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15:2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下沉工作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地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大量的高速公路网近年来被快速的建设起来。随着公路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一些不适宜建设隧道的地区逐渐开始进行公路建设。关于一些偏远地区因为山地以及特殊地质条件逐渐由于经济发展得需要开始逐渐建设公路网络[1]。
(2)隧道支护研究现状
新奥法作为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隧道支护方法,被广泛运用在公路隧道建设中。关于一些特殊地质条件,新奥法的独特施工技术更加有效地保证了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但是新奥法仍然有自己先天性的缺陷,这些缺陷会导致隧道施工技术低下,无法保证隧道施工建设要求。现有的隧道支护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钢拱架[2]:近些年来由于我国钢铁产量的大幅增加,钢拱架技术被大量用于隧道支护技术。钢拱架主要包含了格栅钢架以及型钢钢拱。
2)喷锚技术[3];随着喷层材料以及锚杆材料的快速发展,喷锚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建设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常用混凝土喷层与锚杆结合进行支护。
3)联合支护方法[4]:新奥法在实际使用中不断地发展引申,最终得到了联合支护方法。现在常见的联合支护方法有:长锚杆柔性支护、锚喷技术以及锚喷网技术。
在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技术上述支护技术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对现有的隧道支护技术进行经验总结对今后隧道施工中的技术方案选择有着比较重要的要求。
1 软弱围岩条件下的隧道工程特性研究
1.1 软弱围岩力学特性
软弱围岩由于其自身较高的泥质含量以及岩体的独特力学特性使得软弱围岩具有极易产生变形的显著特点。软弱围岩的主要力学特性有:
(1)崩解性:在水的作用下,软弱围岩容易由于水的作用最终导致围岩结构失效。最终导致软弱围岩崩塌。
(2)流变性:一些软弱围岩会因为力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产生位移,这种性质被称之为流变性。
(3)膨胀性:软弱围岩在受到力的作用以及水的作用下会产生楔劈效应,当楔劈效应大于联结力时,会产生一定的膨胀性变化。
(4)可塑性:由于软弱围岩自身性质的独特性,一旦受力产生变化后的围岩会由于内部结构的变化导致变形无法恢复。
1.2 喷射混凝土技术的应用研究
喷射混凝土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隧道围岩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主要是运用混凝土喷射机将混凝土高速的喷射在围岩表面。喷射混凝土可以迅速的形成强度,对围岩快速地形成强度。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喷射混凝土技术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
(1)湿喷:为了保证喷射混凝土时,混凝土扬尘现象严重,在喷射混凝土时加入一定比例的水,保证空气质量的方法称之为湿喷。这种方法技能保证施工技术要求,也可以保证工人身体健康。
(2)与干喷:干喷是将混合料以高速喷射在软弱围岩上,以形成强度保证围岩的稳定性,是在喷射混合料前将混合料中拌制一定比例的水,降低喷射混合料时的扬尘。
(3)混合喷射:混合喷射是将两种喷射方式混合使用的一种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主要的施工要点以及施工设备与上述两种施工技术基本相同。
1.3 锚杆技术研究应用
作为围护软弱围岩的一种重要施工方法,锚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力学特性:
(1)支撑围岩:通过锚杆与围岩之间的摩擦力,对软弱围岩产生一定的压力,有效地阻止围岩强度的继续恶化。
(2)加固围岩:锚杆及其注浆可以将软弱围岩中的破裂面以及节理裂纹粘结在一起,从而增强围岩的力学参数。
(3)吊悬作用以及增强摩阻力:吊悬作用是将软弱的易掉落的围岩与稳定的围岩结合在一起形成较为稳定的整体。增强摩阻力则可以提高软弱围岩的整体性。
2 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隧道监测技术的研究
2.1 监控量测的目的
为了保证软弱围岩条件下隧道的施工技术要求,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中时刻保证监控量测。通过监控量测围岩在各个时刻的数据,可以判断软弱围岩在施工过程中的支护状况变化以及围岩稳定性状态。围岩监测的主要方面有:
(1)选测项目:常见施工中的一些检测项目为选测项目,具体有地表下沉、围岩压力以及钢支撑内力等方面。
(2)必测项目:对于一些量测项目必须进行时刻检测测量。例如拱顶下沉、周边位移、锚杆以及锚索内力等项目。
2.2 特殊地质条件下监测结果研究
通过对在软弱围岩条件下的公路隧道中的实际施工经验进行总结,富水千枚岩层条件施工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在富水千枚岩层中进行公路隧道施工时,检测测量数据中周边收敛数据较小,要小于拱顶下沉数据。经过理论分析后,认为实际数据应该会大于测量数据,测量数据偏小主要是由于施工工序影响了量测准确性。
(2)钢架内侧压应力经常大于拉应力,钢架的受力较为安全且拱脚处盈利水平比较高。主要原因是由于产生了应力集中的现象。
(3)在富水千枚岩层地质条件下的公路隧道建设中,锚杆在控制围岩变形方面效果较差,不能有效的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4)对在富水千枚岩层条件下建设的公路隧道而言,二次衬砌所受到的应力较小。一般情况下二次衬砌所受到的应力要远远小于设计强度。所以按照一般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只要可以保证设计强度,二次衬砌一般不会产生破坏,且稳定性较好。
3 结论
经过对现有的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以及现有的公路隧道施工监测量测技术的理论分析,本文得到了现有的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各个优点以及缺点。结合具体施工经验总结,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
篇2
【关键词】桥梁施工;养护管理;建议
1 道桥施工与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道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桥梁施工阶段,主要存在几个方面:桥梁结构本身的特性,桥梁结构的复杂程度,桥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桥梁施工周边的环境,设备操作熟练程度等。
1.1.1 桥梁主体结构的质量问题
很多风险因素都来源于桥梁的基础工程,比如,基础承受力的能力不够,基础下沉严重或者断断续续下沉,基础的位置不正,现浇和预制装配是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的两种主要的桥梁结构。
1.1.2 临时工程的主要问题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脚手架的相关事故,此类事故几乎占桥梁施工的全部事故的一半,脚手架工程结构的整体或局部的坍塌,脚手架的高空跌落事故等。在桥梁施工阶段主要的运输材料的方式有桥梁施工便道、浮吊、吊塔、栈桥等大型的临时施工设施,这些设备的使用也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这些设施由于是临时性的,因此设计的很粗糙,质量很不好,再加上不能及时维护,周围环境又很恶劣,这些设备总处在于高风险的状态中。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架桥机等架梁设备,由于这种设备具有重量大和受力大的特点,因此经常发生各种风险事故,可以说这道工序在桥梁施工阶段也具有很高的风险。
1.1.3 桥梁施工中发生的其他事故
由于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必须高空作业,这样就容易出现坠落事故,风险很大,比如,施工人员在悬空状态下工作坠落,操作平台作业时坠落,在进行攀高时出现了坠落事故,脚手架失效发生的坠落等。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火灾事故和由于使用电而产生的事故,这种事故也不可轻视;在桥梁施工阶段所使用的各种施工机械设备,通常也可以带来很大的风险,比如,机械设备的由于各种原因的损坏,零部件破损,设备倾倒;设备操作人员由于使用不当也可能产生很大的危险。
1.2 桥梁养护质量管理现存问题
1)观念问题:部分桥梁养护者尤其是领导同志,对质量的重要性、综合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没有贯彻“质量为本”的思想,未能真正意识到“只有质量效益才是永恒的”;2)制度问题:招投标制度不完善,一些企业靠“软件”揽到工程,凭“公关”通过验收;3)体系问题:桥梁养护质量的教育责任制等环节尚不完善,未能形成完整的质量系。
2 道桥施工质量控制
2.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必须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
1)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图纸:桥梁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调查分析;编制桥梁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桥梁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作业指导书及详细的施工方案等。2)物质准备,包括建筑材料准备、构配件和制品加工准备、施工机具准备。3)施工现场准备,包括:控制网、水准点、标桩的布设“三通一平”,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等的准备;组织机具、材料进场。
2.2 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
2.2.1 施工人员的控制
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在政治、思想、业务、心理、身体诸素质方面做到综合考虑,统筹兼顾,量才取用。提高质量意识。务必让施工人员树立五个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当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虽已通过鉴定、试验,但施工操作人员缺乏经验,又是初次进行施工时,也必须对其工序操作作为重点严加控制。
2.2.2 材料的控制
材料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材料控制的要点是:加强材料进场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
2.2.3 机械设备的控制
机械控制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等控制。要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
2.2.4 施工方法的控制
这里所指的方法控制,包含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同时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方案、工艺的优化。液压滑模施工中支承杆失稳问题,混凝土被拉裂和坍塌问题,大模板施工中模板的稳定和组装问题等,均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3 桥梁养护质量体系建构
3.1 加强对桥梁养护的重视程度。为了养护质量与责任脱钩的问题,明确桥梁养护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责、权、任,应由上至下建立桥梁养护质量四级责任制,加强桥梁养护者的技术培训与质量管理教育;培养桥梁养护者责任感,提高养护行业道德;建立健全桥梁养护质量责任制,落实到人;充分发挥桥梁养护者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3.2 加强桥梁养护材料采购、保存、使用环节;科学地选择桥梁养护材料病防止错用材料;掌握桥梁养护材料质量标准并辅以科学检验;按时、按质、按量供应桥梁养护所需材料。
3.3 桥梁养护方法应力求分析全面、经济合理、工艺先进并有利于降低投资、加快进度、提高质量;桥梁养护应主次分明,重点保障关键养护工序。
3.4 桥梁养护质量控制应按季节、地域区别对待;桥梁养护现场做到秩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桥梁养护应建立系统的、可持续的质量观。
篇3
1.1基础施工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的施工会应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对地基进行挖掘时,要采取由浅入深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要先开始深基础施工,然后进行浅基础施工,这样能够对地基施工周边的建筑物安全进行保障。在地基施工中,对基坑的排水工作以及降水工作要进行格外的重视,这样能够对地基安全进行保证。
1.2承台施工
依据建筑物的标准高度开展针对性的测量就是承台施工,建筑物承台要以间隔水平分割为主,通常在主楼的基础是以两层楼的施工为主,因此,两层通常都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一般要以六天为间隔,对两层之间的厚度也要进行严格要求,一般在一米半以上,层与层之间也要采取一定的间隔措施,可以利用抗拉钢筋为间隔工具。在施工中,这种方法不仅仅能够对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进行降低,同时,也能节省施工成本,对资源进行节约。
1.3严格遵守混凝土施工顺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一定要按照施工顺序来开展施工,一般都是由远到近的施工,但是,因为施工中会出现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在不平坦的施工地点施工有时无法避免,在这种施工地点进行施工,一定要保证首次浇筑就要成功,然后到另外一边进行施工,最后在顶端进行施工。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一定要由输送泵运输到施工现场,而且,对混凝土的温度也要进行控制,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要点分析
2.1混凝土施工的工作要点
在混凝土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必须对其原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检测,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混凝土比例严格符合标准要求。尤其是在搅拌机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对其原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及精度计算,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不仅仅如此,还要针对施工中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次检测,这样才能确保施工中每个环节的混凝土从选取、运输、施工及后期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为了加强混凝土的使用,建筑施工人员必须利用科学的检测手段,进行混凝土检测,防止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
2.2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在建筑施工中,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要进行严密的监视,尤其是搅拌过程。在搅拌时要保证混凝土中的钢纤维分布的非常均匀,可以利用强制搅拌机,这样能够保证搅拌的均匀程度达到相关的要求。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进行不定时的抽查,对施工质量进行提高。在搅拌时间和投放原材料方面也要进行重视,保证在混凝土中的钢纤维不会出现团状现象。
2.3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要点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运输一般都是采用搅拌运输机来进行输送,在运输时,混凝土的强度会受到运输时间长短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的拌制场所以及运输距离和时间都要进行分析和研究,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质量不会受到影响。为了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在罐内或者是现场进行二次搅拌,保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均匀程度,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保障。
2.4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在混凝土在实际浇筑过程中,对冷缝的问题一定要进行重视。在很多的建筑施工中,冷缝问题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就出现质量问题,一定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很多的施工队伍采用振捣的方式对冷缝问题进行处理,但是,在振捣过程中一般都是由机械完成,因此,采用人工振捣方式时一般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不均匀的现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振捣应该按照施工要求的时间来进行执行,要以混凝土的不下沉或者是表面出现浮浆为准,这样才能对浇筑的质量进行保证。
3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强化措施
3.1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与研究
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一般都是沿用以前的施工技术,在创新以及科研方面没有进行过多的投入,因此,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研究非常必要,对改善落后的技术以及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国内建筑行业管理部门要对时展要求进行顺应,重视科研项目的开展,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创新和研究工作,为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以及科学性提供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工作经验也要进行积累和总结,利用长时间的经验总结能够更好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同时,也能在工作中找到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3.2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环节的作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在全面开展以前,技术管理人员要对复杂环节的施工要点进行交流,交流的主要对象就是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混凝土在施工钱,技术管理人员要对施工技术要求以及质量检验标准等问题进行掌握,并且结合施工现场的人员素质、施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交流还要对工程的整体进度以及质量提高进行重视,促进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可以实现。
4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建筑施工;毛石基础;桩基础;楼面裂缝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while wins great achievements, there also has exposed some common problem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often happens the following peoblems. Apply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and according to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to analyse and discuss with you.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rubble foundation; pile foundation; floor cracks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砌筑好建筑物毛石基础的几个主要措施
1.1要想砌好毛石基础有以下几个主要措施:
1.1.1掌握好砌筑砂浆稠度。如果砂浆水灰比配合不适当,就会造成砂浆密实度差,不饱满。砌筑毛石时,由于毛石吸水率小,灰缝大,会使石材与砂浆之间形成水膜,增加毛石滑动,从而降低毛石基础强度。因此砂浆水灰比不能过大,要根据施工场地、季节来调整。
1.1.2使用正确的砌筑毛石方法。毛石基础放大脚做成阶梯形时,上级阶梯石块至少压砌下级的1/2,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互错缝搭接砌。砌毛石基础台阶时,收台前一皮应选用较大或较宽的石块,使收台的那一块毛石至少压住 1/2,提高毛石基础的均匀性。
1.1.3冬季防止毛石基础受冻。冬季施工时,每天在砌筑毛石后,应在毛石基础表面覆盖保温材料,也可以采用掺外加剂的砂浆施工。施工时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5℃时,砌筑砂浆标号要按正常温度时提高一级。当气温低于零下20℃时,不得继续施工,否则毛石与砂浆之问水膜被冻冰,化冻后,砂浆与毛石之间有缝隙,不能形成一个整体。
2 关于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2.1长螺旋钻孔砼灌注桩:
长螺旋砼灌注桩在没有水、没有砂子的地质条件广泛应用。其优点是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保证,但在施工时易出现如下问题: 钻孔机钻到孔底标高时应停钻静拨,如钻动提钻杆,在孔底产生大量的虚土,减少桩的桩端承载力,在灌注砼前应倒入 30-20cm 碎石,用夯锤夯实,然后下钢筋笼灌注砼。灌注的砼塌落度应控制在10cm,塌落度过小容易产生断桩,灌注砼时应全程振捣。
2.2振动灌注成孔桩(振拔桩):
振动成孔灌注桩可在有地下水,淤泥质土和厚度不大于三米的粉细砂中施工,施工造价相对其他水下灌注桩低,但施工时桩穿不透厚度大于三米的粉细砂、中砂层。受到一定的限制。桩的施工不能单一控制标高。必须以双控为准。在同一附近桩长不一样是正常现象。严禁在桩没达到设计标高时长时间振动,否则对相邻桩产生缩径或断桩。在施工时为提高桩的承载力应采取复打,复打时必须将振管上的泥土处理干净后再施工。在土中严禁反插,因在土中反插时易将泥带到桩内产生断桩。
2.3压力注浆桩:
压力注浆桩是无砂砼灌注桩,该桩型是通过水泥浆对桩周土的扩渗,提高了桩的承载力,砂土中承载力是普通桩的1.1~2倍,其特点是此桩型适合大部分地质条件施工,单桩承载力比较高,桩底无虚土,所以桩端承载力较高。
2.4超流态砼灌注桩:
超流态砼灌注桩适应于各种地质施工,以其自身强度高、有较高的承载力、施工速度快、造价比较低等优点近几年在我省广泛应用,该技术成桩原理是用砼泵注超流态砼通过钻杆压入孔内,形成砼护壁,将砼注满孔后下钢筋笼至设计标高,该桩在施工过程中,桩周土被挤密实,同时超流态砼向桩周土扩渗,改良了桩周土层的性质,杜绝了断桩、缩径、孔底虚土,提高了桩的承载力,其承载力是普通桩的确 1.05-2倍。该桩在注砼后插管注水泥浆后是普通桩承载力 1.2-2.2倍。经过几年的工程实践,本人认为在施工时应注意以下 3个问题:
(1)在砼搅拌时严格执行砼的配合比,水泥、粉煤灰含量必须准确无误,确保砼的和易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堵管,和钢筋笼顺利下到设计标高处;
(2)在施工时,桩必须保持桩间距在三米左右,因桩内超流态砼对孔壁产生高压,在提钻时产生两桩相通,如不及时处理,产生断桩;
(3)在施工时,因超流态砼桩扩渗需1-2小时才能全部完成,施工时必须注砼高出设计标高 20-50cm,钢筋笼固定牢,否则桩顶和钢筋笼产生下沉。
3 建筑物楼面裂缝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3.1预制空心板灌板缝开裂导致楼面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1由于工人在灌缝过程中,没能及时清除板缝中的碎砖、木块、砂浆等残留物,灌缝时板面又干燥,这就很难使灌缝的细石膨胀混凝土与楼板牢固地粘结在一起,使混凝土与楼板之间产生裂缝;
3.1.2因板缝中埋设电线管而开裂,设计者把某些电线管设置在板缝内,使扳缝内混凝土灌不实,或者灌不进去,使此处楼面抹灰开裂;
3.1.3施工中由于工人安装楼板不用水泥砂浆找平,又不坐浆安装使楼板稳定。当楼板受到荷载时产生移转位移,使相邻楼板之间上下错动,引起裂缝;
3.1.4由于板缝内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就过早地承受施工荷载,产生裂缝;
3.1.5板缝中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随着强度增加,同时也产生收缩变形,出现裂缝,使楼面开裂。
3.2针对上述原因,主要采取的防止措施为:
3.2.1设计应适当增宽板缝,一般为100mm配置钢筋,在板缝底吊模,灌 C20细石膨胀混凝土,使板缝与楼板形成一个整体。
3.2.2设计时尽量不在板缝中设置电线管,避免板缝灌不密实。
3.2.3尽量使用混凝土膨胀剂,避免使用普通混凝土,来抵抗混凝土收缩变形。
3.2.4认真清理板缝内残留杂物,用清水冲洗楼板,用机械振实混凝土,并及时养生。
3.2.5楼板安装前先用水泥砂浆找平,坐浆上楼板,避免楼板松动,相互错动使相邻板缝产生剪力。
3.2.6灌板缝后,不能过早加施工荷载,防止板缝内混凝土振动,降低强度。
3.3预制板支座边缘产生通长裂缝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
3.3.1由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为简支板,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楼板端将产生角位移,此角位移很容易使楼板相接处产生裂缝;
3.3.2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收缩变形,也能使楼面产生裂缝;
3.3.3在设计和施工中,楼板有时一端支承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上,另一端支承在砖墙上。由于两种结构沉降量不同,使板端产生变形,支撑在梁上的楼面出现裂缝;
3.3.4预制楼板两端支承于两道砖墙上,由于两道砖墙沉降量不同,也会使板端产生变形;
3.3.5由于预制楼板的规格不同,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形变不同也会使楼面产生裂缝;
3.3.6安装楼板时,不坐浆上板,使板支座松动,也会产生裂缝。
3.4主要的预防措施有:
3.4.1在设计中尽量避免把楼板两端分别支承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和承重墙上,这样可以减少楼板两端支座沉降差别,避免支座处楼面出现裂缝。
3.4.2楼面找平层可尽量设置钢筋混凝土钢筋网,增强楼面整体性和抵抗负弯矩的能力当不能全都设钢筋网时,也可在板支座上楼面设置宽600 钢筋混凝土钢筋网。
3.4.3施工中必须用水泥砂浆坐浆安装楼板,垫平板端头。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正因为如此,建筑施工技术也要不断的进行革新和改善。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而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空间也进行了提升,因此,也更好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在施工中可塑性非常好,能够和钢筋进行非常牢固的结合,而且在整体性能方面非常好,强度非常大,最为重要的是其施工成本非常低,在使用时间方面也非常长,因此,受到了建筑施工单位的广泛关注。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新技术不断出现,混凝土材料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工程的质量,施工技术的强化工作非常重要。文章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建筑行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1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所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方法
1.1 基础施工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的施工会应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对地基进行挖掘时,要采取由浅入深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要先开始深基础施工,然后进行浅基础施工,这样能够对地基施工周边的建筑物安全进行保障。在地基施工中,对基坑的排水工作以及降水工作要进行格外的重视,这样能够对地基安全进行保证。
1.2 承台施工
依据建筑物的标准高度开展针对性的测量就是承台施工,建筑物承台要以间隔水平分割为主,通常在主楼的基础是以两层楼的施工为主,因此,两层通常都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一般要以六天为间隔,对两层之间的厚度也要进行严格要求,一般在一米半以上,层与层之间也要采取一定的间隔措施,可以利用抗拉钢筋为间隔工具。在施工中,这种方法不仅仅能够对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进行降低,同时,也能节省施工成本,对资源进行节约。
1.3 严格遵守混凝土施工顺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一定要按照施工顺序来开展施工,一般都是由远到近的施工,但是,因为施工中会出现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在不平坦的施工地点施工有时无法避免,在这种施工地点进行施工,一定要保证首次浇筑就要成功,然后到另外一边进行施工,最后在顶端进行施工。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一定要由输送泵运输到施工现场,而且,对混凝土的温度也要进行控制,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要点分析
2.1 混凝土施工的工作要点
在混凝土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必须对其原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检测,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混凝土比例严格符合标准要求。尤其是在搅拌机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对其原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及精度计算,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不仅仅如此,还要针对施工中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次检测,这样才能确保施工中每个环节的混凝土从选取、运输、施工及后期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为了加强混凝土的使用,建筑施工人员必须利用科学的检测手段,进行混凝土检测,防止 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
2.2 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在建筑施工中,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要进行严密的监视,尤其是搅拌过程。在搅拌时要保证混凝土中的钢纤维分布的非常均匀,可以利用强制搅拌机,这样能够保证搅拌的均匀程度达到相关的要求。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进行不定时的抽查,对施工质量进行提高。在搅拌时间和投放原材料方面也要进行重视,保证在混凝土中的钢纤维不会出现团状现象。
2.3 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要点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运输一般都是采用搅拌运输机来进行输送,在运输时,混凝土的强度会受到运输时间长短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的拌制场所以及运输距离和时间都要进行分析和研究,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质量不会受到影响。为了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在罐内或者是现场进行二次搅拌,保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均匀程度,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保障。
2.4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在混凝土在实际浇筑过程中,对冷缝的问题一定要进行重视。在很多的建筑施工中,冷缝问题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就出现质量问题,一定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很多的施工队伍采用振捣的方式对冷缝问题进行处理,但是,在振捣过程中一般都是由机械完成,因此,采用人工振捣方式时一般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不均匀的现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振捣应该按照施工要求的时间来进行执行,要以混凝土的不下沉或者是表面出现浮浆为准,这样才能对浇筑的质量进行保证。
3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强化措施
3.1 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与研究
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一般都是沿用以前的施工技术,在创新以及科研方面没有进行过多的投入,因此,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研究非常必要,对改善落后的技术以及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国内建筑行业管理部门要对时展要求进行顺应,重视科研项目的开展,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创新和研究工作,为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以及科学性提供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工作经验也要进行积累和总结,利用长时间的经验总结能够更好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同时,也能在工作中找到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3.2 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环节的作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在全面开展以前,技术管理人员要对复杂环节的施工要点进行交流,交流的主要对象就是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混凝土在施工钱,技术管理人员要对施工技术要求以及质量检验标准等问题进行掌握,并且结合施工现场的人员素质、施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交流还要对工程的整体进度以及质量提高进行重视,促进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可以实现。
4 结束语
在当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施工技术,也是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的技术保障。在建筑项目中,混凝土施工要包含很多的项目,因此,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非常必要。最好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每个部分,都会推动这项技术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也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人们在住房方面的需求,因此,在施工中,对质量一定要进行提高,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对施工技术水平就要进行提高,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在使用中不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吕军子,郭振权,陈小阳.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A].河南省建筑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