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7 00:0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

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Improvement on teaching model of curriculum practice of project manage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

Li Jin-yun Zhang Ai-qing Wang Shao-zhen

(Tianjin Colleg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Tianjin 30183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ianjin Colleg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practice for many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to the new situation ( plan of cultivating excellent engineers under national )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were discussed, the teaching method,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Engineering project, create a classroom atmosphere; teaching practice, by inviting experts and business people lectures or seminars, increase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teaching content is complete, comprehensive, guidance from teachers, curriculum design students finished independently, constructing a new mode of practice teaching.

Keywords:Independent Institute,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引言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近年来,教育部有关领导指出,独立学院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今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秉承北京科技大学“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立足天津“大发展”的时代背景,发挥北京科技大学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办学优势,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教育、培养、服务、管理”四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我院的土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的专业知识,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技能型人才。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以讲述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为主,该课程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有以下两个:

基本目标: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主要阶段管理活动的内容、重点和特点,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初步具备应用本课程所学工程项目管理思想、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综合性、系统性地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提高性目标:能够掌握工程项目费用、进度、质量等目标的管理与控制技术、方法,掌握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沟通管理、信息管理等主要职能中的常用的技术与方法。

传统教学的方式多属于“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很难达到该课程培养学生的目标。对于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要求学生达到的提高性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应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的改进使学生逐步达到工程项目管理的课程目标。

鉴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及其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等特点,结合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低年级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进行如下改进。

1 引入工程案例教学法,营造课堂工程氛围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应用比较强的专业,新世纪建设发展及相关企业都对工科学生提出了更多基层技能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需求。低年级学生基础课程多,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较少,专业难成体系。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从独立学院建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设置和教学进程,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更多的体现独立学院学生实际。为体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现实和长远需求,必须要学以致用。基于此,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本课程的主要理论、技术和方法等主要内容在课堂讲授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法、在教师指导下的分组讨论方式,即工程案例教学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既是适应教育理念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工程项目管理学科特点的客观要求。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1案例讨论前的准备阶段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要求选择案例,并注意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以及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兴趣。在理论课讲解完成后,附于工程案例,说明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之后,教师将其他相关案例发给学生,结合学生课前课外时间阅读大量的书籍、杂志和资料等,准备案例各项目材料,进行独立思考、分析,提出对策等。

1.2案例分析讨论阶段

结合案例提供的信息,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进行针对性地分析讨论并将相关的各种因素尽可能地罗列出来,结合案例提供的信息进行论证,探讨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辩论中学习,他们充当主角;教师则充当一名导演或教练的角色,在幕后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相互沟通,启发学生分析、判断,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或补充一些相关信息,使讨论学习向既定的目标和方向继续下去。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提出问题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案例中提供的材料分析判断,进行决策。

1.3案例分析后的总结阶段

在案例讨论后,教师仅就学生在案例中的学习表现做简短总结,不宜对案例本身给出结论,做出定论,给学生留下进一步思考的余地。

案例教学是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工程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在课堂上提出,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方法,通过模拟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飞跃。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分析和讨论,既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2.1邀请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开设讲座或举办座谈会,增加课程实习环节

邀请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开设讲座或举办座谈会,增加课程实习环节,把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将新的科技成果和观念带给学生。这样做的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就业指明方向。

2.2本课程在课程教学内容完成后,设置综合性的、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的课程设计

时间为1~2周,内容包括本课程教学重点所涉及的内容。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需要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尤其是低年级阶段,更要合理地安排土木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解决入门阶段教学衔接和设计思维启发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安排好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设计完成过程中系统地回顾和总结课程知识、仔细查看参考资料、认真查找相关资料,使设计报告条理清晰,内容详尽,数据准确。达到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将理论知识通过构思设计付诸于纸面及实践,增强了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在不断地学习设计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较好的锻炼了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论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理论较为抽象等特点,而独立学院的教学不同于一般高校教学,一些实践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能照搬。因此作为本课程教师应不断改进思路,完善教学资料;并根据学生的反应,改进教学方法。结合长期的一线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在教学方法上,引入工程案例教学法,营造课堂工程氛围,通过邀请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开设讲座或举办座谈会,增加课程实习环节;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后,安排一个综合性的、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的课程设计,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丛培经. 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童慧芝.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改革初探[J]. 科教文汇,2010(11).37~38

[3] 王岩. 独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概预算课程教学思考[J]. 山西建筑,2009(20).219~220

篇2

1课程定位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是园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分析该课程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据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2014届及2015届园林技术专业就业情况分析,其中从事施工、预算及资料工作的约占51%,从事植物生产与应用技术的约占16%,从事园林设计工作的约占10%,从事其他工作的约占23%。同时对滁州市绿生园林、金戈园林、泰然园林等5家园林公司进行岗位情况调查,其中企业员工有近60%从事施工及相关工作,从事工程资料、设计的人员占13%,从事工程预结算的人员占8.8%。因此,该课程设计改革根据职业需求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为学生毕业后胜任园林施工、预结算及资料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按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课程将在大二下学期及大三上学期开设,共计114学时,其中园林施工技术部分50学时,管理部分24学时,园林工程预结算部分40学时曰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部分在大二下学期开设,园林工程预结算在大三上学期开设。

2.1园林工程技术部分教学项目设计

园林工程技术知识对应职业岗位为施工员,园林企业要求园林工程施工员应具备园林施工图识读基础,掌握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曰熟悉主要分部分项工作的质量要求[4]。将园林工程技术部分教学目标确立为院淤学会园林工程施工图识别,学会从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大样图等掌握施工工法及材料要求曰于能依据施工图进行测量放线,并对相应工料机进行分析曰盂掌握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及施工注意事项曰榆掌握施工技术交底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2园林工程预算部分教学项目设计

园林工程预算部分课程开发改革由传统教学转变为野基于职业需求冶开发,课程体系以职业需要为导向,遵循企业造价员、预算员从事岗位需求为原则,能独立编制园林投标文件和工程竣工结算书为教学目标。基于职业需求的课程改革思路院淤工作任务是园林公司预算员所需要编制经济性文件,且具有代表性及普遍性曰于项目教学过程要符合实际工作流程,如熟读招标文件,并研究招标清单-施工图识读-分部分项清单组价-措施项目组价-其他项目组价-规费、税金组价-费率调整-人、材、机单价调整-检查、项目实施过程和企业职业完全对接曰盂预算部分教学内容中强化了工程造价软件为载体教学,也是符合当前企业造价工作要求。

2.3园林工程项目管理部分教学项目设计

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是园林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的管理,其管理主体是施工企业授权的项目经理部,通过有效方法对施工全过程及对各生产要素所进行的决策、计划。

3结语

篇3

 

一、引言

 

随着软件产业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兴起与发展,如何培养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实现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已经成为目前各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所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作为各高校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对于奠定培养软件工程专业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的理论基础起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该课程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软件项目管理知识点多且概念抽象,授课过程中学生难于理解、不易记忆,因此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课程学习效果不像编程语言课程那么明显,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授课对象均为在校学生,缺乏实际项目经验,对于项目管理概念缺乏直接认识,学习难度大;授课教师缺乏实际项目管理经验,照本宣科,授课过程枯燥无味;教学大纲纸上谈兵,与企业需求脱节严重。

 

针对上述问题,我院以目前所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为基础,结合现代化工程教育模式,从课程体系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成效明显。

 

二、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如何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最大挑战。要实现这个目标,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去学习和锻炼。但现实情况是如此大规模的人才交流是企业所无法承受的,且我们的企业也没有义务承担这样的人才培养责任。因此,我校搭建“专业+企业群”平台,每个学科专业联系一批相对稳定的企业群,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积极建立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而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逐步探索、实施由以校内学习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向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已与几十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并以校企合作平台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建立校企人员交流、协同管理的合作模式,采用“3+1”的模式按照企业需求联合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

 

三、现代工程教育模式

 

1.CDIO工程教育模式。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林克平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技术学院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2000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工程教育理念正是以此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教学大纲,包括4类一级能力、17组二级能力、以及73种具体能力,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Project based education and learning)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

 

2.MPE-CDIO培养模式。MPE-CDIO是我校提出的大德育、大实践、大工程“三大”教育理念与CDIO的完美结合。M代表Moral,以德为先是MPE-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最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P代表实践Practice,要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仅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非专业能力;E代表工程Engineering,在实践中学会工程化思想,要求学生在做任何一个项目,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实验也都要养成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习惯,强化学生工程化的思想和意识。

 

MPE-CDIO教育改革,是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作为CDIO改革的创新与互补,MPE-CDIO更注重培养健全、和谐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将这一大德育培养理念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进行有机结合,并以培养高级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

 

四、课程教学改革

 

我校目前以MPE-CDIO培养模式为指导,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构建了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研究与探索,教学改革过程中,以企业实际项目为驱动,以全面培养CDIO大纲中四方面能力为目标,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改革与实践。

 

1.以校企合作平台为基础,将企业优质资源引入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全面实践CDIO。通过和企业联姻,将企业中资深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实际项目引入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企业和社会的工作环境,通过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系统,展示了一个产品或系统完整的开发过程,也体现了“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精髓。

 

2.制定全新课程大纲,注重CDIO能力培养。综合考虑企业实际项目管理模式及CDIO大纲要求,在课程主讲教师及企业资深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下,重新制定了更为适合企(下转第235页)(上接第233页)业需求的课程大纲及实验大纲。新大纲中,着重强调多级案例的引入、实际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以及CDIO四类一级能力的锻炼。

 

3.授课教师能力提升。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要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授课教师的对现代工程教育模式的理解和工程项目研发能力。几年来,课程主讲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均通过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或访问CDIO试点院校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对于CDIO现代工程教育模式的理解。另外,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及“产学研”实践基地,课程主讲教师及实践指导教师均具备主持或参与实际项目开发的经验,还会聘请企业资深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实践环节指导工作。

 

4.案例式驱动教学模式,培养个人能力及职业素质。个人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是一个成熟工程师必备的核心素质,也是CDIO大纲要求的第二种能力。在理论授课过程中,我们选择企业实际项目或企业成熟项目实例,经过分解后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证明,案例式驱动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掌握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5.项目驱动模式,加强实践比重。增加实验课及课程设计所占比重,由企业资深工程技术人员或拥有实际项目开发与管理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企业实际项目或教师科研项目为题,学生采取分组模式完成实践任务。使学生有机会身临其境地将自己置于管理者或决策者的地位,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项目管理,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增强消化和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

 

6.推行团队合作模式,加强协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在学习工作中,当学习者看到自己的同伴取得了成功,也会增强其自我效能感,进而认为自己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由此可知,在对学习者分组时,可以将计算机水平不同的学习者合理搭配这样可以给自我效能感低的学习者带来积极的影响。基于此原理,在项目任务分配时,采用分组完成的团队合作模式,每组5-8人,项目的工作量大致为8个人月,涉及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监督与控制和收尾等项目管理5个过程组,9个知识领域。每个小组由一个组长负责,组长由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承担,即充当项目经理角色,也起着一定的技能带头人作用。由组长负责,完成包括范围计划、成本计划、时间计划、质量计划、变更计划、风险计划、度量计划、沟通计划等计划的制定,以及实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对项目进行跟踪控制。通过团队合作模式,学生能够全面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很好地完成了CDIO大纲要求的第三种能力的培养。

 

7.多元化考核方式,注重能力考核。在软件项目管理的考核形式上,我们摒弃了“一考定乾坤”的理论试卷考核模式,更注重多元化、全方位地考核学生的工程实践及项目管理能力。课程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实践能力测试、项目文档撰写及项目小组答辩等几方面,通过几个环节的考察,全面考虑,综合评定学生成绩。该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这四个层面上的训练和积累,从CDIO培养大纲的角度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的考核。

 

五、结语

 

CDIO教育模式在国外已经取得成功,我校结合“三大”教育理念,创新形成了MPE-CDIO工程培养模式,旨在通过各个阶段的培养,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与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有机融合,产生一种全新的教育效应,以实现培养合格的国际化工程专业人才的目标。

 

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为MPE-CDIO的进一步推广和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成功地实施了“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生普遍反映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案例的讲解、实际项目的引入,让学生熟悉了管理整个项目的全过程,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为我们在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指明了方向。总结经验,并将其应用于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将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篇4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教学创新

作为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工程项目领域的基础性课程。由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起步较晚,在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上还有所欠缺,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所以,推进《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提高大专院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已经成为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我国大专院校工程管理、工业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的主要课程,也是基础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工程项目策划、项目进度控制、项目成本预算和控制、项目施工管理等关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体系,为他们从事工程管理等实践打下基础。

2《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特点

(1)具有较强跨学科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工程项目管理》一门跨学科的专业,课程不仅仅涉及工程项目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还涉及到管理科学、技术科学、材料科学、建设法规、基础数学、统计学等各个学科的内容。同时,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要求较大,也增强了其教育和学习的难度。

(3)具有较强的发展性。

发展性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有一个重要特点,作为一门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和理论不是一层不变的,是与教育、学习内容与各种工程实践、技术创新紧密关联的。因此,随着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实践的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3)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更侧重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最终目的是,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其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3《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教材内容不完善。

良好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但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大专院校虽有采用了多个版本的《工程项目管理》教材,但大多数都只涉及到项目管理、施工管理等传统的教学内容,或者只侧重与理论知识的表述,割裂学科理论和工程实践的关系。而且,不同教材之间的差异很大,编排思路各异,缺少权威性和统一性。

(2)教学方法简单。

一方面,现有的课程教学中,灌输式的课堂讲解教学法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侧重于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的模式,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对各种项目管理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工程中,由于专业课程设计的不合理,存在着严重的课程交叉、重复的问题。例如,《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与管理》就有许多相同的内容,而大多数学校这两门课程都是必修课程,浪费了学习资源。

(3)课程实践不够。

笔者调查走访了几所开设有《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院校,发现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在进行这门课教学过程中安排了足够的实践教学课时。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设置实践课时,少数设置了实践课时的学校实践课时比重也很小。一方面,是因为院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不重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部分院校受到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无法有效的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实践。

(4)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开展教学的主体之一,由于教师队伍不专业,教育观念落后,是影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一是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部分院校,由于发展水平限制,很难召到专业强的老师。非本专业或者相关专业教师教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师对《工程项目管理》基础性作用的认识不够,对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不明确,经常忽视实践教学作用,导致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相关理论,造成了教学认知的表面化,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4《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创新策略

课程的改革创新是大专院校、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其职业能力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创新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

(1)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的教学体系。

科学的编排设计《工程项目管理》教材,可以有效的提高教育的效果。一是要提出科学合理的教材编制标准。应根据院校专业的特点和要求,研究制定与各专业和学科紧密衔接、系统的、全面的科学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内容设置、教育方法上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学科的教育水平。二是确保教学内容的创新发展。要根据业界发展的新情况,将各种前沿理论、实践知识和经验运用的教材中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与时俱进。

(2)增强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的模式。《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单一的理论教学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应用水平,可以通过设置实践教学等方式,实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建立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示范基地,为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积极的支持。二是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课程比重。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存在明显的理论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不均衡的现象。要科学研究,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课程的比重,确保学生真正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运用。

(3)创新教学手段,推广网络化教学模式。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具有高速度、互动性、数字化等特点。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突破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地域限制、时间,实现远距离,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工程管理中推广网络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需要学校大胆改革教学方式,为教师开展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提供条件。并利用网络技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教师由施教者逐渐转变为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使学生借助大量的网络资源,做到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和自我提高。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内容和知识体系。再一方面,教育者可结合网络教学特点,创新工程项目课程的教学结构,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们个人专业素质的高低管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成效。《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比较紧密的专业,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如果教师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不能将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相结合。那么,教学活动的效果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加强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有效开展《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方法。一方面要定期开展理论和实践培训工作,通过学习培训,和理论实践,提高专业水准。另一方面,要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考核,激励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珏,李晶晶.《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设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25).

[2]张军伟,孙书伟.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9).

[3]竺国丽,刘勇.论“公共工程项目管理”在教学中的多学科耦合[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4(06).

[4]陈群.接轨国际惯例与《工程项目管理》教学[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02).

[5]孙海燕.《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0(05).

[6]谢琳琳,张原,王幼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建筑经济.2010(07).

篇5

关键词:经济管理;开放实验室;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学生管理

作者简介:卢安文(1970-),男,重庆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项目名称:[1]重庆市2013年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2004;

[2]重庆市2012年教改重大课题,项目编号:1201004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更加注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实验室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自学能力;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大都是老师设计好实验方案,准备好实验用品,规定好时间,学生上课时“照方抓药”的“封闭式”教学方式。开放型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探索研究式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验内容的多样性,实验时间的可选性,实验对象的广泛性等。这些都归结为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的灵活性,因此要让开放实验室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首先建立适合开放实验室的课程体系和科学的开放实验室管理体制[1]。开放实验室根据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课程体系和管理体制,本文对“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的开放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和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经管类开放实验室的课程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设策略。

1.开放实验室课程体系的建设

1.1 开放实验室课程体系分类

我们在原有的本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基础之上将开放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分成以下五大部分,分别对它们进行改革使之能更好的运用开放实验的教学模式,实现应用性、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1)理论课课课程实验:该类实验是指某一门理论课程的配套实验教学任务,一般是配合理论课程的教学进程对理论课程进行验证性或者操练性的实验。这类课程一般为专业基础课,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对这类课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流。特别是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尽早的分流有利于培养基础好,有兴趣的学生的编程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而不是将所有的学生的目标都限定在通过期末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这类课程可以分成基本学分和高级学分,完成基本学分的同学可以选修《办公自动化高级技能培训》和《C语言高级编程培训》等课程。

(2)独立实训类课程:独立实训类课程是教学计划内独立设置的实践培训类课程,这类课程在修完相应的理论课后完成,通过集中项目实训或集中上机培训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我院实验中心开设了《网络工程师培训》、《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培训》、《电子商务师培训》等。这类课程全部在实验室完成,有固定的课时和内容要求,并以通过相关机构职业技能认证为目标,提前通过者可以免修。对这类课程在满足本专业学生需求的情况下,还可以向其它专业有需要的学生开放。

(3)课程综合设计:课程综合设计是在完成相应的专业基础课后,综合一门或者多门专业课的知识,根据教学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由老师安排一定的选题范围,学生自主选题完成调研报告、项目策划、系统分析与设计等的实验教学。目前我院的综合课程设计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电子商务网站课程设计》、《电信服务营销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由学生写好论证报告和实施方案后,经指导老师审批,在专门的时间对学生给予方向指导和疑惑解答,学生在专业开放实验室或者课外自主完成。

(4)模拟实习类实验项目:此类课程通过微缩模型,虚拟软件等模拟现实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我院实验中心依托电子商务实验室、ERP与金融实验室、现代服务业外部环境模拟实验室、业务运营仿真模拟实验室,现代卖场与自动识别实验室,分别承担了《电子商务综合运作模拟实验》、《物流运营模拟实习》、《企业沙盘与ERP运作模拟》、《会计票证模拟实习》、《创业投资模拟实习》、《SP与运营商对抗模拟》、《外包业务与运营商模拟》、《自动识别与现代卖场模拟实习》等模拟实习课程。该类课程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实战性、竞争性的特点,是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及实际操作技能的核心课程。学生在这类课程的完成过程中能够体验到较大的变化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教师主要在理论依据、业务规则等方面予以指导,在模拟实习结果方面予以评价。

(5)创新创业实验项目:此类项目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探索并建立以项目和课题为核心,以团队和兴趣小组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新创业实验项目以第二课堂实验活动为主,并规定有一定的创新实践学分。第二课堂实验活动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开放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我校从2009年开始实行《重庆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该办法建立了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参与创新实验计划的学生可选择申请B学分或申请替代实践教学环节,对指导教师记教学工作量(20教日/年.组),并可作为评优评奖、职称评审等的支撑材料,学校为各项目提供实验场地、设备、经费等方面支持。在该管理办法的支撑下,我院学生已完成《供应链企业间多期道德风险的激励机制研究》、《基于校园C2C网络交易平台的运营模式探索》等二十余个项目。此外,学院还通过这些项目大力培养学生团队,建立协作学习型教学模式,目前我院实验中心已形成了以教师指导,研究生带头,本科生参与的如“ERP沙盘兴趣小组”、“校当网兴趣小组”、“MIS开发兴趣小组”等多个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中心为他们提供场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实验。

1.2开放实验室课程体系构成比例

对于上述五大课程类型,实验中心根据各种不同的实验类型采取必修加选修相关结合的方式进行实验项目的设置,学生对前三种实验项目实行必修,占50%左右;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经验更加重要,因此我们对模拟实习类等提高型实验项目设置了35%左右的项目进行选修,对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选修,占15%左右的比例。

1.3开放实验室课程体系建设成果

学生在我院开放实验教学项目和平台的支撑下,从2006年至今,获得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高教社”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一等奖等30余项国家级奖项。在中心的指导和孵化下,还有在校学生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在校内运营的基础上,进驻重庆亚太商谷,并获2010年度重庆市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二等奖。在以上教学平台及成果的支撑下,中心于2010年获批重庆市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开放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

2.1开放实验室的运行模式划分

从实验室的功能划分、服务对象以及实验内容决定了在哪个实验室开放,什么时间开放,哪些课程开放,同一课程中哪个实验开放,以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开放等。在时间方面,对公共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实行无限时的全天开放;对独立实训、模拟实习类课程和创新创业项目实行预约开放;对科技活动所需要的实验室实行“特定时间开放”。在实验内容方面,对特定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综合设计、模拟实习等内容执行“限定式开放”,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但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对各种技能认证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各种竞赛活动和创新创业实验项目等内容执行“自由式开放”,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在实验教学模式方面,根据不同实验内容和培养目标可分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协作型实验教学模式、科研项目模式、科技活动竞赛模式、创业实践模式等。[2]

2.2开放实验室更需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工作,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业务素质和创新精神,开放实验室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更需要教师的奉献精神,需要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投身到开放实验教学工作中去。

因此,除了要加强的师资的培训外,还需要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提高实验室指导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开放实验项目很多是学生和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所以负责开放实验教学的老师工作量加大,应通过合适的方式(比如完善教师工作量核算方法)对他们的这部分工作进行评价和认定,这可大大激励老师参加开放实验工作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对参与开放实验做出贡献的指导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学校推荐评优、评奖,建立起绩效结合、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2,3]

2.3开放实验室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开放实验教学更需要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但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严格的机制和管理规定限制学生的自由散漫,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将开放实验项目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考核中,参加开放实验教学活动能以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并获得相应学分。其次对于一些重要课程的开放不等于完全的来去自由,在时间和内容可选的开放性环境下,必须要保证学生完成相应的课时,达到相应的要求,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4]

另外,需要建立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技术上加强对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在机房的管理模式上应彻底解放专人值守的工作方式,规范管理,减轻教师工作量。系统为每个学生分配登录账号,学生可以在网上下载学习资料、观看学习视频、进行交流和讨论;系统与教务系统相连接,可以查询课表,预约课程,可以通过账号记录学生的上机时间和学习进度,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开放实验室还应该通过网络技术限制学生在实验室玩游戏,聊天,上不良网站等。[5]

开放实验室还需要学生自己能管理实验室,院校可以采取学院,教师,学生三级负责制,先由学院统一制定开放实验室管理方案,指导教师制定严格的开放实验室学生管理办法,从而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有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6]。

3.问题与展望

开放实验室的目的是减少教学的强制性、统一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实现以教为主、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主、知识传授与创新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室将进一步走向开放,高校的实验室将不单纯是实验教学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的场所[7]。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开放实验教学的难点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无论是基础类型的还是提高类型的开放实验项目,能够主动积极参与的学生都有限,我们不得不采取一些强制的办法使学生参与进来,但这本身又违背了开放实验室教学的特征。因此,如何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魏光辉.高等学校开放实验室工作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期

[2]农正,贺忠华.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建设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4期

[3] 李冬云,葛洪良.高校开放实验室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7期

[4] 杨毅.探索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年16期

[5] 李瑜波,童燕青.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的实现目标与管理措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年5期

篇6

【关键词】课程群,工程管理,项目教学法

国家教育部 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了工程管理专业,迄今为止,全国有300余所开设该专业的院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已经走上正轨。贵州财经大学于2000年时,按照国家教育部精神申报新增了工程管理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10余届毕业生。近年来,我校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专业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院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群”的概念,并拟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引入到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教学中,挖掘更具特色的教学,以期能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及其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提出课程群的必要性

伴随着近些年城市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升温,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持续走高,这也是各类院校纷纷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原因之一。然而,尽管每年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并不在少数,相关企业仍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尤其是在造价领域能够独当一面的工程师,这正反映了当代大学毕业生徒有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此外,学科设置中难免会出现交叉的现象,即会出现课程内容重复的情况,并且这些课程设置大多都是简单的先后次序的关系,教师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缺乏沟通,没有形成一个团队,也就难免会出现知识的重复讲解和遗漏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考虑如何在现有教学计划和学时限制的基础上,研究工程管理专业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内容上进行一定的改革和整合,提出课程群的概念,争取能弱化单门课程的考核,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强化课程体系的实训,将学生学习的重心引导到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切实发挥课程群整合的优势。

二、课程群的内涵

北京理工大学1990年基于“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首次提出要注重“课群”(课程群的早期称谓)的研究和建设。随后,全国高校开始了课程群的建设研究,并运用于各个专业。虽然教育专家们对课程群内涵的各有定义,但他们在以下两点上基本能达成共识:第一是相关性,课程群中的课程内部之间要有一定的相互联系,因为课程群本身就是由一些教学内容上相互融通、互有逻辑的相关课程所组成,它们之间用课程间的知识、方法等作为联结点,课程之间有着传承关系;第二是综合性,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可以将各个专业课程之间进行相应地整合,延续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将授课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弄清课程之间的关系和意义,使得学生能很好地掌握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甚至整个课程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课程群的整体教学效果高于单独课程之和的效果。

在课程群的指导思想下,结合工程管理专业背景,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概念。在完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的基础上,将工程管理相关专业课程进行相关性整合,删除课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及时补充课程间的遗漏处,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其中的关联性,明白前面已修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而后续课程又是对前面课程的补充和完善,争取做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呈现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状态,从而达到较好的课程效果。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建设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关键在于能有效地对教学环节进行整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程都要纳入到此课程群的建设当中,而是要结合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专业发展进行有机的选择。结合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的要求,特提出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规划,以《建筑工程概论》、《工程力学与结构》、《施工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招投标综合实践》这6门课程为主。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中各课程教学案例往往相互独立,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能让学生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理解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学习和掌握工程建设全过程知识。所以,可以在课程群建设的基础之上可以尝试选择一个较为合理的项目,用该项目去贯穿整个课程群,即完成项目教学法。

(一)课程环节的教学

依据课程群的思想,现将工程管理课程群所涉及到的6门相关课程进行一定梳理和整合,形成“建筑工程概论工程力学与结构施工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招投标综合实践”的课程群教学体系。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课程界面的衔接处理,明确交叉知识点的归属课程,避免了教学资源的重复[3];并且要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关注,对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再着重对这些环节进行讲解;除此之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强调课程之间、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前面已修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而后续课程又是对前面课程的补充和完善,突显出工程管理的知识点的连贯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能从原来被动式接收填塞式教育,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自己学习、用自己的头脑将所有知识点贯穿在一条主线上,并可以随着课程的不断学习使原有模糊的观念变得清晰、对待问题能从整体性的角度予以解决。

(二)实践环节的教学

实践环节的教学主要是针对课程环节而进行设计的,并引入项目教学法的概念来贯穿整个课程群的实施。通常,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中各课程教学案例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在课程群建设的基础之上选择一个较为合理的项目,用该项目去贯穿整个课程群。利用课程群教师长期教学经验和积累,选择依托于某一类工程项目(如教学楼、学生寝室),遵循专业课开课顺序,依次完成“建筑工程概论实践教学工程力学与结构实践教学施工组织实践教学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工程估价实践教学招投标综合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完成整个项目的各个子项目的实践,相当于学生依据所学构造知识、材料知识、力学与结构知识完成相应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学习,再结合图纸完成施工组织的设计,学习整个工程的项目管理,并对该图纸计算工程的造价,包括手算和机算,最后进行该项目的招投标,编制一套完整的招标文件。让学生通过这一整套课程实践环节来了解整个工程项目,也能使学生发现工程项目各环节的联系与协调,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贯穿知识,将理论用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篇7

关键词:数据监护教育 数据管理课程 培训项目 职业技能

科学研究,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通常需要利用并产生大量的科学数据。从2002年我国启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开始,国内学者及机构就已开始了对科学数据的研究。进入21世纪,随着e-Science的产生,科学数据的作用和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科学数据的长期保存、组织、维护、管理和再利用为重点任务的Data Curation(美国经常使用该称谓,在英国通常使用Digital Curation)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应运而生。对于这一新术语,国内还未有一个统一的翻译。笔者较为倾向杨鹤林在《数据监护: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新探索》一文中所提出的译名。下文将以“数据监护”作为对此新术语的中文译名。

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较早涉及数据监护的是杨鹤林。随后,谭榕、程莲娟、吴敏琦、沈婷婷等对数据监护的定义、产生背景、意义、图书馆的实践活动等进行了研究。钱鹏和郑建明、师荣华和刘细文则从科学数据组织与服务的角度开展研究,对科学数据的含义、组织与服务模型、实施路线、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生命周期流程下的图书馆数据服务进行了相关研究。总体来看,国内目前对数据监护的研究还不多,主要是对国外发展情况进行概括性介绍,对数据监护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教育与职业发展,仅简要提及,还未有专门文献研究该主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国外(主要是英国和美国)数据监护教育与职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展,为国内图书情报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1国外理论研究

大规模数据集的收集、组织与存储催生了对具有数据监护技能的数据人文主义者(Data Humanist)、数据专家(Data Scientist)、数据研究科学家(Data Research Scientist)、数据服务馆员(Data Services Librarian)等岗位的需求。岗位的需求促使国外不少学者研究数据监护的职业技能,并根据不同的角色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技能需求。研究内容主要有3类:

一类是从整体上分析数据监护相关利益者的角色与职责。2007年,L,Lyon[8]总结了数据监护各相关利益群体,包括科学家、数据管理机构、数据中心、第三方数据使用者、基金资助者、出版商,并分析各自的角色、权利、职责及相互间的关系。2008年,A.Swan和S.Brown在英国JISC报告中提出了科学数据服务的4种角色:数据创造者(Data Creator)、数据专家(Data Scientist)、数据主管(Data Manager)、数据馆员(Data Librarian),并区分了各自的职责与技能,部分技能呈现相互交叉(见图1)。

第二类是专门研究图书馆员在数据监护中的角色定位及职业技能。一部分学者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形式了解馆员对数据监护工作技能的需求。如:A.Creamer等通过对美国新英格兰地区6个州的141个健康科学馆员及科学技术馆员的调查,了解他们在数据监护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调查结果列出了20个数据监护相关的技能,馆员们经常使用的技能有Web2.0技术、数据存档与保存服务、数据管理工具的使用、数据共享与机构库管理、宣传推广、了解研究人员的数据管理需求等。同时也指出,目前开展数据监护的图书馆还不多,但图书馆已开始意识到自身在数据监护中的角色及掌握数据管理技能的紧迫性,已开始对数据管理进行战略规划。Y.kim等通过访谈了解eScience专家及实习学生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技能以总结eScience专家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他们将所需的技能分为三大类:数据相关的技能(包括原始数据收集、二次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及数据展示等6大技能)、与人相关的技能(包括发现合作机遇、与人交流、团队与组织合作、分析科研人员需求、促进科研人员与信息专家的合作、教育与培训等技能)及与事物相关的技能(主要是计算机与软件的使用技能,包括调研及推荐技术解决方案、辅助科研人员使用IT技术等),并推荐了10个课程供eScience专家参考,包括数据监护、数据库设计与管理、项目管理、数据挖掘等课程。

第三类是追溯数据管理技能的教育与培训机构以了解他们对数据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2012年,V.E.Varvel Jr等对55家iSchool(图书情报学或信息学院)在2011年秋季学期开设的476门数据相关课程进行了调研,发现仅有11所机构提供专门针对数据监护的课程,12所机构提供了数据相关的课程,15所机构提供涵盖数字内容但是未涉及数据监护的课程。A.T.Creamer等对北美58个ALA认证的图书情报学项目(来自美国、加拿大及波多黎各)进行了调查,通过搜索各机构主页上2011年秋季至2012年春季及夏季的课程目录、课程大纲及课程描述,统计涉及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但不包含元数据、数据挖掘及结构、数字馆藏、数据库原理、数据可视化与分析、数字图书馆、数据网络与信息系统等相关的课程。调查发现,仅22%(共13个)的课程专门涉及数据监护。Spencer D.C.Keralis在2012年8月图书馆与信息资源委员会(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CLIR)的报告The Problem of Data中撰写了数据监护教育部分的内容,归纳了图情领域目前的数据监护教育课程及大学之外的其他机构组织的培训项目。总体而言,国外理论界已开始对数据监护的职业技能进行探讨,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与技能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还调研数据监护教育课程与培训项目的现状,为国外图书馆、研究机构等根据自身角色参与数据监护教育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

2国外实践进展

2.1数据监护教育与职业发展项目

近年来,国外不少项目开始研究数据监护各利益相关者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在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数字保存中心(Digital Curation Centre,DCC)、研究信息网络(Research Information Network,RIN)、数据档案馆(UK Data Archive,UKDA)等组织成为探索数据监护职业技能的领先者。JISC的RDMTrain项目(项目时间:2010.8.1-2011.7.31)资助了艺术学科、考古与社会人类学、健康研究、心理学、地理科学、社会科学与临床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数据管理培训。此外,JISC与RIN合作资助由DCC领导的DaMSSI项目(项目时间:2010.11-2011.8),旨在促进由Vitae开发的“研究者开发框架”及英国高校与国家图书馆学会推出的信息素养7个支柱模型等工具的应用,帮助研究者更有效地组织数据管理培训与职业发展。目前,DaMSSI已进入第二阶段(Assessment,Bench marking and Classification,简称DaMSSI-ABC,2012.8-2013.8),将继续第一阶段的工作,并支持JISC RDMTrain项目所开发的科研数据管理培训资源的与重用。另外,由欧盟委员会资助,来自欧洲、美国、加拿大的多家机构参与的DigCurV项目(项目时间:2011.1-2013.7)旨在建立一个数据管理职业培训的课程框架,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及文化遗产机构的从业者提供必要的新技能以促进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与管理。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情报学院为全美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该学院建立在线论坛(Digital Curation Exchange)促进数据监护教育领域资源的共享。2009年10月,受JISC及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协会(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IMLS)的资助,该学院与DCC合作开展项目“缩小数据监护的差距:促进数据监护实践、研究及教育的国际合作”,旨在为中小文化遗产机构提供基本的数据监护知识与技能,为相关利益组织提供教学内容与角色定位的框架模型,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工具。项目原计划是2009.10-2011.9,后来延长至2012年10月。此外,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数据与信息董事会(Board on Research Data and Informarion,BRDI)在2011年12月启动了一项对数据监护职业发展机遇与教育需求的研究。该项目旨在确定数据监护职业发展的技能,为数据监护从业者探寻可行的职业发展道路,调研及评估现有的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模式,最终形成一个建议报告。

2.2数据监护教育与职业发展的会议

国际研讨会往往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或者研究领域得以确立的标志,也是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进展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08年,DCC与RIN联合举办的第二届“研究数据管理论坛”探讨数据管理的角色与职责。2011年6月29日,DCC举办“国际数据监护教育论坛”研讨会,为数据监护领域的教育人员、培训人员、学生及从业者提供课程设计、教材的编制、学术资料与教程的使用等方面的交流与探讨。2008年,DCC、欧洲数据保存联盟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情报学院联合推出IDEA项目,目的是促进数字保存教育与培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至2011年,已举行7次会议。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情报学院开展的DigCCurr第一阶段项目(2007-2009)分别在2007年和2009年举办了两次关于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的会议。2007年会议主要侧重于对数据监护的认知及所需具备的职业技能。2009年会议主要探讨数据监护的具体实践及未来展望。DigCCurr第二阶段项目(2008-2012)举办了一系列公共研讨会及博士生研讨会以分享数据监护的最新进展,目前已召开3届公共研讨会。美国国家科学院的BRDI于2012年7月19日至20日召开了主题为“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监护:职业发展机遇与教育需求”的研讨会,来自政府、大学及私人企业的从业人员从各自角度分析对数据监护的看法,并探讨数据监护的教育与职业发展。

2.3数据监护教育与职业发展课程

教育、培训和课程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领域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外数据监护的教育已经基本形成了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以及在职进修的课程体系。笔者以国外研究数据监护教育与职业发展的文献为线索,参考DCC网站的“Data Management Courses and Training栏目列表,并访问和检索各大学及机构的网站,从开设机构、课程名称、开课时间、授课对象、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等方面调查国外目前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课程的现状。并依据开设机构的不同,将国外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课程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开设的专门课程(见表1),该类课程具有教育性质,授课形式正规,一般授予相应的学位,门槛较高,通常仅针对图书情报学领域硕士及博士,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数据监护相关的课程,有时还需要学习数字图书馆、数字保存、信息管理等课程。另一类是非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组织的培训课程(见表2),该类课程具有培训性质,一般不授予学位,形式比较灵活,一般采取研讨会、座谈、短期培训等方式,门槛较低,相关从业者或感兴趣者都可参加。由于是培训性质,培训内容较有针对性,一般集中在数据监护的内容。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未列出所有的课程,仅选择了一些开展较成熟且反响较好的课程列在表1和表2中,为国内图书馆、图书情报学院等机构开展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提供参考。

3国外数据监护教育与职业发展的特点与启示

(1)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的课程还不多,正在兴起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国外很多数据监护课程与培训计划都是近两年开始设置的,如雪城大学信息学院2012年开设的数据管理相关课程及美国国会图书馆2011年开展的DPOE培训计划。从V.E.Varvel Jr、A.T.Creamer、Spencer D.C.Keralis等作者及笔者的调研来看,目前国外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处于尝试与探索阶段,体现在专门针对数据监护的课程还不多,有的课程名称虽然是数据监护,但课程内容仍是传统的数字保存与数字图书馆,还有的是根据现有课程的简单修改而开设的。但不管怎样,国外图书情报学院及图书馆已经敏锐意识到数字科研环境下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保存与利用的新需求,主动变革课程体系以培养数据管理的人才,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更新与提高馆员的数据管理技能。

目前国内的图书情报学院有的课程已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应抓住数字科研的契机,并吸取国外的经验,设置数据监护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尽量将数据监护课程与原有的数字图书馆课程区分开来,在原有数字图书馆课程的基础上,多增加科研工作流、科研生命周期、科研数据分析、学科背景知识等内容的教学。此外,考虑到科学数据管理涉及学科背景知识,图书情报学院在招生时可考虑增加具有自然科学、计算机技术、工程学及数学等学科背景的学生,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科学数据管理的工作需求。对图书馆来说,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更新馆员的知识技能以适应未来数据驱动的科研,特别是帮助学科馆员重新审视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推动学科馆员承担数据馆员及数据科学家的角色与职责。可喜的是,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开始逐步认识到科学数据管理的重要性。2012年11月4日北京大学图书馆110周年会议“变革与走向:重新定义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将“数据管理与数据服务”作为主题之一。《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发起的“新型图书馆员能力培训班”(2012.11.14—18)也将科学数据作为其中的一项培训内容。2012年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将“科学数据管理与学科服务”作为分会场主题之一。

(2)课程类型多样,还未形成统一的课程模型

由于数据监护还处于发展阶段,国外不同学者及不同机构根据自己的理解及需求提出了不同的技能要求,导致课程体系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如:课程名称及课程内容的多样化),迫切需要统一的课程模型与体系以指导各类机构开展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为此,2009年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与信息学院的C.Lee提出DigCCurr Matrix,该矩阵设计了数据监护课程体系的6个维度,任何一门课程可选择其中的一个维度或几个维度进行内容设计(见表3)。另外,马塞诸塞大学医学院的Lamar Soutter图书馆与伍斯特理工学院的乔治·戈登图书馆联合了数据管理课程框架。该项目受美国IMLS及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资助,为自然科学、健康科学及工程领域大学生及研究生的数据管理教育提供课程规划。该项目认为数据管理课程一般包括7个模块:科研数据管理概况;数据类型、阶段与格式;元数据;数据存储、备份与安全;法律与道德问题;数据共享与重用政策;存档与保存。该框架为准备或正在开展数据管理课程的机构提供了一个模型,在课程设置时可根据学生实际需求选择其中几个部分或全部。因此,我国的图书情报学院及图书馆在开展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时,可参考国外这些成型的课程框架。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有统一的模型框架,也只能作为参考,国内相关机构需要根据自身需求设计具体教学与培训内容。

(3)形成了针对各层级的教育与培训项目

国外形成了针对不同人群的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体系,不同层次群体可根据各自需求选择参加教育和培训,获取所需的职业技能。如:在校学生可选择相应的本科生、研究生或博士生的培养课程。在职的数据/信息专业人员、研究人员可参加图书馆或其他机构组织的继续教育项目,或选择各图书情报与信息学院提供的教育课程。我国的图书情报从业群体与国外基本类似,也需要针对不同层次水平开设不同的课程与培训体系。

(4)存在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

国外的图书馆及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成为数据监护教育与职业发展的主力。这主要是因为数据监护作为一项知识服务,其数据处理和管理方法实际上源于信息管理,正是图书馆及图书情报学院的强项。为培养数据监护相关人才,国外图书馆及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包括图书馆之间合作(如CLIR/DLF的Data Curation Fellowship Program)、图书馆与图书情报学院合作(如:纽约布拉特学院图书情报学院与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布鲁克林博物馆及布鲁克林历史协会合作开设的课程)、图书情报学院与学校其他部门合作(如:亚利桑那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与外事学院合作开设DigIn课程、缅因州大学数据监护课程的教师基本来自本校的新媒体系、计算机系、历史系、艺术系、空间科学与工程系及图书馆特藏部等)、图书情报学院之间合作(如:伊利诺伊大学图书情报学研究生院、田纳西大学信息学院、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合作提供数据监护教育)、国际合作(如:DigCCurrⅡ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情报学院、美国国家档案与记录局、英国格拉斯哥大学HATⅡ合作的成果)。

因此,国内的图书馆及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在开展数据监护教育与职业发展时也应积极探索适当的合作机制,不能局限于系统内的合作,更需要扩大视野,寻求跨系统合作。因为数据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各个领域的问题,还涉及各类交叉学科,并不是图书馆及图书情报学院所能独自完成的,国内的图书馆及图书情报学院应积极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教育部门合作探索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同时从长远角度来看,更需要与国际上已经开展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较好的机构合作,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教育与培训课程体系。

(5)教育与培训的课程内容体现实际岗位技能需求

对比国外学者对数据监护职业技能的理论研究与数据监护教育及培训的实践项目,笔者发现国外数据监护教育及培训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数字保存、数字馆藏、数据管理工具、协调与交流技能等,基本体现了数据管理岗位的技能需求,表明国外数据监护教育与培训很务实,目的在于让学生及从业者更快地掌握职业技能以适应未来或正在从事的工作。如,CLIR/DLF的Data Curation Fellowship Program,其中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数据博士后奖学金计划是与6家大学图书馆合作,由合作的图书馆接收学员,学员直接参与图书馆的实际业务,在具体工作中提高职业技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情报学院DigCCurr第一阶段的Carolina Digital Curation Fellows项目采取课程学习与图书馆、数据中心、档案馆的数据管理业务相结合的形式资助了9个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

这种将课程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新型模式值得国内数据监护教育借鉴。国内数据监护教育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需要注重学生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把到具体学科领域、数据中心、图书馆等的实践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培养符合实际业务需求的人才。

篇8

关键词: 房地产估价;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学习领域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302-02

0引言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其中,德国实施的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新参照系[1]。在借鉴和学习国外成熟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姜大源研究员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改革、房屋私有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频繁的房地产交易,房地产估价变的越来越重要。房地产估价课程是高职高专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是典型的工学结合型课程。房地产估价是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涉及到土地管理制度、住房制度、金融、税法、证券、财会、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等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艺术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房地产估价教学多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过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少量课时的室内实训无法满足房地产估价岗位对学生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显然割裂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工作过程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调查基于职业岗位或工作任务的社会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来设计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体系。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的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设计,是将工作过程作为知识序化的一种新的参照系,并提出了课程设计的一个新概念――载体,突显了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征[1]。我国高职教育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路径、步骤、原则与方法,已经比较成形[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如下。

1房地产估价课程开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职业教育具有能力本位的职业性、工作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迁移的开放性特征。房地产估价课程的组织原则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1.1 课程体系构建在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进行排序时,必须考虑前导、后续和平行课程的设置及关系,以使教学资源得以科学、合理的综合应用和配置[3、4]。房地产估价专业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客户心理与沟通、公关礼仪、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法、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工程造价、房地产会计、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平行课程有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金融、房地产项目与合同管理等,后续课程有房地产估价实务、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实训、顶岗实习、职业素质综合实训、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1.2 课程内容编排课程内容的编排需要学习情境来实现,通过学习情境获得完整的工作过程知识,进而掌握“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这一“普适的”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房地产估价课程内容的编排按照房地产估价工作过程来展开,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学习,通过步骤的重复掌握房地产估价专业技能。根据房地产估价工作岗位需要选取并编排课程内容:主题学习单元一房地产估价基础知识、主题学习单元二市场比较法、主题学习单元三收益法、主题学习单元四成本法、主题学习单元五假设开发法、主题学习单元六房地产估价文书写作。

1.3 课程载体选取所谓课程载体,指的是源于职业工作任务且具有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特征,并经过高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转换所构建的符合教育教学原理,能传递、输送或承载有效信息的物质或非物质的形体[4]。在设计学习情境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房地产估价课程载体形式为案例,载体的内涵为产品。载体是写实的、具体的,承载者将房地产估价工作过程知识和理论教育教学知识相整合的形式。

2房地产估价课程开发设计的步骤

房地产估价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展教学,按照每个估价项目的操作程序组织教学过程:获取房地产估价业务、明确估价基本事项、接受并签订房地产估价委托合同书、制定房地产估价作业方案、搜集整理估价资料、实地查勘估价对象、选择房地产估价方法、分析测算判断房地产在特定目的下于估价时点的客观合理价值、撰写并提交估价报告、估价资料归档。

2.1 典型工作筛选以房地产估价师工作岗位为出发点,分析其工作任务,采用案例分析法,确定其典型工作任务。

房地产估价师的岗位描述:能够独立、熟练地撰写房地产估价报告;对所承担项目的报告质量、进度、评估合同履行全面负责;开拓房地产估价业务市场,维护客户关系和公司形象,提供房地产估价咨询和技术;负责对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员配备、各种资源的整合、各种关系的协调、项目风险控制,向上级报告项目进度、成本控制、合同履行及估价资料归档、项目总结等工作。

房地产估价师的岗位要求:熟悉房地产市场行情及国家经济形势、房地产法律法规、房地产调控措施;洞悉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热爱房地产评估事业,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沟通表达能力强,有房地产估价业务市场开拓能力;责任心强,具备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2.2 典型工作整合房地产估价的业务范围:①企业改制、上市、资产重组、联营、兼并、合并、破产清算等各种经济活动中涉及的房地产估价;②房地产抵押价值评估;③司法仲裁或诉讼中有关房地产价格评估;④征地和房屋拆迁补偿评估;⑤房地产转让价格评估;⑥房地产租赁价格评估;⑦房地产分割、合并估价;⑧房地产拍卖底价评估;⑨房地产课税价格评估;⑩房地产保险评估;{11}其他目的的房地产评估。基于对房地产估价业务范围的归纳(即典型工作归纳分析),形成行动领域,行动领域体现了工作岗位对房地产估价师的要求,社会对房地产估价的需求。

将房地产估价课程划分为如下主题学习单元:①主题学习单元一房地产估价基础知识;②主题学习单元二市场比较法;③主题学习单元三收益法;④主题学习单元四成本法;⑤主题学习单元五假设开发法;⑥主题学习单元六房地产估价文书写作。

2.3 课程体系构建课程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基本学时)三部分。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遵循认知学习的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并结合企业经营目标。

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学习目标为:能适应房地产估价工作岗位的要求,熟悉房地产估价业务流程,洞悉房地产市场行情变化,不断拓展房地产估价市场业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积极进取,能够做不同目的的房地产估价项目。房地产估价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房地产估价课程理论和实训部分各占1/2。理论学习和模拟实训在课堂上进行,仿真实训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其余实训部分可以采取“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徒培养”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实现方式。

2.4 学习单元设计学习情境即是在课程框架内构成的多个“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的设计也要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具有典型的工作过程特征,要凸显不同职业在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上的六要素特征;二是实现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 要完成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法训练[5]。

主题学习单元一:①房地产估价的理论基础;②房地产价格的类型;③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④房地产估价的原则与程序。主题学习单元二:①市场比较法的原理;②搜集并选取可比实例;③统一房地产范围;④交易情况修正;⑤交易日期修正;⑥房地产状况修正;⑦求取比准价格;⑧撰写并出具估价报告。主题学习单元三:①收益法的基本原理;②收益法各种情形的公式;③净收益的确定;④资本化率的确定;⑤求取收益价格;⑥撰写并出具估价报告。主题学习单元四:①成本法的原理;②重新购建价格的确定;③估算建筑物的折旧;④撰写并出具估价报告。主题学习单元五:①假设开发法的原理;②假设开发法的计算公式;③假设开发法案例;④撰写并出具估价报告。主题学习单元六:①房地产估价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②房地产估价报告的构成要素;③房地产估价报告常见错误分析。

3房地产估价课程的设置

3.1 课程性质房地产估价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开发的改革试点课程,是典型的工学结合课程,是房地产估价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核心课程。该课程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课程共同构成房地产估价行业中相关岗位就业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房地产估价系统地讲述房地产估价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对培养学生的专业估价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独立进行估价作业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为技能服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达到掌握房地产估价实务技能的目的。

3.2 课程作用房地产估价课程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房地产估价业务、接受房地产估价委托、签订房地产估价委托合同书、制定房地产估价方案、实地查勘、选择房地产估价方法、分析测算判断房地产在特定目的下特定估价时点的客观合理价值的方法。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根据客户委托完成特定的估价作业的能力。

3.3 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职业教育具有能力本位的职业性、工作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迁移的开放性特征。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的理念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国家执业资格为标准的教学模式。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校企合作的基本思路,为房地产估价行业培养综合型的高技能估价人才,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3.4 学习目标及考核房地产估价课程理论教学目标是系统地讲授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房地产估价的原则和程序、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房地产估价报告撰写等内容。实训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熟悉房地产估价机构的内部组织机构及运作情况,掌握房地产估价业务的操作流程,从接受估价委托到撰写估价报告,内部审核并出具估价报告。

传统教学以考卷定成绩而未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脱节,不能达到预期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教学评价以行动能力为核心,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技能,在职业情境下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行工作。摒弃单纯以考卷定成绩的做法,以理论考试、课堂提问、课下作业、模拟实训、顶岗实习、市场调查及分析能力、估价报告撰写等环节综合考评。

4教学方法与手段

4.1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本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和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建设“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境,开发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采用估价业务导向教学法,估价业务采用“十步”工作教学法:获取房地产估价业务、明确估价基本事项、接受并签订房地产估价委托合同书、制定房地产估价作业方案、搜集整理估价资料、实地查勘估价对象、选择房地产估价方法、分析测算判断房地产在特定目的下于估价时点的客观合理价值、撰写并提交估价报告、估价资料归档。

教学过程采用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理论教学、校内实训与企业顶岗实习一体化规划,教师赴估价机构顶岗实习、学生赴估价机构实习,并与房地产估价机构共同设计和开发课程,多层面全方位实现工学结合。

4.2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精选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搜集的优秀估价案例,通过复印成册、幻灯片、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工学结合学习过程中对房地产估价岗位职责有一个直观、客观的认识。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建立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4.3 教学方法房地产估价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而开发,是典型的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是根据工作需求来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并为实现任务目标而按完整的工作程序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课程开发上以情境性原则为主,把教学融入到职业情境之中,让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提高执业技能、培养职业情趣和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十步”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培养方法能力。

4.4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探究性学习比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的材料量更大,种类也更丰富多样,对教学环境也提出更为丰富的要求。网络技术是双向交流的一种媒体,网络提供了海量的知识资源,提供了逼真的仿真教学环境,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很好的交互手段,为构筑开放性学习环境、为提高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网络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网络以提供资源丰富和信息传输方便见长。这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很多的学习机会,也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学习的便利,还可以提供自我评价和与他人交流、评价他人的环境,而且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积累的学习者的资料也将成为新的宝贵的资源。在网络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学模式、探究模式、交流模式三种模式进行辅教学。

5结语

传统的高职高专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和普通高等教育教学相混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高专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在调查社会行业需求和分析岗位责任、典型工作任务的前提下,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认知学习的规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开发课程,建立真实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情境,学生实行双证毕业,推行双师型教师,教师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基本定位是就业导向的目标定向、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始终处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它必须为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的应用性高职人才服务。因此,研究适合高职高专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房地产估价课程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教育类型定位的中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究.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1-2.

[2]姜大源 .论 高 职 教 育工作过程系 统 化 课程开发 . 徐 州 建 筑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2010,(10)1:1-6.

[3]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9

国外知名大学的管理科学与运筹、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都开设有《风险建模与分析》等相关课程,本文对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工程系统风险管理研究中心、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系统与决策科学研究中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国防采办大学[1-4]等教育研究机构所开设的同类课程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为本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美国斯坦福大学相关课程现状

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开设了两门风险分析相关课程[1]:《工程风险分析》(EngineeringRiskAnalysis,课程代码MS&E250A)与《工程风险分析实践课》(ProjectCourseinEngineeringRiskAnalysis,课程代码MS&E250B)。其中,《工程风险分析课》主要讲授工程系统中风险管理决策的相关技术方法,内容包括:技术、人、环境方面的权衡分析,决策分析的元素,概论风险分析,故障树、事件树、系统动力学,事故后果的经济分析,以及相关技术在航天系统、核电工厂、医疗系统、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案例实证研究。而《工程风险分析实践课》(ProjectCourseinEngineeringRiskAnalysis)是在学生先修《工程风险分析课》(MS&E250A)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指导学生个体或成立小组,从实际问题中总结、抽象、建模风险管理问题,通过风险评估、沟通和管理三个阶段,解决实际风险管理问题,学生需要做口头陈述和完成报告,以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概论工具解决风险和不确定决策问题的能力。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开设的这两门风险分析相关课程,相互支撑,从课程代码上也可以明显看出,MS&E250A是MS&E250B的先修课程。MS&E250A特别注重风险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讲授,通过概率分析、故障树、事件树、系统动力学等基本模型与方法为载体,阐释风险分析过程,并结合案例进行详细展开;而MS&E250B在250A基础理论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针对某具体背景问题,建立小组,分工收集材料、建模、计算,并完成陈述报告和答辩,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研究精神的锻炼。

(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相关课程现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设了《工程管理》(ProjectManagement,代码1.040/1.401)课程,其中包括专门几节内容讲授“风险分析-风险与不确定下的决策”,主要包括五部分:风险与不确定定义,风险偏好、态度和效用,决策树分析;涉及效用函数、风险评估、跟踪和控制,风险层次化建模、风险结构分解、风险矩阵等分析工具,风险预算、风险预防措施、风险修正,灵敏度分析等决策计划制定的方法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世界知名工科院校,培养了一大批工程领域的杰出人才,在其核心课程《工程管理》别注重“风险分析与决策”的讲授,将风险分析作为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其内容设置上,主要结合决策分析理论,将风险与不确定、偏好、效用、决策树等决策分析方法融入到风险分析中,并通过风险措施、修正、灵敏度分析等决策方法为风险应对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可见,风险分析与决策分析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相关课程现状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工程系统风险管理研究中心[2]开设了《风险建模、评估和管理》(Riskmodeling,assessment,andmanagement)课程,主要讲解等级全息建模、决策树、多目标权衡分析、风险过滤排序与管理、极端事件风险管理、多目标风险影响分析、多目标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并结合复杂系统协同风险建模、国防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与水利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商业系统、软件系统等领域的风险建模与分析开展案例研讨。此课程的负责人是Y.Y.Haimes教授,他是国际风险分析与多目标决策学术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常年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很多著名的风险分析方法都是他提出并推广的,比如HHM、RFRM、MRIA等,这些方法现已被美国国防部、NASA等机构采纳。可见,风险分析的理论方法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风险建模、计算、决策的方法也必须适应时展的需要,不断改进以解决新的更复杂的系统风险问题。

(四)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相关课程现状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anchesterUniv.)系统与决策科学研究中心为研究生开设了《风险、效能与决策分析》(Risk,PerformanceandDecisionAnalysis)课程[3],作者在留学期间曾全程跟听了本门课程,其内容涉及多准则决策与风险分析中的基本理论和最新发展方向,包括四个专题,10次课,每次3个小时,主要内容有:风险、决策树分析和效用概念,效用理论与贝叶斯决策理论;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中的效能评估与多准则决策分析,模型与偏好建模,过程与集成方法,集成方法、工具与应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概念和基本模型、方法、工具与应用;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概念、模型、方法与应用;以及在商业和工程管理领域的应用。此课程的特点如下:一是将风险基本理论与决策技术有机结合,注重风险应对的科学决策,如DTA、MCDA等;二是注重数据分析处理与不确定性推理算法的讲授,包括DEA和ER等;三是将优化技术引入风险分析,建立风险优化的模型与算法,比如MOLP等。此外,作者还调查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析、美国国防采办大学,国内的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开设的相关课程,结合上述四所国外知名高校相关课程现状,可以发现如下特征:(1)注重基础理论。各高校或机构都特别注重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讲授,几乎都涉及不确定性建模、概率分析、故障树、事件树等基础知识点,可见打好基础,是灵活运用技术工具的基石。(2)联系决策分析。风险分析与决策分析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将决策分析理论有机地融入到风险分析中,为风险应对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比如MIT讲偏好、效用、决策树,Virginia讲MTOA,MU讲DTA、UT、MCDA等。(3)通过数据说话。风险分析的结果结论要建立在科学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因此各高校都注重定量化数据分析方法的讲授和运用。比如MU讲数据包络分析DEA、Virginia讲多目标统计分析MSM等等。(4)学术研究引领。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风险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工具,风险分析学术研究扩展了风险方法库,风险管理的实践需要促进了风险分析学术领域的研究。(5)注重实践能力。各高校在基本理论与方法讲授的基础上,都不约而同地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前沿文献、发现问题并解决风险管理问题的能力。比如Stanford专门开设MS&E250B的实践课。

二、《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生课程建设思考

通过对国外知名高校相关课程的调研及特点分析,结合本校教学实践,我们提出对《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一点思考。

(一)从教学目的来看

本课程主要授课对象为研究生学员,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基础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包括数学知识、计算知识、查找阅读文献能力等。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致如下目标:(1)培养学员在工程项目研究中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的意识。针对管理学领域中研究对象复杂性和随机性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了解有效的风险分析及管理方法在工程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学员在其研究领域中积极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意识。(2)增强学员分析管理风险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从理论、方法和实际案例三个方面学习掌握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和风险监控等管理环节的地位作用、关联关系和研究热点,增强学员在理论探索和科研项目研究中分析管理风险的能力。

(二)从教学过程来看

《风险分析与管理》核心在于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组合,其重要环节是对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优化、组合,难点在于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因此,提出本课程教学过程主要三步:(1)讲———讲概念、讲理论、讲过程。主要通过教师讲解风险分析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包括风险分析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研究热点以及一般流程,着重讲授风险分析与管理的一般化四阶段及其相互关系。(2)学———学方法、学技术、学工具。学的主体是学生,学就是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风险分析与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包括风险识别、分析、评估与应对中的经典方法;同时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工具,实现初步的模型求解与运算。(3)做———做练习、做案例、做研究。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讲”和“学”最终要落到“做”上。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方法和工具解决简单示例;能够围绕某背景案例,实现从风险识别、建模、分析到求解的全过程求解,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方法论;最后,能够在案例中捕捉到问题,查找文献,创造性地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完成“做研究”,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三)从教学内容来看

在上述教学目的和过程的指导下,参考国内外相关高校和机构的相关课程内容,结合我们的实际,本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实践性。风险分析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是形成本课程整体知识结构和灵活运用技术方法的基石,风险分析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应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掌握基本过程和方法。另一方面,科学问题来源于实践,并用于改进实践,工程实践是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和教学的源泉。因此,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学理论,学好理论用于实践。二是系统性。风险分析管理理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风险监控为主线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课程设计时,必须涉及到风险分析与管理的全过程,每个阶段对应讲授一到两种经典方法,使得整个课程学习成体系。三是时代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教学中,要紧跟时展,多选多用当前社会生产生活及工程建设中的出现的事件、案例,以此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二是课程内容设置中,不断更新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着风险分析方法技术的改进,尤其是一改以往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局面,大量引入定量化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在课程建设中引入国际研究最新成果,用更加科学的方法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风险问题。四是综合性。风险分析与管理课程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中,应特别注重与决策分析理论与方法的交叉。从上述国外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风险分析与决策分析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应当将决策分析理论有机地融入到风险分析中,为风险应对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需关注以下方面:一是风险分析与管理的概念、理论、过程。风险分析与管理基础理论,主要包括风险分析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研究热点以及一般流程,着重讲解风险分析管理的基本理论,使学员掌握基本阶段及其相互关系,形成对本课程整体知识结构的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包括:风险分析与管理的重要性,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热点;领会风险分析与管理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掌握基本概念与定义,了解本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基本过程包括:国外风险分析与管理过程,风险分析与管理的一般过程,各阶段之间的联系;了解国外风险分析与管理的过程,掌握风险分析与管理基本阶段以及相互关系。二是风险分析与管理的方法、技术、工具。风险分析与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决策和风险应对,每个阶段有其特有的技术方法支持,结合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在风险识别阶段主要设置风险识别一般方法、情景分析法、级层次建模方法HHM等内容;在风险分析阶段主要设置风险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风险故障树分析,风险过滤、排序技术(RFRM)等内容;在风险评估阶段主要设置风险矩阵评估法,贝叶斯风险评估方法,蒙特卡罗方法;学习并掌握风险矩阵评估、贝叶斯风险评估及其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在风险评估中的运用等内容;在风险应对阶段主要设置风险应对的概念与措施,风险监控过程,多目标风险管理方法等内容。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使研究生熟悉并掌握基本的风险分析处理模型与技术,并提高其自我学习新方法的能力。

(四)从教学方法来看

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我们急需创新教学模式。(1)通过阅读汇报深入掌握基本技术方法模型。根据学员研究领域,从国外高水平顶级杂志上选取风险分析与管理技术方法文献,由学生组成3-5人小组,通过任务分工,阅读、研讨、实验,并对其他小组学生进行陈述,讲解方法、思路及其优缺点,接受提问并答辩。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达到深入教学目的。(2)通过案例与研讨式教学加强应用能力培养。课程教学组织中注重开展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各个知识点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引入案例;在课程教学中,加大教学的实践环节,训练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研究、解决能力。同时,结合学生所参与的科研项目,积极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参照斯坦福和弗吉尼亚大学的案例教学模式,结合本校从事科研攻关任务的实际,我们可以围绕以下案例进行研讨:大型工程风险分析与管理案例,软件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案例,航天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与管理案例,装备采办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与管理案例,反恐风险分析与管理案例,通过案例研讨,掌握所学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