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用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0 18:5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聘用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中澳院校硬件设施对比
BNIT是澳大利亚公立职业技术学院,也是昆士兰州的三大职业教育技术学院之一。教学设施先进,拥有大批富有经验的教职人员,掌握着最新的行业相关资讯,以其一流的授课和管理而闻名于澳大利亚。
BNIT在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时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笔者曾到BNIT进行培训,发现澳方院校对学生的授课安排更着重于学生实操技能的训练,对理论知识部分只作必要的辅讲解。笔者在澳方院校进行TAA资格培训时,澳方老师要求教师在做课程安排时需准备20分钟的理论教案,以及与该理论知识相对应的1个小时的实操教案。实操教案中包括有教师示范、学生自主练习和教师考察等具体要求。当然这些要求的设定都是建立在澳方院校自身所具备的过硬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
在澳方教学院区有小型的实操教室可供学生进行实操演练,例如咖啡间、厨房、餐厅等。每个场所都配备有相关的机器设备、操作台、工具、桌椅、餐具等。澳方院校还在其另一校区开设了对公众营业的餐厅和酒吧等商业场所。学生被安排在这些营业场所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技巧。教师也参与日常的营业工作,对学生进行现场培训和考核。
澳方院校秉承学生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和安排相关专业的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不需要企业对其长期培训。进入澳方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有些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好,但是澳方老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操作能力。澳方外教Andrew曾说过,他并不在乎学生会不会说流利的英语,只要求他们可以做出完美的食物和饮料,可以为客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成为受顾客欢迎的服务员即可。
黄河水院和澳方院校有着共同的办学理念,黄河水院采取的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从中方学分制计划中可以看到黄河水院的顶岗实习集中安排在学生第三学年的下学期进行,这和澳方边学边练集即时学练于一体的教学方式相比,中方的教学方式相对而言没有澳方的立竿见影。黄河水院有一个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但该实训室和澳方所具备的商业场所相比差距较大,不能满足澳方教材中要求学生进行的操作练习。因此影响到了中外合作酒店管理专业的一些教学安排,澳方外教对此也略有不满。虽然黄河水院已有一些签订校企合作的单位,但这些企业不可能像澳方院校自己所拥有的商业营业场所一样,随时可提供学生进行短期的即时的实操训练,所以就硬件设施方面而言双方悬殊较大。这也凸显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过于传统,而忽视了学生实际技能培养的问题。
二中澳院校师资力量对比
澳方院校聘用的教师都是在个人教授的专业领域工作过,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并持有相应学历学位的人才。而在中国情况刚好相反,想要进入高校工作首要的要求就是看应聘者的学历学位,持有相应的证书才能进入学校进行教学工作,应聘后再根据所教的专业进入企业实习,掌握更多的实操知识和经验,所以黄河水院现有的教授中外合作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还不能和澳方院校保持水平一致。目前中国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在强调要聘用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因此教专业课的教师需要去相关企业锻炼。黄河水院的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条件要求也很高,教师要有本专业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并需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并且使用效果好,或在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企业进行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可以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活动,或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的研究,已被企业使用并效益良好。
这些要求对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进行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言的确是个挑战,而企业对到本单位进行短期实习的老师要求不会太高,也不会把重要的实质性的工作交给他们去做,所以教师短期下企业锻炼大部分只能获取基本的行业经验,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并不能让教师短期内成为像澳方教师一样的行业资深人士。
师资力量的另一个差距则是由教材自身带来的,因为黄河水院中外合作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所学教材是由澳方院校提供的全英教材,中西文化差异、对澳洲餐饮习俗和酒店行业信息了解不够也增加了中方教师的教学难度。用第二语言进行专业课教学本就不易,而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若是达不到要求,对教师授课也是个挑战,由此引出了黄河水院中外合作酒店管理专业生源方面的问题。
三黄河水院中外合作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生源
从黄河水院网站上可查询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特色有两点:一是入学门槛低、学历层次高。低门槛入学,专科第二批录取,专科起点出国深造。二是“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国际化。中澳双方联合执教,将课件、教材、教法及其教育理念等国内外先进的教育资源融入合作项目,采取双语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模拟教学等方式,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中外合作专业的学费相比其他专业高些,选择该专业的学生数量有限。因其入学门槛低,报道来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不太好,整体英语水平较低,而语言障碍也是大多数合作办学项目的突出问题。
虽然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例如黄河水院采用的是澳方提供的全英教材,中澳教师合作采取全英授课模式,但是学生要想在全英文的专业教材、全英文的授课模式下获得好的学习成效,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且使用第二语言学习专业课程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增加了教师的授课难度。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介绍,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总结出以下三点建议供校方参考:一是加强黄河水院硬件设施建设,二是加强教师行业培训锻炼或从企业聘请专业人士授课,三是提高学生入学门槛或加强学生英语基础课学习。
第一,加强黄河水院中外合作酒店管理专业硬件设施建设。目前若想要像澳方院校一样建立一个自主经营的商业场所不太现实,但黄河水院可利用校内资源在学生餐厅内选择一块区域进行简单改造,建成一个小型的餐馆式用餐区域,让学生在此区域做实操演练。在学生用餐时间进行实操练习。该区域的菜品价格可比食堂内其他销售窗口相对高一些,因为前来用餐的同学可以享受到像在校外饭店用餐的高品质服务。或者在黄河水院商业街处选择一个小型店铺,开设一个咖啡馆或餐厅,对校内学生和老师开放。在用餐时间对大众开放营业,上课时间段可以进行实操授课。在此上课的学生印象将更深刻,并可供他们进行即时的实操演练。这样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在实际动手中学习,将理论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比目前只能提供校内纯理论学习的方法要好的多。教师在课程安排时要注意时间的分配,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操作练习时间,时间上以理论讲述、操作演示与学生操作1∶1∶1的比例为好。
第二,为了缩小和澳方院校师资力量的差距,黄河水院需加强专业教师培训,或直接从企业聘请专业人士授课。目前黄河水院已规定双师素质教师下企业锻炼时间必须在两年以上,但是让专业教师去企业进行长时间的实习会影响到日常授课,因此可采用从酒店聘请专业人才进行部分专业课授课。另一方面可以让专业课教师自主选择,可根据课表安排,在不影响正常授课的基础上利用节假日和闲暇时间去酒店工作进行长期积累实习。工作时间虽散,但是可以根据学校规定进行累计长时间的学习,即能保障行业学习质量又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
第三,因中外合作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入学门槛低,学生学习全英语教材比较吃力,所以如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可在生源引进时实行择优录取,以此提高合作办学生源的整体水平,达到精品化培养。另外校方可以安排学生在入学时进行强化英语的学习,同时在基础英语学习中插入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借此辅助学生后期的专业课学习。只有学生看得懂教材,才愿意进一步去思考所学的知识。
黄河水院和BNIT合作刚满三年,一切都在摸索中,学生生源还不稳定。笔者希望可以通过对中外合作酒店管理专业现状的简单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因而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加强实训场地建设、增强专业教师技能、改善生源引进的建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长远发展还需要更多人力、物力的投入,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是一门集专业化、知识化于一身,现实意义很强的综合训练课程,希望这些建议有助于中外合作酒店管理专业的长期发展,为更多的酒店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庆玲.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9).
[2]周晓虹.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4).
[3]冯炜雯.高职院校对外合作办学的实效性分析[J].科技资讯,2011(13).
[4]方春生,付晓春.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与成教,2010(10).
[5]张晓,司文博.名校引领中外合作办学[J].国际人才交流,2010(9).
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职员;行为绩效;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2-0085-06
教育职员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织者、执行者,其职业素质、工作效率是影响高校组织效能的重要方面。在高校办学自逐步落实的外部环境下,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如何开发与激励组织潜在的人力资源是大学在新时期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加强对高校职员的职业素质、职业行为的研究,对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胜任力”研究的兴起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革新
(一)胜任力的思想
胜任力,指“与工作和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关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1],通俗地说,就是能区分工作中的卓有成就者和表现平平者的那些素质特征。197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McClelland发表“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长期使用基于智力的测验来预测工作绩效或职业生涯的成功,其预测的准确度比较差,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和学术测验都不能有效预测复杂或高层职位工作的绩效,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者并非高智商、高学历的人,而是具有自我约束、主动性、人际沟通、团队协调等等潜在特征的人,于是提出与岗位密切相关的“胜任力”的概念[2],这就是胜任力思想的由来。它的革新意义在于,它是基于实践工作中对衡量素质、预测绩效的方法改进而产生的。
与传统的素质评定相比,胜任力的概念有三个核心特征[2]:一是行为特征,它将抽象的思想觉悟等素质落实到具体、微观的行为表现上,如“做了什么、如何做的”;二是情景特征,它与特定的工作岗位、职位相联系;三是与绩效关联,直指那些具有鉴别性意义的个人特征,并以预测未来绩效为最终目标,并非抽象化的、全面的素质。这三个特征决定了它的测评与开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致力于寻找特定岗位的那些关键性胜任特征,可以直观地用于企业人力资本的选聘、评估、培训和发展,因此它将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落到了实处,随着其技术与思想的不断完善,在管理学、心理学中掀起一场“胜任力”研究的热潮。我国也已有针对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职业类型的胜任力研究[3]。
(二)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与特色
胜任力研究在管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因为它适应了组织经营环境的快速变革带来的超前发展需求。
岗位职责分析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起点,一般是通过职位分析、工作分析来确定工作人员所需要具备的任职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拔、评价和培训。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发展环境的复杂化和超强变动性,使传统的职位分析很难满足和反映出高新技术带来的新要求,因为在这样的组织发展环境下,员工能否创造性地、开拓性地开展工作,甚至变通、拓展原有的工作方式与内容,成为提高组织潜在效能的重要途径,而工作分析、职位分析更多地反映了组织过去的历史性成就,因此在知识经济所引发的经营环境急剧变化的新形势下,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重心应该从如何控制员工、以“先在的”工作要求引导员工的思路上,转移到“如何甄选具有组织发展所需要的潜在素质的员工、如何帮助现有员工具备这样的素质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2]等方面。
这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从“工作导向”转向“人员导向”,首先要研究人。胜任力的思想符合这一趋势,将人的工作素质研究落实到特定岗位上,并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使其测评与开发的操作性越来越强,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技术,为实现人职匹配奠定了基础。因此,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以胜任力为逻辑起点的。具体来说,即以特定岗位、职位的人所表现出的优质绩效素质出发,确定这一岗位、职位的特殊胜任力,然后重新设计工作内容、职责范围,并以优秀员工的胜任力为模版经验,指导任用、选拔、培训等人事管理活动,因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发展出更丰富的内容。
以人员选拔为例,传统人力资源的选拔主要是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常常以学历和各种等级考试为入职标准,难以预测日后的发展。基于胜任力的人员选拔,依据的是取得了此优异绩效的人所具备的胜任特征和行为,因此选拔不仅注重能做好当前工作的人,更照顾到具有与该工作内在特征匹配的人,以及与组织未来发展需具备的态度、价值观等内隐特征匹配的人。对不同的胜任素质,设计出不同的培训内容、方式,并设置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因此针对性更强。
总之,胜任力的研究使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逻辑起点与思维框架的更新。
(三)行为绩效的观念
胜任力的思想,将人们的视线从工作任务、职责转移到人的有效工作行为、内在胜任素质上,从而引发了有关绩效标准的观念变革。
传统的绩效观,主要指工作结果,如利润率、生产量、销售额、职责完成情况等。但是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绩效即工作结果”的观念在实践中有很大局限性。首先,许多工作结果并不一定是个体努力所致,可能受到与工作无关的因素的影响,所以结果不能完全反映个体的工作效能;其次,员工并非平等地拥有完成工作的机会,而有些出色的工作表现不一定都与任务有直接关系;第三,过分关注结果会导致忽视工作过程和人际因素,而误导员工[4]。也就是说,工作结果难以反映工作效能、成就的全部。因此,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种新的绩效观点逐渐成熟,即“绩效即行为”,如,Brumbrach提出“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来进行判断。”[5]这一思想具有革命性意义,它提醒人们,绩效考察不仅要考虑产出(结果),也要考虑投入(行为)。行为绩效的观念,对某些工作如公共管理部门的绩效测评启发性极大,因此它扩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视野。后来的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绩效是一多维建构物,测量的着眼点不同、因素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6],胜任力评价即是一种“行为评价”,从工作付出、工作行为的角度反映个体的绩效。
二、高等教育职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沿用单位制下的传统人事管理
当前大部分高校管理人员的选拔、考核、评价工作,基本沿用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原则与内容,即干部身份、双轨职级(行政级别和专业技术职称)、“德能勤绩”考核,福利待遇与行政级别或专业技术职称挂钩,并由人事处和组织部负责选聘、升迁、奖惩和离任辞退的工作,基本停留在对人事关系的管理水平上,而缺乏人力资本储备与使用规划的意识,严格地说,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将人力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
传统人事管理的弊病突出表现在,人事晋升与考核对具体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的要求反映不明确,工作行为表现及能力优劣与人迁和福利待遇脱钩,因此导致实践中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服从、执行等行政色彩突出。这从深层次上反映了国家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因普遍缺乏自主性、严重依附于政府,而遗留下来的人事管理滞后的问题。
(二)职员制试点高校的专业化建设困境
为纠正干部管理的弊端,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将逐步取消“干部”身份管理制,纠正“官员化”和“学术化”的职业评价目标和职业定位偏差,人事评价将逐步回归到其工作事务本身上,最终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目标。随后有5所部属院校开展了教育职员制改革试点工作。根据调研结果[7],目前职员制试点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在于逐步落实了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职务系列、工资系列,明确了岗位职责,拟定了评价考核体系。这些改革措施体现了对“绩”的重视,考虑到了将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纳入到人事管理的核心,但是绩效评价尚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绩效考核的标准模糊、手段粗糙、方法落后。制定岗位职责与职位分析,是开展绩效考核的出发点,但目前的岗位职责基本是定性的描述,缺乏科学依据。据调查,目前高校职员岗位职责的制定过程主要是根据以往该部门或科室的工作经验、管辖范围、职责内容总结描述而成的,抽象化、含糊性强;评定就是述职,随意性大;评定结果笼统地区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存在粗糙的弊病,区分度和鉴别性差,所以考核陷入了“看上去谁都合格、细究起来又都不太合格、也说不上来究竟哪里不合格”的模棱两可状态,量化、细化、系统化不足。
第二,绩效考核功能单调,缺乏计划、管理、培训等一系列与绩效管理配套的制度建设。一年一度的考核基本在岁末进行,绝大多数人会得到“合格”的评语,而与下一年度的部门工作改进、组织人力资本储备、薪酬管理及个人发展等等都没什么直接的关系,因此当前的绩效考核有形式化的倾向,对教育职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促进作用不大,缺乏对绩效考核后效的规划与管理。
绩效评价是职员管理的中心环节,评定低效、失真问题的原因在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对真正反映教育职员工作性质特征的职责、绩效无法落实,致使选、用、评、奖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都徘徊在旧体制的阴影下,更严峻的是它导致职员制的专业化理念基本落空。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职员制跟以前没什么变化,换换称呼而已”,可见由于执行效度的不利,导致对职员制产生了误解。
第三,目前对职员的资质要求都趋向高学历的知识型人才,比如硕士、博士毕业生,但是学历、智力并不能保证有出色的工作表现,究竟什么样的素质结构是符合职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要求的?看来,在绩效评价中如何体现职员的专业性及职业的特殊性,如何制定职员专业评价标准成为职员制改革的关键。
(三)对高校管理人员的研究进展
从对高校管理人员的研究文献来看,主要有三大主题:职员制、管理人员的素质结构和绩效评价,分别从制度层面、职业群体层面和考核手段层面,讨论了高校职员的管理问题。概观这些研究,在职员制问题上观点基本一致,即在宏观上厘清了职员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与内涵,但落实到具体的素质结构方面则众说纷纭,在绩效评价体系与目标上则构建出各种复杂公式,而基本标准还是德能勤绩,只是在技术手段上下了工夫,结论的分歧较大、可比性差,基本不能回答现实问题。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方法落后。比如,在课题组搜集到的30多篇cssci来源期刊文献中基本都是经验研究,即以经验总结、日常观察的方法,根据各自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任务、岗位要求、人员表现的理解,提出几条素质建议和管理改革方向,表达研究者的个人之见,存在粗糙简单之弊,使这一领域的研究结果基本处于主观构想的层次,主要表达了“要(专业化)……要(科学管理)……”的官方话语,而缺乏客观、实证材料支撑基础上的、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与路径的探索,因此并非是在科学研究意义上的结论,这显示出对高校管理人员的研究严重滞后的问题。
综合以上现状分析和研究进展,可以发现,解决教育职员的评价、培训和发展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是职员专业化改革实践的急需,而研究现状却远远不能满足实践需求,因此需要探索新的研究思路。
三、胜任力研究对高等教育职员管理的意义与影响
(一)高校职员的工作特点与适用行为绩效管理的可行性
高校管理工作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具有不同于企业管理的特殊性,如工作内容零散、细碎,工作方式多样、沟通协调较多、隐蔽性强,工作结果往往无法用销售额、利润率等“硬”指标来衡量,这是公共管理部门绩效测量中的普遍性困难[7]。
如某系教务员曾反映,有时为了开一门新课程,需要和教师、学生、研究生院就时间、课时安排、教室反复交流,这些努力都是隐性的,难以反映在工作量上,但是职员的确付出了很多,因此只用结果绩效不能全面反映他们的工作差异。而对工作行为的考察,通过行为绩效的衡量可以直接反映出他们的工作付出与努力,与职员的实际工作情况更贴近,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只重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弊病,树立务实作风。
(二)胜任力研究对教育职员管理与研究的三个突破
1.职员素质结构研究
现有的职员素质研究,基本是从经验总结的层面,讨论了教务管理、办公室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思品素质,结论似乎形成对职员的“全人”要求,缺乏结构化的精练,也没有实证调查的支持,对职员选拔的直接指导意义不大。
胜任力的研究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学研究者,首先在优秀职员工作行为报告中提炼出具有区别性的关键特征,而后编制胜任行为评定表,在调查的基础上,对优秀职员与普通职员进行比较,筛选出在统计检验上有显著性差别的项目,构成胜任素质的初步要素,并再次基于大样本调查,就胜任力项目做信度检验、效度检验、项目区分度检验等统计分析,最后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经科学实证调查的职员胜任素质结构。可见,胜任力研究可以实现职员素质研究中的量化、实证化、科学化目标。
2.职员评价研究
当前职员评价的主要症结在于,目标不明确、主观化、不统一。以五级职员的晋升为例,五级以下的初级系列基本按照年限顺升,五级职员属于高级系列,其评价更突出工作能力,“不能只会做事”。但当前的考核述职主要是工作思路的汇报,由人事处和组织部负责组织有关领导、资深研究员成立职员评定委员会,根据各自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理解,对候选人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这种场合,说自己一年打了100个报告或200个报告没有什么区别,评委更重视工作思路、想法”,从这位职员的经验观察中可以看出,评价有侧重“说得好”的嫌疑,并且由于评委们的经验不一致和偏好有差异,对候选人的评价难以公正。
已有的职员绩效评价研究,主要讨论了如何归置“德能勤绩”的二级标准、权重比例等等内容。而“德能勤绩”的标准,由于抽象、不易落实的弊病,在实践中基本处于失灵的尴尬处境。例如,普通职员的年度评价基本是工作汇报总结,干部晋升虽将德能勤绩做辅助,但因它的区分度不大,不能明确优劣差别。
通过对职员胜任力的研究,可以产生针对不同岗位性质要求的胜任力评价标准,标准更明确、合理,手段更科学有效。因为这些标准是反映绩效差异的,并非全人的、笼统的;是基于工作行为的,并非抽象的;是针对特定岗位的,不是泛泛工作内容的。另外通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从领导、同事、下属、服务对象等多重角度收集信息,对职员评价将更公正。
3.职员队伍建设
实现基于胜任力研究的职员管理,从近期效果上看,是更新职员入职标准,更新培训和职业发展目标,促进专业化建设;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是更新组织文化、工作作风,对我国高校的组织转型意义深远。
胜任力包含的人力资本有显性和隐性两部分。显性胜任力,指知识和技能,是胜任工作和产生绩效的基本保证,可以通过学历教育和实践锻炼获得。而隐性胜任力,指内在素质,如,态度、动机、价值观及个性等潜在的素质,常常在复杂性工作、创新性工作和突发性事件的应对中才能反映出来,这些素质特征因为具有隐蔽性、稳定性,后天培养的的效果有限,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作为人才选拔的重点来衡量,从而在优化管理人员队伍上领先一步,因此职员胜任力研究,对鉴别、聘用符合高校教育管理内在需求的人才提供了依据,也为克服当前职员培训的学历化、政治化倾向提供了依据。
实现基于胜任力研究的职员管理,对拓展、更新职员的发展目标意义重大。长期以来,干部制度下的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业成长要么以官职晋阶、要么以职称晋升为目标,职业成长的标准严重脱离职员实际的工作内容,职业发展的外在化现象突出。如,调研中有一位处长曾说,“到我这个位置,再往上晋升的可能性很小,但我还想有点奔头儿,可是自己又找不到……”,这就需要基于胜任力的辅导与培训,直接以工作行为的改进为对象,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内在成长,并且只要个体自己有超越的心愿,就可以不断突破发展的上限,而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可见,引导职员从获得头衔、职位的“外在职业成长”认同,转向以工作行为改进为目标的“内在职业成长”认同[2],在职员制推行中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是落实职员专业化的根本保障。
基于胜任力的职员专业化发展对当前高校转型意义深远。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严重依附于政府管理,官僚文化突出,管理干部以“服从”为主要使命,工作主动性、开拓性严重不足。随着高校办学自的逐步落实,“如何提高内部管理效能”,是新环境下高校发展的重大挑战,这最终依赖于职员工作风格的转变与工作效能的优化。因此,当前高校的组织转型不仅需要现代管理知识与技能的输入,更需要探索适合“中国特殊文化与管理体制”的职员胜任素质,这是高校主动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意义深远。
四、对职员胜任力研究与管理的努力方向
教育领域胜任力的研究与应用,最早兴起于美国的20世纪70年代,主要针对学校管理者如中小学校长[8],其后又过渡到教师领域,用于确定教师专业自主性和专业评价标准。在我国,教育领域的胜任力研究也是与教师专业化问题相连,已经取得一些成果[9],但在教育管理者领域还是空白。
有鉴于此,我们以华中地区两所职员制试点大学为对象,开展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根据前期研究成果和体会,我们认为要实现基于胜任力的管理是一项复杂、困难的系统过程,未来研究应在多方面加强努力。
(一)完善胜任力建模方法,多途径、多层次、多角度地建构职员胜任力模型
目前对胜任力模型的开发中,题项的生成方法主要是通过关键事件编码和以问卷调查方法请研究对象自述关键行为特征来获得,方法单一。因此,要加强对题项的生成方法的研究,加强以多途径、多层次、多角度得到的职员胜任力模型的比较与整合。例如:可以根据结构—功能法,从职员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等方面获得,另外适当添加从管理工作服务对象的角度反映出的胜任要求,以及为适应新的工作发展要求、新的工作内容而衍生的胜任素质。胜任力结构要素的研究,在本质上是运用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技术,因此也要加强对测量基本原则的遵守,即提高信度和效度研究。
(二)综合开发教育职员的胜任力通用模型,降低管理成本
胜任力的初期研究,强调与特定岗位、职位的对应性,这样势必降低实践的简便性,因为针对特定岗位、职位的胜任行为评价,必将加大管理成本,甚至需要设立专门评价机构。此外,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学校在管理风格、工作作风上有较大差别,需要加大样本量做综合研究,否则会造成职员专业化发展目标的过度分化。因此职员胜任力研究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在一系列系统深入的研究基础上的元研究。如Boyatzis(1982)针对胜任力研究的分化局面,对12个工业行业的公共事业和私营企业中,41个管理职位的2000多名管理人员的胜任特征进行元分析,提出包括6 大特征群和19个子成分的行业通用胜任模型[10],提高了职业发展与培训的普适性。
(三)加强对职员胜任力与绩效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胜任力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提高职员的工作绩效,但目前由于研究手段的局限,提取出的胜任要素有泛化倾向,所以应重视胜任力与绩效关系的探索[11],如运用跟踪研究检验胜任素质在实践中的绩效表现,虽然这很耗时、费力,却是落实职员管理和效率改进的必需。
(四)综合构建职员胜任力管理体系
职员胜任力研究的意义,主要是促进专业化发展,为职员管理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比如:对高校现有职员的人才储备做规划管理,明确各种类型人才的胜任素质结构分布、质量、数量等问题,明确拟聘哪类人员、要培训哪些素质、如何合理搭配现有人员等等人力资源规划;开发基于胜任力的新型职员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根据聘任制方针,在薪酬设计中体现胜任力评价,合理设置胜任力评价与工作结果评价的权重比例等等一系列管理内容与体系。
五、小结
- 上一篇:学院考研工作经验总结
- 下一篇:银行基层工作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