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武装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1 11:2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层武装工作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层武装工作经验总结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民兵组织建设政策规定,着眼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规模调整转型,按照统筹规划、建用一致、突出重点的思路,以深化“模块化编组,积木式组合”编组方法为抓手,着力优化结构布局,编实建强重点分队,规范组织程序,不断强化基层建设,积极适应打赢信息化战争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提高民兵组织建设质量,增强全县民兵战斗力。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应急队伍建设。重点解决全县四类应急队伍建设,即:反恐维稳分队,由民兵应急大队担任,135人;抗洪抢险分队(2个),由工兵连和舟桥分队担任,170人;森林扑火分队,由林业局组建担任,45人;抗击冰雪分队,由达连河镇、道台桥镇和愚公乡各组建30人担任,共90人。各分队要确保干部齐备、专业对口、装备配套,保证人员在位率、出动率和装备器材配套率。

(二)加强人民武装部和民兵营连建设。基层武装部和民兵营连是民兵组织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人民武装工作和专职人民武装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办号)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号文件问题的通知》(军号)精神,民兵营连建设按照《基层民兵营连正规化建设标准》抓好落实,下大力巩固乡镇武装部机构,配齐、配强专职武装干部和民兵骨干。县人武部将结合组织整顿情况对各单位进行检查。

(三)加强民兵信息网建设。各乡镇、各单位在严格落实规定基础上,在辖区范围内合理设置民兵信息网点,培养选拔素质高、政治可靠、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民兵信息收集工作,保障全县民兵信息网畅通。

(四)加强民兵组织整顿与征兵工作结合。一是明确民兵编组条件。28岁以下退出现役的士兵和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以及35岁以下选定参加专业技术分队和对口专业分队人员编为基干民兵;其他18周岁至35周岁符合编组条件的男性公民,编为普通民兵。二是提高编兵“三率”水平。民兵出入队比例要控制在10%以内,预编民兵专业对口率、转业退伍军人比例和经训率要分别达到85%、50%和90%以上。三是加强平时征兵准备。征兵难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加强平时征兵准备尤为关键。各单位要切实把“一季征兵、四季准备”落到实处,结合民兵组织整顿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调查摸底,掌握本单位应征青年的数量和质量情况,为征兵工作打好基础。四是抓好民兵组织实力统计、预备役登记和兵役登记工作。要深入村屯、厂矿和企事业单位,认真清理核对有关数据,要在普遍登记的基础上,指定专职人员,采取多种措施,着力解决信息不准确、人员底数不清问题,为编组工作和兵员动员打牢基础。

三、实施步骤

(一)筹划准备阶段(4月10日至15日)。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民兵组织整顿工作文件精神,组织基层武装部长参加业务培训,掌握规定要求,组建领导机构,开展宣传教育,组织调查摸底,制定本级方案,部署安排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16日至30日)。全面贯彻落实民兵整组工作方案,各级领导和专武干部要深入村屯,全面细致地展开工作,认真进行政治审查,把握好出入转队人员比例,搞好思想教育与人员集中点验,组织入队宣誓,确定参训对象等工作;县人武部将深入基层进行检查指导,及时纠正偏差,推广经验做法。各单位组织整顿方案计划、各分队编组落实情况和整组总结务于4月25日前报县武装部。

(三)检查验收阶段(5月1日至10日)。各单位将民兵编组情况、退伍军人登记和民兵组织实力按规定要求上报,组织集结点验演练,做好迎接上级“成建制拉动、全要素点验”的整组检查验收各项准备工作。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县民兵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各单位要针对民兵组织要求标准高、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入领会上级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制定方案,周密组织部署,协调有关单位密切配合,集中时间、人员和精力,严格按照程序、内容和要求组织实施,狠抓工作落实。

篇2

2020年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实施方案

各乡、镇人民x,县直有关单位,x经济开发区:

根据市委、市x和x军分区关于做好xxxx年度民兵组织整顿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将我县xxxx年民兵组织整顿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强军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国防动员部、省军区关于后备力量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科技兴军,立足精准建设、精细管理、精确动员,紧贴职能使命任务,坚持党管武装,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民兵动员准备,不断提高民兵应急应战能力。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民兵组织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县x、县人武部决定,对x县民兵整组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x任组长,县人武部部长x、县人武部政委x、县x办公室副主任x任副组长,县人武部军事科科长x、军事科参谋x为成员。主要负责民兵整组工作的研究部署、检查指导和督促落实。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阶段(x月x日至xx日)。开展潜力调查,安排部署工作,学习上级有关文件,拟制工作计划,层层动员部署,搞好宣传教育、组织业务培训,抓好试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组织结构和布局的规划。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x月x日至x月xx日)。按照计划、方案和规范的程序、方法,调整民兵组织,进行政治审查,确定出入转队,调配民兵干部,组织集合点验,健全有关制度等。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x月xx日至xx日)。组织对所属单位逐一进行检查,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单位进行“补课”;x月中旬,迎接军分区检查验收;x月下旬,组织第一批民兵到市民兵训练基地进行训练。

第四阶段:总结上报阶段(x月xx日至x月底)。各单位进一步健全日常制度,对民兵组织整顿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上报有关资料和工作总结,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进行工作“回头看”,并做好国防动员部、省军区检查验收准备。

四、工作重点

(一)扎实摸清底数。深入工作一线,对辖区内符合入队条件的适龄青年、军地通用专业和高科技人才、各军兵种退伍转业军人的数量、专业和分布情况以及军地通用装备潜力情况,逐类逐项搞好调查摸底、核查核实、登记统计,做到队伍现状清、编组潜力清、组建需求清,为精准建设、精细管理、精确动员提供有力支撑。

(二)严格组织布局。基干民兵按照“三沿三重”的总体思路布局组织建设,推进基干民兵由户籍地编组向属地编组、由传统领域编组向高新产业领域编组、由单纯人员编组向人装结合编组拓展;结合民兵调整改革转型,采取“任务需要继续纳编、压缩规模择优选编、平衡负担跨区联编”的方式,对有“十三五”组建任务的地域和单位原有民兵组织,继续按需纳编;对专业重叠或不符合新时代要求且超过组建任务需要的民兵组织,择优选编;对任务地域相对集中、兵员装备落实负担重的,在相邻乡镇、村(社区)分担调整落实,确保专业布局有体系、力量落实有支撑。

(三)编实建强队伍。按照新下达普通民兵x.x万人、基干民兵xxx人(其中应急xxx人、专业xxx人、特殊xx人)的组建任务和新的基干民兵分队人员编制表,紧密结合担负的使命任务,重点编配能长期保持在岗在位、便于领导管理、能够参加训练、可以随时遂行任务的人员,解决好“贴牌”编建、扎堆编兵、交叉编组的问题。基干民兵中党员、转业退伍军人、专业技术人员对口比例达到xx%、xx%、xx%以上。

(四)规范编建秩序。实行严格的基干民兵编兵单位准入制度,非公有制企业编建基干民兵组织,标准条件必须严格,从党组织健全有力、军民融合程度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良好、符合服预备役条件人数达到xxx人以上的企业中择优选定,其他非公有制企业中符合条件人员,择优编入县或乡镇基干民兵队伍,坚决杜绝安保队伍与民兵组织混编合编。按照单个预编人员、预备役部队、民兵、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的顺序,统筹抓好编组。严格落实民兵预备役人员“一人一卡一号”(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实行信息化精细管理,实时掌握民兵编组、训练、管理情况,防止一兵多编、编训不一、训练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现象。

(五)抓好基层建设。坚持把基层武装部和民兵营(连)部作为开展民兵工作的“主阵地”,把人武部正规化建设的成果向基层拓展延伸,不断提升基层建设水平。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青年民兵之家、国防教育基地等载体,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深入宣传新时代民兵调整改革精神,宣传民兵组织整顿工作的重大意义,从而增强民兵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打牢民兵思想政治基础。要健全组织机构,大力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配,确保基层建设稳步发展。要选好配强干部,充分发挥党管武装、党管干部的作用,积极协调地方组织、人事部门,抓好专武、民兵干部的选拔、配备、考核、培训和管理。

五、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把民兵组织整顿工作作为第一季度的主要工作之一,列入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周密计划,统筹安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迅速成立领导组织机构,集中主要精力,抓好工作落实。要认真组织学习传达民兵整组相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文件精神实质,熟记各项政策规定和要求。同时,要把进一步组织学习近平几年来各级关于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的一系列文件、法规作为整组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政治教育计划。通过学习,深化民兵预备役人员对民兵整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为高标准抓好工作落实奠定基础。

(二)狠抓整组质量。在组织整顿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国防动员部《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实施办法》、省军区民兵调整改革主要内容和x市“十三”五期间后备力量建设相关文件精神,把解决重点问题与促进民兵组织落实有机结合起来,贯彻改革创新的精神,树立质量意识,注重整组效果,摸索总结切实可行的经验,确保民兵组织建设落到实处,推动民兵预备役建设创新发展。

篇3

Abstract: Aiming at the fact that the budget making was imperfect and casualness executed, the budget adjustment and funds accounting calculation were not standardized in the equipment maintenance cost management,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maintenance cos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S. experience of its equipment maintenance cost management work.

关键词: 装备维修管理费;规范化管理;美军经验;启示

Key words: equipment maintenance cost;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U.S. experience;inspiration

中图分类号:E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309-03

0 引言

理论与实践表明,提高维修技术,加强维修管理,是使部队装备达到较高战备水平和保持较强战斗力的重要途径[1]。外军把装备维修看作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甚至认为,修复损坏的装备,对作战的实施与结局具有决定性影响。而装备维修管理费作为维护、修理和管理各类武器装备并使之经常保持良好状态所需的经费,其科学规范的管理及使用直接关系到装备维修工作的实施效果。

在世界军事强国中,美军的装备经费管理就规模、理论性、成熟性、综合性和先进性等方面来说,都是最好的。分析美军装备经费管理特点,研究美军的装备经费管理经验,对我军装备维修管理费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我军装备维修管理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对装备维修经费管理工作非常重视,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总的来看装备维修费使用管理情况较好,保障重点突出,经费效益明显,较好地保障了部队战备训练和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装备维修管理费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推进了部队装备建设,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1 预算编制不完善,执行随意性大 从目前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看,部分单位存在着预算编制不完善,执行随意性大的问题。在编制预测时,论证分析不够、编制欠准确,与实际执行时有较大出入。在具体执行中不够规范,超范围开支、超标准花钱,存在挤占挪用现象,部分专款没有专用,“三超”现象时有发生。

1.2 预算调整上不够规范 在预算实际调整过程中,在预测的调整时间、调整程序上不够规范;需要调整的工作项目,由于缺乏充分论证,在金额上没有进行良好控制,甚至出现反复调整现象。

1.3 经费会计核算不够规范 调查发现,部分单位的现行的装备维修费管理系统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统一的会计规则、核算方法和会计报表。装备维修管理费在科目设置和核算内容上条理模糊不明确,使各级难以有章可循,尤其是业务管理费一项,科目核算与开支内容不一致,较为混乱。

2 美军装备维修费用管理的特点

美军装备经费数额巨大,主要包括装备科研费、采购费、使用与维修费。美国军费总额在世界上一直遥遥领先,2011年其国防预算达到7250亿美元,2012年虽有消减,也达到6900亿美元。据统计分析[4],美军装备维修费占全部军费中的比例基本处在12.5%~15.5%之间。装备维修费数额巨大,其经费管理任务也相应的十分繁重。为管好、用好巨额经费,美军在经费管理工作中的特点,值得我军学习和借鉴。

2.1 注重依靠法规制度管理 美军为了搞好部队武器装备管理,建立了一整套的法规制度,明确规定了各个阶段、各种情况下部队武器装备管理的目标、任务、要求和组织实施方法,使部队武器装备管理规范化规度化。美军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颁发了有关综合保障、装备维修。维修工程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使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都时时处处有法可依。

在武器装备的平时检查、保管方面,美军各项具体检查、保管工作都有相应条令、条例作为依据。美国陆军部明确规定:基层部队对重要武器装备要进行不间断的检查、维护,进行不间断的监视和管理。要求现役部队每月上报一份《装备器材状况报告表》,预备役部队每半年上报一份,作为上级机关掌握部队武器装备状况的依据;操作人员要把武器装备的技术状况,特别是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分别填入专门的《装备检查与维修任务书》,然后由基层单位汇总,按指挥系统上报;分队军官要把缺少零配件的数量和必须修理的武器装备数量,以及因此影响分队完成任务的时间等情况进行登记,填写《预防性维修计划与记录》,经有关人员签字后上报。美军还规定,基层部分队指挥官要经常检查武器装备的擦拭保养情况,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要立即对该岗位上的人员进行惩罚。轻则批评、罚款,重则关禁闭。降职降级。同时,基层部分队指挥它升迁、调离时,要按照装备器材的明细表进行交接[3]。

在武器装备的平时维护、修理方面,美军制定和颁发的《基层维修工作》、《营后勤指南》、《排、班长维修指南》等,已经成为部分队武器装备维护、修理的基本依据。《基层维修工作》明确规定:基层维修由武器装备使用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在武器装备所在地的基层维修所内进行,主要实施预防性维修、擦拭与、简单调整、更换部件及单个零件等维修作业,并要求通过基层维修来保持武器装备的待用状态。《排、班长维修指南》也对武器装备维修的组织实施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各个等级的武器装备维修工作由谁来组织实施、在哪里实施、如何实施、维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5]。

2.2 注重武器装备全系统管理 部队武器装备管理,通常是指武器装备从列编并配发到部队开始,直到退役、报废为止这个阶段,以部队为主进行的各项武器装备管理活动。美军认为,各级部分队的武器装备既是隶属于上级部队整个武器装备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又是一个严密配套的武器装备系统。基层部分队编配的各种武器装备,是按照一定规律、根据需要编配而成的。在功能上,各种武器装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形成一定的作战能力。只有充分发挥每个单件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才能形成整体作战能力,保证部分队完成战时或平时的各项任务。任何一件武器装备失去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都可能影响整个部分队武器装备系统的作战效能。所以,只有把每个部分队编配的所有配套装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实施管理,才能确保整个武器系统较好地发挥作战效能,而不能重此轻彼。

另外,美军还把每一件装备、每一个装备单元作为一个系统来实施有效管理。美军认为,任何一件现代化武器装备、任何一个武器装备单元,都是由多个零部件组成的,其中的任何一个零部件失灵,或不能及时补充、更换、修理,都将影响整个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部分队在对每一件武器装备、每一个武器装备单元的管理中,都应该确立系统的观念。根据武器装备不同部分的技术性能、使用要求、易损程度等情况,解决好各种具体的武器装备的零(备)件管理问题,使各种零(备)件的配发、请领、储备能够与整个武器系统的性能要求相适应。

2.3 装备维修费投入额度适时调整 前些年,美军每年装备维修在资源方面的投资都在400亿美元以上,参与国防部装备维修工作的合同商超过1000家。国防部每年用于装备仓库保养的费用高达120亿美元以上,国防部在世界范围的运输开支达100多亿美元。近几年,由于多场地区性局部战争的原因,装备维修费也在随之增加[4]。

2.4 装备维修费的管理方法科学有效 美军在国防建设和军费开支上采用规划-计划-预算制度(PPBS),把长期规划、中期计划和年度军费预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预算反映的是预算年度内已经确定的计划项目的经费需求,即经过批准的计划项目即有经费保证,经费的分配已不再采用“切块”的做法。装备维修费也是如此,各军种的有关计划项目、战略部队、一般任务部队、中央补给和维修中均含有相应的装备维修计划细目,维修费预算据此编制,维修费的分配与维修任务需求相一致。在预算中,装备维修费主要列入“活动与维修费”内,“活动与维修费”中的装备维修费,包括装备的各类修理保养费用、消耗性零备件的购买费、维修计划服务费、维修信息系统以及维修改革等方面的费用。美军在维修费管理上也运用了经济手段。军内大修厂采取“企业基金制度”,实行企业核算,部队装备送修按规定付款;消耗性维修器材实行“库存基金制度”,也就是按标准计价请领[5]。

3 对我军装备维修管理费规范化管理的启示

3.1 科学编制预算,强化预算执行 装备维修管理费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预算编制不完善、执行随意性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性,导致在执行的过程中一改再改,从而弱化了预算的权威性。对此,一是要强化预算的法规意识,树立预算权威观念。在预算管理上,突出预算编制及调整的规范性,做好充分的论证分析。严把预算执行关,以预算为依据对开支经费审核把关;二是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的责任制。要细化预算责任,实行责任到人。根据预算目标,层层分解经济目标,把经济责任与行政责任紧密挂起钩来,明确各部门和个人担负的责任,从而增强预算的权威性。

3.2 完善制度,提供规范化管理的法规依据 要建立、健全装备维修管理费使用管理制度,在已有的法规制度基础上,根据装备维修费管理工作实际,深入研究,搞好法规制度的顶层设计和集中管理。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制定法规标准的专门管理机构,对本国装备维修保障实施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我军装备维修与美军相比在部队体制、完成任务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保障工作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但是,从美军经验看,装备维修保障法规建设中管理和协调工作显得更加重要。我军总部机关在装备维修保障法规建设工作中应当发挥好顶层作用,对于法规的制定应当鼓励和调动各种力量。同时,各军兵种也应根据各自装备维修费使用管理特点,在总部指导下,建立具体的实施办法,为装备维修费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法规依据。

3.3 加强会计管理,统一核算方法 经费的管理使用要从立规建制人手,建议有关部门应根据现行财务制度规定装备维修费开支使用的原则,结合各类装备维修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装备维修费管理办法和相应的会计规则、核算方法和会计报表,建立与管理相适应的会计科目,并进一步细化,明确规定科目的核算内容,用制度规范装备财务收支行为,在核算上使各级有章可循确保会计反映的系统性、统一性和适应性。同时军级装备财务部门,也可以着眼于管理,在制度范围内设置一些二级科目进行分类核算增强装备财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4 健全内控制度,堵塞各种漏洞 首先,加强安全性控制。依据总后颁发的关于《加强军队财务系统廉政建设的措施》的要求,装备财务支付机构作为一级财务部门,应该做到会计、出纳分管,严格分工,杜绝一人统管。在经费物资管理方面,从采购、储存到使用要严格控制,健全手续,从而有效地制止浪费,确保经费物资的安全与完整。其次,完善流程控制。流程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完善流程控制就是实现业务处理规程和凭证传递标准化,使分管和权责划分得到充分体现。如对经费物资的采购、入库验收、出人库手续及使用的管理等,各个环节相互牵制,确定职权,明确责任。在经费的划拔、开支、报销等几个控制点上,要力求规范,严格把关,从而提高各个控制点的控制效果。

4 结语

推进装备维修管理费的规范化管理,对加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提高装备维修管理费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美军对于装备经费的管理虽然处于各军事强国中的先进水平,但并非没有问题。有大量的报道,我军装备维修管理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美军历史上也部分存在过,不少问题对于其他国家也是共性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才不断出现新的管理制度及方法,推动装备经费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其他国家的经验对我军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魏汝祥,汤月华.装备经费管理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凌智.装备维修管理费预算控制问题的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6(4):24-28.

[3]王麟.浅谈如何提高装备维修管理费的使用效益[J].军事经济研究,2008,4:69-70.

篇4

去年以来,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武装工作放在全局工作中谋划,关心支持人武部全面建设,积极研究武装工作遇到的新情况,主动解决民兵预备役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较好地履行了第一书记职责。去年元月份,勉阳镇民兵应急分队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表彰命名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10月份,县人武部承建的吴家湾小流域治理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人武部党委书记林慧旗同志被军分区报请立功。一年来,我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做好武装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深深感到,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切实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认真做好应对国际和国内出现各种变化的军事斗争准备,决不能有任何松懈情绪和麻痹思想。为此,我始终站在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深刻领会“国强民富”、“国富兵强”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党管武装的重大意义,主动熟悉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工作方法和具体要求,不断增强做好武装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坚持每天抽出时间阅读《报》、《中国国防报》等报刊,研究《国防法》、《国防教育法》、《民兵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规章及文件,及时了解掌握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新特点,不断提高党管武装工作的能力。去年4月,我积极参加人武部组织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经常与部党委一班人结合自身学习收获谈学习体会,交流学习心得,并针对全县武装工作实际,分析当前形势,总结工作经验,认真查找不足,共同研究制定改进措施,进一步增强了部党委一班人抓好全县武装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来规范武装工作,着眼大局,注重从政治上思考、解决问题,保证后备力量建设时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二、真抓实干,切实把党管武装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人民武装事业是党的事业,基层武装工作是党管武装的重要内容。去年年初,县委专门召开乡镇党委书记和县武委会成员参加的武装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年党管武装的各项工作。在去年初召开的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3月份召开的县委工作会议上,都把武装工作进行重点强调和要求,并把武装工作作为对乡镇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武装工作与经济、党建等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保证了全县武装工作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一是围绕军事斗争的需要,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去年8月,组织5万余干部群众、部队官兵和在校学生参加了“移动杯”“心系国防,爱我中华”国防知识演讲大赛,组织撰写国防教育论文12篇。9月18日即第五个全民国防教育日,组织3000名党政军民参加国防教育签名活动,在第三中学集中上了国防教育课。把武侯祠、武侯墓列为国防教育基地,并在“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前夕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接受教育。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以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进一步形成了人人热爱、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关心支持部队建设,积极为驻军部队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县委书记和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我始终牢记自己肩上担负的重任,时刻把武装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身体力行,不敢有丝毫懈怠。县人武部召开的各种会议,只要不出差,我都尽可能地参加。到部门、乡镇开展工作时,从不忘记过问武装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亲自带领县上四大班子人员,购买物品慰问驻军部队,推动了拥军优属工作向纵深发展。去年7月,黄沙镇一名军属与邻居发生土地纠纷被打成重伤。我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责成公安、、人武部等有关部门迅速组成调查组,及时进行了调查和处理。三是认真落实安置优抚政策,切实维护军人、军属权益。我始终把复退军人和干部安置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大胆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去年军分区有3名转业干部在勉县安置工作,我要求县人事局结合个人特长,合理安排工作部门和岗位,尽量满足转业干部的意愿。在县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对农村义务兵优待金由原来400多元增加到871元,由县民政局按时统一足额发放,对部分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进行重点帮扶。同时,按时足额发放了全县376名伤残军人伤残金和127名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的抚恤金。

篇5

去年以来,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武装工作放在全局工作中谋划,关心支持人武部全面建设,积极研究武装工作遇到的新情况,主动解决民兵预备役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较好地履行了第一书记职责。去年元月份,勉阳镇民兵应急分队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表彰命名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10月份,县人武部承建的吴家湾小流域治理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人武部党委书记林慧旗同志被军分区报请立功。一年来,我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做好武装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深深感到,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切实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认真做好应对国际和国内出现各种变化的军事斗争准备,决不能有任何松懈情绪和麻痹思想。为此,我始终站在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深刻领会“国强民富”、“国富兵强”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党管武装的重大意义,主动熟悉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工作方法和具体要求,不断增强做好武装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坚持每天抽出时间阅读《报》、《中国国防报》等报刊,研究《国防法》、《国防教育法》、《民兵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规章及文件,及时了解掌握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新特点,不断提高党管武装工作的能力。去年4月,我积极参加人武部组织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经常与部党委一班人结合自身学习收获谈学习体会,交流学习心得,并针对全县武装工作实际,分析当前形势,总结工作经验,认真查找不足,共同研究制定改进措施,进一步增强了部党委一班人抓好全县武装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来规范武装工作,着眼大局,注重从政治上思考、解决问题,保证后备力量建设时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二、真抓实干,切实把党管武装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人民武装事业是党的事业,基层武装工作是党管武装的重要内容。去年年初,县委专门召开乡镇党委书记和县武委会成员参加的武装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年党管武装的各项工作。在去年初召开的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3月份召开的县委工作会议上,都把武装工作进行重点强调和要求,并把武装工作作为对乡镇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武装工作与经济、党建等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保证了全县武装工作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一是围绕军事斗争的需要,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去年8月,组织5万余干部群众、部队官兵和在校学生参加了“移动杯”“心系国防,爱我中华”国防知识演讲大赛,组织撰写国防教育论文12篇。9月18日即第五个全民国防教育日,组织3000名党政军民参加国防教育签名活动,在第三中学集中上了国防教育课。把武侯祠、武侯墓列为国防教育基地,并在“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前夕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接受教育。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以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进一步形成了人人热爱、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关心支持部队建设,积极为驻军部队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县委书记和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我始终牢记自己肩上担负的重任,时刻把武装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身体力行,不敢有丝毫懈怠。县人武部召开的各种会议,只要不出差,我都尽可能地参加。到部门、乡镇开展工作时,从不忘记过问武装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亲自带领县上四大班子人员,购买物品慰问驻军部队,推动了拥军优属工作向纵深发展。去年7月,黄沙镇一名军属与邻居发生土地纠纷被打成重伤。我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责成公安、、人武部等有关部门迅速组成调查组,及时进行了调查和处理。三是认真落实安置优抚政策,切实维护军人、军属权益。我始终把复退军人和干部安置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大胆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去年军分区有3名转业干部在勉县安置工作,我要求县人事局结合个人特长,合理安排工作部门和岗位,尽量满足转业干部的意愿。在县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对农村义务兵优待金由原来400多元增加到871元,由县民政局按时统一足额发放,对部分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进行重点帮扶。同时,按时足额发放了全县376名伤残军人伤残金和127名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的抚恤金。

篇6

    首先,我代表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武装部及全体民兵向光临我处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首长表示热烈欢迎。现就AA路街道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情况向各位首长汇报如下,恳请各位领导对我处武装部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BB市AA路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3年12月(由于原XX办事处划分出来),位于BB市AA西路,辖区面积约16.5平方米,其中耕地面积X5520亩,人均占有耕地X.55亩,辖区常住人口6077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常住人口的16%,流动人口约16000人,驻州、市企事业单位16个,区级文明单位2个,州级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9个,辖区东与DD南路街道办事处相邻,南至AAA村南界与SS镇的东沟村和D村相邻,西至FF村东界,与GG路街道办事处FF村相邻。

办事处党工委下设8个村委会,办事处武装部现有专武干部2个,其中部长一名,副部长一名,党员两名,全处共编民兵160人,其中基干民兵60人,普通民兵100人。民兵营下属一个民兵连,8个民兵排,24个民兵班,8个治安分队,1个应急排。近几年来办事处武装部在处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武装部正规化建设的标准,狠抓了武装部、民兵应急排治安分队,及民兵信息网建设。今年按照市人武部工作指示,在总结办事处武装部正规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狠抓民兵应急排建设,使基层民兵队伍建设更加适应现代化需要,广大民兵在战备执勤、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经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今年,按照市人武部加强基层民兵排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办事处党工委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把民兵排正规化建设列入党工委议事日程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民兵排正规化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党工委会议,下发文件,对民兵排正规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安排,今年计划8个村民兵排全面完成正规化建设,各民兵排积极响应,成立组织机构、制定计划、筹措资金。

    二、全面建设,做到软件不软、硬件过硬

    各村民兵排在软硬件建设上,严格按照村级民兵排正规化标准进行,在原有部分设施基础上,办事处党委积极想办法筹措资金筹措3万余元,对照正规化建设标准逐条落实,做到各村民兵排必须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并对各村民兵排办公室进行重新布置,制作版面,购制迷彩服、器材柜等,使其全部达到标准。今年8个民兵排在正规化建设中共制作版面8块,购买办公桌8张,8个器材柜,80个头盔,80个警棍,迷彩服80套,雨衣40套,雨鞋40套,排旗8面,办公室牌8张,手电筒40个,铁锨80把,十字镐40个,棉大衣40件,执勤袖标40只,器材设备齐全,硬件建设按要求达到标准,与此同时,对各民兵排的档案资料进行了规范整理,按照要求,使办事处各民兵排的软硬件建设全部达到标准。

    三、狠抓队伍建设,使民兵组织成为维护稳定完成“急、难、险、重”的中心力量

    在抓好软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办事处武装部从选人入手,狠抓队伍建设,严把队员政审关,及时把素质优良的民兵编入基干民兵队伍建设,提高民兵队伍整体素质,每村利用20天时间对基干民兵队伍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内容主要以《兵役法》、《国防法》、《民兵工作条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和江总书记关于国防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重点,努力提高基干民兵的理论水平和维稳意识。积极组织队员进行队列、拳术、盾牌、警棍术等科目的训练,通过训练提高了民兵处置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达到了“精干、可靠、管用”的目的,确保了有情况能“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使各村基干民兵队伍成为新形势下,民兵队伍维护稳定的又一支“生力军”。

   

    四、加强民兵整组工作,确保组织落实

    按照市人武部的部署及我处民兵工作的安排意见,年初狠抓了民兵整组工作,下发了2004年度民兵整组工作的安排意见,对整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严格按照市人武部赋予我处组建任务,本着便于管理、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进行组建,在整组过程中,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1)搞好摸底提高比例,要求一定要把符合条例的退伍军人和经过军事训练合格的人员编入民兵组织,并尽可能多地吸收一些党团员,(2)搞好政治审查,除了对现有的民兵进行逐个审查了解其政治态度和现实表现外,对拟入队的基干民兵按照征集新兵的政治条件会同派出所进行政治审查,严把入队关,确保组织的纯洁可靠,经过严格的组织审查和筛选出入转队我处武装部现有基干民兵60人、普通民兵100人、有民兵工兵连一个90人,九员分队60人,应急分队一个30人,并对民兵营连干部严格按照组织程序经办事处武委会研究上报市武装部党委,进行任命,确保我处民兵组织落实。

   

    五、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差距

    今年3月19日,BB市人武部召开了BB市武委会暨国防动员委员会全体会议,会议从党委班子建设、中心和重点工作落实等六个方面作了总结,并从对照“七个文件”,认真抓好民兵基层组织建设等六个大方面作了2004年工作布署,签定了贯彻落实州党委、州人民政府、BB军分区基层武装工作七个配套文件达标,建设承诺责任状。会议后办事处领导很受启发和鼓舞,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从物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而且对此次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好自治州下发的基层武装工作七个配套文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特别是大项工作,一定带头参与,确保武装工作高起点起步,高标准运行,高水平创优,实现规定的目标。

 

篇7

一、带头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个合格的领导,既要有抓经济的思想,更要有抓武装的头脑,否则,就是不称职”;“领导干部不仅要想民富,更要思国强,要时刻强化国防意识。”这是张永伟书记经常说的几句话。在他任纸房乡党委书记、人武部第一部长的几年里,始终把武装工作纳入干部责任考核内容,把国防建设纳入单位年度工作总体规划,做到布置中心工作有对民兵工作的要求,检查中心工作有民兵工作内容,总结中心工作有民兵工作经验,评比中心工作有民兵工作项目,奖励表彰有民兵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财政预算有对民兵工作经费的安排。

为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浓厚氛围,给干部群众做好的表率,张永伟对《中国国防报》、《黄河民兵》等国防报刊每期必看,从中了解我军发展壮大的历史,不断汲取营养,提高管武能力。每次乡里召开有关大型会议,他都把最新的国际形势和军事动态讲给大家听,强调国防教育。每次下基层检查工作,他都询问基层民兵情况,了解民兵干部待遇落实情况,现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他还经常组织班子成员学习、了解国防建设的有关知识,在班子内部形成了“支持国防建设,是任务所需,使命所系”的责任意识。

在抓好党管武装过程中,张永伟深刻认识到专武干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民兵基层建设的质量。为此,乡里及时配齐配强了专武干部队伍,并建立健全了培训、考核、任免机制。在他的督促下,全乡20个民兵连长全部参加了村两委班子,乡人武部干事(来源:文秘站 )也被列为乡级后备干部,从而调动了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良好的自身形象,影响和带动了全乡上下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良好氛围,每年“八一”、春节,他都要到县武装部进行慰问。

二、把关心支持国防建设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前几年上级赋予人武部必须完成正规化建设达标任务。当乡武装部长把这一情况向第一部长汇报后,张永伟当场表态:人武部正规划建设达标,是一件事关国防建设的大事,不管乡里经济再困难,也要想办法解决。并指示划拨专项资金2万元用于乡人武部建设,到底,乡武装部办公室、国防教育室、资料器材室、民兵活动室一应俱全,室内办公用品、民兵值勤装备、服装、版面也焕然一新。从而凭着完善的基础设施、素质全面的干部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乡人武部顺利通过了上级达标验收。

在村级民兵连部建设中,张永伟要求村主要干部对基层民兵连建设要在人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并时刻关注基层民兵连建设,不定期听取乡武装部长对基层建设情况汇报,截止底,三年时间全乡20个民兵连累计投资18万余元,全部建成了标准的民兵连部。

后方有温暖,前方才安心,张永伟多次对各级领导干部讲不能等打起仗来才想到家,不能遇到抗洪抢险才想到军队,对子弟兵和军属的关心爱护不能有临时观念,为此他要求民政所按时足额兑现优抚金,每次召开议军会议,他都要征求武装部和民政所同志的意见,想方设法为军属多办点实事,多解决一些难题。,一名在部队服役的纸房籍青年由于表现优异,被派往苏丹维和,张永伟知道后,立即带着武装部和民政所人员,把现金和面粉送到其家里,做好其父母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安下心来,全力支持儿子到苏丹维和。

三、负起第一部长的第一职责

为了保证民兵预备役人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成为组织上落实、政治上合格、军事上过硬和“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坚强队伍,作为第一部长的张永伟经常督促乡人武部组织全乡基干民兵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各级关于民兵预备役建设的重大方针原则,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民国防教育,不断深化全民国防观念。并引导鼓励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参加平安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突击队作用,目前全乡已建立了21支民兵治安巡逻队,帮助维护社会治安,处理突发事件,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有力地保障了全乡的社会稳定,促进了全乡经济发展。

篇8

东北地区在经济、军事、政治方面,都具有异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争取东北的斗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迅速抢占东北,一面电邀赴重庆谈判,一面调兵遣将进兵东北,同时派遣大批“接收大员”进入东北各地,网罗伪警、宪、特和土匪武装,封官加委,接收政权。

当时,由于东北还没有军队,为争取控制并独占东北,中共中央先后派20名中央委员和侯补委员,包括4名政治局委员,率2万干部11万大军挺进东北。1945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陈云、程子华、林枫、为委员的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局根据战争形势的需要,决定组建东满、西满、南满、北满4个分局。

北满地区包括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牡丹江5个省和一个哈尔滨特别市,共辖80多个市、县,总面积4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000万。

1945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北满分局在哈尔滨成立,陈云任中共北满分局书记,高岗、、张秀山、李兆麟为委员。1945年11月,东北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在美帝国主义帮助下,通过海陆空三路将大批军队运进东北,从而形成敌强我弱的局面;二是政府向原苏联政府发动外交攻势,向原苏方施加压力,原苏军答应将收复的地方移交给政府。因此,苏军对在哈尔滨的共产党军队的活动加以限制,并要求驻哈的党政机关及武装部队全部撤离哈尔滨。1945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北满分局,松江省工委,松江军区等机关撤到宾县。于是,宾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作用便凸显出来。

作用一:推动了北满地区建党建政工作的开展

中共北满分局机关于1945年11月24日迁入宾县的同时,中共松江省工委和省军区司令部也转移到宾县。在此之前,中共宾县工委只有书记一人,没能形成班子。陈云到县城的当天,就与松江省工委书记张秀山研究决定,充实配齐配强由7人组成的县工委领导核心;同时撤换了不称职的县政府临时主席,派共产党员陈德京为宾县政府主席,同时成立了党的组织,加强了党对县政府工作的领导。

中共北满分局迁入宾县,同时带来关内冀中等地区老干部、共产党员29人到宾县工作。宾县当地原有共产党员9名,共有党员38人,于1945年12月,成立中共宾县直属机关总支部委员会,所属县委(民运部)党支部、县政府党支部。12月13日,陈云同志在宾县城主持召开了北满分局、中共松江省工委、中共宾县工委干部会议,动员干部下去发动群众搞民运,开辟建设根据地。这次工作会议后,松江省工委立即组成工作队,由松江省工委干部谢邦治带队,深入全孝区(今平坊镇)开展建党、建政和社会经济调查工作。于12月末,建立中共全孝区工委和区政府,任命佟广训同志为全孝区工委书记。这是宾县建立的第一个区级党组织和政权,也是松江省建立最早的第一个区委、政府,至1946年3月末,全县19个区已全部建立区工委。有:城厢区工委、居仁区工委、蜚克图区工委、糖坊区工委、满井区工委、鸟河区工委、万发区工委、猴石区工委、永利区工委、宾安区工委、新甸区工委、宾公区工委、摆渡区工委、宁远区工委、汤什河区工委、常安区工委、三宝区工委、全孝区工委、猞猁河区工委。与此同时,各区成立了农会,区工委书记兼任农会主任。当时最大困难之一就是缺少党的干部,为缓解这一矛盾,松江省工委于1946年初,在宾县举办青年知识分子训练班,组织70余人参加,学习新民主主义理论、党的七大文件和著的《论联合政府》、《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等文章。训练班结业,学员分到宾县党政机关、部队和工作队。宾县的县、区党政组织建设给整个北满地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树立了样板,有利的推动了北满建党建政工作的开展。

作用二:为东北地区运动提供了“试验田”

1945年12月13日,中共北满分局书记陈云同志召集分局干部、松江省工委干部、宾县工委干部联系会议。陈云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大意是:要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工作上要克服一般化,关键是宣传发动群众,县委要扎根群众中,县委即民委,民委即农委,我们要下去宣传发动农民群众,只有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了,理解了我们,相信了我们的党,我们才能站住脚,才能由弱变强。第二日,省工委干部谢邦治同志带领13名干部的工作队,去全孝区(现平坊镇)进行社会调查和发动群众。工作队进村,人们很陌生,都是敬而远之,但工作队员主动接触群众,访贫问苦,很快解除僵局和工作不配合的局面。工作队解剖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的经济生活状况与经济结构。总结出全孝区各阶层占有土地的情况是:地主、富农占农户数的10%左右,占地65%左右;中农占户数的20%,占地20%;贫雇农占户数的69%,占地15%;卖工夫的农户占全农户数的50-60%,而且多数是卖零工。工作队拟定了《开拓地满拓地的处理原则与办法》,供北满分局、松江省工委制定相关政策参考,发送到广大地区应用。在全孝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1946年3月15日,县委召开工作会议,各区工委书记、区长、农工联合会主任和工作队长参加。会议传达松江省工委《关于敌产处理的初步办法》。县委书记马斌部署与县委的指示强调了发动群众,要依靠贫雇农,团结中产阶层群众共同斗争。在开辟工作的形式上,县委遵照中共北满分局书记陈云同志提出的“蝗虫政策”,集中兵力突破一点一面,改变了“遍地钉钉子”人单势孤推不动工作,又容易被害的作法。首先,县委书记马斌带领了7人先开辟县西部地区农运工作。在工作方法上采取“越岛”行动,即“点燃烧透一个屯,附近屯冒烟”。4月中旬,县委又将西部经过锻炼有经验、有组织能力的当地干部40人与自卫队20人,派到县东部开辟工作,很快打开局面。此间斗争汉奸24人,清算地主减租56户。马斌同志着装十分朴素,脚穿靰了鞋,头戴狗皮帽子,与大家一样吃住在最贫苦农民家,与贫苦农民交朋友,谈心唠家常。马斌同志这种扎根穷苦农民中的实实在在的作风,影响带动着农村干部和工作队员,所到之处是群众发动的全面、深透、彻底。马斌撰写《宾县群众工作状况》、《宾县反奸清算斗争的经验》、《宾县领导群众工作的经验总结》等文章,在1946年3、4月份《东北日报》上发表,为东北农运斗争提供了经验。5月初,《东北日报》发表《发扬马斌式的群众工作》的社论,称颂“马斌同志是东北群众工作的模范”,要求“每个县委书记向马斌看齐、每一个县要出一个马斌、要求到处有马斌,马斌到处有”。马斌的工作方法影响带动农村每一个干部,推动农运斗争迅速发展。据5月中旬统计,全县开展反奸斗争地主192人,斗争果实有土地18018垧,占地主土地总面积的45%;牛543头,马1076匹,皮车120辆,衣服3000余件,现款758余万元。这些果实按需分配给雇农、贫农和中农。1946年7月16日,县委在常安区长春岭村召开分地、分青苗大会,全县各区工委书记、区长、工作队长、区农会主任、区自卫队长参加。会议再次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区工委书记卢景斌介绍在财神岗、长春岭两村分地、分青苗试点经验,县委书记林立总结打胡匪、分逆产斗争成果,部署分地、分青苗工作,中心是实现穷人大翻身,“耕者有其田”。会后,分地、分青苗工作在全县铺开。至1946年10月末,全县分地、分青苗8.8万垧,占全县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其中开拓地、满拓地2.2垧,占地主土地面积的82.5%,和一些其它物资;有33,934户,14万人分得土地与青苗,占农村户数的74%,约占农村人口的60%,占全县总人口的44.2%。宾县委撰写了《宾县农运工作总结》,中共北满分局为此发专刊写《序》。肯定宾县农运工作成绩:一是将开拓地、满拓地处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二是改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三是建立了农民武装。走了经济一武装一再经济的道路。同时,《宾县农运工作总结》被中共中央东北局采用,列为党内读物,发专刊作出了三条决定:“(一)东北局指定《宾县农运总结》为每个干部必读的党内读物。(二)在研谈《宾县农运总结》时,必须联系自己这方面的群众工作,研究自已那里群众工作的情况,讨论和总结你那里群众工作的经验,并布置你那里今后的群众工作。(三)也把你那个区域的群众工作经验总结并完成书面的报告送给东北局。”宾县斗争成效显著,1947年7月,常安区工委书记卢景斌出席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的土地工作会议,介绍《常安区斗争经验》。

作用三:为北满地区建立人民武装做出探索。

1945年12月,中共北满分局、松江省工委和省军区司令部直接组建了宾县自卫队,派共产党员、老战士王伟为大队长,共产党员老战士季铁中为政委。1946年1月末,季铁中调入省军区司令部,县委书记马斌兼任政委,4月之后,林立(女)兼任政委,马瑞光为副政委。1946年3月底,县委为了将运动引向深入,震慑敌人,保卫果实,决定召开全县民兵代表大会,与会民兵代表4000余人。县委书记马斌同志做动员报告。县政府为了鼓舞模范的民兵代表,将清算斗争果实,几十匹好马与部分农具进行奖励。奖励的物资摆在县城运动场上,与会同志前来观看,感激不已。中共北满分局书记陈云同志与省工委领导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一周的民兵代表大会胜利结束,中共北满分局依据宾县民兵代表会材料和各区群众工作报告,撰写了《群众武装问题经验》,载入东北局刊发的党内读物《宾县农运总结》中。《经验》提出了建立人民武装工作形势、特点和经验。形势特点:一是当前“汉奸特务与封建地主结合,统治农村人民,由于封建地主掌握武装……,农民手无寸铁,不敢大胆与地主斗争……,不敢扩展运动”;二是“群众的减租减息增加工资,分开拓地及反汉奸运动,不能很快深入和广泛的开展”;三是“摆在群众运动的道路上,有一个障碍,这就是地主武装。”针对上述所云,中共北满分局指示:“必须解除地主武装……武装农民,反对武装地主。”

中共北满分局面临武装工作被动形势,调查总结了宾县满井区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的经验:“(一)必须在群众已发动起来向地主开展反奸清算斗争的区、村,组建农民武装队伍;(二)村屯干部和农民武装队员必须团结起来,才能解除地主武装——大排队、散匪和缴获武器弹药;(三)必须吸收雇农、贫农、中农品德好的青壮年加入农民武装队伍,防止坏人和地痞、流氓等人潜入;(四)必须选拔任用拥护政府、爱护群众、办事公道、认真果断的人,担任农民武装干部;(五)农民武装队伍必须听从指挥,主动深化经济斗争,武装积极分子,巩固壮大农民武装队伍。”

在中共北满分局和省工委领导下,宾县委、县政府、各区委、区政府,在深入农运斗争中,认真抓了区中队建设,至4月中旬,自卫队已发展到千余人,其中700支枪是收缴地主和大排队的。平均每个区自卫队有队员50余人,枪37支。这一成就得到中共北满分局的肯定。总结为从经济斗争入手,为了保卫斗争成果,便组织农民武装,以武装了的农民,再去深化经济斗争。简称为“经济——武装——再经济——再武装。”中共北满分局肯定自卫队作用是“现在自卫队已成为村屯之最高权力机关,不仅担负起打土匪、捉汉奸、侦察送信的工作,而群众的经济斗争,也更加扩大及深入了。”宾县政府为了震憾敌人,展示农民武装建设新成就,于1946年5月1日,举行大规模的自卫队阅兵活动,有1135名自卫队员参加,有的持步枪,有的持洋炮,有的拿红樱枪。在阅兵活动中,县自卫大队发出号召,要求各区自卫中队要提高警惕,防止敌人破坏,保卫运动顺利进行,在剿匪斗争中要敢打敢拼,做好社会治安工作。1946年5月3日,东北日报发表题为《宾县群众组织自卫队,一面生产,一面护乡》的报道。并赞扬说:“宾县农民自卫队是松江省自卫队成立较早的,只有把地主手里的枪夺回来,掌握在农民群众手中,人民的政权才能有保障。”中共北满分局书记陈云同志也对宾县的作法总结说:“收缴反革命的枪支,武装革命的群众队伍,这才是群众的创举!”

篇9

[关键词] 理论武装; 常态化机制; 组织领导机制; 理论传导机制; 理论运用转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2-0054-1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 12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曾指出理论武装对于当时德国的巨大作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2] 214列宁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便不会有革命的运动”[3] 241。指出:“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4] 366-367认为:“理论水平决定领导水平。”[5] 387也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有计划地逐步展开和不断深入,在当代中国发挥着目标导向、政治灵魂、思想引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加强党的理论武装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调研,结果发现:91.8%的人对当前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总体评价很好;85.2%的人认为身边党组织对干部群众理论武装工作非常重视,有制度、有推动、有督促;85.6%的人认为当前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方式较为合理,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上认可的取得,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理论武装工作积累下来的成功经验,得益于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新氛围,得益于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视。当然,当前理论武装工作并非不存在问题,综合调研数据,我们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客观上,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造成了较大影响

1.社会转型期多元化思潮导致人们思想迷茫。关于影响理论武装工作效果的原因,调研数据反映,社会转型期多元化思潮的相互激荡给社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占比31.8%)。当今中国社会,思想多元,先进文化、有益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并存,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在这种思想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容易陷入迷茫。而理论跟进研究相对滞后,对于诸如资产阶级自由化、封建迷信(包括影响)等错误观念的剖析、批判有待进一步深化,客观上没有发挥迅速遏制人们思想迷茫的最大功效。

2.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下理论吸引力衰减。调研数据显示,认为“改革中利益受损群体对理论怀疑”的占29%。马克思曾这样说:“没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会有统一的目的,更谈不上统一的行动。”[6] 490革命时期乃至计划经济时代的理论武装,是在具体利益基本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利益关系的不断重组,共同的具体利益逐步被差异性甚至对立性的具体利益所取代。一个新理论、新政策的出台,难免会激起千层涟漪,拥护者有之,旁观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和建设进程中,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劳动与收入严重脱节、理想与现实反差加剧等社会现象相继涌现,直接影响了群众对改革措施的评判,损害了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

3.开放环境下敌对势力的影响。调研数据显示,认为敌对势力采用“西化”“分化”等别有用心手段影响理论工作的观点占28.2%。在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敌对势力一直以经济合作为切入点,以文化传播为手段,利用西方话语霸权,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以及通讯等高科技优势,鼓吹“普世价值”“民主”,借助和新自由主义等极具欺骗性和蛊惑性的思想,不遗余力地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渗透或破坏。加之网络空间过度开放的信息分享和个性化、风格化、自由化的网络文化,这些都造成日常生活中的去中心化和反权威主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社会思潮快速传播,误导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加了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生活化的难度。客观上,从资本主义国家引入的先进科技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关系也有了巨大变化,但是我们要时刻警惕敌对势力利用西方思潮对我国的侵蚀和毒害。

(二)主观上,理论武装常态化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1.组织领导不力问题。问题之一:物质主义冲淡精神追求(受访者中32.1%的人这样认为)。还有21.3%的人认为党风问题带来意识形态怀疑,14.5%的人认为各自忙于利益、政治气氛不浓,17.5%的人认为领导带头学习不够。2006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引用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劳伦斯的话深刻指出:“中国已从意识形态主宰一切、不存在任何物质主义的状态转变为物质主义至上、不讲任何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状态。”[7]市场经济中的物化和消费意识形态消解着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现象严重,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容易使群众形成“宣传教育一套、实际做另一套”的看法,这无疑会削弱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问题之二:事务主义助长理论冷漠(18.9%的人这样认为)。还有11.6%的人认为苍白说教,组织领导不力、责任不清。实际上,社会上也确实有相当部分人认为工作繁杂,没时间安排学习。理论学习摆不上位置,很多时候用行政方式取代,甚至做虚功,糊弄上级。同志曾指出:“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8] 209

问题之三:形式主义催生理论倦怠(36.8%的人这样认为)。部分领导同志不重视提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理论学习时紧时松、时冷时热,即使学习,也是求多不求精、求新不求深、求学不求用,而且不分学习层次,在同一水平上不断反复,使一些人产生了逆反心理。面对范围广泛的党员、干部、群众,要统筹兼顾,不能僵化死板,否则不仅不能达到预想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会助长学习上的形式主义。

2.理论传导机制问题。调研数据显示,认为“上下一般粗,理论通俗化不够”的人占36.9%,认为“意识形态研究不能完全适应形势要求”的占18.5%,认为“理论创新速度加快引起理论传导失序”的占12%,认为“宣传教育平台建设不到位”的占23.8%。

问题之一:理论地方化、通俗化、针对性研究不足。“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9] 35,理论本身不会主动地去说服人,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结合实践,加强理论地方化、通俗化研究,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方式,才能增强其实效性。

问题之二:部门联动机制欠缺(42.2%的人这样认为)。还有23.8%的人认为宣传教育平台建设不到位。组织、宣传、纪检、党校、地方党组织等理论武装部门存在各自为政、合作联动不足的现象。

问题之三:经常性学习制度欠缺刚性。15.4%的人认为对平时教育缺乏督促,所在单位党组织教育缺失,经常性教育不够,学习缺乏系统性、持久性。重业务、轻学习,重布置、轻检查,一锅煮、两张皮,运动式、一阵风,以工代学等现象较为普遍。“”、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制度性活动往往浮于表面,做多做少、干好干坏都一个样,走过场的成分重,形式大于内容。

问题之四:培训机构办学体制机制不完善。24.9%的人认为教育培训主渠道不够畅通,施教方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管理水平等不够先进,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感染力有待加强。

问题之五:理论教育成效考核运用不到位。讲讲听听就完了,缺乏检查学习成效的手段。党校要有一套先进的检查办法,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也要拿出考核检验的最好方式。要注重考察学员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遵守校规校纪情况等等。同时,考察情况要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3.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20.4%的人认为理论学习与实践需求脱节,理论学习与现实工作两张皮。16.2%的人认为不敢直面现实矛盾,遇到问题或一筹莫展,或拿不定主意,或畏首畏尾,或分不清是非。还有的不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等。

二、探索建立党的理论武装常态化机制

党的十以来的3次集中教育,都将长效机制建设作为重要举措,注重用制度的形式把经验成果巩固下来、坚持下去。邓小平曾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0] 333针对存在的问题,搞好顶层设计,建立党的理论武装常态化机制,使理论武装工作经常化、制度化、长效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理论武装组织领导机制

1.建立领导干部示范传导机制。64.3%的人认为需要完善有效的组织领导机制,强化各级党委责任制,把理论武装工作纳入党的中心工作去认识、去谋划、去部署;59.2%的人认为需要领导带头;44%的人认为需要恢复和发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传统,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一年一度开展党性分析的制度,把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自己所领导的党组织的学习状况每年向上级党组织和本单位群众作一次报告。延安时期理论武装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就在于在整个运动期间始终抓住高级干部的学习与思想教育,自上而下广泛发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研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搞清思想,矫正认识,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以上率下的学习传导机制。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领导干部的学风有示范效应、放大效应。领导干部怎么做,大家都在看。领导干部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仔细研读、认真领悟和准确把握党的理论所蕴含和所要传达的发展策略,并把这些思想具体应用于实践和管理的各个层面,自上而下,不留死角,多方面联系群众、联系基层,就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如果领导个人只是理论上的半瓶子醋,就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2.建立刚性的学习制度约束机制。59.8%的人认为需要完善学习型政党建设,56.1%的人认为需要完善长期教育与反复教育、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重点教育与普遍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38.7%的人认为需要建立完善系统的学习制度,也有11.7%的人认为需要直接灌输。

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相结合,是我们党加强理论武装的重要经验。首先,理论教育受历史或现实的客观条件制约,还受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以及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这决定了理论教育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教育者本身理论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就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决定了理论教育过程的长期性。其次,作为理论教育对象的工人阶级及广大群众来说,这个队伍是在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理论武装及时跟进。再次,就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而言,也必须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与有制度不落实,有计划不考核,干部评先创优晋职晋级挂钩不紧,学习既无压力、也无动力等原因相关。鉴于这种情况,必须推动建立理论武装激励约束机制,推进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增强干部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把学习教育与加强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相结合,既注重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又注重其行为规范的管理。日常教育方面,需要完善“”和“党员活动日”等党员活动制度,细化基层支部活动的工作标准和操作流程。上级党组织要加强监督巡视和指导,最大限度减少走形式、走过场等现象。

45.6%的人认为需要把培训考核与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曾指出:“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培养干部、发现干部、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渠道,把干部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促进培训与使用的有机结合。”应该把理论武装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提高权重,明确导向,并作为考核任用相关领域干部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要“述学”,民主评议要“评学”,考核干部要“考学”等措施,按照时间、人员、方法、内容等要素对学习情况进行细化,逐一加以定性和量化,力争把无形的学习变为有形的评价,强化干部理论学习情况在干部考察中的份量,真正使理论学习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挂钩、与年度考核挂钩、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对于那些不认真接受教育或原本不胜任工作且通过教育而未有提高的干部,应调整或降职使用,这本身也是对这些干部的一种警示教育。

建立人财物保障机制。调研数据显示,“建议保障组织领导经费落实”的人占64.2%;“保障理论工作队伍建设经费落实”的占66.3%;“保障基层理论工作者待遇落实”的占63.4%;“保障教育培训机构经费落实”的占57.1%;“凝聚各方力量,推进理论武装工作资源整合”的占59.8%;“促进理论教育资源向基层倾斜”的占63.8%。要建议上级领导参照村级主聘干部职业化管理模式,层层财政倾斜,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解决基层特别是山区村党建经费匮乏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高效的理论传导机制

1.打通壁垒,形成部门联动机制。62.1%的人认为需要完善部门分工合作的联动机制。党的理论武装是一项辐射全民的“系统工程”,非任何单一群体所能够独立完成。必须破除理论武装工作只是组织部门、党校和党务干部的事这种错误观念,打通部门壁垒,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以各级党组织为基础,各级宣传部门负责实施,理论界、党校等培训机构、教育界、新闻传媒界、文化界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理论研究、理论宣传、理论教育要形成合力,相互促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教育格局,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教育辐射网。

2.不缺位新阵地,打造平台建设机制。50.9%的人认为需要占领新媒体阵地。坚持传统方式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不忽视旧阵地,不缺位新阵地。既要重视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院校、高等院校等正规机构的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课堂、报刊、电视台、出版物等阵地优势,还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理论武装方面的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一直在发展非商业性质的传播形式;80年代以后,中国大众媒介的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大众媒体的双重属性身份越来越突出,既有追求社会效益的意识形态属性,又有追求经济效益的一般产业属性。必须保持行政、法律、技术等多方面的规制,一方面坚持国家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另一方面遵循市场规则,发挥市场对大众媒体的制约作用,同时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传媒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引导民众文化需求、提升民众媒介素养,坚持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净化“噪音”“杂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因此,必须加强大众媒体阵地建设,比如互联网、网络广播与电视,以及数字杂志与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电视和微信、微博等等,积极开发红色网站、微博党课、手机党课等新兴课堂,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武装体系,增强理论武装吸引力、鲜活力。另外,文艺宣传作为理论宣传的重要载体要高度重视。延安时期,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标志,在戏剧、诗歌、音乐、美术、小说和电影等各方面掀起了大众化的实践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普及宣传。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延安传统。

3.建立专兼职理论队伍形成机制。52.9%的人认为需要完善理论工作者队伍发展机制;56.4%的人认为需要推动理论通俗化、大众化;38%的人认为需要在批判错误思潮中学习正确理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工作就要跟进一步。这种跟进,既需要理论研究、理论教育的跟进,也要求理论宣传的及时跟进,必须形成一支理论骨干队伍。

要建设一支高效的理论研究队伍。从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功用来看,中国化是和中国民族文化结合,时代化是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结合,大众化是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结合,这些结合都需要理论研究队伍做出努力。同时,还要通过深入研究“普世价值”“民主”以及和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开展理论批判,树立正确意识;研究贫富差距、社会腐败、民生缺失等现实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加强理论地方化、基层化、通俗化研究,在学习教育中加强典型宣传,总结出一批先进典型和工作案例,营造良好环境,为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要建设一支成熟的理论教育队伍。建立和健全学习指导员制度,根据不同群体文化程度、思想水平、接受能力等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灌输教育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加强基层宣讲员队伍建设,建议上级领导从满足基层党员干部学习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印制一些符合基层特色的“口袋书”“小册子”,开展分层分类施教,确保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加强理论宣传,是促进理论学习的重要手段。理论武装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方向性,光靠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难以保证效果。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专业性强、思维活跃并能够与群众进行良好沟通和互动的理论宣传和舆论传播队伍。这支队伍要能把握捕捉时机,在党内错误倾向抬头,党面临各种社会思潮冲击和挑战的时候,在党的组织规模、党员成分和人员素质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在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促成民众正确理论思维的形成。

4.完善学习培训机制。一是畅通教育培训主渠道。39.6%的人认为需要畅通理论教育培训主渠道。党校、干部学院是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主渠道,必须充分发挥其理论武装的主阵地、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党委决策的大参谋等功能。市县两级党校承担了90%以上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任务,是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力军。“到2020年,建立健全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相适应,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相符合,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衔接,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包括更加完善的办学体制、更加高效的运行机制、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培训模式、更加科学的师资选聘培养和评价机制、更加规范的宏观管理体制等等。

二是建立理论武装课程形成机制。38.7%的人认为需要优化理论武装课程,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使课程设置更系统、科学、接地气。新机制要从以下课程类型下功夫:第一类,基础性课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原理。列宁在阐述马克思主义时,把马克思的学说划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并且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说:“什么是理论?就是有系统的知识。马列主义的理论,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有系统的知识。”所以总的来说,理论武装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知识来武装。要针对现实问题,根据十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倡议,加强学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要开出基本书目,引导学员回到原典学习马克思主义,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思想认识上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要浅尝辄止,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二类,重点性课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培养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奋斗目标,从而把它们内化为每个党员干部的理想目标,并且把这个理想目标和做好本职工作相结合,与党员干部的个人价值目标实现相结合,使党员干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践行者,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第三类,现实性课程:政策与策略、党规党纪。政策与策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现实体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党规党纪是党的行为规范,党的基本知识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础。要求党员干部学习、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决定等(可以采取阅读文件、组织政策讨论和政策解读等方式)。第四类,拓展性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等。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要积极采取开展专题讲座、播放影视宣传片和开设红色旅游景点、博物馆、纪念馆等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创新党史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党史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还必须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良好品格和高尚情操。第五类,针对性课程:为中心工作服务。调研数据显示,39.5%的人认为需要根据要解决的突出矛盾选择学习内容;41.2%的人认为需要注意因人施教、分类施教。必须做好需求调研,满足学员的多样化个性需求,突出理论学习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其具体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能力培养(体制改革、经济增长、城镇化战略、民主法治、生态文明、行政管理、网络管理、危机管理和公共关系等内容),还包括各种知识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哲学、历史、科技、法律、军事、国际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技能)。

三是建立科学的受训对象选择机制。37.6%的人认为需要建立科学的受训对象选择机制,严格调训调学,防止顶包代学,重复调训,防止该学的不肯学、不让学,不该学的强制学、老上学。组织部门要掌握干部调训的全局,进行调学顶层设计,而不是单纯下指标、派任务完事。调研中有人认为当前调训学习时间太短,最好集中全日制学习3-6个月,系统学习党的理论。这从一个侧面显示调训不科学,学习不成系统、碎片化,不利于理论体系的形成,当然效果不佳。

四是建立理论教育方法和载体研究机制。调研数据显示,40%的人认为需要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33.1%的人认为需要不断拓展教育资源,增强理论学习的创新性和吸引力。要深入研究现代技术的情景式、沉浸式、实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将讲授式、案例式、研讨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植入理论教育中,创新教、学、研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同志在1929年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中提出“十条教授法”,即一、启发式(废止注入式);二、由近及远;三、由浅入深;四、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五、说话要明白;六、说话要有趣味;七、以姿势助说话;八、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九、要提纲挈领;十、干部班要用讨论式。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党校教学仍然适用。大致说来,必须把握以下原则:第一,寓教于知识之中。理论教育和各类人文知识、科学知识的讲授有机结合,避免单调、抽象、空洞的说教。例如,把中国近现代史作为拓展性内容纳入理论教育的内容体系,通过挖掘和展现近现代史教育资源,还原和创设历史情境,使人民群众贴近真实历史,感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卓越成就及马克思主义的非凡力量,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性,从而促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第二,寓教于感染之中。坚持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相结合,通过人格力量、环境氛围等方式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和熏陶。比如发挥典型示范功效,使真理力量通过人格魅力展现出来,或用反面案例警醒。拓展社会教育课堂,大力开发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反腐倡廉基地等党性教育资源,建立健全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实施现场教学。或者借用文学、艺术等多种渠道施教,增强生动性和感染力。第三,寓教于生活之中。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中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的马克思主义。”[11] 858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现理论、政策与人民群众的情感交流。必须实现教育路径的生活化,善于采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阐释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善于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炼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使理论教育更加贴近群众的现实需求。把理论教育与经济工作、社会管理、教学等各项具体工作相结合,促使理论教育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是建立健全培训考评机制。调研显示,27.2%的人认为需要建立健全培训考评机制。比如采用科技手段实现网上同步考试,这并不难操作。组织部门、培训单位要严格检验参训干部的培训效果,并将考评情况计入干部学习档案,作为日后选用提拨的依据。

(三)建立健全务实的理论运用转化机制

调研显示,60.6%的人遇到困难时经常主动寻求党的最新理论指导(33.1%的人自己解决不了才去寻求帮助,6%的人按经验不按理论,这说明忽视理论仍然大有人在);56.7%的人认为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应该两不误、两促进;42.9%的人认为需要在解放思想中武装思想;41.4%的人认为需要完善理论转化运用机制。目前存在理论武装与实践运用存在“两张皮”现象,理论研究、宣传、教育与群众需求、实践需要脱节,运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际工作不够。

1.建立理论武装转化为工作能力的考评机制。“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 11,先进理论只有走出书斋、面向实践、联系实际并得到实践主体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理解和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理论指导的作用。否则,“仅凭空洞的说教,哪怕是很高明的权威的说教,都不能使人产生这种信念”[12] 277。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今天,我们要把理论充分运用到“四个全面”实践中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推动发展上见成效。各级部门和各级单位要善于对症施治,紧密结合本单位和本群体的实际情况把理论武装相关内容落实到细处。要适时从人民群众是否心服口服、宣教受益面是否广泛、社会风气是否好转、社会和谐程度是否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是否持久深远等不同层面针对教育效果做出系统、全面、综合的价值评判,检验理论武装的现实成效,这需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

2.建立群众利益和现实诉求维护机制。调研显示,52%的人认为需要完善困难群众帮扶机制。“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 207,理论要想说服人,就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否则,理论本身就会失去其彻底性。“马克思主义是好东西,但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带来人民生活的改善,谁还相信马克思主义?”[13] 668科学的理论体系只有广泛适应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和各团体的根本利益和现实诉求,使不同群体都能从中寻找到自身的利益象征和合法根据,才能真正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接受和掌握,才能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也是这样,只有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作用。我们党加强理论武装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发展史。所以,2000年开始的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活动鲜明提出了“让干部受教育、使农民得实惠”的目标要求;2005年开始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整改阶段进行了群众满意度测评;2008年集中学习科学发展观也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总要求;十以来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开大门、依靠群众,直接让群众来监督和评判。因此,我们必须在满足群众正当利益要求中加强理论武装,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保障及多渠道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和完善联系群众的信息网络平台沟通机制,建立和完善群众评价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和保障理论武装工作的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列 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黄力之.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现实性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5).

[8].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篇10

点火,山崩地裂。出击,腾空而起。导弹在空中穿云破雾,各种复杂电磁波袭来,弹头像长了眼睛一样死死咬住终极目标……

为了这眼睛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更加明亮,第二炮兵某军事代表室总军事代表廖平和他的战友们始终站在电子信息战最前沿,在万里天疆创造了一个个不朽的传奇……

热身――从计算机硕士到物理电子博士。面对转型需求,他在积蓄能量中实现“军方主导”

1998年夏天,一纸任命,以全优成绩通过论文答辩的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廖平,成为一名驻国家某工厂的军事代表。

到岗不久,恰遇军代室与一家设计单位召开产品设计方案论证会。会上,面对众多领域专家,廖平大胆提出了许多设计改进措施,但发言很快被一位老专家打断:“你说的那些不现实,这个领域你不懂!”

一句“不懂”刺激了廖平,也让他认识到: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融入导弹武器系统,技术含量高,系统配套复杂,军代表要实现“军方主导”,就必须在方案论证、技术问题处理、学术研讨等多个方面与地方科研人员平等对话,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对方。

看图纸,跑车间,跟踪设计流程,参与样品试验……平时工作按部就班的廖平,暗地里却在加班加点“热身”。为了求证某项公式,他会通宵达旦往返于图书室和实验室,不惜数百次地重复同一种实验;为了检验一组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他不惜历经酷暑严寒辗转数千公里多次亲进靶场,在实弹发射中反复对比取样;为了全程掌握武器动态,他甚至“混”进厂家的科研队伍,像“勤杂工”一样扛设备、测数据、分析图纸;为了拓展知识面,他通过实践探索和理论学习,熟练掌握了军兵种相关领域知识、民用技术及外军装备资料……

2000年9月,经过近两年的“偷师学艺”,精通计算机专业的廖平突然“改行”考取了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博士研究生。这截然不同于导弹武器装备核心技术,又与其密切相关。4年后,他以全优的成绩通过论文评审和答辩,并获得该专业唯一一个进入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国家计划名额。廖平的毕业课题是“微波器件电子光学CAD软件系统”,他仅用一年半时间就破解了物理电子领域的这道难题,其模拟计算机精度达到国际同领域先进水平,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001年,某科研机构对某项关键部件的科研攻关屡屡受挫,正在读博士的廖平对这个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后,主动请缨参与研制。

他既是“主攻手”,又是“主心骨”,经过两个月夜以继日的试验、记录、分析,终于帮助该科研机构拿出了优良性能和高精度的产品。

从此,设计单位的专家们对这位年轻的军代表刮目相看,遇到技术问题经常找他咨询,视他为本部门的“编外专家”。国家电子技术方面的权威专家徐静松,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十分“苛刻”,与廖平却成了“忘年交”。他不仅把自己写的论文和专著送给廖平“批评指正”,还经常就涉及该代表室的科研项目听取廖平的意见。某科研机构领导孟健认为,没有廖平的主导,某型“杀手锏”武器就不会快速定型列装,我军的这项装备就至少要落后世界军事强国10年!

廖平用自己的学识快速搭建了一个与专家平等对话的平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军方主导”,也使工业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进一步认识到了军代表在武器装备转型期所发挥的特殊作用。

起跑――数千套合格产品投入使用。面对战场要求,他在履职尽责中确保“绝对可靠”

在廖平的办公室里,除了一摞摞专业类书籍,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桌前各类装备质量“责任书”。廖平说:“国之重器,不容有任何闪失,将这些‘责任书’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就是为了时时警醒自己勿忘责任!”

有一次,廖平在参与军兵种产品业务会上得知,某卫星定位接收机在某兵种特殊地段实验时,无法进行定位。对该装备各部件了如指掌的廖平突然警觉起来:我军某型导弹上也在使用这种设备,要实现全疆域作战,就必须消灭这个“死角”。于是,廖平立刻要求厂家对卫星接收机进行升级改进。 但由于该装备已经定型批量生产,合同上又没有相应条款,厂家拒绝了他的要求。

吃了“闭门羹”,廖平并未罢休,他三番五次跑到厂家找到有关领导和设计人员据理力争,反复强调这项产品直接影响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如果不消除隐患,对国家安全将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在他的坚持下,最后厂里不再强调合同,而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重新对产品进行升级改进,并对列装的装备一一进行更换。国家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康义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慨不已地说:“应该说是廖平的人格和责任心战胜了合同上的条条框框,使我们的导弹武器性能不断得以完善。”

廖平所在军代表室分管10多家厂所,监造导弹武器系统中的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别看个头小,作用可不小,它凝聚的都是第二炮兵信息化建设的高新技术成果,是导弹武器效能的倍增器。”某导弹旅总工程师、导弹专家张亚峰这样给予评价。

2008年9月,军代室在军检验收中发现有两种国外进口元件超过了使用期限,廖平立即要求某厂家进行破坏性试验。厂家不同意:“没必要做试验,国内没有可替代元件。”但廖平坚持要求对全部元器件进行筛选,结果令人后怕:不合格率达40%!

为此,廖平组织召开了质量大会,所领导、中层管理干部、设计师、一线技术人员等100多人坐在台下听廖平主讲。一位很喜欢用国外元器件的设计师听完廖平的课,“国家安全、军方要求”在他心里扎下了根。某导航产品内部有大量进口元器件,起初用机,但现在要用到导弹上,这位设计师主动更改设计图纸,把所有进口元器件换成了国产件。

提起廖平和他带领的军代室,“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某电子集团产品部主任陈鑫钦佩地说:“廖平把20多项国家、军队标准和航天标准烂熟于心。面对战场要求,这些年他亲手监造的数千套产品均达到合格率100%,实现了‘绝对可靠’。”

助推――10份咨询报告走进高层视野。面对前沿探求,他在主动作为中创造“不朽传奇”

近年来,廖平在对武器装备质量把关的同时,也将视野不断向武器装备发展最前沿延伸,再延伸……

2010年5月,一份《某型导弹防御及突防问题咨询报告》因技术前沿、数据详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引起了参加第二炮兵武器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论证会与会专家的关注。会上,大家对报告中的设计规划和各种数据逐一过“筛子”,经过几轮激烈的讨论分析后,一致推荐将此项目列入第二炮兵“十二五”规划之中。完成这份报告的设计者正是廖平。

2010年10月19日、2011年1月24日,战略导弹部队的一位首长先后在不同的两份咨询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此件很好,机关要认真分析报告项目,捕捉新技术,推动我武器装备研制发展……此研究成果,科研部可作为某型装备研究论证的支撑材料!”完成这两份报告的人还是廖平。

“有10份这样的咨询报告是廖平个人智慧结晶。他一个人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第二炮兵装备部领导告诉记者,2010年3月,第二炮兵战略转型进入关键时期。廖平在其专业范围内设计出构建战略导弹部队基于信息系统作战能力的基本框架,提出了由信息基础支撑能力、要素能力和任务能力3个层次的体系架构,并充分论述了相关的60多项关键支撑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由此形成的《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内涵、能力架构和装备技术支撑》报告为我国战略导弹武器建设跨入新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撑,他主持完成了5个项目的研制和论证,4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为第二炮兵武器装备中长期规划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军队派驻到国防工业体系的使者,廖平认为,军代表身处军地“结合部”,就要担当特殊的“翻译”任务:既要把军队的作战和质量需求“翻译”成厂家的技术和管理指标,又要把厂家的技术实现途径“翻译”给部队。信号与信息处理是一门尖端科学,为了把这些复杂知识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广大官兵,廖平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 巧调众口,无论是机关分管技术工作的领导,研究院、所的专家,还是部队指战员,大家听了都觉得“解渴”受用。为了扩大普及面,廖平结合实际,争分夺秒地把自己的知识和理解汇集成册,整理出《弹道导弹突防中的电子对抗技术》一书,成为部队“核常兼备,双重威慑”作战中的战术、技术应用指南。

冲刺――两种新型导弹武器腾空出世。面对打赢追求,他在奋起直追中锻造制胜“利箭”

初冬的高原。一枚导弹正拖着烈焰腾空而起……

廖平的心也随着呼啸的导弹在飞翔。尽管进场前,他亲眼见证了这个关键部件的千百次试验;发射前,他拍着胸脯向首长立“军令状”,此时,却依然如重石压胸……

廖平难忘两年前的那个冬天,高原靶场,某重点型号导弹发射升空。可几分钟后,却等来一个不幸的消息:导弹的某高新电子关键部件没有传回任何数据!20天后,另一重点型号导弹也因电子核心部件出问题,致使导弹偏离靶标。

两枚重点型号导弹相继失利,对于廖平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记不得如何返回的单位,他的脑海里只剩一个念头:务必尽快找到故障原因,否则该型导弹研制项目将打入“冷宫”,这将直接影响我国的战略力量部署和在国际战略力量平衡中的地位。

在上级的帮助下,廖平和研究所的专家们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有人说是导弹在大气层飞行摩擦产生的高温影响了天线信号接收,而廖平却发现在热实验中曲线与飞行模拟时的曲线有着细微的差别,他坚持要查明为什么两条曲线不吻合。为了还原真实的故障,他们马不停蹄奔赴千里之外的总体单位做试验。结果正如廖平所预料,失败并非高温所致,而是由行在大气层的导弹温度内高外低,导弹内的湿气蒸发影响了天线信号接收。

紧接着,另一型号导弹发射失利的“故障归零”工作也立即上马。2009年新年刚过,军代表室所驻的研究所得到指令:“如果再不成功,就只能转入预研项目,待国家科技水平有了新发展后,再重新启动。”

廖平明白,那或许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的事情。背水一战,沉着冷静的廖平提出复现大气层的环境进行试验。经过40多项故障排查,3个月后的一个凌晨,在低气压试验中,廖平终于成功再现了同样的故障现场。喜讯随即传到了机关,一位主抓此型装备的将军对廖平说:“这是我退休前的最后一枚弹,发射时,你一定要去!一定要给我拍胸脯,打包票!”

成功了!成功了!发射部队的欢呼声打断了廖平的记忆。当他接过传回的数据时,反复确认后才长吁一口气:“两个型号的导弹终于都保住了!”那一刻,廖平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