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2 10:0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信工作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信工作经验总结

篇1

关键字信息产业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一、引言

目前,国内对信息产业的研究偏重于定性研究,而较为深入而科学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如徐升华、毛小兵(2004)分析了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采用1989~2001年的数据并对其进行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指数测度,从而得出在此期间我国实际GDP与信息产业之间具有显著性,即我国信息丰裕系数的对数每增长1个单位能够引发GDP指数的对数增长0.2527个单位。王宏伟(2009)也对信息产业与我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文中采用TFP增长率的度量方法对信息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最终得出IT生产业和应用业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扩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的重要结论。

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信息产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为例,对信息产业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试从实证方面进行分析,以此,试图以科学严谨的方式揭示出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得出结论的同时,相应地提出几点有益于江苏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这部分将以江苏省1995~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具体说明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我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为研究方便,本文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相关数据来近似代替信息产业的相关数据,为使信息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准确,本文选取与信息产业相关的三个对象进行分析:现价工业总产值、资产总值和主营业务收入,以下将对其分别进行计量分析。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一)现价工业总产值

这部分是要说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现价总产值(X1)对全省现价工业总产值(Y1)的影响。首先,为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将其分别进行对数化处理为LX1、LY1,如此以减少数据的异方差性;其次,为了更加直观的看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散点图来说明,由图1可以看出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线性关系。

1、数据检验及模型设定

不过,在建模前,仍需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保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根据表1可以看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现价总产值和全省现价工业总产值的对数值均是二阶单整平稳数列,则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协整检验,以判定回归方程因变量(LY1)和自变量(LX1)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否则便会出现“伪回归”,使回归结果没有任何意义。通过对以上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最小二乘估计,估计结果为:

首先,判定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在这里,本文采用对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的方法对其进行协整检验,结果显示,此回归方程的残差为一阶单整平稳序列,则表明在此方程中,变量LX1和LY1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

其次,根据回归方程的t检验和F检验值可以看出,无论是系数还是方程,都具有较强的显著性,而且该方程的拟合值为0.962643,拟合度也较高,从这三个数据显示该方程的设立及估计结果都较理想,但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数据:D.W.值,在该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中,D.W.值为0.229807,很显然,该数据表明此回归方程具有序列相关性,为了更准确的进行分析,本文采用Q统计量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扰动项序列为一阶序列相关。具体情况如图2:

图2扰动项€%e序列相关性检验结果

由于该线性回归模型扰动项序列相关的存在,会导致模型估计结果的失真,因此,必须对扰动项序列的结构给予正确的描述,以期消除序列相关对模型估计结果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此,就必须利用ARMA(1,1)模型来修正扰动项的序列相关,则经过校正序列相关后的方程估计结果为:

LY1=3.781082+0.790760LX1+€%^1(3.2)

(4.133246)(7.599646)

R2=0.996362F=1004.176D.W.=1.661917

由上式可知,经过修正后的方程,不仅其自变量的系数和方程具有显著性,而且,相比较式(3.1)而言,式(3.2)的拟合值更高,表明修正后的方程拟合性更好,并且根据D.W.值粗略判断,扰动项€%^1已消除扰动项序列相关,为了更准确的进行判断,再次采用Q统计量来进行检验,检验后的结果为无序列相关性,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图3扰动项€%^1序列相关性检验结果

根据式(3.2),可以对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全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式中,LX1的系数为0.790760,系数为正,表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现价总产值对数对全省现价工业总产值对数具有正向关系,且其弹性就为0.790760,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对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引起全省工业总产值对数增长约0.79个百分点。而又因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代表信息产业,则从现价总产值这个方面来说,信息产业的发展确实对全省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

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即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经济的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带来信息产业的发展,这需要进一步地验证。使用1995~2010年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全省工业现价总产值对数的数据,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检验结果得出结论:在99%的置信水平下,滞后期为1时,信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95%的置信水平下,滞后期为2、4时,信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90%的置信水平下,滞后期为3时,信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论滞后期是多少经济增长都不是信息产业的格兰杰原因。

(二)资产总值

经过单位根检验,LX2和LY2均是二阶单整数列,且通过散点图可知这两个变量具有正向的线性关系,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其残差为二阶单整,则表明该回归方程的两个变量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扰动项同样具有序列相关性,经过ARMA(1,1)模型的修正后,其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为:

LY2=525.3615+0.142116LX2+€%^2(3.3)

(0.008425)(3.052937)

R2=0.997511F=1469.617D.W.=1.677549

根据式(3.3)可知,LX2的系数为0.1421161,系数为正,表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与全省资产总值之间呈正向的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弹性系数为0.1421161,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资产值的对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全省资产总值就上涨约0.14个百分点。因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近似代替信息产业,则表明,从资产总值的层面来看,信息产业也确实对全省经济增长具有一部分的贡献意义。在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根据结果显示,无论置信水平和滞后期是多少,信息产业与全省经济增长均不是彼此的格兰杰原因。

(三)主营业务收入

同上,LX3和LY3均呈较强的正向的线性关系,且也均为二阶单整数列,扰动项为二阶单整数列,则表示此回归方程中的两个变量也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由于扰动项也同样具有一阶序列相关,则通过ARMA(1,1)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方程估计结果为:

LY3=3.959299+0.768488LX3+€%^3(3.4)

(4.504564)(7.643225)

R2=0.995349F=784.6110D.W.=1.719487

根据式(3.4),LX3的系数是0.768488,系数为正,表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对全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具有正向作用,前者对后者的弹性系数为0.768488,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对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使得全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对数增长约0.77个百分点,其带动促进作用显著。从主营业务收入的层面来看,信息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同样具有带动作用。

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只有在滞后期为1时,信息产业才是全省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当滞后期为2、3、4时,LX3和LY3均不是彼此的格兰杰原因。

三、结论及其启示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实证方面对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全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了能更加准确说明两者间的这种带动作用,文中选取较具代表性的三个项目指标(现价工业总产值、资产总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进行分析研究,从以上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一)江苏省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增长。从现价工业总产值来看,信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对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引起全省工业总产值对数增长约0.79个百分点;从资产总值来看,信息产业的资产值对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全省资产总值就上涨约0.14个百分点;再从主营业务收入来看,信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对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使得全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对数增长约0.77个百分点。综合这三者来看,信息产业的发展确实对经济增长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其中,现价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程度较高。

(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苏省经济的增长不能引起信息产业的同步增长。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无论从这三方面的哪一点来看,我省在1995-2010年间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并不能引起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或者说,经济的增长并不能带动信息产业的同步发展。

篇2

关键词:单片机;串行通信;总线;计算机;接口

随着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论文工业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单片机系统由于其抗干扰性能较好被大量应用到工业过程控制的各个领域。因为工业现场环境较恶劣,单片机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些设计时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单片机综合实验系统,根据工业现场反馈的各种问题,随时对系统中的功能模块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本文设计的这套单片机综合实验系统具有自动采集多路模拟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根据设定的参数自动调节和控制输出、与计算机进行远距离数据通信等功能.

1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综合实验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89C51单片机及其仿真系统,温度、压力等模拟量传感器及其接口电路,A/D转换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按键控制模块,日历时钟模块,看门狗电路模块,FP—GA模块,液晶显示模块,通信模块及上位计算机,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采用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A/D转换模块将多路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外部数据存储模块为该系统采集的数据提供存储空间;按键控制模块向CPU传回键值,用来设置和调节系统参数;日历时钟芯片不仅可以给系统提供准确的时间,而且为系统提供掉电保护功能;看门狗电路模块为系统提供了精确复位和低电压监控功能,一旦系统出现故障或程序跑飞,它就可以在超时周期之后使CPU复位,提高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FPGA模块是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通过编程可将它作为多种数字逻辑器件使用;LCD液晶显示模块可以同时显示多行字符及自造图形,主要用来显示采集到的数据、系统时间等;兼容RS485和RS232两种协议的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可以与上位计算机进行远(约1200m)近(约15m)距离的数据通信[1];上位计算机将接收的数据进行存储、显示、绘制模拟曲线、打印曲线和数据文件,按照用户的具体要求作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同时发送控制参数,对被测对象的温度、压力等进行控制和调节.

2系统硬件设计

2.1单片机仿真系统

单片机仿真系统可以模拟CPU在仿真机上运行用户程序(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借用仿真机的),也可以连接外部电路来实现动态监测与控制功能.仿真机一般都具有单片机的基本功能部件,如CPU、RAM、用户程序存储区、键盘等;具有单步、设置断点(以便随时观察内部各RAM、特殊功能寄存器的数据变化)、连续运行用户程序的功能[2].

监控程序放置在仿真机内,要仿真的CPU器件位于仿真机外仿真线的端头,毕业论文更换不同的仿真头和CPU,该机可以仿真8031、89C2051、89C51等类型的单片机,该机的调试软件可以直接编辑汇编源程序.通过仿真机进行编程和调试减少了对芯片的频繁写人、擦除和修改操作,只有当程序调试顺利通过才将程序写入芯片,编程方便且节省时间.

2.2传感器的选择及信号变送电路的设计

传感器作为系统的感知器件,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本实验系统中,温度传感器选用精度高,线性度好,使用方便的LM335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选用标准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等特点.传感器接El电路的设计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了温度、压力等专门接口电路,直接与上述各种传感器相连.由于从传感器输出的模拟电信号非常微弱,需对这些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同时为了确保信号不失真,选用了线性度好、抗干扰能力强的高精度运放OP07,其特点是输入失调电压较高、温漂较小、开环电压增益较高、共模抑制比较大,它输出的模拟信号经10位A/D转换器TLC1543转换成数字信号后,送人89C51进行处理.

2.3通信模块的设计

计算机(PC)串行通信端口是RS232负逻辑电平,该实验系统上既有RS232接El,又有RS485接口,可以通过RS232总线进行点对点通信,也可以通过RS485总线进行多机通信_3],RS485总线上最多可挂接32个综合实验系统,总体布局如图2所示.所以实现计算机和该实验系统之间的近距离通信,通过RS232接口即可;若要实现计算机和该实验系统之间的远距离通信,则必须将RS232电平转换为RS485电平后,才可将实验系统挂接在RS485总线上.RS232-RS485电平转换原理如图3所示,通过MAX485的差动输入(A、B)与RS485总线相连进行信号的收/发,由于RS485总线上只能进行半双工通信,所以MAX232和MAX485之间除了接收和发送线外,还有一个信号线来控制MAX485的接收使能(RE)和发送使能(DE),在PC与RS232相连的这一侧,通过PC的请求发送(RTS)来控制.

2.4串行总线I*2C

I*2C总线是PHILIPS公司开发的一种简单、双向二线制串行总线[4].它只需两根线(串行时钟线SCL和串行数据线SDA)就能完成挂接在总线上的若干个IC器件与微处理器之问的数据交换.该实验系统采用具有IC总线接口的看门狗芯片CATll61和可编程实时时钟芯片PCF8563,由于单片机89C51自身没有IC总线接口,所以采用软件合成IC总线与它们相接.

IC串行总线与并行总线的最大区别在于:并行总线有地址总线,CPU通过地址总线访问从器件;而IC总线利用数据传送中的前几个字节传送地址信息,所以占用CPU的口线大大减少[5].随着智能化测控仪器日趋小型化和集成化,IC串行总线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并行总线..5抗干扰设计

工业监控现场工作环境一般较差,干扰较严重,为了保证系统可靠工作,必须解决抗干扰问题.针对工业监控现场可能产生的干扰、干扰来源、传播途径等,采用了软硬件方法对系统进行抗干扰设计.硬件抗干扰设计主要包括:对电源噪声进行滤波、大功率驱动电路接口进行光电隔离、集成电路芯片的VCC与地之间并连电容、优化电路板的布线、看门狗监控等;软件抗干扰设计主要包括:软件陷阱、软件自恢复、数字滤波、求平均值等.

对于数据输入通道的干扰,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进行滤波.当存在随机干扰而使被测信号中混入了无用成分时,硕士论文首先经过一个时间连续的RC滤波电路,再经A/D变换成二进制数字量后,进行数字滤波.因为硬件滤波能很好地抑制高频干扰,而对低频干扰的滤波效果却较差;而软件数字滤波算法对低频干扰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

在控制强电设备的开关量输出通道中,为防止现场强电磁干扰或工频电压通过输出通道反串到监控系统,采用了光电隔离技术.因为光信号的传输不受电场、磁场的干扰,可有效地防止干扰信号因耦合而进入系统,达到电气隔离的效果.

3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包括单片机软件和PC机软件.单片机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利用MCS一51汇编语言编写.根据要实现的功能,该软件由主程序以及数据采集、A/D转换、数据通信、日历时钟编程、键盘中断调控、液晶显示、D/A转换、数码管显示等程序模块组成.下面以加热炉的炉温控制为例,给出系统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PC机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对单片机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动态模拟显示、报表绘制、打印输出等.PC机软件采用VisualBasic6.0编写,医学论文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实时通信程序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的串行通讯口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双向通信,此外,PC机程序还将单片机采集过来的数据按照用户的具体要求进行动态显示、数据统计、生成报表和数据文件等,并对不同情况下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变化规律.

4实验结果与分析

为了测试该系统的实时性,将5台综合实验系统与工业计算机组成分布式多机通信系统,单片机串口工作方式1(传送一帧信息10位),波特率2400bps,一帧数据采用5个字节(其中数据占2个字节是因为A/D转换结果是10位)的格式,如表1所示.5台实验系统各采集一次数据给PC机传送时,理论上连续发送速率为2400/(10*5*5)===9.6次/s.经过测试发现,计算机在120ms后收到了5台综合实验系统发送的共250位数据,实际发送速率约为8次/s,这是因为有状态转换和等待时间;为了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将调试好的程序写入单片机芯片,使系统连续运行,120h后观察系统仍然在按设定的流程工作,没有出现死机现象.该系统经过多次改进和实验验证后,据此设计了工业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并在工业现场安装使用,结果系统能连续正常工作(工业计算机故障除外),测量随机误差为±0.01℃,控制结果满

足了实际要求.

5结论

该综合实验系统不仅能为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系统前期探索研究提供一种方便的实验装置,而且能在远离工业现场的实验室解决工业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将许多分散的实验项目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和分析,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实验数据正确率高,通信实时性强,系统工作可靠;单片机串行网络构成的分布式通讯系统灵活性强,易于扩充,其基本原理适用于工业现场的分布式数据采集、检测及控制系统,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朝青.PC机及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2001.

LIChao-qing.DataCommunicationTechnologyofPCandSCM[M].Beijing: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SpaceflightPress,2001.(inChinese)

[2]杨文龙.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YANGWen—long.PrincipleandApplicationofSCM[M].Xi’an:Xi’anUniversityofElectronicsTechnol-ogyPress,1993.(inChinese)

[3]高红红.矿区专用铁路调度监督系统的研制[J].现代电子技术,2005,21:84.GAOHong-hong.ResearchandDevelopmentofDis—patchandSupervisionSystemofMineRailway[J].ModernElectronicsTechnique,2005,21:84.(inChinese)

篇3

目前传统电力设计院技术经济中心组织机构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设置平行的专业室,每个专业室均包括建筑、机务、电气专业人员,各专业室之间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业务合作和内部竞争(见图1)。另一种是设置土建室、机务室、电气室,各专业室各负其责、协同工作,各室之间基本不存在竞争状态(见图2)。

二、存在的问题

从图1、图2可以看出,目前电力设计院技术经济中心采用的最主要的两种组织模式,均没有专门针对总承包服务的组织机构。实际工作中,技经工程师往往是同时承担传统设计业务技经工作和总承包业务技经工作。这种结构虽然有利于技经中心人员调配,提高部门人员使用效率,却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针对性不强,存在角色困扰

技经工程师需承担可行性研究估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各种传统技经工作,同时也要承担总承包报价、执行概预算编制、工程结算服务等总承包业务工作。由于传统设计业务技经工作和总承包业务技经工作具有不同要求,因此承担多种任务的工程师就存在角色和思路的转换过程,就会存在以传统设计咨询业务的思路进行总承包业务的现象。

2.工作交叉严重,责任体系不易厘清

目前的专业划分造成项目管理的横向交叉、协调点太多,使项目管理的幅度大大增加,从而影响项目管理的有效控制力度。[4]由于工作内容繁杂,交叉工作过多,再加上工作安排等问题,往往在一个总包业务执行过程中,具体承担各阶段技经工作的人员多次变动,不利于形成清晰的总承包服务责任制度,导致服务不及时、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

3.造成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由于存在服务不及时的现象,总包项目部不得不聘用更多的人员进行工程量计算等工作,而这些工作与技经中心的总承包业务工作实质上是重复劳动,因此从整个设计院的角度看,会造成重复劳动和人力资源浪费。

4.总包业务安排分散,不利于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

在传统模式下,工作安排中往往考虑各员工承担的工作量相对平衡,可能导致总包业务安排较为分散,不利于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

三、解决方案设想

1.组织结构调整

“公司的组织结构、项目组织结构方式,在某种情况下,决定着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多设计院转变为工程公司后,还保留着原来的组织结构框架,没有建立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公司组织结构和项目组合结构,这是制约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3]要进一步做好总承包业务技经支撑工作,首先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本文探讨成立专门的总包业务室,作为传统设计院总承包业务技经业务的专业支撑部门。以上文提到的第一种模式为例,成立总包业务室后的组织结构(见图3)。总包业务室定位:为设计院国内外总承包业务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技经服务和支持。设立总包业务室的必要性:设计总包业务室,有利于培养更加专业化的总包业务技经团队,以支撑设计院总承包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作交叉造成的困扰,有利于形成清晰的总包服务责任制度,更大限度地调动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时提供相关技经服务和成果;人员相对集中,有利于积累总承包业务相关资料和总结经验教训;与项目管理部门形成相对稳定的接口和通道,有利于项目配合。设立总包业务室的可行性:设计院通常具有强大的技经队伍,可依托现有技经中心,抽调部分专业人员组建总包业务室。设立总包业务室的经济性:成立总包业务室,责任更加明确,服务更加专业,将能够为各总包项目部提供更及时和良好的服务,项目部不再需要进行工程量计算等重复劳动,可使项目部减少相关人员。而对于技术经济中心,不需要增加人员,只需抽调部分专业人员进行组建。因此,组建总包业务室对整个设计院来说是经济的。

2.提资流程优化

为了促进总承包业务效益整体最优,同时也为了促进所组建的总包业务室持续提高业务水平,应从提资料流程设置方面赋予其更大的责任和权限,主要包括对设计提资料的质询权、对设计标准的质疑权、对设计询价的认可权。以设计提资为例,通过如图4所示的流程设计,有利于实现上述目的。该流程将技经质询作为设计提资流程的必经阶段,强调了技经工程师在总结以往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对总包业务的把关作用。

3.内部支持和外部交流

一是建立内部信息共享机制。内部信息共享机制,即设计院各部门之间与总承包业务相关的技经信息、知识和资料要与技经总包业务室共享。共享的范围主要包括设备材料价格、施工招标信息、工程结算资料等。内部信息共享机制能使技经全面把握工程情况,更好地为总包业务做好技经支撑工作。二是建立内部交流机制。通过建立内部交流机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落实内部信息共享制度;另一方面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或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反馈到技经中心总包业务室,保证技经工程师能够及时把握市场变化趋势,适度跟进项目现场情况,更好地为项目建设服务。三是积极参与同行业交流。应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同行业交流。参与同行业交流能开拓员工视野,跟进市场热点,提高业务水平。四是持续改进。建筑企业应建立一种适应机制,使企业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增强适应能力并提高竞争力,改进企业的整体业绩,让所有的相关方都满意,这种机制就是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一个永恒的目标。[5]质量管理PDCA循环原理同样强调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表明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经过工程实践积累,通过内部信息共享机制的运行并积极参与外部协作可形成大量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实际工作中应坚持采用持续改进的思想、过程控制的方法,认真分析总结知识和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工程实践中,不断完善总包业务技经工作。

四、结语

篇4

机构组建和基础性工作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抓好机构组建。各直属局、分局按照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和监管职能的要求,加强对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设专人负责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工作,各工商所(基层分局)要配强、配齐食品流通监管执法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场所和执法设备。

(二)抓好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根据监管食品流通的职能要求,采取分类分级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安排食品抽样检验技能、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操作规程等业务培训。一季度,重点针对一线执法操作人员,突出操作和技能类培训;二季度,组织“两项制度”信息化培训;三季度,围绕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食品抽样检验,组织岗位技能竞赛,调动监管积极性,提升监管水平。

(三)抓好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深入执法一线调查研究,调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了解执法一线存在的困难,总结推广基层的成功经验,推进指导全局性工作。2011年,市局食品处与市工商学会拟在流通环节食品监管的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理论研讨,并以润州局、丹阳局、句容局作为工作联络点,定期调研了解执法一线的工作,用调研的成果指导面上的工作;各直属局、分局要围绕市局提出的调研方向采取基层调查、专家论证、学习借鉴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市局将在三季度召开研讨会,并采纳好的做法在全市推广并报省局食品处向全省推广或向省学会推荐刊用。规范加强信息采集、分析和利用,为日常监管提供支撑;各单位每月上报不少于两篇的工作信息,市局进行整理编辑向全市推广;信息上报和使用情况纳入年底条线考核。

(四)抓好督查考核。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日常考核与集中考评相结合,重在考核日常工作的办法,强化日常工作落实力度;通过定期督查、对口互查等多种形式,强化督查考核,对被检单位实行实地指导、现场点评、文件通报等形式进行考核反馈。探索研究流通环节食品监管绩效考评办法,推动各单位学习先进,查找不足,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五)大力加强食品监管机构队伍建设。以组建食品监管机构为契机,立足于抓基层、打基础,加快构建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要加强学习培训,帮助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思维层次、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队伍。

二、以规范、及时、高效为目标,完善食品安全的应急处置体系

(一)强化软件建设。结合省局要求,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的指导意见,对食品安全应急处置,以规范、及时、高效为目标,制订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从组织机构、操作程序、报送标准、信息等各环节对应急处置提出规范化的统一要求。

(二)强化应急演练。各直属局、分局要按照应急处置的硬件、软件建设要求,加强应急演练。二季度,市局将选择一家单位召开全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观摩现场会向全市推广经验做法。各地在年底前必须组织一次应急实战演练。

三、以主体监管、行为监管、质量监管为内容,以整合资源、提高效能为方向,构建食品流通环节的科学监管体系

(一)抓好市场主体准入和食品经营主体动态监管。

对食品流通许可核发工作进行调研、探索,指导督促各地找出符合当地工作实际,方便经营者申报的证照核发办法,完善许可证软件的使用,使计算机记录信息更能符合监管工作的需要;按照《省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将乳制品列为食品流通许可项目核定类别单独审核,细化和完善对乳制品流通许可的要求;继续按照总局《关于对食品经营主体予以特别标注的通知》的规定,对食品经营主体进行特别标注,推进信用分类监管。

(二)加强基层工商所(分局)食品执法机制建设。

基层食品执法水平,决定全系统工作的成效,2011年从三方面加强基层工商所(分局)食品执法机制建设:一是以满足基层监管需求为重点,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化网络建设,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完善意见,使网络信息技术在流通环节食品市场主体准入、质量监管、市场巡查和执法办案等方面更能贴合工作实际;二是以明晰职权责任为线索,指导构建职权清晰、配置合理、责任明确、执行有力的以工商所(分局)为依托的食品执法单元(责任区);三是以依法、规范、科学为目标,逐步完善基层工商所(分局)食品监管标准规程,推进食品监管的精细化。市局将选择成绩突出的单位召开现场推进会,推进全系统基层工商所(分局)科学、高效的食品执法机制的建设。

(三)强化食品流入源头监管,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两项制度”。

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食品经营者落实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完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可追溯机制,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强化食品批发商和食品总经销(总)为重点的食品流入源头监管,依法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特别是大中型超市、卖场的进货查验制度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修订和推广食品批发企业统一式样销售凭证,着力解决小食品经营单位建立落实“两项制度”覆盖率低和质量差等老大难问题,建立可靠的流通环节食品溯源机制。市局将在二季度前会同丹阳局与电信部门通过开通数据接口等方式,完善本地区系统的功能并向全市推广,确保2011年底大型商场、超市、批发企业等重点食品经营主体“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应用率达到90%。

(四)加强食品检验体系建设,强化对流通领域的食品质量监管。

一是严格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及总局有关规定和制度,认真执行当地政府有关食品安全监测计划安排和省局的统一部署,按照《省流通环节食品检验工作规范》的要求,开展食品抽样检验工作。

二是严格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的使用,依法支付购样及检验费用,用好用足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确保检验任务落实到位。各直属局、分局要加大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经费、政策上的支持。

三是建立健全重点突出、行为规范、技术可靠的检验检测体系。各单位要对商品抽检程序、方法、文书进行思考研究和整理规范,市局将以“抽检工作包”等载体指导和规范基层的抽检工作。对符合执法实际、整合资源、提高效能的检验体系,将在全市总结推广。

四是要加强检验结果的综合运用。通过快检和法检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和运用,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执法的权威性,促进源头治理。

(五)强化案件查处。要充分行使《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大违法案件查办力度,探索食品安全案件新领域、新类型案件的查处。

(六)按照总局、省局、当地党委政府的安排,做好食品监管的各类专项整治。一是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执法行动。要结合农村食品市场特点,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品种,集中整治销售假冒、仿冒和“山寨”食品等违法行为。二是深入开展乳制品市场专项整治执法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和国家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按照省局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流通环节乳制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各地在当地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严格乳制品特别是婴幼儿乳制品市场主体准入、严格质量监管与抽样检验、严格规范经营行为,切实保障全市流通环节乳制品市场消费安全。三是深入开展打击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地沟油”等专项整治。依法规范食品添加剂经营者主体资格,依法严厉查处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以及违法销售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以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经营场所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的行为。四是深入开展对重点食品品种和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食品经营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执法行动。继续突出市场消费量大、消费者申诉举报多以及群众日常生活必须的食品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有针对性的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和食品店的监督检查。五是深入开展食品经营主体清查行动。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掌握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主体、流通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数量及相关信息,对全市食品经营主体确实做到主体清,状况明。六是开展校园周边地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强化中学小学内部食堂、商店的管理,实行一店一证一照,明确承包人责任,建立有效的台账资料。对紧靠学校周边经营食杂店、小吃店,要严格前置审批条件,确保证照齐全。

四、以督促食品经营者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为核心,推进食品安全诚信自律体系的构建

(一)强化行政指导和宣传培训制度。加强宣传教育,继续加大《食品安全法》的学习普及工作,督促指导经营者明确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定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及相关制度;将《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经营者的法定责任和义务以列表的形式具体化,强化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明确培训标准,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制度,市局采取现场指导、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等形式对食品安全管理员进行培训。

(二)将两项制度信息化作为督促指导企业落实两项制度,承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的重要抓手和工作平台。坚持自愿原则,通过宣传、引导、激励手段,逐步扩大两项制度信息化的覆盖率。坚持企业经营管理需求和执法监管需求相协调,增强信息化工作的可操作性。在2010年工作基础上,将信息化系统建设从有条件、有基础、有专业人员的食品批发单位以及总经销、总批发、大型商场、超市,逐步扩大到一般批发商;在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从单机运行、全市联网,到全省数据标准的统一和监管资源的共享。

篇5

【关键词】项目管理;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TU7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224-01

通信工程每个周期各个阶段进行过程的管理统称为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其包含的内容包括通信工程时间、范围、质量。沟通、人力资源、费用管理、采购和综合等九大职能领域。

一、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范围管理办法

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经营范围包括在通信工程设计管理和服务两方面。为成功实施通信工程项目,必须对施工项目进行质量目标控制,主要从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以及施工成本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管理控制。其中通信工程设计阶段和开发阶段是最为关键的工程阶段,根据工程项目的组成与建设单位工程项目项目特点、质量目标而撰写的施工施工工艺方案与工程规划,制订工程总进度计划,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其中在管理基础通信设计阶段,在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范围说明书中,要有通信运营商对项目进程的需要形式的项目计划或委托书等书面文件,并通过通信运营商的确认。每一项通信工程设计项目,都要从设计招标文件及设计任务书入手。

二、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通信工程的设计质量和设计过程(服务)质量。通过控制过程使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

(1)载波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计划的范围包括项目说明、使用功能,技术要求,产品质量的要求等,以质量管理为例,如果工程项目计划不完善,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计划和综合协调措施,将无法使用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甚至会使企业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运营商和设计者要通过综合汇总,制订可行性质量计划。

(2)工程的质量保审核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项目过程质量审核中,分为扩大和施工三个阶段,其中阶段的计划是尤为重要。要提供充分的时间进行研究与协商,在满足客户的需求和项目利益前提下,工程项目经理应组织和客户以及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并制订有关文件档案。

(3)工程项目设计中,各阶段要有质量审核过程,对不符合强制性规定及设计标准,应及时提出改革意见。当客户与设计方意见不一致时。应由客户作出决定,并形成书面文件报告。

三、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组织结构的评价

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组织结构的评价应根据层次分析法来开展工作,根据已经确定的通信设计项目组织结构评价产生的指标,我们进一步确定在整个评价过程的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建立了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以确定影响的项目组织相关因素的层次和指标之间的关系。通信工程项目组织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整个结构分为四层,分别为,为目标层,准则层,一层和方案层指数。各级内容具体见图2。

其次,建立判断矩阵,包括主要因素判断矩阵-乙,指标层的判断矩阵双丙,词-解决方案层判断矩阵。再次,通过二二比较判断的方法来确定的相对重要性每个级别的每个元素的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这也是重量分布。同时,对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测试。

最后,根据各层次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各方案的总和重要度,通过对最终计算结果的比较确定根据案例实际的情况所应采用的最恰当的项目组织方案。需要指出的是,评价过程的进行和评价因素的两两比较必须结合工程实例的具体情况进行。

在计算各层次要素对上一级的相对重要度以后,即可从最上层开始,自上而下地求出各层要素关于系统总体的综合重要度,对所有因素的权重进行优先排序。假设上一层次c包含rn个因素:C1,C2,…,Cm,它们关于系统总体的重要度分别为c1,c2,…,cm。下一层次D包含n个因素:D1,D2,…,Dn,它们关于ci的相对重要度分别为dli,d2i,…,dni,则D层的因素Dj的综合重要度为:

即下层j因素的综合重要度是以上层因素的综合重要度为权重的相对重要度的加权和。

四、实例验证

4.1 项目实例

在制定项目组织结构之前,我们必须对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通信设计院进入通信运营商在市场近两年,在这期间,完全按照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设计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出专业协作,支持服务,客户的需求不足,所以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合适的项目组织结构。

从项目的情况下,承运人项目投资每年超过30亿,涉及无线,传输,交换,数据,能源,建筑,塔和其他专业。项目涉及的特大型城市通信网络结构,技术要求高,但由于竞争因素和载体保护的原因,设计院承接的项目类型,项目具有很高的需求。

从企业的现状情况,现有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丰富的工程设计和项目实施经验和专业综合能力的复合型项目经理个人负责短缺。从近两年的项目运营情况,完全依照现行组织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工程建设,客户服务和企业战略的要求。

从市场状况来看,近40%的市场份额,市场稳定度高,业务收入占设计院率高,25%以上的市场,设计费也很好,费用率在设计院各大市场在高位持续也;投资相当好的。服务要求比较高,响应速度和支持的要求是高标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作为承运人移动通信市场的领导者,具有很强的排他性。

4.2 计算各层次因素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根据判断矩阵,.求出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征向量,即为各评价因素重要性排序,也就是权数分配(权重)。限于篇幅关系,仅列出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参见层次分析法的相关文献资料。

经过计算,各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

4.3 计算各方案的综合重要度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计算结果,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情况。

四种通信设计项目组织方案的综合权重值:D1=O.106,D2=0.523,D3=0.109,D4=0.262。一致性指标小于0.10,通过一致性检验,表明针对评价实例的四种项目组织方案的综合权重值是合理可靠的。

根据工程总方案的综合权重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递阶层次的总排序结果为D2>D4>D3>D1时,综合分院或属地子公司项目的组织方案的适应性和合理性要远高于其他三种项目的组织方案,因此可以确定为在实际工程中实施方案的首选。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组织结构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极大地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和科学,增强了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篇6

关键词:电信服务业;经济增长;相关性

一、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产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其就业规模和产值规模的不断扩大,意味着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二是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信息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第一,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着前向关联性。信息产业的发展要依赖于其他产业对信息产业产品的需求,其他产业部门对信息产业最终产品的需求越大,信息产业的发展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其他产业的扩张,从而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第二,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后向关联性。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依赖于其他产业的最终产品,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部门最终产品的需求越强烈,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通信服务业理应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通信服务业所提品的性质

在公共经济学领域,通信服务业提供的产品被归为具有排他性、非竞争性、由公共部门委托企业经营的私人物品,我们将其称为通信产品。通讯产品由公共部门来提供是出于公平性的考虑,即通信产品需要普遍服务。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电信的普遍服务定义为,“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电信业务,而且业务质量和资费标准一视同仁”。这在地域辽阔、区域和城乡经济差距结构显著的我国具有特殊意义。在我国,通讯产品是由政府建立特许权竞争的一般规则,使企业通过承诺向消费者集团提供的服务契约来参与特许权竞争;经过竞争,特许权把一项提供特殊服务的市场权利交给某一企业。这种特许权人之间的竞争,一方面可以消除垄断租金,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可能提供的价格目录形式的制约,规制者无需对利润率实施直接的控制,就能实现比较满意的定价。

通讯产业具有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从用户方面看,加入供应网的用户越多,用户的方便性也越大;从生产者的角度看,用户越多,固定成本越容易分散到每一个需求上,服务价格会下降,两方面都能取得规模经济收益。通讯行业在向多种用户同时提供多种服务的情况下,能够节省生产费用,取得全产品生产效益。

通讯产品具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一个网络上的用户越多,就越吸引新的用户加入这个网络。而新用户的加入,又使原来的用户在不用增加付费的情况下,增加了可连接性,这就是网络的正外部性。所谓负外部性是指当电信服务的需求超过电信网络通道的承载能力时,网络服务的质量将会下降。或者对某一个人的服务是以其他人得不到为代价的。例如,在除夕夜长途电话往往打不出去,因为太多的人在占用着通道资源。

三、我国电信业务量时间序列TELECOM与GDP时间序列的相关性检验

我们选用了1990-2008年GDP和电信业务量的数据,使用EVIEWS 软件进行相关性检验。首先作出电信业务量时间序列TELECOM与GDP 时间序列的线状图( 图1,单位为亿元) , 可以看出, 电信业务量时间序列TELECOM与GDP时间序列的相关程度很高, 用EVIEWS可以得出其相关系数达到0.96, 说明我国电信业务量TELECOM与GDP是高度相关的。

图1:电信业务量时间序列TELECOM与GDP 时间序列的线状图(单位:亿元)

(1)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关系检验分为两个步骤完成:第一,利用单位根检验确定时间序列TELECOM和GDP的平稳性:第二,确定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如果存在,则给出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为减少数据的异方差性,对电信业务量时间序列TELECOM与GDP时间序列做对数化处理,处理后的序列分别为LTELECOM、LGDP。

利用单位根检验确定LTELECOM、LGDP的平稳性,具体采用的是ADF方法。检验结果表明LTELECOM、LGDP序列均为二阶差分平稳。满足协整检验前提。建立如下回归方程:LGDP=β0+β1LTELECOM+ μ估计后得到,LGDP=0.473LTELECOM+μ

t=(32.38)

R2=0.99 D.W=0.64

方程中的系数表明LTELECOM每增加1%会使得LGDP增加0.473%。它反映的是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它趋向于长期均衡。再建立LGDP及LTELECOM的VAR模型,模型拟合均良好。

LGDP及LTELECOM的VAR模型

模型1:LGDP=C(1)+C(2)*LGDP(-1)+C(3)*LGDP(-2)+C(4)*LTELECOM(-1)

模型2:LTELECOM=C(1)+C(2)*LGDP(-1)+C(3)*LGDP(-2)+C(4)*LTELECOM(-1)

模型1系数值模型1系数概率模型2系数值模型2系数概率

C(1)3.22340.9049-2.54030.7189

C(2)1.43840.16750.39980.6541

C(3)-0.83780.17510.04520.6838

C(4)0.14240.08970.63930.3501

模型1模型2

R-squared 0.997582 0.992278

Adj. R-squared 0.996508 0.988846

Sum sq. resids 0.009585 0.146139

S.E. equation 0.032635 0.127427

F-statistic 928.4289 289.1304

Log likelihood 31.14083 12.07064

Akaike AIC-3.734404-1.010092

Schwarz SC-3.506169-0.781857

Mean dependent 11.31399 7.666836

S.D. dependent 0.552260 1.206564

由模型1可知,LTELECOM对LGDP有正的弹性,为14.24%;由模型2可知,LGDP对LTELECOM的综合弹性为44.5%(LGDP(-1)与LGDP(-2)的系数之和),说明LGDP对LTELECOM有正相关性。

(2)我国电信业务量TELECOM与GDP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在经济变量中, 一些变量显著相关, 但它们未必是有意义的, 故要使用因果检验方法来作进一步的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是由Granger(1969)提出, 并由Sims(1972)推广的检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值是否可以引入到其它变量的方程中, 一个变量如果受到其他变量的滞后影响, 则称它们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

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时间序列必须具有平稳性, 否则可能会出现虚假回归问题。因此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之前首先要对各指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 unit root test) , 我们用增广的迪基- 富勒检验(ADF 检验)对电信业务量TELECOM和GDP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这两个时间序列均不平稳,因此我们改用电信业务量增长率时间序列TELECOMRATE和GDP增长率时间序列GDPRATE 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同样要先对它们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证明此二时间序列的一阶差分时间序列是平稳的,因此,可以对它们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至少在95 %的置信水平下, 二者存在因果关系,“电信业务量增长率不是GDP增长率变化的格兰杰成因”这个假设被拒绝,“GDP增长率不是电信业务量增长率变化的格兰杰成因”这个假设被接受。可以看出,通信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通信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支柱。虽然“GDP增长率不是电信业务量增长率变化的格兰杰成因”这个假设被接受, 但以上检验并未否认经济发展水平对通信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决定作用。

四、影响我国电信市场需求的五大需求效应分析

通信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有较好的支撑和拉动作用,那我们分析一下哪些因素有助于提升电信业务量。建立我国电信市场需求关系的常弹性计量模型如下:

LnQTEL=β0+β1LnPTEL+β2LnI+β3LnPSET+β4LnNF+β5LnNM+β6LnNNET +β7Uem

各变量含义如下:QTEL-电信业务量,PTEL-电信服务平均价格,I-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SET -通信工具相对价格,NF -固定电话用户数,NM-移动电话用户数,NNET-互联网接入用户数,Uem城镇登记失业率。

运用两阶段固定效应法,对我国电信市场的需求关系式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结果:

影响我国电信需求的主要因素有5个,按照统计显著性排序依次如下:电信服务价格水平、移动电话用户的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互联网接入用户的数量、和通信工具的相对价格。固定电话用户数对我国电信市场的需求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电信市场的移动化趋势削弱了固定电话用户的效应。城镇登记失业率对我国电信市场的需求也没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并未真实地反映出我国的失业状况。下面我们分别来分析对我国电信市场的需求具有显著影响的五大效应。

1、需求的价格效应分析

根据需求法则,如果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价格下降,需求将会增加。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我国电信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取绝对值)为1.07,其含义为电信服务平均价格水平每下降1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就随之增加1.07个百分点。不难检验,此价格弹性和1没有显著区别,其95%的置信区间为[0.71,1.4],因此,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认为,我国电信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具有单位弹性的性质。

为了计算我国电信市场需求的实际价格效应,我们不妨集中考察2002―2004年的市场需求。在2002―2004年间,电信市场的业务总量由5201亿元增长到了9148亿元(2000年价),增长了75.89%。同期,电信服务的平均价格由0.8006下降到了0.5731,下降了28.42%。电信服务价格水平的大幅度下降,以及电信产量的大幅度增长,或许正是电信市场竞争程度大幅度提升的结果。按照1.07的需求价格弹性计算,28.42%的价格下降,将会导致30.41%的需求量增长。这一数字占了我国电信市场业务总量同期增幅的40.07%,从而表明价格的下降对于我国电信市场产量的增长具有突出重要的贡献,其相对贡献份额占到了四成。

2、需求的收入效应分析

收人与需求的关系存在三种情形。其一,当需求的收人弹性为正值,但小于1时,此为正常品;其二,当需求的收人弹性为正值,且大于1时,此为奢侈品;其三,当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值,即小于。时,此为低档品。由表2可见,我国电信市场需求的收人弹性为0.33,其含义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I)每增加Z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K7EL )就随之增加。0. 33个百分点。取值为0. 33的需求收人弹性说明,电信产品在我国既不是奢侈品,也不是低档品,而是正常商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电信产品已经成为一个大众化的产品,成为人民生活的基本消费品。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在2002―2004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2000年价)由6260元上升到了6523元,增长了4.20000按照0.33的需求收人弹性计算,4.20%的收人增长,将会导致1.39%的需求增长。这一数字不大,只占我国电信市场业务总量同期增幅的1.8300,从而说明收人因素对于电信需求的实际贡献并不大。看来,我国电信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并不是来源于收人因素的拉动。

3、需求的交叉价格效应分析

通信工具是作为电信服务的相关产品看待的。相关产品亦存在三种情形,其一,其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下降,此为替代品;其二,其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增加,此为互补品;其三,其价格变化与需求无关,此为无关品。从直观看,通信工具与电信服务应当是互补关系,即如果通信工具的价格下降,对电信服务的需求应当增加,反之亦然。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通信工具相对价格每下降1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就随之增加0.09个百分点。尽管通信工具的交叉价格弹性取值不大,但只要通信工具的相对价格下降的幅度足够大,电信市场的需求就会有明显的增加。根据《我国统计年鉴》,以1995年为基年,自1995―2004年的10年间,通信服务的消费价格指数,在经过头两年的上升之后,便基本稳定在125左右,这说明通信服务的整体价格水平比较平稳。反观通信工具的消费价格指数,十年来一直处于不断的大幅下降之中,到了2004年,通信工具的消费价格指数已由1995年的100下降到了34,比1995年下降了66个百分点。如果以通信服务的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参照,则通信工具的相对消费价格指数在10年间下降了近73个百分点。

为了便于对比,我们仍然取分析时段为2002一2004年,在此期间,通信工具的消费价格指数相对于通信服务的消费价格指数,由0.3928下降到0.2740,下降了30.24%。按照。0.09的交叉价格弹性计算,30.24%的通信工具相对价格下降,将会导致2.72%的需求增长,这相当于我国电信市场业务总量同期增幅的3.58%,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数字。

4、需求的消费者数量效应分析

消费者作为市场的买方,是市场需求的主体。市场需求是消费者个人需求的加总,因此,一般来说,进人市场的消费者人数越多,市场的需求就会越大。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对市场需求有显著影响的消费者因素是移动电话用户的数量,其每增加1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就随之增加0.35个百分点。2002―2004年,移动电话用户数量从20600万户增长到33482万户,增长了62.53%。按照0.35的弹性计算,62.53%的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增长,将会导致21.89%的需求增长,这相当于我国电信市场业务总量同期增幅的28.84%。显然,这是仅次于价格因素的贡献,相对贡献份额接近于三成。

五、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我国电信业务量与GDP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电信服务价格水平、移动电话用户的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互联网接入用户的数量、和通信工具的相对价格五个因素对我国电信业务量具有显著影响。这对于政府及电信监管部门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上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信息产业部.2004我国通信统计年度报告[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国家统计局.我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何惠、冯任重.我国电信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8).

[4]朱柏铭.公共经济学案例[M].南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江小娟、李辉.服务业与我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

[6]徐升华、毛小兵.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管理世界.2004,(8).

[7]徐升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波动周期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1,(1).

篇7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4―0094―02

在《旅游学刊》2005年第3期上发表了《世界遗产地内索道乘客的特征、满意度及其影响――武陵源案例研究》(作者:张朝枝,徐红罡,保继刚)一文,通过对旅客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SPSSIO.0软件,对索道等设施建设是否增加游客满意度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笔者对作者利用SPSSIO.0统计软件分析得出的结论存有一些疑问,特此提出,以便大家讨论。

一、关于市场调查的信度检验问题

在文章的3.2部分,作者提到“数据样本信度检验的克朗巴哈值(α)为0.8913,符合信度要求”。信度系数达到0.8913,在市场调查中,可以说问卷的信度是相当好的,问题是该信度是指问卷的总体信度,还是问卷中个别李克特量表的信度?如果是指问卷的总体信度,那么问卷所包含的多个量表各自的信度是多少呢?

因为在大型量表分析中,往往一组问题用来集中测量某一方面的信息,因此需要按问题组来进行信度分析,即测量同一信息的一组问题间信度如何。如果直接测量问卷所有量表的信度,那么有时会掩盖问卷中个别量表存在较低信度的情况。

二、关于回归模型选择和回归结果的相关问题

在文章的3.3.2部分,作者在SPSSIO.0统计软件中将“黄狮寨索道的满意度”、“天子山索道的满意度”、“百龙电梯的满意度”以及“观光电车的满意度”作为自变量,将“武陵源之旅的总体满意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模型并对结果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笔者认为这部分中存在如下问题:

问题1:选择总体满意度作为因变量,4个交通工具的满意度作为解释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这个模型是否具有经济意义?因为游客对一个景点的总体满意度,不是仅仅取决于对索道、电梯、观光电车等交通工具的满意度,而是取决于对吃、住、游、购、娱等的全面评价,因此作者对模型的选择不是很合适,至少忽略了许多影响游客总体满意度的其他因素。

问题2:作为因变量的“武陵源之旅的总体满意度”如何得到?作者在问卷中为了测量该总体满意度,共涉及了24个有关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问题,如何通过这24个问题得到总体满意度,并作为因变量,作者未予说明。

问题3:文章中指出“R2α值非常小,几乎接近于0,9值较大,Betastandardized值明显偏小,可以判定‘黄狮寨索道的满意度’、‘天子山索道的满意度’、‘百龙电梯的满意度’以及‘观光电车的满意度’与‘武陵源之旅的总体满意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正值小说明模型拟合优度很差,而F值达到37.269是可以判断模型的回归方程是显著的,二者之间的不一致对模型有什么影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作者并未作相应的解释。

问题4:在文章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中,“黄狮寨索道”与“百龙电梯”这两个解释变量的t值小于2,是显然不显著的,并且没有相应的经济意义支持该结果,应该剔除并建立行的多元回归模型,但作者并未给予解决,模型是存在问题的。

问题5:作者并没有给出模型的D.W检验的结果,也是不恰当的。

三、关于样本群体特征的解释问题

在文章的4.1部分,作者对旅客的群体特征进行描述时,有下面一段解释“从乘坐索道等交通工具游客的收入水平来看,占样本总数46%的月收入在1501―5000元之间的游客是乘坐索道等交通工具游客的49.2%,相对乘坐比例略高。占样本总数47.1%的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游客却只占乘坐索道等交通工具游客的45.3%,乘坐比例偏低。另外,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游客乘坐索道的比例也偏低,这表明乘坐索道等交通工具游客数量与其收入水平呈抛物线关系,中间收入层乘坐比例较高,而两极收入层乘坐比例相对较低。”笔者认为这部分存在如下问题:

问题1:指标的选择,作者选择的是在每100个乘坐交通工具的游客中,处于各个月收入水平下游客的比例来描述收入与乘坐索道等交通工具的关系。但可以发现这个指标并不合适,当某一收入水平的样本量绝对数大时,则该水平下乘坐索道的人数相应地也就多,因此它仅仅反映收入与乘坐交通工具的表面关系,就此得出二者之间的抛物线关系是不恰当的。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在某一收入水平下,是否乘坐索道的游客数量之比作为统计指标,就可以较好地反映二者之间的真实关系。

篇8

关键词:本地网电信企业;发展战略;路线

一、 本地网电信企业在电信集团公司总体战略和架构中的地位与意义

我国大多数电信企业实行总、分管理体制。总公司是资产经营管理中心、管理决策中心和网络运行的指挥调度中心。本地网公司负责辖区内的通信安全畅通,完成公司总部下达的经营指标,在公司的授权范围内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是公司的利润中心。

以下以联通六安分公司为例就本地网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路线做初步探讨。联通六安公司隶属于联通安徽省分公司,是安徽省分公司的利润中心之一,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25日,2000 年2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以国际上市公司和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主要承担六安地区联通电信网发展规划、工程建设、业务经营、客户服务、网络运维等任务。业务范围涵盖移动(GSM、CDMA业务)、数据、长途、互联网及增值业务。

我们认为,本地网电信企业是电信企业的利润中心,是总公司统一战略的具体执行环节,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和直接提供服务,大量的原始资料需要从本地网收集,很多具体的工作也需要本地网来贯彻完成,尤其是客户开发与维持工作,离开本地网网络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本地网的优越表现意义重大。

二、 本地网电信企业现状

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4年)》(以下简称《报告》)公布,与2003年相比,我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保持不变,但实力有所提高,与电信强国的差距继续缩小。与2003年相比,我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保持不变,居第14位(共有33个国家参与排名)。环境竞争力上升3位,居第25位。市场竞争力排名不变,居第2位。企业竞争力排名上升5位,居第27位。

据估计到2010年,我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将从目前中间位置上升到前列,有望成为电信强国。同时,我国电信业将出现以下四种变化:第一,电信业发展面临转型;第二,电信市场逐步走向合作;第三,电信管制不断适应变化;第四,电信业务市场需求更有特色。

针对这种形势,我国本地网电信企业应深入分析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提升管理水平,创新业务流程应对竞争。我国本地网电信企业主要特点表现是:本地网公司内部团结,不同公司之间竞争无序。

与电信强国相比,我国电信行业本地网组织的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同时较好的服务质量来自于广大电信职工在维护公司形象和客户关系方面的努力。我国电信行业始终致力于宣传企业文化,提升员工认同,建立人本企业、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如电信行业持续进行的企业文化宣贯活动,明确了企业核心战略,强化了员工之间的沟通,提升了企业凝聚力,形成了比较强的合力。这种高工作强度下的客户满意服务质量体现了企业内部团结协作的组织结构。

与本地网公司内部团结一致的现象相对,电信企业本地网公司之间却存在明显的无序甚至是恶性竞争。在电信业资费竞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挖墙脚、抢业务、换SIM卡等无序竞争现象,实力较弱的运营商甚至要靠贷款支付员工工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的资产闲置、资源浪费是我国电信业面临的另外严重问题。截至2004年底,总投资近1 300亿元的光纤利用率仅约10%,仅此一项大约有上千亿元的资产被闲置。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所建移动通信基站已超过30万个,一座铁塔需投资30万元人民币,本可多家企业合用却一般都是并肩而立。比兴建铁塔造成更严重浪费的是干线光缆。理论上,全国有一个省际干线光缆就已经足够,但目前每家电信运营商都有自己的网络,而建设一张干线网往往需要投资200亿元人民币以上,现在并行的五六张网络,总投资额度已经超过1 000亿元,分别属于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此外,广电部门也在投资建设自己的网络。这种无序竞争甚至出现了恶化现象:从设置电路障碍、破坏电缆等在个别地区升级为人身攻击。

这种以保护自身为前提,对经济发展起消极作用的竞争方式的显著特征是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层次不高。我国电信运营商需深入思考本地网的战略应对的方法与路线。

三、 本地网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路线

从本地网电信企业的角度出发,本地网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应为——发现问题,蕴机于前;总结经验,制定措施;展现优势,创新求变这样一条路线。

1.本地网电信企业战略开篇——发现问题,蕴机于前。经理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明茨伯格建立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的结论是,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这10种角色可以进一步组合成三个方面: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决策制定的意义相对突出,如果决策者缺乏预见性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那么决策一定滞后于环境变化。作为既要了解一定技术又要懂得现代管理的本地网电信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善于科学决策,其前提是应着力培养前瞻性与发现问题的能力。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精于思考的本地网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财富,也有机会成长至企业高层。

本地网电信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由于其工作流程偏重于具体操作,因此,制定战略时也应该先找不足。如果本地网企业由于日常工作繁杂,无法自我诊断,建议与企业外部的优势力量合作,定期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交流,效果可能更好。这种交流的主要目的是本地网公司的成长。当然,这种交流也需要成本,但是如果把这种交流看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环节,看作是宣传企业的一个窗口,看作是企业内部培训的一种方法,意义也就不一样了。我们同时建议,这个阶段不可好高骛远,应致力于具体工作时间的体会与思考。

转贴于

2. 本地网电信企业战略性成长——总结经验,制定措施。经验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经验,通过对管理人员在个别情况下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研究,会使人们懂得在将来相应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管理问题。强调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而不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来进行研究,强调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本地网电信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大多倚重并信赖经验丰富的员工,足以说明问题的例子就是不同本地网企业之间挖墙角的现象很普遍。

本地网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能够妥善应对突发事件,从知识积累的角度,详细设计制度上,平衡员工、客户、市场需求的复杂变化。

本地网电信企业应该注重知识管理,强化流程意识,合理完善保存数据,建立责任明确的内控制度,引入环节清晰的作业方法,应该建立一种数据负责体系。这样,岗位将会变得因制度与流程的要求而设,尽量弱化因人设岗,人员的正常流动将会自由与宽松。当然,关键岗位聘用经验丰富的合适员工依然重要,在任何时候人都不会退化到系统背后无足轻重的地位,我们所讨论的是尽量固化管理人员的经验和他的日常工作步骤,为继任者提供自学的基本环境,使交接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以及把积累下来的数据作为知识库的背景资料,为创造商业智能环境打好基础。  3. 本地网电信企业战略性收获——展现优势,创新求变。战略管理的目的在于为企业的经营创造和利用新的机会,赢得竞争优势。管理学大师麦克·波特认为企业可以选择和推行一种基本战略以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方法;竞争决定对企业经营业绩有所贡献的各种活动是否适当,例如刨新、有凝聚力的文化或者有效的实施。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纵观当代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未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世界500强的成功经验就证明:创新才有500强。

我国当前基础电信市场竞争主要特征是同质化竞争严重,服务水平相当,竞争市场不够理性。在这些基础电信业务市场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六大电信运营商除去因为政府经营范围的限制所造成的明显的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差异之外,在服务对象、服务种类、竞争手段等方面大同小异。具体表现在服务对象同质化,都是面对电信整体市场;服务种类同质化,例如中国移动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中国联通就有相似的新时空、如意通等,这种同质化竞争,对提高电信行业水平是个极大的障碍。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若要成功经营企业,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清楚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二是用比竞争者更好的创新方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提倡本地网电信企业战略及其发展路线的目的就是培育运营商和运营企业实现服务能力和水平差异化竞争,不断推出新业务。可是新业务的出现必须植根于具有创新要素的环境。

创新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但是盲目创新的风险成本极高,比如,飞利浦公司希望发展多元化经营,收购了和路雪,最终却不得不放弃,还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恢复元气。我们认为,创新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本地网电信企业而言,创新要讲求实际。

最后,我们想再强调一下战略问题。美国邓恩·布拉德斯特里特公司经过对美国企业的长期观察后总结出了六条致使企业破产的原因,其中有多条原因涉及战略问题。可见,企业战略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05年上半年通信行业运行状况.http://www.mii.gov.cn/mii/hyzw/

tongji/tongjifenxi200506.htm.

篇9

【关键词】国库;信息宣传;服务水平

近年来,在晋中市中心支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晋中市中心支库紧紧围绕国库工作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开展宣传国库工作信息为突破口,为弘扬国库文化、宣传国库工作、树立国库形象,推动国库工作事业的全面发展夯实了基础。2006-2013年,晋中市中心支库连续八年被人民银行晋中市中心支行评为宣传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扩大宣传,注重实效,提升国库服务形象

1.强调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一是领导重视增动力。多年来,晋中市中心支库始终把信息工作摆在首要位置,通过明确分工,写稿、编稿均由专人负责,科室领导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题目,加大写作力量的投入;每周召开专题会议,总结督办宣传国库信息工作的开展情况,形成了踊跃参与、不断超越、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二是创新机制添活力。通过不断创新工作管理和目标分解机制,在信息采集、编写和报送等环节上,将各项工作量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头,制定相应的奖励标准和机制,彻底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三是打牢基础挖潜力。坚持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

2.抓住工作热点,提高信息质量。(1)确保真实性。为了坚持信息的真实性,工作中提出了信息内容要务实求实、实话实说的基本原则,通过组织信息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抓住工作热点,掌握大量基层第一线的原始情况,特别是上级领导不容易看到、听到的情况,提供基层情况、解决基层问题的真实依据。

(2)把握时效性。信息工作的活力在于快。对于晋中市国库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和重大事件,及时收集、编写和报送。晋中市中心支库是山西省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的首批试点单位,上线运行一年多以来,及时向上级行报送上线运行情况,反映推广过程中的问题,总结上线运行的经验,为横向联网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目前,这一工作已向总行国库局、省分库上报相关信息十余篇,其中4篇在《国库情况反映》、《山西国库信息》上刊登。

(3)注重高效性。在确保信息的“采用率”上,首先确保严把“文字关”,再对素材精心挖掘并加以提炼,用“高质量”换取“高命中率”。2013年,晋中市中心支库在总结过去宣传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率”这一考核指标,增多了国库信息的被采用次数。当年共上报信息126条,累计被总行国库局、省分库和市委政府网站及《金融时报》等主流宣传媒体采用24条,采用率超过90%。

(4)力求创新性。国库信息内容需要创新,也就是要从新的角度去发掘问题,在新的观点上立意命题,在捕捉新事物、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有超前性、预见性、指导性的观点。针对2013年,全国房地产面临改革等热点问题,及时组织上报《从国库视角看促进地方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晋中市房地产行业税负水平探析》等信息和调研文章,为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国库资金运行情况提供有力支持,为地方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强调服务职能,推动工作开展。(1)服务经济决策。宣传国库信息工作的就是要服务上级单位和地方政府做出经济决策。晋中市中心支库以密切关注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实施效果为基础,将影响经济发展的热点性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作为调研课题,据此提出有参考性的建议和意见。做到了信息工作思路能够超前,能够追踪决策,能够总结经验,能够分析问题,使国库信息成为上级单位决策采用的基本依据。

(2)推广典型经验。工作中的亮点最能体现特色,亮点工作的推广往往会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近几年,中心支库报送的《国库资金风险防范五级评价体系》、《基层国库业务要诀》等信息被金融时报按全文刊登,使我市国库工作走到全省前列。

(3)提升部门形象。通过借助电视、报刊、网络等舆论宣传载体,向社会各界及时全面报道国库部门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做出的成绩和贡献,形成了社会重视,老百姓关注,领导支持国库工作的良好环境。

二、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创新国库信息宣传工作

1.挖掘潜力,建立部门联系机制。中心支库在对信息宣传工作全面统筹安排的前提下,要求辖内各县支库至少选择一位有一定写作功底的干部确定为本部门信息联络员,侧重与各县支库建立部门联系制度,以确保各县支库按时完成信息上报任务。

2.专业培训,提高各类稿件数量与质量。采取出去学习结合情人培训的方式,全面提高国库人员采集、撰写信息宣传稿件能力。同时聘请大学教授、新闻记者等宣传职能部门专业认识到行内授课,在拓宽信息宣传员写作思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写作水平。

篇10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目的在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锻炼党性,以更好地开展工作、解决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也指出,这次学习教育“总的来说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们学习党史,就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立足本职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多办为民实事,以过硬的作风、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在恰逢建党百年的重大时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从党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并做到学以致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重视学习、认真总结历史、科学对待历史、善于运用历史,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邓小平同志指出,“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养分,才能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的能力水平。

在学习党史过程中,我总结了必须要做到三点:真、实、用。

(一)真,就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史学习教育要下真功夫,不能走过场,少一些“花架子”,多一些真行动,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党史中汲取营养、汲取智慧、汲取力量。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增强历史自觉,保持战略定力,筑牢信仰之基,深刻认识三个来之不易。要树立正确党史观,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

(二)实实实在在的学,实实在在的懂的用,在党史学习中见实效。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诸多人间奇迹,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注重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两个大局,要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们只有实实在在的学,才能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和经验方法。我们只有实实在在的懂,才能从党史中继承光荣传统,传承优良作风。我们只有实实在在的用,才能做到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砥砺初心使命的“磨刀石”、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