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3:4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法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法学论文

篇1

1项目设计前提

在开展项目教学活动前,学生首先必须对企业的业务单据有一定的了解,并进行过实际操作。在项目选择中,充分考虑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目标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教学体系选择可操作性强的项目任务,例如以企业利润表编制为例,学生既要对借贷方面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也要熟练运用各类原始凭证,并能独立完成简单产品成本的计算。为了使学生对利润表编制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开展会计理论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进行复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保证项目活动的顺利开展。

2班级分组

在会计项目教学活动中,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会计事务所为例,给小组中的每位成员安排职位,如小组组长为项目经理,其余均为组员,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和实施小组管理,明确每个小组的工作任务,如会计、出纳、审核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项目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项目计划与实施

项目任务确定及小组分组完成后,教师需要给每个学生提供企业的业务材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明确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岗位任务,学生通过上网及图书馆查阅等多种途径收集、筛选、整理资料,例如出纳的岗位,需负责企业现金收付及银行方面的结算,对库存资金进行保管,整理有关票据;工资核算的岗位,负责整个企业员工的工资结算、汇总、分配、奖惩等等。当资料收集、整理完成,并且报表填制任务结束后,在学生对企业的生产及销售流程足够了解的前提下,要求每个小组进行项目活动的开展。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信息收集及工作流程进行指导和帮助,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对学生没有涉及到的内容需主动提出并有效指导,使学生顺利完成相应的项目任务。

4教师对项目的总结与评价

当学生完成相应的项目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答辩活动,展示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PPT,将项目结果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同学面前,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同学对项目提出质疑,然后共同讨论项目完成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最终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项目总结时,需找出各个小组间的差距,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今后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最后,当学生总结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系统评价,细致概括每个小组完成项目的质量及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既要肯定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也要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及文化素养,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另外,为了方便今后学生的学习,项目完成后,需要将工作结果进行存档,做好账簿、凭证、报告等工作,以达到资源实时共享的目的。

5总结

篇2

在当前全社会努力开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面对“十一五”发展规划,供电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形势,发展资金存在较大的压力。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供电企业开展资金精细化管理,使其为自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进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科学管理,是一项积极而有意义的任务。笔者结合所在单位开展资金精细化管理的若干经验,对管理理念、管理办法等展开论述,希望抛砖引玉,对同行有所帮助。

一以人为本,创新管理理念

以往开展的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使用金额往往只能以“大概多少”等进行安排;而且到了期末,财务人员常为资金收支平衡进行大量的工作,既浪费工作时间,又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了弥补现有缺陷,整个电力系统开展了精细化管理活动。精细化管理作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出现的一种管理模式,强调目标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考核。资金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松散的资金归口方式,开展以人为本的新型资金管理模式。为此,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充分认识到员工在管理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加强学习,熟悉各类财经制度和政策法规,在财经政策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中,重点又以职称考试为导向,以业务需求为目的,不断提升员工工作兴趣;并且从中选出一批骨干集中强化培训,参加省公司财会知识大赛,激励员工自觉提升个人素质。

其次,启动“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员工”主题活动,并将此作为提高员工素质的一项长期工作。鼓励广大财务人员调整知识结构,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作“复合型”财务管理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向工程师、野外作业人员请教,把资金管理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提升对资金使用问题综合分析的能力,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和一定的回避风险技能。

二有法可依,完善资金管理办法

为更好的开展资金精细化管理,使财务人员增强资金管理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重新梳理和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文件下发到企业各基层单位,务必按照要求严格执行。具体的工作包括如下内容:

(一)对供电局现有财务制度进行梳理

有标准才能执行到位,没有标准就为执行者埋下了执行不到位的隐患。开展精细化管理,首要任务是对过时的或不精细的制度进行全面、完善修订。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公司相继出台了《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及其相适应的实施细则,《局业务招待费使用规定》。重新制定了业务流程,着力从细化流程中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此外,还根据十一五代来的新气象,重新制定了财务科岗位标准,使过去模糊的概念和词语,转变成可以细化、量化、能考核的条例。如明确要求财务经理每个季度需要检查全局的资金使用情况,对资金使用出现异常波动的部门,需要亲自写出分析报告上报有关领导。

(二)树立科学理财观,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

资金管理坚持“统一管理、统一归集,集中支付、集中运作”的原则。通过班组报告会、局领导讲话等形式,使全局员工逐渐认清财力集中才能办大事,才能减少漏洞的道理,逐步树立科学的理财观。

针对目前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执行不到位,有些部门资金闲置,有些部门却向银行借款的现状,着力在企业内部不断强调财务集约化原则,加大资金归集力度,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对于流动资金,正确核定流动资金定额,编制定额流动资金计划,及时组织资金的平衡调度;在全局范围内进行流动资产的清查和盘点,处理了一批过去的积压物资;推行更为严格的支取和报销制度,从日常活动中资金流动最频繁的源头上控制现金流量。对于资本性支出,建立跟踪机制,加强资金动态管理,积极促进货币资金回笼。此外,不断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作关系,借鉴国外集团公司下属财务公司运作模式,逐步健全公司资金借入和归还的调控机制。

树立科学理财观,还要坚持现金流为重的原则。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的流动性发生问题就意味着企业经营面临危机,而危机背后隐藏的往往就是管理失控。必须高度关注公司现金流向,把资金管好。

(三)完善考核监督机制

从公司整体效益出发,建立和完善资金效益管理的考核机制,促使各单位管理目标与公司整体目标的一致。

增强财务结算中心的核心地位,明确要求下属各部门要做到“你的钱,我看着花”,除保留日常必备的费用账户外,只能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同时全面开展清理、撤并、集中银行帐户的工作,组织专人对银行未达账项及短款进行核查不断,彻底革除过去“得过且过”的监督机制,保证资金集中管理的权威性。与此同时,逐步摸索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监督职责,在月底、季底、年底按照签订的内部经营指标对各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三科学统筹,全面推行预算管理

依据“十一五”规划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面临日益增多的电网升级改造工作,重点在于构建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坚持“所有经济活动都必须纳入预算,所有预算收支都必须延伸到项目,所有预算项目都必须细化到月度”的原则,以效率和效益配置生产要素,合理分配有限资源。

为配合整个系统精细化管理战略对实施,要下大力气对资金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规范各部门之间往来资金清算办法,严格划分各类资金的使用途径,尤其对电费收入要实施实时划转,尽量压缩存量资金,促进资金流转顺畅,发挥资金规模效益。

财务人员应深入实际,与生产人员紧密配合,通过对资金使用途径和流程的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确保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资金预算体系。明确指标的可比性,敢于计算出本单位水平与行业内部先进企业水平、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目前财务人员正在全系统顺利实施办公自动化两年多时间的基础上借助财务软件,将预算编制从过去的年度预算,逐步发展成为季度预算、月度预算;同时将过去的固定预算发展成为滚动预算,完善预算体系。

在制定预算管理办法时,明确公司财务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各资金归口管理单位及各车间的职责分工权限划分,力争避免今后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发生。其次明确资金预算管理的内容程序、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并根据财务预算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完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从组织上保证预算体系的正常运行,各级预算责任单位均要承担起本单位预算管理的责任。资金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还应该通过强有力的手段,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可以采取的方法如对超预算付款和超额持有备用金的部门及个人进行警告,严重的甚至停止其作业过程。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预算范围要由过去单一的经营资金计划扩大到电力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由单一主体资金预算扩大到包括多种经营各单位在内的全方位资金预算。从而真正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

此外,财务部门还注意到,由于业务量很难用固定数进行衡量且受宏观影响较大的实际,往往在预算编制中会制定备用的方案。因此,根据若干可能的业务量为基础编制的弹性预算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更多可采取的方法是零基预算法。即以零为出发点编制预算,不仅可以压缩各项可控费用,而且能够调动各级预算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使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四扩大客户资源,实现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财务要为建设坚强电网提供资金支撑,光靠节约不行,千方百计多卖电,必须努力拓展市场,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资金需求问题。

为实现供电企业资金的连续性,促使企业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公司开展了大规模的扩大客户资源活动。深入客户进行走访调研,及时发现并解决客户用电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捕捉客户的用电信息,开展一定程度的超前服务,牢牢把握已形成的客户资源。同时提高优质服务工作水平,并借助老客户的口碑,及时发展新的用电客户。

在这一过程中,财务人员加强了对电价政策的学习,区分各类用电性质。供电量不足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供、限电单位的选择上,充分考虑重要程度,将电价因素放在首位,最大程度保障了企业利益。同时,按照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配合物价部门做好峰谷、丰枯、季节性电价政策的制定工作,做好阶梯累进式居民生活电价政策制定的前期工作。并且,积极向政府和价格主管部门汇报电网建设的必要性和价格需求,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促成“十一五”电网建设还本付息电价政策的出台,寻求新的收入增长点。

篇3

第一,在人才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主要的发展理念,同时要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正确理念观,认真处理好每一个工作任务,要将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念在企业内部进行推广,让人们企业员工对“人才”理论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以重视个人学习。

第二,在人才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重视劳动成果、重视知识学习、提倡创新精神、重视人才培养”的四原则是新时期企业做好人才管理工作的重要的参考依据。我们应该将这一原则充分地应运到企业发展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中,构建起行之有效的运行体系,充分地利用所有的能够为社会生产发展带来好处的组织形式,以促进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实现。

第三,要能够正确地掌握工作的核心部分,对于企业来说想要建立一个素质过硬的队伍一定要有做好以下几个工作:用良好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来增加自己的吸引力;用合适的方式来领导员工,用最优秀的方案来分配人力资源,为人才提供必需的优质的培训机会和服务。在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过程中,素质能力的提高是主题,企业也应该优先发展科学和各类教育事业。

二、中小企业人才管理服务探析

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中小企业要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为中小型企业吸引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是创新服务,巧做引才文章。在对人才进行选拔和招聘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人才取胜。企业在为自己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的时候应该选取最优的考核方案,比方说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展开自己的录取工作:道德品质的考核、实战模拟考核以及评价中心考核等方式进行人才的聘用,以此来确保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工作能力。就目前国内市场的发展形势来看一个企业获得正确信息的能力与速度决定了这个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新时期,所以企业在选用人才的时候首要应该考虑的一个条件应该是他是不是一个懂得高科技技术,懂得信息知识的人同时企业在对现任员进行进一步培训的时候也应该对这个条件给予高度重视,以保证企业对无职业素质的合格。最终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是扎实服务,精做育才文章。企业应该根据自己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人力资源的调配管理过程中,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出合适的人力调配方案。要确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能有合适的员工坚守生产岗位,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最优的分配和使用。要有正确的培训的认识,企业应该坚持人本管理,先要明确培训对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的重大意义。企业应该将培训工作视为头等大事,加大培训的力度、频度,将企业的实际情况融入培训内容中,将培训工作转变为经常化,可以达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局面。除此之外,还需要我们做的工作是:对人力资源分配方案的调整必须要根据产品生产的阶段以及企业实际发展状况来进行。根据实际需要来开展人才培训活动为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支撑。

三是贴心服务,善做留才文章。员工是公司的主人,如何较好的增强主人翁意识,尽主人翁的责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围绕企业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积极开展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的各类劳动竞赛活动,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中小企业要立足关注外来员工子女教育成长,解决员工子女就学难问题。尽力帮助职工解除后顾之忧;立足关爱外来工节日送温暖活动。中小企业不少人才来自全国各地,始终把关心外来员工作为创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在工作岗位安排、生活食宿习惯、子女就学就业等方面优先考虑,使他们安心工作;立足关爱困难职工,对困难教职工建立了档案,做到了对困难职工的数量、类型、困难原因、家庭状况等心中有数,采取有效措施,制定解困计划方案。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中人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

三、结语

篇4

【内容提要】购并是战略联盟,是企业成长时经常面临的战略问题。本文建立的路径决策模型就是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同时也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流程。这个流程包括:战略匹配性分析,风险—收益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在具体分析过程中,不仅注重理性分析,而且对文化、愿景给予了充分的考虑。

【关键词】购并/战略联盟/战略匹配性/风险/收益/可行性

企业外部成长中的购并与战略联盟,都分别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对两者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当两者作为被选方案在决策过程中如何被分析、评估和选择,研究文献很少。而这在今天的企业战略决策中是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比如,在AOL与时代华纳宣布合并之后,YAHOO与eBay公司就曾谋求何种“深度”的合作方式,购并或战略联盟。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路径决策模型,希望尽可能深入而真实地描述这样一个过程:从一个主动企业的角度,在购并与战略联盟之间选择的决策过程。

一、路径决策模型

本文建立的路径决策模型如图1所示:

附图{图}

这个模型是一个系统性框架,也是操作性很强的分析流程:

1.首先,进行战略匹配性分析。检验购并、战略联盟与企业业务范围扩张和提升竞争能力的战略目标相匹配的程度。

2.然后是风险—收益分析。在某种程度上,购并与战略联盟可以看作是项目投资,因此必须要综合考虑它们的风险和收益。

3.可行性分析是战略决策从书面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这一部分从法律、财务和整合角度对实施购并或战略联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4.在综合考虑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就能够做出选择,或者购并,或者建立战略联盟,或者不作为。

二、战略匹配性分析

战略匹配是首要的原则[1-2],它从长期发展角度来考虑购并与战略联盟实现战略目标的可能性。根据普遍接受的定义,战略目标主要包括业务范围扩张、提升竞争能力两方面的内容,因此分析就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业务范围扩张

行业和地理是划分业务范围的两个主要维度。

1.行业随着行业相关性的降低,购并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少,当在纯粹混合购并时,往往只能投入财务资源,有时还有最高层次的管理。但战略联盟的情况大不相同,它必须建立在联盟各方提供稀缺的、独特的“互补性”资源的基础上,显然,随着行业相关性的降低,所能提供资源的互补性越差,建立战略联盟的可能性越小。

因此,只有在行业相关性很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建立战略联盟,而购并则可以适应不同相关性的行业扩张,从横向购并、纵向购并一直到纯粹混合购并。

2.地理这里的地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文化、经济体制、社会制度的内涵,它的基本属性包括:同质性与可理解性。同质性指的是目标地理区域与原属地理区域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相似性。可理解性指的是两个地理区域的人们之间相互理解的程度。目前,全球化是推动同质化和相互更加理解的最大力量。

根据目标地理区域的同质性和可理解性,企业在地理意义上的扩张存在三种基本情况:

(1)如果是国内或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如欧共体,两者被选择的可能性差不多,比如海尔的扩张多采用兼并,而海信则倾向于投资控股,而且购并与战略联盟大部分发生在国内。

(2)如果涉及的两个国家或地区,虽然在文化、经济体制、社会制度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但相互比较了解,行为预期比较稳定,则购并与战略联盟都有可能被选择,如美国与欧共体之间。但较前一种情况,购并的可能性要小一点。

(3)如果涉及的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不仅各方面相差很大,而且相互缺乏理解,因此沟通和合作的成本就比较高一点,这就是跨国公司在70、80年代进入发展中市场时面临的问题。此时一般采取合资形式:跨国公司投入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而合资方投入的往往是政治关系、市场知识和渠道。随着对当地文化、经济体制、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迅速积累,跨国公司可能会改变战略,购并的机会逐渐成熟。

综合考虑行业、地理对选择购并与战略联盟的影响,可以用图2表示。

附图{图}

(二)提升竞争能力

从提升竞争能力的角度来说,购并与战略联盟的原理是类似的,即通过控制外部独特的战略资源,加强企业的关键活动或者扩展价值链以增强竞争力。此时,主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1.决策考虑的时间跨度是中短期,还是长期由于操作复杂、交易成本高以及股权约束的特点,购并比战略联盟更注重长期的利益,希望通过获得目标企业的独特资源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动力。而战略联盟中有很多属于机会性的战略联盟,比如联合投标、某一新产品的联合开发等。长期维持的战略联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能够有新的共同使命或项目注盟,另一种则是通过少量参股着眼于长期合作,很可能走向购并,比如福特与马自达、通用与菲亚特。

2.资源的重要性如果目标资源对于提升竞争能力有极重要的意义,往往也对竞争对手很有吸引力,如果能够将其购并,则无疑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近半年来如火如荼的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竞价收购大宇汽车,就是因为他们都意识到了亚洲市场对未来竞争地位的重要性。此时购并与战略联盟的差别主要是可能性,如果可能,尽量购并,如果不太可能,则尽量建立战略联盟,当然也要考虑风险—收益的表现。如果目标资源不是特别重要,则购并与战略联盟的差别主要在于风险—收益的表现。也就是说,随着目标资源的重要性的不同,下面的分析流程侧重不同。

3.资源位势如何资源位势可用两个指标来描述:可分割性与共享性。可分割性指的是目标资源/能力在目标企业中的独立性,受业务地位、组织结构等影响,决定了单独得到它的可能性。共享性指的是目标资源/能力能够被内部或外部同时使用的能力,受资源/能力的存在形式、业务量差异的影响,它决定了企业间合作的可能性。

资源位势的可分割性、共享性的不同组合,为购并与战略联盟提供的空间不同,如图3所示。当可分割性与共享性都比较高,可以对其购并,比如诺基亚购买了高通公司的掌握移动通讯标准的一个部门,或寻求建立战略联盟也可以。当可分割性高而共享能力比较弱的时候,也许只能通过购并。当可分割性较低而共享性较高时,则可以在友好的基础上建立战略联盟,或者将对方整个企业买下,包括不需要的资源,成本要高一些。在共享性和可分割性都比较低的时候,可以购并整个目标企业,或者在对方实力较差的时候,以对方的全部或大部分资源入股建立合资企业,跨国公司进入开放中的市场时大多采用这种形式。

附图{图}

三、风险—收益分析

相对来说,购并比战略联盟的风险要更大一些,HARBISON和PEKAR[3]对过去15年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实施战略联盟成功率比较高的可以达到90%,低的也可以达到37%,这比购并要好得多。但是更重要的是风险与收益的比较,而不仅仅着眼于风险。

虽然购并与战略联盟的具体风险有很大不同,但是类型差不多。就风险来说,主要包括误选目标风险、财务风险和整合或管理风险。而收益则包括市场能力、流程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还有财务收益,前三个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利润源泉,最终由财务收益体现出来。

(一)风险

1.误选目标风险麦肯锡公司将它列为导致购并失败的四个主要因素之一。购并中误选目标风险主要来源于:(1)不恰当的标准或者标准贯彻不坚决;(2)关于目标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的不充分甚至虚假的信息;(3)对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洞察能力不足。误选目标也是导致战略联盟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它主要是由下列因素造成的:①不恰当的标准;②对联盟伙伴的能力估计过高;③合作意愿判断失误。

2.财务风险对购并来说,引起财务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1)资本市场上的公开竞价。它导致溢价大幅度提高,可能使购并企业提前支付了超过未来收益的价格;(2)现金交易或现金选择。尽管换股可以避免现金流,但是为了增加对目标企业股东的吸引力,往往会提供现金选择,这会对购并后企业的财务产生巨大压力;(3)法律引起的财务陷阱也非常多[4],主要包括虚构的交易合同、不恰当的担保以及隐瞒债务。在1989年,英国的费伦提公司收购国际信号和控制公司后却发现,该公司的账本中包含了价值高达2亿英镑子虚乌有的销售合同和转包合同,最终导致费伦提公司在1993年被迫进入财务清算;(4)整合失败导致内部重组,或者被购并企业的再度出售、剥离,不仅产生无法收回的大量沉淀成本,甚至把整个企业拖入财务困境。

战略联盟的主要财务风险在于联盟目标未能实现造成的财务损失,比如前期投入的损失、债务问题,尤其在投资额及风险都很高的高新技术领域的联盟中最为突出。

3.整合风险购并后的整合非常关键,只有整合效果使企业收益超过支付给目标企业股东的溢价一定比例,购并才能说是成功。整合所面临的风险包括:(1)关键管理、技术人才的流失,尤其目标资源和能力蕴藏在他们大脑里的时候损失最大;(2)人心不稳,生产效率下降;(3)业务没有按预期的融合在一起。

当战略联盟以一个实体的形式存在时,比如合资企业,就存在一个整合的问题,此时面临的问题就与购并整合的情况类似,但也有些不同,这些风险包括:(1)文化差异及不理解导致工作中的冲突以及低效率;(2)关键的知识和技能被对方学会,而自己学到的比对方要少。如果以非产权合作,则更多地通过双方中高层的协调,或者建立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协调。

(二)收益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购并或战略联盟获得的收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财务性收益,包括市场能力、流程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但它们是未来财务收益的源泉;另一类就是财务收益,它可能表现在股价的升高、销售额、销售利润率的增加上。

1.市场能力的提升市场能力包含吸引和留住顾客两方面内容,为公司塑造一个坚实的顾客基础。在这方面,购并主要考虑两点:一是加强营销能力,包括对某一细分市场的知识及销售渠道;另一个是丰富产品系列,为顾客提供更多选择。日产和雷诺的合并则是综合考虑了这两方面。在第一点上,战略联盟与购并比较类似,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联合销售,共享双方的销售渠道。对于丰富顾客的选择,战略联盟强调的是新产品的开发,特别是意义重大的新产品,而不仅仅是获得已有的产品。

2.流程能力的提升流程能力是通过供应链的建设、管理与创新来实现的,不仅包括内部经营价值链的不断改良和创新,还要统筹协调与供应商、中间商的经营程序,保障整个通路对顾客需求的快速而协调地反应。内部的研发、生产以及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都是购并与战略联盟所希望加强的环节。

3.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能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企业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而且学习能力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的。在这个方面,购并与战略联盟有着较大的不同:购并将学习的机会内部化,并通过内部组织化的流程推定学习;战略联盟则是联盟伙伴之间的互相学习,当然学习是有限度的,一般应是对等的,否则难以维持。

4.财务收益这里的财务收益是指直接由购并或战略联盟带来的财务好处。

对购并来说,财务收益的表现方式主要有:(1)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经常通过市值的升降来表示。(2)成本的削减,这主要是通过裁撤员工、重合的机构等达到的。(3)自购并之后的若干个财政年度内,销售额、销售利润率的增加使税前利润的增加。战略联盟的财务收益的表现形式类似:(1)资本市场上的超常收益(VCRs);(2)在联合销售、专利许可之类的战略联盟中,销售额、销售利润率、特许经营的增加使税前利润的增加;(3)由联合生产引起的成本降低。

四、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影响选择购并或战略联盟的重要方面,可行性是两者从规划到实现的重要步骤。可行性分析的角度包括法律、财务、整合可行性。

事实上在具体操作中,财务与整合可行性与前面的风险分析中关于财务和整合的风险分析相比只是换了一个角度而已,只要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公司是否有能力应对、降低或者化解这些风险就可以了,过程尽量细化和符合实际情况,这就完成了财务和整合可行性的分析。

在法律条文多如牛毛的今天,如何规避和利用其中的规则很重要。购并受反托拉斯法监管,但是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反托拉斯法所依赖的衡量标准正在发生变化,已经由原来的着眼于国内的行业结构指数转变为面向全球的视野,而这正是80年代以来购并浪潮的重要动力。比如波音、麦道的合并在以前是不可能得到批准的。

在一般情况下,建立战略联盟受到的约束要少一些,除了两种情况:(1)大规模的实体化联盟,比如合资企业。在1987年通用—丰田建立的一个合资企业就受到了克莱斯勒援引反垄断法的诉讼;(2)建立跨国联盟时,往往受到东道国在行业禁入、股权份额限制等约束条件。当然,目前的趋势是更加开放,日本金融界的国际化购并浪潮充分地显示了这一点。

五、小结

本文建立了一个从主动企业角度出发的路径决策模型,它帮助企业决策者系统性地分析这个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流程。应该说,这是一个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模型,在实践中,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不同情况、外在环境、目标企业的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但毫无疑问,充分而恰当地利用本文的路径决策模型,能够为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威斯通,郑光.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萨德沙那姆.兼并与收购[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篇5

个人简历模板:律师个人基本信息姓名 性别 年龄 毕业学校

专业 学历 联系方式

求职意向:银行、企业法务、优质律师事务所

教育状况:2006-至今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国际经济法方向,攻读硕士研究生

2002-2006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2003-2006四川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文学学士

资格证书:法律:法律职业资格证,于2007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计算机: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

外语:公共外语六级(CET-6)

四川外语学院专业外语四级TEM-4,且在法律英语方面较有优势。

学术活动:2006年在《中国经法论丛》“论外资并购在华的法律规则”

2007年在《政法研究》“论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

2008论文“国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评为2008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优秀论文

社会活动:2003-2006大学期间,担任三年文艺班长职务

2002-2003大一到大二,担任院刊物《法府青年》编辑

多次参加义务团体组织,曾任校“红岩义务讲解队”队员

2006-2009研究生期间,担任班级的文艺委员

批注:社会获得应该与社会实践合并。

奖励:2004-2005年被评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优秀班干部”

2005年因积极参加团内各类活动评为“校优秀团员”

2006年评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06届优秀毕业生”

2007年评为研究生部“优秀班干部”

2005年获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大型文艺晚会表演三等奖

04-05获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文艺活动三等奖学金”

03-04,06-07获得综合测评“三等奖学金”

2002获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迎新晚会”表演一等奖

2003获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迎新晚会表演一等奖

2003年获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健美操大赛”中一等奖

2005年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英语话剧比赛二等奖

批注:奖励应该整理成几个简单项目,现在给人感觉太多,有些不重要的也不必列出来,简历的原则就是简洁,这样繁杂的奖项罗列未必会加分。

社会实践:2008年4月—9月在校外兼职中天司法考试学校的老师,同时担任考研机构的考研辅导员,协助学校完善对学生的管理,帮助同学完善学习计划,解答难题,对同学进行考前的心理辅导。

批注:社会实践是应届生的最被HR关注的经历,应该详细,突出个人与求职目标想匹配的特质。

爱好:跳舞,旅游,舞蹈给了我激情,旅游给予我活力。

性格品质:热情,具有亲和力,善于于交际与沟通是我给人的第一印象。踏实,严谨,耐心,投入是我对工作的态度。积极向上,热爱生活,乐观勇敢是我的生活指南。积极向上,乐观勤奋,热爱生活是我对生活的追求。喜爱参加集体活动,并且能够很好地和团队成员进行合作,共同进步。同时,担任班干部培养了我的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

篇6

论文首先论及了个人独资企业及投资人的基本概念,其次对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资格、投资人申报的出资、限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具体设想。

关键词:个人独资企业 投资人 资格 出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家以及社会最为关注的是公司的组织形式,因为它们是国家经济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却很少有政策上的扶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个人独资企业太为古老和原始,没有雄厚的资金资本,也没有相对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章程,产业也相对比较分散。但是在民间资本的运作下,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它仍然绽放着自己的魅力并充分发挥着自己独有的优势。

比如,个人独资企业由个人投资,设立较为容易;规模相对较小,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个人独资企业由个人经营,效率更高,能大范围的吸收劳动力,扩大就业。同时,个人独资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也是相当大的,它有利于扩大社会投资,有利于适应产品、服务创新的需要。

个人独资企业的优势显而易见,尽管如此,从我国设立这种企业形式开始到现在,始终存在不少的问题,其投资人问题更值得商榷。其中,包含投资人的资格问题,出资以及投资人的法律责任,鉴于此,本文拟对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进行粗浅研究。

一、个人独资企业及其投资人的概念

从世界各国的法律来看,对于个人独资企业都没有专门的立法来进行规范,而几乎都是同是通过《商法典》予以规定。例如在德国,独资企业就是商法意义上的商人,一般被称为个体商人或个人企业,由商法予以调整;再如和德国法律相似的大陆法系国家法国也是由商法加以规范的。依《法国商法典》的规定,一个自然人,以其个人名义,为了个人利益从事商事活动并以此为经常性职业的,完成商业登记即获得商人资格。而我国是第一个对个人独资企业进行立法的国家,制定了专门的《个人独资企业法》,对在社会和市场上出现的具体商行为进行调整。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第2条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其典型特征是个人出资、个人经营、个人自负盈亏和自担风险。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是指以其财产投资设立独资企业的自然人。投资人只能是一个自然人,而不能是其他组织、法人。

个人独资企业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和共同发展的产物,我国个人独资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二、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资格

1.个人独资企业的要求

投资人主体的单一性是个人独资企业最为基本的要求,其投资人只能是一个人而且必须是自然人。如果投资人为两人以上就可会形成法律规定的其他的组织形式例如合伙或者公司;如果投资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实质也是多人投资不成立法律意义上的独资。我国法律对于“一个人”的理解是以“限定的单个自然人投资”说法为基础,即仅把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限定为一个自然人。

与公司不同,个人独资企业具有投资主体的唯一性和经营主体的直接性的特点,所以我国的《个人独资企业法》没有规定企业的组织机构的内容,而是集中规定在了投资人的限制和企业设立的事务管理上。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于企业的财产享有所有权。企业在成立时的出资和经营过程中所得的收益都归投资人所有,但是同时投资人也必须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的责任。

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可以以原告的身份进行独资企业诉讼,首先,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它并没有法人企业那样完全的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也没有法人企业那样高度的独立性,它的各种权力的行使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即要在投资人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2.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限制

商事主体资格的限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职务或权利能力的限制、营业性质的限制、竞业禁止的限制、人身的限制。

关于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限制,《个人独资企业法》第16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作为投资人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这一规定表明,除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自然人以外,其余自然人均可以作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就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包括: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国家公务员。

而依据我国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有权申请开办私营企业的人包括:农村农民、城市待业人员、个体工商户;辞职、退职人员;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离休、退休和其他人员。

在笔者看来,限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事营利性的活动是必要的,国家工作人员享有法律规定的公权力而拥有相应的执法权或者是惩罚权。禁止国家拥有公权力的人渗透到了私法领域中从事商活动可以有效的避免权力的腐化,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和市场经济的正常的秩序,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受外来权力的侵害。但是对于那些非国家机关工作的在职人员呢,他们是否能够成为投资人呢?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中明确地排除了这类人而只认可城市待业人员。笔者对此持不同意见。笔者认为可以但是必须采用比较谨慎的态度和必要的限制。比如我国《公司法》第70条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经理,未经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同意,不得兼任其他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负责人。”此条规定明确表示非国家机关在职人员只要得到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部门的同意就可以担任其他经济体的负责人。当法律和行政法规有冲突时,法律的效力明显高于行政法规。所以笔者认为这是支持笔者观点的理由。

三、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出资

1.投资人申报出资的理解

《个人独资企业法》仅规定投资人有申报出资的义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一是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以出资为其存在前提。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资本来源于股东的出资,公司资本是公司全体股东的永久性投资,除非公司解散,出资不得抽回,资本由股东出资构成,股东出资总额即为公司资本总额。由此可见,公司和个人独资企业在某些出资方面具有一致性。

二是出资的数额由投资人申报,在法律上没有规定出资的最低限额,这与公司相比有明显的区别。比如: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万元,且股东应当一次性缴足出资额。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00万元。

三是投资有没有说明资金来源的义务。而其他企业资金的来源包括自有资本、战略投资人、财务投资人、信托、银行等。

四是出资的形式未作规定,允许灵活多样。而公司法列举的出资形式,包括货币出资、实物出资、知识产权出资、土地使用权出资。除了列举的四种典型的出资形式之外,我国公司实践中还存在多种出资形式,其中较为普遍的就是股权、债权、非专利技术和劳务。

2.投资人申报出资的思考

《个人独资企业法》没有规定企业的最低的注册资本,而仅仅要求出资人有申报出资的义务。那是否说投资人就可以随意申报出资呢?我国工商局的行政文件中明确规定是不可以的。《关于贯彻实施(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三条规定:“投资人申报的出资额应该与企业的生产规模相适应。按照该规定,投资人申报的出资必须与其所确定的经营范围和规模相符合,如果虚假出资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笔者对此持怀疑的态度。首先,投资人在出资成立企业时根本无法预计其后的生产规模,此时出资的数额只是建立在对企业美好的规划之上。其次,虽然有行政文件明文规定了投资人的出资必须和企业的规模相符合,但是在实践中投资人的出资行为大多具有主观的随意性并且政府也不可能触及到企业的内部对企业内部的实际规模进行评估,这规定对于保护交易相对人的利益没有任何的意义。《个人独资企业法》中明确规定出资人承担无限责任已是对交易相对人利益最好的保护。最后,这种暗中限制投资人出资的规定,也会影响投资人的创业热情。机械地要求投资人申报出资,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投资人带来一方面的压力,也带来了一些程序上的繁杂性,原本在设立上简单的个人独资企业,在出资方面加以阻挠,这样便无法顾及到整个企业的全局性,将会失去其原有的优势。

四、总结

个人独资企业是现在企业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这颗猛烈的弹药。但是我国对于《个人独资企业法》中投资人的规定仍有不少的缺陷和漏洞。而国外个人独资企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完善的法律保护制度。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努力,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优秀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切实落实各项政策、尽量给予个人独资企业平等的市场地位,促使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梁上上.个人独资企业的几个法律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李建中、贾俊玲主编.个人独资企业法与个人独资企业管理[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0;

[3]金钟德.论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的完善[D].延边大学,2007;

[4]王妍、张亚光.论我国企业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3期(总第39期),第61页;

[5]杨剑.我国一人公司治理结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6]周显志.罗曼.浅析独资型中小企业的有限责任问题;

[7]李萌.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管理委托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

[8]白化秋.个人独资企业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

[9]尹田.论非法人团体的法律地位,《现代法学》2003年第5期;

[10]庞春祥、许增建.论公司法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完善,《河北法学》2004年第9期;

[11]耿明.关于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司考,《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5期。第117页;

篇7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高层次法律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兼具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具体要求是: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敬业精神,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立志为祖国的法制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法学教学工作的能力或独立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包括律师、法官、公务员、企业法务人员和教师等)的专门技术水平。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一)基础性知识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熟悉法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合理运用法学理论分析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应熟练掌握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养成法律人的法律思维,熟练运用法律推理、解释和论证方法;应当具有撰写起诉状、答辩状、判决书、仲裁裁决书等法律文书以及相关公文的写作能力;应掌握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专业性知识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系统而牢固地掌握所在学科方向的专业知识;深入理解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能够熟练运用法学研究方法,并能围绕自己的研究领域独立从事一定的学术研究。

(三)工具性知识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熟悉各种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资料。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学术素养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热爱法学专业,形成牢固的守法观念和尊重程序的意识;具有独立的学术人格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崇尚科学精神,对法学有浓厚的兴趣;具有将一般性法学理论观点上升为系统法学理论体系的修养及能力;能够将法律思维方法和学术创新精神贯彻到各项法学研究过程中。法学硕士生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养成良好的法律职业伦理,潜心法学理论素养的积淀,学习目的和动机端正,具有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和责任感。

(二)学术道德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拥护宪法,遵守国家法律,诚实守信,培养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法学硕士生应当恪守学术规范,崇尚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修身正己,忠于真理,学风严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摒弃抄袭剽窃,切忌弄虚作假,避免粗制滥造和重复研究,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四、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一)获取知识的能力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具备运用多种科研工具获取知识以及运用外语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阅读本学科领域主流、经典、前沿的专业主文献,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具有通过法律实践、学术交流、文献检索等其他途径获取知识的良好能力;熟练掌握法学研究所需的基本研究方法。

(二)科学研究的能力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能运用法律关系、权利义务等基本原理分析法律现象,提出和解决问题;具有中国问题意识和解决中国法律问题的能力;具備自主地查阅、搜集、处理、归纳学术资料和信息的能力,能追踪学科知识前沿,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具备撰写和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具备初步发现和辨别学术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学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对相关的法律现象和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工作实践的能力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或其他专业技术和社会服务的素质和潜力,应当具备综合应用法律专业知识判断、分析和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组织、实施实证性调查研究的能力,能与法律实务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完成基本的法律接待、法律谈判和法律咨询等实际业务。

(四)学术交流的能力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具有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能熟练运用法律专业术语进行学术交流,具备与各法律实务部门接洽、联系的技巧和能力,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学术水平。

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Post-Graduate),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硕士研究生正常毕业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以后授予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参考文献:

[1]陈立.武夷山.促进交叉学科研究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06.(1).

[2]孙国祥.张书琴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矛盾性展开与破解[J].当代法学.2009(2):147一153

[3]冀祥德.论中国法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之转型—从以培养法学硕士为主转向以法律硕士为主[J].环球法律评论.2012(5):141一151

[4]曹义孙.中国法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研究CTS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59一64

篇8

关键词:破产重整 债权人利益 重整计划

整个破产重整中,债权人的利益是被受到强制限制,债权人被立法强制妥协恰恰是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由此债权人承担很大的风险,使债权人处于非常不利的处境,故而不能不引起对如何加强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深思。

一、破产重整中债权人保护的法理基础

1.破产重整制度的立法目标

破产重整制度作为破产法基本制度之一,其立法目标必然体现立法宗旨,并且应该规定的更加明确。

首先,拯救企业。破产重整主要是以拯救企业为主要目标,基于社会效益的考虑,拯救一个企业往往要比重新开创再发展要有效益的多。破产清算虽简单,但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也就是为何要重整企业,让企业再生。然而如何实现拯救企业的目标,这才是重整问题的关键,其内容是建立被重整债务人的营业保护机制、维持债务人营业并进行拯救,可概括为三个基本概念:营业授权、自动停止、充分保护。

其次,平衡且最大化实现各方面的利益。破产程序最初是作为一个集体破产过程,债权人通过这个程序清算债务人的资产并进行分配,使债权得以偿付,令他们之间的分配尽可能公平。[]破产法立法目标的演进呈现出“债权人本位——债权人与债务人利益平衡——社会利益与债权人债务人利益并重”这样的一个“滚雪球”式的发展历程。通过促进债务人的复兴来避免因债务人的破产而导致的诸如企业解体、资源浪费、有形和无形资产流失、雇员失业、投资者投资丧失、社会经济衰退等消极影响,尽量避免或减少给社会带来难以承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维护与债务人兴衰密切相关的社会利益。这些都体现了各方面利益并重的目标,更甚的是要在各方利益平衡的前提下,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2.破产重整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

首先,债权人承担巨大风险。重整对于债务人来说是没有风险、有利可图的,如果重整成功,那就意味这重整企业得以重生,最为显眼的是其摆脱了债务,不再是重整之前那等债务缠身、被债务拖垮的惨象;如果不成功,那至多也就同清算一样,无不利影响,甚至为债务人争取了喘息时间。然而对于债权人来说,如果不成功,那就意味着会遭受比清算时更为严重的损失,甚至可能颗粒无收,这是何等惨象。相比较之下,重整中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谓之“巨大”实不为过。

其次,债权人权利受限。重整中债权人往往要作出很大的让步,权利也就意味着限制。最为明显是体现在重整计划的具体操作内容当中,如,重整计划可以规定削减任何种类的债权而不论其是否有担保;可以规定某组债权人只能得到一定比例的清偿或者得不到任何清偿。还有就是重整计划批准当中的强制批准制度,其对债权人权利限制更加明显。

二、破产重整中债权人保护的立法比较

我国破产法中已对债权人利益提供了一些保护机制。债权人主要通过债权人会议行使自己的权利,除此之外,对债权人进行保护的机制主要有:赋予债权人破产重整申请主体资格,债权人对重整计划进行表决,法院通过一定审查程序对重整计划进行批准,管理人对破产重整计划执行进行监督。然而通过与外国立法在重整范围、重整原因、破产重整计划的制定、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这些方面对于债权人利益还是不能提供十分充分的保护。

1.重整范围

就现有的各国立法来看,美法两国是典型的“自由主义”,比如美国的个人债务人、合伙、公司以及任何非公司的实体,都可以提出整顿申请,这几乎包括了任何类型的债务人。这样做可以大力支持各种实体进行破产重整。

与此相对的就是日本和英国的对破产重整范围进行了限制,英国限于公司可以提起破产重整,日本限定为仅股份公司才可以提出重整申请。如此有利于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对于其他一些实体可能其破产重整的成功率会比较低,而破产重整对于债权人来说是存有极大的风险,若失败,则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相反地,像公司、股份公司这样的实体,其重整的成功率就比较高,那就更有利于对债权人的保护。

我国对破产重整范围的规定均不与上述立法体例苟同,《企业破产法》第2条规定,只要是企业法人,在发生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就可以申请重整。重整是为了避免因大中企业破产制度造成工人失业及企业间连锁反应,而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的震荡和冲击,个人的破产,一般不会带来这样巨大的负面影响[]。然而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不甚完善,将重整范围定为企业法人,显得有点宽泛。

2.重整原因

重整原因是启动破产重整的必要条件,是法律规定的特别法律事实,是法院受理重整申请的根据。由于各国的基本立法目标不同,各国对于能够重整申请的原因规定不一。

英国破产法第一组第二部分“管理令”就是相当于破产重整制度,第8条规定了法院批准重整申请的依据,即不能或者有可能不能偿还其债务以及可能实现某个或多个目的,并且结合该法第123条不能偿还债务的概念,可以看出详细规定了重整申请的原因,为法院审查提供详细标准,同时对于申请破产重整的条件也并不苛刻。美国法对于重整原因的规定是以申请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债务人申请,只要债务人认为自己需要整顿并希望进行整顿,他就可以提出申请;债权人申请提出整顿申请的条件,与强制清算申请的条件一致,即基本条件是债务人已一般停止清偿到期债务,美国对重整原因的规定比较宽松。

日本法规定“陷入困境但还有重建希望”、“事业继续无显著障碍,但不能清偿届期债务”为重整原因。《台湾公司法》第282条和第288条第 1款第 7项的规定 ,将“财务困难 ,暂停营业或者有停止之虞”作为重整原因,同时将重整的希望作为重整程序的启动条件。

我国《破产法》第2条规定了破产重整的原因,即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或者有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按规定进行重整,而不问其有无重整希望。我国在这方面规定稍显粗糙,而英美日等国家的规定则可尽量避免这种现象。

3.破产重整计划的制定

在破产申请提出或批准后的120天,只有经管债务人有权提出重整计划,任何其他人均无权提出任何计划,但在特定情况下,债务人将失去制定整顿计划的专有权利。可见,在美国破产法中制定整顿计划并非债务人所独有,在一定条件下,债权人也是可以提出整顿计划,可以增加其积极性,这样对债权人的利益是更加有利的。

日本《公司更生法》规定,管财人在债权申报期截至后到法院裁定前,必须提出更生计划;更生债权人以及股东,可以在法院规定的期间内提交更生计划。按照这样的规定,使得重整计划的制定主体多样化,较为灵活,增加重整计划的可行性。

我国破产法第80条规定:“债务人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由债务人制作重整计划草案。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由管理人制作重整计划草案。”按照这样的规定,我国重整计划制定者是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其他人一概无权制定,体现了制定主体的单一性。

4.监督机制

在重整期间主要是靠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使重整程序能够进行,比如说重整计划执行期间需要破产管理人对债务人进行必要的监督。但是各国立法对监督机制的规定是有所差异的。

美国重整制度中债务人是拥有最多权限的,但是由法院进行监督和控制:如果债务人不适合掌握经营权的,法院会任命托管人取代债务人,不适合继续掌握经营权的情形指如债务人存在诈欺或类似不当行为、严重缺乏重整债务人业务能力等行为。[]法院还可以任命监察员。日本再生法中,其监督机制的设置是相当灵活的:首先,债务人可能不受到任何限制;第二,如果法院认为必要,可以亲自通过许可债务人行为的方式监督再生债务人,而不设立任何监督机关;第三,如果有利害关系人申请,或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可以选出监督委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债权人的集体或个人可以随时监督再生债务人,及时向法院申请采取必要的措施。我国的破产法中规定我国破产法的监督主体是破产管理人,在破产重整中主要是靠其履行监督职能,可见美日两国的监督机制比较细化、灵活,监督主体多元。

三、破产重整中债权人保护的制度完善

通过文将我国破产重整制度与外国进行立法比较,我国在对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是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国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1.完善重整程序的启动机制

就重整程序的启动机制来说,关键问题是如何让有重整必要和重整可能的债务人进行重整程序,同时排除无望的债务人,这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为重要、最具意义的关口。只有在开始时严加把守,那才不会使债权人冒着巨大风险,打击其进行重整的信心。

首先,在重整范围方面,要限制为公司。重整制度相较于其他破产方式,更加注重对社会利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在现今的社会大生产中,公司占据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大部分,其破产倒闭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影响社会稳定。除此之外,公司属于规模经济,尽管处于困境中,仍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有助于实现企业复兴,极大促成破产重整成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各方的重整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明确重整申请的标准。在现今市场经济还不是十分完善的中国,应该借鉴英国做法,应该明确规定债务人必须具备有重整希望,对其重整成功率进行专业性评估,或许这样做较为繁琐,但是对于重整程序的第一关口,这么做是完全必要的。如果以开始在法院审整原因时没有审核其有无重整希望而交由债权人会议核定,这中间是有很长的时间跨度,若是最后债权人表决通过,重整得以顺利进行,其无可厚非,若是未通过而转入破产清算程序,这中间的财产损失将由债权人承担,这显失公正。

2.增加重整计划的制定主体

我国的重整计划制定主体只有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其他人是没有资格的,这对于债权人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应该学习美、日等国的做法,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债务人或者管理人无法提出重整计划方案的时候,债权人、投资人也可以提出重整计划方案,交与债权人会议进行表决。如此既可以促使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及时提出方案,也可以提高其他人对重整程序的积极性,共同致力于拯救企业的过程,从而把重整制度所带来的弊端控制在最小限度。

3.完善监督制度

监督在破产重整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然而我国监督主体过于单一,有必要对监督制度进行完善。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的做法,增加债权人这一监督主体,让债权人能够直接参与监督;对不同的情形的,灵活适用监督机制。在重整计划执行过程中,可以赋予债权人会议可以派员同管理人一同对债务人的破产重整计划执行行为进行监督。如果债权人不愿意自行参与监督,可以在管理人之外设置重整监督人——对管理人的重整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但自身又受法院监督。重整监督人由法院从对公司业务具有专门知识及经验、并无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或法官中选任。[]这样做就更有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同时也不会对债务人的执行行为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Richard E. Mendales, Intensive care for the Public Corporation: Securities Law,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Reorganization Process, Marquette Law Review, 2008(Summer).

[2]王娜.公司重整制度中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3]康伟.论破产重整制度的立法目的及其实现基础,河南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4]潘琪.《美国破产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0~191页; 第208页

[5]唐旭.破产重整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研究.广东法学,2003年第3期

[6]丁昌业.《英国破产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第107~108页

[7]彭晓娟,朱远超.对破产重整程序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思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8]程屹.重整制度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论日本民事再生法中债权人保护机制及其对我国重整立法的启示.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9]汪世虎.重整计划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法学,2007年第1期

篇9

王海 长春理工大2013届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研究生

侯德斌 长春理工大法学院讲师

摘要:当前,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开发以及商品房交易的不断增加,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也越来越多,本文旨在厘清商品房买

卖合同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对其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商品房;买卖合同;生效要件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概念和性质

商品房买卖合同,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尚未建成或已竣工

的房屋向社会销售并转移房屋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

的合同商品房买卖合同分为预售合同和现售合同两种形式,普遍

认为区分预售和现售的标准是商品房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

订合同时合同的标的物即商品房是否已经竣工并且经过有资质

的法定建筑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验收合格。目前,学界对于商品房

现售合同的性质已没有争议,但对于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性质还存

在很多不一致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第一种观点认为,商品房预售合同是委建合同,根据此种观

点,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性质实际上属于加工承揽合同,加工承揽

是指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

行为的合同。即在商品房预售时,实际上买受人被看成是委托人,

出卖人(房地产开发企业)被看成是受托人,购房款被看成是委

托人支付给受托人的报酬。买受人委托房地产开发企业帮助其完

成商品房的建造,在受托人(房地产开发企业)交付其完工产品

即商品房已完工并经有关机构验收合格后,由出卖人支付其一定

的工作报酬。但是,笔者认为,将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性质界定为

承揽合同还值得商榷。虽然加工承揽行为与买卖这种转移标的物

的所有权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容易混淆,尤其是定作人提供原材

料的情况下。但是一般情况下还是很好区分的。况且,在商品房

的预售过程中,预购人通常不会提供商品房的建造材料,更不会

像承揽合同中那样由定作人提供图纸,建设方案等。预购人只关

心商品房是否能够按期交付。至于由谁设计、由谁施工、以及监

管,预购人并不在意。且商品房的竣工验收是由法定的机构来完

成,并不是由所谓的定作人房地产开发企业来完成,所以笔者认

为商品房的预售合同不是加工承揽合同。即不是委建合同。

第二种观点认为商品房预售合同是期货合同,此观点认为商品

房预售的性质是“房屋的期货交易”,从而区别于成品房的买卖。

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标的物是尚未建造完成的房屋,其交付时间

一般都很长,这与期货的交易类似。但是我们仍不能将商品房的交

易视同为期货的交易,因为在期货交易过程中,大部分的市场参与

者的主要目的是转移价格风险或赚取风险利润,而不是追求实物或

金融证券的交割。且在期货交易中,标的物的价格在交易期限到来

之前是不确定的,只有在期限来临之际,标的物公开成交之时其价

格才能最终确定。但是在商品房预售过程中,虽然作为标的物的商

品房尚未建成,但是,商品房的质量、数量、面积、价格和交付时

间均已在预售合同中明确载明。此外、根据国际交易惯例及我国实

践中的期货交易实务,一般情况下,不动产也不是期货交易的标的。

加之商品房预购人的目的是获取房屋,而不是将商品房作为套期保

值或者增值的工具。因此,不能将商品房的预售等同于期货交易,

也不能商品房预售合同看成是期货合同。

第三种观点认为商品房预售合同是远期交货的买卖合同。此

种观点认为,在商品房的预售过程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即预售方

从土地的开发投资到房屋的建造再到房屋的竣工交付,通常都需

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在签订商品房预购合同时,预购方一般需要

先支付部分定金或者是部分的购房款,但预售房即房地产开发企

业并不立即交付房屋,而是在约定的将来某个确定的日期交付,

所以,商品房的预售属于一种远期交付标的物的买卖行为。商品

房的预售合同也就是一种远期交付标的物的买卖的买卖合同。其

在成立条件,合同的生效、变更、履行、以及责任承担方面与买

卖合同并无区别。只是标的物的交付时间不同而已。

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即认为商品房预售合同是一种远期交

付标的物的买卖合同。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特征

商品房买卖合同由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其开发建设的商品

房的一种房屋买卖合同,其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主体一方确定,出卖人仅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商品

房预售合同中,其中一方当事人是特定的,即房地产开发企业。

所谓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指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房地产开发和

经营的企业。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当有房地产楼盘开盘销售时,

买受人大部分接触的都是营销商而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需要指

出的是,这些营销商并没有商品房的出卖人主体资格,他们只是

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代销或者包销,然后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

约定支付其一定的报酬。无论是报销还是代销,营销商都是以房

地产开发企业的名义进行销售行为,而不能成为商品房买卖合同

的出卖人。其本身不具备商品房出卖人的主体资格。

第二、标的物具有的多样性。在传统民法领域,不动产买卖

主要以转移不动产所有权为目的,其标的物主要是不动产的所有

权。但在我国,由于我国土地所有权属国家所有,因此,在商品

房买卖合同中,其标的物主要是商品房及其所附着的土地使用权

而非所有权。此外,还包括建筑物所在小区的公用设施的共有权

以及基于共有权而产生的管理权。

第三、合同具有较强的行政干预性。所谓行政干预性,是指

行政机关运用法规、经济、政策等手段,对有关国家事务的运行

状态和关系进行强行的干预以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国家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由于一般的商品房

买卖合同涉及的标的物特殊,且涉及金额巨大,对国计民生和社

会的稳定影响较大,因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和地区对于商品房

的买卖这一领域都规定了较为严格的行政法律法规。如许可制

度、登记制度、公示制度等。以确保交易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保障当事人双方的经济利益。

三、商品房买卖合同成立要件

商品房买卖合同作为合同的一种,其与一般合同的成立要件

并无太多区别,其成立要件如下:

第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出卖人必须是取得房地产开发资格

的法人组织,即房地产开发商或房地产开发企业。且房地产开发

商或企业应当拥有所出售商品房的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并且经

申请获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有关许可。没有取得《商品房

预售许可证》的,不得进行商品房销售。

第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

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所订立的商品房

买卖合同不能成立。且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当事人内心

的效果意思必须与其表意行为保持一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

必须是出自双方当事人共同的意愿。

第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或禁止

性规定。首先,商品房买卖合同在内容上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不得违反法律的强行性或禁止性规定。其次,商品房买卖合同在

形式上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最后,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还应当

按照法律的规定到相关单位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和土地使用

权变更登记。

四、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商品房现售合同的生效条件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生效条件分为两类:一类是商品房现售合

同的生效要件;另一类是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生效要件。

商品房现售合同的生效要件如下;

首先、房地产开发商必须是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和

房地产开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

其次、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取得土地使用的批文或者土地使

用权证,并取得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

再次、作为标的物的商品房已竣工并经有关单位验收合格。

最后、买受人和房地产开发商已经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

且双方的合同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二)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生效条件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生效要件除了需要具备现售合同生效需

要的一般要件外,还需要以下特殊条件:

第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已经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第二、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并已经支

付了全部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取得规划

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总之,随着房地产企业的不断发展,买房群体不断增多,商

品房买卖合同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有必要对其就行深入的探

讨、研究。

参考文献:

[1]曾兴隆.《民法债权总论》.台北三民书局,1999年版.

[2]吴永宏.《房地产法理论与实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3]刘武元.《房地产交易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

年版.

[4]祝铭山主编. 《典型案例与法律适用一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5]许海峰.《商品房欺诈陷阱与防范》.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年版.

[6]关淑芳.《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社,2008年版.

[7]邢建东,陈敏,李冠辉. 《商品房买卖法律适用与疑难解释》.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版.

[8]高富平主编.《民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9年

版.

[9]王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读》.中国法制出

版社,2010年版.

[10]肖彦金.《预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11]俞意.《房屋买卖预约合同法律效力研究》.华东政法大学

2013年硕士论文.

作者简介:

王海,长春理工大2013届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研究生,学号

篇10

关键词:营业执照 商事权利能力 商事行为能力

公司在存在有违法经营、虚假注册等违法行为时,往往被吊销营业执照。此时,在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而未清算前法人的主体资格是丧失还是受限?这在我国相关的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极大矛盾。

一、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主体资格问题

当前,关于吊销营业执照主体资格的争论,我国学者主要从传统民法理论角度出发,分为以下几种学说:第一,企业终止说。这一观点认为一旦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随即消灭,当企业为法人时,其法人人格随即终止,当企业为非法人时,其企业主体则不再为法律所承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此问题所作的一系列批复均采用了此种观点。

第二,企业解散说。企业解散说即主张吊销营业执照仅仅引发商主体的解散,属于行政解散公司的方式之一,任何一个由此被宣告解散的商主体,无论是法人还是非法人企业,其主体资格并不随即终止或者消灭,丧失的只是开展新的经营活动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在清算程序未完成之前,法人的主体资格依然存在。

二、商事能力制度引入的必然

1.企业终止说的检讨

企业终止说的不足之处比较明显。首先,从法律规定来看,企业法人的设立和终止,是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登记为标志。而吊销营业执照中的“吊销”并不等于“注销”,只要未注销登记,企业法人的主体资格就仍然存续。同时吊销营业执照作为一种行政处罚措施,若行政相对人不服,其又以何身份行使复议权或诉权?

其次,否认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主体资格将使企业的财产与投资者的财产混同,势必侵害债权人或投资者的权益,这在司法实践中是极其有害的。一是会成为无信企业逃避债务,规避义务的借口和手段;二是,冲击法律规定的公司有限责任和股东有限责任的法律基础。

再次,主张企业终止说的部分学者还认为清算组可以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进行诉讼。然而无论是民事法律,还是商事法律都没有确认清算组可以作为民商事主体。

2.企业解散说的检讨

该学说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由于《民法通则》并没有确认非法人企业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而我国民法学者对这个问题似乎也是有意无意的回避,故在非法人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时,其民事主体资格的存续在民事法律上是无法找到依据的。

第二,该理论既然主张企业在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未注销前仍然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同时又认为此时其民事权利能力受到限制。此理论认为民事主体资格与民事权利能力是可以分离的。但笔者认为两者是不能分离的,如果认为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受目的范围的限制,那么法人超出其经营范围所为的行为,其已无民事权利能力,就不是民事主体了。

3.商事能力的构建

如前所述,传统民法当中的民事能力理论在解释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法律地位时显得力不从心,将商法中的商事能力概念引入便成为必然。商事能力是国家公权机关依据法律所认可的,是商主体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享有的一种经营能力。商事能力制度可以解决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未注销登记前的主体资格问题。企业在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丧失的是商事行为能力,但其商主体的资格仍然存在。这就很好的解决了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企业的法律地位问题,克服了民法在这一问题上的先天缺陷。

三、商事能力对于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问题解决

1.商事能力的分类

商事能力可以进一步分为商事权利能力和商事行为能力。任何组织和个人一旦经过法律确认获得商主体资格,就具备了平等的从事商事交易的商事权利能力。至于商事行为能力,笔者认为它是指商主体在我国法律认可的范围内从事商事活动的能力。此种商事行为能力不是以意思能力为基础的,而是以章程规定及国家法律所认可的商事活动的范围为前提。商事行为能力把商事权利能力的具体化,是对商事权利能力的具体指向,决定了不同商事主体的经营范围。

2.商事权利能力和商事行为能力的表现形式――商事登记和营业执照

我国对商主体成立是实行强制登记原则,各类经营者只有经过核准注册才能取得经营资格,个人或组织依照商事法律规范进行商事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成为商主体,获得商事权利能力,即商事登记是商主体取得商事权利能力的标志。

笔者认为,由于我国商事主体从事商事活动必须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进行,而企业的营业执照就是其经营范围的体现,所以营业执照上记载的企业经营范围等事项就是企业商事行为能力范围的体现,通过公示营业执照就使相对方明晰其经营能力,从这个角度说,营业执照实际上是企业获得商事行为能力的标志。

这样的体系构建,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商事活动的过程。商事登记和营业执照分别与商事权利能力和商事行为能力对应起来。商事能力制度解决了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未注销登记前的主体资格问题。吊销营业执照则是对企业的商事行为能力的剥夺,意味着其不能再从事营业执照记载的经营范围内的商事活动,但商事主体的权利能力依然存在,它仍然可以凭借其商事权利能力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清算,参与诉讼,并以自己的财产承担责任。

参考文献:

[1]樊涛.商事能力制度初探.法学杂志,2010年第4期

[2]沙迪.商事能力制度重构.四川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