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09:5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畜牧兽医专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经济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更新,职业教育也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人才的培养上不能只是应付就业需要,更要注重创新精神等新的素质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工学结合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这要求职业学校根据自身专业设置去寻求企业的帮助,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一起培养出适用的人才。我校把办学的方向统一到了面向企业需求上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创设新的专业培养急缺的技能型人才,真正达到了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目的。在当今社会,职业教育办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贴近就业市场,积极地寻求适合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起实习与就业、生产和教学、学习与工作等相互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即把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和育人单位的学校密切联合到一起,这样才能真正把职业学校做到企业化、市场化,以满足时展的迫切需要。
二、如何推进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
我校综合两年以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下面几个有效的推进措施。
(一)为了保障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
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当今社会的职业教育和企业行业的关系密不可分,让企业直接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办学中是推进工学结合的最佳方式,也是进行技能型、素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之处,能够使校企之间优势互补、共享资源,达到共同发展。为了使企业参与办学助推职业教育发展,2012年我校选取畜牧兽医专业与当地的食品厂、养殖场和饲料厂等相关企业确立了校企合作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与企业合作的新理念,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了工学结合与产学研一体化,在制度建设上切合实际制定出了《教学与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等制度,在组织机构上专门设立了针对工学结合的专业化教育团队,学校高层每学期就工学结合问题召开专题化会议,对培训计划进行修改和制定,并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同时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在教改政策制定上要以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为重心
对于学校来讲教学的质量就是生命。我校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要学会专业的知识,也要学会实际操作的技能,使培育出的人才能够应用到一线的管理、服务和生产岗位中去,以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用,达不到这一目的。如今的职业教育模式需要切实推行模块实训和案例教学等更为先进的教育方法。一是要建立贴合企业和市场需要的专业课程,建议组设专门的专业课程建设委员会来指导专业课程的建设,促成“盯住紧俏产业建设专业、根据专业选择适宜产业、学科和产业相互链接、岗位和专业相互链接”的科学化办学模式;二是把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作为核心内容,在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上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联合企业建立课改指导机构,在课程体系的建立上把握好“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课程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本位、职业活动为主线”的总体思想。
(三)推行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
1.如何理解顶岗实习模式
以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为例,在学生实践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顶岗实习,这是学生如何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也可以借此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顶岗实习模式的具体要求
顶岗实习需要学生通过企业专家和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所负责岗位的全部工作,并据此提报顶岗实习的报告。
3.推行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成效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发展,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过硬,创新实践能力强以及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而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动手实践能力、自学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依据河南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实践,就高职高专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畜牧兽医人才作初步的探索。
1 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现状
从事畜牧兽医的工作人员待遇不高,工作地点偏远,条件艰苦,工作环境较差等,从而导致畜牧兽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愿下到基层工作,即便到畜牧生产一线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由于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不强,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专业工作岗位。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同时又拥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非常稀缺,大大妨碍了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当前畜牧业的发展趋势,急需既懂畜牧业生产技术又懂生产管理,具备较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2 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要与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要,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本专业的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优化本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措施等,二要,突出特色,做好人才规格的定位,使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动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很好地完成满足畜牧业生产实践工作。
3 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3.1 培养目标定位的改革
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当前畜牧兽医专业的行业特点,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适应社会畜牧业发展需要,掌握动物养殖和疾病防治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很好地完成养殖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
3.2 授课方式的改革
改变先前的以课堂讲授、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进来,要求学生动手查资料,相互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幻灯片、录像、动画等多种手段,并与案例示范、现场模拟、项目化教学等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消化的效率。
3.3 专业教师职能的转变
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加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行业前沿知识的学习,还要把握和创造各种机会,加强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便出色的完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
3.4 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把畜牧业生产实际和工作岗位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以应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准确把握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比如,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和宠物的疫病防治和训导。
3.5 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闭卷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课程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考核标准的需要,一门课程的总成绩可以分为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各占50%,理论成绩包括课堂的考勤、提问、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等,实践成绩包括实践课的考勤、表现、实践报告和实践课成绩等,课程实践成绩以采用现场操作为主,附以口述的方式进行考核评定。
4 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4.1 成立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
聘请校外教授、专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本专业的优秀教师代表等成立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目的是:依据企业需求论证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岗位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规划;加强和协助院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专业技术岗位能力训练;为教学改革指明方向,为学生讲授本专业最新知识的研究进展,开拓学生的视野;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4.2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加大了畜牧兽医专业的投入力度,已建成饲料分析检测与电脑配方实验室,模拟企业现场操作规程,能够完成学生实训和考核工作。现已投资建立了周口市动物防疫与检疫中心、兽医院、规模化的现代养猪场、养羊场和养鸡场等。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与省内外多家相关专业大、中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一些条件成熟的畜牧兽医企业签署校外实`教学基地协议,为学生的校外实训搭建平台。逐步建立了高职院校与企业“互惠、互利、互动”的产学研运行机制,形成高职院校、企业、学生共赢的局面。
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可利用寒、暑假和第六学期的时间相对集中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饲料的配方、生产、销售,动物的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岗位进行实践,实现学习和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进入提前职业角色,熟识将来的就业工作岗位,除了学习从事本专业领域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还要现代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锻炼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社会和企业有充分的了解和适应,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畜牧兽医行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工作岗位。
4.3 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畜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一是,出台奖励、激励政策,大力支持本校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学位和学识;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各种机会,为本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锻炼等提供便利,定期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饲料加工、兽药生产、养殖等相关企业进行每年不少于一个月的实践锻炼。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加强新知识和企业文化的学习,为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4.4 实行“4.5+1.5”教学模式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实行的是“4.5+1.5”教学模式。前四个学期和到第五个学期的11月中旬,学生参加院内的课堂教学和院内外的实习基地实训,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实习课程的学习任务。第五学期11月中旬,学生参加学院召开的人才招聘会之后,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具体岗位技术能力的要求,将岗位实训分成饲料配方与检测、动物的饲养管理、动物疫病防治等方向,在企业的相对应的岗位进行实训实习,由带队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以产学结合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也在实训中根据具体要求来完成。
4.5 加强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定期聘请相关专家、教授来学院讲授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方法,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内容,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专业方向为单位,引导和支持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科研立项工作。科研立项要改变传统的单纯的理论研究向,转变为生产实践服务,突出应用性、实用性,为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星.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完善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09(5):117-119.
[2]徐小琴,孟婷.高职动物医学专业校企合作“三赢模式”实践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5):52-54.
[3]邓华学,张传师.推行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几项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1(7):289-290.
[4]刘诗柱,毕玉霞,付森.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35-36.
篇3
1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1.1双语教学的含义及迫切性
双语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用两种语言进行知识的传授,旨在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达到掌握第二种语言的目的[3]。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主是中文结合英语进行授课的教学方式。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提出了在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这一提议,可见对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视。因为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不仅能开阔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畜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4]。在这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支持,就必须依赖高校畜牧兽医专业所取得教学和科研成绩,最终离不开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水平和教学手段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如何提高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育水平,如何与世界接轨,最首要的是要掌握语言沟通交流的工具[5]。因此,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畜牧兽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1.2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部在继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后,又在2005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数量,鼓励高校在本科教学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说明了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开展双语教学重要性在于对教师通过研读相关的英文原版教材,不仅能丰富和拓宽自身的专业知识面,还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强化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双语教学不仅能学习到专业知识,还能了解动物生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而且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逐步提高在专业领域的英语沟通能力,无形中为提升走向社会的综合竞争力打下基础。
2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优势及可行性
本学院施行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队伍:本学院动物生理学课程组的5名教师均为畜牧兽医专业博士,不仅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专业英语基础也比较扎实;而且,有4名老师有在国外至少一年的科研经历,英语发音及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好,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也相对较强。这无疑为在本学院开展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提供了先决条件。(2)本课程自身特点:动物生理学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形成机制、血液循环及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呼吸及其调节、尿生成及调节等,对本科生来说这些内容相对抽象、难懂。若仍以传统的口授、板书、挂图等教学手段讲解,很难清晰地展示其动态过程;而且对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学生的想象力也产生一定的挑战。(3)校的软件配置和硬件设施:校图书馆有大量的相关中外文资料可供查阅,所在办公室有高配置的网络计算机可用于平时的查询使用。另外,几乎所有的教室已安装多媒体设备,为双语教学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强大的管理及维修团队保证了多媒体设备的正常顺利使用。由于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用非母语的英语形象地描述某一复杂的活动,若有多媒体的辅助,即使再复杂的动态过程也能直观展现出来,这不但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肌肉收缩过程时,神经-肌肉接点间兴奋的传递、兴奋在肌细胞上的传导、横管处兴奋-收缩偶联及肌丝滑动等过程若只用板书和挂图等手段很难直观形象地展示;而利用多媒体这一辅助工具,将相关图片、英语音频、视频及动画融入在课堂教学中,上述过程就会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3生理学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尽管生理学双语教学具有种种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暴露出种种问题。(1)语言运用:我国目前对双语教学语言的使用标准没有明确规范[6]。在各个高校两种语言的使用比例并不相同,本校一部分专业课双语课堂教学中英文所占比例相对较多,这种双语教学方式脱离了本校实际情况,使得大部分学生像听“天书”一样,根本不了解深刻含义,教学效果就不难想象了。(2)教材选用:目前的双语教学,尤其是动物生理学没有统一的双语教材,可供参考的英文教材及相关资料尤其缺乏。大多情况是,开展双语课的专业课老师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及经验从网络上下载一些相关的英文资料及英文课件,或将中文课件译成英文。这会导致同一课程组的老师由于翻译水平的差异引起精确性出现差异,造成教学上的随意性及对同一内容表述上的差异性。(3)教师方面:虽然本课程组大部分老师具备良好的学术背景(具有农学或生物学博士学位)及国外留学经历,但英语毕竟不是自己母语,想要在双语教学中用英文准确表达教材中的内容,难度相当的大,更不用说那些用汉语都很难表述清楚的内容了。若老师用生硬的英语进行授课,相信大部分学生都会听得迷迷糊糊,不但专业英语水平无提高,连专业知识也没掌握住。(4)学生方面:本学院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英语基础整体上较差,虽然阅读能力稍好,但听、说能力弱;若让时间被严格控制的生理学双语课上听懂英文专业词汇及相关知识十分困难。(5)教学效果不理想:①双语教学占用了课堂的一部分时间,为保证教学进度,不得不对内容进行删减,教学内容在量上大打折扣。②由于英语水平的限制,课堂上的英语交流也妨碍了师生间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探讨。
4开展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应对措施
(1)适当定位: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应将双语教学定位在“以汉语教学为主,适当渗透英语”的基点上。本学院的动物生理学一般开设在大学第三学期,这时学生的专业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公共英语水平普遍偏低,故教学过程中外语使用的比例不易过大,以免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2)教材选择: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目前教学现状的英文版教材和中文统编教材,并将二者有机融合。在讲义中对原版英文教材进行注释,兼容中英文教材的优点,尤其对出现的专业词汇、术语增加中文注释;在每章结尾增加中文概要,以利于学生对教学要点的理解和掌握。(3)双语教师培养:即使授课老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英文水平,要想使双语教学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开课之前还需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外语培训,尤其是口语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英语发音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4)教学对象:由于学生个体英语水平的差异,双语教学可预先设一个实验班,授课对象定为有一定英语基础、英语听说能力较好、理解力较强的学生。班级人数不宜过多,要求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上课内容,以便跟上课堂节奏。通过实验班双语授课经历不断总结双语授课心得和教学经验,提出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双语授课方式和方法。
总之,只有制定出适合本学院实际情况的动物生理学教辅材料,形成包括教材、讲义、课件在内的一系列双语教学资源,建立较完善的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对动物生理学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以期为本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陈晓光 吕琼霞 刘玉梅 邓雯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翠燕,闫文龙,许钦坤.动物生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21).
[2]孔凡志.《动物生理学》课程双语教学初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
[3]刘延吉,田晓艳,阮燕晔.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优越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4]徐雪高,陈洁,李靖.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历程与特征[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
篇4
1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行动导向”课程体系
按照“以岗定学,以需定给”的原则重组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开展“行动导向”教学,即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实现“教、学、训”一体化。近三年,对动物营养与饲料、畜禽繁育技术、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牛与牛病防治等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行动导向”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证明,“行动导向”课程能更好地训练专业技能,提升自学能力,增强团队协作,培养职业特质。
2以建设精品课程为目标,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近三年,以建设精品课程为目标,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程;动物解剖、畜禽繁育技术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每门课程都有完备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组织设计、授课计划、工作任务书、课件、习题、试题库、拓展性学习资料等,学生可利用校园网进行预习、复习和检验学习效果,实现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专业课教师要开发课程学习型课件,收集或开发视频资料,向合作的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和兽药企业索取技术手册和产品宣传材料。将上述自主学习型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学习,并不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讨论其中的关键问题。由于高职的使命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以学校要提供开放的实践场所,供学生自主学习并训练实践技能。本院的综合养殖场和兽医院对学生开放,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训练实践技能,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3以干导学,暑期顶岗实习,强化实践技能培养
在实践环节的组织上,打破学期和假期的界限,暑假安排学生到畜牧业企业顶岗实习。暑期顶岗实习是一种灵活的顶岗实习模式,学生可利用在校期间的两个暑假,到两家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是毕业前顶岗实习的有力补充,如第一暑期到养殖企业实习,第二暑期到动物医院实习,毕业前到兽药企业实习,可以丰富专业技能,拓宽就业面。暑期顶岗实习打破了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践的学习模式,尤其是大一学生在没有学习专业课的情况下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先学习实践技能,再回到学校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这种先“习”后“学”、“以干导学”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带着问题来学习相关课程,学习更有针对性,学习效果更好。在顶岗实习的组织上,学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顶岗实习单位和具体工作岗位,统一组织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讲明实习目的、内容、要求、实习方式及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由专业课教师给学生进行岗前指导。一方面从企业选聘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热心人才培养工作的技术能手作为专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从校内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和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定期到企业指导,并经常通过电话、网络与学生和实习单位取得联系。保证每名学生有专人负责,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与管理。实习结束后召开暑期顶岗实习经验交流会,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将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操作技能、积累的经验、总结的教训、企业需要改进的方向、实习心得体会等写成暑期顶岗实结,在会上交流、讨论,促进学生相互学习。
4以技能考核为主,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改革考核方式
根据毕业生工作的需要选取考核内容,工作岗位需要学生会做什么,就考什么。建立每门课程的理论试题库、技能试题库及相应的考核标准。考核形式上主要有笔试、口试、技能操作、总结发言、书面报告、论文,其中以技能考核为主。将课程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加大平时考核的比例,课堂上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当场打分,这样有效地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防止搞考前突击。
5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在“校企双赢”的基础上,与大型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兽药企业、动物医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设施齐备、规章健全、管理规范,适合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接收学生“顶岗实习”。针对企业生产特点,合理开发实习项目,并制订实习指导方案。教师和学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劳务支持;企业为课程实践教学和学生生产技能训练提供材料、场地设施、技术指导、食宿,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目前,已与多家畜牧企业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满足了专业课程教学、实训、实习的需要,并且正在加强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开展精细化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迫切需要大量的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来从事教学工作。一方面聘请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并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另一方面,行业企业聘用校内水平较高的教师到行业企业作技术指导,对员工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同时,接纳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专业能力,构建“双师”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篇5
论文关键词: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是是高等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又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动物疾病的防治、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畜牧业生产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水平,才能让学生通过该门课程掌握重要的专业技能,为成为一名创新型专业兽医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很多高等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已认识到兽医微生物实验课重要性,为了突出其实验教学的地位,将其单列,独立设课,不再依赖理论课。但是教学体系还是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课前准备——课堂实验——实验报告;每个班次每周安排一个实验。虽然经过不断地教学改革,整合实验内容顺序,但每班学生两次实验之间要间隔一周,实际到第二次上课时候,上一次的内容又联系不起来了。在随机考核实验技能的时候就发现,学生掌握技能不充分,甚至很多同学对于微生物实验的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无菌操作还是很茫然。
教育部多次提出对高校实验课进行改革,提高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比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由于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安排往往需要占用比较多的时间,只有一个实验室,难安排,班次多,安排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还是太少。在上完实验课程后,给8个平行教学班级安排了为期一周的综合实习周,就占用了1个月的时间。但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个综合性实验后,对学生进行技能的随机考核和调查发现,对比实验课期间的考核结果,成绩有明显的提高,掌握专业技能也更扎实。
2 构建实验教学内容新体系
针对原有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体系陈旧,综合设计性实验太少,要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必须打破原有教学体系,构建新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安排,加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2.1 压缩整合验证实验内容。
验证实验内容包括了微生物实验最基本的技能学习,是初接触微生物学习必不可少的,但是占用了太多的课时,且比较分散,可以将原来的实验中基本的技能压缩到1~2次实验课。设立“兽医微生物实验须知和基本技能学习”模块。将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涂片的制备和染色、细菌的分离与移植、无菌操作、细菌的鉴定、生化与药敏、培养基的制备等技能操作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课上通过录像结合示范的方式进行集中传授,将这些技能相关录像计算机保存或上网,在后续的实验学习或课余可供学生随时进行学习,直到掌握为止。
2.2 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
在原来1个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基础上,增设2个综合型设计实验,共3个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涉及内容更广,除了细菌的分离与鉴定以外,应包括病毒学和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两方面的内容。每一项内容可以给学生多个平行项目选择,c# 图像识别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组成小组,自己查阅文献,自主完成具体的试验技术路线,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完善后,最后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并以论文的格式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3 应用新技术
科技日新月异,不断渗透到教学课程中,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及时采用新科技、新技术,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兽医微生物实验新技术。
3.1 及时采用新技术,更新实验内容
比如培养基的制备,以往的教学内容繁多,包括把各种培养基成分分别称量,再电炉加热溶解,调节PH值,棉塞制备,包扎,高压灭菌,冷却,倒置平板等。步骤繁多,耗时长,制备棉塞耗费时间且效果参差不齐,往往需要5个课时,学生才能勉强做完这一次实验,打压了学生的积极性,且学会了也已经落在了时代的后面,在生产科研中早已不用这样的制备技术。笔者便改革了实验内容,培养基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自学,提前预习,实验内容改革为半成品培养基的配置。购买半成品培养基,应用电子天平代替普通天平进行称量,不需调节PH,电炉加热溶解改用微波炉加热,更加安全,购买硅胶塞替代棉塞。经过改革后,实验效率大大提高,原本要拖延2个学时才能完成的内容,现在3个学时就可以完成,且学生积极性更高,从考核的结果来看,掌握的技能更全面。
3.2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以往教师采用的是板书+讲解+示范操作的模式来进行实验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后来学校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教学PPT。比如细菌、真菌形态的观察,通过计算机,就可以把很多细菌、真菌图片收集到PPT中,形象直观,更容易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辨别不同的形态特征;细菌运动力的检查不易成功,就可以把拍摄下来的录像通过计算机进行播放,讲解。一些重要的实验技能操作,学生只通过一次实验课不能完全掌握,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随时都可以在课后或下一次上课时进行复习和练习。应用计算机后,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3.3 显微成像系统的应用
微生物实验中细菌的形态观察是一个难点,传统授课必须对每个学生逐一进行指导,用目镜指针指示细菌,对细菌在所处视野内的位置、形态等描述很难准确,教师工作量大。购置一台显微成像放大系统,系统可以将细菌图片通过显微镜直接连到电脑以及投影仪上,将学生的疑难问题放大,鼠标一点就能讲解清楚,不仅大大提高了授课效果也缓解教师的授课压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3]。
4 与科研结合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的前沿基础学科,兽医微生物实验课程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课题的形式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科研的过程,为学生揭开科学研究的神秘面纱,为学生将来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科研课题的选题可以来自于本教研室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来自于生产应用[4]。所选的科研课题,都包含了所有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要学生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无菌操作技术、细菌分离与移植以及微生物的培养观察技术等,通过科研来学习,可以使学生以立体的形式全面掌握兽医微生物实验的各项技术,专业技能掌握更牢固。
5 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微生物实验课程考核一般采用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出勤率和期末技能抽签考核的形式综合评定。由于实验报告往往存在抄袭,除个别外出勤率基本无差异,期末技能抽签考核的形式,学生考核项目太少,并不能准确反应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而教师备考的工作量很大,最后的实验成绩表现缺乏公正,在学生成绩上拉不开档次,表现非常优秀的学生成绩却平平。
这就需要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为每一位同学建立一份实验课程成绩档案,其中包括平时表现考勤(10%),实验报告(30%),论文(20%),随机技能考核(20%),期末考核(20%)等。改革以往的期末技能抽签考核方式,采取平时的随机技能考核和期末考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考核项目,更能全面的反映学生对微生物实验技能的掌握的真实情况。对于增设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学会以论文的形式提交结果,并把成绩包括在期末成绩中,这对促进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能力的提高很有意义。
有条件的教研室还可以应用多媒体试卷进行考核,将微生物学实验考核内容如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结果处理分析、以及综合设计性试题等以图片、录像、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制成电子试卷,利用电脑对微生物学实验进行考试。实验考试时,应用联网计算机机房,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将答案写在纸质的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教师将答题纸收回进行批改[5]。
参考文献
[1] 武文艳.论高校人才培养理念[J]科教文汇,2011(1):26.
[2] 林雁冰,颜霞,韦革宏.构建创新型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型人才[J].高教论坛,2010(10):31-33.
[3] 李 影,钱爱东,胡桂学,等.显微成像系统在动物微生物实验课教学的应用[J].畜牧兽医杂志,2009,28(1):87-88.
篇6
在陕西省档案馆名人库里,收藏着建国五十余年来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著名人物档案。这些文字的、图片的、音像光碟的、实物的档案,记录着他们成长的足迹,记载着精英们对陕西政治经济方面的贡献,是历史的最好考证。党和政府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将这些工作、生活中形成的档案作为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一部分载入史册,用以存史、资政、育人。
陕西省档案馆名人库里各类载体的档案,曾吸引了省内外的档案界同仁,吸引了上至中央电视台下至地方报纸的十数家媒体,省上领导贾治邦、袁纯清、罗振江、桂中岳、李溪溥、李森桂、范明等现任、离休领导及国家档案局副局长郭树银等都前来视察指导过。在仔细的观看了名人档案微型展览及经过系统分类整理的人物档案全宗后,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建议。记得有人曾问我:省农业厅厅长史志诚的档案你们这里有吗?我当时回答:“有。他仅仅做为厅长的职务是不够名人标准的。史志诚同志是作为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三个国家级学会副职而建立著名人物档案的。”此殊荣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少有的。
我和我的同事在征集、整理档案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档案、资料看到史志诚同志不仅是农业和畜牧业经济方面的管理者,而且确是一位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领域都有建树的学者、专家。他1941年出生于陕西榆林,曾就读于陕西榆林农业学校兽医专业和西北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195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省农林厅、省畜牧厅、省农牧厅、农业广播学校和省农业厅等单位工作、任职,现任陕西省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6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卢良恕院士为史志诚题写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为祖国繁荣昌盛创造性地工作。”就是对他最好的赞誉。
为农业发展尽心尽力
确保粮食安全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志。1996年,史志诚被任命为陕西省农业厅厅长,当时面临的形势是粮食连续两年徘徊在200亿斤上下,全省人均640斤,低于全国脱贫标准的700斤。面对粮食生产问题,他集中力量采取以推广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创新增产技术和相应措施,经过三年的努力,1998年全省粮食总产达260亿斤,人均720斤,达到陕西粮食总产历史新高。农业部部长刘江来陕视察时指出:陕西实现粮食自给,丰年有余,就是对全国的贡献。他对1998年陕西粮食增长幅度之大非常满意,给予了奖励。史志诚组织的“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还获2003年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主持的“确保我省粮食产需平衡的对策研究”,获得2004年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优秀建议一等奖。
正确导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研究,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迫切任务之一。90年代兴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经营方式的变革。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农民收入都起到明显的作用。然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提法不够规范。针对这个问题,史志诚就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于1997年11月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黄立新,他认为:农业产业化的提法应当规范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防止将“产业化”与“现代化”相提并论,更要防止将“产业化”替代“现代化”的倾向。他的研究论文“农业产业化经营若干经济理论分析”送给国务院农业研究中心杨雍哲主任并发表在农业部《农村经济文稿》1997年第8期上,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之后在1998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江总书记的报告中将农业产业化明确规范为“农业产业化经营”。
警惕有害有毒生物入侵是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新问题。2001年在长春召开的中国科学年会上,史志诚发表了“加强有毒有害植物的研究与防治”论文。新华社记者王永康采访后在“国内动态清样”发表专家建议指出,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进口、人员货物往来增加,来自国外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威胁就会大大增加,我国应加强对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的研究,为防止有害植物入侵提供科学依据。副总理11月19日批示农业部,杜青林部长批示农业部、中国作物协会在中国农科院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史志诚和有关专家的汇报,写了“关于迅速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我国外来有害植物的建议”,进一步促成中国毒理学会、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陕西省科协,于2002年11月在西安联合召开了“加入WTO与防止有害生物入侵研讨会”,来自北京和各地的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就有关立法、执法,加强海关检查等措施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史志诚同志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1997年6月根据程安东省长关于如何发挥渭北粮食生产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再造一个陕西的指示,史志诚同志请示省政府同意,邀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卢良恕院士等粮食问题和生态问题专家来我省联合考察,提出“关于陕北、渭北粮食生产与农业持续发展的报告”送姜春云副总理。姜春云副总理于97年7月6日做了“对情况分析和今后意见值得重视”的批示,并于7月下旬来陕考察,提出“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总书记8月5日批示“我写了一点意见,另页。”这就是著名的“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批示。1999年5月史志诚再次邀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来陕考察,提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报告,送国务院领导同志,8月6日,总理来陕视察,史志诚厅长作为陪同人员,在延安亲耳聆听了总理作出的“退耕还林还草”的重大决策。自此一个大规模的全国性的退耕还林还草全面展开。我省连续八年得到国家大力支持,退耕还林还草取得重大进展,不仅稳定了粮食生产,而且使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观。
创立畜产经济新理论
篇7
一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业厅的指导下,全市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及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优质肉猪、肉牛、肉羊和奶水牛四大基地,紧紧抓住生猪市场好、国家扶持力度大和群众养猪积极性高的有利时机,狠抓扶持政策落实、科技推广和行政执法,促进了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2009年畜牧业生产形势回顾
(一)主要成效
——畜牧生产发展态势强劲,存出栏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预计实现肉类总产23.2万吨,畜牧业产值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0%。生猪存栏216.57万头,肉猪出栏225.38万头、猪肉产量19.0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4%;、 7.4%和11.78%。牛存栏60.08万头,牛出栏14.05万头,牛肉产量1.9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75%、8.16%和16.57%;羊存栏40.63万只,羊出栏23.86万只、羊肉产量0.54万吨,存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栏和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62%和12.5%。家禽存栏539.62万只、家禽出栏760万只、禽肉产量1.69万吨,禽蛋产量9727.8吨,同比分别增长5.49%、10.8%、8.3%和2.42%。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之一。
——产业基础得到夯实,发展后劲增强。2009年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5家;民营种畜禽场18家,新增12家;规模化养殖场(大户)快速发展到78户;养殖示范村、养殖小区建设稳步发展,示范村165个,标准化规模养猪小区11个,养牛小区9个。XX年-2009年,中央财政投资的1310万元,扶持78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拉动社会投资近6000万元;全市72个乡镇883个行政村动物防疫配备了冷藏设备。随着产业基础的不断夯实,我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防疫冷链体系初步得到了健全,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为加快全市现代化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畜禽养殖模式有创新,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在畜牧部门的协调下,农村信用社通过“找路子、出点子、送票子”支持尹家坝养殖小区以“信用社+养猪协会+农户”养殖模式发展生猪生产取得成功。信贷支持规模养殖新模式得到了省委白恩培书记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腾冲县推行“正大畜禽一条龙”养殖模式,2009年3户养鸡示范户实现销售收入210万元,纯收达12.3万元。按照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出台的《关于加强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加快全省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意见》的要求,市县(区)畜牧局正在寻求与正大集团更大范围的合作。
——挖掘培育了全国唯一的河流型水牛品种,扩大了**猪的选育,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种质资源。2009年,我市加强了与省农大的技术合作,以市种猪场为载体,以遗传资源保种场项目建设为支撑,扩大了**猪的选育。目前该场已选育纯种**猪408头(能繁母猪386头、公猪22头),共九个家系;已向社会提供纯种**猪216头,优质二元杂母猪1217头。同时加强了奶水牛业基地建设,通过选育扩繁及相关试验研究等工作,“槟榔江水牛”于2009年8月25日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公告,结束了我国无河流型水牛的历史。目前在腾冲县建立了500头以上的养殖场2个,2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2个,100头以上的养殖示范村6个,水牛奶产量2009年有望突破XX吨。通过挖掘培育全国唯一的河流型水牛“腾冲槟榔江水牛”品种,扩大地方优质猪种“**猪”的选育,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全面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部门服务职能增强。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省、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局积极推进基层兽医体制改革。五县区的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年底前可全部结束,基本建立了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技术支持、执法监督三大服务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了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为全方位搞好服务提供了保障。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1、抓好疫病防控工作,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兽医工作方针,抓好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的畜禽强制免疫工作,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据统计,全市春秋防期间累计免疫猪瘟1350.58万头、猪蓝耳病293.5万头、猪牛羊口蹄疫免疫472.15万头只、禽流感599.82万只。平均免疫密度达85.85%、71.86%、78.93%、67.29%。二是认真对基层春秋动物防疫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督促检查落实保政办发[2009]64号文件精神,层层签了防疫责任状。三是根据市政府对动物疫情测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在五县区建立了周边动物疫情测报网点,适时掌握市外疫情动态,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堵。今年获取重大疫情信息四起,收到了提前防范的明显效果。四是认真组织开展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监测,2009年共完成疫情检测3089份,完成免疫效果检测4144份,完成病原学监测采样送检527份,完成专项病监测采样送检172份。五是配合市人大农环委到五县区对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采取综合防制措施,自去年9月以来,已连续15个月全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2、抓市场监管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监管。今年全市共开展畜禽产地检疫149.38万头只羽,检出病畜308头;畜禽屠宰检疫45.67万头只羽,交通运输监督检查生猪5225车次、20.51万头,牛1220车次、1.21万头。二是切实加大饲料、兽药安全使用等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今年,全市共组织出动执法人员1184人次,对32个生猪定点屠宰加工厂、82个肉类销售市场、72个畜牧业生产资料市场进行检查,共检查兽药、饲料经营户562户,整顿市场297个次。三是组织开展了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2009年共完成兽药质量抽检120批,检验120批,合格66批,合格率为55%;完成饲料产品抽样送检80批,检测120批(含德宏州送检40批);对23户养殖大户、重点户使用的饲料进行库房内抽取饲料样品,进行违禁药物抽样送检30批;动物性饲料产品抽检5批;饲料标签抽查109个,猪尿中盐酸克伦特罗及莱克多巴胺检测200份,圆满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四是及时开展生鲜牛奶生产、鲜奶收购加工、饲料生产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按照市人民政府和省农业厅的部署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迅速反应,全力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检查面达到100%,取得了专项整治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保证了全市生鲜牛奶和奶制品的安全,保障了牛奶市场的平稳供应和奶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五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今年全市共查处各类畜产品流通经营违法案件52起,罚款123738元。通过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对畜禽贩运户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保障了畜产品交易顺畅流通。
3、抓其它工作,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一是积极协助省农业厅、省奶协会在腾冲召开“云南奶水牛发展战略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我市向大会提供交流论文5篇,展现了中国唯一的河流型水牛资源;协助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在腾冲召开“槟榔江水牛现场审定会议”。6月14日腾冲槟榔江水牛遗传资源顺利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初审,7月11日正式通过国家审定。二是围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这一主题,在系统内认真组织开展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贯彻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三是以推进机关“三力”建设为切入点,严格建立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四项制度”;使机关作风有了明显好转。四是认真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献爱心活动。今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局党组及时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解囊相助,踊跃捐款,全局系统共筹得救灾款和特殊党费63392元,为灾区的灾后重建尽了一份力。11月份又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及时将2050元善款送到扶贫点的贫困户手中。
4、抓好扶持政策的落实,促进了全市畜牧业发展。一是落实兑现能繁母猪补贴强农惠农政策。2009年能繁母猪补贴(按100元/头的标准)已下达各县区,可望在11月底以前兑现结束。二是XX年年完成母猪保险19.55万头,参保率达90%以上,2009年度的母猪保险工作正在有序的开展中。三是落实生猪良种补贴政策。指导施甸县按照省厅的要求,组织实施了160万元的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四是落实了腾冲、昌宁两县奶水牛良种补贴项目。五是落实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扶持政策,XX年—2009年度投入1310万元。通过落实兑现中央、省、市等一系列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山区畜牧业的发展。
5、抓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推进了全市畜牧产业化进程。截至11月底共争取到中央、省畜牧兽医专项扶持资金3402.32万元。其中:①省级畜禽商品基地、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畜禽品种资源保护项目资金215万元。②2009年施甸县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生猪产业项目资金300万元;③2009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510万元,目前实施方案已批复;④2009—2009年中央扶持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250万元;⑤中央财政扶持低温冰雪灾害恢复畜牧业生产资金100万元; ⑥省级动物疫病防治、畜产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91万元;⑦中央财政支持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195.32万元;⑧中央省市2009年度能繁母猪补贴1741万元。通过上述畜牧兽医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与国际小母牛组织、正大集团等的合作,有力地推进了畜牧产业化进程。
6、抓好畜牧科技术推广,提高了畜牧科技含量。为规范全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的选址、规划、猪舍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污物处理等建设标准,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并下发了《**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及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结合“科技帮扶”工程的实施,采取结对帮扶、驻点指导等形式,重点开展了以生猪标准化养殖、奶牛科学饲养、饲草饲料开发利用、牛的冻精改良、猪的人工授精等畜牧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提高了畜牧科技含量和养殖效益。据统计,2009年全市共引进推广良种猪21545头(其中:良种母猪20925头,良种公猪620头); 开展牛冻精改良30681窝(其中:黄牛改良10527窝、水牛改良19344窝、奶牛810窝);开展生猪改良43.56万窝,其中人工授精改良28.3万窝;完成农田种草11.08万亩;推广青贮饲料49.72万吨,氨化饲料11.66万吨;辖区饲料企业生产配合饲料7500吨,推广配合饲料18.52万吨;派出科技人员200名,重点挂钩帮扶30个新建科学养畜示范村,500户养畜专业户,20户龙头企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8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使我们认识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完整的有机体,二者忽略任何一方面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我们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手抓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一手抓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文结合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谈一谈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理论教学须把握的要点
1,吃透教材,认真纽材。每次上课前,我们都要反复阅读材料,认真推敲,抓住重点。例如,动物药理方面,氨茶碱在原来的讲解中只讲它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临床主要用于平喘,而在2006年的教学中增加了有关氨茶碱的缓解心衰、消除肺水肿和利尿作用的内容。同年春天,我们就利用氨茶碱治愈了4例由心衰引起的肺水肿病例。在全面掌握教材,大量阅读兽医方面课外资料的同时,教师要注意把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的治疗方法抄录下来,把与药物、疾病有关的新闻内容记录下来,以便在教学中穿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每课列举1-2例。每次授课中,教师都应列举1-2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或发生在周围的实例,通过实例把课堂要讲的内容通俗形象地描述出来,以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印象。例如:在讲授《家畜解剖》中的肌肉部分颈静脉沟的位置和构造时,就应突出其临床应用性,因该部位是大家畜静脉注射和采血的首选部位,这样学生才能清晰地记住;《药理》课上当讲到红霉素时,教材中只介绍了红霉素注射和口服用法,而没有介绍外用,笔者则把近些年用红霉素粉治疗动物和人外伤感染的试验和临床用法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加深了对红霉素的认识和了解。
3,注重理论教学的趣味性。为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始至终跟紧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有必要在理论的讲解过程中,把与教程有关的趣味性知识穿插到教学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全面掌握应知应会的内容。例如,在药理课教学中,讲到槟榔、当归、滑石等药物时,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一对新婚夫妇分开近一年,天各一方,互相思念,他们就用药物名称通信,妻子用12味中药给丈夫写了一封信,丈夫接到信又用12味中药给妻子回了一封信,通过24种药物把夫妻之间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信中就有槟榔、当归等。趣味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某些药物的记忆,激发了他们学好这门课的欲望。
二、实践教学应采用的措施
1,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实施教、学、做一体。兽医专业有很多临床操作技术需要学生掌握,必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我们利用动物医院的动物尸体供学生练习解剖、病理变化的识别,利用临床病例让学生练习消毒、诊断、治疗,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提高了学生的职业专门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动物的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操作难度较大,我们组织学生利用一切机会采用一切手段进行练习,如上课利用实验动物练习,下课同学之间相互练习,做到了人人过关。课下我们也鼓励学生利用硬纸片、手套、秋衣练习缝合和打结,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部分学生都非常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技能。
2,结合病例组织教学内容,学生积极参与。无论是专业课还是专业基础课。教材都是按照知识系统编写的,但门诊病历确实是没有规律的,因此,教师应打破常规,结合病例,用到什么药就讲什么药,看到什-么病情就讲什么病。例如,新学期开始的时候,门诊来了患炎的病牛,按计划这种病在学期末才讲,但笔者结合症状把牛的炎病提到了前面来讲,让学生亲自问诊、了解发病原因、观察临床症状并参与治疗方法的制定,因有实例做参照,学生兴趣很高,学得很扎实,课后又有意识地让学生们进行病例总结,进一步系统化,起到了巩固教学效果的作用。又如,抗过敏药应在《药理学》的最后一章讲,学期中临床上有过敏性皮炎的病例,笔者就把这部分内容提前,对照病例进行讲解并应用,这样,学生既看到了过敏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又参与了整个治疗过程,同时也掌握了抗过敏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效果,教学效果很好。
3,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又叫做科研小组。科研小组的活动可围绕校内实习基地――动物医院来进行。例如,河北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安排固定实习生5人,流动学生5人。坚持值班制度,以老带新,定期轮换。教师对学习过程严格要求:(1)根据临床病例设1-2个专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2)有病例时参与问诊、确诊、治疗,没有病例时坚持自学、追访、书写病历;(3)每个学生都要根据临床病例撰写论文或科普文章。
篇9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唐慧娟
听着钢琴曲、轻音乐,享受着清洁优雅的环境;母猪生产时有专门的产房产床;人们进入猪舍必须消毒……这就是唐慧娟饲养的“绿色猪”的日常待遇。
唐慧娟原本是一家酒店老板,生意红红火火。这个漂亮的女人,为何弃商从农,甘心当一名女猪倌?
从跳舞厅到猪粪坑
1969年出生的唐慧娟家住江苏海门市包场镇幸福村,丈夫是一位海员。1995年,唐慧娟在包场镇开了一家饭店,生意红红火火。谁知,这一切让出海归来的丈夫看了很不高兴,他觉得妻子干的是伺候人的事情,低人一等,而且客人欠账很多难以讨回,最重要的是,深爱妻子的他总担心妻子在与客人的应酬中“变坏”,因此两人几乎天天吵架。唐慧娟被丈夫吵得心烦意乱,1997年1月索性转让了饭店。
谁知闲下来的唐慧娟却觉得浑身没劲,去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前面一户人家是养猪的,那年过年,唐慧娟去串门,正好看到小刀手到那家买生猪,一千块一头。她心里暗暗算了算,每头猪能赚五六百元,不由心动“眼红”起来。
说起来,唐慧娟和猪还真有着“不解之缘”。她的母亲是位小学老师,在艰难的岁月里,母亲靠养猪来养家,懂事的唐慧娟从小就帮忙喂猪。而她的父亲则在“三产办”工作。1996年春节,父亲没有回家过年,而是去了连云港调生猪。父亲时常告诉女儿,国家非常重视养猪业。
1997年8月,父亲将海门市政府下发的一个关于“生猪改良”文件带给女儿看。正是这个文件改变了唐慧娟的人生,养猪业诱人的发展前景一下子激发了她的创业热情。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她发现海门的猪肉消费三分之二依赖外地输入,而海门尚无一家规模化养猪场,显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她萌生了发展养猪业的念头。
除了父亲,亲朋好友一致反对,认为养猪是个又脏又累、令人瞧不起的行业,而且她对养猪一窍不通。几乎所有认识她的人都嘲笑她放着好好的老板不当,竟要从跳舞厅跳进猪粪坑。但唐慧娟主意已定,1997年9月,她拿出全部积蓄,并贷款60万元,经过两个月的奔波,一个占地11.5亩,总投资120万元的养猪场办了起来。猪场取名为“兴旺”,饱含了唐慧娟对养猪业和未来的无限憧憬。
创业伊始,唐慧娟踌躇满志,以为苗猪养三个月就能卖掉,就在她想大显身手大赚一场时,一场措手不及的疫情砸懵了她的梦想。由于缺乏养殖和管理经验,加上还是传统的猪圈,以高价从外地首批购进的六百头苗猪,发生疫情一下死了一百多头。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围在餐桌前欢聚一堂,她却卷起铺盖住进猪场里,守着患病的苗猪,为“猪宝贝”打针输液。从大年初一到初七,七天内她没有好好睡过一次完整觉,没有吃上一口热饭菜。生猪病情得到了控制,她也瘦了一大圈,眼窝深陷。
苗猪渐渐长大了,正当她盘算收入时,又遭遇了养猪业近十年的行情最低谷,生猪市场价格大跌,平均460元购进的苗猪养成后出售仅卖450元,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到1998年年底,她亏损了40多万元。
面对接踵而至的挫折打击,唐慧娟没有灰心气馁。她总结经验,认为苗猪死亡是由于长途运输,苗猪抵抗力弱不适应环境所致,决定自繁自养降低成本。于是,她再次贷款30万元,从崇明购回六十只能育母猪。然而,命运之神再次与她开了场玩笑。由于没有打疫苗,刚生下来的苗猪患上了繁殖性蓝耳病,全部死亡。短短两年时间,她净亏90多万元。对于一个农家小户来说,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啊,也许全家人一辈子也难以还清。
巨额的亏损将唐慧娟压得喘不过气来。此时,流动资金几乎为零,一部分向别人筹借的资金已经到期,而猪场要购饲料、买药物,资金缺口之大使她焦头烂额、夜不能寐。为了不失信用,唐慧娟只有强撑着,向东家借了还西家。有时,为了还债,忍痛将刚刚培育成的初产母猪和一些经产母猪低价出售。每次她都对债主说:“猪场经营得很好。放心,我会连本带利一起还你的。”其实,此时的她手中只有一摞厚厚的欠条。那段时间,她经常一个人徘徊在通吕河畔,望着河水滚滚东流,两年来的艰辛苦痛犹如电影一般在脑海中闪回,泪水潸然而下。
终于有一天,要强的她对丈夫说了实情:“你借我几千块钱买饲料吧……猪场经营得不是很好……”关键时刻,丈夫显示出了对妻子的绝对支持,他不但拿出自己每月的工资贴补猪场,还鼓励妻子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家人得知情况后,也纷纷伸出了援助的手。爷爷拿出了枕头下的打酒钱,孩子拿出了积攒数年的压岁钱,母亲在每月工资发放之日将工资及时送给女儿……这些尽管是杯水车薪,却使唐慧娟坚定了挺过难关的决心。
100万学费“毕业”的养猪行家
接连两个跟头,近100万元学费,并没有使唐慧娟丧失信心,失败的教训将她磨砺得更加冷静、成熟,也使她认清了市场的无情和创业的艰难。痛定思痛,她意识到,要养好猪,光凭热情是不行的,技术和市场才是养猪业成败与否的关键。她先后订购了《养猪与防疫》、《中国农村科技》等书刊1500多册,所写的临床心得笔记竟装订了厚厚十多本。为了系统掌握养猪技术,她又毅然决定去江苏省泰州牧校参加为期一年的专业培训。
丈夫亲自把她送到泰州,发现牧校条件特别简陋,地还是泥土地,教室宿舍都很破烂。丈夫心疼地对她说:“别学了,跟我回家吧。”最终,丈夫没能说服倔强的妻子,走的时候眼里噙满了泪水。
当时,唐慧娟的同学都是公派的,有工资拿,只有她是自费生。因此她特别珍惜这个学习机会,经常宿舍熄灯后,她还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有时晚上,同学来喊她去跳舞,为了躲避,她跑进了厕所,等她们走了,再回到宿舍继续学习。她还挤出时间参加了全国养猪技术研讨会,积极与专家交流,并把上海生物科技研究所的专家请来做兴旺猪场的顾问。她通过网络,虚心向专家请教,了解市场动态。
通过一年的培训,从良种选配到苗猪繁育,从饲料配比加工到疫病防治,从种猪产仔护理到苗猪阉割等一整套技术,唐慧娟掌握娴熟。她先后撰写了《商品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的研究应用》、《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等五篇论文,完成了畜牧兽医专业大专学业,获得了高级畜牧师职称。
就这样,边学习边实践,事事亲历亲为,唐慧娟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猪场,母亲因腰椎盘突出开刀、儿子脉管瘤动手术、爷爷病故,她都没在身边。她原本长着一手灰指甲,除了影响美观外,对生活并无妨碍,但在学习阉割、接生助产技术时,灰指甲极易使猪的伤口发生感染,又影响手的力度准头。为此,她来到医院,拔掉了所有灰指甲,因未使用麻药,当场就痛晕过去一个多小时。
凭着家人的支持,凭着对事业的执著,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韧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她满怀信心:“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总归有一天,太阳要从我家门前经过!”
熬过了五年的行情低迷后,2003年,唐慧娟终于迎来了养猪事业的春天。这一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走上了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当年盈利40万元。
在这期间,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兴旺猪场的扶持力度,为唐慧娟扩大养猪规模提供借贷担保,为她解除了资金不足之忧。100万元的贷款帮助唐慧娟完成了猪场的扩建和改造,原有的猪舍进行了改造升级,饮水、投料、投药,保温、通风、防暑、粪尿处理等配套设施设备逐步得到完善;妊娠母猪实行限位饲养,产仔房采用高床网上分娩。
唐慧娟又敏锐地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加强,绿色食品在餐桌上犹受欢迎。据此,她积极发展无公害生猪生产。2003年,兴旺猪场被江苏省农林厅认定为江苏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兴旺猪场注册的“海盛”牌猪肉经国家农业部认证,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她兴建了生猪屠宰场,开设了无公害猪肉专卖店,走上了产、供、销一体化良性循环的道路,并成立了海门市兴旺肉制品有限公司。
一起打造非凡的女人花
见唐慧娟靠养猪走上了致富路,好多乡亲也养起猪来。然而,看到许多养猪户在跌跌撞撞中摸索,还在走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唐慧娟心里觉得特别不安,她决定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资源帮助乡亲们走出困境。
包场镇浜北村养猪户潘庙海,由于缺少科学管理,养猪亏损了一大笔钱,负债累累的他意欲轻生。唐慧娟听说此事后,上门无偿支持他六头优质母猪,并指导他科学养猪的一整套技术,使他走出了困境。得知德胜镇双南村残疾人陈超养猪资金周转不过来,唐慧娟和丈夫一起为他送去猪饲料,还不时在电话中为他进行技术指导……几年来,她先后帮扶了一百五十多户养殖户。
在帮扶养殖户的过程中,唐慧娟萌生了兴办生猪生产合作社的念头,以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的运作带动入社会员共同致富。但此举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他们说,创业容易守业难,你能照顾好自己那一摊就不错了。唐慧娟认为,自己养猪吃尽了苦头,不能让乡亲们再重复自己的老路。
2005年1月,唐慧娟成立了全省首家由个私养猪场创办的无公害生猪专业生产合作社。目前,合作社社员已由成立时的29户发展到238户,拥有无公害生猪生产培训学校一所、专用屠宰场一个、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车一辆,聘请了八位畜牧兽医专家为技术顾问,常年为合作社社员提供培训和指导。2009年,合作社销售收入8000万元,返利社员利润120万元,户均纯收入5万元,带动生猪养殖户600多家,在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经历了十多年创业的风风雨雨,公司得到了长足稳健的发展,唐慧娟本人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科技读书示范户”等荣誉三十多项。照理说,她该知足了。唐慧娟却另有打算―――十几年创业经验的积累,才是她最大的财富,是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2008年10月,她开始着手规划建设海门市鹏翔循环生态农业园。一期工程现已结束,占地60亩,投资1360万元,总建筑面积10580平方米,其中猪舍面积9600平方米,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并调试成功,进行电子智能化管理,真正做到生猪的福利养殖、集约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和清洁养殖。二期工程今年实施,主要建设科技培训楼、有机肥料厂、优质果园区、大棚设施蔬菜示范区、畜禽养殖示范区、畜产品精深加工区、淡水养殖示范区、休闲餐厅等。
篇10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中职学生结构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这就给中职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阐述了对增强中职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些思考,希望能与广大英语教学同行共同探讨,共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英语教学已经成为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而中职英语教育对英语教学有着比较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对中职教育的大力提倡和发展,中职学校也在积极扩大办学规模,中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职院校学生,知识水平良芳不齐,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能跟随老师的指导学习一些知识,在课下则不能做到独立预习、复习、完成作业。这就要求中职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比较丰富、有用的知识,最终将每堂课的重点内容用最高效的方法使学生加深理解、记忆、最终掌握。
一、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
虽然近几年国家在大力提倡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但是由于历史和人们观念的原因,大家对中职教育存在一些误解,甚至存在着一些偏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职生源的参差不齐,目前中职生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初中毕业生,经过中考和录取,二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高考但未被高等院校录取。这两类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一旦涉及具体的语法、长篇的阅读、应用性的写作及地道的口语表达时,都会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抗拒的状态。由于中西方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使学生觉得学习起英语来无从下手,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导致对学习英语产生厌烦心理,乃至谈英语色变,甚至产生想放弃的想法。同时,随着中职教育的连年扩招,教师授课太多,基本没提高进修的时间,更没有精力研究白己的教学对象,研究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所需的技能,教学质量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因此,如何增强英语教学效果,成了广大中职英语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增强英语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才能增强英语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2.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众所周知,和谐的师生关系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认真负责、悉心指导和严厉的管教。学生愈是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就愈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从而对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从内心去接受,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产生良好的教学气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学生自信的源泉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肯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扬和肯定能够促使学生建立自信心,从而帮助其学习进步。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回答的每一个问题,教师都不要吝音自己的表扬,不论答案正确与否,首先都应对进行回答的学生表示肯定。如:"Goodvolunteer.”如答案正确,我们更要进行表扬,如:" Well , howclever.”即使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也应耐心给予帮助:"Youare brave , but I don ' t agree with you. come on , next time.”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考和回答下面的问题。
4.将启发性思维教学贯穿于英语课堂。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教师在讲解每一个新知识点时,都应当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然后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鼓励创新思维,鼓励个性发展。对理解有失偏颇甚至理解错误的学生,在给予鼓励的同时,再进行正确指导。
5.突出语言与专业结合。
通过调查与研究,大部分不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是由于感到学习英语无用,对所学专业没有帮助。鉴于此原因,英语教师在授课时就要最大限度地将所学英语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这也是中职学校英语教师不同于初高中英语教师的突出一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及所在的年级,适时渗透专业知识。随着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提高,可以在英语课中增加专业知识内容,比如,在畜牧兽医专业班级在讲到operate一词时,除了课文中的操作意思外,就一定要渗透该词还有“开刀,(对……)动手术”的意思,且为不及物动词,其后面需要加上介词on,表示“为……做手术”。实践表明,学生对该词的记忆效果会更好。
6.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