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活动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5 09:4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心理活动周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心理活动周总结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稳定季节性规律

[作者简介]王蕾(1981-),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赵文永(1980-),男,山东枣庄人,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机要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专题研究。(江苏徐州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80-02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呈现出参差不齐、思想状况复杂多元的现象,大学生中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加。各高校也普遍每年通过“两课”课堂、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板报、横幅、应急演练等形式来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规章制度,确保学生安全稳定。但在工作的规律性总结上,工作研究和探讨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规律研究,认真分析总结一些经验性、规律性的内在存在,并依托开展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季节性规律有其内在必然性

1.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对象——学生,心理活动变化上有季节性规律。心理学上把人和动物的一些行为会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生物节律”。比如鸟类的季节性迁徙和动物的冬眠。反映在人类身上,除了白天睡觉、晚上睡眠等日常作息规律外,主要特指人的心理活动。高校大学生作为人类中心理活动比较活跃、复杂的群体,也不例外,其心理活动也有其内在的季节性规律。

首先,在共性上,遵循一般规律。就以春天这个季节来说,人的心情会表现出格外舒畅,而大学生大多会在此季节选择用外出旅游、放松玩耍等方式来表达心情的放松和愉悦。而另一方面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忽干忽湿,却又极易引发心理疾病的爆发,这个时期也是学校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不稳定事件的频发时期。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气象部门都已经开始医学天气预报,有针对性地预告随着季节的变化,人类心理情绪上产生的波动和变化。我国一些大城市(如广州)这方面工作已开始起步,但绝大多数地区还未开展这项工作。

其次,在个性上,有其特殊规律。主要表现在受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影响。比如,高校开学时期,往往是学生心理疾病多发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假期间学生受到就业竞争、人际关系、情感牵绊等各种压力,有的最终出现心理疾病,有的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另外,有的也是为成绩不理想苦恼,担心新学期补考不及格;有的更是为自己对所读专业不感兴趣头疼,觉得自己学习事倍功半。此外,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临近之时,也因考研、就业等问题产生压力,心理普遍比较焦虑。这些情况都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心理活动上特殊规律的主要表现。

2.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主体——学校,工作时机选择上有季节性规律。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是基于给学生搭建和谐健康、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一目标,围绕学校整体工作这一中心,对学生工作开展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教育、指挥、监督和调节等活动。何时开展活动,对活动开展的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围绕学生安全稳定工作,这些时机有开学初、重要纪念日、第二课堂、学期末(寒暑假期)等。比如,对开展生命(自我保护)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安排,大多数高校选择在开学期初,也有的选择在五一假期、十一长假、寒暑假前;又如,大多数高校安排开展生活急救、中毒急救、自然灾难急救、防范艾滋病知识、防暴力、防毒、赌、烟酒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时机为重要纪念日。这些时机的选择都包含了特定的季节规律。

3.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的确立是客观条件与主观认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季节性规律不是主观向往的结果。没有必要的内外客观条件,就不会有季节性规律。高等教育的自我特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都是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的内外条件。另一方面,季节性规律同样需要强烈的发展意愿和敏锐的战略洞察力,有利的内外形势并不能自动形成季节性规律。因此要着重研究和探讨这一必然规律,并且依据它来正确地规划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使行动更具有高度的、必然的、现实的、规律的“目的意识性”,具有重大意义。

二、开展季节性规律研究对提高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有重要意义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不断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是否有效把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的季节性规律,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成效有着一定的决定作用。

1.工作目标上,防患于未然。我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如何“预”,“预”什么,何时“预”?这些问题都会因为工作中掌握了季节性这一规律而得到解决。春季往往是学生敏感、多疑、焦虑等心理疾病的频发时期,学校就要及时提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6月是因各种因素拿不到学历、学位证书,以及未就业和延长学习年限学生群体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时期,学校就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密切关注这部分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认真开展谈话,及时教育引导,切实防范学生不稳定事件发生。

2.工作安排上,有的放矢。“五一”“十一”、寒暑假是学生外出旅游的时期,我们就会采用加强外出旅游知识技能培训,强化学生外出请销假制度落实,签订学生校外安全自我承诺等措施,来防范学生在外出时被骗、被打,以及交通安全等事故的发生;春节是校园流行性疾病爆发的时期,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学生教室、食堂、宿舍等公共生活区卫生清扫,开展春季流行性疾病知识防范培训,增加校医院药物储备等方式来予以防范和治疗。季节性规律使我们在工作方法的选择上做到了有的放矢。

3.工作内容上,重点突出。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重点。学生工作千头万绪,事关安全稳定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而这个季节性规律,则为如何在特定时期安排特定工作提供了便利。依据季节性规律,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一个时期突出一个或几个重点,这就是我们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战略思想,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三、基于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应强化的几点工作

1.加强研究,在季节性规律上下工夫。积极开展研究,是妥善应对形势变化,确保工作成效的不二法则。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稳定的理论研究工作,注重规律性的分析和总结,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成效。

第一,要科学制定大学生安全稳定时机选择调研表,深入调研,宽范围、多渠道了解开展安全稳定教育的最佳时机。新时期,涉及大学生安全稳定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人身安全、财务安全、心理安全、学业安全、运动安全、社交安全、信息安全、性安全、消费安全以及就业安全等。每一项内容,在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下,都有着一定的季节性规律。通过调研,学校可以掌握到学生的心理暗示,并依据这些暗示规律,科学确定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

第二,要认真总结分析和探索实践,透过表象深入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真归纳和总结特定时期学校的工作要点,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生安全稳定事件在某一时期的出现频率。依据结果,确定某一时期的特定安全稳定工作要点,形成规律,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现实要求。必要时,建立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月度工作表,使每月重点工作一目了然。

第三,要加强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和社会形势的研判,对影响大学生安全稳定的因素进行前瞻性分析和研究,深入把握当前学生安全稳定教育和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使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前,诱发大学生安全稳定问题的原因纷繁复杂,涉及自然、社会、学校管理与服务,以及家庭和个人等多个方面,高校必须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角来予以认识、看待和研判。

2.强化意识,在加强安全稳定教育上寻成效。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加大了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投入力度,但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构建何种运行机制,安全教育是否应该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安全教育课是否应纳入学分制的范畴等问题,从上到下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即使搞点安全教育,也只是零敲碎打极不正规,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没有主渠道,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强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首先,从整体上应当建立统筹兼顾的领导体制,具体实施和全面负责安全教育工作,规划和制定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要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列入高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并加强师资、研究队伍建设,确保安全教育课时充足、理论更新及时、教学内容丰富,形成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的良好局面。其次,从方法上,要妥善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不仅要依靠传统讲座、报告来进行,更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动漫、QQ、网站等来开展,有些甚至要依靠专业课教学实践来进行;不仅要进行集中地灌输式的教育,更要强调教育的渗透性、潜移默化性并与生动的现实案例、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全过程的“安全”防火墙。最后,从时机上,要尊重客观规律,依据季节性规律有重点安排教育内容。一方面,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要做到使广大学生警钟长鸣;另一方面,要依据规律,把握时机,有侧重点来选择安全教育的内容,在一定时期选择符合本时期特点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3.加大投入,在长效机制上求突破。第一,要拓宽思路,从安全稳定工作的长期发展考虑,结合安全稳定形势和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安全稳定教育的内容,妥善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和方法,把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季节性规律,以推动安全稳定工作的不断发展。学校要列出工作专项经费,确保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研究课题广泛、深入、持续开展,确保广大学生工作者参与研究的热情不衰。第二,要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队伍梯队建设。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思想素质与政治敏锐性,提高他们对安全稳定教育的重视度与责任心。加强业务培训,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并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研究。

确保大学生的安全与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的自身建设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立足于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我们必须坚持着眼长远和把握全局的思想方法,超越眼前看到长远,超越一切看到全局,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孤立和偶发的现象所误导。各高校要立足于工作实际,深入研究把握工作中的季节性规律,既不能把某个短暂、局部的有利时期等同于季节性规律,也不能因把握难度大,研究不够深入就否定季节性规律的存在。

[参考文献]

[1]韦庆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2).

[2]李楠,黎霞,程根银.正视大学生安全教育[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0).

篇2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更好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阅读能力。心理语言学不仅为语篇理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依据,更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研究的有力依托。

英语阅读课堂教学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探讨最为合理的阅读教学模式。语言学理论是他们进行研究的依托,而以心理语言学理论为依据进行的深入研究更是值得重视,从该角度揭示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可以使更多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更快更好地确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最佳模式。

一、心理语言学与阅读

“语言理解”是心理语言学集中讨论的话题,简言之,就是研究人们是如何理解语言的,其中包括言语感知、词汇提取、句子加工和语篇理解。而阅读正是将这四个过程进行综合运用的体现。

在语言感知条件的研究方面,“语境”是影响言语感知最为重要的条件。语言感知研究的另一个领域是“书面语言理解”的研究,这牵涉到“视觉感应”、“字母辨认”、“词意确定” 以及“信息记忆”和“信息组织”等方面的探索。在“词汇提取”的研究方面,其探索主要集中在“词的基本元素”、“心理词汇的研究方法”、“影响词汇提取和组织的因素”和“词汇提取模型”等四个方面。马斯伦(Marslen)和威尔森(Wilson)提出,当一个人听到一个词的时侯,该词所有的语音邻词都会被激活。无论是哪一种理论,都很难适用于解释语言理解复杂过程的全部,但是,每一种“模型”都强调“激活”理论。

句子理解是语言理解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够理解语言,是因为信息接收者和信息输出者的心目中有着共同的语法规则或“约定”。然而,句子理解研究并非如此简单,这里还牵涉到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问题,仅以A说的“It’s too warm here.”一句为例,如果B从该句的字面意思去理解,他很可能就没有理解A的真正指意。因此,句法加工便是心理语言学在语言理解方面所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句法加工的研究涉及到“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关系”、“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句子结构的分解”和“从句的加工”共四个问题,主要探讨人们是如何通过句法加工来理解复合句及其指意的。 然而,要正确理解语句,句子记忆也是重要的一环。

“语篇理解”的研究而论,基本上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语篇连贯和理解策略的研究、语篇记忆的研究和语篇处理的研究。就语篇连贯的研究而论,由韩礼德和海森(Halliday & Hasan) 提出的“上指”(anaphora) 和“下指”(cataphor) 成为语篇连贯研究的一大主题。但无论是“上指”,还是“下指”,讲的都是语句紧密连结与语篇连贯的关系。在语篇理解策略的研究方面,语篇信息的“已知或未知策略”、“直接匹配策略”、“搭桥策略”以及“回顾已知信息策略”成为讨论语篇理解的重要思考线索。有关语篇记忆方面的探索,由巴特莱特(Bartlett) 提出的有关人类认知系统的“组织计划构架”仍影响着当今心理语言学有关语篇记忆的研究,他认为,记忆是活跃的、有创建性的,是有计划的。就语篇的记忆而言,“命题”和“推理”成为研究的中心。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不仅话题的辨认和句子的组合与语篇记忆密切相关,语篇理解也有助于语篇记忆。在语篇处理的研究方面,“语篇处理模型”成为研究语篇理解的中心内容,诸如“语境模型”、“连接主义模型”、“建构与结合模型”等,均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语篇理解的过程。

由以上的语言心理学对语言理解的相关理论分析中不难看出,“阅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是读者单方面的’对号入座’式的单纯语言活动”。 语言学家古德曼(Goodman)还曾把阅读的心理语言过程分为“体验”、“预测”、“验证”和“肯定或修正”等四个过程。这些过程构成了一个彼此相联的、周而复始的理解、消化和表达的循环过程。他所阐述的阅读心理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处理策略等三者互相作用的过程。

语言学家威德森(Widson)教授1979年曾指出,“阅读不仅是获得信息的过程,而且是解释信息的过程。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取决于他原有的背景知识和语言信息的重要性”,“阅读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四方面意义的复杂的脑力劳动,那就是认字、释义、思考和贯通。” 这其实正是心理语言学观点对于阅读的总结和概括。归根到底,阅读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心理语言活动,通过赋予文字符号以意义,来达到理解作者思想的目的。因此,我们往往把这种阅读活动认为是“视觉的谈话”,是阅读者与写作者之间未谋面的交流。

纵观有关语言学家对阅读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发现,阅读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并不是读者不需要任何努力即可从阅读材料中了解到不曾了解过的东西,也并不是仅仅辨认出文字即可;相反,阅读是一个积极的心理过程,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之间相互交流的主动过程。读者不单纯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通过运用其所学的语言知识、文体辨认能力、以往的阅读经验以及已获得的阅读技能,来充分调动视觉、记忆和想象力等各种思维能力的积极活动者。因此,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读者不断运用头脑已有的知识,对读物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及含义进行选择、推论、记忆,达到最后理解的心理过程,是一个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阅读的真正意义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

二、心理语言学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依据心理语言学对阅读特点的研究,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诸多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可运用的方法,并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启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转贴于

1、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过多的讲解及其他的语言活动来代替学生自己阅读的心理过程。单纯的老师讲解、学生听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不能投入更多的机会来实践阅读的心理语言学过程,因此违背了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因此,他们必定要经历从“非自由阅读阶段”到“自由阅读阶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读,同时不仅要注重精读课的教学,也决不能忽略泛读和快读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通读、略读、查阅、评读的能力,要为学生创造符合心理语言学模式的阅读环境,让学生真正经历阅读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

2、注重文化背景知识传播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一个人所赖以成长的文化语境将会直接影响他自己要说的话和对对方所讲的话的理解与解释。如果学生缺乏对这些背景知识的掌握,势必会影响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准确理解,有时甚至会产生误解。因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首先把与阅读材料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及本课文中呈现出来的背景信息解释清楚,要让学生知道这种语言的母语使用者是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的,要让学生了解母语使用者是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的,扫清阅读理解中文化知识方面的障碍,弄清历史背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3、鼓励学生提高自身潜力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是把零星的信息升华为概念,也就是将阅读材料的感知输入转化为对阅读材料的最佳理解。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理解是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外语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利用所掌握的文化背景和外语语言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全面准确地理解文字中所表达的各种信息。由此可见,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充分发掘并发挥自身的各种潜能,加强从语篇水平上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辨证、分析、推论及综合理解的能力。

4、积极创建语境,加强学生阅读技巧的训练

在阅读过程中,语境对于将文中信息作为语篇理解的线索,综合运用阅读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建语境,是指找出篇章的理解所依赖的各种语内境,把握篇章内新的语义联结网络。篇章内部的语义联结,体现在段落与文章中心、段落与段落、句子与段落中心、句子与句子、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并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将此种语境的建构程序运用在课内外的阅读训练中,例如,如果学生掌握了可根据阅读材料上下文的信息及词的前后缀来猜测词义这一阅读技巧的话,就不会因一词的障碍而使阅读的内容支离破碎、无法理解。在语境中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技巧可以达到获取不同信息的阅读目的。

5.、以阅读为切入点,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技能

在以往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阅读所能培养的英语应用能力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阅读即“读”的能力。而资深的英语学习者及英语教学者都十分清楚这样一个道理,即英语运用能力其实是一种综合技能的体现。只有将听、说、读、写、译之技能有机融合,综合运用,才能体现语言之娴熟,其中各项技能本身无一不体现了将人类的各个生理感官系统功能相结合的共同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他方面的能力割裂开,应以阅读技能为切入点,综合并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综上所述,心理语言学从理论方面对语篇的理解和分析提供了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并从实践方面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给予了重要启示。笔者相信会有更多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加入到研究心理语言学对阅读教学影响的队伍中。

参考文献

[1]滕玉梅,薛亚红.以心理语言学为依据探讨英语阅读教学新模式[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6,(1).

篇3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阅读心理;阅读倾向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283-1

高校图书馆的阅读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及教职人员的阅读,而每个阅读者又是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阅读心理及阅读倾向。对阅读者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了解到了学生的阅读情况,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才会更契合于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使读者在图书馆获得最大收益。

一、阅读心理

(一)概念解释。阅读心理就是指阅读者在在阅读过程中由于社会实践的需要产生的一些阅读需求、阅读行为、阅读倾向、阅读兴趣以及实现这些阅读目的的心理过程。人们的性格年龄、性别、学历、水平、所学的专业、生活环境、生活经历、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等因素都是影响阅读心理的重要因素。

(二)由于阅读需求的不同导致的阅读心理的不同:1.进取型心理阅读。这一类阅读者的进取心理很强,他们往往是为着长远的目标着想,为以后的事业而努力拼搏。这类阅读者总是感叹时间飞逝,总觉得一天时间不够用,总是想弥补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之处,因此他们的求知欲十分强烈,希望尽快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多学习一些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2.完成型阅读心理,这一类的读者大多都是为了完成某些学习任务才阅读,比如很多学生都是待到老师布置了学习任务才去图书馆借书看书,平时不注重知识的积累,临阵磨枪,这类读者往往是粗略的阅读,他们阅读资料的目标相当明确,针对性强。这种阅读心理往往在期末作业完成、学年论文和学年总结上最为常见。

3.娱乐型阅读心理,这一类的读者大多都只对娱乐杂志类阅读感兴趣,由于对自己前途及目标还不明确所以就显得比较忙,他们往往就把阅读当作一种消遣之物。

爱好型阅读心理,很多时候,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或者是在完成自己本专业学习任务之后,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的进行阅读,这类阅读可以是音乐美术,养生体育工艺品制作厨艺等,以此来扩大知识面,缓解平时学习的疲劳,陶冶情操。

(三)研究阅读心理的必要性。读者的心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实践活动,对阅读者阅读心理的研究,有利于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分析阅读者的类型,从而更科学更合理的帮助读者进行阅读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更多实际性的帮助。

二、阅读倾向

(一)概念解释:阅读者个人或者阅读群体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倾向,一般可从阅读者的年龄职业性别学历性格等方面划分,由于每个人的阅读动机不同,所以阅读倾向也是有很大区别。

(二)新生的阅读倾向:他们的阅读更倾向于阅读的好奇及娱乐性。由于新生刚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生活都很新鲜而且新生刚经历过高考,为了应付高考,他们往往是为考试学习,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他们的阅读面很窄,课外知识十分贫乏。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环境,他们往往愿意利用更多的时间来接触新知识、新事物,从而充实自己,拓宽视野,弥补自己知识面的不足。因此他们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三)毕业生的阅读倾向:对毕业生来说,他们的阅读更注重实用性。现阶段的他们面临着毕业论文和答辩,所以学生经常会到图书馆看一些与论文写作相关的书,而且有的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职业定位还不是太清楚,因此需要阅读一些与求职选职面试如何适应职业生涯以及以后再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该如何解决的相关的书籍。总而言之,这类学生所阅读的书籍大多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所以他们更注重阅读的实用性。

(四)教职人员阅读倾向:由于教师的阅历、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不同,他们的阅读目的动机和要求也就更有针对性,教师的阅读往往都是主动的接受书中知识,然后对所读知识内化成具自身特点的知识。他们的阅读往往具有研究性质,其水平及层次更高。教师对阅读的要求更高表现在知识的精和新两个方面,他们既要把世界先进的知识成果作为参考对象,又要了解学科内的最近动态,已达到知识的及时更新。

三、小结

现代社会阅读越来越重要,因此对阅读者心理和倾向的分析尤为重要。所以高校图书馆开展对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倾向的活动就很有必要。当然,对阅读者阅读动机阅读行为阅读能力方面的研究也需引起一定的重视。我们在上面说谈及到的各类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倾向表现上都不是绝对的,他们有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之处,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对阅读者各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加强,以此来推动阅读的普及,也让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和阅读者更加密切,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两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图书馆在高校整体的阅读运作中更好的发挥信息指导和知识宝库的作用。从而使阅读者在阅读中做最大的收益者。

参考文献:

[1]林秉贤.社会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2]周红.大学生读者阅读心理初探[J].晋图文学期刊,2001,(1).

篇4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 广州 510970)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客观的叙述,表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各种关系和影响程度.并且作者认为在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还应该对学生的各种心理情绪加以了解并且对不良好的心理活动加以改善,从而促进建立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环境.

关键词 :学生;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23-03

1 前言

“健康的心理保证健全的身体”是英国著名教育家在从事教学事业时说过的一句话.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的生活节奏都有所加快,高速运转的城市当中,我们的身体也长时间保持着高负荷的运转,要具备这样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比不可少的,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因此,对在校的大学生适当的进行心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能够及时的发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看不到的问题,并且把这些问题加以总结寻找解决办法,让在校大学生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走向社会.

2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的年龄段大多数是十八到二十一岁之间,这一时期正是青春期的中后期,这也是学生情绪波动最大的时期.这是一个容易受到波动的时期,也是学生的思维、情感、理念、意志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如果这段时期内,心理受到现实、情感、独立等思想情绪的交错发展,那么就会导致心理封闭,对学生的未来心理活动造成障碍.从全国的各项大学生心理数据研究报告中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从1989年的《健康咨询报》报告结果全国十二点六万的大学生中,其中百分之二十点二三有心理问题;再到1995年的沈阳大学生心理数据报告,对全沈阳的二七所大学校园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其中百分之三十是有心理活动疾病的存在;最后是我国心理教育学者对北京地区大学生心理的调查报告,在六千名的在校大学生中就存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百分之十六点五有心理疾病.以上的这些报告都在对我们述说着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都十分堪忧,并且这些数据并没有减少的趋势,反而是在逐年的上涨当中.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的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具备心理辅导的能力和义务,在学生的心理教育方面进行引导和疏导.

3 心理健康的含义

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每个人所追求的.人们传统的观念中,只要人的身体机能没有出现问题,那么这个人就是很健康的.但是伴随着我国医学理念的改革和发展,心理疾病慢慢走近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健康的问题.健康在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中的定义为“健康,不止是人的身体各项机能没有缺陷,完全健康的一个人还要具备优良的心理状态,从而使这个人有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那么心理健康的定义有是什么呢?全世界的心理学家都持有自己对心理的见解,“人心理的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可以激发人在生活中的潜能”这是英国的心理学家英格里的说法,但是日本的心理学家松田岩男则保持另一种说法.总体说来心理健康是包括生活的认知、意志的活动、情感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良好性格.以上所述几点表面,心理健康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保持治理的头脑和清晰的意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遭受到什么样的挫折都会努力去克服.

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正是处于建立市场经济化和实现现代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时期下我国的社会情况变得越发的复杂,让人们很难看清事实的本质,所以应该让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之前就尽快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状态,合理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指导水平就显得尤为关键.在我国最新出台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中提到,全国各所高效在重抓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在全国各个大学教育流程中,心理教育作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让在校大学生具备自爱、自率、自尊等良好品格,让学生的适应能力快速的提高,从而尽快适应这个残酷的社会.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得到加强是新形式下最主要的教育建设任务,教育工作应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把学生的心理状况放在第一位,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要不择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从大学校园走入社会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严谨的专业素质、合格的文化修养和身体素质,而且还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加大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是这个社会建设的需求,是大学为国家提供全面型人才的重要工作.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良好性格的培养和政治思想素质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当中体育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伴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大学校园的体育教学方式也得到了改变,当改革后的体育教学得到运用时,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塑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以后的体育改革当中还应该对这几点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到达更高的目标,这是大学体育教育工作的期望,也是作者以后前进的目标.

5 大学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5.1 不良情绪得到改善

体育活动中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标志是大脑的情绪活动,也是反映自身在体育活动中是否得到满足,这是一种人自身需求的表现.一个人要进行有效快速的工作,是必须要保持健康和稳定的心理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当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活动时,能最大化的给心理带来愉快和满足的感受,全面降低不良情绪的发展,起到安定情绪的功能,消除简单的心理障碍,对一些心理疾病也有减缓和治愈的作用,例如,抑郁症,改善压抑的心理环境,让人全身心得到释放.著名的心理学家伯格在1993年的心理研究中表明,有着不良情绪的人在经过了中等强度锻炼二十至三十分钟之后,心中的不良情绪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泄,所以说从这点看来,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自身不良的情绪得到发泄,从而达到消除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的目的,让自身的心理得到平衡.

5.2 智力的提高

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掌握体育动作要点时,必须是要有智力水平的保障,在进行体育学习时和其他的课堂学科一样,都是要让学生使用大脑的记忆思维和直觉感知来进行学习的,不同的动作要领和不同的体育项目在学生学习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大脑将会获得大量的氧气,是自身的脑力能够快速恢复.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反应力、思维力,是要经过科学的体育教育和合理的体育锻炼才能达成的,学生各项指标的提高也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吸收知识的能力更加强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因素相差很小,但是人与人之间的非智力因素则是相差巨大,并且具有无限的潜力,体育教学的过程是融合了知识、能力、身体、情感等多方面的教学方式,要使学生的情绪得到稳定、性格变的开朗、疲劳度下降,那么不妨来一次体育锻炼.最后在看到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不固定的,但是这些因素可以对人起到促进、强化、引导等作用.

5.3 协调人际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其实我们从生活中就可以发现,那些人际关系好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总是无比愉快、精神充实,对周边的发生的事情都很关注,在学习方面对于知识可以很好的吸收并且消化;反之看来,那些人际关系不是很好的学生,不管是学生还是生活总是郁郁寡欢、无精打采,对于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提不上兴趣,久而久之的就会患上心理上的各种疾病.然而体育活动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切,不同于其他的学科,体育在进行活动时,总是处于一种社会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不断的在发生着联系和交际,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克服孤僻胆小的性格,忘记生活中的不顺和伤痛,使得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到协调,扩大自己人际范围,从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心理学研究报告看到,其实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更需要社会环境,这种需求通过集体的形式表现的更为强烈,性格内向的人可以过集体活动得到满足.从心理学的研究报告中看到,其体育活动的基本目的就是使人们的之间的距离变近,让人们心中的孤独感得到解决,更加是培养人们在社会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4 行为适度

行为协调、反应适当是具备健康心理的人所独有的活动特征.行为协调是表示人的行为长期的统一,没有反复无常的情况;同时也是表示在特定条件下人的行为模式与平常保持一致.反应适当是指人的大脑的反应即没有非常的敏捷也没有非常的迟钝,外部对人刺激与人的反应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关系.体育活动的开展大多数都是在体育规则的制约下进行的,其中体育规则中是具有“公正、公平、公开”的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很好的诠释了体育运动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每一名学生进行的约束,使得个学生的行为规范符合体育运动规则,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很好的规范学生的活动方式,进而达到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5.5 健全学生的人格

人格包含着人在生活中的一切心理特征,而健全的的人格就是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就是自身人格的健全,所谓的自身人格的健全,是指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统一进行的人格,不同的大学环境人格的健全也是不同的,其中以下几点是比较有特点的人格健全形式:

(1)自身人格结构中没有出现太大的偏差的不足.

(2)在生活学习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严于利己、包容他人、明晓事理.

(3)应该在自己的人生核心观中添加积极进取的思想,并且以这种思想观念来支配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4)要具备相对于比较统一的心理活动特征.当一个大学生没有理由的怀疑同学在讽刺他,并且同学的任何解释都没有用,他总是保持自己的意见,那么这个学生就让自己的人格变得偏执,这也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表现.

5.6 心理疾病的治疗

在体育活动中治疗心理疾病的体育锻炼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慢跑,其第二种活动就是球类运动.经过大量的医学临床报告显示,其通过以上两种锻炼的单一心理疾病患者,各方面的心理疾病都有所好转,负面的情绪得到控制和降低,自尊感得到上升,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得以加强.但是混合心理疾病患者经过以上两种锻炼心理环境并没有得到好转,通过众多的医学资料看来,混合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有氧运动和不是很强烈的运动,有轻微的减轻和中度的减轻心理疾病问题.

6 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在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时开展心理教育,是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锻炼内心,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坚强和理性.其体育活动中的各项对抗不止是身体体能上的对抗,其实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博弈,永不服输、冷静分析、坚毅顽强等一些积极向上的精神都是很好的诠释了体育运动的整体教育模式.如果我们在设计体育活动时是有计划和有规律的,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强壮的身体还会有坚强的内心,让体育活动在心理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

7 结束语

经过全文的叙述,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的,是大学当中的任何教学模式都无法替代的.在大学教育管理方面,应该大肆弘扬“健康心理,体育你我”的口号,吸引在校的每一个大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来,使得心理教育的覆盖面更加的全面.我们的体育教学的老师应该在学校的组织下,定期对心理教育加以学习,了解常见的心理疾病,对心理学要有初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24(4).

(2)郤文忠.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1,19(1).

(3)张世兵,乔仁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

(4)卢碧.浅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4).

(5)付安全.体育教学必须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9).

(6)陈华伟.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J].总裁,2013(9).

(7)隋红.试析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J].山东体育科技,2010,24(4).

(8)汪红.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7(3).

篇5

关键词:高校教师;管理部门;激励机制

高等院校是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庞大教育系统。而高校师资管理则是这一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其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自适应系统,以便持续、高效、低耗地输出功能。在高校,正确地把握高校教师的需要特征,不断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并据此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相应的激励机制,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而且对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高校教师管理中实施激励的必要性

1.激励机制能有效的满足教师的需要,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心理学家认为,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它是人们由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求获得补偿的主观感受。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需要居于核心地位,是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内在原驱动力。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的开端,而需要的满足则是激励过程的完成,一定的需要往往要有特定的激励去满足。只有针对性地实施激励策略,了解个体的需要,才能发挥教师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教师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较为普遍而且有迫切要求的有:学历、职称、业务培训、科研经费、课程进修、国内外学术交流、住房等。当然,教师的需要也因人而异,具有层次性、相对性。因此,在实施教师激励实践时,主观上要有意识地把实施激励与实现上述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在可能的情况下,针对个体不同层次的需要,急其所需,分别实施不同的激励方法,以此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确保一个稳定优质的教师队伍的形成。

2.激励机制能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社会学家认为,人是社会人,人在社会中具有各种不同的身份,担任不同的角色,人们对社会角色的要求、认识也不一样,使得其行为不能始终符合社会的要求。在高校对教师进行激励时,一方面要给予表现突出的教师进一步认可、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增强自己作为一名现代经济时代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其他教师在对比中找出差距,从而修正和调节自己错误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地履行岗位职责。因此,有效的激励,有利于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群体氛围,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激励机制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励的过程包含三种基本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刺激变量、需要和动机等机体变量、行为反映变量。人们的行为过程,就其本质来说,就是由刺激变量引起机体变量产生激活与兴奋状态,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映,实现目标,提高工作绩效。激励无论从教师追求的目标,还是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过程来看,它是教师行为的动力系统。进行有效的激励,有利于营造一个不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群体氛围,对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鞭策和推动作用。在这种氛围下,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使教师的创造性潜力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在当前我国高教有形资产投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有效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功能的有效措施。

二、高校教师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复旦大学秦绍德教授曾经说过:“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管理的激励实践中,各高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物质性的激励,轻精神性的激励;重群体激励,轻个人激励;重职称激励,轻岗位激励;重行政、科研激励,轻教学激励等一系列弊端;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方面,一是重量不重质;二是心态浮躁,评价周期短,重眼前利益,不看长远效果;三是校内、圈内、国内自我封闭,在人才评价与激励上形成不正之风。”这是目前高校教师激励的普遍现象。我认为,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的管理者对激励的理解过于简单化。高校的管理者,其工作思路和模式或多或少的沿袭了过去人事管理的风格,认为激励就是提供物质刺激,激励就是年终津贴的发放和年度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认为高校教师激励与教师管理的其他方面没有关系。其实,高校教师的选聘、培训、职业规划、绩效评估、薪酬核算等,都是激励的内容,它们是息息相关的。高校教师是典型的知识型员工,他们的需要不同于企业一般的员工,仅仅从物质方面给予满足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对所有教师采取同一激励方式或手段,也是导致激励效果不显著的重要因素。

2.激励机制死板,激励模式单一。很多高校的教师薪酬与其课时数量、数量、承担课题数量等直接挂钩,导致教师片面追求多上课、多发论文或多做课题,忽视了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提升。在当今社会,高校教师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诱惑,缺乏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个别教师不思进取,教案几十年不变,发黄了还在用,下课时间一到,匆忙离开教室,离开学生。学生有事或有问题找不到教师。以至学生对部分教师意见较大。这是高校教师考核机制不健全的结果,也说明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不灵活,激励模式有待改善。

3.高校教师激励中公私天平的失衡。我国旧的教育管理体制一直不承认教师的“经济人”特征,排斥人的“自利”行为。过于强调个人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提倡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结果人们的“经济人”行为被扭曲,这是公私天平失衡的一种极端。其表现为有的教师,甚至是教授、博导过分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经济效益,过分追求个人名利。教学、科研本应是高校的功能,而教学理应是第一位的,而现在高校片面重视科研,以论文数量作为教师评职称的主要指标,导致教师不安心教学,上讲台的名教授更成了“稀有物种”。知名教授往往在某一学科领域颇有建树,有忙不完的社会活动,惟独冷落了讲台,成了“不教书”的教授,热衷于个人利益,热衷于社会兼职。这种脱离实际的公私失衡现象,其结果必然是制度效率的损失。

4.高校教师激励中物质激励普遍不足教师个人收入相对偏低直接影响了高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历史地看,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个人相对收入已跌至历史的低谷。如:1933年,各国立、省立和私立大学教授的月平均收入为20000银元,是当时一般劳动者收入的几十倍。1957年,我国高校教授的最高工资与机械行业工人最高工资的比率达到了3.2倍。而1998年,高校教师的平均工资只是城镇在职职工的1.33倍。

5.高校教师激励实践中物质激励的形式主义严重。个人收入与个人的贡献、业绩脱节,分配平均化现象严重。在我国高校中,职称、职务是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据,职称、职务越高,个人收入水平越高,无论贡献、业绩如何,同等级职称、职务者的个人收入差别不大。不同等级个人收入差距小,使得高校的职称、职务独具形式,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抑制了人们提高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约着高等教育效率、效益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6.高校教师激励中主观因素过多,随意现象严重。高校激励这种经常性的而且是很重要的工作,在很多单位有淡化的趋势:一是除科技成果奖外,其他奖励的评选条件模糊,评选办法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科学性不够;二是评选中仍有轮流坐庄的现象;三是重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或是该重奖的强度不够,奖金使用上有平均主义倾向。

三、不断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建议

面对上述的种种问题,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高校管理者的激励意识。一方面鼓励高校人事管理的干部职工学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掌握组织成员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高校高层管理者应该将高校师资力量纳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中,这有利于高校教师激励的制度化和科学化。高校管理者只有向企业管理者学习,重视高校人才的管理,形成以人才管理为首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使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完善业务培训机制,优化学历结构,满足发展需要。建立与完善业务培训机制是优化高校教师学历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迫切要求满足的发展需要。以某大学为例,根据2003年教学评估数据显示,3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共有333名,其中拥有博士学位11名、硕士学位193名、学士学位127名、其他2名,岗位涉及专职教师、教辅和行政。除部分教师已经开始读研、读博外,至少还有20%的青年教师渴望攻读硕士学位,30%的青年教师渴望攻读博士学位。这种情况要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具体如: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脱产进修等,以多种形式的培训来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

3.建立和完善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励机制。高校应该根据教师个人的兴趣、特长和能力,为其提供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机会,并不断创造条件,优化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术环境。一方面要引导教师提高对教书育人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产生很强的自豪感、责任感,激发其潜能和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任何有效的激励都应考虑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要不断完善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小环境,为教师的工作和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环境和氛围。

4.改善科研条件,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满足创业需要。教师创业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主体能力,又受制于外部价值诱因和条件,评价的科学公允程度以及学校整体教学、科研等基本条件都是决定教师需要强度的因素。美国大学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工作七年后可享受一年学术休假,从事科学研究或著书立说;英国凡有终身职位的教师每六年可获一年科研和著述假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虽不可照搬,但为提高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应该而且尽可能积极创造条件,如加大购买先进科研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教学研究基金、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科研成果转化基金;安排合理的学术假期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创造与成就需要。

5.关注收入,注重公平,满足物质需要。首先,报酬和奖励应当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的需求。管理部门要充分了解教师的困难,并据此确定报酬和奖励的种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报酬与奖励制度的有效性。例如,住房问题是压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身上最重的一座大山。对此,作为高校的管理部门,应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居住条件。对于这一点,不管是引进的人才,还是“土生土长”的人才,学校都应该按照激励的“公平原则”进行正确对待。其次,报酬和奖励的多少应与工作业绩挂钩,建立向专职教师适度倾斜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如果实行的岗位津贴制度,其级差差距悬殊,那么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公平原则”,使一些专职教师情绪低落,进而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6.高校教师激励既要遵循原则,也要适度灵活。企业员工激励的原则也适用于高校教师的激励,但高校教师激励还要考虑到其特殊性:首先,教师收益应与人力资本投入动态平衡,教师的收入、职称评定、生活质量等要与其学习、工作、科研等方面的付出和投入相平衡;其次,人性化与制度化平衡,人性化是激励的前提,制度化是激励的保证;再次,竞争与合作平衡,教师之间的竞争可能产生激励功能,但一味强调竞争可能破坏团结,不利于学术团队的建设,不利于高校品牌专业的建设,所以,高校教师的竞争应是合作基础上的竞争。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新

中图分类号:G441

2011年,教育部C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对高等院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作出了相应规定:高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1]。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各省教育厅也组织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集知识性、技能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其教学形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2]。而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无论在教育对象上,还是在教学目的上均存在很大差异。笔者所在高校结合文件要求,开拓思路,创新应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逐步探索出一系列适应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新途径。

一、联合兄弟院校师资,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高职院校大多没有心理学相关专业,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常会面临师资匮乏的情况。笔者所在学校既无心理学相关专业,也没有聘任相关专业教师。2011年初,接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尝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仅依靠学生处下属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4位兼课教师,需完成数千学生的授课,工作任务相当艰巨。2014年起,学校开拓思路,联合周边有相关专业的本科兄弟院校,聘请了12位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和中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与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兼课教师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团队,为在校生开设每学期4课时、共4学期16课时的课堂教学必修课,并于2016年4月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挂靠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全面负责教学、兼职和外聘教师管理与服务工作。

笔者所在学校学生人数近1万,必修课仍需开设大课堂教学,2-3个自然班合班上课。为增强大课堂教学实效性,兼职和外聘教师结合实际,创新应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就曾采用PBL教学法、体验式培训模式、案例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心理健康课程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知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

二、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心理体验课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4]。这与“互动・反思・分享”型教学模式不谋而合,其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内隐知识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其教学基本程序是:参与一体验一交流一模拟一反省一点评[5]。这也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主要过程。

高职院校学生相较于本科学生,实践能力较强,更乐于参与体验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活动。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自信心低、情绪控制能力较差等特点,亟需进行相关主题的心理辅导和培训。笔者所在高校每学期在全院在校班级中开设心理主题体验课,一学期一主题,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首先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邀请相关教师和专家开展全校各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咨询技能、朋辈心理辅导知识、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组织能力、相关主题活动开展方式和注意事项等。心理委员完成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后,回班级按照“参与一体验一交流一模拟一反省一点评”的模式,开展心理主题体验课,并将活动策划、总结和相关的视频影像等汇总成课程成果材料,上报咨询中心做课程考核。

心理体验课每学期4学时,和理论课一起构成学期必修课程,共8学时,0.5学分。截至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已连续开展5学期心理体验课,主题包括团队建设、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收效良好,学生反响积极。

三、联合教务部门,每学期开设数门心理公共选修课和慕课

除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开设主干教育课程外,笔者所在学校还联合教务部门,每学期开设数门延伸教育课程。此类课程多为公共选修课,部分为专业选修课。课堂教学课程如《沟通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等,由学校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教师向教务处申请批准后开设,在校学生可自由选修,开课教师负责选修学生的授课和考核工作。网络课程(慕课)如《大学生恋爱与性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心理学》、《消费心理分析》等,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供全院学生选修,设置慕课导师,管理课程修读和考核。

据调查,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对心理学相关选修课程的兴趣常常高于其他类型课程,每学期选课时,此类选修课程常常会出现一课难求的场景。以本学期为例,两类心理相关选修课程覆盖在校生一千余人,为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讲座

课堂教学之外,笔者所在高校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依托每年5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和10月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心理活动月系列活动,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堂的延伸,在全校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素质。同时每年定期举办十余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系统讲授心理卫生专业知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目前,笔者所在高校正在筹划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拓展手册,将课堂教育课程、心理体验课、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和活动等,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拓展教育规划,并写入培养方案,要求在校学生须按规定完成一定数量各类型教育活动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

[2]孙福兵.高校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研究述评[J].校园心理,2015,13:314-315

[3]张楠.大课堂背景下增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4:206-207

篇7

目前的社会就业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状况。而且高校教育已经逐渐普及,大学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需要就业的岗位数量,这就直接导致就业岗位与人数严重不协调的局面。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受到沉重的打击,一部分大学生甚至因此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情绪,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和面对未来社会环境的应变能力都是非常不利的。学校和社会应该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给更多的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发展空间,减轻大学生因就业困难带来的心理压力,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并逐步执行下去。

1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现在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已经脱离了原始缓慢的发展节奏,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其发展速度相当快,并且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能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一些专家等能够轻而易举地了解并熟知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并结合自身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大部分人仍旧不能深刻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不能准确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所以,这一部分人只能在自己所在的岗位做着跟过去经济发展相符的工作,忽视了必要的学习,忽视了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这就直接导致自己的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这一部分人只能逐渐被社会淘汰掉,面临下岗的局面。所以,面对新形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们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不断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要熟知社会经济的发展动态,这样,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才能在属于自己的工作领域获得一席之地。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要在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日后的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2经济新常态视野下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21盲目从众,不务实际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很多人存在随大流的思想和盲目从众的心理,这样的心理活动必将使得这些人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面对就业,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高度审视自身的发展状况,不能将自己的综合能力放在正确的位置,只是一味的模仿他人,将别人的思想当作自己判断事物的标准,导致在就业中不能明确其发展方向,影响正常就业。

22就业懈怠心理

很多大学毕业生由于毕业之后不能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一度灰心之后便不再寻求工作机会,或者不能以正确的就业观来选择工作,这对就业都是很不利的。

23挫折悲观心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但是有的人能够正确面对,积极克服,但是有的人却不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只是一味的抱怨,逐渐对生活和自己所做的事情失去信心。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如果对自己的期望太高,就会在选择工作的时候遇到很多麻烦,导致就业压力的心理问题,这种不能客观的,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就业的毕业生,对就业和心理都是不利的。

3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31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新型产业的不断出现,很多大型企业等经济发展呈现下降趋势,很多高学历并且有着各种丰富经历的老员工面临着下岗的困境,当大学毕业生看到这样的情况,会自然对就业产生畏惧心理。

32学校因素

很多大学毕业生在面对就业之前,不能得到学校的支持和相应的就业指导,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工作,学校不能给出正确的建议和引导,这就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之前不能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对就业表现出慌乱的不良心理。

33家庭因素

在很多家庭里面,父母双方都希望孩子能够找到好的工作,不仅要求工作单位发展状况好,还要求工资薪金高,这样的要求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这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是相当不利的。作为父母,应该结合孩子的发展状况,给出合理的建议供孩子参考,而不是为了追求好的工作而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

34自身因素

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入,缺乏严重社会工作经验,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不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遇到的困难,对于工作,不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对待,调整不好心态,做任何事情只能是事倍功半。4就业心理调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1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

大学毕业生在面临就业之前,可以学习必要的就业指导思想和就业指导课程,对于面试中应该保持怎样的心理和状态,制作怎样的简历,如何应对考官的问题等,都是在就业之前需要学习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工作,在选择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等综合做出合理的判断,切忌盲目跟从他人,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

42创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必然对越来越多的人要求越高。高校应该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状况,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和发展状况,不断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进行专门的指导和训练,在对一些技能等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切合实际所需,对学生进行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43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咨询与辅导

由于大学生在面对就业的时候,其社会经验等相当不足,心理不够成熟,这就要求高校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出一定的解答和指引。要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做出必要的指导工作,对于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要有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开导,以确保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篇8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政策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理论概述

1.校园文化的概念与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校园文化一般由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所构成,三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总体来说,通过很多研究总结所讲,校园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学校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这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学校的办学特色、校园风貌、学校里的各项组织制度、教学建筑、老师和学生等各方面,狭义的是单指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主流思想的认知和基本的价值观,充分展示了学校的精神面貌。

校园文化的建设体现了学校的师生的精神面貌、思维方式以及基本的文化价值观,也是在教学和管理实践两个方面的逐步形成的。所以校园文化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有示范、导向和凝聚的作用。极大地影响着学校里师生的价值选择、学术氛围和思维方式等等,最终形成了校园文化所有成员共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高校出现只重视物质文化而忽略了精神文化的等单方面重视一部分的情况,学校的物质文化固然重要,如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和科研设备,物质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所有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但是精神文化也非常重要,它是形成师生的价值观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学生刚入学心里生理尚未成熟,可塑性非常强,极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影响,所以在学校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另外学校制度文化也是重要一部分,它是规范个人的行为,保持教学正常秩序,使师生达到共同的价值观念。只有三方面都兼顾到,才能具有稳定性,不被外界所干扰,这也是我们要极力不断加强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内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高校根据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制定一些切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对这些目标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大学生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之后把这些活动的成果和先前所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和总结,从而可以观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性和效果性的程度,对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相互关系

首先,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有积极作用的,校园文化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政治的导向作用,保证校园文化的发展,坚持科学为指导,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和路线,正确的观念去引导师生,塑造崇高的精神和鼓舞师生不断进步,从而引导大学生获得正确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其次,我们国家一直保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所包括的含义是要以人为本,并把道德和思想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再次,大学生很愿意去融入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不仅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还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能力,这也是很好的融合和互助。

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因素

第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随之也很复杂,新的观念和思想不断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内心,而且也渗入了高校校园,提高了大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等等,为学生全面发展发挥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丰富了学生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享乐主义、道德缺失等不良极端的思想问题,如果大学生没有经过正确的引导,极容易走错路,发生不好的后果。再一个是网络的普及与应用,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视野,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是便利,同时也把大量的“垃圾”信息带入学生生活,本来大学生正是形成辨别能力和认知的过程,如果网络监管不力,极容易左右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会降低。

第二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到位,觉得学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用,从而不去重视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实践,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在信息涌入大量的社会中,有些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干扰使得片面化和绝对化,于是出现不清晰甚至错误的指导思想。

第三是学生所在的高校环境的影响。现在有的高校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道德教育,又加上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感到只有科研成果能说明一切,其实这是错误的指导,而且有的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很单一,首先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形式的单一和机械的灌输方式很抑制所带来的实效性。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校园文化建设政策

1.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要对校园进行科学规划,并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物质环境的美化不仅要注重校园绿化建设等,还要注意创造与之相适应的和谐的文化氛围,这就可以说不仅重视校园的景观建设,在建设校园的一草一木的过程中,不断要融入文化与艺术气息,让学生从直觉上感受到思想与精神的统一,能陶冶情操、对生活美好向往和关爱学习等,从而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学校同时要开展各种美化校园的活动,督促和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如有的高校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等活动,以游行、演讲等多种方式传达给每一个人。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意义工作。不仅能让学生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其次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要在网上加强宣传党的路线和方针,大力开发一些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软件,加强网络监管,从而通过网络培养学生的技能,开阔了眼界,最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学习,建立一种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2.健全高校各项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首先要进行大量的物质投入,使高校有完善的硬件系统,才能使教学正常进行,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费投入,从而可以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比如我们每年开展的“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各种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这些都是通过各方资金支持,学生的积极参加,活动才能开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其次要建立评估和反馈体系。建立评估体系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完善高校教育制度和提升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体系。信息的反馈是对于领导决策的重要指标,对于掌握各学院的实际情况的重要依据,根据反馈上来的意见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部署工作,对学生也有所了解,要建立与学生家长信息平台,这样会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逐步建立和实现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要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讲,培养他们自主管理是很重要的,在培养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这也是学生及其愿意去做的事情,只要通过正确的制度引导他们,不仅能锻炼学生学会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充分发挥自我的价值,而且克服掉依赖、懒惰等不好的习惯。

4.要积极治理外部环境,为校园文化提供健康的环境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部分,为了校内学生的健康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对社会环境进行治理。要不断地加大法律力度,健全相应的各项法律法规。积极治理学校周边的环境。对一些娱乐和商业等场所进行严格监管,同时学校也要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这样在共同努力的结果下,一定会为校园文化提供健康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杰.文学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文化建设[J].文学界,P252.

[2]王德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107.

[3]钱卫华,黄青.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9(3):10.

[4]姚军.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总第222期):110.

篇9

高校能够利用微博微信这一网络平台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看中了它对于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力。微博微信的特色功能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正确看待这一网络移动平台的特性特征,并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合,才能发挥网络传播教育的最大效果。

一、微博微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1.教育情感交互性。微博微信属于网络交互平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任何在微博微信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所以采用微博微信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中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主动被动关系就会不复存在,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当代社会认为,发表微博微信是典型的双向信息传播交流方式。而且微博微信没有时间空间限制,学生可以随时发信息获取沟通机会。通过微博微信这种相对宽松的交互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会有所提高。另外,大学生本身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不受约束地发表个人观点、心理活动及学习思路,这也能形成一种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快速普及。

2.教育客体针对性。微博微信互联网交流平台其本质是基于人的利益与需求所存在的,所以在微博微信上所展开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互惠互利、自觉自愿为基本原则。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对特定的个体、群体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满足他们的个人利益及需求。比如说带有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传播等等,允许大学生自主选择希望接收的教育信息,同时屏蔽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信息。这种人性化的教育信息传播很容易快速将大学生思想内化,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其原因就在于当大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自由接收信息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提高,也会更快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所形成的“教育链接”。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大学生更愿意利用微博微信来展开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而教师也能够通过交流内容来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及行为心理,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展开新一轮的微博微信思想政治教育。

3.教育方式多样性。微博微信能够被广泛使用,就是因为它的功能、传播方式、语言表达多样化。在传统中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从多方搜集信息资料形成教育模式,但微博微信却能帮助教育者自动获取大量信息,并以公众号的形式分类,建立专属网页板块,其中不乏声情并茂的视频、图片及语音,这就是微博微信中所提供的“微语言”,这也是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所不能比拟的[1]。

二、微博微信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

1.微博微信对大学生的挑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通过网络改变自己的认知力、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能力。但网络毕竟鱼龙混杂,许多大学生在这里应接不暇,存在甄别能力差的问题。如果利用微博微信向大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难免会为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难度和压力。经调查80%的大学生认为微博微信平台会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混杂在这复杂的信息传播体系当中时,就很难发挥它独特的教育作用,很容易失去教育导向。所以如何正确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宣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变得至关重要。

2.微博微信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挑战。微博微信是新事物,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提升提出了全新挑战。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当然不能再依赖传统教学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维必须求变,他们不但要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在心理方面跟上时展步伐,丰富自己的媒介素养,理解微博微信作为网络新载体的各种特性。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应该懂得如何通过微博微信来调动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思想政治学习的过程当中。考虑到当下来自于网络的微博微信信息相当丰富,而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抵触情绪,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在熟练微博微信功能应用的同时,也深入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行为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与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致力于创新思维,积极有效地开展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的微博微信教育活动。

3.微博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挑战。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能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的一切外部因素集合。微博微信作为新潮的通讯工具,如果希望用它们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高校教育者就必须对教育模式思路做出改变,适应新事物的发展节奏,所以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挑战也是空前的。

首先,它提高了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控制难度。微博微信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它的点对点传播模式与以公众平台、朋友圈为基础的传播环境覆盖面广且交互性强。但高校大学生容易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陷入从众趋同心理,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果不升反降。另外,微博微信平台是面向大众的开放式交流平台,在这里人人都是信息的创造发起者与传播者,这也为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控及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带来了极大难度的现实挑战。

其次,它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常是在半封闭的环境中,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一步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并完成的,它的教育效果有一定保证,能够实现对教育内容的及时有效控制。但是在以移动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微博微信平台上,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可控性将大幅度下降,许多外来内容会混杂于其中,仅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基于微博微信平台的教育是不够纯粹的,这也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2]。

三、构建基于微博微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大学生教育生态体系

1.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载体。微博微信应该作为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也成为大学校园中的重要教育载体。例如广东省某高校就真正围绕这一理念建设了校内的思政教育微博微信平台,他们主要通过三点来实现其操作。

首先,该校建立了专门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团队。该团队由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发起,并由学生会、团党委宣传部及校园网络中心共同参与建设,他们的共同职能就是确保微信平台在校园内顺利运营并发挥一定的思政教育功能。

其次,该校还搭建了基于校园范围内的微博微信二级公众平台,包括校级和院级两级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平台。校级平台负责将国家相关的主流意识形态内容渗透到微博微信信息中,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给校内师生,在丰富教育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扩大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而院级平台则负责执行和监督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利用微博页、微信公众号等等向大学生推送相关信息或学院通知通告。院级负责人和教师也负责将信息收集整理到微博微信平台上,将信息汇总给学校相关部门,达成信息反馈机制,让学校能够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状况。再者,微博微信二级平台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渗透到学校已有的其他网络公众平台中,以达到全方位且深入人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微博微信教育平台。高校应该灵活掌握对微博微信平台的运用,适当将线上微博微信与线下传统思政教育机制结合起来,打造一套虚实结合且完整的链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比如说在平日持续进行线上教学活动,而定期组织带有主题性的线下教学活动。所开展的教学内容强调贴近大学生生活和娱乐原则,利用线上线下的双重机制全面影响对大学生的精神教育。

例如在北京某高校专业院系就为其下辖的班级构建了“微信班级”。让所有学生都加入进来,这样就更有利于班级在新媒体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并做到现实与网络虚拟的深度教育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具体来说,该班级就组建了一个“在线政治学习平台”,每周五都会定期组织线上集体性政治研究学习,学习新的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而在平日里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平台组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的党政知识内容和思想理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政治学习当中。

在微信班级建立以后,班级内师生之间的话语沟通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班级管理民主意识也逐渐增强,人人之间的关系都变得平等,也使得学生更加富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让学生的主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该班级的“微信班级”也得到了全校的认可,因此该模式随后在该校有所壮大,目前全校已经有数十个微信班级,对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3]。

篇10

作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我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结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从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起,我们就一直在探求一种既适合我校发展的、又具有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经过多年的学习、摸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种较为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式心理辅导模式,从2006年9月开始施行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就我校的做法作个详细介绍。

我国中小学校传统的心理辅导的主要特点是矫治性,它只是针对一些有情绪障碍、行为偏差以及学习和适应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适应环境,消除各种异常心理和行为。这种做法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更无从谈起“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此,我们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式心理辅导”。“发展”体现在通过辅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其中包括促进学生健全人格与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化解他们的困扰,提高他们的自尊(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提高他们的智能(记忆力训练、想象力训练和创造力训练等),改善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心理指导),强化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挫折应付和情感调节),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习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等,使他们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又充分发挥自身的各种潜能――让他们既成人又成才。这也恰好和我校的教学理念――让今天的孩子作好明天的准备相契合。

理念的创新,要见之于行动的创新。我们的学校有几千名学生,要实现“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理念,仅靠心理咨询室的几位心理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有些学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培训,希望他们能在日常工作中渗透中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方法确实有其可行之处,不过也有不少缺点。如班主任身上的“政教”色彩太浓,其心理辅导很难获得学生认同――不少学生认为这是“说教”;至于科任老师嘛,刻意去做这方面工作不但耽误教学工作而且还可能惹学生的反感――越俎代庖。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找途径壮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

怎么壮大呢?借助学生的力量!我们具体的操作形式分为两种――团体宣教(宣传教育)辅导法和团体辅导活动法,其中的团体又分为大团体和小团体,如社团协会、年级、班、小组等。为此,我们组建了学校心理辅导协会(简称心理协会)。经过学校心理咨询室多方面的心理测试后,我们在全校学生中招聘心理辅导协会会员(每班至少两个,确保有一男一女),再根据他们的特长,从中抽出一些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担任协会的干部。协会的组成是:会长、编辑部、实践部以及各位会员。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指导、监督、审核和组织下,心理辅导协会在全校、各班级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成了整个发展式心理辅导模式中的中坚力量。

一、心理协会的主要职责和做法

(一)各班的协会会员

1.负责收集各班学生的心理问题,经过初步的分析和整理后通过书面形式上交给协会编辑部,每周一次。在这个环节上,会员要注意保密,不能在上交的资料中透露班级和姓名。

2.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后,应该主动帮助化解其困扰;若发现问题严重,立即向心理咨询室汇报,和老师一起探讨解决方法,并且密切关注当事者的言行举止,以防意外出现。

3.办好班里的“知心园地”。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会员们可以张贴一些和同学们密切相关的心理知识或具有很强的心理教育意义的生活故事(可以自己写或者从报刊书籍上摘抄)。每两周出一期。当然,这些内容必须经过班主任的审阅,经允许后方可张贴出去。

4.政教处将每月的第三周周三下午第三节定为全校各班(毕业班除外)团体心理活动课,届时将派专人进行巡视。各班会员协助班主任搞好这个活动(会员也可以向班主任申请由自己来组织这个活动),并写好活动总结,上交给协会。

1.将每周收回来的各班情况进行分析整理,从中抽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可借助心理咨询室的书籍或者向老师请教),提出解决方法或可行的建议。这些方法或建议经过心理咨询教师审阅后,再由他们在每周六晚饭后在校广播台以讨论的形式播出(在讨论中禁止出现对象的真名和班级,某些可能会泄漏个人身份的细节要经过艺术处理),同时通过书信形式回复相关对象。

2.办好会刊《匠心》,每两个月一期,稿件主要以学生作品为主。每班发五份,会员、班主任以及“知心园地”各一份。

(三)协会实践部

1.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实际,搜集或创造适用于全校各班开展的团体活动计划(方案),一般每次制订两到三个计划(方案),以备各班自由选择(这些计划必须经过政教处和心理咨询室审批后方可实施)。并且在活动开展时作好跟踪调查,对做得好的班在校公布栏里进行表扬。

2.每月不定期地随机抽查各班的“知心园地”,对做得好的班进行公开表彰,对做得不好的班则提出整改意见,若发现某班的会员工作很马虎,则向心理咨询室提出撤销其心理协会会员资格。

(四)协会会长

在心理咨询室指导下负责心理辅导协会的全面工作,组织心理辅导协会各部门协助心理咨询室制定、实施全校性的或全级性的大型活动计划(方案)。

二、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职责

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职责主要是:一是进行日常心理咨询,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及作好跟踪调查;二是对心理协会作好教育、监督和调控工作,通过培训、提供相关书籍、意见、审批、修改等途径,让每个心理协会的会员以及心理协会两个部门的人员都树立“发展观”,让他们在设计活动、出墙报、提出方法或意见时都要贯穿这种思想――尊重所有的学生,关注所有的学生,服务所有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在心智上都得到发展;三是研究学生心理问题特点及发展动向,制订相关应对措施和活动计划;等等。

三、发展式心理辅导活动举例

(一)讨论分析。在教师的引导和调控下,让学生以小组(8~10人)为单位,就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讨论,相互交流个人看法,集思广益,相互学习,使学生在情感或心智上得到教育或鼓励,也使学生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

(二)实践锻炼。如“注意品质训练”、“记忆技巧训练”等。

(三)自评自述。即在活动课中或在会刊上让学生对自己的某种心理品质进行叙述和评论,如“自我形象谈”、“做气质的主人”等。既锻炼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胆识和自信,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了广大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

(四)开展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2007年10月23日,我校心理咨询室在高一年级开展了一个以“关注心理健康,塑造阳光心态”为主题的活动。具体内容为:全年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心理图片展览,趣味心理测试,走近“全国著名高校”(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团队合作游戏――圆球游戏,团队合作游戏――笑容可掬(既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约束和荣誉感,又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心理故事展览(通过阅读这些心理的小故事,学生在与人相处、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等方面都受益匪浅),心理墙(以“感恩”为主题,贴出自己的心里话――感激父母、同学、亲友,让广大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友情、亲情,体会别人对自己的关心或感激,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等等。

在发展式心理辅导模式下,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整个学校呈现出了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不文明的现象减少,学生们正以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四、发展式心理辅导的优越性

1.发展式心理辅导使心理辅导重现生机活力。在学生眼中,心理辅导不再仅仅是治疗心理问题,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生活、学习质量。学生们不再戴有色眼镜来看待心理咨询,也不再对心理教师保持警惕或消极应对,能更好地配合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