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教育培训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12:1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教育培训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教育培训经验总结

篇1

一、指导思想

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有效的治本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整治事故隐患,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防线,为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做好示范引导,推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

二、基本目标

——通过努力,使示范企业成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普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遵守安全生产法规、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良好示范,推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

——各示范单位不发生死亡安全生产事故。

——通过以点带面,切实解决“基层薄弱,基础脆弱”问题,实现基层企业安全工作有人管、有办法管、管得住、管得好,安全生产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三、示范内容

健全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立足应急防范,排查整治事故隐患。

四、加强领导

成立创建安全生产示范企业领导小组,由副县长田承毅任组长,县政府督查室主任刘廷权、县安监局局长苏鹏飞任副组长。县安监局、交通局、煤炭工业局、建委、商委、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旅游局、总工会、消防大队、交警大队、运管所、港监所、长江海事处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局内,由苏鹏飞兼任办公室主任。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年3月—4月)。各乡镇、部门召开示范工作会,积极宣传、鼓励企业参加创建活动;成立创建活动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调查摸底,确定创建企业名单,并上报县安监局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年5月—10月)。各乡镇、部门组织企业对照安全示范企业标准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监局将针对企业实际情况,通过举办讲座、召开现场会、实地参观考察、帮扶等多种形式分类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创建过程的实际困难,促进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县安监局刊物《安全生产简报》上开辟“创建安全生产示范企业专栏”,对各乡镇各部门创建活动进行追踪反馈。

篇2

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国内现存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分析,进而对其现状进行评价,从中找出其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劣势危机,借鉴了三个国内发展较好的示范园,总结其发展经验,为未来农业示范园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农业示范园;综合评价

第一章 引言

现代化农业的高水平高层次发展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现代农业示范园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形态,它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和转变,而现代农业示范园应该如何发展也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发展利用自然资源条件,融合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培养发展新型农民,把农户与经营管理部门有机的结合,将成为连接农民与市场的纽带,重新进行资源整合,提高整体的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最终达到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己经有数年头,近年来发展迅速,全国各地正积极建立一批大规模高水平的标准化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发展高产、高效、高标准的农业总体要求为目标,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现代农业示范园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带动了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成为农业示范推广的一个重要力量,发展前景广阔。现代农业示范园是一种能适应农业农村新经济形势的现代化园区,也是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对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有巨大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评价国内几大重点农业示范园,对示范园未来发展有巨大借鉴作用。

第二章 文献综述

本章主要从四个角度对现代农业示范园的相关文献进行概括叙述。

首先概念研究:杨其长(2009)认为:只有把技术与资金相互结合,集技术教育、生产、示范、特色种植品种和休闲观光旅游等方式为一体,运行产业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的新模式,并且将农民、农村和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才是现代农业示范园。蒋和平(2008)认为: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含义是指以现代农业基础工程为主,融合高科技的多功能园区。

其次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功能与类型的研究:徐胜(2010)认为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功能主要是生产加工、聚集、培训教育、研究、示范带动、扩散、保护生态和旅游观光等。裴大顺(2011)突出展现了现代农业示范园有生产、倡导绿色、教育培训、旅游观光、科技示范、龙头带动的功能。

以及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林伟坪(2009)认为,农业示范园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在于改革创新,而其中核心在于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完善企业产权和管理制度,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的完善,以产业化带动现代化的发展,建设示范园农民保障机制,促进示范园社会模式的转型,提高示范园职工的收入水平,以此带动示范园向创新型示范园转变。方丽槐(2010)认为:农业示范园的资源和优势即为土地,有效阻止违法使用示范园土地关键是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土地确权,保证土地使用的合法权益。而制约示范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投入不足,他提出不能仅仅依靠公共财政和补贴,而要突出示范园投资主体地位,研究市场运行的投入机制,提供平台以吸引多元化资金投入,提高示范园基础建设。唐英(2013)提出现代农业示范园要改善配套政策,例如建立风险保障基金和农业保险,保证自然灾害预测预防工作,共同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最后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的模式的研究:隋凤富(2011)指出了一些发展我国农业示范园准则,包括国家带头、企业参加、中介辅助、农民盈利等方式,通过这些准则的管理模式也大不相同,主要分为科研技术模式、现代农业公司模式、多方联合发展模式、经济推广发展模式以及农村联合运作模式。李清泉(2013)提出了新型院村共同建设的农业示范园形式,同时提出分析实际状况发展示范园的特色,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园区农业的看点和亮点,同时开拓示范园的服务功能,把教育培养与观光旅游等成分加入进去;并注意全区布局,在规模和产业链上加大投入力度。石雨鑫(2013)通过不同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构建的不同金融保障融资模型,找出了农村金融和农业科技创新相结合所需要的方式和所需要的金融环境,他提出只有通过保障、融资、担保等推进农村金融系统的全面升级,打造一条科技融资的“绿色通道”,就能组成一个多元的综合金融平台系统。

第三章 国内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的经验借鉴

3.1陕西省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位于杨凌市西北部,总面积8.3万亩,耕地面积占6.5万亩,道路及其他占地面积2万余亩。示范园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借鉴吸纳了国内外农业领域的高科技成果。示范园的设计规划标准始终贯穿于标注化、生态化、示范化等国际标准,建设了独具特色的“一轴、一心、八园”格局。目前,形成了以奶蔬果花菌、农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的产业,已经成为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的模板,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达到了国内一流的示范效应。这主要得益于:示范园基础设施齐全,政府对基础建设资金不断增加;示范园始终把金融服务放在首要地位,并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道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3.1.1政府对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增加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投资来源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示范园的基础设施的财政和金融支持上,一方面政府从规划开始到目前基本建成,在财政上不断加大对示范园的投入,另一方面,政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示范园内企业发展,满足其资金需求。首先,示范区管委设立了用于示范园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金来源于财政收入,并且资金完全用于扶持进入示范园企业的生产和流通。其次,鼓励专项资金的设立,对于国家的科研项目,采取优先支持的方案。最后,示范园内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农村合作社及经济组织,因生产申请的贷款都可以由示范园进行担保。如果有规模较大的项目,可以通过入股、担保、补助以及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支持。

3.1.2示范园重视金融服务

一是为了加大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园区实现“一轴八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多渠道的融资服务,示范园规定:对投资额较大的项目,由示范园出面对金融机构协调,组成银团贷款,从而为实现大规模的融资便利。二是积极为重点项目争取银行贷款,促进了示范园内以奶畜、果林、蔬菜、花卉、加工、观光旅游和优质良种为主的产业链的形成。三是示范园支持小额贷款的金融力度,积极协调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示范园内的农户做好贷款工作,从而提高了示范园职工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还通过鼓励引导通过多种形式促进示范园的推广作用。四是不断加大担保对示范园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入园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创新能力。支持示范园内发展担保互助金,鼓励企业发展信用保证业务,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五是通过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公司、产业引导基金帮助企业引进战略投资人,扶持示范园企业发展。

3.1.3着重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开展以绿色种植为主导,采用国际化标准,布局分工明确,建设现代化温室大棚,并推广滴灌、无土栽培等高科技技术,大力发展特色无公害、反季节的瓜果和蔬菜,逐步发展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有机绿色品种基地。通过种植区与养殖区的合理布局配制,同时以沼气池为纽带,实现农业生产的有机生态循环,达到农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桓台县和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始终注重生态循环农业,形成“畜―沼―棚―菜”等标准化有机产业链,实现作物品种、技术、水肥管理、采收上市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广泛推广国际、国内先进的无土栽培、滴灌和微灌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手段。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形成了我国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作物发展的示范基地。

3.2 山东省寿光现代农业示范园

山东省寿光现代农业示范园坐落在寿光市洛城街道,占地1万亩,是一处集培训、科普、种苗、示范、科技、繁育等多能功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园。每年,山东省寿光现代农业示范园都会举办蔬菜博览会,逐步成立了蔬菜研究中心,举办了蔬菜科研研讨会,逐渐掌握了世界各地的先进农业技术,并及时最新农业信息,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共享。这主要得益于:山东省寿光现代农业示范园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财政上的大力支持。

3.2.1各级政府大力扶持

寿光当地政府为示范园的建设提供了大力支持,并从用地、用电、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优惠政策,各级财政扶持资金投入8.3亿元,占总投资的60.12%。其中中央投入15亿元财政资金,对科技、科研等项目进行了大力扶持;另外,中央财政在项目方面也给予扶持,科技、科研项目投入约1500万元,寿光市财政投资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科研科技项目的人才引进等;大型企业集团、龙头企业也在其中残月,出资参与示范园建设;科研单位、专业院校等也参与其建设,从中拿到了应有的股份,也为示范园提供了科学技术的有力保障。寿光市政府对寿光示范园提供了很多便利,例如:优惠的信贷扶持政策,这样更多的企业会入园发展,对于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提供了保障。对于示范园内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按条件给予贴息贷款,并鼓励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带动示范园的长久化发展。

3.2.2重视示范园的发展规划

做好规划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的基础,首先准确定位:寿光农业示范园围绕绿色农业这一总体目标定位,功能定位是集科研、引进、生态、旅游、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综合型绿色生态园模式。不仅可满足城市市民旅游休闲所需,又可以充分利用寿光蔬菜的产业优势,带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其次是高起点规划示范园的建设,向全国发出竞标申请,把产业规划当成重中之重,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立足于示范园长远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反复推敲论证,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效合一;最后,突出特色,寿光是国内知名的蔬菜集散地、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示范园紧紧把蔬菜作为主题,利用蔬菜产业优势,打造蔬菜品牌,全方位展立体化发展蔬菜品种以及种植技术,大力发展以蔬菜为主题的特色农业。

3.3浙江省长岗示范园

浙江省长岗示范园主要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把国内外市场作为主要市场,将现代农业与生态循环农业相融合,提高标准化生产与科技技术含量,迅速形成了高效的经营管理格局,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长岗示范园始终坚持用科技带动农业的模式,实行品牌化发展,这种模式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收入为目标,统一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1用科技带动农业

长岗现代农业示范园特色的种植产品就是蓝莓,大力发展主流的特色农业,建设蓝莓种植展示区、科研区,便于集中示范蓝莓种植技术,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农业合作,这样可以提高长岗示范园种植产品的农业附加值,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指导,现场调配蓝莓饮料,委托加工后打入市场试销。为了扩大技术辐射层面,示范园专门为农户制定了配套的方案,配备专业科技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不仅提高了示范园及周边地区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达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为止,长岗现代农业示范园先后举办技术培训30余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等1000余人,发放技术材料4000余册,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户种植蓝莓的能力。

3.3.2实行品牌化生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乎品牌效应,所以品牌也是带动示范园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长岗现代农业示范园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首先,按标准操作加工农业产品,积极申请国家及相关部门的认证证书,是老百姓放心安心,现己获得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蓝莓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其次,大力开展自主创建品牌的工作,向工商局申请并注册商标,获取食品安全认证证书;最后,通过各种形式各个方面宣传长岗农业示范园,例如:举办蓝莓采摘节、举行蓝莓采摘仪式、蓝莓文化艺术展示、蓝莓鲜果采摘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长岗现代农业示范园的知名度。

3.4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的经验总结

通过三个典型现代农业示范园的经验借鉴,分别是陕西省杨凌农业示范园,其主要做法是大力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循环农业;重视示范园内部的金融服务,开通各种有利于示范园的金融政策,降低贷款标准;政府支持对示范园的基础建设,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山东省寿光现代农业示范园,主要做法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靠科技技术转化成果,依托科研机构;各级政府给予大力的支持,不仅有政策上的支持,更有资金上的帮助;重视示范园初期及后期的规划性发展。浙江省长岗现代农业示范园,其主要做法是利用区情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农业、采取措施提高示范能力、实行品牌化生产等,已经形成集生产、科研、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多产业高效农业发展模式。本文选取的这三个示范园有一些共同的做法,同时每个示范区都有值得借鉴学习的独特优势,通过总结发现成功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在发展现代农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总结起来归结为利用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品牌效应;支持并鼓励科技人才的发展,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因此我国现代农业示范园,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成功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有利于示范园的长久发展。(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其长.中国设施农业研究现状及发展战略[D].中国农业大学,2009.

[2] 徐胜.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及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

[3] 裴大顺.浅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功能[J].农业科技通讯,2011,05:23-24.

[4] 林伟坪.创新―现代示范农场建设的灵魂[J].中国农垦,2009,12:5-7.

篇3

[关键词]韩国 农业多功能性 建设经验 借鉴

[中图分类号]1733/37;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g0―7326(2009)03―0077―05

农业的多功能性就是指农业除了满足人和牲畜所需要的食物和纤维这一基本功能以外,还具有满足其他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农业功能的多元化逐渐成为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关注的重要问题。韩国是世界上较早重视农业多功能性研究与建设的国家之一,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有关经验对我国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韩国农业多功能性研究与实践及政策支持

韩国农业多功能性研究与实践工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已对农业多功能性研究形成了一套理论方法和评价体系。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韩国政府对农业多功能性建设采取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和具体措施,保证了此项活动全面有序的开展。

(一)韩国较早地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概念和建设理念。韩国政府认为农业生产应当具有保证食物安全与农村的生存、保持水土、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等多种功能,而且所有的这些功能均符合WTO“农业协议”中提出的“非贸易关注”概念,也可以称之为“非食物功能”。韩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农业的多功能性概念的提出,有利于人们对农业这一传统产业进行重新和全面评价,进而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制定符合时代形势发展要求的农业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农业的非食物或非经济功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其带来的利益,它一般不是农业生产的直接目标,往往得不到农业生产者的关心和投入,政府对农业进行干预和政策支持是必要的。韩国政府通过采取农村公共投资、技术支持、优惠贷款、农业补贴和市场保护等一系列倾斜政策来维持国内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引起了国际的普遍关注。

(二)韩国关于农业多功能性建设的内容十分广泛。韩国认为农业的多功能性应当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形成自然风景、保护土地和自然环境、增强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生存能力等。韩国许多专家认为农业除了提供农产品以外,还存在保护粮食安全、防洪、蓄水、净化环境、乡村休闲、保护历史文化等许多社会与生态功能。由于韩国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较快,占用的耕地较多,1980-2000年可耕地面积从219.6万公顷减少到188.9万公顷。减少了13%,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到0.04公顷,减少了31%。耕地面积的减少造成了粮食自给率大幅度下降,国家粮食储备严重不足,国民的食物保障能力十分有限。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农村的生存与发展功能,韩国政府早已意识到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尽快建立强大而稳定的国内粮食生产系统。同时,韩国农村分布着不少民族文化景观和山水自然景观,是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的好去处,农业在保护地面景观与传统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旅游和民俗文化事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韩国是重要的稻米生产和消费国家,因而十分重视稻田的防洪价值,认为稻田可以保持大量水分,降低了洪水和山崩的风险。

(三)韩国农业的多功能性建设是“新村运动”的延续和拓展。韩国农业的多功能性实践共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20世纪70-80年代韩国进行的所谓“新村运动”可以看作是农业的多功能性建设的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展的全方位农业多功能性研究和实践,则是对“新村运动”的经验总结和巩固其成果,并在内涵上进行了拓展,是将农业的多功能性建设引向深入的阶段。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严重失衡,农业和农村问题越来越突出,从1970年开始韩国发起了“新村运动”,采取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的形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基础与职业教育,积极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政府成为新村运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了大量的财政投入,从1970至1980年,政府投资额高达27500多亿韩元。为了保护新村运动的重要成果,并将农业和农村各项建设事业引向深入,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研究和建设,对农业做出全方位的评价和认识,重视农业的综合功能,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韩国政府为了推动农业多功能性建设,在投入政策等方面进行倾斜,通过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加强土地改良、兴修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减轻农业的弱质性等。

(四)韩国逐步确立了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及时建立科学的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农业的非食物和非经济功能具有很高的间接价值,这些间接价值和农业的生产活动密不可分,如农业的防洪、防风、固沙、防土壤退化、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和保护文化遗产等价值都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这些价值由于不经过市场流通或市场定价机制不完善而难以衡量评估,而且这些间接价值一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因而需要建立一个比较特殊而科学的评价体系。199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召开的国际农业和土地多功能特性会议上提出,农业的多重目标和功能需要在充分考虑各区域和各国不同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来衡量相互联系的经济、环境、社会成本和效益,以制定相应政策,确保农业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协调和有机结合。目前,韩国有关部门主要利用成本替代法(简称RCM方法)和应急估价法(简称CVM方法)等评价农业多方面功能的经济价值。前者是一种间接评估方法,即选择一种有销售市场的物品代替比较抽象的被评估的某种非食物功能,评估其生产或维护成本及经济价值;而后者是假想市场法的一种,用模拟市场假设某种公共物品存在市场交换,通过调查、询问、问卷、投标等方式来获得消费者对该公共物品的支付意愿,即可得到该公共物品的商品价值。

二、韩国农业多功能性建设的背景及政策效果分析

韩国较早地认识到了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这反映了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趋势。过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而常常忽视农业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农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不可持续因素,从而引起人们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反思和重新审视。

(一)韩国农业多功能性研究和实践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过去单一追求产量、产值增长发展观的一种历史反思,它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协调多种复杂因素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和谐与持续发

展。同样,农业的多功能性也主要体现了农业在环境、社会、经济、食物安全、农村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恰好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要求,因此容易为人们所接受。20世纪80-90年代以后,包括韩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减少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增加施用有机肥、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以减轻化学投放物对土壤、水源、环境和农作物等的污染,积极发展有机农业或“绿色农业”。在此基础上,韩国等又提出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作为生产特殊产品的产业,不仅对实现粮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生物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以及支撑其他多种产业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重视农业多功能性及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有利于实现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与持续发展。

(二)韩国农业多功能性研究和实践迎合了各国制订农业保护政策的潮流并引起广泛关注。农业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弱势产业,普遍受到各国政府的特殊保护和政策支持,特别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成为比较敏感且难以协调的一个问题,但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农业贸易协议与WTO有关规则对各成员国农业保护进行了限制,一些国家只好将过去的直接农业补贴转为隐性补贴,而农业多功能性正好为此提供了载体,通过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可以为政府制定农业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韩国出于应付国际游戏规则调整的形势和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需要,明确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建设问题。韩国推动的农业多功能性研究和建设,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乃至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日本、荷兰、挪威、瑞典等国家对农业的多功能性研究已全面展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到了农业多功能性问题;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中指出,要考虑农业的多功能特点,实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政策;1998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0ECD)召开的农业部长会议上也引入了农业多功能性概念,并为农业多功能性进行定义;在2000年4月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8次会议和同年7月召开的国际非贸易关注大会上,与会各国代表对农业多功能性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会议强调在未来WTO的农业贸易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农业的特殊性和多功能性,必须给予各国政府一定政策上的灵活性。此后,农业多功能性问题不断出现在许多国家农业政策的讨论中,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愈来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问题成为韩国推行农业保护政策与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平衡器。由于农业多功能性产生的外部性使农业商品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发生差异,造成“市场失灵”,进而使农产品自由贸易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全部价值得到实现,可能导致贸易的一方利益受损,而使另一方获得更多利益。但在适度的国内政策干预下,农业的外部性得以内部化,从而不会对贸易方的贸易获益和福利产生特殊的影响。因此,韩国在WTO的农业谈判提议中首先强调的就是农业多功能问题,认为国内生产是食物稳定供给和保障食物安全的基础,单纯依赖进口会削弱国内食物供给结构,损伤本国农民的利益。政府必须对国内农业生产进行政策支持和对农产品进口进行干预。事实上,韩国一向以农业保护项目多、程度高而闻名于世,韩国农民收入中政府支付高达66%,在WTO成立以前韩国许多农产品进口受到严格限制,几乎没有大米进口,但在乌拉圭回合和韩国加入WTO之后,由于受到农业贸易自由化原则的压力,韩国的农产品进口逐渐增加,从1995年起每年进口占国内消费量1%的大米,至2004年增加到4%,其它重要农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04年过渡期结束后,韩国与世贸组织展开新的大米谈判,进一步开放大米市场已成必然,这又使韩国政府面临农业改革、稻米产业政策调整和农民强烈抗议等多方面的压力,再加之韩国农产品市场狭小,抗外来冲击能力较弱,韩国政府为了稳定国内局势和农业发展,今后仍会利用农业多功能性问题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因此,韩国一方面要承担遵循WTO规则的义务,对国际上要求韩国减少对农业的补贴和加大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呼声做出一些让步;另一方面,韩国政府还承担着国内要求加大对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的压力,不得不坚持渐进式开放农产品市场的立场,并使农业保护主义政策披上“农业多功能性”的外衣。

总之,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提出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现代农业全面发展和综合效益提高的情况下,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即负外部性问题。韩国等一些国家往往以承认农业的多功能性为借口,加强对国内农产品市场保护与农业补贴,逐渐成为影响农业贸易扭曲的一个重要因素。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签署并实施,以及WTO关于市场准入基本原则的制定等,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已很难使用,农业“多功能性”、 “非贸易关注”等正成为韩国更加隐蔽性的新贸易保护的藉口,这种做法遭到了美国等农产品出口国的强烈批评和抵制,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国际农产品贸易争端和摩擦,可能会葬送国际多边谈判的积极成果,并大大降低农业多功能性的正效应,这应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三、韩国农业多功能性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目前,农业的多功能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符合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韩国是中国在东亚地区重要的邻国,在农村自然条件、农业资源、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许多方面与中国存在相似之处,韩国在农业多功能性研究与实践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虽然出现了一些曲折和负面影响,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研究的积极成果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启示,值得我们很好地进行研究与合理地加以借鉴。

(一)我国应当积极借鉴韩国经验推进农业的多功能性研究和建设。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决定了开展农业多功能性研究和实践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由于我国存在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农业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农业技术和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比较利益差和人口增长较快等。农业发展主要还是以满足食物消费和增加农民收入等为目标,农业的非食物和非经济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业多功能性建设对于改变我国农业落后状况具有积极意义。其次,建国后,为了增加食物供应和保证粮食安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长期而普遍地存在开山辟田、毁林造田、毁草开荒、填湖扩田等现象,从而带来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甚至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这些活动的后遗症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医治,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所以,韩国有关农业多功能性研究和建设的积极成果,可以给我国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思路和模式以很好的启迪,为我国追求农业的多元化目标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当然,农业的非食物或非经济功能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而存在很大差异,它往往受农业资源条件、气候环境、农业生产结构、生产技术、农业制度与政策、农业劳动力状况、居民的生活水平与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的多功能性究竟能发挥多大程度,通常取决于这些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国绝不能盲目照搬韩国农业多功能目标模式,应充分考虑中国还是一个发展

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多功能性建设的财政投入能力有限,农业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和收入水平较低,不同农村地区农业资源、生产条件等相差很大,不少方面与韩国存在一定的差别,中国应当开创符合自己基本国情的和丰富多彩的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

(二)我国可以将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农业的多功能性建设结合起来。首先,农业的多功能性要求我们摒弃农业就是单纯解决吃饭穿衣问题的传统观念,树立现代农业具有多重目标和功能的新理念。其次,农业的多种功能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密切关系,农业的多功能性是一个有机体系,各种功能间形成了互动的内在机制,因而维系农业多功能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意义重大,农业的多种功能相互关联推动着农业持续发展,所以,推动农业多功能性建设适应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再次,农业的多功能性发挥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平衡人口分布、吸纳劳动力就业、保障农村的生存与发展等,因而拓宽了农业发展的视野,为农业寻找到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强化了农业自我发展与循环的能力,特别是发掘农业自身具有的科教、环保、民俗、文化、旅游等众多功能,将有利于吸引社会上各相关部门参与农业的开发,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对农业的参与度。所以,韩国的农业多功能性研究与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加以很好地借鉴。

篇4

动漫产业已经成为美、日、韩等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动漫衍生品的开发也已经做成了一个很大的蛋糕。但是,作为全球最大动漫衍生品制造基地,生产全球80%动漫形象衍生品的中国,却仍处在一个为人作嫁的尴尬境地,在动漫衍生品开发上蹒跚学步,而相关产业则刚刚跨过门槛处于启蒙时期。[1]

本文将归纳国内动漫市场现有的衍生品开发模式,并以此探讨国内动漫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之路。

一、奥飞模式:产品先行,动画造势

玩具为核心,动画造势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上市动漫企业(简称“奥飞动漫”,证券代码:002292),也是中国目前最具实力的动漫文化产业集团公司之一,先后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国家重点动漫企业”,2011年被认定为“中国文化企业三十强”。业务涵盖动漫内容创作、媒体传播、形象授权、产品制作、市场营销。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9.03亿元,同比增长53%,营业利润达1.48亿元,同比增长43%。[2]

奥飞动漫始终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保持了内容原创及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领先优势,以每年4~5部具备国际水准的原创动画片开发速度,年动画片产量达到5000多分钟,不仅在国内播出反应良好,版权甚至出口至亚洲及欧美市场。动漫衍生产品方面,奥飞动漫以每年100多个产品专利申请量,位居行业首位,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单位。

在国内动漫企业大多靠政府扶持或是沦为国外动画加工作坊的情况下,奥飞动漫能够在原创市场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核心原因就在于它选择了走衍生品开发的发展模式。

奥飞动漫的前身是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动漫玩具的设计、开发、生产与销售。为了推动玩具销售,公司以这些产品为核心,制作了大量相应的动画、漫画作品,如《战龙四驱》、《超兽武装》系列、《雷速登》系列、《机甲兽神》、《巴拉拉小魔仙》、《铠甲勇士》系列、《果宝特攻》系列、《火力少年王》系列。通过这些漫画、动画作品的连载和播出,奥飞动漫为其玩具产品聚集了大量的人气。其主要产品四驱车、悠悠球、陀螺等动漫玩具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成为青少年竞相追逐的时尚品和潮流玩具。产品销量的提高,为奥飞动漫赢取了充足的资金,用来反哺动漫创作,最终形成了一个正循环。[3]

立足于这些玩具,奥飞动漫开创了一条“产品先行,动漫造势”的发展道路。

奥飞模式分析

奥飞动漫拥有国内一流的动画制作能力和玩具开发能力,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市场渠道资源,但奥飞动漫并未采取国际上最为流行的“漫画—动画—衍生品”三步走的开发路线,而是与国内大多数动漫企业一样,选择了从电视动画直接切入市场。

动画制作看似身处行业塔尖,利润丰厚,实则高处不胜寒。奥飞上市前已完成或正在制作的动漫电视片共投入1.22亿元,成本为每分钟1万元左右,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与其说这些是动漫影视片,还不如说是动漫广告片,因为它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卡通形象,而主要是为了带动其传统玩具的销售。与迪斯尼或Hello Kitty以动漫影视片带动衍生品产业的商业模式完全不同,奥飞依然还是玩具制造商,只是加上动漫的一点元素。

之所以无法创造出新的卡通形象,原因在于,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奥飞动漫一般选择日本成熟的商业动画和玩具为模仿对象。这样一来,尽管奥飞能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决策失误,但也无可避免地为自身的发展形成积弊。奥飞动漫的产品,无论是动画还是玩具,都能找到几乎雷同的日本及欧美版本,而且一般比日本同类产品滞后3~5年。

在没有低成本的平媒漫画试探市场做铺垫的情况下,面对着高投入的动画市场风险,奥飞在投资动画方面很难走出模仿的圈子,而这极大地制约了奥飞动漫自身品牌的发展。

二、喜羊羊模式:动画热播,广泛授权

授权费利润比播出费高

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影视制作、卡通动漫创作于一体的专业影视制作公司,多元化业务包括节目发行、广告、人偶剧制作及专利授权的经营。该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全国各省市电视台掀起热播,屡获殊荣,更荣获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国家动画片最高奖——“优秀国产动画片一等奖”。由于《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持续热播,片中动画形象家喻户晓,知名度极高。调查显示,在新一代的中国孩子心目中,“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知名度已超越世界级卡通明星“米老鼠”。这是国内动画界里程碑式的成功。

不仅如此,该公司授权及参与拍摄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影,也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动画电影票房冠军。今年初,该公司正式与美国迪斯尼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权迪斯尼全球《喜羊羊与灰太狼》衍生产品,《喜羊羊与灰太狼》由此迈上了国际化道路。最新100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羊快乐的一年》,将通过迪斯尼的渠道在亚太地区52个国家和地区播映。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不但体现在电影票房上,其在衍生产品方面的成就更应得到我们重视。当然,电影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可当作动漫衍生产品的一部分。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衍生产品收入主要来自形象授权。生产商获得授权以后便能够开发以“喜羊羊”为主题的衍生品,比如音像图书、毛绒玩具、礼品文具、服装、食品、日用品,还包括QQ、MSN表情、手机桌布、屏保等多媒体动漫衍生品,其中图书和毛绒玩具两项目前的产值就已经达到约7000万元。[4]

喜羊羊模式分析

其实,在“喜羊羊”之前,原创动力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用于动画片《宝贝女儿好妈妈》的内容设计。2004年,该片在全国39个电视台推出后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但这样的成绩最终未能为公司带来利润,因为无论怎样热播,仅靠播出收益和广告费很难收回制作成本。当它走到产业链的下一步——利润更为可观的衍生品开发时,由于在形象设计和推出时机上缺乏考虑,最终丧失了盈利机会。于是,公司吸取教训,在制作“喜羊羊”时便以产业终端为出发点,在设计卡通形象时,让衍生产品制造商的设计人员也参与了设计。这正是“喜羊羊”能够经受市场考验的根本原因。

简单的形象,低廉的动画制作成本,生动有趣的故事,以衍生品形象授权为主要盈利模式,这些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产业化经营的典型特征,与其类似的还有《海绵宝宝》等动画。这一模式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为中国针对低幼和亲子市场的动漫衍生品开发指出了一条明路。

三、知音漫客模式:期刊为本,全产业链发展

期刊为本,循序渐进

知音动漫有限公司的业务核心为创刊于2006年1月的《知音漫客》杂志。截至2012年2月,《知音漫客》周刊单期发行量已达130万册,月发行量达到520万册。去年,知音动漫公司实现产值5.8亿元,盈利近7000万,较上年同期增长275%。其中,刊物、图书两大板块盈利双双突破1600万。[5]

杂志和单行本图书的热销,使得《知音漫客》作品中人物形象深受读者喜爱,这为开发相关周边产品提供了可能。到2010年5月,《知音漫客》已经推出60多种动漫玩偶,以及漫客文化衫、扑克牌、同学录、大画集等其他大量周边产品。

为了将这些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知音漫客》创办了漫客商城,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漫客商城隶属《知音漫客》旗下原创动漫网络平台漫客网。漫客网不仅关注电子商务,还涉足数字出版和网络游戏。

游戏作为动漫产业金字塔塔尖部分,附加值更高。目前,知音漫客除了运营由《知音漫客》作品改编的《高考2进1》和《偷星美食岛》两部游戏外,还着《第六大陆》、《哆啦大冒险》两部游戏,《龙族》改编的网络游戏也正在制作中。

由于漫画本身覆盖面的局限,2011年,知音动漫有限公司在周边产品品种上虽说有了大的突破,但在单品销量上却几乎没有显著的增长。于是,知音动漫有限公司开始了其漫画动画化的进程。

在动画开发方面,由《知音漫客》热门作品《偷星九月天》改编的《偷星九月天Q版》已经制作出了十几集,并可以在漫客网付费观看。《知音漫客》热门作品《神精榜》、《龙族》的动画版也都在制作中。这些动画的上线和播出,将会更大地促进知音漫客漫画衍生品的销售和推广。

为了培养动漫游戏影视开发人才,《知音漫客》与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了知音动漫影视学院。至此,《知音漫客》进入教育产业,打通了从期刊到图书、周边产品、动画、游戏、网络、教育培训的整个动漫产业链。

知音漫客模式分析

知音动漫跟奥飞动漫走的是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奥飞动漫是先有产品,再制作动漫作品为产品造势;知音动漫则是先有作品,用市场来检验作品,再将热门作品投入后续衍生产品开发。

正如硬币有正反面,奥飞模式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使自身品牌发展受到局限;知音漫客模式弥补了奥飞模式的缺憾,却又受到平面媒体受众面过窄的影响。《知音漫客》尽管月发行量达到520万份,但跟电视比起来,能发挥的影响力还是逊色许多。这也直接造成了知音漫客相关衍生产品无法迅速扩大销路。

这个局限,使得知音漫客在除漫画单行本图书之外的动漫衍生品开发上,始终无法施展拳脚。这也是知音漫客极力涉足动画制作以及游戏开发的原因。可以预见,如果能够补上这块短板,知音漫客在动漫衍生品上将会有更大的作为。

四、漫友模式:塑造品牌,延伸价值

塑造品牌核心

1998年9月,创立于1997年的漫友文化(在2000年以前仍称“金城时代连环漫画中心”)推出了其最初出版物《时代动漫》杂志(月刊)。1999年,开始出版《漫友》杂志。

《漫友》杂志以其特有的产业化思路,努力地整合着行业资源,在以动漫和青春文学为主体的青少年阅读领域,一环紧扣一环地实践着自己的产业延伸之路,在全球期刊市场逐年萎缩的大形势下,踏踏实实地创造着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漫友文化多年来致力于动画、漫画及青春文学杂志、图书的市场运作及国内外版权的输出与引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漫友文化运营的动漫杂志《漫友》(旬刊)及《漫画世界》(周刊),秉持“内容为王、读者第一”的办刊理念,立足本土,扶持原创,已成为涵盖动漫及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权威载体。

为突破出版物自身的局限,进一步拓展业务空间,漫友文化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如“金龙奖(OACC)华语原创动画漫画艺术大赛”,以及“北京动漫嘉年华”、“广州动漫嘉年华”等展会活动。

这一系列活动挖掘了大批动漫新秀,鼓舞了中国原创动漫群体的信心,给动漫行业增添了姿彩和朝气。每年一届的金龙奖,在为《漫友》杂志赢得良好公众形象,令期刊品牌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也确立了其作为华语原创动漫领域权威赛事的品牌价值。[6]

漫友模式分析

《漫友》吉祥物“小飞人”的立体开发已为读者所熟知,漫友文化旗下另一本杂志《漫画世界》吉祥物“无赖熊猫”的开发也已进入实施阶段,为配合市场开发,“吉祥物征集大赛”、“吉祥物有奖投票”等品牌营销活动已先期启动。不难看出,漫友文化的每一个动作,都有着同样的目标,那就是营造品牌。

经过多年经营,“漫友文化”已成为华语动漫传播领域最具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强势品牌之一。有了品牌,后续的衍生品开发就不是难事。《漫友》及其姊妹刊物月总发行量超过150万册。除这些刊物自身创造的虚拟卡通形象之外,漫友还拥有国内外知名漫画家授权开发的卡通形象300余个。这些宝贵的资源,为漫友文化进行相关衍生产品开发铺平了道路。

2005年,漫友文化率先在寸土寸金的广州市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开设了一间产品展销专门店。作为《漫友》品牌专卖的前期试验,该店经营状况喜人。随后,《漫友》杂志把该店的经营理念复制到总投资规模达6亿元人民币的广州地铁枢纽商业项目“动漫星城”中,更凸显了漫友抢占市场制高点,争做产业急先锋的决心与信心。

广泛吸引各种跨行业社会资源,以点带面,打造动漫产品流通链条,形成规模化的终端销售平台,这便是漫友文化的产业化布局。

有专家预言,未来世界将呈现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动漫文化消费的日益普及,以动漫为主题的咖啡厅、特色餐饮、KTV等生活娱乐消费模式将拥有庞大市场空间。漫友文化依托自身品牌及资源优势,向服务领域延伸和拓展,产业前景光明。

五、四种模式的经验总结

由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想要成功介入动漫衍生品市场,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拥有一个优良的文化品牌。这个品牌可以是某部动漫作品(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也可以是某个大的品牌系列(如漫友文化),但归根结底,这一切建立在一个庞大而忠诚的消费群体之上。

以上的案例中,各个企业都是通过优秀的动漫作品内容来凝聚消费群体,但在做法上各不相同。

1.在低幼和亲子市场上,国内外一般采取的模式是先动后漫,以动画为第一步宣传阵地,在动画大热的情况下进行形象授权,授权内容可以涵盖各个方面,甚至包括漫画的出版。在这一模式下,就连纸质漫画本身,也成了衍生品之一。《猫和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就是其中典型案例。

2.在青少年市场中,国内外企业普遍采用的是“漫画—动画—衍生品”的发展步骤,即通过一本畅销的漫画刊物来连载和推广漫画作品,在作品获得市场认可后再进行衍生品的开发和动画影视的制作。由于漫画的创作成本远低于动画、影视,这一模式更容易准确地把握市场的动向,从而降低盲目投资的风险。

对于尚未成熟的中国动漫市场来说,动漫企业想要一步步壮大,最终在动漫衍生品市场中获得预期回报,“漫画先行,期刊为本”的方法更为稳妥和科学。在这方面,知音动漫有限公司和漫友文化的成功,为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发展摸索出了一条很好的道路。

注释:

[1]曲江滨、刘伟:《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发展路径探寻》,《中国商贸》2011年第8期

[2]李慧、张玉玲、易运文:《文化沃土 竞显风流》,《光明日报》2011年5月14日

[3]陈建光:《奥飞动漫:用创意链条加冕玩具》,《商界·评论》2010年 第5期

[4]梁明晖、梁小婵:《“喜羊羊”如何撬动千万利润》,《新快报》2009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