特色的教学,以期能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及其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提出课程群的必要性

伴随着近些年城市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升温,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持续走高,这也是各类院校纷纷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原因之一。然而,尽管每年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并不在少数,相关企业仍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尤其是在造价领域能够独当一面的工程师,这正反映了当代大学毕业生徒有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此外,学科设置中难免会出现交叉的现象,即会出现课程内容重复的情况,并且这些课程设置大多都是简单的先后次序的关系,教师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缺乏沟通,没有形成一个团队,也就难免会出现知识的重复讲解和遗漏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考虑如何在现有教学计划和学时限制的基础上,研究工程管理专业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内容上进行一定的改革和整合,提出课程群的概念,争取能弱化单门课程的考核,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强化课程体系的实训,将学生学习的重心引导到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切实发挥课程群整合的优势。

二、课程群的内涵

北京理工大学1990年基于“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首次提出要注重“课群”(课程群的早期称谓)的研究和建设。随后,全国高校开始了课程群的建设研究,并运用于各个专业。虽然教育专家们对课程群内涵的各有定义,但他们在以下两点上基本能达成共识:第一是相关性,课程群中的课程内部之间要有一定的相互联系,因为课程群本身就是由一些教学内容上相互融通、互有逻辑的相关课程所组成,它们之间用课程间的知识、方法等作为联结点,课程之间有着传承关系;第二是综合性,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可以将各个专业课程之间进行相应地整合,延续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将授课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弄清课程之间的关系和意义,使得学生能很好地掌握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甚至整个课程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课程群的整体教学效果高于单独课程之和的效果。

在课程群的指导思想下,结合工程管理专业背景,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概念。在完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的基础上,将工程管理相关专业课程进行相关性整合,删除课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及时补充课程间的遗漏处,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其中的关联性,明白前面已修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而后续课程又是对前面课程的补充和完善,争取做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呈现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状态,从而达到较好的课程效果。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建设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关键在于能有效地对教学环节进行整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程都要纳入到此课程群的建设当中,而是要结合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专业发展进行有机的选择。结合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的要求,特提出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规划,以《建筑工程概论》、《工程力学与结构》、《施工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招投标综合实践》这6门课程为主。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中各课程教学案例往往相互独立,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能让学生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理解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学习和掌握工程建设全过程知识。所以,可以在课程群建设的基础之上可以尝试选择一个较为合理的项目,用该项目去贯穿整个课程群,即完成项目教学法。

(一)课程环节的教学

依据课程群的思想,现将工程管理课程群所涉及到的6门相关课程进行一定梳理和整合,形成“建筑工程概论工程力学与结构施工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招投标综合实践”的课程群教学体系。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课程界面的衔接处理,明确交叉知识点的归属课程,避免了教学资源的重复[3];并且要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关注,对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再着重对这些环节进行讲解;除此之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强调课程之间、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前面已修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而后续课程又是对前面课程的补充和完善,突显出工程管理的知识点的连贯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能从原来被动式接收填塞式教育,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自己学习、用自己的头脑将所有知识点贯穿在一条主线上,并可以随着课程的不断学习使原有模糊的观念变得清晰、对待问题能从整体性的角度予以解决。

(二)实践环节的教学

实践环节的教学主要是针对课程环节而进行设计的,并引入项目教学法的概念来贯穿整个课程群的实施。通常,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中各课程教学案例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在课程群建设的基础之上选择一个较为合理的项目,用该项目去贯穿整个课程群。利用课程群教师长期教学经验和积累,选择依托于某一类工程项目(如教学楼、学生寝室),遵循专业课开课顺序,依次完成“建筑工程概论实践教学工程力学与结构实践教学施工组织实践教学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工程估价实践教学招投标综合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完成整个项目的各个子项目的实践,相当于学生依据所学构造知识、材料知识、力学与结构知识完成相应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学习,再结合图纸完成施工组织的设计,学习整个工程的项目管理,并对该图纸计算工程的造价,包括手算和机算,最后进行该项目的招投标,编制一套完整的招标文件。让学生通过这一整套课程实践环节来了解整个工程项目,也能使学生发现工程项目各环节的联系与协调,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贯穿知识,将理论用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篇4

关键词:经济管理;开放实验室;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学生管理

作者简介:卢安文(1970-),男,重庆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项目名称:[1]重庆市2013年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2004;

[2]重庆市2012年教改重大课题,项目编号:1201004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更加注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实验室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自学能力;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大都是老师设计好实验方案,准备好实验用品,规定好时间,学生上课时“照方抓药”的“封闭式”教学方式。开放型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探索研究式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验内容的多样性,实验时间的可选性,实验对象的广泛性等。这些都归结为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的灵活性,因此要让开放实验室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首先建立适合开放实验室的课程体系和科学的开放实验室管理体制[1]。开放实验室根据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课程体系和管理体制,本文对“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的开放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和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经管类开放实验室的课程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设策略。

1.开放实验室课程体系的建设

1.1 开放实验室课程体系分类

我们在原有的本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基础之上将开放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分成以下五大部分,分别对它们进行改革使之能更好的运用开放实验的教学模式,实现应用性、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1)理论课课课程实验:该类实验是指某一门理论课程的配套实验教学任务,一般是配合理论课程的教学进程对理论课程进行验证性或者操练性的实验。这类课程一般为专业基础课,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对这类课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流。特别是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尽早的分流有利于培养基础好,有兴趣的学生的编程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而不是将所有的学生的目标都限定在通过期末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这类课程可以分成基本学分和高级学分,完成基本学分的同学可以选修《办公自动化高级技能培训》和《C语言高级编程培训》等课程。

(2)独立实训类课程:独立实训类课程是教学计划内独立设置的实践培训类课程,这类课程在修完相应的理论课后完成,通过集中项目实训或集中上机培训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我院实验中心开设了《网络工程师培训》、《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培训》、《电子商务师培训》等。这类课程全部在实验室完成,有固定的课时和内容要求,并以通过相关机构职业技能认证为目标,提前通过者可以免修。对这类课程在满足本专业学生需求的情况下,还可以向其它专业有需要的学生开放。

(3)课程综合设计:课程综合设计是在完成相应的专业基础课后,综合一门或者多门专业课的知识,根据教学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由老师安排一定的选题范围,学生自主选题完成调研报告、项目策划、系统分析与设计等的实验教学。目前我院的综合课程设计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电子商务网站课程设计》、《电信服务营销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由学生写好论证报告和实施方案后,经指导老师审批,在专门的时间对学生给予方向指导和疑惑解答,学生在专业开放实验室或者课外自主完成。

(4)模拟实习类实验项目:此类课程通过微缩模型,虚拟软件等模拟现实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我院实验中心依托电子商务实验室、ERP与金融实验室、现代服务业外部环境模拟实验室、业务运营仿真模拟实验室,现代卖场与自动识别实验室,分别承担了《电子商务综合运作模拟实验》、《物流运营模拟实习》、《企业沙盘与ERP运作模拟》、《会计票证模拟实习》、《创业投资模拟实习》、《SP与运营商对抗模拟》、《外包业务与运营商模拟》、《自动识别与现代卖场模拟实习》等模拟实习课程。该类课程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实战性、竞争性的特点,是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及实际操作技能的核心课程。学生在这类课程的完成过程中能够体验到较大的变化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教师主要在理论依据、业务规则等方面予以指导,在模拟实习结果方面予以评价。

(5)创新创业实验项目:此类项目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探索并建立以项目和课题为核心,以团队和兴趣小组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新创业实验项目以第二课堂实验活动为主,并规定有一定的创新实践学分。第二课堂实验活动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开放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我校从2009年开始实行《重庆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该办法建立了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参与创新实验计划的学生可选择申请B学分或申请替代实践教学环节,对指导教师记教学工作量(20教日/年.组),并可作为评优评奖、职称评审等的支撑材料,学校为各项目提供实验场地、设备、经费等方面支持。在该管理办法的支撑下,我院学生已完成《供应链企业间多期道德风险的激励机制研究》、《基于校园C2C网络交易平台的运营模式探索》等二十余个项目。此外,学院还通过这些项目大力培养学生团队,建立协作学习型教学模式,目前我院实验中心已形成了以教师指导,研究生带头,本科生参与的如“ERP沙盘兴趣小组”、“校当网兴趣小组”、“MIS开发兴趣小组”等多个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中心为他们提供场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实验。

1.2开放实验室课程体系构成比例

对于上述五大课程类型,实验中心根据各种不同的实验类型采取必修加选修相关结合的方式进行实验项目的设置,学生对前三种实验项目实行必修,占50%左右;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经验更加重要,因此我们对模拟实习类等提高型实验项目设置了35%左右的项目进行选修,对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选修,占15%左右的比例。

1.3开放实验室课程体系建设成果

学生在我院开放实验教学项目和平台的支撑下,从2006年至今,获得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高教社”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一等奖等30余项国家级奖项。在中心的指导和孵化下,还有在校学生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在校内运营的基础上,进驻重庆亚太商谷,并获2010年度重庆市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二等奖。在以上教学平台及成果的支撑下,中心于2010年获批重庆市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开放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

2.1开放实验室的运行模式划分

从实验室的功能划分、服务对象以及实验内容决定了在哪个实验室开放,什么时间开放,哪些课程开放,同一课程中哪个实验开放,以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开放等。在时间方面,对公共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实行无限时的全天开放;对独立实训、模拟实习类课程和创新创业项目实行预约开放;对科技活动所需要的实验室实行“特定时间开放”。在实验内容方面,对特定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综合设计、模拟实习等内容执行“限定式开放”,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但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对各种技能认证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各种竞赛活动和创新创业实验项目等内容执行“自由式开放”,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在实验教学模式方面,根据不同实验内容和培养目标可分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协作型实验教学模式、科研项目模式、科技活动竞赛模式、创业实践模式等。[2]

2.2开放实验室更需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工作,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业务素质和创新精神,开放实验室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更需要教师的奉献精神,需要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投身到开放实验教学工作中去。

因此,除了要加强的师资的培训外,还需要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提高实验室指导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开放实验项目很多是学生和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所以负责开放实验教学的老师工作量加大,应通过合适的方式(比如完善教师工作量核算方法)对他们的这部分工作进行评价和认定,这可大大激励老师参加开放实验工作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对参与开放实验做出贡献的指导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学校推荐评优、评奖,建立起绩效结合、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2,3]

2.3开放实验室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开放实验教学更需要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但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严格的机制和管理规定限制学生的自由散漫,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将开放实验项目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考核中,参加开放实验教学活动能以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并获得相应学分。其次对于一些重要课程的开放不等于完全的来去自由,在时间和内容可选的开放性环境下,必须要保证学生完成相应的课时,达到相应的要求,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4]

另外,需要建立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技术上加强对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在机房的管理模式上应彻底解放专人值守的工作方式,规范管理,减轻教师工作量。系统为每个学生分配登录账号,学生可以在网上下载学习资料、观看学习视频、进行交流和讨论;系统与教务系统相连接,可以查询课表,预约课程,可以通过账号记录学生的上机时间和学习进度,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开放实验室还应该通过网络技术限制学生在实验室玩游戏,聊天,上不良网站等。[5]

开放实验室还需要学生自己能管理实验室,院校可以采取学院,教师,学生三级负责制,先由学院统一制定开放实验室管理方案,指导教师制定严格的开放实验室学生管理办法,从而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有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6]。

3.问题与展望

开放实验室的目的是减少教学的强制性、统一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实现以教为主、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主、知识传授与创新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室将进一步走向开放,高校的实验室将不单纯是实验教学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的场所[7]。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开放实验教学的难点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无论是基础类型的还是提高类型的开放实验项目,能够主动积极参与的学生都有限,我们不得不采取一些强制的办法使学生参与进来,但这本身又违背了开放实验室教学的特征。因此,如何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魏光辉.高等学校开放实验室工作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期

[2]农正,贺忠华.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建设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4期

[3] 李冬云,葛洪良.高校开放实验室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7期

[4] 杨毅.探索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年16期

[5] 李瑜波,童燕青.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的实现目标与管理措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