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消费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17:3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告消费心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广告消费心理论文

篇1

在顾客是上帝的时代,谁把握住消费者谁就掌握住商机,因此,商场上广告、促销、推销等现象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层出不穷。在商家们的你争我夺中,消费者“眼花缭乱”,关注度、忠诚度明显受到分散,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有时候消费者自己都不知道,心理想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时广告设计就要随着消费的心理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世界知名香烟品牌的万宝路香烟,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关键就在于广告设计的改变迎合了消费者心理的变化。当年,万宝路香烟广告设计中,不论从文字还是图片、色彩上突出强调的是:这是一款女士香烟。因此在广告词中写道:男人总是忘不了女人的爱。希望通过走“情感”路线的设计,吸引女士大量购买,结果,万宝路香烟的销量一直不尽如人意。公司通过调查,发现女士吸烟量无法于男士相比,购买香烟的数量和频率更是难及男士的项背,而男士一看广告设计,这明明就是一款女士吸的香烟,我绝对不能买。广告设计将公司带进了窘境。于是公司及时调整广告设计内容,在画面上出现一位美国西部牛仔形象的男人:戴着一顶牛仔帽、身穿牛仔服,并将袖口高高挽起,露出一支多毛的手臂,在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燃点起的香烟。一副“酷毙了”的男人形象出现在广告中,下面一行大字:万宝路香烟!广告一经推出,风靡当时的美国,男人就吸男人的香烟,这就是当时美国人的心理感受。由于广告设计的及时改变,才有了今天的万宝路香烟的辉煌。

二、广告设计中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

(一)注意与吸引力

在广告设计中通常以某一特定的刺激物吸引消费者,该刺激物可以考虑到消费者的社会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家庭、角色等),也可以考虑到消费者的个人因素(性别、年龄、职业、嗜好、受教育程度、个性、收入等),并将其刺激物突出在显著的位置上,增大刺激物的强度和之间的对比,突出刺激目标,利用刺激物的变化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从而起到吸引注意的效果。

(二)知觉与理解

消费者的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规律,在广告设计中把握、运用好这些规律,能让广告收到独特的效果。让消费者体会出广告要突出的特点,从而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如美的公司做过的广告:世界一定是美的。让人看完之后,感受到广告设计构思的巧妙,将“世界是美的”和美的公司完美地联系起来,利用“的”字的多音效果,达到了宣传的目的。但也要注意,要保证消费者对广告设计中的知觉理解能够和商家要表达的隐形喻意相一致,要不然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如当年立邦漆在中国做的一则广告,广告中刷上立邦漆的宫殿柱子上,龙都滑落下来。立邦漆公司广告中暗指:立邦漆特别光滑。而中国消费者看完后理解这是对中国“龙”文化的亵渎,向立邦漆公司提出严重抗议,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三)记忆

记忆是人们头脑中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印象,它是通过大脑而产生的心理过程。在广告设计中,消费者把印象深刻的广告分类记在自己的大脑中。消费者对广告内容有不同程度的遗忘是正常现象,但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兴奋点和消费心理规律,在广告设计上采取一定的策略,如:广告内容应简洁、易懂;适当重复广告信息;广告形式新颖独特;减少信息变异;运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增加感染力以引起消费者的情绪记忆等,将遗忘程度降低到最小值,增强加深消费者对广告的记忆。如恒源祥公司曾经做的一款广告:恒源祥、羊羊羊;恒源祥、龙龙龙;恒源祥、鼠鼠鼠;……。广告一播出,引起渲染大波,褒贬不一,但消费者记住了这个品牌。

三、广告设计中消费者的诉求心理

(一)形象诉求

形象诉求是人们对事物外表追求的一种表现方式。形象诉求具有可选择性、诱导性和抽象性等特征,在广告设计中被广泛运用。请具有影响力的明星为企业产品做形象代言或宣传也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做法。利用明星在“粉丝”心中的英俊、帅气、漂亮的形象或极富个性的处事风格,使“粉丝”们追捧和崇拜,进而让“粉丝”们“心甘情愿”地接受其所代言的产品。如今,有很多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都在广告中展露头脚,以各种方式为商家代言。一部来自韩国的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剧中的男主角金秀贤“都”教授,以其俊朗的外表、沉稳的个性迅速走红,尽管电视剧已经完结半年之久,但金秀贤的人气依然没有衰退的意思,各种广告邀请纷纷踏至而来,据韩国广告界人士透露:今年,金秀贤仅为韩国国内品牌就拍摄了15部广告,此外还为国外品牌拍了20部广告,创下了明星代言的记录。

(二)理性诉求

理性诉求是指广告设计中诉求的定位与消费者的理性思维,通过真实准确的信息反馈给商家的客观情况,是消费者经过分析、判断、总结等理智地作出决定的思维过程。在广告设计中可以做为正面表现,即在广告中告诉受众如果购买某种产品或接受某种服务会获得什么样的利益;也可以做另一方面的表现,即在广告中告诉消费者不购买产品或不接受服务会对自身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种诉求通常会表现在消费者需要经过慎重考虑才能决定是否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如汽车、房屋等高档耐用品。

(三)情感诉求

情感诉求是指在广告设计中通过富有情绪化和人情味的诉求方式、方法感染消费者的情绪,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诱发其购买动机。广告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和诱发其产生购买商品的行为,而欲望和行为的产生是和消费者的情感紧密相连的。消费心理学通过研究把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般心理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即引起注意、唤起兴趣、刺激欲望、加强记忆、促成购买行动。在这里,消费者的欲望和情感可转变为购买行为的动力,因此,注重消费者的情感诉求是我们进行广告设计中着重考虑的方面。

(四)意志诉求

篇2

【论文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其自身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本文试图从消费经济学和消费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究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一、理论依据

市场经济环境中,一切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只有真正了解消费群体,挖掘其消费心理和消费特点,才能开发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设计出有效的市场营销计划与策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占据优势地位。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但其消费行为仍遵循普遍的消费行为规律。消费者理论是消费者选择行为的依据。在该理论框架下,依据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消费者出于理性的考虑,消费行为转化为在预算约束下谋求效用最大化(也可以说是追求消费者剩余最大化)的权衡与选择。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它是对商品功能的一种主观评价。而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当某种物品的消费成本既定时,消费者从消费活动中获得的效用越大,或者是消费者对消费的效用评价既定,而消费成本较低时,消费欲望较强。消费需求取决于消费成本和所得效用的对比,即边际效用原理。要提高大学生消费者的效用,一方面要增加其享受服务的效用,一方面要减少其使用的不便利因素。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企业要使产品拥有更加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度,就要分析大学生消费者的心理,满足其偏好,并善于把握消费发展趋势。提高服务质量和层次,减少消费不便利因素,开发新的服务领域,也有助于产品的营销。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探究

1.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大学生是商家的重要消费客户,同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除了具有一般消费者群体市场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1)消费观念鲜明、时尚。大学生处于成长的青年时期,富于创造性和挑战性,对新鲜事物充满敏感与好奇。

(2)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用于交往、娱乐、旅游和健身等方面的费用有较快的增长,并在构成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3)消费支出水平高。当前,在校大学生有较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大学生每月的支出额400元~500元的占35.5%,处于第一位,支出额为500元~600元的占28.9%,这两部分占的比例高达64.4%。600元以上、300元以下分别占12%、6.2%。

(4)消费的个性和从众性并存。大学生希望展现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的风格。

(5)消费的冲动性和情绪化。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志趣爱好、性格气质还未完全定型,重感情易冲动,客观环境、流行趋势对其行为的影响作用比较突出。在其消费行为中,容易受情绪左右,失去应有的判断力。喜欢尝试新品牌,受促销的影响较大。购买前,缺乏明确购买目标;购物时,被商品的新奇所吸引,缺乏必要的考虑和比较就冲动购买,随意性较强。

2.大学生消费发展趋势

(1)教育培训消费异军突起,将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消费的一大亮点。由于高校的扩招,就业竞争加剧,大量的毕业生被推向人才市场。为了自身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培训。

(2)休闲娱乐消费呈多样化特点。当代大学生追求多元化的价值目标,并受时尚前沿的影响,在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 大学生群体有着比其他年龄群体更旺盛的需求。他们追求新颖、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动,日渐成为大学生休闲娱乐的主流方式。进入新世纪, 大学生的这种需求更为强烈, 并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体育健身等领域, 显现出新的发展势头。

(3)电子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随着我国步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对信息的索取,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为了保持与时代的同步性,大学生对信息的消费将大大增长。可以预见,电子产品市场必将随着信息化的潮流而不断发展。而大学生会成为这个市场的主要消费者。

(4)追求新颖、追求时尚的心理日趋明显。大学生正处于自我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希望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的成熟;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表示自己青春的活力。尤其是在现今社会,时尚和新潮所代表的是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广告昭示蛊惑下的消费意识,媒体、明星的示范效应,以及大型商场陈列的美轮美奂的商品的吸引,也促使“时尚和新潮”消费越来越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结语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在消费市场上的地位日益突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不但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易于接受新的消费理念。大学生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正确认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有利于商家更好的开拓大学生市场。

参考文献:

[1]柳思维:现代消费经济学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篇3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从网络文化、消费心理、商品资源转型、服务和购物条件等方面来分析关联消费的形成,基于上述每个维度和我国消费者样本设计调查问卷。依据调查结果具体分析关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得出相关结论,对网络经营格局调整和销售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在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主流消费的形式下,关联消费作为网络销售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已成为网络销售新的经营增长点。

在网络购物革新的浪潮中,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研究方法:数据挖掘、统计实证、基于营销理论的定性分析,并分别从算法、样本数据、营销理论的角度对网络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王崇,2008)。但是,并没有从整体上揭示网络消费者在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所表现出的关联消费行为。

本文在分析关联消费形成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研究关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网络经营的经营格局调整和销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联消费的形成因素

(一)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消费社会的经济基础催生了消费文化,网络则成为消费文化传播与演化的助推器,对其推陈出新地加以创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群体消费文化并从各个方面影响人们的消费习惯,如广告宣传;在虚拟社区、聊天室、新闻组、论坛等网络族群中,其中的会员由于具有相同的网络价值观并且遵循同样的网络行为准则,少数会员的消费信息会对其它会员的消费观念产生很大影响。

在文化的进步和传承中,具有新颖性和消费者导向性的信息对于吸引消费者和改变消费者态度有着积极作用,同时群体意识始终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秋水,2008),消费者在网上购物享受乐趣的过程中,会考虑到与自己有关联的人或其它有关联的商品,比如女性消费者购买服装时会想到为自己的爱人或小孩购买服装;购买用于送礼的商品,会想到包装服务与物流配送服务;对替代品或互补品的购买。消费者的这些行为,受网络文化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形成关联消费的基本动因。

(二)消费心理

从心理角度看,网络消费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包括需求唤起、信息收集、动态比较、心理认知、购买决策和心理满足等方面。但是,这只是目标性购买的心理阶段,是显性的;而随机性购买的心理阶段,则是隐性的,会随着目标购物的完成而生成,并影响到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行为。

在目标购物过程中,如果消费者感觉到购物氛围好、购物经历愉快、购物满意度高,则再次购物意图就强。因为消费者得到的参与满足感、轻松感和占有感会促使其以意犹未尽的心态去观摩其它品牌的商品,一旦发现中意的商品,会产生意外的满足感和收获感,在耐心选择的过程中,唤起心中的购物热忱。同时,消费者为满足信息刺激的需求也会产生多种寻求行为(于洪彦等,2005)。此时,顾客购买的是一种快乐,追求的是一种幸福,这样就形成了关联消费的内在动因。

(三)消费目标

随着网络销售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销售者在保证消费者购买到有价值商品的基础上,还得对消费者提供无形的有效服务。而消费者在自身需求得到满足后,更乐意全方位、多层次满足自己的需求,使消费目标更趋于多样化,这主要体现在商品资源的转型与服务细分两个方面。

由于网络购物只能看到图片和相关产品介绍说明,消费者在购买时感知风险比较大,在此时更加注重品牌名称与质量,会使商品的销售以品牌来划分档次。专业化的品牌根据自身的优势强项,集中在资源最好的某个领域后,再与其它有内在关联性的品牌进行优势互补、错位销售,激发消费者更大的购买欲望;实力较强的品牌,会最大限度地运用手中的资源做精、做细、做全面,系统经营各类商品,在形成主营商品的基础上,再横向扩展,纵向延伸,满足顾客的各种关联消费需求。

对于网络销售者而言,服务不再仅仅指接待服务,而是随关联消费的深入,出现了多层次细分。导购服务:网络购物者在选中符合要求的众多商品但不能确认具体购买目标时,就需要销售者通过对不同商品的比较进行详细解说和适度的引导;物流服务:消费者所购买商品需要专门的物流公司进行及时、迅速和安全的货物派送;销售服务:包括信息、交易安全服务与售后专门的维修和保养,如数字产品;个:新需求产生新顾客,有的消费者对商品有特殊需求,需要针对。

(四)购物条件

随着现代人工作节奏、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用于休闲、娱乐的时间越来越少。当去实体店购物受到时间、地域限制时,人们就更多的倾向于网上购物,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随时满足各种消费需求。此时,商品种类丰富、价格更便宜、功能日益完善、购物日益便利、免受拥挤之苦、节约时间的网络商店,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再加上它们的不断升级和扩容,为顾客提供了释放购物需求的最佳场所,形成关联消费的外部动因。

关联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本文通过电子问卷调查方式,将调查结果结合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为有网络购物经历者,调查时段为15天,总共回收问卷345份,有效问卷285份,有效回收率82.6%。问卷主体部分包括网络文化、消费心理、商品资源转型、服务和购物条件五个维度,每个维度有具体测度项目表示。

(一)有效问卷基本情况

人口统计变量指标中,男性占52.4%,女性占47.6%;年龄在15~20岁占2.2%,21~30岁占63.4%,31~40岁占28.7%,41岁及以上占5.7%;学历在大专及以下占35.6%,本科占59.7%,硕士及以上占4.7%;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21.2%,1000~1500元占14.5%,1501~2000元占12.7%,2001~2500元占20.6%,2501~3000元占23.4%,3000元以上占7.6%。

网络购物基本情况指标中,网上购买的商品,书籍报刊占20.1%,音像制品占12.6%,服装占26.3%,礼品占13.2%,通讯产品占17.4%,其它占10.4%;购物网站,淘宝网占38.7%,当当网占21%,卓越网占13.7%,拍拍网占10.2%,其它占16.4%;累计购物次数,1~3次占20.4%,4~7次占37.5%,8~12次占21.6%,13次以上占20.5%;累计购物金额,200元以下占24.8%,201~400元占28.3%,401~600元占20.3%,600元以上占26.6%。

(二)问卷信度分析

根据Cronbach'sα系数分析进行评价,研究构成每一维度的具体测度项目信度来测量问卷的内在一致性程度。首先对具体测度项目进行净化,依据为内在一致性信度分析结果,净化的标准是:如果某具体测度项目与总体相关系数低于0.5就删除该具体测度项目;如果删除某具体测度项目使Cronbach'sα系数显著提升,也应删除该具体测度项目。

根据分析结果发现消费心理维度的“获得赠品和积分”与服务维度的“获得具体的帮助”这两个具体测度项目与总体关系数分为0.485和0.386,小于0.5,根据上述标准应删除,且删除后消费心理维度的Combat'sα系数由0.765提高到0.842,服务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由0.823提高到0.884,五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842~0.952之间,超过可接受水平值0.7。信度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具体测度项目净化后,问卷Cronbach’sα系数达到最低要求,具有良好的内在一致性。

(三)问卷效度分析

效度指问卷可真正测量出其所衡量概念的程度。本文运用方差最大的正交旋转法和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经过净化后的具体测度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KMO值小于0.5的数据不进行因子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具体测度项目的KMO值为0.875,大于0.5的标准,说明问卷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的X2值为7345.349,p值小于0达到显著,表明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做因子分析。正交选择后提取6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解释方差85.517%。每个具体测度项目都负荷到原先制定维度上且单一因子上的负荷在0.782~0.889之间,大于最低标准值0.5,这表明问卷收敛效度良好。同时每个具体测度项目没有跨因子负荷现象,这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区别度。这些分析结果表明本问卷的五个维度划分是合理的。

(四)区别效度分析

区别效度指某一维度和其他维度在特质方面的差别程度。分析标准:如果两个维度间相关系数的平方小于每个维度的AVE值,或者两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AVE值的平方根,表明两个概念间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根据分析结果,五个维度的AVE值的平方根在0.811~0.845之间,而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41~0.67之间,任何两个维度的相关系数都明显小于每一维度AVE值的平方根,表明各个维度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结论

本文在分析关联消费形成因素基础上,确定关联消费形成包含网络文化、消费心理、商品资源转型、服务和购物条件五个维度,并基于中国网络消费者样本设计出具有良好信度与效度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1.王崇,李一军.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的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

2.秋水,钟音,吴志明.让关联消费成为新的经营增长点[J].上海百货,2006

3.于洪彦,袁平,刘艳彬.网络中选择环境对多样化寻求行为的影响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

篇4

论文摘要:间接性语言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间接性指令是言语行为理论关注的焦点。“面子保全论”也就是广告语中的间接性指令所遵循的礼貌原则,礼貌原则在广告设计和宣传中能够收到显著的传播效果。

一、间接性语言

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可以发现人们常常用间接的,而非直截了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语言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性。人们使用间接语言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说话人在可以使用直接语言的时候有意选择了间接的表达方式,另一种是说话人无法用直接语言表达自己,无奈之下使用间接语言(如:不知某物的名称,只好通过间接描述外表特征的方法表达思想)。第一种情况,即,说话人出于某种目的,故意不使用直接语言而使用间接语言的现象,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间接语言,一般人们都能识别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一现象引起言语行为(speech act)理论家们的极大兴趣,作为语言使用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试图对语言的间接性和人们对间接语言的理解作出解释。Searle认为,间接语言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例如,一个人在说“I’m hungry"时,如果只是传达自己的感受,那么他的语言是直接的;如果他的意图是通过这句话促使听话人为他拿一些吃的东西,那么他的话就是间接的。也就是说,他在说话的时候,实施了两个言外行为:一个是陈述,另一个是指令。他是通过陈述这个言外行为来间接实施指令这个言外行为的。Searle把说话人在间接地使用语言时所实施的两种言外行为称为“首要言外行为”(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和“次要言外行为’’(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首要言外行为”体现了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如上例中的指令),属于隐含意义;“次要言外行为”是说话人为了实施首要言外行为而实施的另一言外行为(如上例中的陈述),与字面意义一致。

二、间接指令的礼貌策略

在对语言的间接性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间接指令的研究。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经常用间接的方式发出指令,而不用直接的方式,主要是出于礼貌的考虑。那么为什么间接指令比直接指令更礼貌呢?这是由于间接指令具有双重功能性(bif unctionality)。所谓双重功能性就是同一句话在交际中同时具有两种功能。例如:"The cup is empty.”这句话同时具有“次要言外行为”陈述和“首要言外行为”要求这两种功能。正是这种双重功能,为听话人不接受指令提供了托词和退路。如果听话人不愿意服从说话人的指令,他完全可以佯装没有理解说话人的请求,仅仅依照字面意义作答,同时又不伤害对方的面子:

A:The cup is empty.

B: Yes,it is.

这种情况下,说话人也不会因为听话人的拒绝感到太难堪,太丢面子。也就是说,说话人使用间接指令是一种语言策略,目的是给交际的各方都留点面子。礼貌理论称之为“面子保全论”( Face-saving Theory) 。该理论认为,许多言语行为本质上是威胁面子(face threatening)的,是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面子需求背道而驰的,讲究礼貌就是要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面子带来的威胁,是为最大程度地维护交际各方的面子而做出的努力,因此,人们将礼貌作为“补救策略”(redressive strategies)。间接指令实际上就是对潜在的、具有威胁面子性质的指令进行补救的一种语言策略。

间接指令的目的在于左右听话人的行为,使他按说话人的意志去行事,这样做有时是为了说话人的利益,如向别人借东西或求助于人时,但有时这类行为的受益者却是听话人,如建议别人锻炼身体、告诫他人好好学习等。Leech提出指令行为涉及到“惠”(benefit)和“损”(cost)两个因素。如果说话人让听话人为他做事情,受惠的一方是说话人,受损的一方就是听话人;如果说话人主动要求听话人允许自己为对方效劳,那么受惠的一方是听话人,受损的便是说话人了。这里的“惠”和“损”是广泛意义上的“惠”和“损”,并不仅仅指物质上的得与失。如果我问你时间,对你来说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从广义上说,你仍然是受损的一方,而我是受惠的一方。一般来说,一方受的惠与另一方受的损是成正比的。人们经常从他人受惠或受损的程度来判断一个指令的礼貌程度,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认为请求、命令和要求这类言外行为本质上是不礼貌的,因为在这些行为中,受损的总是听话人。然而,我们可以通过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把本质上不礼貌的言外行为变得礼貌起来,其中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指令变得间接而含蓄,因为指令越直接,听话人就越难以拒绝,指令越间接,说话人留给听话人的余地越大,听话人拒绝执行指令越方便。从这个意义上说,指令越间接.听话人受损的可能性越小,说话人受损的可能性越大。在很多情况下,礼貌的程度与语言的间接程度成正比。Leech提出了提高话语的礼貌程度遵循的六条准则: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

三、广告语的间接性指令及其礼貌准则

商业广告的最终目的是推销商品,要达到这一目的,各类广告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语言去鼓动、说服、诱导消费者花钱购买所宣传的商品,从语用学的意义上讲,是利用语言向消费者发出“购物指令”(Purchase Request),敦促他们执行指令,实施购买行为。作为消费者,我们可能根本感觉不到,也意识不到广告在向我们发号施令,更不会认为这些指令对我们的面子构成威胁。我们常常会心甘情愿地按照广告指令去实施购买行动,这是因为广告设计者为了避免直接指令可能给消费者心理上带来的反感和不悦,遵循礼貌策略,使用了非常含蓄、非常间接的指令,这些间接指令尽可能地保全消费者的面子,表现出对消费者的极大尊重,完全没有强人所难的命令语气,给消费者留有自由的选择余地,因而更容易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并服从这些指令。

下面将就经常被商品广告利用的、由Leech提出的六条礼貌准则进行实例分析,以便对广告间接J睦指令的语用功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一)策略准则(Tact maxim)

该准则要求:使他人受损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在日常交际中,发出指令的甲方为了避免指令对接受指令的乙方构成面子上的威胁,会采取一些语言策略来减少或消除这些威胁,甲方会尽力让乙方感觉到如果接受并执行指令,就会得到益处。甲实施的就是策略准则。遵循策略准则的广告语在广告宣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例1) Big thrills. Small bills. (Budget出租中心)

花费少许的钱,享受莫大的刺激。

例2) Extra Taste. Not Extra Calories. (Clas-sic Lite牌减肥食品)

额外的口味,而不是多余的热量。

这两则广告非常好地体现了使消费者受损最小,受益最大的原则,迎合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使他们感到购买相应的产品或享受相应的服务,就可以获得最大的实惠。

(二)宽宏准则(Generosity maxim)

该准则要求:使自身受惠最小,使自身受损最大。在交际中,一方的受惠往往是建立在另一方受损的基础上;在商业销售领域.卖家受损越大.就意味着买家受益越大,这是不言自明的。消费者往往通过商家受损的程度来判断自己是否应当实施购买行为。一些广告正是利用了这种消费心理,采用宽宏策略鼓动消费者执行广告指令。这类广告在生活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那些所谓的“赔本大甩卖”、“挥泪清仓处理”、“跳楼价”、“打折销售”等广告都是打着“使自身受惠最小,受损最大”的招牌对消费者进行诱导,敦促他们赶快采取购买行动。

(三)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

该准则要求: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尽量夸大对他人的赞扬。

喜欢听赞美之辞是人之常情,因为赞美意味着他人对我们能力或行为的一种认可和肯定。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心理渴求,希望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能得到别人赞誉。有些广告正是利用了人们这种心理来赢得消费者对产品的青睐。

例3)What’、on your arm should be as beauti-ful as who’ s on it. ( Citizen牌手表)

戴在您手臂上的东西应该和它的主人一样美。

例4)Ties for the cool,and certainly the con-fident.(领带广告)

献给那些沉稳而自信的人们。

例5) The born leader.(某品牌酒广告)

与生俱来的王者风范。

以上三则广告通过对消费人群的褒扬和恭维,给购买者以“美丽”、“自信”、和“成功”的心理享受和成就感,自然会讨得消费者的欢心,唤起他们的购买欲望。尤其是例5)中的广告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暗示了产品的优质,又抬举了购买者,构思可谓巧妙。

(四)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

该准则要求:尽量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尽量夸大对自身的贬损。一些广告独辟蹊径,摒弃广告语中司空见惯的夸张手法,用谦虚的语言打动消费者,如国内家喻户晓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澳柯玛”牌电器广告,不仅为企业树立了不以“老大”自居,不断开拓、进取的形象,而且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例6 ) Results. Not miracles.(化装品广告)

只有结果,没有奇迹。

这则广告遵循“谦虚准则”,用真诚朴实的语言介绍产品的功效,没有流露出自我夸耀的痕迹,反而能对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有效实现了间接性指令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五)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

该准则要求: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

语用研究表明,当交流的各方立场接近,利益一致时,一方提出的要求和指令更容易为对方所接受。一些广告正是利用这种“求同心理”来感化消费者,诱使他们接受广告发出的间接指令,并付诸行动。

例7)We expect a lot of ourselves. You can,too.(某航空公司)

我们对自己要求很高,您也可以这样要求我们。

例8)You and Northwest,business at its best.(Northwest Airline)

您与西北同行,生意最佳水平。

例7)将高水平的服务质量确立为公司和消费者的共同目标,而例8)则将公司和消费者事业上的共同成功作为目标,两则广告对消费者都有很强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六)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该准则要求;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不难理解,当他人站在同情你和理解你的角度提出建议或要求时,你会更情愿地接受,因为你知道这些建议和要求大多是善意而友好的。以下广告正是通过对消费者某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表现出的同情和理解,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好感,最终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

例9) No body is perfect.(某品牌健身器材)

没有一个人的体型是完美无缺的。

例10) Are you going grey too early?(乌法乳)

您的头发是否过早变白了?

例9)首先让体型不理想的人放下思想负担,不必自卑,因为这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消费者会深切地感受到广告传达的理解和同情。例10)用设问的方法,以极其亲切的口气表达了对早生白发者的关怀。这类广告中折射出浓浓的人情味,自然易于为消费者接受。

篇5

摘 要: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在交际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功利性易使广告受众采取不信任,不合作的态度。预设,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常常被广告撰写人用来不露痕迹得增强广告的说服效果。本研究旨在对预设在广告语中的工作机制进行试探性的分析。

关键词:预设;语用预设;商业广告

一、引言

预设又称为前提、先设和前设,指的是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假设,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在现代,预设问题是由现代逻辑奠基人弗雷格(Gottlob Frege)在其划时代的论文《论涵义与指称》首先提出的。此后,英国哲学家Russel和Strawson也对预设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在国内,预设已经被律师作为在法庭询问证人或被告时的一种语言策略;预设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预设在语言幽默中的作用或预设与言语幽默产生的关系以及交际中预设的运用及其语用价值等等。 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义预设是关于句子结构与世界的关系, 它与句子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是指从语句的意义或者命题的真假角度来考察和定义预设;而语用预设是关于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系, 是指从“人对命题或语句的使用”中来考察或定义预设,其特征是预设的合适性和共知性2.本文主要是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来分析广告语言。 --!>

二、预设与广告语

广告最终目的是劝说潜在的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为了达到既有效地传递广告信息又能说服消费者的双重目的,广告商们经常使用语用预设这一语言工具,其原因就在于语用预设所具有的合适性,共知性以及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藏性这些独特属性使得它不仅能满足广告的语言要求而且能以更安全的方式实现其劝说功能。

三. 广告预设的分类

广告就离不开对大众消费心理的掌握。因此,陈新仁老师3根据这一事实,将广告语分为以下几类:

(一) 事实预设

事实预设是指交际双方在交流中预先肯定或否定的一是些事实情况,它常常体现为一个或一组表征具体事实的经验命题,是一些本已就存在的事实,无需语境的加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或行为的有力手段就是摆出某个令人难以抗拒的事实。广告的目的就是改变人们的信念,让消费者“动心”。因此事实预设在广告标语中的使用也是十分频繁的。如:“Why our eyewear is as elegantly designed as Europe’s finest watches? ”这句广告词的语用预设就是我们的眼镜架设计的和欧洲最好的手表一样好。这个预设就会让人联想到欧洲手表的顶尖级质量。通过类比的手法,也会让人觉得这家公司生产的眼镜架就像欧洲生产的手表一样好,所以就会给人这样一种感觉:既然这家公司生产的眼镜架就像欧洲生产的手表一样好,为什么不买来试试看呢?这则广告语颇具有鼓动性。

(二) 信念预设

通常说来,人的信念往往是受到世界观以及对具体事物的看法的影响。所以,为了售出产品,广告商常采用语用预设来影响消费者的信念甚至强加新的信念以激活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三)状态预设

状态预设是被用来影响人们的情感状态的。这类预设一般有两种:一是预设过去不理想的状态 ,一是预设改变后的理想状态。例如:You don’t have to spend a lot of money to have good taste any more。5这则沙发的广告就是预设着:以前为了展示在家具方面的品味,人们势必要花很多的金钱。

(四)行为预设

行为预设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关于消费者过去的行为,这种行为经常是消费者不愿做的 ,就像状态类中的过去状态一样。消费者一般说来都想放弃这类行为,就像希望改变过去的某种状态一样。如“从今以后停止付不必要的钱”。这句广告词的语用预设是过去曾付了不必要的钱。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句广告词正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因此很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第二类行为预设带有广告的特殊色彩 ,也很常见。例如:“假一赔十。”(某商品) 这句广告词的语用预设是:市场上有很多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对生产商的信誉产生了负面影响。这里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心理策略。该广告的制作者强调假一罚十,即表明其产品非常好。另三类预设的行为强调消费者眼前某种行为需要 ,而要满足这一需要往往要借助于广告宣传的产品或服务。例如“用松下名品,录百年奥运 ”这句电器广告广告词的语用预设是:消费者需要录制奥运赛事。要录制 ,就得有摄像机。那么广告就为消费者提供了所需要的产品。 --!>

四. 预设在广告中的作用

(一)预设促进广告的经济性

广告的成本与其所耗费的时间和空间成正比。预设是一种隐含的、未明说的信息,最能满足广告“少投入、多收入”的需要,因而预设在广告中的使用符合经济原则的要求。例如:A:“你今天用大宝了吗?”B:“……”C:“嘿,你瞧人家那张脸。”这是一则大宝润肤霜的电视广告。A问B:“你今天用大宝了吗?”在B没有回答之前,C说:“嘿,你瞧人家那张脸。”(这个时候,一个年轻美丽、肌肤剔透的女孩形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事实上,c的答案就是在利用预设来告诉观众,大宝是一种润肤霜,擦了之后能使人变得更加年轻漂亮。

(二)预设揭示了广告的顺应性

语言的顺应性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出灵活的变通,从而满际的需要。就广告而言,预设的使用是语言的顺应性的必然结果。如“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条广告标语用简单的几个字预设出凡是拥有金利来品牌商品的男人才是成功的男人。

(三)预设可以增强广告的说服力

如“XX牛奶是奥运会唯一指定饮品”。厂商把这个信息作为预设处理的办法,可以造成一种印象,即那是众所周知或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这种奶制品既然被指定为奥运会使用的饮品,那它的质量、口味各方面肯定都能得到保障。这样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感觉,广告权威性,影响力和说服力就被增强了。

五.结束语

本文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广告用语进行实例分析,为把握消费者心理,广告利用语用预设功能及性质传达潜在信息。本文希望可以为广告语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为广告商们提供可能的理论性指导,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语用预设如何在广告中发挥作用,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创造出更吸引人、更具劝说性和更高质量的广告。(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注解:

② 姜望琪. 当代语用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③ 陈新仁. 论广告用语中的语用预设[J]. 外国语,1998.

④ 赵静, 广告英语[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⑤ 刘金英. 广告用语的预设和隐含[J]. 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4): 274.

参考文献:

[1] Dyer, G. Advertising as Communication [M]. London: Methuen, 1982.

[2] Frege, G. On Sense and Reference [M]. Oxford: Blackwell, 1952.

[3]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0.

[4] Wilson, D. Presuppositions and Non-Truth Conditional Semantics [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5] 陈新仁. 论广告用语中的语用预设[J]. 外国语,1998.

[6] 黄国文.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7] 何自然, 陈新仁. 当代语用学[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 姜望琪. 当代语用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 刘金英. 广告用语的预设和隐含[J]. 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4): 274.

篇6

论文摘要:赫茨伯格“双因素论”原是就管理问题而提出,但在广告及营销领域的消费者动机方面.其价值并未受到重视。本文旨在强调它的广告学研究意义。广告传播在诱导消费者动机时.应分清主次.找出重点;同时不可对双因素的任何一方有所偏废,并注意适当的搭配与组合。

著名心理学、传播学者库尔特·卢因(Kult 1.ewin)曾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好的理论更实用的了。”在广告传播(或称广告宣传)领域,当探讨受众(或消费者)动机时,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和弗洛伊德(Sigmud Freud)的“潜意识理论”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类基于人类本质特性的理论虽未经过严密的实证,但却因其实用性而成为研究消费者动机的主导理论。

马斯洛理论对广告传播的贡献在于使人们认识到,消费者动机存在着由低到高的层次性,一个层次的需要一旦满足,就趋向于更高一层的需要,广告传播者在唤起消费者动机时应有的放矢,随时而变;弗洛伊德理论则揭示了消费者潜在的、不甚明了的动机,借以提醒广告传播者不可忽视对消费者意识之外的潜意识动机的激发,增强宣传的含蓄性、暗示性。前者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消费者动机,而后者则说明动机的潜藏性。理论虽不是直接就广告传播问题提出,但研究者很快就发现了它们的价值。

然而,西谚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理论也难免殊途同归。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 zberg)提出的“双因素论”可以说也是动机理论,然而它在广告、市场营销领域的受重视程度远不如前两者。它虽是基于管理问题而提出的,但仔细辩析,对于研究广告传播问题也颇有价值,而且与前述两论的旨趣稍有不同。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即“激励一保健理论”首先出现于50年代末,并在60年代和7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赫茨伯格对与工作满意度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推理,归纳了有关造成工作满意和不满意因素的员工报告,而后提出了该理论。他曾对心理健康颇有研究,注意到心理疾病不仅仅是心理健康的对立面,他把这一发现运用到组织活动中,认为工作满意度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工作“不”满意不仅仅是工作满意的对立面。赫茨伯格理论的基本前提是,有一组工作特点能够使员工感到快乐和满意;另外一组特点则会使员工感到不满和不快。他用“动因”或“激励因素”来表示员工满意和快乐的工作因素;用“保健因素”来表示员工免于感到不满或不快的工作因素。他最初的研究引出了一连串激励与保健因素。在激励因素一类中,包括责任、成就、认可、挑战性的工作及在组织中的提升。他认为,如果某项工作具备这些因素,个人会对这项工作感到快乐和满意。保健因素一类则包括了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公司政策及管理技术水平。并且认为,缺乏这些因素将导致员工感到不快和不满。这就是“双因素论”的基本观点。

从管理或组织传播角度来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与马斯洛理论一样,属人际关系学派。与以往的古典组织理论不同,‘.人际关系理论家强烈反对把个人看作可预测的组织里一个能够随意替换、只受经济因素驱使的齿轮。相反,这些人际关系理论不约而同地把员工看作需要关心、社会互动和个人成就的个人。人际关系理论描绘出的员工不仅是为经济所得所驱动,而且也为满足这些较高层次需要的欲望所驱动”。马斯洛从总体上分析了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指出动机的层次性与趋向性,而赫茨伯格则具体指出在工作过程中、组织单位中,哪些是积极的满意因素,哪些是消极的满意因素,他们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只存在一类因素,但最根本的动力是那些最积极的因素—激励因素。

不论是组织单位中成员的行为动机,还是广告传播及营销过程中的受众(或消费者)动机,其中的共性在于都是人的动机。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自然会发现‘’双因素论”对广告传播、市场营销同样具有一定意义。市场营销学专家科特勒(Philip Kotler)在《营销管理》一书中就利用“双因素论”(科特勒称之为“不满意因素”和“满意因素”与赫茨伯格的“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相当)对消费者动机作出解释。他举例说明消费者拉里在购买苹果牌计算机时的情况:“假使苹果牌计算机不附有保单,也许就是一个不满意因素。拉里喜欢的产品要有保单。然而,即使有了产品保单,也还不能断定它就是购买产品的满意因素或激励因素。因为保单并非是拉里对苹果牌计算机真正满意的本质因素。而苹果计算机那漂亮的色彩图案也许是个满意因素,能增强拉里对它的兴趣。”就此事例,科特勒指出,“双因素论”有两层意义:‘一是销售商应该尽最大努力防止影响购买者的各种不满意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不符合要求的使用训练手册和不好的产品维修服务政策。尽管这些事情对计算机的出售不起促进作用,但却会起影响出售的作用。二是指在计算机市场上,生产厂商要仔细识别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各种主要满意因素和激励因素,并对此深加研究。可见在营销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可能成为激励消费者动机的因素。科特勒注意到了促进消费者行动的各种因素,并对之有所区分,而且意在强调满意因素对消费者影响最大。科特勒是为数不多的将“双因素论”用于说明消费者动机的学者,对我们在广告、市场营销领域借鉴“双因素论”很有启发。

其实,在广告传播及营销过程中,激励消费者的因素并不仅限于上面提到的保单和色彩图案之类,往往存在着众多因素,有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动机。从消费者生理角度看,有生存动机、安全动机和繁衍动机等;从消费者个体心理角度看,有感情动机、理智动机和惠顾动机等;从社会心理角度看,有求实动机、求新动机、求美动机、求廉动机、求名动机、求同动机和求异动机等。那么,如何区分其中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何者为其根本动因?这其实很难一句话说清楚,因为消费者并非铁板一块,其动机可以说千差万别,只有在一项促销活动之前根据市场调查所得信息作具体分析从而确定。而在分析过程中,‘’双因素论”关键在于提供了有用的分析思路,它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将消费者的需求动机“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利于分清主次,找出重点,在广告传播中强化那些真正的激励因素。

然而,从纷繁复杂的需求及动机中,我们是否能看到大体一致的趋势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品极大丰富,消费者收人增加,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观念肯定会发生变化。当今消费者动机较之以往多重视质量、价格、优惠甚至服务的承诺,已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消费动机的信念化、精神化甚至符号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或者说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已从偏重广告传播过程中的物质实体性承诺转向广告及产品带来的心理满足上,而且其中的非理性成分明显增加。前述科特勒所举事例中,消费者拉里在双因素中,更看重产品的色彩图案,已说明了一些问题。当然,这只是就总体趋势而言。关于消费者真正的动机,另一位心理学家帕卡德(Vance Pakard)的见解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帕卡德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对推销和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消费者的行动常是非逻辑、非理性的。在《隐藏的说服者》一书中,他列举了消费者的八种心理需要,即安全感、价值感、自我满足感、情爱感、力量感、创造欲、根基感和不朽感。它们是消费者认同、购买商品的重要内在驱动力。环视当今消费行为实际,我们不难找到可供佐证的实例。这恐怕是消费动机带有趋势性的、共性的方面,尽管它有时不易被我们一眼看出。甚至不妨说在目前的消费者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消费动机上人性的回归。

广告大师奥格威(David Ogilvy)关于短期促销与品形象关系的观点也可以说明问题。奥格威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写道:..致力在广告上树立明确突出性格品牌形象的厂商会在市场上获得较大的占有率和利润。同样,目光短浅、只会抽挪广告费搞促销活动的机会主义厂商往往正是处境拮据的人。”他还引用一位公司经理的话说:“销售是生产价值和广告的函数。促销产生的只不过是销售曲线上的一个靠不住的点。”,因而特别是对于塑造高档次产品的品牌形象来说,“经常不断地使用削价促销会降低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声誉。总是打折扣出售的东西会是好东西吗?关于“促销”,奥格威在这里的意思是依靠企业的一部分资金投人开展的能使消费者从速购买的优惠性活动,比如打折、让利、附赠、抽奖等等。他意在说明,一个想长期获利的企业在广告宣传上投人关注最多的应是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可以带给消费者信任感、满足感、价值感等,这些因素不妨说就是赫茨伯格双因素说的激励因素,它的激励价值从根本上说超越了那些小恩小惠式的促销让利,不妨说这些促销让利只是保健因素。

结合“双因素论”,我们可以发现认识到这一点极为重要。首先,它有助于改变在广告传播过程中的单纯推销的观念。面对当今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开拓市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保持长期的品牌优势,寄望于短期的促销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说,广告活动中的物质实体性的促销手段固然重要,而满足消费者潜藏于内心的、不自觉的欲望,努力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品牌的持久忠诚则更为重要。其次,认识到这一点对改进现有的广告传播内容也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在广告表现上将“人文关怀”提升到新的层次,挖掘出新的动机因素。

然而回过头来,我们也要看到,广告及产品之于消费者不是仅靠心理满足来‘.充饥”的“画饼”。消费者生活在充满物质利益的世界中,而不仅仅生活在包括广告在内的传播所造成的虚幻满足中。人类的基本物质需要应尽力去满足,物质利益的追求将伴随人类始终。正如工人需要更高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

一样,通过广告向消费者许诺实惠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这类“保健因素”是通往那些“激励因素”的必经之地,不可将其隔断,不可作绝对化的理解。“工作不满意不仅仅是工作满意的对立面”,同样,广告给消费者提供的优惠性条件一类‘’不满意因素”(确切地说是“免于不满意因素”)并非与深层的精神、心理满足一类的“满意因素”势如水火。因而我们可以说,在广告传播活动中,为了激励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广告传播者提供双因素乃是最佳选择,两者不可偏废。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产品因种类不同产生的不同的消费动机特点,在设计诱导因素时应该有所取舍。更何况,广告传播的自身规律也告诉我们,广告的诉求点、承诺应该单一、集中,广告表现应该简约、明了。因此我们不能指望广告传播内容包含过多的各类激励因素,而只能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搭配与组合。这样一来,广告传播者深人调查研究,详尽地占有动态的消费动机资料并对之进行双因素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在广告策划、创意之前就有了更多基本稳定的、可以参考的资料,就能使广告在寻找消费者动机方面变得更为主动。

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 广告心理学 考试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广告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广告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亦日益重要。作为广告学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广告心理学》的地位不可忽视。调查统计显示,排在广告专业毕业生认为最应开设课程前五位的依次是:“市场营销类”、“媒介”、“广告心理学”、“视听语言学习及鉴赏”以及“案例分析”;排在广告专业在校生认为最应开设课程前五位的则依次是:“影视编辑与多媒体设计”、“广告表现与制作”、“视听语言学习及鉴赏”、“广告心理学”、“媒介”。然而在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其考试模式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系统梳理并进行改革。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素质”一词可从生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界定。从生理学上讲,素质即个人先天的生理特点,这些特点经过遗传获得,一般称为遗传素质,即平时所谓的禀赋;从教育学上讲,素质是指个人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影响或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心理品质等。。本文主要指后者。

“所谓素质教育,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以充分启迪、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个体潜能为手段,以为社会培养各种适用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实践上讲,是指施教者着意营造一种理想的环境和氛围,使受教育者经过耳濡目染和学习、训练,在德、智、体、美和心理承受、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的过程。素质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取消考试或削弱考试功能。考试是评价教育管理者管理水平、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是评价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必要工具,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二、《广告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目前考试模式

1.广告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目标的实践性。“广告心理学就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学现象及其存在的心里规律的学科。”。具体而言,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广告诉求的心理机制;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媒体接触心理;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研究所有上述内容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增强广告的实战性。学习、研究心理学方法与规律在广告中的应用策略,就是为了使广告创作者更好地把握消费者心理,准确定位,科学策划,大胆创意,对消费者的行为施加影响,最终促使他们采取购买行动。

(2)内容的综合性。作为一门极具交叉性的学科,广告心理学的内容具有显著的综合性。不仅涉及到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媒体、广告效果测量等广告学方面的内容,而且与普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联系密切。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既有陈述性知识,又有程序性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不仅体现了学科性质的复杂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不仅要具备广告学、心理学两方面的扎实基础,而且要使两者融会贯通,彻底祛除两者都懂却又均不深入的现象。

(3)方法的灵活性。显而易见,教师讲与学生听的陈旧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理念下《广告心理学》教学改革的要求。鉴于《广告心理学》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特点。只是运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对于技能训练、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却无济于事。因此,应根据《广告心理学》课程目标的层次和课程内容的类型,灵活运用讲授法、发现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来锻造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利学把握《广告心理学》学科性质,有利于我们实事求是地改革目前的考试模式,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2.目前广告心理学的考试模式及其局限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检查评价功能、教育激励功能和反馈调控功能。“改变学生学习的最迅速的方法,就是改变评定制度”。作为一种评价行为,考试可以培植、引导和激励学生智力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发展。然而,审视目前的考试模式,“智育惟一”、“以分数论优劣”的弊端依旧存在,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素质教育的推进。

(1)考试观念。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学生,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未能真正树立起与素质教育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相适应的考试功能观。他们对考试的本质、地位、作用和功能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过分注重理论考试成绩,并将此成绩作为保送、评优、毕业的重要依据,而不关心是否具有专业能力和素质等问题。考试的导向性、指挥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以考试及格为目标;教师以完成试卷批阅为课程结束,以试卷成绩评价学生;教育管理者无法通过考试深入了解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2)考试内容。《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一般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内容:一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二是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然而,在目前的考试内容中,对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检测过多,对于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过少,而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检测基本为零。若考试命题时过分拘泥于教材,学生就会对教材的内容死记硬背,最终分数只是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衡量,而无法判断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无法使其专业素质得以提升。

(3)考试方式。有关资料表明,现代管理对人才的测定有100多项指标。而卷面考试中只能测出其中三分之一,其他如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却很难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做出评价,而这些能力又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目前的《广告心理学》考试中,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表现为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期终考试多,平时考试少;客观题多,主观题少;理论题多,实践题少。题型设置不合理,大多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问答等,综合性思考题和分析论述题过少,很难测出专业能力和实践素质。另外,平时成绩大多根据出勤情况和课堂活跃程度评定,占学期总成绩的30%,此法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片面性,信度很低,对于践行素质教育几无意义。

三、《广告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

1.转变考试观念。考试与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矛盾对立的,素质教育的水平与结果也需要借助考试来衡量与判定。首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不仅是检测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情况,更要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其次,要明确考试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方式都要体现这一要求。第三,要通过考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使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为今后指明方向,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增强。

2.丰富考试内容。《广告心理学》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其考试内容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专业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上。专业性体现在考试内容应涵盖《广告心理学》作为“学”的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形成完整体系,要求考试范围全面、重点突出。综合性体现在《广告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实践性体现在《广告心理学》“术”的基本特征,对操作技巧和实践能力有较好把握。三个层次之间应设置合理比例,形成一定区分度。

(1)考试内容应源于教材却不拘泥于教材。即试题总体上应与教学大纲和教材保持一致,但同时又应有所超越。一方面,要将《广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融于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中,以检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从广告心理的角度分析脑白金争议广告的成功原因与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应允许一些试题“超纲”,教材没有要求,老师没有讲过,也可适当纳入试题。可采用两种方法:①试题中“超纲”内容的10%,考查学生对广告心理研究前沿以及最新热点的了解程度。例如,结合案例分析中西文化心理差异对广告创意的影响;试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其对广告创作的影响;谈谈国际广告中的跨文化心理问题;分析一下娱乐广告风行的社会心理原因。②教师只讲教材的80%,另外20%留给学生自学,试题中加入自学内容,以考查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自学情况。

(2)考试内容应具有较多选择性,具体方法有:①试卷中除共同题外,可让学生选做一部分试题。例如,综合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可实行“二选一”或“三选一”,即两个或三个试题中选做其中一题。这样既增加了试题的可选性和灵活性,又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致因一题不会而失分过多。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广告心理学》的期末考试中,笔者在最后的案例分析题中,就实行了“二选一”,一个是英国萨奇兄弟广告公司的经典平面作品“怀孕的男人”,另一个是获嘎纳广告节影视广告大奖的麦当劳“婴儿摇篮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广告心理相关知识对其创意进行分析。每次考试可用两套试卷,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任选其一。两套试卷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一套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法的掌握情况和简单应用能力,另一套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兼顾两者特点再设计第三套试卷。这样既考虑了各个学生的知识差异和个性特征,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果。

3.改变考试方式。目前考试方式的弊端可用四多四少概括,即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能力考查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考试改革,可采取多样化方法:按考试形式可分为笔试、口试、实践操作;按考试成果可分为考试、考查、小论文、总结报告、调查报告、创意方案;按答卷要求可分为开卷、闭卷。

(1)加强日常考核,全面、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目前,学生课程的最终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一般占20%~30%,期末考试成绩一般占70%~80%。以后应适当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30%~40%),同时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平时成绩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出勤情况;(2)完成作业情况;(3)课堂讨论准备的发言提纲和发言情况;(4)平时考试成绩。如果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还应考虑其论文质量。

篇8

论文摘要:节日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习尚和风俗。在节日期间,广告主往往巧妙利用消费者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消费心理,有针对性地设计广告诉求的内容。本文针对节日期间广告传播习俗现象展开了具体的文化分析,并从中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节日习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人类自身活动在一定社会层面上的文化反映,也反映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风俗习惯和传播活动。同时,从文化形态的构成方面来说,节日习俗的种种广告行为和传播方式也有着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正是由于民俗的基础性地位和巨大的包容性内涵,这也使得它在基础文化形态领域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了。因此,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民间习俗,得出其中潜在的社会心理和文脉关系无疑是相当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传播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手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被拓展开来,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活动却是由来已久的,并且始终伴随着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传播习俗形成了。”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传播习俗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也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是具有着基因性意义的。

节日习俗及其传播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采用学科式、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对节日习俗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从而也对蕴含其中的文化概念和民族心理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事实上,节日习俗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伴随着节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因为节日习俗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其具体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具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其整个的操作过程和民俗内容都是在节日广告的运作范畴中实现的。

节日广告其实就是指在各种节日期间(包括传统节日和其他由官方确定的庆典日、纪念日等)针对某一节日特有的习俗而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广告。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主利用消费者在节日特殊氛围中的消费心理大做广告,就会有众多的受众被打动,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当然也是惊人的。并且,众多的节日广告业主还根据这一商机的特点专门设计广告诉求的具体内容。

我们将通过诸多节日期间特殊的广告现象来对这一传播习俗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化解析,以期获得更为明显的结论。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若干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便被积淀在了节日的传统风俗中,同时也使得这些节日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众多的传统节日也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并不时召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域文化心理。因为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来说,文化心理是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隐秘的情感,甚至连深处于其中的本人都是无法察觉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早就指出“这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意识到的。并且它不是通过生物性的遗传而继承下来的,而是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在一个巨大的文化模式中对被指定的文化符号不断接受、置换和变形而形成的。并且,一个民族和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人们是有着相同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这也正是节日习俗中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的图腾崇拜到铁犁牛耕时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以及“恶月”“恶日”的禁忌和众多的神鬼崇信等,这些富含中华文明的古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形成传统节日的源头。

从远古时期起,先民的各个氏族就会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来崇拜,如对蛇、牛、鱼、树木等的崇拜。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是对龙的崇拜,这也最终演变成了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图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事实上,龙图腾不仅仅在许多社会文化领域中起着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它还是一系列传统民俗民间节日形成的来源。例如民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竞渡”活动,以及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日也是与此有重要关系的。

从传统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基本特征就在于重视伦理观念和礼教作用。人们每年在年节、清明、中秋、腊八等节日举行的祭祖活动即是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祭拜活动传沿下来,就演变成了节日期间要对长者和亲友进行拜访和馈赠礼品的活动,这无疑对当今的节日风俗也有着巨大的现实影响。

从一种文化心理上来判断,中国人很早就对现实中的数字表现出了自己的禁忌和喜好,这表现为人们对于双数的喜爱对于单数的嫌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讲究双日双月、成双成对的,人们普遍认为双数吉利会带来好的运气并且厌恶惧怕单数的日月,将单月单日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在一些“恶月”“恶日”就要有所禁忌,并且要举行一些仪式来达到冲淡和抵御的作用。如:元旦日要燃放爆竹驱鬼,五月五日要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篙草除虫驱邪,九月初九则要登高望远,以避灾病等。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结论,出于“心理补偿”的缘由,人浦门对于一些人力不能克服和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因此要通过一些仪式或活动来达到驱除鬼怪的目的,从而也在主观上起到了抵御的心理补偿作用。远古时期的这些仪式和活动虽然有着迷信的成分,但其中一部分却在民间节日的流传中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节日习俗,如人们在辞旧迎新的年节挂桃符(今天已经演变成贴春联)、张贴门神以防恶鬼纠缠等。

新的时代,随着一部分传统节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其核心的内容,而是一些比附于这些形式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作载体所折射出来的民间文化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多的传统民俗节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后流传下来,但已经蜕去了其原有的不科学的成分,而具有了更多的新时代风貌。并且在新型的社会历史时期中,传统节日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孝敬长辈,走访亲友,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欢聚团圆的重要习俗。而过去的许多民俗节日内容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移和改变,特别是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如过去传统节日里用以驱鬼辟邪的活动和物品则转变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春联、门神、爆竹等物品,而且这些物品更多地已经演变成人们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工具,成为节日文化的特殊符号。

另外,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庆典日、纪念日也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传统节日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重要性质和特别意义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具备了其特有的节日文化和习俗。

广告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中的产物,而它在现实形态的描述上也充满着文化的意味。事实上,在每一则广告的背后均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就是其背后悄然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自古至今节日习俗的运行轨迹也是这样的,就是在以广告传播为其具体征象的前提下,实际上是大量具有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也以现实的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内容和重大事件,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进行认识的各种心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样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团圆欢庆,休闲放松并借以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契机。每逢这些节日,人们必然要互相致电送去祝福,拜访长辈和亲友,当然更少不了相互馈赠礼物。而节日期间互赠礼品的行为,往往使那些适合作为礼物的商品的销售量大增,这种情况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 Michael Schudson)在调查中就了解到:圣诞节期间送礼拉动年零售量的百分之二以上。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和条件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转型,今天各种节日习俗的广告传播活动也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它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从原先纯粹的民间节日风俗转变成为今天大规模的广告策划和广告营销活动,其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直至今日,众多的广告业主也已发现了节日销售这一商机,在节日到来之前就制定详细的广告宣传战略,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以期利用欢愉的节日气氛取得优势的商品营销。同时广告主也发现“商品被作为礼品馈赠时,其质量并不很重要,倒是部分由广告塑造起来的有关该产品地位的文化意蕴更为重要”。因此广告业主在利用民俗节日商品广告时,大都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号元素,在营造出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同时也营造出产品中包含的文化韵味。这从而使得自己的营销策略在众多的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能够搭上文化的“便车”实现商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节日习俗中出现的大量广告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众多的广告形式采取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符号的重新加工和利用。如人们大都习惯于过年要贴春联、剪纸窗花、贴门神、燃放爆竹、扭秧歌;元宵节就得闹花灯、耍龙灯、吃元宵;端午节还要悬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中秋如果不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就不像节,如此等等。这种节日文化一经形成,它的约定俗成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一方面它演变成为一种集体的氛围,对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着现实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节日习俗也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对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使人们对节日的认识观念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形态,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节日广告的特定接受心理。

在充分利用节日习俗进行广告传播的众多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为是其中的典型一例。可口可乐公司抓住了我国人民重视节日习俗的心理,积极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将可口可乐的春节广告与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结合起来,在2001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联篇”电视广告,2002年推出“剪纸篇”宣传广告,都起到了不错的广告效应。2004年是我国的农历鸡年,该公司就应时性地推出了“金鸡舞新春”的广告,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无独有偶,中国移动公司也在200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厂告,运用独创剪纸形式的门神形象,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达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中,上述的节日民俗符号也被大量运用,以此来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氛围。如在“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商场就会在店内的招贴画上大量使用中国结、对联、财神、福字等具有明确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符号,契合喜庆而有文化韵味的节日气氛,从而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也达到了广告促销的宣传目的。

二是在利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我国传统上喜好的色彩元素,如红色、黄色(金色)、绿色等等。这些色彩元素与形象符号的完美结合,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文化韵味也从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以红色为例,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先秦周代都有崇尚赤的习俗。按照大致的划分,后来凡是遵从周礼崇赤的人们也都被称为“华人”,这些“华人”也大体上发展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中国红”的文化情结也由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无论在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的节日广告中我们仍然可以见到这种色彩元素。从春节的红春联到剪纸窗花,从大红灯笼到爆竹,从红色的“中国结”到压岁钱的红包,从舞龙灯的红绣球到扭秧歌的红绸子,无不洋溢着富有中国民俗传统的节日气氛。而这些民俗广告中对于红色的使用则更是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巧妙延伸和利用,并且使得广告本身也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然,某些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也并不一定采用上述传统形象符号,但对传统色彩元素的喜欢仍然可以从人们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如红色宣传版、红标语、红黄相间的图文表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传统色彩元素仍然是节日广告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三是节日广告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特定意象的借鉴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是族群集体智慧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在历代为人们传承使用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其中许多还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具有了另一重的文化内涵,如月亮、倒“福”字、龙的形象、中国结等。从古到今月亮负载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也具有着深刻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品味的具体表现,所以每当中秋节到来时的月饼广告中,就自然少不了一轮明月。有些广告业主更是独出心裁,将月亮团圆的意象运用在广告中:圆圆的月饼象征中国,而从月饼上切下的一角则代表台湾岛,一块月饼一轮圆月,将祖国统一的情思表现无遗。

篇9

论文摘要:营销组合的产生与发展反映了各个时代对营销理论的要求。随着有形产品的日益同质化,服务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主要手段,服务营销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服务营销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在借鉴营销组合的部分成分的同时,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营销组合,以适应服务业特殊的营销活动与营销方式。

营销组合理论是在传统营销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吸收了传统营销理论的精华部分,并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特征等所发展起来的新的营销组合。营销组合理论反应了新的营销时代消费者对营销方式、营销策略态度的转变。

服务营销也称为有形商品的无形性营销。在目前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极其普遍、信息快速传播的条件下,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或近似产品使顾客对商品的判断和选择不再仅仅依据商品的有形属性,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无形属性的一面。服务营销正是对这无形属性的营销活动。

一、营销组合理论

营销组合的概念最早是1953年Neil Borden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提出来的,随后各国学者开始对营销组合进行深入研究,但主要是集中于对营销活动的分类和归纳。主要的营销组合观点有:E.Jerome McCarthy于1960年在其《Basic Marketing》一书中提出的4P营销组合(产品、价格、渠道、促销),Livesey于1971年提出的“营销组合是企业所采取的试图影响顾客行为的政策和程序”,[1]Waterschoot&Bulte于1992年提出的“营销组合是指在寻求某种市场反应时的一种有效因素的综合体”。Kotler于1986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了6P营销组合,即在4P营销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分别是政治权力和公共关系。后来Kotler认为McCarthy原有的4P营销组合不能给企业提供营销运作上战略层次的指导,因此,Kotler又提出了营销战略层次的新4P组合:即探查、细分、优先和定位。后来,Kotler又加入了另一个P,即人,它们与McCarthy的4P一起构成了11P营销组合。

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消费者的形态的巨大差异,使得传统的营销组合4P/11P营销组合似乎已无法完全顺应时代的要求,于是营销学界出现了新的营销要素,即4C营销组合理论,顾客、成本、便利性和沟通。4C营销组合是Robert F. Lauterborn于1990年在《广告时代》上面针对传统的4P营销组合理念提出的,它强调企业首先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度放在第一位,产品必须能够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真正做到一切以消费者的需求和满意为核心。

二、服务营销理论

服务营销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美国John Rathmall教授于1966年首次对无形服务与有形实体产品进行区分,提出要以非传统的方法研究服务的市场营销问题。1974年由Rathmall所著的第一本论述服务市场营销的专著的面世成为服务市场营销学的产生标志。

服务营销是以服务为导向,服务是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广告宣传、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各个部门的事,甚至是每一位员工的事。从营销的角度来看,服务营销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研究服务作为一种特殊产品如何营销的问题;二是研究服务行业如何营销的问题;三是研究实体产品或无形产品营销过程中,如何将服务结合起来,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问题。服务营销理论的核心是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相互有利的交换活动,最终实现营销业绩的提升和企业的快速成长。

然而无论是McCarthy的4P,还是后来Kotler所发展的11P,都是针对有形产品而提出的营销组合,因而主要适用于有形产品。它并没有或基本上没有考虑服务的特殊性。而服务的营销活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因此,原有的4P及后来的11P营销组合都并不完全适用于服务业,服务业与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针对服务的特殊性,Booms&Bitner于1981年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服务业的营销组合。该营销组合除了传统的4P外,增加了三个新因素,即有形展示、人员和过程管理。人们通常把这个组合称为服务营销组合的7P营销组合。 转贴于  三、营销组合理论与服务营销理论的联系

营销组合理论随着经济、科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企业及其营销活动不再仅以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为出发点和中心,而是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同时实现企业盈利为目的。

服务营销组合理论是营销组合理论与服务营销理论的融合,它们并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有机的整合共存体。服务营销过程中也会出现有形服务的营销,所以服务营销组合中一定会渗入相关营销组合。

1.关系营销

服务营销活动中企业内部员工是主要的营销服务人员,所以企业在进行外部营销之前需要进行良好的内部营销,内部营销是外部营销成功的关键因素与先决条件。服务营销过程是服务人员与顾客直接接触的过程,服务的好坏不仅与顾客的行为密切相关,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服务人员的素质。

2.绿色营销

绿色时代与绿色消费的兴起,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营销方式能为企业赢得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在潜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同时有利于企业节约资源,可能在短期内达不到降低成本的效果,但是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3.文化营销

服务营销与文化营销在营销方式中有着共同点,营销对象的难以把握和营销结果的难以评估将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文化营销中的“内塑营销理念,外塑营销形象”完全符合服务营销的宗旨。服务营销促进文化营销,文化营销影响服务营销,文化营销中“无形的文化力”为服务营销吸引了众多的体验者与消费者。

4.体验营销

服务的无形性特征只是相对的,而并不是绝对的。在服务营销中采用体验营销,能让消费者在服务的相对无形性当中感受服务的价值,通过体验服务的强烈感觉,改变人们对服务消费的某些偏见,改变人们眼见为实的消费惯性与消费心理,扩展人们消费的概念。

5.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可以通过简练而感性的语言将品牌的定位与价值准确地传达给目标消费群体,并最终在目标消费者中形成广泛的概念认同,以达到服务营销的目的。实体产品讲求品牌,服务同样讲求品牌,在未来品牌成为竞争主轴的形态下服务品牌营销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 Waterschoot&Bulte,The 4P Classification of the Marketing Mix Revisited,Journal of Marketing,1992,(56):83-93.

[2]龚秀梅.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

篇10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商标翻译;交际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0

一、引言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显著,各国都想方设法把本国商品打入国际市场,其中商标在国际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标与其他知识产权一样是企业的一项核心投资。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涉及到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 而非单纯的语言文字转换过程。其本质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关联理论针对翻译的解释力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关联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活动,是在原语认知语境和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

二、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Sperber和Wilson(1986/1995)在继承和发展了Grice(1967)“会话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认知科学、语言哲学和人类行为科学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式,它完全可以用来解释已有的各种翻译理论以及各种看似矛盾的翻译现象。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主要研究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过程。翻译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示意-推理性质的交际行为。交际者对话语的理解完全取决于语言交际的关联性。用关联理论的视角研究翻译,其实就是突出了翻译的认知特性。翻译这一特殊的交际其中肯定会牵扯原交际者和译者,他们构成了交际的双方。原交际者把文本输入给译者,译者通过关联进行推理分析,之后就形成一种交际的图示文本,从而译者和目的语接受者又构成了交际的双方。由此可见,关联翻译主要是为了满足原作者、 译者及译语接受者间交际的语用效果需要,其对象不是纯粹的语言, 而是借助语言表达信息内容和实现交际。

三、关联翻译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商标翻译并不是由原语到译语的单项文本内容的替换,而是要在明确原语商标命名符号所指关系的前提下,结合译语的语言特点和命名的语境因素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译者在这种二度创作中享有较大的自由度,需遵从最佳关联的原则即根据商家对产品的推广意图,努力使潜在消费者以最小认知努力获取足够的信息,并唤起消费者购买欲望从而促成商家译者和消费者三者间的交际。

㈠音译关联

就目前的商标翻译中,音译是常用的方法。所谓的音译并不是简单地将原语言的发音用目的语相应文字表现,而是应当将其与目的语消费者的认知环境与认知框架相吻合,同时尽量避免消费者对商标名称产生怪异感及不好的联想。因为商标词都是极为简单的词汇,所以商标词在语言层面上对译者的影响远甚于句子段落篇章的语言层次,因而对翻译者的要求会更高。商标的音译法,译者要顺应译语受众者的认知背景,采用汉语传统音韵手法从而体现原语商标符号的语音物理特征,通过语音关联增强认知语境效果。卡夫食品国际公司里的Maxwell House (麦斯威尔)、Nabisco(纳贝斯克)系列产品风靡中国就归根于产品的商标名翻译。此音译关联并没有强调词本身的意义 ,而是通过保留原文的音韵美, 听起来洋味十足, 充满异国情调, 新颖别致, 从而迎合消费者标新立异和猎奇的心理。

㈡意译关联

商标翻译中的意译关联是译者用同等语义的语言符号来替代原语商标符号的语义内涵。这种关联要求译文不失真,能传达原文所表达的语义内涵并可以保留原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情感。因为商品的商标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所以这种意译关联翻译除了能够反映商品的性能外,还能引发消费者的联想,从而产生兴趣以利于商品的销售。直译法适用大多数商标词的翻译。如皇朝牌葡萄酒的英译名为Dynasty, 这个词会给人一种贵族的气息,让人有欲望去品尝这种历史悠久的陈年好酒。“长城” (GreatWal1)这个词的译法既指明产品由中国制造,又让人联想到气势宏伟的中国象征。有些因为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必须适当地进行调整,以利于沟通消费者的民族心理认同感,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新奇、尝试心理和购买欲望。比如著名饮料Seven Up(七喜)在刚进人中国市场时从表面意思直译为“七上”,但是在中国的销量却不佳,这是因为“七上”很容易让中国人联想到不太好的成语“七上八下”。基于文化上的特性,后来“七上”改成了“七喜”,从此在中国很受欢迎。

㈢音译和意译相结合

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译法也是传达商标神韵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译法既兼顾了音韵上的相似, 也传递了商品的关键信息。商标译名求得神似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对商品类别、特性有所了解, 再应用意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紧扣商标主题,灵活处理。BMW是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的缩写,是全世界最成功和效益最好的汽车及摩托车生产商。BMW被译为 “宝马”是源于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式。这个音基本上来自英语的发音,意思在中国有胯下良驹之意。这里译者顺应了译语受众者的认知背景,通过语音与语义双重关联增强了认知语境效果。Goldlion原来译为 “金狮” ,但在中国谐音为“金失”,所以该商品在中国滞销。后来把这个词又改译为“金利来”,将gold(金)保留原意,而lion一词采取音译手法,两者结合的翻译便有了“金利来”。这个词不但气派,而且在中国有钱与利双收之意。

四、总结

商标语是一种竞争性的语言,其目的不只是单纯语言所具有的指称功能,更重要的是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注意同时也对产品进行广告宣传,让消费者有购买欲。因而商标翻译也不只是单纯强调产品内容的简单对应转换。译者应考虑到译文具有的宣传和营销功能。翻译时既要考虑到商品销售的方向和消费者的心理特点,也要充分做到目的语消费者的认知环境与认知框架相吻合,同时也要满足原作者、 译者及译语接受者间交际的语用效果需要。总之,运用关联翻译理论译商标可使目的语像原商标名一样独特而简明,并且也要符合译语接受者的表达习惯和审美情趣,这样才能算得上好的商标翻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