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组长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7 22:2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研修组长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继续教育制度,特别是要加强骨干教师培训。随着教师队伍的更替,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走上了学科教研组长的岗位,承担起学科校本研修组织与实施的工作。对中青年教研组长进行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校本研修工作的质量,“如何设计并实施中学教研组长培训”“用什么标准衡量教研组长培训的质量”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于教师培训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涵盖培训主体、模式、内容等多方面,但是,对教师培训质量评价的研究,特别是对骨干教师培训质量的评价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现有的培训质量评价研究多是从宏观层面对教师培训进行总体评价,缺乏细化到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等方面的评价,具体到培训对象的评价研究则更少。
为了解决教师培训质量评价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以中学教研组长为研究对象,采取绩效评价与追踪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行为”改进方面的评价研究。其中,绩效评价主要是对课程实施质量及教研组长学习成果等进行评价,落实对培训课程质量、教研组长发展情况的评价研究;追踪评价主要是采用调查、案例研究的方式,利用中学教研组长培训质量评价调查,对骨干教师在培训后的日常工作中开展校本研修的情况进行评价。通过骨干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方面的实践研究,为骨干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二、培训质量评价研究的实施过程
1.中学教研组长培训着力在校本研修能力提升
(1)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培训课程设置
校本研修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领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继续教育培训形式。
校本研修兼具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和实践性,开展校本研修有利于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工学矛盾;有利于教师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校本研修不仅包括校本教研,还包括教师的培训和教育。中学教研组长作为学校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是校本研修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中学教研组长校本研修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校本研修的水平和质量。
中学教研组长的校本研修能力包括设计、实施“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活动;能够把握教育改革方向,运用先进教育理论引领校本研修,做校本研修的引领者、促进者和实践者。检验中学教研组长校本研修能力的标准是:学科教师是否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校是否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图1表示校本研修能力与评价目标的关系。切实可行的目标包括一系列参与活动与作业,过程中既可检测,也是可以实现的。对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测,可以确定中学教研组长的收获,继而判定培训的质量。
“校本研修能力提升”中学教研组长培训采用“主题模块”的形式设计,每个模块课程由专题讲座或实践活动组成,以规划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培训内容如
表1所示。
(2)落实研修活动实践课程,助力校本研修能力提升
教研组长培训过程中,注重实践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特别是校本研修活动及校本研修方案的研制与交流。校本研修观摩遵循研修活动设计与实施规律,按照“确定观摩内容―选定观摩学校―深入学科教研组讨论展示内容―组织观摩活动―学员交流观摩收获”程序进行。我们将观摩活动的准备过程介绍给教研组长,让他们明确观摩校本研修活动的目的。深入学科教研组,与准备校本研修观摩活动的教研组长及教师进行交流,保证观摩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
我们先后带领教研组长走进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北京市第四十一中学等学校的学科教研组,让参加教研组长培训班的学员成为校本研修活动展示的主体,将他们参加培训时确定的校本研修主题、设计的校本研修方案及实施成果作为展示的内容。我们将教师分为文科组与理科组,分别到学校观摩校本研修的实施情况。校本研修观摩活动采取“介绍校本研修方案及实施情况―听课―交流”的形式进行。将教研组长按照文理科分组,分别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观摩,保证了教研组长有共同的话题进行探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相似性,这样的观摩对校本研修工作更具有借鉴价值。
(3)课程实施的质量评价
课程实施质量的评价以教研组长为主体,通过课程满意度体现。我们依托西城教育研修网质量监控平台,对每次课程进行实时评价,内容包括满意度、收获和建议,参训者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培训的质量。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主要围绕规划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方面展开,其中,提升“规划能力”的课程包括“教育是有‘思考’的行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校长对教研组建设的思考”等五门课程;提升“研究能力”的课程包括“如何看待和怎样梳理教育教学成果”“教研组如何开展研究”等三门课程;提升“实践能力”的课程包括“课例研修方法”“校本研修方法”等九门课程。从与校本研修相关的培训课程的评价看,大部分课程的满意度都达到了100%,与提升校本研修能力相关内容的课程占课程满意度权重达到80.11%,这说明培训课程内容对提升教研组长的校本研修能力有一定的帮助。教研组长对培训课程内容及实施过程的高满意度,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学教研组长培训具有较高的质量。
2.中学教研组长培训质量追踪评价
(1)追踪评价的设计
中学教研组长培训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基于结果的管理方式,培训结束后收集、整理学员的校本研修方案,请学校领导提出修改建议,并要求教研组长将校本研修方案与组员交流,为校本研修方案的实施做好铺垫,最后,将学员的校本研修方案整理成册,汇编成《中学教研组长研修成果集》。将中学教研组长的培训成果作为今后工作的一个基础,从而促进培训与实践相结合。
中学教研组长培训结束一年后,我们采用问卷的形式,调研了学校校长对教研组长实施校本研修方案的评价,校长们对教研组长引领学科教研组开展校本研修情况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研组长培训的质量。
(2)追踪评价的内容及分析
对中学教研组长跟踪评价的内容如表2所示。
从评价的结果看,首先,多数教研组长都具有较强的规划能力,能够设计、实施教研组发展计划,并解决实际问题,此维度满意度均在87%以上。其次,多数教研组长都能够针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按照计划落实具体工作,此维度满意度达到90%以上。从评价中我们也发现,教研组长持续深入开展研究获得阶段性成果或总结性成果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外,学校领导对教研组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带领学科组教师开展实践研究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希望能够持续深入开展校本研修。追踪评价的结果说明,学校对教研组长参训后在校本研修中的行为表现较为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研组长培训项目的有效性。
三、培训质量评价研究的思考
在开展中学教研组长培训质量的评价研究时,我们不仅关注培训实施的质量评价,还关注教研组长对培训成果转化的追踪评价,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教研组长,还包括学校的校长、教研组成员及专家。培训质量研究采用“学习―实践―反思”的行动研究方式进行,将教育科研与教师在职培训工作紧密结合,如利用“‘校本研修能力提升’教研组成员问卷及分析”直接帮助教研组长了解教师在校本研修及教研组建设中的意见与建议,为教研组长完成校本研修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奠定了基础;基于西城教育研修网的质量监控平台,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教师培训质量监控过程中,实现了对培训质量的过程性评价,使培训项目设计者及时了解教研组长的收获和建议,发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内容和培训方式的改进,保证培训项目的顺利推进。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需求调研―以学定培
中学教研组长的培训方案是在分析西城区骨干教师发展状况基础上设计和实施的,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培训质量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培训方案的研制仍需加强需求调研,特别是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更要注重分层,一是在模块课程设置上增加选择性,二是通过基于不同培训成果的管理,实现分层培训,进一步保证培训的质量。
2.培训质量追踪―效益后置
篇2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研修的重要性
为做好暑期语数外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研修管理。
1、抓研修前准备工作。为确保所有研修学员顺利进入研修状态,我校组织开好管理人员会、指导教师会、参训教师动员会,明确要求,同时要求网管人员在假期内熟悉操作规程、做好网络调试等,做实做细研修前准备工作。
2、注重过程管理。要求教师在研修过程中要做到两个“结合”:远程研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研修培训和平时教学相结合。针对培训中可能出现的部分老师只重视关注度,忽视作业质量的现象,学校召开了指导教师会议,要求各学科明确研修目的,在推出精品作业上下工夫,确保教师有所学必有所得。
3、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完善三个制度:一是责任制度,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培训的全面工作,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直接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考勤制度,要求考勤人员认真做好考勤记录,研修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要按正常上班对待,不得迟到、早退、旷班;三是考评制度,学校制定了量化考核措施,对教师的培训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专家交流,给教师思想的洗礼
教师认真研修,热情高涨。每天早早来到计算机室,坐在电脑前看视频、做作业、发评论,该休息了还迟迟不肯离去。室内空气燥热,可是老师们不叫苦,不喊累,为期10天的研修无一人旷班、迟到早退,老师们都想抓住这次很好的提高充电机会,好好学习,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视频里专家们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理论水平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堂堂精彩的报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给予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老师们普遍认为每一次的专家报告对每一位培训的教师都是思想的洗礼、灵魂的撞击、理论的引领、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教学艺术、实践经验对我们教师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线教师的现场讲课也给老师们很多的启迪,他们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他们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艺术,对教育教学细致地研究,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树立了榜样。
篇3
【关键词】网络研修;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麻江县;有效性管理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是一种教师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以下简称“网络校本研修”)。各地学者、 教学研究人员和参与教师纷纷对此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大多数学者均从培训的模式、运行机制和评价角度开展研究,涉及培训管理研究的相对较少,基本处于实践性探索阶段,还没有开展深入的系统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笔者就本县2015年网络校本研修有效性管理进行了实践性探究,取得了实质性效果。在规定时间内达参训率、学习率、合格率三个百分之百的好成绩。
1.W络校本研修的“两个”融合
1.1网络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送教下乡”的融合
网络研修借助培训机构丰富教学资源开展各类研修资源的学习、典型疑难问题的研析、各类学习共同体研修和教研活动、个人自主研讨活动等。校本研修主要是学校各类研修活动、教研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联片研修主要是片区、跨片区研修活动和片区、跨片区教研活动等。“送教下乡”主要是县内优秀骨干教师送培送教到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师培训。
三者要紧密结合,相互支持,共同实施。网络研修的任务为驱动校本研修及个人研修提供引导与支持;校本研修活动中的研修成果共享、核心问题提出,通过专家指导与引导,学员在网络研修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和解决问题;学校各类研修活动和教研活动,体现为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共同进行。
联片研修和“送教下乡”在网络校本研修基础上实施,贯穿整个培训过程;联片研修和“送教下乡”活动是整合培训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入;联片研修的成果对整合培训形成促动。
1.2专家引领资源、预设性课程资源与生成性优质资源的融合
网络校本研修,由六大核心研修主题引领,分别为:修师德(必修)、明理念(选修)、 懂学科(选修))、学技术(必修)、会应用(必修)、比成效(选修)。其中,3次为网络校本同步研修(学校学科教研小组借助“校本研修”下的小组协作空间在线磨课系统,开展基于校本研修的在线同步“磨课”活动),1次为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主题四),1次为应用成果评比活动(主题八),校本研修专家实地指导两次(依据各省研修开展情况确定)。
三部分研修资源相辅相成,其中包括必修和选修。选修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多种研修资源为片区、学校及学员个人的多型研修及教研活动提供支持和参考;片区、学校及网络研修活动的优质生成性资源逐渐纳入共享,供学员进一步学习。
2.网络校本研修的“双线”管理
2.1行政线的组织管理
2015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2015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的通知》(教师司函〔2015〕43号),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立即行使权力,转达下达文件,成立组织机构,制定研修规划及考核管理制度,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成立以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为组长的项目培训领导小组和以教师培训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工作指导小组,明确各自的职责: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管理及相关协调工作。工作指导小组负责项目活动设计、指导工作,并会同国家开放大学做好参训教师的过程监管和评价考核。学校负责制定校本研修计划,督促参训教师线上学习和线下研修的组织管理。
2.2业务线的技术指导
业务线的落实比较复杂,既依靠国家开放大学专家团队线上线下指导,又依靠县级培训团队工作坊和研修小组磨课指导。县级培训团队来源于两个层面,一是学校业务管理人员(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其侧重“网下”,协助“网上”,即“网上”专家通过视频指导;“网下”开展基于“磨课”范式的网络校本同步研修,以学校学科教研小组为单位,围绕“会应用”开展三轮基于“磨课”范式的混合式课例研修。研修组长是校本研修活动的直接策划、落实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是县级指导者(县教师培训中心专职教师、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县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等)其侧重“网上”,参与“网下”,即“网上”根据《周工作计划》,学员在指导专家和辅导教师的引领指导下,进行课程学习与班级为主题的学科工作坊主题研修;“网下”,组织专家实地指导。辅导教师选择磨课成果组织区域工作坊主题研讨,分享经验,指导问题,并组织跨校现场交流活动。县教师培训中心在其间起着纽带作用,为行政线提供决策参考和业务咨询,为业务线提供业务指导和资源服务。
3.网络校本研修的“双线”评价
网络校本研修包括线上、线下两个环节联系,却又环境迥异。线上学习发生在县域的学科工作坊的、学校研修组织的虚拟环境下,由平台自动评价;线下研修发生在本校、本片区的真实环境下,由县校评价。
本县“网络校本研修”四类角色的考核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辅导教师、校级管理员、研修小组长的成绩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自己所辖学员线上学习情况(包括线上学习和线下参与活动、提交磨课量化记录、研修总结、优质资源等),占权重50%;二是本人的工作情况(包括开展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和提交资源数及简报等),占权重50%。
4.结束语
实践证明,只有实行“双线”管理与评价,并做到两个融合,才能有效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才能消除培训者倦怠情绪,才能增加培训者成就感,有效调动培训者工作和学习动力,使县域内逐步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让教师边学习边实践,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生成和积累一批高质量的课例研究案例资源。
【参考文献】
篇4
,校本研修已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基础建设。为使校本研修发挥更大的
作用,现将我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的情况小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校本研修的前提
为了保证校本研修正常、有序地开展,营造良好的校本研修氛围,组织多样的校
本研修活动,为教师校本研修提供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我校建立了由校长任组长
的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管理校本研修工作。
在教育教学中,校长作为校本研修的参与者、实践者,积极投身到校本研修工作
之中,自主学习,率先实践,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校本研修模式。
方式一:定期对中层以上领导进行培训,明晰学校的办学理念——传承国学经典
、提高责任意识、诠释生命意义;
方式二:坚持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讲座,通过游戏、互动活动等方式提高教
师的幸福指数;
方式三:深入课堂教学,参与课题研究,在校本研修中与教师一起成长;
方式四:研发校本教材(《知与行的魅力》),拓展教育空间,提高学生素质,
提升教育质量。
二、“双名三修”工程——校本研修的载体
1.学科研修——校本研修的主阵地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学科研修就是校本研修的主阵
地。在学科研修中,我们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最终目的,使学科研修落到实处
。
2.科研研修——校本研修的助推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学科研修与科研研修有机结合,引领教师边工作、边实验
、边总结、边研究,着重提高教师的“四力”,即做课题能力、学术阅读能力、
学术写作能力、学术报告能力。
3.自我发展研修——校本研修的内动力
策略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策略二:制定并不断完善 “十二五”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策略三:通过“彩虹工程”(师徒结对)使教师尽快成长。
4.名校长、名教师——校本研修的领航人
十几年来,我校培育了十几位名师,从教育局长、校长、教研员,到局机关各科
室工作人员,都有我校教师的身影。因此,我校被称为船营区“名师的沃土,校
长的摇篮”。相信在“双名三修”工程的引领下,还会有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
三、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的成果
2008年至今,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以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为核心,以“三
修”工程为载体,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成立了三个编辑部,即校报
《远航》编辑部、《教育资讯》编辑部、《小脚丫作文报》编辑部。目前已有二
十多位青年教师参与其中。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查找资料、精心排版,较高质量地
篇5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研修的重要性
为做好暑期语数外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研修管理。
1、抓研修前准备工作。为确保所有研修学员顺利进入研修状态,我校组织开好管理人员会、指导教师会、参训教师动员会,明确要求,同时要求网管人员在假期内熟悉操作规程、做好网络调试等,做实做细研修前准备工作。
2、注重过程管理。要求教师在研修过程中要做到两个“结合”:远程研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研修培训和平时教学相结合。针对培训中可能出现的部分老师只重视关注度,忽视作业质量的现象,学校召开了指导教师会议,要求各学科明确研修目的,在推出精品作业上下工夫,确保教师有所学必有所得。
3、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完善三个制度:一是责任制度,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培训的全面工作,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直接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考勤制度,要求考勤人员认真做好考勤记录,研修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要按正常上班对待,不得迟到、早退、旷班;三是考评制度,学校制定了量化考核措施,对教师的培训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专家交流,给教师思想的洗礼
教师认真研修,热情高涨。每天早早来到计算机室,坐在电脑前看视频、做作业、发评论,该休息了还迟迟不肯离去。室内空气燥热,可是老师们不叫苦,不喊累,为期10天的研修无一人旷班、迟到早退,老师们都想抓住这次很好的提高充电机会,好好学习,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视频里专家们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理论水平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堂堂精彩的报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给予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老师们普遍认为每一次的专家报告对每一位培训的教师都是思想的洗礼、灵魂的撞击、理论的引领、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教学艺术、实践经验对我们教师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线教师的现场讲课也给老师们很多的启迪,他们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他们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艺术,对教育教学细致地研究,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树立了榜样。
三、收获希望,让培训教师受益匪浅
这次全员培训活动安排有序,内容丰富,方式便捷实用,实效性强,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全体学员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参与培训,主动学习,勤于总结反思,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达到了预期目的。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收获很大,每每听完专家的讨论点评,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每次面对面讨论,都是一次真诚的交流;每次作业,都是新的感悟与思考,全体参训学员都对模块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新学期的选课走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暑期,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组织开展了初中语文、数学、英语部分教师参加的为期10天的新课程专题培训。为组织好此次培训,多次进行调研,了解学校硬件设施和网络条件,确定富国中学等11处作为语文、数学、英语教师集中研修点。 7月20日各研修点专门召开了筹备会议,对集中研修的内容、模式、时间、开课条件作了详细说明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顺利启动培训,组织语数英98名教师于7月26日下午2:00在各自培训点报到,特组建了班委会,组织教师们对网络平台进行登录测试,确保每一位研修学员按时顺利登录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研修期间编排了巡查日程,由教研室、师训科全体同志组成的巡查组每天进行巡查指导,并提出指导意见。分科驻点跟踪辅导,各集中研修学习点都设置了各科班主任全程进行班级服务与管理,实施一天四点名制度,并对出勤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7月27日—8月7日集中研修期间,绝大多数参训教师能够认真观看视频、浏览资源、提交作业,积极参加在线研讨,每天集中学习6个多小时。经培训点负责人、班主任和全体学员共同评选,评出了26名同志为优秀学员,由教委颁发证书予以表彰。对于非全勤学员全市进行了通报,要求各学校将学员考勤情况纳入下一学年的年度考核之中,凡迟到(早退)达二次以上、事假达一天以上、病假达二天以上或旷课半天以上的学员其全部午餐补助费学校不予报销。
通过2011年语数外三科培训,各科教师知识面加宽,与专家交流及时的解决教学中的疑惑,极大地促进了我办中学的教育教学。
四、几点建议
1、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使培训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常态。
2、拓展研修平台效能。研修平台不能仅仅用于暑期培训,放大其功效,用于日常教学教研,可以通过累计积分、增加教师学分等措施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6
一学期来,我们根据既定的研训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了系列主题研训活动,现将本学期的研训活动做一小结回顾:
1、精心确立研修主题
为制定比较科学有意义的研修主题,学期初,我们教研中心组成员多次协商讨论,群策群力出几个认为比较可行的研训主题,在教研大组内与老师们交流,在此基础上最终确立了本学期的研训主题。但考虑到“学生课堂学习常规”所涉面很广,点很细,我们对照语文课程标准又在各小组内积极讨论,最后通过中心组成员的整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重点地选择常规加以落实。为此,我们确定:一、二年级侧重关注学生“听、读”的学习常规;三、四年级侧重关注学生“说、写”的学习常规;五、六年级侧重关注学生“思、写”的学习常规。
2、有序开展研修活动
本学期的主题研修活动分三个阶段(学习思辨——实践研讨(一)——实践研讨(二)),每次活动,我们努力做到主题明确、注重过程、人人参与,强化研讨、反思、总结,使研修活动力求达到高效。
学习思辨阶段:
在确定了研训主题之后,我们马上组织全体语文老师人手一份集中学习宁波市的《语文学科教学常规》,并由杨雨老师组织,对这份材料做了比较详尽地讲解与说明。接着小组分散重温《语文课程标准》,组内交流“课堂学习常规细则”,学习搜集的相关材料,撰写学习心得,在此基础上交流课堂学习常规细则,由年级备课组长汇总,整理出本年段的“课堂学习常规细则”初稿,教研大组长综合完成《市实验小学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常规细则》(讨论稿),并设计出了相应的课堂教学观察表。通过这一阶段的讨论、交流、学习活动,教师们明白了“听、说、读、写、思”这些常规所包涵的细则,了解了培养这些良好学习常规的一些策略、途径,在理论层面上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为后续的教学实践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实践研讨(一):
本学期主题研训的实践研讨(一)这一环节,我们整合了学校开展的常规课堂检查和在我校举行的“奉化市领雁工程带徒活动”,充分运用课堂观察表,通过跟帖、集中评课等方式扎实地开展实践研讨(一)活动。
我们语文组的老师根据自己所在年段有选择地聆听了以上这些老师的常规课堂,关注了这些教师对学生学习常规的指导情况,并就本年段的研训主题以网上跟贴的形式进行了评课,3月30日,我们全体语文大组的老师又与骨干班的学员一起,就这些家常课堂的有效性以及课堂学习常规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地探讨与交流,代表年段做了主题式评课。
在学校开展的常规课堂检查活动中,杨老师与俞老师率先代表高低段进行了常规课堂教学展示,老师们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到了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常规是否良好,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对此进行了有效地指导、点拨。接下来,又有邬敏敏等6位老师进行了常规课堂教学展示,老师们也积极地在网上进行了跟贴评课,探讨良好的“听、说、读、写、思”习惯应包涵哪些常规细则,以及如何培养以上常规的策略与途径等等,从操作策略层面上对本次研训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实践研讨(二):
篇7
一、加强研修工作的管理。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研修工作,学校成立了以高亚真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王艳华为副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构建了“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校本研修网络,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课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切实抓好研修管理工作,认真布置研修活动和检查考核,使管理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为了加强教师的学习,学校花大力气,为各备课组增配了21台电脑,并全部连上互联网,使办公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为了加强网络管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为各年级组增设了网络管理员。
二、校本研修整体情况
本学期继续以“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创建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所有教研活动都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以骨干教师为引领,以“集体备课、研讨课”活动为平台,进一步提高广大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开学初制定了详尽的计划。各项活动安排具体。计划的可操作性强,执行起来容易,便于检查,便于管理。印发了“校本研修活动安排表”、“教研组、备课组成员一览表”、“乌伊岭区中学师徒结对表”、“教研课日程表”四个计划性的表格。
2、保证每月至少有一次业务培训讲座。针对教师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全校老师及时了培训,提高了培训的时效性。
3、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一次全员文化课测试及文化理论考试,组织专人评卷,测试成绩存入个人研修档案。
4、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一次钢笔字测试。
5、由于校址搬迁,新楼的计算机教室设备没有安装到位,本学期计划的汉字录入测试及现在教育技术测试没有如期进行。
6、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每次都尽可能多的派出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本学期派出7名教师赴金山屯参加“国培”经验交流会,派出14名教师赴铁力参加全市中考质量分析会。
另派出高颖、潘增华、田华三名教师分别到哈尔滨、石家庄、北京参加国培。所有派出参加培训的教师,返校后,都将要为全校教师做报告或者讲示范课。使他们在外学习的收获在我校遍地开花。
三、常规研修制度化
1、鼓励教师自主研修,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进行学习,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函授学习等有力的推动了教师的研修工作。
2、学校规定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研修活动,或者以备课为单位,或者以教研组为单位,规定了校本研修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其中:每周一第三节课为史地政教研组教研活动时间;周一第六节语文组;周二第六节英语组;周二第七节理化生组;周五第三节数学组,地点在会议室。在规定的校本研修时间内,校领导全面进行检查,保证研修成效。
3、为新教师安排了专人指导,以拜师带徒弟的方式引领他们快速成长。
本学期在教育局和教研室领导和指导下,组织参加国培经验交流会的教师杨海萍、田华、李加民、林志萍、侯兆坤、张晶华分别讲了一节示范课。
本学期由数学教研组进行了一次大型教研展评活动,这次活动中选定由林志萍老师主讲,全体数学组教师进行评课,全体教师观摩并写出评课报告。
篇8
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
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爱。
作为一个师者,每天都要和心灵对话。
教育艺术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
1990年7月,周庆红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虽然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极为普通的中学,所面对的也是极为普通的学生,但她每天都充满了激情,因为,她爱教师这个职业,她爱她所在的学校,她更爱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她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因此,她的课成了学生们最爱上的课,她也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1999年,她被评为天津市新突击手。
2004年7月,她参加南开区教育中心竞聘,经过演讲、面试等环节的考核后,顺利地进入南开区教育中心进修部,成为一名师德课教师。面对全新的工作,她如饥似渴地向书本学习,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
她为人谦和,待人宽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特别是做了部门副主任后,她更加热心地为大家做事,关心教师们的生活,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她在教师培训领域取得的成绩获得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本刊记者韩大勇,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进修部主任简雅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南开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
一、创建教师研修基地的缘由
从2002年开始,教师继续教育重心下移、阵地前移,各校普遍开展了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工作。为了开发我区教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名校(园)、名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发挥学校(园所)的学科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师资培训的效益,解决传统的理论培训与教学环节脱节的问题,2003年,在南开区中营小学、南开区第一幼儿园建立了两所教师校本培训基地。2006年,在原有两个教师研修基地的基础上,根据我区特级教师、名教师优势资源的分布情况,又分别在十所中小学建立了教师研修基地。
二、何为教师研修基地
在新一轮的学校发展和课程改革中,为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手段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学校(园所)教育教学科研的优秀成果,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及科研课题探讨等方面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各项培训与研修活动,以提升教师的师德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学科教师研修基地以基地校为活动阵地,围绕学科教学开展研究活动。旨在加强南开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成长搭台。
各基地学校贯彻“资源共享、有效利用”“部门配合、协调一致”的原则,在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努力把基地建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成为教师相互切磋、交流经验、互相提高的俱乐部;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前沿指挥部;成为培养和造就骨干教师的摇篮。
三、教师研修基地的做法
为了加强对校(园)本研修基地的管理,成立了南开区教师研修领导小组,南开区教师研修工作小组。教育局局长任组长,教育中心主任、人事科科长任副组长。具体活动由教育中心进修部安排实施。
教师研修基地实行资格认定、申报制度。资格认定部门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具备一定条件的单位可以向南开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申报成立校本研修基地,通过资格认定后,由南开区教育局挂牌。
教师研修基地的工作由教育局人事科、教育中心进修部、基地校三方联合开展活动。
教育局人事科对教师研修基地工作起管理、监督作用,负责培训经费的申请及经费使用情况的审核。
教育中心进修部是各基地校的业务管理部门。进修部教师负责审核基地校活动计划、评估考核基地校活动,协调和监督培训工作,指导基地校搞好教师研修活动。教研室教研员是基地活动业务指导,负责协助基地校分析全区中小幼教师教学实际需求,与基地校一起制定培训目标。协调研修活动与教研活动时间,协助基地校开展各项研修活动。
教师研修基地校的职责。建立健全教师研修基地领导组织机构,并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实施。教师研修基地校应于学期末制定下一学期教师研修活动计划,开学后两周内分别送交教育局人事科和教育中心进修部审核。教师研修基地活动计划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按照学员要求,结合基地校学科优势来制定培训内容。根据基地校所选学科,围绕某一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要做到系统性、针对性。建立学员学习成长记录袋,全程记载学员的情况,研修结束,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各基地校要严格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如考勤制度、学习制度(学习笔记、听课评课记录、做课情况等)、考核制度等。
四、我们的体会
在开展以“学科教师研修基地”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活动中,我们有如下经验和体会。
1.健全组织机构是基础。
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南开区教师研修领导小组,以人事科副科长为组长的南开区教师研修工作小组,各研修基地设基地主管。
2.完善政策支持系统是保证。
教育局安排足够的经费,支持基地开展活动。我们还制定了南开区教师研修基地管理办法,要求各学科教研员、进修部教师要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并通过学科中心组在基地活动中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 各学校的领导要支持并督促教师认真参加基地的研修活动,要把活动搞得高质高效。
3.建构“研训一体,校际联动”的工作方式是根本。
我们积极建构了“研训一体,校际联动”的工作方式,富有成效地开展基地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研训一体”,就是进修部与教研室密切配合,针对我区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研究中的突出问题,边实践边研究、边培训,研中有训,训中有研。由教研员分析全区教师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招生对象,或以新教师、学科骨干、某一特定学段的教师为招生对象,确定了招生对象之后,共同研究制定本学科基地活动计划和主题。
“校际联动”,主要是指学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其目的是要通过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我们以校本研修基地为依托,各基地结合实际,通过组织研究课、示范课、典型课示例,不仅使基地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地利用起来,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活动中,教研员、名师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指导基地教师作课、组织全体成员开展互动式评课。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基地校结业的优秀教师必将带动任职校的校本研修向深层次发展,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
4.合理开发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是重点。
我们的培训与过去常规培训相比,在教材上,从预设转变为生成;在内容上,从以学科知识为主转变为更加跟进课改前沿。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我们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立足于解决学校发展和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精心设置了理论讲座、专题研讨、自我反思、行动研究四大板块的课程。具体采取专题讲座、案例研究、小组合作、实践指导、质疑问难、展示交流、课堂观摩、听课评课、学业考核、反思总结等多种培训形式。
我推荐的书
《影响教师一生的经典故事》,赵国忠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篇9
一、活用“三环六步”,注重分组学习
根据学校的教改要求,结合我校毕业班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三环六步”的主要求,并积极尝试了分组学习的适时运用,在反复试验、观察、验证、反思、总结的过程中形成了适合我们自身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科学合理分组
科学合理分组学习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前提。在分组前全面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水平、学习方法等采用以下三种分组的方法:
1.“优弱”合作:
交叉合作,组内异质,组际同质。这种分法使每个小组均有优生、中生和相对落后的学生,便于小组内合作学习,优生帮助中生或差生、中生互助互学,共同提高,同时也便于开展组间并列式的学习竞赛。这是分组的主要形式。
2.“优优”合作:
“优优”合作,“强强” 联合,协作“公关”。我们认为优秀生的合作学习促进优者更优,强者更强,俗语说的好“弄斧到班门”,学习找高手。“优优”合作会激发出学生出人预料的“潜能”,促进学生跨越式发展。此种分法在难点突破、拔高训练中作用显而易见,能培养和造就一批数学爱好者,但这种搭配不应成为分组的主要形式,在协作“攻关”中比较常用,
3.“弱弱”合作:
“弱弱”联合主要解决的是人人达标,过“合格关”的问题,让“弱弱”联合,由于基础相近,相对于“优弱”合作中,差生的自卑心理有所削减,他们更愿意参与讨论学习,有更多的发言机会。“弱弱”合作通常安排在课的结尾,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合作学习,交流研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协作“过关”。“弱弱”合作中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有效指导组内合作学习
教师要在熟悉学情、组情的基础上,适时必要的指定一位学习能力强、具有包容性和公信力的同学作为组长。按照学习能力,结合成绩给每个学生编号,明确每个学生的分工,每人都赋予特定的职责。如组长要掌握小组的学习进程,安排发言、展示的同学,监督同学的学习态度、各项作业任务的落实情况,协调同学们的发言和讨论。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还要结合组情安排好组内一帮一、互助互学,即使了解帮教情况,经常给予他们必要、适时的帮助以便准确及时的掌握组内合作学习的情况。教师帮助每个组建立组名和激励性的语言,对每个组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中、长期的学习规划和奋斗目标。 总之在分组学习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活组内的学习活力,使学生高效乐学。
(三)活用组内竞争营造学习氛围
分组学习的原理就是要倍增学习的指导者和竞争单元、竞争个体,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备课上我们要在知识的导入、知识的产生以及升华、课堂的检测等部分,有意备设一些竞争环节;在课堂实战中紧紧的抓牢“三环六步”如在预习环节中比一比哪个组的预习效率高,预习方法灵活;在展示环节中看一看哪个组的帮教效果明显,展示的成果圆满,难点的讨论深刻细致;在提高环节评比哪个组的过关率高,对知识的创新灵活运用得法等等。同时我们教师还应当“巧思妙想”,及时给予同学们精神层面的鼓励。当然建立一套竞争激励机制也是必需的如在每节课的每个竞争环节都要评出优胜组并给予加分,对后进组提出批评,每次考试、测验成绩,组间要进行评比并对结果要及时呈现,评出“优秀组长”、“一帮一,优秀小师傅”“进步幅度大的学生”等等。
二、开展校本教研,注重效果落实
一年以来,我们根据数学学科实际,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工作,以校本研修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加油站和充电器,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日常教研工作:
一是坚持每周星期二下午的集体教研制度。这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我们教研组有效地运用这宝贵的一个多小时,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围绕新的考试动向,借鉴以往教学经验、课标进行集体备课,在活动中针对课标和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在教导处的指导下,我们实行单元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实行了“三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每课时先由主备人说课,提出授课方案,其他人共同讨论,最后形成统一要求,说课人整理出授课思路。这样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效果明显。集体备课备课时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备教材的前后联系,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备本课时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备本课时与中招考试的联系点、考点。同时做到了“六有”即有计划、有时间、有准备、有问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
二是坚持听评课制度。各位老师除自己钻研业务外,还注重相互学习,通过听课、评课,对诸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中招考试的要求,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在教学研究上大家一起进行具体磋商和指导,指出成功与不足之处,提出努力的方向,研究对策,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坚持学期初计划、阶段总结制度。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方案,制定教研组计划,每一阶段都要认真总结教研教改的情况,做好总结工作,人人撰写经验总结或教学案例。
三、创新评价手段,促进和谐发展
篇10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按照扎实有效、稳步推进新课改的思路,以研究课堂教学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学力度,从吃透教材、探索教法、学法入手,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力求使课堂教学符合既扎实有效,又开拓创新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研活动、备课制度,扎实完成省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任务。加大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工作,进一步全面提升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提高师德修养,加强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水平
以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为依托,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热爱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新理念,并能用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初中;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把握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了解和把握开展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和操作策略,如安全研究、研究等,结合一线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初中,加强理论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实施课程改革,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针对以往备课孤军奋战、备教分离等一些弊病,本学期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要求各位教师端正态度,由年级组长组织,每周一次定时、定点地进行集体备课。并要求每次集体备课的各类资料上传归档。在具体备课过程中,五年以内的年青教师要求备详案,骨干教师备课注重课后反思,其他教师备课能够突出教学实效。
2、切实规范校本研修,提高校本研修质量。通过以“一个主题、四个阶段、一个系列”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全体教师参与学习思辨、实践体验、研讨提升、反思总结的全过程,完成《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评析》课程的实践探究的培训要求。
3、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教研组要发挥教学主阵地的优势,配合教导处开展好随堂听课活动。课后要加强教学指导,指出不足,提出改正意见,总结优秀教师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帮助年青教师提高上课技巧与课堂效率。各教研组认真开设组内公开课,同组老师要认真进行听课与评课等工作。
4、有序抽查学生作业。学生作业布置要做到质重于量,少布置重复型作业,多布置提高型作业。为了解作业布置情况及书面完成情况,有序抽查各教学班的学生作业。做到有记录,有反馈,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各科作业。任课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做到批改及时、认真、正确,反馈纠错及时显效。提倡面批,提倡分层练习,提倡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对不认真、不及时批阅作业的老师和布置过重作业的老师,教导处要及时找他们谈话,使其改正。
5、认真分析考试情况。期中、期末考试后,教导处要组织好各任课老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年级组长等从各个层面和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认真反思,填写考试情况分析表,分析要详尽全面,既要包括教师教的情况,也要包括学生学的情况。在这基础上教导处要综合分析,及时反馈。对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科和任课老师,要协同教研组、年级组帮助这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6、做好阶段测试工作。除期中、期末考试外,教导外将不定期组织两次阶段测试。由各备课组教师轮流出试卷,提高教师试卷命题能力,采用年级组交叉的方式进行阅卷。教师要把测试后的讲评作为过程激励与补偿教学的重要手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要把每次讲评作为学生发展的新起点。
7、做好帮差拔尖工作。按照“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获得有差异的发展”的教育思路,实行分层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学困生运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使他们逐渐取得进步,提高合格率;同时加大对优等生的辅导力度,努力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发展得更快,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
8、组织好市抽测工作。本学期市教研室对各类学科的抽测力度大,主要有:一、二年级的口算、笔算抽测(一年级每分钟12题为合格,二年级每分钟9题为合格);三年级语文期末抽测;四年级数学期末抽测;五年级英语期末抽测;六年级毕业考。教导处做好辅导、组织工作,各任课老师统一认识,提升教学质量。
9、健全班主任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并在工作中积极贯彻,提高制度建设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能。
(三)开展校本研修,提高教研质量,争创先进教研组。
1、加大教研活动力度。各教研组要在计划中把本学期专题教研的活动时间、地点、专题内容、主讲人详细列出并切实贯彻落实。任课教师要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各教研组要改革、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加强集体备课,加强个案研究,提高教师上课实效;强化个人反思,多研讨、多积累成功经验。
2、加强对备课组的管理。强化备课组工作,切实提高活动质量,保证活动日常化、专题化。各备课组要拟订学期活动计划,统一课程进度,根据本学科特点积极探索教法和学法,并注重资料的积累。
3、积极组织各类竞赛。组织校一二三年级口算过关、四五六年级数学小博士评比、一二三年级阅读比赛、四五六年级语文知识积累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认真履行常规,服务于师生,促进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