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5 14:3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药工作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药工作经验总结

篇1

山西省运城市的中医药资源(特别是药材、医疗服务和组织体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004年以来,国家科技部所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对山西省运城市的中医药工作进行了持续跟踪调研。2008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课题组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专家对运城市进行了集中调研。通过调研和实地考察,结合运城市卫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需要和国家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笔者提出了将运城市设立为国家中医药工作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设想,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1  落实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必要建设相应的主体功能区

最近几年,中医药事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成为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战略选择。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未来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战略相适应,“制定和实施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措施”被列入2008年国务院的主要工作,其具体措施已在国务院文件《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中向社会发布,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措施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考虑到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紧迫性、复杂性和系统性,国务院于2007年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研究和协调中医药工作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鉴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广东、河南、吉林等省也分别提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大省的目标。结合在运城地区和其他省份城市所进行的各类调研,专家组认识到:①要全面、切实地推动中医药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仅需要国家有关部委之间的部际联动,同时也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各类行政管理机构之间积极的纵向与横向的协调和配合,才能够真正有利于挖掘、释放中医药的原始创新潜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性作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软

实力。②要解决当前我国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应该从政策、体制、人才、临床、教育、科研、产业、标准、涉外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因素的个别性分析和设计思路转变到综合配套改革、协调发展的整体性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方向上来,并且只有坚持从实际状况和工作实践出发,才能真正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探索出重点突出、措施得力、群众受益的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经验,使“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

当前,围绕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的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在积极推动我国区域综合协调发展试验区的工作;与此同时,结合我国卫生事业综合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卫生部正在逐步开展新一轮的医疗改革。为了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宣部、文化部领导下的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以上部委正在进行的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中医药事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有鉴于此,结合当前我国中医药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任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专家组认为,在基本不改变现有政府主管部门职能分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建设中医药工作主体功能区即“国家中医药工作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形式,在密切结合实际、坚持实践先行的原则统领下,创造性地解决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良性发展探索可行路径。目前,运城市设立中医药工作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基础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建议国家首先在山西省运城市开展建设中医药工作主体功能区的试验,并及时总结经验,适时向全国推广。

2  运城市具备设立中医药工作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条件

2.1  运城市正在开展建设中部崛起示范试点城市工作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全市人口约500万,城镇人口占31%,属于传统的农业地区。由于运城市地理位置优越,经济社会文化具有我国中部地区典型特征,目前该市正在按照要求启动综合协调发展试验工作。该市利用当地历史悠久、质量道地的中药材种植和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兽药加工制造业,可以极大地丰富和充实高效生态农业,以技术优势推动普及应用、带动经济优势,使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当地群众的自身利益和自觉要求;而认真贯彻“以舒为先、以疏为重、疏堵并举”的方针,广泛调动各类积极因素,使遍布运城城乡的以特色专科为主的中医药服务资源在运城医疗体系中更加普遍,在疾病治疗和预防方面发挥着有效作用,对于提高运城人民的身体健康乃至文化素质、建设和谐社会都极具现实意义。从更广的视野看,运城市中医药资源优势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充分利用和发挥,对于培育运城市地方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3个产业结构的演进优化,进而实现地区经济总体的可持续性跨越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一试验将使运城在中部崛起方面的示范意义内涵更加丰富,实现自主创新条件下具有典型意义的“运城模式”,带动和促进我国中西部的综合发展,甚至可能开创出新的时代条件下中西部地区反哺东部地区医药卫生事业的新局面。

2.2  运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创造出许多先进和典型经验

运城市辖临猗、万荣、稷山、新绛、闻喜、垣曲、绛县、夏县、平陆、芮城10县,永济、河津两市和盐湖区,共计13个县(市、区),下辖77个镇、56个乡、13个街道办事处、3338个村委会、7873个自然村,较之中西部其他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而言,运城市公立和私立卫生机构众多是一个明显特点,这对保障当地人民身体健康起到了较好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在以“除四害、讲卫生”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中,稷山县太阳村成为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一面旗帜,总结出了抓卫生促保健、以保健促生产的先进经验,创立了全国开展农村卫生工作的新模式,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太阳村签发了奖状。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口腔卫生规划管理研究会”在运城召开现场会,推广该市口腔专家牛东平创立的“教学-临床-社区”三位一体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新模式。1997年,山西省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现场会在运城召开。目前,一个集医疗、预防、保健、科技为一体的,国有、集体、个人、公办、私营多种形式并存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已形成规模,广覆城乡,“农民健康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率先为300多万农村居民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1.7%,卫生主管部门正在积极探索推进卫生事业综合改革和发展的新措施。

2.3  运城市中医药工作创新性强,独具特色

20世纪70年代,运城市卫生工作者大力开展“四自”(自种、自采、自制、自用)和推行新医疗法,以头针专家焦顺发、痔瘘专家任全保、骨髓炎专家杨文水等为代表的优秀医学专家脱颖而出。1987年,卫生部在运城召开“全国中医专科医院工作会议”,推广运城小型专科医院建设的经验,运城市曾一度在全省率先落实了“县县有中医院,乡乡有中医科,村村有中医人”。2004年,该市成为山西省农村中医药工作试点市。2008年初,运城市人民政府率先在全国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医药工作的决定”,争取尽快发挥中医药服务在整个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造福运城500万人民。目前,该市根据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的文件精神,通过考核颁发“地方粮票”,为民间中医及中医一技之长人员行医提供了准入资格。特别是在运城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该市正在积极准备申报国家卫生部系统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试点市”,力求按照中医药的自身发展规律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服务全市人民群众的基础上,为我国中医药立法探索经验。

2.4  运城市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天然条件

运城市人文荟萃,儒、释、道文化各擅其胜,全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旅游景点达16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根祖文化旅游已经产生广泛影响,运城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10项)已经颁布。运城人自古以来就崇教重学,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力的人才支撑。由于中医药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运城市的文化基础为中医药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天然适宜的环境。特别是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代,积极借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能够使运城市的生态农业、旅游业、加工制造业、中医药服务业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链,既可以有选择性地承接产业扩散,更能够通过农业和中医药产业的创意结合,在提升终端服务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附加价值,为未来创新型载体空间的开发探索宏观重大产业政策的经验。

3  运城市建设中医药工作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基本做法

3.1  将大卫生、大文化、大产业的中医药发展战略编入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大卫生”理念要求把卫生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审视,既要看到“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也要看到卫生事业发展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使卫生事业既成为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大文化”理念要求既看到医疗技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作用,更要看到“人文化成”在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中的基础性作用。“大产业”理念要求既看到经济增长的手段性,更要看到经济发展的目的性,以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衡量、约束和引领经济发展。同时,不仅要看到不同产业内部的运行和绩效,更要看到经济总体的运行和绩效,关注不同产业、不同行业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为了有效解决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社会群体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与社会性卫生事业滞后的突出矛盾,不能只靠医疗“小处方”,还要靠社会“大处方”,通过统筹兼顾,提高国家综合治理能力。

运城市中医药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可以被认为是运城市中长期总体发展战略中的一个业务战略(发展规划),它首先是服务于地区的总体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它又可以被单独视为一个总体性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通过大卫生、大文化与大产业的互动发展,构建以中医药为主体的联结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相关行业包括中药材采集和种植、中药加工制造、中药材与药品流通、中医药保健与医疗服务、中医药人才教育与培养、中医药文化宣传(平面与多媒体)与推广(旅游)等。从运城市中医药事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出发,根据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需要,在有关各个行业制定具体的业务战略目标,并进一步从组织结构、制度建设、功能机制组合和协调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综合配套的改革和创新(也就是职能战略部分的制定和实施),就构成了运城市中医药大产业的总体发展规划。

运城市中医药大产业发展规划,必须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既包括突出中医药的普遍特色和优势,更强调突出运城地方性的特色和优势),充分考虑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把整体配套、协调发展作为目标,以安全的业务运作和成功的品牌建树为标志,使中医药大产业成为运城振兴地区优势传统产业、发展和创新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建设一方和谐社会的支柱性产业。力争产生大区域(如中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成功示范效应。

从第一产业而言,要从种植业的经济效益(现实和潜在)比较入手,结合技术因素方面考虑,发挥比较优势。首先鼓励当地传统优势药材的采集与种植,其次鼓励当地中医医疗服务具备优势的领域(养生和治疗疾病种类)所需药材的采集和种植。提高政府和商业机构在药材采集和种植方面的自身业务能力和对种植农户的扶持能力,全力实行对“品种、产地、机构(生产组织)”的品牌(名牌)优惠政策,从源头保证药材质量;同时,编修地方中药志的工作应尽快纳入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以利早日创建本地道地药材知名品牌,改变当地道地药材被邻近省份“贴牌”流转全国、本地医疗机构反要使用“出口转内销”中药材的利益流失局面,提高种植农户和合作机构的赢利能力。

在第二产业中,以优势产品为基本点而非以所有制属性为基本点,发掘、壮大中药加工制造业中的优势厂家;按照符合当前国家药品管理规则的品种、运城当地普遍应用的历史传统品种和运城当地疗效显著可靠并已被患者广泛认可的典型品种(主体应是制度许可的,如专科医院内的某些制剂)的顺序和结构加以规划和支持。除人体用药外,对已在全国渔业养殖业认可的运城市鱼药制造和服务应予以政策支持,鼓励相关企业进行持续自主创新,尽快向禽类、畜类中药制造和服务业扩展,使之成为运城市加工制造业的特色和亮点,成为现有以高耗材(资源消耗)、高耗能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开展结构优化的生力军。

在第三产业中,中药材与药品流通领域关键的工作首先是要加强政府监管和扶持,确保药材、药品安全。中医养生和疾病治疗服务要继续坚持运城市已经先行一步的改革方向,本着“以舒为先、以疏为重、疏堵并举”的精神,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中医药入手寻找解决公共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问题和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结合的路径,其中重要的是要把运城中医药事业的特色从以“最后一站”著称的运城中医专科医院为主转向以培育从“最先一站”(中医药文化普及和养生保健)到“最后一站”的全过程优势(“人生健康路上站站都有中医药”)为目标,设法解决和持续改进中医药服务进“保险门”(公费医疗、大病统筹、新农村合作医疗甚至商业健康保险的报销)的问题,使运城的中医药具有足够的肥沃土壤滋润、成长、壮大;此外,在服务对象方面,可考虑以收入水平的两头人群(贫穷人口和富裕人口)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前者可以在政府基本卫生医疗服务中安排,作为“事业”来进行,而后者应在商业化服务领域开拓、解决,作为“产业”、“商业”来开展;在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域,一方面是中医药人才教育和培养(从事业开始动作,走向事业和产业并重),从培训、进修逐步向正规教育发展,以适应教育管理体制现状的要求,促进运城市文化教育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此外,在中药材采集与种植业、传统中药加工制造业、中医药养生与疾病治疗服务业等各行业发掘和培养一定数量的、有相当质量的、具备典型或特色意义的人物、机构、小地域(小群落)的前提下,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在这个产业内既可以充分发掘、增殖运城地区中医药历史、传统的文化价值,还可以通过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建设知识社会。

3.2  以基础设施和内容服务有机结合率先建设全民健康高速公路

运城市中医药发展规划,应该首先立足于本地区历史传承和现实具备的资源和要素优势,立足于服务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中长期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寻求完善、创新和扩张。完善以确保现有优势得以正常发挥,创新以寻求新生优势的培育与成长,扩张则是以质量为保障的优势外延。

运城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强中医药工作的决定”中首先明确了指导思想,即以保障全市人民健康为宗旨,以开辟“河东特色”的中医药发展道路为旨归,通过建立长效财政投入机制和扶持中医药政策,完善管理体系,健全服务网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大力促进医疗服务与养生服务协调发展,深入基层,面向农村,服务百姓,充分发挥运城市中医药资源、人才、文化、科技和市场优势。在上述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铺设信息高速公路,服务网络要体现快捷和面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升群众主动利用服务资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中医药养殖业,保障食品安全,使群众的基础饮食结构达到绿色有机标准,从根本上杜绝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  建设中医药工作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未来长时期坚持实行的改革和发展方针,建立与发挥中医药的主体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工作主体功能区,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更与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发展道路相联系。我们认为,其现实和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通过中医药工作的综合改革和发展,能够从产业层面为发展我国最具优势的主导产业全面铺垫社会基础,通过农业、养殖业、流通、中医药深加工、中医药医疗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优势产业的拉动,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培育运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其区域龙头地位,更快地促进中部崛起。

其次,通过中医药的普及应用和发展,特别是通过全民健康高速公路建设,使中医药的健康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在模式创新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动下,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层面开拓新路,在产业发展和全面医疗保障之间寻找新的平衡,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基础上的社会福利,突破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点,推进我国卫生事业的综合改革和发展,对我国医疗改革和中医药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第三,通过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能够使我国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发展出能够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意志的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根本改变文化贸易的逆差现状,在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创造我国保护传统知识产权的典范。通过以上3个层面的综合协调发展,能够让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建立在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寻找到自己的主体产业,从整体上推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加快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5  建议

篇2

第一条为了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充分调动卫生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卫生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学术水平和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文件精神,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章卫生技术职务

第二条卫生技术职务是以医药卫生技术应用为主要职责,根据医药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卫生技术职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履行相应职责必须具备的任职基本条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有合理结构比例。

第三条卫生技术职务分为医、药、护、技4类:

1.医疗、预防、保健人员: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主管)医师医师医士

2.中药、西药人员:

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药士

3.护理人员:

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

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护士

第四条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医(药、护、技)师为高级技术职务;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力中级技术职务;医(药、护、技)师、医(药、护、技)士为初级技术职务。

第三章岗位职责

第五条各类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暂按卫生部(82)卫医字第10号、(83)卫防字第61号、(81)卫药字第10号、(79)卫药字第983号等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任职基本条件

第六条卫生技术人员必须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遵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第七条医(药、护、技)士

1.了解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

2.在上级卫生技术人员指导下,能胜任本专业一般技术工作;

3.中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

第八条医(药、护、技)师

1.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

2.能独立处理本专业常见病或常用专业技术问题;

3.借助工具书,能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4.中专毕业,从事医(药、护、技)士工作五年以上,经考核证明能胜任医(药、护、技)师职务;大学专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研究生班结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者。

第九条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

1.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本专业知识,掌握国内本专业先进技术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2.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熟练地掌握本专业技术操作,处理较复杂的专业技术,能对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3.在临床或技术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或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能比较顺利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4.大学毕业或取得学上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4年以上;研究生班结业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3年左右;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2年左右;取得博士学位者。

第十条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1.具有本专业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并应用于实际工作;

2.工作成绩突出,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或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能顺利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3.具有指导和组织本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指导和培养下一级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4.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5年以上;取得博士学位,从事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2年以上。

第十一条主任医(药、护、技)师

1.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能根据国家需要和专业发展确定本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方向;

2.工作成绩突出,具有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复杂疑难的重大技术问题或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专著、论文或经验总结。能熟练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3.做为本专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善牛指导和组织本专业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具有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

4.从事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工作5年以上。

第十二条各级卫生技术职务,必须由行政领导在经过评审委员会怦审的、符合相应条件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按照限额进行聘任或任命。

对未经评审委员会评审或评审认定不符合任职条件者,任何单位或任何人不得聘任或任命其担任卫生技术职务。

第五章评审委员会的组建

第十三条各级卫生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分别由高级、中级、初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

篇3

病证结合用药规律分析为了突出中医特色,将辨证与疾病加以关联,以病证结合的模式探讨某一疾病的某一证型的用药规律,从而可以更好的掌握具体疾病具体证候的治疗原则和用药规律。如筛选古代医籍中情志病证气郁化火证医案为研究对象,探讨古代情志病证医案中证型气郁化火证的组方用药规律[21]。对北京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肝系证候临床研究方面文献的整理、归纳,总结分析肝系证候分布及其用药规律[22]。此类研究将病证进行结合,分析总结的用药规律更有实用性,体现了对临床的指导价值。而不足之处在于,对于某一医家具体疾病具体证型的病例数量有限,分析结果的代表性有待形成共识;虽然可以将来源于不同医家的病例进行收集和整理,在数量上弥补了不足,但由于不同医家对疾病的具体证候的划分标准存在差异,包括很多专业名词描述的差异,尤其是古代医籍的医案描述,不同医家记述差异更大,有的很难统一,即使研究者进行规范统一,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给研究结果带来一定的偏倚。

组方用药规律的研究发展进程

口传心授,经验总结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口传心授是传统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并且多数集中在名医师带徒的传承方式中,同时结合临床实践,对个人经验进行总结,形成名老中医经验集要等着作,加快学术和经验的传播。这种方式仍然是中医传承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中医传承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收集方药,手工统计为了总结具体医家、具体疾病的用药规律,按要求收集相关的医案处方,在一定数量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对于总结方剂组方和用药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但限于技术条件,分析数据时,采用手工计数的简单方法。如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医学数据,筛选实际进行分析的文献,对其进行用药规律的初步归纳和一般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用药规律[23]。一般统计软件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具有统计功能的软件广泛应用,对筛选的处方进行用药规律的分析,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还可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避免人工统计时的人为错误。在用药规律分析的软件中,多数采用SAS、SPSS、EXCEL等统计分析。如收集《二续名医类案》中消渴篇的所有复方,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24]。应用中医门诊电子病历收集心动过速医案,并通过SAS统计软件编制了用药频率表。以心动过速为因变量、以用药频率大于10%的37种中药为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探讨其用药规律[25]。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文献进行收集,用SPSS13.0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其用药特点及规律[26]。基于文献探讨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用药规律,建立UC中医用药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27]。

展望

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是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疾病、证候、名老中医以及中医临床医生本人用药规律的分析,可以阐明和总结药物应用的一般规律,直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以药物为连接点,进一步可以探讨治则治法、病因病机、配伍机制;通过用药规律的分析,还可以为中药新药的创制提供处方来源,指导新药研发。为此,加快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至关重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仍需重视传统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方法,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加以总结和传承;另一方面,由于中医文献数据的快速积累,创新相应的快捷、方便、实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尤为重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将已有的一般统计法、文本挖掘、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方法等挖掘分析方法加以集成,并将相关的分析算法进行软件化,开发了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该软件已经在名医医案数据挖掘、疾病方剂用药规律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3-45]。系统将信息资料录入、保存、提取、统计和分析等功能融为一体,为中医组方用药经验的传承提供了便利的有效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将传统的经验传承方法与数据挖掘软件工具相互结合,是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必然趋势。

篇4

中图分类号:R28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1-0015-03

鉴于中药附子传统减毒防腐的胆巴水浸泡漂洗流程工艺导致总生物碱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流失(有研究统计流失率高达81.3%)从而降低附子回阳救逆的主要药效之弊端,笔者用泥附子1次洗净常压加热水解进行工艺改革,结果所制生附子颗粒质量稳定,总生物碱含量高于传统工艺所制附片13倍,安全性高于药典要求。药效学试验除保持传统附片的主要药效外,还明显表现部分增效及添效。在此研究基础上,根据中医经典方《伤寒论》四逆汤原方以生附子入药配伍的原则用对比研究方法,将创新工艺所制作的生附子颗粒与传统工艺所制附片入药配伍的2种四逆汤(配伍药物等量,药材产地一致)进行临床实验室药效比较。研究结果反映在以回阳救逆,补命门真火为主要功效的各项相关药效指标显示,生附子入药配伍之四逆汤各项比较指标优于传统附片入药配伍的四逆汤,此研究将为中医临床提供一种回归经典古方原貌的四逆汤新剂型。

1中药附子的传统加工工艺的创新研究

1.1回阳救逆的首选药——附子中药附子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云:“附子一名茛。味辛,温,有大毒。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后世随着临床的使用、研究积累,对附子辛温大热之药性及回阳救逆,补命门火,通行十二经等功效研究表述甚多,至今该药仍为临床学者所关注。然而,由于附子显著的药效与其毒性的并存,若使用把握不当,又常出现乌头碱中毒而危及患者生命,为此后世在附子的减毒加工上注入了不少心血,以求提高该药的安全性。附子使用的安全性问题至今仍影响滞碍着临床的合理使用。

1.2附子传统加工工艺的弊端如前所述,目前对中药附子的减毒防腐加工工艺,古今学者均提出了不同的质疑,指出了该工艺存在的弊端。如《本草正义》载:“惟此物善腐,市肆中皆是盐制之药,而又浸之水中,去净咸味,实则辛温之气味,既一制于盐之咸,复再制于水之浸,久久炮制,真性几乎尽失,故用制附片者,必以干姜、吴萸等相助为理,方有功用,但用钱许,其力甚缓。……附片二钱,尚不如桂枝三,五分之易于桴应,盖真性久已淘汰,所存者寡矣。”冉懋雄氏也指出:“附子在炮制过程中,经过盐水浸泡、煮、漂片(水漂洗)等多个环节之后,其所含之生物碱大量流失……”。“附子在炮制生产过程中,生物碱减少总量达81.30%。”“建议附子在产地不必进行如此繁复的加工,……”[1]。鉴于中药附子传统加工工艺导致附子活性成分的大量流失,该工艺由于存在降低附子药效并导致资源的人为浪费弊端,显然有研究新工艺取而代之之必要。

1.3创新工艺的减毒与增效中药附子“有大毒”(《本经》云),现代研究表明,其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该药中含有双酯生物碱,故国家药典将质量控制标准定格于双酯生物碱——乌头碱的限量要求上,即乌头碱(C34H47NO11)含量不得超过0.15%的安全性标准。然而双酯生物碱是一种不稳定生物碱,在持续加热水解后能分别失去2个酯基而成胺基醇类乌头碱,并基本保持中药附子的传统回阳救逆主要药效,同时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根据这一原理,笔者用泥附子1次洗净常压恒温加热水解提取制粒工艺,一改传统胆巴浸泡漂洗流失工艺,并经毒理、药理药效,植化作附子颗粒与传统工艺加工附片作多项试验指标对比,结果毒理试验其双酯生物碱限量指标超过药典要求标准;药理药效学试验颗粒除能保持传统附片主要药效外还出现增效、添效反应;植化分析提示颗粒所含总碱量高于附片13倍,达到了试验预期结果[2],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稳定、安全、增效的生附子配方颗粒。

1.4附子颗粒用于临证入药配方的现实意义由于生附子颗粒的减毒增效特征,避免了传统加工工艺大量流失生物活性的弊端,于中医临床辨证治疗阳虚寒证提供了一种有效新剂型,特别是颗粒剂良好的安全性保障,将使温里回阳首选药附子的药效充分展示发挥,惠及广大患者。另也对中药附子资源的充分利用,避免传统加工工艺无端的浪费找到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法。

2四逆汤不同配伍药效学比较研究

2.1《伤寒论》四逆汤方君药附子入药原貌东汉张仲景所创四逆汤,主治少阴寒化证并以回阳救逆为其功效特长,后世医家将该方奉为阳虚里寒危证救逆的经典方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急、危、重证的抢救,且每能取到显著疗效。中医《方剂学》指出:“回阳救逆剂,主治阳气衰微,内外俱寒,证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腹痛,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沉细或沉微时,非用大剂温热以回阳救逆不可。……代表方如四逆汤……”[3]。王子楼[4]认为:“四逆者,四肢逆冷,因证以名方也。凡三阴一阳证中,有厥者皆用之。故少阴用以救元海之阳,太阴用以温脏中之寒,厥阴薄厥,阳欲立亡,非此不救。……故以生附子、生干姜彻上彻下,开辟群阴,迎阳归舍,交接十二经。反复以炙甘草监之者,亡阳不致于大汗,则阳未必尽亡,故可缓制留中,而为外召阳气之良法。”

国内温阳派代表人物吴佩衡先生[5]认为:“四逆汤为少阴虚寒证之主要方剂……本方不仅能治太阳以及三阴寒化证,如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笔者从《吴佩衡医案》中成功的挽救三阴寒化证的案例中完全能感受到上述的临床实证。

那么仲景四逆汤组成的原貌如何呢?其为: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片,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伤寒论》四逆汤原方为何只用生附子而不用炮附子呢?鉴于中药附子在四逆汤中的重要药效,这一问题就很值得笔者思考。后世普遍共识指出,生附子回阳救逆,取其药力之峻;熟附子温阳补火,取其药力之续。故仲景治少阴寒化证真阳欲脱,生机反掌于顷刻之时,必以生附子组配以救逆,诸如四逆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以及白通、通脉四逆加猪胆汤等救急方。时下国内以生附子组配四逆辈救急方近乎为零,多代之以市售制附片组配四逆汤,这不仅有悖于《伤寒论》经典名方组配原貌,而且降低该方药理药效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在前期——附子传统加工工艺的创新研究——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决定以创新工艺所制作的生附子颗粒组配之四逆汤与传统市售附片组配的四逆汤在恒定组方药物剂量及药品产地等统一标准下设计“四逆汤不同配伍药效学对比研究”课题,以中医经典名方回归原貌的现代剂型作中药复方新药探索研究,欲为中医临床治疗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提供一种中医特色突出的安全、稳定、质量可控、便捷有效(增效)的以生附子配伍的四逆汤颗粒现代剂型。

2.2实验设计及项目试验结果实验设计内容分别为:生附子组配之四逆汤颗粒的工艺及稳定性实验、颗粒剂的急性毒性试验、药效学对比试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试验等项内容。

为保证项目的新颖性作了开题、结题查新报告,结题查新检索提示:“在检索范围内,国内未见与本课题相同的研究文献报道。”“国内未见针对生附子进行的四逆汤不同配伍药效学对比研究相关文献报道。”以上检索结果客观显示本项研究的新颖性、先进性及在中医经典方的回归原貌药效学比较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工艺及稳定性实验显示该颗粒剂助悬性、成型性、稳定性均较好,微生物合格且未检出双酯生物碱;毒理试验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给药组最大给药量达80g/kg,按体重系数折算,成人(60kg)日用量达4800g,为临床拟定量的160倍,高于临床用药量100倍,该颗粒剂是安全的;药效学对比试验显示,试验组(生附子组配四逆汤组)与对照组(制附片组配四逆汤组)对豚鼠离体心肌缺血的冠脉流量观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对小鼠耐寒冷能力、耐缺氧能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试验药物较之对照药物改善上述指标有明显优势;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显示,临床拟定各项指标分析总结,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80例(制附片组配四逆汤观察组40例、常规中医辨证施治组40例),显效率分别为试验组70%,对照组中制附片四逆汤组20%,常规中医辨证施治组32.5%,组间χ2分析P

综上所述,生附子组配之四逆汤实验总结果显示,《伤寒论》四逆汤的原创药物组配方功用药效较之后世以制附片组配之四逆汤有明显优势,回归中医经典名方比较研究项目合乎预期分析研究预测。

3结语

历时两千多年的中医药发展史中,名方、验方可谓汗牛充栋,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方药,被后世历朝中医同仁奉为经典名方,传承使用研究至今仍方兴未艾,其中四逆汤一方可谓伤寒方中皎皎者。为什么?其临床疗效的可重复性是其关键。该方为中医临床回阳救逆首选方,其适宜对急危重症辨属阴寒内盛阳气欲脱,厥逆吐利之险证的救治,且方药抢救成功率为业内公推。

鉴于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尤其是针对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抢救之有效介入,不仅便于突出中医特色,同时也是振兴中医药事业的需要。笔者研究设计了保持中医经典方原创性的回归原貌比较学研究项目,从工艺设计到毒理、药理、临床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证明实验药物——生附子组配四逆汤颗粒剂——具备安全、可控、稳定、有效、便捷的优点,亦圆满完成了中药新药临床预初试验工作。

通过历代中医临床家治疗研究的成果,《伤寒论》四逆汤不仅应用于阳虚阴盛的急危重症的抢救,而且视临床需要以该方为基础进退出入,随证加减使用于老年病、慢性病、疑难病证属阳虚寒证型的治疗,以及阳虚型亚健康人群的防治均具备可操作性。这从时下中国中医药学会主办的“扶阳论坛”讲习班的应答中可略见一斑,中医扶阳大法目前正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但愿关于中药附子的加工及四逆汤回归原貌研究等研究工作能为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有所裨益,对中医现代化的探索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冉懋雄.名贵中药材绿色栽培技术半夏·水半夏·附子[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吴荣祖.药品评价[J].药品评价杂志,2005,2(5).

[3]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篇5

一、主要目标

通过专项检查,规范中药市场秩序,整治违法违规行为,查办典型案例,切实解决当前中药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提高整体质量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二、工作任务

(一)生产中药饮片必须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必须以中药材为起始原料,使用符合药用标准的中药材,并应尽量固定药材产地;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标准和《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及工艺流程;必须在符合药品GMP条件下组织生产,出厂的中药饮片应检验合格,并随货附纸质或电子版的检验报告书。严禁生产企业外购中药饮片半成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等行为。

(二)加强中药制剂生产监管。加强辖区内中药制剂生产企业药材和饮片购入渠道及相关资质证明、供应商审计、按照《中国药典》(年版)对购进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检验、建立质量档案等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企业按照《中国药典》(年版)和符合制剂产品注册要求的中药饮片和中药提取物的投料情况、中药材前处理或提取情况、中间产品质量控制、批生产记录、浸膏收率、物料平衡等情况。

(三)加强中药饮片经营监管。加强中药饮片经营监督。批发零售中药饮片必须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GSP证书》,必须从持有《药品GMP证书》的生产企业或持有《药品GSP证书》的经营企业采购。批发企业销售给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和使用单位的中药饮片,应随货附加盖单位公章的生产、经营企业资质证书及检验报告书(复印件)。零售企业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中药饮片批发业务。严禁经营企业从事饮片分包装、改换标签等活动;严禁从中药材市场或其他不具备饮片生产经营资质的单位或个人采购中药饮片。

(四)加强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监管。加强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协调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切实加强中药饮片使用环节的监管。医疗机构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采购,必须要求企业提供资质证明文件及所购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书;从经营企业采购的,除要求提供经营企业资质证明外,还应要求提供所购产品生产企业的《药品GMP证书》以及质量检验报告书。严禁医疗机构从中药材市场或其他没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违法采购中药饮片调剂使用。医疗机构如加工少量自用特殊规格饮片,应将品种、数量、加工理由和特殊性等情况向市局备案。

(五)加强中药饮片包装标识监管和质量检验。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中药饮片包装标识监管和质量检验。中药饮片包装上应标明品名、产地、规格、数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质量合格标志、生产企业;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还应标明批准文号。毒性中药饮片应严格按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规定,实行特殊管理。应加大中药饮片监督检验力度,重点加强对易混淆、易掺杂使假、价格异常和包装标识不规范品种的质量检验。

三、工作分工

市局药品注册安全监管科:负责全市专项检查的牵头组织、工作协调、工作督查、情况汇总上报;负责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药制剂生产企业的专项检查、工作督查、情况汇总。(联系人:,联系电话:)

市局药品市场监管科:负责组织中药饮片经营企业、中药饮片使用单位的专项检查、工作督查、情况汇总。(联系人:,联系电话:)

市局稽查支队:负责制定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专项抽验计划,确定重点品种,并组织实施专项抽验;及时汇总抽验情况,进行质量状况分析;负责组织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立案查处。(联系人:,联系电话:)

各县市局区按材料要求开展专项检查工作,汇总报送本地检查工作的有关情况,组织查处本辖区内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月)。各县市区局要召开专门会议,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动员部署专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于年月日前报市局药品注册安全监管科。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月至月)。各县市区局要组织开展全面专项检查,加强中药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的规范和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

(三)工作督查阶段(年月上旬)。市局将组织相关科室对全市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和现场抽查。请各县市区局根据《市中药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要求,按季度上报《中药生产监督检查情况报表》,并于年月日前将前段中药专项检查情况报市局药品注册安全监管科。

(四)总结提高阶段(年月)。各县市区局要对组织实施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对责令整改、限期改正的要加强复查和落实;对办理的案件要进行梳理和督办,并评选出典型案例;各县市区局在年月日前将专项检查总结情况、典型案例报市局药品注册安全监管科。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中药饮片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中药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医疗效果。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应充分认识加强中药监管对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和检点,明确职责,逐级分解,责任到人。

(二)加强检查,规范管理。各县市区局要按照本工作方案和《省中药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要求,做好结合文章,切实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中药制剂生产企业全方位、全过程的无缝监督检查;对重点单位、重点品种、重点环节,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重点检查;全面规范中药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存在的问题在督促整改落实,有力提高中药质量管理整体水平,切实消除中药质量安全风险。

篇6

努力改善、改善,提高完善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成绩面前骄傲备战,为我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好的发展保驾护航。以下是整理的医务人员个人总结汇报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务人员个人总结汇报一

药剂科20xx年工作在院长高度重视和主管院长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职能部门和全院临床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院的工作重点和要求,全科室人员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共同拼搏,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顺利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经济方面:

1、药品收入11月为止西药销售额利润元;

中药销售额,利润,纯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225.035.58元。

2、严格药品入库、出库、销售的对账工作,每月和财务对账,半年一次盘点,帐物相符率超过99.9%。

3、重视药品有效期管理,建立效期记录卡,每月底都进行效期药品自查,将近期药品及时调换或报告临床。

全年没有破损情景上报财务,给院里减少了损失。

二、服务方面:

1、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患者。

药剂科是直接应对患者的重要窗口,是树立全院良好形象的重中之重。如何方便患者、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成为科室工作的重点。合理设置岗位、机动配备人员,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方便了国内外患者24小时的药品供应。

2、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不拘形式,结合科室的实际情景安排学习和讨论,全科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药政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以提高窗口服务为己任,以质量第一、服务取胜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中外患者服务。

3、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俄语学习,并在工作中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来提高业务素质。

从而,以更加专业、精湛的服务技能赢得中外患者的一致好评。

三、业务方面:

1、做到采购透明、质量透明、临床用药透明,及时了解各临床科室药品需求动态,确保临床药品的合理性、安全性、患者满意性供应。

2、对滞销、近期药品及时与临床沟通,以便及时合理应用,减少药品的浪费。

对新进药品及时掌握使用的适应症,以便指导临床使用。广泛开展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3、重视药品储备工作,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在购进验收、入库等环节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药监局《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4、加强卫生清洁工作,做好防尘工作,保证发出的药品整洁.

5、提高了_品、精神药品的管理工作,每一天交接班制度,做到帐物相符,保证_品安全合理使用。

四、其他方面:

1、随着国家药政法规相继颁布,为适应药事管理工作的要求,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规和医院评审标准,对科内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补充,完善了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服务。

2、全科人员进取响应院里各项号召,踊跃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和义务劳动。

认真学习院有关会议文件精神,进取参与推进全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回首这一年我们药剂科日日夜夜,所获得的感受是欣慰,每个人都深切体会到我们疗养院对社会所负的使命,都自觉充实自我,不断向上。总而言之,药剂科在20xx年的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努力改善、改善,提高完善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成绩面前骄傲备战,为我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好的发展保驾护航,为疗养院的兴旺发达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医务人员个人总结汇报二

本人在药剂科工作已经有半年了,在这期间,在领导的指导、关心下,在同事们的帮忙支持、密切配合下,我不断加强学习,对工作精益求精,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自我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个人的业务工作本事有必须的提高,大家也能够去看看手术室年终总结,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现将这一段时间的药剂科个人年终总结汇报如下:

1、制剂检验工作这是科室领导交给我的主要工作任务。

由于自我有一段时间没有接触检验方面的工作了,对理化检验有些陌生了,对卫生学检验只明白个大概;经过不断学习,参加培训班,不断熟悉、积累,已经能够较好地完成检验方面的工作

2、进取参加业务学习由于本人缺乏医院药剂方面的工作经历,对这方面的业务知识需要加强学习。

进取参加院里组织的业务学习,并参加市药检所的业务培训一次,参加省药检所业务培训一次;同时自我每一天挤出一点时间不断充实自我,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临床药学知识等等。

3、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制剂检验工作除了完成每周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外,还需要进行留样观察和稳定性考察这两方面的检验,往往会有未按预定日期完成的情景,我自行设计了一张工作表,将所有上述两者工作按月填好,能够方便地明白当月有多少检验任务,有利于工作安排。

在这半年的工作中,我能认真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严以律己,忠于职守,生活中勤俭节朴,宽以待人,能够胜任自我所承担的工作,但我深知自我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政治思想学习有待加强,来自业务知识不够全面,有些工作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戒骄戒躁,加强各方面的学习,积累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我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工作中磨练自我,圆满完成自我承担的各项工作。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各药店领导和各位同仁的关怀帮忙下,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工作相关经验的积累,知识不断拓宽,业务不断提高。工作多年来,我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都有较大的提高。在药店工作期间,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经营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法》、《商品质量养护》等相关法规,进取参加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办的岗位培训。以安全有效用药作为自我的职业道德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礼待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为患者供给一些用药的保健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让患者能够用到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而不断努力。

由于药品是用于防病治病,康复疗养,以防假药劣药的流通,做一个合格的药品把关者。当患者购药时,我们应当礼貌热心的理解患者的咨询。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供给安全、有效、廉价的药物,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性味、功效、用途、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和副作用,让患者能够放心的使用。配药过程中不能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有些药包含重金属,如长期使用将留下后遗症和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用药和生命安全,经过知识由浅至深,从理论到实践,又经过实践不断深化对药理学的理解也总结了一些药理常识。

医务人员个人总结汇报三

20__年以来,我认真执行党的各项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活动为契机,遵守院规院纪,不迟到,不早退。认真执行《药品管理法》及《处方管理办法》,坚决抵制违法违纪行为和行业不正之风,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意识和团体荣誉感。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及《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并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技能,爱岗敬业,同心协力为患者服务,虚心向同行学习专业知识,及时妥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药品摆放整齐,严格管理毒、麻、限、剧及贵重药品、定期盘存,协助财务部做好药品经济核算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研究处理并及时解决。每一天的工作是负责药品发放和二类精神药品的请领、发放、处方登记和保管。摆药室是一个整体,每个人就像一个零件,全体齐心协力,上下一心,互相配合,互相帮忙,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20__年的工作方向:

继续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服务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结合工作实际进取改善服务态度。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把业务学习列为重中之重。进取参加院上组织的业务学习,增加新知识。调剂药品工作要求我们要异常认真、细心,不能在工作中出现任何差错,轻则经济受损,重者就会给病人的身心健康和医院的经济、声誉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尤为重要,能保证药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及程序并落到实处,加强规范化操作,发挥长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杜绝差错事故发生。对所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按规定及时上报。做好药品盘点,协助财务部做好药品经济核算工作。存在的不足是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必须努力改善。

医务人员个人总结汇报四

xx日,我在西门药店中医馆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锻炼。虽然仅有短短一个月,可是对药理知识、为人处事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认识都有了必须的提高。

药理知识有所丰富。中药是我们国家特有且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对我们这一代来说,接触中药的机会是比较少的,即使在自我生病的时候也是西药主治,所以,对中药进行基本的药理知识学习和药物实体认识是十分必要的。从生活上而言,平常的小痛小病能够自行处理,并且中药的药性比较温和,没有西药那么大的副作用;从思想上而言,有助于中药这项国粹的继承和发扬。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我已经能分辨一些常用的药物,如党参、生晒参(西洋参)、麦冬、苍术等,并对其药性和作用有必须的认识;能看懂一部分药方,对一些需要先煎、后下、灌纱布袋的药物都能确定;对于药物的包裹也有必须的技术熟练度。

为人处事有所成熟。中医馆是一个向外开放的窗口,所以在做好撮药这项工作的同时还要和顾客、坐堂专家和同事进行必须的交流。对中医馆而言,顾客群比较大,可是年龄特征比较明显,大部分是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上处于衰退期,所以必须对他们多一份耐心、多一点关心、多一些爱心。另外,也要区别对待患有某些异常病症的病人,如精神上的疾病,这并不是说对他们抱有歧视的心理,但由于其所患病症的特殊性,往往伴随出现一些突发性事件,我们需要对其多加关注。突发事件其实十分能锻炼一个人的随机应变本事,可是必须把握原则。拿药店来说,就必须坚持顾客第一的原则。比如由于工作人员的估计错误,一位患者拿不到代煎的中药,并且此时正好碰到药店停水,这位患者十分愤怒,一向指责药店不信守诺言,那么此时,我们能够断定职责方是我们,需要弥补顾客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提出了药煎好后送货上门的对策,并且得到了患者的认同。

管理经验有所积累。在经营管理方面,西门药店给我的感觉是严格要求、顾客第一。作为一家药店,严格的要求是必须的,因为经营的是药材,关系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不能有丝毫差错。进货,有专门的正规渠道(萧山医药公司);验货,由资深的老药师带领仓库部门人员对每一袋进店的药品进行形、味、色的严格审核;出货,由一套电脑系统控制,每次出货都需要登记,并在每个星期一进行盘仓。在撮药时,经理严格要求营业员间不得相互嬉笑,以免因分心而造成药物种类或剂量的差错。作为一家店,顾客的要求和利益应是第一位的,在工作和解决问题上都必须牢记这一点。比如,一次几位黄岩来的患者到药店抓药,撮完药,一位患者发现自我的药撮多了十付,于是,硬要退,一向坚持自我只要抓十付。但当时,店里刷医保和收银台的工作人员发现该患者药量比较多、数额比较大,都异常跟她确认过。顾客一向坚持是店员的失误,坚持要退,最终经过调解,还是给她们退了,让她们满意的回去。由此,我得到启示:有时候,一点小利是不足挂齿的,像西门药店这样名声响亮的百年老店,信誉和形象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在实习期间,我觉得药店人员分工不是很明确。刷医保和收银的人员是不固定的,撮药的工作人员会被轮流安排操作,异常是刷医保的人员,很多时候是谁有空就去。所以,我提议各班次应当明确人员分工,落实职责,将刷医保和收银的人员固定下来。这样能够避免因人员流动频繁,交接-班时交代不清楚而发生错误;避免代刷医保而产生的职责不清现象;减少员工经常需要帮忙加班刷医保的现象。可是中药师的专业认证还是要同步进行,因为即使是刷医保和收银工作也需要必须的药理知识。

篇7

[关键词] 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管理;管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 R94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1(c)-098-02

医院中药制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已在我国医院存在,是医院药剂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保证临床医疗科研需要、弥补市场药品不足、保障人民健康、培养医院药学人才、开发新药等方面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根据医院内部一些专家教授多年临床验证、疗效可靠的处方制备而成,它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具有医院特色而市场又无供应的品种多、批量少、使用效期短、疗效非常奇特的普通药品,为中医临床用药、专科用药和特需患者用药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发挥了重要的医疗作用和社会效益[1]。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属下的一个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综合性附属医院,中药制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2002年按医疗机构制剂配剂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改建了制剂室,中药制剂生产增设了30万级洁净区,药检室增设了百级洁净区。通过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验收,达到了GPP的要求,取得医疗机构制剂生产许可证。2005年制剂室又通过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验收,换发了新的医疗机构制剂生产许可证。2007年200多个制剂品种重新注册,获新的制剂批文,可生产片剂、胶囊、丸剂、颗粒、合剂等20多个剂型。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年产值2 000多万元的制剂规模。制剂生产、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2002年以来省、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我院生产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全部合格。现就我们开展中药制剂的质量管理几点体会浅谈如下,以供同仁们参考。

1 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全面实施GPP管理

首先成立以医院分管药剂部门的院领导为组长,药剂科主任、制剂主任为副组长,制剂组长、质量、药检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管理领导机构[2]。根据GPP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结合我院生产厂房、制药设备、生产能力、生产剂型等实际情况,以确切的理念、严格的制度、完善的机制,制订我院制剂生产、质量管理各种规章制度,负责监督和实施。下设以各剂型负责人为主的小组,明确职责,全面实施GPP管理[3]。

按医疗机构制剂管理规范要求改建制剂室生产厂房,购进符合GPP生产的提取、浓缩、粉碎、混合、制粒、干燥、压片、包衣等制药设备,中药制剂生产增设了3层楼30万级洁净区,做到一般区和洁净区分开;配制、分装与贴签、包装分开;内服制剂与外用制剂分开;无菌制剂与其他制剂分开。药检室增设了百级洁净区。生产车间、药品检验各工作间按制剂工序、药品检验要求合理布局,空气洁净度级别符合要求,符合GPP管理规范。

2 培养制剂人员的质量意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按医疗机构制剂管理规范要求我们配备了素质高、能力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主任中药师职称的专业人员跟踪生产的全过程,从监控中药材质量到制备工艺中的各个环节来控制制剂的质量,开展月质量分析会,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执行规范的自觉性,让员工也参与制剂的质量管理,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制剂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制剂质量监督检查网,确保制剂的质量[4]。同时,采用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学习班,选派有关人员参加院外的各类学术讲座、培训班和研讨班,请有关的教授、专家授课,坚持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让各级员工走上讲台,分享他们在各自工作中的体会、创新思路、工作经验,互相切磋探讨,共同提高总体的业务素质和岗位操作能力。

3 严把制剂原辅料质量关,确保制剂质量

中药材是中药制剂配制的主要原料,药用辅料是配制和制剂质量生产过程中的基础物质,其质量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5]。为保证中药制剂的成品全面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我们制订了完善的物料管理制度。从采购、验收、使用、保管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好质量关,坚持从正规渠道购买原辅料,做到管理有章可循、使用有标准可依、记录有据可查,从而保证了合格、优质的原辅料用于制剂的配制,确保制剂质量。

4 制订科学合理的制备工艺,确保制剂生产环节

中药制剂由于配方不同,制成的制剂又要经过提取、浓缩、分离、精制、干燥、灭菌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我们根据每个品种的配方不同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备工艺,操作人员严守生产、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时填写生产纪录、清场记录,做到双人核对、双人签名,使整个制剂制备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从而确保制剂的质量。

5 小结

医院中药制剂是我国医疗机构中的一个特色,不仅给临床提供了方便有效的药品,同时也给医院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中药制剂以中药材为原料,通过提取、分离、纯化获得半成品,再经药剂学方法加工制成各种剂型的制剂,而制剂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制剂质量。我们必须从制剂操作人员、设备、物料、操作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大方面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在生产管理中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及制剂的配制规程生产,建立制剂档案,科学、完整、准确、及时地记录制剂生产的整个制备过程。重点培养和提高中药制剂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的素质[6]。在探索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管理模式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药品生产规范、质量监控体系,使医院中药制剂逐步走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磊.医院制剂的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J].甘肃科技,2009,25(7):94-95.

[2]丁立忠,刘小平,唐自元,等.医院中药制剂管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枝出版社,2003.

[3]安君,包怡敏.我国医院中药制剂的现状和发展策略[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3):55.

[4]华学珍.浅谈医院中药制剂萎缩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07, 836(8):641.

[5]王奉德,张毅,张修刚.试谈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管理[J].中国药事,2004, 18(8):489-490.

篇8

【关键词】药品库存;采购模式;相对零库存

一直以来,医院的药品库存都是困扰着医院管理人员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不断推出各种法律和规范。对于药品的贮存工作来说,人们对硬件条件和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药物存储水平以及效率的不断提升,医院应该选择相对比较科学的药品采购方式,这样才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因此,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医院舒巴坦钠类药物的相对零库存的采购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1.医院的药品采购模式概述

1.1经验型药品采购模式

从现如今我国各大医院的药品采购方式上可以看出,应用的较多采购方式就是经验型药品采购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严重地缺乏数据理论的支撑和监督。同时,还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见,实现最优库存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的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就应该从库存模式上入手,提升库存的水平和高效性。从各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采用经验型药品采购模式无法达到医院药品管理工作的标准。

1.2相对零库存药品采购模式

现如今,随着物流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大型的医院在药品管理上逐渐从较大的药品库存转化为零库存的模式。采用相对零库存的模式不仅可以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还可以提升医院药品管理的高效性和规范化。另外,从药品管理成本和库存量上看,很多供应环节都可以消除。从某种程度上看,采用相对零库存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应用药品库存管理的资金。从医院的药品库存管理工作模式中就可以看出,采用相对零库存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降低药品的使用周期,还可以提升流动资金的数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相对零库存的管理模式也是一般双刃剑,管理人员要根据药品的使用量来做好备用药品工作,减少临床药品供应中断的问题。

医院所采用的相对零库存的管理模式,其理论基础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零库存理论。由于零库存在所应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弊端,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采用相对零库存的形式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经济损失,药品的时效性也得到了明显地提升。一般来说,采用这种采购模式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直接意义上的经济损失,第二是商业信誉,第三是医院的整体形象。因此,在考虑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上,完全可以应用相对零库存的形式。

2.医院舒巴坦钠类药品采购的相对零库存采购流程

在对舒巴坦钠类药品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采用相对零库存采购模式的流程如下:

第一,计算每种库存药品在年内的消耗金额。计算方法单价×消耗药品的数量。然后将舒巴坦钠各类药品按消耗金额由大到小排序计算各类药品消耗金额占药品总消耗金额的百分比。将一些消耗金额大的并在一定的时间内消耗的数量相对稳定波动不大的药品列入相对零库存管理的范畴。这类药品占药品总数量的,但金额的比例却高达。

第二,根据医院经济状况、舒巴坦钠类药品的供需情况及最佳药品库存水平确定相对零库存类药品的采购周期为周订货周期越短越理想。其他类药品的采购周期可相对放宽特殊药品急救药品、品等的库存量需要特殊控制。

第三,高、低限量情况制订药品采购计划。制订的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修改。形成了以需求导向制定采购计划其运作是以少量、多次为特点进行采购优化了应付账款的结构。

第四,上、下级库存情况要考虑到门诊药房和中心药房。在对舒巴坦钠类药品库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药品总库存量来调整药品库库存。深入了解所有库房的运作情况定期对发出数量及库存数量进行分析以避免因药品总库存偏少而出现断货情况同时也避免下级药品库房库存偏多。

第五,节假日与供应商情况国庆等长假日销量一般会比平时少也要考虑在长假中药品物流企业的供应也会中断药品库存的贮备不宜过多。

第六,对个别品种特别是新药由于销售量没有规律应进行人工干预作特殊调整。建立药品淘汰机制半年内不消耗的品种列为建议淘汰品种避免药品积压而造成的失效浪费。

3.医院舒巴坦钠类药品采用相对零库存采购模式的优势

对于医院舒巴坦钠类药品来说,采用相对零库存采集方式优点突出。相对零库存是指商品在生产、流通、销售等经营环节中,在提高资本增值率,降低积压风险的前提下,商品以少量的仓库存储形式存在,而大部分则处于周转状态的一种库存方式。药品实施相对零库存的优点包括:

(1)避免多种风险。医院药库相对零库存管理可以避免因市场变化所带来的药品积压的风险,以及药品积压引起的药品过期、失效、老化、变质等问题。

(2)节约空间和人力资源。因库房只需要储备一些特殊药品及临床急救药品,所需的空间不会很大,这样可以为医院腾出更多的房屋资源;同时有助于医院药学工作的转型,将工作重点从药品流通转向临床药学及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上来;也有利于将来医院门诊药房向社会药房的平稳过渡。

(3)减少库存药品的资金占用,优化资金结构。一般医院药库的库存药品大约是药房半个月或一个月的销售量,有的是一周的销售量。实现相对零库存,可省去大约半个月的销售量,这样加快了资金流动,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由于减少了药库日常维护需要的设备投入、人员工资费用以及一些不必要的盘点费用,还同时优化了医院的资金结构。

执行相对零库存药品采购模式后,在医院整体药品消耗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药库药品的周转天数缩短了平均每月的周转率比前一年年同期提高了108%左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在舒巴坦钠类对药品采购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采购模式。从传统的采购模式中可以看出,经验型的采购模式存在的弊端比较明显。因此,在医院的药品采购工作中不应该进行高效的应用。从药品采购模式中可以看出,相对零库存的采购模式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医院需要对药品的总量进行定期的检查,然后根据药品的库存量来设定一定的警报线。如果药品的数量较低,工作人员就应该对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药品用量进行预测,然后对药品进行采购。采用这种采购模式,不仅药品的周转资金用量较大,保管费用也在逐渐升高。

【参考文献】

[1]徐云梅.零库存管理的双刃剑[J].当代医学,2014(02).

[2]叶萱峰.浅谈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12(11).

[3]刘福平.论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实现[J].中外医疗,2012(04).

篇9

中医学,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历代医家及通过不断深入地探索与反复临床实践所总结的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名老中医之所以能称为名医就是他们的见解比常人要高明、经验要丰富、对疾病的认识更本质化,与浩古板的古籍文献相比,他们的经验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正是因为有了历代名老中医经验的积累和传承,才使得中医药学历久弥新,永葆活力[1]。建立为名老中医建档不仅可以让我们研究与继承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更能传承他们默默耕耘,人类健康倾其毕生心血的精神。

2.为名老中医建档的途径方法

2.1全面收集资料

为了全面、地收集名老中医的活动资料,我们采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原始资料。首先,我们收集了关于老中医个人生平履历的资料,包括名老中医家庭提供的名老中医的读书笔记,生活日记、文稿、诗词书画和信件墨宝、题词、讲话稿、照片、录像带、磁带等;从人事档案收集名老中医各时期的履历表、党团组织关系材料、政治头衔、职称评定、聘任立功、嘉奖、受处分、离退休资料等。其次,我们收集到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从病人处获得的病人病历;从学生处获得的临床医案学生笔记和医药心得等记载名老中医诊疗思路、辨证处方、个人用药特色及诊疗注意事项;从名老中医工作单位采集住院病房查房制度,专家会诊、专家门诊、主持科研项目、科研课题申请书及合同书、学术著作;拜访名老中医本人得到、行医日记、论文、讲学讲稿、本人从师带徒经过。此外,我们还收集了名老中医社会活动与社会评价方面的资料,包括组织的考察意见和各种社会活动中的各界的贺词,贺信、发言,证件、致言、照片等;参加中医科研学术交流的邀请书、照片,各种荣誉证书,证章,报刊、杂志期刊上发表的具有评价性的文章和照片。通过互联网获取名老中医相关资料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影音技术进步飞速,为名老中医经验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更多便利。

2.2系统地构建档案

为了使名老中医的档案切实地作用于医学研究工作,我们建立了系统的档案方便科研人员查阅有关资料。主要方法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编制了各种专题目录以及创建档案数据库。按照档案管理的方法和原则,对收集到的中医活档案进行规范化理管理加工,实现档案材料的系统化,将名中医的有关档案资料结集出版,出书论著,编撰融文化性、思想性、学术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专题文稿。撰写名中医临床事迹的文章,把名中医的随诊心得和经验方法编写成中医科普文章,并定期举办名中医资料展等。开设名中医工作室,做好中医药古籍文献、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及中医学继承人培养工作。我院的“医馨”中医工作室已经组织举办了两届名老中医中医档案展览会,同时结合院史展览,把名中医与医院的开创结合宣传,用于年轻的医务人员和来院参观考察人员的宣传介绍新进职工的教育普及,使他们加深对中医的认识及医院的了解。此外参考赵小玲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2]我们还利用了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建立名老中医档案数据库,方便科研人员检索名中医档案信息。我院现已通过内部信息网建立了一个规范、高效、开放的信息平台,方便各科医生快速地查找所需档案资料。

3.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药教育与科研的价值

3.1当代名老中医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是联系中医传统和现展的灵魂,名老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能丰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还能推动中国中医药学术进步;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名中医的重要途径[3]。目前名老中医的传承形式已日趋多样化,主要有名师带徒、研究生教育、家传等形式,多种传承形式相互辅佐,对中医药经验传承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各种传承形式并不完善,甚至有“传而不承”的迹象,传承质量有待提高[4]。

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教育的贡献体现在:第一,加强了对中医药体系的发掘和回收,丰富中医学教育资源和形式。第二,帮助青年医生端正学习态度,能激励更多青年人学习中医,促进祖国医学事业发展。并且通过中医档案帮助青年学习名老中医高尚的医德风范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及高超的医学技能。第三,加大了整个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教力度。中医学的发扬光大必须基于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中医学又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众凝聚力以及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体现形式,是民族文化传播和弘扬发展的重要载体。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有利于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针对社会不同群体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

3.2医药科研成果是国家的国宝之一,中医学科研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在中医药科研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更加扩充了这一资源库。在发展中医药科研事业中,充分利用名老中医档案,将传统的科研模式与现代的实验方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积极为中医药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5]。

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教育的贡献体现在:第一,丰富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中医学传统知识和理论框架,为中医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经验支持。如我院眼科的实习医生们将赵明辉老师平时诊治病人的基本资料、治疗方法与药房等均做统计分析与总结筛选,编制成一整套档案资料,在平时门诊时对于青光眼、玻璃体混浊病人大部分的治疗方法都借鉴了这一档案。第二,通过对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保护和传承了中医目前一些独特的濒临灭绝的诊疗技术,为进一步发展和利用这些中医学诊疗技术奠定基础。第三,充分发掘名老中医档案,再借助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将现代实验和科研模式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名老中医档案资源,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篇10

当前,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保持中医特色、发展中医优势、把握发展机遇,是每一个中医科研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现从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这一角度出发,结合自己在中医药研发中的实践,探讨中医院如何开展中药制剂研发,意在抛砖引玉,请同道指正。

1  把握机遇,勇于创新

目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医药科研工作迎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期。我国政府加大了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创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一系列对中医药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工作已全面展开。我们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中药研究与中医研究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四大基本原则,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个学科、一个行业、一种技术能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能不能及时地吸收与融合各种先进的观念、技术与方法,创新与发展是中医药的生命力所在,这也是整个中医界赋予我们中医药科研工作者的重大责任与光荣使命。

2  集中优势资源,实施“三名战略”

传统汤药由于存在调剂、煎药、贮存、携带、服用等诸多不便,其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而中成药又往往缺乏辨证的灵活性,以至于中医特色和优势难以很好发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备受关注。在此,笔者根据本院实际,结合“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提出以中药制剂研发作为中医特色建设的突破口。医院制剂在医院内部使用,研发周期较短,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在辨证论治指导下研制成固定处方制剂,既可体现辨证论治思想,同时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个突破点。

2.1  中药制剂研发促进名医理论升华

本院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知名专家,他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凝聚成自己的特色诊疗技术和方药。在此基础上,利用本院的药物研发平台,将之较快研制成特色制剂,促使其将经验上升为理论、技术成果转化成产品效益,实现“名医”、“名方”、“名药”的协同发展。

2.2  中药制剂是中医名科特色的体现

   

名科的形成需要特色,需要方向,中药制剂是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最佳载体之一。中医内科临床依靠特色制剂自不必说,本院肿瘤科、妇科、皮科、肛肠、眼科、骨科也均依托制剂赢得了科室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更有一些中医特殊疗法配合中药制剂形成特色,如本院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等。

2.3  中医名院必须汇集大批中药制剂

中医名院离不开名科、名医,名科、名医的学术特色集中凝练成一批有影响的特色制剂。本院目前有中药制剂批件100多个,涉及剂型近20种。这些制剂既是中医学术的支撑,更是中医医院立身之本。

总之,中药制剂是医生向患者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是科室学术传承、科研方向、学科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医院吸引患者、树立品牌、办好特色的纽带。

3  体现四大基本原则,促进中医特色的发挥

3.1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与精髓,传统的中药饮片为辨证论治理论的应用提供了保障。由于辨证用药经验难于传承、汤药剂型存在诸多缺点等客观原因,因此,将这种特定的辨证用药经验加以固定、凝练、升华,实现方证相应,汤剂向制剂发展,方可与时俱进,形成新的辨证用药理论。

3.2  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

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多集中在辨证用药方面。中药制剂的研究是把临床经验总结进一步深化,通过制剂工艺、药理毒理等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有机结合,实现经验向理论升华,成果向产品转化。

3.3  中药研究与中医研究相结合

中药研究应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中药制剂处方来自中医临床,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指导,中药制剂研究必须贯穿中医理法方药的一致性。因此,制剂研发为中药研究与中医研究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3.4  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

中药制剂的研发是在传统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的,必然是传统方法的延续、改进和提高,更引入了提取制剂工艺、药理毒理方法及临床验证等现代研究方法,较好地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4  中药制剂研发有益于患者和医院

4.1  为患者带来福音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及医学模式的改变,新药研发往往滞后于临床的需求。医院制剂历经长期反复实践,疗效确切,具有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与个体化治疗原则,中药制剂能较快跟上临床的需求,率先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要,从而使患者受惠。

4.2  为医院带来效益

医疗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医保制度改革、医药分家、药品降价、传统饮片及中成药的利润变薄,使中医院在中药方面的赢利空间变小。与新药相比,中药制剂的研发由于其确切的临床疗效,研发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省去了巨大的销售成本,为医院创造一定的利润空间。随着研发的深入和技术层面的大幅度提高,还可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4.3  为企业培育新药

医院制剂的研发与应用为企业提供了新药苗圃,形成了如复方丹参滴丸、妇科千金片、双黄连口服液、三九胃泰颗粒、消渴丸等一批知名药品,对医药工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医院制剂源自临床,具有安全和疗效的双重保障。企业从医院制剂进行新药研发,降低了投资风险,有益于保障公众健康,亦给医院的成果推广转化提供了空间。

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医院中药制剂的研发存在上述优势的同时,亦需面对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必须严格依据国家法规和行业规范开展研发工作,充分发挥临床与科研、个人与集体各个方面的优势,顺利完成制剂研发工作的各项任务。

5.1  必须符合制剂研发的相关规范

国家对医院制剂的研发注册出台了《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将制剂的安全性提到了新的高度。以此为准绳,我们试图探索并建立一套符合医院实际情况包括筛选立项、研究申报、临床运用在内的制剂研发模式。中药处方源自临床实践,中药制剂要符合几乎是按新药甚至是化学药模式制订的注册管理办法,其研发之路还很曲折。

5.2  必须与临床科室的发展方向相结合

中药制剂多来自于临床经验处方,特色的中药制剂是临床特色的体现和支撑。中药制剂应紧密结合医院临床的特殊需要,以“临床制剂”为发展方向,把重心放在研发、配制临床急需的品种供应上,弥补市场品种供应不全的缺陷,为临床特色科室(如肿瘤科、内分泌科、眼科、皮肤科等)提供无市售的特色制剂,保证日常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临床医生要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向纵深发展,才可能有更多的结合点。

5.3  应将个人经验与集体智慧相结合

医院中药制剂的开发与应用常常面临的窘境是:随着科主任的更替,某些制剂用量大幅减少甚至不用,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个人的经验必须纳入科室的总体研究之中,融入集体的智慧,协同发展。

6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