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研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9 22:4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长研修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改变了认知结构
受学科背景单一、工作任务繁杂、高考升学压力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校长们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完善的,普遍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管理学等理论的系统学习与占有,因此上不到理论的高度,用理论来阐释教育现象、指导教育行为、揭示教育规律。这次校长高端研修的首要目标就是充实校长们的理论体系,引导校长们拿起教育理论这件利器来运营自己的学校,来改进自己的学校,来提升自己的学校,来促进自己在校长岗位的专业成长。迄今为止已听取领导、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50次以上,网络学习超100学时,尤其是教育界泰斗级的大师陶西平、顾明远、林崇德的报告令我们回味无穷,受益匪浅且将终生铭记。大家都清楚明白: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是低效或无效的实践,是不可能产生高收益的实践。校长的高端研修就是要解决理论武装问题、理论运用问题。通过学习研修,校长们普遍感受到了头脑被洗礼的喜悦,普遍察觉到了理论的强大支撑力量,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和充实。
二、找到了追赶目标
一类是要追赶的学校目标,一类是要追赶的校长目标。本次高端研修的两个模块就是解决此问题的:一是“影子校长”实践,先后深入到北京的10多所相关中学去当“影子校长”,全方位、零距离、多角度解剖北京市的名校,北京市高中学校的组织变革、课程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给我们这些“影子校长”以极大的视觉、听觉冲击和内心震撼,高中学校校长们深厚的理论功底、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学校改进行动的效果凸显给我们这些“影子校长”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我们湖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校长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激发了弥补差距的动力,找到了自己应该追赶的学校目标和校长目标。二是学校考察交流,先后深入到北京、上海、江苏、湖南近30所学校考察学习,人大附中、北京101中学、北京十一学校、北师大二附中、北京二中、北京牛栏山中学、北京大峪中学、北京昌平一中、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建平中学、苏州中学、苏州十中、扬州中学、南京师大附中、湖南师大附中、长沙长郡中学、衡阳市一中、澧县一中等名校深厚的学校文化、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办学传统、卓越的办学成就给每位校长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而且深刻的教育示范课,使校长们发现了自己的短板,萌生了克服短板的强烈冲动,找到了自己学校及本人应该追赶的学校目标和校长目标。差距是最好的追赶催化剂,发现差距且真心认识差距是产生追赶动力的源泉,知“耻”可能后勇,明“耻”才能进步。校长们找到了追赶目标,这应该是首届高中校长高端研修班的最大收获吧!
三、学到了道法术措
高端研修班就是让校长们坐下来、静下来、慢下来,思考教育、思考学校、思考自己的管理行为,明白教育的道理、原理(道),找到教育的规律和法则(法),掌握管理学校、改进学校、提升学校的技术技能技巧(术),不断推出促进学校发展进步的举措(措)。不论是专家的指点还是名校长的实践经验分享,不论是影子校长还是理论研修,不论是论坛沙龙还是岗位实践,都是为了学到学校教育的道法术措。学习道法术措是慢功夫、是农业、是需要等待的,校长工作的本质之一就是慢下来踱方步去领悟,让学校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让学校运行在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上,让自己的学校朝着“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生态化”的目标迈进。
四、强化了研究意识
高端研修班倡导校长们写论文、编著作、做课题,目的就是增强校长们的研究意识,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解决,在解决中提质。研修期间,校长们撰写了各类论文百余篇,或交流、或发表、或评奖,显示了较强的学术功底;编写了《重塑课堂——超越分数的教学案例与评析》等专著,且入选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夏书系书目,展示了较强的学术价值;“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优化的行动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集团化办学的制度扩散研究”等10多个实践研究课题已进入终期研究阶段,有望获得研究成果。高端研修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通过研修,校长们的研究意识大大增强,研究氛围日益浓厚,研究能力逐步提升,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湖南高中校长争了光,为湖南高中教育争得了荣誉。
五、提升了实践能力
本届高中校长高端研修设计了两次重要活动,一是到参加研修的校长所在学校进行岗位实践指导;二是撰写岗位实践研究报告,引领校长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在自己的校长岗位上亮实招、出实效、出成果。北京师范大学组织专家学者和优秀的高中校长深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沙市长郡中学、长沙市望城区一中、长沙县一中、浏阳市一中、浏阳市田家炳中学、长沙南雅中学、衡阳市一中、永州市一中、邵阳市隆回一中、宁乡县十三中、澧县一中等学校,对校长的办学方略和举措进行实地指导,校长们获益良多。指导校长们撰写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和岗位实践研究论文,引导校长们在岗位上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在岗位上成长,40多篇岗位实践研究论文即将汇编成册,成为岗位实践能力提升的成果奉献给大家。
六、涌现了优秀校长
来自三湘四水的40位校长都是各地高中学校的优秀校长代表,有的理论修养好,有的实践能力强,有的理论、实践兼修;有的使学校发生了改变,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有的将学校带向优秀,赢得了赞誉,特别是涌现了黄月初、夏育华、毛善新、李素洁、魏建军、邓玉明、曾广清、陈嵩、胡群武等坚持研修、在研修班影响力大、贡献突出的校长群体,他们将成为湖南高中的“种子校长”,怀惴着高端研修的成果,带动一批湖南高中校长共同谱写湖南高中教育的新篇章。这就是高端研修的功效,湖南“教育家型”校长将从他们中开始产生。
为了使湖南省“未来教育家”高端研修工作顺利推进且产生更大成效,结合参加研修的校长们及本人的研修实际,特向湖南省教育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应按照教育家、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目标对整个高端研修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对办班目的、办班地址、研修的承办单位遴选、校长的研修行为管理、研修成果呈现方式、研修的考核评价、校长返岗后的后续管理及研修成果运用等均要有明晰的设计和套路。
二是加强课程设计。通过课程框架构建、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研发、课程编排、课程实施等一系列课程设计和行为实现研修的目标,上多少理论课、多少实践课、影子校长当多长、教育考察弄多久、聘请哪些专家来授课、网络研修如何进行等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因素均要进行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好了,研修就成功了一半或是基本成功了。
三是严格学员管理。学员的出勤要求、学习要求、作风要求、成果要求都要有制度约束和标准约束,对表现好的及时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坚决纠正。校长是学校的引路人,对校长高端研修班的学员管理要做到严格、严肃、严明。
四是严格考核管理。对研修班学员、研修实施单位(高校)、研修组织单位(省厅)均要进行严格考核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调节功能,使高端研修始终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实效化的轨道前行。内部评价不了的事情可以引进第三方(专业团队)进行考核评价,评价硬了、实了,研修的效果才能保证。
五是巩固研修成果。首届高端研修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巩固研修成果,一是成立第一批湖南省高中名校长工作室(工作室首席校长从40位学员中遴选产生),且将地域相近、研修志趣相投的校长们继续汇聚起来,以名校长工作室为龙头,带动更多校长继续从事校长工作研修;二是发展一批名校长工作室基地学校,让名校长工作室的研究成果辐射到更多学校,带动更多学校获得新的发展;三是鼓励校长运用研修成果,将自己的学校带向卓越,让湖南省有更多学校在全国有影响力,让湖南省有更多校长在全国基础教育界有话语权,真正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型的高中校长。
六是发挥引领作用。认真总结首届高端研修班的办班经验,充分发挥首届研修班学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第二批、第三批和今后更多批次的高端研修培训更顺利地发展,带动更多校长奔跑在争做教育家型校长的路上。
篇2
校本研修的对象应是教师在教育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是必然趋势。问题是研究的起点、是学习的开端。我们认为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直到问题解决,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学习研究的过程,是教师思考探索的过程,更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升的过程。
笔者曾了解到某小学早在几年前的一次选择话题论坛中,有教师提出:尽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口号由来已久,但结果不尽如人意,小学阶段我们的大多数学生依然背着素质教育的旗帜,过着应试教育的生活,肩上的作业负担并没有从实质上得到解决。这一论点激起了在座教师的共鸣。大家都认为,学生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测验方式,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布置得当,会加深对已学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布置失当,学生会产生厌烦,机械应付,事倍功半。设计和布置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于是,该校提出开展“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减负增效,作业变革确实是出路。
提出问题仅仅是研修活动的开端,只有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持续跟踪、探究的时候,才有可能在做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商量决定:为有效组织开展“优化作业设计”校本研修活动,活动确定三个阶段、健全一个机制、立足两个层面。
一、确定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1.确定主题: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确定的主题为“优化作业设计”。
2.学习理论:围绕主题,以学科研修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学习相关理论。
3.反观现实:联系教学实际,每位教师按照学科、本级段学生特点,根据作业布置现状,总结自己或同级段教师作业布置有效性的成功做法,或反思作业布置低效的原因。
(二)第二阶段
1.反思成文:要勤动笔,记下自己的心得,记下自己的思考,记下成功的案例,记下失败的反思,善于物化校本研修的成果。每位教师就“优化作业设计”为主题,撰写2000字左右的论文。
2.组内交流:以学科研修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形成的书面文字材料,包括对“优化作业设计”论坛的认识、思考,在教学中已有的现状、经验等等。
3.推荐论坛人选:各学科研修组推荐典型的能代表本学科的教师参加校级层面的论坛。
(三)第三阶段
1.主题论坛:学校组织“优化作业设计”论坛,邀请市内外名师、骨干教师及相关学科教研员对本次论坛予以点评指导。
2.总结提高:对在“优化作业设计”论坛这一研修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推广,共享校本研修成果。
3.再度反思:校本研修不是消灭问题也不可能消灭问题,而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生成更多更深入的问题。学校引导教师继续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总结,使学习研究活动持续地开展下去,意在把教师行动引向创新之路。
二、健全一个机制
结合“优化作业设计”这一主题,通过几年的实践,学校继续完善“校长亲自挂帅――一名副校长分管――教导处(教科室)主抓――研修组长具体负责的”校本研修管理机构以及“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学校师训分站为管理中心,以各学科研修组为主要阵地,全体教师互动合作研修”的校本研修网络,便于校本研修工作主题化、课题化的开展。
我们加强研修小组的建设,突出研修小组的地位和核心作用,落实“校本研修”的中间环节。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学校是“校本研修”的基地,就意味着研修活动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学校作为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承担校本研修的组织、领导、规划等责任。研修小组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研修组织,它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由研修组长领导开展具体的研修活动,引导教师共同参与学习、交流与研究,对小组内每一位教师参加研修活动进行质的要求和量的规定,强化过程管理,以训促研、以研促教。
三、立足两个层面
我们所提倡的追踪式的教学研究一般要在两个层面上开展:一是理论层面,围绕“优化作业设计”主题搜集、整理、学习理论材料,围绕主题探索“现状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该怎么设计”,学习、思考、交流、碰撞、融合、共享,在研修中实现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中出现新的问题,以至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二是实践层面,任何理论都要与实践相结合,才显示理论的生命力。在优化作业设计研修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运用学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尝试与探索,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解决实践问题的可行性的方法,并适时在教研组、学校层面交流探讨。几年来,“优化作业设计”论坛活动在该校报告厅如火如荼地展开,语文、数学、体育、信息技术、品德……数十位教师激情洋溢地阐述了自己关于有效作业设计的见解,PPT呈现图文俱佳,主题演讲声情并茂,恰到好处地介绍了分层教学、激趣设计、形式创新等关于优化作业实践道路的探索之法。《让语文作业与快乐同行》、《优化作业布置,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利用作业本,提高课堂价值增量》……教师们立足实际的有效作业案例的引述、经验的介绍及实践的困惑,推动学校“增效减负”的研修活动落到实处!应邀而来的专家们又以真实鲜活的案例为纽带,链接理论和实践,与教师展开互动式交流,由此产生的许多新的“问号”又进一步引发老师对有效作业的探讨热情。
篇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4月29日,迎着煦暖的春风,北街实验学组织召开了“西峰区‘优秀校长+’中考备考策略的实践改进研修”活动,为春日的校园又增添了一抹绿意。
研修活动由北街实验学校拓俊儒校长主持。来自肖金中学、什社中学、彭原初中、野林初中、地庄小学、北街实验学校的校长和教学负责同志共13人参加了会议。
肖金中学刘志科副校长首先对九年级摸底考试成绩从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分享了备考策略:一是细抓教学常规,做到“四个结合”;二是分层实施备考,做到“四个”跟进。随后,他就示范引领、培优补差、家校合作、教师队伍建设等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做了探讨交流。
什社中学齐永杰校长从通报成绩入手,深刻剖析了影响质量提升的原因,并结合校情和工作实际,就重视课堂效率、抓好毕业班班级管理和教师业务成长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描绘了学校发展愿景。
彭原初中王平主任在会上通报了七科生均成绩、各科成绩及排名,并从六个方面交流了备考策略。一是营造氛围,鼓舞士气;二是表彰先进,比学赶超;三是研究真题,精准备考;四是分析成绩,直面差距;五是培优补差,全面提升;六是惜时如金,分秒必争。在问题探讨环节,她提出的分层教学、“教师下题海,学生泛轻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措施发人深省。
野林初中刘志海主任结合学情,分析了成绩,并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深入研读中考试题、理清复习思路、抓常规重落实、抓课堂提效率、强化解题规范训练、重视方法指导等七个方面介绍了备考情况,阐述了物理、化学、政治、生物、地理学科进步的原因。
北街实验学校刘涛副主任介绍了九年级的基本情况,通报了成绩,汇报了备考的具体措施,并就培优补差、缩小学科差距、强化学生养成教育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最后,拓俊儒校长做了总结。他提出,中考备考究其根本,就是要解决方向和方法两个层面的问题,“优秀校长+”联盟学校要在管理、教师、学生和家长这四个影响质量提升的因素上下功夫,做文章。管理层要熟知政策,了解动态,把握方向,教师要愿教、会教、教好,学生要愿学、能学、会学,家长要愿意支持、会支持学校工作和学生学习,只有做到这些,质量提升就会指日可待。(总结图)
篇4
关键词:“三支队伍”;培训;打造;卓越团队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6-0040-02
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始终把人才工程作为教育的“一号工程”,紧紧围绕“长安区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以提升“三支队伍”素质为抓手,创新培训模式,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精心设计培训项目,精心组织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素质。
一、与北京对接,名校长带路导入先进管理理念
长安区教育局率先聘请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和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林卫民担当主持人组建“名校长工作室”,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辐射作用,推进我区校长队伍领导力的提升。2014年10月26日~10月31日组织“李烈工作室”校长研修员(共计13人)赴北京跟岗培训一周,并于11月5日座谈交流学习体会,制定下阶段抓落实计划,12所学校要进行联合教研,先从一年级课堂行为习惯抓起,互相观摩,共同提高。11月2日~6日组织“林卫民工作室”校长研修员(共计16人)赴北京跟岗培训4天。“李烈工作室”通过云平台转播培训我区骨干教师1200人次,中层干部600人次。某校长研修员说,我们在名校长工作室,经历了专家的理念引领、集团学校的实践浸润、管理工作、行政会议的思想凝练及经验分享,提升了我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智慧。
二、以培训为契机,名家专业引领助推专业发展
组织在职教师积极参加全员远程培训项目;聘请国培专家、省培专家和本土专家相结合,对新入编教师、新一年级任课教师及中小学班主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讲座和实践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8月20日 聘请了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核心成员龚雄飞,作了题为“学本式课堂――走向卓越的教育改革行动”的讲座。8月21日聘请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迟希新,作了题为“当下师德建设的挑战与应对”的讲座。
三、挖掘本土资源,名师带动加快课程改革
为充分发挥我区名师、骨干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选取全区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名师、特级教师担当主持人,成立了12个“名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工作室”中约有12名研修员,每位研修员至少是校级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的定位是出人才,出经验。出人才就是出名师,出经验,就是通过工作,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形成这个队伍中培养高端人才的经验。“名师工作室”的成立,为造就未来长安区基础教育领军团队打下了扎实基础。
2014年9月27日~10月1日,师训科和教研室联合组织12位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赴厦门参加全国第六届名师工作室论坛, 10月9日召开了座谈会,大家畅谈本次学习收获及下一步工作室的打算。三次高端培训,12个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学习热情极高,收获很大。短短几个月,各工作室主持人在边学习边实践中发挥了带动辐射作用,多数研修员老师通过参加工作室的活动学习,教育教学能力在逐步提高,最可贵的是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挖掘了潜能。
四、组织“校长俱乐部”,提高校长和管理干部整体素质
篇5
一、加强研修工作的管理。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研修工作,学校成立了以高亚真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王艳华为副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构建了“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校本研修网络,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课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切实抓好研修管理工作,认真布置研修活动和检查考核,使管理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为了加强教师的学习,学校花大力气,为各备课组增配了21台电脑,并全部连上互联网,使办公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为了加强网络管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为各年级组增设了网络管理员。
二、校本研修整体情况
本学期继续以“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创建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所有教研活动都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以骨干教师为引领,以“集体备课、研讨课”活动为平台,进一步提高广大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开学初制定了详尽的计划。各项活动安排具体。计划的可操作性强,执行起来容易,便于检查,便于管理。印发了“校本研修活动安排表”、“教研组、备课组成员一览表”、“乌伊岭区中学师徒结对表”、“教研课日程表”四个计划性的表格。
2、保证每月至少有一次业务培训讲座。针对教师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全校老师及时了培训,提高了培训的时效性。
3、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一次全员文化课测试及文化理论考试,组织专人评卷,测试成绩存入个人研修档案。
4、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一次钢笔字测试。
5、由于校址搬迁,新楼的计算机教室设备没有安装到位,本学期计划的汉字录入测试及现在教育技术测试没有如期进行。
6、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每次都尽可能多的派出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本学期派出7名教师赴金山屯参加“国培”经验交流会,派出14名教师赴铁力参加全市中考质量分析会。
另派出高颖、潘增华、田华三名教师分别到哈尔滨、石家庄、北京参加国培。所有派出参加培训的教师,返校后,都将要为全校教师做报告或者讲示范课。使他们在外学习的收获在我校遍地开花。
三、常规研修制度化
1、鼓励教师自主研修,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进行学习,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函授学习等有力的推动了教师的研修工作。
2、学校规定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研修活动,或者以备课为单位,或者以教研组为单位,规定了校本研修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其中:每周一第三节课为史地政教研组教研活动时间;周一第六节语文组;周二第六节英语组;周二第七节理化生组;周五第三节数学组,地点在会议室。在规定的校本研修时间内,校领导全面进行检查,保证研修成效。
3、为新教师安排了专人指导,以拜师带徒弟的方式引领他们快速成长。
本学期在教育局和教研室领导和指导下,组织参加国培经验交流会的教师杨海萍、田华、李加民、林志萍、侯兆坤、张晶华分别讲了一节示范课。
本学期由数学教研组进行了一次大型教研展评活动,这次活动中选定由林志萍老师主讲,全体数学组教师进行评课,全体教师观摩并写出评课报告。
篇6
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总体部署和市教体局文件要求,我校积极宣传发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2014年远程研修。为切实保障培训效果,扎实做好研修工作,把每一件事落到实处,做到极致,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研修目标
今年远程研修创新点是自主选择课程的菜单式设计,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以校本研修为基本组织形式,全体参训教师要充分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远程研修平台,在学科课程专家引领下,通过观看专题讲座、学习文本资料、在线问题研讨等形式的对话交流,帮助教师诊断和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提高老师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具体达成以下目标:
1.通过专家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增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2.通过专家指导开放性备课,为教师集体备课提供示范,为教师备课提供案例型资源;
3.通过典型课例分析与探讨,强化教师课堂诊断的意识,提高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能力;
4.通过远程网络平台的交流与分享,教师自身差异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反思、超越,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
二、研修对象内容
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和美术12个学科教师。以基于新课标的课例研究为主题,聚焦新课标贯彻和混合式课例研究,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基于课标贯彻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贯彻课标的混合式课例协同研究、课例研究常态化及其变式应用等。研修共50学时,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期间的成果,结合日常教学,进行课例设计与研究,并通过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三、研修时间
2014年7月22日——2014年7月27日
上午7:30——11:30 下午:2:00——3:00
模式:上午集中学习,下午完成作业。
上午组织观看视频,下午3:00之前写作业、作评论,以备指导教师和专家推荐。
各学段提前2天开放平台,请督促教师提前熟悉平台,远程研修开始之后,将不再受理帐号登陆不上、视频播放不了等技术问题。
四、研修模式
研修模式强调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学习方式突出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让老师经历理解学习、案例学习、创建学习的完整学习过程;教学评价方面注重基于数据可视化分析的过程性和质性评价。
五、研修地点 :各自办公室
研修组长
语文 :梁娜 数学 :刘玲 英语: 姚明田
物理 :李爱芳 化学 :朱志强 政治:高伟
体:刘家亮
1.对本学科的优秀作业和课例要及时传我校网站;对本学科的工作情况要及时把握,要办好简报,做好宣传(学校统计通报)。
2.各学科负责人(培训期间每人分别报道至少2篇 ,有文字有图片,内容力求新颖独特,切忌大通套、人云亦云。要让学科领导过目。
3.王江负责学校整体信息宣传报道
六、管理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远程研修领导小组。
组 长:魏彦文 副组长: 陈志平 王树相
组 员: 孙春源 门泉航 陈宗剑 姚明田
宣传报道组:各学科研修组长(培训期间每人分别报道至少2篇 ,有文字有图片,内容力求新颖独特,切忌大通套,人云亦云。要让学科领导过目)
技术服务组:马玉军
后勤保障组:巩殿春
(二)严肃纪律,规范考核。
学校在研修期间实行签到制度,集中组织与管理,责任到人,确保网络畅通,确保人人参与,全程参与。按要求组织各科教师集中观看视频、参加讨论;分散研修,学校领导根据任教学科参与研修讨论。研修期间将严格考勤制度,无特殊原因不得请假,确实请假必须校长签字。
附查岗责任人(带参训名单点名,至少两次):
22号:陈志平 23号:祝焕利 24号: 王树相
25号:陈宗剑 26号:孙春源 27号:门泉航
各处室负责人负责本处室出勤学习情况。学校整体检查。
研修期间(上午学校组织观看视频,下午3:00之前写作业、作评论,以备指导教师和专家推荐),学校制定科学的奖惩激励措施,积极调动教师参训积极性,学校在上午7:30前通报前一天的学习情况,对未完成作业的教师要提醒督促;鼓励指导参训教师在完成数量的前提下重视作业质量,争取被省专家推荐或入选资源库,今年评选各级先进以作业质量为主要标准。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参训教师出勤情况、看视频的纪律情况、服务保障情况、研修计划执行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敦促整改,要求凡报名必参加,凡参加必合格。
要严肃学风、学纪,提倡真实研修的理念。研修期间要指定专门人员对网上言论和参训教师作业进行筛查,坚决禁止发表涉及政治宗教等的不良言论以及抄袭作业、粘贴评论等现象,并公布举报渠道。对于举报的涉嫌抄袭作业、复制粘贴讨论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要作为研修事故及时、严肃处理。师德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市教育体育局也将对各学校研修情况进行随机检查。
(三)宣传到位,争先创优
召开全体教师参加的宣传会议,首先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远程研修对提升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意义,明晰远程研修的基本步骤和自己担任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并召开全校参训教师参加的动员大会,明确分组,同时提出了互帮互助的要求,让老教师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对新教师负起责来,新教师帮助老教师解决网络上出现的问题,形成教研共同体。
(四)要保留原始档案
每位老师要在集中研修和校本研修后分别提交纸质研修总结报告。
要将研修期间的方案、点名册、优秀作业、精彩课例、每日通报、宣传报道、总结等存档,作为督导检查的必查内容。每位组长、参训学员要及时保存好所有文字材料(优秀作业、精彩课例、宣传报道、个人收获总结等),注意按照行文格式。在7月27号前交学科负责人,再交分管领导,最后集中给教研中心王江。这些是督导检查的必查内容
(五)全程跟进,及时反馈
研修过程中,校长、分管领导、各分管主任全程参与,和老师们充分交流,答疑解惑。同时组织技术人员随时服务,保障网络畅通。在研修期间及时组织教研组长召开碰头会,通过学校平台交流情况,分享成功做法。研修教师依据课程研修的要求,完成观看视频、撰写作业、参与互动、总结反思等研修任务。
七、考核评价
篇7
一、研修活动的设计
《教师研修:国际视野下的本土实践》(张铁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提出,教师教育应当遵循成人学习规律开展。成人学习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成人如何学习,如何依据成人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去设计和组织有效的学习与教育活动。成人教育最基本的特点是,其对象都具有本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但长期以来我们却都认为,成人学习面临普遍的工学矛盾,实际上是把成人的工作和学习对立起来,忽视了成人的实践经验所具有的知识价值。教师是具有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成人学习者。因此,针对在职教师设计和实施的专业学习活动必须针对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他们已有实践经验的资源价值,聚焦一定主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建构并获得有价值的研修成果。
因此,我们依据上述原则,回应来自海南与山西两省积累了多年经验并做出了突出业绩的优秀教师与校长“希望成为所在学校的教师发展引领者”的客观需求,对研修活动进行了全程设计。我们设立一个假设,如果我们能够创设一个真实的主题研修过程,汇集来自所有参与者的相关体验与想法,不仅参与者本身可以获得对于教师研修的体认,也能够有助于为他们开展教师研修的后续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因此,作为研修活动的组织者,我们所做的就是依据研修主题设计脚手架式问题链,引导大家进行参与互动式分享交流,并汇聚大家的智慧形成有价值的学习成果。
二、研修过程的互动讨论
海南一组代表(海南中学数学教师 贾天友):《教师研修:国际视野下的本土实践》一书中《儿童视角中的为师之道》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教师,我们都特别希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那么首先就要心中有学生,去了解学生是怎么看待老师的,按照学生的希望来要求自己。联系到今天的研修活动主题“让我们共同体验教师研修的力量”,我在思考,怎样通过研修让我们的老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呢?
张铁道(主持人):其实,这篇唤起你兴趣的文章背后有一个故事。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50多个国家开展了“孩子心目中的好老”主题征文征画活动,并出版了一本小画册。我在1997年的时候看到了这本画册,立刻就被孩子们对教师的真实需求和热切期待打动。我想,如果让老师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他们自己,看他们的职业,应该非常有震撼力。当时也做了几次培训,效果也不错。遗憾的是,其中没有中国学生的参与。2003年元月,我在《班主任》杂志发表卷首语《让我们倾听儿童的心声》,邀请各地老师组织少年儿童将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用绘画和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短短几个月时间,我们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名中小学生的儿童画和文稿。我们从这些儿童作品中发现,学生对于老师及对于学校教育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能力,他们更加需要并珍惜的是老师和他们之间的充满关爱的情感互动和思想交流。其中,确实有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
大家可以看看我的微信头像――那是北京市延庆县永宁小学11岁的安泽同学画的一张老师的脸。老师的两只眼睛里分别有一个开心的学生、一个郁闷的学生,鼻孔里也有学生,上、下嘴唇之间还标有“好好学习”“I love you”(我爱你们)的字样,形象地说明好老师应当关注全班每一个学生,悉心感受他们的情感需求,并在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的同时,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这实际上体现了孩子们对于好老师的希冀。
这项尝试让我们获得很多发现。大多来自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叙事和图画,好像都与学科教学没有直接关系,却是最打动学生、影响学生的重要事件。我们借助儿童视角开展的教师研修实践也表明,引导广大教师站在学生立场体察他们的教学服务及其成效,进而积极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是我们深刻理解自身教育服务工作价值的一个重要的评判维度,也是教育管理者和专业机构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的行动突破口。
海南二组代表(海南中学政治教师 叶小):看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一文后,我有了很深刻的体会。
第一,教师研修是有规律的。如文中所说:“成人唯有将亲身体验进行分析,并加以理性化,学习的内容才能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因此,要做好教师研修,首先要了解教师研修的先进理念,掌握教师研修的规律。第二,教师研修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很重要的是立足于教师自身的需求。我们只有找到教师需要什么,在教学当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了解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针对性地为教师量身定制研修计划,组织教师研修,帮助教师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研修也才是有效的,才能被老师所喜欢。第三,教师研修的形式要敢于创新,要通过相互的分享、交流去推进。例如,书中流动教师培训队案例,就是研修形式的创新,深入到农村贫困学校开展研修,成本低,又非常有实效。还有,教师研修要注重分享,通过分享让大家有更多的收获和体会。研修活动结束后,还应该督促教师进行总结和反思,借此也能够了解教师研修的成效。我的问题是,教师研修要非常关注教师的需求,怎样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教师的需求呢?
张铁道:非常感谢您对教师研修的认同。我来分享一个自己在海南的实践故事。2004年,我随教育部专家小组到海南考察学习高中课改实施情况。我应用研修方法在三所中学与高中学生开展了系列专题座谈会。我们从每一个班级选取一组同学参与座谈。我问学生们:“在高中课改刚开始的时候,你们在学习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老师怎么教,你们就感觉到特别开心,特别受益?你们现在有什么困惑?比较课改开始到如今,你们感觉最大的变化在哪里?”学生们针对这些他们熟悉的问题,向我反馈了很多真实信息。其中,谈到他们特别喜欢的老师时,也是十分看重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否建立朋友般的关系。之后,基于三所学校的高中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完成了一个来自学生视角的课改成效研究报告。我们当时的调查结果有力地证明:海南的课改做得很好。其实,如果能够继续跟进,在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提炼:在高中课改实施将近一轮的背景下,海南的教师在哪些方面做得特别好,赢得了学生赞许?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特别是将其中学生提到的教得特别好的老师的做法和学生提到的困难和困惑梳理出来,并组织教师们研究如何改进,那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其实,借助研修方法诊断需求、改进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到一个课堂去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可以设计一些问题,通过对象对于问题的回应做出判断。我曾经到北京一所学校进行调研,在听取校长报告学校情况、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座谈,并对学校进行反馈之后,我利用中午的半个小时和来自初二、高一和高二3个年级的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我首先问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今天到你们学校来,印象特别好。你们能不能说说学校让你们感觉特别骄傲和自豪的是什么?”他们都纷纷说:“我们学校的老师好,老师对我们非常好。”我接着问:“请你们说说你们最喜欢的一门课和你们最喜欢的老师?”其中一个组就讲:“我们特别喜欢政治课。老师在第一节课就对我们讲,‘同学们,我可给你们约好了,你们哪一个都别想在我这门课上落下!’我们心里说,为什么呀?结果没想到,这位老师讲得非常好,一个学期下来,我们全班的同学政治课都学得非常好。”还有一个组说:“我们特别喜欢上体育课。先前一堂课只有一个项目,现在老师给我们四个项目来选择学习。大家都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学一个项目。我们非常开心。”我又问:“那你们觉得来学校以后有哪一件事让你们特别难忘?”初二的同学说:“我们特别难忘的是学校组织我们去林县。”我明知故问:“林县有什么难忘的呀?”他们说:“老师,你可不知道,我们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到林县去。坐了一天车,晚饭刚吃过,大家的手机就此起彼伏地响起来了。奶奶问路上安全吗?妈妈说外头的饭好吃吗?爷爷说你们啥时候回来?……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走到哪里,家庭的关爱就跟到哪里……”
我看前面三个问题都铺垫得差不多了,就接着问:“目前学校做得很好的情况下,你们觉得如果学校只需要再改进一条,那会是什么?”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我们学校学生太多了,做操时胳膊都伸不直;吃饭分三波去吃,仍然挤得不得了;上厕所排队,排到上课铃响了还没有排到;图书馆一个星期只开两个小时,能不能多开一点时间……座谈结束之后,我就把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反馈汇报给学校的领导,当我讲到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校长就忙着要求记录下来,还解释说马上就进行改进。
以上实践说明,如果能够围绕一定主题,基于对象群体的既有体验,有针对性地设计好一组问题链,就能有效地了解他们的需求。
垣曲一组代表(山西省垣曲中学物理教师 吴宝军):您在书中对教师研修强调了三项原则:一是务必注重教师的实践;二是务必持有学生的视角;三是务必了解理论并努力付诸实践。我的理解是,第一,注重教师的实践,就是从教师的需要入手,从实际出发。第二,从学生的视角,就是以人为本。第三,每一个老师必须有持续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在《探索教师研修20年》这篇文章中,你提供了一个教师研修路线图,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的问题是,教师研修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教师不愿意参与研修,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张铁道:我借用书中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北航附中教师的研修实践》这个案例来回答你的问题。当时,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刚刚启动,我自己也需要有深入学校深入了解实践的机会,于是就应时任北航附中校长罗滨邀请深入该校连续做了五次专题调研与研修活动。
第一次研修活动的主题是“我们怎样走过高一”,旨在判断首届高中新课程的高一学生已有的实际学习体验,将其作为评价学校新课程教学现状的尺度和制定改进教学策略的重要参照。我们把高一年级四个班的W生分成四个组:开心组、感动组、郁闷组和困惑组。讨论“回顾高一时光,哪些是我们最开心、最感动、最郁闷和最困惑的事?”每一个组分别重点分享一个主题的体验,最终各组的反馈就构成一个整体的结果。我们发现,2008年度高一学生最开心的是“军训”“选修课”“外教课”“社会实践”;最感动的是“军训”“联欢会和主题班会”“汶川大地震”。而最郁闷的是他们的学习,最困惑的是学习方法。来自学生的真实体验,让在场的高一年级组的老师们感到十分惊讶,也促进了他们的深刻反思。教师们感到,他们并没有完全领悟课改的理念。如果重新再教高一,他们会加强教研,精简教材内容,增加学生实践和体验的机会。来自高一年级教师的这些经验,为即将担任新高一教学的老师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现实背景和行动导向。
第二次研修活动,我们针对学生普遍需求开始关注学法指导。第三次研修活动,我们又以新一届学生的入学教育实践及其成效为案例,研究高中阶段入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第四次研修活动,我们尝试从学生视角讨论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教学改进。第五次研修活动,我们总结高中语文组关注学生需求、改进教学的探索,并推动学校其他学科依据学生需求,提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行动计划。一个学期下来取得显著成效,而后又推广到全校所有学科。
上述实践显示,诊断需求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后续跟进则是解决问题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没有对于实际需求的揭示,行动就没有针对性;没有执着的跟进,就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预期结果。
国兴一组代表(海南省国兴中学语文教师 李占民):书中的《团队研修: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的实践》一文,正好契合我们来北京考察学习的任务。在我们常规教研工作当中,最常态、最重要的但也是最薄弱的就是教研组的研训活动。在北京的学校里,教研组的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呢?请您结合具体的案例,谈谈如何改进教研组团队研修的工作?
张铁道:你提的问题是一个困惑很多基层教师、教研员的实际问题。我曾在甘肃和北京从事教研工作二十多年。我认为,我们的教研需要在新时期重新定位。许多教研员因为曾经是优秀教师或身受基层教师期待,所以总是有意无意地以我为标准,向我看齐。但这种理念已经不再符合现今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了。教研员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承担教书育人职能的基层教师。为此我认为,教研员需要掌握两门教育学,一门是少年儿童教育学(即我们熟知的教育学),一门是回应教师学习需求的成人教育学。只有掌握并自觉应用成人教育学,教研员才能自觉尊重教师的既有经验,引导他们相互借鉴并做出实践改进。另外,由于教研员的工作头绪繁杂,所以很难实际跟进一个项目或聚焦一个特定群体,因此也为开展有效的问题解决、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带来很大难度。
以上这些,或许可以丰富我们对教师研修的性质、定位、特点甚至规律的基本认识。
(二)研修策略
开展教师研修的前提是依据任务或主题进行需求调查,再基于需求调查的结果,规划与设计研修活动。以今天的研修活动为例来思考活动的设计特点,我与大家分享了很多案例,尤其是研修活动中如何设计问题链。问题链很重要,不仅要让大家觉得有话可说,还要让大家说得有价值,而且还要让大家的说和说之间有互补性、建设性。
怎样设计和组织有意义的研修活动?我们通过多年实践,归纳出来四个层次16个字的总结:一是“巧在设计”。要遵循成人学习的基本特点,活动必须要有利于能力成长或者问题解决,并善于去做细化的设计,有步骤、有细节。二是“重在实施”。精心地实施活动设计方案,使大家充分地参与、聆听、互动讨论。三是“成在后续”。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时候研修活动设计得不错,实施得大家觉得也满意,但往往会由于后续没有跟进,不能产出相应的成效。研修成果也是至P重要的因素,决定着参与活动的教师是否有成就感。其实,成果就是对于我们想做什么、怎么做的以及做的结果的一种理性的记述和表达。四是“落在资源”。比如,我们进行需求调查,之后就可以形成调研报告。再比如,我们今天的研修活动,也将会形成汇集大家的反馈的成效评估报告和体现集体智慧的团队研修报告。来自大家对于教师研修的视角、观点、建议所构成的团队报告,将成为一份对于大家今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专业资源。
(三)成效评价
评价的主要教育价值不是比较高低,而是要通过评价促进研修活动的改进。大家提到,关于成效评价,既可以采用定量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定性的方式。比如教师的论文、获奖等,还有更多的是看不见的、内在理念的变化,最终反映在教师教学行为的积极变化及其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上。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价的指标。
成效评价最关键的指标是对象的体验,对其产生了什么影响。在座的各位学科带头人,如果我们带的青年教师受益了,有成就感了,那么我们的研修工作就有成效了。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七条关于优秀教师的标准:第一,具有坚定的教育职业追求,喜欢教师职业;第二,具有较为全面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积累;第三,具有全面的学生知识,能够读懂学生的需求;第四,积累了实际可行的教学知识与技能,善于依据教学主题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引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并从中获得有成就感的学习体验;第五,善于进行研究,研究自身和他人的教育实践;第六,能够保持身心健康和积极心态;第七,具有个人魅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四)后续跟进
后续跟进的目的是将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带给教师有价值的职业进步和专业成长。各位学科带头人所做的最有价值的贡献不仅在于自己要身为表率,更应努力帮助在工作站学习的老师获得有意义的能力成长。
能力成长是一个行为干预和愿景引导的过程,不是一次就能达成的,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作为学科带头人,我们是特定群体的教师成长的引领者。我们要善于依据特定的主题学习或培养任务需要规划专题课程,把自己不断的成长和所带教师团队的成长,变成一种课程实施过程。
我最近参加了一次“如何推广优秀成果”的专题讨论。大家都知道,目前,推广先进经验的主要方式就是表彰优秀教师,请他们去做示范课、做报告、出著作或者带徒弟。但是,这往往很难达到激发更大范围成功实践所需要的实践能力赋予的目的。我们认为,推广成功教学经验也需要课程规划和教学过程,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学习,即“知晓”“会做”“有成就”。由此,你不仅可以明白“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能付诸自身教学实践;更能从取得进步和成效中获得成就感、建立自信。事实表明,真正的学习必须能够带给学习者以能力成长的体验,否则,就不是有价值的学习,也就不可能持续。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有不懈的动力去体验自己的职业幸福,才能够变成教师一直拥有的、不断推动他前进的成就感。这是我们作为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校长,都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我们处于相对成熟阶段谋求造福他人和丰富自身的双赢策略。
(五)组织者的角色与能力
教师研修组织者需要为参与者创设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给力的学习体验。组织者既是同伴学习的促进者,也是高效的学习者。实际上,我们今天采取的是一种混合式学习策略。之前大家都进行了自主阅读,我们在现场开展多重交流,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微信同步交流。之后,我们还会征集大家的学习体会,开展成效评价,并进行基于本次活动的专题资源开发。
篇8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研修的重要性
为做好暑期语数外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研修管理。
1、抓研修前准备工作。为确保所有研修学员顺利进入研修状态,我校组织开好管理人员会、指导教师会、参训教师动员会,明确要求,同时要求网管人员在假期内熟悉操作规程、做好网络调试等,做实做细研修前准备工作。
2、注重过程管理。要求教师在研修过程中要做到两个“结合”:远程研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研修培训和平时教学相结合。针对培训中可能出现的部分老师只重视关注度,忽视作业质量的现象,学校召开了指导教师会议,要求各学科明确研修目的,在推出精品作业上下工夫,确保教师有所学必有所得。
3、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完善三个制度:一是责任制度,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培训的全面工作,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直接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考勤制度,要求考勤人员认真做好考勤记录,研修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要按正常上班对待,不得迟到、早退、旷班;三是考评制度,学校制定了量化考核措施,对教师的培训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专家交流,给教师思想的洗礼
教师认真研修,热情高涨。每天早早来到计算机室,坐在电脑前看视频、做作业、发评论,该休息了还迟迟不肯离去。室内空气燥热,可是老师们不叫苦,不喊累,为期10天的研修无一人旷班、迟到早退,老师们都想抓住这次很好的提高充电机会,好好学习,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视频里专家们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理论水平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堂堂精彩的报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给予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老师们普遍认为每一次的专家报告对每一位培训的教师都是思想的洗礼、灵魂的撞击、理论的引领、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教学艺术、实践经验对我们教师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线教师的现场讲课也给老师们很多的启迪,他们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他们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艺术,对教育教学细致地研究,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树立了榜样。
三、收获希望,让培训教师受益匪浅
这次全员培训活动安排有序,内容丰富,方式便捷实用,实效性强,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全体学员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参与培训,主动学习,勤于总结反思,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达到了预期目的。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收获很大,每每听完专家的讨论点评,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每次面对面讨论,都是一次真诚的交流;每次作业,都是新的感悟与思考,全体参训学员都对模块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新学期的选课走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XX年暑期,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组织开展了初中语文、数学、英语部分教师参加的为期10天的新课程专题培训。为组织好此次培训,多次进行调研,了解学校硬件设施和网络条件,确定富国中学等11处作为语文、数学、英语教师集中研修点。 7月20日各研修点专门召开了筹备会议,对集中研修的内容、模式、时间、开课条件作了详细说明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顺利启动培训,组织语数英98名教师于7月26日下午2:00在各自培训点报到,特组建了班委会,组织教师们对网络平台进行登录测试,确保每一位研修学员按时顺利登录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研修期间编排了巡查日程,由教研室、师训科全体同志组成的巡查组每天进行巡查指导,并提出指导意见。分科驻点跟踪辅导,各集中研修学习点都设置了各科班主任全程进行班级服务与管理,实施一天四点名制度,并对出勤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7月27日—8月7日集中研修期间,绝大多数参训教师能够认真观看视频、浏览资源、提交作业,积极参加在线研讨,每天集中学习6个多小时。经培训点负责人、班主任和全体学员共同评选,评出了26名同志为优秀学员,由教委颁发证书予以表彰。对于非全勤学员全市进行了通报,要求各学校将学员考勤情况纳入下一学年的年度考核之中,凡迟到(早退)达二次以上、事假达一天以上、病假达二天以上或旷课半天以上的学员其全部午餐补助费学校不予报销。
通过XX年语数外三科培训,各科教师知识面加宽,与专家交流及时的解决教学中的疑惑,极大地促进了我办中学的教育教学。
四、几点建议
1、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使培训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常态。
2、拓展研修平台效能。研修平台不能仅仅用于暑期培训,放大其功效,用于日常教学教研,可以通过累计积分、增加教师学分等措施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9
关键词:校本研修;问题;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130
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教师素质成为学校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关键。依据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执教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切实解决或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是学校校本研修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
事实上,教师职业的特点之一便体现在它的研究上,这一特点决定着教师研究的日常性、必要性和实践性。就教学与校本研修的关系而言,两者是“共生互补”的关系。“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一方面,就教学的本性而言,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一种带有不可穷尽的研究性的劳动,教学内在具有研究性;另一方面,教学如果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深化和提高,就容易在固守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巢臼里不能自拔。从实践层面来看,没有基于研究的教学,很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惰性,从而销熔教学生活原有的别开生面和新鲜光彩,使之失去应有的新意和情趣,只有在工作的背景下研究,解决身边的问题,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才会不断改变教学的行为、状态、习惯,不断提升教学的品质、水平、境界,让教师尝到研修的甜头,从而使教学始终富有生机、充满活力。
一、当前校本研修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研修已成为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然而,在实践中校本研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一些学校对校本研修的管理松散,校本研修情况流于形式。这些学校的校本研修虽然也搞得轰轰烈烈,但是未能与具体校情相结合,主题研修流于形式。甚至有些学校由于主、客观双方面的原因,缺乏明确有力的实行措施,使校本研修形同虚设,流于纸面的活动形态。
2. 部分学校对校本研修不重视,有的学校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校本研修对于教师发展的重要性,仅仅是把它当成一种形式或是应付检查的工具,只是把工作布置给教科室、教研组长,自己没有亲自参与活动。
3. 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存在困惑。学校校本研修的主流虽然是以教师课堂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内容,教师们也认识到将自己在课堂中碰到教学问题和同事们一起讨论研究对自己的帮助很大,但仍存在教师“不愿研修”与“不会研修”现象。部分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已经算是“高效率、高水平了”而不愿研修,部分中年教师由于升学压力大、教学负担重、时间和精力不够而不愿研修,相当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渴望自己的专业有所发展却不会研修,缺乏进行研究的能力。
4. 在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上力度与深度均显不足,管理出现了“三无”现象,即“无规划、无过程、无成果”。制度有效性差,制度形式化,在制度指向上片面强调教师的义务和责任,没有更多地考虑学校如何为教师的研修提供保障,在制度内容上多要求教师“做什么”而忽略了指导教师“怎样做”,在制度实施上没有实施规划,没有过程监控与指导,没有研修结果的考核与评价。研修活动针对性差。在实际的研修过程中不考虑不同层次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际经验之间的差距,统一要求统一模式,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致使校本研修与教师的发展需求脱离,无法启动教师自觉研修的内驱力,无法保证教师全员全程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几点探索和实践
针对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校本研修是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这三个概念的整合和发展这一特点,可以以研修阵地、研修主体、研修内容为抓手,通过反思实践、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总结提升教育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构建以校为本的教师研修制度。
1. 健组织,定制度
学校要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管理,为校本研修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机构保障。成立如学术委员会和教科室等类似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校本研修的组织实施,制定“校本研修制度”、“校本研修专业引领制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 、“校本研修集体备课制度”、“校本研修自主学习制度”等研修制度及考核细则,对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情况进行考核,建立个人研修档案,使管理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由校长(或主管校长)――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四级校本研修管理体制,责任分工到人,明确各级职责,具体落实,确保校本研修工作稳步推进。
2. 抓阵地,保实施
教研组、备课组是校本研修的主阵地。教研组是以学科为单位,实施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的重要组织机构。首先要选拔管理能力强,学术上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名、优、特、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其次是明确教研组长的主要职责: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团结本组教师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和考试说明,指导全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选择确定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教研组配合教科室着力抓好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展示课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课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节公开课的探索和示范作用。让中老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帮助青年教师认真备课深钻教材,通过集体备课和经常性的互相听课,及时纠正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青年教师在这样的团队中,全面学习不同风格的教学方式,起点高、进步快。同时,青年教师可以帮助老教师在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方面得到提高。教研组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共同体,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校本研修的主要阵地。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讨论,相互研究,集思广益的创造性活动,可以解决本年级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可按集体备课“七环节” 程序统一要求:(1)明确任务:备课组长以学期为单位拟定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统筹安排好。每位教师都要轮流承担主讲人,提前明确主讲内容,让每位教师心中有数。(2)自主备课:每位教师都要以单元或课时为单位按照备课要求提前备好课,写出教学预案,同时,要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解决。中心发言人提前备课的材料要印发给每位教师。(3)中心发言:主讲人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中心发言:①解读“两纲”、教材和学生。诠释“大纲(课程标准)”、“考纲”要求;教材的编写分析,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分析,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教材素材处理,需补充的素材;学生的知识基础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及素质分析、学生已有基础对本节学习的影响分析(好的影响与不好的影响)。②解读教学任务和目标。③讲解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策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④讲解课堂练习题的设计意图等。(4)集体研讨:在集体备课中,全组教师根据主讲人的发言,结合自己的思考,共同讨论、研究,相互补充,形成共识,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5)完善个案:教师再将集体智慧与个人风格结合起来,根据各班的学情,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案。(6)课堂实践:同组教师之间观课、议课,进行交流,取长补短。(7)反思总结:教师对集体备课后的教学方案课堂实施后,写出课后反思,通过评判性反思、研究、总结,为后继教学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同时,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根据本学科本年级教学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确定校本研究课题,报教科室立项后实施行动研究,有计划地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与指导作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的突破口。
3. 抓问题,定课题
研究始于问题,问题是校本研修的出发点,解决问题是校本研修的终极目标。在教学工作中,每一个教师都会碰到许多问题,这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希望教师做的是不但能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能解决问题。因此,在备课组或教研组活动中要有意识地鼓励教师多提自己平时在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困惑,大家共同探讨解决,以培养教师的问题研究意识,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问题的设计要与教学实践直接联系,是教师最棘手的教学问题,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典型性,是共性问题,是相对多数人(教师或学生)的问题,还要考虑到不同阶段教师问题的层次性及需要解决主题的特殊性;问题要有潜在的价值,解决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行为;问题的设计还要有解决的可能性,所选问题通过校本研修能得到解决或局部解决。问题提出后,要使教师能通过专题学习,专题研讨,合作探究,有效地解决问题。学校还可以倡导教师开展以身边问题为先导的课题行动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的条路。”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进一步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科研强师”之路,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充分调动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构建国家、省、地、县、校、教研组六级课题网络,做到学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
参考文献:
[1] 王志军.校本研修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10
一、建体系,为教师搭建成长阶梯
首先,建立了教师培训的组织体系。将师资提升工程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程,由分管市长任工程总指挥,教育、财政、人事、组织为组成部门。具体工作由市教育局牵头,安排师资处、教科所、电教中心、职成教中心、基教处分工协作,充分利用培训资源,有效地开展师资培训工作。
其次,建立三级培训平台,分别是以学校或片区为单位的校本基础培训、以县区为单位的全员提升培训、以市为单位的骨干高端培训,三级培训有机结合,有效衔接,层级提升,梯度攀升,形成良好的培训生态。
其三,建立了五级梯度攀升机制。2008年启动“兰州市师资提升工程”,先后出台了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名师(名校长)等培养、评选、管理办法,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教师成长的“五级梯队”建设,形成了“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金城名师”层级梯度攀升的“金字塔”式教师能力提升机制。
二、创模式,关注高层次人才培养
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长出来”的发展策略和“分类、分层、分岗”师资培训模式。“走出去”方面,我市在美国、瑞典、新加坡等国建立教师培训基地,每年派100人出国研修。与中国教科院联合举办“全国校长发展学校”,在北京、南京、深圳、苏州等教育发达地市组织开展了16期培训活动,400多名骨干校长参加了高端培训。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建立了兰州市中小学校长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3期远程培训班,实现全市中小学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全覆盖培训。还选派近200名骨干校长到外地挂职,选派320名校长到实践基地担任“影子校长”,贴身学习先进管理经验。
“请进来”方面,近年来加大了交流合作的力度,每年邀请100多名全国知名专家到兰州开展学术讲座,进行教研课题合作交流、教育教学活动观摩指导,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在兰州落地。
“长出来”方面,为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尽快建立工作室,市教育局为每个工作室拨付活动经费,在西北地区率先创建了40个名师工作室、2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15个名校长工作室,使名师工作室成为新的名师脱颖而出的孵化器。另外,举办了“教师发展学校”,有300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通过名家讲座、名校考察、观摩教学、专家评课、课例解析、学员交流、岗位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在教师培训中,我们加大了分类培训、分层培训和分岗培训力度。分类培训主要为普教师资培训、职教师资培训、特教师资培训和幼教师资培训,分层培训主要为新教师的“入格”培训、青年教师的“升格”培训、中年教师的“风格”培训,分岗培训主要为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班主任培训、教师培训等,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教师开出丰富多彩的“培训菜单”,增强培训实效性。
三、搭平台,促进农村教师发展
一是搭建农村教师进城培训平台。每年让1000名农村学校教师进城进行为期两周的集中培训与到名校结对跟班培训;采取“一课两上三活动”方式,即:农村教师到城市优质学校后要在自己认真听课、精心评课的基础上,邀请城市学校教师帮助自己一起备一节课,参与说课、备课、上课及评课。二是搭建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平台。选派100名农村教师到城市进行为期1年的跟班跟师培训,还将选派100名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为期1年的支教,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学习平台。依托兰州教育网,建立了“兰州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兰州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等资源平台,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为所有教师免费提供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方面的优质资源。
四、优课程,贴近教师实际需求
科学的课程设置有利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此,我们重点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一是树立大课程观,优化课程诸因素。将课程视为一个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合作、教学过程等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来优化课程。
二是按需施教,因师设课。校长发展学校与教师发展学校的课程,采取异地办班方式,每期不同主题、不同师资、不同选题;课程内容上,突出实践性,尽可能选最优秀的专家讲课;在培训形式上,努力做到集中与分散交流结合,考察参观与论坛结合,高端专家为辅与一线教师为主结合等。对到外地挂职学习的校长、教师,提出“贴身式学习,影子式培训,深耕式研究”的要求等。对农村进城顶岗跟师培训课程,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课堂教学情境,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
五、抓研训,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首先,创建三方互动机制。在校本教研实践中,创建了以教育行政支持为推动,教育科研部门积极引领为导向,教师大面积参与研究为基础的有效机制。
其次,形成点面结合、大小互促的研究体系。鼓励教师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和特色开展行动研究,形成“个人小课题研究校本教研与培训联片教研国家和省级课题”的研究体系,激励教师在工作中研修,在研修中发展。
其三,创设教师研修路径。倡导“成长=经验+反思”的教师发展模式,创造了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鼓励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最大化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保投入,培训经费逐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