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研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02:5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研修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数学研修总结

篇1

数学思维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数学的创造性离不开直觉思维。可是,我国的数学教材和数学教学过分强调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的训练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思维的真正乐趣,从而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数学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研修总结范文一本学期,我担任__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班主任团结合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出勤出力,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好课,突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研修总结范文二一学期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为了下一学年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下面是本人的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

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7、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8、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在本学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辅导的科幻绘画《太空花园》获寿光市二等奖,我班的刘小丽在市古诗词表演中获故事大王称号,为语文网络资源设计的脚本获山东省三等奖,辅导的作文《美丽的仙人掌》获潍坊市三等奖,

辅导王家帅在小学全国英语竞赛中获三等奖。

"进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考试成绩不稳定等。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研修总结范文三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大多数学生成绩较好。但也有少数几个同学基础比较薄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藏真理: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摧残。正因为如此“减负”的警钟一直长鸣!但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期,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最后,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事先准备好小黑板、作业纸等,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本册教材除了8个课时的小单元教学,其余全是数与代数的知识,其中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每节课课前花1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乘法口诀通过一学期的坚持,效果显著。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我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对后进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它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求之欲和上进心,从而自觉把身心投入到其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了,使学习成为他样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他样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补缺。

四、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找规律,再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得出结论。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太小了,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导致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一定会努力认真的总结、反思,虚心求教,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篇2

关键词:实践反思;小学数学;校本研修;模式探索

一、关注重点问题,让教师投身于校本研修中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不仅是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知识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有心理上的困境、教学中的迷惑等,这些都是教师没有办法回避、需要正式面对并且迫切解决的。

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调整校本研究的方向,研究主题更加明确,聚焦在教师实践过程中所面对的困惑和真实的问题上。例如,在“综合与实践”领域上,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实际教学投入的精力不多,甚至有的直接就忽略不教,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主题研究时,让教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教学困惑进行提问,然后让其他教师进行讨论,看自己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最后选择一些有共性的、代表性强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例如:

①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一个良好的数学实践活动课堂?怎样才能凸显出数学综合实践课堂的价值所在?

②如何才能协调好数学实践与其他领域各个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③如何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实践活动课题?

④如何才算是合理地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共鸣性比较大的问题,对教师的困惑极深,并且与教师、课堂、学生紧密地联合起来,如果解决起来,这些方面缺一不可。在校本研究的过程中,对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进行解答,就会让教师积极地投身于校本研修中,共同解决遇到的教学问题。

二、加强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

在小学数学校本研修模式中,教师不应该再把自己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对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形成统一的整体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沟通中,不仅教师能够获得优秀教师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同时还能把自己的教学观点和认识与大家分享,这样自己的经验就成为大家共同的经验,有利于整体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学校可以以教研组、年级组的形式组织教研活动,以此来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而教研组也可以采用共同备课的方式寻找更多的教学方式,发挥大家的经验和智慧,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备课质量,使教案更加新颖。作为教研组,我们可以定期组织一个研讨的主题,让教师根据主题自由发挥,各抒己见,然后大家共同交流、切磋,@样还能提升自己对研讨主题的进一步认识,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小学数学校本研修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让各位教师在网络上进行数学问题的讨论和教学经验的交流,这样交流的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也是对教师校本研修成果的有力保障。

三、充分发挥教学能手的示范作用

每所学校都会有自己技术过硬、讲课优秀的教学能手,这不仅是学生的幸运,更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是推动学校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此,学校应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组织其他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课堂上听课,或者是定期让教师做示范课展示,这样才能让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展现出来,让其他教师可以有机会观摩学习,以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学校还可以让教师亲手带几个徒弟,让经验欠缺的新教师能够快快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新希望。

四、自我反思,持续跟进

校本研修不仅是要建立起一个“学习共同体”,同时还要不断地坚持让教师有充足的后劲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研修结果。教师在研修活动上有所收获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认识上有所进步;另一方面是在行为上有所进步。把研究共识进行转化,才算是达到了对教师研修的主要目的。这里所说的校本研修不是单单的一个活动,随着活动的结束整个研修就结束了,这里的研修其实是新的开始,需要教师不断地反思,然后把自己在活动中所有的研修成果进行实践,通过实践结果总结出新的方式方法,并且能够及时捕捉在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决策,这样才算是成为教学真正的主人,这样也算是保证了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校本研修主要是对一种新型的教研问题的培养,是提升教学成果的重要

方法。

总之,虽然新型的校本研修模式已经开始有了雏形,但是还没有被小学广泛地应用起来,并且如果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补充,但是,不能否认校本研修模式的有效性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贡献。每个学校都需要加强对这种模式的进一步探索,使其发挥出真正的作用,这样才能让研修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研读;能力提升

对小学数学教材的研磨、解读能力是一名专业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一点应当引起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重点关注。教师对教材研读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能否得到提高,所以,以下笔者将结合研读数学教材的重要性,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以期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精心研读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性

1.研读教材是全面理解教材内容的基本手段

小学数学教材是由多名专家和知名学者经过细致的理论和充分的实践共同编撰而成,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最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最为前沿的知识汇总。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当在全面理解教材内容的基A上实施课堂教学,而全面理解教材内容的基本手段就是精心研读教材。

2.研读数学例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格式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教师在研读例题时,要充分联系本单元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将最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拿到数学课上重点讲解,避免题海战术。

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3.研读教材是制订详细教学计划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要制订详细的教学方案或称教学计划,如此才能保证整节课的顺利进行,而教师如要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就必定要精读数学教材,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制订出完整、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数学教材能力的有效办法

1.正确理解教材编撰者的编写目的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的设定多是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为切入点,然后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实践探究等活动总结出最终的数学结论。其次是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现象。最后是总结归纳数学结论,并挑选经典例题实现能力强化。在这样一整套的教学流程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基础,也是保证后续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在时间上应当尽可能简短,切忌不能过长。观察和分析生活现象是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可以适当延长教学时间。总结归纳数学结论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教导学生将具象的数学现象转化为抽象的数学用语的步骤。强化例题解析能力的训练是对数学知识的一种巩固的手段,并且这一巩固手段也是教学中常用和必用的。

2.有效梳理基础性的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概念可以说是教材中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只有学生将基础的概念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例题分析、习题解答、知识延伸等过程,否则就难谈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学生充分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教师就应当在课前精心研读教材内容,将本单元基础性的数学概念进行有效的梳理,让学生接受到系统化、整体化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特性”的知识时,教师应当在课前仔细研读本单元教学内容,确定本单元的基本教学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而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则可以通过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实例,如房顶多采用三角形的结构来展开教学,当然还应当重点向学生论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础概念,如此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分析、解题、总结的过程。

3.总结出各单元具有代表性的课后习题

教师通过对课后的练习题进行仔细的研读,挖掘出每个章节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讲解,可以有效提高习题训练的质量,并

且对学生思维的延伸也是一种很好的触动,避免了学生厌烦题海战术现象的发生。比如说,在教学“立体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时,其中有一道具有代表性的正方体体积的求解习题:将10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接成不同的长方体,那么它们的体积各是多

少?学生依据求解的目的很快便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结果,但是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对习题求解的掌握,还要教导学生将想象中的长方体形状用实际的物体拼一拼,或者在纸上绘制出来,强化小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

概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材研读的能力关乎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提高教师的教材研读能力非常重要,为此,教师应当正确理解教材编撰者的教学目的;有效梳理基础性的教学概念以及积极总结各单元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而在不断探索和总结中有效提高自身的研读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本学期小学数学学科研训工作要根据进修学校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进修学校整体的工作部署,强化"专家型、学习型、服务型"的教育服务意识;以全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认真履行教研员"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指导和服务力度。为我市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为基层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聚焦有效教学,关注常态课堂,不断提升学科教学质量;通过集智备课加强教师间学习交流,通过小数博客加强教师间网络研修,通过菜单教研加强教师间合作研讨;教研员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和专业素养,多形式培养学科骨干教师。

三、具体工作

2、开展"菜单式"教研,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将继续扎实开展"菜单式"教研活动,把高效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全市小学分为东、南、西、北、中六片,分年级全员参与。形式为菜单式教研活动,三月份筹备、调研、下单,采取集中调研,分片筹划,每片选出2名做课教师。四、五月份分片按单开展"菜单式"教研活动(每片一天,具体安排届时通知),内容为观摩、研讨、答疑,教研员针对菜单主题进行评课和专题讲座。通过此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教材的研读能力,从精彩的典型案例分析反思教学的一般方法与策略。

3、做好优秀课评选工作。坚持评选程序科学,过程安排周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把评优活动与新课标贯彻落实相结合,与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相结合,与教师培训相结合,注重在活动中发现新典型,提高评优效益。通过本次活动深入分析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小数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认真总结为小学数学教学奠定扎实有效的基础。

4、通过参与基层校晒课活动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教研员要加强晒课指导,现场研究指导,确保小学数学学科晒课质量。通过本次活动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以追求区域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验的有效提升。

5、加强薄弱校、偏远校、村小学和教学点的业务指导。开展学科教研员与农村教师点对点的服务。对薄弱的学校开展结帮扶对子、上示范课、做专题讲座、同课异构等活动。

6、充分利用小学数学工作室博客,加强网络交流的实效性。一是教研员要常态化网上学习、浏览博客,积极推荐优秀的网络资源并上传至博客,二是及时上传基层教师的优秀案例、评课体会、读书反思、问题研讨意见,做到积极跟贴,切实发挥博客的共享功能,三是以校为单位组织数学教师先看小学数学工作室中的视频课然后评课并在博客内讨论,提高教师讲课听课评课能力。

7、开展集智备课活动,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小学数学一年级和六年级的教学设计征集,及时形成案例文本材料上传小学数学工作室博客,与广大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充分发挥教研员引领指导作用和骨干教师辐射示范作用。

8、通过树典型校加快骨干教师培养,本学期发挥典型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主要采取观摩教学、经验交流、信息反馈、展示成果等,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对典型校骨干教师适时加压,向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激励这些教师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9、研究教学评价,用心编写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10、协助师训、学校、教育局完成有关工作。

附:各月份工作要点

3月份

1、政治业务学习

2、"菜单式"教研活动的筹备、调研、下单

3、组织学科网络教研(博客)

4、参与基层校集智备课。

4月份

1、"菜单式"教研活动

2、关注薄弱学校,组织学科送教下乡活动。

3、参与基层校集智备课。

5月份

1、"菜单式"教研活动。

2、课堂教学典型校调研。

3、朝阳市优秀课评选

6月份

1、骨干教师培养组织学科网络教研(博客)

2、关注薄弱学校,组织学科送教下乡活动。

3、出期末测试题。

7月份

1、整理上交各种业务材料。

2、政治业务学习

篇5

一、教书育人,无私奉献

自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并千方百计地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力争精益求精。随着教改的发展,我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我大胆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改革实践和探索,减轻学生的负担,力争让学生在自主、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历年来,我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教学成绩显著。工作期间,我既教书又育人,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做人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为人正直;在学习上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待人要宽厚,做事要有责任心;在生活上要勤劳节俭,生活俭朴。经常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做一个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由于我的出色表现,我曾先后被评为“xx市三八红旗手”、“xx市十佳教师”、“xx市骨干教师”、“xx市教学能手”、“xx市电化教学能手”、“xx市优秀教师”、“xx市教学能手”。

二、潜心教研科研,提高综合能力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设计技能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要参加相应的技能培训,接受一些系统性设计知识。学习的内容有一般为教学设计、教学学科和教学方面的内容。此外,教师要不断付出努力,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并且不断的学习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得到提升。对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构成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意义深远。

1.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设计活动和行为对教学设计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数学的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结构性和层次性。小学数学知识可以螺旋上升,从而逐渐向着“数学化”方向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前期、对每个单元教学之前等对教学进行科学设计,主要是从整体到局部的教学设计过程。站在教学过程上分析,可以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分成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单元教学设计能力以及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等等。站在阶段性的角度对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分析,可以顺着分析——设计——评价——调整这一顺序进行[1]。对于每个阶段而言,教学设计的能力上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但是在设计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侧重点。

2.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要素

2.1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分析能力

小学数学这一学了并不是十分复杂,其内容是介绍数学这种工具性学科的,也就是说小学数学内容十分简单,但教学上比较单一。因此,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并不是让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知识,而是通过趣味性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式,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打下基础,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充分的了解到了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但站在更深层次的角度进行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心底的热爱。因此,开设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是对教学进行设计,需要围绕“趣味性”这一因素;第二方面是教学的设计具备相应的“多元性”,通过“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提升,再利用多元性提升学生对学生的喜[2]。其次是对教学的进度进行分析,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7-12岁之间,这一时期的孩子对于较为新鲜的事物具有较大的兴趣,可以说新鲜事物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在学习过程中,也很容易丧失对事物的持久喜爱和追求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如何可以持久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认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需要围绕小学生的思维、逻辑和生活经验开展。

设计时,将小学数学教材中过于抽象的内容,通过相对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够更加容易,避免学生陷入复杂的数学知识当中。此外,进行教学设计,需要注重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和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思维逻辑相符合。另外,提出的问题需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考虑,可以使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形象化,并且培养的孩子的思维能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又涉及了具象性和差异性,教师要分析如何让组织的差异性得到扩展,使孩子学习能力被提升,这一问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性问题。例如,教师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具体提出的教学设计进行对照并分组实验,按照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选择,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掌握学生的需求。最后,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任务,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数学和认识数学,这一内容和教学目标还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可以提升孩子快乐程度的任何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提炼,应用在课堂教学当中。

2.2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包括设计技能

设计技能主要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整体设计,也就是具备设计方案的前瞻性。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因素有学生对课堂作业的不知、遇到问题之后的反应、对课后作业的审批等。这些环节均包含着整个过程当中[3]。此外,还要对教学策略进行设计,怎样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并且使课堂具备较强的趣味性,如何将相应的情境带入课堂当中等。最后是对教学的媒介进行选择和设计,现有的媒介中有教师、书本和黑板等。教师应当明确如何对这些媒介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如何对这些媒介进行正确理解。此外,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认识到这些媒介的重要性。这些内容也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2.3课后调整和发现教学问题的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问题,并进行课后调整的技能主要有对课后进行科学总结并进行客观性评价。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属于一个动态过程,在课堂教学之前,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进行科学重组和调整,进而实现对整体的优化。在课后,教师需要对整堂课进行客观性总结和评价,找出这一设计中缺失的部分,并对这些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小学生以及教师得到全面性的发展。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进行预设,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堂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课后的调整。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课后补救,进而结合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接下来课程的设计。与此同时,针对教学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或者经常出现的问题作出较为深入的分析,最终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结束语:

以上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可以被概括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性条件,也就是数学学科知识和小学数学教学教育知识;第二类是支撑性条件,也就是教学设计知识和技能。第三类是发展性条件,也就是教师的意识和态度。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科学理论和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并且不断实践,才能最终摆脱随意化以及经验化,使教学实践得到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梅赞.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调查及其对策研究——以参加广东省高州市2015年教育技能大赛的中小学数学教师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25-26.

[2]李孝诚,綦春霞,史晓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网络研修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03:56-61+67.

篇7

针对现实情况,我们的观点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进行全新的设计。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如何进行设计?我们的研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数学教学内容设计要科学化

我们认为,要使教学内容设计得科学,除了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无科学性错误之外,在对教学内容设计如何教的过程时,还要做到使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本身就是科学的总结。

案例:为了让学生理解大数1000的概念,我们再也不会象有的老师设计成让学生花半节课的时间走1000米,我们而是设计成让学生到网上查一些与1000有关的数据,或者是教师用实物投影或录像展示1000克重的物体、1000米长的路线、1000分钟的时长可以完成的工作及其相关的过程等。

在这里的设计,我们特别注意到了将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在本研究的两实验学校(青岛市南希望小学与平度市旧店镇大田小学),我们都进行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实验。

案例:青岛市南希望小学史老师所上的六年级的《统计》这一课,我们设计了多个让学生直接到网上自主搜索学生自己喜欢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大田小学的老师上的五年级的《统计》这一课,则设计了让学生利用EXCEL电子表格对所搜索的环保方面的、平度市招商引资方面的等相关数据,进行多种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制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对这些看似数学又看似电脑的数学课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二、数学教学形式设计趣味化

我们现在一些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缺少生气和活力,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对教学形式的设计。因而在本研究中,我们特别强调了形式设计的趣味化。

这些基本的形式有:游戏式、故事式、(体育)运动式、(自主)活动式、(网上)冲浪式。对所有这些用来装载小学数学内容的趣味教学形式,在设计与实施时,我们都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电脑技术的巧妙结合。

案例:大田小学设计的一堂小学数学的活动课,内容是“玩一个数学游戏并进行活动探究”。总体的设计方案是游戏式。第一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抢“30”游戏,看能否搜索到相关的资料。第二步,分二人小组合作玩这个游戏。第三步,引导学生找出取胜的秘诀,并分析与思考其中的道理。第四步,都知道取胜的秘诀怎么办,再引导学生改编这个游戏,仍然组成二人小组互玩改编后的游戏。第五步,要求学生课后分成若干组,用电脑工具,比如Word、PowerPoint、或者是FrontPage等,合作来制作他们的文档、或电子幻灯片、或简易网站,来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第六步,再进行课外拓展,请学生自己在网上冲浪,搜索到一些更好玩的游戏,并适当时候在班上举行“谁发现的游戏更好玩”的主题活动。这个教学设计,作者将其与英特尔未来教育巧妙结合,在平度市旧店镇未来教育研修班上,得到领导和老师们一直认可和表扬。

篇8

“朱乐平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于2007年9月19日正式开班。招收的学员以自愿报名、学校推荐为前提,经过笔试、面试,根据其已获得的教育教学成果进行选拔。经过层层筛选,工作室从75名报名教师中录取了28名综合素质较好的教师为首批学员。

“朱乐平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学期5年,分为理念提升和实践积累两个阶段,针对学员的个性特点、教学风格和研究能力,制定内涵丰富的培训菜单,以主题化、教科型、参与式、逐级培训等方式为抓手,以“一席讲坛、一本刊物、一个网站、一套丛书”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

一、以“大家讲坛”为载体,系统学习教育教学知识

“朱乐平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创办了“大家讲坛”,邀请学术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试图在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员走进名师心灵,与“大家”进行精神对话,以沟通思想、开启思路,扩大视野。同时,“大家讲坛”也是工作室内部学员思想交流、观点碰撞、理念思辨的场所。

做客“大家讲坛”,并做精彩报告的“大家”已有三十余人,他们中有中科院院士、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香港和台湾数学教育专家、国内知名院校教授、全国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数学教研员、教育局领导、一线骨干教师、优秀学生代表及工作站内部学员……

“大家讲坛”开办至今共做学术报告48场,学员交流28场。主要围绕着“培育教师教育精神”“数学教育国际视野”“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技术改变课堂——超级画板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数学本体性知识”“数学教学热点问题”“研读教材”“各领域教学特点”“课堂教学研究” “教学艺术赏析”“读懂学生”“错误研究”等主题展开深入细致的解读,在平等、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在对话式的互动交流中,学员系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完善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素养。

二、采用“阅读·思考·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水平

“朱乐平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重视培养学员的阅读习惯,采用 “阅读·思考·交流”的方式,提高学员阅读水平以及思辨能力。为了让学员及时了解国内数学教育界的最新动向,朱乐平老师总是第一时间为学员购买数学名著以及核心出版社的数学新书。

此外,朱老师还有计划地组织学员开展读书活动,通过推荐书目读与制定书目读、集中时间读与分散自由读、口头交流读后感悟与书面交流读书反思、撰写阅读导读等不同的形式,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2007年12月19日,朱乐平老师安排所有学员集中培训,开展“同读一本书”的研修活动,要求在9小时内集中时间通读一本书,撰写读书体会,并连夜集中交流,畅谈读书心得。

三、搭建《生命与数学》和“浙江教育资源网”平台,以写促思

《生命与数学》是“朱乐平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每月出版的内部刊物,是学员交流的平台。这本刊物记录了每一位学员培训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历程和所学所思所想。它倡导学术争鸣,学员们在这块园地上耕耘,不迷信权威,不随波逐流,坚持独立思考,据理判断,以思导写,以写促思。培训期间,学员的写作功底得到了锤炼,思辨能力得到了提升,有一百多篇于国内教学刊物。

朱乐平老师接受了浙江省教育厅和中央电化教育馆的聘任,成为浙江教育资源网特级教师工作室首批专家,并开通了网络“朱乐平特级教师工作室”,开设了“成长心路”“品味名师”“教学随笔”“课例研究”“好题欣赏”“实验研究”“校本研究”和“话题讨论”等栏目。网站记录了朱乐平老师以及他所指导的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学员的成长历程,为学员进行网上交流搭建平台,为学员自由争鸣创设空间。同时,工作室依托网络组织名师班学员与外地骨干教师进行网上教学对话和教学研究,发挥网络自由、真实的特点,在研究中碰撞出智慧火花,激发出研究热情。

四、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梳理教材内容,提升实践智慧

从2009年2月起,工作室在小学数学典型课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细化研究点,以几何教学研究为切入口,每位学员深入开展了“一节课”研究。“一节课”研究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启示、课程标准(或大纲)的要求解读与启示、教材编写特点分析与比较研究、学生情况研究、有关杂志上关于这节课的研究文章综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研究、数学思想方法、教与学的评价、好题推荐、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探索。

五、参与“支教”活动,依托校本教研,创新培训模式

“朱乐平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关注提高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时也十分重视发挥学员的辐射作用。由朱乐平老师领衔,工作室组成了多个实践小组到区内薄弱学校和省内薄弱地区开展支教活动。工作室组织学员参与了浙江省“百人千场”送教下乡活动、“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农村教师领雁工程”等。

篇9

教改项目是指学校优秀的教科研成果的推广活动。如何利用教科研论坛推动教改课改项目的实施呢?实践证明“论坛+项目+课例”的培训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

“论坛+项目+课例”的校本培训模式是以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以教科研论坛为展示舞台,配合学校试点项目的推进,策划与组织教师的校本培训项目。上学期学校教科室策划与组织的“教研组主题论坛系列——基于学为中心的教材研读”就是属于这一培训模式。以周前会“教师智慧大讲台”为展示舞台,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为基础,开展了全员式、课例化的校本培训活动。

一、项目引领式教研活动,确定校本培训主题

以项目引领教研活动,是指学校每学期确定一个学校主导型教改项目,并以该项目为校本培训主题,推动各学科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改革,组织开展相应的主题式教研活动。学校主导教改项目是在学校最近三年来有影响力的各级课题成果修改的基础上产生的教改成果推广项目。负责教师由学校有能力策划和组织项目开展的校级领导、中层、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担任。除了负责人外,还有4~6名项目核心组成员,负责计划的细化和项目的具体实施。

“基于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是2012学年立项的区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学校以省重点教研课题《基于“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研究》为主导,进行了全校层面的普及与推广,推动全校各教研组进行“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以下是项目逐步推进的流程:

二、三级递进式理论培训,以理论引领教师

项目教研,是以项目为题,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教师在完成研究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也是全校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科研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研法的一种。

以项目带动教研,必须让理论学习先行,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开拓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具体分三步走:

1. “学为中心”总体理论学习,冲击与提升教师的思想意识

“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改善教师的教无可厚非,但教完=学会吗?做完练习=掌握吗?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效果也应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动力、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科情感、同伴及师生关系等等。”这是夏雪梅博士《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的主要观点。以此为理论学习的挈领性材料,在全体教师层面进行解读与导读,提升全体教师的思想意识和教育教学观。

2. “学为中心”的学科操作理论学习,促进与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

一个好项目的全面推广,不但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引领,更要有可供教师使用的具体的操作技术。“学为中心”的学科操作理论学习,是各教研组依据“学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寻找与本学科相关的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操作理论。并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教研组讨论交流,梳理出适合本学科的操作模型和操作策略。

如语文教研组重点学习了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的《课型新艺术例谈》,梳理了以下一些语文新课型:

数学组重点学习了《徐利与杜郎口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型》,梳理出了两种可供学习和借鉴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型:导学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

3. “学为中心”的课例学习,提高与推动教师的课例解读能力

有了基本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型和策略之后,还需要有针对性的课例引领,才能为教师所真正接受并掌握。因此,在框架理论学习之后,进行课例学习就非常有必要了。这一理论的学习分教研组和备课组两个层面开展。从形式上具体又分两个方面:一是看网络视频。二是看书面课例分析。

三、课题微研式教材研读,开展小课例研究

课题微研式教材研读是指在一节课或一单元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以备课组为单位,以微课题研究的方式解读教材,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策略,采用针对性改进教学策略,并通过智慧讲坛进行介绍和推广。

例如,语文教研组在前期备课组主题论坛比赛的基础上,推荐三、四年级备课组作了题为《燃起段落教学的“太阳”——小学中年级“段落”教学的误区及策略》的主题论坛。先和大家分享了中段备课组在前期互相听评课活动中发现的段落教学的误区:①段落训练缺乏重点;②训练无序,缺乏层次;③读写不合,缺乏指导。又与老师们分享了中段备课组在实践中采取的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段落教学的策略和措施。如结合具体课例分享的策略:循序渐进,目标应分级把握;突出重点,教学如层层剥笋;感悟段式,仿写应写之有道等。

数学教研组综合前期备课组教研活动,以大组为单位开展了《基于“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的主题论坛。指出基于“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前必先通过学前调查,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弄清学生已经知道什么,疑惑之处是什么,会了哪些方法,需要怎样的教学材料和情境支撑才能调动已有知识和方法等,再以教学前测结果为依据设计与展开教学。并结合具体的课例《三角形高的认识与画法》(四年级),讲解如何针对学生的错例开展教材研读,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教材:“教材定义的高距离学生有多远?”“学生生活中已积累的对高的认识是怎样的?”“如何将三角形的高与学生已建立的生活中的高度进行沟通?需要怎样的教学材料作支撑?”备课组通过对比实验教学,总结出“学为中心的三角形高”的有效教学路径。

科学教研组以《课堂转型,我们在路上……》为题,以《钟摆的研究》的对比教学设计为例,介绍了如何从“传统课堂”的课堂教学向“基于核心问题引领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课堂教学转变。从“传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活动的界定”;科学课堂改革的主要内容;课堂转型转什么?走向科学探究转型活动的观察标志;课例研究等6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科学课堂转型的策略。

四、记录单式实践反思,促进教师深度研修

记录单式实践反思是指在学科理论学习之后,由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课例研修反思,并完成教师个人研修记录单。通过教师个人研修记录单促使每位教师将学习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并注意反思总结,形成书面反思文章。(见图)

篇10

前段时间,笔者对区内部分学校进行了校本研修调研,发现部分教研组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缺乏针对性,研究质量不高,研修成果梳理不清楚。仔细查阅这些教研组原先制定的教研组计划和研修活动方案,发现计划方案设计思路模糊,缺乏可操作性;有的虽设计了相应的操作策略,但与研修内容不匹配等问题。

校本研修的品质,需要在明确研修目标与内容的前提下,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研修过程,开展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活动,才能得以保障。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研究,就校本研修的过程设计谈两点思考。

一、哪些内容是校本研修过程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校本研修的过程设计是校本研修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修主题、研修内容、研修流程、研修方式、研修主体、专业支持、质量评估等诸多要素进行分析与思考的结果。

研修主题是研修活动前提。缺乏研修主题,参与者往往是即兴发挥,观点漫天发散,研修活动没有深度。然而,确定研修主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既需要扎根于教师的内在需求,又要基于研修活动的目的。如旨在提高教学技能的研修活动,我们可以以“如何提高课堂问答的有效性”为研修主题,基于课例展开持续、深入的研究。

研修内容是研修活动有效性的基础。不同的研修主题,其研修内容也有所不同。如,以“如何提高课堂问答的有效性”为研修主题,其研修内容可以是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方式及教师理答方式等。又如,以“教师课堂指导的有效性”为研修主题,其研修内容可以是教师的指导行为、指导方式、指导对象以及介入时机等。

研修流程及方式是提升研修活动品质的关键。校本研修的品质主要表现在问题解决上的研究性、研修过程上的合作性、参与方式上的实践性以及知识形成上的建构性。不同的研修主题与内容,其研修程序方式也是有所区别的。如,“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这个主题,其研修的流程与方式可以是这样:第一步,专家讲座、互动交流,深刻认识作业的功能,明确作业设计的实践路径与具体要求;第二步,修改某一课时的作业,写出修改理由,并展示交流;第三步,现场编制某一课时的作业,阐述作业设计及运用的思路,并回答同伴提问,展开互动讨论;第四步,总结提炼作业设计的可操作性,形成研修案例。又如,“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这个主题,在过程设计时首先对“实验探究有效性”作一定的思考,梳理其内涵和关键要素,然后再进行相关设计、开发工具、课堂观察、研讨改进、形成结论、应用实践等。

校本研修的过程设计除了要考虑以上几个关键要素之外,还需要把教师置于研修的主体地位,分析其需求与差异,赋予其角色与任务,构筑“学习共同体”;还需要积极争取研修资源支持,如对优质学习资源的购买等。

二、怎样的过程设计才能保证校本研修的顺利进行

从校本研修活动来看,其研修过程的设计一般可以从行动路径和研修策略两个方面来体现。其中,行动路径是研修活动的“路线图”,是研修活动的整体架构;研修策略则是具体研修活动中的操作方法的总和。以下就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1.研修活动的行动路径:规划研修进程,明确研修任务

研修活动的行动路径一般包括六个重要环节:(1)选择研修主题;(2)提供研讨素材;(3)组织研修活动;(4)整理观点并进行观点交流;(5)达成共识或建议;(6)行为跟进等。要让每个环节的活动都是有价值的活动,需要活动的策划者以一定的任务作介质,设计教师参与点,使参加研修活动的教师动起来、忙起来。同时,还要关注差异,为不同层次的教师设置不同的任务,如课堂观察环节,新教师可以侧重教学环节的观察与分析;有经验的教师可以侧重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情况的观察与分析;成熟的教师可以侧重教学目标与内容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处理等方面的观察与分析。

2.研修活动的操作策略:匹配研修内容,指向有效研修

研修过程的设计中,最为具体的工作,便是针对具体的研修内容与研修活动做出的策略设计、方法选择以及环节预设。

如针对“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直观解决问题能力”这样一个研修主题,提出了“数形结合,以数化形”“强调直观,以形析文”和“重视图例,突出关系”等三种策略。并在每一种策略的具体阐述中,又通过一张流程图来表达策略的操作过程。

下图便是第一条策略“数形结合,以数化形”的操作图示。在图示基础上配以文字说明:

第一步是化境为数,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抽象。第二步是以数化形,经历将数转化成多种形的过程,体验演绎。第三步将形归数,经历多形中发现共同点的过程,体验归纳。三步使学生经历数(式)与形转化的过程,积累数形结合的基本活动经验,奠定运用几何图形直观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

上述的操作策略内容明确,路径清晰,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后续研修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