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水平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4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费水平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消费水平论文

篇1

[论文内容提要]文章结合我国目前的体育消费水平现状,提出要加强农村体育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强化体育健身意识,因地制宜、开展野外体育产业等特色项目,构建多元化农村体育发展模式,从而为提高我国农村体育消费水平,促进农村体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体育消费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消费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体育消费额仅占体育消费总额不到30%。因此,从理论上分析,提高农村体育消费水平有很大的可能性。

1.体育消费水平的含义

体育消费水平是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及体育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可用价值单位(货币)来表示。体育消费水映人们实际消费的体育消费品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

2.我国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分析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7年、2001年,我国城乡体育消费水平分别为年人均134.90元和年家庭平均397.42元,在居民日常生活之外的11项消费支出中处较后位置。尽管这种“平均数”的计算结果,能说明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不得不承认自身的差距。然而,突显的问题在于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问居民收人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没钱买健康。

第二,缺乏场地、器材、指导员等必要的体育资源。

第三,由于繁忙的劳动和家务,使得农村居民无暇顾及体育健身。

第四,农民具有人员分散,不易组织的特点。

3.提高我国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的建议

3.1强化体育健身意识

我国正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关于全民健身工程的进展状况,国家体育总局两次公布的调查结果,给了这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步与文明程度的系统工程以实事求是的评价。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两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从未参加体育活动的城乡居民分别为65.70%和65%,其中绝大多数为农村居民。因此,强化农民体育健身意识迫在眉睫。

3.1.1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

由于宣传鼓动的力度不够,国家关于开展农村群众体育工作有很多好的政策措施,由于有关部门的行政意识、工作方式、宣传途径的原因,使这些政策措施宣传没有很好地展开。全民计划化了两年的时问做宣传鼓动,但仍有60%以上的农村居民不知晓,距“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要求深远,足以说明我们的宣传乏力。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细致地做好全民健身的宣传鼓动工作。国家关于农村体育的许多好的政策不能只说在嘴上,要让农村居民“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就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1.2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

我国农村居民为增进健康而关注体育活动少,而把食、宿摆在第1、第2位,而把体育活动摆在第5位。资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淡薄,问题突出。理想的体育运动是实现健康的途径,现代医学和体育科学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起到以下作用:(1)预防心血管病;(2)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3)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4)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5)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6)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形;(7)延年益寿。

3.1.3树立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气

农村居民有其生活、劳动特点,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应坚持与生产劳动、文化活动相结合,坚持业余,小型,多样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科学文明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开展农村居民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个人活动可不拘一格,贵在坚持。集体活动应突出普遍性、民族性、趣味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定时、定点组织开展。同时加强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教育,弓『导农村居民参与,提高体育健身意识。

3.2强化各类基层组织的作用

由于农村客观上存在场地设施少、时间难以协调统一等实际困难,农村群众体育工作是一个动员面广、涉及面宽的工作,在发挥基层体育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乡村民兵、妇联、农协、共青团、文化站、乡村医院、乡(镇)企业工会等组织的积极主动配合,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扩大体育的影响,提高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做到齐抓共管,共同搞好农村体育工作。

3.3加强农村体育环境建设

3.3.1改革体育场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

我国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约有70%集中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因此,在满足学校教学需要的同时,有必要向农村居民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此举也将大大节约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投资,提高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我国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的问题上,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本着国家补助一点、学校收取一点的原则,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向社会有偿开放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

3.3.2研发适应农村居民使用的小型体育用具与器材

体育健身器材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重要基础和物质保证。据对在职和非在职的中年人群及青少年学生的不完全统计,在不参加健身运动的诸多因素中,体育器材的缺乏列首位。这充分说明,体育器材在健身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市场上不断出现占地面积小、功能有针对性、价格适中的体育健身器材,很受社会的欢迎。据有关资料表明,大型多功能健身器材的购买率不足15%,而占地面积小、价格在千元以下、操作灵活、可折叠的健身类和娱乐类器材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这是健身器材市场销售的主流,为大多数健身者所认可。健身器材的种类应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消费者的需求,以家庭为覆盖面,在价格、造型、体积上适应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以使全民健身计划更深入、持久、有序地开展下去。

3.4开展野外体育产业等特色项目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户外运动资源,这是我国农村居民的天然的运动场。我国的湖泊、水库面积达1072万公顷,当地居民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多种水上运动。我国的森林面积9491万公顷,山地面积320万公平方公里,可以开展野营、登山、徒步旅行、冬季项目等体育活动。我国的河流流域面积95.5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海岸带面积28万平方公里,可以开展游泳、划船、冲浪、野营、沙滩排球等体育活动。

3.5构建多元化农村体育发展模式

3.5.1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模式

通过农村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终生体育能力,不但源源不断地增加农村体育人口,而且还能为当地培养体育人才,带动当地体育的全面发展,这无疑是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途径。

3.5.2小城镇体育发展模式

以小城镇体育发展模式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一方面,在现有的小城镇,要充分发挥镇级政府在发展小城镇体育中的作用,建立和健全各种政府体育组织、社团组织,培养体育积极分子和体育骨干,宣传和动员小城镇内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建立地方性的竞赛制度,特别是在农闲时组织镇所管辖的村级体育活动,以形成体育发展的合力;另一方面,把体育纳入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将农村体育事业费和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真正实现体育与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3.5.3民族体育发展模式

我国农村的很多地区都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良好的体育传统、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内容和方式。因此农村体育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这些民族体育资源,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培养民间的各种组织机构,根据不同民族的传统和特点挖掘、整理和推广这些民族体育文化,特别要利用各民族的传统体育节日盛会,组织和开展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民族体育项目竞赛,既使民族传统体育节日盛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建设的助推剂,又能充分发挥竞赛的龙头带动作用,带动当地民间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3.5.4体育旅游发展模式

西部农村地区应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搞好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当前人们追求健康、回归自然、追求新颖刺激的心理,搞好目标定位,把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打造各种精品体育旅游线路,比如:利用西部地区各民族、各地区传统的节日,开拓体育旅游资源;在西部地区各旅游景区、度假村等开展攀崖、登山、滑雪、探险、野外生存、极限运动等符合当地气候、地形地貌特的体育活动项目,以吸引更多的游客;积极承办国内、国际具有影响力的比赛和竞赛,如近年举行的“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邀请赛”,通过参观比赛和参与竞赛活动积极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篇2

消费者要选择一些广告与产品都比较规范的商家。消费者首先要观察广告本身是否是规范,其次要对产品本身的标识及说明等是否规范,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去了解厂家的正规性。《广告法》规定: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或者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允诺有表示的,应当清楚、明白。《产品质量法》要求产品包装上的标识必须有:检验合格证明;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厂名和厂址;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中文警示说明。例如:在医疗广告中,首先要注意是否具有医疗广告审批文号。只有正规的医疗机构,经过卫生局和工商局的严格审批,合格的才发放广告审批文号。虚假整形美容广告肯定没有医疗广告审批文号。

二.用“挑剔”的目光看广告产品的信誉

是关注信誉还是价格、还是广告好坏呢?我们不可否认:有的产品还没有什么大的信誉,但是质量并不错。看广告,更要看企业的信誉品牌。一个业已形成的品牌是经过了市场严酷的检验得来的,是吃得住考验的。消费者在一般情况下,多了解信誉好、品牌强的厂家的广告,从中进行选择,基本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对于广告做得好但是知名度并不够的商品,最好还是让市场去建议一下,再去考虑。当前,网络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迅速,很多消费者会在淘宝或者其他商城中挑选满意的商品,这时候首先看的就是每一个商家的广告说明。很多人的经验表明,网络购物不能够贪图价格便宜,而是要选择一些信誉星级较高的商家进行交易。很多小的卖家可能也有信誉好的,但是消费者没有必要去发掘这些商家、也没有为他们提供机会的义务,这就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基本规则。对于网络购买商品的消费者而言,要对所邮购的商品有充分的认识,包括商品的型号、规格、质量等级、数量、成分、颜色、用途、性能、产地、生产者、有效期限、包装、交货期限等;同时还要应对经营者的信誉情况有所了解,有很多广告上的图片是下载的,所以要认真审查广告内容是否与实际情况是否一样。

三.用科学的眼光看广告产品的功能介绍

尤其是一些保健品、美容等广告,宣传的功效非常多而且短期内得不到有效的证实,出现问题后,广告在法律上又不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承诺。根据我国《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审查标准》等规定,医疗广告内容必须真实、科学、准确,不得以任何形式欺骗或误导公众。但是我们在广告中,仍然经常看到诸如“100%治愈、药到病除、根治、30分钟见效”等字眼。2005-2006年前后,在北京地区一家私人医院,秘密地卖一种高血压药物,对外宣称秘方,两个疗程能彻底治愈高血压,以后就不用吃药。这种药价格上千元,简易的包装上只有名称,用短短的两年时间聚敛了上千万的钱财。工商部门查抄以后发现,所谓的高血压新药其实就是普通的高血压药与鸡饲料混合而成的。其实,辨别这样的宣传是非常简单的,大医院的很多专家都说:高血压一般要终身用药,一个江湖郎中能让你不吃药?我们很多消费者的武侠传奇看多了,真的幻想在这个世界有一个神秘而强大的江湖奇人,这是不现实的。这个例子说明:忽视厂家正规性的消费者是缺乏理性的。

四.用淡然的目光漠视过于热情的宣传推销

当前,有一种企业堪称是“推销型企业”,这些企业不是在产品的质量上、售后的服务上下功夫,而是组建强大的推销团队,用高额的返利,刺激商的推销潜能,发掘一切资源把产品卖出去。这样的推销目前主要存在在一些保健品、保健器材、一些新的未经市场检验的“高科技”产品。这样的商品只有两种情况:一是缺乏市场检验,产品功效不实在;二是针对一些缺乏理性与科学常识的人群,对他们进行心理暗示与误导。对于这样的热情推销,消费者要抱着漠视的态度。小李的妈妈65岁了,经常有失眠等症状。一个卖磁疗床垫的中年妇女盯上了她,一有时间就拉着她去免费试试他们的新产品,逐步让老人失去戒心。在这个中年妇女为期一个月的公关下,小李的妈妈终于下狠心,不顾家人的反对,坚定的认为这样的床垫具有神奇的功效,化了9900元高价,买回一个中间只夹着几块磁铁的所谓高科技床垫。这个床垫的价格等于李妈妈五个月的退休金。

五.用谨慎的目光注意消费促销中的陷阱

现在广告促销无所不用其极。一些商家为了招揽生意,出台了很多消费的优惠措施。这时候我们消费者一定要注意的是:商家永远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所谓的促销中一定有有利可图的获利点。如果我们消费者能明显地看出其中的获利点,这可能是好事,如果我们发现不了其中明显的获利点,这就意味着必定存在着消费的陷阱。商场与饭店赠送的购物券、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一看就有大好处,但是其中很可能隐藏着危机。例如,2009年1月15日东方网的新闻看点栏目报道这样一则新闻:王女士被某电视直销频道中宣传的女性内衣“买一送一”所打动,根据电视中提供的销售单位资金帐户进行了汇款购买。然而一个星期过后,王女士来到消保委投诉:她收到的只有一套内衣和一双袜子而不是两套内衣,要求对方根据广告宣传的承诺再寄一套内衣遭到拒绝。消保委根据消费者提供的情况与该公司取得了联系,原来销售公司是在天津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通过电视和网络来销售自己的产品。虽然公司承认在广告中没有明明白白告知消费者所谓的“买一送一”,但公司只同意为消费者再寄一些其他内衣系列的产品,最后消费者也只好接受了这个结果。这里也提醒我们:遇到这样的购物陷阱,一是要谨慎,二是要留好证据。女士是用手机短信进行购物的,很难得到有力的维权。

六.用务实的眼光看待广告的宣传

人们的消费心理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从众心理引起的消费、攀比心理引起的消费、求异心理引起的消费以及务实的心理引起的消费。从众心理的消费与广告有一定关系,一些人认为买东西要选熟悉的买,广告看的多了,大家都认识这个东西了就自然熟悉了,感觉就是适合自己的,这是凭直觉消费;攀比心理引起的消费与广告关系更大,只有上黄金时间广告的才是高档的,明星代言的就是好的,买这些东西有面子、适合自己的身份。其实,我们说了这么多的关于怎样看待广告的方法,但是最好的方法是越过这些纷繁复杂的广告宣传,考虑这样几个内容:

篇3

论文关键词:安徽省,国内旅游,非基本旅游消费,优化

 

旅游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商品(包括物质、精神、服务商品)及相关旅游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1】。一般而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越低,基本性需求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就越高;反之,旅游者的消费水平越高,非基本性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就越高。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的高低是反映旅游消费结构是否合理的显性指标,国际通行指标显示,其最低警戒线为30%,旅游发达国家已高达60%以上,其基本旅游消费支出则控制在30-40%【2】。我国则恰好相反,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低,旅游者用于基本旅游消费的支出长期占总花费的70%左右,而非基本旅游费用支出仅占消费总额的30%左右,与旅游发达国家的水平相距甚远。

一、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现状

表-1安徽省国内旅游人均花费构成

 

年代

平均每人花费总和

交通费

住宿费

餐饮费

购物费

其他

2000

505.60

53.42

120.52

98.17

90.98

142.51

2001

521.15

46.79

120.96

96.72

95.03

161.65

2002

572.98

57.32

141.66

97.82

104.12

172.06

2003

553.98

47.12

138.87

107.76

90.33

169.9

2004

656.30

57.10

149.30

124.30

126.50

199.1

2005

661.50

56.63

141.09

123.58

128.91

211.29

2006

646.26

46.75

135.77

121.75

126.56

215.43

2007

713.81

57.21

126.33

143.54

157.42

229.31

2008

730.59

56.23

130.75

149.22

篇4

论文摘要: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体育及其相关的议题正在成为人们的焦点,研究我国体育消费水平现状和200$奥运后体育消费水平的发展趋势时促进我国体育人口的增加、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体育消费今年逐步增长尤其在2008奥运会后,我国体育必将紧随世界体育潮流,向“个性化.平民化.娱乐化.消费化、财富化“方向大步前进。体育消费水平是体育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体育消费的一个核心的概念,了解体育消费必须分析体育消费水平。

一、体育消费的概念、类型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方面的个人消费支出。它不仅是指人们买票去观看体育比赛或体育表演更主要的是指人们为了身心健康、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积极、健康地欢度闲暇时间,丰富生活内容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从事的各种各样与体育有关的个人消费行为。体育消费根据体育消费者通过支付货币而获得的体育消费品的不同功能,可分为三类:观赏型体育消费,实物型体育消费和参与型体育消费。

二、体育消费水平的概念及当前我国体育消费水平的现状分析

1.体育消费水平的概念及衡量指标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按人口平均实际消费的各种体育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数量。它可以说明某一时期内个人及家庭体育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衡量体育消费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是体育消费总额。既包括个人体育消费和社会公共体育消费,也包括体育物质产品消费和体育服务产品消费。(2)是参与体育消费的总人口数。包括已就业的人口总数和非就业人口总数在内的全体公民。(3)是体育消费结构。它是指各种体育消费品在体育总消费中的比例和相互关系。它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居民体育消费被满足的程度。

2.依据三个指标分析我国体育消费水平的现状

一般来说,居民消费性支出总量越大,体育消费的可能性就越大。据统计,从1994年一2008年,中国体育消费平均每年增长20%。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的马晓河研究员经过测算认为,1998年全国体育消费总额为1400亿元,其中城市居民消费1040亿元。同时他还认为,实际数字还可能远远高于1400亿元因为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体育用品的消费额。尽管如此我国当前的体育消费总量还相当低,只有体育消费大国—美国的2%左右,差距还十分明显。

所谓体育人口是指一周参加三次体育活动每次半个小时活动的强度为中等强度的人群。通过抽样调查2000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34%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体育人口比例一般能达到50% -60%更多的还能达到70%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我国的体育人口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尤其是占我国人口大部分比例的农村地区体育人口的比例更是低。

体育消费结构构也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体育实物消费占整个家庭体育消费金额的81.12%体育劳务消费仅占18.18%。在各种家庭体育消费中,消费均值最大的是购买运动服装鞋袜家庭平均花费2041.37元: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别是购买体育器材和去场馆参加健身娱乐人们观看体育比赛门票的消费最少,花费仅171.85元。这说明我国的体育消费还处于实用性阶段,人们对自身体育锻炼花费较大而对体育欣赏等较高层次的消费投入很少。

三、我国后奥运时代体育消费水平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承办奥运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国民体育意识.引导大众体育消费的过程。承办奥运会将使体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因此体育消费在后奥运时代必将在全社会形成热点,体育消费总额和体育消费人口数量一定会呈现出加快增长的态势。

体育锻炼不花钱的传统观念将被改变:余暇时间的延长人们将有更多的锻炼机会营养水平日益提高,锻炼目的、内容将有所变化,以减肥、健美、保健为直接目的的锻炼者将大大增加人们文化程度提高,科学锻炼和娱乐的要求更为迫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锻炼要求迫切的中老年人将大大增加现代人格素质和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更多的人将通过体育手段来实现。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在后奥运时代加速发展人们将需要大量丰富多彩的体育消费品,以满足自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体育生活需要。人们不再满足于一般的简单的体育活动和自发的、盲目的体育锻炼,而要求体育服装.体育器材、体育场地能满足各种人的需要。特别是体育辅导.体育咨询和体育锻炼方法,要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爱好,给予科学的组织、培训和指导。涉及大众体育心理、体育测量、医疗与康复的科研体系和科研水平将逐步完善和提高。这就必然要扩大人们的体育消费领域,使某些体育消费品商品化。与此同时,某些自给性体育消费品由于内容单调已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其消费比例必然会进一步缩小逐渐为商品性体育消费所代替。

篇5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宁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宁市城镇居民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实物性体育消费仍占主要地位;制约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收人水平、观念、价格等。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以青海省自身的要素察赋为依托,建立外向型为主的、集约化的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对策。

从经济区划看,青海省处于西部地区,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江河源”之称;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一青海湖。青海省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发展特征、风俗习惯等,对体育消费意识、观念、价值取向、消费方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据人日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3年末,全省总人口53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3.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城镇化率)达38.180,%。城镇人口是发展体育产业的主要群体,体育产业市场的培育要围绕这一群体来展开。通过对西宁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及研究,旨在优化西宁市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结构,促进青海的体育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调整青海的产业结构,为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的梯度推进提供参考和依据。

1研究对象

青海省西宁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对象为性别、年龄、消费额、体育项目、消费价格等因素。

2研究方法

2.1文献综述法

查阅青海省及全国2003年统计公报和国内相关课题等文献资料50余篇,相关专著5部。

2.2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6份,回收率95.3%,有效问卷258份,有效率90.2%;问卷的设计中涉及了体育消费额、体育消费项目、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影响体育消费因素等问题,问卷的设计均符合社会学调查要求。

2.3访谈法

走访政府部门和有关专家,共同探讨了当今的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体育市场的现状及存在和问题‘

2.4数理统计法

问卷收回后,请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0级学生协助统计和整理所有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全部数据用EXCF;I.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了统计处理。

2.5逻辑分析法

对各种数据进行归纳、推理、演绎等分析,力图全面、客观地了解西宁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现状。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西宁市城镇居民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的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它反映人们在各种体育消费行为中所能够承受的物质与精神的支出能力。也即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实际消费的体育商品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通常用价值单位(货币)来表示。体育消费水平是衡理体育消费的重要指标。从表I可以看出,西宁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年体育消费额也比较低,年体育消费额在100元以下的占50.78;年消费额在200元以上的占22.48%;年消费额在100一200元之间的占26.74%.,可见年消费额高的较少。而且性别差异也比较大,其中男性占74.41%,女性占25.59%。从年龄段上看,20岁以下的占32.56%;20一60岁年龄组的占52.70%,60岁以上的占14.73%;可见中年人比较能接受较高的体育消费额。

3.2西宁市城镇居民总体能接受的体育消费价格

从表2中可以看出,西宁市城镇居民总体能接受的体育消费价格比较低。有24.81%的人能接收10元以下的消费价格;27.13%的人能接受10一30元的消费价格;有32.17%的人能接受30一50元的体育消费价格;西宁市城镇居民能接受一次体育消费的价格在50元以下的占84.11%,其中男性占55.05%,女性占29.06%;20岁以下的占39.54%,20-60岁的占32.55%,60岁以上的占12.02%;能接受50元以上的一次体育消费额的人群中,20岁以下的占4.26%,20-60岁之间的占11.63%;能接受高价体育消费额(100元以上)的仅占6.2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年人能接受的体育价格比较高。

3.3西宁市城镇居民主要消费的体育项目

从表3中可以看出,西宁市城镇居民在体育消费项目的选择按照所占的百分比依次为跑步和散步、游泳、太极拳、球类、健身操。年轻人比较喜欢激烈、有对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如球类、轮滑等项目,20岁以下选择球类的占43.02%;中老年人比较喜欢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如游泳、太极拳等项目,60岁以上的选择游泳和太极拳的分别占23.63%和46.51%;选择球类的男女各占65.50%和5.040l0;选择健身操的男女各占7.36%和44.96%。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西宁市城镇居民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比较喜欢如球类、游泳等项目;而女性比较喜欢散步、健身操等能表现身体曲线美的运动项目。西宁市城镇居民选择的体育锻炼的项目,内容比较单一、传统,制约了居民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

3.4西宁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结构

从表4中可以看出,西宁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居民用于购买体育服装器材的占89.93%;代表居民参与性体育消费的体育锻炼占37.21%,而且性别差异较小;购买体育彩票作为新兴的一种体育消费方式占到了71,31%,男性占56,12%,女性占15,19%,其中20一60岁的人群占46,12%;观赏性的体育消费仅占6.98%。可见西宁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改变。

篇6

0 引言

卷烟在中国市场上向来有着比较广阔的销售空间,但是由于农民收入低,虽然烟民数量众多,消费水平也始终处于下等水平,一些烟民自己用烟叶卷烟,也有一些烟民买低价烟,所以在农村市场中,卷烟消费水平始终是当前消费工作上的瓶颈问题,而且也是相关部门、企业、单位一线基层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月亮山腹地,经济条件落后,自然条件恶劣。全县总面积3244平方公里,下辖21个乡镇,294个行政村,1031个自然村寨,总人口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万,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4%,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之―,也是全省最后一个通公路、通油路的县。现有零售户1316户,其中城区和乡镇所在地的零售户分布较为密集。本论文考察提升农村市场卷烟消费水平的问题,将以从江县为例,展开深刻探讨。

1 从江县卷烟消费水平现状分析

1.1 农村外出人口增加,消费群体大量流失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外流,进而农村烟民的数量也随之减少,使得农村卷烟市场流失了大量消费群体,相对固定的农村消费群体主要为中老年烟民,由于受经济的限制,该部分消费者更加偏好于吸食烟丝,自己制作卷烟,因此农村的卷烟销量低、品牌结构低等问题频频出现,进而制约卷烟在农村的销量,影响卷烟消费水平的提升。

1.2 农村节日消费突出,地区需求差异较大

农村市场与城镇市场卷烟消费需求具有很大不同,因为城镇众多的消费者有较高的人均收入,而绝大多数农村消费者个人收入相对较低,除了用于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资金外,用于个人消费的资金有限,日常消费经常精打细算,讲求实用,不大考虑品种和质量等细节问题;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一些重大事情上和重大节日里,例如婚丧嫁娶、岗位变动、学子升学、房屋建筑,元旦、春节等一部分宁村消费者往往一改平日的节俭,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尽情消费,购买较平时较少购买价格较高的卷烟。

1.3 农村烟民购买力影响消费水平

虽然近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但从实际来看,农民总体收入水平还相对较低,2015年从江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6867元,仅为城镇居民人民可支配收入的30.2%。在进行实地走访时更证实了这一点,除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外,农村真正消费一、二类烟的群体比重非常小,农村市场基本上还处于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价值,不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对卷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三、四、五类烟品牌。

2 影响从江县卷烟消费水平的重要问题分析

2.1 零售商的经营能力差

卷烟在农村的市场本身范围较小,再加上零售商的规模不大,而经营能力不强,所以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地区卷烟的销售水平。绝大多数的农村卷烟零售商是个体职业者,卷烟销售属于个人行为,没有营销意识和经营理念,所以卷烟店主文化素质不高、品德修养一般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卷烟市场的发展和卷烟消费水平的下降。而且,零售商对于卷烟品牌的培育、推荐能力一般,买卖都属个人行为,经营能力“低档级”,自身销售优势一般,又不能开发自己的营销优势,无法加强卷烟品牌的特性,从而影响卷烟消费水平的提高。

2.2 农村烟民的消费观念不强

再有效的销售经营手段也要建立在烟民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上,再对卷烟市场进行细分,才能在农村卷烟市场上,既满足卷烟消费者的需求,也提升品牌影响力,又能提高农村卷烟的消费水平。对于消费观念较差的烟民来讲,相较于消费观念超前的烟民,他们对于同等价位的卷烟就会出现购买犹豫,甚至从来都不会选择高档品牌,使卷烟的营销手段和品牌策略都难以在农村卷烟市场上有效推行。

2.3 农村卷烟市场的管理难度较大

因为很多的农村卷烟零售商都处于无证经营的状态,所以管理起来难度比较大,再加上农村卷烟市场广阔,但是卷烟零售商的特殊性必须充分考虑,所以很多卷烟零售点规模小、设施旧,而且卷烟品种单一、资金不足,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得不到提高,更不会主动办理相关证件。

3 提高从江县卷烟消费水平的措施

3.1 合理布局农村卷烟零售点

使农村卷烟零售点的布局合理化,才能提高农村卷烟市场的占有率。但是从目前的农村卷烟零售点的布局上来看,还是有很多的农村卷烟市场结构不合理,零售商的分布零散,规模无法扩大,更不能改善设施简陋的现状。因此,需要相关部门、人员配合,以提高农村卷烟市场的占有率为出发点,对人口分布、市场容量、消费水平和结构、证件情况等进行摸底调查,从而为完善农村卷烟零售点的布局情况提供前提条件,加强对零售商的管理与整合,从而扩大农村卷烟零售点的覆盖率,形成完整的销售网络。只有规范了卷烟市场,使卷烟零售点都能被纳入完善的销售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费水平低下的问题。

3.2 创新服务类型

卷烟零售提供的一种销售服务,只有创新这种服务的类型,才能挖掘潜在的农村卷烟消费。首先需要细分市场。结合从江县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将市场细分为“399”市场格局(3个东部重点市场、9个西部发展市场、9个中部潜力市场),根据“木桶原理”,明确品类发展重点,针对性开展培育工作,借用促销商机引导婚庆市场消费升级。其次是创新服务模式。现代营销越来越重视团队化、专业化运作,职业素养良好、工作效率高效的服务团队有着单兵作战难以比拟的种种优势。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客户经理资源配置,将原来“一片一经理,一访一跟踪”的客户经理工作模式,转变为“抱团错时”模式,解决面对客户“线路长、分布散、语言杂”的势单力薄局面。

3.3 培育卷烟品牌,保证货源供应

虽然现阶段的农村卷烟市场不完善,而且消费水平不高,但其实商机无限。但是提高农村卷烟的消费水平关键是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培育卷烟品牌,保证货源有效供应。一方面,检测市场需求导向,一切营销活动还是要以市场为中心,培育适合农村卷烟市场的品牌,并探索性地研究农村区域性消费,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品牌培育,从而优化农村卷烟市场结构,提升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在卷烟市场上做到“适销对路”也很重要,做好卷烟供应的工作,分配、调剂好紧俏货源,进而满足农村卷烟消费者的需求,扩大卷烟销量,才能提升消费水平。

3.4 加大卷烟市场的管理力度

净化农村卷烟市场,加大卷烟品牌的专卖、管理力度是必由之路,所以要根据当前的农村卷烟市场情况,对卷烟零售商进行宣传、教育、管理,在提高守法意识的基础上,拓展农村卷烟市场网络,严格做好卷烟货源的调控工作,规范卷烟经营的秩序。

篇7

关键词:金融发展;消费;相关关系

如何推动金融体系和消费协调发展,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根据消费经济学理论,研究居民消费问题,必须重点关注的无疑是居民收入增长,但金融发展滞后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也不可忽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曾报告指出,1元消费信贷能够带动a1.5元的商品消费。资料显示,1990-2008年间中国金融发展指数与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 87,即高度正相关。换言之,金融发展有可能促进中国居民消费增长。为此,笔者搜集了大量经济数据,以期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居民消费水平与金融发展水平关系的剖析,探寻居民消费水平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与传导机制,为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提供参考。

一、金融发展与消费的关系

金融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金融产品作为一种风险规避的途径和取得收益的方式,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居民提供了多种支付手段,使生活更加便捷。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总结金融发展对消费的影响:

首先金融市场具有风险分摊功能。根据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居民为了实现一生效用水平的最大化,会通过跨期消费来规避风险。所谓跨期消费,就是指将财富平均地分配于各期消费。在金融市场比较完备的状况下,居民除了跨期消费选择,还可以纵向上借助金融工具实现风险分担的目的,化解外部冲击,从而保持家庭的编辑效用水平不变。因而金融市场具有风险分担功能,发达的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能够满足居民的多渠道投资需求,将风险化整为零,从而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其次金融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完备的金融体系有利于增加储蓄、促进资本积累,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进一步作用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最终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居民收人水平,增加居民消费。

再次,金融支付手段对消费有拉动作用。金融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居民多种支付手段的实现提供可能,各种金融工具的使用对现金有替代作用,能够增加货币的流动性,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此外,金融设施的普及能够营造良好的商业发展环境,通过促进商业发展进一步丰富消费元素。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1

为了进一步探究金融与消费之间的具体关系与作用机理,下面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计算出金融与消费之间的定量关系。

(一)金融发展指标分析

金融发展表现为多个方面,包括总量上的增加、结构上的优化与效率的提升。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目前没有统一的指标。本文参考《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研究(1978-2004)》一文使用的指标,选取了以下3项代表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调整。2

1.金融相关率指标(FIR):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Raymond W Goldsmith)提出,是指某一时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常用金融相关率(FIR)去说明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计算公式为M2/GDP。在本文中,金融资产的范围包括广义货币(M2)、股票市价总值和债券余额;债券余额为金融债券、国家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余额的合计值。

2.金融深化指标(DEPTH)。该指标表示金融中介相对于国民经济的规模,麦金农将其称作金融深化指标,代表了一国经济货币化与金融深化的程度。但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理论联系,银行信用才是衡量金融发展的有用指标。由于受到可获得数据的限制,本文以全部银行信贷余额占GDP的比重作为度量金融深化的指标。

3.金融结构比率(FS)。该指标为债券和股票金融资产总量中的占的比重,用于衡量金融发展程度。本文通过金融结构指标进行间接考察,没有单独检验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因为我国股市发展时间较短,年度时间序列样本数太小,难以得出有意义的检验结果,且山东省的数据也难以获取。

为了避免数据的非平稳性和异方差,在下面的OLS分析中使用的指标是将上述指标的水平数据和比率指标转化后的环比增长率指标,分别使用IFIR、IDEPTH和IFS。

(二)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居民消费水平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变量,其衡量指标选取的是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通过散点图不难发现在这一时期内山东省居民的消费性支出有大幅提升并且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这说明山东省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明显增长,生活水平有较大改善。

(三)控制变量指标分析

本研究选择两个经济变量为控制变量:经济总量(Z)和人均可支配收入(N)。其中,经济总量(Z)的指标取值为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取值选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山东省历年GDP统计图如下,从表中看到在这一时期内山东省的GDP有大幅提升且增速越来越快,这说明近年来山东省的经济飞速发展。

山东省历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数和指数(相对于1978年)如下图所示,这一时期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2000年以后出现了波动。

三、计量经济检验

设消费水平为变量Y,金融发展水平为变量X,其中金融总量、金融深化、金融结构的指标分别为X1、X2、X3;两个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Z和N。 建立模型:lnY=α+βlnXt+γ1lnZ+γ2lnN +εt

依据上式,为进行逐一计量检验,拟定12个回归方程:

方程(1):lnY =α+βlnX1+εt

方程(2):lnY =α+βlnX1+γ1lnZ+εt

方程(3):lnY =α+βlnX1+γ2lnN+εt

方程(4):lnY =α+βlnX2+εt

方程(5):lnY =α+βlnX2+γ1lnZ+εt

方程(6):lnY =α+βlnX2+γ2lnN+εt

方程(7):lnY =α+βlnX3+εt

方程(8):lnY =α+βlnX3+γ1lnZ+εt

方程(9):lnY =α+βlnX3 +γ2lnN+εt

使用山东省1980-2004年的数据,在Eview6上进行计量分析,进行OLS回归的结果见下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到,除了方程(4)3所有回归结果都通过了拟合优度检验,且F值都很大,拟合度高,回归模型整体上是显著的。

四、结论与建议

分析上文计算结果,有几下几点实证结论:

1、三个金融发展指标中的金融深化指标(DEPTH)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山东省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金融深化之间线性相关关系较弱;但不能排除两者之间存在其他相关关系。

2、金融发展指标中的金融总量和金融结构指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拟合度较高,系数为正,说明山东省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金融总量和金融结构之间有较强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

3、加入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后,模型拟合度及参数显著性得到明显改善,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金融发展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线性传到机制中的重要中间变量。

针对以上研究的结论,山东省应从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入手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在扩大金融总量的同时,注重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建设、银行信贷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从而使金融发展在扩大我国居民消费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另外,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重要的传导因素,对线性相关关系的建立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重视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第一,要抓住导致分配不公平的关键因素,逐个击破。首先完善转移支付,使财政支出有方向性地倾斜;其次,完善各项立法,加大执法力度,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漂白各种“灰色收入”、“黄色收入”、“黑色收入”。

第二,调整税收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比重。以促进居民收入普遍增长为目标,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包含遗产税制度、资本增值税制度、房地产增值税制度等在内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体系,促进代际公平,抑制过高的非劳动收入,防止收入分化。在税费征收上综合考量居民收入总量和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合理计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

最后,建立以公平为目标的收入分配调节体系,从初次分配到再分配都注重公平,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入手,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注:本文的有关数据分别从各年《山东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金融年鉴》以及网络搜索整理得出,时间跨度为1980-2004年, 采用Eview6进行统计处理。

篇8

关键词:兰山区;健身;俱乐部;结果;原因

1 前言

随着社会化的进步,我国人民在物质上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出了旅游、出国、高科技的享受外,体育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北京奥运会圆满的举办,我国运动健儿的顽强拼搏,优异的成绩鼓舞着我国人民,像刘翔、姚明、李娜、张继科、林丹等等众多的体育明星已经超过了影视界的明星大腕,这些充分说明体育的时代来到了。近几年我国在体育方面实行“阳光体育”、《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都存进了我国健身行业的迅速发展,家长也越来越意识到体育运动对于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寻求一些健身俱乐部送孩子去健身。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提前,对于体育运动更加的热爱,体育运动健身俱乐部的建立满足了社会这一需要。临沂市作为三级城市,市里体育运动健身俱乐部,开设的比较多,但发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以及俱乐部人员、管理、制度等都需要重新学习,为了临沂市体育运动健身运动俱乐部的健康发展,以及为临沂市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以临沂市兰山区内的体育健身俱乐部,抽调志林搏击健身俱乐部、王刚健身俱乐部、黄金跆拳道馆、美拜特体育舞蹈俱乐部、0539乒乓球俱乐部、银座健身俱乐部具有代表性的10家健身俱乐部为样本,从俱乐部中随机取一位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以及各俱乐部会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临沂大学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检索出数十篇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学校图书馆体育学院书库图书,主要查阅有关国家体育总局及各省市体育局有关体育俱乐部的文件、资料以及俱乐部发展与经营,掌握国家与地方各级体育部门对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管理指导性资料,查阅有关国外体育俱乐部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有关国内体育俱乐部研究成果与研究动态,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2.2.2 问卷调查法

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发放问卷,共20份,回收问卷2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8,有效率90%。俱乐部会员发放100份,回收95份,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90%。

2.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的数据整理,运用Microsoft 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将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统计结果进行了检验和运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俱乐部存在没有经过工商等相关部门注册

临沂市体育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在目前尤显突出。兰山区没有注册的以及正办理的俱乐部要占到约60%。调查的俱乐部中只有黄金跆拳道、王刚健身、志林搏击健身、银座健身为正式注册,其余美拜特体育舞蹈、酷酷轮滑俱乐部、英杰游泳俱乐部、0539乒乓球俱乐部、球缘乒乓球俱乐部、滨河阳光网球俱乐部,没有注册或正在办理中。

3.2 临沂市兰山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性质

临沂市主要包括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三区九县,本论文主要对兰山区内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临沂市青少年俱乐部经营形式主要有四种形式:政府经营、企业经营、私人经营、社会自发形式经营。在调查的俱乐部中只有一家为政府经营,两家为企业经营,其余为私人经营。

3.3 临沂市兰山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主要服务产品

经过问卷名调查和实地访谈法,得出临沂市兰山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主要开展的服务种类有:黄金跆拳道只设跆拳道;美拜特体育舞蹈,拉丁舞、探戈;王刚健身,器械健身;志林搏击健身,散打;酷酷轮滑俱乐部,轮滑;球缘乒乓球俱乐、0539乒乓球俱乐部只有乒乓球;英杰游泳俱乐部,游泳;银座健身主要以器械健身为主,外加网球、游泳;滨河阳光网球以网球为主,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临沂市兰山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服务项目单一,辅助项目少,健身俱乐部设置的服务产品与会员期望开设的项目不匹配。会员人数与俱乐部教练员比例严重失调。

3.4 临沂市兰山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分布区域

临沂市兰山区内体育俱乐部主要分布集中在市区人口密集地带,消费商业区带,像解放路段、红旗路段、市人民政府、市体育馆周围、学校周围、居民小区附近等,俱乐部考虑到了消费人群的消费水平,俱乐部开设市里,因为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有额外的支出。交通方便,由于俱乐部经营大多在周末、假期、或晚间,所以会员的交通是主要考虑问题,而这些地方,处于公交车交叉点,很容易满足出行和返回。

3.5 俱乐部消费方式类型和消费水平

经过调查得出,俱乐部的消费方式主要以办理会员卡制度,分为年卡、季卡、次卡三种,通过社会招会员和健身教练的推销销售。年卡费用在消费水平属于中等水平。年卡消费水平从王刚健身960元到滨河阳光网球6000元不等。只有英杰游泳设有季卡服务,包括:一对一,150元/人;一对二,140元/人;一对三,130元/;一对四,120元/人。月卡各俱乐部消费水平平均在500元/人。临沂市兰山区居民收入水平还不是太高,有官方公布得出平均水平在3000-5000元之间,精神消费支出相对比例太小。俱乐部开设相对集中,竞争力太大,只能采取价格战,收费定位中低水平。最后,健身俱乐部提供的服务水平与高消费不相称,所以定位中低水平。

3.6 俱乐部消费人群年龄段分布情况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十家俱乐部会员年龄段主要集中段分布,可以看出俱乐部主要会员年龄段与他们经营的主要项目有关联,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和成年人两部分人群为主。集中在年龄段为10-18岁和18-30岁。对于俱乐部服务对象和盈利对象都是主要消费群体,10-18岁属于青少年,经济主要有家长支付,18-30岁属于青年阶段,经济来源属于自给。健身俱乐部收入的主要渠道。有利于健身俱乐部的长期发展。

3.7 影响临沂市市民参加俱乐部锻炼的主要因素

调查得出,影响临沂市市民参加俱乐部锻炼的因素有大部分市民没有多余的时间参加俱乐部运动,原因是上班时间紧迫,休班较少,占95%;单位离俱乐部较远,或者宿舍周边没有健身俱乐部,占75%;随着城市化进展,物价的上涨,导致一部分市民,很难从家庭收入在那除多余的资金,供孩子到俱乐部去运动占86%,而俱乐部会员费却不会降低;现在还有很大一部分市民存在着陈旧的思想,这也是三级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通病,总认为孩子的成长,只要学习好就行,不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甚至认为体育俱乐部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占45%;俱乐部宣传作为俱乐部的重要营销部分,但很多俱乐部,在宣传上不下功夫,还存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导致很多消费者对于该俱乐部的情况了解不好,占32%;很多俱乐部存在对会员服务不好,在学员学习技术时,存在受伤、疲劳等情况,但俱乐部在会员出险情况时,却不积极处理,有的甚至推卸责任,导致消费者对俱乐部服务产生质疑,失去对俱乐部的信任;另外,俱乐部在对会员服务时,对孩子的家长服务不是太到位,要明白给孩子出钱到俱乐部运动的可是他们的父母,占52%;市里很多俱乐部存在训练设备不齐全,管理不合理,教练组水平不高,尤其是教练组,不仅要求他们有一定的高学历,还要他们有专业的直到水平和服务理念,而很多俱乐部教练存在聘用体校甚至社会人员,没有经过统一培训就上岗,导致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俱乐部的教学水平和俱乐部形象,占87%;运动健身俱乐部大多开设于市中心,但兰山区周边开发区很多高消费人群到俱乐部消费就很麻烦,影响到参加俱乐部的兴趣,占70%。

4 结论

⑴健身俱乐部合法注册比例低;⑵各个健身俱乐部提供的健身服务产品比较单一;⑶健身俱乐部分布区域太过集中;⑷健身俱乐部收费混乱,老年人群参与低;⑸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受到多方面因素阻碍。

[参考文献]

[1]周进强,等.关于我国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的研究[c].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政策法规.d编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1999-2000)北京八达摄像策划中心承制2000年:75.

[2]孟宪菊.试析我国体育俱乐部市场战略取向[[J].山东体育科技,2002,3(9).

篇9

论文摘要:采用文蔽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对辽宁省高校教师的体育饮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辽宁省高校教师体育徽炼状况不容乐观,体育人口较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目前工作紧、家务忙、无兴趁是影响高校教师参与体育徽炼的主要因素。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时策与建议。

1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现代社会的人才是由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作为现代教育的主力军—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高校教师在培养高层次人才中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为人师表的品质,而且还应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教师以充沛的体力完成党和人民所交给的任务。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教师的体质水平每况愈下,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现象愈演愈烈,已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近代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参与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妙药良医。本文从辽宁省高校教师的体育锻炼现状出发,了解我省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省高校教师的身体素质,在高校中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以及为各高校群众体育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1研究对象

辽宁省三地区(沈阳、大连、锦州)9所高校教师1800人,其中男教师976人,女教师824人。

2. 2研究方法

2. 2.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群众体育内容有关的书籍、报刊和杂志。

2.2.2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问卷”向辽宁省三地区九所高校教师发放1800份,回收1728份,有效问卷168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7. 5%和96%。

2. 2. 3比较研究法通过调查与文献资料研究对辽宁省三地区(沈阳、大连、锦州)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现状进行比较。

2. 2. 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获取有关图表。

3结果与分析

3. 1辽宁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

3.1.1辽宁省高校教师的体育人口

根据《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中体育人口的标准(即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低于3次,每次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具有与自身体质和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者),高校教师中体育人口少,通过问卷调查可知辽宁省高校教师的体育人口为36. 7%。男性教师好于女性教师,大连市高校教师体育人口数达到40. 1%,好于沈阳和锦州。这可能与大连地区气候、经济发展和场地器材优越等因素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有1900的高校教师根本不参加体育锻炼。但这些人都认为体育是增进健康的有效途径,只是没有条件而已.这种况必须引起有关高校的重视,积极引导和创造条件使这部分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3. 1. 2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年龄结构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辽宁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年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趋势呈现马鞍型的两头高,中间低的形态。24岁一30岁和50--60岁的体育人口分别达到38. 6%和42. 1写,而31岁一49岁的中年教师的体育人口数为32甲300。这可能与中年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家庭劳务以及子女上学有关。

3.1.3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项目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在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中年龄和性别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女教师所从事的体育项目(见表1),中青年男教师所从事的体育项目(见表2)。

由此可以看出,女教师喜欢以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羽毛球等。而男教师则喜欢对抗比较激烈的运动项目如篮球、排球等。

3. 1. 4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健身,增强体质。但在减肥健美方面女教师的选择率较高(见表3)。

3. 1. 5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场所

通过问卷调查:辽宁省高校教师的体育锻炼场所主要集中在本校场馆,其次是住家附近的空地、马路边、公园等。在参加社会体育俱乐部的选项中大连地区的选项最高,这说明大连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们“花钱买健康”的意识正在加强。

3.1.6高校教师体育消费水平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辽宁省高校教师年体育消费(见表4)。

调查结果表明辽宁省高校教师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有36%的教师年体育消费为。,而消费在15元以上的仅为700,这说明高校教师的“花钱买健康”意识薄弱。

3. 2影响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影响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见表5)。

在影响因素中工作紧,家务忙是教师们的首选,尤其是年轻教师正面临着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所以对中青年教师的健康水平尤其值得有关部门注意,因为他们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健康水平直接关系着学校的育人质量和今后的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 1结论

4.1.1辽宁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状况不容乐观,体育人口较少,尤其中青年教师的体育人口更少。

4. 1. 2高校教师目前对体育都有较高的认识,认为体育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

4.1.3辽宁省高校教师体育消费水平较低,“花钱买健康”的意识淡薄。

4. 2建议

4. 2.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各级领导对教师的体育健身应予以重视,加强引导使高校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4. 2. 2开展丰富的校内群体活动,提高参与意识

要发挥工会的主导作用,每年要制定常年的体育竞赛计划,使群众体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篇10

关键词:状态空间模型 流通业 消费 动态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消费市场规模日趋扩大,城镇和农村的消费经济都得到了一定发展。消费市场必然涉及商品流通,而流通业作为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无疑是引导消费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我国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流通业的发展,充分认识到流通业增长对拉动内需的重要作用。“十”明确指出,流通发展能够实现消费、引导消费和创造消费,要把发展现代流通业作为现阶段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抓手。部分地区以“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贯彻落实“十”精神,不断推进流通业转型升级。

学者们采用不同方法实证检验流通业增长对消费经济的影响,如李骏阳、包伟、夏禹铖(2011)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检验了我国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丁凡凡(2012)则运用协整、因果检验、回归分析等一系列计量方法检验了我国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但纵观研究发现,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以流通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固定为前提,能够分析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动态影响的文献非常罕见。本文实证分析流通业增长对消费经济的动态影响。同时,考虑到我国二元经济的发展模式依然存在,故分城镇和农村两个层面分别进行探讨。

研究方法、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一)研究方法

为了定量研究流通业增长对消费经济的动态影响,本文采用Akaike在1976年提出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状态空间模型属于动态时域模型,是一类将隐含的时间作为自变量的计量模型,它多用于多变量时间序列的估计和预测。状态空间模型包括两个参数方程,分别为量测方程(measurement equation)和状态方程(state equation)。设yt表示含有k个变量的k维向量,该变量向量与m维的状态向量αt存在相关性,该状态空间模型可写为:

(1)

其中,第一个方程为量测方程,第二个方程为状态方程,Zt表示k×m阶的量测矩阵,Wt表示m×m阶的状态转移矩阵,dt和ct分别为k×1和m×1向量,Rt表示m×g阶矩阵,ut和εt分别为k维和g维的误差向量,而且两个误差向量互不相关。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的原理,两个误差向量应满足如下关系:

(2)

其中,Ht和Qt分别为两个误差向量ut和εt的协方差矩阵。量测方程和状态方程等式右边除误差向量和状态向量外的所有矩阵或向量,以及两个误差向量的协方差矩阵统称为非随机的系统矩阵,这些矩阵的变化趋势可以预测,因此矩阵也可预先确定。

以式(1)为框架,可以将线性的固定参数模型扩展为可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yt = xtβt + zt γ+ ut (3)

其中,βt表示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变系数向量,反映解释变量xt对被解释变量yt影响的动态性,γ为固定参数变量。假设变系数向量βt的变化满足一阶向量自相关过程,即有:

βt = φ βt-1 + εt (4)

式(4)也称为AR(1)模型。其中,φ为自回归参数向量的系数,εt为随机误差项。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的原理,式(3)、式(4)的两个误差向量应满足如下关系:

(5)

对于式(4)而言,由于参数向量βt为不可观测向量,因此需借助可观测向量yt 和xt进行估计。具体地,可通过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估计。

(二)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1996-2011我国城镇和农村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城镇和农村两个层面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对各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作如下说明:

1.被解释变量:消费水平。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作为消费水平的指标,其中,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作为城镇层面的被解释变量,数据来源于1997-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作为农村层面的被解释变量,数据来源于1997-2012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解释变量:流通业发展水平。以往有部分学者仅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作为流通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冉净斐,2008),这样的选择存在其合理性,因为它是流通经济规模的总体反映。但是,仅以此作为流通业发展水平来检验流通业增长对消费经济的影响,显得较为片面,因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侧重反映商品市场交易方面,而忽视了流通业生产的行为过程。流通业作为一类综合性生产服务业,其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经济。本文在保留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这个变量的基础上,参考李俊阳(2011)等的研究,以C-D生产函数为切入点,引入流通业劳动要素和流通业资本要素两个变量,分别反映流通业的组织规模和发展环境。其中,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采用县及县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且由于城镇消费零售规模远高于农村,故直接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作为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的指标。

在选取流通业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指标时,首先对流通业进行界定。基于数据的可得性,选取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两大行业综合作为流通产业体系。城镇流通业劳动要素采用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表示,农村流通业劳动要素采用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乡村就业人数表示,城镇和农村的相关数据分别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2005年之前没有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两大行业的具体数据,而分为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本文以这两大行业的数据之和作为流通业数据。城镇流通业资本要素采用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表示,农村流通业劳动要素采用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表示,城镇和农村的相关数据分别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3.控制变量:收入水平。一个地区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是消费水平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引入。其中,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采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采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表示,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名义消费水平往往不能真实反映消费水准,因此有必要根据价格指数对原始数据进行调整。同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居民收入水平也都需要根据相应的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均按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调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均按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按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和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表示。由于难以具体获取城镇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故对城镇和农村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均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所有价格指数的数据来自1997-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流通业增长对消费经济动态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城镇层面

1.模型设定。根据前述状态空间模型理论,设定本文的计量模型如下:

量测方程:

ln CONt = β ln INCt + α1,t ln SELt +α2,t ln Lt +α3,t ln Kt + ut

状态方程:

α1,t=α1,t-1+ε1,t

α2,t=α2,t-1 +ε2,t (6)

α3,t=α3,t-1+ε3,t

其中,下标t表示年份,CONt表示t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SELt表示t年社会消费零售额,Lt 表示t年流通业从业人员数,Kt 表示t年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INCt表示t年居民人均收入。β0、β1均为固定参数,α1,t、α2,t、α3,t均为时变参数。ut为量测方程的误差项,ε1,t、ε2,t、ε3,t分别为三个状态方程的随机误差项。

2.实证结果及分析。城镇层面相关变量的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式(6),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城镇层面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如下:

α1,t = α1,t-1,α2,t = α2,t-1,α3,t = α3,t-1 (7)

其中,α1,t、α2,t、α3,t的最终状态估计值分别为0.033、0.039和0.068。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知,各个变量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均有显著的影响,可见该回归结果是比较稳健的。为了更清晰地分析流通业各个变量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动态影响,根据式(7)的回归结果,给出时变参数α1,t、α2,t、α3,t的变化情况,具体如图1、图2、图3所示。

根据式(7),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系数为0.885,且在1%的水平显著,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将带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提高0.885%,这与以往大量研究得到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支出水平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的结论非常类似。由图1可知,1996-2011年城镇消费零售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弹性系数存在明显的波动特征,且这种波动基本表现在1996-2004年期间,2004年以后该弹性系数呈平稳增加,但增幅很小。在1996-1999年期间,我国城镇消费零售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弹性系数呈显著增加趋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消费增长的初步加速期,随着“九五计划”的不断推进,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康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国内市场消费水平明显提升。而消费市场的崛起为我国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由于流通业的发展促进国内消费品市场的不断扩张,因而能进一步推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但是,1999-2001年期间,我国城镇消费零售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弹性系数呈显著降低趋势,原因很可能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滞后性影响阻碍了我国城镇消费零售的快速增长,进而影响了城镇消费零售市场扩张对城镇消费水平的促进作用。在2001-2004年期间,我国城镇消费零售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弹性系数呈“N”型波动特征,原因可能是这段期间我国消费零售市场在新一轮改革中不断调整。2004年以后,我国城镇消费零售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弹性系数基本稳定,表明城镇消费零售市场已不断成熟,对城镇消费水平的影响也基本稳定下来。图4描绘了城镇消费零售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贡献率(贡献率计算公式为:δ = α1,t×100×(SELt/ SELt-1 - 1),其中,δ为贡献率,SELt为t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α1,t为城镇消费零售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弹性系数),从中可以发现,整个样本期间城镇消费零售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贡献率与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由图2可知,我国城镇流通业劳动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弹性系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说明我国城镇流通业劳动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正婉转式地提高。但是,从图4也可以发现,城镇流通业劳动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贡献率并没有出现类似变化,在2007年以前基本呈零点附近波动趋势,原因可能在于城镇流通业从业人员的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从表1的数据也可以看出,1996-2006年从业人员规模不断缩小。由图3可知,我国城镇流通业资本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弹性系数呈现“两端平缓中间波动”的趋势。尤其是在1996-1999年期间,城镇流通业资本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弹性系数趋于零,原因可能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对流通业投资重视度不够,以致流通业投资对象较为单一,投资效率低下。但1999-2005年期间该弹性系数的波动很大,原因可能是政策的调整使得流通业投资不断提高,但由于流通业自身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环境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致使其投资效率发挥不稳定。

(二)农村层面

根据式(6),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城镇层面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如下:

α1,t = α1,t-1,α2,t = α2,t-1,α3,t = α3,t-1 (8)

其中,α1,t、α2,t、α3,t的最终状态估计值分别为0.299、0.038和0.059。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知,各个变量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也均有较显著的影响。为了更清晰地分析流通业各个变量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动态影响,根据式(8)的回归结果,给出时变参数α’1,t、α’2,t、α’3,t的变化情况,具体如图5、图6、图7所示。

根据式(8)可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将带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提高0.718%。由图5可知,农村消费零售规模对农民消费水平的弹性系数存在明显波动特征,尤其表现在1996-2006年期间,在2006年以后该弹性系数基本趋稳。在1999年和2002年该系数均达到波峰,这与城镇的情况基本类似。由图6可知,我国农村流通业劳动规模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弹性系数呈现“先波动后趋稳”的特征,在2002年和1999年分别达到波峰和波谷。2005年以后,该系数基本稳定,表明农村流通业劳动规模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趋稳。由图7可知,我国农村流通业资本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弹性系数呈“U型”变化,且在2007年以后,该系数基本趋稳,表明农村流通业资本规模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也趋于稳定。综合观察城镇和农村该系数的变化特征可知,两者均于2007年以后趋于平稳,表明我国流通业资本环境改革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在城乡基本保持同步。

综上所述,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的框架,实证检验了我国城镇和农村流通业增长对消费经济的动态影响。综合实证结果得到结论如下:城镇和农村流通业发展对消费经济的影响均存在时变特征;城镇、农村消费零售规模对消费经济的影响均存在明显波动,且波动特征类似;城镇、农村流通业劳动规模对消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不同的变化特征,其中城镇为波动上升趋势,农村为中间波动两端持稳;城镇和农村流通业资本规模对消费经济的影响虽然存在差异,但基本同时趋于稳定。

参考文献:

1.李骏阳,包伟,夏禹铖.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1)

2.丁凡凡.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Mats V.Subspace-based state-space system identification[J].circuits systems signal. Processing,20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