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19:4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职称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审计职称论文

篇1

事前审计即工程项目开工前审计,内审人员应重点关注工程设计、招标控制价和招投标等环节,从源头加强控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工程设计审计为起点加强审计控制。工程设计是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起点和切入点,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审核工程方案,对备选工程方案进行分析、选择、优化。在确定工程设计方面,内审人员应当参与到工程设计确定过程中,与基建或工程管理部门协作,共同对工程项目的资金情况、投资规模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审核投资规模是否与设计标准匹配、是否充分优化,技术、施工规模是否与设计、概算相符,从而保证工程概算的准确性。

(二)加强招标控制价环节审计。招标控制价是依据国家或行业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对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也是招标人在工程招标时能接受的投标人报价的最高限价,其编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的控制。内审人员对招标控制价的审核重点要关注预算编制内容是否与施工图一致、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计价定额是否合理、工程量清单是否齐全,其他项目清单、分项清单、规费等是否符合相应的计价原则和规定。

(三)严格招投标阶段审计,以市场竞争的方式取得最优价格。一是审核招标、投标文件的规范性。严格审核招标文件内容,确保文件表述准确、内容规范,尤其对于施工范围、评标原则、评标方法和标准进行清晰界定。二是审核招投标程序。审核招投标是否符合我国《招投标法》及相关规章制度要求,是否严格按照投标邀请、投标人资格预审、招标文件澄清、编制投标书及提交、开标、评标和中标的程序组织实施。审计人员在监督过程中,关注招投标是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可以编制现场监督报告的形式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记录和反馈。三是审核投标单位资质。着重考察施工单位的资质、信誉、以往业绩、合同履行能力,特别关注是否有出让或转让资质,由无资质的单位“挂靠”资质雄厚的单位参加招标的现象,防止出现中标单位和施工单位不一致情况,给将来施工带来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二、加强事中审计监督,确保工程造价控制有效和工程质量提升

工程项目事中审计即在施工阶段开展审计,也是工程投资集中和工程变更出现最多的阶段,内审人员应当及时跟踪施工现场,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

(一)严格合同审计,确保合同规范合法。应当对合同签订的程序、规范性、合法性进行审核,重点检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内容是否清晰完整、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无歧义、格式是否规范,相关条款是否与招投标文件一致。特别关注与工程造价有关的条款,例如工程款项的支付时间、比例,增减项目的结算办法,工程质保金的约定、违约索赔等内容。

(二)重点关注工程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审计。工程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是造成投资超预算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出现施工单位变更或增加工程量,导致工程造价提高的现象,内审人员应严格审核工程变更与签证理由,查验资料是否完整、真实。对于重大设计变更,内审人员要及时进入现场,进行记录、测量、计算,合理预测今后的费用。

(三)隐蔽工程审计不容忽视。由于隐蔽工程在工程结束后难以恢复原状并复核,内审人员进行隐蔽工程审计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也是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高估冒算等现象的多发环节。审计人员应跟踪隐蔽工程进度中的每个环节和工序,例如“挖、埋、填”等日后难以复原查验的现场应当在发生时进行拍照记录,并及时跟踪计算测量,为日后工程竣工结算积累资料。

(四)费用支付审计是关键。内审人员应当定期检查和对照施工阶段费用支付情况,对费用超支和节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审核进度款支付时应重点审核相关资料,跟踪支付进度并核价,从总体上合理控制工程进度款的支付。

三、加强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把好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

竣工后审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道关口,必须严格把关审核,如果把关不严格,将会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审核清单计价合理性和准确性。内审人员应重点对所列项目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审核是否有重复、弄虚作假问题,项目是否与规则相符。其次审核定额套用和费用标准,防止高套定额和不合理取费情况的发生。三是审核计算结果是否准确,避免出现故意计算错误、合计错误、笔误等问题。

(二)核实工程量计算。依据工程竣工图纸,审计工程项目是否与图纸一致,核算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符合计算规则,避免计算错误。如果无图纸的工程项目,审计人员要前往现场进行实地测量,以确保工程造价的真实性。

篇2

深基坑支护是一个结构体系,需要满足一定的变形与稳定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深基坑支护设计要求中的两种极限状态要求。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由于开挖引起周边土体产生的较大变形或支护结构变形而影响正常使用,但又没有对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的极限状态;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支护结构滑动、倾倒、破坏或周边环境的破坏而形成大范围失稳的极限状态。基坑支护设计时要保证相对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安全系数,才能确保支护结构稳定。同时在基于支护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应控制好位移量,以防止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在设计的计算理论方面,要计算出支护结构稳定性,同时也要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变形问题,基于周围环境条件下,将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值内。支护结构的位移控制主要是水平位移,因其便于直观监测位移情况及位移量变化。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土钉支护施工土钉支护施工主要通过利用土钉与土体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加固边坡的功能,可以使土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土体主要受弯矩作用和拉力作用影响而发生变形,因此,在设计土钉的抗拉力和强度时,结合相关施工标准,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设计。土钉支护施工时应注意:(1)严格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土钉拉拔试验,以确保土钉的实际拉拔力,该项试验检测应由具有一定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此外,还应准确把握好注浆力度和注浆量。(2)根据钻机的总长度准确计算实际孔深,并明确标注每个孔口的深度。(3)严格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控制好浆液的水灰比和外加剂数量及类型。通过重力完成注浆操作,直至注满。同时应在浆液初凝之前进行补浆作业,一般是1至2次。

2.2土层锚杆施工土层锚杆施工主要通过锚杆钻机钻孔直接到达预计深度,注入水泥浆以保护孔壁,同时穿钢丝绞线,进行多次补浆施工,最后基于满足设计要求强度下锁定张拉。具体施工流程如下:测量人员应严格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确定锚杆具置,随后让锚杆机就位,然后详细检查锚杆各个方面有无问题,如钻杆倾角、锚杆水平位置、标高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作业;在钻孔过程中,应严格根据设计要求钻孔深度进行作业。同时使用锚杆前,应全面检查锚杆是否存在问题,尤其是隐蔽工程要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此外,作业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问题或遇到障碍物时应立即停止钻孔,详细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后方可继续作业。锚杆水平方向孔距应根据施工相关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允许误差范围为在50mm以内,保证垂直方向孔距误差在100mm以下。对于钻孔底部的偏斜尺寸应控制在锚杆长度的3%以下。对于注浆的材料种类选择及配合比确定方面,应严格根据设计标准进行,同时要确保浆液内干净,无杂物。浆液在搅拌时采用一边搅拌一边用的形式进行,且应匀速搅拌。注浆时应按照孔底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作业,直至孔口溢出浆液时停止注浆。除此之外,进行张拉锚杆时,应预先标定好张拉设备,张拉施工均需满足锚固体与台座混凝土强度在15MPa以上的条件后方可进行作业。锚杆张拉前,应选取0.1至0.2倍的设计轴向拉力值,并对锚杆进行预张,一般为1至2次,以使锚杆各个部位间紧密,达到杆体完全平直的状态。

2.3护坡桩施工护坡桩施工是护坡施工中常用技术,具有高施工效率、污染小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施工中。具体施工流程如下:使用螺旋钻机达到预定深度,按照从孔底自下到上的顺序不断压入浆液,以无塌孔问题或地下水的位置为界限,不断使浆液上升,直至达到相应位置,然后将其全面提出钻杆,将骨料和钢筋笼投放,最后进行多次高压补浆作业。

3深基坑施工质量监督

深基坑支护系统的施工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施工质量高低,因此,应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监督工作。明确挖土方案及施工组织情况,充分运用观测体系以随时掌控施工突况,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加强对深基坑边坡变形情况、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变形等方面情况的检查,减少安全隐患。同时,还应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分工与职责。

4小结

篇3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撑体系优化

北京地铁五号线刘家窑车站在施工明挖结构基坑时,围护结构采用护坡桩结合钢支撑体系,采用钢支撑体系可普遍缩短护坡桩嵌入土层深度,减少整体护坡桩长度,同时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钢制内支撑配合钻孔护坡桩,封闭内支撑体系与护坡桩挡土结构共同组成稳定空间结构体系,两者共同承受土体约束及荷载作用,使基坑围护结构保持稳定。通过对地铁五号线已经施工完毕的刘家窑车站明挖基坑内支撑体系几个问题的分析,力图寻找合理布设内支撑体系的方式。

1 工程概况

刘家窑车站位于现况南三环路刘家窑立交桥,车站主体结构全长201m,本站南北两端主体结构为地下二层,双柱三跨岛式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中南端长76.3m,北端长49.7m,车站南端设盾构端头井。车站中部75m为单层双柱三跨曲墙拱顶复合衬砌结构,采用暗挖法(CRD工法)施工。

本车站主体明挖结构分为两段,南侧基坑开挖深度为16.7~20.0m,开挖宽度为20.3m,开挖长度为75.7m,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作围护结构;北侧基坑开挖深度为17.5~20.6m,开挖宽度为22.35m,开挖长度为49.8m,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作围护结构,基坑北侧最下一道支撑为预应力锚杆。灌注桩直径600,间距800~1000mm,桩长为19.54~23.82m,桩顶设800×700帽梁,顶面标高为39.0m。帽梁与原状土之间高差部分以1∶1的角度放坡,表面用50mm混凝土抹面支护。桩间采用挂网喷射50mm厚的C20混凝土保持桩间稳定,混凝土喷层内设 6@150×150mm的钢筋网片。

原设计采用沿基坑竖向设三道钢围檩及θ609×14mm的钢支撑(局部深处为四道钢支撑),在端部和角部采用斜撑,支撑较长处中部设θ600钢支撑立柱。

2 支撑体系优化

支撑体系应该方便基坑结构施工,不但达到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基坑稳定的目的,还应该便于基坑开挖及后续结构施工作业。

内支撑位置的选择对于结构施工影响加大。如果同一层支撑间距、上下层之间高差较小,或者设置竖向支撑,将直接造成现场无法展开大规模机械施工。现场采用机械施工,不可避免要发生与内支撑架设工序冲突的现象,内支撑架设不及时对于基坑安全影响势必较大。内支撑形式合理与否,直接结果是基坑施工周期延长,工程组织难度加大,基坑风险程度提高。

目前地铁五号线在施的明挖基坑支撑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护坡桩结合内支撑体系,如刘家窑车站、灯市口车站、车站、和平北街车站等;另一类为护坡桩结合锚杆支撑体系,如宋家庄车站、雍和宫车站、土城北路车站。各车站已经完成基坑支护和结构施工,支护均达到预期效果。对比两类基坑施工操作中的问题可以发现。

内支撑体系严重干扰土建结构施工,并且存在诸多后续问题。作为临时支护结构的内支撑对后续永久结构的施工有较大影响,尤其是防水卷材、钢筋等的搭接空间,施工缝设置以及结构砼浇筑质量。

在目前采用内支撑体系的基坑开挖土方作业中,施工单位为达到机械施工目的,均有开挖土方与架设支撑冲突矛盾,按照设计的支撑间距、高度要求则无法满足机械施工作业面,因此普遍出现施工中架设支撑时间远远滞后于土方开挖,事实上增大了基坑安全隐患,存在冒险施工的现象。另一方面,不得不说是内支撑体系限制了机械施工。支撑位置在考虑基坑安全计算要求的前提下,内支撑围檩托架位置需要接近永久结构梁板位置,限制住了施工缝位置,该部位集中布置防水、钢筋等,造成防水卷材搭接长度与钢筋预留接驳器位置重合,卷材搭接长度及搭接施工质量保证难度大大加大,如果采用锚杆体系,可以确保防水接茬任意布置,远离钢筋、施工缝,可以保证理想的防水效果。内支撑接近梁板,尤其是平面位置与结构柱重合,在梁柱施工中避让支撑,结构钢筋预留位置无法完全确保结构要求的钢筋锚固长度,造成临时结构体系影响永久结构物的质量。内支撑体系要求在基坑内部设置环状围檩,围檩的设置与永久结构侧墙位置重合,由于支撑位置限制施工缝,侧墙浇筑高度一般在支撑下方1m左右,在满足钢筋连接要求下,砼浇筑时,由于钢筋顶在支撑下方,操作人员无法下到墙体内部进行振捣,砼的灌注位置只能在模板上端,砼浇筑落差大,离析现象难以避免,结构浇筑后的实体质量无法保障。对照锚杆支撑体系,上述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如果设置内支撑,在确保基坑稳定的前提下,各层支撑设在永久结构各层梁板的上方80cm以外较为合理,这样能够确保接缝各工序施工质量及操作空间。通过计算和研究分析,内支撑采用I488型钢作为支撑杆件,支撑位置在基坑-1m、-8m、-11m处,局部在-14m增了第四支撑,同层支撑间距3m,从而保证了施工操作空间和各工序的施工质量。

3 支撑体系施工

由于该基坑为明、暗挖结合车站,明挖基坑与暗挖车站之间结合部位处理非常关键,直接影响不同形式的防水、明暗挖结构处理等的施工。在本次施工中就出现内支撑及支撑托架与暗挖初支长管棚位置冲突、与结构侧墙防水、钢筋冲突等问题。

该车站采用I488作为支撑杆件和围檩,通过统一支撑杆件与围檩的材料形式,减少现场二次加工工作量,利于承包单位采购、加工。I488支撑结构断面匹配较为合理,内支撑体系整体性得到加强。部分地铁车站选择钢管作为支撑杆件,截面抗压模量等优于I字型钢,但围檩高度势必加大,增大围檩自身荷载,内支撑整体性降低。

为加大I字型钢的抗压模量,该车站通过在支撑杆件增设I字型钢之间的连接角钢,将两个I字型钢组装成单一杆件,加大了支撑的截面面积,通过计算也满足了压杆稳定的要求。

基坑土方开挖前通过千斤顶施加支撑轴力,千斤顶对称布置在杆件两侧,统一按给定数值施加轴力,避免杆件偏压造成扭曲。角部支撑的牛腿施工时必须考虑施加轴力的作业面,确保斜向布置支撑两侧有顶进设备的工作面。该基坑锁定支撑轴力采用特制钢楔,钢楔与支撑、牛腿相互焊接固定。但由于钢楔采用捶击,人员的操作力度差别较大,千斤顶稳压数据与最终钢楔锁定数据误差范围在10%。基坑监测数据表明,虽然开始轴力有一定偏差,但最终同一层支撑轴力之间差距不大。分析该现象是由于护坡桩受压后产生不同变形,最终形成整体稳定。

由于受基坑内现况管线改移影响,基坑开挖至基坑底历时3个月。土方开挖、基坑内支撑架设经历了雨季的考验,自2004年6~7月底北京市有几场连续降雨,降雨量较大,造成土方开挖几次中断,并且受到场地条件限制无法及时架设内支撑,该基坑基本经历了最不利的受力状态,基坑施工顺利完成。

篇4

严格控制审计程序,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工作的先后次序,也就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标采取的所有工作步骤的总和。审计程序既是保证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也是审计成本的直接决定因素。审计程序越繁琐,审计成本就越高,可能导致的审计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就越严重。所以,要降低审计成本,必须严格控制审计程序。

根据审计机关工作的性质,审计程序可分为审计管理程序和审计执法程序。审计管理程序是对审计管理工作中事务处理流程的描述与规定,是处理审计日常事务的例行办法。审计执法程序是指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进行审计的全过程,也称项目审计程序。在实践中,由于审计资源的限制,审计机关必须在保证最佳资源配置的前提下,慎重选择最恰当的审计程序。为实现有效的程序控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从审计工作整体发展要求出发去分析和设计审计程序,避免重复交叉。审计行政管理工作往往会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工作岗位、主管与专业人员,以及各类管理活动,如调研、计划、审核等;还会涉及到各种各类的具体审计业务,因此,应将审计程序作为一个系统,将各种程序的重复、交叉与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二是要保证审计程序的计划性,促进程序的有效运行。从本质上讲,程序也是一种计划,进行程序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其必要性、可否收到预期效果以及是否有助于实现计划等问题。同时还要促进程序的运行,如汇编有关程序的规定,培训、指导员工进行正确的程序操作,确保员工可以及时、正确地接受新的程序,并按照预期要求工作。三是要评估程序运行所需费用,简化审计程序。

优化审计组织,整合审计资源审计资源的利用状况直接决定着审计成本的高低,所以,加强审计的组织与管理,促进现有审计力量与审计对象的最佳结合,也是审计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审计计划管理工作中,优化审计项目组织工作、促进审计资源整合的手段主要有:一是计划安排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根据审计工作发展目标和有效实施审计监督的需要,在计划安排上要突出重点,明确年度审计工作总体目标和各项目审计目标;在保持各专业审计优势的基础上,科学调整内部机构设置,合理调配审计力量,加强审计署各专业司与派出机构及下级审计机关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优势。

二是加强对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管理,全面深入把握被审计对象或事项的情况。对某些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项目或资金组织全行业、全系统或全国范围内的分层次审计,是整合审计资源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有利于从全局上系统地掌握情况,反映普遍性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审计报告的全面性和针对性,给政府决策提供大量的、全面的、系统的材料。这样,在无需增加审计资源和力量的情况下,也能从更高层次上、更加深入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三是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注重发挥延伸审计或调查的作用。同审计相比,审计调查具有形式多样、程序灵活、花费精力和时间少、掌握情况多等特点,但审计调查也存在着深度不够、不处理处罚影响监督力度等缺点。在当前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根据被审计单位情况,在计划安排上加大审计调查力度,对于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一些项目审计过程中,对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对其他一些问题和单位进行延伸审计或调查,也可以在不影响审计质量的前提下,起到节约审计力量的作用。

四是在不影响独立性的前提下,项目安排要尽可能就地就近。长期以来,为了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署对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的审计项目安排,多采用异地交叉方式。异地交叉审计大大增加了审计外勤费用,而且由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来说都是全新的部门,有很多不熟悉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去了解,客观上也增加了审计成本。所以,在不影响独立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安排就地就近审计。

五是灵活采用就地审计与送达审计方式。就地审计与送达审计是两种不同的审计方式。与就地审计相比,送达审计可以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和各种潜在的审计信息资源得到更为充分、有效的利用,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所以,在审计计划安排时,科学分析项目特点,灵活采用送达审计方式,对降低审计成本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开发利用审计成果,合理转嫁成本

从费用效益的角度分析,审计成本还可以通过审计成果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加强审计成本控制,还可以采用合理转嫁成本的方式,促进审计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是要注重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首先,审计成果集中体现在审计报告上,要提升审计成果的层次和水平,就必须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第二,要强化审计信息工作,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实现审计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第三,要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所有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实现审计信息(成果)的社会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

二是建立审计结果跟踪落实制度。审计不仅要查出问题,还要促进问题的解决落实。所以,加强审计成本控制,还要强化对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做到查出一个问题,就处理解决一个问题。

篇5

通讯员崔源

本报济南1月6日讯 6日,记者从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为顺应国家职称改革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方向,济南职称评审制度将做进一步调整,职称评审意见明确提出:未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未按新核准岗位等级开展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人事部门将不予核准职称申报数额。

事业单位不能超过岗位数额报职称

据了解,1993年济南市率先在全国实行评聘分开,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脱钩。根据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有关部门要求,事业单位要在核准的岗位数额内实行按岗申报制度,今后不再进行超过岗位数额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随着岗位管理制度的实施和完善,今后事业单位将根据岗位需求组织推荐申报参加评审人选,即单位缺什么岗位(专业)补什么岗位(专业),将“岗位与评价相结合、岗位与使用相结合”。

据介绍,按岗申报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从事业发展需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明确本单位主、辅系列岗位分布,根据岗位空缺,本着竞争择优的原则,在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中择优推荐申报人选。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评审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再“随意”申报,须申报与本单位岗位设置的专业要求相一致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本单位未设置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的,就不能参加申报评审相对应的专业技术职称。

基层人员论文仅作参考

今年职称评审将加大用人单位推荐权,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个人申报、民主评议推荐、单位审查、呈报部门审核的推荐申报程序进行。在推荐人选时,要通过量化赋分、民主推荐等方式进行。各单位要合理确定参加投票人员范围,把民主评议结果作为推荐人选的重要依据。其中,形不成差额推荐的单位,推荐人选同意票数应超过参加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事业单位推荐晋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推荐方案须报市人社部门核准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

同时,完善评审标准。将品德、能力和业绩作为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主要标准,把平时工作量、工作业绩作为评审重要依据。分类调整论文、科研成果条件。对高校、科研院所等主要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将论文、论著、科研成果作为必要条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适度提高其质量要求。对其他专业,要根据专业特点降低或取消量化赋分权重,特别是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论文、科研成果仅作为专家评审的参考条件。

专业考试改为每两年组织一次

篇6

关键词:施工资格预审文件;商务标文件;编制过程;重难点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对施工资格预审的重视度在逐渐提高,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开展施工资格预审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对相关施工申请人的业绩情况、施工经验、财务实力、技术水平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及调查,从而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项目的施工单位具有充足的工程施工能力,因此,在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过程中,对施工企业的施工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是非常必要的,在此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施工资格预审文件及商务标文件的编写,本文就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

一、施工资格预审文件编制过程中的重难点

在施工资格预审文件编制的过程中,主要是要进行两部分内容的编写,即必要的合格条件证明材料以及附加合格条件的证明材料,下面就对这些内容编写过程中的重难点予以简单说明。

1、必要合格证明材料的编制

必要合格条件证明材料主要是指,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之下,相关的施工申请人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在资格预审的过程中,首先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施工企业的相关条件进行核对,如果有其中一项不能满足,则施工企业就没有资格进入到下一轮的预审中。资质等级;企业合法的营业执照;最近三年内施工企业是否具有重大工程质量问题承诺书、严重违约以及骗取中标等行为;是否处于财产被接管、投标资格被取消、责令停业状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都是施工企业资格预审过程中的必要合格条件。

在对企业的资质、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进行核实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有效日期、是否经过年检等信息进行严格的核实,并且施工企业中的项目经理的建造师证书的等级要求要能够与资格预审文件编制过程中的相关要求相符,并要附录相关的安全考核证书,并要将有变更事项的变更页、证书的有效期页等附录,上文中所述的所有文件都必要要加盖企业的公章,这是施工资格预审文件编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必要合格材料的准备工作时,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做好各项材料的准备工作,防止出现差错。

2、附加合格材料的编制

附加合格条件主要指的是招标人在开展招标工作的过程中,会根据相关的项目特点及项目施工要求,对与项目施工有关的权重、量化分值、评审标准等在资格预审文件中予以详细的说明,具体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的信用情况

该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施工企业的不良行为记录、合同争议纠纷引起的诉讼等,申请人应该将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法院的裁决等法律文书附后,如果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应该出示相关的承诺书。

2.2 联营体情况

如果相关的招投标项目允许施工单位进行联营体投标,在进行资格预审文件的编制过程中,一定要附上联营体协议书,并且其相关成员的资质等级最低的一方应该能够高于资格预审文件中的最低要求,并且联营体中的各方成员都应该编制一份完整的施工资格预审文件。

2.3 专业施工能力情况

专业施工能力情况包括新承接工程情况表、在建工程情况表、近年来承接的类似工程的情况表等内容,对于在建的类似工程,应该对其持续经营能力、资源占用情况等进行考核,而对于已完成的类似工程,需要提供业主证明文件、获奖证书、竣工备案核验单、施工合同、中标通知书等证明文件。

2.4 机械设备情况

在进行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的资格预审时,一般会审核其拟投入机械设备、闲置机械设备、自有机械设备等几方面的内容,在进行资格预审文件的编制过程中,投标人要按照具体项目的施工特点,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资源,并要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2.5 施工企业的财务状况

在财务状况的编制环节,投标人应该提交近3年来审计机构审计的财务报表,其中应该包括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负债表等内容,以便于招标人能够对申请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总体财务状况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能够为资格预审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及财务能力的评估提供有力的证据。

2.6 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

人力资源是施工企业项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包含主要项目的管理人员、拟派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人员情况、企业组织机构等,其中的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在资格预审为文件中提供完善的个人资料,包括获奖证书、社保缴纳证明、劳动合同、身份证、毕业证、职称证、安全考核证、建造师证等彩色的扫描件,并要提供各技术人员的资格证书、上岗证书等;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经理在资历及相关的资质应该能够超出预审文件的相关要求,并要能够在资格预审中提供相关人员在完成类似招标项目的企业任命文件、业主证明文件、获奖证书等证明材料;在业主考察的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考察内容就是拟派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资格预审文件的编制过程中,企业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

在实际的施工资格预审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资格预审方式是有限数量制,其主要的实施方法是:在资格预审的过程中,评审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会根据制定好的预审量化标准,对企业的预审资格进行打分,并按照分值的大小,对申请人进行排名,最终只会按照分值的高低,选择其中的前七名的申请人作为投标人,如果在评审的过程中,出现了分值相等的情况,会依据施工企业中的项目经理部的人员构成情况来对其先后顺序予以重新的确定,在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中,通常会要求中高级职称的项目人员能够占到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2.7 施工企业的主体资格及基本情况

在对施工企业进行资格预审时,需要从整体上对施工企业的主体资格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这需要对施工企业的公司名称、办公地址、注册地点、组织形式、营业执照、企业法人代表、经营历史、资质等级、主要负责人等情况予以详细的了解,这部分内容的编制过程中,要求按照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编制,在内容上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二、商务投标文件编制过程中的重难点

商务投标文件是施工项目投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其编制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要求来进行编制,并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格式要求,在其编制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包括投标函、投标函附录、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联合体协议书、投标保证金、项目管理机构人员配备情况、投标人基本情况等各方面的内容,投标人在进行投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要对相关的招标文件予以详细的、全面的分析,根据相关的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相关投标文件的编制,并要注意招标文件中的各项条款的要求,并要对施工业绩及企业的社会信誉进行合理的安排,对本项目中任职的主要人员的简历要予以完善,并要对历次的投标经验进行总结,提高企业中标的概率。

结束语

施工项目的招投标是施工项目开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此过程中,相关的投标单位需要进行施工资格预审文件以及商务投标文件的编制,以获得施工资格,本文就对施工资格预审文件编制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简单阐述了商务投标文件的编制,对于施工企业的投标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封云洁.浅谈工程商务投标文件的编制[J].云南科技管理,2012(1).

篇7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2006级财务X班的学生XX,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XXX老师。我的论文题目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虽然做财务分析的人很多,但我仍选择了做财务分析,主要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是为了系统的学习这部分理论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因为之前并没有系统的学过财务分析;另外,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分离,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学会并进行财务分析也已显得非常重要。而我之所以选择以中石化为例,是因为我认为中石油是一个财务体制相对健全的企业,对这样的企业做出的财务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信息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充分性。

下面,我将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优缺点以及写作论文的体会四个方面作具体地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我写这篇毕业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繁盛的市场经济推动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利益主体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今,权益投资者与中介机构、债权人、治理层和管理层、雇员、顾客、政府及相关监管机关、注册会计师等都主要依据有业务往来的企业的详尽的财务报表,判断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前景,并据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决策。而财务报告是一种非常专业的信息披露方式,一般的投资者面对深奥的、专业的财务报告有时如坠雾中不知所云,所以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地、相比较的分析。

由于受财务分析主体利益的制约,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但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有很多,唯有正确使用财务比率才能从中挑选出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报表的分析不仅是评价财务状况、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挖掘潜力、改进工作、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投资者合理实施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

其次,我想谈谈我这篇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本文首先在文章开头简单阐述了对上市公司报表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在目的中,我谈到: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在文中,我通过投资大师巴菲特的几句话主要介绍了财务分析对投资者的重要性。

接着我便以2008和2009中国企业500强之首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做出具体的财务分析。在做具体的案例分析之前,我先从宏观方面综述了2008年世界和中国的石化工业状况,并简要介绍了中石化在2008年的经营概况。我之所以要对这部分做介绍,是因为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 、筹资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财务影响。面对金融危机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要减少库存 、降低人工成本、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在投资活动中要减少投资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抓住投资机会提高权益性投资;在筹资活动中要提高借款比重、充分利用应付账款。通过对这些宏观背景的介绍,可以得出一些后面对三大报表的分析中具体项目变化的原因。

开展财务分析需要依据一定的财务数据和其他信息,这些数据和信息除了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外,还包括财务报表附注、管理层的解释和讨论、审计师意见、其他公告、社会责任报告、媒体和专家评论,以及监督部门处理公告等。由于分析的主体不同,获得信息的数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搜集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防止片面性。

财务报表是财务分析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财务报表最主要的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正因为如此,我对中石化07、08年三大报表做出具体分析,对于资产负债表,我选取的是中石化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而不是集团公司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作分析,因为这部分的内容基本一致,除了在股东权益部分分了归属于母公司和少数股东的权益。而其他两张报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我则是分析的集团公司的”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分析报表后,我还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具体的变动原因,并做出对投资者的建议。在分析原因和得出结论时,我主要结合国内外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公司内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充分利用了财务报表的附注进行分析。

在进行三大报表分析时,我充分利用了财务分析方法中的趋势分析法,也就是:通过对比中石化07、08两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中石化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其中,我具体主要运用有两种方式:财务报表的比较和财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接着,我对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主要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具体做法是将08年与07年的各个相应指标做出对比,并分析引起指标变动的具体原因。财务指标有很多,因此,在选取指标时,我只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意义和对我分析有利得指标。在进行各项财务指标分析时,我充分利用了财务分析方法中的比率分析法,也就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经济活动的变动程序,有构成比率,有效率比率,也有相关比率。

对中石化进行财务分析时,我也选用了一定的评价标准与之对比,以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评价。这其中有历史标准、行业标准、也有经验标准。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论述现行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及其产生原因以及相关弥补措施,对于这部分,我主要是通过阅读几本报表分析的电子书对这部分的介绍,综合它们的观点,并结合一定的实际,分析而得出的观点,所以,更偏向于“文献综述”。同时我对财务分析面临的挑战及财务分析的发展方向做了一定的介绍。虽然这部分参考价值并不大,且很多方面已体现出来或已开始改革,但由于并未完全变革,所以,我也就顺便提了一下。

再次,我想谈谈我这篇论文的优缺点。

优点:

1:结构

2:格式

3:分析

4:重点

。。。。。

缺陷:

1.删除、剪切内容不完全:从初稿的56页到最终定稿时的47页,这篇论文在最后阶段进行了大量的“瘦身”,但在瘦身过程中,存在一些删除不完全的内容,比如:第5页的表头。而有些地方应该有的,在截图时又截掉了,比如:第22页合并资产负债表的非流动负债的部分项目以及第24页股东权益的部分项目。

2.还存在一定的错别字或语句不是很通顺的地方。

3.对某些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比如因素分析法和某些比率计算

4.分析三大报表的具体变动原因还不够透彻、全面,多数地方只做了客观的分析,对投资者的主观建议偏少,对其他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建议也不够突出、具体。

5.计算有部分错误,在计算指标时,出现了一定的错误。例如:第9页净利润的计算,第16页的发展能力指标的部分计算。

6.没有进行综合分析,本来是打算利用改进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综合分析的,但由于在最终定稿时,内容过多,有56页的内容,且由于改进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图做的不够好,所以在X老师的建议下进行了删除,回避了这部分我认为相对重要的部分。

最后,我想谈谈我写这篇论文的体会与收获。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人才;教育方法

近几年,我国在网络和网站建设方面的步伐十分迅速,已经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信息时代的时代要求,使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而信息人才的培养,80%来源于高等院校,信息类专业学生是否成人、成才,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加强对信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信息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了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

1.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信息类专业学生主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熟悉常用开发工具,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和局域网及国际互联网等基本知识。

当代信息类专业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相对开放的时代,毕业论文在他们逐渐成人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网络发展异常迅速,他们利用已懂的计算机、软件和集成电路专业相关知识,自己完全可以从网上了解到社会的更多信息。多元化的社会造就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多元化特点,信息类专业的大学生见多识广,他们有思想、有理想,他们开放、张扬,对人生价值、科研学习、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现在占全国大学生总数1/3的信息类大学生已成为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承担者,他们品德的端正与否,将对国家各行各业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2.理想信念缺失

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潮水般涌人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特别是近些年来,西方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呈现出新的特点:意识形态的渗透越来越多地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交流的隐蔽形式出现;并且更多地借助互联网、现代通讯系统、广播电视等现代电子媒体加强渗透,渠道更加多样;越来越多地利用非政府组织开展渗透和颠覆活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信息类专业的学生,使他们产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不强、艰苦奋斗精神丧失、心理素质欠缺等问题。

3.民主法制观念缺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也相应加强,但大学生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不用法,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普遍存在;与此同时,信息类专业学生不断地充实到各行各业中,出现了不愿意在专业的一线岗位工作,好高骛远,随意跳槽,部分学生做事不顾他人甚至损害他人或单位的利益等问题,相应地也出现了计算机人员、信息人员道德的失范、犯罪问题,比如,散布谣言、制造事端、窃取情报、传播病毒、黄色垃圾、进行诈骗、走私贩毒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起。

4.诚信意识淡薄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展需求日益多元化,其诚信表现也有所不同。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是假设绝大多数人都会在社会给定的条件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在此假设下,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目标使部分学生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意识比较明显,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常常以牺牲道德原则为代价,其直接结果便是使失信行为的发生变得理所当然。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通过一个个ID来代表自己,诚信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完全不重要,因为他们不用对自己在虚拟世界里的言语和行为负责,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各级诚信教育的滞后,导致这些学生对诚信道德范畴认定不清,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失衡。

二、信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研究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核心特征是教育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地位。硕士论文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优势丧失,同时又出现了信息超载和逆向选择的新问题。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主要是建设资源共享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网络,构筑平等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教育对象选择和控制信息的能力。

1.加强信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主体的建设

所谓实施主体,也就是指学生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校行政和党务管理人员等。信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言传更要身教,言传与身教是一个统一体。实施主体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传”。一位具有高尚人格的教育者所给予学生的就不仅仅是知识,他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是最为广泛、深刻、持久,让学生终身受益。实施主体将应该具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不断学习科学理论与相关专业知识(尤其是信息网络知识)是提高他们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方式。

2.注重培养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学生最容易迷失自我和方向,他们常常来不及进行理性地思考、判断就匆忙进行选择、接受多元信息文化,因此我们要着力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这主要表现在激发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智能,引导他们自主判断和选择,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维,使他们在比较、判断、选择中走向成熟,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去伪存真、建立起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发挥专业教师与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专业教师更是大学生在大学关键阶段职业道德的领航员,肩负着成才、成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课堂教学合情合理地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解疑释惑,这是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还要开设专门的信息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全面系统地讲授有关信息网络道德的知识,介绍相关法规和基本信息网络规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利用信息资源,为其学习和就业服务。

4.突出红色网站的育人功能,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针对信息类学生的教育特点,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让学生更直接、更深入地学习,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医学论文 建成一个旗帜鲜明、内容丰富、技能完备、结构合理、科学管理、实用性强的网络群体,如建立深受大学生喜欢的网站和网页,设置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与学习、政治、生活等相关的版块,开辟网上辅导员专栏,并能实时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等,使之深入到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从寝室到教室的每一个教育环节。通过这个虚拟服务载体,实现管理育人和教书育人。

5.明确诚信意义,引导学生文明诚信、遵纪守法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类专业学生的诚信尤为重要,诚信是古老的伦理道德规范,是一切道德之基石,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和品质。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做人是否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状况和人格高下的重要表现,是能否赢得别人尊重和友善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状况和人格高下的重要标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健全合理的、可操作的道德规范是当前要做的工作,具体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审查、监管保护等引导学生做到真诚守信、履行责任、遵纪守法,加强自我约束,增强自我防范能力,自觉抵制一些不良信息的诱惑。

6加强信息网络技术防范和监管,完善信息网络法规。净化信息渠道和环境

网络作为信息类大学生接受信息最多的一个渠道,现在的技术还不是十分完善,因此,我们要加强网络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和网络监管工作,职称论文重视技术的研发,完善技术防范措施,采取信息加密、身份识别、网上监控、安全审计等技术。对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影响极大,对可能成为大学生实施网络犯罪直接诱因等信息要及时排查清除和取缔,对不健康的网络行为要及时警告和制止,同时也要系统的、明晰的、集中的出台一些关于网络安全、惩治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强有力的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性,让网络成为信息类专业学生学习园地和成才的基地。

参考文献

[1] 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篇9

(一)高等教育多元化、特色化

从主办机构看,美国大学主要分两种类型: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公立大学是联邦、州或市政府投资举办,其中联邦政府举办军事等特殊院校,州和市政府办综合性或专门性大学。私立大学是指个人投资举办的大学,私立大学又可分为盈利性大学和非盈利性大学。私立盈利学校需向政府纳税,税务以外的收益不受制约。私立非盈利大学不向政府纳税,因此学校的全部收益都要投入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基于卡耐基高校分类法,美国大学被分为以下六种: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性大学、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和学院、四年制本科学院和大学、两年制大专学院或联合学院、专业学院和印第安部落学院,不同层次的大学根据其定位不同,追求的目标也有所不同。美国大学一般都致力于特色办学,并不盲目追求所谓“综合性”或是“一流大学”。如博士学位授予学校主要侧重于研究,科研在学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者治学,高度自治

在治学上,美国高校的大部分校长都是在教育教学领域有长期工作经验的。新颖的办学理念和富有特色的办学规划一直是他们秉承的宗旨。许多著名学府也是同样,各具特色,鲜有雷同,并都成为它们的制胜法宝,如麻省理工学院以工科见长,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以培养IT人才见长等等。经营管理上,美国高校大部分实行董事会管理制,即由董事会负责经营和管理中涉及的所有问题,特别是筹措办学经费问题,使学校既可以按照办学特色规划教学计划,又可以按照公司管理制度进行运营,如开办新的学科,高薪聘用新人才,学校获得经济利润等等。这种经营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学生,学校还能不受政府干预地自主确定规模、结构。

(三)成熟、权威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

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是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为基础,由自愿参加的私立院校协会或专门职业协会下的独立认证机构(必须是获得教育部或民间性质的高教认证委员会认可的机构)认证的一种高校自我管理手段。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是一种质量保障机制,也成为了学生选择学校的参考指标,因为学校只有通过了认证,在校学生才能得到联邦政府的经济资助(如贷款、助学金),他们的学分在转学时才能被承认和接受。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协调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利益关系,全面、客观、准确、动态评价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反映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不断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质量不高

基于教育部的《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是3460万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88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含独立学院292所),高职院校1321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830个,其中高等学校548个,科研机构282个,在学博士生29.83万人,在学硕士生149.57万人。这样的数字相对于中国13.54亿的人口总数来说,普通高等院校数量太少,高等教育在校生人口比例太小,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我国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不高是目前存在的更为严重的问题。在教学方面,学科管理不当(基础学科不扎实,实用学科不突出,前沿学科无领先优势);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安排不恰当,片面强调大而全;教学模式简单落后、培养方法固定死板,灌输式和填鸭式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思考、研究、实践、创新能力;对学生的检验方式是只看成绩和证书,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发生变化———取得学分万岁、拿到证书平安。因此,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相当大比例并未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二)盲目追求“大而全”,特色优势弱化

中国高等院校的办学目标习惯于追求“大而全”,导致目前的高校,不管什么层级、什么类型的院校,都设有文科、理科、工科、经济、法律等大学科,且专业齐全并谋求协调发展。这种目的和愿望是好的,但是却因此出现了许多院校主业不精、辅业不行的现象。国家确实需要一定数量的综合型大学,但是更需要的是大量特色突出的专业性高校。在中国,成功的特色院校也有不少,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南京审计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外交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但是这些特色并没有成为本学校的主流办学理念,更多的是特色院校逐渐被合并、更名而失掉了原本的特色。同样,在高校里的特色专业,也因上述原因逐渐失去特色和优势。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有趋同化的倾向,这种现象是极其危险的。

(三)高校管理体制僵化、低效

中国的绝大多数高校,是套用国家行政机关的层级性管理,自身尚未建立起符合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规律的管理体制。学校管理者是官员、政客,而不是学者、教育家,管理机构臃肿庞大,造成运营成本很高,效率很低。学术自由受到限制,过多行政力量干预教学、科研活动,学术研究被行政化、官僚化、低俗化。教师受制于不合理的评职机制,为职称“仕途”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职称论文和书籍,学术腐败、学术造假现象也“应运而生”,正常的教学、科研受到影响。总结起来,僵化的体制影响学校高效发展和师生健康成长的主要是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学校管理层的官员压制学术,用各种方式占用和侵吞了本应批给教学、科研人员的资源和经费,另一方面,教师、学者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受到腐蚀,为追逐权力、利益,煞费苦心去经营权术,无心教学和科研。

(四)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不科学、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还不科学,评估方法也尚待完善,缺点具体表现为简单划一、政府管控、静态僵化。全国各大高校类型众多、起点不一、专业特点和优势不同、发展速度也不一致,用同一个评估去衡量,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一分为二的原理,有失客观、公平、公正,也不能全面反映每个高校的整体实力、专业优势,更不利于高校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全面发展。比如“211工程”虽然是政府主导的评价体系评估确定的高效工程,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从实施至今,批评声音不绝于耳,简单划一的评估标准和不适当的操作,使一些实力平平、学科无特色、专业无优势、毕业生就业前景黯淡的高校,因为某一条件符合,跻身于该工程,而一些综合实力突出、专业优势明显的高校,仅仅因一个条件不符合被排除在外。这一工程的评估体系无法与国际通用评估标准接轨,也对社会形势变化和高校自身发展趋势缺乏灵敏反应,无法指引大众对高等教育产生正确的需求和期望等。YUWAISAOMIAO域外扫描

三、中美高等教育对比后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启示

(一)适度加大高校数量和规模,着重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增加高校数量是中国为提升国民素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工作。为此,首先,要坚持稳步、适度、有序的原则,保持合理的增速步伐,做到既不急速冒进,也不畏首畏尾、停滞不前;其次,要防止徘徊在低水平的办学层次上,要创建以本科及以上院校为主的高校;再次,要突出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师资力量和科研总体水平必须有相对优势;最后,要合理地分析和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在教育实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加大建校力度,使西部、边疆地区、人口大省、二三线城市成为新校的主要建校地点。在扩大高校数量和规模的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目前中国高校多年扩招,事实上已经是降低了门槛,因此,在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第一,学校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培养,对未达到培养目标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要求将其不合格科目重修或延长学年。第二,学校更要深化教改,使教研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可以被广泛使用于实验、讨论、独立作业、学术活动、考察观摩之中。第三,培养学生完成学习类型转变,向研究型学习、创新型学习和实验试验型学习方向转变。第四,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素质,加强教学工作研究,在注重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五,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不仅仅满足于浅层次的、简单的资料汇总式的研究,要使师生积极参与,综合运用科学模型和合理假设,通过系统论证、实际调查、实验试验、实证分析等方法进行独到性、创造性的创新研究。第六,科研人员要拓宽视野,加强区域性、国际性的合作交流,借鉴世界名牌大学的办学经验以及教学、科研方法,总结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学情的办学方法。

(二)以多元化、特色化办学理念为主,培育特色院校和骨干专业

中国的高等教育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了,必须要基于我国的社会需要,以多元化、特色化为办学理念,重点建设一批具备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特色院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门人才和特殊人才。要改变现状开拓创新,就要做到:第一,如今名不副实的综合型大学改回到原本的特色院校;第二,将学校盲目设立的以及不能保证教育质量和水准的学科、专业进行整合、改进,甚至是摒弃掉;第三,对特色院校和特色专业给予支持,比如,扩大招生规模、增加硕博点设置、重点扶持特色专业,在课题申报、经费审批、教学评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第四,鼓励和支持具备特色的私立学校,例如大型企业或民间组织、团体、个人等根据市场需求所创办的民办高校。

(三)建立符合教育和学术研究规律的高校管理体制

改变高校管理体制僵化、低效的现状,就要求高校管理必须要“去行政化”。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的贯彻落实,改变行政权力主导高校运行的局面。首先,要实行教授治校、专家治校,保障学校高度自治,确保学术自由,成立完全由教师、科研人员组成的教务委员会,对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各项事务进行研究和决策。其次,要改变原有的教师考评体系,更侧重于考察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特色、讲授方法以及原创性研究成果等。再次,要精简高校各个部门及人员,避免机构臃肿,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最后,学校重视教学和科研,保障教学科研人员掌握科研资源和经费,使资源能够合理充分地运用到学术研究上,避免教师看重权术而轻视学术的现象在校园内出现。

(四)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