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年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16:2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行业年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流行业年中总结

篇1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又是《物流》杂志该总结的时候了,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宝供物流企业集团董事长刘武,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董立均和凡客诚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年。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这些业界精英的视线,放眼全球,对2012年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作一个总结性的回顾以及2013年开局的展望!

经济增速放缓,物流投资得到优化

2012年,物流业在全球处于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不利情况下,仍然在上年社会物流总额158.4万亿元的基础上稳步提升,前10个月,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46.4万亿元,同比增长9.6%,远超同期GDP的增长;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更快,前10个月完成投资3.1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1.9个百分点。何黎明认为,这些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物流业运行趋好,仍然有所发展。

何黎明表示,这除了物流企业自身的奋发努力外,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支持优化与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

自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特别是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物流国九条”)以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

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优化了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提振了业界人士的发展信心,促进了2012年物流业的整体回升与提升。截至2012年10月,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多。

电商发展加大了物流企业发展的难度

2012年11月11日,即在人们俗称的“光棍节”这一天,国内电商销量创历史新高,再次证明电商颠覆中国传统商业营销的可能性。中国互联网零售业交易额的飞速增长,电商行业与物流行业的互动与合作,极大地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在物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保持高质量,这是每个品牌企业都不可以掉以轻心的。陈年认为,“产品配送交给市场做会更专业,规模更大,成本低,价格服务低”;但“中国物流目前是粗放型发展,物流公司现有的业务已经很饱和,无法为很多电商企业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使得凡客诚品这样的企业要自建物流”。在谈及自建物流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时,他认为其中快递行业的本土性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突破的瓶颈。

国家经济放缓给物流转型提供了机会

2012年,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物流业也随之放缓了增长势头。与此同时,经济的放缓也给中国物流转型提供了机会。刘武认为:“经济发展的放缓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得广大的企业家们不得不从供应链的角度去管理、变革和优化企业的供应链,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刘武先生为此提醒大家:“当前在中国,投资物流领域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营改增”的影响深远

现代物流讲究供应链一体化,新的“营改增”政策在税务方面又将物流分开纳税。据何黎明介绍,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报告显示,目前物流企业受新的税务政策影响较大,物流企业纳税增加84%~140%,物流企业税负增加,对于目前低利润率的物流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1—9月份,国内物流企业的营业利润率大约是4.84%,营改增将会削弱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虽然目前国内多个试点城市专门针对物流行业出台过渡性的财税补助政策,但这不是解决问题根源的办法,“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影响还将会延续下去。

对于2013年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前景,大家还是充满信心的。何黎明表示中国交通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与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惊人,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其美好前景还是可以预期的。刘武先生也认为:“中国物流市场是方兴未艾的市场,市场非常大,前景好,中国物流业还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机会。”

但中国物流的未来,显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诚如董立均所说,“中国的物流业很有挑战性,充满了机会和瓶颈。”

瓶颈一:中国物流业成本过高,导致物流的效率过低。在过去的10年间,虽然中国物流有了快速的发展,但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数值仅下降了1个百分点,而这1个百分点便增加了整个社会经济效益4000多亿人民币;如果我们将这一数值降低至发达国家8%~10%的均值,便可以相应增加40000亿的收益。何黎明认为,提高物流的效率,是中国物流业的当务之急。何黎明预计,2012年全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为11%和13%,低于2011年12%和14%的增速。

而刘武认为,成本降低和质量提升并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理论上,中国的物流操作成本应比发达国家低很多,譬如仓库与劳动力成本都更低,从吨公里成本来看,中国的物流成本应该只是发达国家的1/4或者1/5,但由于我国物流业粗放式、无规划、无设计的发展模式,浪费了巨大的物流成本。

何黎明认为,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数值过高,反映出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缺陷,而并不完全是我国物流成本和效率导致的。“企业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改进企业的发展模式。”

何黎明还认为物流企业要审时度势,及时转型,即“要由过去低成本粗放型的发展转型为高效率精益化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我们要进一步地产业融合,制造业、流通业要与物流业融合发展。物流企业也要转变经营理念:管理升级,技术升级,人才战略要进一步发展,用供应链的理念来整合我们的商业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在新的发展时期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大部分生产销售型企业的物流管理漏洞百出。刘武建议生产把物流外包出去,让业务部专心于客户维护,把原先的分散式的物流管理变成集中式的物流管理。

瓶颈二:我国物流总体需求不足。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物流发展速度相应放缓还将持续,物流需求随之放缓,物流发展相应回落,使得我国物流总体需求更显不足。正如陈年认为,“物流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内需不够,整个经济发展中没有顺利地从出口拉动型转为内需带动型。”

与陈年先生有着相同见解的业界人士并不在少数。刘武先生就赞同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能够为企业节省物流方面的时间和成本,并提供相对完善的服务。

篇2

关键词:钢铁; 物流业;跨界融合

一、我国钢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钢铁使用最多的国家,钢铁物流业已成为主导产业之一。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钢铁行业物流也得到了迅速发展。2010年中国钢铁物流量超过30亿吨,居中国国民经济行业物流量之最。前几年,我国钢铁企业已投资建设集合仓储信息、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为一体化功能的大型现代物流园,物流市场规模达千亿元,钢铁物流业呈现规模效应。

二、我国钢铁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缺乏规划

我国钢铁物流业目前还缺乏整体规划,主要表现在物流的布局不合理,物流环节不流畅,物流方式单一,流通成本高,市场不规范等等。现阶段,我国钢铁物流企业不像钢铁企业那样成规模,企业整体偏小,而承担的功能太多,涵盖流通的各个环节。目前,我国许多钢铁企业布局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环境容量、运输条件、能源等多种因素制约了其配套物流业的发展。这造成消费与需求的脱节,北方钢铁产能严重过剩,而南方需求旺盛,却产能不够。作为物流的使用方,最大的前10名钢铁企业市场份额不足40%,钢铁企业的集中度依然较低。

(二)专业化程度不高

我国钢铁物流业专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均具有自身的钢铁物流企业,虽然较全面,但并不专业,运行依托原有的钢铁企业,物流专业化比较低。在功能上,钢铁物流企业虽然也有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但技术水平非常落后,亟待建设专业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通过专业化的设施和配套的建设来现代物流的要求。目前的钢铁物流业这种状况,影响了其进一步的拓展和发展。

(三)急需的物流人才短缺

物流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钢铁业发展的瓶颈,培育和培训已成为钢铁物流业的一个难题。钢铁物流人才是既具有钢铁行业知识,又具有现代物流专业技能的跨行业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智力支撑的作用。要推动钢铁物流发展,必须保障钢铁物流企业人才的成长,目前,钢铁物流业还没有建立相关的培训体系,培训和培养人才均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

(四)信息化程度不高

我国钢铁物流业信息化程度低,给钢铁物流企业带来了技术瓶颈。目前,钢铁物流业已建立了自身的运营模式,但其信息化程度不高,大部分钢铁物流企业在出入库、保管保存、仓储等各个环节还是依托于传统的方法,许多企业还停留在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等较低层次的运营模式上,这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物流。

三、我国钢铁物流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对钢铁物流重视不够

政府对重视钢铁企业的发展,但对于钢铁物流企业则重视不够。在钢铁物流成本逐步上涨的今天,企业自身无法将这部分成本完全转移出去,有相当部分钢铁物流成本被企业以降低利润为代价而形成自耗,这些需要政府去协调和整合。同时,钢铁物流业所需的金融贷款等相关扶持措施也未能有效制定实施。这种专项金融政策的不配套使相关钢铁物流企业面临尴尬境地,也致使目前我国钢铁物流成本普遍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因此对钢铁物流行业的整体规划,需要政府自主自发地推进,目前政府的重视声音并不强烈。

(二)物流配送体系没有形成

专业化的形成,需要完善的物流配套体系,但经过观察,我国物流配送体系还没有形成。目前我国相关钢铁物流企业也具有其他物流企业所具备的特征,但无形之中使资源浪费,而在市场竞争中,我国物流企业的这种形态和配送模式在与国际专业化配套化的企业对比中,完全处于劣势。我国钢铁物流业配送体系比较落后,发展也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完善,而中西部地区则落后很多,也使得中西部地区物流成本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高,这种不均衡的状态,使得我国钢铁物流联运体系流通受阻。

(三)钢铁物流人才培训缺乏

我国钢铁物流企业人才缺口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物流人才培训体系还很欠缺。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训体系尚处于初探阶段,我国的高铁线路网的改造和铺设都无不需要强大的钢铁物流予以实现,而钢铁物流领域人才相对匮乏,需要更多的专业化人才予以支持,这不仅需要对物流有一定的了解,还需对此类大宗商品采购生产及运输有一定的见解。所以需要专业化和全面化的人才,从整体的角度上统筹整个钢铁物流,而这部分人才正是我国相对匮乏的。

四、促进我国钢铁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应加强钢铁物流企业的整合

政府在促进我国钢铁物流企业发展中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要依照《物流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整合钢铁物流企业,建立钢铁物流发展规划,并实现与政策相适应。政府要调研企业的需求,根据钢铁物流业的产业形态和目前所处的阶段出台各种补偿性政策,以此来促进钢铁物流企业的良性发展。国务院引发的《物流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中指出:加大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政府要整合资源,积极支持钢铁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推行钢铁物流标准化,制定适当的奖惩和激励机制,激励钢铁物流企业自身资源整合,对有潜力,具有区域性的龙头钢铁物流业要在税收、融资、土地等方面制定相对的优惠政策,鼓励钢铁物流企业与原有的钢铁企业和辅业分离,设立钢铁物流企业,也可以建立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

(二)行业提高钢铁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在推动钢铁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依托现代物流协会,可组建钢铁物流业分协会,对钢铁物流业进行专门的管理、监管、规范、指导。当前,我国的钢铁物流企业,无论是规模、品牌、盈利能力、国际市场份额,还是物流服务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等,与跨国企业相比均有较大差距。具有核心技术的钢铁物流企业,通常其物流设施与技术设备也具有现代化水平,同时应用效率也比较高。

(三)企业建立完善的钢铁物流平台

在推进钢铁物流业发展中,完善的钢铁物流平台是关键要素。钢铁物流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通过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共享资源来建立钢铁物流平台。所建立的钢铁物流平台将具有完善的配套物流服务,具有空间立体钢铁物流仓储和配送系统。可搭建第三方物流网络贸易平台,并为其他钢铁物流行业服务,在提高整体行业运行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四)谋求钢铁物流业专业化

我国当前钢铁物流企业“大而全”的局面,在现代竞争中并不具有比较优势,通过谋求钢铁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实现优化钢铁物流产业。钢铁物流企业间的这种专业化贸易活动,可以使每个参与的钢铁物流企业的状况都变得更好,因为他们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活动。正如伟大的经济学家斯密所说“如果购买一件东西所付出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所付出的代价小,就永远不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材裁制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缝制。他们都知道,为了他们自身利益,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邻人有优势的方面,而以其部分物品或者说是以部分物品的价格,购买他们所需的其他任何物品。”

(五)建立钢铁物流人才培训体系

随着一路一带建设的新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和职业显现,这是时展的需要。促进我国钢铁物流业的发展,必须根据钢铁物流人才的需求建立长远的钢铁物流人才培训规划。钢铁物流企业不仅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更需要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具有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将专业教育与技能教育结合起来,建立钢铁物流人才培训体系是实现钢铁物流人才的基础条件,实现钢铁物流人才的专业化、全面化、技能化。

五、总结和展望

21世纪是钢机构世纪’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家,对钢材需求的飞速增长是可以预见的。钢铁需求的增长推动催生了钢铁物流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对钢铁物流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着实解决缺乏整体规划、专业化程度不高、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是现代钢铁物流企业谋求发展的关键所在。政府加强物流行业的整合、提高相关钢铁物流行业的竞争力,并建立完善的钢铁物流平台,并谋求钢铁物流行业专业化发展和提高自身的企业竞争力,同时建立钢铁物流人才培训体系等。钢铁物流行业的良性发展在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效率,为我国高速的建设发展的已有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提供了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量基础建设的成本,使企业得以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整体带来了一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钢铁物流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版中国钢铁物流行业研究分析报告-钢铁物流市场调研报告.互联网.

[2]罗雁君,黄柱中.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M].新疆职业教育研究,45-48.

[3]张龙枝.浅析我国物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M].现代商业,2011(9).

[4]钟新周.发展低碳物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M].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5):49-50.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艾瑞咨询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近8000亿,同比增长67.8%,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①在这个市场中,一方面购物环境不断改善,用户规模稳步增长;另一方面物流配送问题频发——“爆仓”、“态度恶劣”、“慢递”等指责声不绝于耳。显然,配送能力的滞后已经成为网购发展的“瓶颈”。

一、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与物流配送的关系

互联网在线购物(Internet Online Shopping)简称网络购物,是消费者通过购物网站选购产品或服务的行为,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1]目前的网购途径主要有B2B、B2C平台以及独立的网络商城等。对于消费者来说网上购物有着传统购物无法比拟的优势:购物无时间、地点限制;网上支付便捷、安全。根据CNNIC的最新数据,2011年我国网购用户规模达到1.94亿,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37.8%,与2010年相比,用户增长率为20.8%。[1]

线上消费群体的持续发力给物流配送企业带来了大规模的订单,2011年网购贡献的包裹数量增至18.5亿件,占国内快递业务量的52%。②物流配送对网络购物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整个网购链条中,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已经实现了完全的电子化,只有通过网下物流才能使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得以实现。如何安全、可靠、及时地把货物从企业送到企业或者个人,高效低耗的物流配送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没有高效畅通以及低成本的物流作为支撑,电子商务的优势将无从谈起,没有真正能让用户满意的物流服务,电子商务就无法为客户创造应有的价值,电子商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严峻的考验。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物流行业提供了契机,为其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现代物流又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物流配送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现状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要求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严格守信地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2]可见作为一种全新的流通模式和运作结构,现代物流配送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科学现代的企业管理;全面专业的人才结构;先进完善的装备配置,只有这样才能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

在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建立时期,我国的物流配送业务主要以三种形态出现:1.邮政体系配送。这里主要指以邮政、铁路、航空为主体的国有企业和在此基础上发展延伸出的速递、配送服务业务或储运公司。这种模式需要网站根据客户在网上的购物清单和地址,将商品包装后到附近的邮局办理邮递手续。中国邮政拥有着国内最大的物流覆盖体系和四通八达的投递网络,几乎无所不至。同时,悠久的历史,良好的社会声誉,丰富的物流配送经验,也使得中国邮政在电子商务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事实上,目前也只有中国邮政能够满足网络购物地域广、批量小、随机性强的特点。C2C电子商务模式多选择中国邮政的服务。但中国邮政服务质量不高另外,EMS业务的收费偏高也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2.网站自建配送体系。这是电子商务企业将原有的销售网络和物流渠道加以改造,构建属于企业自己的配送体系。它的一般方法是,在网民较密集地区或目标区域设置仓库中心和配送点,网站根据消费者购物清单和消费者家庭住址信息,由消费者所在地附近的配送中心或配送点送货上门。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拥有对物流系统运作过程的有效控制权,借此提升该系统对企业服务顾客的专用性,自然配送速度和服务都是优质的。目前,包括亚马逊、京东等主要网上零售商均以加入自建物流大军。但自建配送模式并不是所有B2C电子商务企业都能采用的,因为这会分散企业内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利于企业核心业务的培养和发展。另外一个地区的网上交易量是有限的,这就有可能使得配送业务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没有规模经济,配送成本必然增高,商品价格上升,企业也就缺乏竞争力。这样的“负重前行”,个人商家,甚至是中小电子商务企业是不可能做到的,只有销售数量 达到一定规模且实力雄厚的B2C企业才可以考虑。3.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指的是物流职能由物品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承担的业务模式,目前主要是电子商务企业寻找民营小型速递公司或储运公司作为其配送来实现的。以民营物流企业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相比较以中国邮政EMS为主导的国企物流阵营,民营快递更低价、更灵活,发展更迅猛。2011年民营快递的业务量占国内快递市场份额的80%左右,企业整体进入发展快车道。但由于规模偏小,结构松散,资金匮乏,员工素质较差,又忽视品牌建设,使得民营速递在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下显得格格不入。

(二)存在问题

在总结以上配送模式的不同发展状态中,我们发现,无论从基础设施、功能涵盖还是软件应用和人才培养,整个物流配送行业都显现出以下不足:在配送中心发展的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宏观上行业管理职责不明、规划不当,造成区域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微观上企业不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需要和市场环境,盲目上马,简单拼凑,导致配送中心无法正常开展业务。尤其,最近两年电子商务企业“一哄而上”,开始着手自建仓库和物流,纷纷“负重前行”。

注释:

①艾瑞咨询: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统计数据。

②全球分析网:2011年网络购物对我国快递行业的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省略.

[2]刘晓明.网购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探讨[J].经济研究导报,2011(28):233.

[3]胡培.电子商务下中物流配送优化思路[J].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1(07):116-117.

篇4

近年来,中外运敦豪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8年中外运敦豪的服务已经覆盖中国的401个城市,快件票数超过1900万票。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吴东明近日接受《物流》杂志社记者采访时表示,DHL目前在中国发展如此迅速,得益于DHL在2006年初宣布在华推行的“中国优先”战略。

《物流》:国内的快递业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入,目前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快递得到如此快速的发展您认为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原因?你是如何看待国内快递业市场的这种演变?你对快递市场未来的看法是怎样?

吴东明:快递业作为贸易发展的晴雨表,其成长是与整个国家贸易和经济的活跃度紧密相连的。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快递产业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近几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5%-30%。

快递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后逐渐成长起来的。中国邮政于1980年开设国际特快专递业务,到1984年才开设国内特快专递业务。上世纪90年代初期,快递行业才作为一个专业性行业建立起来,除了传统的文件、包裹,越来越多的高价值、小批量、个性化的货物,如电子产品、医药用品、通讯器材、印刷品、家用电器、服装以至食品、鲜花等等,都成为快递的托寄物。目前,快递物流行业正在向产业透明化、规范化、电子信息化、产品多样化、个性化、有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市场细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物流》:据了解,中国的快递市场近年来均以约30%的速度在增长,以你公司及个人的估计,请您谈谈中国快递业在过去5年和未来5年的市场增长有多少? 在未来10年至20年的市场增长会有多少?

吴东明:近两年,我国邮政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业务总量平均增长12.2%,业务收入平均增长15.5%。特别是快递服务业增长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08年,全国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07亿元,同比增长18.8%,高于同期GDP增幅一倍,占邮政业总收入的比重已达43.2%,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国际咨询公司对近30年国际快递市场的总结,当快递市场收入占GDP的0.3%左右时,这个阶段可能是不规范的,但发展很快。当快递收入占GDP0.5%的时候,相对规范发展更快。但是超过0.5%以上的时候,基本上是平稳发展的。现在世界其他国家,比如美国、欧洲都是0.8%-1%,基本上是平稳发展了。但是亚太,特别是中国地区,现在刚刚是0.15%左右,所以潜力还是很大的。

另外,DHL近期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表明,到2028年,以亚洲为中心的三大贸易三角区――中东-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亚洲以及亚洲国家间的贸易量将占全球贸易量的近40%。1999年的全球物流市场,亚洲占全球的34%,也就是155.7亿美元;而到2008年,这一数字增加到3390亿美元,占全球的46%――这几乎是全球市场的一半。亚洲的经济体,特别是中国,以及仅次于中国的印度,将继续保持贸易中心的地位。这意味着未来以中国和亚洲为中心的快递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中外运敦豪正着力发展二、三线城市的网络覆盖。

《物流》:目前,除了商业快递发展迅猛外,生产制造等行业的快递量也很大,贵公司在这几方面收效如何?您是如何看待这几个行业未来对快递服务的需求情况?

吴东明:作为全球领先的航空和物流公司,DHL非常重视对全球各专业行业的服务,并且意识到采用针对不同行业特点设立专门供应链的必要性。在国际市场上,DHL有电子、医药、时装等多个行业的成功经验,其专业性和解决方案得到了客户的普遍认可。

2009年,DHL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建立了“DHL时装服饰卓越中心”,帮助客户提升整个服装物流供应链的便捷性和安全度。2009年6月,DHL宣布其位于上海的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物流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拥有专业资质的核心团队,为中国及北亚太地区客户开发个性化的产品与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咨询服务。2009年11月,DHL又在新加坡建立了“石油能源卓越中心”,这是DHL全球第八家“石油能源卓越中心”,专为石油和能源行业设计和实施创新的、升级的物流解决方案。

《物流》:目前贵公司推出的快递服务有哪几种?快递重量、包装分别如何划分?

吴东明:中外运敦豪提供的以客户为导向的多元化包裹递送服务,服务种类主要根据国际/国内、限时/限日的标准划分为四大类满足客户不断提升的需求。

此外,中外运敦豪在全国建立了3个快递物流中心(ELC),为企业提供保税仓储、第三方备件库存管理的增值服务。2009年4月,中外运敦豪还根据客户需求推出进出口“超值重货”的经济型产品,为客户提供至少15%的费用优惠,为非紧急的进出口货物提供便捷的门到门快递服务,具备最强大的成本节约优势。

《物流》:据了解,顾客对快递服务也提出多方面的需求。贵公司采用何种方式去满足客户的需求?近年来顾客这种对快递服务多样化的、高要求的快递需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吴东明:DHL不仅以快速、可靠而著称,更以积极满足客户各种需求的灵活性而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青睐。对于那些对贸易需求比较敏感的客户,我们会推出一系列经济型产品以适应客户在成本等方面的不同需求,而不单纯依赖于我们的核心产品。我们在“客户首选”项目的推动下,公司将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选择,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我们一直致力于不断创造高品质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DHL“一路成就客户所托”的服务承诺成就其在中国及亚太地区航空快递市场的领导地位。

作为物流及快递服务提供商,创新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DHL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应用。如我们提供多种电子商务服务方案,包括DHL的电子邮件跟踪快件服务、便捷发件系统、网上发件系统、短信跟踪快件、短信即时送和互联发件系统。此外,DHL先进的质量控制中心(QCC)能全天24小时监控所有的客户快件,通过预见潜在问题,确保全部快件的顺利送达。

2009年3月初,中外运敦豪又正式了全新电子商务工具DHL网视通(DHL ProViewTM )。客户仅需通过指定的网视通账号即可随时随地管理多达2000个发件账号的所有快件信息。

实现环保是DHL的战略目标之一。例如,DHL已向客户提供的碳中和运输服务。DHL也是首家创立气候保护项目,为减少碳排放设定明确目标的公司。

《物流》:目前国内的快递市场上,国际快递巨头、国内快递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你看好国际还是国内快递市场?请你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吴东明: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快递公司,DHL也是首家在中国开展国内快递业务的跨国企业。作为主要通过航空形式经营包裹快递的公司,中外运敦豪的主营业务一直都以国际快递为主。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全球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国际和国内快递市场的成长和发展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我们将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寻求更多合作机会,进一步推动快递行业的发展。

《物流》:你认为现在你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 五年后你的主要竞争对手会是谁? 为什么?

吴东明: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DHL面对竞争对手以及对待同业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对于行业发展将起到推动的作用,无论外资、国有还是民营背景的同业公司都为中国快递市场的健全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非常乐于参与和迎接中国物流行业各种形式的新发展、新挑战。

我们相信业内合理竞争能够推动行业创新、提高客户成熟度和对中国市场的期望值,提高整个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并且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物流服务。

《物流》:国际性快递公司因要拓展他们的服务组合而经常进行收购与合并,从文件送递开始发展业务,到现在已能提供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你认为本地快递公司会否跟随其发展步伐? 国内快递公司也会开展收购合并吗?

篇5

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SCM软件的市场规模是5.32亿元人民币,2005年上半年中国SCM软件市场规模是2.16亿元人民币。

不过,前几年大肆炒作的流毒依然存在。一方面,对部分应用企业来说,“大而全”一步到位的建设思想流行;另一方面,在SCM市场中,鱼目混珠或“挂羊头,买狗肉”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因此,有必要对SCM具体内涵及发展现状做一剖析。

SCM的层次模型

利用赛迪顾问常用的“信息化建设层次划分模型”,可以将SCM的具体内涵逐层分解,如图SCM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自动化层:信息技术在单个步骤或单项功能中的应用,不涉及业务流程;

・运作层:信息技术在单个业务流程中的实现,仅涉及业务的实际运作,而不涉及业务的管理;

・管理层:信息技术在各项业务的管理活动(计划、监控、总结、修正)中的应用,如上一月采购任务完成情况总结、下一月采购任务的计划;

・决策层:信息技术在经营活动重大决策活动中的应用,如年度生产量的确定。

由于SCM系统中,“销售物流管理”与“进销存”系统中的“销售管理”模块紧密相关,“采购物流管理”与“进销存”系统中的“采购管理”模块紧密相关,不少原来销售“进销存”软件的IT厂商摇身一变,挂起了“供应链管理”的羊头,实际上卖的还是“进销存”软件。

另外,一些做“运输管理系统”(TMS)或“仓储管理系统”(WMS)软件的厂商也偷梁换柱,给自己戴上了“供应链管理”的大帽子。其实,这样的软件只关注诸如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活动,属于企业物流部门所需要的业务处理软件或独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需要的行业应用软件,而不是通用的企业管理软件。

困难与建议

目前在中国市场,成功的SCM实施案例还很少,SCM在实际应用还存在许多困难,主要包括:

・预测与计划功能效果不佳。

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要求企业对市场反应越来越灵敏和迅速,许多企业希望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加快市场反应速度。然而,即使是再精确的数学模型,也无法对宏观经济形势,消费者心理行为作准确计算,从而精确预测出某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供应链管理软件同样有心无力。

・管理主体之间缺乏信任和协作。

在中国目前的市场中,渠道为王,决胜终端,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一个存在互相博弈和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信任和合作比较困难,建立供应链联盟,建立统一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难度较大。

但这并不是说毫无希望,比如公司自建渠道,自己开分店,品牌店,寻找加盟店等,这些只有一些跨国集团,具有雄厚的资金背景才能做得到,这些都是本土企业无法望其项背的。

・供应链中存在“信息孤岛”。

特别是在供应链中各个公司采用的内部信息系统不一样,需要解决很多复杂的接口技术,这也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方面。

总的来说,在SCM的层次模型中,层次越高的功能,实施的困难就越大;层次越低的功能,实施的困难相对比较容易,因而应用的普及程度也就较高。最低层的各种自动化技术,如EDI、条形码、GIS等技术,就已经得到了比较长足的应用,并不断有各种革新技术出现。而在运作层次上,各种物流系统如运输管理系统(TMS)、仓储管理系统(WMS)等都已经开始广泛的应用。

对于需求量、生产量的预测等供应链管理高级功能,企业不应该迷信技术,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术以外的方面,如建立与供应链上其他环节的良好关系,改变管理观念,积极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加强市场研究与信息收集、沟通机制等。

实施路径剖析

随着ERP厂商的逐渐觉醒,他们把越来越多的SCM功能追加到自己的产品中。与此同时,SCM领域的软件厂商也在扩展他们的软件功能,逐渐侵入原来ERP软件的领地。这样的情形同样发生在CRM领域。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惑:ERP、SCM还有CRM,将来会不会整合在一起?购买产品时,应该从多个厂商那里分别购买呢,还是从同一厂商统一购买?

对这个问题,我认为,答案既是“Yes”,也是“No”。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厂商,都会本能性地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扩张自己的产品线,如IBM就是硬件、软件和服务都要霸占,软件帝国微软也早已经开始提供游戏机等硬件产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来一定会出现这样的软件公司:它既卖SCM软件,又卖ERP软件,或者是把这些产品统统整合为一个解决方案一块儿出售。你要是嫌东挑西选太麻烦而且资金充裕的话,完全可以在一家公司里统一购买,就像买品牌电脑一样。

另一方面,从技术架构这一角度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在技术领域,分布式、标准化、组件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从电脑中的兼容机的例子可以很好理解这一潮流。目前广泛流行的“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正是这一潮流的另一佐证。

品牌电脑过时了,还可以重新再买,反正代价也不是高得离谱。但企业的信息系统从头再建的话,其代价就远非一般企业能够承受了。

篇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operation pattern is analyzed, and five modes will be proposed between the "first mile delivery service" and "the last mile delivery service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is, fresh products enterprises can choose the optimal mod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生鲜冷链;运作模式;全程冷链

Key words: food products chain logistics;operation pattern;whole cold chain logistics

中图分类号:F326.6;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89-03

0 引言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政府供给侧改革促进冷链企业不断升级,《新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产品保鲜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生鲜电商的急剧扩张,拉动冷链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分析,对生鲜冷链运作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将运营模式分为五种类型,以便运营商选择最适合自身的生鲜产品全程冷链模式。

1 生鲜冷链行业现状

1.1 国外生鲜冷链发展情况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在相关产业的带动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智能化菜篮子工程保障体系及成熟的运营和管理技术,有力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为社会食品安全、高效、优质、低耗的消费流通模式提供了成功的经验。经统计,目前发达国家智能化生鲜食品冷链配送一站式服务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已步入国民食品,消费服务的智能化时代。

1.2 中国生鲜冷链物流发展情况

据香瓜调研显示,去年我国生鲜电商交易额已达到900亿元,同比上涨80%。生鲜电商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274.2亿元大关。2018年,其交易额将有望突破1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0%[1]。

去年我国果蔬冷链流通率为22%,冷藏运输率为35%;肉类冷链流通率为34%,冷藏运输率为57%;水产品的冷流通率为41%,冷藏运输率为69%[2]。而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早已达到了100%,果蔬冷链流通率也超过95%[3]。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鲜冷链的发展尚在起步,还未形成一套规模化的冷链物流系统。但随着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市场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未来发展阶段,我国生鲜冷链市场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冷链流通率和运输率将会大大提高,甚至有望与发达国家齐平,配套的冷链配送服务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投资规划分析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70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20%。

2 生鲜冷链发展模式分析

艾瑞咨询集团在《2013年生鲜电商发展简报》中,将生鲜电商分为电商平台生鲜品类、综合B2C电商生鲜品类和垂直B2C类生鲜电商三类。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 《生鲜电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根据网站运营、发展品类和线下配送等方面,将生鲜电商分为以淘宝为代表的综合型电商、以沱沱公社为代表的垂直型电商、以顺丰优选为代表的物流企业、以沃尔玛为代表的线下超市四个类别。《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中,将生鲜电商分为综合电商平台、物流电商、食品供应商、垂直电商、农场直销、线下超市、社区O2O七种模式。

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根据冷链节点将生鲜冷链模式大致分为以下五个类别:

2.1 生鲜产品源产地

生鲜产品源产地被喻为生鲜冷链的“最先1公里”,是整个链条中输出稳定、优质的货源的关键。

2.1.1 自营源产地

通过自建农场,养殖场,渔业等方式,实现自产自销,完全监控产品的质量。生鲜产品通过采摘、捕捞等方式获得后,在源产地经过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及仓储等环节,保障产品品质、降低损耗高。

2.1.2 订单采购/签约采购

通过与生鲜源产品源产地进行合作,约定销售产地的产品,保障源头的质量。

2.1.3 生鲜产品集散地采购

直接在生鲜产品集散地,区域配送网点进行采购,质量和成本不易控制。

2.2 销售方式

2.2.1 自营电商销售平台

企业自建电商平台,展示销售产品,通过第三方物流系统或自营物流系统将产品送到客户制定的地点。客户通过平台可实时查询产品配送进度。农资企业基于该模式和电商平台,可以实时向需求者展示产品,直接锁定目标客户,这样减少了产品宣传和产品推送环节所消耗的时间长本,既有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又大大增加了客户流量。

2.2.2 使用第三方电商销售平台

企业入驻电商平台在线上进行产品展示、宣传和销售,支付电商平台使用费,通过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增加产品浏览量和销量。第三方电商模式面向的消费群体与自营型模式相比更加大众化,可以简单、容易地建立销售平台,节省成本,在网络建立及产品宣传方面的经验更加丰富,如天猫、淘宝、阿里、京东等综合型电商平台。

2.2.3 线下销售平台

企业通过门店等传统销售渠道进行的“一对一”互动的沟通方式的销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传统企业通过线上宣传,积累品牌的影响力,适时发挥品牌优势、与目标用户建立紧密联系,通过线上的影响力,推动线下活动的开展,实现线下销售。

2.3 周转仓储

冷库作为低温仓储的特种制冷设备,用途功能单一,但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冷库的功能也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尤其在冷链物流环节中,冷库的功能中,冷链物流周转、低温仓储进出货等功能愈发完善起来。

2.3.1 自营冷库/配送中心小型冷库

新型生鲜营销模式下,冷库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仓储,配合低温冷链运输的物流周转功能,以及生鲜加工、低温包装分拣等功能都逐步完善起来,无论果蔬,还是肉水产、冰激凌、奶酪等乳制品,各类生鲜食品均能够满足从入库到送至客户手中,加工、分拣、包装、出货,每一个步骤都在低温状态下进行,配合低温冷链运输,保障生鲜品质。企业自建或自营冷库,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安全卫生隐患和品质受损,保障生鲜食品正常健康地流通。

2.3.2 第三方冷库/网点冷柜

企业临时租赁冷库进行生鲜产品的存储和周转,或直接采购经由冷库分销的产品,在配送网点的冷柜对出货产品进行短暂的存储。

2.4 配送方式

生鲜产品冷链物流强调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全程低温,若有一个环节温度失控出现“断链”就会影响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之前的所有付出将前功尽弃。

2.4.1 自营冷链配送

由于冷链市场化程度低、市场规授小,国内许多企业都采用了自行经营、部分外包的方式来进行冷链物流配送,据不完全统计,冷冻产品提供商自营冷链物流在全部物流总量中的占比己经达到80%。也有学者认为,相比第三方物流配送,自营配送更能满足生鲜农产品的特性对仓储与配送的{要求。

2.4.2 第三方冷链配送

第三方冷链物流作为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将成为今后物流发展的新模式。第三冷链物流能够技术含量和运作要求较高的基础设施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生鲜产品的竞争力,减少企业的负担。

2.5 客户提货方式

2.5.1 送货上门

随着网购的兴起,80/90后消费观念的转变,形成了宅生活的消费方式,送货上门也成为了电商的普遍配送方式。送货上门,可以保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和便捷的体验,但配送员不断往返于商家与顾客之间,效率低,成本高。该模式下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电动车)无法达到冷链设施的要求,商家只能以泡沫箱加冰块的方式配送,对时效要求较高。适合家电等大型货物,瓷器等易碎物品,采购数量较大的产品。

2.5.2 客户自提

①公共储藏柜。

在国外,DHL的Packstation[4]和Amazon[5]的储物柜等的使用,已经非常成熟。在国内,丰巢、速递易等快递柜也在城市的小区和公共场所内广泛出现。这种模式能够在时间上为客户和配送人员都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还可避免投递失败和被他人冒领,有利于降低配送成本,取货过程完全由最终客户完成。但是对于场地和存储空间有所限制,自提柜设备和维护需要成本,便于终端数据的采集。

②网点/便利店自提。

在台湾,顺丰通过7-11便利店的配送系统,将货物配送到各个店铺,客户在离约定地点最近的便利店就可以取到购买物[6]。通过此种模式,存取方便,人工服务易于沟通,自提时间与店铺营业时间一致,方便了白天上班的客簦对于连锁店也是一种延伸发展的好模式。但是合作成本较高,需要连锁店留有空间存放包裹,增加连锁店员工的工作量。

③物业寄存。

客户直接在物业寄存点自提购买物和寄发物品。这种模式既方便了业主,也方便了快递公司,同时物业也有一定收益。物业更注重为业主服务,通过与快递合作,不仅可以增加利润,同时发挥自身优势为业主服务,更好地巩固社会关系。

3 总结

本文分析研究了生鲜全程冷链配送的各个阶段,为生鲜运营提供了多种实施方式,如下:

3.1 营冷链配送+电商+送货上门

冷链物流企业可通过此方式实现生鲜产品的运营,掌控整个配送活动,解决物流外包所带来的配送过程不透明、不可控的风险。同时,配送末端采用送货上门、保鲜过程便于追踪溯源,更加提升了终端消费者的满意度。

3.2 自营冷链配送+线上/线下+客户自提

生鲜运营商通过集中冷链配送产品至小区储藏柜、附近网点或者便利店,消费者凭短信提示或会员卡自行取货。全程冷链自营配送,生鲜农产品保鲜较好;通过实行集中配送,形成规模效益,配送成本较低、配送效率较高;当储物柜具有冷藏保鲜功能时,能给消费者带来个性化消费体验。

3.3 自营源产地+电商+第三方冷链配送+送货上门

生鲜生产企业自营的产品源产地,可以就地对产品进行保险加工,借助电商平台销售和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生鲜产品全冷链的运营。自营源产地更能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品牌的推广,有利于控制产品源头的安全。

3.4 线下销售平台+自营冷链配送+客户自提/送货上门

生鲜产品渠道商可通过该模式实现批发和零售的整合,由于渠道和集散地的优势,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为丰富的产品选择。

3.5 自营电商销售平台+第三方冷链配送+客户自提 / 送货上门。

电商平台运营商通过该模式召集分销商、农户等,在网络上集中进行销售,适合现在的网络购物趋势,更容易让消费者接触和接受生鲜全冷链的消费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生鲜运营商需要以自身的优势为基础,通过社会资源的优化和整合,为消费者提供最便利、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山.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提升 综合型配送商将成主流[N].上海证券报,2017-01-25.

[2]李馥佳.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述评[J].时代经贸,2016(7):30-37.

[3]汪旭晖,张其林.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框架、机理与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31-41.

[4]SILKE F,CLAUDIA E. Innovative Approaches in City Logistics:Alternative Solutions for Home Delivery[EB/OL]. [2013-12-04]. http:///fileadmin/archive/Deliverables/D4.3b_5.8_b_PolicyNotes/14684_pn8_home_delivery_ok_low.pdf.

篇7

自2002年9月成立至今,北京现代京城在中国的发展已步入第五个年头。在过去四年中,北京现代京城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其中,2003年803台,2004年2218台,2005年3131台。尤其是在中国叉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2006年,北京现代京城销售叉车4381台,同比增长近40%。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韩国本部的代表,韩国现代重工销售专务金钟振、建设装备本部工程机械事业部专务权敬烈参加了本届年会,并与北京现代京城的高层一起,总结2006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同时提出公司2007年发展的新计划。

迎来总部的支持

据了解,由于近两年北京现代京城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韩国现代重工也开始对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视,每年都会在其召开销售网络年会时派来代表。但与此前不同的是,本部决定对北京现代京城采取更为直接和实际的支持。

上任以来第一次参加北京现代京城年会活动的权敬烈表示,韩国本部已经认识到,中国的叉车市场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世界上很多有竞争力的公司都已经或正在进入中国市场。韩国现代重工将以全球化的形式在中国开展叉车事业,并依靠以往的经验,在这个市场上投入更多精力。

另一位本部代表金钟振告诉记者,韩国本部对北京现代京城2006年取得的销售业绩非常满意,已经承诺在2007年对北京现代京城提供一系列的技术支持,主要体现在品质和售后服务两个方面。品质方面主要是针对叉车产品本身,韩国本部将利用其先进技术和经验,对北京现代京城在国内的配套件供应商进行指导。售后服务方面则是协助北京现代京城培养售后服务的快速反应能力,包括在政策上,对物流企业的服务可以采取先修理再清算的做法;同时,对售后服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

完善商队伍建设

实现叉车的使用价值离不开销售,因此叉车生产商们十分重视对销售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尤其像北京现代京城这样实行国际通用制、本部不销售叉车的生产商更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李相祖一直强调商对北京现代京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原因。“正是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才使得北京现代京城3年内就排进了北京企业100强。”

2004年,李相祖出任北京现代京城总经理后,便立刻决定重新建立叉车销售渠道,发现、培养有潜力和更强销售欲望的叉车商,把最初50多家的商精简到30多家,增强商实力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销售业绩。

面对不断增加的商总数,北京现代京城2007年发展目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规范商制度,对商进行集中管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其规模采取差别管理,以便形成更加灵活的销售策略。

北京现代京城的这一做法得到了中联叉车公司总经理赵己铭的称赞。他指出,简单地重复建设对行业发展是没有好处的,而销售网络是进入叉车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国外,制是叉车销售主要的主要途径,但在中国,制的发展很不规范。而近几年国内叉车市场突飞猛进地发展。必然使得商和生产商意识到慎重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性。

不断挑战

有人说,2007年中国叉车市场的发展将迎来一个新高度。因为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国叉车销售总量为9.7万台,有史以来第一次接近10万台。这个数字足以让整个叉车行业为之兴奋,北京现代京城也不例外。“我相信,2007年这一市场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李相祖说,“去年年初我告诉大家,2006年北京现代京城要在中国市场完成4500台的叉车销售量,但实际上我们完成了4381台。不过今年我想再挑战一次,定下了5500台的销售目标。”

让李相祖没想到的是,不同于2006年自己宣布4500台年销售目标时商们怀疑的神情,当他在台上宣布2007年的计划时,台下在座的商表现出的不是惊讶,而是充满自信,似乎怀疑这个数目太少了。这样的反应也让他对2007年的发展更有信心。

同时,北京现代京城还把不断增加叉车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作为2007年的工作重点。

李相祖表示,以往中国叉车市场普遍存在的产品特点是价格低、油烟大,但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环保的注重,北京现代京城也开始研发一些环保性能更好的电瓶叉车。目前,电瓶叉车在中国的叉车市场占有率约为18%-20%,但这个比例可能会逐渐上升,今年预计将达到25%左右。

同时,现阶段的中国物流行业发展速度特别快,虽然其对叉车品种并没有硬性的要求,但有时会受到项目特点的影响,比如在食品、医药、烟草等行业的物流中心,内燃叉车正在逐渐被更清洁、稳定的电瓶叉车所替代。所以,完善的产品品种有助于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也有助于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为此,北京现代京城从2006年4月以来,陆续了07系列的CPCD40E(07)、CPCD50/60/70F(07)、HB10-35E(07)等叉车新品。

篇8

[关键词] 物联网特性;电商物流;可感知性;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F253.9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自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到物联网的雏形,即微型传输设备和感应设备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应用以来,物联网产业在20年的时间内通过研究者和从业者们对物联网技术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及各国政府给予的战略计划支持,得到了迅速而又有效的发展。在《2014-2015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中,我国的物联网产业截止至2014年底已经达到5800亿元的规模,其中应用场景最为丰富的则应属物流产业。物流行业在近年来的电子商务业务量井喷式的增长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在大规模电商业务量的前提下利用各种创新来持续不断地进行改善并输出优质的物流服务以获得顾客满意度的增长以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成为当下各电商物流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兴科技,其在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比人工和过往的其他设备以及网络都要更为精准和迅速,这种能力究其原因则是物联网自身可感知特性的体现。因此,研究物联网的可感知特性对电商物流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可以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之一,这也将会是电商物流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二、物联网的可感知性

回顾物联网相关的研究结果,物联网这一新型网络被认为是互联网的延伸。物联网的架构可以自下而上的分为五层结构[1],我国的学者们则对上述物联网的层级整合为采集和共享信息的感知层、传输和整合信息的网络层以及提供数据处理和智能服务的应用层[2]。过往的物联网相关研究结果对物联网的可感知性的含义解释都偏向于物联网的终端层面,并没有将可感知性这一特性纳入到物联网的整个架构体系来进行研究。笔者为了更好地归纳总结并给出自身对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含义的解释,遂从词义学的角度入手并结合整个物联网的架构体系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从“感知”一词的词义来看,“感知”在词典中的解释为“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脑中的反映”。可感知性应指生物主体可以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获取客观事物的相关信息并转化为信号传递到生物大脑中,再经由大脑处理后形成对该信息的意识。根据上述物联网的层级划分,物联网的感知层中含有丰富多元的感知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使物联网具备了获取和收集被嵌入物w的相关感知信息的能力,我们可以认为物联网感知层的感知设备使得物联网拥有了类似生物的感觉器官。除此之外,物联网的网络层利用新的网络传输协议和传导介质可以更高效且安全的传输各类由感知设备获取和收集的感知信息。信号传输介质、传输节点和网络信号模拟了生物神经传导中的神经传输介质、突触和电化学信号,这说明了物联网拥有类似生物但与之相比更加强大的类神经系统。最后,物联网应用层中的大型计算机设备可以将所有传输到中央服务器中的信息进行处理。而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其处理结果可以使所有数字化的感知信息转化为类似生物认知的信息,这使得物联网拥有了一个强大的“大脑”。上述对比显示出物联网可以模拟出生物可感知性并与之相比更为强大。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应是一种类生物特性,它可以使物联网模拟生物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并呈现出强大的类生物感知性,即物联网可以收集和传导连接在网络中的各类主体的感知信息并对这一信息产生认知。

三、电商物流满意度

满意度主流的模型是Oliver提出的期望不确认模型[3],该理论认为顾客产品质量超过顾客期望的数值越高,则顾客获得的满意度越高。物流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其满意度的高低应取决于服务质量以及顾客对该服务的预期。在顾客预期未知的前提下,其服务质量越高,满意度则会越高。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型是由Bienstock在前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出Expand LSQ模型,该模型包括订单程序、物流信息、人员沟通质量、问题处理、可获取性、准确性、订单完整度、及时性等8个维度[4]。电商物流作为物流的一种特殊业务,其服务质量也应是决定其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测量其服务质量的维度也应与测量物流服务质量的维度在大体上相同但也存在少许不同。在电子商务的情境下,物流订单的下达是由电商卖家进行操作的,供货能力也主要取决于电商卖家,因此订单程序以及可获取性这两者皆不可作为电商物流服务质量的测量维度。除此之外,能否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便利和适合的收货服务也是决定电商物流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便利性应成为电商物流服务质量的测量维度。由此可知,在顾客预期不变的情况下,电商物流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电商物流的服务质量,即电商物流的服务质量越高其满意度也越高。而衡量其服务质量的七个维度,即物流信息、人员沟通、问题处理、准确性、订单完整度、及时性和便利性的高低也决定了服务质量的好坏,我们可以认为上述七个维度是影响电商物流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四、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满意度的影响

物联网的可感知性主要是对物流服务流程产生影响,下文便从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如何影响电商物流的服务流程及其服务质量,进而影响其满意度来进行论述。

(一)便利性

电商物流的便利性是指电商物流的客户能否在该次服务流程中感受的便利程度。客户判断其便利程度主要依据该电商物流服务商是否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收货方式以及包装等差异化服务。在物联网环境下,网络获取并存储了大量的用户行为习惯和行为偏好,而这些信息在经由大数据的分析之后可以形成对某一用户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具体行为的预测。该预测可以帮助电商物流服务公司更好地为客户选择更适合其收货的具置和具体方式,这使得电商物流服务流程中的配送流程显得更加的人性化,并由此提升了该用户对电商物流服务的便利性的评价。上述情况说明了物联网利用其可感知性的特性对未来感知信息产生了认知,并模拟了生物对未知事物的感知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的便利性起到了正向提升的作用。

(二)准确性

电商物流的准确性是指电商物流企业是否准确地将特定数量货物送到指定收货人的手中。能否规避掉件和漏件的风险将会决定客户对电商物流准确性的评价。物联网可以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扫描设备及其强大识别能力使其具备生物视觉感官的功能。这一强大的视觉能力可以在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流程中全方位地核实到快件的数量以及识别其交接对象的正误。这使得物流服务流程中的交接环节得到了优化并提高了准确性。由此可见,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的准确性起到了正向提升的作用。

(三)完整性

电商物流的完整性是指电商物流企业在物流过程中是否无损耗,客户对于完整性的评价则会根据快件的损耗程度来进行评判。上述物联网的视觉能力所带来对快件内外部识别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出其损耗的情况。除此之外,物联网基于其可感知性的特性利用丰富的传感器和气味探测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使其具备生物的触觉,味觉以及嗅觉感官的功能。在电商物流的服务流程中,物联网可以通过上述类生物感官反馈中的认知信息来判断快件是否即将出现损坏并根据当下情况及时提供调整方案以便于电商物流服务方针对该情况做出调整。该方法优化了搬运和仓储等服务流程,提高了快件在服务流程中无损耗的概率。这也正说明了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的完整性起到了正向提升的作用。

(四)及时性

电商物流的及时性是指电商物流企业是否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货物送达至收货人手中。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物联网具备的类生物感官功能可以使电商物流各环节变得更加智能化,并使整个服务流程变得更加迅速。除此之外,物联网基于其可感知性的特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物联网具备了生物的空间感觉感官的功能,即物联网可以对空间位置产生感觉,明确所处的位置。利用这一功能,物联网可以准确判断物流运输工具所处的地理环境信息准确的掌握,并通过该信息规划出最优化的运输路线。这也说明了该功能优化了整个运输流程并提高了运输的速度以及电商物流的及时性。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的及时性起到了正向提升的作用。

(五)物流信息、人员沟通和误差处理

电商物流的物流信息、人员沟通和误差处理是指电商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的丰富和准确程度、客服人员的沟通质量和误差处理的效果。客户对这三个维度评价将会根据电商物流流程中的客户服务的好坏来进行评价。语义分析软件和情绪探测技术可以使物联网具备类似生物听觉器官的功能。结合上述提及的物联网视觉功能中的表情辨识技术,基于这两种技术的智能机器客服将会应运而生,客户可以得到更人性化的客服服务。在误差处理的过程中,基于各种类生物感官功能所对应的可嵌入式芯片可以更方便查找错误快件的去处。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基于物联网的可感知性所产生的各种类生物感官功能都起到了优化售后服务等非实体配送服务流程,使该流程中的任何环节变得更加的人性化。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的人员沟通和误差处理起到了正向提升的作用这一结论。而在物流信息这一维度上,物联网基于其可感知性的特性使其具备了各种类生物器官并带来多样化和精确化的信息。丰富的信息可以使客户能够全方位的了解自己快件的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的物流信息起到了正向提升的作用这一结论。

综上所述,物联网的可感知性是通过模拟生物的感觉器官并通过这些类生物感官的特性和功能来优化电商物流的服务流程,这使得衡量电商物流服务质量的七个维度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而电商物流服务质量是决定电商物流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我们可以J为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的满意度有正向提升的作用,该影响机制由上图进行说明。

五、总结及建议

本文立足于当下快速发展的电商物流行业和未来具有巨大潜力的物联网行业,选择电商物流的顾客满意度以及物联网的可感知性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研究对象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给出了本文对物联网可感知性含义的理解和阐释并总结了电商物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论述物联网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服务流程起到的优化作用,推导出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根据该影响机制,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该结论也为今后电商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若干启示。

(一)物联网的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服务质量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当电商物流企业引入物联网技术时,物联网技术所带来的可感知特性使物联网可以模拟出比类似生物感知但更为强大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起到对配送、运输、仓储、售后服务以及信息服务等环节的优化作用,进而达到提升服务质量的七大维度的效果。该结论有如下启示,电商物流企业理应积极地引入物联网技术,利用可感知特性优化原有的工作流程,并持续为消费者提供物流时间更短、收货方式更人性化、风险更小、服务态度更好、售后更完善、信息更充足的物流服务。此外,可感知性主要体现在收集感知信息并产生认知信息这一方面,电商物流企业应利用该特性产生的信息,积极引入这一来自于企业系统外部的负熵,消除企业因正常运转自发产生的正熵,从而使企业可以持续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服务质量的提升正是这种企业进步和发展的体现。

(二)电商物流的服务质量对电商物流的满意度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满意度取决于人们对产品的预期效用和产品的净效用,并受到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影响。本文为了突出研究重点,假设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不明显且金钱所产生的负效用对所有人一致。因此,产品的满意度取决于产品的质量,而当电商物流服务被视作一种产品时,其满意度理应取决于服务质量。该结论证实了“服务质量好,顾客便会满意”这一常理的正确性。但本文得出这一结论同时也剖析了在电子商务情境下,其物流服务质量体现在哪些方面。电商物流企业可以根据本文的结论,从提升物流的及时性、完整性、便捷性、准确性、误差处理、人员沟通以及物流信息等方面入手,以此提升电商物流的满意度。

(三)物联网的可感知性通过电商物流服务质量的中介作用对电商物流满意度起到正向影响作用

根据预期不确认理论,满意度仅和产品质量以及顾客预期相关。可感知性自身作为一种物联网特性并不能直接决定电商物流的满意度,但他可以对电商物流服务质量起到的正向影响作用,这一影响作用提升了电商物流的服务质量。而当服务质量提升时,电商物流的满意度也随之得到提升。该结论证实了可感知性对电商物流满意度起到正向影响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电商物流企业利用物联网特性的方法。电商物流企业在利用物联网可感知性时,应该着重于通过该特性弥补自身服务质量上的弱点,解决当下存在的服务问题,而不是仅仅在形式上利用这一特性。在对这一特性有的放矢的利用下,才能真正起到提升满意度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Strategy ITU, Unit P. 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 The internet of things[J]. Geneva: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2005

[2]李航,陈后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科技论坛,2011,1(1):81-85

篇9

[关键词]区域;物流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152-02

1 开展区域物流技能竞赛的必要性

1.1 苏州物流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一个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简单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区域的物流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不同;二是不同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设备不同;三是不同区域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制度不同;四是不同区域物流人才的供给不同。结合以上四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不同的区域其物流产业势必发展状况不同。苏州地处中国区域经济的重心长三角之中心,该区域是典型的两外的城市――原材料产地在外地,产品销往的是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个国家。目前苏州市已建立起了陆运、航运、铁运三方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因此,苏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目标为:以区域物流为重点,以国际物流和市域物流为重要补充,着力打造与苏州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相配套的,以港口物流和保税物流为主体、以市场物流为补充的,具有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的物流经济体系。

1.2 区域内职业院校物流专业设置具有相似性

经调查研究发现,苏州区域共有十八所高职院校及四十五所中职学校,绝大部分院校都开设了国际物流和物流仓储配送两个专业方向,物流管理专业设置很类似。比较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及实验实训室会发现也大多相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各院校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

1.3 物流技能竞赛的实施过程更适合在区域范围内展开

2009年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高职院校物流技能竞赛,2010年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办了一次面向高职、中职师生的物流技能竞赛,2010年在天津,中职物流出入库管理项目正式进入国赛,至此物流技能竞赛中高职都有了物流技能竞赛项目,并且在2011年即将举行的中职全国物流技能竞赛项目上,又增加了叉车驾驶及国际商务单证两个项目。在国赛的推动下,各省、市也纷纷展开了类似的物流技能竞赛项目。应该说,通过物流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不但掌握物流操作技能而且具有物流管理技能,提升高职学生物流管理综合运用能力和业务操作的熟练程度,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在实施物流技能竞赛过程中了暴露了很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全国的职业院校围绕国赛的比赛项目及内容来训练,有悖于物流业跨部门、复杂性特点。

2 在苏州开展区域物流技能竞赛的可行性分析

2.1 优先发展现代物流等服务性产业的政策,是开展物流技能竞赛的驱动力

2001年苏州市政府就委托上海同济大学规划了《苏州市物流发展规划》,2007年《苏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的实施意见》中再次将物流业作为生产业提到突出的位置上来,2010年年底,通过的苏州市十二五规划中,再次将商贸物流业作为重要产业大力发展,预计2015年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将达到2800亿元。

2.2 良好的物流专业建设基础条件,为开展物流技能竞赛提供了保障

一方面,苏州市拥有超过3.17万亿元的年物流量,共有物流及相关企业近万家,苏州物流在总量上占江苏省物流行业比重的33%左右,2010年苏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3亿吨,比上年增长33.5%,集装箱运量364.4万标箱,已建有苏州物流中心、传化物流基地等十大物流中心、基地等物流基础设施。这一切为物流专业人才提供了巨大需求,进而为物流专业建设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苏州各职业院校有物流专业在校生近万人,每年毕业的物流专业学生也有数千人,各学校也培养与引进了一大批物流专业教师队伍,各学校纷纷投入巨资,建有物流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为开展物流技能竞赛提供了保障。

2.3 公共物流实训基地的建立,是开展物流技能竞赛的平台保证

从2007―2010年,苏州经贸学院先后投入800万元,建立江苏省电商与物流省级实训基地;2010年苏州技师学院,投入200万元建设苏州现代服务业物流专业实训基地;2010年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投入近1500万元,建立苏州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实训基地;2009―2011年,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投入近800万元,建立国家级物流实训基地;2007―2010年,太仓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投入近300万元建设了苏州服务外包物流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的先后建成,极大地提高了苏州市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为在苏州区域范围内开展物流技能竞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 在苏州开展具有特色的物流技能竞赛的思路

3.1 建立四位一体组织保障体系

从2010年始,由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在中职层次上举办了两届苏州市物流技能竞赛活动,但从效果上看,不太理想,一是比赛内容单一,二是没有实效性,三是参与面小。主要原因是比赛纯粹是为了进一步参加省赛、国赛,同时缺少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要在区域内开展物流技能竞赛活动,首先应该建设一套完善的、强有力组织体系,笔者认为应是这样一种组织结构:

(1)以苏州某物流中心为平台,开展不同岗位物流技能竞赛

苏州已建有以保税国际物流为主要业务内容的苏州物流中心,以港口物流业为主要业务内容的太仓物流中心,以运输配送为主要业务内容的传化物流基地,以商贸物流为主要业务内容的东方丝绸物流中心等10多个物流中心。可以以此为平台,开展不同物流职业技能的竞赛活动。

(2)以就业、升职为开展物流技能竞赛的最终目标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如果在竞赛中表现好,立即能被企业高薪录用,企业职工竞赛成绩突出,立即升职,这样的技能竞赛将会很有吸引力,也会达到技能竞赛的目标。

(3)学生、企业职工广泛参与的比赛

物流技能竞赛不能只有学生参与,只有企业的职工与学生同台竞技,才有可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去训练,促使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的实现。

(4)构建企业、学校、行业、政府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

在体系中企业是核心,政府、行业是组织者、领导者,学校是主体参与者。

总之以苏州公共物流实训基地为平台,以某企业为核心,由行业、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由企业职工、学校师生广泛参与,以就业、升职或经济利益为目标的组织体系才是开展区域物流技能竞赛的有力保障。

3.2 形成与区域产业相吻合的物流技能竞赛方案

根据苏州物流产业特点,苏州高技能物流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岗位:一是国际物流活动所需要的货贷、报关、报检人才;二是物流中心、制造企业仓库管理所需要的会驾驶叉车的仓管员、理货员;三是商贸、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采购、生产计划、物料控制等会熟练操作ERP系统的人才。

因此,制定物流技能竞赛方案一定要围绕上述三类物流人才需求进行,也就是说在苏州开展物流技能竞赛要从以下三个项目进行。一是国际商务单证缮制。该项目内容为会识别、填写、传递整理国际物流过程中所涉及的报关单、提单、报检单、商业发票、合同、产地证、保险单、装箱单等各种进出口商务单证。二是物流设施设备操作。苏州制造业非常发达,货物的进出都是单元化的,即用托盘化,因此必须用叉车、堆高机等装卸搬运设备,同时要用手持终端等设备采集物流信息。三是物流信息系统的操作。现代物流不同于传统物流之处在于是用物流信息系统来管理物流活动,并与企业财务、人力资源等信息集成,最终形成ERP,因此能否熟练地理解并操作某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特别重要。

4 确定具有区域特点的物流技能竞赛绩效考评方案

目前,以参加省赛、国赛为目的的物流技能竞赛活动搞的是轰轰烈烈,但是学生终究掌握了多少赖以谋生的技能,为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有多大促进,值得商榷。教育部门只是简单的用积分来考核各学校这种考评方式,严重损害了技能竞赛当初的目的。所以现有的物流技能竞赛绩效考评办法必须改变,在制定区域物流技能竞赛绩效考评方案时,建议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泛。技能竞赛不是将几个优秀的学生集中起来,强化训练,然后去获名次。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掌握本专业的技能,从而提高就业机会,为未来谋生打下基础。有些专家也提出来,职业学校在区域范围搞技能竞赛最好采用抽取的办法来确定参加比赛选手,这样就能迫使学校去全面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二是行业、企业是否参与。每次技能竞赛项目的开展,要看是不是企业组织发起的,企业参与的深度如何,没有企业参与的技能竞赛就不要搞了。三是企业、社会的评价。参加技能竞赛,成绩当然是主要的,还要看其他方面,比如,精神面貌、行为举止等,要看社会对学校、对学生的认可度。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电子消费 网购 前景分析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创造的新的商业模式即电子消费不止打破了传统商业模式中的时间、地域、环境等的限制,同时能够使消费者尤其是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极强的大学生更方便地进行消费信息搜集和产品获取。其中电子消费广义上讲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人们在虚拟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工作、生活、娱乐消费等等。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嘣龀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全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中国的电子消费已经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7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

为具体分析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消费问题,特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调查分析的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第三部分是调查总结与分析,第四部分是问题及解决对策,第五部分是前景展望。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形式,对各年级在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达到较为详细的了解当今大学生的电子消费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9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5份。统计结果以此数据为本次调查报告的最终数据。此次调查问卷《大学生电子消费现状调查表》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年级、性别、家庭所在地等基本信息;二是生活费、电子消费支出、电子消费频率等电子消费总体状况的调查;三是电子消费方式、途径、对电子消费的态度、满意度等等较为详细的调查。

(二)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收回的195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中,男生为98份,女生为97份,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比例。再从家庭居住地情况来看,内地和沿海地区学生比例大约为57.44%和42.56%。月消费500以下的同学占4.62%,月消费在500到1000元的占47.18%,月消费在1000到1500占36.41%,月消费1500以上的占11.79%。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电子消费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有电子消费经验的17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90.26%;没有但也有愿意尝试电子消费的有1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18%,没有在电子消费的经验而且不愿意尝试的有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56%。电子消费既方便又快捷,既有丰富的商品和服务,并且十分的节省时间,只要有一台能接入网络的电子设备,无论是手机或者电脑,都可以极其便捷的享受现代的娱乐生活,再加上商品和服务比起传统商业模式而言相对便宜,所以追求高效并有个性化的大学生越来越欢迎电子消费。

(二)电子消费的主要类型

本次调查表明,有电子消费经历的学生中,经常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以生活娱乐的需要为主。参加调查的大学生有62.56%的同学常购买服装、鞋子等;学生的44.62%经常购买零食、小吃等食品类商品;经常在美团网、拉手网等等各种团购类网站进行聚餐、旅游、ktv等娱乐消费的学生大约有57.95%;大概有30.26%的同学也喜欢在网上进行各种化妆品的消费;上述四类消费说明传统的“吃穿用”市场已经不能满足同学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而电子消费的兴起则给予同学们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多的消费项目。大约有12.31%的学生经常购买课本、书籍(包含在像起点中文网等各种连载小说类网站以充值方式阅读电子书籍);大学生33.33%的人在网上购买手机话费、软件、游戏充值等虚拟商品和服务,还有18.46%的大学生的会经常购买数码产品、小家电等等。

(三)电子消费的途径

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电子消费途径分别是淘宝网(82.56%),天猫(47.69%),京东商城(23.08%),当当网(12.31%),亚马逊(7.69%),美团网(25.13%),糯米网(10.77%),拉手网(9.23%),也有很多同学正在使用滴滴打车等结合微信之类手机移动平台的服务项目。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首选的电子消费途径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网站。在每个类的网站,大学生的选择都集中在一些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的网站。这种现象反映较为明显的是小商品网购市场,淘宝网和天猫商城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其他网站,有大约82.56%的同学都经常在淘宝的平台上购物,并且天猫商城是淘宝旗下的B2C网站,在原淘宝商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天猫,其很大一部分客源都是直接来自于淘宝网,所以淘宝网在电子消费市场中的寡头地位是很明显的。如今电子消费市场准入门槛已经在逐步降低,很多企业可以竞争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消费者聚集程度高,反映在大学的调查表明,只有那些排在了前几名的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声誉才高,才可以吸引到人流量的绝大多数,然后达到了更多客户所需的规模,企业才能发展,才赢得了最后的成功。

目前值得注意的是本地服务类团购网站和依托手机平台的电子服务类项目正越来越受大学生欢迎,当今大学生课余时间无论是聚餐、KTV还是去周边景点旅游,都喜欢参加本地团购网站的活动,团购行业发展短短几年,已经实现了极大的成功,商家们纷纷在网站推出自己的活动,并且对比传统消费模式更是给与一定的折扣以吸引顾客,便捷的支付手段、优惠的折扣和对于这种电子消费的新鲜感也让大学生踊跃体验;如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掌上网络平台的兴起,也使传统网络平台上的电子消费行业向手机转移,再结合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产生了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手机平台的生活服务,无论是周围各个超市的优惠券、餐厅的优惠活动、出门打车,甚至是交水电费、煤气费都可以在手机上通过关注微信获取相关信息并消费,目前大学生群体正是手机平台的重要目标群体,在手机终端的消费也日益提高。

四、问题以及措施

(一)支付安全问题

由于电子消费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安全的支付交易,大多数的交易是在支付宝、财付通等支付平台的支持下进行,这必然使得高校学生必须关注支付安全,如有遗失、网上银行密码泄露、电脑有病毒或者被黑客盗取银行卡信息等,这些情况确实是电子消费的重要隐患。虽然根据本次统计调查的结果,在校大学生大多在虚拟平台上只消费价格便宜的商品或者服务,而且只有10.77%的同学表示曾遇到过支付安全的问题,但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支付安全来说也应该是电子消费的前提。据很多同学反映,他们经常使用的支付平台所绑定的银行卡并不是专门办理的,卡里只留下少量金额用于电子消费,而是平时经常作为存放生活费甚至学费使用的银行卡。这样的话,一旦被盗取,那么损失很可能是一学期学费或者大量的生活费,这也是学生群体所不能承受的。

2013年,360安全中心的《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安全发展趋势》指出,木马、钓鱼欺诈网站是中国网民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其中钓鱼网站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12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截获新增钓鱼网站87.3万个(以Host计算)较2011年增长73.9%,钓鱼网站的云查询拦截数量为81.0亿次,较2011年增长了273.3%,是同期挂马网页拦截量的近200倍。可以看到支付安全性已经越来越成为相当严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广泛征求意见,出台内部自我的管理机制,为企业和消费者的交易做出安全的保障。

(二)物流问题

电子消费其最大的特点是快速便捷,在决定电子消费产业的发展上面物流起着至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57.44%的受访者在选择进行电子消费之前比较关注具体的物流情况,而更有62.56%的受访者表示在以往的消费中曾出现物流缓慢甚至运送中物品损坏的情况。

快递业随着我国快速的电子消费产业发展而日益兴旺,快递作为电子消费购物的主要渠道,承担着消费者和线上商家之间的桥梁作用,为了规范物流业的发展,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物流行业应强化服务质量培训教育,正确认识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建立完善的服务补救机制。通常在服务不满意的顾客中只有4%会直接对公司讲,不满意的顾客将把他们的经历告诉10~20人;抱怨得到解决的顾客会对5个人讲他的经历。但4%抱怨的顾客比96%不抱怨的顾客更可能继续购买;如果问题得到解决,那些抱怨的顾客中将有60%会继续购买;如果问题得到尽快解决,这一比例上升到95%。因而,物流企业要重视客户的意见,进行及时的服务补救。

服务补救策略包括:跟踪并预期补救良机。主动地查找潜在的服务失误。最有效的补救就是要授予员工解决问题的权力,承认问题的存在,向顾客道歉,并将问题当面解决。完善的物流体系是适应快速的网络交易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电子消费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为了加大力度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物流企业的规范必然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也日益成为电子消费产业顺利发展所需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本次调查中大概有32.31%的同学表示曾经在进行电子消费中个人信息被泄露,从而接到推销电话、短信,甚至是诈骗电话等等。

根据《2013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整体上,我国信息安全环境不容乐观,有74.1%的网民在过去半年内遇到过信息安全问题,总人数达4.38亿。手机垃圾短信/骚扰短信、骚扰电话发生比例仍然较高,在整体网民中发生比例分别达59.2%、49.0%;其次为手机欺诈/诱骗信息,发生比例为36.3%;再次为手机恶意软件,发生比例达23.9%;其它方面,假冒网站/诈骗网站发生比例为21.6%,中病毒或木马发生比例为17.6%,个人信息泄露发生比例为13.4%,账号或密码被盗发生比例为8.9%。信息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影响较大。遭受安全事件的人群中,50.4%的人认为“花费时间和精力”,有28.2%的人学习或工作受到了影响,13.1%的人重要资料或联系人信息丢失,还有8.8%的人经济受到了损失。过去半年因电脑网上购物发生安全问题的网民数占整体电脑端网民的4.0%,影响人口达2010.6万人。因电脑购物发生安全事故人群中,发生较多的是遇到欺诈信息,发生比例达75.0%;其次为假冒网站/诈骗网站,比例为60.7%;其它方面,个人信息泄露和账号密码被盗分别为42.9%、23.8%,中病毒或木马的情况为22.6%。

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往往仅仅是骚扰电话或短信,也没有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个人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来违法犯罪所造成的后果会相当严重,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更多的需要我们自身的谨慎;政府也需要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现今层出不穷的泄露个人信息的违法活动得到遏制。

五、大学生电子消费前景展望

在当今全球范围内,电子消费行业正在以迅猛的发展和前所未有的速度,不但使人们以前习惯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颠覆性变化。同样地,电子消费对我国当今综合国力的发展、社会各产业结构提质增效的改革,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综合来看,大学生电子消费具有以下几个趋势。

(一)电子消费的普遍化

我国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将日臻完善,三网合一潮流势不可挡,高速宽带互联网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移动通讯将成为进行电子商务的主要媒介。电子商务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和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电子消费企业将取代单纯依靠“网站加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的方式,网络消费将从网络提供商的虚拟平台,过渡到企业经营的核心业务流程,进一步发展的电子消费模式也将更具互动性和实时性。针对个人生活娱乐而言,电子消费涉及到的深度也将不断扩大,比如说各种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接入网络的数码产品等等,利用数码终端来提供数量丰富而且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和服务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

(二)电子消费的特色化

电子消费行业的特色化趋势将开发两个方向,首先是信息的定制,如今流行的以微信为代表的手机终端的应用为互联网定制信息提供了可能,同时也预示着巨大的商机,比如目前在大学生别流行的以《万万没想到》、《不吐不快》、《暴走漫画》等为代表的各种特色短片、视频、漫画,从这些产品中衍生出来的广告、周边等更是构成了极大的文化产业,消费者不仅可以定制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资讯,而且还会使每个人能够参与到各种相关讯息的创意设计、生产、传播过程中。第二个是需要个性化的实物商品,电子消费行业利用信息的快速传递从而能够及时获取大学生的消费意向,从而使消费者的喜好能迅速传递到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因此,对于所有面向大学生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活动,可以提供丰富的个人特色服务是未来电子消费行业的发展趋势。

(三)电子消费的前沿化

一种新的商品或服务能不能很受消费者欢迎,能不能创建一个热销的局面,事实上,在前期的开发阶段就已经被基本决定。因为,如果一种新上市的产品或服务可以匹配或引领消费潮流,所以毋庸置疑,这款产品或服务一定会被消费者追捧,这一特点早就已经在许多以工业设计为导向的行业,如家电、汽车、IT数a等行业被无数次证明。

如果具体到市场上的产品,我们可能会更清晰,比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来自日本索尼的walkman音乐播放器一经上市,立刻成为当时全世界青年争相购买的产品,享有全球声誉,引领了当时流行音乐产业的大变革。而目前电子消费行业深受大学生这一最年轻、最乐于体验最新的商品和服务的群体欢迎。所以,一款新的商品或服务一定会首先在电子消费平台上推出,并赢得年轻群体的欢迎,以便在未来可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

[2]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安全发展趋势[R].北京:360互联网安全中心,2013.

[3]张春霞.论物流企业如何改进服务质量[J].商业经济,2005(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