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3 21:1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班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班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篇1

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工作,它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幼儿园的生存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大班个人教学经验总结,供您参考。

大班个人教学经验总结范文一当毕业歌的音乐声在教室里回响,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目光里饱含着对我们的深情,当他们朗读起毕业诗,要展翅高飞的时候,回顾三年来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有欢笑、收获、期盼……从现在开始,又多了一份淡淡的回忆和永远的牵挂。下面就本学期的班级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常规管理常抓不懈

俗语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如何保持良好的常规,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地开展,这是我在开学初就思考的问题。根据班内存在的几个不足,我着重开展以下活动来促使良好班级常规的形成:

1、抓好过渡环节的管理,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如:午餐前开展学儿歌或猜谜活动,具体做法是请幼儿来当小老师,教小朋友学一些简短的儿歌或是猜一则谜语。

这样既避免了孩子的无所事事,又学到了一些好的东西;每天离园前组织幼儿谈话,说说自己这一天最开心的事,然后一起复习当天所学的儿歌或者歌曲。

2、增设学习性的活动区域,“识字区”“古诗墙”“棋类区”“图书角”吸引着幼儿,使得幼儿下课追逐玩闹的活动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也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

3、实行“组长负责制”,让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

4、加强个别教育,针对部分孩子的调皮好动,在排队和游戏时我特别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及时进行个别幼儿教育,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使他们也能较好地遵守常规。

二、幼小衔接丰富多彩

本学期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期,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开学初我们就明确了本学期的班级工作重点--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功作。抓好幼儿的课堂纪律、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写姿,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等这些都是幼小衔接工作要做的内容。

结合“走近小学”的主题活动,带孩子们去实验小学进行参观,参观小学的教室,活动场地,小学生的课间活动,还看了一年级小学生上课。使他们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参观时孩子们的兴趣特别高,不停的说个没完,从他们神采飞扬的表情中,我可以感到他们是多么期盼自己成为一名小学生。为了从思想上做好入学准备,我经常布置一些简单的家庭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我们还邀请一年级的小学生来园介绍小学的生活,举行了整理书包比赛。本学期,邀请在小学任教的盛林妈妈为班级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小学数学课,是幼儿提前体验小学的学习,效果非常好。

大班幼儿求知欲旺盛,知识面在不断的开阔,吸收新的知识也快。在教育教学中,采用探索在前,讲解在后的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张老师负责每周开展一次数学活动,认真分析教材,精心选取适合本班幼儿的教材内容开展活动,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通过活动,班里的幼儿对10以内各数的的组成加减运算都能基本掌握。

2、每周二下午开展古诗教学。

我们并不强求孩子必须学会多少首古诗,也不要求孩子能够完全地掌握古诗意义,只是希望他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为幼儿一生的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同伴面前展现自己的本领,是每个孩子都乐意的事,我们时常为孩子们提供展示的舞台。请幼儿来当小老师,教小朋友学古诗。孩子的兴趣越来越高,我们还开辟了古诗园地,将学过的古诗配上插画张贴,在学会古诗的同时。幼儿的识字量又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们也将所学的古诗上传到班级主页,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互相比赛,一家人兴致高昂,是一种很好的亲子活动。

三、保教工作踏踏实实

在教学工作中,深入领会《纲要》精神,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力求在活动中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本学期和孩子一起圆满地完成了走近小学、白天黑夜等主题活动,并进行了精彩的墙饰布置。

开学初班级里感冒的孩子较多,让我更加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我与保育员加强卫生消毒工作,杜绝流行病的发生。保证每天两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加强幼儿体能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醒幼儿在活动前后及时穿脱衣服,我们还要求每个幼儿带一块干毛巾,出汗时垫在背上以防感冒;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幼儿,有针对性进行辅导,幼儿在拥有健康体质的同时拥有健康的心理。

本学期还加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卫生教育,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帮助几个挑食的幼儿改变了不良的饮食习惯。

四、班级活动精彩纷呈本学期我们积极配合幼儿园第二届健康节,组织开展了丰富的健康活动,健康节开幕式、幼儿趣味运动会、跳绳吉尼斯比赛、负重徒步……大家积极参与,体能得到了提高。精彩的古诗诵读活动,几十首古诗孩子都能朗朗背诵。有趣的识字活动,激发了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还扩大了他们的识字量。“庆六一”才艺展示中,孩子们表演的手语歌曲“感恩的心”博得在场每一个人的掌声。

五、家长工作扎实有效

本学期更加注重了和家长的沟通,及时全面地了解每位幼儿的发展变化,也通过多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一些情况,如及时更换家长园地、更新班级主页,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们在园的活动环节,也为家长提供一些宝贵的育儿经验。当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也会耐心的讲给家长听,做到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对家长反映给我们的问题认真分析、及时解决,力求达到家长的满意。同时我们也利用家长会、亲子活动,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家长对班级工作支持度高,能积极参与园里、班级的各项活动,主动要求多派任务,乐意为班级孩子多做贡献。有了家长的支持、配合、参与,我班幼儿在庆“六一”才艺展示、“毕业典礼”中表现出色,深得大家好评。而健康节系列活动中,家长也积极设计节徽、营养食谱,还获得了不少奖项。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在班级工作中,同班的三位保教人员团结协作,以班级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及时反思,随时调整,充分保证了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仅孩子们的各方面得到发展,我们也和孩子们一起进步了,工作中我们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会以加倍的努力和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我相信来年自己一定会做得更好。

大班个人教学经验总结范文二一、思想与认识

时光飞逝,短短的一学期又过去了。听着孩子们唱着《老师,再见了》的歌曲,意味着他们就要毕业了,看着他们三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奋进,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我真的感到无比的欣慰,而回顾这学期的教育历程,我记忆犹新。

在本学期开学伊使,我继续承担英语实验班中、大班的教学任务。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的考验和锻炼,所以在接受这个任务时我就下决心把工作干好。这短短的几个月,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因此,我在思想上高定位,本着求实好学的精神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活动,做到人到思想到,体会其精神实质,并认真做记录,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

在我心中一直认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只要做到德良、志坚、风正、纪严、仪端、学勤、心慈、言美才能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在平时工作中,我从点滴小事中力争做到:既要以身作则,又要视听言行,既要一丝不苟、又要持之以恒,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要做到,哪怕是些在再琐碎再微小的事也要言于律己、身正为范。因此我深深的知道,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博学卓识对孩子来说是耀眼的旗帜,是力量的源泉。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管理好班级,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还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之余,我经常翻阅一些有关幼教方面的书籍,看到好的信息及时摘录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同时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干中学、学中干,不断积累经验,使自己在授课水平上有所提高。我能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奉献爱心,用身教去影响幼儿、教育幼儿,在工作中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对幼儿有爱心,细心和耐心。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一定的发展。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多缺点:有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松懈就会影响工作;性格急躁等,以后要克服自身的弱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有播种就会有收获,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一学期的教与学使我和孩子们之间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也使我的教学工作初渐成效。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二、班况总结

本学期我班为英语实验班,共有幼儿40人,其中男幼儿 人,女幼儿

人。孩子们经过大班的学习与生活,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体能、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是班级幼儿因为年龄相差较大,男女比率不均匀,造成了幼儿间能力相差较大、班级常规有待继续培养的局面。首先我们把幼儿入学前班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加强了幼儿阅读、前书写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与主题探究活动、各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其次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建立起一系列良好的常规,以保证日后各项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要加强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各科教学活动中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入手进行了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施教,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本学期是我班幼儿在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入学前班最关键的一学期。我们一如既往地认真开展了工作,针对上学期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调整,使每一位幼儿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教育,教学

首先由于本学期我班是英语实验班,那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和内容。在教育目标的制订上,我们立足幼儿期幼儿的特点,将目标制订得浅显易接受,我们的英语教育注重口语培养,以听说为主,不搞认读,坚持听说整合,先听后说,以听促说,自然习得的原则,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对语言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初步使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种基础技能。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力求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注重选择幼儿亲身经历和日常生活中感兴趣、能理解、易吸收的内容,且生动有趣,富有童趣,又贴近幼儿生活与情感喜好,其难度既符合各年龄幼儿的发展特点,又略高于幼儿的年龄水平,使幼儿既不至于感到太难,又感到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以游戏为主,各种教学方法灵活交替使用,以此吸引幼儿,抓住幼儿,从而有效的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我们经常借助实物、直观教具和模型玩具等幼儿喜爱的事物,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英语,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教幼儿学动物类单词时,我们准备了各种动物玩具和图片,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单词,幼儿很感兴趣。让孩子们的英语口语会话、交往等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这学期是本班孩子在幼儿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了。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学前班,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上的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很多孩子入学前班后出现疲劳、害怕等情况。因此,本学期我们从保育和教育两方面同时着手来帮助孩子形成过渡。尝试按照学校的作息制度来生活。上课时不入厕、不去喝水。晚上少看电视,准时上床休息,每天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早上背来,练习保管好自己的文具盒、手工作品等物品,下午背回家去,自己整理书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理能力。经常布置简单的家庭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并开展了一系列园本教研活动让幼儿尽情发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让幼儿自己来选择班长,尝试自主管理,让幼儿成为了真正的班级小主人。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及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培养了他们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了他们的平衡感、集体荣誉感等等。

四、教研组长工作

在园领导的信任、支持和帮助下,我于本学期继续担任幼儿园幼儿组的教研组长工作,对于业务园长所安排的自主教研活动,认真对待,努力做到先思于人,先行于人,先做于人。虽然我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我相信“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老师的表率。

大班个人教学经验总结范文三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学期马上要结束了。 在即将与孩子们挥手道别的日子里,我和孩子们的心牵在了一起。回想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记录着我们和孩子、家长们的欢笑、快乐及为了孩子们而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为了使今后的工作有所进步,使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现将本学期的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总结:

一、本在本学期中,教学课程有;语言、数学、英语、识字、体育等。

我班共23名小朋友,男生10个,女生13个,我所教的课程有语言、科学、音乐、体育、识字、安全教育课等、工作总结如下:在语言方面、我结合实际展开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艺术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们所学的儿歌,幼儿差不多都能脱口而出,故事大部分幼儿也能讲出,只有几个平常不怎么张嘴的要稍微提示才能完整讲出,讲整体来说掌握情况还是不错。识字方面:稍微学了简单的字,和写字的比划,幼儿写的还不错,很多幼儿的字写的都听漂亮的,只有那几个新来的在家不肯写字,我们老师也只能让他在学校多写写,体育 每周我们都保持一节体育课及每天保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积极锻炼,医学期以来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提高。、

二、重抓幼儿的常规训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本着我班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方面,我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管理,重抓“养成教育”,从思想、行动上认真落实“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方针,在工作中努力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做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时刻保持乐业,敬业,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2、以身作则,做幼儿学习的榜样,严格要求幼儿的言行,对不良行为及时的进行教育和纠正。

3、经常开展一些自理能力的比赛(如叠被、穿衣脱鞋等)。

4、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严格要求爱护环境,做到不乱涂、乱扔、乱画,勤剪指甲、勤洗手洗脸等。

5、尊重幼儿,在各种活动中做到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

三、安全与卫生方面。

安全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保障没一个幼儿的人身安全,是每一个教师者的职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会通过安全教育课的时间多引导幼儿一些关于防火、防洪、防电、防拐骗、防雷雨天气等等的自我保护意识。本学期我们班在园内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不过在家中有一个小朋友在外出游泳时不小心铁伤。缝了几针,这还是需要加强的。卫生方面我班我一定的进步。每天做好晨检、药物登记、午睡检查等、经过班级教师的共同配合下,幼儿的身体及将康都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

四、教师协作

篇2

(一)课题提出的原因。

一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逐步推向深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上说,以前的“大班化”、“一统式”教育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现代社会发展呼唤多才多艺、富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可以这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孕育了“小班化教学”。

二是符合家长需要和生源逐年递减的实际情况。近年来,我市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大大提高了广大市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人民群众在不断提高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对子女教育要求也有了更加强烈的反应,人们进一步提高了对教育的要求。而我校每年新生人数逐年减少,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和校舍条件相对宽裕,提高每个学生充分享受教育资源的比将可能变成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小班化教学”的实验研究,可以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探索一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小班化教育教学已是世界性的教育发展趋势。从世界上来看,欧美等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普遍应用这一模式。我们的周边国家,无论是经济相对发达国家或落后国家,基本上是实行小班化教育教学,像我们这样大的班额几乎是没有的。从我们国内来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深圳等省市从1996年前后已开始进行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实验研究。从我们省来看,济南、青岛、潍坊等,也早已进行了小班化教育教学实验。十五期间,威海市教育教研中心组织了5所小学,参加了“山东省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课题实验,对提高小学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合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积累了进一步研究实验的一手资料。

﹙三﹚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价值。

我校已经实施了多年的小班化教学,如何让我校“小班化”课堂教学达到高效,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抓手,找准一个着力点、一个突破口,经研究,决定将着眼于“小班化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争取经过一个阶段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评价观等方面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甚至高效地互动、合作,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当下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研究对策,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利用该课题研究,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发展,努力提升学校教育科研特色的内涵。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形成关于“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构建“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立体多元的“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的一整套经验理论。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进一步探索,推进小班条件下如何开展教育的方式、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及实施中的有效途径。

2、探究小班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阐释小班化教育中的发展地位、作用。探究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规律等,形成区域小班化教育特色。

3、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进教师个性化的发展;提升教育科研品质,促进适应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

4、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根本的转变,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努力实现学生快乐的学、自主的学、个性的学。

5、研究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促进教师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变化,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课题研究依据“实践-认识-提升-再实践-再认识-再提升”的研究思路,遵循实践与理论结合、工作与研究结合、一般与重点结合的原则,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边提高,认真提炼本土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形成本土化的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思想,以此引领本区域小班化教育发展,做到人人在工作之中、人人在研究之中,从而赢得工作与研究的双丰收,推动区域教育的整体提升。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学生进行观察、访谈、问卷、测试等方法进行了解、分析、整理、从而了解现状。

2、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并根据研究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小班化教育发展情况,不断调整研究方案,使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引导一线教师参与研究,组成研究共同体,使教师和其他研究人员在研究中都获得发展。

3、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检索,了解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和小班化教育的最新成果,力图使本课题的研究有新的突破。

4、经验总结法:根据专题研究计划,对各阶段或全过程研究进行分析概括,揭示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最终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小班化教学工作经验与理论。

5、个案研究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实践中的事实进行研究,丰富理性认识的基础性材料。

﹙三﹚本课题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5月)成立课题小组,确定主研人员,展开课题论证,申报立项,收集资料,整理归档。

2、展开研究:(2011年6月——2012年2月)一是展开理论研究,丰富、提高、完善对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的研究,形成关于“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构建“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立体多元的“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的一整套经验理论。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业务水平。组织打印研究成果,在校区内推广。

3、总结阶段:(2012年2月——3月)主要成果是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报告和相关的论文集。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自从我们的课题被立项以来,我们校就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组长:教导主任芦小妞。随后,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课题具体研究实施方案的探讨,并召开了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合理分配了每位成员在课题研究中应承担的任务,制订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全面着手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

经老师们讨论,课题领导组决定,在每周的校本教研中穿插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并将其作为本学年我校的教研重点,间周进行课题研讨会活动,在研讨会上,老师们互相交流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总结研究结果,形成文字。间周进行本课题的课例展示,由参研教师上课题展示课,全体教师进行评课,交流,找出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集体探讨解决。

在9月28日的课改研讨会上,我们课改组探究了小班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阐释小班化教育中的发展地位、作用。探究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规律等,形成区域小班化教育特色。

我校实施的是“五环”教学模式,根据这一模式,我们根据我校的小班化教学课堂进行了模式研究与探讨:

芦小妞:我校计划以“五环”理念为指导,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融汇我校全体教师的智慧,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五环”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辛小五环教学法”。

辛小“五环”课改在本学期进行实施,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进行“初读”环节的课改;第二步:进行“细读”环节的课改;第三步:进行“单元整合,展示分享”环节的课改。每一步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我们将充分利用校本教研时间,进行上课、说课、评课、研讨课中存在的问题、商议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集思广益,然后再用上新的策略去改进课堂,反复磨课,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们的课改理想是:在“五环”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让学生快乐、有兴趣、有激情的学习。

“五环”课改中,倡导老师们坚持写课改日记,一来为教学几十载的教学经验做一些总结,也趁机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二来也为我校的“辛小五环教学法”成果的整理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我校力争预期形成一套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辛小五环教学法”,也把我们的教学活动从实践提升为理论。

先在我校有3个课改实验班,分别是四年级语文,五年级数学,六年级语文,并号召全体老师在教学中渗透“五环”理念。“五环”教学,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很重要,我们老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授之以渔”,在初读、细读、单元整合展示分享的初级阶段,我们老师要扶着孩子走,为孩子们量身定做了“初读交流达标导学案”,学生拿到这份“初读交流达标导学案”后,就能读懂自己的“知识树”上可以结什么果,也能知道自己在交流达标环节时自己需要交流什么内容了。因为这个导学案是我校语文老师们精心集体设计的,它囊括了几乎初读部分所有的知识点,孩子们可以从这里进行有选择的选择结果,一定能保证交流内容在“需要达标”的范围之内,真正起到了“扶”的效果,也就是“达标”的效果。待孩子们充分掌握交流达标的涉及内容以后,再放手让孩子们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篇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师范生就业体制的市场化,基础教育对师范毕业生的需求标准日趋专业化和成熟化,人们对教育者素质的期望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历史教学论”是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教学规律的一门科学。随着学习化的理念和历史科学的发展,“历史教学论”这门课程应该呈现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论”的实效性,提高师范生的职业技能,缩短师范生的职业成熟期,是学科教学论课程的责任。2003年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也对“历史教学论”课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1.结合中学课程改革实际,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由于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发展迅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精简了对“历史教学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讲述,注重联系中学课程改革的实际,主要介绍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剖析《历史课程标准》,讲解研究性学习、校本研究和校本课程的理论,对于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重点讲授。为配合理论讲授,使学生获得有关中学课改的感性认识,我们邀请省、市的教研专家作有关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有时也请重点中学的高级教师来学院介绍中学实施课程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使师范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同时,我们对“历史教学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相继开设了“历史教学论”的后续课程,“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教师行为学”、“历史教学与多媒体”、“历史教育教学的评价”等专业选修课。“教育研究的方法”作为专业必修课,重点讲授。使师范生在实习前就能比较全面地掌握教育研究的几个基本环节;掌握课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结果的分析整理和呈现;学会运用观察、问卷、临床、历史文献和经验总结等一般研究方法。有时也请学院内一些专家作关于“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怎样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专题讲座,强化师范生学习教育理论和开展实际科研工作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进行教育实习,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便利,为他们做毕业论文提供思路,更为他们成为研究型、科研型教师打下较好的基础。

2.强调师范生的主体参与,改进教学方法

学习就是指知识与技能的获得。知识乃明了原因,为学习的概念部分,技能,乃明了方法,为学习的应用部分。“历史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教学从根本上说是实践问题。

首先,在学习教育理论时,将原来的“大班制的讲授式”改为“小班型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运用案例进行教学,鼓励师范生独立思考,尝试对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反思;对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不仅能够抓住教学中的模棱两可和困境,也能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去体验实践,迁移知识,使教学理论得以情境化和具体化。加深对抽象的教育理论的理解,应对复杂、多变的教育实践情境。在这些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师范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实践,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教学技能有了很大提高。

在学习教学设计时,我们将教学过程分为4个步骤:第一步,充分利用一些中学高级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提高师范生分析、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位同学备课3~4节。第二步,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学方法,组织师范生到重点中学听示范课,并且参与讲评;也聘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来校作示范教学,讲解教学设计方法,这样师范生在获得实践体验的基础上能够发现自己教案的不足,及时修改。第三步,师范生模拟中学课堂教学的程序,在微格教室进行课堂教学实录,通过录像回放,修改不足,在学科教学论教师的组织下,全班学生参与对讲课者进行全面的评价。使每个学生知道上好一堂课的标准,也对如何评价一堂课有了清晰的思路,达到了共同提高。第四步,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推广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增加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师范生多渠道获得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培养了师范生利用现代化手段,收集、获取、查询、处理、使用各种信息的能力。

3.强化教学技能的训练

教学技能是运用知识和经验去完成的智力或体力活动的一种动作系统,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的训练,我们将教学技能训练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认识教学技能: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使师范生明确教学技能训练的目的,激发学习动机。播放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断和往届学生的教育实习公开课和教学大赛的教学录像,组织师范生进行简单的点评;鼓励综合素质强、组织教学能力强的师范生作示范练讲,并录像,然后组织讲评。通过这些活动,使师范生明确历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素质要求,增强责任感,激发学习训练的动机。

第二,掌握教学技能: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师范生亲自实践,通过模仿和简单的教育实践,增加感性认识。这一阶段大部分时间在微格教室进行,先练习课前导入,然后进行二十分钟的教学实践,最后进行四十五分钟的全程教学训练。这种分解训练,使每个人有多次练习的机会。为解决人浮于事的状况,我们把师范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先由师范生自己组织练习,教师按照练习的程度,逐个小组进行考核检查,合格的进行下一个教程,不合格的继续训练,直到合格为止。这样,每个人基本都能讲三到四遍。

第三,强化教学技能:这一阶段主要是给师范生提供走进中学课堂与中学生相处的机会,即教育见习。在本科学习的第五、六学期,各有两周的教育见习。教育见习的主要任务是跟踪听课,深入班级了解班级工作等。见习期间,要求师范生有听课记录、有教案、评课记录、个人总结、调查报告。回校后开展成果汇报,并对成果进行评价。通过反复练习,为开展教育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实践教学技能: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教育实习,锻炼学生的各种技能。在教学设计环节,强调在教材理解的基础上,重点抓教学的各个环节,说课―备课―写课―试讲―上课―评课,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熟练为止。尤其是试讲阶段,通过备课组试讲―实习点试讲―面向指导教师试讲―最后才能走上讲台。通过层层把关,鞭策学生认真对待,很好地完成教育实习任务。

第五,展示教学技能:这一阶段是教育实习的成果汇报。通过两个方面为实习生创造一个展示平台,一个是实习点的公开课;另一个是教学大赛。公开课是各个实习点的教学成果展示。具体做法是:教育实习接近尾声时,每个实习点都要选择一名优秀生上教学公开课。公开课是实习点的教学成果展示,各个实习点的教师和实习生都非常重视,我们学院的专业教师也都要参加公开课,数名专业教师的到来,不但给予专业知识、教学技巧等知识的指点,学生更是受到精神鼓舞。教育实习后的教学大赛是我们学院的传统和特色。每年教育实习结束后,我们学院都正式下发关于教学大赛的通知,通知面向全体实习生。大赛分初赛和决赛,初赛由教学院长、历史系主任、教学论教师和辅导员组织,推选不参加教学大赛的学生当评委。评选出八名同学参加决赛,决赛由实习学校派出教学校长和历史组教研组长担当评委。公开课和教学大赛强化了实习生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基本功,课堂技巧和应变能力大幅度提高。

4.改革课程的评价方式

合理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除了要靠教学内容来体现,靠教学方式和组织管理机制来落实外,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激励、制约、调整、反馈的重要保证,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机制。因此,我们对“历史教学论”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

在总结和分析以往考试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创建并实施了一套符合“历史教学论”课程特点和需要的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理论考核(40%),着重考核学生对新课程理论、教学原则、教学规律等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第二层次为教学能力的形成性评价(30%),包括教案编写、课堂试讲、语言表达以及参与的程度等;第三层次为素质教育考核,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30%)。例如:教学评价、课件制作、试题的编排及科研课题参与等。

这套评价体系已经过多轮教学的试用,学生的反馈调查表明:95%以上的学生非常满意,特别是对形成性的评价方式很喜欢。如试讲展示、课件制作、参与课题研究等。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感到很累,但收获很大。最大的收获是自己的心理素质、组织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并且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丰富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5.强化师范生的科研意识

“科研兴校”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共识。各个学校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多样的科研活动,这些科研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因此,作为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问题意识,树立科研意识就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在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方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鼓励教学论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为激发师范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创新意识,我校贯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方针,在本科生阶段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先后设立了“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师范生教育实习、见习模式的研究”;“提高师范生从事技能实效性的研究”等与中学教育教学紧密关联的科研课题。第二,充分利用教育实习的契机,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在下实习点之前,我们聘请实习学校的校长先行对实习生进行了高中新课改的情况介绍;在实习动员大会上,专门请系主任做关于“如何开展教育科研”, “怎样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专题讲座。学院根据高中课改的进展情况,布置相关的科研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实习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调查。如:结合自己的实习体验,为师范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撰写一份建议书;有人说“实习是走过场”,是工作前的”镀金”,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有什么好的建议;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师范生如何为新课程做准备;了解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对师范毕业生的期望;调查中学教师搞科研有那些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因素,你认为校本教研如何开展更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了解所在学校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并谈谈你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等。第三,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开展大学和中学教师间的学术研究和合作。近几年,学科教学论教师联合本市几所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开展了几项省级、校级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互动的模式研究”等。在与中学教师合作研究中,师范生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师范生教学、科研有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大大促进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

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我们经过对比发现,历史专业的学生思想比较积极,思维活跃,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理论和现象都有自己的思考,专业知识比较扎实,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全面,科研的意识比较强烈,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能熟练掌握并运用教学技能,初步具备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能力,缩短了职业适应期。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