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2 06:3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体育科研、课堂教学、课余体育活动
研究内容
现任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调查,教学能力分为课堂教学能力、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体育科研能力、卫生保健知识科普能力。其中课堂教学能力还包括:1、教材搭配2、教法运用3、组织调动,情绪调动。4、课堂调控。通过对228所小学的调查问卷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五年制体育大专班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2001年,向黑龙江省的228所小学校发出660张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47份。
2.2实地访问法
利用九九体育专业教育见习的机会,用问卷和谈话的方式调查了34所小学。
2.3研究讨论法
与参加调查的同学讨论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未来学校需要体育教师具有哪些能力,要求每个同学都发言。
3、结果与分析
3.1 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在完成每堂课时,所表现出的多种能力,包括编写教学文件、组织教学、运用教法、知识更新、教学效果等部分。调查反映,各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大多数基本素质较好,有一技之长,但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完整;能上课但不会写教案;能够示范但说不出其要领;能够认真工作但不善于总结,致使小学体育课枯燥乏味不适合学生的特点,不能很好的完成《体育与健康课大纲》的要求,宝贵的经验得不到及时总结。出现有热情没水平、理论知识薄弱、实践水平一般的格局。
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表中不难看出,体育教师在编写教学文件和知识更新两方面较差(33%的教师没有教案,30%的教师自工作以来没有参加过各种业务学习)。致使很多学校得体育课内容陈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有甚者“一堂课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这说明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还需要加强。
3.2 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能力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在调查的262所学校中有64所农村小学没有在课程表中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有140多所学校课程表中虽有体活课,但不能经常性的组织活动,60多所学校能够较认真的组织课余体育活动,其中只有11所学校有完整的课余活动组织机构和活动计划。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是学校领导对升学率抓的很紧,对体育的作用价值认识不足;第二是部分体育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工作热情低,没有奉献精神,拜金思想严重;第三是学校场地小,器材少,经费短缺,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上述情况中,城市的中小学课余活动好于农村,同时体育器材和经费情况城市也好于农村。
3.3 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小学体育教师工作能力中最薄弱环节。科研基础水平差,科研成果少,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成果。现有的科研成果质量也很低,70%多的成果只是一般性工作经验总结,在省级各种学术会上获奖论文只占24%,只有6%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3.3.1 最近几年体育院校才开设体育科研课,起步较晚。
3.3.2 有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资料、杂志、书籍较少,收集信息、更新知识较难。
3.3.3 体育教师本身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缺少科研意识,不能虚心学习他人之长。
3.3.4 小学科研设备少、条件差。
3.3.5 缺少学术交流,各种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
综上得出,体育教师在思想品德方面是良好的,为体育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理论水平低,教学组织方法单一,科研能力差,教学中体育课与健康课比例失调,重技轻能,基础知识被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所代替,脱离不了传统体育观念,适应不了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结论
4.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4.2 尤其是主管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4.3 务必从教学战略发展的高度去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4.4 真正把“健康第一”作为工作的指4.5 导思想,4.6 把体育教师的岗位培训、教学文件的编写、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工作重点,4.7 力争使中小学体育教学到本世纪末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目标4.8 。
4.2 加强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理论教学,开设科研课和课余训练辅导课,把编写各种体育教学文件作为毕业考试内容,严格把关,注意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4.3 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体育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考试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专门考试体育的领导机构实施,并及时检查督促。这样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认真对待体育课和课余活动,让体育教师有压力,让社会重视,促使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篇2
摘 要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耐久跑项目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但是由于耐久跑动作单一且过程枯燥,长时间的运动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该体育项目都感到乏味,产生了抵触情绪,从而使学生对耐久跑运动的兴趣普遍不高。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学生参与耐久跑练习的对策,希望能够有助于学生对耐久跑产生浓厚兴趣。
关键词 初中体育 耐久跑 练习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本校80名学生,把其平均分成两个班级进行实验教学,并相互比较。
(二)研究方法
1.实验法。按照中学生体质测试方法的需求,分别对两个班学生的形态、机能以及素质能力进行实验前的测试,以此来观察引起的变量变化,对其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发现所具备的因果联系。
2.数据统计法。把两个班的学生放在一起测试其体质,再把相关数据进行统一的核对整理、分类归纳、统计处理。
3.文献法。本文在参照《运动训练学》和《田径体能训练》以及《身体素质训练》等众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耐久跑训练方式展开分析、鉴别从而为深入探讨初中耐久跑练习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内容
(一)对象分析
为了方便比较,在研究开始之前对两个班的学生分别从身体形态、机能以及素质上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选取了表格中的六项指标数据展开比较,所测结果如表1所示:
经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开始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在耐力素质上并不具备明显的差异。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的是教学实验法和经验总结归纳法两种研究方法,在进行实验时,体育教师把实验班和对照班放在一起开展教学。实验班根据实验教案上课,而对照班的则按照以往的教学计划上课,两班的课时都一样,在测试成绩时力求时间和要求统一。下面是实验班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些主要练习方法:
1.采取间歇跑形式,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我们以200米跑道为例,在跑道上设置一个标志物,要求学生跑完100米后再步行100米,而对跑步和行走所需时间分别规定为15秒和80秒,通过这种5-7圈连续性训练方式练习耐久跑。如此以来我们就把整个跑道分别划分为两个跑的区域以及两个用以调整呼吸的区域。在练习最初我们要求学生进行直道跑,而在学生进入状态,练习一段时间后再在直道跑中融入弯道跑,但是这一方法在冬季运用效果会更加佳。
2.练习中加入音乐元素,增添运动趣味性。我们可以在练习过程中加入音乐,通过音乐让学生掌握跑步节奏,而音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兴奋性,慢慢放松对耐久跑紧张的心情,把以往枯燥乏味的跑步运动变为快乐的节奏运动。比如我们可以把国际篮联对裁判进行体能测试的“莱格尔跑”练习法经过一定的改造加入进耐久跑练习中,根据音乐节奏由慢到快的变化,进行二十米折返跑。让学生在听到“嘀”的音乐声后迅速跑到折返点,而再一次听到“嘀”声后就返回到起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无形中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克服了长时间跑步带来的疲劳感,让学生了解到耐久跑并不是不要命的奔跑[2]。
3.结合器材、图形融入训练,让学生感到新意。我们可以把训练场地分成多个区域,把排球、篮球以及跳绳等运动器材放入各个区域,然后让学生在清楚每个器材的玩法和次数后,进行分组比赛,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此增加耐久跑的趣味性。同时我们也可以运用到各种图形,让学生按照各种图形的样式变换跑步路线,如蛇形跑、“8”字跑、对角线跑、五角星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到新意,保持高涨的练习情绪。
4.创设情景跑步模式,让学生完成运动量。我们可以采取类似于定向越野的方式,在开始之前规划好跑动路线,并在场地上标上一些点,而学生则手拿数字牌,按照顺序从起点跑到最后一个数字后返回终点。利用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以及敏捷性,让学生在连续的挑战和游戏活动中完成必要的运用量,既能活跃场内气氛,又能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在一段时间内对教学方式的改变,再次从身体形态、机能以及素质上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全面检查,所得结果如表2:
从对表1、表2观察我们看出,通过采取间歇跑、加入音乐、结合图形器材以及创设情景跑步模式等方法,实验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实验班的学生与之前相比不论是从肺活量、每秒跳绳次数以及跑步速度上都有明显提高,而对照班并无明显变化。
四、结论与建议
(一)应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耐久跑教学开展起来如此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前期学生对耐久跑产生了恐惧的心理,这也与学生缺乏正确的耐久跑理论知识有关。因此在教学开展之前,应首先对学生讲解正确的耐久跑理论知识,让学生对耐久跑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认识,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练习活动中。
(二)掌握正确技术,减少体力消耗
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耐力跑练习中,较为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技术动作。我们从学生之前的练习过程中,经常都可以发现许多学生都存在错误的动作,比如“后仰跑”、“脚后跟跑”等,这些错误的动作不但影响了学生跑步的舒适性,而且会大量损耗学生的体力。因此,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告知学生当达到耐久跑“极点”时,应加大呼吸深度,减少呼吸次数,调整节奏,坚持跑下去,这样就会使难受的感觉逐步减轻[3]。
(三)加强趣味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耐久跑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且过程单调、枯燥,因此要想让耐久跑练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应从教学方法上着手,通过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耐久跑的趣味性得到提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长短距离结合的跑步方式,以及变速跑、追逐跑、游戏跑等各种形式将枯燥乏味的练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 师明.耐久跑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体育教学.2010(05):23-25.
- 上一篇:讲师职称工作经验总结
- 下一篇:思想道德教育经验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