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2 14:1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绩效工作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用工的要求逐步提高。校企合作,是当前学校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模式下,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我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认真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及时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灵活化的合作培养模式,深化企业服务,在合作过程中实现校企双赢。根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内涵要求,我校坚持“因材施教,工学结合,育人为先,学生为本,服务社会,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开展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示范校建设,同时为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与企业间的合作搭建了综合发展的平台。
二、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1.重视校企合作,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多年来,学校坚持为企业培养亟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制定有关校企合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有章可循,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优化专业设置,调整培养方案,稳定就业渠道,提高师资水平,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实力,实现了校企双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以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为核心,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发展趋势,学校聘请行业专家、高校资深专家和合作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及校内专业骨干组成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旨在为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和深度合作,专家委员会则注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完善和学校技能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30多名生产一线的明星技师、中华技能大将获得者以及企业的重要领导者分别担任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委员和专家委员会委员,加强了学校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3.充分发挥校中厂的优势,实现产训结合
我校校设企业,占地面积7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现岗职工近百人,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工厂设备配套齐全,拥有金切设备200余台,年产值2000余万元。通过对校设企业进行综合改造、资源整合,建立了机加工,数控和电工电子技术三个大型实训基地。此外,学校还注重发挥专业师资优势,与企业合作研发教学设备,开发教学课题,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4.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引进企业师资,积极推进各种办学模式
(1)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不断引进企业高级师资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入,学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有效提升学校资源整合能力,通过考察,洽谈,不断扩展校外实习基地。通过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有机结合,共同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已于50多家企业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
(2)灵活推进多元化办学模式,按企业需求量身定制培养计划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与多家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建立以企业名称冠名的培训班。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非常受企业欢迎。
5.以服务企业为宗旨,面向企业开放办学,积极为企业职工开展培训
我校为各类大型合作企业培训技术骨干,提供技术服务。职业培训规模稳定在每年2500人次以上,2012年以来为企业培养了1100余名高级工及以上层次的一线技术骨干。在合作内容上,涵括了以下几个领域:一线在职职工岗位技能和素质提升培训;新聘员工入职岗前培训;为解决职工子弟入企就业的专项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和培训师队伍培训;技能大赛选手赛前专项技能强化等。
三、校企合作探索
为进一步做好培训工作,学校领导率机电维修专业骨干教师多次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企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各层次管理人员进行调研、交流与沟通,了解企业对机电技能人才培训的实际需求,并从培养形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法等各个层面进行研究与探索,面向企业全方位开放办学。
1.不断扩大合作规模,拓展合作企业数量与合作项目
通过走访、座谈、电话、网络等方式对天津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发放调研问卷,及时了解天津各类企业对我校数控加工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机械设备维修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不断扩大合作规模,同时拓展合作企业数量,积极与企业协商,不断增加合作项目,加深合作层次。
2.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不断更新培养方案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学校,在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需求,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并对以下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1)自主型合作模式。学校与学校自主创办的企业进行合作,企业将产品生产融入教学过程,企业车间也是教室、师傅也是教师、员工也是学生、产品也是作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直接参与生产活动,既培养了技能,又提高了职业素养。
(2)共建型合作模式。学校利用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投入,共同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室,在对学生开展教学训练的同时,也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
(3)校外型合作模式。学校与校外企业合作开展科技研发、员工培训和学生实训实习,从而建立起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
3.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改革
根据专业特点,学校聘请了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技术能手、技术明星、劳动模范等32名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专家与我校教师共同组建了“大师工作室”,与学校各专业教师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聘请专家参与教材编写,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对教师、学生进行培训,开阔师生眼界,提高教学质量,并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基地。
四、结语
今后,学校将充分利用天津市校企对接优质平台,使学校与更多的天津市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利用技师流动站与各大企业的技师工作站的联系,结合企业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生产工艺难题等实际情况与企业技师工作站合作,开展深度合作。
总之,我校今后将继续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不断推动其向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切实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使学校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性中职院校。
参考文献:
[1]刘顺清,周定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J].大学教育,2013,(16).
[2]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的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
篇2
关键词:辅导员 评价体系 信念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多因素、多侧面、多层次的工作,其评估内容繁杂,标准难以统一,我们大致可将其分为基本素质、工作职责和工作绩效三个方面。
1 辅导员素质评估
1.1 高尚的思想品德
辅导员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他必须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评估辅导员的思想品德,一要看他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是否有忠于教育事业、献身教育、甘做人梯的精神;二要看他是否有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三要看他是否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同志,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
1.2 坚定的教育信念
辅导员肩负着百年树人的艰难重任,必须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评估辅导员教育信念,一要看他是否确信教育的力量,确信每一位学生都有优点和才干,通过教育可以把每个学生,包括后进生都教育好;二要看他是否像严父慈母,对每个学生都爱之、亲之、育之,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三要看他是否在工作中不畏艰难曲折,细致耐心的工作,通过顽强的工作,转化后进生的典型。
1.3 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辅导员所面对的是一个“小社会”、“小群体”,要培育和驾驭这个“小群体”朝着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评估管理能力,要看他是否善于组建一套健全的班级组织机构,选拔和培养一支机构合理、各有所长、并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干部队伍,成为班级的核心力量;二是看他是否善于建立一套完整、系统、合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三是看他是否善于根据班级情况,围绕教育目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样富有吸引力的系列教育活动;四是看他能否具有根据情况变化迅速做出决定、采取措施、进行调控,能令行禁止、坚定地引导学生前进的能力。
1.4 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敏锐的观察力给人提出最正确、丰富的信息思维和语言,是实现信息的正确加工和信息最佳输出的工具。因此,观察力与表达能力是辅导员必备的素质之一,评估这两种能力,一是要看他是否能“明察秋毫、高瞻远瞩”,观察到全班的情绪、动态及每个学生的言行表现,据以判断其内心活动,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二是要看他说服教育学生时,语言是否明确、中肯、简练、规范,表达是否形象、生动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1.5 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辅导员接触的人物众多、性格各异,因此,他必须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评估这种能力,一是要看他是否与各种性格类型的科任老师融洽相处,协调班级内部的教育力量;二是要能否经常与家长、社会有关人士联系和协作,协调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力量;三要看他是否能正确处理班级偶发事件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四是看他是否善于扮演各类角色,是否使自己对每一个学生都富有吸引力,成为班级的核心与旗帜,乐观、开朗、豁达,有自制力、顾全大局、富有正义感与同情心、思维敏捷等心理品质对评估交往能力有重要参考价值。
1.6 兴趣广泛、多才多艺
学生多种兴趣与才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辅导员的直接指导与示范,年级愈低,这一特点愈明显。评估辅导员的兴趣与才能,一要看他是否一专多能,既是本学科的专家,又是其他学科知识的热烈追求者、探索者;二看他是否对文娱、体育、创造发明、科普制造等各方面都具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知识能力;三要看他是否性格开朗,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是学生各种课余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估者。
2 辅导员职责评估
2.1 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搞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评估辅导员是否能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和班集体,一要看他对每个学生的思想、性格、学习、身体、经历和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是否了解清楚;二要看他对班集体的思想、信念、舆论、士气、纪律、荣誉感、凝聚力和班级的传统作风是否有清楚了解;三是要看他对班级中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和各群体之间的关系,班级中先进、中间、落后学生的分布情况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干部队伍的积极性、能力、作风、威信和相互关系是否了如指掌。
2.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培养班集体是辅导员的中心工作。评估班集体的工作,一是看是否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及时提出为集体所接受、具有鼓动的力量、能推动班级不断前进的奋斗目标;二是能否挑选和培养具有威信、能起模范作用、工作积极主动、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机构合理的班级干部队伍;三是能否建立、健全学习小组、体育锻炼小组、寝室及其他各种课外活动小组,配备好有一定能力和积极性的小组长、课代表等基层干部;四是能否培养正确、有效的班级舆论,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向上的优良班风;五是能否有计划地开展目的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各样、富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
2.3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个别教育是培养集体的必要条件。评估个别教育,一是看能否做好优秀的个别工作,树立典型,并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面,成为全班学习的榜样,推动班级前进的力量;二是能否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班里是否有后进生转化的典型事例,并不断巩固已经转化了的后进生,缩小后进面;三是能否做好偶发事件的处理,对闹课堂、争吵、斗殴、钱物失窃、损坏公物、不尊敬教师等偶发事件,能否及时、正确处理。
2.4 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辅导员的大量工作是日常管理,其它许多工作常体现于日常管理之中,年级愈低愈显突出。评估日常管理工作,一是能否严格执行学校与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使全班各项工作具有条理性、规范性、坚持始终;二是能否与班干部、全班同学保持经常、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班级动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和班会,及时总结情况,恰当指出优缺点,鼓舞士气,指引努力方向;三是看班上的每件事是否都有人管理,日常教学与生活中某些环节脱节时,是否有人及时反映、解决;四是看是否每周有小结,每月有班干部会和班会,期中期末各有一次全面总结,小结和总结都应该具体、有针对性、有表扬和批评,带倾向性的问题应恰如其分的分析。
2.5 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班级工作是系统工程,要综合治理,协调者就是辅导员。评估辅导员工作的协调性,一要看经常性协调:即迅速、准确地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反映各方面的意见、要求和办法,实现信息顺利交流;二要看定期协调,是否做到了帮助各方面统一思想、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合理安排、妥善处理各种矛盾、而不损害任何一方面的积极性。
2.6 评定学生各项奖助学金、各项竞赛和优秀班、团干部
评估辅导员对评定学生奖助学金及评优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看给学生的评定是否客观、公正、全面又有重点,能体现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学生所能接受并受到教育,评估行为是否简单、明白,学生能够看懂,不致产生歧义和误解;二是看评定各类奖项是否有充分的群众基础,评定准确,评定过程和评定结果具有教育意义。
3 辅导员绩效评估
辅导员素质如何,工作优劣,最终表现在绩效上,所以,它是整个评估的落脚点。它可分为工作成绩和威信,班级工作经验总结与科研成果几方面。
3.1 工作成绩
班风班纪包括出勤率、卫生等,具体内容如下:①出勤率:上课及其他集体活动中迟到、早退、旷课、请假等情况。②违纪率:上课、早晚自习、教室、考试的纪律情况及校内外一切活动中的违纪事件。③评优、评奖情况:班、团优秀干部、各类竞赛中的单项奖、集体奖的人数、次数、奖励级别。
3.2 学生成绩
①各科学业的平均成绩,优秀率、及格率、提高率。②课外活动,如公益劳动、校外竞赛等活动形式、种类、参加人数、活动次数、取得的成绩等。
3.3 班主任威信
威信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有威信的教师受到学生敬服,威信也是辅导员工作绩效的集中表现,要认真加以评估。评估辅导员的威信,首先要考虑其威信类型。威信有工作型、品德型、感情型、学术型和性格型等类型。威信类型不同对班级工作影响也不同,在评估时应区别对待。从班级工作角度加以考虑,评估时应:一看学生是否最信服,最愿意接近他,最听从他的教育;二看学校领导是否信任他,对他的班级工作最放心、放手;三看任课教师是否最愿意与之合作,并对他的班级工作感到满意。
3.4 经验总结与科研成果
辅导员本人的成绩应:一看经验总结方面的文章篇数,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篇数;二看辅导员工作方面的论文篇数、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篇数;三看个人评优、评奖次数、名次及规格。根据上述辅导员工作评估内容,可确定下列较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辅导员工作实际上是一个积极引导和激励全体辅导员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的过程。通过评估,我们可以发现辅导员工作的优缺点,帮助有独创精神、工作卓有成效的辅导员总结经验,加以推广。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辅导员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辅导员工作评估也是整个学校评估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搞好这一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雨.加强高校政治辅导员的队伍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03).
[2]金吉山,陈建龙.高校辅导员角色试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6,(05).
[3]向莉莉.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必要性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05).
篇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小企业绩效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以某玩具企业为例分析了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为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管理提出一些借鉴之处。
关键词:
中小企业;绩效管理;问题;措施
一、中小企业绩效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上较为狭隘
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文化知识偏低,认为绩效管理就是员工薪金的发放,是一套规范化的程序,只需要相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去完成即可,并不需要其他单位参与;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划并不明确,而且只有相关管理者明晰,没有向下属部门或员工输送,绩效管理很难上传下达,所以经常出现公司、部门、员工三者绩效不匹配的情况;与此同时,很多中小企业绩效管理意识淡薄,有些员工把绩效管理看作是“找茬”,会直接影响自身的工资收入,他们并不知道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原因,所以不能主动踊跃的面对。
2.绩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很多中小企业通常只用单纯的考核来取代管理,员工薪金的变化、职位的升迁就仅仅根据考核结果来制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会因在绩效管理上有效沟通不足而产生分歧;其热捧的先进理念并不能够“接地气”,没有与自身情况相结合;有些企业在设置考核内容时,仅仅只参考流行的经验或既定的模板;有些企业考核的间隔时间太长,而且还是凭着管理者自己的“印象”去打分。中小企业考核的标准因为没有明确的量化准则,就很难细化并有遗漏的可能性,考核过程中的具体尺度也很难把握。
3.缺乏绩效考核结果的有效利用
因为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忽视,企业员工之间缺乏配合,绩效考核通常都是敷衍了事。不少员工认为绩效考核只是走形式而已,并没有相关人员对考核的结论仔细研究认真总结,而且在企业的现实管理中绩效管理也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诸如协助员工分析判断自身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其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工作经验和水平。但是由于企业绩效管理的欠缺,直接导致员工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员工的能力没有提高、素质也没有精进,从而适应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某玩具企业背景介绍
某玩具企业坐落于某沿海城市,每年产值为一千八百万左右,拥有管理人员和员工一千一百多人,是一家典型的以玩具生产销售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2010年以来,行业竞争加剧、国外市场疲软、国内市场需求锐减,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效益,与此同时,下游企业要求售价降低,上游企业要求提高原材料价格,各个商也从以前的大规模订货转变为多次分批少量订货,该企业的经营情况每况愈下。效益不断下滑,成本不停增加,管理制度也日趋混乱,造成了员工工资很多年来没有上调,管理者的薪酬也无多大改观,所有的工作人员怨声载道,情绪低落、消极怠工,对生产销售过程中碰到的种种问题毫不关心,商品的推迟交货、商品质量不合格退回等事件时有发生。该企业的管理层意识到此种现状应需要尽快改善,要不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三、该玩具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该玩具企业十多年来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从未改变,很多“元老”级人物都是企业的“中流砥柱”,在各个岗位中担任要职,平时工作中凭经验和直觉处理大小事件,随意性较强。企业的经营发展越来越迅速,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工作量和事件的繁杂性,企业运营中碰到的疑难杂事也就越来越多。但是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并没有与日俱增,其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月没有与时俱进,从而造成了企业管理的低效率,生产的产品质量时好时坏、周期可长可短、成本忽高忽低、交货时早时晚等问题得不到解决,下游企业和消费者投诉频繁,给企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四、该玩具企业绩效管理的改进措施
该企业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针对管理者素质、工作职责、员工激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绩效管理方法,而且此方法的实行可以达到提高管理者素质、增强员工的积极主动性、提升企业效益、减少相关成本等目标。该企业的绩效改善方法具体为以下五个方面。
1.制定企业目标
企业制定的常规性目标包括战略和业绩两个方面。战略目标包含企业近期需要优先发展的项目规划和远期需要长久发展的项目规划;业绩包括员工与各个业务往来者的绩效,诸如客户、员工之间、合作伙伴等都包含在内,还包括员工自身的领导能力、分析能力、人力发展等。企业执行目标时,需要全方位配合,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参与完成,企业每一季度会对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企业的员工之间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工作的发展。考核时应注意不同部门员工的相对公正和公平。
2.选择考核方案
该企业在众多绩效管理方法中选择了360度绩效管理法。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为一个月)开展员工互评、个人自评、领导打分、下属评价等不同方式的考核活动,人力资源部门做统计并进行结果分析,使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计算出不同指标的考核分数,而且为了企业长远发展给每位员工建立考核档案,员工通过不同阶段自身考核成绩分析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提升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此种考核方法也可以帮助企业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业务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提升企业的整体人力资源的素质,也同时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3.绩效考核指标
企业依据不同部门和员工的工作差异,制定对应的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指标既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不同考核对象的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定性考核,指定部门进行定量考核;也可以分为公司、部门、个人的指标,公司考核指标包括生产成本、企业产值、延期交货等众多职能部门都要关注的指标;部门考核指标是依据每个部门自身的情况制定的专项考核指标,提高此类指标需要依靠各部门内部员工共同奋斗;个人指标旨在激励员工个体对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前提条件是员工已经完善了公司和部门两个指标。
4.绩效管理与其他工作的衔接
企业如果想让绩效考核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就必学做好考核的期初、期中和期末工作,诸如期初的目标制定、期中的指标确认和期末的结果反馈。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考核工作前后期的其他工作,诸如考核之前的交流沟通,管理者和员工要在目标和绩效规范上达成一致;结束考核工作后,管理者和员工要对考核结果进行磋商,对今后的工作规范进行修订,更好的提高企业效益。
5.加强企业文化的制定
该企业着重建立“伙伴关系”的企业文化,企业和管理者和员工成为伙伴、管理者和员工成为伙伴、不同的员工成为伙伴。此种文化在强调“伙伴关系”的同时,也强调了个人的责任和价值、企业和个人的诚信。良好的“伙伴关系”体现在员工之间的以诚待人、员工和客户之间的互相信任、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互利互惠,总之,员工提供给客户更优更好的服务,客户回馈企业更多更大的报酬,进而企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员工也有了更多的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薪酬待遇有了更大的改善,由此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期。
五、该玩具企业绩效管理改进后的效果
经历了企业的实际经验总结和多方意见征询并修改后,新的绩效考核方案顺利出台,此方案得到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广泛赞同。针对企业员工而言,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员工有了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了和企业相同的目标,新的绩效管理方案使员工薪酬水平与工作情况紧密相连,工作的表现和质量会严重影响其薪酬情况,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油然而生并开始关注企业的效益情况。与此同时,在新的绩效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员工个人价值的追求,诸如职位升迁等,不再会受到管理者单纯的个人感情所决定,员工在企业公平竞争的氛围下良性竞争,发挥自身的特长和潜能,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企业经营发展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针对企业而言,已经开始全面使用新的绩效管理方案,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效果明显,增强了各个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员工工作中的配合越发默契,企业的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员工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延期交货情况也逐渐减少。此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虽然某些考核指标及方法需要完善,但是绩效管理的作用已经显现出来,从而为企业走出经营困境进而提升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作者:王蓓 单位:西安航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11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篇4
下午好!
我叫***,我今天参加竞聘的是负责院经营管理、人事等工作的副院长岗位。首先,非常感谢党委给予我这个展示自己、参与竞聘的机会。 我将客观地说明我自己的应聘能力与优势,及我的主要工作思路。并将心悦诚服的接受各位领导和各位代表的选择。
我63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市, 84年7月毕业于**大学,同年8月分配到**。先后在****工作。现任院长助理,兼综合办公室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长,并分工主管经营管理部、人事部、物资部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我得到了各级领导、师傅和同志们的亲切关怀和帮助,在大家的殷切期望下,一直勤勤恳恳,不断进取,在思想和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我今天充满信心的走上了这个竞聘的讲台。为此,我也借今天这个机会,向所有给予我关心、帮助和支持的领导、师傅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于我今天竞聘的岗位,我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经过认真思考,我觉得多年来的工作磨砺,使我具备了承担这项重任的条件。
一、具有坚实的工作基础和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
在***的工作经历,使我了解了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深刻体会应如何为他们打造平台,创造条件,这个体会为我从事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一直是我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标。
进入机关以后,在企管科、经营管理部工作期间,通过组织负责内部经营管理、整章建制、岗位责任制检查、国家计量认证等工作,积累了大量管理工作经验。特别是97年,通过组织完成院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使我对各单位的工作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我更好的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99年到院长办公室后,正赶上全院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期,院里的激励机制建设、学科人才培养工程、课题制管理、绩效考核工作都走在了**的前列,这期间作为领导的参谋助手,协助领导在方案的制定、文件的起草和经验的总结等方面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文秘部落 可以说,从93年起我参与了院各项重大改革和管理工作,使我全面了解了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了解和掌握了全院重要管理环节及其流程,特别是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
二、具备应有的综合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近年来,院职代会、党代会、工作会、表彰会及先进典型推出、经验总结等重大文字材料的起草,使我的综合能力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并得以不断提高,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与鼓励。办公室的综合协调职能使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发挥和锻炼,近年来,院重大工作和活动的组织均取得了良好的成功,在组织协调中没有发生不应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做到了政令的准确传达及基层信息客观真实的反馈, 保证了全院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
三、具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观念
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是否具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观念至关重要。多年来,我一直注重管理知识的学习,注重自己思想观念更新,建立了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管理思想和行为观念,这就是:一是学会自我管理,树立了反思的观念,通过反思,认识自己的差距,确立更准确的思想方法;二是学会系统管理,树立了分析的观念,通过分析理清各种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的办法;三是学会文化管理,树立了合作的观念,通过合作实现最高的效率和效能;四是学会变化管理,树立了行动的观念,通过行动改变不合理的现实、实现既定的目标。
这些思想观念的确立,使我在工作中,学会了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学会了系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学会了如何与同事们结成良好的团队,学会了既扎扎实实又快捷高效的做好工作。
此外,多年来,我一直以正直坦诚作为我做人的基准,以扎实勤奋作为我工作的准则,这使我养成了端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上述是我参与竞聘的优势条件,但与此同时,反思自己,在个人修养、工作风格、与人沟通等方面,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自己的综合知识、理论水平,与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但我相信,有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一定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予以改善。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一名普通知识分子逐步走上管理干部岗位,我深深的懂得,一份权力,更是一份责任。我深知员工利益高于一切这一道理。如果有幸得到大家认可,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我都要以员工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将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带领我们的团队,致力于打造“三个平台”,全心全意地为员工服务,回报大家对我的信任。一是要通过绩效考核办法的完善,建立好管理沟通机制,为各级管理干部打造一个证明自己、展示自己、全面施展管理才能的平台,使管理工作变得没有不好,只有更好。二是要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广大科技人员搭桥铺路,打造职业生涯和技术发展平台,使科技人员的技术发展路线变得更明晰、更宽广、更令人向往。三是要深入理解生产操作和后勤服务岗位员工的发展需求,打造一个让他们提高技能、舒心工作的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我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始终保持一名普通科技人员的本色,摆正自己的位置,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依靠群众,发扬民主,顾全大局,谦虚谨慎,脚踏实地,自觉接受大家的监督。
篇5
【关键词】兼职;档案管理;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大量的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以兼职的形式存在,即一人多岗,如人事档案由人事处绩效考核人员兼管等,这些兼管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相比于档案专业管理人员整体业务能力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需要针对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特征制定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方案。
一、加强兼职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
兼职档案管理人才是部分单位档案管理的基础,如对于国家级博物馆、纪念馆而言,单位可能会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才,但各普通博物馆、纪念馆档案管理人才则大多为兼职的,其他性质的单位同样如此,因此,加强兼职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对于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档案的管理更是如此,如果由兼职人员担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则必须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保障档案能够得到有效的保管和处置。
(二)有利于顺应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当前,档案管理技术不断创新,特别是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档案管理当中,未来,档案等信息化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只有加强兼职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其利用信息化等手段进行档案管理的能力,才能满足档案管理的需要。
二、兼职档案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兼职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无可避免会遭遇起点低、流动性较大、投入不足等方面的挑战。
(一)人才队伍建设起点较低。起点较低主要包含3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兼职档案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甚至大量的兼职人员不具有档案学的专业背景,也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要对这类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培训的起点较低。其次,部分单位内部缺乏兼职档案人员培训规划,培训工作非常零散,甚至基本没有组织培训工作,这就缺乏基本的经验总结,工作起点较低。再次,档案管理起点较低对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挑战,部分单位档案管理水平较低,应要求兼职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否则无法扭转档案建设滞后的局面。
(二)人才队伍流动性较大。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大表现在2个方面:首先,部分单位调换档案管理人员过于频繁,单位没有统筹考虑兼职档案管理岗位发展需求,而是随意指定一名职工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在这一职工有其他工作任务时就变换另一职工执行档案管理工作,这种人员的不固定性容易给人才队伍建设带来较大的挑战。其次,从人才本身来看,部分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不安心档案管理工作,积极谋求变动工作岗位,入职后不久即发生工作变动,这种人员的变动既使得职工不会积极钻研档案管理业务工作,也会导致工作交接、职工熟悉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不便。
(三)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不足。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档案管理相对于单位业务而言处于一种边沿化的地带,不能直接给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和工作业绩,因而难以受到领导的重视,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就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其次,人力投入不足,要推动兼职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人才选拔与聘用、负责人才培训,统筹档案管理工作绩效,但从实践来看,大量的单位只是将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没有投入专门的人力来负责上述工作事宜。再次,物力投入不足,兼职档案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有完善的物质配套,如办公环境的改善等,只有这样才能为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调动兼职人员的积极性提供支持,但部分单位对档案工作场地建设等投入不足,办公环境难以得到改善。
三、加强兼职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从实践来看,一个单位内部必然会存在一些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特别是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的单位更是如此,因此,必须加强兼职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而这可以从制定兼职档案人才管理方案,完善兼职档案管理人才选拔与聘用,强化兼职档案人才培训等方面着手。
(一)制定兼职档案人才管理方案。首先,要制定兼职档案管理人才绩效考核方案,单位内部要通过建立档案管理水平、工作责任心等方面的考核指标,明确不同指标的权重对人才进行考核,并得出考核结果。其次,要制定兼职档案管理人才激励方案,单位内部要充分利用物质、精神激励等激励方式对表现优秀的兼职档案管理人才进行激励,对表现较差的兼职档案管理人才则要实施退出制度。再次,要制定兼职档案管理人才日常管理制度,这种日常管理制度包括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工作时间安排、工作交接制度等,通过日常管理制度的完善强化人才管理。同时,单位内部要强化制度执行,对于违反制度的要坚决予以处置。
(二)强化兼职档案人才培训。首先,要制定兼职档案人才培训计划,单位内部要针对档案管理的需要,制定人才培训方案,对培训的目标、任务、途径和保障措施进行明确,特别是对于培训所需要的资金等要做出专门的安排。其次,要创新兼职档案人才培训方式,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集中培训的方式,组织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帮助他们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要鼓励兼职档案人员充分利用各种闲暇时间进行分散学习。再次,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单位兼职档案人员的实际情况、单位档案管理的需要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篇6
一、加强团队建设,做到人人想干事、会干事
团队是干事创业的基础,而共同愿景是建设高绩效团队的重要前提。在抓处室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创建高绩效处室、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作为共同奋斗目标和共同愿景,在筹划工作、监督检查、考核评估、实施奖励等方面坚持用这些愿景统一全处人员的思想认识,对全年重点工作目标逐项分解,责任到人,并使大家实现个体和集体的融合,增强责任感、认同感,为完成年度绩效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增进人员之间的沟通。虽然处室实有人数只有编制数的2/3,工作任务比较重,但我们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团队,每个人都有着把工作做到最好的热情与执着。针对人员流动较大的实际,处室建立起一套新进人员业务熟悉流程,包括建立AB角工作制、新老人员搭配等等。工作人员及时通报各自工作,便于互相了解情况,保证工作的连续性。针对干部申诉案件办理工作政策性强、难度大的特点,将办理的申诉控告、惩戒、等复杂案例及时进行分析、整理,人手一份汇编,做到办理一个案件,积累一份经验。从制定年度计划到具体抓落实,全处人员畅所欲言,集中智慧干工作。由于形成了老同志不保留、新同志乐于学的良好氛围,处室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连续三年考核为局优秀处室,被授予“市直机关文明处室”。
(二)善于把握工作规律。任何工作都是有规律可寻的,善于把握规律既是提高行政绩效的有效途径,也是执行力的表现。全处人员注意研究和把握工作规律,公务员管理业务流程指南,就是根据平时考核、奖励、辞职辞退、非领导职数审核等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为解决原有的职位说明书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尝试着撰写个人岗位责任书,并作为样本推出,在全市行政机关开展岗位服务无缺位活动。在非领导职务设置、年度考核记功人员奖励兑现等方面简化办事程序,较好地方便了服务对象。此外,对主要业务工作各环节的办理时间予以明确,让服务对象提前了解工作节奏,避免工作出现忙乱。我们还发扬处室的优良传统,坚持工作研究,撰写的《实施公务员绩效管理,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在全国人事系统论文评比中获奖,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人事部下达的《行政机关文化建设》、《公务员考核》等研究课题,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了我们的工作。
(三)坚持工作创新。墨守成规,执行力必然弱化,创造高绩效更是无从谈起。根据人事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坚持在提高预见性、增强针对性、保持连续性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创新。工作中,人人都做有心人,一个咨询电话、服务对象一句不经意的抱怨和工作中反映出的一个小问题,都会引发我们对业务工作的反思。只要问题有代表性,就深入调研,探讨解决的对策或改进工作的办法,提交领导研究。比如不少单位反映新录用公务员动手能力弱、进入情况慢,我们就会同组织部有关处室在全国率先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导师制,组织各单位为新进人员选聘一名优秀的中层干部担任导师。工作有了成效后,不少区市、单位更加重视这项工作,还专门举行仪式,签协议、颁聘书,搞得有声有色。往届的人民满意公务员评选,受表彰的主要是担任处及处以下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今年的第三届人民满意公务员评选过程中,采取比例控制的办法,向基层公务员倾斜,同时改变过去主管部门初评的办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专家学者参与评审,监察部门进行监督,增强评选工作的透明度。
二、健全协作机制,力求资源共享、业务共进
现代社会是一个协作的社会,政府工作有着更高的协作要求。公务员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协作,而我们的工作只是这个“链条”体系中的一环,只有摆正位置,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公务员管理“链条”体系的整体效能。
(一)加强与局内相关处室的配合。公务员考核结果是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考核结果的运用直接影响到考核的权威性。只有考核结果兑现到位,部门才会更加注重研究考核的程序和办法,并运用考核手段激励队伍。为此,借助工资统发系统,与局内的工资、培训等部门实行联审,在年度考核结果备案时,没有完成培训任务的公务员年度考核不能定为优秀等次,考核结果达不到国家规定等次要求的,不能晋升工资档次和级别,不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仅2004年市直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就有816人因在试用期、处分期内等原因未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另有10名公务员、70名事业单位人员因考核达不到称职等次被取消了年终一次性奖金。对新进人员进入工资统发数据系统前,由局内三个相关处室共同审理档案;对新过渡人员,实行两级联审档案制度,从过渡考试出题到考试、阅卷,主动请监察部门全程监督。近两年来,有38人经审核被取消过渡考试资格;5人因考试作弊被取消过渡资格;2名垂直上划单位人员因身份原因没有进入工资统发,较好地保证了公务员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在公务员调任、转任、录用等方面,也与相关处室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协作机制。
(二)密切与相关部门相关处室的协作。围绕公务员队伍建设这个主题,与纪检监察、组织、宣传、机关工委、财政等部门的相关处室形成了良好的分工协作机制。每年办理考核结果备案时,工作人员的案头都备有这样几份材料:机关作风检查、效能投诉查处、公务员培训等情况统计,对不按规定兑现考核结果的予以纠正。在办理市委市政府表彰项目或者向上级推荐表彰对象时,与纪检监察、组织、审计、计生、等部门相关处室建立了联审制度,保证推荐对象的质量。1个单位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2名个人因群众满意度低被取消了表彰资格。特别是每年开展的公务员作风建设活动,都是与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机关工委等部门的相关处室反复研究方案、共同组织实施。2004年先后组织三轮明查暗访,选树了5个公共服务示范窗口。根据竞赛情况,今年又与市直机关工委、外经贸局联合制定了《外商投资行政服务大厅服务窗口及工作人员日常考核实施意见》,加强对大厅内15个窗口单位进驻公务员的考核。
(三)建立与服务对象的联动机制。市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政工)处和区市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既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是我们工作的参与者。每年研究制定工作思路时,都请他们出点子、提建议。去年启动的公务员奉献月活动,就来自于一个区市和一个市直部门的建议。在今年的这项活动中,有的部门组织公务员捐出一天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有的区市组织公务员捐献造血干细胞。每一项工作启动前,都广泛地征求基层的意见。针对各单位对公务员考核基本称职、不称职把握尺度不一的问题,今年初起草了公务员年度考核基本称职、不称职参考标准。标准出台前,专门召开了部分单位人事处长座谈会,虚心听取修改建议,使参考标准更具可操作性。今年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又通过登门拜访、开座谈会、网络等途径广泛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和建议,对服务对象提出的7条意见和建议逐项进行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
三、发挥职能优势,为创建高绩效机关提供保障
高绩效机关必须有好的执行力,好的执行力必须有好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但好的制度同样需要有好的执行,只有将制度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用制度激励人、约束人。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处室紧扣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按照局党组的要求,注重发挥考核、奖励、职位管理的激励作用,促进高绩效机关建设。
(一)健全鼓励创建高绩效机关的政策导向。围绕鼓励公务员干事创业这一要求,在非领导职务管理、年度考核等建立了良好的政策导向,引导公务员立足本职岗位,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连续4年对市直行政机关公务员绩效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去年又将这项工作拓展到区市人事部门。公务员绩效管理评估为优秀的单位和在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中为优秀的单位,下年度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提高两个百分点。对年度考核连续为优秀等次的公务员,给予记功奖励,并在非领导职务晋升资格条件上予以倾斜。
(二)积极运用考核手段促进机关绩效提高。会同市委组织部有关处室,一年一个台阶,逐步推进公务员工作。2002年重点完善考核框架和办法;2003年结合机关作风整顿,重点抓执法队伍公务员考核,对位于称职等次边缘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公务员进行离岗培训;2004年,结合贯彻实施新修订的《青岛市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完善日常考核;2005年试行考核基本称职、不称职标准。这些举措使公务员考核工作体系相对完善、方法相对稳定、内容逐年充实,让每位公务员基本了解了考核什么、怎样考核、考核结果怎么兑现、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使考核逐步成为一把双刃剑。
篇7
(1)具备喜爱本职工作、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冷静果断、公正无私的品质。
(2)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多的实际经验。
(3)熟悉各种合同文件及法律法规。
这些基本的素质前一点完全可以通过平时的自律及个人修养的提升获得,后两点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和工作实践获得.具备了这三个最基本的素质之外每个监理人员要特别重视工作的方式、方法,最好能知晓问题的本质,把握好处理问题的尺度.下面结合本人这几年来的监理工作经验总结以下四点注意事项,窃以为对能否搞好监理工作,是否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监理人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处理好监理、业主、承包商三者之间的关系
监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要秉公办事,忠于职守,办事清廉,一丝不苟。会做人就会做事,别人也会信任你,这很很重要.业主、承包商和监理之间不是谁领导谁的关系,而是相互间以合同为准则,互相关联互相约束的合同职责分工关系。
(1)监理和业主是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既要各负其则,独立工作,又要相互尊重,密切合作。监理还应该经常、及时地向业主通报监理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以取得业主的理解和支持。当然根据目前的我国工程建设监理的现状,由于业主行为的不规范,有的业主对监理工作干预较多,“夺走”了本应属于监理的许多权利,有的不通过监理直接给承包商下达指令,特别是在建设工程投资控制方面业主通常不与监理合作.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监理的权威给监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有时成了工作中的主要矛盾.这时我们应本着顾客第一服务第一的原则, 思想上要有“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也别太不把自己当回事”准备,端正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努力做好与业主的协调沟通,让业主明白监理职责,必要时可在不违反合同及有关法规的原则基础上只能作出让步或妥协,把矛盾化解掉,不可激化矛盾.
(2)监理人员和承包商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要平等相待,以理服人。对多数承包商而言,只要监理人员把道理讲清讲透,各种问题一般都能得到解决。全面的严格的监理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将承包商放到对立的位置,处处挑毛病,搞得承包商无所适从,这样监理工作就会陷入被动。监理人员应具有为承包商服务的意识,某些时候要有“与人方便,与已方便”的思想,在指出承包商存在某种问题的同时,尽可能帮助承包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嘴勤、腿勤、眼勤、手勤和脑勤,将事先指导、中间控制、事后验收制度融汇于监理工作之中。这样承包商不仅不排斥监理的工作,而且会很乐意的接受监理的监督,也会对监理人员更加尊敬.在承包商掌握了正确的施工方法、工作程序后,监理工作就能很顺利进行。
2、熟悉合同文件、重视施工图纸的复查
要有效地进行项目的质量监控、进度监控和费用监控,发挥合同管理的作用,合理地解决合同中发生的纠纷,起到按合同文件规定的公正监理作用,则要求监理人员在监理工作实施之前对组成该工程项目的各种合同文件进行全面的了解熟悉,一切了然于心,这样工作也会更加得心应手的。
工程人员都知道一个项目的设计不可能达到完美无缺的程度,完全有可能在施工中出现一些变化。监理人员应在施工开始前复审设计图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性、合理性。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能及时发现设计上的遗漏和不符,并及时提出予以更正,将给进度计划的实现、质量控制、费用的节约提供良好的条件。这样既可以得到业主的认可,也能得到承包商的钦佩.否则将会出现返工及索赔等情况,给业主及承包商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重视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工程质量是承包商干出来的,不是监理工程师监督出来的,当然监理人员更不是施工单位的质检员。监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合同条款监理,督促承包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使其充分明白每道工序虽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工程质量的重要责任仍是承包商的,造成的损失也是承包商自己的,以增强承包商自身的质量意识。只有加强承包商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完善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将承包商的自检与监理的检查验收有机结合进行,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
4、强调事先监理与主动监理的重要性,同时注意事后监理相结合
目前对于事前控制与主动监理许多监理人员对此认识还不够,平时工作中做得也不够.要做到事前控制与主动监理,监理人员应提前介入,将一切问题考虑在先,一切隐患排除在先,尽可能的避免事后返工、索赔和纠纷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提高工程造价,拖延工程期限。这样也能提高监理的形象地位,有利监理工作的开展.由于影响工程施工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一些因素是事先很难考虑到的,这就要求监理人员进行严格的事后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处理,严把工程质量关。
篇8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层面,不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从财务杠杆效应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比例过高,在经济波动中,许多企业出现资金紧张问题,企业出现资金链的断裂,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于金融体制的不完善,中小企业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银行贷款非常困难,企业贷不到银行资金,因而只能走向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高利息,导致企业出问题。笔者在酒店及民营医院的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一下几点财务风险成因:
1.1酒店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
1)部分酒店片面追求收入指标,重“销售”,轻“清收”许多酒店一味强调营业收入指标的增加、经营市场的扩大而不顾及账款的回笼,孰不知仅有账面的高收入、高利润而没有资金保障的酒店不一定能生存、发展下去。
2)酒店应收账款管理不力,有些酒店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没有设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有些虽有,却形如虚设,执行不力、管理不严,互相扯皮推诿,催收清理不及时,致使应收账款余额居高不下。
3)酒店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许多酒店在与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时只考虑到收入、利润等指标,而对现金流量不予以重视,导致销售部门只关心收入指标的完成,款项究竟能不能到位与他们无关,催款人员又只顾及追催,不讲究方式、手段,导致恶性循环,这些不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给应收账款的管理造成了一定隐患。
1.2当前民营医院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1)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我国,不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管理者是医术高超并有着数十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医疗工作者,但是,术业有专攻,这些医疗工作者并不是有着优良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对于医院管理,他们的财务管理经验比较欠缺。所以,对于财务风验,大部分的医院管理者都没有概念,他们对医院资金的运作成本和使用效率不够重视,从而忽视了医院的价值管理,有的时候,甚至是不顾医院发展实际情况,盲目更新和添置各类医用设备,只是为了提高医疗水平。
2)财务制度不健全。民营医院由于成立时间不长,运行周转不明确。因此,一些相关的财务制度,日常工作规则、财务工作制度、资金报销制度、采购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等都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导致医院出现人员职责不清、业务核算不规范现象。
3)财务决策失误。民营医院在营利与公益两方面左右不决,在一些重大的财务项目上,往往使得管理者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主要是决策者对财务事项的调研论证不充分,主观臆断或凭借经验决策,进而造成财务风险。
2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
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风险,按其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筹资风险、汇率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与收益分配风险等类型。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筹集资金所运用或投向的项目及其效益实现的不确定性,二是筹集资金进入中小型外贸企业后改变其投入方向,不是按原计划投入贸易经营周转,而是转向投入长期投资,购置不动产以及从事其他风险性投资。三是筹集资金不能有效利用。四是外汇汇率变动给筹集资金的运营带来风险,外汇率变动幅度大小,主要影响企业所筹集资金成本的高低及带来巨额的汇兑损失。
2)汇率风险。中小型外贸企业汇率风险产生主要在于,其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中涉及与国际上有关国家和地区外汇收支结算时,由于国内国际金融对外汇市场变化,而引起本国货币与国际外汇市场外汇比价变动。这种汇率变动会直接影响中小型外贸企业外汇收入与费用支出水平,特别在进出口贸易合同生效后履约期间汇率发生事前预测不到的情况时,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经营效益影响更为明显。
3)投资风险。中小型外贸企业投入资金的风险包括资金投向的风险和投资组合的风险。资金投向的风险受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出口货源渠道、国际市场客户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关系到企业投资方向是否对路。如果投向不对,就难以实现投资回收。投资愈多,损失愈大。
4)资金回收风险。防范资金回收风险,关键在于对客户的资信与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可靠性掌握程度。认识一个客户并不难,要透彻了解一个客户的资信却非易事,需要在长期交往中审慎对待。对于资信和财务状况不佳或不甚了解的客户,要慎重选择合理安全性的结算方式。
5)收益分配风险。中小型外贸企业由于初期资本有限,营运资金不足,往往制约自身进一步发展。因此,对收益分配应立足于逐年补充转增资本金,提高中小型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在逐步提高中小型外贸企业净资产总量水平同时,将目前普遍存在的高负债率降低至一个较为适度的水平。
3财务风险的防范
3.1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
1)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多使用科学、规范的定量分析,建立模型,运用科学手段从模型中计算得出多种决策方案,然后从中择优选用。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与跟踪机制。对企业财务风险,可以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利息获取倍数等财务管理指标来测算和分析,企业内部的管理者中要有从事风险预警管理的人员,将财务风险的预警列入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建立风险预警分析与报告制。
3.2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债务资金总规模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而制定并筹措的,在正常情况下,企业不能盲目、随意扩大筹资规模来偿还债务,因此,真正被企业用来偿还到期债务的只有货币资金及部分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在具体实务中,我们用资产流动性比例、速动比率、备付金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等指标来反映资产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通过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也要提高资产质量。
3.3合理控制,分散经营风险,增加赢利。
篇9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施工现场;优化管理
引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除了对施工计划安排、进行施工质量管控、安全管理和成本管理等必要工作之外,对整个施工过程影响最大的是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是以施工过程和施工资料应用为管理对象的最直接的管理活动,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管理行为的实施,保证现场秩序,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1.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1.1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发展
传统的施工现场管理主要的工作方式是施工管理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的运动式观察和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解决问题,使施工现场保持秩序,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十分浪费人力和物力。随着现代管理学的发展,许多先进的管理手段也被施工现场管理所借鉴,如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绩效管理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等。
1.2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已经有所发展,但是,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进展是瞬息万变的,简单的天气变化足以影响施工进度,材料运输路线的变动也可能影响材料的摆放和不同工种施工之间的衔接。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始终处于管理效力不足的状态,这是目前施工现场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优化施工管理,增强施工管理效率,减少管理资源的应用,成为施工管理活动发展的重要议题。
2. 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的方向
2.1 提升现场人力资源管理的力度
施工现场管理是对参与施工的人力、物资、机械技术应用等活动的综合管理,在这些管理内容中,施工员工管理是中心。施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而正是因为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缺乏测评的客观标准,因此,现场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管理中的难点之一。要优化施工现场管理,必须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进行优化。观察当前施工现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模式,分析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对施工员工的影响,分析其中的问题所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提升现场人力资源管理力度、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效力的途径之一。
2.2 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效力
要进行质量较高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就必须动用到许多管理资源,其中包括了管理者自身的精力、管理工具以及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从表面看来,现场管理四管理者的流动监督,但流动监督的背后却是大量资源的调用和耗费。要优化现场管理,应以减少管理资源的消耗为突破口,以提高现场管理的效力为目标。管理者有必要对现场管理中的各项管理内容进行管理效能分析,即计算管理资源应用与管理结果之间的线性关系,发现其中的问题,对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等进行创新。
2.3 发展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
施工现场管理效力的展现,与管理工作人员本身的能力直接相关。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能够将管理工作的条例理顺;能够够主动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方法;能够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必要的创新;能够对管理问题进行客观地分析,对管理规则进行变通,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现场问题。这些管理能力并不是每个现场管理工作者都拥有的,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管理,应以管理工作人员职业能力的发展为基础。
3. 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途径
3.1 建立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本化的双重管理模式
针对现场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需要,建议在施工现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采用成本管理与人本化管理结合的双重管理模式。将人力资源作为生产成本是建立在知识经济形态基础上的一种成本管理理念,此管理理念重视员工的个人价值的发挥,并将组织为员工支付的工资、福利等算在生产成本之内,以成本管理的方式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的。虽然建筑施工现场不是建立在知识经济形态基础上的,但是,建筑单位确实为参与施工的员工支付了工资和相应的福利,这些都被计算在建筑成本之内,因此,现场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与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环境是一致的。在进行现场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从工人成本价值实现的角度去评价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这能够客观地显示出施工人员的实际价值,避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公平现象,也更容易被员工所接受。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模式在员工个人需要满足方面存在欠缺,因此需要以人本化管理来补足,除了从成本价值实现角度去开展管理工作之外,管理者还应该重视员工的诉求,为那些积极主动参与建筑工作、在施工现场业绩突出的工人提供弹性工作时间、额外绩效工资等优厚待遇。
3.2 实施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施工现场的管理效力由管理资源的应用和管理结果两方面共同构成。现场管理的结果指向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施工效率,而管理资源的应用则指向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实施。现场施工管理制度越复杂,管理实施过程越繁琐,花费的管理资源就越多。因此,管理者有必要创新管理莫斯,将复杂的管理制度简化,将模糊的管理活动和管理结果精细化,应用一套管理方法,实现施工现场的全过程控制。建议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将施工现场每个步骤的施工质量责任和施工进度责任分摊到每个参与施工的员工头上,使员工对自身的工作行为有清楚的认识,使每个细节性的施工步骤都能够可观察、可测评。以土建施工为例,应该事先将土建施工的日工作量、施工顺序和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梳理,将每个细节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时间进行精确估计,并使参与当日土建施工的员工对施工安排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日工作进度和工作效率作为施工人员绩效考核的标准。这样一来,土建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就能够更精确、施工效率能得到根本保障,而且,参与施工的员工需要遵守的管理制度是固定的,没有过多的条款和规则,管理资源的消耗也减少了许多。
3.3 建立施工现场管理监督反馈机制
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并没有许多时间去参与管理培训,职业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是不断总结管理经验,然而,来自于管理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是片面的,为了更好地掌握施工现场管理的效果、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应该建立施工现场管理监督反馈机制,以监督促进管理,以反馈作为获得管理经验的主要途径。首先,应该针对施工管理工作建立监督机制,负责监督的可以是高级管理层,也可是是工地的工长,他们能够从客观的角度评价现场管理工作;其次,应该允许参与施工的各工种工作人员向管理者提供建议,无保留地进行管理结果反馈。只有这样,现场管理工作人员才能真正了解到管理工作的问题之所在。
4.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管工作已经成为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优化现场管理,就需要从管理的各个角度寻求突破和创新。相信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必然能够使现场管理的效力完全发挥出来,为建筑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珊珊.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优化管理[J].现代物业(上旬),2013(08):105-106.
[2]华玉峰.论如何实现施工现场的多角度管理[J].江西建材,2014(04):115-116.
[3]魏 鑫.轮土建施工现场的优化管理[J].科技展望,2015(02):120-121.
篇10
1来自馆员意愿、能力及知识储备方面的障碍
馆员的隐性知识存在于馆员自身,涵盖技术、认知、经验、情感等要素。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掌握关键性的隐、诀窍和经验能获取个人某种特殊权益,这就造成有的馆员不会随意主动转移隐性知识。馆员能力是指馆员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表达、存储和运用方而的能力以及对知识处理、反应与应变能力。同性质同内容的知识,馆员应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知识传递方式。馆员的理解吸收能力会直接影响知识转移的层次与水平。馆员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能力越强,知识转移的效果就越好;否则将对隐性知识转移产生影响,甚至产生阻碍。馆员的知识储备在知识转移中占据主导地位。馆员隐性知识存量越多,则馆员之间所拥有的知识相关度就越高。馆员要具有深厚的学科背景知识、较强的职业素养、丰富的图书馆专业知识。这就要求馆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学历、进行继续教育,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否则极易造成馆员对读者咨询的问题认识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解答,从而影响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
2来自隐性知识自身的隐晦
馆员隐性知识具有独占性、内隐性,常常是馆员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否拥有隐性知识,拥有什么样的隐性知识,他们只是觉得这些知识能力是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是个人化的,却不知这种个人化、经验化的知识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转移,以帮助那些将来可能会处理相似任务的人。隐性知识在认知上的这一特征,使隐性知识的转移难度加大。同时隐性知识是很难用语言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的,如果非要表达出来,则需要馆员拥有大量的信息和显性知识,即便这样馆员也很难把自己的隐性知识恰如其分、完整地表达出来。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与观念、信仰等一样,不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这意味着隐性知识的转移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这些都是馆员隐性知识有效转移的障碍。
3来自隐性知识转移的自身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馆员隐性知识进行转移的网络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早在20多年前就指出:在信息时代,最稀缺的资源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传统的网络工具及软件工具越来越难以满足读者对深层次信息的需要。如何让信息和知识通过互联网将零散、隐形的知识快速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的显性知识,这是当今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目前,Blog、Podcast、Moblogy、RSS、TAG、SNS等交流工具的出现,为馆员与读者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方便,读者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均能够通过这些交流工具得到解决,同时读者也可以根据馆员的解答内容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馆员利用这些网络技术将自身的隐性知识与读者所咨询问题相结合,形成一个明确的知识映射图展现给读者并进行分享,使读者对其学科背景及思维方式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样可以随时随地互动。反之,如果馆员不能熟练地掌握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不能建设好这样的网络平台,馆员隐性知识转移将难以实现。
4来自图书馆制度方面的障碍
图书馆制度的科学制定对知识转移效果会产生很大影响。图书馆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从馆员的利益出发,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和施行有利于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的机制和体制,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氛围,使知识在馆内自由传播和交流,形成良性共享局面。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中,馆员之间、馆员与领导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由于工作被限定在狭窄的范围内,馆员无法突破岗位对个人的约束,而且图书馆制度条条框框多,馆员的工作往往比较机械。长此以往,馆员的工作能力和思维方式被禁锢在一个小圈子里,严重阻碍了隐性知识转移。图书馆要营造一个有利于知识交流和共享的环境,制订和落实激励知识转移和共享的政策措施,大力鼓励馆员进行创新,提倡建立科学的创新激励机制。近年来,很多高校图书馆在深化改革引进竞争机制的同时,由于没有采取相应的知识转移激励措施,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馆员隐性知识的转移。因此,图书馆应建立与完善馆员激励机制,如知识晋升制度、知识薪酬制度、知识培训制度以及绩效评估制度等,开发馆员的潜藏价值,激发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促进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对策
要克服高校图书馆馆员在隐性知识转移方面存在的诸多障碍,就要从组织环境、网络技术利用、馆员职业道德树立和内部知识库建立等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建立和谐的图书馆组织环境隐性知识转移
无论是知识传递者还是知识接收者,都是以人为基础的,因此应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的图书馆组织环境,使组织环境达到以下要求:
(1)实现人性化管理和建立人性化的制度
图书馆的管理和制度应处处体现维护读者和馆员的权益,只有馆员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馆员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潜能就会被发掘出来。领导决策应科学化、民主化,采用非强制的方式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馆员参与管理与决策,这实际上是体现了领导者对馆员的信任、尊重与期望,这样的信任与期望,能激发馆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能以积极的态度为图书馆发展建言献策,加快隐性知识的转移。图书馆可建立员工奖励制度,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办法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馆员隐性知识的转移。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读者与馆员的关系、馆员与馆员的关系、馆员与领导的关系都应建立在平等、信任、尊重的基础上,使关系和谐融洽。
(3)与外部组织建立和谐的关系
处理好图书馆与外部组织的关系,使馆员在为外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能够得到尊重、肯定、理解和支持。当馆员工作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组织氛围中,自然会心情舒畅、个性彰显,乐于奉献自己的隐性知识。
2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知识交流平台
知识转移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渠道,这种渠道在转移双方之间架构了可以交流的路径。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在馆内建立知识交流和共享平台,如利用博客、维基、网摘、RSS、TAG、SNS等交流工具,为馆员和读者之间架设沟通交流的平台,为隐性知识的转移提供便利。馆员可建立自己的博客,把工作体会与见解写在个人空间中,让访问者对其内容进行学习或评论;馆员也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等将自己工作的见解、经验、心得等隐性知识到平台上,供其他访问者学习,这为隐性知识的转移及传播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馆员通过交流平台相互了解和吸收对方的新知识,有利于图书馆创新。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加快知识共享网络平台建设步伐,使馆员能自由地利用网络技术,更好地进行隐性知识的转移。
3提高馆员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
馆员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信息资源和读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一支富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娴熟业务技能的馆员队伍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隐性知识不断生发更新的前提条件。如果馆员的素质提高了,其就能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从新的视角来看待隐性知识转移问题,从而摒弃自私保守的观念,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提供创造,愿意把根植于自己内部、高度个性化的隐性知识转移给他人。为此,图书馆可以给馆员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如学习现代图书管理知识、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理论知识及利用网络工具的技术等,让馆员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学术交流、外出参观学习、以老带新、馆内轮岗等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要不断拓展、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如网络自助预约借还、新书推荐、好书导读、随书光盘下载、数据库使用服务等,以满足信息时代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促使其能更好地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转移给读者。
4建立隐性知识库隐性
知识库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信息库,它将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创新性想法加以汇总,转化为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显性知识,将内隐知识显性化后,储存于特殊的信息库中,供业内人士需要时查询。图书馆可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馆员奉献白己的隐性知识,从而建立图书馆自己的隐性知识库。比如可不定期地举办诸如“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我为图书馆建言献策”等活动,鼓励馆员将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与大家交流,进而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汇集成册;广泛查阅Internet网络资源,了解国内外图书馆概况、特色资源以及知名专家情况等,进行下载、编辑、组合,使分散于多个图书馆的智力资源集中起来;针对本馆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咨询同类图书馆,或外出调研学习,进而及时总结,形成调研报告;这些均可以构建隐性知识库以备馆员工作需要时查询,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工作效率,亦可避免因人员退休或工作变动而造成隐性知识的流失。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