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保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07:2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病保险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病保险论文

篇1

1.1国内外对重大疾病的界定灾难性卫生支出

在国际上一般有3种定义:一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属于重症疾病;二是在特定时期内,家庭卫生支出超过原来所界定阈值;三是家庭用于医疗卫生的个人现金支出超过其可支配收入一定比例。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提出,当一个家庭的卫生总支出占其稳定收入(扣除生存必需品支出)的比例达到或超过40%,可认为该家庭发生了灾难性卫生支出。

1.2国内外大病保险的病种范围

在大病保险覆盖的病种范围上,各国虽然各不相同,但均是按照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状况研究确定覆盖范围。最初开展重大疾病保险的南非,将心脏病发作、恶性肿瘤、脑中风和冠状动脉搭桥作为四大核心疾病,约占申报案例的70%~90%。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的重大疾病商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虽各不相同,但前六位主要的重大疾病多为: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中风、冠状动脉搭桥、肾功能衰竭和主要器官移植。对于新农合框架内的大病医疗保障制度,不少研究均认为发展新农合大病保险应科学选择覆盖的病种。孙梅等通过实际数据测算,认为国家卫生部提出的20类大病并不适合作为试点,建议优先选择疾病诊断明确、效果可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白内障、子宫肌瘤和阑尾炎等。孙纽云等通过测算提出开展大病保险可以优先选择的60种疾病。王海立通过总结山东省实施大病医保试点工作的经验,提出应逐步扩大保障的病种范围,将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肾病综合征等纳入保障范围。本研究在分析病种情况的基础上,对按费用补偿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2研究结果

本研究对浙江省某市开展大病保险的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该市在2014年正式开展了大病保险按费用补偿。2014年该市参合农民43.6万人,2012年农村人均纯收入16106元(2014年大病保险起付线),新农合筹资800元/人,其中,30元作为大病保险的筹资额。2010年开始,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一要求,开始推行尿毒症、重性精神病的大病保障工作,2014年扩展到22种大病,报销比例为70%。2014年开始,该市大病保险从按病种实施进入到按病种与费用同时实施。管理模式为委托第三方承办,即委托保险公司管理,管理费用为基金总额的6%。通过对样本地区住院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样本地区重大疾病保障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2014年起,该市实行大病保险按费用补偿,由于该地区大病报销实施时间尚短,因此,采用2013年数据进行比较。2013年22种大病的实际报销人数3299人。2013年达到按费用补偿的大病保险设定的起付钱标准的患者1543人,其患者及大病保险补偿前平均个人自付费用的主要分布情况。

3讨论与建议

3.1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障

制度规定的22种大病的患病率普遍较低研究结果显示,22种大病的住院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比例为7.9%,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11.7%,其中最高的是肺癌,占2.3%。其他疾病的患病率均不足1%,有些疾病甚至没有住院病例。访谈中新农合管理者提出,在新农合大额费用患者中,外伤、呼吸道感染、器官移植等疾病的费用要普遍高于22种疾病。

3.2具体报销范围没有准确界定

报销范围较宽泛和随意在按病种补偿的具体实践中,疾病诊断目前在医院的HIS系统中多以ICD-10作为标准。建议对大病病种所涉及的报销范围使用ICD-10编码进行界定,并且将范围界定到ICD-10编码下的三级编码。如脑梗死在ICD-10编码中应属于I63范围内,但不应包含I63中的所有项目,例如I63.908颈动脉梗死,I63.909椎静脉梗死在部分地区不被纳入报销范围内。

3.3现有22种重大疾病的病种组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具体表现在:一是从政策运行以来的验证来看,纳入保障范围的大病发病率和人均费用均不高,与政策预期效果不符。二是目前病种的纳入缺乏以实证基础进行的动态测算和论证,没有退出和纳入的变动机制。三是各地在新农合筹资和大病的疾病谱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统一采用22种大病作为保障病种不利于各地有针对性的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也不利于充分发挥新农合基金的效用。为此,应先明确大病病种筛选原则,并根据实际数据进行测算和筛选。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和文献的研究发现目前较被认可的筛选原则包括医疗费用高、对健康危害大、发生频率高、预后效果好及社会影响大等。利用这些原则,可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对疾病进行筛选,测算最优化的病种组合,对大病病种进行适当的调整。

3.4大病医疗保险费用补偿制度

衔接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大病保险按费用补偿各地普遍采用了二次补偿或补充保险的形式来开展,也就是说,在新农合基本保险中对22种大病进行保险后,再对超出费用标准的医疗费用进行补偿。该方式适用于目前大病保险开展的试点阶段,可避免对基金造成过大压力。但就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来看,新农合的大病保障模式应以按费用补偿为主。因此,应做好按病种补偿与按费用补偿的过渡,以保障参合农民的基本利益。

3.5避免重复报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篇2

关键词:新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存在问题,建议

 

根据中国民主建国会黔东南州委会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安排第二阶段工作要求,我参加了中国民主建国会黔东南州委会直属第一支部组织的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主的调研小组,开展了“如何有效地推进黔东南州新农村医疗卫生建设”的调研活动。我们先后到鸭塘、龙场、万潮、旁海等乡(镇)卫生院与卫生院院长、业务骨干座谈,听取他们对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区农村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的意见及建议。又与参合农户进行座谈,听取农户的意见及建议。

现对黔东南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以来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部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不高,基金难以征收。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合作医疗政策缺乏了解、认识。首先对参加合作医疗表现积极的一般都是经常有人生病的家庭和今年享受了医疗补偿的家庭及其邻居。他们认为“新农合”政策就是好,而目前家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家庭却持反对态度,他们说今年一年都没有发生过打针吃药现象,明年就不想参合了;其次是壮年群体参合费收缴将会是一大难题,如有村民说他只交老人孩子的参合费,而不交自己的,究其原因是他本人身强力壮不生病,交了不起作用。再有就是低收入家庭医疗消费观念尚未建立,部分农户对政策不理解,仍处于等待观望状态,对这部分农民收缴参合费存在一定难度。

2、农民思想上依然存有侥幸的心理。部分农户的医疗保险意识不强,没有真正认识到合作医疗的意义,怕交了钱而不得病,钱被别人使用,心理上不平衡。用村民自己的话说“我交了钱而没有得病就要亏了,没啥意思”。

3、参保期限制了新生婴儿的享受,在参合费收缴后出生的婴儿因没有交今年的参合费就意味着新生儿出生的第一年得不到大病医疗保障,而新生儿患病的概率是比较高的。

4、参保农民期望值较高。对不予报销部分思想准备不足,造成部分人员不理解;对逐级转诊制,农民认为限制了自由选择医院的权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原则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保“大病(住院)”的同时,兼顾“小病(门诊)”。部分农民抱怨门诊报销封顶线太低而体会不到报销的优越性;对费用总额减去自费部分后再按比例报销不理解,农户认为既然政府给报销部分医疗费,为什么还要减去自费部分。

5、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有待进一步激活。论文参考,存在问题。由于各乡镇卫生院医疗环境相对较差,技术水平受到一定制约,而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能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医院的“转诊证明”具有很强的责任性,医务人员不能对患者提出的转诊要求给予满意答复,部分患者家属不理解,从而对合作医疗政策产生了不满情绪。

6、医院认为:次均费用太低,造成患者不能治愈就得出院,然后再住院治疗,造成重复检查,反而增加了患者负担,由于没有治愈出院,药效不能持续,治疗效果不佳,造成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技术产生怀疑。

二、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如下建议

1、通过报销实例,用事实说话,使其帮助我们宣传“新农合”政策,让农民切实感觉到合作医疗的好处。清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针对大病而设,根本原则就是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2、要抓住宣传对象做到有的放矢。农民是新农合医疗的主体,对政策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这一制度的推行效果。如仅把统一制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提纲》等资料发放到农民的手中,但由于农民生活环境和条件有限,能认真阅读和理解的农民没有多少。我们必须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如利用赶场天在大街上进行宣传、在村宣传栏上举办特刊、组织医务人员进村给农民检查身体、举办“新农合”知识竞赛等,让农民真正吃透上级政策,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让农民就近就医。一是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加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建设,逐步配套必要的医疗卫生设备,合理优化农村卫生资源。二是增加农村卫生投入。对目前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投入不足,药品周转资金短缺状况,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积极立项,争取资金,有针对性地加大投入,改善医疗条件。三是加大医务人员培训力度,加强县、乡、村卫生机构纵向业务合作,采取上级医疗单位派员帮教,到上级医院跟班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乡、村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重病不出县”,尽量减少农民医疗费用负担,用优质低廉的医疗服务使农民受益,不断提高农民的满意度。

4、合理调整补偿标准,更大线度让利于民。一是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补偿标准,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二是适当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分级报销比例,实行二次补偿。积极探索大额为主,兼顾小额费用补偿方式,尽可能大病大补,小病小补,提高农民的参合积极性。三是逐步降低药品价格。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在定点医院设立明白药房、放心药房、平价药房,尽量使医院药价与市场同价。

5、取消次均费用限制,应控制费用总额,由医院根据患者病情掌握费用支出,大病费用高些,小病费用低些。论文参考,存在问题。论文参考,存在问题。全年费用不超出控制总额即可。论文参考,存在问题。论文参考,存在问题。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疾病象毒蔓一样危害我们的身体,我们应该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论文参考,存在问题。有句俗话说的好:治标更要治本,我认为,只有做好防病工作,农民才能更好的安居乐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只有做好防病工作,才能真正的减轻农民的疾苦;只有做好防病工作,才能解脱新农合入不敷出的困境,只有防病才能消灭疾病,这应该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郁葱。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试点问题与对策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20卷第07期

2、吕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明年将基本覆盖全国《中国医院院长》2007年18期

3、汤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社区医学杂志》2007年9X期

4、陈竺部长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健康大视野:医术人生》2007年10期

篇3

论文关键词:农村 社会保障 制度创新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居于首位,要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然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高福利状态与农村居民的救济型低水平的保障并存;二是城乡隔绝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资源优化配置难以形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的重点在于:在加大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力度的同时,应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着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1我国农村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1制度体系不健全,保障项目较少

一是社会保险制度严重缺位。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步履维艰,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尚在全面推广阶段;工伤、生育、失业三大社会保险制度至今尚未在农村建立。二是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不完善。目前农村主要局限于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制度基本没有建立,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不普遍。三是社会福利体系残缺不全。目前只有部分经济实力好的地区还依稀保存一些敬老院和福利院,大部分地区该项制度体系已经瘫痪。

1.2保障标准低,总体水平不高

新型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不高,而且由于是保大病住院,使得相当部分参保居民由于交不起首次人院费而不能住院,进而无法享受医疗保障,新型合作医疗能否真正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致穷的问题不容乐观。

2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迫切性和可能性

2.1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人口流动增强,要求尽快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2.2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迫切需要和期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显现,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农村养老风险不断加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无着落。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和身体健康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

2-3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第一,专题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如北京市建立了农民工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体现了“低费率、广覆盖、保当期、保大病”的原则,适应了外地农民工“年纪轻、流动性大”的特点。第二,加强农村医疗救助,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矛盾。江苏省常熟市出台了新的医疗救助实施办法,重点解决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矛盾。

3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创新的重点

3.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重新定位与制度创新

今年国内已有部分省市率先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这意味着,政府将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部分“买单”。建立“低费率、广覆盖、能接续、可持续”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3.2继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分类保障,适时与城镇合作医疗保险接轨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积极投入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体现,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遏制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基本达到了“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的目标。

3.3加强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实行网络化管理

在乡镇(街道)设立社会保障综合管理服务机构,统一负责所在地社会保障事务,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的相关事务。

篇4

论文关键词:新型合作医疗 医保制度 问题 对策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以当前农村医疗的发展状况为出发点,提出新型合作医疗背景下农村医保制度存在的缺陷,并对建立健全农村医保制度的有效对策进行分析与阐述。

自我国2003年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与作用下,加大建设试点力度。经过新农合制度的运转,缓解了农村的就医压力,但是农村医保制度仍存在缺陷亟待解决。

一、农村医保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农村参保意识差

在新型合作医疗体系下,政府发挥组织、支持、引导作用,提倡农民自愿参加与集体筹资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大病统筹”为主,构建农村医疗的互助共济体系。但是农村医保并不像社会保险一样明确规定投保时间,对农民的连续投保没有限制,农民没有参保意识。虽然以自愿参加为原则,但是政府却每年下发参合任务,乡干部以行政手段干预农户参加,但是由于大多数农民的参保意识差,为了完成任务,只好由乡村垫付参保费用,而农民也只有在生病时才会核报,否则只好由乡村承担全部费用。另外,由于农村医保的限制条件较多,看病时需指定医院,对农民十分不便,弱化了农民的投保动机。

(二)医疗保障模式过于单一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过去“掏小钱、保小病”的简单合作医疗模式,这种“温饱式”的合作医疗已经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而对于由于突发、大额的患病风险而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又很难得到医疗保障与医疗救治。这种情况与农民的看病需要严重不符,弱化了农村医保制度对农民的保障力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另外,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及医疗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合作医疗提供的低水平服务也不再受用。

(三)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保障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而由于理论欠缺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因此国家保障法律尚未形成,造成农村医保制度的建设与落实不能得到法律后盾的有力保障。而由于法律配合的欠缺,造成一些农民不认可医保制度,由于怕承担经济风险,因此不愿意加入到医保中,增加了农村社会保障普及工作的难度。

二、建立健全农村医保制度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以当前新型合作医疗的发展来看,需要我国政府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医保政策,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提出各级财政部门应负担的比例,落实政府责任,并将农村医保的覆盖率情况,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中,加大政府对农村医保的支持力度。一是各级政府将新型合作医疗的资金与社会医疗救助资金整合,共同设立“农村医疗保险基金”,并结合上半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状况,制定负担比例,实现长效性增长机制,减少农民的缴费负担。二是促进医保制度的严格落实,惠及当地所有农民,以政府监督职能,督促当地的个体雇主或者企业缴纳职工医保,并将劳务输出人员纳入当地医保制度中,确保所有企业尽到社会责任。三是加大新型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只有让农民群众认识到医保的重要性、优惠性,才能真正得到他们的支持与拥护,促进农民积极参与。因此,各级政府可通过下发文件、广播、报纸、电视、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向农民介绍参加医保的好处,让农民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了解相关医保费用筹集、医药费使用和报销等内容,提高健康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参保自觉性。

(二)实现多元化医疗保障体系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而统一的合作医疗保障模式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因此,农村医保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必须加快构建政府、农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以满足不同农村发展情况对农村医疗服务的不同需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推广并宣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这主要由于在落后的农村地区,人均收入与治疗支出能力普遍偏低,而实现“广覆盖、低水平”的初级合作医疗,是满足农民就医的根本保障;在中等发达农村地区,重点推广“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因为在中等发达地区的农民,具备少量的医疗支付能力,但是“大病致贫”现象仍存在,这将是医疗改革的重点;在东部沿海等发达农村地区,基本建立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接下来应全力构建新型合作医疗的各项制度与服务网络,由于经济条件良好,当地农民提高了对商业保险的认识与需求,通过制度的完善,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医保需要。

(三)建立健全农村医保的法律法规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通过立法实现的一项强制性制度,其具体落实必须有完备的法律法规保驾护航。近年来,虽然我国新型合作医疗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农村医保中尚缺乏有效的法律体系保障。因此,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势在必行:一是建立与农村社保基金相关的监督法律。社会保障资金作为农民看病的根本保障,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私自挪用,做到专款专用。二是由国家统一制定《农村合作医疗法》,提出农村医保制度的具体落实方法。另外,应该认识到,除了提出基本的立法之外,强化执法力度才是实现农村医保法制建设的根本,否则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将失去立法的真正意义。因此,只有加大法律的落实力度,才能让法律成为保证农民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牛妍.以构建农村医保制度推进“新农村建设”[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4).

2、许海虹,姜岩.发达国家农村医保制度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3、顾昕.当代中国农村医疗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趋向[J].河北学刊,2009(3).

篇5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医院;农民;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4-0067-04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其间也曾一度处在衰退瓦解的边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的出台无疑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潮流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截至2007年9月30日,全国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达到2448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5.53%,参加新农合的人口达到7.26亿,参合率是85.96%(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省略/gzdt/2007-11/12/content_802487.htm。)。而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新农合为构建和谐新农村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引发笔者的深入思考。

一、制约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三方”因素

(一)医疗服务的监管方――政府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于新农合的目标定位不符合大多数农民的实际需要。国家推行的新农合主要是以“大病医疗保险(保大病)”为目的,而作为新农合的受益者――农民却希望新型农合不仅能解决大病导致的大额医疗费用,更能解决日常的小病所花费的门诊费用。国家希望通过保大病来解决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的初衷是好的,但却高估了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实际上,小额的门诊费用对于许多农民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据调查,面对新农合的保障项目选择,已经参加、曾经参加以及尚未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所表示的态度是明朗的,“仅保大病”占9.5%,“保大病+乡村门诊”占38.4%,“保大病+健康体检”占27.2%,“保大病+预防保健”占21.8%,其他想法的占3.1%。[1]显而易见,选择“仅保大病”的人数低于其他人群,选择“保大病+乡村门诊”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2.在推行新农合过程中,基层政府缺乏责任心,不能做到以农为本。当前,中央财政对新农合试点县发放的补助资金是以该县新农合的参合率不低于60%,并且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到位为前提的。这就导致了不少县为了得到国家的财政补助,有的弄虚作假,谎报参合率,有的强迫农民参保,甚至以村委会的名义为全村农民垫付资金。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是在帮助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实际上,地方干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很有可能违背农民的意愿,强迫农民参加新农合。与这种“热情过度”的工作方式相反,有的基层干部在办理新农合时责任心不强、宣传不够,在农忙的时候去收费,导致不少农民因家中无人错过缴费机会而未能参加新农合。以上两种极端的方式都体现出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不能真正做到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2]

3.新农合资金管理不善,缺乏相应的监管机构。目前,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相当混乱。一方面,合作基金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基金账目和管理费用账目没有分开,导致管理费用挤占合作基金。根据新农合有关规定,合作医疗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但有些乡或村干部却认为干别的也是为农民谋福利,擅自挪用合作医疗资金,并且有借无还。另一方面,一些地区许诺农民定期公布账目,实行民主监督,但往往不能照章办事,农民只有出钱的“义务”,却没有知情权和参与管理权。不少试点地区都建立了由政府各部门和农民代表参加的基金管理监督委员会,但是大多数地方只是开过一次成立会议后就没有了下文,并没有切实发挥监督作用。此外,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还缺乏专业会计人员和先进的管理手段,绝大部分地区还是手工操作,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比较困难。[3]

(二)医疗服务供给方――医院存在的问题

1.由于缺乏竞争,定点医院逐渐形成垄断地位,导致医疗费用不断攀升,医疗服务质量不断下降。新农合试点一般都有相应的定点医院,农民只有在定点医院就医并取得正式的票据才能报销,这无疑就形成了定点医院的垄断地位。而医患双方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疗服务极强的专业性,使患者完全处于劣势,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败德行为无法避免。且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筹资渠道单一,政府对卫生机构经费投入的比例逐步下降,对于村级诊所,上级部门几乎没有资金支持,村委会也很少有资金支持。许多医疗单位要靠从自己的业务收入中抽取的部分维持职工的收入水平,这样就造成很多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注重利润,在接诊农民患者时,大范围使用制度报销目录之外的药,而且这类药品价格高昂且无法报销,使农民享受不到应有的优惠。据卫生部2004年年底公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中国医疗服务费用的增长速度已经快于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尽管医疗费用不断攀升,但医疗服务却并不能令广大农民满意。从对江苏、江西、云南、内蒙古四个省的调查发现,有36.6%的农户曾遭医生故意把病情说得严重,开大处方的情况;38.63%的农户认为医疗收费不合理,认为医疗技术水平低、服务态度差的农户分别占24.39%和20.04%(见表1)。[4]

2.农村医疗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医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实行财政分级管理体制后,不仅对卫生院投入减少,也使卫生行政部门对农村卫生机构缺乏有效的调控和监督,原有的医疗卫生保健网功能减弱了,依照农村行政设置的医疗卫生网点中,有不少网点业务量不足。同时,县乡医疗卫生体系机构重叠、人员臃肿的现象比较突出,造成农村卫生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的现象。乡镇除了卫生院外,还有计划生育站等机构,这些机构大多自成体系,自己进行小而全的建设,不仅造成医疗卫生设施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浪费,而且增加了不少非专业人员,提高了机构运行成本。

农村医务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制约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从农村医生的来源看,有的是原来的赤脚医生,后来通过进修取得了乡村行医资格,有的是卫生学校或医学院毕业后的学生在农村行医。在农村医生中,大约有80%具有乡村医疗资格证书,仍约有20%没有取得行医资格。从调查情况看,村级医生的受教育程度以中专为主,有76.6%是中专学历,8.3%是大专及以上学历,还有14.3%的村医生没有专业学历。村医培训的主要渠道是县级和乡镇部门的培训,乡村医生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医疗技术也比较差,只能治疗一些小病和常见病,难以满足农民更为广泛的医疗需求。[5]

(三)医疗服务的需求方――农民存在的问题

1.认识的局限影响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新农合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农民依靠的是家庭内部的自我保障,对社会化医疗保障的要求往往不迫切,对新农合的心理认同度不高。加之乡(镇)政府本身对政策的理解与宣传方式的限制,农民对新农合的筹资方式、报销比例、报销程序和参加新农合的好处等都缺乏了解。农民看不到既得利益,其积极性自然调动不起来。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认为新农合保障的水平太低,不愿意参加;一些年轻人所占比例较大、成员身体较好的家庭,认为交了钱也不会花到自己的头上,只是白做贡献,也不愿意参加新农合;只有那些家庭成员年龄结构比较大、健康状况较差、经济收入比较低的家庭才是新农合的积极参与者。同时,农民对地方政府缺乏信任,他们担心上级政府下拨的对农民的医疗补助以及农民上交的合作医疗基金能否真正用到农民身上。而且参加的合作医院大多是本乡镇卫生院,由于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施不完善,医疗条件差,技术又不过硬,如果有大病,农民都是去医疗条件好的大医院治疗。

2.事后交易费用过高。事后交易费用可以分为绝对交易费用和相对交易费用。绝对交易费用是指为获取收益而支付的绝对成本,主要包括农民为了报销医疗费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相对交易费用是所支付的成本与报销所得金额的对比。对于农民来说,当两者都比较小的时候,即说明其花费较少的时间和费用就可报销。但如果事后交易费用过高,必将降低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目前合作医疗的报销手续是相当繁琐的,如河北省某县报销程序如下:第一步,农民要带上身份证、合作医疗证、实施年度内定点医疗机构的合法有效票据、住院费用结算清单、病历复印件、诊断证明、转院证明等,到所在地的乡镇合作医疗办事处申报,办理各项手续(随时或年度末一次性),填写住院费用报销申请表;第二步,经办人员将对申请表及所附票据进行审核,无误后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市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审批,审批后5个工作日内将补偿金拨付至当地农行营业所;第三步,由乡镇办事处在3个工作日内通知申报人到当地营业所领取补偿金。可想而知,如此繁杂的手续为农民平添了另一种负担。离各种办事处近的农民只会增加一些精神负担,而离办事处远的农民就不仅是精神负担,还有经济负担,得不偿失。[5]

3.农村流动人口处境尴尬。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人的医疗保障却成了大问题。“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规定:外出人员参加合作医疗必须在投保地就诊,在外就诊不予报销。也就是说,这些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便处于一个医疗保险的真空地带,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他们没有城市医疗保险;而他们在外地患病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要求他们返回家乡就医才能给予报销。这就使得新农合报销的钱也许根本抵不上来回的时间、路费、误工费等开支,导致这部分流动人口流失于新农合之外。[6]

二、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应努力做好管理、协调和监督工作

1.对新农合的目标重新定位。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应该定位于提高农民整体健康水平,而不仅仅是解决因病致贫问题。在农村,真正需要优先关注的是与广大农民基本健康关系更为密切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农村的一些偶发性疾病成为普遍的常见病,比如肺癌、肝癌、食道癌等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死亡率高,但这些疾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可以控制,而且这些疾病的早期症状都是易发现易检查的,往往农民都把它当作小毛病忽视而没有及时处理,致使病情恶化。所以,如果能有效的降低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必然可以降低农民患大病的概率。因此,有必要扩大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将“保小病”和农村预防保健业纳入保障范围,切实、彻底的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2.建立高效负责的协调、管理机构,提高基层干部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合作医疗由农民自己组建,理应由农民自己管理。但目前由于合作医疗的基金来源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政府的资助,所以完全由农民来管理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更何况由政府出面组织,跨越村社在较大行政区域内统筹是个别村社所不能实现的。所以,合作医疗统筹应由地方的人民政府参与管理,成立由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财政、农业、民政、扶贫、审计等部门组成的新型合作医疗协调委员会来负责协调、制定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政策与措施。同时成立由主管部门和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代表组成的新农合管理委员会,下设专职的新农合经办机构,负责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新农合实施细则和聘用、监督、罢免专职的经办机构人员,并与基层乡村干部协调开展工作,做好宣传和服务。

3.建立和完善新农合基金管理制度。基于过去合作医疗的经验,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还应对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专户管理和专款专用,从根本上杜绝对合作医疗基金的挤占或挪用的现象。同时,基层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和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新农合监督委员会,负责定期检查、监督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此外,还应加强对合作医疗服务的规制和监管。一是对医疗服务本身进行监管,二是对药品的采购和销售进行监管。对医疗服务的规制和监管重点在于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防止其违反医疗服务竞争规则的行为,防止其违反合作医疗制度及相关法规制度的行为,切实有效地提供医疗服务。[7][8]

(二)加强医疗服务的规范化运作

1.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医疗垄断,抑制医疗费用飙升。合理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合作医疗机构提供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医疗服务。一方面,在新农合机构内部形成竞争局面,即合理配置新农合机构,打破合作医疗机构之间的地域限制,保证农民可以在任何合作医疗定点机构就医,实现合作医疗机构内部的竞争与优化;另一方面,在新农合外部形成竞争压力,即建立和培育非合作医疗机构,比如发展私人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使之能够提供部分医疗服务,打破合作医疗机构提供医药服务的垄断性。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应对那些医疗技术差,又不认真执行合作医疗制度的卫生院,果断取缔其定点医院资格;而对于那些医疗技术过硬,认真遵守医疗相关法规制度的民办医疗机构,可以赋予定点医院资格。[9]

2.鼓励医学专业学生和城市大医院医生支援农村,提高农村整体医疗水平。可以通过奖学金的设置和录取、就业等方面给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医学专业的学生以政策优惠。作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城市的各大医院应组织医疗小组下乡,以村级合作医疗保健站为基地,以行政村为单位,为农民提供定期、经常化的服务。这样既可使农民不出村就能让高水平医生看病,及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又能为保健站医生提供向城市医生学习技术的机会。对城市医院来说,在其为农民治病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扩大了病人的来源,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全面提高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1.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参加新农合是推行新农合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发动基层组织,进行大规模宣传,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意识,提高对新农合的心理认同。抓住农民渴望一份保障和注重实际收益的思想,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典型案例引导等方式,大力宣传新农合的重大意义,使新农合深入人心,激发农民自觉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又要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动员,积极引导群众,增加健康投入,转变单纯“受益”的观念,认识到参加新农合不应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而应以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为重。

2.简化手续,方便农民就诊报销,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目前的三级政府审核报销制度进行改革,通过完善各项管理规定,简化相关手续,缩短报销时间,真正把好事办好,让广大农民满意。一是打造费用报销的“绿色”通道,实施定点医疗机构直报制度。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在农民住院时可直接报销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然后由定点医疗机构将报销情况上报县合管办和财政部门,经共同审核后再划转报销基金,这样既极大方便了参合农民,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规范服务行为,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全部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审批制,农民可以随时办理相关手续,对符合规定的病人医药费予以报销,限当天审核办结。[10]

3.积极改革,打破地域限制,将农村流动人口纳入新农合。农村的流动人口数量较大,如果新农合不能覆盖这个群体,将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相对于农村的其他群体,流动人口无疑是优质客户。首先,农村流动人口一般来说身体比较健康。他们一般处于青壮年时期,生病的机率较低,可以说是属于疾病风险较低者。其次,农村流动人口的保险意识较强。他们经常在外打工,见多识广,接受新事物多,他们的保险意识比起农村的老弱妇孺要强得多,因此这部分人的工作要好做得多,成本也要低得多。最后,农村流动人口的参加可以带动其家庭成员参加。由此可见,允许流动人口异地就医,使他们可在外地符合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医院先就医,然后凭相关证明、发票给予报销,或者实行农民工在务工所在地自愿参加新农合,将他们纳入新农合体系将会利大于弊。[11]

参考文献:

[1] 叶宜德,汪时东等.不同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意愿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3,(9).

[2] 张智勇.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现状与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7,(3).

[3] 石文伟.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年6月.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7年第47号――农村卫生服务现状与问题调研分析.

[5] 韩俊.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政策走向[J].理论动态,2007,(4).

[6] 杨卫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该降低交易费用――以陕西H县为例[J].调研世界,2007,(1).

[7] 李国志.论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责任[J].卫生经济研究,2007,(3).

[8] 王延中.试论国家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中的作用[J].战略与管理,2001,(3).

[9] 邬旭东.我国农村传统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保险研究,2007,(4).

篇6

论文摘要:通过 文献 资料分析等方法探讨

 

一、当前我国新型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首先看健康”。在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医疗保障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建设,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新型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构架,其主要标志就是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同时 农村 地区也逐渐建立起了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尽管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总体上看还不尽人意。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狭窄 

截止2003年6月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经突破1亿人,但从总量上看,医疗保险覆盖面只相当于2001年城镇就业人口的42%,在三大社会保险中是参保率最低的一种。从结构上看,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的是国有 企业 、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和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大量其他类型企业的职工,灵活性就业人员,城市弱势群体等,如低收入或下岗、失业职工,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进城的农民工,以及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等,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还没有享受到制度上的医疗保障,有违社会公平原则。 

 

(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形成 

尽管目前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合作还有明显欠缺:一是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现有体系中各个层次的运行还没有纳入正轨,成效并不显著。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区医疗服务等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配套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是关系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医疗卫生体制包括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问题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问题。就一般的意义讲, 医院 补偿机制就是指医院获得收入的方式。随着市场 经济 体制的确立,政府对国有医院的补偿政策也有所变化,补偿的规模逐渐降低,医院以经营收入为主,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医院的经营动机。为了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政府允许医院从他们销售药品中获得15%~30%的价差作为补偿。在

(二)医保、医疗、医药“三改联动”。创造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良好环境 

医疗、医保和医药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三个组成部分,只有三个方面协调运作,才能保障整个医疗系统正常地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医疗、医保和医药在医疗系统中的定位和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三项改革必须联动,齐头并进。首先,政府对公立 医院 或其他非盈利医疗机构正确定位,通过适当的补偿机制转变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其次,政府要下决心彻底解决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中的问题,扭转药品虚高定价的局面。最后,调整好医疗保险供、需、保各方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的医疗制度改革目标。 

 

(三) 发展 社区卫生事业。理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 教育 、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功能。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中,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应该是双层或三层机制,即小病、常见病在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医院就诊,大病、重病在较大的医院就医。社区医院的医疗成本比较低,患者能够得到比较及时和实惠的服务。为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首先应当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使其成为社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第二,鼓励医生或医生团体在社区开办诊所,诊所或医院既可以是新设立的,也可以是由区级(一、二级)医院改造的;第三,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医疗服务领域,并鼓励社会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捐助;第四,将社区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社区医院或诊所视同定点医院。 

 

(四)加快社会医疗保障的立法步伐。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行提供 法律 保证 

医疗保险实行三方付费制度,所以,规范需方、供方、保方三者的责任和行为,特别是加强医疗行为监管,严格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发生十分重要。因此,要尽快对医疗保障进行立法。对于医疗服务的供方,严格医保定点医院、定点零售药店的准入资格,医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定点医院、药店签订合同来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需方,也要用法律来约束其就医行为。通过分类给付,增加个人费用意识。对出借、冒用医疗保险卡者要受到一定的 经济 赔偿或停用的处罚。对 企业 和单位,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化基金的征缴力度。基金上缴要按时和足额到位,保证医疗保险基金有长期、稳定的来源。对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也要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并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同时有义务向社会公示其管理的业绩,并接受公众的查询和社会监督。 

 

(五)扶持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真正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至少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划分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范围,补充医疗保险应该交由商业医疗保险经营。为此,应用法律的形式界定社会保险的经营范围,对于社会保险管辖范围的,商业保险不应插手;而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以外的领域,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也不应干预。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政策。目前的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大,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补充医疗保险费在一定额度内(工资总额的4%)予以税前列支;对经营补充医疗保险的公司,保费收入减免营业税;对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等。 

 

篇7

一、主要成绩

(一)、业务量大幅度增长。平均床日数较11年同期增长70%。出院人次较11年同期增长60%;脊柱病科最多一个月入院达60人次;偏瘫康复科病人最多时达38人,且70%以上的病员是三个月以内的新发病人;骨伤康复科脊髓损伤病人较11年同期增长一倍。药械科提前两个月完成目标,门诊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

(二)、康复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康复医疗规范化规程化建设明显进展。偏瘫康复科初步着手制定了康复流程及治疗技术实施规程;骨伤康复科初步制定了脊髓损伤的康复流程和治疗计划;脊柱病科初步制订了“腰椎连结紊乱综合征”住院流程及治疗方案。专科病历书写进一步提高,全年未出现任何医疗纠纷及事故。

(三)、规范执行医疗保险政策,学习掌握工伤保险政策。严格执行了医保政策有关规定,未发现医保违规行为。并切合我院实际, 积极探索创新医保管理机制,变过去的医、患、管三点式管理为医、管两点式管理,慢病实行记账式管理,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医保服务,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及医保中心的肯定。慢病患者增加近一倍。

(四)、务实学习气氛逐渐形成。围绕全员普及学习康复知识计划,全院组织讲课10次,各科采取不同学习方法,内科结合实际学习专业及康复理论;偏瘫康复科采取边讲边操作等多种方法学习;骨伤康复科针对病人在治疗中发现的问题讨论学习,脊柱病科学习脊柱病康复等知识。药剂、医技、眼科、口腔、门诊、综合科参加相应科室康复知识学习,全院学习达117次。

继续开展了以网络文化为载体,以尊重、关爱、责任、敬业为内容的医院文化建设。全年撰写论文及服务心得96篇;全院有博客70余个,发表博文816篇。

(五)、专科康复医疗体系进一步凸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椎间盘突出为核心的脊柱病的康复和以偏瘫、截瘫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为特色的专科康复医疗体系。三大病区成为我们的三大拳头专科。

(六)、医院整体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医院整体环境整洁、温馨、舒适;全院组织管理、业务管理规范有序;专科康复医疗体系已基本形成;社会认知度进一步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病员的覆盖面和辐射面不断扩大,脊柱病科病员到辐射晋、陕、豫、等十余省市,今年有来自北京的病员,市区、陕县、卢氏病人明显增多。骨伤康复科病员辐射山西、陕西、四川、洛阳等。有不少患者在外地治疗效果不理想,转我院后康复疗效显著,非常满意。先后收到锦旗、匾牌、感谢信6次,感谢留言30余条。

二、具体做法

(一)、各项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要点,明确了前进的方向,避免了临时性、盲目性,并且阶段性安排有序,有条不紊的完成各项工作。

(二)、有一个具体的工作措施,真正做到目标明确切实,措施得当有力。

1、领导位置前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听汇报、批条子到现场办公,协助科室,出主意,想办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脊柱病、骨伤康复科管理井然有序,内科业务质量较往年明显提高,偏瘫康复科业务量稳定。同时各科围绕目标要求,找出了工作的切入点。

2、整合优化资源,改造了后二楼及三、四楼大厅,改善了环境,撤掉六楼手术室为脊柱病治疗区,扩大了规模,上了档次;眼科手术室移到后一楼,方便实用;输液中心与内科合并,减少了安全隐患;医保药械合并,创新医保管理机制,起步快,发展稳,达到了预期目的。

3、深化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真正起到督促作用,在提高业务量的同时,重点进行全员康复知识、专科理论技术学习和交流,并以网络为载体开展文化推介活动,写论文,谈心得,发表博文大力推介医院、科室和个人业务专长,体现了把虚实做事,把事实做虚的原则。

各科制定了学习计划, 并组织实施,全院上下可谓切实认真,紧张有序。师者,认真备课,有理有据,图文并茂。学者,认真听讲,谦虚谘询,理解消化。工作之余,既有埋头答卷,又有讨论争辩,自觉学习已蔚然成风。

4、夯实专科基础,以实用、有效为原则,进一步充实内涵建设,初步制定了一套康复功能评定规程和治疗技术实施规程,规范了治疗。脊柱病科开展以脊柱病专家为核心的团队小组诊疗模式;骨伤康复科形成了以康复医师为主导的协作组模式;内科转变观念,主动认真学习康复知识。并开展了一些康复治疗项目。

为医院再上一个新台阶找出瓶颈,我们走出去。学先进。找差距。五月份到广东省康复中心、香港理工大学进行考察学习,十月份参加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举办的第39届全国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班;并参加青岛第五届偏瘫康复治疗技术高级研讨班,进一步提高了康复理念,同时学到了康复诊疗技术,看到了康复医学的广阔前景,更坚定了我们做好康复事业的信心。

三、存在不足:

1、虽然业务量大幅度增长,但康复医疗管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我们的政策学习掌握和利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全员康复医学知识培训有待于针对性、系统化。

4、我们的医院文化建设还需要深化和强化。

5、专科医疗体系建设应进一步加强,在内涵上下功夫。

6、我们医院的整体工作虽然上了一个台阶,但基础不稳固,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提高。

四、建议:

1、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强化康复知识培训和文化建设。

2、围绕尊重、关爱、责任、敬业医院文化,开展感动服务,强化服务意识。

3、我们要围绕康复本质,结合工作实际,各科室探索我们自己的业务工作新机制。

篇8

论文关键词: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公益化 ;市场化

一、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路径

在《意见》颁布之际,众多的学者专家对于我国应该如何提供医疗服务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一共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国家主导型,由国家向社会成员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这是福利型国家的通用模式。二是,市场主导型,通过市场向社会成员提供有偿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作为商品在市场中优胜劣汰。这是大部分保险型国家的方式。三是,政府——市场主导型,基本医疗由国家免费提供给公众,大病医疗则有市场提供。这种方式将政府和市场结合起来,分工合作,体现各自的优势。政府发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财力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市场发挥其竞争机制向部分成员提供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样,医疗保障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路径的选择。

医疗保障体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医疗救助、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医疗保险。其中,医疗救助由政府供给,而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私人产品有市场运作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对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一般是集中在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上。总的来说,医疗保障体制改革路径分为公益化路径和市场化路径,主要根据医疗保障产品性质的界定及政府医疗保障基金的流向和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来划分。

(一)医疗保障体制的公益化路径

公益化路径就是指由政府的财政资金直接补助给医疗服务的供给方(即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医疗服务免费或部分免费)由医疗机构提供给医疗服务的需求方,其中所发生的费用由政府承担。在这种路径下,政府既是医疗保障的保险人,又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承担了包括制订政策法规、提供财政资金和具体的管理服务等全部责任。在政府资金充足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公平分配医疗资源,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健康。这种路径保证了医疗保障的可得性,即使得需求方能够买得到医疗资源,同时也保证了医疗保障的可及性。

在公益化路径下的医疗保障是一种“家长式”的保障方式。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可以说是公益化的医疗保障。政府采用这种路径很大程度和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三大特征,并且公益化的路径也最大化的实现了全民公平的思想。

(二)医疗保障体制的市场化路径

市场化路径是指,政府将财政资金投入到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机构(即医院)将医疗服务作为私人产品在市场上提供,医疗服务的价格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医疗服务需求方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给医院,医疗保险机构支付的费用来源于政府资金支出、雇主和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金。在这种路径下,医疗服务的需求者也要承担一定的费用支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且,受到市场机制约束的医院,必然要通过提供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来吸引更多的医疗服务需求方。这种路径之所以被称之为市场化,主要是因为医疗服务是按照市场价格来提供的。在这种路径下往往只能保障医疗保障的可及性,即医疗保障的购买力,医疗保障的可得性很难得到保障。

我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开始尝试市场化路径的医疗保障体制。在此路径之下,医疗保障体制由四个利益体构成:政府、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服务需求方和医疗服务提供方。政府对医疗服务的供求进行监督、管理,医疗保险机构作为“第三方支付”组织,统一管理医疗保险基金,并按规定向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支付医疗费用。

二、医疗保障体制改革中面临的困境

(一)政府失灵

完全由政府提供医疗保障产品存在政府失灵。政府失灵现象主要表现为由于患者无需支付医疗费用而对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导致医疗费用的上涨和医疗保障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正是这一弊端,使得我国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寸步难行,最终无疾而终。

(二)医疗服务的准公共性

医疗保障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所以对其提供效率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完全由政府提供,医疗机构所获得的医疗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补助,从患者身上几乎得不到费用补偿,没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提供效率必然不高,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得不到及时的医治,最终导致病情的加重。此外,由于医疗机构没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动力,阻碍了医疗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三)市场配置的优势

市场配置医疗资源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提供效率,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市场的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能够很好对供需双方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从价值规律中得知,商品的生产者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必然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等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最终导致行业的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在医疗领域中体现为,医疗保障的供给者不断提高医疗保障的供给效率,使得患者能够更快更好的享有高质量的医疗保障。同时价值规律还会使得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相互竞争,引起医疗保障资源向效益最好的医疗机构流动,促进了医疗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有限的医疗保障资源能够被用于满足人们最迫切的卫生健康需要。此外,由于市场中供需规律的作用,避免了公益化路径下的过度需求,间接地抑制了医疗保障资源滥用的现象,进而控制了医疗保障产品的成本。

因此,只有将市场机制引入公益化的医疗保障之中,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医疗保障可得性,同时还能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供给效率,有效抑制医疗保障资源的浪费。

三、我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1、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的目标定位在体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医疗保障从本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既要为不同收入水平的社会成员提供公平享有医疗保障的机会,同时又要考虑到医疗保障资源的稀缺性和全体社会成员无限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然而,只有在基本医疗等到保障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整体的保障水平,这就决定了医疗保障的提供者必须为政府。政府将医疗保障基金投入到公立机构中,使之在药费诊费之外等能得到维持其基本运转和发展所需的资金补偿。此外,政府还参与到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督中,保证公立医疗机构平价低价的公益本色。

2、从我国的经济实力来看。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人口众多,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亿人,预计到2020年达到15亿。目前,我国在经济上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同时又没有英国那样健全的全科医师“守门人”制度,一旦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必然对我国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因此,目前我国只能提供低价的基本医疗保障。

(二)市场机制的引入

将市场机制引入医疗保障中,在医疗机构间形成相互竞争,为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医疗机构不断自我改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使得患者能够获得更加低廉优质的医疗保障产品,间接地抑制了公益化路径下医疗保障资源的滥用,进而控制了医疗保障产品的成本,同时促进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增进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篇9

关键词: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 医疗试点

1 以户参保与一人多保的关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单位章程一般规定,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缴费必须以户为单位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碰到许多具体问题:如农户家庭中,其家庭成员并不一定都是农民,有中、小学生;有外出务工者;有乡镇企业职工;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等。现在在校学生,学校普遍要求学生参加平安医疗保险(一般属保险公司承办的商业保险);外出务工人员由于保险意识的增强,他们参加商业保险者居多;乡镇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遍参加了社保局举办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民低保和优抚对象,当地民政部门也为其办理了医疗保险;各种保险五花八门、相互交错。如果不区别情况认真对待,一味强调以户为单位,筹集资金时阻力比较大,农民认为当地政府不尊从自愿的原则。当然,那些已经参加了某种医疗保险人员中的老弱病残者,很乐意再参加一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因为缴费少生病时可以得到双重保险,享受多次补偿的福利待遇。如果不以户为单位,又极易形成“逆选择”,即筹资时,年轻人身强力壮者不参加,老弱病残、常年患病体质差的农民主动参加,这样就会造成筹资不足开支大、互济性差。

实践证明:一人多保补偿结报时有种种弊端。首先因为参保人患病就诊后,医院只能开 出一次票据及相关就诊记录手续,而不可能多次开出票据及相关记录。参保人凭什么合法手续去几家投保部门进行补偿结报呢?那么只有使用复印件或医疗单位重新出具就诊票据证明。这就给参保人有空可钻,可能弄虚作假。结报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虚假复印件、虚假证明、涂改复印件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伪造的彩色复印件等诸多问题相继暴露出来,给审核补偿结报工作带来麻烦,给监管和控制增加了许多困难。其次,一人多保参保人有时在几家投保部门获取的补偿金总额,竟然高于实际支付的医疗费总额, 有人笑话:“生病反而可以致富”。

再论那些一人多保中的既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 患病后既享受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又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补偿。他们把本来医保部门不予报销,该由个人承担的部分住院费用,门诊就诊应该由个人帐户支付的费用, 再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来补偿,享受着不该享受的双重福利待遇,有人称这种现象为“与农民争利”、“揩农民的油”,这有悖于政府举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本来宗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大力 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遏制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采取的重大举措。笔者认为:要正确处理以户参保和一人多保的关系,严格区分不同参保对 象,选择不同的参保类型。既坚持以户为单位,又要坚持实事求是,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人员区别对待。对那些已经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员,一般不得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以免发生“与农民争利、揩农民油”的现象。因为这两种保险都有政府和单位投入,带有一定的福利性质。如果当事人要求参加,应该制定不同的筹资标准。补偿报销时, 城镇职工医保部门规定不予报销应该自费的医疗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也不得补偿,同时还应扣除另一保险部门已经补偿的金额,不得重复补偿报销。对于中、小学学生,外出 务工农民还是以户为单位,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后自愿选择参加其它商业保险为好。补偿结报时,要规范结报手续和结报程序,做好相关保险经办机构的对接工作,防止套 取和骗取补偿金。

另外为了满足参保农民多层次的需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根据参保农民经济收入的 不同,设置不同的筹资水平、不同报销比例、不同报销最高限额的多种福利包,供农民自主选择。要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民心”工程,真正深得人心,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千 万不能伤民心、损民利。

2 门诊医药费与住院医药费补偿的关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参保农民的门诊医药费与住院医药费补 偿的关系。笔者所知,有些试点县(市)合作医疗章程规定,只补偿参保农民的住院医药费而不补偿门诊医药费;有些试点县(市)合作医疗参保农民门诊医药费虽然可以补偿,但条 件比较苛刻,简称“一高二低两不补”。一是门诊医疗费比住院医疗费起报点高;二是门诊医疗费比住院医疗费补偿比例低(门诊补偿比例一般在10%~25%,而住院补偿比例一般在25 %~50%);三是门诊医疗费比住院医疗费补偿最高封顶低(门诊补偿最高封顶一般为500 ~1 500元,而住院补偿最高封顶可达15 000~30 000元);四是门诊只补偿 药费,而不补偿检查 费、治疗费等其它发生的费用,而住院补偿的范围就广泛得多;五是特殊病种(如癌症、尿毒症等)的门诊血透、化疗、放疗等费用参照住院补偿,其它一般疾病门诊费用则不予补偿 。

上述情况其理由是:“合作医疗补大不补小”,参保农民对此意见比较大。“保大 ”与“保小”只能相对而言,不能一概而论。“大”与“小”因人因地而异,对于贫困地区贫困农民来说,有时即使是小病,医疗费用哪怕是几百元、几千元,也是不堪重负,对于这 类人群来说,即使小也是大。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来说,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医疗费用负担,也许仍然能承受,并不感到是大。我们不能片面强调保大不保小 ,也不能片面地把住院与门诊作为划分大病与小病的唯一标准,而忽略参保农民的受益面和积极性,忽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充分重视那些贫困人群,有 关章程补偿规定要向贫困人群倾斜,要真正让贫困人群患病能够看得起,而不致于因病致穷,因病返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只靠政府投入将难以长期坚持和发展,就有可能返回到从前的老路,春办秋倒。

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参保农民门诊医药费与住院医药费补偿的关系,还会导致参保人弄虚 作假。试点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参保农民门诊就医时,为了获得与住院病人补偿的同等待遇,他们要求农村卫生院不开门诊票据而开具住院票据,填写假出院小结、开具假住院记账单 。医疗单位虽然感到为难,但为了争取病员还是违心地做,甚至适当收取住院费,形成了医院和患者“医患合谋、各取所需”。

如果门诊医药费与住院医药费补偿关系处理不好,还容易引导农民小病大治、无病 。本来病情根本不需要住院治疗,为了得到住院补偿费用待遇,农民不得不住院治疗。这样既增加了农民经济负担,也浪费了卫生资源,同时增加了合作医疗经费支出。因而我们在制 定合作医疗章程时要慎之又慎,门诊、住院一定要统筹兼顾,既要补大也要兼顾补小,不能只补偿住院不补偿门诊。门诊与住院的起报点、补偿比例、封顶线、补偿项目范围、补偿标 准要控制在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范围。起报点与最高封顶线既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如果起报点偏高最高封顶线偏低,则会影响参保农民受益面和积极性;起报点偏低封顶线偏高,合 作医疗筹集的资金又难以承受、容易出险。要根据不同等级医院设置不同的起报点,不同的补偿比例;要做到有紧有松、有高有低,松紧适度、高低恰到好处。要能够引导农民就低不 就高,就是能够在基层医疗单位治好的疾病而不到大医院去;能够在门诊治疗的疾病而不住院

治疗,这样既减轻农民负担又节约卫生资源,也减轻合作医疗支出的压力。

正确处理门诊医疗费与住院医疗费补偿的关系,对于扩大参保农民受益面,从而扩大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影响力,保证合作医疗资金充分利用,体现制度运行的效率性、公平性,增强农民信心有着重要意义。据统计,某试点县2004年度门诊住院补偿总人次为29 031人 ,其中门诊补偿15 300人次,占补偿总人数的53%,住院补偿13 731人次,占补偿 总人次的47%,门 诊人次比住院人次高6个百分点。另外对参保农民实施门诊医药费的补偿,尤其对那些慢性 病患者,如肝炎、结核、糖尿病、老慢支等常年服药的人群也能起到积极支撑作用。

3 “帮富”与“帮穷”的关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过程中,有农民反映农村合作医疗“帮富不帮穷”。问其理由 是家庭贫困的农民生病能忍则忍,实在忍不了就买点药回来吃,或在家打针挂水进行一般低档次治疗;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生病就能住院、甚至使用高档药品,享受较高档次的治疗。 而一般地区合作医疗章程普遍规定,除了门诊补偿比例、补偿最高封顶金额低于住院以外,而住院补偿时往往是随着医疗费用的增加报销比例相应提高,直至达到最高封顶数。前者贫 困人口只能按门诊或住院低比例补偿,而后者经济富裕农民则可能享受高比例补偿。这样看来同样的病情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即同病异治,则贫困农民补偿得少,经济条件好 的 农民补偿得多,并且占有更多的卫生医疗资源,所以有农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帮富不帮穷 ”。

上述说法和观点虽有偏见性但也不可忽视。我们不能只看到经济条件好医疗消费支出费 用高的农民,让经济条件差医疗消费支出费用低的农民,得到相对高一点的补偿。如果从筹资水平和补偿水平的横向看,也许是公平合理的,因为他们的筹资标准、补 偿比例是一致的,如果支出相等的情况下,他们的补偿金额也是相等的。虽然高消费相对来 说得到了较高补偿,看起来帮助了富人,但这部分农民自己所承担的费用,比经济条件差的农民自己支付的费用也要高得多。如果纵向看,经济条件差与经济条件好的农民缴纳的合作 医疗资金是相等的,但补偿时经济条件好的农民,则比经济条件差的农民占用了更多的医疗资源,享受了更好的医疗服务,相对来说又是不公平的,也就是不垂直公平。

政府举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这种贫富差异,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解决贫困农民有病无钱看、有病看不起、小病拖、大病挨的现象。 因此,我们在制定合作医疗相关章程的时候,要从多角度多层面考虑问题,要根据资金筹集情况和当地医疗消费水平,向经济条件差的农民倾斜,向医疗消费支出水平相对集中的人群 倾斜,这样来保护参保农民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既考虑到经济条件富裕的农民医疗需求,也要遏制和防止同病异治而发生的医疗高消费。在制定补偿标准时,根据不同疾病谱,不同 层次医院,不同用药档次,不同地区医疗消费水平制定不同补偿比例。探索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按单病种实施定额补偿。如阑尾炎和剖宫产这两种手术,在农村卫生院或在二、三级 医院开展,其医疗费相差2~4倍,一般在800元~3 500元不等。其实,这两种手术在农村卫 生院都能进行。但是,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农民却舍近求远,挤进二级医院甚至三级医院去进 行。因为那里就医条件比基层医院要好得多,安全系数也高于农村卫生院。本文来自毕业论文下载网biyeda.com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考虑按病种实施定额补助,无论你去哪级医院治疗,支付费用多少,我们根据定额给予等额补助。从而抑制不必要的医疗高消费,避免“帮富不帮穷”。当然在考虑其公平性的同时,还要注重考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互助共济性。要从农村合作医疗筹集的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专门用于特困农民患病的补偿金,对这部分农民,除了按正常补偿比例给予补偿外,再根据实际情况,经患者所在地区村民委员会群众评议后再给予一定的补偿,让贫困农民有所救。

篇10

论文关键词: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的资料显示:2000年河北省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469.91万人,占总人口的7.05%,年龄中位数为31岁,人口类型已成为老年型。但农村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就有411.5万,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25%,随着未来以青壮年为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进一步转移,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将进一步加深。由于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如果农民的养老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国应对人口老化的挑战就会永远处于被动地位。而国际社会看中国解决老龄问题的关键也就是看中国如何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在“未富先老”的经济背景、体制转轨的社会背景和城镇化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口这一个巨大社会群体的养老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以经济和法律为后盾的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会使社会的运转出现严重问题。

一、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障现状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20世纪50年代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其最大特点为城乡二元性。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养老保障制度也同样如此。具体说来就是城市老年人有较好的社会保障制度,除原单位提供住房、医疗保险外,还能有相对稳定的退休金收入,经济上有较好的保障;而另一方面,农村老年人则处于社会保障之外,几乎完全要靠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根据河北省统计局公布的河北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数字,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3.2万人。其中离退休职工84.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达163.5万人,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全省81.8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建立社区服务设施达1万个,社区服务中心293个。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1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0.8亿元。而与此同时,全省农村仅有116.6万人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2.17%,低于同期全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率近58个百分点;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中享有足额养老保险的仅有3.6万人,占60岁以上老人的比重仅为0.64%。正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二元模式使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始终低于城镇地区,也使得农村养老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一直以来,农村老年人的赡养主要靠2种方法维系:一是有子女的老人实行传统的家庭子女养老,二是对已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没有经济来源的“鳏、寡、孤、独、病残”老人,通过开办敬老院,实行社会救济性质的“五保”政策(即保吃、穿、住、医、葬)进行集体供养。在我省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中,由子女供给的占到了总经济收入的将近70%,而老年人自己劳动所得及配偶供给也只不过占到25%左右。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是通过子女和个人进行家庭养老,并没有享受多少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养老保障。与此同时,农民的经济状况并不容乐观。从1998年开始,河北省农民收入一直处于低速徘徊的状态。1998年增长5.2%,1999年增长1.5%,2000年增长1.5%,2001年增长5.2%,2002年增长3.1%,2003年增长6.3%,五年年均增长3.5%,脱贫与返贫问题并存。2003年,河北省解决了97万人的温饱问题和41万低收人人口的增收问题,同时又有59万人因灾因病返贫。到2003年底仍有252万贫困人口和210万低收人人口问题没有解决。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53元,也仅是城镇居民收入的40%,同时还有近60%的农民没有达到这个平均收入水平。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5:l,比2000年扩大了0.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2.1个百分点。至于依靠集体供养的农村老年人,他们的境遇就更差一些:因为的推广,农村的生产经营权和分配权由集体转移到了家庭,这些老年人由原来的集体派轻活、照顾工分来增加经济收入的方式已经无法实现了。有的地区的集体经济名存实亡,使不少五保户和乡、村办的养老院的经费难以落实,相对生活水平有所降低。

二、现有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问题

老年人具有与其他年龄段人口不同的生活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突出表现为生理机能下降,社会的参与性减少,经济上属于较贫困的阶层,精神上无归宿感,这些特征使其处于社会阶层中的弱势地位。老年人本身也有其独特的需求,可分为3个层次:经济需求、医疗和生理照顾需求以及精神需求。因此就要提供相对的社会支持,以改善他们的弱势地位。但是,河北省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却有着种种缺陷,实施效果往往不近人意。

(一)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现状,保险“保富不保贫”

原有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资金筹集坚持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辅助,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其基本要求是:“凡是达到全国或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农村居民”都必须参加养老保险,由农民个人缴费,实行基金统筹、储备积累、保值增值的养老保险基金征收与运作准则。这种农村养老保险的初衷是确保无法生存和生存条件极差的老年人安享晚年。但是从具体执行的角度看,这种养老计划实质是一种自我储蓄养老式的“社会”保险机制,他的收益者必须首先是缴费者,即保富不保贫。在农村地区,能够常年负担固定费用的人口必须得有稳定的、相当的经济来源,这对于部分贫困人口,特别是老年贫困人口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因此这些由于缺乏缴费能力的农村老年人就被排除在制度养老的承诺之外,从而淡化了农村社会养老的“社会性”色彩,使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难以获得一定的社会支持。

(二)医疗保障形式有限,看病就医难

河北省对老年人的医疗支持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医疗机构和设施的可获性;二是医疗费用的支持来源。从医疗机构和设施条件看,由国家和政府兴办的各类医院,医护人员和医疗设施已达到一定水平。即使在比较偏僻的农村,乡卫生院、村卫生所等机构也能基本满足人们就近看病的需求。作为公助医疗的辅助,由社区、私营单位和个人兴办的医疗机构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虽然存在一定的城乡和地区差异,但医疗网已基本覆盖全省,能满足老年人对医疗的基本需求。

如此一来,医疗费用的支出来源就成了老年人就医时更为关心的问题。由于老年人常患慢性病,患病率高,患病频繁,医疗费用的支出是老年人除生活费用支出外最大的项目。根据医疗支出来源划分,河北省老年人的医疗支持主要有3种途径:一是以国家公费为代表的国家支持;二是以自费医疗形式为代表的家庭支持,但取决于老年人家庭的经济实力和子女亲属的资助程度;三是以统筹、保险等形式为代表的综合支持,采取多方投资的形式,以国家、集体和个人力量的积累和统一来应对突发事件。

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一方面由于社会养老保障的城乡二元性,使广大农村老年人被排斥在医疗保障之外;另一方面,由于国家不断通过户籍屏障,工农产品剪刀差等形式从农村无偿抽取大量资金,使农民的实际收入在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再加上集体经济的解体和农村自耕经济制度以及近年乡镇企业普遍不景气的状况,使由集体提供老年人养老资源的方式陷入资金拮据的困境,更使原本脆弱的农村老年人的合作医疗制度形同虚设。

没有充分的医疗保障,看病就会有所顾忌。对于自费支付的老人来讲,医药费支出在年支出的比例中是实实在在的,多吃一元钱药,就意味着必须在其他方面减少一元钱的开支。农民看病难,住院难,因贫致病,因病致贫的恶性循环无疑使原本就处在弱势地位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雪上加霜。不少学者为此忧心忡忡,大量的贫困农民会拖住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后腿和城市化的进程,建立农村医疗保险,才能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三)忽视农村老年人特殊的生活上精神上的需求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中具有较强流动性的青壮年流动率的持续增长以及农村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河北省农村的人口结构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四二二”家庭甚至“四二一”家庭开始在农村大范围出现。据统计,河北省农村家庭户规模已由1990年的每户3.97人下降到2000年的每户3.62人。家庭人口和劳动力的减少都意味着家庭收入的减少,对于河北省当前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现状来说,就意味着赡养老人的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质量下降。而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老年人积累的有关土地耕种的经验正渐渐失去其指导意义,老人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也随之下降,家庭的内聚力开始削弱。但另一方面在加速发展的城镇化过程出现的多元性文化因素对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道德准则等产生巨大冲击,年轻一代中传统的“孝敬老人,赡养父母”的家庭观念有所淡化。由于我国目前财力有限以及固有的二元体制,使处在夹缝中的农村老年人必然会受到直接的伤害,其结果就是老年人的赡养纠纷案(尤其是物质纠纷)正逐年递增,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虽然我国在1996年就实施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在农村老年人的一些具体的养老保障问题上还存在规章制度层面的空白。而一直以来过分依赖集体经济的养老院式的福利养老制度更是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而岌岌可危。

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

作为一种达到社会和经济平衡发展的社会手段,社会保障就是要国家和政府通过对消费资源的再分配,以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根据邬沧萍教授提出应对老龄化的4项对策,使所有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健康、安全、尊严、贡献的晚年生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已是刻不容缓。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以及农村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应当建立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障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经济保障体系;二是医疗和生活照料体系;三是精神生活体系。

(一)经济保障体系

所谓经济保障体系主要就是解决养老费用问题,这也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改革中的核心问题。由于河北省目前城镇化水平已达36.09%,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但随之而来的是住房、教育、就业等一系列由于城镇人口剧增所引起的问题。因此,由国家注入大量资金以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显然在短时期内无法实现。根据河北省农村各地区具体情况,就应该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方法来解决养老金来源问题。

1.在有务件的地方实行合作养老保障制度  以乡镇为单位,集体个人分担,其比例视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而定,从集体留成和个人收入中提取。

2.以参加保险的方式个人自筹养老基金  但从资金运作方面一定要考虑到农民一般无固定数量的收入以及收入水平较低,不能采用现收现付或部分积累的办法,可选择全积累的方法,建立个人帐户。另外,建立多档次缴费标准,由农民根据经济承受能力自由选择。缴费可随农民实际收入变化而变,如收成的丰欠不同可以缓交,或补交、多交。

3.土地保障  继续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农村“有条件的还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随着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使农村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相对增加,因此,可由各村委会负责划出部分耕地作为养老田,分派专业户经营,部分收益作为统一的养老费用不得转借挪用。

4.公益救助  针对一些被遗弃的或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妥善安置的特殊老年人,提倡慈善团体等非赢利性组织进行社会捐款,还可通过建立老年人基金会,发放福利彩票等多渠道筹款。要实现以上几个经费筹集方式运转正常,还必须做到3个保证:一是国家法律除保证对严重侵犯老年人权益的行为进行处罚外,还要通过地方性法规建设,对拒绝赡养老人或不提供养老经费的行为严加处罚,从法律上保障老人的经济来源不受损失。二是通过政府、社会、社区和大众传媒广泛宣传传统美德,通过舆论监督以保证以情感为基础、用道德维系的家庭养老方式继续发挥其作用。三是保证养老基金的正常运作和管理。一方面注重购买国债和其他投资方式相结合,采取多元化投资组合,保证投资的收益稳定以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采取有效的监控监督,防止有关部门任意挤占、挪用甚至贪污、挥霍养老基金。

(二)医疗和生活照料体系

由于特殊的体制状况,对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应以预防为主,在河北省老少边穷地区建立健全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2001年5月国务院就曾作出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按照自愿量力、因地制宜、民办公助的原则,继续完善和发展合作医疗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提倡以县(市)为单位实行大病统筹,帮助农民抵御个人和家庭难以承担的大病风险。”除继续贯彻这一要求外,还应根据河北省农村具体情况,制订一些规章、政策,引导县乡财政和医疗单位增加投入,卫生部门还应根据农民经济状况等差异、卫生需要的不同规定不同档次的筹资数额和补偿比例,与资源参保的农民签定合作医疗合同。这种福利型和风险型相结合的农村合作医疗,以镇村联办、村办镇管和全镇统筹为主要形式,采取以个人为主、集体扶持、政府引导的筹资方式,在原有的合作医疗基础上建立区、镇两级大病风险基金,补偿实行“保两头”,即保村卫生费和高额医疗费,纳入镇级大病风险基金的资金包括全部镇、街道、村的扶持基金和按比例提取的个人缴纳部分和企业缴纳部分。但一定要强调财务公开,由村民监督,定期向村民公布帐目。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合作医疗的覆盖率,缓解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问题。

生活照顾是对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的一项长期性养老。由于目前河北省农村存在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打工的现状,这确实给他们赡养老人,尤其是给他们提供日常照顾带来一定困难。但是可以采用其他更为灵活的照顾方式:一是子女出资请人照料长辈。这种方式并不是只存在于城市,在农村一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承担照料职能的是村办或几村联办的服务公司,付费金额由照顾要求和经济实力而定,但一定强调专业性和就近性原则;二是处于相互了解以及居住距离上的便利性考虑,由较熟悉情况的邻居帮助照顾,或者由于老年人具有传统的血缘认同心理,可以发挥血缘纽带的联系作用,让亲戚帮助照顾,这些可以是低报酬也可以是无报酬,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精神生活体系

精神支持对于老年人来讲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为老年人已经退出社会生产的主角地位,没有了工作寄托,生活交往的圈子也越来越小,心理上逐渐产生失落感、空虚感和孤独感。为了达到“健康老龄化”这一目标,必须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特殊要求,注重心理养老,千方百计地使他们获得精神满足。

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我国老年人与子女、第三代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农村老年人就生活在隔代家庭中。一方面帮助照看孙子女,减轻子女的压力,另一方面孙子女为老年人带来天伦之乐的生活享受,缓解了他们的孤独感。此外由于农村老年人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可以使他们发挥这一特殊优势进行自养,既可以减少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也可以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重新体现,工作生活上有了新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