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研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3 09:3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继续教育研修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继续教育研修总结

篇1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我县教育局组织了这次暑期继续教育培训,这次培训打破了以往的学习模式,使我们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学业务水平和听课、评课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成为我业务提高的好助手。虽然这次培训,由于特殊原因由刚开始的集中培训改为线上培训,但是老师们对这次培训都赞不绝口,而且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学习与交流中,使得本次培训获得圆满成功,我也从这次培训中受益匪浅。  

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是关系到教师教书育人质量的大事。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们教师在思想和业务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主角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用心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参加培训,使我对教学研究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要自觉地参与课堂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课改研究,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这次教师培训中,使我意识到教学课程的改变我们必须跟上新的教育理念。过去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经过学习,使我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所以在下工夫熟悉新教材的同时积极研究新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很快跟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提高了自己课堂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通过继续学习,首先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优秀教师还有很大差距。我虽然教过不同的年级,对所教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因此在我执教的第二次我要着重加强对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认真讲课,去研究习题,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必须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减少课业负担,多一些时间去体会,多一些时间发展其他方面的素质。   

总之,通过继续教育的学习,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同时也让我看到自己很多的不足,我还要和学生一样努力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学生共同成长。因为学习和学会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事,也是我们老师务必做的事!学习是永久的主题!我相信,透过这次培训,我将会对新课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也会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课改工作。

篇2

一、始终坚持了指导思想不动摇的原则

本学年,我校根据《宜宾市翠屏区2010——2011学年度中小学教师研训工作要点》《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中学部工作计划》和《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继续教育办公室2010——2011学年工作计划》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师、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研、继续教育工作。我校始终紧扣“课堂效益年”这一主题,确定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选择校本研修、项目研修课题;切实抓好远程非学历培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开展了读书活动,从而实现了教研活动、继续教育活动真正服务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这一目的,初步了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研、继续教育文化,较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好了务。

二、精心组织,严格管理

1、学年初成立了继续教育领导组,确保了教研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组长:(校长、书记)深入教研、继续教育第一线,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有效地促进各项活动的开展。

副组长:(教科室主任),始终坚持踏实工作的原则,深入各教研组调查了解,及时安排任务,全程监督实施。

成员:。各教研组长对本组工作尽心尽职,充分发挥领头作用,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2、继续教育辅导员:精心准备,认真辅导。

3、继续教育工作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三、本学年完成继续教育内容概述。

本学年,我校依据翠屏区教师培训与研究中心之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继续教育活动。

1、组织指导教师参加了第二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教科室安排部署下,指导教师按时参加培训并督促上网学习。我校语文、数学、英语各有5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地理、生物各有2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2、开展了读书教育专着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效益年”这一主题活动,全体教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阅读。读后各教师撰写了心得体验文章来归纳、整理收获。

3、青年教师培训。根据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确定了4个培养对象及指导教师。采取一对一的培养与教研组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经过一年的培养,青年教师成长较快,培养效果明显。在片区及以上教学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特别是李宇指导学生科技发明获市级一等奖。

4、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区级骨干培训,本校也加大培训力度。

5、远程非学历培训。本学年,我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采取教师网上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参加培训后各教师都撰写心得文章归纳整理学习所得。

6、开展“高效课堂讲坛活动”。在业务学习会上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及时了解高效课堂,魅力课堂的相关理论。

7、参加中学二片区组织的各种活动。我校积极参与中学二片区文科、理科说课竞赛。参加宜八中学科培训。

8、参加师训中心开展的各项活动。

9、本学年我校派遣等11人次到外地学习。

10、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上课、评课活动。

11、各教研组积极开展项目研修活动。

政史地组:农村初中政史地知识过手最有效的方法探寻

数学组:如何实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

艺体组:农村初中课间操改革初探

语文组:重视课堂提高效益的研究

英语组:宗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境创设探索

理化生组:农村初中科学课探究式教学研究

三、不足与反思

篇3

一、理顺关系建中心,规范管理促培训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覆盖我市教师全员,涉及面广,层次复杂。原来分设中小幼三个教师培训中心,分别挂靠两个市属大学,头绪多,条块分割,每年教师培训工作缺乏系统规划;职能不明,责任不清,已与高速发展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强烈需求不相适应。后经市教育局广泛调研、论证,通过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实施职能归口,终于成立了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并通过委局的统一领导和教师工作处的具体指导,统一协调与管理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心成立后,注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强化市级培训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规范区级培训的立项审批制度,还组织开展全市教师培训工作的运行与交流。这样,全市教师培训工作有序运转,市级教师培训项目逐步形成特色,区级培训异彩纷呈,既有效推动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又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二、深入一线做调研,按需立项接地气

开展按需施训是落实“以师为本”的培训理念的集中体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不同,城乡及不同区域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也不同,因此,只有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培训,才是有效且能赢得教师欢迎的培训。

每年进行市级培训项目设置之前,市局教师工作处会同市继教中心认真开展培训前的项目调研,坚持与一线教师、教育行政管理者和师训管理者座谈、交流,以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并在坚持我市教师培训的连续性的基础上,科学、整体地规划教师培训项目,努力做到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结合,短期培训与长线培训互补,理论学习与实践研修兼顾,力求项目设计针对我市教师实际,最终提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指导。

教师培训项目根据教师的需求而设定,深受参训教师的欢迎。特别是近年来,每年市级项目参训教师近15 000人次,参训率接近100%。由于项目设置和培训内容能吸引教师,所以参训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大有裨益。

三、课程设计精品化,资源整合优质化

教师培训,即给教师专业的引领和发现、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个人素养。只有做好教师培训,才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市场化运作项目招标,优质培训成效显著

从2009年开始,市级教师培训实行项目外包,即通过公开招标,广泛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整体规划,基本实现了“项目专业设计、政府公开招标、资质机构承办、区校两级协同、市级整体管控”的操作模式。通过招标信息的,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被引入武汉的教师培训活动中。这样,教师便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例如,常青第一学校的刘佳老师这样说:“我有幸来到位于首都北京的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由武汉市教育局组织的首届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研修班的学习。虽然11月的北京秋风瑟瑟,满地落叶,让我这个一直生活在南方的人感到无比寒冷,但培训课程如火如荼,专家高屋建瓴的讲座以及特级教师理论结合实践的剖析,不仅让我从理论高度了解到新时期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必要性,更让我从实践角度理解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这次培训学习对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既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又使我获得新的感悟,还令我明白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2.开发本地优质资源,锻造精品课程

我们注重本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并组织名特优教师集体研讨,以形成适合武汉教育发展现实的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市一线教师的优质资源库,旨在向全市教师培训基地推出一批精品课程和优质师资,以丰富教师培训的内容,最终适应教师专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各区也在积极行动,采取“内强队伍、外联优质基地”的策略,通过内修外习的方式,打造骨干队伍,提升区域教师的整体水平。

四、优化培训打基础,立足基地抓争创

1.认真学习文件,建立市级标准

教师培训基地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全市大力推进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服务与支撑作用。

2.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研训一体化”

各区级教师培训机构根据区域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完善机构、规范管理、创新模式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使教师培训基地基本成为本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集散地。例如,武昌区、洪山区积极开展“研训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整合区内教育资源,实现目标融合、内容兼容和过程协调,以突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特点,基本形成区域性教科研、中小学教研以及教师培训一体化的“大研训”格局。又如,新洲区教师培训中心根据区局教育规划的总体目标,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把培训中心建成促进教师发展的服务中心、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中心和品牌中心。总之,教师培训中心首先要发展自己,然后引领教师发展,最终带动学校发展。

3.争创达标建设,以便强基固本

2011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重启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给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区级教师培训基地对照教师司的评估标准,深化机构内部改革,既抓硬件的达标,又重软件工程的建设。例如,武昌区教培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基地,通过内挖潜力,外学经验,不断提升“研训一体化”的工作实效性,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并经专家组评估考核,一次性通过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的认定,是继东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后又一个国家级示范基地,有力推进了区域教育的发展。此外,我市还创建市级教师培训示范基地3个,市级教师培训合格基地7个,为全市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跟踪考核查实效,学分管理网络化

1.出台管理规范,促进培训多样化

为了有效保障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教育局出台了《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就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业务管理以及学分考核细则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具体有四点。其一,完善管理体制。在五年的不断探索中,逐步完善、落实三级管理、三级培训和三级考核,使全市教师继教工作层层有人抓,层层有活动,层层有督导,层层有考核与评价,努力使继续教育工作不留死角,全方位运转。其二,更新培训理念。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培训理念,充分尊重受训教师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以师为本”的观念,关注教师的需求与发展,并在继续教育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让他们有选择权,使他们由继续教育的顺从者向专业化发展的践行者转变,最终不断开创教师继续教育丰富多彩的新局面。其三,改变培训模式。注重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校本研修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紧密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创新思路,改变培训方式、方法,突出教师的“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和发展性”原则;积极引导教师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优势,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员听;教师写,学员记”的被动接受的培训模式,把交流、研讨、辩论、沙龙以及合作学习与名校访学等方式引入培训课堂,使培训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师的灵感、智慧、创造力以及新思想、新思路在互动和碰撞中生成、升华。其四,创新考核方式。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教师是否按时完成学习内容,更在于教师的个人成长,也就是说,教师继续教育既要重视结果考核,又要重视过程考核,还要强调训后的实践。2009年,参训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后开展训后实践研修开始实施,为此,市教育局了《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教师市级集中培训后期实践研修工作的通知》,通过研修将培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仅发挥培训的效益,更引导教师注重反思,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最终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2.实行网络管理,提高学习效益

2010年,市继教中心积极筹建武汉教师教育网(以下简称“教师教育网”)。2011年3月,教师教育网建成开通,全市在职教师个人专业业务档案及继续教育信息全部实行网络管理。意义有五个:一是教师个人可随时登录教师教育网查询个人专业发展信息及继续教育学分;二是市区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可通过教师教育网了解全市和区域教师继续教育的完成情况;三是为制订教师继续教育年度及短期规划提供可靠数据,方便学校管理和市区考核,以提高工作效率;四是网页开通的“继教管理”“继教动态”“继教研究”和“培训心声”等栏目,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并扩大了对我市教师继续教育的宣传,不仅营造良好的教师培训氛围,更增强教师个人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五是网页开通的“师路心语”栏目,既加强与教师的实时互动,倾听教师的培训心声,又广泛采集教师的培训需求,为教师培训计划的制订提供有力支持,使培训更适应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最终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效益。

六、转变培训观念,推动继续教育

委局领导高度重视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作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将教师培训工作作为绩效考核目标,从人员、经费和制度上给予充分保障。具体有三点。其一,经费到位。每年市教育局拨出专项经费2 000万元支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以打造各区及各学科的“领头雁”。其二,指导及时。委局主要领导须听取各方意见,以宏观指导每年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设置工作,并从教育政策、委局中心工作以及全市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认真审核年度工作方案。三是积极参与。分管领导经常参与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研讨会,并深入培训一线,以充分了解一线教师培训的现实需求,及时解决培训中的问题,最终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高效运行。

1.创出特色,树立品牌,助推发展

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创出特色,树立品牌,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大培训”格局

在汉阳区,每年局领导牵头,组织召开“诸葛亮”专题工作会,集思广益,共同商议培训大计(论证培训项目、研讨培训主题、选择培训内容、推荐培训师资和确定培训方案),以使全区形成各方关心培训、共同实施培训的“大培训”格局。

(2)落实保障机制,划拨专门款项

在江夏区,既坚决落实保障机制,又拨专款对培训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还出台了《区教育局关于落实市区两级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以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圆满完成。在江岸区,坚持将每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信息刊登在局周安排上,以体现行政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推动力。

(3)加强工作保障,实施“双线”管理

在蔡甸区,2012年既出台了《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和《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管理办法》,又实施“行政线”和“业务线”的“双线”管理模式。局师训科、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教研室、各乡镇教育总支以及各中小学分级负责,层层签订责任状,时时加强过程管理,事事纳入绩效目标;同时,区教育局加强工作保障力度。

(4)努力打造平台,促进内涵发展

区教育局按照办学标准,加强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保证培训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例如,东西湖区基于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围绕内涵提升、区域协同、全员参与、整合优化和校本导航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内容,精心策划和严密组织各项培训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

2.注重宣传,资源共享,有效促进

良好的舆论导向有利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推进,因此,我们注重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宣传,实时信息传递、优质项目推介和创新模式等都是我们宣传的内容。通过宣传,可形成良好的氛围,并激发全市教师对培训的热情,以提升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1)加强舆论导向

2009年,《中国教育报》以“培训教师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武汉市2009年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侧记(一)”和“让教师培训成为教师最大的‘福利’――武汉市2009年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侧记(二)”为题,报道武汉的教师培训工作,从教师培训是政府的责任到让培训成为教师最大的“福利”,既体现武汉市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担当,又达成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促进教育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的共识。2010年,《中国教育报》以“让更多优秀教师迅速成长――武汉市成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辐射效应”为题,专版介绍我市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及工作成效,于是,武汉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影响力逐渐形成。2011年,《中国教育报》以“教师培训交流‘撬动’城乡教育天平――武汉打造十万‘魅力’教师纪实”为题,全方位回顾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强调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的共识。

(2)促进资源共享

我们通过教师教育网,及时传递有关我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信息,以使教师有更广泛的学习渠道。例如,我市与《成才》杂志社联合,编辑出版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专刊,有力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3)促进区域交流

我市各区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专刊,加强了区内和区际之间的交流。例如:武昌教育培训中心的《教育改革与探索》提出“促进‘研训一体’”的理念,既服务基础教育,又呈现区域教师研训活动的实情实景;江岸区创编的《江岸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园地,既立足江岸教育,又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开设“政策法规”“教师培训”“支教援教”“校长论坛”“名师风采”“园丁心曲”“他山之石”和“读者信箱”等栏目,旨在交流教师教育经验,探讨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教师教育问题,传播教师教育信息,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口区推出的《师道研究》、蔡甸区编发的《师训简讯》等都从不同侧面深入探讨了区域内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旨在推动教师培训从盲目走向有序。

3.均衡发展,以师为本,符合需求

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是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以师为本”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宗旨,让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走进教师的心灵,符合教师需求,特别是向农村边远薄弱学校倾斜,使教师继续教育真正成为边远薄弱学校教师的最大福利。

“以师为本”,即最大限度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并为这一发展提供支持,使教师在培训中提升素养和增强能力。“以师为本”体现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过程的每个环节,旨在尊重教师,发展教师,最终增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具体有四点。

(1)一线调研

每年市教育局在设置培训项目前,都会在一线调研(既调研培训的方向,又调研课程的需求),以最大限度满足教师的需求,使教师有机会表达专业发展的愿望。之后,教育局根据教师的需求和愿望,科学设置每个年度的教师继续教育项目,并及时向教师继续教育单位反馈教师的课程需求和发展愿望,力争在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为教师提供精品课程和优良师资。

(2)突出过程

教师继续教育过程应凸显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报告式的培训模式,让参训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加强参训教师信息的反馈,以开展项目中期评估,及时调整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最终满足参训教师的需求。

(3)重视项目

每次市级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完成后,都坚持对全体参训教师开展无记名问卷调查,既总结项目的实施情况,又为日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最终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的改革。

(4)均衡发展

我市教育具有多元结构,且发展不均衡。由于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关注农村和针对薄弱地区成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另外,针对农村和薄弱地区的专项培训,既要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要解决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以推进农村及薄弱地区的教育向前发展,最终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4.创新模式,坚持研修,提升效能

要提升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在创新中收获经验,并坚持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后的实践研修。

(1)模式创新

我市努力改变授课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授课方法,注重引导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参与教学互动。例如,班主任培训采用任务驱动、协同合作、主动竞争和有效激励等方法,围绕班级管理和班主任专业成长等问题,探寻班纪班风的建设、特别学生的应对、班队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班级叙事的撰写(用教育情景剧)以及班级教育游戏的开展,然后由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进行自我展示,最后由专家点评。这样,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便在自主学习与快乐分享中相互促进,进而获得共同成长的体验。又如,江夏区实验小学的教师罗彩虹说:“这五天的培训真是痛并快乐着,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因为担心第二天的展示。虽然展示的结果与自己的期望还有距离,但在展示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无穷的快乐和诸多的感悟!就拿今天的分区交流来说,东西湖的教师的情景表演惟妙惟肖,生动体现了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新洲区的教师列举了自己班级的案例,使大家意识到,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走近学生,更要深入学生的家庭;蔡甸区的教师展示的‘复杂环境下的科学教育’,更多关注学生的成长,平朴无华,打动人心;在初中化学骨干教师的继续教育中,他们从改变学习方式开始,制定、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评价机制,并围绕培训内容,适时开展小组活动,让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亲身体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感受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杜威的“做中学”理念。总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受到教师的热烈欢迎,并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最终形成良好的教师继续教育文化。

(2)后期研修

在教师继续教育后期开展实践研修是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并在应用中不断提升的有效措施。在教师继续教育后期的实践研修期间,能使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增强自我计划、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等能力,并将这些能力应用于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力求使理论思想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最终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另外,让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带着后期研修任务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可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意识。还有,教师继续教育后期的实践研修便于各区集中管理,利于搭建服务平台,可开展有效指导与组织,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最终形成“一人研修带动一批教师发展”的良好局面。

篇4

【关键词】 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远程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4—0016—07

一、引言

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任务。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重要的新高度。

在国家希望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面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的保障,亦是教育均衡的保障。探索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构建与发展模式,以实现宏观统领与微观行动相统一、理论思考与实际践行相结合,更是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应该关注的课题。

广州作为全国中心城市,在教师远程培训方面起步较早,其体系性的做法在上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广州继续探索构建以培训教师教学实践知识为中心,以发展教师专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研修社区,为全国其他地市深入开展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创造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二、现状及问题

广州一向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为顺应技术进步和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近年来,尤其重视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广州市教育局于2001年率先成立“政府主导、电大主办、社会力量参与”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公共服务体系专营机构——广州远程教育中心。自2003年始,以该中心作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机构和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实施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数字化远程培训。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广州市教育局及12个教育行政部门、26个培训机构及培训基地、市及各区县共14个主管部门、13个培训服务机构100%应用“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平台”;广州市11万中小学教师100%应用远程培训方式完成课程的报名、学习和验证管理;累计培训达130万人次(含面授),远程培训规模达101.6万人次,年度培训规模最高达20.9万人次(见图1),全市教师远程培训参训率达91.9%,培训满意度达85%。

图1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市级面授培训与远程

培训规模对比图(2003-2012年)

在广州,依托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实现了教师的全员培训,基本实现城乡培训均衡,全面实现了11万教师由面授向网络远程培训模式的根本转变;形成“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培训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的三头并举的培训格局。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笔者也看到,目前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

(一)培训资源建设缺乏系统性

经过多年的积累,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已聚集了大量引入或自建的优秀培训资源,2012年可供广大教师选择的远程培训课程达794门。据统计,其中上线时间超过5年以上的课程约占总课程量的20%。

目前平台上所有培训资源专业分布如下图2所示。

图2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分布图

由图2可看出,培训资源的专业分布并不均衡,专业培训资源缺乏或者“超载”均会给该专业教师带来选择障碍。同时,引入的课程可能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广州本地教师培训状况不相符合,造成培训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二)学习方式单一、缺乏互动

在以远程培训为主的全员培训中,学员以自主学习为主,学员通过浏览课件、提交作业以及一定数量的讨论帖进行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缺乏同侪交流、研讨、反思,参训教师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三)培训过程中缺乏专家的持续引领

学科专家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通常只参与资源建设这个环节,以致专家的学科优势只体现在课程内容之中,而在培训期间缺乏专家持续的引领。

(四)缺乏对培训项目有效管理的机制

在已形成的“市-区-校”三级管理体系中,对培训的管理主要集中于学校信息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以及继续教育学时管理。由于远程培训的开展主要以课程为单位,缺乏培训的系统性,因此难以对培训项目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的构建

针对以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远程培训的优势,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必要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进而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进行重新构建。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国内专家学者有各种理解,代表性的观点有:唐玉光认为,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成熟是相对的,发展是绝对的,教师专业发展空间是无限的,发展内涵是多层面、多领域的,既包括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态度的转变、情意的升华;朱新卓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以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与成熟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1];肖丽萍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增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过程,强调教师从个人发展角度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做出设想,通过学习进修等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朱玉东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伴随教师一生[3]。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是:教师是发展中的教育教学专业人员,教师成长要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与完善。

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教师个人成长为导向,以专业化或成熟为目标,以教师知识和技能、教学实践能力、态度和理念等三方面专业素质提高为内容的教师个体专业内在动态持续的终生发展过程,教师个体在此过程中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实现。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如图3)。

图3 教师专业发展结构图

(二)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信息时代、网络时代赋予教师专业发展新的特点,从前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刻内涵的解读中不难看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个体主体性的发挥,强调教师个体专业内在动态持续的发展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4]它包括两个方面:①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教师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包括知识的拓展与深化、技能的提高、专业信心的增强和意识的强化;教师教育包括各种形式的教师教育和培训;教师专业结构包括观念、知识、能力、态度、动机和自我专业发展需要的意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可以从“内容”和“程度”两个维度来衡量[5]。

从发展的历程来看,教师专业发展多是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通过岗前或在职培训进行的,有赖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物质激励和教师自我实现的意愿,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没能得到良好的体现。由此可见,这种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和方式与信息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是不完善的。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必须使专业发展成为教师自发的、主动性的一种习惯,融入教师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去。

关于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目前学界较为认同的观点是:第一,让教师参与制定自身专业发展计划;第二,个体教师专业发展计划要与整个教师群体专业发展计划相一致;第三,多给教师提供校内外合作交流的机会。

美国教育部提出,高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应具备以下特点[6]:

强调个人、组织和学校的共同改进;

尊重和培养教师、校长等人的知识和领导能力;

对研究和教、学、领导工作进行反思;

教师能在学科内容、教学策略、技术应用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提高日常工作中的质疑和改善能力;

计划由参与者和促进者共同开发;

提供时间和资源;

计划是长期的、一致的;

评价标准是教师工作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结果,评价要对今后的专业发展有指导作用。

综合美国教育部提出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信息时代的教育背景,笔者认为在网络社区环境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以教师个体专业成长为重心,同时强调教师个体、教师群体和学校的共同发展;以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激发教师的自发性、主动性。

第二,注重教师专业理念的更新,善于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乐于参与“协作学习”,接受新的教育方式和学习环境,对工作、学习和生活具有一定的质疑和反思精神。

第三,强调专业发展的持续性过程,重视专业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注重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感受和感悟,不仅满足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能力等提高的需要,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生活情感方面的需要,使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生活紧密相连。

(三)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的构成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反思”与“外部引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去自主建构默会的实践性知识,但同时这种“职场式”提高与培训也要有外部专业化的引领。独立于外部的“纯自省”式提高并不是高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应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行为特征。

那么,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它的构成要素又是什么呢?笔者结合近年来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经验,对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即构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做出如下诠释。

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前提下,实现网上学习、网上研修和网络生活等一体化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平台,旨在促进教师成为“完善的人”。它包括教师网络学习社区、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和教师网络生活社区三个主要部分。

1. 教师网络学习社区

教师网络学习社区以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为核心,构建教师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互动交流环境和平台;以教师自我完善为重点,形成“协作学习”的教师网络学习环境。

在这个学习社区中,不仅可以实现专家引领、教研指导、辅导教师助教、学习委员带动、学员协作学习的课程协作学习机制,还可以实现教师个人自主选学、好友推荐选学,形成课程选学的自主与群体相结合的机制。

可见,教师网络学习社区为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化的协作学习关系,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

2.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

教师网路研修社区以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为核心,构建互助研修的网络环境;实现市、区、校三级区域研修和自由研修结合,建立教师多元对话机制;构建教师参与研修民主评价机制,在教师群体树立示范应用典范,弘扬主流职业观和价值观。

基于这样的研修社区,能较好地实现市、区、校三级组织的课题研究和主题研修活动组织与管理,实现个人自由发起研修主题和参与研修的管理;基于这样的研修社区,便于民主评价和形成激励机制,自发地树立先进,弘扬和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

教师网络研究社区的建立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是推动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3. 教师网络生活社区——教工之家

教师网络生活社区又可称之为“教工之家”。这个社区具有这样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以人为本、关心教工”,旨在建设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交往环境,教师在这个社区中可以按专业和兴趣爱好等不同标准形成小的社群,可以充分地表达和分享工作、生活经历和感悟,可以进行生活娱乐,如看电影、听音乐、下棋等等;二是以实名为根本,建立真诚可信的人脉关系,认识更多的朋友并加强朋友之间的联系。

教师网络生活社区是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形成教师专业态度和理念具有较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教师网络学习和网络研修社区的必要补充,是教师的精神家园,是教师释放压力的良好场所。

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的构成如下图4所示。

图4 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构成图

四、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远程

培训模式的转变

培训对象、内容以及媒介的变化是影响远程培训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构建良好的教师远程培训模式更要时刻关注这三个因素的变化,以便于形成契合专业发展、拓展研修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关注中小学教师的新需求,规划了一定周期内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并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完善的研修活动平台。为进一步加速形成新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从资源建设模式、培训学习模式、培训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四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资源建设模式的转变

资源是远程培训内容的重要载体,因而资源建设模式的转变需要放在首位来进行。新的模式下要实现资源建设的分层、分类和分岗的需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以满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建立涵盖中小学所有学段,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完善的课程资源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针对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等建设专项资源,满足不同岗位的教师的需求。

其二,平衡课程资源在各个学科的分布,在保证语文、数学、外语、教育等主要科目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完善艺术、体育以及其他学科的课程资源,满足各个学科老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其三,在资源建设上采取分岗负责制(如图5)。学科专家、一线教师负责内容建设,教育技术人员和教学服务人员负责美体素材建设,课程制作技术人员负责在网络平台上建设课程,而技术人员则负责平台功能的维护。完善各类人员的优化配置,可形成最优化、高效率的资源建设团队。

其四,建立引进优质课程资源的机制,对引进的课程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以适应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2011年,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对引进的课程进行了改造、维护和更新,改造内容由专家评审确定,内容改造和技术改造分开进行,内容改造负责课程内容的重新组织,技术改造负责课程的媒体素材设计、平台挂靠。2012年,根据同样的改造机制对本地课程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素材和内容,提高了课程与资源建设标准的契合度。

其五,由课程建设为主转向以培训项目建设为主。在常规继续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加大开展专项培训的力度,如广州市中小学校长远程专题培训和正在开展的广州市幼儿园教师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等,这些专项培训的开展具有全面性、规模化的特点,既验证了培训资源的适用性,又可以吸收大量的生成性资源。

图5 教师远程培训资源建设模式

(二)学习模式的转变

远程学习模式以自主化、探究式学习为主,但在以中小学教师为培训对象的远程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突出远程学习的探究性和协作性,充分给予教师交流、合作的空间,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为每一位参训教师都提供了个人中心,教师可通过个人中心选择进入不同的网络社区,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

学员参与研修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案例研讨、互助答疑、专家话题、培训日志、上传资源与评论等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研修工具,各区县学员都可以进行交流并可以得到辅导教师和专家的及时指导。

1. 案例分析类

针对章节内容设置案例主题,及时促进学员总结与反思。

2. 专家话题类

专家视角分析问题,引领学员针对幼儿教育领域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3. 培训日志

自由探讨社区,“培训反思”、“教学交流”、“教研探讨”、“生活杂感”四类日志齐头并进,构建自我研修空间。

4. 共享资源与讨论

上传本土化优秀资源,专家、辅导教师、学员共同分析与探讨,挖掘资源价值,推广资源应用范围。

5. 培训反思与总结

总结自身经验,反思学习过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 辅助工具类

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小纸条”功能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的异步交流功能,ee教育发挥集成,电子白板、讨论组、共享空间等提供全方位教研工具。

(三)教学模式的转变

过于强调自主学习的远程培训往往会造成受训者学习方向的迷失,遇到困难时也无法及时解决,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解决这个问题,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从2011年起,在培训课程中引入辅导教师和专家两个角色。由辅导教师管理班级学习进度,解答学员问题,专家引领网络社区研修话题,在线值班答疑,构建了完整的网络研修体系,如下图6所示。

图6 网络研修体系图

1. 辅导教师绩效考核制度

课程辅导老师由高校教师或中小学骨干教师担任,培训期间以多个人性化的指标考核辅导教师的绩效,督促辅导教师完成自己的工作。下图7为辅导教师绩效考核示意图。

图7 辅导教师绩效考核示意图

2. 专家库建设

建立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库,专家库成员从骨干教师中选拔而来,教师可在个人中心申请成为专家,通过专家组审核后,即可加入专家库,专家库成员可担任课程辅导教师或课程专家。

3. 专家任务

课程专家每日在线值班,研讨话题,解答学员疑问,点评优秀资源和作业,引领研修方向。定期组织专家在线答疑,通过视音频互动的方式,实现学员与专家的“零”距离互动。下图8所示为专家工作平台。

图8 专家工作平台示意图

(四)管理模式的转变

广州市为了强化教师培训内涵发展,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完善评估体系,加强项目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从2012年开始开展市中小学校长、教师专项培训项目管理。广州市专门建立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管理平台,以信息化为主要方式进行专项培训项目管理,旨在强化培训过程质量监控,提高培训管理效益,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培训业务统筹指导和绩效评价等提供有效参考。

一个培训项目,从申报、审核、开展、评价到结束,整个过程中涉及的机构及个人,包括培训机构、管理部门、学员、专家,其所有工作均在专项管理平台上完成(如图9)。同时,对培训项目的绩效评价也由三个方面构成,即机构自评(在线填写自评考核表)、学员评价(在线填写调查问卷)、专家组评价(在线填写绩效评审表)。市教育局将在每个教师继续教育周期中组织评定和奖励优秀培训项目,并将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施教机构继续申请专项培训项目的重要依据。

图9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培训流程图

五、结束语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国培计划”是国家层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而启动的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以农村教师培训为重点、强调按需施训、量身订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突出案例教学、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将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并面向全国组织有实践经验、有水平的师资力量,整合和开发优质培训资源等显著特点。

2012年上半年,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广州远程教育中心,整合省内外学前教育优质师资和资源,与全国40多所部属重点师范院校、211师范院校和省级电教馆等机构同台竞争,成功申报了“国培计划(2012)”——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教师司函[2012]51号),成为2012年国培计划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全国16家培训机构之一,并根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的安排承担了“国培计划(2012)”——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之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的任务,对来自福建、江西、重庆、云南等四省(直辖市)的7,000名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远程培训。目前该项培训已圆满结束并获得行内外一致好评。

“国培计划(2012)” ——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的成功申报与圆满完成,无疑为广州市远程培训工作的开展注入了一股动力,在提升网络平台支持与服务能力、研发岭南特色课程、注重培训实效性、精细化培训管理、整合优质培训资源等方面提供大量实践经验与参照标准,为2012年广州市中小学校长、教师专项培训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模范先锋与保驾护航作用。

综上所述,发展教师远程培训已是当今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从客观条件来看,都具备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条件,而广州市在十年教师远程培训实践中,力求共享资源、创造机会、扩大规模,不断总结并创新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积极探索并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

笔者期望本文对广州市教师远程培训的资源建设、学习模式、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的总结,能对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的建设、创新教师远程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玉光.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外国教育资料,1999,(6):39.

[2] 朱新卓. “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32.

[3] 肖丽萍. 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 中国教育学刊,2002,(5):56-57.

[4] 朱玉东. 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 教育科学研究,2003,(11):26-28.

篇5

一、树立继续教育新理念,促进教师培训创新发展

继续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终身教育的继续教育理念,努力创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环境。拓宽发展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构建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体系。鼓励个人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县区师资整体水平。

继续教育工作主要任务。以服务教师发展为宗旨,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校本培训为重点,以科研课题为引领,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突出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教育科研、心理教育等项目的教育干部和骨干教师培训;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先进教学技能的全员培训;强调教师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工作要求的岗位培训。

二、规范继续教育工作管理,挖掘教师培训潜力

(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

1.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

进一步优化教师培训机构的资源配置,提高为广大教师学习进修服务的水平。加强县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强化其培训、教研、管理、指导的功能。做好教师、校长的继续教育任务。要整合教师培训、教研和电教等资源,构建集信息、培训、教科研和社区服务为一体的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

2.完善制度规范,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管理。

加强领导,建立继续教育工作运行机制。成立校长为组长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相关工作。推行《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分工负责管理制度》,实施《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人员定向研修讲课制度》,建立《县中小学校本培训研究指导服务制度》。

(二)实施强师工程,培养全能、精干的培训教师群体。

1.教师队伍,能者为师。

一是外聘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专家教授精彩的演讲、独到的见解,更能博得参训人员的好评,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举行岗位练兵”,挑选授课教师。组织开展教师“岗位练兵”说课评课活动,从中选拔确定授课人选,能者为师,确保授课的质量。三是让学员培训学员,以教师培训教师。这些授课教师来自一线,授课内容贴近一线,教师喜欢听,易接受,效果好。

2.加强训练,提高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

自觉专业学习,提高培训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个人研修做到有方向、有教材、有计划、有笔记、有提高。掌握培训技术,培养培训能力。

重视岗位练兵,提高培训教师教学水平。定期对培训教师的学习、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实施训前“讲稿”研讨、“说课”试讲,训后修改“讲稿”、“评课”总结的培训评价制度。

(三)加快硬件建设,形成现代、新型的保障体系。

充分利用已有的培训教学设施设备,多媒体设备、电脑室、办公电脑、卫星电视、互联网、教师博客网络平台等。做好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和管理,建立县教育培训和教育研究的资源中心专门网站。教研员做好专题网页,引领学科,辐射全县。重视对基层学校研训网页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升级和管理利用的工作指导。

(四)加强基地建设,发挥校本培训导向、示范作用。

1.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基地中心建设。

要构建多功能大服务,上通下联的教师培训基地体系,促进我校成为教育资源中心、信息中心、课改指导中心、教师培训中心、教育科研中心。

2.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培训基地学校建设。

健全继续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建设制度,使之常态化。扩大继续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建设规模,使之一体化。加强继续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建设指导,使之规范化。推广继续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工作成果,使之示范化。

三、创新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提升教师培训实效

(一)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师培训工作。

1.按要求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以促进新任教师巩固专业思想,掌握教学常规,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2.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和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培训。

3.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完成全县中小学教师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二)改进创新培训模式,不断强化教师培训效果。

1.培训模式,打破常规。教师培训积极探索与推广“三四五”培训模式:“三突出”,即突出学员的主体性,突出内容的针对性,突出方式的灵活性;“四模块”,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教师基本功的修炼,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管理疑难问题的诊治;“五平台”,即专家引领,自修反思,问题会诊,交流分享,行动跟进。

2.设置“精品”课型讲座。集中培训每天安排4节课,设置4个专题。这种小课题、短课时的精品课型讲座,有课题精炼、讲课精彩、听课精神的课堂集中培训效果。

3.实施综合培训与专业培训方案。综合培训类有小学校长培训、全员岗位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等。专业培训类有骨干教师(名师)培训、班主任培训、教务主任培训、教研组长培训等。

(三)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教学内容,以需定教。在培训过程上力求做到三个注重:培训前注重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了解等方式真正弄清一线教师到底需求什么,而后确定培训的目标与重点。培训时注重对话,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留出一定时间,与学员现场交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难与困惑。

篇6

一、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概述

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是学校发起组织的,以提升教师素质作为目标,经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培训机构的指导,并将学校作为培训基地,针对学校和全体教师实际情况确立明确目标及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作为教师教育的应用模式之一,校本培训不仅是提升学校教职工综合素质及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能直接服务于学校和教学,因而应在保证培训内容切合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各项培训资源,从而提高其应用的效果,满足学校及教师发展目标的需要。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自然不能固守专业知识终生管用的思想,而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校本培训是当前最为经济实惠有效的学习渠道,因为当前社会因素及教师本身的职业特色不可能为每一个教师创造均等外出进修和频繁集中培训的机会。互联网+时代中,诸多现代通信和科技的普及应用,不仅为学校教师的自主学习带来可能,也为教师教育校本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不仅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能够更为灵活便捷有效地开展,拓展受众范围,而且还能借助更为丰富且层次更高的网络信息,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在互联网这一知识传播及应用载体的影响下,迸发出更为蓬勃的生机。

二、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

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是将大量教师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培训的模式略显呆板,也因教师个体的学习能力、知识建构能力等差异产生较大的个体效果差异。互联网+环境下,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互联网思维的渗入,使个体自主性的诉求愈加强烈,校本培训也应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以适应更为广泛的受众。

( 一) 网络研修校本培训模式

网络研修培训模式是利用网络远程研修平台,由学科课程专家引领参训教师进行研讨、分析、评价、备课,诊断并解决教学问题,从而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及综合素质的一种培训模式。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应创新思维,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广阔的网络空间及强大的网络平台,探索校本研训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建设网络研修社区服务体系,加大教师网络研修的应用力度。网络研修校本培训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改变教学、研究分离的情形,有效地促进了教研的知、行融合,使教学教研活动能与教学同步开展,教学中的问题及瓶颈能得以及时地回应和解决,而网络研修的模式也能大大拓宽教研活动的受众范围,充分实现教师的全面参与,为全体教师受益。

网络研修校本培训模式中,参与培训每位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彰显,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叙事、电子邮件、在线答疑、讨论板等现代互联网交互媒体__进行动态助学,构建学习共同体,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交流板块,发表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学习交流,相互讨论借鉴。传统的校本培训活动往往由领导及专家主讲,其他教师共同讨论,这样的形式下,参与讨论的教师往往基于对领导及专家的尊重,有反对的意见也难以启齿,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虚假教学研究。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校本研修不仅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也能打破环境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网络研修特有的共享性也使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成为可能,教师能在网络研修培训模式中与专家定期讨论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解决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的困惑,还能毫无心理负担地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效缩小教师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互动交流,专家亦可借此更为深入地了解基层,适当调整学术的方向。

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研修校本培训模式使得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这几个校本培训的核心要素构成了三位一体之关系,三者在培训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出个人自我反思、集体同伴互助及专业人员的引领力量,满足了不同层次教师自身发展及学习的需要,促进教师朝多元开放型及专业化方向发展。

( 二) 专题、课题校本培训模式

基于互联网+的专题、课题培训模式是学校根据本校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教师发展现状,确定相应的专题及课题,并以专题、课题的形式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而专题、课题校本培训模式的方式可以是专题性理论辅导,专题、课题讨论研究等。

专题、课题可以分开实施,亦可以结合开展。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校本培训也应与时俱进,以专题的形式,通过进行集中专题培训讲座、一对一帮扶等途径,对在校教职工进行专题技术培训,帮助广大教师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及认知,及时更新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使教师能及时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诸多教育手段,挖掘出更多有用的教育资源,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可就自身发展状况及教育教学中呈现出来的共同问题开展专题、课题讨论研究,在这一校本培训模式中,专题及课题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专题及课题的选择决定了培训要讨论研究的内容及途径,因而专题及课题的选择对整个校本培训的过程起到定向的作用。在开展专题、课题讨论研究之前,需要加强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培训。

在互联网+背景下,可通过组织教师利用培训网站丰富的资源,充实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水平,包括专题课题研究的确定方法、专题课题研究计划的实施步骤、专题课题研究总结的写作、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别方法等。充实了教师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可着手拟定专题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由骨干教师提出建议,多个教师共同商讨,提出需要讨论研究的专题、课题,或是邀请行业专家开展诊断性调查,设计出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课题、专题。课题选定并落实之后,可将其分成多个小专题、子课题,指派参与校本培训的教师承担一定的任务,使每位教师均有相应的专题或课题任务,督促每位教师根据自身任务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并在专题课题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帮助教师确立研究的重点,促使教师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着力解决开展专题、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每位教师主体参与专题、课题讨论研究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及提升,提高校本培训的成效。

( 三) 自主学习校本培训模式

互联网+时代背景为自主学习校本培训模式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参与校本培训的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自行选择认知工具,并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学习计划、时间安排,确定学习的目标及内容。教师通过课程单元链接导航,以及网络学习资源导航,访问并下载学习资源,自行开展在线学习。利用学习时间统计软件的反馈建议,有效开展学习时间自我管理,通过查询系统激活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及其产生的同化效应,以促进自身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与专家、同行交流、对话等多种交互方式,实现知识的建构,在学习完特定的单元内容之后,可针对学习材料及自身学习情况提出疑问,对学习内容进行反馈,并提交到服务系统数据库中的个人学习档案中。互联网+中强大的网络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也为自主学习校本培训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便捷,学校应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优秀资源,加强自主学习及提升,汲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构建自己的话语舞台,参与行业交流学习,促进自身专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结语

教师继续教育是提升我国教师队伍水平的战略性行动,而现代知识信息的更新加速及终身教育的理念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并更新自身知识,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使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再是问题,使校本培训呈现出灵活性、便捷性、广阔性等新的特点,展现出更为蓬勃的生命力。

课程的学时,增加实践类和选修课程的比例,总计不低于全部学时的60%; 其次,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教师采取写作小论文的方式充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突出语言训练和实践; 最后,结合第二课堂开展日语作文竞赛、日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出学用结合的实践氛围。通过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最终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

( 一) 优化评价机制,提高管理成效

实践教学区别于理论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评价机制多元化,即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之外,使实习单位全程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过程。教学评价应该本着客观性、参与性、激励性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效果、教师管理和指导实践教学的水平,才能对教学工作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依据实践演示、实践态度及实践质量等多个因素总结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合实习场地的设施条件和实习内容对实习单位进行跟踪评估。只有客观公正地评价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真实水平,才能不断优化实践教学的体系,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 二) 营造学习环境,拓宽实践路径

校园文化是日语专业学生实践和训练的重要平台,是日语课程计划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阵地。日语角是不同文化碰撞交融、思维创新的环境,不仅为学生的日语交流提供了重要契机,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首先由师生共同商定日语角的话题,教师指导学生熟悉话题的相关背景,包括语言结构、文化知识等内容; 其次创设与话题有关的文化语境,教师在其中发现学生语言表达中常见的问题,从而修正常见的语言和表达错误,使学生的语言运用符合日本人的习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传递日语知识和文化。

各类日语竞赛也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参加全国各类日语大赛不仅锻炼了语言能力,而且增强了自信心。各类竞赛也使优秀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差距,增强日语学习的动力。竞赛获奖一方面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扩大了日语专业在学校的影响力。

( 三) 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师资保障

总体而言,相对于外语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高师院校日语教育在办学历史、实践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不如前两类院校,更应该协调利用各方资源,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完善硬件支持和资源保证。实践教学平台是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保障,一方面,高师院校应该主动接洽日资企业,为日语实践教学提供多样化的载体; 另一方面,高师院校可以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建构以学生、学校、日企为核心的实习支持系统( 即实习网站)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深化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学生、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为了适应实践教学模式的变革,日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还需要扎实的实践能力,因此,高师院校有必要建立日语专业教师与企业双向交流的机制,包括定期安排教师去日企学习和锻炼,主动邀请企业人员参与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鼓励日语专业教师赴日研修以提高教学素养,引导教师开展跨文化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师资保障。

篇7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xx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xx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我区共有252名学员参加了“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项目的培训,包括:组织骨干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到教育学院参加集中培训;教育学院教授来我区送教上门,全区150名小学英教师接受教育学院的教授、专家传授知识;教育学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来到了漷县中学,听取了校长的有关汇报,针对学校

年青老师多、教师队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这一有利条件,跟踪指导活动结合学校发展,以教师反思为切入点,安排了3次讲座。并确定漷县中学为“绿色耕耘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试验基地。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教育科研论文、调研报告、教学课件、个人成长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等一系活动对推动我区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师在组织小学英语全员培训项目上大大强化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参训学员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收获很大,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训结束后,教育学院组织了以区县为单位开展得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我区代表队经过积极准备、认真训练,荣获教育学院组织的“20xx年京郊小学英语技能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奖”,获得奖杯和奖状。

(二)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区教师学历层次,拓展学科专业知识,20xx年在我开办学历教育班16个,共有学员1276人。2006年新招学历教育班四个,包括中文、教育学、英语本科班,小学艺术教育大专班,共计232人,录取率在75%。研究生课程班:上半年已经结业5个班,共200人。20xx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进入培训阶段。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xx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xx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矗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的教学反愧优秀案例评癣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组织了全区中、孝幼、职、成教师继续教育总结表彰会,认定通州区中、孝幼、职、成学校校本培训示范校12所,表彰先进个人32名。此项活动对下一阶段我区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xx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在“信息技术教育”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四、20xx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xx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2、培训的时间长。20xx年暑假培训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间达到了43天。平时的双休日也安排了培训,时间超过了“八五”、“九五”以来的任何时间的培训。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篇8

一、工作目标

1、大力宣传我区继教工作整体目标和管理思路,不断引导各校管理工作,充分关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发挥管理组、编委会的核心作用和管理网站、继教刊物的平台作用,使“十一五”继续教育工作的动态管理模式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立体化”。

2、以区教委加大对校(园)本培训资金支持力度为契机,加强校(园)本培训管理工作,完善申报审批、组织实施、验收评价等环节的规范管理制度,本着“参与性、发展性、开放性、服务性”原则,发挥“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实践性”特点,以满足学校提升和教师发展的需要。

3、贯彻落实区教委“创新和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质量工程的要求,制定完成不同任教阶段教师教学能力标准,针对区教师队伍的现状和特点,实施“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全面促进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学校教学管理能力的提升。

4、加强全区在职特级教师和市区级骨干教师的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继续组织、开展“特级教师工作室”、“特级教师讲坛”、“名师讲堂”等各项工作和活动,不断扩大朝阳名师影响,加大优质培训的辐射面,全面引领全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服务于教师队伍建设。

5、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强化培训者培训与管理,建立并完善我区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做好“朝阳教师研修网(教师专业发展智能支持系统)”的维护、更新、使用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继续参与、推行、开发各项培训项目;继续关注并完善幼儿园教师、职高教师的培训工作。

二、重点工作

(一)20xx1-2月

1、结合区教委《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本培训管理办法》文件,组织各学校、幼儿园做好20xx度校(园)本培训项目的申报、审批工作;

2、结合区教委“教学质量工程”相关文件,制定完成《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区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标准》,并启动与之配套的培训工作;

3、结合区教委“十一五”继教文件,研讨制定强化职业高中教师新课改理念与课堂实际应用方面的培训方案,启动职高教师全员培训以及骨干教师专项培训工作;

4、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园进行20xx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回顾工作过程,提炼工作经验;

5、做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公共必修课以及各项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培训的招生、报名、组班工作;

6、做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封闭培训”阶段总结和年度培训计划。

(二)20xx3-4月

1、组织各学校、幼儿园制定并报送20xx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并实施、开展具体工作;

2、组织、启动“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者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工作;

3、结合区教委“十一五”继教文件,研讨制定幼儿园骨干教师专项培训方案,并启动与之配套的培训工作;

4、继续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基本功)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封闭培训”、“区教师心理健康导航项目”、“名家课堂”等培训项目;继续参与、推行“春风化雨”等培训行动;

5、继续组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员通识培训和各学科岗位培训;

6、组织“十一五”继教管理中心组、刊物编委会成员考察学习活动。

(三)20xx5-6月

1、结合各学校、幼儿园校(园)本培训项目申报方案,对部分校、园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和检查工作;

2、组织各培训单位和部门进行培训项目的申报、审批和培训课程的论证等工作;

3、组织“十一五”继教管理中心组与兄弟区县开展研讨交流活动;组织刊物编委会培训活动;

4、编印、下发特级教师论文集。

(四)20xx7-8月

1、做好“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者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培训阶段总结工作;

2、做好各项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培训的招生、报名、组班工作。

(五)20xx9-12月

1、组织新教师任职仪式和培训工作;

2、组织“特级教师工作室”学年度工作检查,并组织核心成员做区级观摩课;

3、按照“校本培训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建设标准和要求,做好以市、区中学示范校和小学学区为单位建设“教师发展基地”和“学科指导基地”的各项验收、达标工作;

4、组织召开20xx区教委继续教育工作会。

三、保障措施

1、区教委在年度预算中设立教师继续教育以及校(园)本培训专项经费,为教师培训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2、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协助区教委人事科落实全区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协调培训、管理和考核等工作,并对所有培训项目进行统筹管理;

篇9

下面将2015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15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二)学历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15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15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15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四、2015年师训工作特点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篇10

以优秀的学习成果完成了此次培训。经过此次培训广大员工进一步丰富了理论素养,也找到了差距与不足,对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做好今后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起来看看2020年培训工作个人总结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培训工作个人总结1

20__年以来,各科在医院及护理部正确领导下,根据护理部的三基培训计划及科内计划,对科内的护理人员已进行了培训。现将培训总结如下:

1、经过对我科护理人员三基培训,建立了一支学习型的护理队伍,带动并提高护理标准化管理的贯彻实施。大家在三基培训中比学赶帮,进取认真,充分展示了我科护理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和风采,使全科护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并提高我科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及技术水平。

2、经过三基培训,提高了YJBYS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倡导各项操作人文关怀,在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加强人文沟通与培训,供给人文服务。

3、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基础知识及基础护理项目培训,规范及提高基本技术操作水平,经过培训,使各项操作更加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到达护理操作质量的持续改善和提高。

4、加强急救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及急救水平,保证病人安全,为今后的急救工作打下坚实有效的基础。

5、我科室工作今年异常繁忙,大家每一天几乎都加班加点。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大家都利用休息及上下夜班时间进行练习,唯恐在考核中不能取得优异成绩,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以工作为重,努力进取,勇于争先的精神。

6、三基培训,强调的是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的掌握,经过YJBYS考核进行练兵,经过考核规范标准,经过考核使大家认识到各项技术操作的不足之处,在考核的同时给予技术标准的规范,所以每位护理人员考核后监考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充分体现了每位监考教师对提高我科护理人员整体水平倾注极大的热情和信心。

7、三基培训,一方面强调医疗服务的标准化,更强调护理服务的人性化。要求在开通气道及各操作环节中,真正体现对人的关怀和爱护,强调护患沟通及病人的舒适满意,操作中如何提高服务意识及服务艺术,从满意服务到达感动服务和卓越服务,以到达在临床工作中的和谐护患。

8、经过三基培训证明,我科护理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异常是留置针操作一针见血率明显提高。在临床工作繁忙的情景下,护理人员不怕苦、不怕累,利用下班或休息时间在病房练操作,正是由于这种苦练基本功的精神,有许多同志在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

9、经过三基培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年轻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技术操作水平对适应医院的快速发展有明显差距,技术培训仍要长期进行,规范化的操作标准的实施更是一项人人参与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护理基本技术培训上更需进一步加强,具体便此刻:

1.个别年轻护士对操作考核比赛不重视,练习少,在操作考核中表现为操作不熟练,忙乱、顺序颠倒。

2.考核中体现出平时工作基础的不扎实,如抢救、应急意识不强,不熟练;操作物品准备不齐;没有真正把演练当作实际操作等。另外,操作中沟通声音小,指导、交待注意事项不全等。

培训工作个人总结2

一、培训班概况

___________中心举办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培训班,于20__年10月24日至26日在成都天邑国际酒店举行。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卫主管部门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建设单位198名同志参加了培训,其中包含3名免费参加培训的大别山区的同志。部_____处长出席开班式并作讲话,同时为听课学员介绍了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法规政策及管理情景等资料。

本次培训采取授课、提问、考察等形式,注重教师与学员交流互动环节,强化学员对此次培训班举办目的的认识。培训班还安排学员考察了成都九江环保发电公司焚烧发电项目,九江环保发电公司有关领导及技术人员现场与学员交流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等方面经验做法,相信会对广大学员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忙,有所启发。本次培训得到了环卫领域的领导及著名专家的大力支持,其中有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常州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长期从事环境卫生领域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与专家。各有关授课领导和专家认真负责备课,培训效果良好。

二、组织工作

我们在总结以往培训班组织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培训计划,安排有关工作,具体做法如下:(一)会前筹备,各负其责我中心指定专人协调培训班筹备与组织工作,认真走访行业专家、考察生活垃圾处理焚烧厂、填埋场,认真策划培训班。培训筹备期间,市容处领导对确定培训资料,邀请授课专家,发送培训通知等筹备工作给予了耐心指导与大力支持。

培训筹备工作前期,我中心明确划分人员任务分工,提出具体工作要求,确定工作时限。使名单汇总、住宿安排、就餐安排、考察陪同安排、领导专家协调、培训签到、车辆保障、车辆调度、酒店联络、票务服务等任务都落实到人,人人各负其责,相互衔接,相互帮忙,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二)资料准备,准确无误

资料准备负责同志按任务时间向各位专家收集了课件,对专家,我们充分沟通,使专家感受到我们的尊重与真诚。我们还向市容处收集了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政策文件作为培训资料,经专人跟踪落实,确保培训资料的详实无误。同时,我们还结合培训班实际情景印制了《培训指南》相关资料,以方便学员了解培训期间学习与生活安排及注意事项。会后,应有关学员要取课件要求,我们将专家课件上传至我中心网站供本班培训学员下载学习。

(三)会务服务,严抓落实

一是汇总收集报名学员名单和专家行程,专人分省跟踪落实报名情景,专人落实专家行程;二是选定贴合可容纳计划培训人数的会场、用餐场所、用房数量的培训酒店,同时根据报名学员名单的变化进行部分调整;三是落实专业团队在酒店负责参加培训代表和工作人员的报到,发放房卡、培训资料,并准确登记学员邮寄培训证书地址等;四是布臵会场,制作会场背景板,摆放桌签,专人负责会场的摄像和拍照,会场服务设臵开水区域,学员桌面摆放矿泉水等,做好培训班后勤保障工作;五是培训期间,指定专人对学员开销费用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开具发票,保证学员离开培训班前拿到发票;六是派专人留守餐厅,直到最终一名学员用完餐,盯餐过程中我们及时与用餐酒店沟通,提出提议意见,保质保量供给用餐。

(四)考察活动,保证质量

学员考察前我们确定好考察行车路线与车辆;确认考察接待联络人、联系方式;提前印制好考察项目介绍文件,考察时发放给学员;每辆车上均安排了我中心人员跟车负责联络接待、协助考察工作,保证考察顺利完成。

(五)节俭办班、加强沟通

根据以往培训经验,研究到参加培训学员会有临时不来参加培训的情景。我们一是向已报名人员发送信息,要求不参加的同志及时告诉我方;二是在培训班报到期间向已报名学员打电话确认出席情景。尽量减少酒店定房损失及培训考察用车预定损失。

(六)查缺补漏,注重总结

为了及时检查和落实工作情景,我们每一天晚上在一齐分析和小结一天的工作,进一步明确第二天的工作任务,进而保障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经验与教训

(一)会务经验

1.及早策划,明确要求,精心准备培训班筹备工作小组对会务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策划和准备,分工负责,统一了思想,协调了步调,所有成员都以竭诚供给服务为己任。

2.抓住重点,强化执行

会务组把行程安排及服务学员做为重要环节。会务组指派专人,主动联系领导和专家,克服困难(有的专家一时定不下自我的行程,会务组人员耐心予以关注),培训期间尽量满足学员合理要求,对培训班的顺利举办做出了自我的努力。

3.借助酒店优势,避免或减少学员不满

对于会议场所选定过程中,我们注重选择酒店会场、餐厅、客房较多的酒店。尽量安排所有学员入住一个酒店,并做好使用临近培训场所且价格优惠的酒店入住学员的预案,以避免或减少学员不满。同时在领导和专家房间内布臵鲜花、水果、小糕点等,方便领导专家夜宵,更期望能有一份好心境。

(二)吸取教训

本次培训班主要吸取的教训为对学员用房量估计不足。该教训实属我方人员经验不足、研究不周所致,期望大家以此为反面典型,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始终注重细节,在下一步工作或类似的会务工作中认真加以吸取。

本次培训班的举办为环卫领域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部分学员反映,经过与同仁的交流,开阔了思路,借鉴到了经验,为今后回到自身岗位更好的从事工作,供给了有力的外部支撑。我们相信,经过这次培训班锻炼,我们日后的工作也会做得更好。

培训工作个人总结3

学校是教师培训的基地、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是教师翱翔的天空、学校是教师播种的园地、学校是一片期望的田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培训的作用被提升到重要地位。我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重心放在:研训一体,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上。为切实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化现代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本学期我们着重从“训”和“研”两个方面开展工作的。

一、以培训为重点,强化教师专业素质。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主渠道,所以我们把教师培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结合我校实际主要进行了四项培训:面向全体教师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

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迅速提高,90%的中青年教师能独立制作课件,并建有自我的个人网页或学科网站。实现了备课信息化、教学网络化、教研开放化、教师学习自主化,构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新模式。在实施中,我们边实践,边发展,边收获,为构建学习化学校,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做好了铺垫。

二、以研究为核心,提高教师专业本事。

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传达布置教育教学精神、任务居多;教学理论学习多,与教学实践结合少;个体领会独立操作、盲目性多,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少。长期以来,传统的教研模式使教学研讨的实效、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实效大打折扣,无法真正起到不断更新理念、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创新教学方式的作用。所以我校本学期的校本教研紧密结合教学实践以专业引领、伙伴互助、研修一体的学习型组织研修模式创设了聚焦课堂、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情境,激发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的热情,调动了教师以多角度、多样式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进取性和反思精神。

引领青年教师聚焦课堂,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研本事。在聚焦课堂、关注学生、渗透语文因素的情境中,有目的的听课、评课,有效地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专长。在“点”的基础上,经过教研组内必须密度的互相观摩、评析,促进“面”——组内众多教师的业务提升。

互动学习、合作交流。在教研组、尤其是备课组的活动中,确立共同努力、全面提高的目标,有力地凝聚教研组的团队精神。在这一基础上,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有疑共研、有求共解的和谐互动协作的氛围。利用教研活动、随机交流等时机促进互动学习、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良好平台的构筑。

反思教例、创新发散。抓住每教学研究课的机会,进行团体备课、听课、评课,从同一目标、不一样角度对教材处理、学生分析、教学环节、教学语言、教学技术现代化等教学业务地提升进行研讨,大大增强了研修的实效性。与此同时,

“团队协作”的效能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不论从备课资料还是形式的准备都尽可能的厚实,使不一样文体、不一样时代国家的文本相互渗透,甚至不一样学科的知识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交互,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学习本事。校本研修作为现代学校教育运营的重点,正悄悄地改变着学校教育发展的走向,让教育的过程充满活动的、反思的、创造的、人性化的魅力。让我们在每一天、每一课渗透课堂的研修中时时思考、刻刻钻研,经过校本研修真正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可持续发展本事,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培训工作个人总结4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教师事业心和职业道德精神,以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加强“以研代训”,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总结校本培训成果,现将本年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职责人的继续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进行规范、组织、实施、检查。学校将继续教育纳入了学校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计划,建立并落实了各种制度。学校领导带头自觉遵守各项制度,进取参加继续教育的各项活动。

为使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切实保障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时间,学校把“一德四新”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结合起来,结合实际,分类要求,立足本校,着眼提高,经过校长指导、专业引领、活动促进等方式为教师创造良好环境,并对每位教师给予很高的期望,期望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加强管理,认真总结

1、严格执行继续教育与管理制度。

我校把教师继续教育与年度考核、评优选先、晋职晋级等有机结合起来,并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续聘的必备条件之一。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有关制度,完善了学校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2、科学管理继续教育过程。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我校继续教育领导小组不断探索科学的管理办法,注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校本培训,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考核、过程记载详实,主动理解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管理、检查。

3、认真总结继续教育经验。

我校定期对继续教育开展情景进行总结,不断完善科学的管理实施办法,探索出了有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

三、开展的工作资料

1、加强理论学习

为了更好地落实培训任务,学校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培训资料有上级文件精神、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等,“一德四新”完成集中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不但做好学习笔记,还善于思考,学习结束,我们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讨论、交流、研究活动,让教师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在教师相互切磋的同时,

相互提高,并将学习成果用于教育教学和撰写教学论文、经验总结中去。我校教师根据参加各种培训和总结教学经验,在工作之余潜心撰写教学论文、经验总结、优秀教学设计等。

2、注重教师的均衡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进取安排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经过选派教师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教师们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校本培训中,我校以拜师结对为手段,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了教学实践,帮忙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促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效能性的特点。具体要求为:

(1)学校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节,教研组长每期听课不少于2节,一般教师听课不少于1节。

(2)每学期阅读教育专著或师德师风学习不少于4次,并有读书情景记载。

(3)骨干教师取得明显效果,大力提高受帮扶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本事。

3、为确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实现“以研代训”,开学初根据普定县教科局教研室的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本校的教研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再根据学校的教研工作计划制定各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各种均按照教研工作计划开展教研活动,经过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我校继续教育工作在广大教师的进取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取得良好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努力,找准差距,克服困难,使继续教育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培训工作个人总结5

今年,是某某某有限职责公司的工程关键年,为了更好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与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合作,开展生产技术员工理论培训班,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公司发展和生产需要的专家型人才队伍。根据公司的安排,20__年5月31日至8月11日,公司生产准备部70名职工赴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为期72天的“某某某有限职责公司生产准备人员理论培训班”的培训学习。参训学员珍惜机遇、勤奋学习,更新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提升了本事和水平,为推动公司明年的168试运及今后长期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培训学习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学习的基本情景

本期专题理论培训班,时间虽短,但特色鲜明,富有成效,集中体此刻以下六个方面:

(一)办班规格高。作为一个年轻的企业,今年我们面临基建、生产准备、党建以及企业规范化建设等几个方面的任务。其中生产准备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各环节的成败,关系到将来机组投产后的安全稳定。公司各级领导对培训工作十分重视,公司总经理___同志对举办好这期培训班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副总经理___同志多次听取举办培训班筹备工作的汇报,并作出具体的工作安排。

作为这次培训班的承办部门生产准备部,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组织安排好这次培训班,数月来多次与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反复衔接、沟通和修改完善培训方案。在开班之前,部门领导还专门到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就住宿安排、课程设臵、教师安排等具体事宜进行实地考察和商定。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生产准备部对全体员工召开了动员会。副总经理___同志对学员提出了具体要求,部门领导对组织好这次培训作了具体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公司和部门对办好此次培训班的高度重视。在协商这次培训班的工作中,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我公司培训工作的实际情景和需求,在资料设臵和主讲阵容方面作了很好的安排,课程资料既涉及集控运行专业理论知识和检修维护方面的理论知识,又包含企业常用应用文写作和工作礼仪等个人综合本事的提高课程。安排的培训资料紧扣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二)培训对象广。按照公司的要求,本次外出培训学习为全体生产准备部生产技术人员,共70名,其中:燃料人员14人,集控运行及检修维护人员56名。

(三)组织机构全。为确保本次外出培训学习活动的有序进行,公司还安排生产准备部副主任___同志为此次培训班的带队领导,值长___和___2名同志作为管理人员进行跟班学习。培训班建立了组织机构,设班长1名,副班长1名,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生活委员、考勤委员各1名。下设6个学习小组和1个跟班学习管理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设组长1名。跟班学习管理小组设组长1名和成员1名。同时,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还安排了___同志为班主任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工作。

(四)培训质量高。培训课程紧紧围绕推动公司长远发展又好又快的思路和全体学员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来设臵,具体有《电工电机学》、《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自动控制原理》、《测量技术与应用》、《泵与风机》、《电厂化学及水处理》、《燃料设备运行及管理》、《火电机组脱硫脱硝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热工控制技术与应用》、《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电厂锅炉设备及运行》、《发电厂电气设备及运行》等16门课程的知识。另外,还安排讲授了《电力企业应用文写作常识》和《工作礼仪》相关知识。

各授课教师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在本专业领域学术造诣很深,同时有着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感染力强,讲课中既有深奥的理论,又有易懂的道理,也有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事例,学员听后普遍反映务实、管用。同时,还组织学员参观他们的实验室,参观锅炉和汽轮机结构模型以及火力发电厂流程模型—3—等。经过72天的培训学习,我参训学员进一步增加了各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在专业理论、形象礼仪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提高。

(五)安全培训紧。安全不是意识问题,而是一种本事问题,安全培训工作是我们公司严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在培训期间始终严格按照公司和实际安全培训要求,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安全培训目标,进取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期间共计召开学习班10次,累计10课时,累计培训人员710人次。

6月份是全国“安全生产活动月”,培训班进取响应,7月19日,在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公司首届“安全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并利用晚自习时间集中学习《安全大检查小册子》和《华能湖北分公司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承包商员工安全手册》等安全资料。让员工构成“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信誉,安全就是竞争力”的安全理念,将安全深深烙在他们的心里。

(六)后勤服务实。在赴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前,生产准备部就做出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带队领导,建立了培训班组织机构,明确了班委工作职责,详细的说明了培训班行程安排、相关事宜及有关要求、参训人员名单、课程设臵安排及其他应注意事项,把培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作了充分的研究。在培训过程中,在学员的吃、住、行等方面都体现了重细节、抓落实,实实在在为学员服务。如:学院培训开始和结束通勤车接送、住宿的宾馆干净整洁,食堂品种丰富、营养均衡,每一天为学员供给饮用水、及时打扫教室卫生等。尤其是,6月份___分公司举办首届“职工运动会”,培训班学院利用晚上时间进取、认真备赛,班委会为全体参赛队员供给充分的后勤保障,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和拔河等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公司和培训班争得了荣誉。

二、培训学习的主要收获

这次培训学习,全体学员普遍认为收获很大,效果很好。异常是对理论技能提升、开拓思路、提高综合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到达了培训目的。(一)学到了新知识。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先后学习了《泵与风机》、《电厂化学及水处理》、《燃料设备运行及管理》、《火电机组脱硫脱硝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热工控制技术与应用》、《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电厂锅炉设备及运行》、《发电厂电气设备及运行》等16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使大家进一步掌握了岗位管辖设备所涉及的机、炉、电、自、化五个专业的基础理论,深入了解发电厂机、电、炉及自控专业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机构并系统掌握单元机组的运行理论。具备独立学习制造厂供给的设备技术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的本事;具备独立学习《汽轮机运行规程》、《锅炉运行规程》《电气运行规程》以及《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规程》的本事。

(二)增强了新本事。在培训学习中,授课的教师既讲授专业的理论又能联系实际,对问题的分析做到深入透彻、细致严谨,语言风趣、通俗易懂。既讲课、又提问,实现了互动,启发学员动脑,思考问题,气氛活跃,引起了大家共鸣,让学员们视野更宽广,知识更丰富,为今后结合实际做好本职工作供给了理论指导,为正确应对和处理机组突发问题供给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培养了学员从更多角度、更多层次思考问题的本事,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三)树立了新形象。此次培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培训时间长、课程多、强度大,白天是安排紧密的课程,晚上7:00上晚自习。在培训学习期间,学员们时刻树立“人人都是___形象,处处展示___风貌”的理念,自觉臵身于组织之中,严于律己,遵守电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尊重教师,不迟到,不早退,注重言行举止、仪容仪表,遵守课堂纪律,进取勇跃发言,以求真务实的学风、谦虚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们的认可和肯定,充分展示了应城热电的良好形象,让他们更加直观的认识___、记住___,并经过他们向更多的人宣传我们___。

三、培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