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贷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6:5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消费贷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谈了几条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的管理对策,主要谈了建立统一的理念、建立组织架构以及强化风险监控等对策。
一、建立统一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一般都采取总行、分行和支行的组织架构,遍布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较多,各分行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信贷产品也比较多、差别也较大,各分行的具体组织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也就形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条块交错的情况。不同的条块在信贷风险管理上就会形成不同的标准,在对标准的把握上也会出现不同的松紧尺度。另外,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上都实行前后台分开的制度,如果前台业务部门和后台风险管理部门的人员没有一致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则部门之间的摩擦必然会对银行信贷业务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不同条块之间、在信贷经营管理的前、后台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统一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是一个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业务健康、稳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保证信贷制度、标准和程序得到严格遵守的关键。因此,所有商业银行的员工,都必须自觉自愿地接受本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文化和理念的约束。同时,按照贴近市场,便于为客户服务,有利于控制风险的原则,赋予各分、支行应有的管理经营权限。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如果文化和理念不统一,或者说上下说不到一块,想不到一块,纪律不严格,不管有多么高明的机构设置,多么严密的规章制度,多么庞大的组织规模,都起不了多大的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
二、设置合理高效的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的设置关键在于保证工作的独立性和合理高效。我国商业银行一般在总行设置风险管理部门,统管全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事务,但是部门总经理的级别不够权威和独立,也就影响工作的高效性,重大风险管理事项还要向主管行领导汇报后才能向行长通报。因此,为了保证信贷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合理高效,需要在组织架构上加予保证,需要在总行设置一位总行级的首席风险经理,由副行长或副行长级高级管理人员担任,负责全行各种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监控各种可能对全行业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大风险”。在首席风险经理领导之下,各主要业务领域(如公司业务、零售业务等)也都设有一位首席风险经理,在其领导之下则有一个班子为其工作,称为首席风险经理办公室或风险管理部。在业务领域首席风险经理的领导下,各分行都有自己的高级风险经理,再往下依此类推,各级支行都有风险经理。风险经理和业务经理平行作业,各司其职,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信贷风险管理机构的独立性是维护风险管理的客观正性、控制银行资产风险的重要条件。
还要逐步建立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垂直领导体系。信贷风险管理部门要发挥其客观真实地评价资产质量、有效实施风险监管的职能,必须强调建立一个独立的组织体系。同时,各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部门也必须对上级信贷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以保证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客观公正性。
三、建立个人消费信贷的审批权限动态管理和决策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针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量大、单笔金额小的特点,一般实行的都是授权个人审批制度,而不是对部门、一级分支机构或其法人代表授权。授权的依据主要是被授权个人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从业经验,其过去所经办过的个人消费贷款的质量,对个人消费市场的了解以及审批资格考试的结果等。每一位获得审批权限的风险经理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逐个层次的资格考试,风险经理一般分为若干个级别,各级风险经理的授权额度大小依据个人的级别和所审批项目的风险评级而定。同一行政级别的风险经理,其授信额度的审批权限是不尽相同的。个人审批权限的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商业银行还要建立对所有风险经理的审批业绩进行动态的考核,根据每位风险经理审批贷款的质量,每年对其审批权限进行调整,对审批贷款质量好的风险经理升高其授权额度,反之则下调,对个人消费贷款的审批权限进行动态管理。
为提高个人消费贷款的审批效率,我国商业银行应实行授信审批“双签制”。即每一笔个人消费贷款授信业务的批准,根据其额度的大小,需要有一定级别的两位风险经理签字同意就可以放款。这种“双签制”实际上是授权个人审批制,只要超过权限就上报有权审批人审批,不存在层层审批问题,因此这种“双签制”可以说是一级审批决策制。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比较复杂的、或数额较大的个人消费授信项目也可以通过上会讨论决策。审批决策的重要原则就是审贷分离原则,也就是说贷款的拓展发放部门跟贷款的审批部门不能是同一个部门,从而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以便明确责任,防范风险。
四、强化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研究和监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监控水平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不能利用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对贷款申请人进行历史信用评分,风险预警能力较差,行业分析、数理模型应用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等。因此,强化我国商业银行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进行研究,提高对风险的监控水平,是当务之急。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对个人消费贷款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尽快补充完善数据格式,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统计分析功能,提高本行计算机系统的风险预警功能。一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程成全行性的数据中心;二是对全行的计算机应用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打破目前各分行各自为政,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三是借助外界的力量加强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和发展,请商业银行外部的计算机公司对程序进行优化和升级,但需要行内的计算人员积极参与建设和提需求。根据个人消费贷款单笔规模小但笔数多,违约率高但单笔违约损失小的特点,因此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系统风险,这与公司业务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研究主要是:宏观层面系统风险、群体消费行为和信用研究,人文结构变化研究等等,提高对系统风险的控制能力。
其次,尽快研究和建立自己的内部风险评级模型,用来对客户或债务进行风险评级。风险评级模型中有定量分析指标,也有定性分析指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个人的信用评级还显得相当粗糙,主观、定性指标过多,客观、定量分析指标较少,影响了信用评级的准确性。
再次,要建立风险计量方法和模型,统一全行的风险标准。缺少这种深度数理分析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中的一个不足之处,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扩大,在统计学基础上对各项业务指标进行控制己变得非常急迫,但目前业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已经落后于业务本身的发展。在风险管理上,我们也面临着经验升华高度不够的问题。这种状况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体制运转惯性有很大关系。这种科学抽象程度较高的非常规事务性工作往往被视为一种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事情来看待,因此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几乎全部要集中在事务性工作的第一线,管理队伍的阵形压得很扁,后方相对就变得空虚。而开发新的管理模式,恰恰是要由后方的决策支持性组织来完成的。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适当地拉长业务部门的管理阵形,将日常管理事务和管理模式创新工作从机制和机构上分开,选择合适的人员,建立各级业务主管人员的参谋支持机构,其职责之一,就是要对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进行系统的搜集、研究、消化和借鉴,并要结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定的实施规划,以便切实有效地推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晓华:推行消费信贷出路何在[j].经济论坛,2004(4).
篇2
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在有些地区还表现得比较明显,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消费信贷风险。
一、消费信贷中的风险因素
(一)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在美国消费信贷之所以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消费方式,除个人信用制度比较健全外,银行有周密完备的信用网络,借助于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了一整套信用消费管理体系,银行和商家通过网络可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信用情况,因而能够迅速确定能否向消费者提供贷款。美国消费者到银行申请按揭购车,银行职员立即将他的“社会安全保险号码”输入电脑,查询以往的消费贷款有无不良记录,查实能按时还款后,立即通知汽车经销商可以为其选车。
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采用当面对证或上门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不能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比如,浙江省某银行自2000年初开展住房和汽车的消费信贷以来,发现约有15%的借款人根本就没有在银行代扣账户上存钱,如此高的违规比例显然会造成很大的道德风险。此外,一些借款人由于收入大幅下降或暂时失业等市场原因,无法按期还款,尽管这种情况目前还不多,但随业务量扩大,相应的风险将呈上升趋势。例如,在发放助学贷款时,许多银行经常采用学生互保方式,如果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毕业生就业压力上升,那么大多数学生都可能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加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健全,一旦学生毕业离校,商业银行就很难查寻到借款人的去向和收入状况,这种互保方式蕴含的风险自然会显现出来。
(二)银行自身管理薄弱致使潜在风险增大。
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更缺乏消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对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资料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通常,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表现,有无违法纪录,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现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消费信贷业务的规章制度,操作手段相对落后,主要仍采用手工办理,加上从事消费信贷业务的人员紧、网点少,往往不能做到每笔贷款的审查都与借款人当面调查核对,加上一些业务人员素质不高,审查不严,难免有疏漏。同时贷后的监督检查往往又跟不上,一旦发现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增大。
(三)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在“同情弱者”的文化背景下,我国实践中常常发生“欠债有理”的现象,一些法律法规中似乎也有“维护债务人权益”的倾向。现行法律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者个人贷款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由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比较分散,均是消费者个人,并且贷款金额小、笔数多,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又不健全,特别是在个人贷款的担保方面缺乏法律规范,风险控制难以落实。如汽车消费贷款,国外通行的做法是以所购车辆抵押担保。而在我国购买汽车的单据中,没有一项是出具给银行的,因此汽车抵押给银行后,银行却无法控制过户行为,造成不小的风险隐患。
发展消费信贷,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是重要基础,而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等尚未建立。在实际司法过程中,保护借款人或保证人正常生活,而忽视银行债权法律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也给风险防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消费贷款一般额度较小,而小额债务法院一般不受理,受理了也要付出可观的诉讼费,使银行利益受损。因此,要从法律上对银行个人贷款经营给予必要的保护。
(四)借款人多头贷款或透支,导致信贷风险上升。目前,国内许多银行严重,部门之间缺乏整体的联动机制,使一些道德水准不高的借款人有机可乘,如公司业务部、房地产信贷部、零售业务部、银行卡部等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地办理各不相同的消费信贷业务,且各自都有一套不完整的借款人信息资料,一套核算管理办法和风险控制措施等,致使一些借款人在同一银行里多头借款或透支的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消费贷款风险。
(五)抵押物难以变现,贷款担保形同虚设。一旦消费贷款发生风险,银行通常会把贷款的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而抵押物能否顺利、足额、合法地变现,就成为银行化解资产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交易费用偏高,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影响了银行消费贷款的健康发展。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扩大和抵押贷款的增加,这类问题将会变得更加突出。现阶段,我国住房一、二级市场很不完善,政策上要求对大量非商品房产进行商业信贷支持,而一旦购房人无力还贷,这些非商品房产抵押又无法进行过户转让,银行很难得到充分的处置权,贷款抵押形同虚设。
(六)缺乏资产证券化的有效手段,导致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加。资产证券化将不具备流动性的贷款转化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资产,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缩小商业资产和负债在期限和流动性方面的差距。而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主要消费贷款期限都比较长、金额较大、客户分散,可商业银行的负债期限相对较短,在允许银行参与的资本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的情形下,银行无法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建立融通长期资金的渠道,从而形成“短存长贷”的格局,使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流动性风险显著上升。
(七)利率尚未市场化,消费信贷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消费贷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客户分散且数量大、客户风险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不同客户群应采取不同的利率定价,以实现贷款风险收益的最大化。但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尚处于管制阶段,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差别定价的贷款策略,增加对高风险客户贷款的风险贴水,从而不能有效地降低消费贷款的平均损失率。
(八)指令性发放消费信贷,形成巨大的风险隐患。近年来,为扩大内需,扭转宏观经济形势,人民银行制定了有关指导原则,鼓励各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违规操作现象,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基层行下达硬性的放贷指标。不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对高风险、低信用的客户提供消费贷款,一些地区的基层行甚至为了完成贷款任务,给大量收入无保证的下岗职工发放金额高达数万元的消费贷款,这种现象的蔓延将造成新一轮的风险积聚,不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面对消费信贷的发展过程出现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急需建立一套防范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询体系是银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前提保证。从目前的实际出发,可以分两步走:先在银行内部以信用卡个人信息资料为基础,将其他各专业部门保存的个人客户信息资料集中起来,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使每个客户都有相对完整的信用记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个人信用总账户,个人与银行的所有业务均通过总账户进行。同时,加快建立国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第二步,由中央银行牵头建立一个股份制个人征信公司,联合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劳动力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搜集整理个人收入、信用、犯罪等记录,评估个人信用等级,为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消费者的资信情况。可以先易后难地组建征信公司,起初只联合金融机构,以后再逐步扩大。征信公司应遵循“会员免费提供信息,有偿提供查询服务”原则,把各家金融机构作为会员,金融机构免费向征信公司提供个人信用记录,参加组建的其他部门同样要免费提供有关的个人资信情况。金融机构和个人查询时要付费,以便保证征信公司正常运转。目前,这项工作的试点已经在上海展开,应下大力气将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为消费信贷的全面开展创造条件。
(二)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在建立全社会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档案的基础上,各银行还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以此作为放贷的基本标准,使之从源头上发挥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
信用评价体系一般采用积分制,具体分成四个部分:①基本情况评分:包括个人的一系列情况,如出生年月、学历、职业、工作地点、工作经历、工作单位、家庭情况等等,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积分。②业务状况评分:在信用记录号下,每发生一笔业务,无论是存款、贷款、购买国债及其他金融债券、信用卡消费、透支等等,都有一定的积分。③设立特殊业务奖罚分,如个人信用记录号下屡次发生信用卡透支,并在规定期内弥补透支就可以获得额外奖分;个人贷款按期还本付息情况良好可以获奖分;若发生恶意透支,并且不按时归还所欠本息,就应额外罚分,甚至列入黑名单。④根据上述累积得分评定个人信用等级。
信用评价体系是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银行可以根据个人信用状况规定不同层次的服务与优惠,如信用累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可定期寄送银行资料和服务信息;信用卡透支额度可增大、期限可延长;个人消费贷款、按揭贷款利率在可行范围内可适当下浮;个人贷款担保可根据信用状况等调整。而对信用积分低的客户,则限制办理某些业务,列入黑名单的客户,银行应拒绝提供服务。
(三)重点开发风险低、潜力大的客户群体
选择风险低、潜力大、信用好的客户群是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重要工作。一般而言,可供选择的客户对象包括:一、在读大学生:一般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很可能成为较富裕的人群,具有较高开发价值;他们从读书、工作到成为“中产阶级”有一过程,而这一过程最迫切需要利用个人信用资源,如果银行早期与之建立经济联系,提供金融服务,可能获得终身客户。二、从事于优势行业的文化素质较高的年轻人。目前,发展形势较好的行业有电信、电力、外贸、金融、计算机、教育、医药等。三、国家公务员、全国性大公司或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他们不仅工薪水平和福利条件高,而且一般掌握较好的专业技能,预期收入高,失业风险较低。银行对重点客户应加大营销和调研力度,在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贷款的预期损失比率。
(四)建立银行内部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
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监控,掌握借款人动态,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
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在线查询、分级审查审批,集中检查。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强化稽核的再检查和监督。
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机构,具体办理消费信贷业务,同时建立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作为发放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机构,做到审贷分离,形成平衡制约机制,以便明确职权和责任,防范信贷风险。
(五)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分散消费信贷风险。
消费信贷一般期限较长,造成商业银行短资长贷,加大了流动性风险。西方国家的对策是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赋予其转让、流通职能,从而达到分散消费信贷风险、缩短放款机构持有时间的目的。我国商业银行也应以此为鉴,加快实现资产证券化进程。
在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消费信贷资产,按照不同地域、利率、期限等方式形成证券组合,出售给政府成立的专门机构或信托公司(SPV〕,由其将购买的贷款组合经担保和信用增级后,以抵押担保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由于消费贷款具有利率、借款人违约、提前偿还等多种风险,通过SPV对证券组合采取担保、保险、评级等信用手段可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同时也降低了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同时,抵押担保证券以消费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期限较长,相对收益风险比值较高,为金融市场中的长期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较理想的投资工具。版权所有
(六)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
消费信贷与其他贷款不同,借款人是一个个的消费者,贷款购买的是超过其即期收入限度并较长时间才能归还贷款的财产或耐用消费品。因此,在发放消费贷款时,用抵押、担保作还款保证显得十分重要。在欧洲国家,一般采用住房抵押担保发放住宅贷款,在香港实行购房抵押,又称“按揭”业务,是购房的单位或个人以购房合同作抵押获得贷款的方式,美国的抵押贷款之所以不亚于其它贷款的吸引力,不仅因为有三个抵押市场中介来增强抵押券的流动性和偿还力,而且还因为有抵押担保机构来保证抵押贷款的如期收回,在美国进行住房贷款担保的机构有官办的,也有私营的,一旦购房者违约,它们承担金融机构的贷款损失。美国抵押担保的成功还在于设定了融资机构和二级抵押机构,并建立抵押保险,有效增强了贷款的清偿力。我国要尽快健全抵押担保制度,具体应注意几方面:首先应完善担保法,增加有关个人消费信贷的详细条款;其次,应培育规范的抵押品二级市场,使各种贷款抵押物能够迅速变现。第三,可考虑由政府出面组建消费信贷担保公司,为长期消费信贷提供担保,这也是一些西方国家发展消费信贷的成功经验。如美国有四家政府性质的按揭担保机构,主要为符合规定条件的个人提供住房贷款担保,并向银行收购部分个人住房贷款,发行住房按揭担保债券,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居民难以提供担保和银行的资金流动性问题,促进了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第四,国家应规定一定金额以上的贷款都要设定担保,银行可视各个贷款品种的规定及申请人资信状况,要求全部提供合适的担保方式,并对担保程序进行严格审查。
(七)把个人消费贷款与保险结合起来。
由于银行难以掌握借款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偿还能力的变化,这是个人消费贷款最主要的经营风险。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中,都规定客户必须购买死亡险,以减少银行风险。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将个人消费贷款与保险公司的有关险种、产品组合起来运作。如银行在发放某些消费贷款时,可以要求借款人必须购买某种特定保险。一旦借款人发生意外,不能偿还贷款时,保险公司即要向保险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赔偿金,而这笔赔偿金又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这样,一方面可化解银行的经营风险,实现消费信贷风险的合理有效转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险业的发展。当然,这种险种的保费应当较低廉,使消费者既可以得到银行贷款,又可以得到保险的益处。
(八)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和提前偿还罚息。
1.人民银行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浮动比率、贷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给商业银行以更大的余地,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防范风险。同时,应允许商业银行在办理消费信贷业务中收取必要的手续费、服务费,以补偿商业银行信贷零售业务付出的成本。在消费信贷的利率方式安排上,一般应采取浮动利率制,按年度调整一次,从而减少银行利率风险。
篇3
论文摘要:现在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是现在信用缺失的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对于银行的消费信贷。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消费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项目,但是在扩大贷款的同时,银行也将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本文着重研究商业银行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时所面临的最根本的、最难以处置的风险—信用风险。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的个人信用和消费信贷的现状,然后说明了个人信用在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风险,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信用风脸的对策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中贷款资产占的比重很大,贷款业务仍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住房信贷、汽车信贷、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业务获得迅速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规模也逐渐增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信贷风险也相对提高,除客户道德风险及银行自身管理薄弱以外,相关法律不健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一些相关问题也使银行信贷风险不断加大,其中信用风险成为影响消费信贷发展的首要问题[1]。
一、个人信用在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风险
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着很多风险,但是个人信用问题引发的信用风险严重的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拓展,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
(一)缺乏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的保障从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环境来看,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涉及个人信用方面的规定较少,没有一部专门法律、法规来调整个人信用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少数相关的法律,比如《担保法》、《贷款通则》、《合同法》等与个人信用衔接不够,针对性不强。另外,对于个人失信行为也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惩罚力度和惩罚方式。在配套政策方面,目前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账户制度等尚未出台,导致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状况不透明,不但隐藏着严重的法律与道德风险,同时也使个人资信评估难以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推广。
(二)个人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但是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一直没有建立。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人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人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这就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国民的个人资信状况差,这严重阻碍了消费信贷的推广[2]。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采用当面对证或上门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不能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此外,一些借款人由于收入大幅下降或暂时失业等市场原因,无法按期还款,尽管这种情况目前还不多,但随业务量扩大,相应的风险将呈上升趋势。
(三)银行自身管理薄弱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更缺乏消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对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资料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现国有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人员身兼数岗,个人能力和自身素质不高,专业的信贷业务培训又比较少,使个人消费贷款的技术性要求较高的特点未体现在具体贷款业务操作中,比如对借款人的资信审查、抵押物评估、抵押权的设置等,都需要完备和规范的操作,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业务人员[3]。以上存在的问题已远远不能适应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需要,这对消费信贷业务的长远发展也将造成很大影响和制约。
(四)内部信用评级操作上相对落后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制定了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不足:银行无法通过个人信用体系获得个人信用报告,唯一的选择就是进行严格的信用审查,这就对信誉良好的资金需求者也进行了不必要的资信审查,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使用,银行信息获得的高成本被转嫁到消费信贷者使用者身上,从而使消费信贷资金价格偏高,制约消费信贷的发展;作为资金需求者的消费者却因对银行可提供的消费信贷信息不灵以及繁琐的贷款手续,近乎苛刻的贷款条件和种种担保、抵押、保险审核而退步;缺乏反映评级对象将来的真实偿债能力的指标,没有什么具体的指标或是体系来跟踪反馈贷款人的真实偿债能力,主要还停留在申请贷款信息上以及主观经验判断上,这就使信用风险加大。
二、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信用风脸的对策建议
面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发展过程出现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急需建立一套防范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尽快出台关于规范使用信用数据的法律法规目前尚没有其他对个人征信数据进行管理的政策法规,也没有对某些不可以向社会公开的个人征信数据的严格界定。但到目前为止,在许多政府部门管理的数据中,只有部分工商数据向社会开放。修改后的法律应明确规定,何种个人数据可以向社会开放、开放的方式、数据处理和传播的方式和范围以及时限等。另外应在强制性公开大部分信用数据的同时,确定必须保密的部分,以及确定信用等级的确立。有必要建立一个关于政府部门、企业和公民个人必须依法提供真实数据的法律或法规,并设置严惩提供虚假信息和数据行为人的条款[6]。
(二)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制度光靠银行自己本身是不够的,必须要提高全民的个人信用意识,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询体系是银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前提保证。从目前的实际出发,可以分两步走:先在银行内部以信用卡个人信息资料为基础,将其他各专业部门保存的个人客户信息资料集中起来,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使每个客户都有相对完整的信用记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个人信用总账户,个人与银行的所有业务均通过总账户进行。同时,加快建立国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第二步,由中央银行牵头建立一个股份制个人征信公司,联合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劳动力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搜集整理个人收人、信用、犯罪等记录,评估个人信用等级,为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消费者的资信情况[7]。
(三)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信用评价体系一般采用积分制,具体分成四个部分:①基本情况评分:包括个人的一系列情况,如出生年月、学历、职业、工作地点、工作经历、工作单位、家庭情况等等,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积分。②业务状况评分:在信用记录号下,每发生一笔业务,无论是存款、贷款、购买国债及其他金融债券、信用卡消费、透支等等,都有一定的积分。③设立特殊业务奖罚分,如个人信用记录号下屡次发生信用卡透支,并在规定期内弥补透支就可以获得额外奖分;个人贷款按期还本付息情况良好可以获奖分;若发生恶意透支,并且不按时归还所欠本息,就应额外罚分,甚至列人黑名单。④根据上述累积得分评定个人信用等级。
(四)培养先进的专业信用人才银行要集中力量培养专业信用人才,在最大范围内消除信贷信用风险。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是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体系,加强贷款后的定期和不定期的跟踪监控、风险监测分析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力争在短时间内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映滞后的状况。要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在线查询、分级审查审批、集中检查。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强化稽核的再检查和监督。
现在我国的消费信贷在商业银行中的比重比较大,必须有效的规避和防范信用风险,能否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兴衰存亡。商业银行在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前,可以先进入信用等级系统对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查询。如此一来,银行便可以有效地掌控个人消费信贷,最大限度地规避信贷风险,使得消费贷款业务规范健康地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陈杰.消费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及成因.浙江金融,2006,(3)
[2]黄小彪、黄曼慧.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中国房地产全融,2004,(6)
篇4
【论文关键词】信用风险;信贷评估;信贷资金
【论文摘要】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存在的消费信贷风险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它导致了银行业经营风险增大,影响了中国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发展。笔者探讨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存在的风险,以及对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1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风险
1.1信用风险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方法,加上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和个人收入的不透明,所以银行无法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等状况做出的正确判断,经常发生各种恶意欺诈行为,信用风险因此造成。
1.2流动性风险
消费信贷大多数属于中期或长期贷款,金额较大,但是商业银行的负债期限却相对较短,在允许银行参与的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银行无法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建立融通长期资金的渠道,进而形成了“短存长贷”的局面,这使得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流动性风险显著上升。
1.3抵押物风险
消费贷款大多数采用财产抵押的方式,在借款人不能归还贷款的情况下,银行只能按照合同规定处理抵押物品以抵偿贷款本息。但是可能会因各种自然的、人为的灾害或者周围环境的变化造成抵押物价格下降或价值灭失。并且由于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很多原因将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
2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原因分析
2.1银行自身管理薄弱
2.1.1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的管理机制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比较重视信贷风险控制,银行的信贷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但是,大部分银行机构还不能够正确地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往往不能够同时抓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例如,有些银行片面追求风险控制,没有做好业务发展,以使信贷业务持续萎缩、经营效益居低不上。也有银行为了完成眼前的存款和利润指标,只顾业务发展,而无视信贷资产风险,盲目地发放贷款,从而导致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2.1.2缺乏有效的信贷评估和检测机制
有效的信贷评估和检测机制是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有效的贷款决策及贷后检测以防范信贷风险是很重要的一种途径,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有效的监督机制还没有的建立起来。
2.1.3缺乏完善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
长期以来,风险全程控制的理念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非常缺乏,银行忽略对风险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不完善的管理机制、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与不对称的信息资源,使得商业银行在对客户目标的选择定位、贷款发放、贷后管理与贷款责任等方面存在很多的薄弱环节。
2.1.4信贷队伍不稳定
随着国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不断发展,非常多的优秀信贷工作人员为了追求高薪和较好的职位纷纷跳槽,造成了银行信贷工作人员的大量流失,从而无法保证客户信息连续性和完整性,增加了维护客户关系的成本。而信贷岗位新员工的增多,因为缺乏对业务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对所在银行信贷政策的了解,从而导致各种贷款风险。
2.1.5盲目营销,无规划地发放消费信贷
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抢占市场份额,鼓励分支机构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以求扩大盈利水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违规操作的现象。如:有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对基层行下达硬性的贷款任务,这些基层行为了完成贷款任务,给每个员工下达一定额度的消费信贷任务;有些商业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对高风险、低信用的客户提供消费贷款。这些现象的蔓延将造成新一轮的风险积聚,阻碍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2.2借款人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或者借款人单位出具的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而没有对这些证明的属实进行调查。一些借款人由于收入不稳定或者暂时失业等原因,无法按期还款,导致银行贷款难以按时收回的现象经常发生。
2.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规范消费信贷活动和调整消费信贷关系的法律。现行的法律条款基本上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性个人贷款的条款,对于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由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比较分散,均是消费者个人,并且贷款金额小、数量多,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又不健全,从而导致信贷风险控制难以落实。
3管理措施分析
3.1建立健全信贷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信贷经营管理体系
按照商业银行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银行应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科学的规章制度,实行风险监控和审慎经营,使消费信贷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的程度。严格贷款操作流程,规范贷款手续,使每笔贷款业务都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办理。各商业银行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建立、完善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系统,二是建立、完善信贷资产风险化解系统,三是加强贷款管理,把贷款的“三查”工作落到实处[4]。
3.2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政策的研究
各商业银行要做到及时了解、准确解读国家经济金融调整政策,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加强行业及其信贷投放的跟踪研究,强化行业信贷授信的总量控制。要将“压力测试”引入风险管理,尤其要将政策环境变化纳入测试范围,制定应对危机的策略。要高度重视对产能过剩行业已授信客户的授后管理,及时跟踪了解政策、市场和企业经营的变化,有效识别和衡量信用风险,研究制定积极的防范化解方案。
3.3信贷资金市场化
为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和效益,银行贷款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坚决杜绝人情贷欲,遵免风险贷款,应以“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为原则,走市场化道路,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向,把握行业生命周期。银行要把信贷资金投向确保能够按期还本付息的企业和项目,尤其要增加对科技含高、信誉优良、产品有市场、经营效益好、经营规范、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信贷投人。
3.4大力提高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个极为紧迫的问题。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需要信贷人员具备多方面的品质,如:较强的工作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好的思想品质、较高的宏观政策水平和较精的微观分析能力。因此,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增强信贷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创造以人为本、积极上进的企业文化,激发信贷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常新萍,张国花.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8(06).
[2]吴明飞.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与管理措施分析[J].黑龙江金融,2008(10).
[3]王磊.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金融论苑,2007(12).
篇5
本人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被聘为工商银行支行综合柜员,在聘用期内本人在行及县支行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自身的努力,在、工作上学习上,都了的成绩和巨大的收获,现将工作业绩总结如下:
一、,参加政治学习,理解知识和“”思想,大事,拥护以为首的党的,四项原则,拥护方针政策,遵守行纪行规,政治上要求进步,较高的政治觉悟,学习知识,在年全国上岗考核中考核合格,年了县财政培训的电算化合格证书。
二、热爱本职工作、诚实守信,尽职尽责、用行动和我行的形象和信誉,遵守功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开岗位;热情服务、礼貌待客、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体现、热情、礼貌、周到、谦逊的;《支付结算办法》、《综合核算操作规程》、《营业网点柜员操作手册》、《会计人员岗位工作规范》之规定办理,,按章操作,杜绝差错;化,制度化标准化。
三、服从分工,听从安排;同事之间坦诚相待、融洽相处、信任、支持、学习、的工作环境。
四、学习,技能,工作效力;办理先外后内,细致,快捷,在规定的时限内每一笔现金收付;三年来,过任何差错事故。刻苦钻研,争当能手。凭着坚定的信念,本人已熟练储蓄、出纳、会计、信用卡、网上银行等。在—年度工作中,成绩,荣获支行“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除了在服务客户上本人尽心尽力,在行里组织的活动中我也响应,经常参加组织的竞赛,展示自我,并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的嘉奖。
五、都只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成绩,这与我的和同事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这次我将受聘为工商银行综合柜员岗位,我愿意服从分工、听从安排、努力工作、严守客户秘密,客户正当权益;做技术过硬,思想素质高,安全防范意识强的综合性人才,以综合系统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二则)
年的工作告一段落了,里我只简要的总结一下我在年中的工作情况。
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经验的增多,我对我个人在工作中的要求也在的。我所在的岗位是农行的服务窗口,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本行的形象。我的工作中有一丝的马虎和放松。众所周知,朝阳支行有两个储蓄所是最忙的,我那里。每天每位同志的平均就要二三百笔。接待的顾客二百人左右,的工作环境就迫使我的提醒要在工作中再,行里的制定的规章制度来操作。一年中如一的要求,在我的努力下,年我个人一次责任事故。在我工作的,还用我多年来在储蓄工作中的经验来帮助的同志,同志们样的问题,只要问我,我都会细心的予以解答。当我也有问题的时候,我会虚心的向老同志请教。对待技能,我心里有一条给规定的要求: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千方百计的把不会的学会。想在工作中帮助人,就要使的素质。
我有渴望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在每一次行里发展新的时候。只要需要有人在加班,我头站。加班到几点,我都从来任何怨言。我知道,这对我个人的信任。我也会的好每一次学习新的机会,新的测试工作,不给整个支行的工作拖后腿。种想法下,我的了分理处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也受到了同志们的好评。
我所在的长营储蓄所是分行级的青年文明号。就象所里贾同志说的:是互敬互爱的大家庭。常听知道所情况的同志讲,从没见过有那个有这里同志间关系如此融洽的。是工作上,生活上,同志间都象一家人一样,从一点矛盾,有意见工作上的不同,的意见就意味着工作水准的。我一直我人的先天性格决定了我非常适合在储蓄做,我的脾气非常好,而且工作月历的,做事也越来越学会的稳重。好脾气对所里而言就意味着好的服务,我以青年文明号的标准来要求。我工作到现在,从没受到过一次外面顾客的投诉。在平时有顾客对的工作有不同看法的时候,我也能把客户不明白的事情解释清楚,使顾客满意而归。
位于城乡部,有着密集的人口。在储蓄所的周围还有好几所大学与科研所。文化层次各不相同,每天都要为不同的人服务。我时刻提醒要从细节做起。把行里下发的精神与要求到工作中,细微化,平民化,生活化。让客户里感受到温暖的含义是。
所里经常会有外地来京的务工人员来办理个人汇款,人连所需要的凭条都不会填写,每次我都会十会细致的为讲解填写的方法,一字一句的教,直到学会为此。临走时还要叮嘱收好所写的回单,以便下次再汇款时真写。当为每办理完汇款的时候,都会的我表示感谢。也许有人会问。个人汇款在储蓄所只是一项代收。并所里的存款额,为还要这么热心的去做,我这里用另处一名同志的话来解释。“来北京都不容易,谁都有不会的时候,帮是应该的。”我用心来为顾客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当我听到外边顾客对我说:你的活儿干的真快……那个胖胖的小伙子真不错……农行好……的话的时候。我心里就万分的高兴,那并不光是对我的表扬,更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工作的激励。
新的一年里我为制定了新的,那要加紧学习,的充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时期的挑战。明年会有更多的机会和竞争在等着我,我心里在暗暗的为鼓劲。要在竞争中站稳脚步。踏踏实实,目光只限于自身周围的小圈子,要着眼于,着眼于今后的发展。我也会向同志学习,取长补短,交流好的工和经验,进步。征取的工作成绩。
(三则)
工商银行分行的工作告一段落了,里我只简要的总结一下我在年中的工作情况。
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经验的增多,我对我个人在工作中的要求也在的。我所在的岗位是农行的服务窗口,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本行的形象。我的工作中有一丝的马虎和放松。众所周知,小榄支行有两个储蓄所是最忙的,我那里。每天每位同志的平均就要二三百笔。接待的顾客二百人左右,的工作环境就迫使我的提醒要在工作中再,行里的制定的规章制度来操作。一年中如一的要求,在我的努力下,年我个人一次责任事故。在我工作的,还用我多年来在储蓄工作中的经验来帮助的同志,同志们样的问题,只要问我,我都会细心的予以解答。当我也有问题的时候,我会虚心的向老同志请教。对待技能,我心里有一条给规定的要求: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千方百计的把不会的学会。想在工作中帮助人,就要使的素质。
我有渴望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在每一次行里发展新的时候。只要需要有人在加班,我头站。加班到几点,我都从来任何怨言。我知道,这对我个人的信任。我也会的好每一次学习新的机会,新的测试工作,不给整个支行的工作拖后腿。种想法下,我的了分理处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也受到了同志们的好评。
我所在的长营储蓄所是分行级的青年文明号。就象所里同志说的:是互敬互爱的大家庭。常听知道所情况的同志讲,从没见过有那个有这里同志间关系如此融洽的。是工作上,生活上,同志间都象一家人一样,从没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有一点矛盾,有意见工作上的不同,的意见就意味着工作水准的。我一直我人的先天性格决定了我非常适合在储蓄做,我的脾气非常好,而且工作月历的,做事也越来越学会的稳重。好脾气对所里而言就意味着好的服务,我以青年文明号的标准来要求。我工作到现在,从没受到过一次外面顾客的投诉。在平时有顾客对的工作有不同看法的时候,我也能把客户不明白的事情解释清楚,使顾客满意而归。
位于城乡部,有着密集的人口。在储蓄所的周围还有好几所大学与科研所。文化层次各不相同,每天都要为不同的人服务。我时刻提醒要从细节做起。把行里下发的精神与要求到工作中,细微化,平民化,生活化。让客户里感受到温暖的含义是。
所里经常会有外地来京的务工人员来办理个人汇款,人连所需要的凭条都不会填写,每次我都会十会细致的为讲解填写的方法,一字一句的教,直到学会为此。临走时还要叮嘱收好所写的回单,以便下次再汇款时真写。当为每办理完汇款的时候,都会的我表示感谢。也许有人会问。个人汇款在储蓄所只是一项代收。并所里的存款额,为还要这么热心的去做,我这里用另处一名同志的话来解释。“来北京都不容易,谁都有不会的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时候,帮是应该的。”我用心来为顾客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当我听到外边顾客对我说:你的活儿干的真快……那个胖胖的小伙子真不错…农行好的话的时候。我心里就万分的高兴,那并不光是对我的表扬,更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工作的激励。
新的一年里我为制定了新的,那要加紧学习,的充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时期的挑战。明年会有更多的机会和竞争在等着我,我心里在暗暗的为鼓劲。要在竞争中站稳脚步。踏踏实实,目光只限于自身周围的小圈子,要着眼于,着眼于今后的发展。我也会向同志学习,取长补短,交流好的工和经验,进步。征取的工作成绩。
(四则)
两年来我一直在银行市分理处工作,今年月份跟随分理处从支行转到区分行部,经历了不同的主管行;我也在的培养帮助、同志们的支持下,从最初的储蓄柜员成长银行优秀的个人客户经理。两年来,普通的柜台人员客户经理,我都遵循为客户服务的原则,将客户的利益位,尽职尽责,无愧于。现将我这两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自觉理论学习,个人素质
自觉政治理论学习,自身修养。我参加分支行党支部组织的学习活动,并注重自学,学习了七一讲话、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执政能力的决定等,了的理论与政治素质,了在和党性,强化了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学习银行新出台的政策,学习分、支行的经营分析会议,使在一线服务中的行的政策。
在学习,我的总结经验,并与身边的同事交流沟通,努力使在尽短的内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和内容。我还自觉学习商业银行营销策略、个人客户经理培训教材、金融案件分析与防范等与工作的政策、法律常识,积累的知识。
此外,分行安排我参加了个人理财师和个人客户经理的培训。在每周一次的培训中,的课程学习使我的知识储备和层次了,并的了客户经理的角色。分行的“将银行打区域市场内客户首选银行”和“银行要大市场份额”的学习,使我理解了我行出台的方针和政策,看到了建行发展的巨大潜力,了发展的紧迫感。
二、脚踏实地,努力好工作。
在银行分理处工作的两年中,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了从储蓄员到个人客户经理的转变,期间我的工作和的成绩主要包括几个:
作好客户分流工作,排班制度。储蓄员期间,我分理处客户排队严重的,在当时还大堂经理和人员的情况下,我分析和对流水的统计,借鉴行的经验,在和沟通交流以后,了设立综合柜台,将对公和对私的和起来,了柜员办理的,也在程度上了客户排队带来的。此后,排班经验被介绍给支行分理处,并在范围内推广。
改进绩效考核办法,员工性。原来分理处员工的团结,提倡同工同酬,不鼓励拉大员工间的绩效收入,然而却挫伤了员工的性,使得储蓄柜员和会计柜员间,甚至储蓄柜员间也有矛盾。分理处对此视,为此我了性的建议,要绩效考核办法,分理处二次绩效分配的比例,鼓励员工多营销,多办理。并单纯的服务型向服务营销型的转变。当时大家并不真正理解是服务营销,还表示的怀疑。但从今年区分行了要“将银行打区域内市场首选银行”,并表示网点要从传统的单纯服务型向服务营销型转变,大家才真正的理解。而琅西分理处有一年多了。分理处的中间收入和人均绩效子在支行的排名也从落后的名次,升到支行前列。
锐意进取,创新营销新思路,为支行和分理处争得了荣誉。银行个人客户经理,我代表支行参加银行广西区分行客户经理年前二季度的电子银行、届劳动竞赛,在全区1000多名客户经理中脱颖而出,两次均排名。并且每次积分比、名积分的总和还要高。我的经验总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谈电子银行营销》,发表在银行总行网站上,桃源支行为此开设“客户经理营销”专栏长达半年多。我多次优秀客户经理代表随区分行电子银行部的到建行支行、支行、支行、新城支行经验交流。在我担任客户期间,琅西分理处的保险营销更是了两年来保险营销零的记录,基金的销售在支行领先地位。一时我在银行内部声名赫起。支行办公室要求,支行七星西分理处的5位员工每人每天连续星期来和我跟班学习,并回去写成工作总结。付出总有回报,在届比赛中,我名,让我去香港学习考察机会;在届比赛中,我又名并唯一的特等奖者,一台价值元的笔记本电脑的奖励。我也在支行全行经营大会上登台领取支行额外给的专项奖励。
理论,勇于新理论、新问题。我习惯将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的做法,记录在个人客户经历日志中,并整理,然后思考和后,论文,在银行内部网站发表《SWOT分析: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银行客户经理制运行及》、《认识客户投诉服务竞争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谈电子银行营销》等论文。支行特约通讯员,我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并将的有代表性和性的事情,写成了多篇通讯报道。此外还写随笔,和同事们的好评。
第五,努力与客户沟通,化解矛盾。客户经理是对外服务的窗口,是银行对外的形象。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就反映建行的服务,我在努力自身的综合素质,给客户最优质的服务。然而难免也遇到蛮不讲理的客户,我也试着去包容和理解他,也了客户的理解和尊重。分理处也零投诉的。
(五则)
年是我行股份制改革的关键一年,是我行发展战略的之年,是体制与机制的变革之年,公开上市的关键之年。年,在行和支行党委的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房信部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了“不为找理由,只为想办法”的工作理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克服工作中遇到的种种,行和支行的规章制度和措施,省分行制定的“发展年”、“安全运行年”等方针政策工作。
一、行和支行党委关于年年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密切支行专项治理工作。
年年是省分行确立的“安全年”,为省分行和支行党委对“安全年”的工作安排和要求,我部成立了“安全年”工作,制定《房信部“安全年”工作实施方案》,班后会的学习,把行和支行的会议精神、工作安排和部署传达给每位员工,使全体员工清楚认识当前我行的、任务和要求;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安全年”工作实施方案》、《违纪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我行工作人员违规办法》等文件,对典型案件的学习分析和,学习和,案件防查制度,使全体员工从认识安全防范的性、必要性,规章制度、遵纪守法观念,牢固廉洁自律和风险防范意识,并以此我部的日常工作,合法、合规;支行“访百家、谈百人、到百点”活动工作要求,谈心、上门拜访等,员工思想、协助员工解决工作、家庭等,员工状况。在专项治理工作的,我部注重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今年,我部在工作中了员工的组织纪律性,教育员工爱岗敬业,工作中提倡员工发扬无私奉献精神,鼓励员工参加支行组织的乒乓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活动调动员工的性、性,发扬团队精神,了的、战斗力,了的工作。
二、迎难而上,个人贷款营销工作,贷款余额止跌回升。
年年是我行省分行制定的“发展年”。年初,省分行向我支行下达了商业性个人按揭贷款余额新增21000万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新增3400万元的任务。但直至月,贷款余额不升反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4232万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1789万元;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799万元。发展不理想,主要有几原因:我行个人消费贷款对客户的贷款用途有的限制,申请资料的要求,客户不愿意到我行申请个人消费贷款;我行助业贷款的操作办法未能市场需求,助业贷款受到限制;自年年初省分行停止我支行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经营权后,发展商未恢复与我支行合作的信心;四是我支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依赖性较强,发展不均衡;五是我行信贷政策收紧,个人类贷款准入门槛较高;六是我行按揭政策竞争力;七是受到银行按揭贷款利率,客户提前还款量。面对和问题,我部了多种措施,扭转不利。
1.分清岗位,职责。
房信部是年年月由原房地产金融客户部、个人客户部及个人银行部的岗位组建而成。成立后,我部马上制定的《房信部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方案》,分工和流程控制的需要,把前后台各岗位分设成贷款营销岗、公积金岗、贷款申报岗、贷款发放岗、客户服务岗、贷后管理岗、档案管理岗、综合管理岗等岗位,对各岗位的职责了清晰的划分,上了分工、职责、岗位制衡的。
2.优化流程,培训。
在我部过程中,发展商对我支行贷款发放速度的要求。为恢复发展商与我行合作的信心,发展,我部对贷款流程了和优化。
篇6
关键词:汽车金融;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1引言
国外汽车工业发展已有百年历史,论文在消费信贷方面已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适应当前汽车工业发展的步伐。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国内汽车消费信贷在贷款主体、风险管理水平、市场秩序等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在汽车消费信贷领域的落后现状,严重制约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改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从而带动汽车工业的发展,并推动经济的发展。
2国外汽车消费信贷的特点
国外汽车工业经过百年的历史发展,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由最初的全款支付方式,转化为一个完整的“融资—信贷—信用管理”的运行过程,这为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外汽车消费信贷已经比较成熟。本文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信贷为研究背景,得出了其消费信贷的特点。
2.1汽车金融服务主体多样化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机构主要有:汽车金融公司、银行、信贷联盟、信托公司等。在汽车融资销售方面,以美国为例,汽车金融公司占39%,银行占26%,其他机构占35%。在国外,银行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的优势已逐步被其他金融机构所取代,因为其他机构相较于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具有更明显的竞争优势。它们更多的是与汽车公司的利益紧密相关,在汽车行业不景气时,银行往往出于风险的考虑,会逐步收缩汽车消费信贷的规模;相反,其他机构由于与汽车公司的利益休戚相关,不但不会减少信贷规模,还会以零利率的汽车贷款换取汽车销售的增长。其次,在经营的专业化程度方面,其他机构也比银行具有更多的优势。风险控制、业务营运等方面,其他金融机构都形成了一套独立和标准的业务系统,不仅降低了交易费用,而且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2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全面
随着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扩张和竞争的加剧,毕业论文金融服务公司的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大,应消费者的要求,设立了产品咨询、融资、租赁、保险、零部件供应、维修保养、新车抵押和旧车处理等领域,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对汽车生产销售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为客户提供信用卡,使其在保险、维修、燃油的同时也享受了低利率透支的待遇。在美国,客户不仅可以获得汽车贷款服务,也可销售各种形式的汽车租赁服务。
2.3风险管理比较完善
目前,国外在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体系,不仅降低了信贷的风险,而且也扩大了汽车消费信贷的规模,从而促进了汽车销售的增长。为降低汽车信贷的风险,国外已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汽车信贷社会服务体系: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调查机构、抵押登记部门、催收和追缴部门、旧车拍卖中心等,这些机构大大降低了汽车消费信贷的成本,减少了汽车信贷风险。健全科学的资信评价体系,是保证汽车消费信贷的关键,是促使汽车公司正常运作的重要环节。国外的信用机构采用的是高度的货币电子化将个人消费信用档案、个人收支状况等重要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反映出来,银行及其他相关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比较全面的资料。为了进一步降低信贷的风险,对融资的车辆要求设定抵押权或取得所有权,要求购买者对融资车辆购买保险,要求经销商及主要股东对融资合同做连带保证,并对逾期未缴款客户进行催收,并且通过健全的网络系统对有效追踪催收后客户付款情况进行及时记录,以便以最快方式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债权。
2.4具有健全的法律保证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汽车消费信贷、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在美国,统一的《商法典》、《贷款条件表示法》和《公平交易委员会法》等相关法律,对买方与卖方的权利义务、担保责任等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如汽车消费信贷的流动抵押权、分期付款融资与汽车消费信贷相关问题均做出了明确的法律界定。在日本,《分期付款销售法》则对通商产业省的责任进行详细周全的介绍,着重于对分期付款销售的监控与调节,保护购买者的利益。这些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大大提高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运转效率,减少了贷款呆帐的风险,避免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秩序的混乱。
3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高级消费用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消费信贷的兴起,国家比较成熟的金融市场来看,汽车消费金额的60%~70%都依赖于贷款。然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比较晚,汽车市场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的相比,特别是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起步不过10年,还存在着包括市场主体、服务产品单一以及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和不规范等问题。
3.1汽车金融服务主体比较单一
在我国;商业银行是目前开办汽车消费信贷的主要机构,约占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95%。医学论文而其他相关的金融机构由于受资金来源限制较大,所占的比例很小不到5%。这些都不适应汽车工业发展的要求。
3.2汽车消费信贷服务质量低
消费信贷其实是一种金融服务,所以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市场的发展。所以,汽车消费信贷并不是单指将车卖出,还必须将售后服务纳入这一过程中。目前,多数提供消费信贷的机构已清楚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均以自营或联合等不同的形式提供汽车销售一条龙服务和售后服务。然而售后服务的深度与细致度方面,国内与国外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3.3风险防范机制不规范
金融机构从事消费信贷业务都把防范风险、保证安全放在首位。金融机构贷款与否,首先要考虑的是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个人征信制度,因此金融机构对借款者的偿债能力及资信状况都难以及时准确地把握。这就极大的缩减了信贷的规模及范围,从而影响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壮大。在信用制度不完善而消费者可提供的抵押物有限的情况下,银行为了降低汽车消费信贷违约所带来的风险,往往会要求保险公司开办履约保证保险。然而,保险公司这时既要承担车贷保险的风险,又要承担道德风险,巨大的风险则是保险公司难以承受的。这种情况下,银行极有可能失去有效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从而延缓了汽车销售速度。
3.4法律制度不健全
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未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尽管《贷款通则》、《担保法》针对消费信贷有一些介绍,但还没有形成汽车消费信贷的相关立法、司法、执法成套的法规。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无章可循,而且一旦借款人违约,会出现耗时耗力、执行难的局面。相对于汽车消费者的权益尽管受到现行《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的保护,但是与上述法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完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4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对策分析
(1)在汽车消费贷款方面,应该打破银行一家独汽车市场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有关统计显示,从发达大的现状,当然单纯采用国外的措施(商业银行退出大部分市场份额,让汽车专业金融公司占居主导地位)也是不明智的。我国应根据现实国情采取适当可行的方法。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合作打开市场,利用银行资金充足的优势,把资金贷给汽车金融公司,由汽车金融公司做贷款零售,银行与其共同分享利益。在汽车信贷服务质量方面,应尽量涵盖汽车售前、售中、售后的全过程,同时还要开展购车储蓄、融资租赁、汽车消费保险、信用卡、汽车旅游信贷等业务。这些举措不仅推动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汽车销售的迅猛发展。
(2)汽车消费信贷必须建立在以个人信用管理为业务核心的基础之上,要具备一套完整的、有效的个人信用管理技术和办法,从而保障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信用管理体系应分为贷前、贷中、贷后三部分。贷前的工作主要是针对个人资信水平、财产状况、收支状况调查与评价;贷中的工作主要是个人信用状况监控,观察是否及时的偿还贷款,财产状况有无重大变故等;贷后工作则是对个人信用风险处置,并对其结果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3)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车贷险的风险广泛复杂,单凭保险公司的能力是远远不足的,而由于贷款银行的业务比较多,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也较少,其力量也是不足的,所以更科学的方法是加强多方合作。贷款银行、保险公司、汽车经销商三者形成一个联盟,共同拟订合作协议,共同承担风险,共享利益。这样就可以借助银行资金的优势、保险公司人员的专业、经销商的担保,减少风险,化解危机,维护汽车金融市场的繁荣与稳定。
(4)应进一步建立与汽车消费信贷相配套的法律制度,使得银行和保险公司在贷款人发生违约行为时,能够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英语论文健全的法律制度应该对个人的信用制度、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等进行严格的规范,对消费者的还款行为的监控责任也应进行明确。
5结语
汽车消费信贷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不仅可以调节汽车供求矛盾,而且可以提高居民购买力、扩大内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我国汽车市场而言,我国己经形成一个巨大的买方市场,发展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对于有效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汽车消费信贷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李玉泉,卞江生.论保证保险[J].保险研究,2004(5):1-6.
吴勇.浅谈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出路[J].重型汽车,2004(3):1-4.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融资;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融资模式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
1.促进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互联网金融在第三方支付和社交网络信贷方面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直接对商业银行经营造成威胁,再加上央行取消了贷款率下限,商业银行制度红利逐渐消失,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迫在眉睫。面对日趋激烈的零售银行业的竞争,银行应积极作出经营策略的调整,在信贷方面实现客户下沉,加快中间业务创新,建立持久盈利的客户关系和较高的客户忠诚度。
2.促进商业银行注重客户的体验。互联网利用交互式的营销策略、开放式的金融平台、简易的操作程度以及具有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受到了客户的青睐,无形中稀释了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商业银行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在区别客户贡献度的基础上注重客户的体验。从客户的角度来审视金融产品、重新对金融产品进行设计、完善金融的服务体系、实施网络营销的策略同时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服务流程等等。
3.促进商业银行提高科技水平。互联网金融在数据信息处理等科学技术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因此,商业银行要想稳固发展地位,必须加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在银行内部采用数据整合技术,并且建立一个市场的细分系统和客户的人性化管理系统。把这种集中数据的技术转化为商业银行可以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有效生产力,确保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紧密相连,寻求共赢,充分发挥二者在市场经济当中的优势,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监管
整个互联网金融体系当中,由于管理方面的缺陷,行业自律性差。只有一小部分的金融企业能够遵守《小额信贷信息服务机构自律公约》。目前,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中以及金融的监管制度中,缺乏针对互联网金融制定的监管策略。随着银行风险的日益扩大,特别是受“哈哈贷”倒闭的影响,银监会在2011年的8月份颁布了《人人贷款有风险的提示通知》。按照这个文件当中所规定的内容,P2P这种信贷业务本身并不在金融监管的范围之内,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有效的防止风险的蔓延。
二、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缓解作用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中小型业融资困难这一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生存及发展。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来临,互联网金融为中小型企业来带了转机。互联网金融是打破垄断,实现金融民主化的利器,它在个人消费贷款以及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放款速度快、产品类型多样以及贷款审批流程简单等。
新生的融资平台朝着社交网络模式与银行融资服务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企业可以在网络社区上找到贸易伙伴、融资支持、财务咨询等,体验网络化的全生态金融服务,使标准化的金融服务成为企业在更加和谐的金融生态中唾手可得的便利资源。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互联网金融虽然起步时间晚,发展时间较短,但它的发展前景良好。针对互联网在处理金融业务方面的特点、经营风险等进行分析,预测其发展前景,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首先,多元化资源的战略整合是互联网金融的一大趋势。互联网金融融合了数据信息优势、社交网络和第三方支付,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助于实现融资的民主化和金融的普惠性,其重要形式之一是P2P模式。P2P实质是一种“众筹”模式,侧重小微金融的发展,其通过发现潜在金融消费者,金融创新简单化和标准化,量化放贷控制风险,有独特的优势。但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同质化,模仿盛行,在发展过程中需避免“伪创新”。
其次,以互联网金融为基础的IDSS(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带来丝理财趋势。随着居民个人财富的增长和理财意识的强化,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需求逐渐加大。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和专业知识,很难再“大海”中找到合适的理财产品。IDSS的数据基础则可以渗透至个人客户的理财服务,帮助银行开发、客户选择理财产品。
再次,风控成为互联网金融崛起的瓶颈。融资的民主化带来方便的同时,在携带着风险。数据的便利反过来也会使不法分子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非法获得个人和企业信息。法律技术和制度创新支持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要环境。
为了最大限度避免金融系统当中存在的风险,必须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实施分流疏导、科学引导,并且要在必要的时候颁布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政策。实现互联网金融在管理过程中的自律性,进一步提高行业服务的透明度。强化互联网金融当中对金融理念的认知程度,积极控制坏账率,使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知识可以受到更广泛的推广。大力倡导责任金融、惠普金融,提高公众在金融方面的风险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以及资金风险的辨别能力。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创新是相互统一的,因此,在实现金融创新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使金融监管工作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小、轻、新”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主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互联网金融到来的步伐,使传统的融资体系得到完善,促进民间金融的阳光化、规范化。我们应当展开怀抱,迎接着互联网金融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更大的便捷,提高金融普惠性,实现金融部门服务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1]李麟,冯军政,徐宝林.互联网金融: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鲶鱼效应”[N].上海证券报,2013(8).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经营风险;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是伴随着其建立而产生的,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其经营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尤其是在我国逐步放开利率、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利率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一种主要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利率风险就是指商业银行由于利率政策设定不当而给其自身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其主要特征是市场利率波动造成商业银行持有资产的损失和银行收支净差额产生风险。根据市场化利率的特征,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督原则》中,把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分为:重定价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基差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一)重定价风险
重定价风险是利率风险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其根本原因是资产负债在总量及期限结构上的不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尤其突出。具体表现为:资产与负债总量之间比例关系不合理;存在以短期存款支持长期贷款的期限结构;在利率市场化下,同期限的存贷款之间的利差不合理,体现为存款成本的上升和优质信贷资产利率的下降。
(二)基差风险
基差就是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的利率或价格差。用公式表示为:基差=现货市场价格(利率)-期货市场价格(利率)。一般来说,基差风险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4个方面:套期保值交易时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基差水平及未来收敛情况的变化;影响持有成本因素的变化;被套期保值的风险资产与套期保值的期货合约标的资产的不匹配;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随机扰动。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贷款所依据的基准利率一般都是人民银行所公布的利率,因此基差风险比较小。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因业务需要,可能会以LIBOR或者美国国库券利率为参考,因此而产生的基差风险也相应增加。
(三)收益曲线风险
收益曲线风险也叫收益率曲线风险,是指由于收益曲线斜率的变化导致期限不同的两种债券的收益率之间的差幅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风险。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也会使收益率曲线的斜率、形态的变化对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影响,当收益曲线的意外位移对银行的收益产生不利影响时,从而形成收益率曲线风险。例如,若以5年期政府债券的空头头寸为10年期政府债券的多头头寸进行保值,当收益率曲线变陡的时候,虽然上述安排已经对收益率曲线的平行移动进行了保值,但该10年期债券多头头寸的经济价值还是会下降。
(四)期权性风险
期权性风险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隐含的期权。一般而言,期权赋予其持有者买入、卖出或以某种方式改变某一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的现金流量的权利,而非义务。期权可以是单独的金融工具,如场内(交易所)交易期权和场外期权合同,也可以隐含于其他的标准化金融工具之中,如债券或存款的提前兑付条款、贷款的提前偿还等等。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内含期权风险,主要有两种:核心存款客户的随时取款风险;借款人的提前偿付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可能导致的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赋予了商业银行资金定价的自,这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利率的频繁波动更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1、资产和负债期限结构不一致导致收益不稳定。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数额、期限和结构,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较大,加之其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不匹配,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频繁波动极易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而当其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一致,或者资产与负债的利差波动不同步时,银行收益变动的风险更大。
2、银行间的利率竞争加大了贷款风险。利率市场化给予了商业银行更广泛的自主经营空间,同时也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可由各金融机构或金融工具间利率水平差距缩小来体现,它使得利率成为银行竞争优质客户、争夺优良项目和扩大资金来源的重要工具。为追求短期收益,在存款利率大幅度上升即银行成本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商业银行势必相应地提高贷款利率,其结果必然是刺激风险贷款需求增加,偿还能力较强的低风险企业可能因利率过高而退出信贷市场,而那些偿还能力较弱、具有高风险的企业则充斥着信贷市场。
3、利率调整的时间、幅度不同可能产生基差风险。回顾近几年我国存贷款的调整,每次调整中存贷款利率的变动都是不同步的。如从1996年起,人民币1年期存贷款利差最大为3.6%、最小为1.8%,存贷利差处于不断变化中。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导致利率波动加剧,当商业银行根据基准利率的变化调整存贷款利率水平时,利率基差风险将会更大,这必然影响银行正常的利息收入。
(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利率风险管理缺乏足够认识。由于我国利率长期受到严格管制,20世纪90年代以前,官方利率基本稳定不变,商业银行根本没有利率风险意识。虽然随着近几年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于利率风险的认识有所加强,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之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不良资产比例过高,现行管理偏重于防范信贷风险,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缺乏对风险管理的重视。而利率风险管理又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适应中国特色的利率风险管理理论上处于探索阶段,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和认识不够。
2、利率风险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利率风险管理需要一套严密、科学、权威性的组织体系和决策机制。现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常常是由某一部门负责执行央行的利率政策,从而缺少商业银行自身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有效的决策机制以及利率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同时,在硬件方面,由于缺乏有关利率风险管理的系统软件,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数据很难采集,信息加工处理很难正常运作,很难及时、准确进行利率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导致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手段滞后,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对利率风险管理的要求。
3、资产负债结构单一。从资金来源和运用来说,我国商业银行获取和运用资金的渠道比较单一。然而在负债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负债基本上是被动的。负债种类少,融资渠道单一,存款负债占较大比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大特点。我们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在资产方面,中国建设银行的贷款资产占较大比重。2002年,设银行贷款占总资产比例为57.29%。其中,公司、房贷和个人消费贷款,分别占贷款总额的71.32%、26.9%和1.78%。可以看出,信贷资产以公司为主,房贷和个人消费贷款所占份额较少。这样的资产结构,既不利于分散风险,也不利于资金周转。在负债方面,负债种类少,融资渠道单一,存款负债占较大比重。2001年末,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82.34%;2002年末,为84.32%,银行很少通过同业拆入或金融市场筹集资金。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解决对策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已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方面面临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商业银行具体需在以下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一)增强对利率的预测能力
要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必须对市场利率变动和走向做出科学的预测。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众多,因此商业银行应一方面加强宏观经济的研究,从多种渠道收集反映经济情况、货币政策的信息,对利率走势做出较为合理的预测分析,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尤其对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操作的动向、再贴现率、再贷款率等更应时刻关注;另一方面应摸清本行的利率水平与结构,分析各相关因素对利率的影响程度,当外界环境或内部条件变化时能及时调整利率水平。同时,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利率风险度量模型,观测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根据度量的结果对风险进行规避。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资产负债业务的利率风险头寸、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支持等是其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对于分支机构众多的商业银行,其总行对整体利率风险头寸的调整必然导致各分支机构之间资金的频繁往来,因而应在总行与各分支机构之间建立起畅通的资金流通渠道,以确保对利率风险控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健全利率风险内控机制
统一管理资金并完善内部资金价格形成机制,是商业银行防范利率市场化风险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和内部资金价格进行预算管理,加强风险总量控制和转移,实现全行经营目标和风险制衡与转移,构建业务垂直管理和业务风险垂直管理的运行机制。
(四)强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贯穿于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全程,对负债成本、资产盈利和市场利率的变动进行经常性的综合分析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任务。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增强,市场利率的变动可以通过增加负债成本、减少资产收益、降低所有者投资价值的方式对银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尽可能使利率变动带来的负债成本变动和资产盈利变动相抵,从而规避利率变动风险。
参考文献:
1、郝红雨,侯先荣.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4).
2、刘永军.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金融投资,2007(6).
3、卓文琴.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4).
4、黄玉娟.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08(8).
篇9
论文关键词:商品住宅 价格上涨 宏观调控 消费理念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特别是商品住宅呈现 出迅速发展之势,全国商品房价格保持持续上扬或维持在高住运行。如何正确面对高涨的商品住宅这一特殊消费品,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真正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住宅环境,是政府和个人都应认真分析思考的问题。
一、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1.商品住宅价格全面上涨 。2003年 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快 速 上涨 ,21304年 1-9月份 商 品住 宅 价格 增长率 比去 年同期上涨 13. ,超过人均可支 配收入 8.7%的增长率 。分城市看 ,杭 州房价 平均从 2000年每平 方米 3000元 ,涨到现在的 550o元 以上 ;福州 近 3年 时间房价平均 从 2000元/平方米涨到 6500元/平方米 。2003年上海市商 品房销售价格 平均每平方米达 5118/平方米 ,比 2002年增 长 24.2~/0。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对 35个大 中城 市房地 产市场调查 显示 ,21304年第一季 度房屋销售价格 比去年 同期上涨 7.70/0,土地交易价格上涨 7. ,房屋租金上 涨 0.6%。2004年 6月份以来 ,全国住房价格 连续几个 月 出现 了两 位数 的上 升势头 ,6月同比上升 11.6%。1-7月上升 12. ,1-8月 上升 13% 19月上升 13%。其中商品住宅 1-9月 同比上升 10.4%。房价上升之快 ,已成为 当前 中国房地 产市场 中最 突出 的问题 ,是关系到居民生活 ,国 民经济 ,通货 膨胀和宏观调控 的大 问题 。
2 商品住宅销售额 超常增长 。商品住宅 销售额增长率应以略高 于社会 消费 品零 售总额 增长率 的速度增 长 ,过高的增 长意 味着存 在 真实 需求 以外 的投 资需求 。2003年和2004年 1--9月份 ,商品住宅 销售 额增 长率 以远高 于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 的速 度增 长 ,达到 27.2~/0-39.70/o,高出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18.1--28.2个百分点 。而 1992-1993年房地产过热时期 ,商品住宅销售 额增长率达 到 42oa--56%,高出社会消 费品零售 总额增 长率 25--27.5个百 分点。这 表 明房地产销售市场存在 着大量 的投 机需求 。
3.投资性 购房 的 比重较高 。投 资性 购房 资金 占总购房资金的比重是判断房 地产泡 沫的重要 指标 。国际 上这一指标 的警戒标 准为 10%。据有关 部门调查,目前各地 投资性购房比重 增长过快 。例 如 ,上海 市境外 和外 地住宅购 买需 求 比重 按面积计算 高达 2 左 右 ,投 资性购 房比重达 16%写字楼投资购房 比重高达 40%;福 州市外地人购 房的合 同登记量 、面 积和余额 分别 占同期 总量 的 42% 、44.9%和 45.4%杭州 商品房的购买 者 中本地 人不到 50%。
4 开发投 资额 超常增 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房地产供给对需求最直接的反映。开 发投资额超常增长可能意味着投机需求和虚高价格的形成 。而衡量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快慢的指标是房地 产投资额增长 -~ ,"gdp增长率 ,一般 不应 超过 2倍。2003年全国累计完成 房地产开发投资突破 1万亿元 ,同比增长 292~/0,是 1995年 以来 的最大增 幅,2004年 1-9月 ,房地产开发投资 同比增长 28.3%,这是同期 gdp增长的 3倍 。
5.房屋空置率过高。房屋 空置率是 房地 产供 给超过真实需求 的集 中体 现 。国际公认 的警戒线是 10%。2003年我国空置房面积达 到 1.25亿 平方米 ,空置率 已达 到 26%,2004年4月份,空置 商品住宅 5925万平 方米,同 比下降 2.8%。从空置时 间来 看,空 置一年 以上 商品 房面积 为 5529万平方米,占空置房 比重 的 57.6%。2004年 9月末 ,虽同比下降 2.35仍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 。虽然我 国房屋 空置率与国际上的概念有所区别 ,但国内的高空置率反 映更 加深刻的结构问题。
二 、我国商品住宅价格偏 高的成因
(一 )增 长速 度 分析
根据世 界各国的经验,人均 gdp达到或超过 1000美元以后 ,人们 的需求 就提高 了一个层 次 ,需求趋 向多样 化 ,对住行 、教育 、医疗 、环境等 方面有 了更高 的要求 。我国无论从人均 gdp指标 ,还是人均 居住 面积分析 ,已经步人了住宅产业高速发展阶段 。2003-2004年五年 中 ,房地产的年投资增 长率分别为 ,19.55%,25.3%,21%29.70.4和 25.8%。如果单纯从增长率来说 ,从 2000年 以来,房 地 产的投 资增长 都在 20%以上而且愈来愈高,2000年也接近 20%。2003年我 国全年固定 资产投资为 55118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 26.70,4,其 中房地产投资为 10105亿 元 ,增 长 了 29.7%,房地 产投资 占 gdp的 比例由2002年的 7.55%上升到 8.66%,增长 了 1.11个 百分点 。这说明 ,房地 产投资增长快 于全 国全社会投资额 的增长 。但是在看投资增长速度时不能 只看绝对速度 ,要看这 种“高速度 ”有没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在看投资增 长率时不应孤立地 分析投资增长率,应 同时分 析投资增长 的原 因、结果 、影 响 。如 房地产 的需求和销售情况 ,房地 产投 资对 其他投 资的带动 、扩 张挤压。近年来 ,我 国正处于 国民经 济增 长较快时期 ,特别 是城市进行大规模建设时期 ,加 上长 时期 以来福利 分房 制度的束缚,房地产特别 是商 品住 宅没有得 到应 有的发展 。所 以 ,在这一时期房地产的较快增长不仅是必然的 ,也是需要的是国家建设方针转移到“以人为本 ”的必然结果 。
(二 )从商品住宅价格分析
1.商品住宅价格是 否过 高 ,有无超 过 城市居 民普遍 的购买力或承受力 。20o4年 1--9月 我国商品房平均 价格达 到2770 方米,为 1996年 以来 同期 的最 高涨幅。至使全 国平均房 价收入比接近 1:8,不少城市甚至在 1:10以上。国际上合适的房价收入 比一般在 1:2--6之间 。我们分析承受能力首先要分析房价与收入 比,不仅要分析 房价与收入 比 自身 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研究这个 比例所依存 的制度 、体制 、背景和现实。所谓房价与 收入 比是指 ,在市场经 济国家的城市 内,一套 中等水平 的商 品房住宅价 格与一 个 中等 收入家庭 的年收入 之比 ,合理的比例一般是 3--6倍 。这种比较适用于市场经济国家 。在这些 国家里 ,房 地产市场 比较成熟 ,工资制度 比较规范 ,居民收入 比较 透明 ,法律保 障体系完善 。而我 国现 阶段有 些条件并不完 全具备 ,特别是 工资及 收入 既不规范 ,又不透 明 ,存在大量非工资收入 ,而且 收入的差异很 大 ,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加分析地 简单套用 国外 的房价收 入 比是脱 离实际的 ,至少是 不全 面的。同时 房价与收入 比,既可 以说 明房价太高 ,也可以说明收入太低 。不能不加分析 地认 为 ,收入是 固定的 、合理的 ,而房 价是可变的 ,不合 理的。即使 如此 ,近几年虽然房价不断 提高 ,但居 民的收入 提高更 快 ,因此房 价与收入比仍在 不断 的缩小 。如 2003年北 京 的房 价增 长 率平 均为3.8o/o~ 3. ,而城市 家庭人 口收入增长 为 9%。
2 商品住宅价格上涨是否合理或涨幅是否过快。从 199年至 20(12年 ,全 国商品住宅 的价格基本上处于 3-4%的上涨幅度 ,20[b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20o4年 6月份以来全国商品住宅价格连续几个月出现两位数上升势头 ,2004年 1—9月份房屋销售价格增长率比去年同期上涨 13.4%,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 8 q增长率。商品住宅价格上升之 决,已成为关系居民切身利益,关系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大问题。房地产作为产品和商品,和其它商品一样 ,形成和涨跌都有 自己的规律 ,不能说是“涨于,还是‘‘跌’’j}于?该‘‘涨”则涨,该则降。涨价不一定形成泡沫 ,降价未必没有水分。而且价格本身只是—个相对数,是一种经济关系 ,是供求的平衡点。商品住宅价格是否合理必须与其他的经济活动和指标进行全面综合地 分析。同时还要考虑房子自身质量提高和整体环境的改善 ,配套功能的完 备及适应变化。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综合的分析 ,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判断商品住宅价格上涨是属于正常上升,还是非正常上涨。但从2003年以来的商品住宅价格的涨幅 ,确实应 引起 国家的重视和宏观上的调控 ,以抑制房地产引起 的泡沫和通货膨胀。
3.商品住宅价格的结构是否 合理 。现行 商品住宅价格主要包括地 租 、房地 产开发 的成本 、房地 产经营 成本和相 关的税费 、开发商的利润 四大部分 。首先 ,土地的地租 即土地使用权 出让 金。每届政府批 租土地一次就 收取 50年的地租 ,土地 开发商可 以获得 土地 的使 用权许 可证 ,并用 “批 租来 的土地 向银行抵 押贷款。这样做 的后果是开发 商不得不 把地价几 十年 的地 租一次性计人商 品房房价 ,这种土地批租政策十分 不合理 ,50年 的出让金一次交清 ,这 实际上 侵犯 了下一届政府 的经 营权 ,至使商 品住 宅价格构成极不均 衡、合理 ,直接导致商 品住 宅价格增高 。同时 ,我 国是一个发展 中的大 国,是一个人均 土地 资源稀缺 的国家 ,我 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耕 地的三分 之一 ,大城 市的人 均土地 资源更稀缺 (联合人均耕地 以 0.8亩 为警 戒线 ,而上海 人均耕地仅 0.33亩 )i家不允许无 节制占用土地,更 不允许透 支未来,而必须立足于我 国的实 际,按地 区特点,区域特点,合理 开发 利用。也正是为 土地 稀缺 的特殊性 ,决定 了地租 的伸缩性 ,并且存 在较大的随意性 和主观性。为地租 的人为 因素上涨提供 了较大 的空间 。其次 .房地 产开发成本包括建 安成本 、小 区内外 的市政工程建设费 、勘 察设 计费 、利 息 、管 理费等 。房地 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 了水泥 、钢 材 、电力等 相关产业 的产能急剧膨 胀 ,价格上涨。反过来 又增加 了房地产开发 的成本 ,增 加 了商品住宅价格。第 三 ,房地产经 营成本包括看护 费 、管理费 、维修费 、营销费等。相关的税 费包括土地使用税 、城市建设规划费及公建配套费等。当前 的房价政策将 城市扩容 的配套费一次性计入房价 ,这是 商品住 宅价格增 高的又一个原 因。城市基础设施属于政府应该 提供的公共设施 产品。它是 由政府税收收入投资建设 的 ,和 地租 一样不应 该一 次性征收几 十年的税收 。业 主也没 有必要一 次性缴 纳 。第 四 ,开发商 的利润是其应得 的收益 。据有关 资料分析 ,在 国外 商品住宅价格 中的构成比例为 :地 价及税 费三项仅 占价格 的 20%,建安成本占 73%利润只占 。而我 国目前 的土地 的地租 (相当于国外的地价 )及税 、费三大项成本 占总成本 的 50%,其 中土地的地 租约占上述费用 的 8 左右 , ftk有 关税费用随着 国家有关政策的 出台,在逐步 减少 。建 安成本 约 占总成本 的 40%,利润10~/o~右 。可以看 出 ,我 国商品住 宅价格构 成 中土地 的地租及税费成本 较高 。其 中一 次性支 付的土地地 租 占的比重最大。之 所以会形成这种情 况 ,其原 因是没 有调整好土地 的地方政府经营管理权和 国家所有权之 中间的关系。
(三 ) 商品房房价与房地产炒作分析
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 ,房地 产具 有多种 功能 ,居 民居住是房地产 的主要 功能 ,但也 是其 中的一个 功能 ,聚 财、投资和社会保障是其另一些重要功 能,不承认或否定这一功能是不现实 的。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聚财 和投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正因为这一 功能的存 在 ,在我 国居民投 资渠道缺少 和不畅 ,房地产市场不成熟 的条件下 ,很 容易引发房地产的投机和炒作。这 几年,房地产 的投机 和炒作有所滋长 ,温州炒房 团只不过是一 个例 证。房地 产炒作 的危害性非常明显 。如撬动数倍甚至数 十倍 的资金进入楼市 ,哄抬 了房价 ,刺激 了消费的提前和投机需求 ,进 而产生需求 和价格 的相互推进。使商品住宅价 格猛涨 ,透支社 会财富 ,抑制社 会有效需求 ,进一步加剧社会贫 富悬殊差距 ,损害 中低收入劳动者的利益 ,削弱整个社会的风 险承受能力和 国民经济整体竞争能力。
(四 )商品房房价与空置房分析
什么是空置房?在这里 ,空置房是指 开发商 已经开发竣工待售 的商品房 。 目前我们 的空 置房达 1亿平方米,也 就是说 12500万平方米 。卖不出去 的房子 占压 了国家大量资金形成 了许多呆 帐 ,自不待言 。有关方面估 计约 2500亿元 ,居全 国各行业不 良资产之首。虽然 近几年来我 国的住 宅总量和人均量都有所提高 ,城市居民的住宅情 况得到普遍 的改善但是 ,穷富差异越来越明显 。住宅 占有 的不平等越来越突 出。
目前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 23平 方米,但 不 同的地 区和城市间的差距仍然 很大。部分居 民,主要 是中低收入家庭仍居住于破 旧 、危陋 、低矮 的房子 中 ,甚 至根本没 有住房 ,流动人 口、进城 打工 的农 民的住房问题根本 没有引起重视 。据有关方面的资料统 计 ,我国至少 有 3000万个短缺住房的特困家庭 ,他们 急需住房 ,可 同时又有多 达 1亿多平 米面积的空置房 ,而其 中主要是高档 的豪宅 、别墅 和公 寓。一方面是许多城市和地方大拆大建 ,新建楼 宇少则几年多则 十多年就 被炸掉重 建 ,为 的是从中获 利 ;另一 方面 急需拆迁 的危房 旧房因开发商无利可图而柬之高 阁,住户居民成天提心吊胆过 日 子。有钱 的人一套套别 墅 、豪宅 ,中低 收入居民仍居破屋或无房栖身。国际公认的房 屋空置率警戒线是 10%。我 国 2003年空置率已达 26%,2004年 9月末 ,虽同 比下 降 2. ,但 仍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 。不符我 国国情 的建造大 面积 的大房 、豪宅墅 ,无人购买 的空置房 ,既 占压 国家大 量资金 ,又抬高商品住宅价格 ,浪费大量 人力物力资源 ,拉大 穷富差距 。
(五 )商 品房 房 价 与 金 融 关 系分 析
房地产 与金融是密不可分的 ,必 须相互依 赖 、相 互促进 。房地产业 的迅猛发展离不开金融业 的大力支持。我国房地产开发商 的主要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 ,目前房地产 的平均负债率为 85%。从个人住房消费贷 款的情况 看 ,房地产 市场需求火爆 ,也是近年来商业银行信贷 支撑的结果 。7年来 ,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几十倍的增长 。这 一方面说明 了商业银 行对住房消费贷款 的放 开,各 大商业银 行相继看 好房地产市场和个 人住 房消费信贷 ,推 出各 种形 式的消费信贷 ,并 联合房地产商共同开发促进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 。过去不起眼 的个人住房公积金也 已成 为人们 关心的热点 ,近 两年 来个人住房公积金 已成为企 事业单位 职工购房的主要来 源 ,即有个人住房公积 金的城镇职工 可用个人 住房公 积金 贷购 房款 的 700。同时 ,贷款利率低 于商业银行 同期贷款 1个百分点 。正是银行贷款力度的加大 ,才促使 房地产业 兴 旺发 达 ,这 也是造成 商品住宅 价格 节节攀升居高不 下,不可忽视 的重要方 面。但 是我们应该看到 ,虽然 目前我 国商业 个人住房贷款 不 良贷款 率不到 0.5% 人住房公积金 贷款不 良贷款率仅 为 0.24%。这 对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 ,但按 照国际惯例 ,个人房贷 和风险暴露 期通常 为 3-8年 ,而我国个人住房信贷业务是最近三、四年才开始发 展起的。同时 ,我 国个人诚信系统尚未建立 ,商业 银行也难 以对贷 款的贷款行为和资信状况进行 充分严格 的调 查和监控。另一方 面从 目前房地产业看 ,商业 银行之所 以会普遍 地把个人购 房贷款作 为优 良资产而无遣余力地大力发展 ,就 在于假 定商 品住 宅价格 水平只会上涨不会下 降。因此 ,感到个人贷款 风险不会太高 。但 是从世界其他 国家走过 的路来看 ,这种 假定是 十分不确定 的 ,美 国20世纪 8o年代 的金融危机 ,日本上世纪 90年代 以来经济不景气就 充分说 明了这 一点。
(六 )商品住宅 价格与 个人住 房 消费理 念分析
国家各项利好 政策不断推出 ,房地 产业 及其住宅业 获得极 大的发展 。一方 面中 国传统 的观念 “选个 好房 ,一 步到位”,至今仍 深深 地影响着人们 的住 房消费观念和行为。许多人将一生的积蓄全 部投 入到购房 上 ,而更多的人则是背了一个沉重 的大包袱,几 十万元 的购房贷款 ,需用 一生 的血汗来偿 付。另一方面大批平 均年 龄不到三十岁 的城市 “新移 民”已轻松地 进入 了购房市场 ,这些拥有高 学历 、高收入 、高地位精英们 的购房理念更是大手笔 ,一要大 面积 ,二要 高档次 。正是这 些新 的消费理念 ,也促使 商品住宅价格不断上涨 。在 国外年 轻人大学毕 业后 ,开始几 年都会 是租房 ,等到有一定 经济实力之后 ,才会计划购房 。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这样做生活的成本会较低 一些。其 实 ,商品住 宅消费应随着经济能力 ,生活水平的提高 和人们对住房质量要求 的提升而不断变化。商品住宅无论大小都 是过渡性产品,二次置业,三次置业 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小 户型的低首付 ,吻合 了市 场消费者 的价格要求 ,是很多人第一 次置业 的最佳选择 。针 对中国人 长期以来传 统购房观念 的影 响 ,我们应通过舆论宣传及各类政策的引导 ,使人们逐步地进入租房 ,买 旧房或经济适用房 ,换小面积新房 ,换 大面积公 寓到 购买别 墅的住房梯 度消费链理念。同时从 经济角度来说 ,人们在商 品住 宅消费过程 中的分层 次消 费和分阶段消费 ,这 就是梯度消费原理 。人们作为消费 者 ,在 同一 时期 收入水平 不尽 相 同 ,整个社会 的收入水平因此呈现金 字塔形 或椰 榄形 ,从个 体 的角度来看 ,一个 人在不同的时期 ,也会拥有不 同的收入水 平 。与此相对应的 ,社会同一类 消费 品的价格和档次也会 呈现不同层次 ,以迎合不 同收入水 平的 消费者 ,在 不 同时期 的不同需要 ,消费者 的各种消费行 为应在相 应 的消 费层 面上进行 ,才能使得效益 最大化 。对于商 品住 宅这一 特殊消费 品而言.由于 在人们 生活中的重要性及经济总价 值的 巨大,人们对它 的消费更为慎重,因此“梯度消费 ”理念引入住房消 费市场非常必要。
总之 ,商品住 宅价 格 的上 涨 ,既 有经 济 发展 的规 律 ,也有房地产泡 沫和金融危机 的潜伏 ,更有人 为因素的作用。面对 日益高涨 的商 品住宅价格 ,政府 应从宏 观经济上进行调控 ,严格 控制 固定 资产 的投资 规模 ,维护正 常的房地产业经济秩序。居 民个 人应 更加理 信的 面对 这一 必需的最大消费品 ,做 出理信 的选择 。
参考文献:
[1]刘国光.宏观经济问题小论三则.新华文摘2004,(12).
[2]盛广恒,李新光.商品房:从成本构成看房价.经济~ 2004,⑨.
[3]金通.泡沫化环境下住房基础理论价值评估的新思想.经济论~2004,(8).
篇10
【关键词】信用卡 家庭消费行为 使用误区
一、我国家庭的信用卡使用状况概述
(一)我国家庭信用卡持有量越来越高
1985年,我国第一张信用卡的发行标志着我国居民消费迎来了“超前消费”的时代,从此进入家庭,给家庭消费提供了另一个流动资金源头――通过短期借贷实现资金流通进而满足家庭消费需要。信用卡业务用了渐进30年的时间,从一个“会引发泡沫经济”的不良消费角色逐渐成为被人们所认可的、在新时代社会中大多数人都会用到的一种消费形式。我国每一个公民办理一张信用卡,就意味着一个中国家庭开始使用信用卡或者增加了应用卡的持有量。虽然个人办卡的行为看上去十分普通,但是累计起来,就逐渐形成了我国家庭信用卡持有量越来越高的一种形式,这是目前我国家庭信用卡使用的最典型发展态势。以各家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衡量,工商银行2011年全年以7065万张的累计发卡量居16家上市银行之首,占据16家上市银行发卡总量的24.32%。而一直以信用卡业务见长的招商银行则以13.6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成为前6名中唯一的股份制银行,建行则以3225万张的发卡量居第三位。虽然在大家的印象里信用卡业务一直都是股份制银行的天下,它们以产品丰富,服务优的口碑赢得客户的信赖。但是非股份制银行的发卡量依然惊人,着说明我国家庭对信用卡业务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刚需”的态势。
(二)我国家庭对信用卡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信用卡最主要的业务是提供透支资金,在信用卡刚刚投入市场之初,提前消费被认为是不合理的,而信用卡消费造成的高额利息,使信用卡消费本身已经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欲望的不断提高、家庭消费开支的扩张,使信用卡消费逐渐从“非理性”的消费转变为一种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必需的消费形式。我国家庭使用信用卡的范围越来越广,从最初的单纯购买某种小型商品,扩展到了购买家庭必需品甚至大宗物品方面;信用卡消费途径也从厦广场刷卡交易转成了消费刷卡、网络消费支付和套现三种形式。尽管信用卡不鼓励套现,甚至为防止套现设定了高额的利率,但是,套现行为仍然在很多持卡人身上发生了。2012年有关于家庭信用卡使用的研究显示,以家庭为单位使用信用卡消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购买私人消耗性用品,如电子设备、书籍、衣服和食品等,这种消费比率占到了40%以上;第二,购买家庭耐用型物品,如汽车、住房、家具等,甚至包括购买金融产品,这种消费比率占到了15%以上;第三,购买家庭消耗性用品,如出行、支付医药费等服务费用,这种消费比率占到了30%以上。可见,信用卡消费几乎覆盖了我国家庭消费的全部内容。
(三)信用卡造成家庭消费问题现象严重
我国家庭大量使用信用卡的情况促进了我国市场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整个国家的内需不断扩大,满足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信用卡的应用也使一些家庭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消费问题。首先是由于不正当使用信用卡造成的家庭财务破产。一旦家庭对信用卡消费得不到遏制,由于透支使家庭的财务管理活动逐渐被架空,那么,信用卡欠债就会变成家庭财务中的“负债”,而负债过多必然造成破产;其次,由于现有的一些关于信用卡的保护措施的不完善,不法分子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攫取商业银行资金,不法分子利用偷窃、拾得或其他方式获得信用卡后,通过模仿持卡人签名、伪造身份证等手段,冒充持卡人进行欺诈性消费或取现;通过更改持卡人的卡号,或者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诈骗,造成特约单位或发卡银行的损失或家庭的损失;第三,信用卡给家庭消费提供短期流动的资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是拥有这些资金的,很多家庭使用信用卡接了燃眉之急,或者享受到了特约服务,因此造成一种心理假象,认为信用卡的透支额度已经成为家庭收入的一部分,实际上,人们在使用信用卡时确实会产生这种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使家庭成员努力工作的动机减少,反而不利于家庭的发展。
二、信用卡对家庭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
(一)信用卡影响家庭消费观念
总结2009~2013年的中国信用卡使用报告中的数据不难发现,近五年我国信用卡消费额度在不断攀升当中,仅2010年到2011年一年的时间,信用卡全年消费就从不足3万亿增长到了4.1万亿;对信用卡消费渠道的调查表明,中国社会5年来的零售消费品中,介由信用卡刷卡形成的购买已经占到了22.6%,这说明中国家庭已经有大约1/5开始接受并经常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这与西方国家对社会消费性金融产品的预测报告是完全符合的――一般性个人短期消费贷款和信用卡是增速最快的消费金融产品。这项金融消费产品在我国居民中的扩散速度还在加快,这说明,信用卡已经开始影响家庭消费观念,使家庭消费观从“攒钱消费”变为“信贷消费”。关于个人信用卡的消费调查研究显示,信用卡对家庭消费观念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第一,年轻人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更容易接受信用卡消费的形式;第二,人均收入较高的家庭因为对未来的收入有信心,并且有能力偿还短期贷款,因此更倾向于在家庭消费过程中使用信用卡;第三,信用卡提供的很多优惠型业务吸引家庭成员使用信用卡,例如,招商银行信用卡推出了免息购买苹果系列手机的业务,相较于实体店购机,信用卡能够节省一部分开支。
(二)信用卡影响家庭消费模式
家庭消费模式指的是家庭在消费的过程中以哪种类型的消费作为基本的消费主张,并且倾向于接受哪种推销方法并产生购买行为。信用卡对家庭消费模式的影响与其对个人消费模式的影响几乎是由同个机制引发出来的。首先,信用卡给家庭消费更多的资源,使原本属于浪费型消费的家庭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浪费”,能够满足奢侈型消费的家庭的消费需要,而民主型消费莫斯的家庭则可以为家庭成员提供更多的消费自由和消费空间。因此,信用卡使原本看起来保守的家庭消费模式逐渐展示出每个家庭的固有特色;其次,也是由于信用卡给了家庭更多的消费资源,家庭中主导消费的成员,更容易守护信用卡业务中各类营销手段的影响。例如,信用卡分期付款免息业务会影响理智型购买的家庭成员,下定决心购买某种产品,而信用卡的特约商户服务以及积分兑换服务,则很容易影响冲动型和想像型购买的家庭成员。总之,信用卡能够为家庭消费提供各种可能,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消费的模式发展和变化。
(三)信用卡影响家庭消费结构
家庭消费结构指的是家庭消费当中具有各类不同作用的商品的数量以及质量。例如一个家庭重视穿衣出行等“面子工程”高于饮食和居住,那么,家庭消费结构就会偏向于私人消耗性物品。在信用卡没有在家庭中普及的时候,家庭中各种物品所占用的消费资源基本能够达到平衡,但是,信用卡消费使人们可以按照偏好选择预先为某些商品付款,但之后的还款就是在牺牲其他家庭物品的持有量基础上完成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有许多研究对信用卡与家庭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信用卡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非常显著,且在各个层面显著影响家庭消费。其中对家庭总消费的影响最为明显,一个家庭的通信网络费用、旅游探亲费用、奢侈品消费等开支都被计入到家庭总消费当中去,而这些支是一个家庭最常使用信用卡的地方。而信用卡对家庭耐用品的显著影响证明了信用卡特有的消费信贷功能使得它在促进耐用品消费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信用卡对日常消费的影响可能更多的反映了它支付载体的功能,使得消费者能减少携带大量现金的风险。诸如此类的研究结果,都能够证明信用卡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
信用卡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是利弊共存的,在我们了解了信用卡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之后,探讨家庭在信用卡使用方面的误区,为家庭合理地应用信用卡提出建议,才能体现出信用卡与家庭消费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家庭使用信用卡消费中存在的误区
(一)对信用卡服务存在误区
生活中,不少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者为银行各式的信用卡优惠所吸引,在确认不收取费用后填表办卡,以为只要不激活信用卡就万无一失,结果无辜蒙受年费损失。有部分信用卡会在未经消费者确认的情况下自动激活,从而产生年费。当消费者被通知缴费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欠下几百元逾期费用。还有很多消费者经常会收到短信,称银行做活动,这段时间信用卡可免息分期,虽然咨询工作人员时得知信用卡消费免息,但在查收信用卡账单时,却发现多出手续费的部分。经过了解,原来信用卡分期付款消费大部分都是“免息不免手续费”的,即免收利息,但要缴纳相应的手续费;介由信用卡分期付款进行的家庭消费的越来越多,例如为大学生购买手机、平板电脑;家庭购买汽车、房子;还有出国旅游、留学等。家庭消费者大部分都看中刷卡消费可以积分,用来兑换不同的礼品、服务甚至现金,但以上消费都可以刷卡积分吗?实际上,并非是每一笔信用卡刷卡消费都可以获取积分,各银行间对积分设有不同规则。大部分银行把购房、购车等大额消费定为不能积分;还有医院、学校、金融产品及服务等,也被一些银行划入不能积分范围。另外,不少信用卡的网络消费也不纳入计算积分。但是,并不是所有家庭消费者都能够对这些积分活动的细则了解得十分清楚,甚至有些家庭的冲动型消费者就是“冲着积分礼品”去刷卡的,但刷卡之后却没有产生积分,反而导致信用卡透支额度过高。以上误区是家庭使用信用卡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不注意这些误区即使不会引发的严重的信用卡消费问题,也会影响到信用卡使用的便捷性。
(二)对信用卡消费的利息计费存在误区
大多数使用信用卡的家庭都看重信用卡的透支功能,但透支功能只能通过刷卡实现,如果是透支现金,就得额外缴付一笔手续费,取现当天起就产生利息,息率为每天万分之五。有一部分人会在还款的时候多存一些现金到卡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信用卡内有预存款,将其取出亦有可能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这样主要是为防止信用卡套现等风险。日常生活中,并不提倡用信用卡取现,如需周转提现,要尽量早日还款,因为它并不具有20~50天的所谓免息期。一般银行规定,未还清金额利息计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消费全额在消费日(或第二天)至实际还款日前一天(或当天)每日万分之五的利息;另一部分是未还金额的利息。如果不及时还款,每天的利息都是本金加上前一天利息所得之和的万分之五。这样复杂的利息计费并不是每个家庭消费者都能够计算清楚的,有些家庭对发卡行进行利息计费方面的咨询,但是由于根本不理解信用卡利息计算的规则,因此即使咨询所获得的信息也不是全面的,这就造成了信用卡消费利息计费方面的误区,这一误区的出现会直接影响信用卡的使用状况,例如采用支付宝自动扣款的方式进行信用卡还款,而由于利息计算错误没有还足款项,导致不良记录的产生,进而影响整个家庭的用卡消费情况。
(三)对信用卡的使用诚信存在误区
家庭消费在应用信用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诚信的问题,即使信用卡的记录信息是家庭中的某个成员,但是,家庭成员的信用记录与大量的家庭事务直接相关。例如,有不良信用记录不能及逆行那个大宗商品的透支性购买等。在信用卡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消费者不能即使还款的情况时有发生,据可靠资料统计,每年因为逾期还款造成家庭信用危机的持卡人占全部信用卡持卡人数的30%以上。有消费者质疑,为何银行不发短信提醒提前还款?如果是无意中迟了两三天还款,可否消除不良记录?银行方面回应,客户没有收到短信提醒是因为没有开通“短信提醒”功能等;而个人不良信用记录无法消除,只能在缴清逾期款项后,过5年时间才自动消除;另外一种在家庭消费中应用信用卡容易引起的诚信问题,是发卡行对消费家庭的诚信行为,有时候,持卡人经常想提高额度,因为信用卡额度提高了,即方便了日常大额消费使用,又代表拥有良好信用。也因为持卡人的想法,不法分子借此想到新的行骗方式,在网上谎称可以帮忙提高信用卡额度,伺机骗取个人信息或钱财,如“专人接听银行回访电话,帮您提升额度和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累计个人信用记录,在以后的购物时获得更多的优惠”,此类广告比比皆是,让人不禁心动。但实际上,这种自称有内部关系,能提升信用卡额度,虽然这只是拙劣的骗术,但仍有很多持卡人受骗,并且将责任退给发卡行。
四、对使用信用卡进行家庭消费的建议
(一)了解信用卡的实际服务内容和享受条件
持卡人在办卡的时候最好了解清楚年费的收取情况,实时留意自己信用卡的激活情况,并减少不必要的信用卡办理。因此,持卡人在进行账单或是消费分期的时候,一定要咨询清楚收费的情况。当持卡人对当期的还款金额感到压力时,大部分会选择分期还款。分期还款一般有两种手续费收取方式:一次性支付,即消费者把首期账单金额以及分期手续费一次性付完;按月支付,即手续费随每月的分期款一起支付。不少银行对一次性收取的手续费,即使后期提前还款,也不退回款项。而分期收取的,提前还款要一次性偿还剩余期数的分期手续费。因此,消费者要留意合同中约定分期付款的手续费收取方式。有银行在信用卡临时额度调额期内是可以享受免息的,但也有银行规定临时额度没有免息期,不能享受免息。当持卡人得知自己临时调高信用卡额度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咨询银行,问清楚具体细节。
(二)提高信用卡应用的诚信和安全意识
信用卡利息实行日单利、月复利制,利息“驴打滚儿”,越迟还款,罚息金额也变得越高。因此,要切记及时还款。对此,使用信用卡的家庭要指派专门的成员来了解清楚家庭信用卡的还款日期和短信提醒功能的开通情况,对信用卡刷卡消费和还款的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出现由于还款不及时产生的家庭信用问题;另外,还应该了解信用卡应用中的各种安全风险及规避方式,采用手机绑定和特殊身份验证等方法,保护家庭信用卡消费安全。
(三)进行科学的家庭信用卡消费分配
走出信用卡诚信误区,并使信用卡对家庭消费的积极作用能够展现出来,基本做法是对家庭信用卡消费进行科学的分配。信用卡的使用权应该交由家庭财务管理者中比较理性的人;家长为了制约青少年的冲动购买,也可以使用主卡套副卡的形式,限定副卡的刷卡金额,保证家庭中的某一类信用卡消费更加合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家庭信用卡使用情况的发展使家庭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用卡应用对家庭消费行为来说是利弊共存的,了解家庭中的信用卡消费误区,有助于帮助各个家庭更科学合理地应用这种现代金融形式,在理性消费的基础上满足家庭的各种需要。
参考文献
[1]尚阳娇.信用卡与家庭消费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3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