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9 07:5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二氧化碳年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3/15-0086-02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曾在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应该包括基本学习技能(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等。”其中,信息素养中包含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应用等方面,信息素养的重点为信息内容、信息传播和信息分析,也包含信息检索以及评价这些方面。人们通过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表达信息,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人们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分析方法、熟练的信息技术、准确的鉴别和推理进行发展。信息素养就是一种信息能力的表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以借信息技术之术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最高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科知识可以弱化,而更应注意引导学生如何迅速、准确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去解决问题,特别是需要让学生把技术作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以及为解决问题而服务的工具,注重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它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在“春风细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的信息素养悄然成长。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去关心学生的情感发展,与学生进行直接对话和沟通,掌握学生思想动向。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组织实施呢?下面以“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加工”为例来具体进行描述。
苏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对“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加工”一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信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掌握图表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作用及适用范围;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明确图表与产生该图表的工作表数据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让学生体验表格中数据之间的图形化关系,发现并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以及其变化规律。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教者把本节课与低碳生活的内容结合起来,整节课以碳排量为主线,通过分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让学生学会制作图表并能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图表适用的场合,让图表成为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和表达数据的有效工具,从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温室气体的危害;树立学生保护地球、低碳减排的观念,学生通过数据之间的图形化关系,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温室效应”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创设情境。视频中指出温室气体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研究其危害,共同分析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
过程一:引导学生关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查看2012年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和地区。
文字:
[ 2012年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99.6亿吨,人均碳排放量为6.6吨;美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56.96亿吨,人均碳排放量为17.2吨;欧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39.16亿吨,人均碳排放量为7.3吨;印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24.92亿吨,人均碳排放量为1.8吨。]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图表能更有效地反映数据之间的直观比较,更容易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以此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三种常见图表。)
过程二:创建图表,任务驱动。打开“2001-2008年中国碳排放量”工作薄,在“碳排量”表中制作反映“2001-2008年中国碳排放量”变化趋势的图表,图表类型自选(可参照教学视频操作)。
(设计意图: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合适的图表,教学中学生一般会选择柱形图或折线图,要求学生理解选择该图表类型原因并共同分析制作折线图,掌握制作方法,进行信息分析。从图表中可以分析出2001-2008年中国的碳排量持续增长,2001-2003年增长速度较快,2004-2006年增长缓慢,2007-2008年增长速度又有所提高。引导学生准确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信息的本质及变化规律。)
过程三:绿色行动, 低碳生活。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也会排放二氧化碳吗?通过视频《你的碳排放量有多少?》算一算自己的碳排放量。如图示例“碳足迹计算”工作薄,在“碳足迹计算器”工作表中按要求计算出自己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表中的衣、食、住、行、用的碳排放量已经关联到 “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作表中。并选择合适的图表,将“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用图表表示出来。可以参考注释部分,填写衣、食、住、行用一年大致的使用量。了解全班学生衣食住行用具体碳排量情况。
篇2
关键词:碳酸氢铵;氧气;二氧化碳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3-07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3.032
一、关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实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在第3页中的“观察与思考”栏目中有以下的内容安排:“在南方农村的小仓库里,堆放了一批袋装的化肥――碳酸氢铵……”由此引出的实验: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教材是采用蒸发皿来加热的,并要求学生:通过联想、推理,思考这些固体消失的原因。此实验的现象是:(1)固体逐渐减少直至消失,(2)刺激性气味越来越浓。根据这两个现象,学生大多是这样推理的:因为碳酸氢铵本来就有刺激性气味,在加热的情况下可能发生了升华而消失。由于固体都变成了气体,因此刺激性气味更浓了。显然由这样的装置以及学生的已有知识只能得出这样的推理和结论。而这样的结论和本节内容的标题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是相悖的。
本实验的装置可以做如下改进:把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再用带单孔塞的导气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所示的三通管,从1处通入并在1处管内放入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用于检验水的存在),把2处出来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学生在初二生物中已学过),3处的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用于检验氨气)。这样改进后,可以观察到如下现象:(1)试管内壁有小水珠且1处白色的粉末变成了蓝色 (2)2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3处的试纸变成了蓝色并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从而可以得出以下3个结论:(1)有水生成 (2)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生成。三通管的使用是利用了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将这两种气体分开的,因此使用时要保证一上一下的位置摆放。若不用三通管将它们分开,呈酸性的二氧化碳就会与呈碱性的氨气发生反应,即使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也看不见有浑浊的现象。经改进不难得出以下结论:碳酸氢铵固体的消失并非是简单的升华,而应是由一种物质变化成另外三种物质的变化。这样做使得实验现象更清楚、思路更明朗、结论更易得出。
二、关于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
上册教材13页,“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采用红磷燃烧法,是把燃烧匙内的红磷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后,又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这种做法,既不环保,又不准确。在集气瓶外部预先点燃红磷,必然导致红磷在空气中先燃烧,产生的白烟P2O5势必污染空气。另外从瓶外迅速放到瓶内必然会引起气体的流动,将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化学同行对该实验已做过不同的改进[1]:(1)用白磷代替红磷,用热水加热的。(2)用铜丝和燃烧匙连接,加热铜丝引燃红磷的。这两种方法我都做过,法(1)要使用有毒且易燃的白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稳定性。法(2)加热铜丝所需时间长且通过橡皮塞的地方因燃烧匙柄受热有烧焦气味且气密性难保证。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把该实验做如下改进:用一支标有刻度的大试管,在其中放入足量的红磷并均匀平铺开,用带有导气管的橡皮塞封住试管口并关闭导管上的止水夹,然后平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试管中的红磷,待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把导管口一端浸到水面以下,并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水面上升到1/5刻度处。这样做能避免以上缺陷,另外实验所用器材也是常见的,对操作要求也不高,有利于普遍的推广。
三、关于氧气的获得和性质实验的编排顺序
课本上有关氧气的实验的顺序是这样的:先在课本第31页安排了三个氧气的性质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蜡烛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实验要用到3集气瓶氧气。而氧气的获得实验却安排在35-36页: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
本人揣测编教材者的用意可能是按照“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决定制法”的思路设计的。这个用意是好的,但本人在具体演示操作这几个实验过程中却总觉得这几个实验的编排顺序有点不合理。具体表现如下:三个氧气的性质实验必须先制取好氧气备用,而实验时学生还会怀疑:瓶里装的是氧气吗?老师会不会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而作假呢?而在演示2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时得到的氧气却没有用武之地,前后两次重复制取氧气必然造成药品的浪费,并且让人感觉很别扭。
为此,本人提个小小的建议:我认为可以从生活实际入手先了解氧气的用途,再学习氧气获得的方法,先做氧气制取的实验(建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分别进行演示),再使用制得的氧气做氧气的性质实验从而学习它的有关性质。这样,整个过程就不会翻来覆去,就能使教学结构紧凑,有条不紊。既达到实验的目的,又有更多时间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
四、关于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课本在上册43页“活动与探究”中安排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检验实验”,然后在后面作了如下的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在44页“活动与探究”中采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并且进行验满检查。这个实验的提出是在44页上部的“气体的收集方法”概括为“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情况下提出的,而二氧化碳是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的(该知识点在42页已学过),显然从课本上的编排逻辑可推理得出:二氧化碳是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前后设计可谓“一气呵成”,逼得学生和教师只有一个选择: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然而在配沪教版新课标教材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册》23页上却设计了两种收集方法的对比实验[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发现排水法既快又便于观察是否集满。苏州市2010年中考试卷第36题第(3)题:“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中的提示信息:“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更是指明了其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
也有教师已经针对该问题发表过论文(例陈锁福老师早在《江苏教育》 1992年04期“二氧化碳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中已做阐述),教材是否可以对此处进行修订?
我认为该部分的编排上可作如下调整:把43页“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这句删掉。在44页的气体的收集方法的总结中最后一句可调整为:易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快的气体一般不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在44页的活动与探究部分可以增加一个问题“二氧化碳的收集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呢?若能,哪种方法效果更好呢?”这样调整后就不会将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的二氧化碳拒于排水集气法的门外了。这三处调整后,一线教师教起来就比较顺畅了。
参考文献
篇3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xx年中考化学计算题评卷总结
一、试题及参考答案
五、计算题(共10分)
2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成功范例,该化学方程式为co2+nh3====co(nh2)2+h2o。请计算
(1)尿素中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直接写出答案)。
(2)若按上述方法生产120t尿素,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23、(1)3:4:7:1
(3分)
(2)解:设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xx。
1分
co2+nh3====co(nh2)2+h2o。
1分
44
60
xx
120t
1分
44:60=xx:120t
1分
2分
答: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88t
1分
二、本题的基本情况
难度系数为0.401,平均分是4.01分。
三、第一小题失分情况与原因
1、有些考生不懂尿素化学式中括号的意义,没有把括号外的2分别与14和2相乘,故有12:16:14:2的错误答案。
2、有些考生把元素质量比写成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即:12:16:14:1。
3、有些考生把元素质量比写成原子个数比,即:1:1:2:4
或1:1:1:2。
4、有些考生把比号写成顿号或等号等等。
四、第二小题失分的主要情况及原因
1、设不完整或设带单位。
2、写错化学方程式。本题已经给出化学方程式,但部分考生还是抄错,看起来是不可思议,但考生抄错化学方程式有原因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考生对化学式的写法没有掌屋,对尿素等化学式没有熟记造成的。
3、计算过程的失误
①列比例不规范,颠三倒四。
②算错相对分子质量,例如: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76等,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48等。
③漏写单位和把吨换算成千克或克,给计算带来麻烦,造成计算结果是8.8t或880t的错误。
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 风险投资 分析 预测
一、引言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正是因为“低碳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2月3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继此之后,“低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低碳行业的公司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投资者见其发展迅猛频频将手中的资金投向该行业,其中不乏大型的机构投资者。
二、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在《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作者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势态。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上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进行预测和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
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如何,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一文就中国如何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求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均衡的角度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分析,旨在引导中国低碳经济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同样是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一文跳出了低碳经济本身,将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联系起来,从环境金融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就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金融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对低碳经济和环境金融的相互促进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和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几大方面。作者支持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只能说是初露萌芽,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在诸多问题。
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综述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科学地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将低碳经济同其他行业合理的结合,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地投资于低碳行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通过对目前低碳行业风险投资的分析及预测,希望能科学地引导低碳行业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其原因正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进程。工业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想要减少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发展低碳行业无疑是一种解决之道。低碳行业泛指任何以低碳排放或者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这个行业是符合保护自然的规律的,因此具有很光明的前途。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低碳行业产值不降反升,表明这个行业正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未能达成成果,但低碳环保风潮已经在风投之间劲吹。正如前面对低碳行业的分析,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以此为中心衍生出较多的投资主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现在很多新的产业都跟这些领域有关。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发展方向往这些领域方面靠拢。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风险投资再度热了起来;而比风投更热的,则是低碳经济。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对556家风投机构的调查显示,2009年VC对能源环保领域共投资了35亿元;VC投资的项目中,每10元钱中就有1.1元投向了能源环保领域。在很多的风投机构看来,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既属于产业政策扶植范畴、又对经济周期不敏感,这种低碳行业特殊的特性也是迎来风投广泛关注的原因。
历时3个月、访问了556家风险投资机构后,民建中央下属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得出结论:2009年中国VC/PE市场募资、投资规模均逐步回升,迎来了复苏和发展。CVCRI指出,由于经济的复苏和创业板的推出,2009年下半年的投资热情增加。上半年投资案例数为229个,占总案例数的38.10%,投资总额为120亿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40.43%;而下半年的投资案例数为372个,明显高于上半年,投资金额也占到了全年投资总额的59.57%。另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便是低碳能源环保行业的崛起。据CVCRI数据,2009年风投对能源环保的投资项目数为99项,总金额为34.99亿元;仅次于狭义IT行业的135项和43.29亿元,成为继传统行业、狭义IT行业之后的第三受宠行业。另外更加值得关注的就是556家风投机构将能源环保行业评为了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其次是医药保健和消费服务行业;而传统产业、狭义IT则甚至没有进入前十名。2009年度风险投资总额为315.34亿元。除此之外,不少风司也对低碳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表示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而核心则在于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以我国过去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看,节能减排在技术、推广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在驱使着新能源的发展。 转贴于
对于“两高六新”的公司,即具有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是风投关注的重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低碳行业所具备的。基于上述对低碳行业前景的分析,对于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无疑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但凡是投资都存在着风险,众多的投资者在投资低碳行业之前也会对该行业的众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行业数据和公司相关的各方面指标选出最具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在对低碳行业风险投资概况进行综述之后,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将低碳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图2是2009年统计的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分布情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低碳能源和环保列居首位。
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前景预测
前面通过对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数据和图表的分析,低碳经济模式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了投资者们的青睐。风险投资是众多投资方式的一种,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权益投资,投资者们为了获得公司上市和退出时的高额收益,还要为初创期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前面说到了低碳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这一点是风险投资决策时的一个主要决策因素。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者涉足低碳领域,既促进了低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一片全新的投资领域。由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在今后几年中政府必将会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这些政策也将为投资者的资金进入低碳领域敞开了大门。综上所述,在未来几年里,风险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的结合将是投资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8EYA002)]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2.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5)
3.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篇5
《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的出台引起了民众的广泛争论,支持者认为,该法案有利于美国发展低碳产业和绿色经济,将带动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美国经济走出危机的重要引擎;而反对者则认为,美国当下推行这一法案不合时宜,法案的实施将在短期内急剧增加电力、能源等基础产业的负担,并由此抬升国内各类能源消耗型产业的运行成本,其效应相当于美国政府向这些产业大规模开征能源税,因此,这一举措非但不能促进就业,相反可能使业已萧条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更何况,碳关税的征收将限制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的进口,对美国消费者福利也是一个重大损害。
气候法案出台的经济背景
事实上,当前奥巴马政府极力推进《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有着重要的背景。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参加国在日本东京共同签署了著名的《京都议定书》,旨在控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保持稳定水平。《京都议定书》对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减排标准做了具体规定,但同时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原则,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列为《京都议定书》纲要以外国家,认为这些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大,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较小,因此并没有具体规定这些国家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
美国是当今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且至今未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更没有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减排指标。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而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为世界总排放量的25%,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44吨,远远高于中国的人均0.74吨。但美国认为,按照《京都议定书》的现有规定,一旦签署,美国将不得不限制高碳排放产业的发展,加强减排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和应用,这将构成为美国经济的巨额成本,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却不存在相应的问题。
长期以来,美国作为一个高碳排放国家,一直不执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规定,国际社会对此颇有微词。对此,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时就承诺解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问题;就任后,奥巴马更是多次强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然而,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每减排一吨二氧化碳就必须减少60美元的GDP增长,严格执行减排要求将可能给美国经济造成较大影响;美国也可以向其它国家购买碳排放权,但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排放权只限于发达国家之间交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能交易,并且可用于交易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价格高达每吨45美元。
这样,奥巴马上台后,一方面要对国际社会关于美国不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规定的指责做出回应,兑现竞选时所做出的承诺;但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在全球经济放缓局势下,发展低碳经济可能导致巨额成本,这将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在这场危机中,中国所受到的冲击显然小于美国,在危机发生不到一年时间里,中国经济走出危机影响的趋势十分明显,对美出口贸易依然保持较高的份额。
碳关税:以责任的名义构筑贸易壁垒
在WTO构架内,传统的贸易保护方式业已失灵,当前,以社会责任名义构筑贸易壁垒,已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一种新型贸易保护手段。美国希望借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的名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所谓环境“责任督促”,以此增加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成本,限制中国、印度等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
当前正是美国借社会责任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良好时机。美国抵制《京都议定书》的一项重要理由在于《京都议定书》对中国这样高碳排放国家在减排义务方面的“纵容”。2012年,《京都议定书》的主要条款到期,人们必须在对《京都议定书》实践总结基础上构设一个新的行动框架,这正是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的主要任务。因此,2009年6月美国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其主要意旨在于对哥本哈根会议施加影响,以谋求在未来新的规则制定过程中的谈判力和新规则体系构架下的话语权。
一旦美国的碳关税政策得到相应支持,将对我国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我国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大约有7%--14%是为生产出口美国的产品而产生的。在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中,机电、建材、化工、钢铁、塑料制品等传统高碳产品占据了中国出口市场一半以上的比重。例如,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机电产品1528.6亿美元,约占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61%。而这类高碳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又占有很大比重,对这类产业进行全面低碳化升级改造面临着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约束,短期内无法实现。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小川教授的测算,如果美国对从我国进口的产品征收30美元/吨的碳关税,将会导致我国出口总额下降0.715%;如果碳关税率提高一倍达到60美元/吨,出口总额就会下降 1.244%。
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国碳关税政策真正实行,将引起欧盟成员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效仿,当前,法国和加拿大正酝酿出台类似于美国的碳关税政策,拟对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对我国这样一个出口贸易占GDP很大比重的国家而言,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市场经济也只有三十多年,而西方发达国家走过了近两百多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社会生活、经济结构、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为了尽快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长期以来,我国在面临人口众多、技术水平相对低下的约束条件下,不得不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高资源、能源消耗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此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劳动者待遇水平和工作条件相对较差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我国正采取积极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追求环境友好,建设和谐社会。这一过程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困难和约束,注定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努力。
针对一些发达国家指责中国只顾经济发展,不顾环境,甚至对全球环境造成威胁的言论,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吕学都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能仅仅用绝对量来衡量,更科学的方法是要看能源消费弹性,即一国GDP增长速度和能源消耗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中国现在GDP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能源需求增长速度,而发达国家在他们的快速增长时期GDP的增长都是低于能源消耗量增长的,所以“那些指责我觉得是没有道理的,是不顾事实,不顾我们取得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种巨大的成就这么一个事实”。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也表示:“中方一贯主张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但部分发达国家提出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做法,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防止社会责任异化
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从来就有被利用成为竞争手段的一面。世界上第一部禁止使用童工的法案于18世纪早期在英国通过,当时,一些采用先进技术的纺织作坊主联合起来,游说议会议员通过禁用童工的法案,以此挤跨那些仍在使用旧技术,却雇佣大量童工、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小纺织作坊。
对于这种借用社会责任增加竞争对手生产成本的做法,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做法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存在着某种普适性并可获得社会认同的“善”的理念,正是这种理念共识才使得责任督促可能发生作用。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责任是一个国家未来全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英国政府近期公布了低碳经济国家战略蓝图,力争到2020年使全国40%的电力构成来自低碳领域;日本公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政策草案,目的是通过实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强化日本的低碳经济;德国西门子公司在环境和气候领域已坐拥万项专利,这将为其未来发展、与同行业企业竞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后盾。我国也应该制定系统的减排目标和严格的执行计划,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承担全球环境责任,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
篇6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康复指导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228-02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高达8%~10%, 每年有500~1100万人因COPD致残,病死超过100万例[1]。COPD患者反复多次住院,多有焦虑、绝望等心理障碍,且多依赖于用药物治疗,而不重视护理质量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我科对2010年2月~2011年3月住院的110例COPD患者,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及心理因素,组织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给予实施,使患者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生存质量大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10例,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COPD 诊断标准。男56例,女54例;年龄42~86岁,平均64.5岁;病程5~42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咳嗽、胸闷、气喘、排痰困难及呼吸衰竭。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证实有不同程度的通气功能障碍,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其中Ⅰ型呼吸衰竭18例,Ⅱ型呼吸衰竭27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也制定了详细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 针对病情及心理特征及时给予精神安慰。2) 生活护理 改善病室空气流通,阳光充足,营养多样化。3)氧疗护理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氧流量及浓度,妥善固定氧气管。4)饮食护理 根据病情及饮食习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补充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预防营养不良及呼吸肌疲劳的发生。5)用药护理及病情观察。按医嘱准确及时给药,指导病人正确使用支气管解痉气雾剂。长期或联合使用抗生素可导致二重感染,应注意观察。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和呼吸困难的程度,并观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和体征。6)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教会患者正确排痰的方法。对于感染严重,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协助拍背,同时鼓励多饮水,使用祛痰剂、胸部物理治疗、湿化和雾化、电动吸痰,必要时协助医生建立人工气道。7)呼吸功能锻炼 COPD患者急性症状控制后尽早康复锻炼。8)体力训练 指导以呼吸体操及医疗体育为主的有氧运动等方法,可增强患者的体力康复,改善心肺功能。呼吸体操包括腹式呼吸与扩胸、弯腰、下蹲和四肢活动在内的各种体操活动,有氧体力训练有步行、爬斜坡、上下楼梯及慢跑等。开始运动5~10min,每天4~5次,适应后延长至20~30min,每天3~4次。其运动量由慢至快,由小至大逐渐增加,以身体耐受情况为度。一般1~2周后可使心肺功能显著改善。
1.3 结果 在110例患者中,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较前明显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活动能力提高64例;中度改善31例;无改善8例,7例死亡。
2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有关[2-4]。呼吸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目前用于治疗COPD 的方法很多,对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要求也很高,因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实施各项护理操作,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2.1 心理健康指导 COPD患者因长期患病反复住院治疗,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的现象较为常见。除护理上给予解释与安慰外,家属对患者的支持与鼓励更为重要。要鼓励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给患者精神鼓励,调动各种社会关系给予精神及物质关怀,介绍类似疾病治疗成功的病例;稳定期的病人应鼓励病人其生活自理及进行社交活动,强调坚持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另外,我们还要随时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消除不良情绪;指导患者熟悉疾病的特点,使其懂得康复锻炼的目的及方法并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营养指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饮食需要,进行合理膳食,充足的营养支持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对高碳酸血症者,应适当控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免加重二氧化碳潴留。饮食宜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热量比例糖类占50%~60%,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5%~20%,其中优质蛋白占50%以上,对便秘者鼓励多进食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对心、肝、肾功能正常的病人,应鼓励多饮水,保证饮水量在1500ml以上
2.3 呼吸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方法是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交替进行,每天坚持2-3次,每次15分钟-30分钟。
2.4 氧疗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家庭氧疗,要求在活动、进餐前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使每日氧疗达15 h 以上,以减轻低氧血症的发生。但吸氧治疗要根据病情变化而及时调整。COPD急性发作期,大多伴有呼吸衰竭、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I型呼吸衰竭可按需吸氧,根据缺氧程度适当调节氧流量,II型呼吸衰竭宜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时间每天>15h,氧浓度25%~30%,以提高氧分压。COPD患者因长期给氧,要注意用氧安全,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潴留及氧中毒,在吸氧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血气指标的变化。
2.5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COPD的相关知识。急性加重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稳定期的患者应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还应避免烟、尘吸入,合理膳食,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教会病人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尽早治疗呼吸道感染。对肺功能差、严重低氧血症者,要告知长期氧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指导正确、安全用氧。定期注射流感疫苗或肺炎链球菌疫苗,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嘱定期门诊随访。
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医疗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COPD患者的优质护理及康复指导,让患者和家属都要积极主动配合,并坚持长期有效的康复训练,是病情稳定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陈炼,张国林. 健康教育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0):808-810.
[2] 刁节琼,时春梅.呼吸训练应用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04.
篇7
关键词 贻贝;固碳;碳汇交易;碳市场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0-0144-02
1中国碳汇市场现状分析
1.1碳汇市场建立的背景
气候变暖伴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燃烧等诸多人为活动的加剧,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变化,这类问题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全球各碳库原先维系的平衡收到扰动并发生了变化,其中CO2为首的温室气体因为各种原因浓度上升,对气温升高的贡献率高达70%,直接威胁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由此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固定二氧化碳以及碳量的交易市场化,由此应运而生产生了碳汇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来自2005年2月16日正式开始实施的《京都议定书》,并从那时开始正式有了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1.2国际碳汇市场发展状态
京都机制下,碳市场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配额的碳市场。根据“限量与交易”的体质,买家购买由管理者协调操控的减排配额。二是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买家购买减排碳含量额度,而这些减排额的来源是已经被证实的,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真正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项目。碳市场作为全球一大新兴市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全球碳交易市场的整体架构越来越趋向成熟,交易的规模和成交量也越发壮大。
1.3中国碳汇市场发展现状
2002年中国核准了《京都议定书》以来,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8年7月16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国内正式成立碳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都陆续正式营业。这说明中国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碳市场的试水。2010年10月,《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正式。目前,我国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各个试验点都开始在市场中进行运营,整个碳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并稳步增大。
目前国内的碳交易平台现状是:碳交易机构多、分散且不规范。现今我国有3家正式的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其余的也存在不同规模大小的能源环境交易所也有不少,但是无论是国营还是民营的交易所,其价格机制都参考欧盟与芝加哥交易所的体制,我国并未自行设计出切实的碳市场机制及完整的定价、核证制度体系。同时,国家并没有计划出一个标准可以依据的进入碳市场的资格与标准,以至于碳交易机构数量多,分布分散,造成碳汇资源的浪费及效率的降低,也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国际市场交易。
2贝类固碳的实验数据 以枸杞岛贻贝为例
2.1 贝壳固碳原理
海洋中大量都来自于大气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海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二氧化碳储存库。贝类可以利用水中的形成其外壳,主要成分为,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而软体组织本身,则是贝类在生存过程中会主动去吸收水中的颗粒有机碳,从而保证自身的生长,并且形成外套膜从而形成贝壳,在这过程中会吸收大量水中的碳贝类对水体中碳的影响主要是以形成外壳和生长软组织这两种方式实现。
所以贝壳在形成和生长过程过,吸收水中的,从而加快了二氧化碳溶于海水的速度,使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有了固碳能力。这一过程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开始,沿着食物链从初级生产者逐级向高营养级传递有机碳,并产生碳的沉降,因此将部分的碳汇入到海底长期不参与大气CO2循环,起到“储碳”作用。海洋生物泵在海洋固碳储碳体系中至关重要。
2.2枸杞岛贻贝季度固碳相关数据分析
本研究选择枸杞岛大型贻贝养殖场为典型的生境作为研究对象,采样站点分为贻贝场的潮水进口断面、贻贝场内部上游断面、贻贝场内部中间断面、贻贝场内部下游断面、贻贝场外部潮水出口断面以及马尾藻场、沙地两个照点断面。结合营养盐与枸杞岛季风引起的潮水变动分析季节变化特征;通过分析7个断面表底层的溶解性无机碳(为碳酸盐)、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变化,依此来收集贻贝固碳的相关数据。
表格图 表层
NPOC
(mg/L) 表层
TIC
(mg/L) 表层
TC
(mg/L) 底层
NPOC
(mg/L) 底层
TIC
(mg/L) 底层
TC
(mg/L)
贻贝场内部 2.62 21.37 23.98 2.60 25.70 27.88
贻贝场内部中断 3.39 21.55 24.21 5.67 22.10 27.33
贻贝场内部内围 3.65 20.05 23.70 3.19 27.68 30.87
贝场里侧 3.27 22.97 26.25 2.74 26.69 29.42
藻场1 3.34 21.39 24.79 4.39 22.20 26.61
藻场2 3.91 24.71 28.56 3.74 21.93 25.67
干斜沙地 5.09 23.85 28.94 3.81 26.71 30.51
出口下游岩礁 5.66 19.52 25.18 3.52 24.60 28.12
由表中数据可以基本推算出,存在贻贝水域碳量明显低于其他普通水域
(NPOC:不可吹扫有机碳 TIC:总无机碳 TC:总碳量)
2.3 贝类养殖碳汇核算初步体系
首先,获通过计算和实验获得干重数据。
由于渔业主管部门调查数据自1997年之后统一根据鲜重来记录贝壳质量,所以必须根据实验数据和公认的鲜重至干重转换方式初步确定一定量贝壳的干重质量,由此为后面的计算做下铺垫。
然后,通过质量比重得到贝壳内组织与外壳分别的干重。
通过目前比较权威的贝壳内外组织重量分布计算方式和实验来确定不同种贝壳的软体组织与外壳的质量比,并且分别确定其干重质量,分别记录数据
接下来,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分别计算两种部位的固碳量
通过总碳分析仪等仪器检测贝壳生长过程中水域的DOC,NPOC,TOC等数据,来初步估算贝壳软体组织与外壳的基本固碳量,记录数据,此步正是整一个核算体系中最难的一点,国际上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计算方式和结论
最后,将软组织与外壳的固定二氧化碳量进行相加,由此等贝壳生长过程中的总固碳量。这只是初步的核算体系,具体还需要大量的实验进行验证。
3贝壳碳汇市场供给分析
3.1贝壳碳汇供给的影响因素
从森林碳汇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模拟出影响贝类碳汇在市场中供给情况的几个原因,比如有贝类的价格、碳市场服务价格(中介费等等)、贝类的养殖所需成本,养殖占地的购地或租地费用还有就是当地有关部门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条例。经过对碳汇市场的考察并结合对贝壳碳汇的研究和预估,贝壳养殖水域价格,贝壳市场价格和贝壳固碳的效率是供给曲线的重要决定因素。整个市场供给的缺点有以下3个由此:1)贝类养殖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季度,周期很长,这样一来,整个市场的价格构成十分被动,与其他的市场就存在一定的滞后性;2)养殖贝壳的过程中,始终面临台风等认为不可控的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足以影响市场的损失;3)碳汇的价格信息不完全,几乎贝壳养殖集中地都不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而都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养殖户不能有一个完善的查询渠道。
3.2贝壳碳汇供给的刺激机制
针对以上几个缺点,可以有如下刺激机制:第一,建立大型正规的碳汇交易市场,保证价格的信息无误;第二,让一些贝类养殖散户联合起来,组成大型的企业或者是水产协会,可以增加集体效益并降低风险;第三,建立碳汇的期货市场;第四,建立贝壳资源互助调剂金,向好的贝壳养殖企业收取费用补贴给情况恶劣的养殖户。
3.3 贝壳碳汇价格机制的构成与决定因素
价格构成,反映商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物质耗费的补偿,以及新创造价值的分配,一般包括生产成本、流通费用、税金和利润四个部分。贝壳碳汇的价格构成基本类似但是又与其他商品明显不同。首先,在具体应用中,贝壳固碳的过程很难具体计算其成本。贝壳碳汇也符合经典的市场供给规则,但又不同于一般商品:贝壳碳汇是一个在极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调控的市场,从贝壳资源经营及贝壳碳汇的特殊性来看,影响其价格的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不成熟而且又复杂多变的市场交易机制与中介费用。二是全球碳排放权市场价格。碳市场是一个全球的市场,那么贝壳碳汇的市场价格必然受全球其他碳汇服务的价格影响。三是养殖地的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四是贝壳养殖过程中承担的风险成本。
4贝壳碳汇在我国碳市场的发展前景
4.1 构建贝壳碳汇市场的必然性
2009年中国贝类出口107.1万吨,出口金额50亿美元,占世界水产品总出口量的2%和总出口额的5.2%,而贝类养殖产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85%,呈稳步上升模式,增长率也在不断增加。根据贝类移出的碳量,以及在工业化国家对于二氧化碳减排愿意支付费用(约为450美元/t碳),由此计算出贝类的固碳经济价值,2008年海水养殖贝类经济产值约1.98亿-5.16亿美元。 而我国海水贝壳养殖数量非常庞大,贝壳固碳市场的潜在的生态和经济价值都价值十分可观。
4.2 贝壳碳汇应如何进入碳市场
与贝类碳汇最相近的便是森林碳汇,中国已经明确把增加森林碳汇作为了一个重要的增汇的措施,而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是首个试点。2011年11月1日,经国家林业局同意,由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合作开展的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在浙江义乌正式启动。而贝壳碳汇也应模仿此种形式,由政府牵头,成立类似于贝类碳量产权交易所的平台,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模式,为那些贝壳养殖企业进行碳汇评估的服务。通过CDM框架下对碳汇总值的估算与单位养殖贝类量的价值估算,结合当地贝类的实际销售状况,预测碳汇实现后可能给养殖户带来的收益,然后鼓励那些企业进入碳汇计量市场中交易贝类碳汇来增加收益。
5贝壳碳汇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贝壳碳汇的研究都不是那么的成熟,但是国内远不如国外来的积极。因此,国内对于贝壳的固碳能力与机制,对于贝壳碳汇市场的建立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发展与提高。具体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国内对于贝壳碳汇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价格计量评估机制。即使有很多机构都在对此做研究但是并没与一个具体的公认的评价体系被企业和官方承认,多数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当然,国内制定计量方式必须要和国外的相结合,不然与国外脱轨,无法是国内的碳市场得到完善,也会在国际关于碳市场的交易中处于劣势
2)对贝壳碳汇方面研究不够深入,很多只是停留在表面阶段。我国在对贝壳碳汇的研究,如碳循环、碳汇、潜力等问题都不够深入,连一个具体的体系也没有构成,想形成市场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要加强对贝壳碳汇等有关问题的研究。
3)乏对贝壳碳汇项目及碳交易政策的研究。我国很多的碳交易模式交易模式都只是停留模仿国外的碳市场交易模式,而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模式,所以相关部门应该投入资源,对于中国特色的碳市场建立开展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何英, 张小全, 刘云仙.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现状与潜力[J].林业科学, 2007(7).
[2]王静, 沈月琴.森林碳汇及其市场的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
[3]方磊, 刘健, 陈锦辉,等.贝类生态修复作用及固碳效果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3).
篇8
从6月30日开始,广州9个气象站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其中最高气温39.8℃。仅6月30日至7月1日两天,就有多人因天气炎热诱发疾病致死。气象部门表示,罕见的高温天气将一直延续到9月份。而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的高温天气也都在半个月以上,福州更连续高温32天,创1880年以来之最。
而另一些地方则暴雨成灾:淮河流域7月份降雨量居历史第二高,导致流域内发生区域性大洪水。全中国大部分地区7月都出现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天气,雷击导致141人死亡,近年来被雷击死亡人数之最。上海、深圳:沉没的未来?
这样大面积和长时间的异常天气,显然已经不是偶然发生的天灾。“科学家们一般以极端气候现象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作为气候变暖的证明。所以,尽管单独的某一次洪水不能证明气候变暖,但目前的情况则证明了气候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告诉记者。
“况且,没有什么比冰川的加速消融更能证明全球变暖的事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今年的报告指出,根据目前的消融速度,80%面积的喜马拉雅冰川将在未来30年消失,而它们是中国多条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而且,中国在全球变暖面前可能会特别脆弱。冰山融化引发的洪水可能淹没上海、深圳这两大中国经济中心城市。气温升高将令居住在半干旱地区的中国一大半靠天吃饭的农民谋生乏力。此外,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水供应量最低的国家之一。正如国家环保局潘岳副局长所说,我们所面对的将“不再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代人能否安然度过的问题”。
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印度、巴西等国一样.不必承担强制性减排温室气体的责任。相反,通过清洁发展机制,中国还可以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但是,伴随着中国即将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环境”开始甚嚣尘上。“如果我们做出的减排努力被中国巨大且仍在增长的污染阴云所遮蔽的话,那么我们的努力有何意义?”式的诘问密集地出现。事实上,早在1990年代中期,克林顿在会见时就讲过:“美国认为中国对美国最大的威胁不是在军事上,而是在环境问题上。”
内外压力之下: 6月4日,中国正式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中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而仅在6月的上半月,中国政府还出台了多项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6月3日,由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正式对外公布。同一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6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6月14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对外。显然,中国正在做力所能及的努力。
更大的挑战在于,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是经济社会发展观念上的一次觉醒,是对传统GDP发展标准的一次革命,要想使各级官员和全体民众真正转变发展观念绝对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政府:能源利用的短板
1990年,中国成立了以国务委员宋健为组长的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统一协调中国的气候变化对策。1994年中国政府制定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于1996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2003年中国政府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国将据此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刚刚出台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虽然只是对过去一些应对方式的总结,但还是强调通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适应能力两个途径来应对气候变化。
但现实是,虽然政府设定了雄心勃勃的节能目标,即在2010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但从刚刚过去的2006年看,每年4%的分阶段目标无法兑现几成定局。每创造价值1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消耗水平的3倍,是日本的7倍。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甚至不及巴西、印尼这样的国家。中国的经济规模只是美国的1/5,但却是世界释放二氧化碳第二多的国家。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竟成中煤炭的比重,从1990年的76.2%降至2005年的69.1%,但污染排放还是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2006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428.297吨,比上年增长1%:二氧化硫排放量2588.8N吨,比上年增长1.5%――这些数字正是“中国环境”的基础。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就强调,即使英国一点温室气体都不排放,也仅能削减世界总量的2%,还不足中国在两年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量。如果没有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经济体参与,任何新的体系“都没有现实的成功可能”。
面对国际压力,我国政府认为中国的人均排放量很少、历史上的排放存量很少、中国是世界工厂,中国的环境问题不仅是自己的,进口中国产品的国家对于中国的环境问题负有责任。尽管如此,内外压力并未减轻。
早年,当人们对环境和气候问题还不敏感时,发达国家可以走“先排放,再治理”的路子,但今天的国际环境已经不同了。除非中国在未来能拿出一份漂亮的减排成绩单,否则可以预见的是,气候变化问题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国际政治中一个新的重磅砝码,而中国因此遭受拷问也只会是时间问题。
困难在于,首先,中国的环保部门没有执法权,对超标排放的企业也没有强制权,这和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环保方面的处罚措施,可以处罚剥夺公司由于不进行环保行动而获得的任何经济收益,而且是让环保当局来执行的。如果有军队的训练基地没有合适地处理它的废物,联邦环保局甚至有权对其进行经济上的处罚。
其次,如何遏制地方政府的违规冲动也是问题。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策,但它还不是硬指标。如果对官员的考核仍然沿用的是GDP增长率这样的指标,那就很难指望地方政府注重环保。无论有多少次“整顿行动”,“污染事件”还是一次次地来,根本原因就在这。
另外,环境属于公共物品,具有集体消费的特征,很难严格分割责任,因此人们天然地倾向于不珍惜环境;生产者也往往将污染的成本转嫁社会。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污染的企业交税,以使“外部性内在化”;逼迫企业投资排污,达到标准,免交排污税;形成“污染权市场”,企业可以选择是排污交税还是治理污染,选择治理污染的,就可把污染许可证卖给别人。在我国,前两种办法基本没有采用,后一种刚刚开始在一些地方试行。
NGO:前路漫漫
从2005年开始,人们明显感到环保NGO的声音变大了,形象清晰了。几件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云南怒江事件――中国高层官员第一次就争议性的水利工程发表讲话,象征着中国政府态度的转变;金沙江事件――地方居民在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的帮助下,迫使地方有关部门最终妥协;圆明园事件――中国第一次在环境领域召开实质性的听证会,作为公开透明的听证会,其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和规范的里程碑。这些都离不开环保NGO的努力和斗争。
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在怒江水电站修建过程中,当时,环保总局有官员以怒江是中国仅存的两条原生生态河之―为由坚决反对,无奈,他的声音太微弱,于是他拨通了环保组织“绿家园志愿者”负责人汪永晨的电话。汪永晨后来回忆说:“我的朋友说,他在国家发改委开会,孤军奋战,‘环保总局一要守住’,并且非常急需找一些熟悉怒江的专家学者,他要反击!”最终,这个事件在NGO组织和环保行政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延缓――这已经被作为一个例证,用来证明社会组织的活动和声音影响了中央政府的决策。
在影响日益增加的同时,中国的环保NGO仍然非常弱小。一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在小区里放几块展示板就能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吗?我很怀疑。做宣传没错,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大企业在政府的支持和默许下有恃无恐的违规行为,这么多机构却只在做环境教育,这是否必要呢?”调查显示,涉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环保组织占53.3%,涉及环境维权的组织有15.6%,涉及参与制定环保公共政策的只有11.8%。
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环保NGO的专业性不强。气候问题非常复杂,NGO要说服政府或公众,必须强有力的科学支持,这就要求NGO从普适性视角转移到专业化视角去关注环境问题。“西方NGO的专业,首先表现在其分工细腻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认为,“比如说鹤类基金会、国际河流组织等,都是针对某一个更为专业的领域。”
专业的另一个层面,则反映在组织结构及研究领域上。EDF(地球保卫组织),在调查研究的功能之外,还具备投资实力。而WFF(世界自然基金会),有自己的办公大楼、刊物及研究人员,并吸纳了大批环保学家、经济学家、动物学家等专业人士,被称为环境经济学的摇篮。美国环保协会和许多西方NGO,都有自己的首席科学家。
另外,环保NGO的独立性需要加强。在与政府的关系方面,我国95%以上的环保民间组织遵循“静忙不添乱、参与不干预、监督不替代、办事不违法”的原则,寻求与政府合作,认为存在一些矛盾的只占3.3%。而在和污染企业进行交涉时,环保民间组织最常用的方式是向政府部门反映,其次是与企业协商、谈判,占四成;采取诉讼等法律途径或集会、抗议等方式的很少。
西方的经验证明,正是NGO的独立性和社会公信力使得其能够独立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在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准备好了吗
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不高,这一直以来似乎是一个公认的事实,相关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显示,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均没过及格线。
但另一方面,由中国环保民间组织联合会进行的有412余万公众参与的调查也显示,有高达96.5%的人认为,“十一五”期间应当提高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这两份调查之间的差异似乎表明,中国公众一面希望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改善,另一面却难以从自身做起。
环境和气候由于是公共产品,人们更加不会刻意地节制。而在环境危机层出不穷而有关方面却千方百计加以隐瞒和遮掩的今天,把减排的主要责任一厢情愿地放在普通民众的身上,这显然既不公平也不现实。在生存压力空前巨大的情况下,气候和环境永远不会是老百姓最重要的议程。
事实上,气候和环境问题在中国之所以恶化到这样的地步,还有人们思想深处的原因:自开始,一向与自然尚能和谐相处的中国人染上了一种动不动就要“改天换地”的隐疾。在很多人心里,环境的败坏只是进步和发展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先污染后治理”,已被许多^视为逻辑必然。
对科学的盲目迷信让人们相信环境问题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消除。这种想法从理论上看似乎没有问题,但可能性和现实是有差异的:现在,科学技术手段已经可以无害化处理日常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但事实呢?
而且,中国在相关的科学研究上远没有达到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程度。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前者可以通过“脱硫”的办法来解决,从而减少酸雨;但对二氧化碳就无能为力,而后者正是主要的温室气体。目前,丹麦的电厂已经开发出碳捕捉技术,将在发电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捉并深埋于地下贮存,使之不能够与大气发生作用从而避免产生温室效应。但中国还不掌握类似的技术。
另外,尽管中国有廉价的劳动力,但是它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的成本还是比德国和美国制造的高出30%。中国只能建造发电量为800千瓦的小型风电场,而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已经能够支持发电量高达3万千瓦的大型风电场。
篇9
关键词:水工建筑 混凝土碳化 防治对策
1 前言
混凝土的碳化即中性化的定义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断地透过混凝土中未完全充水的粗毛细孔,扩散到混凝土内部充水的毛细孔中,与其中的空隙液所溶解的氢氧化钙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碳酸盐或其他物质,使混凝土孔溶液的P H值降低,当混凝土的P H值小于1 0时, 钢筋的钝化膜被破坏, 钢筋要发生锈蚀。 一般情况下,生锈的钢筋的体积相比于生锈之前要膨胀大约2.5倍,因此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降低而出现开裂现象,最终导致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断面积发生缺损,以致混凝工程的耐久性受到严重影响。
目前,在我国已经建成的建筑物中,混凝土炭化现象较为常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混凝土的碳化严重影响了建筑的寿命,而且很多时候时候导致建筑物的突发事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且建筑物一旦发生了炭化现象,想要治理好这种想象,使建筑物达到原来的效果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在建筑物建成之前,做好混凝土炭化的预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导致混凝土炭化的主要因素
导致混凝土炭化现象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其中主要有混凝土内部的自身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水灰比的影响、集料和施工的影响。
1)混凝土内部的自身因素
这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水泥品种和掺用混合材料两点,碳化反应过程主要是混凝土碱性物质缓冲或吸收二氧化碳的一个过程,在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氧化钙含量越高则硬化水泥石中的氧化钙量越多,以致混凝土的碱度减低的速度很慢,因此,以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碳化速度比起掺用活性混合材的水泥混凝土要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水化过程中有二次水化,它会消耗一部分氧化钙,因此,碳化速度十分快。此外,大量的实践发现,在掺用混合材料的同时,多加入一些碱水剂能降低水灰比后,混凝土的碳化效果有很大的变化。
2)环境方面的因素
这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周围环境的湿度、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以及不同的周围压力,因为这些因素都对混凝土的碳化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3)水灰比的影响
二氧化碳通过混凝土的毛细孔或者组织进入混凝土内部,而初始水灰比会影响到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形成,一般情况下,水灰比较低的混凝土的透气性很小,二氧化碳在其中的流通效果不好,扩散阻力很大,混凝土的碳化速度就会很低,相反,水灰比很高的混凝土其碳化速度也相对较快。
4)集料与施工的影响
集料一般情况下不会促进碳化速度,但是,如果其他条件相同的两组混凝土对比,你会发现,粒径较大的集料比小的集料的碳化速度要大很多,这是因为石子底部容易产生沉淀、净浆的离析,这些都会增加混凝土的渗透性。
施工质量的高低对混凝土的碳化影响十分大,从某种角度来说,施工质量的高度直接决定了整个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碳化的速度,例如,很多混凝土施工质量不高,出现了混凝土振捣或者蜂窝、裂缝或麻面等现象,这些都会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速度,尤其是预应力构建的底部或者是棱角部位十分容易产生上述缺陷。
3 水工建筑混凝土炭化的防治对策
3.1控制好在混凝土工程设计中混凝土裂缝开展宽度
混凝土裂缝开展宽度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混凝土、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荷载特点等来严格控制,同时还需要计算并选择合适的配筋率,合适的选择能使混凝土在任何载荷下都能处于一种弹性阶段,即使是出现开裂现象,混凝土与钢筋结合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控制平行于或垂直于主筋方向的裂缝,,需要保证结构断面有适宜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足够的配筋率。
3.2控制好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混凝土的保护层对钢筋的防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设计良好的保护层能有效推迟腐蚀性介质接触到钢筋,而且还能增强钢筋因腐蚀而出现的涨裂,所以,控制好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在整个工程中都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3.3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
最近几年中,混凝土耐久性的问题十分突出,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十分有意义,水灰比就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好水灰比,使其不得超过相应的标准时尽可能的取到最小值。
3.4限制新拌混凝土中氯化物含量
在搅合混凝土时,从水泥、拌和水、粗集料(海砂砾) 、细集料(海砂)以及外加剂等材料带进氯离子的现象十分常见,氯离子对混凝土的结构影响很大,必须严格控制搅合物质中的氯离子不要大于引起钢筋腐蚀的临界值。尤其是对于一些用海水来搅合混凝土的地方更要引起注意,海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氯离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搅合其他物质时要严格控制好氯离子的成分物质。
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氯离子渗透和涂覆混凝土的碳化是导致钢筋钝化膜破坏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混凝土表面涂覆各种保护层是防止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碳化的有效措施。
3.5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巨大,混凝土的耐久性与施工质量直接挂钩,所以,施工时必须严格操作规程、严格标准要求,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目前在我国出现因施工偷工减料而导致严重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不仅是碳化防治的需要,更是我国建筑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6采用活性掺和料和减水剂技术
大量的科学研究与实践经验证明,在保证和易性要求与强度等级的前提下,加适量优质的粉煤灰级灰,充分潮湿养护不但能节约水泥、节能、降低成本、改善施工可泵性、和易性,消除泌水、离析带来的质量问题,而且还能够用火山灰反应生成的水化硅酸钙封堵毛细孔,提高钢筋的性能,选取合适的话可以代替水泥,有时还能同时参和碱水剂来降低水胶比,这种做法对混凝土碳化防治效果十分突出。
4 结束语
水工建筑的建设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每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做好每个环节的控制和预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管理好混凝土是一项高技术性的工作,具体的施工和研究都需要专业的科学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中介绍了水工建筑混凝土炭化现象相关概念,并分析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相关防治对策,文中提到的相关对策对从事水工建筑的工作人员来说意义重大,尤其是文中介绍的防治对策对施工建设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同时,文中涉及到的理论和建议还存在一些不足,这需要从事水工建筑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去总结,唯有如此才能更为出色的完成水工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 水工建筑物(施工、地质、勘测、水文、力学、治河专业适用)(林益才 河海大学) 林益才 主编/1997-06-01/水利水电出版社
[2] 水工建筑物 程兴奇,王志凯 主编/2010-01-01/水利水电出版社
[3] DL/T 5251-2010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检测和评估技术规程 本社 编/2010-09-01/中国电力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3.01.020
引言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世界各国围绕碳减排签署了多项协议,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京都议定书》(1997年)、《巴厘岛路线图》(2007年)、《哥本哈根协议》(2009年)等[1]。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也围绕碳排放问题展开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从整体上看,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碳排放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2]、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及能源消耗等因素的关系[3-8]、碳排放的主要构成[9-12]、碳减排的调控机理[13-16]等。
对于旅游业,传统观点多认为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等特点[17],且旅游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无烟产业”。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旅游业早已不是“无烟产业”[18],其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也已经成为环境影响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研究表明,2005年全球旅游发展所产生的CO2排放量达到13亿吨,占人类活动所有CO2排放量的4.90%,而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贡献率,旅游部门占到5-14%[19]。2009年,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WTTC)确定,到2020年实现旅游产业CO2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消减20%-30%,到2035年消减50%的目标[20]。与此同时,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从多个层面对旅游业碳排放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国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旅游交通碳排放及旅游目的地碳排放估算[21-22]、旅游碳排放测度方法研究[23-26]等。比较而言,国内学者对于旅游业碳排放的研究较为滞后,检索国内文献发现定量测度旅游业碳排放的研究文献较少,在宏观研究层面,石培华采用自下而上方法估算了中国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27],魏艳旭等初步估算了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并分析了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地区差异[28],谢园方等构建了旅游业碳排放测度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测算了长三角地区旅游业能耗及CO2排放[18];在省域研究层面,目前仅陶玉国等探讨性地对江苏省旅游能耗和碳排放进行了初步估算[29];在微观研究层面,魏华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广东省酒店业能源消耗及其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30],等构建了酒店住宿产品碳足迹计算模型,并以昆明市6家四星级酒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31]。
在脱钩研究层面,近年来脱钩模型在农业、经济、环境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国外学者也越来越多的注重将脱钩指标运用于温室气体减排领域的研究。OECD对其30个成员国39个指标作为其环境与经济脱钩指标进行了脱钩分析[14],Herry Consult GmbH等对奥地利的经济增长与运输业需求情况做了系统性地脱钩分析[32],David Gray和Jillian Anable对苏格兰地区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量及碳排放之间的脱钩情况做了系统研究[33]。国内虽然也出现了关于脱钩研究的相关文献,但大多集中于测度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碳排放)之间的脱钩效应,如王崇梅利用脱钩理论分析了1990-2007年我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效应[34],彭佳雯等通过构建经济与能源碳排放脱钩分析模型对1980-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35],孙耀华等基于Tapio脱钩指标对1999-2008年我国各省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了测度[36]。
综合来看,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业碳排放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研究区域仍以宏观层面的定性分析为主,特别是缺乏对省级层面旅游业碳排放的定量研究成果,而在旅游业碳排放的脱钩研究层面,目前国内外学者均尚未有所涉及,有关省级层面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脱钩关系的研究成果尚属空白。然而,弄清省域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构成现状,厘清省域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是明确省域旅游业减排潜力与减排目标,从而制定切实有效的旅游业减排措施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即是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综述、资料整理以及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以中部旅游大省—湖南省为例初步估算了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定量测算了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以期弥补我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定量测度相关领域研究不足的现状,为“十二五”时期湖南省制定针对性的旅游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湖南省属于中部六省之一。2011年,湖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35.1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33.6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324.7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576.8亿元。截止至2011年末,全省辖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常住人口为6595.60万人,城镇人口为2974.62万人,城镇化率为45.10%。
湖南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得益彰。特别是近来年,伴随着区域交通的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区域旅游联合化与一体化的加强,湖南省旅游业取得平稳快速发展。2000年,湖南省接待旅游人数4695万人,旅游业总收入为148.76亿元。2010年,湖南省接待旅游人数20398万人,较2000年增加了15703万人,旅游业总收入为1425.80亿元,较2000年增加了1276.24亿元。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旅游业碳排放测算方法
目前国内外关于旅游业碳排放的测度方法还不是很成熟,全球尺度尚没有公认的旅游业碳排放测算方法,特别是由于旅游业的关联效应大,旅游业碳排放几乎涵盖了所有产业,要准确测度旅游业碳排放目前几乎不可能。此外,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能源消耗部门主要有工业、采掘业、建筑业、农林牧渔水利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以及生活消费等,也没有设置旅游业或服务业能源消费统计项,加之中国目前尚没有建立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监测体系,因此,国内难以采用“自上而下”方法估算旅游业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27]。基于此,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采用“自下而上”方法估算湖南省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其测度公式为[27]:
式中,LE为旅游业或旅游业各部门CO2排放量;P为旅游活动的特定环节的规模(吃、穿、住、行、游、购、娱);LEi为旅游业某一环节的单位CO2排放量。
对于旅游交通CO2排放的测算则采用间接估算法。首先,根据UNWTO采用的计算方法,通过各种交通方式旅客周转量与相应交通方式碳排放系数的乘积来估算每种交通方式客运交通的碳排放量;其次,根据旅游者在客运量中所占比重间接估算旅游交通碳排放。参考魏艳旭等学者的研究成果[28],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测算公式为:
式中,TE为旅游交通碳排放量(104t),F为某种交通方式的碳排放系数(gCO2/pkm),C 为某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旅客周转量(pkm),α为参数。
2.1.2 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间脱钩关系的测算方法
Tapio脱钩模型是在OECD脱钩模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当前研究经济(环境等)领域脱钩关系的主要研究方法,克服了传统OECD脱钩模型在基期的困境,可以动态地反映变量间的脱钩关系。考虑到Tapio模型可将环境压力指标与经济驱动力的各种组合给予合理定位,本文基于Tapio模型来构建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模型对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其测算公式为:
e= (3)
式中,e为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弹性;LE为旅游业碳排放;LS为旅游经济(用旅游总收入代替)。
2.2 数据来源
本文测算所涉及到的湖南省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出境人数和国内旅游人数以及星级宾馆、客房间数、客房出租率等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1-2010)以及《湖南省统计年鉴》(2001-2010)。
3 分析过程及结果
3.1 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估算
3.1.1 旅游交通碳排放估算
根据公式(2),要测算旅游交通碳排放,必须首先确定各种交通方式的碳排放系数、参数α(某种交通方式客流量中旅游者的比例)以及某种交通方式的旅客周转量。参考石培华[27]、吴文化[37]以及Kuo[38]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确定铁路碳排放系数为27gCO2/pkm,公路碳排放系数为133gCO2/pkm,水运碳排放系数为106gCO2/pkm,民航碳排放系数为137gCO2/pkm。
参数α的确定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考虑到旅游交通具有与客运交通相似的客源结构,假设每个旅游者每次平均行程的运输距离与每个乘客每次行程的平均运输距离相同,则α等价于某种交通方式客流量中旅游者的比例。由于当前全国范围内尚没有比较完整的旅游卫星帐户体系,对于α值主要是在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8],根据湖南省实际情况并结合专家咨询结果确定。最终确定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交通对应的α值分别是31.60%、13.80%、10.60%和64.70%。旅客周转量则可以直接查阅《湖南省统计年鉴》得到。由此,根据公式(2)计算得出2000-2009年湖南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
从表1可以看出,2000-2009年,湖南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基本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99.66×104吨增加到2009年的219.09×104吨,增加了119.43×104吨,年均增加11.98%。与旅游交通碳排放总量具有相似增长趋势的还有公路旅游交通碳排放量、民航旅游交通碳排放量以及铁路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然而同期水运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却呈现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旅游交通碳排放总量,还是公路、铁路及民航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在2003年均出现了一个拐点,这与全国情形相类似,这一年发生了SARS病情,导致湖南省旅游业也受到较大影响。2003年之后,除水运旅游交通碳排放量仍处于下降趋势外,其它交通方式的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均呈现平稳、快速增长趋势,比较之下民航旅游交通碳排放量与公路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增长速度要快于同期铁路旅游交通碳排放量。
3.1.2 旅游住宿碳排放估算
鉴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关于旅游住宿业的统计数据主要是以星级饭店为基准,为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与一致性,本文主要估算湖南省星级饭店的碳排放情况。此外,由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缺失个别年份地区星级饭店的相关数据,这里仅测算湖南省2000、2002、2004、2005、2006、2008以及2009七年的住宿业碳排放。Stefan研究表明[39],饭店每张床每晚碳排放量为43.2gC/MJ,本文采用这一成果。由此,结合其它基础数据,按照公式(1)估算出上述年份湖南省旅游住宿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0.16Mt、0.31Mt、0.51Mt、0.62Mt、0.63Mt、0.70Mt、0.76Mt。
由此可以看出,2000-2009年湖南省星级饭店碳排放量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状态,由2000年的0.16Mt增加到2009年的0.76Mt,增加了0.60Mt,年均增加27.50%,略大于同期旅游交通碳排放增长速度。
3.1.3 旅游活动碳排放估算
估算旅游活动碳排放需要确定参加各种类型旅游活动的旅游者规模和各种类型旅游活动的单位碳排放。对于不同年份不同类型的湖南省旅游者旅游活动规模主要依据《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中国内旅游活动和口岸调查入境游客活动综合得出①。
对于不同旅游活动的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仍采用石培华等人的研究成果[27],即观光旅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17g/人,休闲度假为1670g/人,商务出差为786g/人,探亲访友为591g/人,其它方式为172g/人。由此可以根据公式(1),估算出相关年份湖南省旅游活动二氧化碳排放量。
从表2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湖南省旅游活动碳排放是呈直线增长的,从2000年的0.0277Mt增加到2009年的0.1073Mt,10年间共增加了0.0796Mt。在湖南省各类旅游活动碳排放中,碳排放量最大的是探亲访友碳排放(累计0.2016Mt,占旅游活动碳排放总量的51.19%,下同),其次是休闲度假碳排放(0.1114Mt,占比28.29%)、观光旅游碳排放(0.0432Mt,占比10.97%)以及商务出差碳排放(0.0226Mt,占比5.74%),最小的是其它方式的碳排放量(0.0152Mt,占比3.86%)。
3.1.4 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分析
将湖南省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活动碳排放量加总得到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
从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来看,2000年以来,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基本呈现直线增加趋势,特别是2003年后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出现了更为快速的增长趋势,与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的还有湖南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与此同时,湖南省旅游住宿碳排放虽然也表现出增长的趋势,但平稳性较差,表现为曲线上升的趋势。而同期湖南省旅游活动碳排放虽也表现出上升趋势,但在个别年份却出现了下降趋势,如2001年与2003年,特别是2003年湖南省旅游活动碳排放量为0.0241Mt,较2002年的0.0339Mt有较大幅度地下降。
3.1.5 旅游业碳排放其它相关指标分析
对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进行系统分析,不仅需要总量指标的分析,还需要比重指标、份额指标以及人均指标的分析。
第一,从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占湖南省排放量的比重来看,2000-2009年,前者占后者比重均高于1.00%,从总体上看,其占比是逐年下降的,十年平均占比为1.14%,十年累积占比1.11%。横向比较来看,2001年,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占湖南省碳排放的比重为1.20%,远低于同期全球旅游业二氧化碳碳排放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重(5.30%),虽然2008年湖南省该比例下降至1.06%,但仍大于同期全国旅游业碳排放占全国二氧化碳碳排放的比重(0.86%),2009年湖南省的这一比例略为上升(1.08%),同样大于同期江苏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占江苏省碳排放量的比重(0.56%)[29]。综合来看,湖南省旅游业是一个低排放的产业。
第二,从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的内部构成来看,为消除个别年份数据对分析结果产生的误差,本文以2000-2009年共10年的累积旅游业碳排放量数据来分析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内部结构。2000-2009年,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为21.08Mt,其中:旅游交通碳排放为15.46Mt,占73.34%,为湖南省旅游业最主要的碳排放领域;旅游住宿碳排放为5.1Mt,占24.19%;旅游活动碳排放为0.5155Mt,占2.45%,在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构成中占比最小。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内部构成表明,旅游交通的低碳化发展对于湖南省旅游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最为关键。
第三,从人均旅游碳排放量来看②,湖南省人均旅游碳排放量变化趋势与全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变化趋势大为不同。2000年以来,湖南省人均旅游业碳排放从总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逐步上升的阶段(2000-2005年),大体与“十五”时期相符合,这一时期湖南省人均旅游业碳排放首先从2000年的0.0251t/人增加至2001年的0.0270t/人,在经历2002年的小幅下降后(0.0262t/人),从2003年(0.0283t/人)开始逐步递增,2004年达到0.0313t/人,2005年达到最高值(0.0318t/人)。第二个阶段是平稳下降的阶段(2006-2009年),大体与“十一五”时期相结合,这一时期全省范围内普遍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旅游业节能减排也取得一定成效,突出表现为2006年后湖南省人均旅游业碳排放逐步降低,由2006年的0.0268t/人,降至2007年的0.0249t/人,再降至2008年的0.0218t/人以及2009年的0.0190t/人。
3.2 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脱钩弹性特征分析
根据旅游业碳排放增速、旅游经济增速以及脱钩弹性值的大小,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脱钩类型。同时,基于脱钩弹性公式(3),计算出2000-2009年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间的脱钩指数。结合旅游业碳排放脱钩弹性的划分标准,进一步归纳出2000年以来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弹性特征。
由表4可知,2000-2009年,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均以弱脱钩为主,即表现为旅游经济在保持正向、快速增长的同时,旅游业碳排放也呈现正向快速增长,但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旅游业碳排放增长速度。湖南旅游业碳排放弱脱钩以2003-2004年最为显著,该年旅游业碳排放增长率为0.264,旅游经济收入增长率为0.205,其脱钩弹性达到0.777,接近连接状态的0.8。从现实宏观环境分析,2003年湖南省旅游业也深受SARS影响,2004之后旅游业开始走向平稳。2004年之后,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脱钩弹性基本上处于较平稳的状态。预计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间的这种弱脱钩状态仍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4 总结与政策建议
4.1 旅游业碳排放结果分析与建议
2000-2009年,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累计为21.08Mt,占湖南省碳排放量的比重为1.11%,远低于同期工业、交通、建筑碳排放占湖南省碳排放的比重。在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构成中,旅游交通碳排放为15.46Mt,占73.34%,旅游住宿碳排放为5.1Mt,占24.19%;旅游活动碳排放为0.5155Mt,占2.45%。限于旅游业产业体系的复杂性以及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仅测算了湖南省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的碳排放,并以此估算了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不包括间接碳排放)。同时,对于旅游交通碳排放本文主要是基于旅游交通占交通的份额来估算的。湖南省旅游业二氧化碳碳排放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旅游业是一个低碳排放的产业,其中旅游交通是湖南省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这也说明今后一段时间湖南省旅游业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是旅游交通领域的低碳化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交通领域的低碳化发展不仅仅要强调景区内部交通工具的低碳化运营,也要注重景区之间外部交通工具的低碳化运营。
4.2 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效应结果分析与建议
2000-2009年,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均以弱脱钩为主,即表现为旅游经济在保持正向、快速增长的同时,旅游业碳排放也呈现正向快速增长,但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旅游业碳排放增长速度,其中以2003-2004年的弱脱钩最为显著(脱钩系数为0.777)。可以预计的是,随着湖南省旅游经济的平稳性增长,短时期内湖南省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也难以出现下降趋势,为此湖南省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这种弱脱钩状态仍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要实现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强脱钩,必须加快旅游业的节能减排。在这种背景下,学界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准确预测未来不同情景模式下(如基准情景、节能情景、低碳情景)的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据此准确把握旅游碳排放脱钩弹性的动态发展趋势,以有利于对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进行科学调控。
参考文献:
[1] 赵先超. 城市低碳发展与提升对策研究—基于长沙市的实证[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 Falkowski P. Scholes R J,Boyle E,et al.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 test of our knowledge of earth as a system[J]. Science, 2000, 290: 291-296.
[3] Fang J Y,Chen A P, Peng C H,et al. Changes in forest biomass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between 1949 and 1998[J]. Science, 2001, 292: 2320-2322.
[4] Richmond A.K, Kaufmann R.K. Is there a turning pain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energy use and /or carbon emissions?[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6, 56: 176-189.
[5] Lantz V,Feng Q,Assessing income, population, and technology impacts on CO2 emissions in Canada:where’s the EKC[J]. Economics, 2006, 57(2): 229-238.
[6]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2(6):158-161.
[7] 宋涛,郑挺国,佟连军.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J]. 地理科学,2007,27(2):156-162.
[8] 朱勤,彭希哲,陆志明,等.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 资源科学,2009,31(12):2072-2079.
[9] Bryn Sadownik, Mark Jaccard. Shaping sustainable energy use in Chinese cities: the relevance of community energy management[J]. DISP 151, 2002, 26(4): 5-22.
[10] Juan Antonio Duro, Emilio Padilla. International inequalities in per capital CO2 emissions: a decomposition methodology by kaya factors[J]. Energy Economics, 2006, 28(2): 170-187.
[11] 陈飞. 城市低碳发展与对策措施探讨—上海实证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2] 赵先超,周跃云,芦鹏. 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关键领域碳排放实证研究—基于天津市的案例分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4):81-85.
[13] Cater A P. 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J]. Scientific American, 1996, 12(3): 25-31.
[14] OECD. 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R]. Summary Report, OECD SG/SD, 2002.
[15] Leung D Y C, Lee Y 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Hong Kong[J]. Ato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0, 34(4): 4487-
4498.
[16] 王铮,朱永彬. 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策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12(2):109-115.
[17] Patterson M,McDonald G. How clean and green is New Zealand tourism[M]. Lincoln: Manaki Whenua, 2004.
[18] 谢园方,赵媛. 长三角地区旅游业能源消耗的CO2排放测度研究[J]. 地理研究,2012,31(3):429-437.
[19] UNWTO,UNEP and WMO(UN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and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 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M]. Paris& Madrid: UNWTO&UNEP, 2008.
[20] WTCC. Leading the challenge on climate change[M]. London: World Travel Tourism Council, 2009.
[21] Paul Peeters, Eckhard Szimba. Marco Duijnisveld. Major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European tourist transport[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07, 15(2): 83-93.
[22] Joe Kelly, Peter W. Williams. Modeling tourism destin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Whistler, British Columbia, Canada[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7, 15(1): 67-90.
[23] Becken Susanne, Simmons David G, Frampton Chris. Energy us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travel choices[J]. Tourism, 2006, 14(4): 323-338.
[24] Susanne Becken. John E Hay.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 risk and opportunities[M]. Clevedon: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2007: 13-82.
[25] Nielsen S P, Sesartic A, Stucki M. The greenhouse gas intensity of the tourism sector: the case of Switzerlan[J]. Environmental Science&Policy, 2010, 13(2): 131-140.
[26] Peeters P,Dubois G.. Tourism travel unde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constraint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0, 18(3): 447-457.
[27] 石培华,吴普. 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 地理学报,2011,66(2):235-243.
[28] 魏艳旭,孙根年,马丽君,等. 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及地区差异的初步估算[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2):76-84.
[29] 陶玉国,张红霞. 江苏旅游能耗和碳排放估算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11,8:151-155.
[30] 魏卫,赵思香,杨新凤,等. 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星级酒店为例[J]. 旅游学刊,2010,25(3):35-40.
[31] ,黄继华,郑彪,等. 昆明市四星级酒店住宿产品碳足迹计算与分析[J]. 旅游学刊,2010,25(3):27-34.
[32] Herry Consult GmbH, Max Herry, Norbert Sedlacek. Decoupling economic growth and transport demand case study Austria [EB/OL]. http://, 2003-10-20
[33] David Gray, Jillian Anable, Laura Illingworth, et, al. Decoupling the link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transport growth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Scotland[EB/OL]. http:///42399527, 2006-3-48.
[34] 王崇梅.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35-37.
[35] 彭佳雯,黄贤金,钟太洋,等.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研究[J]. 资源科学,2011,33(4):626-633.
[36] 孙耀华,李忠民. 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5):87-92.
[37] 吴文化.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与典型国家的比较[J]. 中国能源,2007,29(10):19-22.
[38] Kuo N,Chen P. Quantifying energy us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loads from island tourism based on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approach[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9, 17(15): 1324-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