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消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23:5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财消费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理财消费论文

篇1

1.消费者权益缺乏监管保护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尽管银监会出台了针对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办法》,理财产品市场投资标的资产池管理的《通知》一系列措施,但是在执行力度上却差强人意。这使消费者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遭遇推诿与投诉无门的境遇,或因对银行违规行为举证困难导致维权行动失败。

2.消费者知情权受损宏源证券2013年就银行的信息披露状况了一份研究报告,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外资银行中选取样板揭示分析了各个类型银行的信息披露问题。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建行提供有《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客户协议书》、《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理财产品客户权益须知》以及《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理财产品风险揭示及说明书》。以建行理财产品为例,建行对产品的发售时间、运行期限、收益状况、投资情况、托管费率等作出公告说明。但是在产品运营期间并没有相关信息披露,且要求投资者在网站上自行查询,风险自担。在风险揭示方面,建行较为全面的提示了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产品不成立风险、利率及通货膨胀风险、提前终止风险、延期风险、信息传递风险、不可抗力及意外事件风险等11类风险,说明了其适用群体。由于风险与收益是相匹配的,产品的适用对象也是特定群体,见表1。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受损问题成因

1.银行理财产品具有特殊性理财产品从产品实质来说,是金融创新和风险定价的结合体。银行理财产品具有不易确定的消费内容,一款理财产品可能同时包含多种基础资产。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产品种类越发丰富,产品设计复杂性加剧,甚至过于复杂,使得很多金融专业人士都无法理解,更不用说普通消费者了。而理财产品的特殊性意味着其消费者不同于普通商品的消费者,理财产品的消费者也具有特殊性,应该更加注重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2.消费者风险意识与专业意识不足第一,消费者风险意识不足。消费者往往忽略了理财产品的风险随着收益增加而增加,从而把投资的重点或者说投资选择的标准仅放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上。此外,消费者不能从自身需求与投资目的出发,盲目追求高回报,忽视自身承受潜在的亏损风险的能力;第二,消费者专业知识不足。衍生类理财产品的高收益令人怦然心动。但是它蕴含的高风险与专业性对消费者的专业知识提出了高要求,适合对金融领域有相当研究的消费者。然而由于学历,专业知识等因素的限制,消费者既不能准确的认识自身的理财需要,又不能正确理解各款银行理财产品的异同,因而造成了理财产品消费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不能理性决策,又易被利益驱动受到误导,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随意性比较强。消费者大多并没有认真阅读产品的说明书,风险揭示书,客户权益须知等就直接签字,对自己所购买的的产品类别、产品特性一无所知。

3.消费者与银行的不平等地位首先,消费者在市场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导致了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的不对等以及信息不对称。以建行为例,银行合同中多有“在本产品投资期间,投资者无提前终止权,如出现如下情形,中国建设银行有权但无义务提前终止本理财产品”的类似条款。这使得银行拥有提前终止履约职责的权利,而消费却没有得到控制损失的平等权利;其次,拥有高层次、专业化的金融人才,专业性程度高的银行在信息获得方面渠道更为广泛。而在信息披露方面却十分懈怠。在对资产投资方向的信息披露也比较模糊,虽然给出投资类别与投资比例,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投资资产池内容。而消费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必须签订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合同,不可以更改合同条款或与银行协商以改变这种收益分享、风险却不共同分担的情况,只能选择接受或不接受。这致使消费者的知情权、收益权、止损权、公平交易权等都受到损害,造成信息披露不明。

4.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监管不力中国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年轻,法规不到位,监管机构缺位,监管责任不明确,监管内容不清晰,是出现监管真空的主要问题。而处罚力度不够,没有对银行拥有实际处置权的机构对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受损情况进行监管,对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等方面监管缺乏,也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消费者身受其害。

5.银行存在不规范经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银行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表现在其专业知识素养和其职业道德素养。具有AFP资格认证的金融理财师或国家理财规划师的人员,才有对客户提出理财规划建议的资格。但在实际操作中,向消费者介绍银行理财产品的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大堂经理等并没有相关资格认证的银行从业人员。此外,由于绩效薪酬制度,利益驱动的原因,道德风险显现,银行从业人员罔顾消费者需求,推销可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财产品;二是客户风险评级流于形式。《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要求各商业银行建立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制度。根据消费者的各不相同理财规划与目标提供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根据风险偏好差异细分消费者市场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一部分。但是银行的客户风险评级工作中银行从业人员代填,擅自提高消费者风险评级的做法使得风险评级的实质作用得不到发挥,对理财产品市场销售的乱象也起不到约束作用。

三、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分析

1.银行加强行业自律第一,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消费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投资风险的主要承担者。目前多数银行通过网络渠道公告的方式进行信息披露,且对重大信息披露格式、时间(例如产品运行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不够完善,实际损害了消费者知情权;第二,建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理财产品市场同质化严重,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重在服务。银行抓住互联网金融的机遇,完善客户购买体验,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低起购门槛产品;第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消费者教育。银行在加强银行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道德把关的同时对理财产品市场进行细分,引导消费者合理进行投资理财,建立正确的投资观念。

2.消费者提高自身素质理性消费。消费者局限于知识领域、羊群效应、心理账户效应,存在盲目购买理财产品的问题。对此,消费者应主动学习,提升自身金融理财水平。政府应履责提供相应培训。

3.建立健全第三方投诉机制或针对性强的投诉受理部门,疏通消费者的投诉渠道,防范银行声誉风险可借鉴《多德弗兰克法案》,由中央人民银行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据库,以此为监测市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的信息基础。

篇2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金融理财;理财方式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是笔者于2013年12月面向某大学在校大学生投放的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调查问卷共发放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6份,回收率为90.1%。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分别为27.2%和72.8%;金融、其他方向金融、保险、投资、会计和其他专业人数的比重依次为59%、14%、11%、7%、4%和5%;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的问卷分别为46份、47份、90份和133份,各占15%、15%、28%和42%。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

根据调查问卷得出,个人基本情况中,大部分大学生收入来源于父母提供,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自于兼职或奖学金这类学生自己赚来的,但比例不多。生活费的数量主要是1000到1500,占比45.6%。个人的理财情况中,大多数人有着良好的理财意识,对自己的理财现状不是非常满意,但却很少理财;记账方面,大都认为记账必须,但都几乎不记账。理财状态方面有规划,但还是有很多预测不到的情况是多数人的选择。当问及首选的理财方式时,储蓄仍是大家的首选;其次则是股票基金债券等方式;保险更像是一种保证,所以不为大家所理解;而房地产和收藏品之类的方式只是极个别人才会选择的理财方法。

2.理财方式偏好分析

通过对被调查的大学生在调查问卷上对各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喜好程度的统计分析得出:储蓄、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保险和收藏品的比例分别是75%、45%、4%、18%、9%,表明大学生最为偏好的投资理财方式是储蓄,其次是股票基金债券、保险、收藏品和房地产。由此可见,大学生在选择投资理财方式上首先考虑的是风险性,其次是收益性,总体来说较为理性。

3.理财方式偏好差异分析

大学生不同年级在储蓄、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保险和收藏品等理财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储蓄和房地产这两种理财方式则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不同生活费数量在储蓄、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保险和收藏品等理财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购买股票这一种理财方式则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记账方面没有太大差别,都倾向于不记账和大概知道钱的去向;不同生活费数量的学生在记账方面差异较大,钱少的学生多数有着良好的记账习惯。

三、结论和建议

根据上文的实证分析,大学生理财方式受到生活费、记账习惯、投入额范围和周围善理财者等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通过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自身理财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高校方面加强大学生理财活动的参与同样重要,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理财方式,建议如下:

(一)鼓励参与理财活动

校园理财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大学生的广泛参加,但是,从学术性讲座的实际效果来看,我校超过一半的大学生不愿意参加此类讲座,此外,类似理财规划大赛的活动也集中在少数理财爱好者,针对类似现象,只有健全鼓励机制,才能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活动中形成理财的基本理念。

(二)培养良好理财习惯

大学生理财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在正确理财意识的指导,这要求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理财的意义何在,是为了盈利还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规划,显然,为了盈利而投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在大学阶段,理财能够帮助我们培养一种良好的投资习惯,为将来个人、职业和家庭的长远发展与合理规划打下基础,因此,大学生不应该把赚钱作为理财的首要目的。

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培养正确的理财方式。记账的作用在于使日常消费支出一目了然,通过分析大学生每月的开销记录,能够发现生活中不必要的开销部分,优化消费结构;随着科技发展,记账的方式也更加便捷,手机APP应用中都出现众多专业记账程序,如:随手记,只需将程序下载到手机,根据不同类别输入消费金额,每月末程序就会自动弹出各类消费记录,大学生可以根据最终记录制定新的消费预算,督促自己在下个月遵守适度消费的原则,从性价比和自身的承受能力出发,远离消费陷阱和商场打折诱惑,把钱花在刀刃上。

(三)增加理财资金来源

大学生的理财资金较少,很大程度取决于单一的经济来源和主要集中在500元以下的每月盈余,因此,只有增加理财的资金来源,才能解决大学生理财资金紧张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实现理财资金的“开源”:

1.奖学金

我校设有奖学金制度,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一等奖学金1500元,二等奖学金1000元,三等奖学金600元;通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每个班30%的大学生都有获得奖学金的机会,而这些奖学金都可以作为他们的理财资金。

2.有奖征文活动

我校校园网上经常会转载有奖论文活动的通知,比如:2013“进出口银行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奖征文,2013年度“中国平安励志计划”论文奖评选活动等,以后者的奖励为例,一等奖10000元,二等奖5000元,三等奖2000元;参加社会上鼓励大学生学以致用的带奖活动也是积累理财资金的一种有效方式。

3.兼职

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增值方式,找一份合适的校外兼职工作,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又可以扩充自身的理财资金;适合大学生兼职的很多,比如:家教,作为一名大学生,教授他们最熟悉、最擅长的课程,是最常见的兼职工作,此外,推销和校园也是大学生兼职的不错选择。

4.假期实习

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在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在了解企业管理和运作和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他们还能够得到实习机构的补贴和提成,这同样也是增加大学生理财资金的好方法。

5.微创业

在学校期间,可以进行一些自己的小买卖,比如摆摊,二手市场转卖,或者在格子铺占有一席之地。

(四)选择合适理财产品

大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学术讲座、社团模拟投资比赛以及图书馆和网上的免费资源等各种渠道学习和掌握理财知识,明确定位自身的风险承受程度,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

1.储蓄

从理论上来说,储蓄并不能算作一种投资的方式,对于多说大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对月末盈余资金进行任何操作,这些资金在银行卡上自动闲置,最后计入活期存款,这种被动的储蓄并不能作为大学生理财的主要方式,然而,存款风险性极低,品种多样,对于风险厌恶型的大学生来说,选择定期存款或者通知存款也是简单易行的理财方式。

2.债券

债券按发行主体分为国债、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从盈利性来看,债券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安全性来看,国债的安全性最高,相比储蓄,国债流动性较差,起始金额较高,因此,国债适合有一定闲置资金的风险厌恶型大学生。

3.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按投资对象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混合型资金,其中,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好,风险性相对较低,适合大学生进行理财投资;以华夏基金为例,华夏活期通的存入起点为100元,7天年化收益率6.056%(截止2014年2月10日),明显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流动性强,适合风险中立型的大学生。

4.余额宝

余额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针对淘宝用户推出的余额增值工具,受到众多大学生的青睐,尤其是热衷网上购物的大学生群体,在方便转账购物的同时,余额宝还能实现保值增值,因此,投资于天弘基金增利宝货币基金的余额宝非常适合大学生中的网购一族。

5.保险

保险的主要目的在于转嫁风险,而并非生财之道,大学生购买保险也是一种分散风险的理财方式,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顺序安排,即意外伤害、医疗、重疾、住院医疗和投资理财;以PICC人保健康-关爱专家定期重疾个人疾病保险为例,每年保费290元,缴费年限20年,享有重大疾病保险金10万元和身故保险金10万元,从该险种的保费金额来看,在大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因此,关注身体健康状况,购买人身保险,也是实现人生规划的重要部分,是大学生都应该具有的理财意识。

6.股票

在股票市场上,有人赚的钵满盆满,有人赔的血本无归,除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入市还需要科学的技术分析、国内外宏观环境和行业等基本面分析,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自身又极度缺乏专业的股市分析方法和投资经验,因此,以股票为主的理财方式,只适合有丰富模拟操作经验和大量闲置资金的风险偏好型大学生。

7.外汇

外汇是利用汇率利差实现保值增值的一种理财投资方式,包括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期权、互换交易,涉及货币相关性、黄金分割理论、K线理论以及市场走势分析等专业知识,操作程序复杂,除了热衷外汇交易的一些国际金融专业的大学生,该方式不适合其他专业的学生。

同时,建立理财投资组合也同样重要。根据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大学生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手中的资金,实现多元化的理财投资组合,逐渐完善自己的理财方案,实现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的理财目标。

(五)加强理财经验交流

对于大学生而言,与学术性讲座相比,同龄人对理财态度和方式上有更多相似点,因此,获取周围人的理财经验对提高自身理财能力往往更加行之有效,通过与实现成功理财的同学积极自发的交流,以及参与“藏龙金融投资协会”等社团的理财经验交流的活动,大学生能够从同龄人身上得到启发,寻找适合自身的理财方式。

参考文献

[1] 白志华. 谈对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J]. 经管视线, 2011.

[2] 褚宝萍. 青海高校大学生个人理财能力分析 [J]. 青海大学学报, 2011, 29(4).

[3] 陈克娥. 对大学生理财规划辅导的思考[J]. 社科纵横, 2010, 25(2).

[4] 曹维佳. 关于武汉地区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 华商, 2008, (15).

作者简介:

篇3

税收筹划论文分析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税收作为企业的客观理财环境之一,如何依法纳税并能动地利用税收杠杆,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成为企业理财的行为规范和基本出发点。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税收筹划,不能有效地安排税务事项,就谈不上有效的财务管理,也无法达到理想的企业财务目标。对于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如何在税法许可下,实现税负最低或最适宜,也就成为企业税收筹划的重心所在。因此,税收筹划论文深入探讨企业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和筹划思想,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税收筹划论文税收筹划的含义与特点

税收筹划论文阐述了税收筹划是指在遵守税法和符合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利用税收法规所赋予的税收优惠或选择机会,通过对企业投资、经营和理财等活动的事先安排和筹划,尽可能地节约税款,达到税负最轻或最佳,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行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税收筹划必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筹划论文提到它具有以下几个显着的特点:

(1)合法性。税收筹划不仅符合税法的规定,而且符合税法立法的意图,这是税收筹划区别于偷税避税的根本点。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税收筹划,是对税法立法宗旨的有效贯彻,也体现了税收政策导向的合理有效性。国家在制定税法及有关制度时,对税收筹划行为早有预期,并希望通过税收筹划行为引导全社会的资源有效配置与税收的合理分配,以实现国家宏观政策。因此,提到税收筹划不仅不违法,而且作为纳税人的权利受到国家的保护。

(2)超前性。税收筹划是企业对生产经营、投资活动等的设计和安排。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的发生具有滞后性,即由于特定经济事项的发生才使企业负有纳税义务。一旦经营活动实际发生,应纳税款就已确定,再进行筹划已失去现实意义。税收筹划就是要将税收作为影响纳税人最终收益的重要因素,对投资、理财、经营活动做出事先的规划、设计、安排。

(3)整体性。税收筹划的整体性,一方面指税收筹划不能只注重于某一个纳税环节中的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另一方面指总体税负的轻重并不是选择纳税方案的最重要依据,应衡量“节税”与“增税”的综合效果。税收筹划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现在的财务利益,还要考虑纳税人的长期利益;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的所得增加,还要考虑纳税人的资本增值;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的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而且还要使纳税人因此承担的各种风险降到最低。总之,税收筹划只有从纳税人财务计划、企业计划这些整体利益出发,趋利避害、综合决策,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4)积极性。从宏观经济调节看,税收是调节经营者、消费者行为的一种有效经济杠杆,国家往往根据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节约税款,谋取最大利润”的心态,有意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投资者和消费者采取政策导向行为,借以实现某种特定的经济或社会目的。

(5)目的性。税收筹划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减轻税收负担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多种纳税方案中选择税负最低的方案;二在纳税总额大致相同的各方案中,选择纳税时间滞后的方案,这就意味着企业得到一笔无息贷款,通过税负减轻而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6)普遍性。从世界各国的税收体制看,国家为达到某种目的或意图,总要牺牲一定的税收利益,对纳税者施以一定的税收优惠,引导和规范纳税人的经济行为,这就为企业提供了进行税收筹划、寻找低税负、降低税收成本的机会,这种机会是普遍存在的。

二、税收筹划论文阐述了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

1.税收筹划论文阐述了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不论是新设立企业还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都需要一定量的资金。可以说,筹资是企业进行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筹资,如企业内部积累、企业职工入股、向银行借款、企业间相互拆借、向社会发行债券和股票等,而不同筹资渠道的税收负担也不一样。因此,税收筹划论文表明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应对不同的筹资组合进行比较、分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确定一个能达到减少税收目的的筹资组合。

(1)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选择。就举债筹资而言,要考虑举债筹资费用,如发行债券要支付手续费和工本费等,而借款虽不需支付手续费和工本费,但要按借款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印花税,因此税款的缴纳作为筹资费用因素必须考虑。但是利用债务筹资,纳税人不仅可以获得利益收益额,而且负债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与不能作为费用支出只能以税后利润中分配的股利支付相比,负债筹资可以少缴所得税,获得节税收益。这样,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必须考虑对债务筹资的利用。一般而言,如果企业息税前的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成本率,负债比重的增加可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然而,负债利息必须固定支付的特点又导致了债务筹资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如果负债的成本率超过了息税前的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收益会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而下降。因此也不是负债越多越好,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随之增大了。

(2)融资租赁的利用。租赁也是企业用以减轻税负的重要筹划方法。通过融资租赁,纳税人不仅可以迅速获得所需的资本,保存举债能力,更主要的是租入的固定资产可以计提折旧,折旧作为成本费用,减少了所得税的征税基数,少纳所得税,而且支付的租金利息还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进一步减少了纳税基数。因此融资租赁的税收抵免作用极其明显。

2.税收筹划论文阐述了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论文阐述了企业在进行投资预测和决策时,首先要考虑投资预期获得的效益,其次要考虑收益中属于本企业的有多少。对投资者来说,税款是投资收益的抵减项目,应纳税款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投资收益率,尤其是所得税对投资收益的影响更需决策者的重视。

(1)组织形式的选择。企业在设立时都会涉及组织形式的选择问题,而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供企业选择的企业组织形式很多,不同的组织形式税收负担不同。企业可以通过税收筹划,选择税收负担较轻的组织形式。

(2)投资地区的选择。企业需要对投资地税收待遇进行充分考虑,有时国家为了支持某些区域的发展,一定时期内对其实行政策倾斜,如现行对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地区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这些地区投资,有些税种可以少交或不交,这完全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税法的立法意图。

(3)投资行业的选择。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国家在税收立法时,也做了相应的规定,以鼓励或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投资时选择投资何种行业也可以进行税收筹划,要结合实际情况,予以充分的考虑。

3.税收筹划论文阐述了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以不同的方式筹集资金,并按照科学的方法投入企业后,其经营活动进入营运周转阶段,这一阶段集中了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筹资、投资的效益通过这个阶段得以实现,而且自始至终包含着税收筹划。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来进行税收筹划。例如,对于享受限期减免所得税优惠的新办企业,获利年度的确定也应作为企业税收筹划的一项内容。由于新办企业产品初创,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获利初期的利润水平也较低,因此,减免所得税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也相对较小。为了充分享受所得税限期减免的优惠,企业可通过适当控制投产初期产量及增大广告费用等方式,一方面推迟获利年度,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产品知名度,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市场占有率,提高获利初期的利润水平,从而获得更大的节税利益。

三、税收筹划论文阐述了进行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1)遵守税法,依“法”筹划。税收筹划的一个显着特点在于合法性。不合法,就没有税收筹划。具体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依法纳税为前提。二是以合法节税方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安排,作为税收筹划的基本实现形式。三是以贯彻立法精神为宗旨,使税收筹划成为实现政府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环节。

(2)税收筹划活动要充分考虑实际税负水平。影响税负实际水平的因素有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货币时间价值对企业投资绩效及税负水平的最深刻影响,表现在现金流量的内在价值的差异方面。在税收筹划中,企业应提高应收现金的收现速度和有效比重,在不损害企业市场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延缓税收支出的时间和速度,控制现金支付的比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会形成应税收益的高估,同时还应注意到通货膨胀也使得企业延缓支付税金,会达到抑减税负的效应。

(3)税收筹划要考虑边际税率。对税收筹划影响较大的税率不是某项税负的平均税率,而是其边际税率。边际税率是对任何税基下一个单位适用税率,也即对每一新增应税所得额适用的税率。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边际税率越低,税收收入越高,边际税率提高,税收收入反而降低”的怪现象,这反映了边际税率变化对纳税人心理的影响及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企业应通过对边际税率的考察,核算税收筹划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合理开展税收筹划活动。超级秘书网

(4)税收筹划要有全局观。税收筹划要从企业微观经济系统甚至国家宏观经济系统角度全面考虑,细致分析一切影响和制约税收的条件和因素。

(5)税收筹划应注意风险的防范。税收筹划之所以有风险,与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及企业自身活动的不断变化有关,尤其是那些立足长期的税收筹划,更是蕴涵着较大的风险性。因此,在税收筹划中,有关人员除了全面学习税收法规之外,密切保持与税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至关重要。

篇4

论文关键词:高职,财务自由,理财

一.高职学生财务特点

理财过程包括消费与投资两个方面。消费理财着重于用最少的财富换取最大的其他效用,投资理财则关注如何运用手中的财富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认识自己的财务特点是做好理财的关键。

(一)、稳定收入来源渠道单一。家庭供给是高职学生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在校高职学生中90%大学生的收入来自于父母,占总收入的76.19%。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必须依赖父母来维持生活。贷款在其他收入来源中占比最大,为7.41%。这两部分收入相对较为稳定,占收入的83.6%。奖学金、打工或勤工助学占14.29%,这反应高职学生收入创造能力欠缺。

(二)奖学金、助学金收入比重逐渐增加。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职学生享有与其他高校学生相同的奖学金标准,国家奖学金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2000元。另外还有额度不一的学校设立、企业设立奖学金,针对专业的专业奖学金和毕业去向的定向奖学金。

(三)、支出刚性较强。从高职学生支出构成来看,日常饮食、服装所占比重最大,达到69%。这两部分消费支出具有很强的刚性,可压缩空间有限,所以在理财活动中主要属于消费理财。另外聚会、约会、购买数码用品等占支出总额的19%,虽然这类支出存在奢侈性,但也逐渐成了不可压缩的支出。同时,作为高职学生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刚性支出就是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考试、自考、专升本等费用。

(四)、支出无计划,随意性大。用钱没有计划,不控制不良消费习惯,导致每月的收支不能平衡。到学期末往往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甚至有的学生刚刚收到汇款没几天,就又向家里要钱,钱花到了哪里也不清楚。开学时 “富翁”,学期末“负翁”就是对这种无计划支出的真实写照。

高职学生的财务特点与大学本科学生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1、奖学金收入偏低。虽然在国家奖学金方面两者没有差距,但由于高职院校在学科、社会声誉等方面的劣势,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的奖学金种类与金额都要少。实践活动收入集中。随着高职教育“工学结合”、“2+1”等模式的推广,高职学生集中参与实践的时间大大增多,而用人单位一般对这种集中实习支付薪酬,使得高职学生一段时间集中收入较多。3、后续发展的资金支出较大。由于学历起点低,在高职学生中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专升本、成人高考、校外职业培训等方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支出。

二.高职学生的理财误区

由于长期处于学校环境中,高职学生的理财意识与能力都存在较多问题,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误区一,理财不便观:无法理财。由于金融机构忽视高职学生这类潜在客户资源,长期以来极少进入高职校园推介金融产品,介绍理财知识,这使得大部分学生对适合自身的金融产品了解极少,久而久之认为自己无法进行理财。误区二,消极理财观:无须理财。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学生、学校老师、以及家长中占有较大比重。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主体,但不管怎样学习能力只是社会生活中众多能力的一种。误区三,激进理财观:理财就是投资生财。持有这种观点的学生将理财简单化,认为理财就是购买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就是从证券市场获利。其实理财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量入为出的收支安排,又包括追求投资回报的金融投资。误区四,狭隘理财观:理财就是节约。由于学费的上升,求学阶段学期总支出在家庭年收入中占比大,部分学生从入学时就奠定了节约的习惯,凡事都节约,省吃、省穿、省用,过度的节约可能导致交际空间狭小,办事方法单一。

三.高职学生理财能力培养四步曲

(一)严格约束,理性消费

由于年龄、社会经历、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大学阶段的消费存在从众现象,如果不严格约束,往往会出现过度消费。要实现理性消费应做好以下几点。1、遵守消费原则。学生时代的消费原则应该是营养均衡的吃,耐穿耐看的穿,省钱方便的行。2、制定科学的理财计划。科学的理财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收入大于支出,每月略有盈余或者个别月份出现负收入,但年终总体上要保持月现金流量表是正数。尤其在外出集中实习期间更要科学合理的支配自己的收入,这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实现理财计划,另一方面为将来理财生活做好铺垫。

(二)培养良好理财习惯

理财不是富人的专利,它是经济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学生群体收入较少更应该注意理财,科学的理财得益于理财习惯的形成。1、养成存款的好习惯。现阶段银行可供选择的存款类型高达60余种,需求者可以据资金盈余时间的长短进行选择,以获得最大收益。2、积极利用免费、优惠资源。由于高职学生绝大部分属于纯支出群体,收入少,社会和学校提供了许多免费和优惠资源,充分利用学生身份,可以享受到许多方面的实惠,这也是一种节约支出的好习惯。3、树立勤俭意识,养成精打细算好习惯。高职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家庭条件更是贫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应该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乱花。

(三)积极参与理财活动,创造财富

理财不是节约,真正的理财要考虑节流,更注重开源。大学校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前沿阵地,高职学生要在毕业前为自己做好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准备。1、通过努力学习,赚取收入。现在高职学院设立的奖学金种类越来越多,奖金也越来越高,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赚取奖学金;2、勤工俭学,积累收入。高校里一般都提供了较多的勤工俭学岗位,如图书馆业余管理员、电子阅览室管理员、食堂打菜人员等等,这些工作既不占用上课时间也能补充一些收入。并且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很多高职院校给学生提供创业基地,积极利用既积累专业又创造收入。3、进行兼职,积累收入。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占有50%左右的比重,教学中老师常常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实践,高职学生应该大量利用寒暑假期间进行兼职。如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业余的时间做导购、餐厅服务、市场调查、商品直销等等。4、进行金融投资,获得收入。可从兼职所得或父母赞助获得的部分资金投入基金、股票等高风险投资,获得投资回报。尽管大学生做投资具有一定风险,但作为一种尝试,能为今后的个人理财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

高职学生理财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学生能力、家长的监督,老师的引导外还需要学校提供较好的理财教育环境,如开设理财类的选修课、讲座、理财类第二课堂活动、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指导和促进学生理财活动。

[参考文献]

[1] 任咏梅 王文青 王五祥,基于大学生消费现状构建合理的投资理财渠道,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6月

[2] 李桂梅,大学生消费与理财之见解,甘肃科技纵横,2008 年第3 期

篇5

关键词:个人;理财;理性;收益

个人理财业务可以称为财富管理业务,是指个人理财业务的金融机构在了解和剖析个人客户资产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的资产规划,通过专业化的理财顾问服务进行的资产管理等专业性比较强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中间业务,以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国际上所说的个人理财业务一般是指:个人理财的金融机构通过手中现有客户的资产情况与基本信息和资料,利用自身的金融产品信息和专业服务优势,分析客户自身的资产状况,通过了解和开发客户需求与理财目的,制定客户资产管理方案和计划,并辅助客户采取最好的个人理财计划以实现客户理财目的的整个服务流程,个人理财业务是国外发展比较早营销体系比较健全的金融机构的首要利润来源。

就我们国家金融理财业务从发展初期至今不到20 年的成长过程来说,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规模逐渐扩大,理财产品种类不断增多,理财顾问从无到有,专业素质逐步提高,理财产品的交易渠道也在不断扩充和不断完善,个人理财市场也初具规模和影响力,但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大落后于国外发展比较成熟的金融理财体系,我们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目前面临着比较多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的个人理财客户由于深受传统思想影响,以及自身文化和成长氛围的熏陶,在理财方法理财观念上存在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第一,理财方法比较简单。主要以银行存款这个单一品种为主,基金,证券,房地产,收藏品却相对较少。第二,理财理念不成熟,盲目跟风现象严重。比如2013 年年初的中国大妈买黄金的现象,2007 年中石油首次登陆A 股,股民疯抢的例子都充分说明我国居民理财观念需要转变,应该以金融理论为基础,与理财实践知识相结合,购买适合自身状况的理财产品,而不是盲目跟风,造成投资收益受损。第三,由于理财金融机构的不恰当引导等因素,加上我国居民个人理财素质不高,我国居民不能正确认识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从而选择的理财产品也不能真正满足自己的需求。

另一方面,我国理财产品的供给者,个人理财的金融机构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有我国制度上约束的分业经营的传统因素,也有理财机构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服务与管理上的问题。首先,分业经营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制度上的限制因素。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不能交叉,这种状况下,处于分隔状态的金融市场,无法利用除自身之外的市场为客户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只能在各自的市场领域为本机构的客户理财。在这种分业经营状况下,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产品投资渠道相对狭窄,运用效果一般,没有国际竞争力。其次,我国的个人理财顾问数量大量缺乏,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营销理财产品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够或者误导理财客户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我们国家金融理财市场建立自身品牌和个人理财业务的久远发展。在理财产品交易平台上,我国金融机构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便捷的网上交易,手机交易成为个人理财客户的重要选择,但同时网络安全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理财机构的重视,加快网络交易的安全建设,才能让个人理财客户安全安心的使用现代科技交易手段。最后,我国在客户管理和营销管理上的简单粗暴,没有细分客户,进行定位,使高端客户没有得到更高级别的理财服务,再加上我国营销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理财顾问以产品为中心,以销售业绩为目标。这些使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影响力有限,无法真正树立我国自己的理财品牌,无法取得品牌竞争优势。

针对以上目前我国个人理财市场上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和欧美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对比,借鉴外国成熟理财业务的先进经验,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应对策略。要使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长足发展,第一,结合国外相关金融机构如花旗,瑞银等在混业经营才能使理财机构设计出适合理财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方案,按照我国只能分业经营的情况下,我国个人理财机构可以从产品创新和向第三方机构购买产品的角度发展适合我国特色的个人理财业务,在分业经营模式下,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蓬勃发展,是未来个人理财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第二,要结合我国国情,尽量提高我国居民自己的理财素质:辨别理财机构的实力,认清自己的风险偏好,科学规划收入和支出筛选出适合自己的理财规划。第三,在个人理财供给服务上,我国个人理财金融机构要加强理财顾问队伍建设。在这方面借鉴瑞银和花旗的成功经验,我国理财顾问的专业素质整体提高要从两方面入手:选拨有专业背景和执业资格的理财顾问以及对在岗理财顾问加强专业培训和指导。第四,我国个人理财的金融机构要从客户管理和营销管理两方面努力树立自己的品牌。在客户管理上,要细分客户,对不同级别客户以不同服务,规范服务流程,树立自己的理财品牌;在营销管理上,要改变现在以产品为中心的现状,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注重客户感受,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及科技信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平台,从营销环节树立自己的理财品牌。

个人理财业务不仅包括我们熟悉的通过投资理财产品获得收益,还涉及人生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具体包括一系列的规划内容,主要分为十大类:现金计划,储蓄计划,信贷计划,投资计划,教育计划,保险计划,居住计划,退休计划,税收计划以及遗产计划.其中符合我国目前国情的大多数个人客户切身需要的主要有:现金计划,储蓄计划,信贷计划,投资计划,教育计划,居住计划,退休计划,以及保险计划。从理性人假设诠释个人理财行为方面来说,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理性人的假说,理性人假说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人都是理智的,从客观事实出发,不盲从,经过统筹优化分析选择同等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的项目或活动,其行为是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在任何经济活动中,理性人都是强调自己最终目标的利润最大化。例如消费者消费的最终目标是自身最大程度的满意,生产者的最终目标是收益的最大化。从理性人假设的理论来看,个人理财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达到帕累托效率,即如何用稀少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收益,个人理财行为就是用有限的资金,通过优化筛选,找出风险相对比较小收益相对比较高的一个渠道和途径,让手中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选择,在对周围环境认知的基础上,对周围人建议的认可,以及对专业的依赖,更对自己有信心的同时做出正确选择。个人理财作为生活选择的一种,在追求资金收益最大化的同时,无疑需要我们看清本身的资产情况,能承受住多大风险愿意接受什么程度的收益水平,对理财产品和理财内容做一个正确综合判断,对理财规划战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依据当时实业或者资本市场的状况对风险收益整体的合理评估,以及对个人理财专业人士建议的认可及采纳,从而委托专业的理财机构通过资产组合的配置帮助我们的资产实现最大化的收益。

参考文献:

篇6

一、“财商”概念与内涵的界定

“财商(Financial Quotient)”一词最早由全球著名投资教育家罗伯特・T・清崎(Robert Toru Kiyosaki)提出。目前,国内学术界还没有关于财商的统一定义,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观点是最为流行的,认为:“财商是一个人认识财富和驾驭金钱的能力,主要指个人在财富管理方面的智力和能力,是打理钱财的智慧。”[1]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财商是评价一个人财经素质的指标,是对个体的经济知识和经济能力在同龄人中相对位置的度量。”[2]

除了“财商”的定义之外,一些研究者还探讨了“财商”的内容,其中大家较为认可的观点是认为“财商”包括观念、知识、行为三个方面。其中,“观念是指对金钱、财富及财富创造的认识和理解,包括正确的金钱观、理性的消费观、积极的创业观、自觉的投资观、科学的理财观以及牢固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知识是指投资创业必不可少的知识积累,包括商品知识、会计知识、投资知识、法律知识等;行为反映的是人运用金钱规律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消费财富和创造财富两个方面”[3]。

也有学者初步研究了“财商”的分类问题,将“财商”分为生产性财商和消费性财商。“生产性财商是指挣钱和创造财富的能力;消费性财商是指花钱或消费的能力。消费财商的高低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对作为消费主体自我需要的了解和把握程度;二是对满足特定需要的消费品及其市场的了解程度;三是对需要及其满足需要的商品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程度。”[4]

有学者还探讨了“财商”与智商、情商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一点,研究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有学者认为“财商”概念是从智商、情商两个概念引申而来的并列概念,“财商”是智商和情商的下位概念,是评价一个人认识和运用金钱运动规律的能力水平的指标。[5]但也有学者将“财商”与智商、情商并列为现代社会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认为智商反映人作为自然人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社会人的社会生存能力,而“财商”则是人作为现代人在经济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他们把“财商”和智商、情商一起列为青少年的“三商”教育。[6]对此观点,有学者提出批评,指出:将“财商”与智商、情商一起并列为青少年的“三商”教育,是无法站住脚的,其理由有三。第一,“财商”与智商、情商不是一个逻辑层次上的概念。智商反映认知领域的发展情况,情商反映情感领域的发展情况。但是,“财商”中的“财”,无论是指理财行为还是指对财富的认知,都不能与认知、情感相提并论。第二,智商与情商都是科学概念,而“财商”并不是一个经过科学论证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科学的界定。第三,智商与情商是教育学、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是针对儿童提出的,而“财商”是理财领域的一个概念,明显是针对成人的。[7]

本文认为,以上认识都有其合理性,但也各有其偏颇之处。首先,“财商”虽然表征的是个体的理财能力,但它不是理财能力本身,而只是评价个体理财能力高低的指标,将“财商”的属性规定为一种指标或度量是合理的。但是,将“财商”这一概念的种差界定为“财经素质”或“经济知识和经济能力”,有过于宽泛之嫌。因为“财经”和“经济”这两个概念均含有多种内涵,如果将“财商”的内涵规定为“财经素质”或“经济知识和经济能力”,反而会导致“财商”概念内涵的模糊化。其次,也不能把“财商”理解为“个体理财能力高低的度量指标”。因为理财智慧绝对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系统。其心理成分可以概括为“财知”“财情”“财意”“财能”等四个方面。此外,把“财商”等同于智商、情商是不妥的,而认为智商与情商是针对儿童提出的,“财商”是针对成人提出的观点也是狭隘的。

二、我国财商教育研究的新进展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财商教育的研究有如下几方面的进展。

(一)财商教育的内涵渐趋明晰

最初,财商教育被简单地理解为培养个体的理财能力的教育。后来,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财商教育的内涵理解也越来越丰富。有学者从价值的角度出发,认为“财商”是一种生产力,而财商教育正是对这种财富生产力的解放、开发和培养。[8]有学者从内容的视角界定财商教育,认为“财商教育是为转变人们的理财观念,普及理财、投资知识,提高人们理财智慧和能力的教育,是从观念到行为贯穿在日常生活许多领域之中的全方位的教育。”[9]还有研究者以素质教育为取向,将财商教育定义为:“社会自觉培养受教育者财商素质的教育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发展的教育过程,财商教育以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四个系统为经,以学前、学中、学后财商教育三个阶段为纬,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践概括,构建成一个整体性的财商教育实施体系,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理财理念和掌握必备的理财技能,培养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国民。”[10]

虽然关于财商教育的界定取向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对财商教育内涵的把握愈来愈清晰、全面。本文认为,理解财商教育,可以有多种视角,但也不能顾此失彼或重彼轻此。财商教育以能力为本,没有个体的理财能力及其外显行为,个体理财智慧就难以得到体现。但财商教育不是唯能力教育,完整意义上的财商教育,应该是一种全面促进受教育者与财富相关的素质与品质提升的社会活动,它符合素质教育的特质,是一种素质教育。此外,还要在遵循社会发展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阶段、有层次地去把握财商教育的具体内涵。

(二)财商教育的目标日渐明确

总体而言,目前关于财商教育目标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有学者认为,财商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孩子正确对待金钱、运用金钱,具备一定的价值判断力,培养自立能力和责任感,促进其个性的良好发展。[11]也有学者提出,财商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财务知识,理财原理、方法、技巧等财商方面的知识,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理财观和社会责任感。[12]这两种观点尽管在表述上有一定的差别,但其实质内容仍有共同之处,即都强调财商教育要培养个体关于财富的知识、态度和能力,形成正确的财富观,最终让现代社会中的人能够健康发展,具有解决与财富相关的问题的能力。这说明,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明确了。

已有研究对财商教育意义的探讨大多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展开的。有研究者提出,对大学生实施财商教育,是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并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理性消费、科学消费。[13]也有人分析了财商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意义,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财商教育,是从观念到行为贯穿在日常生活许多领域之中的全方位的教育―即不仅仅是教人如何挣钱、赚钱、攒钱,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们如何花钱、用钱,还要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人分享钱,并从中得到快乐和幸福。”[14]但针对一般社会公众讨论财商教育意义的成果还非常少见。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财商教育的客体应该是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既要包括在校学习的学生,也包括尚未进入学校教育系统的学龄前儿童以及已经离开学校教育系统的社会成员,财商教育应该是一种全员教育。从短期效果看,财商教育使人们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从长远看,将有利于人们及早形成独立生存能力,使其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这对自身、对社会的长远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三)财商教育的内容渐成体系

关于财商教育的内容,人们也有不同的见解。有学者将理财知识作为财商教育内容的重点,指出财商教育的具体内容更多的是财会知识、营销知识和经济法律知识。[15]但有学者认为,培养正确的观念、品质和能力比传授相关知识更重要。[16]也有一些研究者采取综合的态度,将财商教育的内容具体设置为:(1)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理财观念,特别是树立起利用自己的财商致富的信念;(2)关于理财的原理、方法、技巧;(3)与财商有关的基本财务知识以及与训练财商有关的一些简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4)与投资理财、训练财商有关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共同基金、期货、权证、外汇、储蓄等;(5)加强市场风险教育,强化风险意识。[17]

本文认为,学者们对财商教育的内容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丰富,渐成体系,基本上囊括了与财富活动相关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同时,其内容体系还会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四)财商教育的途径不断拓展

学者们关于财商教育的途径探索,成果比较丰富。归纳之后我们发现,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财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通力合作,其中又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实施财商教育的途径不断拓展为编写财商教育教材,开设财商教育课程,开展财商教育实践活动,注重财商教育的评价,建设学校财商文化等。也有学者强调,家庭教育在儿童理财教育中具有特别突出的作用。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理财教育就是要改变儿童的经济生活方式,而儿童的经济生活是由家长主导的。因此,学校的理财教育观念首先必须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必须通过家长的财富观念、理财观念的改变来实现家庭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18]

虽然大家对财商教育的理解存在很大不同,但是在实施财商教育的途径方面却殊途同归,即一般都是从社会、学校及受教育者自身出发去谈实施财商教育的具体策略和途径。然而,研究者提出的见解大多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具体可操作性。

三、反思与展望

迄今,我国关于财商教育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首先,财商教育的概念、目标、内容等尚未取得共识。其次,对财商教育的地位和价值认识不足,关于财商教育的影响因素、实施原则等缺乏理论分析。再次,关于中小学生财商教育的专门研究薄弱,特别是分阶段的特色研究明显欠缺。此外,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而开展的实证研究,以及关于国内外财商教育的比较研究明显不足。我们今后的研究应该注重强化理论研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商教育理论体系;充实实证研究,为理论体系的建构寻找有力的现实支撑。同时注重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社会公众,就他们的财商及其财商教育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专项研究,为有效地开展财商教育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当然,我们还要加强比较研究,从国外先进的财商教育理念和实践中汲取对我国财商教育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总之,当今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人们越来越需要更多的财富智慧和理性的经济行为,这就更加凸显出财商教育以及相关研究的重要性。本文对财商教育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有助于人们了解我国财商教育研究的现状,以及未来研究的关注重点所在。我们期望有更完善的财商教育研究成果面世,为财商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刚.关于大学阶段培养学生财商素质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2):184.

[2][10]白鑫刚.我国青少年财商教育问题刍议[J].青年探索,2007(4):82-83.

[3][9]吴文前.儿童财商教育方法应用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5):50.

[4]朱平,苗笛.节俭:大学生消费财商的核心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2(8):56.

[5]许爱青,温志强,张昆玲.大学生财商教育理论框架及实践模型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16.

[6][14]吕波.我国青少年的财商教育亟待加强―由青少年炫富事件引发的思考[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30-31.

[7][18]洪明.当前儿童理财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J].教育探索,2011(5):23-24.

[8]杨晓峰.“智商”“情商”“财商”一个都不能少―兼谈学习财务管理的必要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24):58.

[11]孙涵.青少年财商教育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09(28):50.

[12][17]梁朝辉.试论财商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1):55-56.

[13]郑浩昊,段华,罗丽娜.大学生财商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158.

[15]虞爱红.如何引导和加强中职生的财商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0(7):170.

篇7

【关键词】经济 消费 商业银行 业务

一、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1)私人财富增加和资产集中化。社会财富的改变为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提供了条件,从西方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历史分析,国家的中高级群体人数不断增加,将会促进投资理财业务和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

(2)人们消费观念、理财意识转变。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投资观念逐渐发生转变。部分居民的经济宽裕、收入稳定的消费群体,更希望银行等能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理财产品,从而进一步实现其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3)竞争环境变化。2006年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金融行业逐步开放,根据我国的承诺,到2006年将全面取消对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业务的限制。目前我国金融业实力十分的薄弱,高科技技术在金融行业运用不充分,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同时我国金融机构的机制很不完善,缺乏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

(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1)经营战略和市场定位。随着全球金融业的快速信息化发展,使得银行竞争压力不断在增大。随着证券市场发展迅速,加剧了金融改革的深化进程,使得银行作用不断走下坡路。在此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发展到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主要为个人和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的投资、评估以及理财等金融业务,银行可从中可获得手续费,这样也降低了银行的投资风险。银行在对个人金融业务市场进行定位后,才能根据自身优势来确定目标市场,因为不同市场客户对产品和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总体来看,高端消费者或客户要求在享受服务过程中也有一种自身价值体现,受到重视;而大众市场则更多需要的是服务便利。

(2)营销理念。企业进行营销是为了通过市场活动,进一步推广自身产品,实现企业盈利。随着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大,已经不是在以往的资本和技术层面上的竞争。银行为了为自己银行争取更多的个人金融市场,从而使得个人金融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并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采取合适的营销方法进行销售。从当前市场来说,银行的营销手段对银行个人金融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银行采用各种营销渠道,使得客户对银行的信任不断加强,有利于银行对个人金融业务产品的销售与推广。

(3)创新能力。发达国家的个人金融发展比较早,银行创新是银行能长期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科技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金融软件的程序化、智能化,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运用与推广,在满足了顾客金融的需求的同时,也使银行的成本不断降低,从而吸收了更多的顾客到银行进行金融理财,也开拓了销售渠道。由此可知,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规模相对偏小

我国银行的营业收入呈现逐年稳步上升趋势,如我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占业务的30%左右,比例较高的是公司金融业务,一直保持在50%左右。2011年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752.14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943.93亿元,增长24.78%,其中个人金融业务1437.75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321.73亿元,增长资金业务769亿元,其他业务55.23亿元。个人金融业务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占银行收入的50%左右,银行业务不断盈利。

(二)业务结构不合理

我国商业银行业个人金融种类单一,严重缺乏个性化和多样性产品;利息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银行利润比例低。

(1)业务品种种类单一。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品种主要包括储蓄存款、个人理财、私人银行业务、银行卡业务等,其他的如零存整取定期、通知存款和活期一本通等。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旅游贷款和家庭住房装修贷款等。因而总体来说,存在业务品种结构显得单一,技术手段相对而言较为落后,服务渠道有限等问题。

(2)业务收入结构有待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在服务费上占有的比例比较小,发展较为缓慢。而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业务体系。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存贷利差收入,与发达国家相比,产品结构与种类单一,因此在业务收入结构上比国外商业银行存在很大的差距。

(3)业务收益偏低。2011年工商银行税前利润2723.11亿元,金融业务实现利润额1432.35亿元,在税前利润额中占52.6%,比个人金融业务实现利润额478.41亿元,在税前利润中占比29.32%。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实现了资产向个人金融服务转变。取业务多元化策略,积极开展中间业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结算、等服务,获得了大量的收益。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加大中间业务的投入,但整体上,我国个人金融利润贡献率在公司金融业务利润贡献率比较低,因此,还不能完全实现真正转变。

参考文献:

[1]刘倩倩,杨立社.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研究[J]. 海南金融,2011,(08).

[2]梁敏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 金融经济, 2011,(10).

[3]王未卿,崔龙.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J]. 财会月刊,2011,(11).

篇8

河北金融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投资理财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

【摘要】

本文从投资者教育的困境出发,分析我国理财教育的现状指出高校理财理念教育的普及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高校普及理财理念教育的几点建议:对于财经类专业和非财经类专业差异化的理财教育内容和方式;设立理财理念教育的通识课程;开展投资者教育讲座等方式。

【关键词】

投资者教育;理财理念;财富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投资者”,但由于“投资者教育”的缺失带来的投资盲目性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更是给金融市场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中普及理财理念教育是解决投资者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投资者教育的困境

困境一:现代财富管理中强调投资者教育,财富管理者对投资者的教育往往时间短且存在很多难以很快解决的问题,比如投资者在被提示风险的前提下仍然陷入“跟随狂热”中或在同一个风险问题中反复,无法认清现状和目标。这是因为已经形成的观念和定势的存在,使财富管理者也陷入了反复进行投资者教育的困境中,使财富管理的效率低下。因此,投资者教育仅仅在财富管理阶段开始还远远不够。许多投资者在接受了财富管理服务后表示“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是这样”等等。可见投资者也认识到了自身的投资理念的缺乏。困境二:根据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体会,很多高等学校的学生对理财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但实际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和批改学生有关理财方面的论文可以看到,学生对于理财的认识还停留在产品和技术的角度,认为理财就是理财产品或投资股票等,存在很大的误区。从课堂教学学生的兴趣来看,个人理财选修课程报满的情况就反映出学生对理财方面却存在强烈的求知欲望。华侨大学对福建省几所重点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信用卡消费情况及理财观念的调查中发现,有59.86%的学生希望能接受相关的理财培训及教育以便规划自己的财富,积累理财经验,有75.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没有提供适当和足够的个人理财教育,对学校理财教育的满意度偏低[1]。困境三:“互联网+”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接触到了理财,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理财服务,选择理财产品,坐等收益。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如何选择理财服务,如何选购理财产品,更不要说分析自己的情况后再选择了。而盲目选择的结果往往带来的不仅仅是投资者本身的资金损失,这种风险还会借助于互联网的作用快速扩散和放大,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后果,也会让更多人丧失对投资和理财的信心,不利于理财行业的发展,更不利于全社会的理性投资。

二、从国外理财教育的发展看我国理财教育的现状

(一)国外理财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早在1983年,美国德州奥斯汀大学就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商业计划竞赛。2005年英国政府发起一项中学学生做生意的计划,要求所有12-18岁的中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两周的商业培训课程。美联储与财政部、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银行家协会等政府组织及100多家企业一起组成了个人理财入门知识联盟(Thenationaljumpstartcoalitionforpersonnelfinancialliteracy),以提升美国年轻人的个人理财能力。该组织还给那些为提高年轻人个人理财素养做出杰出贡献的社团组织颁奖[2]。可以看到在国外发达国家,理财教育不仅仅是贯穿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而且也受到了政府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国内理财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制约,“理财”在我国出现也是最近10年的事情,而对于在高校中开展理财教育更是起步晚,发展慢。在众多高等院校中,关于理财课程的开始往往是有限学科有限专业才设置,作为选修课程的一般也要求财经相关专业限选,这对于理财理念的普及非常不利。在走出校园后,往往是不具备财经专业背景的学生才更需要理财方面的帮助,他们不具备基本理财理念,对获取理财帮助的渠道又不熟悉,往往容易陷入前面所说的那三种困境中。而对于财经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际上在未来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从事理财相关行业,而且即使是从事财富管理行业,作为财富管理者也并不需要样样皆通,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更趋向于协同,借力于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士的帮助,实现全方位的财富管理。因此即使是财经专业学生也不必要求人人都精通财富管理的方方面面,而理念教育则是必须的。

三、高校理财理念教育的普及化发展的必要性

理财理念的教育现在已深入人心,很多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在教育孩子如何理财。但是这种理财教育应该说只是基本的财务或储蓄教育。在没有掌握一定的投资基础知识之前,理财教育也只能停留于此,也就是说受教育人在成为投资者的路上才刚刚起步。而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投资者教育就是迫在眉睫的了,因为不难发现现在高校中的学生,绝大部分已经在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甚至期货市场上小试身手,他们对于资本市场的好奇和跃跃欲试使他们已经俨然成为真正的投资者,但实际上,这些行为也仅仅是好奇,出于非理性或是一种冒险精神。如果这样的投资者大量出现在我们的资本市场中,通过一次次失败或者悔恨来成长,不论从效率上还是从资本市场的稳定角度而言都是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目前在高等院校就读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接受过任何理财方面的教育,其投资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而且18岁以后是人的投资理念的升华期,可塑性很强。孙凌霞,马国振等在《对我国高校理财教育的反思》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投资者理财教育对其投资观念有正面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对于提升他们的投资观念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此时良好的投资者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财理念,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面对投资机会时可以更好把握,面对诱惑时可以有效抵制,面对投资问题时可以冷静思考,找到自己和家庭所真正需要的投资方向和投资品。此外,高校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人对其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对一个学生的理财理念教育往往可以带来整个家庭理财观念的转变,这对于整个社会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正确的理财方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为社会输出高级人才的高等院校有责任对学生或者说是未来的投资者进行基本的理财理念的教育和培养,对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合格理性的投资者具有重大意义。

四、高校普及理财理念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建议对非财经专业开设有关理财理念教育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设置可以与财经专业理财课程相区别。比如仅就理财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家庭财务报表等内容做讲解,也可以适当综合财务分析,消费心理学,行为金融学,保险学基础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在教材选用方面,可采用可读性强趣味性强的书籍作为课程用书,有利于激发非财经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理财课程本身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有财经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重点提示案例背后隐含的理财理念和方法。综合财经课程体系中的相关课程内容,既可以启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又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三)可开设全校范围内的理财理念通识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自主学习,定期在课堂中与教师讨论的方式进行。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内容的难易程度上要有区分,以适合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选择其适合和感兴趣的内容。

(四)在发生投资相关时事时,可临时增设投资者教育讲座,从时事出发,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发现投资事件中的关键点和应遵循的基本理念。这样的方式对于财经专业或非财经专业的学生都较适合,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学时期是获得人生第一笔收入的最后准备阶段,是创造财富的出发点,也是理财的起步阶段,高等学校担当着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合格投资者的重要使命。投资者教育在高校的普及是势在必行的,对大学生进行理财理念教育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作者:徐丹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系

参考文献:

[1]汤国英.高校学生理财教育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35):10-11.

[2]肖璐.美国个人理财教育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金融与经济,2006,(4):32-33.

[3]孙凌霞,马国振等.对我国高校理财教育的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9-11.

篇9

【关键词】投资理财 理财市场 理财观念 理财规划

伴随着改革开放、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理财产品日趋丰富,工薪阶层的理财观念发生了转变,从过去传统单一的储蓄方式到寻求谨慎而多元化的理财渠道使资产保值增值,从而提高目前或将来的生活品质。

一、我国居民理财现状

(一)储蓄依然是居民理财首选

据报道,尽管储蓄收益少,但由于其拥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普遍性,人们更倾向选择 ,储蓄比例达到六成以上,其次便是国债,相对于储蓄,其优势在于收益更大,相对于股票,其风险更小。如今股票市场更是波动太大,据调查,投资于股票的总资金,相对与十年前,基本上没有任何增值,导致居民对股票的投资意愿进一步降低。

(二)理财市场的相关法律缺乏规范与统一

目前金融行业理财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是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下,金融领域各个行业的监管部门有所不同,而监管部门的监管标准又没有达成统一,这就造成了各个部门不能公平竞争。同时,监管的不统一性,也会造成监管标准存在矛盾区域。另外,理财市场上一些相关法律不够完善,例如公司型基金和私募基金没有明确法律地位等。

二、投资理财的当今趋势

(一)个人持有的理财产品日趋丰富

据统计,在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中,选择购买保险的超过30%,选择持有黄金的达到6.8%,房地产投资约0.4%,而选择储蓄存款的人数占比为62.8%,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6个百分点,比调查以来的平均水平(66.8%)低 4.0个百分点。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储户规避投资风险的意识增强,以持有产品的多样化来尽可能的磨平风险。在金融理财市场上,理财产品越来越丰富,银行卡发行量成倍增长,证券、保险和众多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迅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比往年更高,同时投资品种逐渐丰富,而这些变化就是为了迎合居民储户投资理财多样化的需求,构建出更大更丰富的理财平台。

(二)从生活理财和单纯投资趋向投资理财

生活理财的核心在于根据个人的消费性资源状况和消费偏好来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其关心的是如何对现有财富资源进行整合梳理,以达到合理消费的目的,在这个“负利率”时代,仅仅依靠个人收入,不仅达不到财产保值增值的期望,甚至造成财富缩水,尤其是面对市场经济产生的巨大风险对家庭经济的冲击,工薪阶层简单的生活积累往往不堪一击。这时,投资理财就成了工薪阶层的新宠,它是建立在家庭合理消费的基础上,针对风险进行个人资产有效投资,以使财富保值、增值的开放理财方式,能够有效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是一种主动行为。

单纯的投资行为是以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对家庭财富的稳定和保障并不关心,而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这就决定单纯的投资行为存在极大的弊端。现如今,社会中存在很多以炒股为主业的操盘手(较为极端的会把自身全部资产压在个别股上),结果多数为两种,财富暴涨,身价千万;股市套牢,血本无归,而这也与股市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相符合,很显然,单纯的投资行为并不适合个人和家庭的发展。这时就应当把单纯投资向投资理财靠拢,跟多的关注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使收益和风险达到适合现有家庭发展的平衡点。

(三)定投、长期持有

定投有两大优势:第一,成本摊薄,分散风险。资金是分期投入的,投资成本虽然有高有低,但长期平均下来较低,最大限度地分散了投资风险;第二,复利效果。由于复利效应,本金所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继续衍生收益,通过利滚利的效果,配合长期持有,复利效果明显。对于工薪家庭,由于可以积少成多和轻松进退,基金定投可谓是方便不吃力的“聚宝盆”,同时由于其稳定性,对于整个人生规划也是大有裨益,不仅考虑了市场环境的因素,还考虑了个人及家庭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生活目标(买房买车)、财务需求(给孩子教育费用和养老)、收入和支出(采用每月扣款的方式)。此外,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家庭需求来选择期限,从而更好地进行理财规划。

三、家庭理财与金融投资规划

金融投资规划是根据个人或家庭的投资理财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为其设计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构建投资组合来实现理财目标的过程。首先,应当确立投资目标,围绕之一目标来安排投资的具体操作计划。其次,投资组合的构建受制于投资者的自身条件,一方面是投资者可投入的财务资源数量,另一方面是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一)投资规划流程

投资规划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流程:

1.确定投资政策。首先应当获取投资产品的相关信息以便设定投资目标,投资目标一般要切合实际、明确、可以衡量,例如某某日对某只股票投资额度达到某数额。由于风险与收益总是密切相关,因此也要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分析,不同的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回避型、中立型、偏好型,投资者只有了解自己的风险容忍程度,才能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制定合理的投资政策。

2.进行投资品分析。这种分析首先是明确投资品种的价格形成机制、影响其价格波动的各种因素及作用机制等,其次是要发现那些价格偏离其价值的品种。总的来说,投资分析的方法有两种:

基本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行业的动态及一般经济情况的分析,进而研究投资品的价值,即解决“购买什么”的问题,其实质是考量价格是否偏离价值,从而评估投资品种的价值是高估还是低估。

技术分析,其目的是预测投资品价格的涨跌趋势,即解决“何时购买”的问题,其实质是通过分析过去的价格变动和供求关系,来预测未来的价格变动。

3.构建投资组合。构建投资组合可以说是投机规划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以风险一定组合收益最大化,收益一定组合风险最小化为原则,来确定具体的投资品种和投入各种投资工具、投资品的资金比例,其主要涉及投资工具组合、投资事件组合、投资比例组合三个方面。投资组合设计的核心在于分散投资,即投资品种之间最好完全不相关或负相关,这样就会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4.调整投资组合。市场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投资者的投资目的会有所改变,如储蓄、盈利、保险,另一方面一些新投资产品的出现,或者就投资产品的改良也会吸引投资者,这时投资者就需要调整现有组合,卖掉就的投资品种而购买一些新的投资品种,以形成新的组合。

5.评估投资组合的绩效。每隔一段时间,投资者都应该定期评价投资的表现,从而了解制定的投资规划是否出现问题,能否进行改良,其依据不仅是投资的回报率,还有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需要结合收益和风险的相对标准来评估投资的业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所选择的投资品种给投资者带来多大贡献;而是对把握市场时机的能力进行考核。

(二)投资策略

投资策略指一些常用的投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投资三分法。将自有资产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于投资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的投资品种,如债券、优先股;第二部分用于投资风险较大、收益较高的投资品种;第三部分以现金形式保留,作为备用金。这种方法兼顾了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是一种比较基础和合理的投资组合方法。

2.固定比率投资法。这一策略是在操作过程中努力保持投资品种的比例不变,如股票和债券两部分,当股票上涨,相当于投资股票的资产上涨,则卖出部分股票,买入部分债券,使投资于两种金融工具的资产比例不变。这种方法可以使投资者通过多种金融工具的对比来决定持有量,避免单纯分析一种金融工具造成的风险(如一只股票的追涨杀跌)。

3.固定金额投资法。这一策略是指在投资操作过程中保持投资总额不变,如规定多只股票的总投资数不变,只在这一投资数额下进行各股票的买卖。

4.耶鲁投资计划。这一策略其实是一种浮动比例投资法,而浮动的比例是根据市场波动变化的,其特点是将市场因素考虑在内,更有利于增大收益,减少风险。

5.杠铃投资法。这一策略主要集中于短期长期两种工具上,通过对未来市场利率走势判断,来不断调整自己在两者之间的分配比率。当预计长期利率上涨,长期品种价格趋于下降时,出售长期品种增加短期品种持有量,反之亦然。这种方法需要拥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小投资者风险较大。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 国家控股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SWOT分析; 战略研究

一、国家控股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困惑

2009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共发行5 986款产品,其销售额达到5万亿元,是2008年的2.2倍,2007年的6.1倍,2006年的12.4倍,2005年的28.2倍,远远高于GDP、居民收入、存款余额等指标的增长速度,呈现一种爆发性增长的趋势。开放式理财产品受到投资者热捧,结构性产品受到发行方青睐,理财产品市场出现短期化趋势,产品创新速度加快。在各种银行理财产品中,中资银行产品的数量占总量的95%,但中资银行尤其是国家控股银行①的产品创新动力、期望收益率和名义收益率水平明显劣于外资银行。从2009年理财市场排名看,国家控股银行凭借网点和投资者信赖等优势在市场规模前5名中占据了4个席位,但在收益水平排名、安全性排名的前5名中却没有一家国家控股银行。从目前的市场格局看,国家控股银行占有规模优势,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上市股份制银行势头强劲,外资银行竞争优势明显。

面对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增长的个人理财业务,国家控股银行显然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厘清。例如:客户是需要好的理财规划还是需要好的金融产品营销?个人理财业务是该走大众化理财之路还是该走VIP理财之路?对于客户而言是理财产品的品种太少还是切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太少?个人理财业务是人才不足还是人才高消费?面对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很多战略思路,但是众多的思路似乎都有道理然而又互相矛盾让人无所适从。因此,重要的不是提出战略思路,而是在众多战略思路中根据复杂现象的内在规律找出优先实施的战略。本文试图以SWOT分析法为基本框架,结合德尔菲法、里克特量表法等方法,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家控股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战略进行初步研究。

二、基于SWOT分析框架的国家控股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影响因素的确定

战略研究中的影响因素按其对组织影响的层次不同可分为影响公司战略的因素、影响业务战略的因素、影响职能战略的因素和影响运营战略的因素,由于本文研究的内容定位于业务战略,因而在影响因素的确定上注重业务层面因素的挖掘,对于其他非关键因素则不予考虑。在确定影响因素时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以“个人理财”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并对检索到的172篇研究论文所论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此前理论研究对影响因素的看法。二是根据德尔菲法原理,在个人理财专家独立判断的基础上通过融入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消除分歧来集中专家的智慧,最终根据专家意见确定影响国家控股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4类各10个主要因素。见表1:

三、基于SWOT框架的国家控股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数据分析

(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在影响因素确定后,利用里克特量表法(Likert-type scale,LS)进行专家咨询,由专家按照对各种影响因素认可的不同程度采用5级量表形式进行评分。对于优势和机遇因素,按照其强度的大小分别确定为“非常重要”5分、“很重要”4分、“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对于劣势和威胁因素,则按其重要程度给定“非常重要”-5分至“不重要”-1分五个等次。共收回有效专家评分表46份,这些专家分别来自广州、长沙、武汉、西安、孝感等城市。评分结果的平均数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如表2。为分析各要素的影响强度,排序是分四个类别按照均值的绝对值由高到低进行的,当均值相等时,再参照标准差的大小排序,标准差小的因素优先。

(二)数据的分析

1.SWOT战略四边形

基于统计结果处理可以得出:优势因素的均值为3.837;劣势因素的均值为-3.204;机遇因素的均值为4.120;威胁因素的均值为-3.328。将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比较,经过计算可以得出优势和劣势的总分为0.792(4.120-3.328),机遇和威胁的总分为0.633(3.837-3.204),说明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和Y轴上分别标示出优势值A(3.387,0),劣势值 B(-3.204,0),机遇值C(0,4.120),威胁值D(0,-3.328),设坐标原点为E(0,0),连接ACBD四点即得到SWOT战略四边形,如图1所示。

根据图1,对任意两种战略组合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出各种战略发展的优先级。

(1)SO战略(抓住外部机遇,发挥内部优势)

SCEA=(CE×EA)÷2=(4.120×3.837)÷2=7.904

(2)ST战略(发挥内部优势,规避外部威胁)

SEDA=(ED×EA)÷2=(3.328×3.837)÷2=6.385

(3)WO战略(专注外部机遇,克服内部劣势)

SBEC=(BE×CE)÷2=(3.204×4.120)÷2=6.600

(4)WT战略(克服内部劣势,规避外部威胁)

SBED=(BE×ED)÷2=(3.204×3.328)÷2=5.331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SCEA>SBEC>SEDA>SBED。因此,国家控股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战略的选择顺序为: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即首选战略为SO战略,通过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努力抓住外部机遇,不断扩大自身优势,最终实现战略目标。

从各要素得分标准差的平均值来看,S(0.931)<O(0.981)<T(1.091)<W(1.107),说明个人理财专家对内部优势、外部机遇两个因素的分歧较小,而对内部劣势、外部威胁两个因素的分歧稍大。用同样的方法对任意两种战略组合标准差的平均数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得出专家对各种战略的分歧程度依次为SSO(0.4567)<SST(0.5079)<SWO(0.5430)<SWT(0.6039)。可见,就战略决策而言,专家对各种战略的分歧依次为SO<ST<WO<WT。

2.战略向量(θ,ρ)

SWOT战略四边形是四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重心坐标G(X,Y)可以确定业务的战略方向和强度。如果将SWOT所围成的闭区域记为S,将四个坐标记为A(X1,0),B(-X2,0),C(0,Y1),D(0,-Y2),则平面图形S的重心坐标为:

在图2中,战略方位角θ位于区域Ⅱ,处于机遇主导区。战略强度系数?籽为正数,说明机遇处于支配地位。应采取机遇开拓型战略,即以抓住机遇为核心,以对外开拓为主要策略,围绕机遇来发挥优势规避劣势。

四、基于SWOT数据分析的国家控股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战略选择

(一)基于SWOT战略矩阵的选择

根据S、W、O、T四种因素的内在逻辑联系,可以提出多种备选战略,列为SWOT矩阵。如前所述,在四种类型的战略中SO战略应为首选战略,如表3。

1.SO战略:优势与机遇相匹配的增强型战略

内部优势与外部机遇相结合,是最理想的状态,业务风险也较小,此时可通过两种增长型策略强化内部优势:一是通过找出最佳的资源组合来获得竞争优势;二是通过增大投资来强化已有的竞争优势。

SOC1.专注战略:通过个性化的专业理财服务,专注于随着财富集中而日益增多的高端客户;

SOC2.大众化战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提供大众化的理财服务;

SOC3.特色服务战略:利用品牌和网点优势提供基于多种不同理财需求的特色服务;

SOC4.人才战略:通过加大对理财规划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保持行业竞争优势;

SOC5.技术战略:通过加大对技术手段更新换代的投入,保持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2.WO战略:劣势与机遇相匹配的调整型战略

内部劣势与外部机遇相结合,此时可通过两种方式来权衡对机遇的取舍:一是追加投资,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开拓机遇;二是放弃机遇,将损失降到最低。

WOC1.产品战略:优先针对快速增长的中产阶层市场开发创新性的产品,抢占战略要点;

WOC2.渠道战略:面对日益增多的投资渠道的竞争,对重点市场领域优先开展客户导向的理财规划;

WOC3.客户关系战略:抓住金融信息化和电子化的机遇,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客户经理的服务能力;

WOC4.市场战略:由于风险控制和服务能力的局限,在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方面暂时不采取快速扩张的策略。

3.ST战略:优势与威胁相匹配的转化型战略

外部威胁与内部优势相结合,此时可选择两种扭转型策略:一是通过重新构建组织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将威胁转为机遇;二是采取防守战略。

STC1.投资战略:利用自身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广泛开展投资领域的多种形式合作,改善资产管理,拓展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

STC2.客户培养战略:利用分支机构多、社会信誉好的传统优势,加大理财产品的宣传力度,培养客户的理财习惯;

STC3.沟通战略:注重发挥现有客户资源优势,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取得客户信任;

STC4.竞争优势战略:与外资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在市场竞争策略上注重整体优势的把握,而不必在所有领域追求绝对优势。

4.WT战略:劣势与威胁相匹配的防御性战略

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相结合,此种是最糟糕的匹配,业务风险最大,此时存在以下两种选择:一是主动进取,争取领先;二是主动放弃。

WTC1.客户利益战略:针对资金运作空间有限,产品缺乏创新,风险控制不利的实际,不宜追求短期过高回报的目标,注重客户长远利益;

WTC2.内部管理战略: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决策效率,保证在危机中的快速反应,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

WTC3.产品导向战略:针对理财规划和个能力的劣势,对中小客户采取分层指导、产品导向的策略。

(二)基于战略向量(θ,ρ)的选择

由于方位域Ⅱ跨第一、第二两个象限,既与优势有关又与劣势有关,因此在根据SWOT矩阵首选SO战略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在强化优势克服劣势之中抢抓机遇,形成以机遇为核心的战略。确定这类战略的意义在于突出机遇的同时兼顾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它既不同于SO战略不考虑劣势因素,也不同于WO战略不考虑优势因素,而是根据机遇、优势、劣势的内在逻辑联系在规避威胁的基础上来选择战略。这类战略主要包括:

OC1.强化品牌优势和高端客户资源优势,克服产品同质化劣势,抢抓财富快速集中、中产阶层快速增加带来的市场机遇;

OC2.强化服务优势,克服片面产品营销劣势,抓住客户需要专业理财服务和客户回归银行的机遇;

OC3.强化网点优势和信誉优势,克服理财规划能力劣势,抢抓居民整体收入迅速增长和财富快速增加所带来的机遇;

OC4.强化营销优势,克服客户关系管理劣势,抢抓基于特定需求的理财市场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机遇;

OC5.强化技术优势和中小客户资源优势,克服现场管理和服务能力劣势,抢抓金融信息化和电子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五、以抢抓机遇为核心的战略在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有针对性地开发理财产品(基于S2、S6、S7、W2、W1、W6、O1、O2、O4、O5、T9的考虑)

抢抓机遇的核心实力是产品,5家国家控股银行2009年发行理财产品1 920款,每家平均384款,远远高于其他上市股份制银行的平均284款。从银行的角度看,提品的数量并不少,同时也不乏创新理念的注入。但是,从销售终端看,往往找不到足够的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产品设计创新包括产品内涵的创新和产品包装的创新。产品内涵的创新主要是产品盈利能力、流动性和风险控制的创新,银行可以采用针对不同风险和收益的产品设计、针对金融市场不同走势的产品设计、针对不同地区的产品设计、针对客户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设计、针对特定事件和时间的产品设计、针对特定合作模式的产品设计等来满足客户不同需要。产品包装的创新主要是品牌的创新,现有品牌虽然在发行方是津津乐道的,但很少有让消费者记住的。大部分品牌的名称都是“恭喜发财”式的空话。创新的品牌应该代表产品的核心形象,应该使消费者通过品牌就能联想到产品的投资取向、风险和收益等关键要素。如果说上述产品创新是开发设计层的创新的话,产品组合的创新则是基层网点在面向客户应用环节的产品创新,在既定产品格局下应充分发挥一线服务人员针对当地实际和客户实际进行产品组合创新的积极性。

(二)分层次开展理财服务(基于S2、S8、S5、S6、S3、W3、W6、W7、W8、O2、O6、O9、T10的考虑)

面对呈井喷状发展的个人理财市场和大量各种不同层次客户所带来的业务机遇,国有控股银行显然没有足够的优势资源进行全面的个性化服务,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普遍的选择是抓大放小,中小客户被忽视,这显然不是理性的行为。国家控股银行应该根据现有资源条件对客户分层次开展理财服务:一是对于大量的中等以下收入者开展大众化的理财服务,这些客户的收入和理财需求均有限,主要目标在于以较小的风险取得略高于存款的收益。对于这些客户银行可以采取产品导向的策略,以金融产品超市为主要平台,以产品营销为主要手段,以大众化的媒体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作为推广工具,以较少的人力资源满足大量客户的初级理财需求。二是对于以白领工薪阶层为代表的中等收入者开展准个性化的理财服务,这类客户文化水平较高,有相对稳定的较高收入和多种不同类型的理财目标,对家庭财富管理往往有自己的见解,同样受资源条件约束,银行不太可能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但是银行可以按理财目标的不同将这些客户细分为各种类别,并分类提供模板式的理财规划方案,推荐多重不同的产品组合由客户自行选择。对这些客户可以采取客户分类导向和产品组合导向相结合的策略,以网络为主要平台,以电子商务为主要手段,以不太多的人力资源投入提供接近个性化需求的理财服务。三是对于少数高端客户继续采取“一对一”的个性化理财服务,银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为这些客户制定特定的理财规划方案,长期进行跟踪服务。

(三)围绕客户需要改善营销服务体系(基于S8、S1、S9、W9、W10、O6、O3、T5、T2的考虑)

国家控股银行虽然都在技术层面和物质层面搭建了理财服务的平台和服务体系,但是,在平台使用和服务上却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优势。网上平台板块设计头绪纷繁、资讯来源渠道复杂以及过于专业的语言和信息的不透明让人敬而远之,很多客户不敢使用、不愿意使用,对网络起辅助作用的电话咨询形同虚设,对客户的回答往往形式规范内容不得要领。柜台销售方面,销售人员在个人销售业绩的压力下往往夸大产品的盈利能力,掩盖产品风险,极力推荐佣金高但顾客并不需要的产品,产品卖出就万事大吉。营业场所宽敞明亮的理财区域冷冷清清,与排队叫号的现金柜台形成强烈反差。无论多好的产品和多好的分层次服务,都依赖于营销服务体系,而改善营销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以客户为中心,给客户提供良好的体验。由于技术条件的优势,网站访问的速度都不错了,但是网上的内容怎样更加简洁一些,更加注重客户的关注点,更加清晰透明,更有亲和力,使客户有更好的购买体验,则是银行方面需要关注的重点。在柜台终端,好的营业环境必须有相应的人力资源来支撑,营业场所软环境和内部管理能力以及客户经理的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待相关的制度建设和长期的培训,适度引进个人理财专业人才也是必要的选项。

【参考文献】

[1] 孙超平,杨善林.战略SWOT决策模型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9(2).

[2] 李扬,王国刚.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