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0 11:3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改革;高素质人才
一、课程目标改革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原有的教学目标偏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将能力培养列为课程主要目标之一。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坚持“以学生为本、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原则,我们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改革。主要体现在加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必须改变过去以传授定额计价知识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加强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力训练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就业能力。
二、课程内容改革
(一)改革过程
2009年5月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新编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并实施教学,2008年3月-2009年7月在我院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06级及工程造价专业07级进行改革试点并逐步展开。
2009年6月对第一阶段进行小结。通过总结,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编《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校本教材在我院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07级及小高职05级实施教学。新编《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多媒体课件,用于我院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监理专业07级、工程造价专业08级、及小高职05级实施教学,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继续实施教学改革,积累实践经验,强化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训,包括工程造价软件实训。2009年8月在江西省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材用于实际教学改革中,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工程造价专业08级、09级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监理专业08级、小高职06级,07级,和中专学生、各类函授学员、培训班学员等推广应用改革成果。
(二)改革内容
1.教学大纲改革。新教学大纲根据根据建筑工程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工程造价管理新机制要求,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及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创新教学模式。与旧教学大纲比较,不同之处,在于新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了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并行,明确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的主流计价模式。增加了施工现场实践训练。
编写有地方特色的江西省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新教材、制作了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的教学改革课件,完善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等教学文件。根据新教学大纲,新教材实施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了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的并行,明确清单计价是我国招投标工程的主流计价模式。
2.积极开展施工现场实践教学,增加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应用实训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实现了实践教学新目标。组织学生去施工工地参观实践,尤其是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多次带领学生进入新校区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参观实践,部分学生还在老师指导下,承担现场施工员、监理员、造价员等工作,使学生亲身经历和参与了我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工程量清单造价软件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参与工程进度款的审核;从事现场监理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等工作。事实证明,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非常有效的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3.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尝试逐步增加了“工程造价的发展及其管理体系”的最新发展情况介绍,这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推动教学观念的更新,使学生在踏上工程岗位之前就能接触到工程造价管理新方法、新技术。使学生们认识到将来作为一个优秀的造价工程师,除了具备工程计量计价基本能力外,还应该以自己掌握的知识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主动地影响设计和合同管理,通过工程造价这个度量标准来实现项目的价值。我们改革的目的不仅让学生读书,更要让学生读图;不仅让学生听课,更让学生动手;听过的很快会忘记;看过的还能记得一些;做过就会留下深刻印象。
三、教学方法改革
(一)聘请业内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本课程十分重视实践性,我们邀请江西省著名的建筑结构专家、工程造价专家从自身成长经历分析工程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畅谈工作成就、经验、教训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很受学生们的喜欢。
(二)与企业联系,建立实习基地。学院与北京广联达软件公司江西分公司、江西省建筑总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作为我校学生的长期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参与部分工作,通过实习活动,让他们从社会的“课堂”中学习,又到社会的实践中应用。学生经过生产实习后,加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毕业实习后,培养了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三)案例教学法。课程组根据计量与计价的一般程序,搜集典型工程图纸编制成册,以实际工程串联起整个课程体系。在案例的选择上,课程组尽量选择内容新颖、代表性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案例,培养了学生对所学各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引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后,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启发式教学和自主学习,较好地掌握了造价员所需的基本知识与岗位技能,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普遍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据国家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江西省建筑及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招投标文件,标准图集,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条件等编制出不同结构类型的单位工程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
(一)充分利用我院新校区一期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图纸,根据新编的实训教学大纲、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等教学文件实施教学,实施新的教学方案。增加实战操作训练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实现了实践教学新目标。指导学生完成综合性较强的实际工程课程设计,改变原来只完成传统的定额计价“施工图预算书。”要求学生手工计算和造价软件算量相结合,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完成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件:作为招标人完成“新校区一期单位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作为投标人完成“新校区一期单位工程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
在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通过工程招标、投标、报价工作程序,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并能熟悉运用招标投标技巧,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的综合实训,使学生全面消化、吸收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就业上岗的职业技能。
(二)在教学改革中强化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中的应用,制作精美的授课PPT,采用计算机三维模型模拟,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力、提高识图能力,我们演示造价软件三维模型、施工现场参观及动手制作构件,指导学生进行计量计价,使学生能不断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整合“手工计算”和“专业软件”,做到“专业课技能一体化和现代化”。训练学生应用计算机套件软件快速报价,快速投标的能力。
五、改革的成效
(一)专业综合能力的体现
1.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较熟练地进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手工和软件的计算及各种报表的制作分析。我们做到“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培养职业能力的效果。我们根据工程造价计价过程设置学习领域,开发和组建新的课程内容。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2.专业综合能力提高。我们参加了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算量大赛预赛和总决赛,我院派出了由胡洋老师带队的4名选手参赛,其中2名学生获三等奖,2名学生获优胜奖。胡洋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我院许多学生在顶岗实习工作期间和就业上岗后,工作责任心强,勤奋好学,工作能力较强,能熟练地运用广联达、斯维尔、鲁班、神机妙算等工程造价软件进行各种类型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学生们还从事了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深受工地工程师的好评,教学改革已取得较大的成效。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理实一体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31-02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本课程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在工程造价工作岗位及相关岗位上具有建筑工程定额预算编制能力、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力、建筑工程投标报价文件的编制能力,即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操作能力强”的造价人员。
一、设计理念思路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调研结果,明确课程所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招标标书编制、投标报价、工程预算、工程结算、造价审核等;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工程造价编制依据、原理、方法、步骤等专业知识,熟练编制施工图预算,具有身心健康、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职业素质。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工作过程,造价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构建项目课程体系,制订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考纲要求,培养职业技能,完成工作任务,选取、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依据课程教学大纲,设计并组织开发课程教学所需的各类教学资源,包括:自编教材、自制课件、工程实际案例、工程图纸、习题集、试题库、课程实训任务书及指导书、学生学习网站等,以满足课程教学需求。
企业行业经验丰富的造价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制订考核标准,并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实现教考分离,构建课堂抽查、项目考核、面试答辩、作业考核等过程评价与技能考核、综合测评等相结合的总结性评价模式,突出能力,客观、全面、动态地考核评价每一位学生,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校企合作,企业人员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根据企业需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二、教学设计内容
(一)教学模式设计
本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认识规律及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出发,教学设计体现了完整的工作过程,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根据造价员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将实际工程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根据项目总体要求,以完成实际项目工程造价工作为目标,把相关造价知识、技能融入完成项目工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采用分部工程典型案例和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围绕完成项目工作任务展开教学,把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融汇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在学习过程中实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以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
(二)教学内容组织
1.课程教学内容组织
以造价员岗位工作为导向,构建项目课程整体框架。以二个典型结构工程(框架结构工程、砖混结构工程)为载体,使用真实的施工图纸,进行12个单项训练,1个综合训练,完成二个项目任务。
2.项目教学内容组织
依据编制建筑工程预算书的实际工作过程,项目教学中设计了6个学习领域:计量与计价概述,土建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饰装修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计量与计价,措施项目费用计算,其他项目费用、规费、税金计算,工程竣工决算。引入大量实际工程案例,实施案例教学。
3.学习领域教学组织
根据学习领域的专业能力目标和工作任务的要求,按“引导学习指导学习完成任务评价讨论”顺序来进行设计,实施教学。
(三)教学内容设计
打破传统教学大纲模式,以行动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设计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一体化的课程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
(四)考核评价革新
课程考核评价以教师、学生、企业技术人员作为评价主体,以自评、互评、师评、业评作为评价方式;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出勤、团队合作、计算方法、计价实效、理论应用、技能技巧等作为评价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为核心,导入工程计价规范、预算定额、施工图和职业资格考试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标准社会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三、结语
本课程紧密结合专业岗位的培养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在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理实一体课程设计、开发,也就是说,造价员实际工作怎么做、课程就怎么上,技能就怎么训练。
[ 参 考 文 献 ]
[1] 何芳.《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模块改革的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82-84.
[2] 刁静,冯桂云.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内容设计与组织[J].科技信息,2010,(15):219.
[3] 徐广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设计[J].长春大学学报,2010,20,(2):102-105.
篇3
笔者设计的“过程考核”占平时成绩的40%。其中过程考核构成:随堂测试40%;习题作业20%;自主学习20%;考勤考纪20%等。
首先,在“随堂测试”中,将测试模式分为四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基础测试。通过对算量规则的随堂小考,来强化学生对规则的记忆。第二个模块是图形算量速度测试。针对不同项目,如:楼地面面层、墙柱面抹灰(或贴瓷砖)、天棚吊顶等,给学生一个确定的小图,在限时内完成,旨在提高学生的算量速度。第三个模块是图形算量准确度测试。同样针对不同项目,如:楼地面面层、墙柱面抹灰(或贴瓷砖)、天棚吊顶等,给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小图,避免了互相间的抄袭,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对算量规则掌握无误,此项测试的时间比第二个模块可以长一些。第四个模块是综合测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给定一个综合小项目,由小组集体合作完成项目算量。这项测试既提高了学生的算量速度和准确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其次,在20%的“习题作业”中,笔者将传统的留作业方式进行了如下创新:针对《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自身的特性,将作业分成基础训练和实地考察两大模块。基础练习模块沿袭传统的留作业,写作业,批改模式。这样的方式可以夯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空间立体感普遍较弱。如:讲到楼梯的面层计算时,学生对楼梯的踏步与平台相连的部分,不知如何区分;讲到天棚吊顶时,对吊顶的具体形成很模糊,给算量带来了困扰。针对这个特点,笔者在留作业时运用了“实地考察”这一模块。并将“实地考察”又分成“空间三维构成”理解和“装饰材料”理解两大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实地去观察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考察地点可以是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并将考察结果拍照制作成PPT作为作业成果上交。
第三:“自主学习”一项在“过程考核”中虽然只占20%,但是起的作用很大。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独立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综合能力,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学生的特点,笔者将“自主学习”一项分成两项内容:项目一装饰工程计量和项目二装饰工程计价,四个模块:查阅文献,现场观摩,阅读专题,小组合作做项目。首先,在“查阅文献”这一模块中,要求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包括外文文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日后的毕业设计写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在“现场观摩”这一模块中,引领学生到装饰施工现场看施工工艺,对学生理解计价有一定的帮助。没有合适的施工现场时,可以采取观看视频的方式来学习。第三,在“阅读专题”这一模块中,教师先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之处,然后针对不同的疑难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专题书籍,并指导学生学习。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料。最后,在“小组合作做合项目” 这一模块中,按照以前分成的小组,给每个小组一项实际的工程项目,完成项目的计量和计价,时间是一个学期。最后,每位同学要提交一份论文和计量计价成果作为此项学习的成果。
篇4
[关键词] :造价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
中图分类号: TU723文献标识码: A
职业院校作为承上启下的层级,培养人才的目标应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及综合能力,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一文当中明确指出,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为解决高职教育发展中所遇到的上述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明确的行动方向。
为适应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在充分学习和借鉴经验的基础上,我院近年来在部分造价班中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这是一种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科学地分解、组合成若干教学模块。教学安排在有专业教学设备或教学软件的专业教室里进行, 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任务。
一、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前提
(一) “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结构的准备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职业能力,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课程设置不能围绕学科,而是要围绕职业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应用能力。
以造价专业为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通过行业调研分析造价员岗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然后比照现有教学大纲找出需改进之处,根据职业需求制定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同时,成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课程的建设和督导,以保证课程内容先进、实用。在进行课程结构调整时采用的程序如图1所示,形成岗位能力分析表,详见表1。
图1 课程结构调整程序图
表1 工程造价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表
专业对应的岗位 岗位应具备的技能 技能所应掌握的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所对应的课程
造价员
建筑、装饰、安装工程工程量的计量与计价及软件应用能力 识图的能力 准确识读施工图纸 房屋构造与识图、建筑制图与识图、
造价的基础知识 建设工程费用组成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定额原理
工程费用全过程控制
手工算量及计价的能力 建筑工程造价确定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
装饰工程造价确定
安装工程造价确定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
算量及计价软件的应用能力 图形算量软件的应用 造价电算化
钢筋算量软件的应用
工程计价软件的应用
安装工程算量软件的应用
(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内容的准备
1)建筑制图与识图
基本要求: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现行制图标准;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通过上一阶段分析岗位的核心能力发现,作为造价岗位主要要求能够识读本专业工程样图,而对于建筑施工图及结构施工图的绘制能力要求其实并不高,而“教”跟“学”都要为“做”做准备,因此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应适当降低施工图绘制的要求,加强施工图识读能力的训练。
2)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
基本要求:掌握建筑及装饰工程造价组成及计算程序,掌握分部分项工程及措施项目费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熟练使用定额,要求学生进行能够进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该课程在讲授时首先是理论教学,重点讲解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套价准则,参观实训基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然后为案例实训,将由学生们亲自手算完成施工图的预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学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3)造价电算化
基本要求:根据所学建筑及装饰装修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础理论知识,利用造价软件,结合具体工程图纸,进行软件算量和造价计算,并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造价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鉴于目前概预算对软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院及时增加了电算化这门课程,课时也由最初的一周两节调整为一周四节,并配备了专门的实训周。该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做”,但学生“做”之前离不开教师的“教”。先由老师讲授相关知识并演示软件的操作方法,然后布置任务,再由学生自己利用软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教、学、做在一堂课当中穿行,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做”一体化师资的准备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最有效的办法是给课程配备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形成教学团队。但这样做成本太高,并且人员紧张,目前还难以做到。因此,将学校老师培养、锻炼成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是一条捷径。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经过实践锻炼。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来,我专业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 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提高专业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时间到行业企业或生产一线实践,教师在这些企业学习的不仅仅是技术,而且感受到了技术最前沿的信息和观念。
第二 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
例如:担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老师必须取得造价员证书,担任《造价案例分析》课程的老师必须取得造价工程师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等。
第三 积极从企业一线引进培训教师
聘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对本专业教师进行现场培训,进而全面提升教学团队整体素质。
(四)“教学做”一体化实训教室的准备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不再将理论讲授的教室和实训室分开,而是合二为一,因此对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更高。
近年来,我院加大了对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目前我院造价专业校内实训场地可以开展工程计量与计价、会计模拟操作、CAD绘制、钢筋绑扎等模拟仿真施工现场的实训项目。并且在实训场地内配备了“教学做”一体化实训教室,不仅装配了相应的计价软件,还配备了相关的规范、图集、定额等实际预算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工具,以方便教学和学生获取信息。
上课时,老师在实训教室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带领学生进入实训场地实地参观,有了实训场地真实的接触,原本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容易接受了,接下来由老师布置任务由学生在实训教室完成。这样的集知识传授、实验验证和技能操作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室,实现了边教、边学、边做、边交流、边反思、边提升,有利于学生工作过程观念的生成和专业工具的使用,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一)理论知识讲授
教师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讲解,明确知识点,理清易混淆概念。以《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当中的现浇混凝土板这一节为例。讲解有梁板、无梁板及平板之间的区别及其各自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并熟悉定额子目。
(二)参观实训基地
参观实训基地,在建筑实物里让学生分辨有梁板、无梁板及平板,并指引学生观察板在计算工程量时具体的范围,掌握计算板的工程量时与梁、柱的分界线。有了实地的参观,之前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直观,掌握情况良好。
(三)构建小组,分配任务
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构建学习小组。比如找出相关项目的施工图让学生计算现浇混凝土板的计量与计价,并分解任务。
(四)实施学做,交流讨论
学生亲自动手进入实际操作环节,认真审阅图纸并查阅图纸当中涉及到的图集或规范等资料,然后进行图纸当中板的工程量的计算并从定额当中选取对应的子目,套取价格并调整相应的价差,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学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提示学生纠正,观察学生的变化过程和结果。
(五) 检查评价,反思完善
学生完成学习报告、小组评价,教师根据岗位要求和学生的现场表现进行总体评价,并对知识点进行总结。
结束语
总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我院工程造价专业2009级和2010级学生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实现学生“零距离” 就业,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希望我们的实践总结,对类似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落实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严希清.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研究 2009.4
篇5
关键词: 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模块教学;课程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271-02
0 引言
《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课程是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建设工程定额的概念,各种定额的编制方法,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等。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政策性和地域性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注重理论教学方面,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要想要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作为教师必须探究出适合于课程的教学思路。
1 注重选择合适的教材,最好选用自编教材
教材是教学容最重要的载体,由于《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课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多以各地区定额为载体,教材选用的不合理,与当地的现行定额,取费标准不相匹配,直接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脱离实际,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不能做到胜任工作,反而觉得在学校没有学到东西。现在,市面上存在的高职高专教材很多,怎样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成为检验教学成果的必要因素。如果单纯依靠全国通用的教材教学,一方面这些教材编写出版周期相对较长,不能反映现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另一方面这类教材多以全国统一基础定额为基础,不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所以,必须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并结合当地实际,将现有教材进行整改和修订,确保选用教材的内容能与本地区现行的定额、取费标准、新技术、新工艺相一致。因此,选用自编教材是比较好的选择,教师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使用的定额、取费标准、规范、图集、造价信息等资料编制自编教材,又具有实用性,又切合实际,方便开展教学工作。
2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增强教学效果
《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课程中有很多的知识涉及建筑物结构构造以及施工场景,教师用单一的语言很难表述清楚,尤其在学习预算规则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好,很难想象出物体的形状,所以不会进行计算。这时,就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带领学生去施工现场进行参观认识实习,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借助多媒体、电教设备等具体的辅助设施,让学生观看施工现场的图片,施工过程视频等,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还可以模仿案例式教学,模拟招投标现场,采用真实案例,真实图纸,让学生真图真做。这些方法能让学生看的到,摸得到,表达的更为直观,更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如在讲解梁钢筋部分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展示梁的钢筋的具体形状,或带学生参观施工现场梁的钢筋是如何施工的,方便学生想象出抽象的构造,增强感性认识。
3 实施模块教学,加大实践学时比例
《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仅依靠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不足以让学生掌握编制预算的方法,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若只采用一套图纸,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于单一,不能掌握预算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模块教学,即教、学、练一体化,把课程划分为若干个模块,针对每个模块进行单项能力训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例如在概预算教学部分,将土石方工程作为一个模块,教师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接着根据案例图纸布置任务,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分别开展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按照工作过程,查阅相关定额,计价规范,完成任务,掌握工程计价与计量的方法,每一个模块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是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与以往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相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职业能力。
4 改变课程考核方式
学生考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方面构成,现行的办法是考试课程平时成绩占30%(含出勤、作业等),考试成绩占70%。可以尝试加大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这样会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考试时可尝试开卷方式,或采用过程考核的方法,更能体现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5 以考证为导向,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以更大的优势面对就业市场,体现实际工作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双证书”(学历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制度,我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短期造价员资格证强化培训,短期培训后,参加全国造价员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后颁发造价员执业资格证书,可从事建筑工程预算文件的编制和审查工作。这种方法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课程的教学更为系统化,既有理论教学的内容,又注重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岗位资格的培训,突出职业化教育的特点,提高学生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
6 结语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地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时俱进,保持课程处于最新发展状态,以上是笔者对《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的课程思路教学的一些探索及经验总结,要想真正上好《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课程,还有待于相关课程老师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彭德红.搞好《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的思考[J].基建优化,2005(8).
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造价;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046-03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广州大学工程管理专业造价方向在人才培养上“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标保持一致。广州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相关的经济、管理与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作为其中一个专业方向――工程造价,以培养造价工程师为目标,需要在人才培养中开创新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卓越造价工程师”。国际上工程造价专业人士有造价工程师(Cost Engineer)和工料测量师(Quantity Surveyor)两大类,已有200多年历史,且形成了与执业制度一体化的相当成熟的高等教育体系。而在我国,造价相关专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造价师执业制度开始于1996年。作为本科专业,2003年设为教育部目录外专业,2012年专业目录调整后成为基本目录专业。因此,培养与国际工程造价体系接轨,适应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特别是如何打造“卓越造价工程师”是相关高校的迫切任务和历史使命。目前,全国开设工程造价的本科院校已达170所,高职高专院校数量更榕哟蟆R怨愣省为例,三所本科院校和29所专科院校每年招生人数3000余人。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时要取得毕业证和原造价员证双证。他们定位是培养造价员,造价行业的一线技术人员。而本科院校的造价专业定位是造价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的基本业务能力包括工程估、概、预、结算、竣工结算和决算的编制与审核,工程量清单、标底价、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编制与审核,工程合同价款的签订及变更、调整、工程款支付与工程索赔费用的计算等。这些业务知识的学习分别在相关专业课程中进行讲授,而这些专业课程的学时非常有限,以广州大学2013级工程管理造价方向人才培养计划为例(见表1),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合计为57.5学分,占总学分数的35.1%。尽管授课教师努力地在有限的学时中加大信息量,学校也提倡加大实践环节,但就整个教学计划看,依然存在着实操训练不足的问题,与实际工作脱节。
二、关于“卓越造价工程师”的讨论
国家建设部令第150号《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范围,为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领域。然而,造价专业卓越人才的卓越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我们不妨根据造价工程师的工作业务范围分析一下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能力,进而分析这些执业能力是通过哪些工作体现出来的,相应的各项工作能够出色的完成,与普通专业人员相比应更胜一筹,具备这样工作能力的造价人才应属于卓越人才之列。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可分为三类,一是有上岗资质的造价人员(造价员已取消),是具备工程技术和工程经济基本知识的基础人才,主要从事计量计价工作,要能熟练编审工程概、预、结算。二是造价工程师,是行业的技术骨干,除基本业务外,能进行造价分析,可采取一些办法有效地控制造价,能胜任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可行性研究等工作,部分参与国际工程管理。三是为数不多的深资造价工程师(目前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认定了两批共500余人资深会员当属此类),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型人才,主要从事大、中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对规范行业行为、完善行业制度、促进行业发展发挥作用。从工作岗位上看,“卓越造价工程师”就是能够胜任中、高级专业人才岗位的专业技术骨干。
《中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报告(2015版)》经过调研后总结出:三本院校的技术类课程比重大于一本和二本院校;一本院校管理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多于二本和三本院校。这说明三本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造价技术能力的培养;等级越高的院校越注重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和经济能力。然而,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所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从基础工作做起,逐渐朝着各自的定位发展。做进一步分析,我们需要确定造价工程师岗位所从事工作的知识背景是通过哪些知识点来学习,通过哪些课程来讲授,通过哪些训练得以巩固和提高,最后具体落实到哪些实践类课程,通过哪些实践环节去付诸实施。从事计量与计价基础性工作,离不开工程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工程计量与计价实操技能的训练,相关内容的开设课程主要包括工程识图、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与组织、定额原理、计量与计价等。从事中、高级专业人才岗位的工作,能胜任项目管理与合同管理、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参与国际工程管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为政府决策服务等,在大学阶段,需要夯实理论基础,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知识体系等。对于工作业务部分,要学习造价管理、合同管理、国际工程管理、项目投融资、可行性研究、风险管理、FIDIC合同等课程并进行适当的课程设计训练。
三、基于校企合作框架下开展工程造价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
从以上分析看,这些课程知识的学习需要可行的途径。经过对多所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状况的调研,本科院校为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越来越注重实操技能的培训。但在四年制大学本科学习期间学分和学时有限的状态下,再通过增加实操技能训练的实践课程的科目和学时就受到制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不少院校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将学生的假期利用起来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到企业实习;在实验室学习造价软件强化电算化训练;以赛促学地举办竞赛或参加相关竞赛等。这些活动部分促进了学生提高实操技能,强化了“工程师”的训练,但如何造就“卓越”工程师还不够系统,需要做进一步探讨。
首先,“卓越造价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行业标准是什么?按照林健教授(2010)设置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看,“卓越造价工程师”是工程造价行业这个专业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需要达到的中观要求。开办工程造价专业的各所高校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但在培养“卓越造价工程师”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最基本的通用的合格标准,这个基本的通用的合格标准需要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加以“卓越化”。《高等学校工程造价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5年版)致力于规范内容最小化,满足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要求。它作为工程造价本科专业教育和人才质量国家标准化的一种形式,提出了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工程造价专业本科学生应学习的基本理论及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规定了开办工程造价本科专业的高校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卓越造价工程师”人才培养规格就需要在专业规范培养规格的基础上进行提升,特别是培养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综合素质三大方面的全面提升。对应专业规范用语,应增加“较好地”了解或熟悉,“熟练地”掌握等词语以示区别,但更多地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手段上将“卓越”的理念加以贯彻,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知识融合与能力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内容分为知识体系、实践体系和创新训练三部分,专业规范中的教学安排有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形式。除课堂教学外,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而基于校企合作框架下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方式,恰恰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既能够促进执业能力与工程造价卓越人才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还可以注重各项业务能力、沟通技能、职业操守的培养,最终落脚于“卓越”人才。第三,基于校企合作框架下工程造r人才的培养方式需要对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在造价工程师执业能力标准基础上,进行执业能力标准和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原培养方案的优势与不足,按照“卓越造价工程师”培养的行业标准完善原有的人才培养计划,调整课程安排。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形式,通过建立工作室、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课堂、学生到企业实习等多种形式,搭建课堂与就业岗位的便捷通道,在校期间就设法为学生创造与企业无差别的学习工作环境,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实操训练,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校企合作框架下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对大学四年进行整体考虑,合理部署和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与合作培养。其中重要的一项是要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来。企业相比高校更加了解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能够找出学校培养人才的短板。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加以弥补和改善,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此外,具体采用的合作形式,一是建立工程造价工作室,由教师、企业工程师、学生共同组成工作室团队,在按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校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进入工作室开启新的学习模式,在工作室中采用研讨、完成实际项目、或采取师傅带徒弟式的学习方式,快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融入企业环境进程。二是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让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到合作企业参观、见习,增加感性认识;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实习。几个阶段、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有一片理论联系实际的土壤、施展所学知识的天空,尽快成长为合格的专业人才,进而朝着“卓越”人才迈进。
四、结语
工程项目价值形成过程与一般商品的先生产后定价进而交易相比,是先有交易和价格,后生产实物。因而,工程价格的合理确定成为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造价工程师的职责和地位在建筑市场中凸显出来。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方向),多数学校的教学计划从满足培养最基础工作的需要出发,过于偏重近期技能培训,缺乏对远期能力的培养,缺少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知识积累,发展后劲不足,缺乏成为“卓越造价工程师”的动力。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培养的是潜在的“卓越”人才,而非一出校门就直接胜任前文所讨论的“卓越造价工程师”的岗位。在校期间更多的是培养具备“卓越”能力的素质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再基于企业环境的实践,更快地成长为“卓越”人才。
基于校企合作框架下工程造价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需要人才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人才特色,这样工程造价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才有生命力。工程造价专业应用性强,培养的专业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在校企合作框架下,一是能够把企业实际需求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满足市场需要;二是为在校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框架下工程造价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旨在多年工程造价专业(方向)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条件下对造价人才需求的,与执业制度一体化的工程造价专业的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编委会.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M].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篇7
[关键词]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控制;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150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254- 02
1 前 言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课程内容包括进度控制原理、工作内容及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专业课程。鉴于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该门课程要培养学生成为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学生了解进度控制的基本知识和一般规律,掌握建筑工程流水施工原理和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方法,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进度计划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工作打下基础。
目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毕业生就业存在矛盾现象:一方面是技能型人才紧缺;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分析其原因是培养的人才脱离了社会需求。课程教学仍偏向于建立学科体系,没有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传统授课模式的缺点日益显现。例如:
(1)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脱离工程实际。在课程内容上以讲授。流水施工及网络计划技术等进度控制的方法为主,这使得学生虽然掌握了进度控制的原理却难以成功应用到具体工程实际中。
(2)教学方法急需改进。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全体学生都受到良好的实践能力训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考核方式单一。应该加强过程管理,构建多元考核体系。因此,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要注重教学的实践环节,加强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将教育过程放到实际工程项目中,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将专业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系统构建能力的培养整合到某一课程体系中 。
具体的教学改革方案如下。
2 优化课堂教学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专业课程,优化教学方法对保证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抽象、枯燥,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必须缩短教学与具体工程实际之间的距离。对《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课程可采用Work-shop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和教学组专题教学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2.1 Work-shop教学法
Work-shop教学法是一种以师生互动为主题的教学方法,其更注重创新,更侧重于解决问题。例如在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课程中,Work-shop教学分为了以下几个典型的过程:①确定主题,设计工程实际情境;②引导学生思考,确定最后成果;③进行实地调研,引导发现问题;④指导制定工作方案;⑤组织方案答辩;⑥学生自主研究,团队合作;⑦进行最终方案总结。
教学效果分析:
(1)学生初始能力情况:学生好奇心较强,但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相互间认知能力存在差异。相关前序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能满足本课程的学习需求,但该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
(2)效果对比分析:对比以往讲授某章节内容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使用Work-shop教学方法后,随堂测验的及格率提高了42%,优秀率提高了19%。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乐于思考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效果良好。学生听课调查情况见表1。
2.2 行动导向教学
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教学观的指导下,行动导向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这种教学法的基本环节是课前预习、任务指定、完成任务、展示作品。在学生的作品展示中,应该既有团队合作,又有深入探究;既有课程内理论知识的研究,又有课本外实践能力的延伸扩展。它把生产一线中的实际项目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做中学”,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教学组专题教学
该教学方法可以由讲授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施工技术、建筑企业管理的老师组成一个团队,在课程讲授中,知识点可以由相应的课程老师来讲解,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每一位老师的教学特长,又可以调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教学风格多样化,避免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感。经主讲教师的引导,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提高学习效率。
3 强调实践性教学内容
对于高职高专的教育,其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保证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不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而注重实践性能力的培养。为实现“实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应该以进度计划的编制、组织管理、评价等作为重点授课的内容,并增加实践性环节,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建设教学辅助材料
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学过程中注重收集同类院校教学相关资料。目前主要教辅材料有《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及进度控制》《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建设项目进度控制》,基本能满足目前课程教学需要。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收集了大量电子版实际工程项目方案书,便于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和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演示,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5 课程成绩评定标准
高职课程教学注重的是职业能力培养,因此,课程考核评价不再是单独的期末理论知识考试,而是“学”和“做”相结合,既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成绩的考核应以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基准。在考核内容上进一步细分,并设定不同权重和考核点,注重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把对基本理论和原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体现在课堂提问、课外作业和理论考试上。通过以上的课程考核体系,能较全面地评定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6 进行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使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是一门工程应用型的课程,在强调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其实践性。可以邀请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来给学生作专题讲座或现场教学。在第二课堂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布置参观或实习类的综合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和调研,有效地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7 结 语
为培养学生核心能力――进度计划的编制与审核能力为目标,实施“行动导向、 Work-shop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的综合教学模式。
7.1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丰富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例如教学组专题教学、行动导向、Work-shop教学和专家讲座等,必须在教师自身水平和学生既有知识的基础上择优选择和组合。在实践技能型能力培养的目标指导下,建议引入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将教学过程延伸到第二课堂。
7.2 注重能力考核,鼓励个性发展
考核也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即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考核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许娜,王莉 .Workshop教学法在进度控制课程中的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6(8):165-166.
[2]王艳飞.高职《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四部教学法[J].职业教育研究,2013(3):97-99.
[3]田梅.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教学:行动导向教学不可或缺[J].新课程(下),2015(4):112-113.
[4]夏天虹,白健,罗丹霞.“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组专题教学的探讨分析[J].四川建材,2015,41(1):269-670.
[5]张彬,赵建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下的建筑施工组织教学初探[J].民营科技,2010(11):109.
- 上一篇: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总结
- 下一篇:工程造价编制课程设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