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管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6:5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行政管理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科具有辉煌的历史,整体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中国行政管理学界的泰斗夏书章老先生坐镇中山大学,在其培养下,中大行政管理学人才辈出。行政管理系现有教研人员中, 70%以上的研究人员有过在境外进修和访问学者的经历,这对目前的全球化治理是非常必需的。
在已有学术积累的基础上,中山大学的行政管理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及时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出现了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布局。公共行政理论前沿、区域公共管理与城市治理、公共预算与绩效管理等方向的研究在国内领先,并在县域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取得了研究进展。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界、实务界以及普通公民最关注的是国家税收如何使用、政府预算支出如何,而中大在公共预算和绩效管理方面以马骏为引领的团队,受到广东政府高层和中央高层的极大关注和首肯。在珠三角发展规划进入实质性阶段,大部制改革在广东顺德试点,中大对此研究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学生培养方面,中大一向注重行政管理学科的实证研究,对社会研究方法和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要求严格,在数据处理方面注重社会统计方法的培养。因此,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初试中有关研究方法方面的题目要求在国内是最高的,而复试最重要的是考查考生对国内各个高校研究重点的了解和英语表达能力。
推荐指数: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的龙头,建立在社会科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自然实力雄厚。行政管理专业依托北京大学的学科优势与政府管理学院的师资优势,培养具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基础,掌握中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方法技术的一流人才。虽然北大在实务领域没有中山大学的优势,但基础理论方面实力强劲。北大行政管理最突出的研究是处于学科基础的行政理论和行政法,以及处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的最前沿。而在应用研究领域,公共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也得到了很好发展。现今的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志在必行,作为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的智囊团之一,北大行政管理系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机会和挑战都不容小视。
北大对基础理论的要求是该校考核学生的重点。当考生面对众多纷杂的理论时,最好是从一本经典的著作入手,深入把握,并以此为敲门砖来打动导师。
推荐指数: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是公共管理学院的一个建制系,承担着为中国政府组织、NGO组织和企业组织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责任,也肩负着公共行政学科发展和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该系主持和出版了多个经典系列的专著与教材,不少教师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得到了政策部门的重视。专职教师分别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北京市政府、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国际组织的研究项目,将公共行政管理先进理念应用于实践。在对外交流方面,行政管理学系与国内外的大学及学术组织建立了广泛联系,极大拓展了行政管理学系教师的视野及其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一直致力于学科培养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在公共政策方面,拥有国内著名的毛寿龙、张成福等名师;在非营利组织研究方面则有一直笔耕不辍的康晓光教授。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研究,公共政策和非营利组织研究都是人大行政管理的旗帜,也是人大的特色专业。地方治理和人事行政等方向在年青一代教师的研究下也得到了充分发展。
推荐指数:
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依托师范高校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强大优势,管理学院强大的科研实力,结合其本身具有的社会科学方面的坚实基础,在国内行政管理学界逐渐崭露头角。北京师范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不断加大对先进管理理论和技术吸收的基础上,依托其在研究非政府组织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其行政管理学科的成长如虎添翼。值得注意的是,在学院,该校也设有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点,研究方向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研究、现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中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考生报考时要选择适合的院系。
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泰斗,北师大的行政管理学科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非政府组织领域的研究实力也不可小觑,可以和清华大学的非政府组织研究中心一较高下。如果前面介绍的几所大学给你太大的报考压力,但是你又想在北京发展,北师大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推荐指数:
清华大学理、工、文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拥有教育、科研所需要的良好氛围,为公共管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基础。学院中行政管理特色鲜明的有以下两个研究所:
公共政策研究所:该所在注重借鉴西方公共政策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践,有针对性地向政府急需和社会关注的其他重大公共政策领域拓展。其中有胡鞍钢、薛澜等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坐镇,加上一批国内外名校毕业的青年才俊,师资力量可以说是国内研究公共政策最好的。
非政府管理(NGO)研究所:研究所以非政府公共事务与公共服务、非营利组织运作管理、非政府规制及其政策机制等为基本领域,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中国非政府公共管理的一流教学科研基地和思想库。该研究所的科研支柱王名教授是国内非政府组织研究学术界的领军人物。
公共管理作为应用型学科,考试除了基本的理论基础,政府绩效和公共政策研究都非常注重实证的定量分析,而非政府组织研究则对定性和个案研究要求严格。考生复习时要注意对研究方法的学习,既不能忽略统计分析的技术,也不能对定性方法置之不顾。
推荐指数:
南开大学行政管理系始建于2003年6月,由原属政治学系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和外交学三个教研室组成,隶属政府管理学院。政治与行政本为一家,依托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国家重点学科和社会学学科群的强大实力,南京大学的行政管理学科得到了充分发展。作为政府管理学院的一个主要院系,行政管理系拥有较强的科研与教学能力,已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但在师资方面,对于承担本硕博系列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来说有些薄弱,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行政管理系的主要研究特色在于公共政策分析和项目管理,在比较行政领域也有突出成果,而就业与创业管理则是国内高校为数不多的研究方向之一。
推荐指数:
吉林大学行政管理系隶属行政学院,是我国恢复政治学以来高等院校建立的第一个政治学系。虽然吉林大学地处东北,但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社会科学的基础上,行政管理系的发展前景光明。依托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政治学与国家建设研究中心,在政治学重点学科的基础上独立发展的分支――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电子政务专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吉林大学行政管理系实力强大的学科,值得考生关注。
我国目前面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东北地区的振兴急需政府管理创新。正因为如此,吉林大学的行政管理学在彭向刚、张创新等著名学者的带领下,在行政基础理论和法学理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的教师多获得政治学、法学博士学位,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则略显不足,致使研究生接受多元化知识来源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对于应用型学科的行政管理学来说是一个不太好的方面。
推荐指数:
行政管理系是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组成单位之一,目前该系已形成完整的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系列。同时作为公共管理学院的骨干单位,行政管理系参与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学、人才培养工作。为推动学科发展,行政管理系与国外一些著名高校的相关院系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一些著名学者和地方政府官员受聘为兼职教授或导师,学术交流活动频繁。
南京大学行政管理系研究特色在于分工鲜明,该系张康之教授在行政理论和组织理论等研究领域,严强教授在政治学基础理论和公共政策等研究领域,黄健荣教授在公共管理、政府创新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师资方面,该系的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构成比较合理,这对更好地开展行政管理的学科研究极有助益。
推荐指数:
复旦大学公共行政系由原国际政治系的行政管理教研室组建,行政管理专业从原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中孕育和发展起来。公共行政系现有17位教师,其中有我国著名的行政管理学者竺乾威教授,主攻公共管理理论、比较公共行政、组织及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浦兴祖教授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西方政治学说史领域研究突出;陈晓原教授主要在市政学、中央和地方关系、比较行政学、比较地方政府等领域开展研究;唐亚林教授在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非政府组织与公共治理、中国政府与政治等领域研究突出。这些学者的研究方向都代表了复旦大学行政管理学科的研究特色。此外,一批年轻教授和科研人员也为复旦行政管理学科的发展默默奉献,尤其是复旦大学公共预算与绩效评价中心主任苟燕楠副教授的研究值得关注,因为公共预算和绩效研究已经成为政府活动的重要评价途径。
推荐指数:
浙江大学政府管理系设有行政管理专业,隶属公共管理学院。依托公共管理学院强大的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一级学科群,浙江大学的行政管理学科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资格。作为以理工科见长的综合高校,浙江大学政府管理系教师学科结构合理,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哲学等,为行政管理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该系最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土地制度的相关研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与公共政策,其中关于民营经济的政策研究最具优势。凭借浙江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政府管理系在政策研究领域也十分活跃。
推荐指数:
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隶属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是福建省重点学科。公共管理系的主要特色方向为政策分析和地方治理,主要有政策科学界最为著名的学者陈振明教授坐镇,同时在公共管理、政治学理论方面也有突出建树。卓越教授在政府绩效管理和政府比较与发展领域成果显著,姜秀平教授在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伦理领域奉献良多。在地方治理和政府改革方面,年青一代学者的研究活动也较为活跃。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因为公共政策研究要求高质量的研究方法,厦门大学十分重视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研究。在学科基础方面,学校对政治学和经济学有特别要求,一般需要考生对政治学和经济学有较好的了解,这恰恰显示了该系公共政策研究方面的特点。
推荐指数:
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系隶属公共管理学院,以造就21世纪的领导者为宗旨,被誉为“领导者的摇篮,政府的思想库”。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自主设置全国首个电子政务专业博士点和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博士点,在国内率先培养这两个专业的博士生;2009年成功组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2010年3月,“湖北省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基地”和“湖北省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落户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行政管理系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机会。从这些学科建设中可以看出,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学科的实力远非我们对工科院校的一般印象。行政管理系的研究特色主要是公共安全管理和科技政策、反腐研究、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公共项目管理、电子政务等。
在考核方面,该校注重对考生管理学综合的考查,主要是对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相关知识的考核。
篇2
一、行政管理学科中问题研究的价值
所谓问题研究就是以“问题”为对象,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以问题开始,以实践或者理论问题开始。”[1]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既表现了人类认识已经达到的高度,又成为人类实践和认识进一步发展的新起点。我国学者王晖指出“人们确定了认识目标以后,接踵而来需要考虑的就是为达到目标,思维应该如何起步。任何理性认识的形成,都是从问题开始,并逐步展开其理论的。对问题的抽象程度、抽象方式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理论”。[2]“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淡漠问题意识,脱离时代与社会现实,无异于切断他们发展的源头,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术的生命力将随之枯竭。”[3]对于行政管理学科来说,凡是令人感到疑难困惑并且是有意义的行政管理问题,都是行政管理学科“问题研究”的对象。
1.问题研究:行政管理学科产生的本源。回顾西方行政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行政管理学科自产生开始就是以问题取向为特征的。正是由于政府规模的日益扩大,政府职能的日益复杂,美国学者威尔逊主张建立一门学问去研究探讨政府应当在多大范围内更有效地发挥其职能。威尔逊和古德诺通过对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的比较分析,明确了行政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从而实现了行政学与政治学的分离。泰勒、法约尔等学者积极倡导运用科学管理理论推动政府行政与管理的科学化,主张将官僚组织和行政效率作为行政学研究的重点,并将“科学化”视为实现政府目标的根本手段。可见,行政管理学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研究,其学科的重要使命和活动方式就在于对时代提出的行政问题进行解释和分析。行政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也体现出问题取向的特质。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行政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及时捕捉行政改革过程中重大难点、热点问题并作出解答。正是在这种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很快地在我国发展起来。
2.问题研究: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基础。“问题研究”是以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的研究模式,其研究的目的在于增进、深化和拓展对行政实践问题的认识,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一过程和结果不仅有助于人们对该问题及该类问题的了解、评价和解决,还有助于为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服务。问题研究贯穿于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当这个过程所达到的结果能够构成新的行政管理学知识增量,从而能够有效地纳入行政管理学科建构之中时,行政管理学科建设就能切实推进。问题研究也是理论和实际之间互动的起点。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实践问题为中心,强调现实性和体验性,从而使行政管理学者有机会了解行政管理工作的真实情境。行政管理学者通过考察现实问题和具体的工作情境,能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从实践中去探寻问题的来源,使实践和研究融为一个整体。
3.问题研究: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要求。随着我国行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行政管理学界为行政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解决日益复杂的行政管理问题出谋划策。但是到目前为止,许多行政管理学者以通晓西方行政学理论为荣,却不去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或者不顾中西现实环境的差异照搬西方行政管理的实践,缺乏原创性问题研究。行政管理学理论研究与行政改革实践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是导致我国行政管理学“身份危机”的重要影响因素。正如北京大学赵宝煦先生所说:“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研究,要想得到社会认同,就必须能回答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提供解决当前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最佳方案。”[4]行政管理学研究必须面对行政改革、政府改革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把视野和触角伸向活生生的行政活动。行政体制改革中关于政府职能定位、行政方式改革、行政法制与伦理、行政人员素质提升等重要行政实践问题,都需要行政管理学提供有说服力、有操作性的指导。行政管理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发展和繁荣,取决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回应和满足中国行政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学问题研究的状况
1.问题意识淡漠。我国的行政管理学创建时间较短,属于“后发型”学科。行政学最初是政治学的分支学科,后被划归管理学科,人们对行政管理学学科属性的表述尚未完全达成一致,在学科体系、发展取向以及方法论框架等方面仍未形成成熟模式。很显然,我国行政学学科的现实导致学科研究的原创性工作很艰难。因而,有些学者弃难就易,不是去研究问题,而是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热衷于概念论证和逻辑推理,热衷于写不痛不痒的文章。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检视与翻阅行政管理学科论文和著作。“我们发现许多研究并没有明确的研究问题,一些研究中虽有问题但价值性不足,大量研究中则充斥着看上去似乎是研究问题实际上又不是的伪问题,甚至在已立项的课题中也有不少是伪课题。”[5]行政管理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问题意识,不善于去发现有价值的真问题。“当我们将这些人的研究置于相关的学术传统之中,根据社会科学场域的学术标准对其进行评价时,或者试图在其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时,却只能发现……他们的研究在学术上并不具有什么意义,不仅没有在前人就此问题而形成的知识脉络上对既有的理论进行证明或证伪,也没有作出理论上的创新,成为其他社会科学研究者深入研究此一问题的知识基础。”[6]
2.就问题研究问题,脱离理论基础。从目前行政管理学科五花八门的学位论文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容宽泛的领域,研究的问题涉及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等等诸多学科。按此推论,我们应该满心欢喜地看到问题研究在行政管理学领域呈现的欣欣向荣之态,可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审视,却发现这并不是行政管理学科真正需要的问题研究。问题研究的过度泛化,使得行政管理学科的专业属性受到影响,学科发展难以从问题研究中受益,因而进展缓慢。如果一门学科不能体现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或者不能说明它与那些在社会现实研究方面内容最相近的学科之间的差异,那么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何在呢?学科研究的问题不等同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只停留于泛泛的现象描述,没有经过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这样的问题就不是真正的研究性问题。我们看到,目前相当数量的研究只是就事论事,并不触及问题的深层,这对于行政管理学科的发展是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的。还有一些问题研究没有体现专业研究和非专业研究的区别,缺乏专业研究要求的基本范式、论证逻辑、阐述方式等,从而失去了专业研究应有的理论深度。
3.思路狭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学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明显暴露出无力之态。“严格地说,在过去20多年中,中国公共行政学整体上并没有对我们这个处于巨大变革之中的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出建设性的贡献。”[5]在研究理念上,人们过于注重理论的演绎,经院式的学术习气束缚着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在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上,行政管理学对其它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吸取得不够,缺乏从多学科的角度透视中国行政管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这门学科的问题研究显得干瘪空洞。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越来越窄,难以全面、系统、深入地解析中国政府的行政行为,难以为行政改革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解决问题之道。在研究方法上行政管理学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长期以来,我们重视质的分析,忽视量的研究;重视规范分析,忽视实证研究;习惯于静态描述,忽视动态分析。由于行政管理学科的问题综合性较强,要真正找到符合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就需要多种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方法仍然比较单一,难以满足问题研究的需求。
三、加强行政管理学科问题研究的路径
1.明确学科使命,强化问题意识。首先,真正的行政管理学者必须具有学科使命感,深刻认识行政管理学科的社会使命,自觉地把行政管理学科的研究与我国行政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关注行政管理学科对现实的回应以及对行政领域的独特贡献。其次,真正的行政管理学者必须具有学科责任感,从现实问题出发并以现实问题为基准,通过自己的努力丰富和发展行政管理理论,积极致力于行政管理学科的建设,以强烈的价值关怀去参与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进程。再次,真正的行政管理学者必须具备批判和反思的思维品质,拥有自我超越的能力,并将其转化为理性的行动,提高行政管理学的应用水平,拓展行政管理学的应用范围。最后,真正的行政管理学者也必然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以及发现、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篇3
(一)公共管理原则导向的流派
White(1926)的《公共行政学导论》和Willoughby(1927)的《公共行政学原则》使公共行政学者都相信公共行政存在着指导行政现象的科学原则;MaxWeber(1978)的《论官僚制度》探讨了现代组织原则与规范,发明了层级制。Gulick、Urwick(1937)等人的《行政科学论文集》,深入探讨了法约尔管理过程与管理原则。
首先为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方法与技术,为提高行政效率而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及组织工作。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Taylor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管理理论的科学性。Taylor(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原则,并指出:“科学管理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类活动”。科学管理理论强化了人们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注,从而成为了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
其次为行政管理学派,该学派从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论和规则,作为管理者的行为准则。HenriFayol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拓宽了科学管理的研究领域。Gulick对行政功能和组织的规范与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体化组织原则与行政七职能理论。JamesD.Mooney提出了组织四大原则,即协调原则、层级链原则、职能原则和职员原则,结合组织与原则分析。
最后为官僚制度学派,Weber的管理制度理论的产生与其历史时代有着直接的联系。Weber的官僚模型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因而是对人类行使权威的最理性工具。
(二)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
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理论受到了挑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组织视为机械形式,把人当机器,只是片面的追求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的遵守。这是传统公共行政学不可推脱的缺点。理性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反对;二是认为行政原则本身存在逻辑矛盾。JohnM.Gaus(1950)在《公共行政》精辟地论述了当时的情形:“现时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也就是政治学理论”。这把原本认为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传统理论又纠缠在一起。
社会系统学派从系统、整体性等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管理,摆脱了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缺陷,并试图改造传统的权威概念、创造出一种协调合作精神。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MaryPFollett(1937)最早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行政管理过程中人的问题,他通过对群体的心理因素的考察来分析作为民主群体基础的“协商一致”机制的性质。理性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Simon(1988)把管理行为分为“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并把管理研究重点集中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既丰富了管理学的思想,也揭示了管理的本质特点。理性决策模式提供了分析决策问题基本思路,同时也强调“理性”是指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利益的理性。
(三)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
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客观上造就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拓宽了管理思维,也促进了管理现代化,更是给行政科学注入了新血液。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科学成为了一门融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也就从纯理论转型到结合应用的研究。
系统论认为任何组织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拓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公共管理对于公共性的理解也从官僚制度和政府机构发展转变为注重公共利益,即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注重组织工作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力,政府被置身于社会外部大系统中,公共管理从制度定义发展为规范定义和组织定义。系统管理学派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各种系统的运动规律并据此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其代表人物有L.VBertalanffy、TalcottPar-sons和JamesE.Rosenzwig等。其核心观点是不同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一个变量的细微变化可能引起其他变量的重大变化。这种非线性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组织认识的复杂性。受系统理论的影响,任何组织都被视为相互关系之中,任何变量都可能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行政组织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持续地与环境产生互动,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均衡状态。
行政生态学派,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各种环境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最早提出行政生态的学者是哈佛大学教授JohnM.Gaus。其追随者FredW.Riggs10余年后提出了行政生态类型的发展连续体。行政生态学借用“结构-功能”方法来分析行政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公共管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使其摆脱了那种抽象地讨论行政原则的纯理论作风,用生态观点来考察行政是正确的认识路径。
(四)公共管理价值重塑流派
历史与科学的局限性导致了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迷信于管理的技术手段,而抹煞了人性存在的意义、价值、自由等内涵,也导致了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DwightWaldo等为首的新公共行政学派,除了致力于民主行政的推动,还大力提倡社会正义、自由、民主等价值,这也就突破了科学实证主义的限制,走向了人文精神与价值的复兴之路。
Waldo(1971)在《走向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的序言中指出,“新公共行政学产生于‘事态严峻、情势紧急’时代”,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在于:第一,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转变;第二,抛弃“政治-行政”二分法,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第三,公共管理学由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GaryWamsley的《黑堡宣言》发表,奠定了黑堡学派的政府再造的独特观点。其强调,行政价值的重塑与社会变迁的推动都需要由“集体持有的价值、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等”改变,行政人员与官僚体系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行政绩效。
(五)公共管理思路创新流派
任何思想流派的发生,除了寻找之身的历史、传统等渊源之外,时代的风云际会也可能成为其产生发展的土壤。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管理学、新公共服务、治理学派等学派的出现与不断探索,极大丰富了公共行政学的内容和方法论。
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学的理论用于非市场的决策之中,它认为国家机关亦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参与利益的竞逐。公共选择学派以个人自由主义为基础,关注个人利益,将人类社会分割为两个市场: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受自生自发秩序的制约。该学派对于公共行政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扩大公众参与;最大化行政职能分权化;简化行政程序与层级节制;彻底将公共行政经济化,并进行可行性评估,而不是以“公共物品”或社会公正为衡量基础;对于公共部门的扩张、行政裁量以及公共组织的目的进行严格的控制;削弱公共部门的领导角色,将其界定为专家或技术人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企业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它更重视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理分析。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采用经济学理论和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创立一个新的公共管理的知识框架。如:更加关注绩效-激励的行政模式,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制度、结构与管理等行政原则;建立了关于政府设计和行政改革的国际对话和比较机制;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其他先进概念框架的综合与启发性使用。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和现实求解,主要是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缺失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指出,一味的放任政府治理走向市场化与竞争化将导致公共利益与公民尊严的丧失,并试图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工具来弥补这种趋势所造成的恶果。它提出通过由公民与政府双方的共同治理来提高治理的质量,并带给社会更高的收益,这些都体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进步。
意义及启示
公共管理流派纷争,其主线主要集中在下面三部分:
(一)政治与行政
公共机构的任务,即政策的制定必须由政治家来完成;而行政者则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措施,即所谓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有学者对于政治与行政是否能分离表示怀疑,但二分法使得人们可以撇开政治条件与政治因素来把握行政的实质与意义,促成了对政治与行政边界的认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改革发展使得政治与行政的边界日益模糊,主要是因为公共部门采用了众多的组织形式,政治势力日益渗入行政领域。政治与行政界限的模糊导致责任处于游离状态,使得传统的政治价值难以追寻,并产生了许多问题。
(二)公共与私人
在公共部门管理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划界问题”,如何选择属于公共、私人领域抑或公私混合领域,以及如何执行等问题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组织形式是不存在的。既没有纯粹的公共组织,也没有纯粹的私人组织,构成了所谓的“模糊状态”。公共与私人边界移位使我们必须对传统公共部门原则进行重新思考,如公共权力与个人自由,资源配置问题、分配问题、所有制问题、官僚制问题等。公共部门管理创新,运用私人部门管理来提高效率、提高更优质的服务,这样可以减少成本,但也存在公共信任减少的问题。
篇4
1.管理学的价值性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
2.再问管理学——“管理学在中国”质疑
3.秘书学具有鲜明的管理学学科属性
4.中国管理学发展方向之管见
5.实践视角下的管理学学科属性
6.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地位
7.中国管理学反思与发展思路
8.管理学批判理论述评
9.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建构研究
10.管理学百年回顾与展望——第4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述评
11.走向21世纪的管理学
12.管理学百年与中国管理学创新发展
13.国内外管理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比较分析:2001~2009
14.管理学如何才能“致用”——管理学技术化及其方法论
15.PBL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16.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
17.寻找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
18.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管理学学科半衰期研究
19.元管理学:研究对象、内容与意义
20.“管理学在中国”研究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
21.论管理学的普适性及其构建
22.基于知识图谱的管理学理论前沿分析
23.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
24.东方管理学视角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
25.从管理学到公共管理学——历史角度的考量
26.管理学的元问题与管理哲学
27.管理学范式理论述评
28.经济学与管理学区别和联系的再思考
29.试论我国教育管理学的理论类型
30.比较安全管理学研究
31.基于CSSCI的我国管理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32.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改革与设计
33.中国战略管理学研究的发展述评
34.“管理学在中国”研究:概念、问题与方向
35.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自信之路——从个体、团队到学术社区的跨层次对话过程理论
36.调节变量在中国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7.中国管理学发展进程:1978~2008
38.中国管理学研究情境化的概念、内涵和路径
39.中国管理学构建问题的再思考
40.试问管理学——管理学在中国侧议
41.科学观之演进与管理学科学属性之争
42.扎根理论研究法与管理学研究
43.基于管理学视角的旅游规划失灵分析及对策
44.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实践与思考
45.管理学方法与经济学方法的借鉴、融合
46.中国当代行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47.再思管理学学科性质与使命——管理学价值分析方法论探索之导引
48.管理学门类的诞生:知识划界与学科体系
49.个人知识交互现象及管理学意义
50.中国教育管理学30年:成就、特点与问题
51.西方管理学属性之争对中国管理学元研究的启示
52.论教育管理学的社会科学属性
53.网络范式下的管理学研究及前沿热点
54.公共管理学:定位与使命
55.中国情境下的管理学研究探索——基于理论发展脉络的视角
56.管理学合法化运动的历史、危机与前瞻
57.混沌理论对管理学发展的启示
58.中国战略管理学研究现状评估
59.本土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回顾与展望
60.管理学研究中的社会网络范式:基于研究方法视角的12个管理学顶级期刊(2001~2010)文献研究
61.经济学视角下管理学研究方法建构探究
62.管理学的意义虚无、境界考察及价值反思
63.学术期刊核心编委群体识别和测度——以管理学CSSCI期刊为例
64.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65.管理学学科属性的定位——基于交叉学科的视角
66.管理学研究的理性回归和道德坚守——管理学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67.中国战略管理学的近期发展:一种本土视角的回顾与前瞻
68.论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学教学改革
69.中国管理学发展进程:1977—2006
70.管理学视角下的民营化现象:一个多层面的研究框架
71.对2000年以来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方式的考察——基于805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分析
72.论管理学范式革命
73.“管理学在中国”——本土化学科建构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74.管理学发展的历史逻辑
75.论管理学的现代主义遗产与后现代精神
76.浅议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特点、方法设计与有效性讨论
77.“中国管理学”发展中的范式问题
78.面向中国问题的管理学研究
79.从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范式”变化
80.2009年我国管理学热点问题研究
81.我国信息管理学发展现状与趋势
82.管理学研究方法:基于人的特殊性视角
83.论本土实践经验对中国管理学的理论建构
84.学术期刊开放存取现状与模式研究——CSSCI管理学期刊案例分析
85.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
86.中国管理学案例研究:综述与评估
87.问题与抉择:高等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反思
88.西蒙管理学研究方法论探微
89.基于引文分析的文献老化研究——以图书情报和管理学为例
90.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91.论教育管理学的性质
92.西方管理学流派的重新划分
93.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对象与方法及其相互借鉴
94.图书馆学、情报学与信息科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的关系问题
95.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从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说开去
96.论中庸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97.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是关于公共教育管理的科学
98.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篇5
【关键字】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率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1―0105―04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师生的“异时空性”或“准永久性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因此,通过各种技术媒体联系师生并承 载课程内容是有效地开展教与学的必要前提,这种将师生联 系起来的媒体对于现代远程教育的师生来说就是教学资源。 一般而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包括多种媒体教材和教学 过程中提供的动态资源及教务管理信息资源。世界各国在发 展现代远程教育时深刻认识到,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对于远 程教育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决定性意义。下面结合我国广 播电视大学(简称电大)教学的实际,来揭示我国现代远程 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 的原因,然后再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 问题
1主要表现
我国电大系统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目前,在教学上,形 成了一个由中央电大、44 所省级电大、956 所地(市)级电 大分校、1875 个县级电大工作站,3292 个教学班(点),由 此组成的遍及全国城乡的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系 统。在信息传播上,建成了融广播、电视、卫星、网络于一 体“天网、地网、人网合一”的现代化教育教学平台及教学 信息传输、接收、反馈和管理系统[1]。并采用多种形式编制、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同时教学资源应用水 平也有一定的提高。然而,在电大系统教学的实际过程中, 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率还不高,这是目前制约电大现代远程 教育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纵向上看,中央电大开发建设的教学资源及中央 电大与合作高校开发建设的教学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我 们先来看一看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专科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 程《公共行政学》(原《行政管理学》)在“电大在线”上的 教学资源使用情况:教学文件“行政管理学课程考核说明”,
2006 年 12 月 25 日挂网,到 2008 年 11 月 27 日 23 时浏览人次为 8379;IP课件“行政管理学第一讲:有限理性与政府决策(2004 版)”,2005 年 2 月 25 日挂网,到 2008 年 11 月 27日 23 时浏览人次为 6852; 直播课堂“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2004 年 12 月 13 日挂网,到 2008 年 11 月 27 日 23 时浏览人 次为 12115;教学辅导“公共行政学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007 年 12 月 18 日挂网,到 2008 年 11 月 27 日 23 时浏览人次仅 有 2611。[2]据《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2007》[3]统 计:2007 年,全国电大系统开放教育专科(2 年制 3 年业余 学习)行政管理专业在校学生多达 209066 人。显然,浏览“电 大在线”上《公共行政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学生人数很少, 该课程网上教学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应用率较低。
二是从横向上看,省(市、区)级等地方电大自行开发 制作的教学资源,一般只在本辖区内使用,很少互通,有效 应用率很低。潘俊等[4]认为电大“现实的情况却不能令人满 意,这主要表现在各级电大之间、即使是同一地区的同级电 大之间也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很少有横向的联合攻关和协作 活动。这些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大系统优势 的发挥。”
2原因分析
(1) 教学资源的应用缺乏一个统一集中的管理平台, 不能有效地集成、整合、利用全国电大系统的优质教学资源。
目前,全国电大主要通过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及分校三 级远程教学平台互动应用教学资源。三级教学平台的基本职 责为:中央电大负责统设必修课程(“统设课程”占总学分的60%以上)的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所建教学资源放在电大在线 教学平台(即Open Education Platform,简称为OEP系统)上; 省电大负责选修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并对必修课程资 源做必要的补充,所建教学资源存储于自己的平台;市校根 据当地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按照中央、省电大 教学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导学计划,向学生提出使用多种媒 体教学资源建议,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导、答疑等资源。省级电大和电大分校通过 卫星接收获取OEP系统播出的教学资源,电大分校通过OEP 系统同时获取省级电大下发的资源。[5]由于三级平台没有遵循 统一的数据库、数据标准、操作系统与用户管理,教学平台 导航不清晰,路径复杂,给教学资源应用和共享带来了很大 的困难,学习者无法实现单点登录而获取所有的教学资源或 参与所有的学习活动。学生进入教学平台后,有茫然不知所 措的感觉,不能非常清晰、明确、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 源,有的资源学生要打开三、四层界面才能找到,影响了师 生对网上教学资源使用的积极性。
(2) 地方电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工作量与教学工作模式影响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率。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中期评估[6] 显示,相当多的地方电大师资队伍存在四个不适应:一是教 师数量与在册学生规模不相适应。表现在教师数量偏少,这 在电大分校和工作站尤为突出;二是教师质量与职责不相适 应。表现在有的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不符合所担任角色的职责 要求;三是责任教师数量与所开设的课程数量不相适应。表 现在有的教师分管的课程过多;四是教师学科专业结构与开 设的专业不相适应,表现在有些地方电大开设的部分专业尚 不能配备对口的专业教师。地方电大师资队伍存在的上述问 题,势必影响到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原因很显然,人的工 作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教师教学任务超负荷,会导致教学 资源的应用不完善;教师教学业务不精,无法引导学员应用 教学资源;教师教学观念不转变,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 使网上有现存的优质教学资源,教师也不会想到去应用。
(3) 学员的学习观念、学习能力及学习条件也制约着 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
现代远程教育学员的来源复杂,他们的专业背景、信息 素养、ICT环境与学习能力,对教学模式的认同、对多媒体资 源的偏好与网上学习时间限制等特征差异非常明显,这些特 征会影响到教学资源的使用。例如,学员的学习观念没有转 变,习惯于上面授课和看文字教材和资料,再好的多媒体教 学资源也不想去应用;学员没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就不可能 参加网上学习讨论;学员家里没有计算机,教学点又不能随时 提供上网条件,学员想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也无法实现。
(4) 省(市、区)级等地方电大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 运行机制没有形成。
目前,电大实行的是“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分工协作”的教学管理体制。其中“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是实质,因为地方电大归属同级地方政府管辖,人、财、物 受制于当地政府,这很容易造成地方电大各自为战,自成体 系的局面,如果不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信息的沟通,统 筹协调,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盲目重复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形成“平台孤岛”、“信息孤岛”。近几年,为促进共建教学资源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国电大教学资源协作会制定下 发了《广播电视大学省建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办法(试行)》等 相关文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受多种因素的限制,真正的优 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机制还一时难以真正形成并有效运行。
(5) 一些课程的考试内容与该课程的教学资源有脱离现 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员对教学资源应用的积极性。
例如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必修课《城市管理学》(原《市政规划与管理》)网上和文字教学资 源中的综合练习题共有 55 题填空题,但在 2007-2008 学年度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所考 5 题填空题中仅有一题出自 55 题 之中,类似的问题很容易造成学员对教学资源的不信任感, 从而影响到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
此外,诸如网络不畅通;教学资源老化;一些基层电大 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相应工 作落实到实处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现代远 程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
二 对策
电大是运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和网络等 多种媒体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多种媒体教学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是其重要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资 源应用能力和水平,对于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合格人才有重要作用;对于探索远程开 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和适 应性,对于提升电大综合办学实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7]因此, 电大面对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应用中存在问题,应采取有针对 性的策略和措施。
1 促进资源建设标准化,整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完善教 学资源发行、配送渠道,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有效应用 的新机制。
电大系统本身应该是个教学资源共建和共享的大平台, 教学资源共建和共享应当成为电大办学的突出优势和重要特 色,从长远看也是电大作为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开放大学 的文化特征,需要在发展战略层面上形成新的共识和合力。 要形成教学资源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新机制,首先, 应促进资源建设的标准化,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天网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网络教学环境及教 学资源传输系统。加紧进行远程教学平台的升级和改造,实 现师生三级平台统一用户验证、教学资源授权共享,保证教 学资源传输畅通,以方便使用为出发点,为教学资源的整合 和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其次,要按照平等互利、诚实 守信、市场运作及统一规范的原则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利用,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没有开发,教学资源就 得不到及时的数量补充和内容的更新,就有枯竭之虞;而没有整合,教学资源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和发挥效益, 就有浪费之弊。[8]因此,电大系统应通过全国电大教学资源 协作会及其网站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 展示、交流和共享提供便利。优质省建课程及教学资源进入 中央电大课程平台,列入中央电大课程目录和《中央电大多 种媒体教学资源使用计划》,同时通过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 源库,实现在全国电大或更大范围内的共享,提高教学资源 使用效益。第三,建立教学资源应用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 资源发行、配送渠道,从管理的层面确保教学资源能及时、 顺利到位并得到有效应用。任为民[9]认为:教学资源的配送、 发行渠道主要有三个: 一是信息流渠道:通过计算机网络和 卫星VBI数据广播传输用书计划、播课计划、资源信息和资源 管理信息;公布资源出版单位、发行部门、征订办法;传送 共享资源、动态资源和教学需要的补充资源:解决资源调配、 资源协作、资源储备等问题。二是物流渠道:主要由中央电 大出版社、音像社、杂志社和教材交流发行中心和各地电大 相应的征订发行人员组成,形成多种媒体教材发行网络。一 般各种教材在开学前一个月由出版单位发出,通过国家新华 书店或铁路、邮政系统直接邮递,确保课前配送到每位学生 手中,适应学习的需要。电大系统应每年召开一次以上征订 发行协调会,交流经验、研究解决发行中的问题。三是管理 渠道:电大系统教务、教学管理部门应专门组织召开教学资 源协作会, 研究教学资源建设、制定资源管理制度、组织资 源开发协作和各地自建教学资源的共享与调配等。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电大系统的优势,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 学资源的有效应用率。
2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把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作为教学模式改革和 创新的重要内容。
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应制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及实施细 则,对教学资源应用要作出明确规定和提出具体建议,为地 方电大合理使用多种媒体资源提供使用方案和指导,同时, 考试命题不能脱离课程的主要教学资源内容。地方各级电大 及教学点都要采取措施,引导、激励教师按照课程教学目标 和教学特点,在课程教学中有效整合、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 源,应用远程教学平台等技术设施手段,进行多媒体、数字 化、交互式教学的探索,指导学生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 行自主学习。在考试及形成性考核中也应注重考察学生利用 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学习的效果。通过学习小组活动、学习经 验交流以及学习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把提高学生利用多种 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 要内容。
3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强和改进教学资源应用的指导并提供相关支持服务。
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需要师生有较强的应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教与学的综合能力。因此,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就 显得十分重要。各级电大应根据电大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电 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开发教育技术培训系统,开展包 括远程教育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媒体理论等方面内容的教 师全员培训。通过培训,使教育工作者更新观念,掌握新的 教育技术,学会应用新观念、新技术创建新的教学方法和管 理方法,提高应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教学的综合能力。另一 方面,从入学教育开始,就要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和多 媒体技术等新媒体手段的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利用多种媒体 教学资源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应 利用各种载体向基层电大教学点和教师、学生提供教学资源 信息,提出利用多种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基层电大要及时向教师、学生传递相关信息,为学员提供网 络教室、多媒体阅览室等学习场所和相应的服务。此外,中 央电大、省级电大及教学点还要按照教学工作职责要求,把 帮助教师、学生解决教学资源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落 实到相关部门和岗位职责中去。
4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应用的课题研究。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仍是一项新事物,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对之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和经验总结十分必要。各级电大和广大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 应按照“边实践、边研究、边产出”的要求将教学资源应用 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一要采取文献研究法, 搜集有关教学资源应用的文献资料,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技术,展开深层次的研 究;二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和事实, 丰富和发展教学资源应用的理论,提出解决教学资源应用中 存在问题的具体方案和措施;三要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要 及时推广应用,促进教学资源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三 结语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问题是一项系统 工程,它涉及到远程教育硬件建设、资源建设、教学管理、 教学模式探索、运作经营等一系列的工作。因此,现代远程 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艰难的 “积小胜为大胜”的过程,需要各级电大和广大现代远程教 育工作者积极投入到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的实践中去,不断 开拓创新。本文结合电大教学的实际,探讨了现代远程高等 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对教学资 源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提出了一些策略性的建议。但由于笔者 掌握的材料以及理论和研究水平有限,对一些问题未能作更 深入系统的研究,只是提纲挈领地提出来,有些观点也未必 完全正确,谨以期望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研究 报告[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7.
[2] 电大在线.我的课程[EB/OL].
[3]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编委会.中国广播电视大 学教育统计年鉴.2007[M]. 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社,2008:57.
[4]潘俊,杨亚萍.地方电大在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2,(4):39.
[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课题组.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养模式构
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课题研究报 告 [M]. 北京 : 中央广播电 视大学出版 社,2007:83-91.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部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评估课题组 编.中期评估专题报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和开放教育试点:2003 年 8 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社.2003:136.
[7] 中央电大教务处.关于印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进一 步推进教学资源应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电校教[2005]45 号)[EB/OL].< crtvu.省略.2006-10-12/2008-9-12.>
篇6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 政府责任 有效途径
一、政府公信力的涵义及评价标准
1. 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程度,是政府依据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在某种意义上说,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其公共行政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建立起的一种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在特定场合下可以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力量。政府具备了一定的诚信度,也就具备了一定的信用能力。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的行为持信任态度,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征得公众的信任,就构成了政府的公信力。
2.政府公信力的评判标准。
(1)政府的诚信程度。信用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品格,也是公务人员的政治品格和行政品格。对于政府来说,其信用程度更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政府正确行使权力,遵守规则,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定着政府公信力的状况。
(2)政府的服务程度。公共利益最大化是政府应追求的目标,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效率和质量更是其本职工作,一个公信力高的政府应高效自觉地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
(3)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在政府的行为举措中,要做到依据宪法、法律、法规,以及法律的精神和目的来为人民服务,努力形成人们对制度和法律的信仰,通过制度和法律来展现政府的诚实信用,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4)政府民主化程度。政府的存在是由于社会公众有着各种利益需求,其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各种需求。因此凡是为了实现这些需求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方法都应为社会公众所知悉、了解。政府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与规范性文件、行政程序、人员配置、执法依据、政府机构职能、会议活动及文件资料等信息都应公开或者放置于公众便于查询的地方。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政府公信力现状。
总体来说,我国政府的公信力是很高的,抵御“非典”、抗震救灾、应对金融危机、成功举办奥运会都显示出我国政府的成熟和稳定,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政府真正发挥了社会带头人的角色。但是不可否认,我国政府目前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影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1)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为民服务的精神。有些地方的政府官员以“父母官”自居,凡事搞个人主义,大权独揽,不尊重民意,大搞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给百姓造成巨大负担。如“阜阳机场”案件,就充分暴露出某些官员不切实际、盲目决策的拙劣行为。只有彻底转变“官本位”的思想,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成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合格政府。
(2)有法不依,行政执法缺乏监督与规范。一些政府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有法不依,暴力执法,或者使用非法手段侵害老百姓的利益。
(3)滥用权力、、等现象屡禁不止,政府形象大大受损,人民对政府的认可度降低。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随意扩大自身的处罚权、审批权等,使“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个人化”,部分政府官员甚至利用职权收受贿赂,为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人民群众造成极其消极的影响,使人民对政府的公平公正产生了不信任与怀疑。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的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公款消费,直接损害了政府的形象,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2.政府公信力缺失原因分析。
(1)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存在诸多的漏洞和不足。具体到行政行为方面,比如在政府的行政执法过程中,缺乏明确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引导,某些官员执法尺度不严,滥用自由裁量权,以“人治”代替“法治”,造成不良后果。另外,对于不规范执法造成的后果缺乏相应的追究机制,进一步放纵了某些官员的“权欲”。再者,有法不依的现象也时有存在,造成法律权威缺失,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信任度降低。
(2)行政程序繁琐,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效率低下不仅反映在政府内部的运作上,而且反映在政府处理公众事件的过程中。一些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说明了政府机关的服务质量不合格。
(3)行政监督不力。一些政府官员有法不依,或者推诿塞责,不按规定办事,利用手中权力“抓拿卡要”,老百姓作为弱势群体,有苦难言。特别是某些直接为百姓服务的部门,其工作作风、态度直接代表政府形象,直接影响政府在公众心理中的地位高低。而对此类的行政行为,政府内部监督机制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或者说自己监督自己的做法从本身来讲就是不合逻辑的。而公众监督缺乏力度,难以形成普遍的社会舆论压力,使得某些政府部门有恃无恐,政府在公众中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4)政府决策缺乏公众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政治,关心民生,也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一些政府部门在决策过程中,还不能够做到充分了解民意,调查民意,大多是内部人员会议商定。这不仅是受制度和条件的限制,更多的是因为政府决策机制、决策过程不合理。公众不能参与决策,不了解决策过程及决策目的,等等,难免使公众对政府决策产生“暗箱操作”的疑虑。
(5)政府决策不力,政府不作为,市场监管存在漏洞,等等,这些都对政府权威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影响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任度。
三、促进政府公信力提升的有效徒径
政府部门的执法方式,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因此,要促进我国政府公信力有效提升,首先是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其执法行为。然而,一些政府官员的“经济人”本性决定了其随时有利用手中权力谋求不当利益的可能,从而造成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有鉴于此,完善有关行政法律制度,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促进公民社会环境的形成,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效对策。
1.转变执法人员行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当前,在相当一部分政府执法人员头脑中仍然有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他们对民众的利益、呼声毫无反应。要改变现状,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权力源自于民、用之于民”的权力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首先,通过有效的教育与培训,端正执法人员的执法目的,要求执法人员把维护、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作为行政执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其次,倡导“人性化执法”。“人性化执法”是文明执法、社会进步的体现,它把尊重人、关心人作为执法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一种和谐的、高度文明的执法理念,也是营造一种以人为本、体现人的价值、充满人文关怀的大环境的需要。最后,完善公务员的政绩考核办法。对公务员的考察应从“指标数字型”转变为“群众满意型”,用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作为他们升降任免的主要标准,使政府公务员真正变为人民的公仆。
2.完善行政法律制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制度的安排和国家法治化程度。正如哈耶克所说:“法治意味着政府的全部活动应受预先确定并加以宣布的规则的制约。”如果政府在法律制度规定的轨道上运营,人民就会在心中对政府产生一种稳定感、安全感和依赖感,从而会更加信任政府、支持政府;反之,如果政府行为不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就会降低。因而,我们应用法律的形式将政府的权限范围、权力运行的各个具体环节特别是行政责任固定下来,以保障政府取信于民。目前,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亟须做好的工作有以下几个。
(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制度的意义就在于以刚性规定及其后果设定来提高违法的机会成本,并通过严格的操作程序进行责任预期和认定,有效遏制恶性违法行为。首先,需尽快制定一部完备的行政程序法,以实现行政程序的公开化、法治化;其次,出台《行政决策监督法》,在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部门,全面推行行政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和行政公示制度,建立公开、透明、规范、高效、快捷的服务机制;最后,普及和完善行政机关引咎辞职制度、行政官员问责制和行政赔偿制度。
(2)规范行政执法过程。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而政府不去遵守,危害比没有法律法规还大,会使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既不失职,又不越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3.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推动责任政府尽快建立。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和哲学家阿克顿所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与制约的权力,最终都会导致权力的专制和腐败,既侵害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又破坏基本的政治架构,从而降低政府的公信力。我国现行的监督机制还存在不少的缺陷,因此,要促进责任政府的真正建立,还需要强化立法、司法、行政机关,以及新闻媒体等监督主体对行政权监督与制约的力度。
(1)健全人大监督的法律制度,真正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作用。这就需要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落实监督内容,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代表视察制度、制度,以增强监督效果。
(2)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司法机关有效督权。当前最重要的是赋予司法机关独立的权力和地位,提高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尽快出备的反贪污法、监督法,实行审务公开、检务公开,等等。
(3)强化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发挥行政监督的优势。与其他监督比较,行政监督的主体比较熟悉行政活动情况,监督可以深入到行政活动的全部过程,而且其监督的内容、方式基本上也没有什么限制,因此监督的成本更低。因此,应当合理划分政府内部监督权限,明确各监督机构的职责,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提高监督的效率。
(4)营造媒体监督的良好氛围,促进媒体舆论依法评价,一方面,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扩大新闻舆论监督的独立性,限制和约束政府的失信行为,督促政府取信于民,另一方面,新闻媒体也要依据事实,依法评价。
4.保障公民参与,促进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取决于政府对公众期望的满足程度,社会公众民主意识的觉醒直接影响着政府公信力的建设。随着社会民主制度的不断改革,民主意识深入人心,社会公众对政府期望的程度和内容发生了变化,人们不仅要求满足物质追求,而且转向要求参与政治生活、社会环境质量、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等价值追求,如果政府不能很好地适应公众需求的变化,公众和政府之间的隔阂就会使政府的满意度大大降低,使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不信任进一步加深。因此,为增进互信,必须保障公民的参与,加强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并努力拓展合作渠道。
(1)保障公民参与行政立法和政府政策的制定。公民参与行政立法和政府政策的制定本质上是公民通过合法的参与途径向政策体系表达自身利益要求,以影响行政立法和政策体系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公民从自身利益出发参与行政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定过程,并能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从而增强对政策体系的认同感,增强行政立法和政策体系权威的合法性,从根本上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2)强化公民对政府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的力度。行政权力运作规范,公民就会成为受益人;反之,公民就会成为直接的受害者。所以,公民对于行政机关的作为往往有着敏锐的感知,行政机关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公民权利或利益的得失。当前,要强化公民对政府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的力度,最重要的是尽快制定公民监督的法律、法规,对监督范围、职责、权力、手段制定具体实施规则,形成一套完备的、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的法律机制,使公民监督法律化、规范化、科学化,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3)保障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不仅能使公民了解政府为提高绩效所作的不懈努力,而且能使公民了解政府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利于克服公众对政府的偏见,巩固和增强政府公共部门的号召力和社会公众的凝聚力,建立起社会公众与政府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当前,应当通过完善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公民参与的权利,这些相关的法律制度包括政务公开制度、公开听证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等。这些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健全,有利于促进公民参与的制度化、法治化,以实现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常态化,使政府公信力获得持续的提升。
四、结语
民无信不立,官无信不治,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有利于构建服务型政府,有利于带动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转轨期政府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应取信于民,讴歌并大兴诚信服务之风尚,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受群众信赖的责任政府。
参考文献:
[1]张旭霞.构建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途径[D].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博士论文,2004.
[2]王和平.政府信用的危机与重振[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