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消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18:0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购消费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网络购物 消费者 维权 建议
一、网络购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网购因其方便、低价、快捷等特点迅速发展,备受人们青睐。从2009年开始,阿里集团每年的“双十一”举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将网购热潮推向了巅峰。2009年“双十一”销售额1亿元,到2013年销售额飙升至350.19亿元,这相当于中国日均社会零售总额的5成。
信息显示,过去的5年,中国社会零售总额涨了1.8倍,而网络零售总额则飙涨了19倍。与此同时,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度共接到全国各地用户的电子商务投诉58613起,与往年相比在量上有了大幅增加。在领域分布上,网络购物投诉占56.5%,网络团购占20.1%。
网购由于其本身的虚拟性、无形性使得消费者的各种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一是经营者的虚假宣传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二是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侵害了公平交易权;三是泄露消费者身份信息的行为侵害了隐私权;四是产品存在缺陷侵害了安全权等。加之经营主体的真实性难识别和现有的有关网购维权的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使得经营主体身在暗处,并在产生网购问题的时候有法律空子可钻。如此情况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维权无门、维权无效的大难题。
故笔者认为,如何完善网络购物的消费者维权体系,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促进网络购物这一新兴行业的健康发展迫在眉睫。
二、传统维权系统无法有力有效解决网购侵权问题
如上文所述,网购在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对交易安全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引发了不少的问题,而我国现有的维权系统并不能有效解决网购侵权的问题。
(一)现有立法无法针对性解决网购出现的问题
在我国,除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外,针对网购维权的相关法律规范主要有《民法通则》、《合同法》、《产品质量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等,事实上,其内容比较简单、散乱,可操作性不强,远远不能适应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所要求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迫切需要。其中《电子签名法》中几乎没有涉及网购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不难发现,现有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主要针对传统消费,由此一旦出现网购侵权案件,消费者则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无奈的境地。
(二)现行司法管辖权制度不适应网购维权的需要
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是解决纠纷重要和有效的途径,在提起诉讼之前,则需要先确定管辖权。但是由于网络购物本身的无形性,客观的地理界线消失了,传统的司法管辖区域的界限也难以确定。
针对网络购物中的合同和侵权纠纷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合同纠纷的管辖权法院属于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纠纷的管辖法院属于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依据该法,网购纠纷案件难以确认管辖法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经营主体的身份和营业地、住所地不一定是真实的。
(三)现行举证制度不适应网购维权的要求
民事诉讼中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制度,在网络购物中,不仅消费者与经营主体的强弱、经济实力悬殊,而且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极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网购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消费者购置的商品与经营者网页中的“宝贝描述”存在差别,如衣服的色差问题等。消费者较难证明商品与宝贝描述有差别,该差别是否能达到换货、退货的程度。除此之外,格式合同的存在使得消费者在法律上处于更不利的位置。例如经营者在合同中规定商品有瑕疵时,消费者只能主张更换,而不得解除合同或者要求赔偿损失等类似的有利于自身的条款。
其次,在网络购物中,购物行为都在虚拟平台上完成,经营者一般不会主动给予消费者发票。当消费者索要发票时,经营者可能会拒绝,或者要求消费者多交钱才给予发票,在后一种情况下消费者往往由于不愿意多出钱而放弃索要发票。但是发票的作用非常大,在赔偿诉讼中其可作为损害赔偿诉讼的证据,虚拟平台上的纠纷最终还是需要遵循现实中的“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制度,若经营者迅速删除经营者可编辑的电子证据,消费者在没有及时截图保存证据的情况下很难在法庭上证明经营者曾经存在的类似“非正品包退换”等的承诺。
三、构建适应网络特点的维权体系
在上文中,笔者指出了我国传统维权系统在解决网购问题时出现的问题,下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国外现行有效的维权做法,提出保护网购中消费者权益的若干意见。
(一) 加快立法:增加经营者义务
上文分析了传统法律在维护网购中的消费者权益时可操作性不强,故笔者建议首先在大家熟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经营者义务增加内容,尤其是关于解决经营者信息真实性、平衡买卖双方地位、保障消费者隐私权等问题。笔者认为应增加信息披露义务,应包括以下内容:(1)经营者身份信息:包括法人名称、经营所在地、可联系到的通讯方式、许可证号;(2)法律处理服务信息,即司法执法部门可以联络到的地址;(3)商品信息:商品来源、材质、规格等商品基本信息;(4)提供格式条款文档及合理提示义务(若经营者制定了面向消费者的格式合同,应提供可保存和复制的格式合同文档);(5)保护消费者信息义务。
在对网购纠纷案件有法可依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可以独立起草一部针对性解决网购纠纷问题的法律,以求规范网购中的经营者的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二)政府把关和行业自律结合
针对上文所述的网购纠纷案件难以确定管辖法院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西方的“政府把关”和“行业自律”来规范网购市场。
一方面,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有权参与到市场中,其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和创造一个更有竞争力的市场。
另一方面,美国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基本上仍采取行业自律的方式进行,通过给商业网站发放可信赖标志的方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美国与OECD合作,共同制定了《OECD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指南》,该指南的核心内容主要是要求经营者履行网上披露义务,向消费者提供关于企业、产品或服务、市场交易条款和条件等准确无误的信息。④
根据西方国家以上两方面的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在规范网购市场秩序与安全时,首先可以通过政府设立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对网购经营主体实施严格的认证程序,具体为自然人或者法人必须向有关机构提交申请,在对其申请、身份信息或经营地住所地等基本信息进行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后方可“上岗”,并且经认证后被允许“上岗”的经营者的信息必须注册登记至当地工商部门,便于质量监督部门对其商品质量进行检查,以及一旦出现网购问题,工商部门可干涉并进一步解决问题。
其次,“行业自律”的目标在我国有关网购的立法不完善的情况下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政府把关”的前提下,我国可借鉴美国的做法,要求经营者进行网上披露(当然立法上也需同步跟上,后文将涉及),逐步达到行业自律的目标。
(三)设立网络质量监察机构
网络销售的商品也需接受质量监督,但暂时还没有专门针对网上私人卖家的检查,也没有相关网络质量检查机构。这使得消费者从私人卖家处所购置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的风险,而如今网购量如此之大却不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及监管,假使存在黑心卖家经营存在缺陷商品的情况,消费者使用后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笔者强烈建议设立网络质量检查机构,在前文所述的政府严格市场准入并要求经营者进行注册登记的前提下,相信监察机构对当地私人卖家所经营的商品检查监察也是可操作可执行的。
(四)实行举证倒置制度
如上文所述,消费者在法庭上往往举证困难。为全面保障消费者权益,针对网购纠纷案件我国可以通过立法改变传统的“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即实行举证倒置。笔者建议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增加“在网络购物中,举证责任由经营者承担,经营者需要举证自己无过错,若无法证明,则消费者胜诉。”由此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
篇2
关键词:网购 ;消费者权益;监督管理
一、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
网络购物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卖方在自己的网站或者是专业的网站注册登记,然后通过互联网商品信息,买方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采用电子订单订购商品通过网上银行支付货款,卖方通过邮寄的方式发货或者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的一种新型购物方式,属于非现场购物的一种主要方式”。由于网络购物消费与传统的消费环境不同,在网购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所以网购中的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应该得到保护。目前,网购在我国发展的非常迅速。
网络购物与传统购物模式相比有下列新特征:
第一,交易主体多元化。传统购物的交易主体包括买房和卖方,而网络购物中不仅有买卖双方,而且还包括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金融机构以及快递物流公司等,这些主体为买卖合同的达成提供了交易平台、付款渠道以及商品的运输,但同时也使网购主体复杂化同时也产生了更加复杂的网购纠纷。第二,交易方式为在线交易。传统购物中的交易通常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完成,而网购的买卖双方是通过网络即在线方式完成的,买方通过卖方在网上的商品信息来决定购买与否,买卖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以及支付方式都是通过电子方式完成的。第三,开放性。在网上消费的消费者具有比传统消费者更多的自主性,由于消费地点、对象的不确定性以及消费时间的自由行,同时为网购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也给卖家进行不法行为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给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我国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年10月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然第44条对网络消费进行了明文规定,但也不尽完善。目前我国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仍然是保护网购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
(二)《合同法》中的有关规定。网络消费中买卖双方通过网络的方式达成合同,因此就要受到《合同法》的规制。在网购中一般卖方提供的都是格式合同条款,即一方为了能够重复使用而预先确立的,规定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条款,买方只有同意受该条款约束合同才能得以确立。大多数格式条款都是不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因此《合同法》第40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三)《产品质量法》和《广告法》的相关规定。网购最吸引消费者的特点是价格远远低于实体店,但这种低价销售的商品大多情况下存在质量瑕疵,而卖家也通常通过虚假宣传等手段来销售其商品,这就需要《产品质量法》和《广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规制。
(四)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如《电子签名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
三、关于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国外经验
(一)美国相关立法。美国是最早开始网络购物的国家,因此一直非常重视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的迅猛发展,美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更好地进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如于1978年颁布了《电子资金划拨法》,1997年颁布的《全球电子商务纲要》,1999年通过的《全球及全国商务电子签名法(草案)》,这些法律法规都从不同角度体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了保护。
(二)英国相关立法。在英国既有同时包括传统交易和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又有专门规范网络消费的法律法规,如1979年通过的《商品销售法案》,1999年通过的《合同法》,1998年通过的《信息保护法案》和2003年通过的《隐私和电子通信法案》等,这些法律法规针对网络消费的快速发展,通过对缔结合同、网上支付、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等的详尽规定来保护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我国关于保护网购中消费者权益的困境
(一)相关立法不完善。虽然我国目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比较健全,2013年10月也在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增加了网络消费的条款,但是仍然没有进行比较全面的规定,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同时,现有的法律法规也只是对网咯消费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原则性的调整,不具有可操作性,远远适应不了网络飞速发展的情形下对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需要。
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安全也得不到较好的保障,快递公司也不十分规范,国家未出台有针对性的法律予以规制。在线支付也存在许多问题,对银行这方面的规制也过于狭窄。因此如果发生网络消费纠纷,消费者很难通过现行法律的规定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行政监督管理的缺位。我国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制定相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调查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件等方面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分工不明确、相互推诿,消费者权益的不到很好的保障。我国网络消费市场几乎没有行政执法,而且行政机关按照监管传统市场的方法来对网络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是无法达到规制网络市场的目的的。因此,无数经营者无视行政监管,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证据取得困难,维权成本高。在网购中,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证据,如经营者的虚假信息、交易数据等都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经营者可以利用其优势地位借助技术手段进行修改或删除,从而使证据毁灭,即使消费者通过截图保留了信息,到这也不能在法律上认定为证据。而且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的商品一般为小额商品,一旦双方产生纠纷,消费者通常采取协商、投诉的方式来解决,但如果采用诉讼的方式,只诉讼成本就可能是商品价款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许多消费者会放弃该种维权方式自认倒霉。另外我国民事诉讼中规定的举证责任为谁主张谁举证,网络消费中消费者缺乏保存着方面交易信息的意识,所以让消费者举证是很困难的。
(四)诉讼管辖权难以确定。在传统的消费模式中,管辖权依据原告就被告的原则来确定的。而在网络消费中,买卖双方交易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大部分为异地交易,很难确定侵权环节,消费者无法预见到管辖法院,不利于其合法权益的保护,而且消费者进行异地诉讼的成本更大。
五、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完善
(一)完善相关立法。虽然2013年10月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增加了关于网络消费者的相关条款,但仍然不够完善。因此应该制定专门的《网络消费者权利保护法》来通过更加完善的法律、更加完善的条款来保护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而且网络信息安全也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必须在立法层面上要求经营者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条款,而且要求其承担信息不实的相应责任。对于快递行业的规制也应该加强,我国亟需对快递行业进行整顿和规范,并出善快递物流行业的法规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
(二)完善网络消费的行政监督管理。要建立网络消费中经营者的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对网络交易的监管。我国《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中没有关于注册登记标准的条款,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网络交易中的卖家必须提供真实的信息,符合相关准入条件。只有达到准入资格的经营者才能获得经营许可。同时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网络交易的机构,具有其特定的工作职责,培养专门的网络交易管理人员,以便更好的维护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网购小额诉讼的法律解决机制,实行特殊的举证责任模式。网购中大多数购物都是小额交易,诉讼成本大,消耗时间长,这往往使消费者放弃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由于小额诉讼程序简单,效率高,对解决异地、标的额小、案情简单的纠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方便。
由于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模式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来说极为不利,应该采用特殊的举证责任模式,即举证责任倒置。虽然根据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条第3款的规定,机动车等耐用品和装饰装修等服务购买或接受服务之日起6个月内的瑕疵适用举证责任倒置,但是限制很多。如果一旦买家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则由卖家承担举证责任来证明自己没有侵权,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四)确立有利于网络消费者的诉讼管辖原则。对于网络消费纠纷,世界各国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出发,一般多实行保护性管辖,即由消费者所在地实行专属管辖。我国目前并不符合国际上的一般原则,并不利于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所以应该借鉴外国立法经验,由消费者所在地法院管辖。鉴于此,有的学者主张将消费者所在地视为网络侵权行为地,适用消费者住所地管辖原则。这样就便利了消费者进行诉讼,保障其诉权的实现。
现阶段,网络交易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交易方式,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虽然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依据,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应该加快保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步伐,进一步优化网购环境,促进网络交易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常爱梅.购消费者维权问题之分析[J].科学时代,2012(24).
[2]姚小磊.小议ODR在在线小额交易纠纷中的运用[J].财经界,2007(08).
[3]刘晓芳.论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3
[4]牛丹,侯昊辰.网络购物环境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13(07).
[5]段军权.网购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2013.
[6]胡溢武.网络消费维权的困境与对策分析[A].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
[7]张腾龙.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J].法制社会,2013(06).
篇3
关键词:移动用户;团购满意度;影响因素
一、引言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实现了快速普及,本地生活服务类团购也正与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进行深入融合。基于位置搜索的移动端本地生活团购类APP具有减少消费者等待时间,提高团购效率,降低商家地理位置的限制和传统网站团购的复杂性,让利消费者等等优势,但其背后隐藏的问题却日益凸显:团购APP使用性能较差,信息质量失真,虚假团购宣传,线下消费被增加,线下消费商品质量差,线下商家服务差,消费者维权无门,监管机制弱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于团购体验的满意度。为了使企业更加有针对性的提高和优化团购APP性能,改善联盟商家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者使用体验质量,本文对移动用户团购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找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移动团购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学者们对顾客满意度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的界定以及影响因素模型方面。顾客满意的概念最早是由Cardozo于1965年提出,他认为顾客满意相关因素有二:对产品的期望和为获得产品的努力。顾客满意度是量化了的顾客满意,是反映顾客满意多少的标尺。TseDav K(1988)将感知期望与满意度进行结合,认为超出期望程度越高,消费者的满意度越高。国内学者卜伟平(2002)指出顾客满意度是顾客通过对商品的感知效果与其期望值进行比较后产生的愉悦程度。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于顾客满意度的定义,主要从成本―收益角度、情绪角度及心理认知角度。学者们也提出了众多的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用以解释顾客满意度的形成机制。Kano(1979)将需求分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以及兴奋型需求,提出了Kano模型作为前期辅助研究满意度评价的模型。Fornell(1989)提出了SCSB模型,包括感知价值、顾客预期、顾客抱怨、顾客满意度以及顾客忠诚5个变量,并测量了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学者们经过实证分析不断修正与完善测量模型,找出了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地生活服务类团购的消费特点是线上浏览信息,筛选适合商品并支付,在获得团购电子券后到线下消费。基于前述的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以及本地生活服务类团购的特点,本文选取了移动端技术因素、移动端网站内容因素、联盟商家因素、移动端网站服务因素以及网站形象五个指标作为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具体分析如下:
(一)移动端技术因素。用户登陆移动客户端APP就会对此团购网站产生直观的第一印象,所以团购网站移动端的技术设计是用户满意度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访问速度、检索的明朗化、页面的简洁性、使用菜单的便利性、APP辨识度、网页色彩搭配等视觉效果、支付便利性与安全性、使用流程的复杂程度等。
(二)网站内容因素。此因素主要涉及网页内容的信息,是顾客了解和筛选商家及产品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移动端团购商品的种类、价格和促销手段、商家信息的完善度和真实性、商品信息的详细度和质量、商品的更新速度等。
(三)联盟商家因素。联盟商家因素主要指顾客线下消费所接触到的商家产品和服务情况。主要包括团购商品和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
(四)网站服务因素。网站服务因素主要是指网站对于顾客诉求的反应速度和能力。主要包括:网站的在线点评,对顾客咨询的响应速度和质量、顾客退订电子团购券的方便程度,对顾客抱怨和差评的处理等。
(五)网站形象因素。网站形象因素主要涉及消费者对于网站的印象和情感关联。主要包括网站宣传力度、网站知名度、网站口碑及信誉度、网站受关注度等。
四、实证研究
本论文主要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问卷,1―5表示满意度的递增,1表示“很不满意”,5表示“很满意”。问卷通过QQ、微信、邮件等方式共发出210次,收回问卷192次,其中有效问卷165份,整个调研时间为3周。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其问卷设计主要来自文献检索且被证明有效的指标,共设计了44个测量题项。总体满意度作为因变量。本研究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人口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对性别进行虚拟变量处理,男性为0,女性为1;年龄分为4个等级,即20岁及以下、20~30岁、30~40岁和40岁以上;受教育程度分为高中及以下、大学、硕士及以上3个等级。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信度是指测验的可信程度,主要用于表现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可信度通常采用Cronbachsα系数表示。Cronbachsα系数越大,表示一组评估对象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大于0.8则表示问卷信度很好。本文所有测量指标的Cronbachsα系数都大于0.9,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2、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被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度量。将44个测量题项输入到SPSS22.0中,进行分析―降维―因子分析操作,得出KMO值达到了0.928,显著性
(二)回归分析
将联盟商家的商品和服务因素、移动端网站服务因素、移动端网站内容因素、移动端APP技术及设计因素、网站形象因素、网络支付因素这6个因子作为自变量,将本地生活服务类团购总体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采用逐步回归后,在进入概率为0.05、删除概率为0.1约束下,首先进入方程的自变量是网站形象因素,其余变量依次进入,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经检验本文所有自变量的VIF均小于10,说明自变量之间相关性很小,无共线性的存在。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总体满意度=0.477*网站形象因素+0.342*移动端网站服务因素+0.307*联盟商家的商品和服务因素+0.303*移动端APP技术及设计因素+0.22*网络支付因素+0.215*移动端网站内容因素
由调整后的R平方为0.625可知,模型中的大部分变量被解释。进一步做F检验:统计量F=45.658,显著性
在删除不符合要求的题项之后,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了6个因子与顾客总体满意度的回归方程,因此本文移动用户的团购满意度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由网站形象因素、移动端网站服务因素、联盟商家的商品和服务因素、移动端APP技术与设计因素、网络支付因素、移动端网站内容因素构成。
五、结果分析与发展对策
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网站形象因素、移动端网站服务因素以及联盟商家的商品和服务因素在进入模型时处于靠前的位置,这足以看出顾客对于团购核心内容的重视。移动端APP技术及设计因素、移动端网络支付因素以及网站内容因素对于顾客满意度的影响虽较小,但也是测评团购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网站形象因素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团购网站的品牌形象是顾客通过以往的团购过程感受及经验、团购网站的宣传力度、营销活动、网站服务以及网站的口碑等等因素树立起来的。团购网站品牌形象在消费者选择团购APP之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者倾向于选择良好品牌形象的团购网站。在此提出发展对策:团购网站要实现准确定位,努力做好本地生活服务类业务,成为联盟商家及消费者的有效连接平台。
(二)移动端网站服务因素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移动端网站服务成为顾客咨询与选择、评价与投诉的窗口,在线下消费之前与之后都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在此建议团购网站加强网站服务人员培训,提高其客服能力和效率。网站客服人员不仅是接受来自顾客的直接投诉和建议,其快速妥善的办事能力会给顾客留下良好的网站形象。
(三)联盟商家的商品和服务因素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作为线下消费最关键的环节,消费者对于联盟商家的商品及服务有直接和真实的感受。据此提出发展对策:对入驻商家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审查,严格控制商家品质,实现网上调研、实地调研、品控审核以及商家采访等等环节的紧密结合。
(四)移动端APP技术及设计因素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团购APP是消费者接触团购的第一站,给顾客留下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团购网站应注重APP网站页面颜色及形状的设计、检索速度、使用流程便利性的技术性改进。
(五)网络支付因素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现代移动支付技术实现了随时随地支付,极大地方便了消费。但是,团购网站需保障在线支付的安全性以及多样性,以及支付完成后发送验证短信的及时性,注重消费者个人手机号,账号以及密码等隐私的保护,也是消费者团购看重的方面。
(六)移动端网站内容因素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网站内容因素主要提供团购商品及服务的选择界面。团购网站应该完善团购商品及服务的数量和详细程度,及时实现商品更新,保障种类丰富程度,确保商家信息的完整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是否决定进一步了解团购信息,进一步购买等决策。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琳.网络团购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篇4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团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非常重要的市场交易方式,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更为流行,网络团购作为一种独特的营销策略,已经成为现代商务理念、营销管理决策等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当前网络团购的具体情况,对这一市场交易方式的营销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网络团购概念与形式
从营销学角度来讲团购就是一个消费者团队集中向商家采购某种商品的一种商务模式,网络团购的形式有以下三种:一是销售者主动通过网络组织具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团购。销售者往往是通过网络团购信息,主动邀请消费者参与团购。二是具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自发组团通过网络进行团购。在这种方式中所有参与网络团购的人都是消费者,组织者是消费者中的一员,他负责通过网络将零散的消费者组织起来,以团体采购的优势和销售者谈判,从而获得比单个消费者优越的购买条件。三是专业的团购组织通过网络组织团购活动。在这个方式当中除了消费者和销售者外,专业的团购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为了帮助消费者购买而提供服务的组织。
二、网络团购的营销流程与问题分析
(一)网络团购的营销流程分析
首先,消费者需要在团购制定网站上注册成为这个网站的会员。消费者只有成为了会员,才能够参与到这个网站组织的团购活动当中。其次,消费者进入网站以后,浏览商品信息,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确认订单。在订购之前消费者一般会先去实体市场上了解所购商品的相关信息,通过对比各团购网站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来确定购买意图。订购后,消费者在确定商品质量和服务纠纷毫无问题时不轻易退单。再次,负责团购的网站进行订单确认。团购网站收到订单后,对消费者所订购商品的型号、款式、数量、价格、交货信息等进行核实,并及时联系消费者。同时在会员的“订单记录”中填写订单处理状况,并将订单及时提供给商家。最后,供货商收到团购订单后,及时给消费者发货。供货商在接到团购订单后再次联系消费者进行确认、核实,按照约定的地点将商品及时送达,并完成签收、付款等有关事宜。
(二)网络团购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网络团购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网络团购营销手段同质化倾向严重。从营销方面来讲同质化是大忌。营销手段的同质化使商品本身的特色难以突出,需要采用具有特色化的营销手段和策略,以期达到理想的营销效果和业绩。但是,在现实中,只要一种网络团购营销模式出现,就会有很多人模仿或者抄袭,在营销思路、策略、定位和市场供应群等方面都存在着“扎堆”的倾向。营销策略同质化的背后必然是大规模的低水平重复,大量激增的团购网站在互相抄袭的过程中导致其运作和组织都相当不规范。这种同质化倾向的原因在于网络团购的低门槛现状,缺乏一个较为合理的准入机制予以对网络团购商家的资质进行一个最基本的评估和准入。
二是缺少统一的约束机制和售后服务保障机制。网络团购依托虚拟的空间和无形的平台,必然要面临着难度更大的约束、管理和保障。当前网络团购逐步趋于冷静观望的态势,很多团购网站面临尴尬局面,由于依托虚拟的、缺乏制度约束力的环境,相关配套的约束和售后保障机制缺失,买卖双方缺乏信任。消费者团购缺乏安全感。而之后的服务满意度和投诉却无人关注。
三、营销策略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努力构建信用机制
质量和信用是商品交换的基础,是消费者能够形成长期稳定消费行为的前提。信用就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信任多次叠加沉淀会形成稳定的商业信用。类网络团购应注入一个临时的信任问题和一个长久的信用体系。临时的信任能够促进长久的信用机制,信用机制建立在临时信用叠加沉淀的基础上。供需双方形成了信任才可以长久地合作,消费者既能以合理的价格得到优质的服务,网络团购的新的消费者也能源源不断,而老顾客也因为信任所购商品和服务愿意继续在团购网站,才使商家得以持续经营下去。
(二)完善资格审查建立高标准的准入机制
团购网实质上就是厂商、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中介组织,能够有效地改善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为双方更好地服务。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团购网是造成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网络团购在我国由于正处于发展阶段初期,门槛太低,正因为这一点,大量的团购网激增且迅速泛滥。因此必须对与团购网相关的服务和辅助机构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降低当前团购网中存在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这样从网站建设本身和外界制度层面综合提高团购网的进入门槛,保证其质量和资质。
(三)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加强沟通
出于网络团购是高度信息密集型产业的属性,要高度重视信息反馈机制,强化商家与客户之间的长期多样化沟通。可以在网站建立信息反馈渠道,集中收集顾客对团购网站和商家的评价,了解固定和潜在消费者的需求,从中找出优缺点,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营销沟通,给消费者的服务带来更大的便利性,提高团购网站的营销能力和技巧,改善商家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打响团购网站和商家的牌子,形成口碑营销,与顾客建立关联,形成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
参考文献:
[1]钱大可.网络团购模式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年01期
篇5
论文关键词:本土化,营销,战略,解读
一、引言
本土化战略,是指一些跨国企业、公司为了在所在国或地区获得最大市场利益,充分满足本地市场需求,适应本地区文化,利用本地经营人才和经营组织生产、销售适应特定地域的产品和服务,而实行的一系列生产、经营、决策的总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使得国际间经济依赖性加强,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国际合作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应运而生,但能够发展成为市场“常青树”的却并不多。且这些为数不多成功经验显示,只有实行“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战略,国际营销才能成功。
二、国际营销本土化的必要性
1.“本土化”是国际营销战略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长足发展,使得跨国公司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即:他们不仅要与当地的公司争夺市场份额,而且还要和同在一国市场的其他国竞争对手抢占有限的市场资源。因此,对东道国市场和文化习俗的了解和熟稔,势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从产品细分市场、个性化方面等来看免费论文,为满足不同社会文化对产品的需求,企业很有必要调查研究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2.有利于跨国公司进行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
本土化意味着企业融入当地,对东道国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的调配得心应手,从而有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对各类资源进行配置。
3.从哲学的观点看“本土化”问题—营销矛盾的特殊性大于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而本土化营销成败就在于企业是否注意到了东道国市场的特殊性,并能顺势而为,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这正是“本土化”的要义所在。迥异的国家人文因素,像其自身的特点,民风习俗、价值观念、禁忌爱好、消费观念、道德理想、政策制度等都会给目标市场的开拓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些差异使得世界各国消费者对商品持有不同的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导致购买行为也相应地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企业只有重视目标市场的本土化调研,做到“入乡随俗”,才能在拓展市场空间上如鱼得水。
三、百思买“水土不服”和家得宝“中国失利”
今年年初,美国最大的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BestBuy)百思买宣布关闭中国所有的9家门店,实际上,百思买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就一直未能形成全国性影响,店面多集中在华东一带,其间还多次被传言将退出。知情人士透露,百思买采取自己购买物业,购买商品,自己员工销售的模式,甚至连促销赠品都是自行采购,产品陈列也是以品类和尺寸为标准,而不是以品牌为单位,但国内家电卖场的上述资源均由厂家承担,产品均是以品牌专区形式出现。如此一来,前期投入较大,承担更大经营风险的同时必然需要更高的利润来支撑。然而,在国美、苏宁等规模化扩张竞争下,百思买进入中国近六年,主打中高端品牌,却一直无奈地在“价格战”和“保持高端形象”之间苦苦挣扎。而对中国消费者而言,他们最在乎的是“低价”,只有低价才是实实在在的实惠,“更严格的品类管理,更合理的购物引导”在“低价”面前都变得有些无足轻重。
无独有偶,年初早些时候免费论文,世界最大的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宝终于以一纸“致顾客声明”画上了打拼中国市场的句号。至此,家得宝进驻中国的时间仅有4年。2006年底,家得宝高调收购天津家世界12家家居门店,成功登陆了中国市场。当时,家得宝中国的门店版图遍及北京、天津、西安、青岛、郑州等7省市。由于进入市场的时间晚于百安居,家得宝一开始就把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定位为收购现有网络。东方家园、家世界家居等本土企业都曾和家得宝谈判。然而,收购家世界进入中国市场的家得宝,并未打开局面。频繁的人动和水土不服的盈利模式加上财务问题,家得宝的中国之路异常艰辛。
四、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
企业走出去,在东道国市场上参与竞争,势必要解决营销手段和策略的适应性,更离不开对当地市场消费文化以及消费者心理的了解和把握。为此,海外生产企业与当地经销商之间要从单纯的利益关系上升为品牌共创、成功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及时融入当地文化,尽快实现市场营销本土化战略。国际市场营销实践中流行着一句话:“宁愿要一个第一流的经销商,第二流的市场;也不要第一流的市场,第二流的经销商。”百思买可家得宝这两个鲜活的实例,以及沉痛的教训,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生动的教材,望本文能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完善自己,做大做强,不断培育中国的民族品牌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甘碧群.曾伏娥.全球本土化营销及其边界界定.经济管理.2003(24)
[2]胡左浩.国际营销的两个流派:标准化对适应性观点.南开管理评论.2002(5)
[3]张颖.对本土化营销的思考.商业研究.2004(19)
篇6
论文关键词 0元团购 有奖销售 不正当竞争 法律规制
“今天,你团了吗?”网络团购近年来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为了吸引消费者,抢夺市场份额,不少团购网站推出各式各样的“0元团购”活动。一时间,“0元团购”、“0元疯抢”充斥各大购物网络。但部分“0元团购”形式的销售活动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然而,针对这些行为却缺乏必要的法律监管,故笔者在分析了“0元团购”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现状和危害后,从法律规制角度提出了数点建议。
一、“0元团购”的由来及其含义
(一)由来
截至2010年底,国内团购网站已达1726家,平均每天诞生5.7家团购网站。这一现象被戏称为“千团大战”。为了在惨烈的竞争中争夺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各个团购网站都打出各种噱头来吸引网民,“0元团购”活动应运而生。“0元团购”比购买彩票的吸引力更大,买彩票还需付出2元的成本,而它只用注册成为团购网的用户,即可多次参与抽奖。它往往在短期内就可以吸引少则几万,多则上百万的消费者来参与,广告效应非常强。
(二)含义
“0元团购”,亦称“0元抽奖”“0元疯抢”等,是一个新兴的网络名词,还没有一个法定或普遍认同的定义。笔者认为,它有二方面的含义:(1)指一种活动——团购网站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向不特定的网络公众提供的,公众经在团购网站注册后,不需付出任何实际货币,即可参与抽奖并有机会获得该网站提供的各类奖品的一种抽奖活动;(2)指一种行为——团购网站作为经营者,提供这种模式的抽奖活动的商业行为。
二、“0元团购”的法律性质
“0元团购”是否属于法学理论中的有奖销售行为?该活动不要求参与团购者实际支付金钱,仅在网站注册即可参与,似乎与有奖销售的传统理解有些出入。
学者谢晓尧认为,有奖销售的构成要件包括:第一,交易之现实基础。有奖销售构成的前提要件是交易双方发生了现实的交易,表现为物品、资金、劳务等不同形态的商品的流通,在双方已经存在的法律关系基础上,额外或者说附随性、附加性地增加了附送赠品的关系。第二,赠品是无须额外付费之给付。“0元团购”显然满足第二点,故认定“0元团购”是否属于法学理论中的有奖销售行为,关键在于第一点,是否存在交易双方发生了现实的交易,是否存在商品的流通。
数年前,北京某法院曾审理过有相似情况的案件。在卓尚信息有限公司诉艺龙网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被告认为网站举办奥斯卡有奖竞猜活动,并未向网民出售任何商品,网民参与活动也不需向网站支付任何费用,故该活动仅是一种娱乐活动,网站与竞猜者之间不存在买卖关系,谈不上有奖销售。但法院最后认定:“网民与网站的关系虽然表面上不同于以货币换取商品或者服务的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关系,但其实质还是等价交换的关系,也就是网民必须拿被网站视为无形财产的身份资料去换取网站提供的服务。所以,被告举办的有奖竞猜活动实质是一种有奖销售活动。”
同理,“0元团购”亦是网民无偿向网站提供自己的身份资料,以此换取参与抽奖的机会,应视为向网站支付了对价,网站和网民双方成立了基础的交易关系,则“0元团购”可认定为一种有奖销售行为。因此,这种有奖销售行为应受到我国相关不正当竞争法律的规制。
三、“0元团购”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目前各类“0元团购”有奖销售活动中,存在不少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还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重要是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其中,以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和巨额有奖销售行为最为常见。
(一)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相比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欺骗性有奖销售,“0元团购”的欺骗手段更隐匿,更难为一般消费者发现。多数团购网站的抽奖规则是以当天股指或某个类型的公益彩票中奖数字为基准,进行一系列与截止时购买人数之间的四则运算后,得出一个从0到“截止购买人数”的数字,为中奖者。从运算法则来看,似乎符合逻辑。但事实上,团购网网页上显示的“购买人数”,只是“前台”数据。而团购产品的真实购买人数,在“后台”。团购网站可以通过技术控制着“前台”的数据。一些网站的团购关闭时间,是在股票开盘或者是彩票开出之后,加上人为控制的“前台”人数,开奖的公正性根本无法得到保证。但是,参与活动的消费者一般很难发现这些人为的猫腻所在,持续参与该网站每期最新的“0元团购”活动。
团购网站这种通过对“购买人数”的暗箱操作,影响获奖者的最终确定,采取欺骗的手段故意让特定人员中奖的行为,符合《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三条第(二)项“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规定,显然是一种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二)巨额有奖销售行为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若以非现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为奖励的,按照同期市场同类商品或者服务的正常价格折算其金额。
综观各大小团购网上推出不少“0元团购”抽大奖产品,大的奖品从欧洲游到房产再到豪华跑车,小的也有iphone,ipad等。奖品的价格屡创新高,大部分奖品都突破了有奖销售的价格限制,甚至有超过数十万的奖品。在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之下,这种巨额有奖销售的情况从出现团购网开始至今,有愈演愈烈的情况。这些巨额有奖销售不仅将更多的经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且非常容易诱导消费者进行非理性消费,严重影响了整个团购的市场秩序和形象。
四、“0元团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危害和监管现状
(一)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危害
1.对市场秩序的危害。我国的团购网站在短期内达到了数千家。在市场消费需求量短期内无法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必然将在一段时间内上演激烈的“军阀混战”。在目前未完善的法律框架下,“0元团购”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将加速我国网络团购市场陷入恶性竞争的环境,严重影响正常竞争秩序。
2.对消费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容易掉入不法陷阱,钱财两空。本来普通人的消费理念是较少到不熟悉不知名的地方进行购物,网络上更是如此。小型或不知名的网站通过巨额的“0元团购”活动,达到爆炸性的广告效应,快速地吸引网络消费者的眼球,聚集人气。若消费者为了贪图方便,在这些信用度不高的网站购物,最终可能掉进陷阱,钱财两空。第二,流失个人资料和信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参与团购需要注册成为网站用户,并留下个人资料和信息。这是网站在变相套取消费者的资料。若网站将这些资料转卖给其他机构,将造成用户资料外泄,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后续麻烦,如被垃圾短信频繁骚扰。第三,“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实情。团购网是盈利的商业主体,其用于开展“0元团购”的成本必然需要分摊到其他的产品之上。若消费者除了参加“0元团购”之外,还在该网站团购其他商品,实际上要支付的对价往往高于市场价格。
(二)目前监管不力的现状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一般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可对于网络上“0元团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工商部门却很少监管,大部分的团购网站还是属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种监管不力,归根结底是对团购网站的监管不力所导致的。团购网站的创立成本低,又不用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只需作ICP的简单备案。这种成本低、进入门槛低的行业状况,促成了团购网站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局面。
虽然商务部之前已针对团购做出了规范条例以及诚信资质认证、评级标准的规定。但新规定中并未对团购网站申报进行强制性规定,在准入方面的管理力度仍不足。而且,规定主要从微观保护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多用于解决网购纠纷,却不能有效地限制团购网站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团购网站依然游离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之外。
五、加强法律规制的建议
(一)制定强制性的准入规定,相关部门联合监管
一方面,要求团购网站进行工商管理注册登记。开办团购网站,除了要有ICP备案之外,还要求在网站日常运营场所的所在地工商管理部门做好登记注册,明确设立团购网站的注册资本和经营场所的要求。另一方面,由工商管理部门和网络监察部门共同监管,网站的销售运营主要归工商管理部门监管,而网站的运行主要归网络监察部门管,各自分工,共同协作。通过信用评级的方式对网站进行严格监管,由第三方分析机构协助进行信用评级。若团购经营者认为其他经营者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可向工商管理、网络监察部门进行举报、投诉。
(二)适当、及时的行政处罚制度
针对“0元团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需要的不是严厉的监管,而是适当的、及时的处罚。团购网站统一经由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后,工商管理部门可设立专门的下设机构,负责对团购网站的销售行为进行持续的监督和不定期的抽查,必要时可要求网站提供其有奖销售情况的数据和报告。工商部门若发现网站存在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因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应及时留存违法证据,并尽快采取相应的行政制裁措施(如在15天内),责令停止不正当有奖销售,罚没违法所得或者罚款。
(三)高额有奖销售的申报制度
为打击巨额有奖销售行为,可特别推行高额有奖销售的申报制度。对网络经营者的有奖销售行为监管,难于对实体店的监管,因此采用申报制度更可行。可规定,如果团购网站计划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有奖销售活动金额,将达到同期预期销售总额的一定比例(比如百分之五),应该提前向工商管理部门申报和备案,以便工商部门做不定时的抽查。一旦发现未经申报而开展巨额有奖销售行为,将从重处罚。
篇7
>> 基于可信度的决策信息评价与选择 自组网中基于可信度评价的安全分簇策略 基于层次分析的大洋样品申请可信度的评估模型 基于MATLAB的教师评教系统数据的可信度分析和优化 信息报道的可信度分析与保证 货币政策可信度的理论分析 水质测试结果可信度分析 知识和信息的可信度 网上健康信息的可信度 应用是信用等级评价成功的关键 基于K—均值动态聚类分析的企业信用等级划分法 会计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初探 关于网络购物中消费者评价的可信度研究 图书馆评价指标建议的可信度评定方法 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网上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研究 专家可信度检验的建筑公司应急救援能力评价 建设工程招投标可信度评价 基于AHP算法的仿真可信度模型的探讨研究 基于用户可信度的误用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基于会计信息可信度的上市公司优劣甄别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5-05-11.
[5]周文凯.网络购物的信用体系研究――以淘宝网为例[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陈燕方,娄策群.在线商品虚假评论形成路径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1):49-53.
[7]沈,陈万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与BP神经网络分析的失业预测建模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32(2):103-112.
[8]张艳玲.前电子商务时代电子商务信用炒作行为之法律规制初探[J].电子商务,2010,(1):47-49.
[9]杨淑君.从网购诚信走向网购信用――浅析淘宝网信用评价机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5):34-40.
[10]闻红利.C2C电子商务网站信用评价研究――以淘宝网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1]陈在飞,徐峰.电子商务中在线评论有用投票数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情报,2014,34(1):18-22.
[12]霍彬,周燕华.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声誉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33(1):59-65.
[13]毕强,齐志,白云峰.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7,25(11):1634-1639.
[14]王学东,朱洋,金芳芳,等.基于交易流程的网商信用体系研究[J].现代情报,2013,33(9):19-24.
篇8
论文关键词:物流企业;并购内部动因;并购外部动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其一切经济行为都受到利益动机的驱使,并购行为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其财务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同时企业并购的另一动机来源于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当地政府“保壳”的特殊行为也会推动并购的发生。这些原动力在现实生活中以不同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可概括为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剖析物流企业并购的动因,对于正确认识并购,指导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并购的内部动因
企业并购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本运营活动,产生的内部动因来源于追求资本最大增值。横向并购有利于降低竞争成本,形成规模经济;纵向并购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协同效益;混合并购能有效降低进入新行业的障碍,获得竞争优势。这些正是全球范围内企业并购兴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讲,物流企业并购的内部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竞争战略动因
并购者的战略动因是要购买未来的发展机会。当一个企业决定扩大在某一特定行业的经营时,并购行业中的现有企业是首选战略,原因在于:1.直接获得正在经营的发展研究部门,获得时间优势;2减少一个竞争者,并直接获得其在行业中的位置。在物流企业中,比较有代表的快递公司所做的是低成本运作的网络服务业务,通过收购低资产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进入一个高成长性的第三方物流业务,从而提高回报率。
(二)经营协同效应
当两家或更多的公司合并时会产生协同效应,即合并后的整体价值要比合并前公司的价值之和大,从而产生1+l>2的效果。协同效应可以降低成本,有利于专业化生产、节省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等,推陈出新和对外融资。并购后的物流企业,基础资源得到了跨领域或跨地域的扩展,使企业有了提供跨边界物流服务的能力;软件资源得到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使企业有开发新的物流单元和技术的能力;企业规模扩大,资金实力增强,使企业有增大技术投资的能力。
(三)财务协同效应
物流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和其他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具有异曲同工之处。物流企业产权在买卖中流动,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使生产要素流向最需要、最能产生效益的地区和行业的同时,还要考虑由于税务、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等内在规律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货币的效益。
(四)加大网络布局
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效率的提高,最重要的条件是构建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功能配套、运作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同时,在物流企业的并购中,经营网络义往往被视为最有效的优势资源,物流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企业必须网络化、国际化,而要通过一个企业的实力来进行全面网络布局是有一定难度的,投入也比较大,因此,通过兼并收购来加快网络布局是现在物流企业的首要选择。
(五)获取上市资格
企业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并购可获得上市资格,即通俗讲的“买壳上市”。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行体制最初是指标制,在有限的指标约束下,一家企业从发行股票到上市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批程序,而通过并购一家上市公司就可迅速获取上市资恪,享受到上市公司具有的高溢价发行股票、高价配股的特权和其无形的广告效应。“买壳”并购相对于“保壳”并购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后者是外部压力下的被动行为,“买壳”作为企业并购的一个内在推动力,会一直存在。
(六)利益的追求动因
企业的并购可以由内部经理人推动,也可以南外部专业人上推动,这两种人都是处于对利益的追求。企业管理层的并购动机往往是希望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统治地位和保持已有的市场地位。企业经理人对并购的兴趣表现在地位、声望以及报酬的不断增加上。企业外部专业人员,目的往往是为了获取高额佣金。
二、并购的外部动因
外部环境的竞争压力,物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郜迫使物流公司有一个质的飞跃。这些外部动因在现阶段是物流公司进行并购的导火索和催化剂。
(一)外部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大
随着开放程度加大,国际物流巨头进军中国物流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对物流产业的保护已逐步取消,开放程度日益加大。国际快件行业的四大金刚——DHL、UPS、Fedex、TNT相继大规模地进入我国的国际快件业务并占领主导地位,现在正和其他跨国物流企业(Exel、日通等)逐步进入我国物流领域。目前的趋势是速度日益加快、规模日益加大,同领域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更是屡屡上演。我国物流企业因起步较晚,与这些大型物流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能在这激烈竞争的物流领域抢占一席之地,并购成为必不可少的主题。
(二)物流服务的质量要求提高
随着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已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运输方式,希望得到“门到门”一体化的物流服务,通过一家物流企业就能完成所有货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分拨、配送,包括海陆空运输、仓储、国内分拨、货运跟踪、陆运成本分析和报关、信息管理等。传统的储运企业、运输企业、邮政企业、速递企业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迫使传统物流企业联合。
(三)物流服务的需求量增多
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十分重要的制造业和采购中心,对物流需求量也在日趋增加。近五年来,国际贸易的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国际货运量的增长十分迅速,上海、深圳开展集装箱业务的时问并不是很长,但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三、第四集装箱大港131。总之,国际国内物流业务的需求数量高速上升,对小规模物流企业是个很大的挑战,迫使不得不通过并购的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
(四)政府推动下的“保壳”
企业并购归根结底是产权交易,涉及所有权的问题。我国是全民所有制国家,政府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因此凡国有企业并购必然会受到政府的干预,这一点在物流企业也不例外。在中国,政府是以所有者身份而不是裁判身份参与并购活动,尤其是面对亏损的国有上市公司,由丁具有能够“融资”的壳资源价值,政府更是通过优惠政策强制或鼓励并购,努力保住其上市地位。由于政府干预,这也在客观上促使了“保壳”并购的发展。
篇9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团购(Business To Team)也日益兴起,B2T是继B2B、B2C、C2C后又一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通过SPSS16.0软件分析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了参照群体的影响、团购网站的易用性、独特性、安全性、网站商家的服务质量、团购商品的竞争力等因素对大学生团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团购经验、网站易用性、网站知名度对大学生团购意向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团购 影响因素
一、研究背景
所谓网络团购是指通过Internet将消费者的相同需求进行聚集,形成基于大宗购买的买方优势,以此获得购买的优惠交易条件,其运作核心是需求聚集和总额折扣,目标是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增加消费者群体的消费效用。国外对网络团购的研究主要是从定性上对网络的运作和盈利模式进行分析(Kauffman和Wang,2001;Lai,2002;Li等,2004),在定量上从总额折扣角度进行价格发现机制的探讨(Anand和Aron,2003;Li等,2004)。国内学者对网络团购的研究则主要从现象阐释、内涵分析、运作特点、模式探讨等方面初步加以展开(吴国庆,2003;赵保国,2005;杜生鸣和鲁耀斌,2006;钱大可,2006;徐琳,2006;宋祎旎,2007;张欣和周宏,2007)。但总体而言,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网络团购的形成机制没有深入涉及。研究表明,大学生上网在我国的网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们也成为了团购的主力军。基于以上观点,笔者对北京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析影响大学生网络团购的主要因素,为团购企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假设的提出
笔者在阅读文献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考虑我国团购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影响消费者网上团购因素的文献分析,做出研究假设。
大学生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和使用经验有所不同,计算机使用越熟练,网络经验越丰富,他们就可以经常在不同的产品和站点之间进行反复比较和浏览,从而更加有利于团购行为的产生。由此,提出假设H1:网络经验对大学生团购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MiyaZaki & FemnadeZ(2001)的研究表明,消费者网上购物经验越丰富,他们进行网络交易时的直觉风险也会越低。消费者的网上购物经验越丰富,对于购物网站和网络销售者的认识越多,加之以往的网上购物非常成功,则他们进行网上购物的意识也会更加强烈。由此,提出假设H2:团购经验对大学生团购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大学生群体追求时尚,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当周围的亲戚、朋友或网友进行了成功的团购后,参照效应的存在使得他们希望能进行团购,享受到团购的乐趣与便利。由此,得出假设H3:参照群体的影响对大学生团购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网络购物过程中,在团购障碍较小、团购速度较快、交互过程较为人性化的情况下,团购将显得令人愉快,将更容易进行团购。由此,提出假设4:网站易用性对大学生团购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用户界面质量直接影响着直接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个性化的网站界面布局以及极富吸引力的外观设计会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增加网站浏览频率。由此,提出假设H5:网站独特性对大学生团购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消费者较为担心网站的安全性问题,如网站的信誉、交易过程的安全性和个人信息安全等。若网站声誉很好,同时建立了较为齐全的网站信用机制和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将会更好的提高消费者对网络安全的感知度,降低不必要的担心。由此,提出假设H6:网站安全性对大学生团购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当消费者无法辨别不同网站所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区别时,他们会受网站知名度的影响,网站知名度能够增加被消费者列入考虑范围的可能性。由此,提出假设H7:网站知名度对大学生团购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SyLvia(2000)做营销学理论研究时,认为企业声誉是“基于公司过去行为及其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当前的和可预知的影响,客户群体对公司的总体评价”。正面的名声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信任感,有助于其进行购买。右侧,提车假设H8:商家信用评级对大学生团购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网上零售商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同时可以通过询问消费者产品使用情况和满意度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因此,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来吸引顾客,从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由此,提出假设H9:商家的服务质量对大学生团购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Zell wager P.Web-based Sales(1997)认为网上零售商提供丰富的商品信息,并提品价格比较功能是促进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重要因素。商品竞争力涉及商品的所有优势,包括产品信息、价格方面的优势。由此,提出假设H10:商品竞争力对大学生团购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团购行为结果分析
根据表1,样本数据的团购意愿并不强,极大值与极小值、极大值与均值之间的差距较大,说明目前大学生团购倾向水平不一。
2.其他变量结果分析
根据表2,大学生消费较为重视团购经验、参照群体影响、网站易用性、网站独特性、网站知名度这几个因素。
(二)模型估计
为了研究网络经验、团购经验、参照群体的影响、网站易用性、网站独特性、网站安全性、网站知名度、商家信用评级、商家的服务质量、商品竞争力对大学生团购行为的影响程度大小,我们采用SPSS16.0软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a. Dependent Variable:团购行为
结果显示,团购经验、网站易用性、网站知名度对大学生团购行为变化都有显著作用(团
购经验:t=-2.661,p=0.009;网站易用性:t=4.917,p=0.000;网站知名度:t=3.385,p=0.001)
而其他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得到如下的回归模型:Y=-0.299x1+0.483x2+0.292x3,可以解释为:当网络经验变化一单位,大学生团购行为变化-0.299个单位;当网站易用性变化一单位,大学生团购行为变化0.483个单位;当网站知名度变化一单位,大学生团购行为变化0.292个单位。
四、研究结论
网站易用性和网站知名度两大因素对大学生团购行为呈现显著正相关。网站操作流程越简单,团购交易就越便捷,对团购意愿的刺激作用越大。而网站知名度越高,则大学生在出现消费需求时首先会想到这些知名网站,大学生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度业界预告,则更加刺激了他们的团购意向。
团购经验与大学生团购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大学生进行团购的多数为新顾客,老顾客在逐渐减少,团购经验对大学生团购行为的影响不大。这可能是由于团购网站在某些方面的工作不到位,不能吸引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持续消费,需要对团购的吸引力、安全性、便捷性等加以改进。
网站商家的服务质量、信用评级、团购商品的竞争力等因素与大学生团购行为的显著性不强,不完全说明这些因素对团购意向毫无影响,是由于多数大学生消费者是直接从团购导航网站上公布的团购网站上购买产品,而这些团购网站是导航网页筛选汇总过的,因而消费者在实际购买产品时对团购网站的商家因素的顾虑减少,使得这些因素对消费者的团购行为意识影响不明显。
参照群体的影响、团购网站的独特性、安全性与团购行为的显著性不强,同样不完全说明这些因素对团购意向毫无影响,这也与我国日益成熟的网络市场有关,虽然网络团购一时兴起,但由于网络市场的成熟,大学生消费者能更好地预测网络团购的风险性,从而使得这些因素对消费者网络团购的影响不明显。
因此,网站应加强建设,增加网站的易用性、便捷性,提高团购网站的浏览量和点击量,以此扩大收入。同时笔者发现大学生团购对商家信用评级、服务质量和网站安全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大学生应注重健康消费,合理消费,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促进我国网络团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常亚平,朱东红.基于消费者创新性视角的网上购物意向影响因素研究.管理学报.2007(6):820-823.
[2]古继智.基于校园网的学生商家特征对网络购物意向影响的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盛晏,邓红林.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报告.商场现代化.2008(10):134-135.
[4]尹士久,吴林海,杜丽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消费者网上购物意愿研究.消费经济.2008(4):35-39.
篇10
关键词:网络团购;第三方交易平台;居间;信息公开
根据《2010年国内网络团购行业信用调查报告》(后简称《报告》),团购正成为时下年轻白领一族最为流行的网络消费方式,也成为2010年最受风险投资关注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2011年4月13日,国家商务部《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后简称《规范》)。该文件加强了团购交易的监管,促进了网络团购的行业建设与完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 《规范》在法律上存在一定不足,团购行业处于自行发展的阶段,缺乏具体的监督管理。
一、网络团购的定义
所谓网络团购,是指通过互联网,由专业的团购服务组织或网站将有意购买同一产品的消费者组织起来,组成购物团体,通过商家主导定价模式和消费者主导议价模式,大量向上游商家进行购买,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享受团体采购价,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一种全新的消费形式。
目前,网络团购主要采用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消费者自助团购模式,是指由部分消费者通过论坛等渠道自行召集买家、直接主动提出交易并对商家讨价还价的模式。该模式出现于团购的初期阶段,现在所占的市场比例已经很小了。
第二种是全过程引领团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网上团购服务企业实现全过程组织和引导团购消费者进行交易活动,包括自行完成客户召集、样品展示、交易手续办理、支付、存货送货以及退货的整个销售业务活动。其中最主要为商家自行发起团购模式,是指商家通过自己的网站团购信息,团购生效后不依靠第三方介入而自行完成交易的团购模式。在这种模式里,买卖双方的法律关系清晰,实质上就是一种通过网络平台的普通的买卖合同关系。
第三种是第三方组织团购模式,也是当今最为流行的团购模式,即商家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信息,买家在第三方网络平台上注册购买后与商家进行交易,交易完成后第三方网络平台实现“返利”的三方营销模式。这是参照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网站的发展,故又称为GrouDon模式。本文所称的团购是指该模式。
二、网络团购运作的法律分析
第三方组织团购模式下,团购网站负责邀请适宜的团购供应商,使其加盟至网站,实现团购的第一步。然后团购网站发挥信息中介作用,为商家公布相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数量,设定期限和最低购买人数等条件,由买家自行选购。当团购成立后,网站向消费者发送特定的电子密码或者消费等,以便消费者与商家确认并实现交易。最后,交易完成,商家向团购网站确认消费者的密码或消费,实现提成返利。
1、团购网站的法律地位。
根据《报告》,1664家团购网站里,“团购企业总数已达589家,获得ICP经营许可证的网站为377家,经工信部备案的网站为892家。”由此可见,过去的团购网站并不要求强制登记,它的性质可类似于淘宝网上的电子商店,都在互联网里提供一定的产品或服务,不具备商主体资格。这是符合我国关于网络交易的普遍学说的,认为网店与实体商人存在区别,法律并不承认网店的法律地位。
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交易有要求主体资格规范化的趋势。《规范》对“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定义为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为交易双方或多方提供交易撮合及相关服务的信息网络系统总和。按照《规范》的要求,平台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涉及行政许可的,应当取得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从团购的营销模式可以看出,团购网站是电子交易中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也就是说,团购网站的经营者必须到工商部门注册,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主体。
2、团购交易的法律性质。
团购流程中,网站、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交易行为是怎样的法律关系呢?学理中存在“性质说”、“行纪性质说”和“居间性质说”。
“性质说”认为网站只是商家的人,买家实际上以商家的名义与用户相关协议,商家承担法律责任,网站平台与商家之间存在协议。这种观点认为,团购网站作为商家的人,不以自己的名义与买方订立合同,实则完全免除了网站的法律责任。从该观点出发,受托人是为委托人处理事务的,因此,事务处理的费用和后果均应归属委托人,即无论网站能否促进团购交易的成立,商家都必须支付网站为此付出的费用,这明显与团购网站的运营模式不相符。
“行纪性质说”认为网站等电子平台是以行纪人的身份进行交易并承担法律责任。相对而言,商家只与网站订立买卖合同,不需要对消费者负责。显而易见,按照该学说与《消》法规定,只有在产品出现假冒伪劣的情况下消费者才能联系厂家,大大减轻了商家的责任,并且无视团购中商家才是产品或服务的真正提供者这一事实。
“居间性质说”认为团购网站只是为商家与消费者提供交易平台与服务的居间人,不是商家的人,并不具体参与商家与他人的交易活动。《合同法》第424条规定:“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按照“居间性质说”,网站只负如实报告与保密的义务。与委托关系不同,居间人不与第三人成立法律关系,同时居间人不负将处理事务的结果移交给委托人,体现了居间人的独立性。
综上所述,团购交易中团购网站与他人间的法律关系既不是委托合同关系,也不是行纪合同关系,而是一种居间合同关系。这样的法律关系理论得到了《规范》的支持。作为独立于交易双方的第三方平台,《规范》要求其应当遵从“业务隔离”原则,必须分离平台自营业务与第三方服务业务,从制度上确保平台相对交易双方的公平、公正和独立。从民法的角度出发,居间人即网站不参与交易,实际上把风险责任转移给商家,网络团购网站不对合同承担连带责任。团购网站经营者在违反其法律义务时承担相应责任,如故意隐瞒产品或服务信息、不及时通知买家和卖家之间合同的相关情况等等。
网络团购可以通过原有的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制度进行规制。但网络团购仍存在着不足,如团购网站的资质不足、团购网站与商家责任划分不明确、团购缺乏信用保障机制等,特别是网络远程的性质决定了相对一般的买卖,网络团购的维权更加困难。因此,未来立法必须进一步完善第三方网络平台交易的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吴国庆网络团购路在何方?口].江苏商论.2005(8),
[2]余艺颖Groupon模式团购的法律行为分析口].法制与社会.2011(2中).
[3]吴访非.居间合同的法律特征及其欺诈行为的防范[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注释:
1 参见吴国庆.网络团购路在何方?口]江苏:江苏商论.2005(8)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