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金融转正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5 00:4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贷款金融转正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时间如白驹过隙,2018年转眼已经快要过去,从半年前初接触陌生的银行业到现在也已经快半年时间,其间从一个对金融的懵懂小白到能和客户进行简单分析,从容应对客户,在银行业务知识,个人营销能力等都获得了一定的成长,其间最离不开的就是我们领导的关心与督促和同事的耐心解释与帮助。
刚到零售资产业务三部,对于新的岗位,新的行业,我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经验、营销技能、产品知识和其他客户经理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由于我们部门主要是做个人按揭贷款业务,全新的行业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我也只能多做事,勤学习,希望更快的成长起来。以下是我对半年来从事贷款工作的几点心得:
(1)在前期签件过程中,如何精确把控客户征信相关问题(例如贷款逾期、贷款审批等),判别客户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婚姻材料、银行流水、收入证明等)、客户提供贷款资料的完整性等,从而来保证整个贷款的效率及贷款成功率。
(2)在中期做件的过程中,预审,录系统,传照片,处理信审意见时要仔细耐心,对于细节上的处理不要由于粗心大意而被退回重做,导致整个贷款的效率下降。
(3)在后期放款流程中,对于合同的认真仔细打印,提前准备好放款所需资料,提交放款岗时再次的检查系统,借据必须填写规范等等,一切都是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尽快完成整个放款流程。
二、个人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回顾半年以来的工作总结,个人对于工作还是较为称职,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行业经验有待丰富,工作系统性不够强,个人狼性需要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学习,虚心请教,克服一切困难,争取将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在平时的多学习我行所有产品,包括理财,信用卡,信托,大额存单定期等等,牢记每个产品的具体情况,时时关注每个产品的动态变化,这样才能在后期的营销过程中做到得心应手;在签件的过程中,对于客户的敏感度需要提高,签件同时需要多和客户沟通交流,了解到客户情况后才能根据客户具体情况就我行现所具有的产品为客户量身定做相关产品配套,也只有这样才能结交更多的客户,赢的客户更多的信任,把贷款交叉营销做到更好;对于自己的工作要更多充满狼性,工作要有目标性和限时性,作为一个新人在工作中应该要做到比其他人做的更多,付出的更多,这样自己也才能更快成长起来;在工作中需要多动脑,遇到问题要学会多思考,自己解决不了的要主动向同事,向领导寻求帮助,更快的解决问题,完成工作。
三、来年的工作及个人规划
(1)金融专业知识的继续加强提高,面对如今的市场环境需求,只有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给予客户更多专业性的指导才能更多赢的客户信任,及时关注周围及国家财经信息和精确分析未来的房市及经济走势,提高自己的金融素质涵养。
(2)针对不同的客户应该进行更加精准精细化的管理,对自己手上现有的客户资源,平时多做相关客情维护,针对每个客户不同的需求做精准化营销,提高个人及部门收入。
篇2
经过试用期的时间,我知道这工作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完善,虽然目前的我没经验,没技术。但我会有积极进取,提高自己,丰富自己。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试用期转正个人申请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用期转正个人申请总结范文一我于20__年_月_日成为国大药房的试用员工,2个月的试用期马上结束,在这2个月的时间里,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和帮助,让我很快的融入到国大这个大家庭中。
初到门店,觉得药店营业员的工作看是简单,但要把工作做好,却不简单。首先,我要熟悉药店的工作流程,学习药品知识。每天营业前的准备,就有几项工作要检查好,门店的收银系统、医保系统及POS机系统的检查,备用金的检查和准备,药品陈列检查,营业用品等检查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做好才能保证营业的顺利安全进行。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主旨的每项任务,虚心向同事请教学习,积极参加公司的培训,做好培训笔记。
其次,就是药学知识、公司优势品种及销售技巧的学习。好的药学知识,才能更好的为顾客服务,才能将销售额提高。扎实的药学知识可以让顾客更加相信我们介绍的产品,也能让我们来顾客的队伍壮大。
最后,作为一名合格的营业员,要有好的服务态度和好的销售技巧。我会礼貌热心的接待顾客,接受顾客的咨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物。
在这2个月的试用期里,公司领导和药店同事给了我很大帮助,让我学会了很多业务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但同时,我也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药品知识销售技巧的学习,用自己德尔药学知识服务顾客,用公司的的行为准则“终生学习、不断创新、持续改进”来约束并提高自己。
试用期转正个人申请总结范文二八月行将结束,进入我行已将近年,转眼间已过了试用期。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各位领导和同事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也感受到了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我为自己有机会成为我行的一份子而惊喜万分。
在来我行的这些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试用期间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精神面貌方面:
1、严格按规定执行我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本人以身作则,严格要求,树立爱行如家、爱岗敬业的良好风尚。
2、自觉做到遵守纪律,执行纪律不走样。
自工作以来,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不阳奉阴违、自行其是;管好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允许他们利用本人的影响谋取私利;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贪图享受;务实为民,不弄虚作假。
3、努力实现、维护、发展北京银行的根本利益。
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树立为努力为客户办好每一件事
二、工作业绩方面:
本人工作思路清晰,计划性、前瞻性、前导性强;开拓进取,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获采纳,完成较重的本职工作任务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讲究工作方法,效率较高;能按时或提前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工作成绩比较突出,效果良好。
从20__年_月份进入我行工作至20__年_月_日,累计发放个人消费贷款800余笔,累计发放金额2.2亿元,储蓄存款时点余额2400余万元,日均2100万元。累计向支行财富管理团队推荐贵宾客户达50人以上。以上指标均在支行名列前茅,为支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职业道德方面: 认真贯彻执行我行制度,顾全大局,服从分工,勇挑重担。思想作风端正,工作作风踏实,敢于坚持原则,求精务实,开拓进取,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本人事业心、责任心强,奋发进取,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认真,态度积极,雷厉风行,勇挑重担,敢于负责,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勤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故不迟到、不早退。
四、业务技能方面:
熟悉和掌握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金融法律法规,能较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贯彻执行;较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共同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写作水平较高,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文化知识水平较高,专业理论水平较强,具有本职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能通过调研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具有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经验较丰富,知识面较宽。
从刚进来的陌生到现在的熟悉,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在银行这样的单位里,在完全陌生的领域中,我必须从头学起。在我刚进银行的几天里,认识这里的同事,以及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对我来说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很短的时间里,我就已经认识了大家,渐渐开始熟悉了这里的一切。为了熟悉行里的各种业务和基本知识,我看了不少专业书籍,在接触到一些不太熟悉的术语以及科目时,我就会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解释,如果实在不明白,我就向同事们请教,大家也都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并且想方设法让我去接触更多我尚不熟悉的知识。
在实际工作的这段日子里,由开始时的紧张与生涩到现在的淡定与熟练,虽有自己的努力,更多的是与各位同事的鼓舞与支持离不开的,在我做的好的时候,他们给与了我肯定,在我出错的时候,没有了责骂,而是理解与教导,他们用过来人的身份传授给我切身经验;有了业务知识还不够,还得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通过学习职业道德规范读本以及银行定期开展会议精神, 我深知作为银行员工,一定得经得起考验,经得起诱惑,做到莲花般的纯洁,微笑服务,举止文明,切实做到“手握手的承诺,心贴心的服务”。
总结这两个多月来的日子,我自我认为取得了很大进步,学到了很多,虽然也犯了不少错。在此真诚感谢银行领导的关怀与个同事的教导,试用期的结束,并不是真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是对我更严峻的考验,我将加倍努力,用青春的汗水去灌溉农信社这颗茁壮成长的大树!
试用期转正个人申请总结范文三自今年_月份进入公司工作以来,转眼3个月试用期将至。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公司给予了一个很大的机会,也是我刚走入社会的一个导航灯。
感谢三个月以来各位领导对我的照顾与培养,以及同事们的关照与帮助。不仅有公司领导对我生活上的关心,更有部门同事在工作上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我一个刚出校门走上社会的新人来说,对于预算这份工作并不是很拿手,毕竟学校的理论跟社会的实践有很大的差别,对于装饰这一块的熟悉是更加的渺茫。但是在工作上部门领导指导了我很多,让我先从看装饰的图纸着手进一步的加深,再到根据图纸看计算稿;从不懂kery这个软件开始到熟练的操作这个软件为止;再从看计算稿到自己会有点上手计算工程量。这些都是这几个月来的收获,之后要弥补的是对预算知道是加强和巩固,更好的将图纸与实际进行结合,因为,我深知预绝算工作离不开现场的实践,需要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到时有机会的话一定对去现场看看,让自己在看图及算量时遗漏及少算、漏算的部分几率减少。在以后的时间里面,更加的去学习,不断的去完善自己。
经过试用期的时间,我知道这工作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完善,虽然目前的我没经验,没技术。但我会有积极进取,提高自己,丰富自己。
篇3
关键词:节能减排;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绩效评价
节能减排是关系我国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推进节能减排,资金是关键,更是保障。近年来,国际金融组织对我国节能减排的资金支持力度明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节能减排的资金压力。为进一步提高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成效,用足用活国外贷款,加快推动节能减排环保工作,本文对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环保一期项目(以下简称“世行环保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和深入调研,该项目从前期运作到后期管理的一些独到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
一、世行环保项目建设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第一,项目建设全部完成。世行环保项目包括5个子项目和1个机构加强及技术援助项目。截至2005年底,项目建设全部完成,其中:济南供水子项目引黄供水鹊山水库于2000年投产送水,25公里供水管网于2005年全线贯通;济南排水子项目50公里污水管网于2005年建成使用;烟台集中供热子项目500MW热力网示范工程分五期建设,供热能力达816万平方米,接入8万多用户及1000多个公建单位;威海集中供热子项目博通热电厂工程24MW发电机组、3×75吨/小时流化床锅炉及配套热网于2001年建成,利用世行结余贷款增加的25MW发电机组、130吨/小时流化床锅炉和扩建热网于2005年建成;小清河流域环境污染控制子项目小清河流域转贷基金,于1998-2005年间成功实施,共使32个企业受益。
第二,目标任务全面实现。项目建设预期目标有四项:加强城市供水、污水处理、集中供热及环境污染控制;增加地表水用量,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加强污染控制及城市环境投资的可持续性管理;支持和改善小清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经过多年努力,世行环保项目进展顺利,四项目标已全面实现。目前,鹊山水库成为省会济南的战略水源地;济南排水管网建设经验在业内广泛应用;烟台500MW热力网示范工程成为山东省的服务品牌;威海供热工程使原有荒滩变成了现代化居住小区;小清河污染治理基金以500万美元贷款撬动了1.67亿美元的环保投资,破解了中小企业环保投资的难题,有效改善了小清河流域的环境状况。
第三,资金筹措保障有力。世行环保项目计划总投资2.02亿美元,实际完成投资2.24亿美元,完成比例为111.1%。其中:利用世行贷款9131万美元,占贷款计划的96%,国内配套资金1.33亿美元,占应配套资金(1.07亿美元)的124.2%。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世行贷款使用效益,对2003年底结余的世行贷款资金1700万美元,关账日延至2005年12月31日,并将结余贷款调剂到其他项目使用,其中:济南污水管网工程世行贷款结余额度调剂给市自来水公司使用,烟台市世行贷款结余额度440万美元用于新建热交换站19座,铺设一级热水管网30公里,带动投资1.34亿元。
第四,绩效评价成果显著。世行环保项目是世界银行援助与我国发展目标紧密结合的成功范例。一是战略一致性强。世行环保项目从设计到完工,始终符合世界银行对我国的发展援助战略,并与我国的发展政策和优先发展重点保持高度一致,预期受益群体与实际受益群体高度一致,各子项目的受益群体目标瞄准度均达100%,济南供水项目等实际受益群体增加了近一倍。二是执行效果好。世行环保项目提供的供热、供水和污染治理服务,在改善城市环境、解决基础设施供给瓶颈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根据统计年鉴显示,济南、烟台、威海三市1999-2008年空气质量良好率分别提高了17个、21个和15个百分点,烟台于2005年获联合国人居奖,威海2008年空气质量良好率为100%。三是投资效益高。在实现预期效益的基础上,利用世界银行结余贷款,扩大了济南供水、威海集中供热和烟台集中供热三个子项目的建设规模,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四是可持续性强。项目运行所依赖的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各项目单位管理机构健全、运转正常,人员配备和经费来源等均能满足项目持续运行需求;项目贷款得到及时偿还,项目需求不断扩大,项目运行产生的节能减排环保作用,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二、世行环保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点
第一,坚持项目目标与援助战略、发展政策相匹配。项目设计目标始终与世行援助战略、国家发展政策、山东及有关市的发展重点保持高度的匹配性,与我国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方向相吻合。如济南鹊山水库,作为省会济南的战略水源地,供水量占全市供水总量的1/3以上,有效改善了附近居民长期饮用盐碱水的局面,对2003年以后趵突泉常年持续喷涌起到了关键作用,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持续扩大。
第二,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贷款原则。世行环保项目确定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服务”的策略导向,注重学习、借鉴和创新,资金来源、项目设计和组织实施均坚持以我为主,使世行贷款服务于全省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各项目单位通过优化设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节省贷款1700万美元,又利用结余贷款完善原有项目,追加新项目,放大了世行贷款的“乘数效应”。如烟台500MW热力网示范工程,将首站尖峰站代替尖峰锅炉房,减少征地2.34万平米,降低工程造价2000多万元;在热力站循环泵上加装变频设备,大幅降低运行成本,将结余的世行贷款440万美元建设第二条主管网,使供热能力达到1300万平米。
第三,抓好项目策划、设计和管理“三个环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紧紧抓住策划、设计和管理三个关键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把世行环保项目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精品工程,凸显了环保节能项目的综合效益。如济南排水项目建设的历黄路泵站,设计合理,管理完善,2007年济南市遭遇大暴雨,该泵站成为全市唯一未被淹的泵站。
第四,加强管理部门、项目业主和世界银行的“三方协调”。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原则,各方明确分工,密切配合,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省有关部门加强与世界银行的协调,衔接国内外项目管理程序,邀请世行专家对有关省市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进行业务培训,加快专门人才培养;专门成立项目办,财政、审计、建设、环保等部门密切联系,加强协调沟通,加大项目统筹协调力度。
第五,发挥世行贷款种子、示范、催化“三大作用”。一是种子作用。通过实施世行环保项目,不仅学习了先进的理念和工作方法,还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成为我省节能环保工作的种子培育基地。二是示范作用。成功创新的技术援助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三是催化作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方法均已成为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一些污水处理的技术规定成为行业规范,对行业管理的进步起到明显的催化和促进作用。
第六,突出小额贷款灵活、简便、高效“三大优势”。山东创新使用了周转金贷款新模式,利用世行贷款500万美元、国内配套资金500万美元建立了小清河污染治理基金,为流域内中小企业污染防治提供周转金贷款。每个企业贷款30-50万美元,还款期限为2-3年,通过贷款资金滚动管理,加强中小企业污染治理能力建设,有效破解中小企业环保治理项目贷款难题。
三、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设计目标与实际不符。一是管理体制方面,世行要求引入私营部门参与,推行厂网一体化管理。山东大部分水厂、污水处理厂和管网管理分离,泵站移交、管网移交等因体制问题无法实现。二是收费机制方面,世行要求市政公用行业推行市场化及合同管理模式,通过收费减少政府投入。而目前国内公用事业的服务价格综合考虑社会和经济因素,短期内污水处理行业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和支持,这一目标无法全部实现。三是机构建设方面,世行要求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提高管理效率,项目单位需裁减大量人员,考虑到国情、省情及项目单位实际情况,执行难度很大。
第二,部分项目移民安置环节公众参与度不高。世行环保项目中有4个子项目涉及移民安置问题。执行过程中,部分子项目在选址和拆迁补偿方面,缺乏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透明度不高,对老百姓恢复生计方面的补偿措施不够完善,对弱势群体的保障性措施低于世行要求,项目建设未能得到群众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个别子项目因此一再推迟开工日期。
第三,部分项目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世行环保项目子项目多,时间跨度长,机构人员变化相对较大。由于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部分项目关键档案资料缺失,有些项目至今没有完整的项目完工记录,项目立项、进度资料未及时入档,有些即使入档,但因不明原因丢失,给后期项目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四、结论和建议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已成为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资金来源,在今后的国际合作中,要继续坚持项目目标和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从国情、省情出发,不断提高利用国外贷款的质量和效益。
第一,继续探索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的新模式。认真汲取项目实施宝贵经验,创新国外贷款利用思路,加强引资与引智有机结合,进一步扩大与世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合作的新领域,探索合作的新模式,在互利合作中提高国外贷款的利用效率。积极推广小清河污染治理周转金贷款新模式,在贷款审批环节进一步创新思路,完善政策,推动中小企业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参与环保事业。
第二,加快完善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机制创新,优化贷款投向,突出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恢复,发挥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改善政府部门与转贷机构的工作协调机制,协调好世行与国内管理程序之间的执行问题,建立完善既符合国内操作又能满足国际金融组织规范的规章制度,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借、用、还”全口径管理,进一步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借用还机制,完善有效的转贷和担保机制。
第三,努力提高市政项目拆迁安置的公众参与度。节能减排环保项目涉及公共利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与被拆迁群众的交流沟通,提高项目公众参与度,使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地得到被拆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民心工程真正得民心。
第四,切实做好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为更好地加强项目过程监督管理,应督促项目单位进一步明确档案管理部门、存放场地和管理人员,安排专人负责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编排和归档。档案保管要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相结合,人员变动要做好交接工作。工程竣工后,要及时按规定将全部档案移交当地档案管理部门。
篇4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2009年终工作总结上半年工作总结十七大专题解放思想大讨论社会实践报告讲党性重品行入党思想汇报国旗下讲话毕业生自我鉴定元旦春节元宵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五一劳动节五四六一情人节三八妇女节
文秘网总结报告演讲致辞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党建材料常用范文论文中心应用文档文秘导航网站公告:全新改版,更充实的文章内容,更全面的专题分类,做您文秘写作的第一网站。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企业发展遇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困难,当前正值企业的“寒冬”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支持企业发展、激发企业活力,帮助企业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理念,把切实提高服务企业发展水平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一切为了企业,一切服企业,尽心竭力为企业排忧解难,联手帮扶企业共渡难关。从工作实践来看,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引导企业完善思路,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思路决定出路,在当前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企业如何顺利过“冬”,是应对危机、走出困境的现实选择;而如何科学规划,则是决定企业持续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关键。作为政府,既要积极有效开展帮扶,与企业“抱团过冬”,更要引导企业找准自身定位,科学谋划出路。一是要引导企业选准产业发展路径,使之更加符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从娄底来看,要紧紧围绕全市十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围绕建设“三基地一中心一枢纽”战略发展规划,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策划与调整。使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找准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国家、地方的产业激励政策与措施和企业自身的技术、基础优势相结合,向政策鼓励的产业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着力在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培植新的效益增长点。二是要引导企业找准市场发展定位,使之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引导企业按市场规律办事,加强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根据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修正市场拓展战略,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以务实、客观的态度和方法,去认识市场、开拓市场,既合理地控制市场风险,又及时发现、适应和把握新的市场机会,真正做到以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开放的观念去迎接和应对开放的市场,保持企业高速、持久的发展。三是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要着力发展配套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和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谱,搞好产业的深加工、精加工,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增强企业综合实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企业加快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强与央企对接合作,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大型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辐射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加快推进技术改造,着力增强竞争实力
实践证明,有发展潜力、保持较快增长的企业都是技术创新的结果。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加快技术改造,推进技术创新,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开拓新市场,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要鼓励抢抓政策机遇,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鼓励企业抓住当前国家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扩大国内市场、增值税转型、安排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当前政策和市场“倒逼”机制,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要引导企业搞好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重点支持钢铁、有色、化工、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电子陶瓷、现代物流等产业领域的企业,充分利用专项资金,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二是要鼓励开发新产品,使企业发展更加符合市场竞争的现实要求。市场千变万化,适者才能生存。要充分利用当前原材料丰富、材料和设备价格下降、企业生产任务不重的时机,引导涟钢、冷钢、闪星锑业等骨干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加强产品开发设计,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不断增加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聚集更多的服务对象,开拓更大的产品市场。要继续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引导企业主动争创品牌,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抢占发展先机,赢得竞争主动。三是要鼓励运用新技术,使企业发展更加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按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要求,着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推进产业循环、资源综合开发和能源综合利用,支持发展和采用深加工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和节能、节水、节材等降耗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效益水平。要把当前金融危机转化为加快优化企业结构的契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的产能,让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和技术落后、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在危机中逐步退出市场,使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企业在危机中脱颖而出,发展壮大,真正实现“促一批企业上水平、保一批企业渡难关、上一批企业添后劲、调一批企业优结构”。
三、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着力激发发展活力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利润空间是激化企业活力,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指导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经验表明,外部环境严峻的时
候,往往是企业苦练内功、脱胎换骨的最佳时期。鼓励企业坚定信心,眼睛向内,练好内功,增强素质。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企业管理,优化治理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积极培育和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企业员工的学习和培训,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来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二是坚持还
利于企降低税费成本。切实加大减负工作力度,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省里减少和取消相关收费的各项政策,扎实落实好增值税转型抵扣政策,为企业的发展输血、造血,运用所得税并轨政策为企业松绑、减负,逐步实行餐饮、住宿业与工业用电、用水同价政策,支持餐饮、住宿业降低经营成本。严格落实刚性收费,深入开展各类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清理整顿,对企业的不合理收费坚决取消,对困难行业企业的法定缴费暂时缓交,让企业集中资金用于投入发展。加强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监督,禁止利用监督检查向企业乱收费,规范行政机关检验、检测收费,严禁涉企摊派行为,让企业有更多精力谋发展。三是切实帮扶企业降低综合成本。针对部分产品价格严重下滑,建立大宗农产品收储制度和有色金属产品临时收储制度,保护企业利益。鼓励企业之间加强相互配合和沟通,实现信息和经营渠道的共享,对于产品链相关和相邻的企业,支持企业相互使用对方产品,实现企业间的“抱团取暖”。
四、全力协调银企合作,着力畅通融资渠道
企业要在“危”中抢“机”,加快发展,资金投入是关键。一是搭建好银企合作平台。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和工作磋商制度,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交流会,及时向银行推介一批优质项目,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为高效配置金融资源牵线搭桥,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要把政府搭台、银企合作这项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形成必要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银政、银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银政、银企互利共赢。二是全力搞好银企对接。引导银行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以及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加大投入,搞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特色经济、优势产业等重点项目与银行的衔接,促进银行为重大项目投资提供资金支持。落实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信贷与融资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更多投向中小企业,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三是营造良好金融环境。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净化金融生态环境,坚决打击金融犯罪和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引导企业讲诚信、守合同,与银行形成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加大政府担保力度,拓宽政府各类投资公司融资渠道,用好各项财政专项资金,搞好贷款贴息和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引导金融机构适应新形势,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有效化解企业贷款难,确保企业资金不断链。
篇5
随着我国居民住房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提高,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需求也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得以提升。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5%,根据国际上的经验,住宅消费比重在恩格尔系数下降至0.4~0.5之间时,增加至18%左右,由此说明我国居民已经逐步将消费转向以住宅、教育等方面为重心,居民住宅的消费比例伴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而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态势。在房地产市场中,潜在的总需求大于有效需求,而实际供给却大于有效供给,随即出现了超额需求与超额供给并存的状态。从房地产经济来源的角度来看,房地产投资依然呈上升趋势,201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95036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了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其中住宅投资64352亿元,增长9.2%,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7.7%,可以看出投资方向已由商业用房转向住宅用房。2014年房屋新开工面积17959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了10.7%,降幅扩大了1.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2487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了14.4%。房屋竣工面积1074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了5.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0868万平方米,增长了2.7%。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到,与往年相比积压土地的现象减少、开工面积增多的同时,竣工面积却增长缓慢,出现了囤积土地现象减少但工程进度缓慢的现象。由此可知,随着房地产调控的不断进行,投资者为了保障其利益,开始由囤积土地,转向使用土地,但放缓使用进度的趋势。从房地产业的销售情况来看,2014年销售面积方面为120649万平方米,比2013年下降了7.6%。且住宅销售面积和办公楼销售面积均呈下降态势,分别下降了9.1%和13.4%,而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则呈增长状态,增长了7.2%。商品房销售额76292亿元,下降6.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7.8%,办公楼销售额下降21.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7.6%。截至2014年12月末,全国的商品房待售面积为62169万平方米,比2013年增长了26.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住宅销售面积开始减少,大量商品住宅楼闲置的局面仍然存在,新楼盘不断开工,但是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却买不起,导致大量楼盘空置。国际上在衡量房地产泡沫时,空置率和房价收入比是两个比较重要的衡量指标。空置率是某一时刻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根据国际通行惯例,当空置率在5%~10%时为合理区,在10%~20%时为空置危险区,在20%以上则进入了商品房严重积压区。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地区住房空置率2013年末达到17.7%,因此截至2013年底,我国商品房处于空置危险区的状态。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通常3~6倍为合理区间。而我国实际房价收入比平均在9~10倍,一、二线城市则达到15倍,北京超过20倍。因此,我国房地产泡沫较为严重。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同时房地产业又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一种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合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业的盲目、过热发展也会给国民经济带来较大的危害。通常认为,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源于美联储错误的政策和联邦政府的不当干预,与此相比,房地产长期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泡沫的破灭必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此,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合理的宏观调控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极为必要。
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定位与目标会对房价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保证宏观调控既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又能让广大老百姓真正受益是重大的现实问题,使其既可以为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起到指导作用,也可以帮助金融机构了解房地产市场的本质及行情,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决策。自2004年起,为规范房地产市场能够健康稳定的运行,国家不断出台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调控措施在十年间共出台103项。每次调控都对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保障了宏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2014年,在我国提出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经济工作指导方针下,各领域共同努力使得房地产泡沫化风险问题得以缓解。2014年上半年对房地产业的调整使得其销量、价格开始下行。特别是随着一些行政性的限购措施的放开,金融信贷政策的相应调整,房地产开始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70个大中城市的住宅销售价格降幅在收窄,一线城市的综合环比房价转正,房地产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降幅在收窄,一线城市销量呈环比增长。201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76292亿元,比2013年下降了6.3%,占同期GDP的比重下降至11.99%。可以说中国的房地产在某种程度的去行政化,房地产市场开始呈健康发展状态。对房地产的调控已经进入了关键期。倘若放松当前的调控政策,可能会引起房地产价格的反弹,给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带来更大的风险,使消费者对调控丧失信心,进而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如继续维持当前的调控政策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例如经济增长下行对地方财政带来消极影响不利于供求矛盾的改善。通过对房地产业一系列的调整与改革,宏观调控的手段较之以前逐渐趋于合理,但也不可否认仍存在一些问题。
1.货币政策问题与策略分析
货币政策是现阶段我国对房地产进行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货币的快速增长、宽松的信贷条件以及实际负利率都会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M2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占GDP的比重在国际标准中上限为100%。而2014年底,我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122.8万亿元,GDP为63.6万亿元,M2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占GDP的比重高达193.1%。该数据说明我国货币的发行量超发严重,在缺少其他有效投资渠道的情况下大量投资涌入房地产市场。因此政府应从源头抑制房地产的投资过度,控制货币发行量以减少民间的货币存量。但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只能是在短期内控制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的速度,长期来看还是会反弹且持续稳定的增长。同时由于国家经济的需要,M2广义货币供应量不断上升。因此长远来看,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并不能控制房地产投资的增长。房地产业的投资与银行贷款密切相关,因此信贷政策对房地产的投资有调节作用。宽松的信贷政策会带来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增加,而紧缩的信贷政策会减少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但由于信贷规模伴随经济的增长很难控制在既定的目标内,同时由于利益的驱使,银行方面不愿意放弃房地产贷款这一贷款资源,信贷规模难以控制,因此信贷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幅度并不是很大,效果并不显著。此外,利率变动对房地产周期变动的影响也很明显。利率升高则住房贷款成本增加,从而抑制了房地产需求,反之则会刺激房地产需求。但对于房地产业来说,需求又可以分为消费需求和投机需求。普通购房者会因为利率的上升而引发消费需求的下降,但对于投机需求者来说,利率上升的幅度若低于房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则其需求仍会增加。鉴于无法区分消费需求与投机需求,利率调整效果并不显著。目前房地产处于刚性需求状况,因此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控房地产价格比减少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效果理想。减少贷款短期内可达到抑制房价上涨的效果,但从长远来说会导致供给减少,从而使房价再回升的结果。因此应当通过央行引导银行的信贷投向,紧缩流动性来抑制投资性购房,对房地产信贷进行适当收缩,调控房价时,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作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使用利率政策时,区分投机性需求与消费需求,采取灵活的措施,对于正常购房的低收入人群采取优惠的信贷政策与利率,对于二套以上购买者提高按揭利率,从而控制投机性需求。由美国金融危机可知,对于实体经济来说,资产价格的波动有可能会带来巨大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剧烈变动有可能引发长期的经济衰退与通货紧缩。因此除控制通货膨胀外,更应重点关注资产价格的膨胀以防止其泡沫的破灭。
2.财政政策问题与策略分析
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垄断性的存在,在房地产市场中消费者、开发商、政府以及金融部门等各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分配与博弈机制的扭曲。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严重存在缺口,将土地收入作为地方财政主要来源收入。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通过土地收入来限制地方债的过度膨胀,导致了土地价格疯狂上涨,房地产开发商为将此成本转嫁于购房者,提高房价。为此人们形象的将地方政府利用土地换取财政收入的短期行为称为“土地财政”。地方政府通过土地税收、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融资、土地金融等方式获得收益来直接或间接增加财政支出。十年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持续在40~50%,更有甚者达到70~80%。201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59.79%。在土地财政对房地产业如此依赖的形势下,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必然会引起市场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调整,因此带来了各方对待调控政策的不同态度和方式,从而影响调控效果。特别是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的地方政府成了调控中最大的利益受损方,由于担心调控的结果可能会波及到地方财政收入,影响经济发展,所以地方政府在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中态度消极,从而削弱了中央宏观调控的效果。这样做既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不利于很多产业的转型升级。针对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问题,建议改革财政体制,完善地方税制,依法赋予地方更大的财权,从根本上解决地方财政资金紧缺的状态。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城市公共投资机制来降低政府谋求预算外收入的动机,为使地方政府有相对充裕的自有财力,也可以通过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源与税基,进一步减少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尽早全面开征房产税、遗产税等地方税种,建立完善的地方税体系,推动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转向税收财政。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改变以往GDP和财政收入为主的考核标准,把控制房价格过快上涨、增加保障房建设等内容纳入考核目标中,以约束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行为。当然,对于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既可以考虑由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划拨出来一部分用于保障房建设,也可以考虑吸收社会资金。同时在保障房的申请过程中要确保公正的审核、监督与执行,充分实现保障房的利用率。
3.土地政策问题与策略分析
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已有数十年,为促进经济发展而推出的各项土地政策在调节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早期偏重土地供给调控转为更为优化的调控思路,更加重视后期用地的管理以及预期调控,对开发商的行为也加入了一些约束性的管理方式,使调控方式逐步完善,但执行起来效果有限。理论上讲,在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时,应减少土地供给量,当供不应求时应扩大土地供给量,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属性,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土地的供应总量是有限的,因此扩张性的土地政策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采用,同时土地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比,时滞性较长,从用地审批到成品房销售时间较长,相对来说限制了其短期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此外,现有土地政策缺乏差异化和弹性化,没有按细化、差异性和弹性的实施方法来对待不同区域、不同城市规模、不同用途、不同结构的土地供应量配给。土地的供给直接影响房地产的价格,因此土地市场规范化是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础,也是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应该形成市场化的土地供应制度,在强化土地审批和监督的前提下,改变目前土地规划、土地审批、土地出让金收取等权力集中于政府的状态,在增加土地供给量时,应提高保障房建设土地供应面积在所有土地供应面积中的比重,但也要控制土地供给的速度,防止过度开发与透支。在控制供给速度的基础上应调整好供给结构,保证各领域的合理使用土地。政府部门在规划土地出让计划时,应根据房地产市场现状以及土地市场的需求水平高低调整计划,相应进行房地产用地供给量的增减调配。在需求水平较低时,适当减少房地产用地供给量,增加其他产业用地的供给量。在制定土地政策的内容时,应根据区域不同、城市规模不同以及住房用途不同等因素来制定弹性和差异化的政策。对于未经批准擅自变换土地用途和保障房用地建设的行为严格查处以维持房地产市场的秩序。同时对开发商用地应进行及时监管,对开发商闲置土地或囤积土地的行为应予以惩戒,追究责任。将土地政策的执行作为地方官员绩效评估的指标,通过健全硬性和软性约束机制来约束地方官员执行土地调控政策的力度并及时通报、纠正地方官员在执行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此外,调控手段也应向多样化和规范化角度发展,增加法律及经济手段的使用,尽量减少短期性行政管理手段。
4.金融体系安全问题与策略分析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高负债情况,银行存款以及金融系统对房地产的介入程度较深,但风险的防范意识与能力不足,如果发生问题则会影响相关产业及经济增长,从而影响到金融体系的安全。银行业与房地产业存在极强的风险关联性,银行贷款在房地产资金来源中所占比例大约在70%左右,商业银行之所以将大量贷款集中于房地产业,主要源于房地产业的高预期收益,商业银行自身所拥有的房地产价值越高,则越愿意持有更多的房地产作为主要形式的资产。因此如果出现问题,会导致空置房增多,带动银行贷款变成负资产等一系列问题。商品房的供需平衡是房地产市场可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供给过度将带来高空置率,高空置率带来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偿还贷款,风险转嫁于银行。需求过度则会抬高房价,带来泡沫,从而引发危机。因此无论是供给过度还是需求过度都将给银行带来不良的后果,甚至引发经济和金融危机。此外,住房预售制度也成为了房地产开发商转嫁风险的手段,该制度降低了开发商的融资成本与压力,为开发商牟取了暴利的同时也防范了风险,但没有考虑购房者及银行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将金融风险直接转嫁于购房者与银行。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问题以应对房地产信贷风险,应采用金融手段来控制房地产信贷规模,提高房地产贷款风险系数,增加房地产贷款资本金。地方政府将土地作为抵押来贷款进行城市发展建设时,抵押的土地往往是政府储备的土地,因此应对抵押的土地进行评估,依据土地价值而非政府信用来进行放贷。积极支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区域交易所,在全国建立覆盖中小金融机构的统一结算体系以分流大银行的资金,从根本上对大银行的房地产信贷加以抑制。加大企业直接融资的力度,减少房地产资金向大银行过度集中的弊端,改变目前金融体制的单一性,从而使房地产业的金融风险降低。
三、总结
篇6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新监管指标影响
一、引言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各国银行业的流动性监管制度不尽相同,国际上也不存在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指标与标准,但这些监管制度都具有统一的基础,即支持和保护其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以往流动性监管的漏洞得到凸显,深刻披露了流动性监管规则的设定、应急融资计划的实施、资产流动性的评估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新的金融市场环境要求流动性监管有新的主张。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国际框架以后,大多数国家都开始采用了流动性监管的新指标,以此将银行的流动性定量化。
巴塞尔委员会在足够反思以及总结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条件下,确定了流动性监管的紧急性,并且不断下发有关流动性监管的指引文件,为流动性风险的计量在实施上做好了准备,同时这也为引入国际一致的流动性监管标准奠定了基础。
二、巴塞尔协议Ⅲ下新监管指标的内容
流动性监管的两个新指标是巴塞尔委员会在2010年4 月正式公布的《流动性风险测量的国际框架、标准和监测》(以下简称《框架》)中引入的,这两个指标为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及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
(一)流动性覆盖比率
流动性覆盖比率表示为优质流动资产储备与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的比值。
1.优质流动资产
巴塞尔委员会从两个层次来定义优质流动资产,包括狭义的流动资产以及二级流动资产,并赋予狭义流动资产的转换系数为100%。转换系数与信用等级密切相关,如果信用评级越高,转换系数则越高,反之转换系数越低。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是指以很小的代价就可以容易而且迅速地转换为现金的资产。这类资产的基本特征有:较低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价值容易稳定;与风险资产的相关性较弱;在发达的和公认的交易所交易。银行持有的以及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数量没有限制,持有二级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不能超过高质量流动资产总额的40%。
2.净现金流出
净现金流出是指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的差额。需要指出的是,在计算现金流出时,确定流失比例很重要,流失比例一般按照存款的来源进行确定,各国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上调整流失比例。除此之外,巴塞尔委员会还规定,在压力条件下银行预测一个月内的现金流入时,只能预测那些运转正常、没有任何预期风险的现金流流入,所谓的运营正常、没有预期风险的现金流流入总的来说是指那些零售、回购、对公、授信等产生的现金流入。
流动性覆盖率主要描述银行在某种具体压力情境下,一个月内所拥有的没有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资产数量,体现了银行短期内应对资金缺失的能力。该指标既可以反映出机构的个别情况,也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来反映整个金融系统的情况。
(二)净稳定资金比率
将可用的稳定资金与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的比值定义为净稳定资金比率。
1.可用的稳定资金(ASF)
可用的稳定资金主要包括机构的资本、有效期限不小于一年的优先股、有限期限不小于一年的负债以及压力情景下有效期小于一年但比较稳定的非到期存款;当出现特殊压力事件时,预计将会保留在银行的部分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机构融资。将银行的权益资本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乘以与之相对应的ASF因子并将其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出可用稳定资金数量。
2.所需的稳定资金(RSF)
所需的稳定资金数量的测量需要一连串的设定,它是监管者根据该机构资产、表外资产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下的流动性风险的整体情况得出的。将机构所持有的或融资所得的资产价值乘以与之相对应的ASF因子并将其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即可得出所需的稳定资金数量。
通过净稳定资金比率可以测量出银行中长期的流动性,银行至少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与其各项资产和业务融资的流动性风险状况相匹配。该标准要求机构至少应该具备应对一年内的资产和表外的流动性暴露的稳定融资能力。另外,该比率可以限制金融机构对批发融资的过度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鼓励机构更加精确地评估其表内和表外的流动性风险。
表1 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监管指标
项目 流动性覆盖率 净稳定资金比例
公式
监管目标 短期流动性风险的检测 调整期限错配,稳定资金来源
作用 保障银行基本的流动性 促进银行使用更长期的结构性资金来源以支持资产负债表内、表外风险暴露和资本市场业务活动
目的 通过确保机构拥有足够的优质流动性资源来提高应对短期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让银行运用更加稳定、持久和结构化的融资渠道来提高其在较长时期内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防止银行在市场繁荣、流动性充裕时期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
分析基础 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
对应的
压力场景 1、机构公众信用评级显著下降;2、储蓄的部分损失;3、无担保的批发资金的损失;4、担保资金头寸的显著增加;5、对衍生品交易提出追加抵押品的要求;6、对契约型与非契约型的表外风险暴露提出高额提款要求 1、信用等级被调低;2、因风险造成的清偿或盈利能力下降;3、突发事件造成银行的声誉损失或者社会信任度下降
(三)流动性监管的辅助检测工具
1.合同期限错配
此工具反映了金融机构在特定时间内合同约定的现金流入、流出的期限差距。从一定程度上说,该工具显示了在指定时间内银行需要补充的流动性总量。这个度量工具提供了一个初步的,简单的检测方法,有利于比较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并在可能出现潜在的流动性时引起银行和监管当局的重视。
2.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
它是指那些可以被银行用来在二级市场进行抵押融资以及可以作为借款担保品的、没有变现障碍的资产。监管当局要求银行对可用无变现障碍资产的数量、种类及位置进行汇报。
3.融资集中度
衡量融资集中度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交易对手的重要性、交易的金融工具以及交易币种。重要性主要在单一的交易对手、金融工具及币种分别占相应资产比重的1%以上三个方面得以体现。监管当局通过融资集中度可以识别出重要的批发融资渠道及交易对手,这反映了监管当局对监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方大额风险的重视。
4.以市场为基础的检测工具
与市场有关的数据可以视为对上述定量方法的重要补充。与市场有关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市场整体数据、金融行业数据信息和单一银行的数据信息。通过这些数据可对银行业、单个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状况提出早期预警。
表2流动性监管的辅检测工具
监测工具 作用
合同到期期限评估 基线评估,以了解银行最基本的流动性需求
资金集中度 对已知和潜在的交易对手、货币、市场和交易工具类别的批发融资集中程度进行分析,反映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大型资产风险暴露分析结果
可用的未抵押资产 评估银行能够在市场上进行抵押或通过中央银行的常设信贷,在短期内筹得流动资金的资产水平
市场监测工具 鼓励监管机构定期收集市场数据,补充上述的其他三种监控工具,如大额存单展期、股价变动、各种波动度指标以及个别机构的信息
三、流动性新监管指标实施产生的影响
由于各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同、整个金融体系的格局不同,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实施对各个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实施对整个国际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大,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
(一)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
上述两个监管指标对银行业影响的时间跨度不同,这主要归因于两个主要指标衡量的侧重点不同,流动性覆盖率侧重衡量短期流动性,而净稳定资金比率侧重衡量中长期流动性风险,所以后者对银行业的影响更加长远。
1.提高银行资金构成转变的成本
金融危机之后市场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银行为满足稳定资金比例的要求可能导致资金成本的更加。据IMF估计全球银行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有大量的负债需要替换,这种趋势可能会使得银行业的借款成本上升,随着借款成本的增加,长期债券的发行成本会更高。
2.改变银行筹资方式和提高发行成本
银行的债券发行的风险溢价在新的更为严格的监管框架以及严格的资本要求下呈下降趋势。但是负债成本可能会随着债券持有者的损失负担比例的不断增加而不断提高。如果最终监管影响到高级债券持有人,银行必须支付更高的利息给投资者以确保债券的顺利发行。
3.影响银行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
金融部门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可能会因为新的监管要求而受到影响,首先由于银行现在的交易必须要考虑到交易对手方的风险,所以银行需要更多资本金来支持交易;其次,长期贷款的周期性的风险需要一定的或有资本金来应对,这种要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的资本结构,资本的分配,同时遏制了银行自营的交易规模以及通过参控股向影子银行系统渗透的趋势,最终使得银行资产表外化的趋势发生了逆转,这些均将使得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发生改变。
4.监管当局可能借此实施短期套利
因为流动性新监管指标对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有差异,而且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实施各个指标的时间点不一样,监管的差异性以及实施跨期性可能导致对于国际监管框架的短期套利。
(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1.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新的监管指标会使得金融机构的利润降低。尽管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中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监管的其积极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很多银行很难达到净稳定资金比例。银行为了达到净稳定资金比例必须改变资产负债表,增持高质量的资产,降低风险资产的规模,这样会降低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
2.对金融市场结构的影响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中对合格流动性资产的数量的确定,以及由此延伸的对长期资金的要求,可能会影响市场结构。由流动性覆盖比率以及净稳定资金比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银行短期内增加对于长期资金的需求,会增加资金的成本,降低银行的利润,也可能增加客户的贷款成本以及降低银行存款的稳定性。
3.对市场监管者的影响
新监管指标增加了各个市场监管者的监管执行压力。监管指标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系统风险以及对金融体系产生的冲击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这两个新监管指标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两个看似独立但具有互补作用的目标。首先,通过实施流动性覆盖比率的监管可以使得金融机构拥有足够的优质的流动性资源以应对短期流动性风险;其次,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保证银行融资渠道稳定、持久,以此增强银行应对长期流动性风险的能力。所以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将会因为这两个指标的实施而发生重大改变。
2.导致银行负债融资结构发生变化
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要求明确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计量,同时也强调了改变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的重要性。银行业负债融资结构必将因为这两个新指标的实施而发生变化。国外的商业银行主要融资模式是市场批发融资,因为在压力情景下,如果爆发金融危机,银行从同业取得稳定可持续的融资显得非常困难,此时最有保证的来源是稳定存款。然而,我国的定期存款由于不存在“提前支取的罚金”,因此监管当局将定期存款都视作到期日小于30天的存款。获取存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融资渠道,因此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较大。因此,流动性管理理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银行对负债稳定性的重视,克服银行自身期限错配问题,从而可以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
3.降低我国银行业杠杆率以及增加资本补充压力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从2011年开始实施两个新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并且2015年年底达标。由此看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的完成时间比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时间提前数年。新协议可能使得我国银行业的杠杆率出现进一步下降的势头,从而导致资本补充压力的上升。
参考文献
[1]钟伟,谢婷.巴塞尔协议Ⅲ的新进展及影响初探[J].2011.
[2]陆静,巴塞尔协议Ⅲ及其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J].2011.
[3]谢平,巴塞尔协议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和影响 [J].2011.
[4]陈颖,甘煜.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内容和影响[J].2011.
篇7
[关键词]集团化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与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5-0107-02
1 引 言
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转的血液,资金管理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课题。如何加强资金的管控,如何选择资金管理模式,是所有集团化企业管理者们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现代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大潮中,做好集团化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关于这方面的分析探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价值。
2 集团化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类型
对于集团化企业来说,资金集中管理主要有四种模式,下面分别介绍其各自特点以及在运行中的优缺点。
(1)报账制模式是集团财务部集中所有现金收付活动,统一收支、统一报账,具体又分为统收统支和拨付备用金模式。其特点是资金管理高度集中化,资金审批集权化,成员企业不设置独立账户。其优点是有利于集团从宏观上掌控资金的调配和使用,并把资金运用到最需要的流向;其缺点是成员企业没有任何自,影响其积极性,甚至有可能因审批不及时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2)结算中心模式是在集团财务部设立结算中心,履行集团内部资金的结算和监管职责。其特点主要有集团各成员企业有独立账号,有一定资金自;集团公司统一办理结算,统一举债;成员企业在集团内持有资金头寸;由集团总部监督资金的运营,严禁坐支现金。其优点是集团成员企业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自;缺点是成员企业的资金运营缺少监管,容易造成资金的冗余和浪费。
(3)内部银行模式是模拟银行职能进行内部资金的管理和结算,其特点是每笔资金运行均是模拟银行机制,使企业能很好地履行资金结算、融资和资金监控的综合职能。其优点是有利于内部资金融通;利于减少融资需求;有力地支撑了集团战略的执行和风险的防范。缺点是对于集团外部结算较为不便;内部银行更关注融资,投资管理职能被弱化。
(4)财务公司模式,财务公司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以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专业机构。其业务范围包括办理结算、存贷款和及中间业务,广泛应用于稳定的、超规模的、成熟集团。其特点是财务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需要接受银监会的监管。其优点是加强了集团内部资金的监管;为企业集团提供了全新的融资平台;作为金融同业,头寸的调度更为方便,同时能够实现收益的最大化;通过集团内部资金互通有无,优化资源配置。缺点在于财务公司的设立有严格的条件,一般只有大型企业集团才被允许设立;再是财务公司的运营成本较高,对公司的监管较严。
综上所述,集团化企业需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其自身特点以及各种模式特点,综合分析,最终确定适合该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才能让资金集中管理的效益成倍放大,达到集团的蓬勃发展。
3 集团化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选择策略
3.1 做好集团化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的意义
在集团化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做好内部资金集中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做好集团化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防范财务风险。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传统的资金管理往往只注重事后监管而造成了诸如资金被挪用,资金沉淀和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而资金集中管理注重过程控制和实时动态管理,能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其次,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无缝对接。资金预算是全面预算的核心内容,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做好了资金的管理就等于做好了全面预算管理。再次,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资金管理是集团财务控制的中枢,只有好的资金管理才能对成员企业实施有效的控制,才能实现资金的规模效应。最后,强化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降低财务管理成本。以往分权式的资金管理方式导致企业的投融资渠道不畅,规模有限,增加了资金成本。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后,一方面,有利于盘活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资金统一结算后,可调剂一部分资金作为内部信贷资金,减少银行贷款规模,减少银行利息支出。
3.2 集团化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影响集团化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选取的因素有很多,它们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管理模式的选取,本文针对下列几点影响因素做一下分析。
(1)企业的发展阶段。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创业、成长、成熟以及衰退调整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财务策略不同,原则上集团化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每个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创业阶段,可选择报账制模式。此时公司规模较小、资金需求量大,需要应用具有高度集权的模式管理。成长阶段,可选择结算中心和内部银行两种模式的组合,也可把二者分开应用,选择其中的一种。成熟阶段,根据公司规模的大小确定是否使用成长阶段的资金管理模式,如果规模足够大、符合建立专业子公司的条件,可以选择采用财务公司模式。衰退调整阶段,最好采用混合模式,比如:结算中心和拨付备用金形式混合。此阶段公司现金流入较少而缓慢,现金流出则较多而频繁,此时更需要由集权模式控制资金的走向。
(2)集团化企业的组织体系。现代企业集团的组织体系主要有母子公司型、总分公司型或母子(分)公司混合型等,集团化企业的组织体系直接影响到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选取。一般认为母子公司型的企业集团较适合于结算中心模式和财务公司模式,而总分公司型的企业集团更适合于报账制模式,母子(分)公司混合型的企业集团则兼有结算中心模式和报账制模式的特点。
(3)企业的规模和分布。规模决定模式,规模越大,管理模式的选取越需谨慎。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总额就会随之加大,如何确保下属公司资金运转正常就成为企业领导考虑的问题之一。我们应该根据上述四种模式的具体特点与实际公司特点综合研究选取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一般认为,规模越小且集中的企业的资金管理越应该强调集权,此时报账制模式更加适用。规模越大而分散的企业集团则应该强调统分结合,集权和分权适度的资金管理方式,此时结算中心模式和财务公司模式更适用。
(4)财务智能化水准。随着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各个行业都相继实现智能化控制,公司的财务智能化也是当今社会经济要求达到的水准。Internet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信息平台,为传统的财务管理带来质的飞跃,无论是管理策略还是细节实施都拥有了一套智能管理标准。完善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基石的作用。因此,集团化企业在选取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时,应紧密联系自身财务智能化水准,科学、合理的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由于财务信息化的大力发展,上述四种模式均实现了软件的商业化应用,为企业的选择扫清了技术障碍。
3.3 集团化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选择的策略
在选择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时,企业要将自身发展阶段特点与上文讲述的模式紧密联系,剖析出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首先,确定影响因数以及各因素的影响因子,根据其大小选择最合适的模式;其次,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把财务策略放在第一位,因为此策略是紧随战略目标制定的,是最能反映当前企业的管理方式、短期规划以及实施目标。再次,集团化企业的组织体系、企业规模和分布也是要优先考虑的因素,对其模式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在满足上述三条后,财务智能化水准等其他影响因素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几个因素运行好坏决定着资金集中管理能否顺利进行,所以可将其作为选择模式的依据。
4 结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集团模式的逐步扩大,集团化企业必须做好资金集中管理,正确分析与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对资金进行协调有序的管理,才能够使得企业集团的内部资金合理的分配使用,为企业集团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永.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热点问题探讨[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0(12).
篇8
会议明确提出,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商业养老健康保障计划。支持符合资质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产业、参与健康服务业整合,鼓励开发多样化的医疗、疾病保险等产品。商业保险公司在养老产业和健康产业领域大有可为,亦是保险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除主动提供多种医疗、重疾保险、长期护理产品外,保险公司还可以投资养老产业和医院等医疗机构,如近年来保险公司大规模投资养老社区建设等,此外,保险公司还可承接企业个性化商业养老健康保障计划。
将保险业这一金融子行业单独拿出来在国务院层面进行讨论和决定,这种规格实不多见,意义不言自明,可谓近期保险业的重大利好。未来,我们仍期待政策层面有所突破,制定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
与银行业一样,2013年以来,保险行业也经历着互联网金融和货币利率市场化的双重考验,在银行业存款急剧减少的同时,保费增长也呈现增速放缓之势,保险股估值也在底部徘徊,这为2014年保险股的估值修复提供了可能性。
总体而言,互联网推动的保单碎片化趋势不减,银行费率市场化包括个人大额存单快速推进等,都会对普通寿险业务的持续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但医疗健康险和年金险市场的开启将提高市场对未来保费新单增速的预期。
从国际经验看,医疗健康险、年金保险都是在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叠加经济转型过程中得到政策支持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来看,未来1-2年内是医疗健康和养老市场的政策窗口期。成熟市场上健康险、年金和寿险基本上三分天下,未来新增保费市场重点来自于健康险和年金险市场。
这并非空穴来风,新单增速预期的改善在3月中下旬已逐渐体现出来,二季度保险板块上涨7.7%,超越沪深300,主要原因在于1-3月新单销售情况改变了市场对于后期新单保费增长的预期。后期市场会持续改善新单增速预期,并且会迎来新单增速预期提高的过程。新单增速改善和提高的主要动力在于产品创新、渠道整合以及外部销售环境的改变。
另一个积极的因素则是,在新单增速改善的同时,新单利润率并不像市场原先预期中那么悲观,新单利润率预期会出现一个由负转正的过程。一季度新单利润率预期难以提升,但是二季度之后产品利润率有充足的改善预期,产品利润率改善的核心来自于新单保费结构的改善、费率市场化改革和保险监管部门对于渠道和产品的监管。
而新单增速预期的提高和新单利润率预期由负转平甚至转正将是保险股估值修复的动力。虽然目前市场估值的反映依然停留在新单保费增速预期改善阶段,但最终未来新单利润率的改善将会进一步推升估值。
费率市场化双刃剑
中报将至,目前各保险公司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已尘埃落定,截至4月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同比大增29%。根据保监会的统计数据,在费率市场化改革后,2014年1月,普通型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291亿元,较2013年全年增长78.78亿元。一季度,保险公司凭借保险产品创新,基本上实现了保费规模的大幅度高增长。一季度保险公司新单增速超预期,二季度产品利润率改善将超预期,截至中报前,市场将会持续反映保单增速和利润率改善的预期。
如同利率市场化给银行的冲击一样,费率市场化改革对保险业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费率市场化改革会侵蚀单件保险产品的利润率,但只要保障型险种利润率持续高于分红险,费率市场化加大保障型险种吸引力,通过保费结构调整就依然能够达到提高利润率的效果。
2014年以来,在银保渠道和高现价产品受到规范的背景下,保险公司都加大了个险渠道的投入,这为个险保费增长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提高了对个险渠道产品价值创造的要求,高投入促使个险重价值的良性循环逐渐形成。
费率市场化改革给保险产品创新带来新的空间,加上销售环境向好,新单增速有望持续稳中趋升。保费大幅增长主要是通过产品创新分流了银行活期存款,而一季度的新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形态:1.高收益产品组合:主险产品(分红型)+附加险产品(万能型);2.高现价保障型产品;3.高现价万能险。
数据显示,一季度分红险产品+万能险产品以及高现价产品成为驱动保费高增长的重要原因,此类产品利润率基本上不高;从3月份开始,保险公司主动加大销售高保障产品力度,以中国平安为典范,在3月初就开始大力推进公司平安福产品的销售,保障组合类产品利润率依然高于此前的分红产品。而从二季度开始,市场总结一季度产品策略并加以调整,开始力推分红+万能+保障,其中重点突出重疾、医疗、养老等保障功能的组合产品增加,这既保证了保险产品有足够的吸引力,同时,增加的保障功能为提高保单利润率奠定了基础。
1-3月,各保险公司通过重推分红+万能组合以及高现价产品赢得保费规模大幅度增长,这一类产品创新后期还将持续成为推动保费增长的动力;在4月份之后高现价产品和银保渠道受到一定的约束,保险公司均加大对个险渠道的投入,也敦促个险渠道重视销售高价值产品,个险渠道逐渐形成高价值、高投入、优质保费增长的循环;在行业自身产品创新和渠道重塑的过程之中,2014年外部环境已不像2013年下半年那般严峻,包括理财产品、各类货币基金产品的销售规模和收益率都开始下滑,在宽货币紧信贷格局之下,短期资金收益率下滑成为持续性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保险产品的吸引力开始上升。
其中,一季度银保渠道销售高现价普通人寿保险产品成为特色,这一类产品提供3.5%-4%左右的收益率,同时保证一年后退保现金价值高于银行定期存款,产品在市场上的吸引力较好。
个险渠道也开始大力销售主险为分红险、附加险为万能险的保障型险种,其中主险返还的生存金、期满给付金以及分红收入都可以转为万能险保费收入,创造了保费的“余额宝”。产品兼具收益率、流动性和保障的功能,自然能够吸引客户。
很明显,在与银行、货币基金争夺资金的较量中,以前总处于劣势的保险产品灵活性大幅提升,这里的原因很多,其中费率市场化是重要的催化因素。2013年已经能够看到保险公司新单保费有稳中向上的趋势,但是费率市场化改革政策的出台却使这一趋势增加了部分不确定性。
新单增速和利润率预期改善
市场对费率市场化改革的预期是:影响不大,同时关注利润率的下滑。这表明市场对费率市场化改革的谨慎态度,很少有机构明确指出,费率市场化将给保险公司带来产品创新的利益。
目前来看,一季度保费的高增长表明此前市场发展明显超过了费率市场化改革初期的预期。1月份普通险保费收入超过2013年全年,费改带来高现价产品的扩容以及重疾意外险的热销,是保险公司产品创新灵活性的体现。同时,在无风险利率持续向下的背景下,保单吸引力明显提升,新单保费稳中上升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开门红”是保险业追求的惯例,在“开门红”完成规模要求之后,二季度产品创新重点转向保障重疾类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二季度以来,组合新增搭售产品基本上是常态,搭售产品主要为重疾险、定期寿险以及意外险产品。在主险的选择上,保险公司似乎更青睐于少儿险教育险等形态。
近两个月,中国人寿新产品的推动力度较快,主要围绕重疾险丰富保障线条,公司新推专项癌症险、康复险、定期寿险等,组合重推四个产品组合“鑫康保、放鑫保、喜庆祥和和幸福双康”;平安升级平安福,力推守护星少儿险,同时销售系列医疗保障险;新华人寿力推锦绣前程少儿险,同时配合开门红产品搭售旅途无忧险;太保险种相对稳定,鸿发年年和东方红系列产品依然是主打。
整体来看,保险公司紧握分红+万能提供的收益率优势,同时通过搭售保障重疾类产品来创造价值,组合一揽子计划基本上是大公司的共同选择。
上市险企手握产品利器,开拓主险分红+附加万能账户+附加重疾保障保险组合拳,保单规模和价值都迎来双丰收。二季度的产品组合通过主险提供身故、生存金返还和分红责任,万能账户提供吸纳返还金提供高收益率和高流动性责任,重疾保障提供保障责任销售噱头,同时为保险公司创造价值,兼具收益率和高保障功能。搭售重疾险种大幅提升产品利润率,有助于保险公司适当激励人,创造销售规模。
最近几年,保险公司保单利润率都有比较明显的提升,保单利润率的提升主要是受益于个险渠道保费占比的上升以及个险渠道保费结构的优化。销售高保障产品为公司创造高价值基本上是大公司主要的产品倡导方向。在目前产品创新的引导下,新单利润率还将有持续提升的过程和阶段。
在新单增速和产品创新的带动下,市场对保险估值修复预期开始转为积极。从3月中下旬,保险股开始持续超越大盘,估值开始有所修复。目前阶段的估值修复主要是反应了市场对于保费新单增速预期的改善。
3月份中下旬至6月份,保险指数持续上涨,动力源自于市场对新业务乘数预期的改变。新业务乘数主要由新单利润率和新单保费增速带动,在经历了1-3月保费尤其是新单较快增长之后,市场对新单增速的预期基本上由前期的负增长缓慢调整为正增长。
尽管一季度保险行业实现“开门红”,但市场对保险股估值预期仍比较悲观,因为新单和新业务价值都处于负增长预期,在经历一季度“开门红”较高增长之后,新单业务价值逐渐显现,市场开始修复预期,目前正处于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新单增速预期开始由负修平。预计后期还将有一个新单增速预期由平修正,同时新单利润率修正的过程。
改革提升新业务乘数
对保险股新单增长给予谨慎预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未分化的乘数假设和非常中性的增长预期和中国现在保险市场的结构相关。中国寿险市场险种结构单一,产品过重依赖于分红险,分红险将持续面临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的竞争,增长平稳难有爆发;市场单一也导致公司同质化严重难以产生预期分化。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保费收入基本上囊括了寿险、健康险和年金这三个部分,因此,市场分化需要从医疗健康险和年金险市场着手。2012年全球保险市场寿险平均保险深度约为3.69%,中国人身险保险深度为1.7%,虽然保险深度差异较大,但是中国的保险深度主要由寿险贡献,如果按照寿险、医疗健康险和年金三分天下的格局来计算,中国寿险保险深度已经超过国际寿险平均水平。
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发映出中国目前单纯寿险保费发展空间已经比较有限,医疗健康和年金将是未来保险市场真正的增量所在。医疗健康险和年金领域的发展也是真正改善新单增速预期的市场所在。
城镇化第一阶段带来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条膨胀,第二阶段将带来健康医疗和教育领域发展。随着城市居民保险和新农合整合、完善医保控费和推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服务,这都将为商业保险机构进入基础医疗保险领域打开空间。
GDP下台阶伴随着老龄化,抚养比的变动带来储蓄率拐点出现,居民在银行储蓄、保险资金和社会基本养老几类资产中将开始重新配置养老资产,综合利率市场化格局和收益率环境,保险产品作为养老储备资产的吸引力在不断提升。老龄化带来养老保险需求,城镇化带来医疗健康险需求。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的继续,保险行业将进入养老险和医疗健康险发展的春天。
保险业率先推动费率市场化,这一下子将保险产品定价利率提升至3.5%及以上,保险产品相较于银行储蓄存款吸引力明显提升。从费率市场化改革趋势来看,年金险产品是其中仅次于医疗健康险产品的重要险种,目前税延政策依然在探讨中,但是从大趋势来看,税延政策必然会推进,以年金为主要形态的保险产品将进一步分流银行储蓄成为居民养老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目前来看,费率市场化改革驱动产品正朝健康险和年金险方向拓展,同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养老体制改革在提速,商业保险作为基础医疗和基础养老重要补充的地位再次被阐述并佐以政策支持。医疗健康和年金险市场的发展是提升未来保费新单增速预期的重要动力,并且将能够产生差异化新单增速预期。随着医疗健康和养老险市场的逐步开启,未来公司新业务乘数将有较大提升。
费率市场化改革带来健康险的热销,其中缘由主要是因为健康险利润率比较高,在利差损益受到影响的同时,保险公司会主动寻求死差损益和费差损益较好的产品。从目前情形来看,意外和健康险保费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保险公司新业务乘数在估测过程中固然存在较多的假设差异,但由于中国当前保险业的严重同质化,使得目前行业估值乘数差异不大,市场以行业平均增速和平均利润率情况形成对未来新单增速和新单利润率的合理预期,形成行业性的溢价空间。这也导致公司之间溢价水平差异不大。
而造成新业务乘数无差异的重要原因也反映了当前保费结构过于集中、险种较为单一的现状,由于险种结构较为单一,各公司业务结构相似度非常高,未来增速和新单利润率都难以摆脱行业属性,最终导致保险股估值溢价水平难以出现明显分化。
随着医疗健康险和医疗险市场的开启,保险公司之间新业务乘数分化将会产生并加大。保费结构的多元化会带来新单增速预期以及新单利润率高低的不同组合,从而形成差异化的新业务乘数。
互联网新渠道的价值
保险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从内部产品来看,分红险吸引力在下降,费率市场化改革产品能够提供超过分红险收益率的内在收益,这也是新产品都有分红险影子的原因。从外部销售环境看,规范非标和同业,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对保险业的竞争压力明显减小。同时规范银保渠道和高现价产品,明显利好大保险公司。
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保险业也不能脱离干系,互联网渠道为保险所用已是大势所趋。
从2011-2013年间,互联网保险保费年复合增速达到201%,在个险渠道保持个位数增长、银保渠道负增长的格局之下,互联网渠道无疑成为一个重要的看点。而从各家公司的战略部署来看,互联网保险业务领域都将成为近两年重点挖掘的市场。
在经历前期的跑马圈地的竞争后,互联网保险市场格局正面临着重塑。从2013年统计的互联网保险业务收入排序来看,与传统保费收入规模排序完全不同,人身险市场更加是颠覆性质的,国华、泰康、阳光、光大永明和弘康人寿跃居前五位;而财险市场中前三排序差异不大,阳光和美亚财险居于第四位和第五位。而从收入占比贡献来看,基本上小公司更加超前,小公司在运用互联网渠道方面的态度更加积极和开放。
虽然分红寿险增长缓慢恢复,但通过产品创新,主险选择分红险依然是当前阶段的主要产品特征,主险搭售传统险、保障型险种是主要产品组合形态。在无风险利率下移的过程中,分红险收益率优势逐步显现出来。
一季度,部分保险公司凭借银保渠道和互联网渠道销售万能险,成功冲刺“开门红”。万能险成为策略型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公司期满现金流压力、与其他公司竞争、维护渠道以及对接项目。从公司自身价值来看,万能险更多是策略性的产品,上述情况会持续存在,保险公司会持续保留这种产品。
而高返还、高现价和高保单抵押率产品是本阶段普通寿险产品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其中高现价产品更是一季度部分公司实现“开门红”胜出的利器。
保单的保证利率通过两个部分体现出来:产品定价利率,产品的返还给付。产品的返还给付是指保单条款约定在一定条件之下,保险公司提供保额的一定比例作为返还金。2010年保监会规定两全险种禁止设置在3年之内返还条款,现在公司多采用年金的形式规避这一约束。
篇9
大牌分析师多空叫阵,交易员为了几个BP攻守搏杀,还有传说中投资银行家数到手软的年终奖,更少不了的是神秘的成方街32号里货币政策如何运筹帷幄,以及管理着国家账本的财政官员将如何影响下个季度的GDP增长。
这些都是聚光灯下的人和事,而在市场后台,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下称“中债登”)则连接着一二级市场的各个交易对手方,承担着国债和国内其他债券的统一登记、托管和结算职能,而它最近被人们提到,则是因为债市“第一线”――国债收益率曲线。
2016年6月15日,中债国债等三条债券收益率曲线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曲线旨在反映在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各期限结构的到期收益率,提供国债等市场化利率的定价参考基准。
中国经济发展至今,迫切需要有和其体量以及转型路径相匹配的债券市场,而包括政府在内的市场各方则需要国债收益率曲线提供指引。从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至今,随着曲线逐渐完善并经由财政和货币当局先后,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宏观调控转型就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抓手,当局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号也借机释放。而在2015年12月IMF将人民币纳入SDR篮子时,也将3个月期限的中债国债收益率作为计算SDR利率的人民币代表性利率,标志着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进入更多全球投资者的视野。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采访了中债登估值中心(下称“中债估值”)负责编制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成员,请他们揭开中国金融基准的面纱。
估值专家对编制曲线时遇到的期限倒挂、异常交易、惯例守弃、经济预测等诸多问题给予了解答。但编制曲线对于打造金融基准只是治标,而非治本。受访的估值专家表示,国债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完善还取决于增加二级市场的深度广度以及国债发行与国际接轨。
经济转型、金融改革等宏大命题要落地最终依赖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对金融基准的打造,做市商制度的完善,甚至是为海外投资者提供英文操作环境。一位资深监管者对本刊记者指出,债券市场要抱着“小火慢炖”的心态,积极研究解决问题,循序渐进推进改革开放,不能也不会一蹴而就。本刊记者在此采集来自市场第一线的声音,为读者提供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观察金融改革。
利率市场化再下一城
《证券市场周刊》:“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编入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如今人民银行在官网上了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意味着什么?
中债估值:央行网站国债收益率曲线是主管部门在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基准定价作用方面的一个新举措,有助于提高境内外投资者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关注度,有助于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除了国债曲线外,央行的还有以AAA级同业存单和商业银行债券为样本的中债商业银行普通债收益率曲线(AAA)和以AAA级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为样本的中债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AAA),可分别反映优质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和优质企业的市场融资成本,这也反映出宏观调控部门对于债券市场价格指标的关注。
《证券市场周刊》:从2014年财政部曲线到最近央行曲线,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在编制上取得了哪些改进?
中债估值:外界看来央行曲线是金融改革一个跳跃式的进展,但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伴随着曲线编制技术和估值方法不断完善以及中国债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而顺其自然的结果。
在曲线编制方面,我们完善了《中债收益率曲线编制操作规范》,以提高内部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公开《中债价格指标系方法汇编》,以进一步提高中债收益率曲线和估值的透明度。同时,参照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的《金融市场基准原则》,总结近二十年的中债估值实践经验,进一步提炼形成《中债估值标准(草案)》,对中债估值的编制、操作和方法提出一系列指导性原则。该草案成熟后也会向市场。
在市场建设方面,财政部自2015年底对3个月期国债按周滚动发行,不仅丰富一级市场价格信号,也带动二级市场报价和成交,从而提高曲线短端的编制质量。
《证券市场周刊》:可否进一步阐述一下中债登理解的“估值透明度”?
中债估值: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不像股票市场集中竞价交易那么充分,天然具有价格稀少、交易活跃度低的特征。因此,债券收益率曲线的编制不完全是自动化结果,包含了专家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目前国内做市商报价的买卖点差很大,同一家做市商报国债出现20-30BP双边价差是很普遍的。由于买卖价差过大,如何选取合理的样本点就需要专家做出判断。若专家判断不对可能误导市场,因此,估值机构要把判断的逻辑展示给市场。我们每天《中债收益率曲线和指数日评》披露当日曲线的变动及调整依据;每月在中国债券信息网召开网上质量会,听取客户意见;每季度召开用户交流会,面对面接受客户咨询;每年召开中债指数专家指导委员会,听取业内专家对中债价格指标系的意见和完善建议。
估值中,比专家判断不出错更重要的是不能故意犯错,因此就要公布方法论,让市场来监督估值机构,共同讨论估值方法的合理性。
债市筑基准
《证券市场周刊》:从2013年以来,国债和金融债曲线都有倒挂,特别是目前10年-7年倒挂还比较明显,中债登对此如何解释呢?
中债估值:收益率曲线倒挂现象在国内外债券市场并不少见,理论上也有很多解释。针对目前国开债10年-7年倒挂,我们与市场交流得到的普遍反馈是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偏好,对10年偏好明显好于7年。这里就涉及估值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债估值反映的是市场上可以变现的价格。如果解释不了的事情但确实是客观事实,就要将它反映出来。
《证券市场周刊》:在编制曲线时,关键期限国债的收益率会在市场报价的基础上进行怎样的调整?
中债估值:做市商报价是曲线编制的价格源之一。我们的价格源包括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做市商报价、货币经纪公司报价、成交价和结算价等。收益率曲线的样本点优先选取新发行且满足流动性要求的债券。由于目前做市商报价价差较大,我们更偏向于在报价范围内的成交。
《证券市场周刊》:如果某一期限国债品种的存量券有大量是被配置户持有到期,估值机构如何对这种情形下的债券进行估值,以使其反映真实、合理的收益率水平?
中债估值:新老券的流动性差异在美国也有类似情况。理论上来说,同一发行人发的债券各种条款票面利率都一样的话,不应当由于新老之分而体现出价差,这或许是由于持有行为导致的一种金融非理性。
美国财政部近期公告征询市场意见,考虑在未来以市场参与者的身份入市收老券、发新券,将新老券的利差套平。我们也建议发行人提高这方面的意识,这有利于节约利息成本,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消除金融市场价格扭曲,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做法。
《证券市场周刊》:如何评价债券市场上、尤其是国债市场上不同券种的可操纵性?
中债估值:中债登可以发现异常价格,但作为估值者不好对操纵这种情况下结论,不过在编制曲线时确实应当把这些“噪音”样本给剔除,所以这也体现流程中主观判断的必要性。另外,一些异常价格不一定是操纵而可能是特殊交易,如为了手续上避繁就简而通过现券交易实施的买断式回购,这时候作为质押品的券收益率是会偏高的。这种非常规交易形成的价格也是要予以剔除的。
另外,做市商报价中也有一些异常报价需要剔除,例如有一些外资行的报价双边价差甚至长期超过100BP。
《证券市场周刊》:2016年“两会”上有委员提议对国债利息收税,应如何评估国债税收因素对市场定价和健全曲线的影响?
中债估值:目前国债利息收入免所得税,但资本利得是要交税。投资者在国债交易定价时会全面考虑免税对企业税后利润的影响,这使得收益率与期限的关系不那么简单清晰,降低国债流动性,增加了国债曲线的编制难度,有时可能还会误导其他投资者。此外,免税还导致国债收益率整体偏低,无法与其他不免税的金融产品直接进行对比,如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价差就存在20%左右的税收效应。
历史上,国债难卖才出台了免税政策,但这并不符合全球惯例,而且放在如今的市场背景来看也已不合时宜。实际上,即便是征税,投资者在定价时也会通过加点转嫁给发行人,对于中央财政也是左口袋出,右口袋进。但从建设金融基准的角度看,二者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建议对国债利息收入和资本利得全部征税或全部免税,提高国债的定价效率和国债收益率作为定价基准的作用。
《证券市场周刊》:当前国债收益率曲线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主要区别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中债估值:有一个显著区别是付息频率。中国国债10年期以内是一年付一次息,10年及以上是一年付两次息,利息的再投资就会导致曲线上存在偏差,以10年国债为例,一年一次和两次付息会产生3BP左右的价差,这一差异还是比较显著的。美国国债是各期限统一一年付息两次。
如果说国债收益率曲线不作为金融定价基准,编制曲线时进行折算也是方法上可行的,但是用它作为金融基准的话,一条线就会有偏差。比如一只7年新券和一只剩余期限7年的10年老券就会因为付息频率不同产生价格扭曲。这种付息频率的差异是债券市场发展初期二级市场不发达、重融资轻交易的结果。若对长期国债增加付息频率,会提高投资者认购积极性。随着二级市场的发展和建设市场化的金融基准的需要,国债付息频率应当统一。
《证券市场周刊》:目前还有哪些因素导致国债收益率曲线尚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对此有哪些建议?
中债估值:价格信号是国债收益率曲线和市场供求关系之间的一道纽带,收益率曲线首先是要刻画市场价格信号。因此,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前提是市场价格能否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以做市商报价为例,国债最优双边报价的平均买卖价差约30BP,仅有1、3、5、7、10年五个关键期限的5只on-the-run新券的最优双边报价价差能达到5BP。为了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国债收益率曲线,提高收益率曲线编制技术是治标,更关键的是治本,即完善债券市场制度建设,如完善做市商制度至关重要。
此外,自2010年开始,在缺少可观察的二级市场样本点时,财政部发行50年期国债采用招标日前1-5个工作日的中债5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下10%作为投标区间。我们认为,财政部设置招标区间上限容易理解,而设置招标区间下限则是出于为避免投资者投错标位及发行人稳定市场预期的考虑。自2010年发行50年期国债以来,一级市场运行平稳,从未出现流标,说明收益率曲线较好地发挥了市场定价基准作用。
《证券市场周刊》:对于提高做市商报价效率有何建议?
中债估值:金融市场不是讲情怀的地方,对做市商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国内目前是请资金头寸大的银行来做市,而不是以做市水平选。报价质量做到什么程度,对做市商没有持续考核,做市商内部也没有系统性考核。
同时,要提高做市商报价效率必须给报价商提供便利、给予激励。在国内投资者结构和市场判断同质化较为明显的环境下,要避免做市商被逼仓,就应当允许登记托管机构给做市商提供自动融资融券的服务,并允许其使用国债期货等风险对冲工具。另外,还有对做市商建立随买随卖机制,这样才能提高机构的报价意愿和报价水平,鼓励报价成交。
成熟债券市场的结构犹如一个金字塔,谁都可以来做市,官方从优秀做市商当中来选取国债承销商,国内市场则是承销商比做市商还要多。试想假如一家机构都不能随时报出国债准确的二级市场价格,就没有理由认为他能在一级市场承销团里发挥定价作用。而且做市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苦活儿,好比是“明庄”和整个市场做对手,得准备资金和头寸,还可能会赔钱,而承销则是赚钱的,理应用承销资格来激励做市,金融机构内部也需要在投行团队和做市的交易团队之间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此外,可以借鉴美国市场的是,中央银行的一级交易商也应当是从国债做市商当中遴选。这样才能让做市成为一种职业荣耀,并且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荣耀。
现在中国债券市场就有一些异象,比如在国债招标发行日,一家机构在投标和做市时的报价是不吻合的,这意味着机构内就存在套利空间。另外,商业银行柜台实际上是可以对记账式国债报价从而对全社会做市的,这个资源也应该好好利用。
《证券市场周刊》:国债收益率曲线是金融基准之一,如何在金融产品定价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左起:中债估值金工部主任王超群,副总经理牛玉锐,总经理刘凡,估值部主任赵凌。
中债估值:作为金融基准首先要有足够大的存量券作为基础和保障。日本国债规模相当于GDP两倍,美国也达到90%,我们国家只占约15%,甚至政策金融债规模也比国债大,发行频率也比国债高。
因此,我们要适当扩大国债发行量,多发国债最关键的就在于突破财政赤字的限制,将社会发展和公平摆在更重要的位置,通过国债和财政赤字来调节社会公平。为什么发达国家崇尚小政府,国债占GDP比重还会更高呢?这相当于从社会中上阶层融资来支持社会中下阶层,完善社会保障,特别是没有直接财务回报的人力资源投资。
其次就要打破金融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和存贷款定价对于官定利率的路径依赖,这是走向利率市场化的必经之路。一方面,要提高银行各层级分支机构对于曲线定价作用的意识,从增量上逐渐转变;另一方面,在银行组织机构上,从事金融市场和传统信贷业务的人员之间也需要更多的交流。
再者,应当提高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包括募集说明书、登记托管系统、各类报告都应当提高英文化程度,通过这些方式引入更多的国际投资者,才能够切实提高中国国债的基准作用,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应有之义。
曲线背后
《证券市场周刊》:10年期国债收益率被普遍认为是一国利率市场的风向标,国内市场用它预测经济走向时有哪些技巧可言?
中债估值:用10年期来作为债券市场利率风向标是国际惯例,不过在用期限利差预测宏观经济变化时,短端期限采用两年期会更好,这是因为两年期受当前资金面变化等一些突发性因素的影响更小。我们也对10年期-1年期、10年-3个月等利差进行过实证检验,最终发现还是10年-2年期限利差的相关性最好。
《证券市场周刊》:根据债券指标变化可以对年内的经济做哪些前瞻预测?
中债估值:10年-2年期限利差领先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约12个月,我们采用2015年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预测2016年经济景气度维持在低位的概率较大。中债国债净价指数领先CPI和PPI约18个月,预示2016年CPI可能会在3%左右,PPI趋于上升,有转正的可能。
《证券市场周刊》:中债登在估值时也会参考一些市场交易形成的惯例,例如公募和私募债券之间的流动性价差,政府行政级别导致的信用价差等。有没有什么这方面的市场惯例在中债登看来将来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并且会对估值产生影响?
中债估值:随着债券市场的逐渐成熟,有些市场惯例可能会发生改变。比如含权债,目前市场对于权利的价值不太考虑,但看成熟市场,含权因素会对债券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未来市场对于发行人赎回权或投资人回售权的价值发生重估,那么估值就会跟随市场惯例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证券市场周刊》:有没有哪些惯例是中债在估值中是会不予采纳而导致估值和市场成交或是机构内部估值结果之间有比较明显差异的?
中债估值:估值是描写市场而不是和市场对着干。对于市场惯例,哪怕是非理性的,但只要是交易员出自真实交易的目的,而不是故意为之,那么估值机构就应当遵循这种惯例。比如计息天数,2007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要求债券统一按照实际/实际计算应计利息和收益率,我们过去很长时间内一直按照实际/实际设计系统,但是后来债券发行按照实际/360、实际/365以及30/360的情况也层出不穷,虽然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无意义的安排,徒增投资者的定价复杂度,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改造系统遵循市场惯例。
当然,也总是会有买方和卖方对惯例理解不同的矛盾汇集在我们这里,有一些惯例如果代表性不够或是逻辑不充分我们是没有遵循的。
比如对“5+5”含发行人赎回权的商业银行次级债,有一些投资人认为,发行人会在第5年后选择行权,将这只债券当成5年期债券来看。但是从估值的角度看,公开信息披露和实证角度均不支持这种预期,市场也没有充分的、可观察的成交价格支持这种预期,因此我们一直将其当做10年期债券看待。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明确此类债券5年后的资本减记,我们才认可这是市场惯例,才将这种债券当做5年期来评估。
再比如,对于浮动债的价值判断上,以根据3个月SHIBOR为浮动利率基准的季度付息10年期金融债为例,市场通常认为此类债券久期最长也就是3个月,但是这种债券并没有以发行人自身信用为基础。后来市场也逐渐接受了我们以长久期估值的观点。
另外,还有一些估值差异来自于对市场惯例和定价模型论证以及论证后系统改造所需要的时滞。
《证券市场周刊》:对于一个惯例如何判断认定呢?
中债估值:判断是否为市场惯例要从定价逻辑的合理性、是否含有操纵价格的可能性以及等方面进行审视。如果市场成交不多,仅靠几笔成交或者某一些机构来说这是惯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定这就是 “惯例”。
《证券市场周刊》:有一些债券发行人在本息兑付的信息披露方面出尔反尔,导致债券的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并且有投资者因此而蒙受损失,对此估值机构是如何处理的?
中债估值:估值不能超越发行人的信息披露,最重要的还是要依据发行人的信息。但是我们也会对发行人披露的信息进行筛选,比如说信用评级,我们会依据市场价格和财务信息得出市场隐含评级进行估值,我们估值时对40%的外部评级是进行修正的。
《证券市场周刊》:第三方估值机构如何能获取到比一般投资者更为详尽的发行人数据呢?
中债估值:实际上,中债登在发行人数据的获取上并不具备特殊优势,某些情况下还会少获得数据。比如ABS对一级市场持有人和评级公司会公布资产包明细,但尽管ABS是在中债登托管,我们也要进行估值,但却看不到资产包明细,其他二级市场投资者也是不给看的。
篇10
时间一晃而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落了,回顾过去的工作,倍感充实,收获良多,来为这一年的工作写一份工作总结吧。那么一般工作总结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财务人员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司财务人员工作总结范文1时光如逝,岁月如梭,眨眼间来到__这个大家庭已经三个多月了,到了__我又被分派到财务部这个小家庭。在部里的各位姐姐和大哥的指导下,从模模糊糊啥都不大明白的情况下,到现在独立可以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自己觉得是一个进步。在转正之际,下面我叙述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及总结。
来到财务部我们每人被指派了一个师傅,那时刚好赶上月底结账,因我师傅不在,这个月的一切程序是在王姐的一步一步指导下完成的,王姐带我熟悉了整个__软件的操作流程,在物流里必须先入库,必须签证核算,严格的要求按程序进行。在签证的同时严格要求附件完整,在采购签证的时候必须有领导签字,才予以挂账或付款。说道领导签字,在今年_月份我发现了一个去年_月份自己犯的错误,在现在看来是那么幼稚的错误,_月份的一个核销零星采购的付款凭证没有领导签字,但是当时刚来压根就不知道还需领导签字,在现在看来这么低级的错误都能犯,简直不可思议,但同时也说明自己在不断地进步。
在处理在建工程的时候每月需出具月度决算表,并各部门领导签字,在某一项合同完工时,需根据合同规定条款的比例计提材料质保金。处理资金问题上,需相当谨慎,申请付款额需于挂账金额相比对,核对其有无出错,处理预付款问题上各项手续要齐全,如:中标通知书、合同会签单、合同、预付账款审批表。处理销售问题上公司规定除集团公司内部各单位之外,都需办理赊销审批表,否则不予挂账。
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成本分析中发现乳品厂生产酸奶与消毒奶领用原奶不合理,问题为酸奶与消毒奶的产量竟然大于或等于原奶的领用量。在处理生物资产的时候,每头牛的原值与相应计提的折旧不能准确确认。因扎帐时间问题,销售发票存在当月开具下月挂账问题。
总之,在这三个月的工作中,有成绩和喜悦,也有不足之处,但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改进。最后衷心的感谢财务部给予我帮助的各位大哥大姐。
公司财务人员工作总结范文2现将20__年财务部工作情况具体总结如下:
一、认真细致做好了财务日常工作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公司全年目标工作任务,我们财务部全面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功能,进一步加强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功能,使财务人员做到既当家又理财,认真搞好各项财务工作。
一是认真、细致地做好会计报销、工资发放、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记账、装订及相关财政、税务票据的领用、核销等日常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工作,做到工作仔细、认真、无差错。二是按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及时进行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确保会计档案全面、完整,便于以后日常查阅和利用。三是积极与相关税务主管部门联系,争取相关部门对我公司的理解与支持,最大限度的利用国家相关的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为公司节约每一分资金,创造经济效益,确保公司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财务部坚持“公司工作一盘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利用财务部现有的各项资源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我们应尽的努力。
二、制订各项财务成本计划,严格控制了成本费用
我们财务部根据公司实际制订各项财务成本计划,严格控制成本费用,为增加公司经济效益,从产量、成本和收入三者的关系来控制成本。同时,把成本控制贯穿于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让成本控制、节约的观念成为每个部门、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动。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有效的方法促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从基础工作抓起,从点滴抓起,力求走好每一步,抓好每件事,让每一个人、每一分钱、每一份资源都发挥作用,都为公司创造价值。
三、做好资金调拨工作,合理控制了公司总体资金规模
为了保证有限的资金能满足公司正常生产与日常开支需要,为此,我们财务部一方面及时与客户对账,加强销货款的及时回笼,在资金安排上,做到公正、透明,先急后缓。另一方面,根据公司经营方针与计划,合理地安排融资进度与额度,选择相对利率较低的银行去贷款,以保证生产经营所需。这样,通过以资金为纽带的综合调控,促进了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的有序进行,今年我公司负责__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__亿目前已投资__万元已预收房款近__万元本年贷款__万元。
四、加强了财务会计制度建设,提高了财务信息质量
我们财务部加强财务会计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财务工作,严格落实到实际财务工作中。同时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报表报送时间必须及时,做到数据准确、报表格式规范、完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为公司领导决策和管理者进行财务分析提供了可靠、有用的信息。
五、明确工作岗位职责,提高了财务人员责任性
虽然我们财务部只有4名工作人员,但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权限、工作分工和纪律要求,从而认真做好工作。同时要求他们进行工作总结,岗位评述和认定,对各自的工作提出建议、作出打算。这样,强化了各岗位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加强了内部核算监督,促进了各岗位的交流、合作与团结。
六、加强了团队建设,做好服务工作
搞好财务工作,团队建设是根本。我们财务部要求每个会计人员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与建议,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加快各项工作发展。每个会计人员要辛勤努力、廉洁清正和勤俭朴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把各项财务工作搞好。同时要在财务工作岗位上,做好服务工作,把自己看作是公司的普通一兵,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搞好服务,获得职工群众的满意,一心一意搞好工作,全面提升财务工作质量。
七、20__年的工作计划
20__年,我们财务部要在公司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配合下,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继续发挥整个财务群体的整体作用,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克服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具体困难,使公司的整体财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1、继续做好日常的会计凭证审核、报销工作,每月的工资发放工作,按时进行会计凭证的装订、归档工作及相关的会计核算、监督工作,争取做到工作认真、仔细,无差错。
按时完成有关会计核算和相关会计管理报表的编报工作,及时提交给相关的部门和有关领导,确保准确无误。
2、加强了资资金管理,做好了资金调拨工作。
要根据公司生产经营与日常开支需要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按计划执行,确保了公司生产经营工作能正常开展。
3、做好了公司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及时提出为实现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的财务控制可行性措施或建议。
配合公司进行收入、成本、费用的专项检查,加强非生产费用和可控费用的控制、执行力度,不能超支的绝不超支。
4、继续与财政、物价、税务等部门沟通、联系,处理好与公司相关的财政、物价、税务事宜。
继续与银行等金融部门沟通,争取在全国银行资金相对较紧的情况下,争取银行对公司的资金支持有新的再投入,为公司的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筹措需要的资金,确保公司发展与建设资金的需求。
5、继续进行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做好会计人员队伍的建设,在充分保障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学习,特别是对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并结合会计人员考评办法,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公司发展的要求,全力做好公司的财务、核算等相关工作。
6、继续制定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清理、完善公司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工作做到照章办事。
20__年,我们财务部在公司的领导下,认真努力工作,虽然在政治思想和业务知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公司领导的要求相比,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与差距,需要努力提高和改进。今后,我们财务部要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围绕公司生产经营的工作目标任务,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奋发努力,攻坚破难,把各项财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公司财务人员工作总结范文3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经过我们财务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作为财务部主任,我的工作目的是组织公司全体财务人员认真贯策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政策,组织做好日常财务核算、财务监督工作,按时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财务指标和工作任务。现就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
按时完成公司日常各项财务核算工作,及时、全面、准确真实的反映财务信息,在办理各项费用报销时,多解释、多理解,同时严格按有关财经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和审批权限办理。在财务核算工作中每一位财务人员尽职尽责,认真处理每一笔业务,准确无误的出具各类会计报表。及时抓好资金回笼,在主营业务中既电费回收工作,每月督促各__按时到公司结算电费,及时编制电费回收考核表,随时掌握各所电费回收情况,为领导及时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
今年资金运作比较紧张,不象往年,首先按公司当月资金计划,分先急后缓,每月除了付电站电费外,还得考虑职工的切身利益,既按时发放工资,按时缴纳养老金、医保金、公积金,同时还考虑到国家税收,每月按时申报各种纳税报表,并按时足额交纳各项税款,合理规避了税负,今年税务部门在我公司没有收到一分钱的延税滞纳金,在以往年度,税务部门每年都要收缴我们公司几万元的延税滞纳金,在为公司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等方面,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二、加强财务人员管理,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为了完善了公司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了会计工作秩序,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我们财务部细化了管理力度,并且还组织了财务人员参加会计人员继续再教育学习,定期召开会计例会,听取委派会计在本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交流财务工作经验,研讨财会知识,支持委派会计依法行使职权,引导和鼓励他们敬业爱岗,坚持原则和廉洁奉公,从根本上强化了基础工作,规范了会计核算,提升了把握政策的水平,增强团队学习创新能力,使我公司财务管理整体水平逐步提高
三、加强财务检查及内控监督管理力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推行司务公开和阳光理财,财务部在公司纪检部门的配合下对各__的财务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财务收支、费用开支、工资分配、物资采购、生产经营、电价政策、收费标准、农电收据等关系到__稳定发展的方面,通过工作,从根本上规范了各__的财务行为,杜绝了违反财经纪律现象的发生。
四、具备爱岗敬业的思想素质
工作就象年轮,一年工作的结束,意味着下一年工作的重新开始。我喜欢我的工作,虽然繁杂、琐碎,也没有太多新奇,但是做为公司正常运转的命脉,我深深的感到自己岗位的价值,所以我从没有因为个人得失去计较什么,而是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多年来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财务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上级部门的认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也看到了不足,还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回顾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开拓创新意识不够,需进一步加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绝不辜负公司领导对自己的重托和期望,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开拓创新,为公司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进一步加强各种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认真掌握精通电脑,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力争做一名优秀财务人员。
公司财务人员工作总结范文4财务部是公司的关键部门,对内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应不断提升,对外要应对税务、审计及财政等机关的各项检查、掌握税收政策及合理应用。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在公司领导及部门经理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核算、管理方面做了应尽的责任。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现将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费用成本方面的管理。
1、规范了库存材料的核算管理,严格控制材料库存的合理储备,减少资金占用。
建立了材料领用制度,改变了原来不论是否需要、不论那个部门使用、也不论购进的数量多少,都在购进之日起一次摊销到某一个部门来核算的模糊成本。
2、在原来的基础上细划了成本费用的管理,加强了运输费用的项目管理,分门别类的计算每辆车实际消耗的费用项目,真实反映每一辆车当期的运输成本。
为运输车辆的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会计基础工作。
(1)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对财务人员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对所有成本费用按部门、项目进行归集分类,月底将共同费用进行分摊结转体现部门效益。
(2)国家财政部门对柯莱公司的财务等级评定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无任何前期准备的前提下,突然接受检查,但长宁区财政局还是对柯莱公司财务基础管理工作给予了肯定。给柯莱公司的财务等级分数也是评定组有史以来,评给分的一家公司。
(3)按规定时间编制本公司及集团公司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及时申报各项税金。在集团公司的年中审计、年终预审及财政税务的检查中,积极配合相关人员工作。
三、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
(1)按公司要求对分公司以及营业点的收入、成本进行监督、审核,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统一核算口径,日常工作中,及时沟通、密切联系并注意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些指导性的意见,与各分公司、营业点的核算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正确计算营业税款及个人所得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积极配合税务部门使用新的税收申报软件,及时发现违背税务法规的问题并予以改正,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
(3)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下属充分做到“察人之长、用人之长、聚人之长、展人之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部门新形象。
(4)作为基层管理者,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执行者。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除了熟悉业务外,还需要负责具体的工作及业务,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保证在人员偏紧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要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岗位、部门的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成本归集。并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
公司财务人员工作总结范文5转眼就要年末了,身为财务部的一名新人会计,在这一年来我的改变很大,我也要在这里对自己这一年来的工作做一个分析和总结才行。身为公司的一名会计,我时刻都严谨的要求的着自己,希望自己能为部门和公司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在过去20__年的会计工作中,我看清了自己身上的不足,知道了自己工作上不好的习惯,在一年间重复着对自己错误的发现和改变,让自己一年里在工作的各方面都提升了不少。当然这些提升也是少不了领导以及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在这里先谢谢大家给我的帮助。以下是我在20__年间的工作总结:
一、个人的提升
我是在_月的时候来到公司的,在会计这门行业中只是个纯粹的新手,刚来公司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拿着手中的那点知识在全新的公司却格格不入。一开始的时候基本上看什么都感觉能稍微了解,但是真要自己动气手来,我可能刚上就会懵掉。
但是领导没有嫌弃这样的我,反而积极的带着学会工作中的技巧,我也渐渐的开始融入了这个岗位的生活中工作能力也渐渐的提了上来,开始学会了如何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方向,知道该怎样去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工作的基本情况
在一年的工作中,我的工作情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就是我刚来到公司还只是新人的那段时间。在经过了培训之后,我就开始进行简单的工作,其实多是在帮同事们打打下手,多去学习和练习。之后,领导也渐渐的给我提高工作的难度,我边工作边学,在工作中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是只要去问,同事们都会热情的帮我说明,到了后面,我也开始主动的去自己寻找答案,去学习。
第二阶段的时候,我基本上已经能算的上是一名正式的员工,在过去的工作中也学会了自己思考,自己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但是在很多的时候还是需要领导前辈们的帮忙。但是我在这个阶段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自己多去思考。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去前进,怎么去发展。在这段时间,我不停的学习知识提升自己,但是和经验丰富的同事比起来还是差很远。
第三阶段,也就是现在的阶段,我开始不断的在累积自己的经验,也在听取同事们的经验,希望在其中自己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经验,让自己能有进一步突破。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