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就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11:1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习就业工作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室内设计 实践能力 培养途径 改革
[作者简介]周丹(1976- ),女,山东荣城人,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室内设计。(辽宁 葫芦岛 125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88-01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有着其他本科大学、职业培训等教育类型不可替代的特性。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是最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典型专业,更应受到重视,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突出职业特色,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
一、室内设计专业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室内设计专业是从建筑专业分流出来的,是空间、色彩、造型、照明等艺术与技术结合为一体的典型设计专业,室内设计专业的发展受建筑行业的影响,是在建好的建筑物基础上进行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对人才的技术要求更为严格,就业范围很广,能延伸到其他设计学科,涉及职业有建筑师、工业设计师、工程师、建筑工人、技工等,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严格。在美国设计专业毕业生应聘的先决条件是经过3年教育,毕业后应具备3年或3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验,而4年本科毕业的学生需有2年或2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可见非常重视人员的实践能力。我国当代文化形态的转变同样对高职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设计理论知识外,还要有创新、合作的意识,有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目前,我国许多高等职业院校设置的室内设计专业教育与现行的社会经济相脱节,教学体制不完善,学校的教学环境规模、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率是影响高职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对现行高职3年制室内设计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合理安排课程计划,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承担一些实践工作,以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市场需求。
二、加强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综合实践能力的途径
1.确定培养目标。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室(舱)内设计专业学制3年,主要培养具备美术设计基础、设计创作与研究的能力,能够从事相关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平面设计与制作、装饰工程监理与舱室内设计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跟上时代步伐,让学生更好就业,培养毕业生的方向应该是在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室内设计创作专业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具有独立进行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在校期间就能参与各种实践工作,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同时让学生养成随时了解国内外同行业的发展动态的习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进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一是安排好专业课程科目和课程顺序。新生入校后,大一要安排上素描基础课、色彩基础课,上素描基础课的同时插入速写基础课,学习色彩基础的同时插入构成基础课,还要加入制图基础课,合理安排课程,让学生科学学习,业余时间入厂进行实习,以了解室内设计专业、舱室设计专业人士工作的环境、工作方法和状态,感受将来要想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掌握的技能,带着目标学习就有了动力、主动性,再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给予学生最实际、最先进的教育,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在完成理论教学课程基础上,重点安排实践教学科目。首先,加强实践环节培养。鼓励在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组织在校学生独立开展各类科学研究,鼓励学生申请各级科研课题,积极参与本专业教师课题研究等;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型实验活动,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在校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利用好每一次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机会。我院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到企业实习一周或两周,安排有资历经验的师傅现场指导,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尤其是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将相关专业的培训、考试内容纳入课程教学计划。每年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美工证、平面设计师证、CAD证书等),参加社会化的设计比赛,在培训和准备考证的过程中,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质量,使学生毕业后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取得了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装饰美工证、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焊接技术证等。再次,建立室内设计实践教学基地。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培养在校期间就能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开发和建设学校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室内设计专业的相关科目多,涉及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家具制作、沙盘制作等多专业的融合与提升,如按传统的室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进行教学并设置实验,有限的课时安排必然无法满足要求,而且无法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培养方式。在设计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学院自身行业应用背景优势,在原来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或者自建。充分利用我院现有的教学资源,立足于自主开发建设,建立设计专业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设计展示厅、舱室设计模拟工作室等实践教学基地,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设计专业专用的现代化实践教学基地,邀请装潢公司有名望的设计师现场授课,支持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合作开发,支持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做到教学信息与市场同步。室内设计实践教学基地还可以开展对外短期技术培训,为各单位职工进行软件技术培训,向社会招收培训对象,增加创收,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3.提高学院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考取相关专业的双师资格,我院每年利用寒暑假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到名校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还要增加外聘教师的数目和提高外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要建立任课教师严格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秩序,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对实践教学细化分工,把实习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让教师在实习课前研究制定细致的实习计划书,清晰地指出实习目的,实习实施的具体过程,并在每个实践科目结束时对学生进行阶段考核,对学生考核结果、实习过程进行详细总结,以督促教师积累教学经验。
4.确立新型定向培养的模式。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我院与招聘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取定向培养模式,设计专业依托船舶,有自己的特色,毕业生就业单位范围除了装潢公司、平面设计室、建筑公司、工业设计单位外,还能到船舶类行业的舱室设计等多个部门上岗。因此要进行充分的研究探讨,在专业领导的指导下,使学院与企业联合起来,共同调研,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以接收单位的人才需求为前提,以企业的现任岗位任职标准为纲要,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毕业生接收协议,在加强师资力量、改善教学环境等方面深入合作,确定专业理论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2007年我院第一次与大连STX船厂签订定向培训协议,让在校学生在学校设置课程的基础上学习韩语,考试合格后派往韩国进行实习培训,培训结束后回国直接安排到厂里设计管理岗,薪水比正常招收的毕业生高一倍,工作环境也不同,这种定向培训协议一直持续5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就业率。我院还与葫芦岛住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飞天公司等多个装潢公司签订培养协议,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直接到公司进行实践,把企业作为学校的后场,毕业后学生有了较高的技术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选择工作单位、顺利就业。
从社会行业需求出发,组织调查研究,根据当今社会对设计专业人才的类型、能力要求,研究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培养的途径,细化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找出现行的不足,重点围绕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立我国应用型高职室内设计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依照方案指导教学,必将推进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祥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1(9).
[2]张阿霞.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研究与实践[J].河南农业,2009(16).
篇2
关键词:职业能力;会计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26-02
一、前言
随着大学扩招,我国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14年本科毕业生数量达700多万,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引人关注。一方面,应届毕业生就业难,难以找到理想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专业对口、技能突出的毕业生,高校向用人单位输入人才的渠道不通畅,用人单位出现用人难的现象。本文从该现状入手,从毕业生职业胜任能力角度对高校会计本科实践教学进行分析,反思现阶段会计本科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探索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增强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效果,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参考。
二、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会计是门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学科,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在实践中熟练地进行操作。本文选取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求职过程中的现状。
(一)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用人单位对财务岗位设置了笔试环节。财务与营销、技术等其他岗位不同,财务必须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来展开工作。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问卷访谈,我们得知用人单位要求应聘人员掌握的财务知识是每个会计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也是日后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常识性知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在笔试环节成绩很不理想,被用人单位淘汰。可以看出,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会计基本技能缺乏。
(二)应用技能薄弱
笔试中不仅考核专业知识,还考核一些应用技能,比如办公软件,特别是excel的使用,以及财务软件的使用技能。这主要是考察毕业生的平时积累,是否接触或者使用这些软件、是否熟练掌握常用功能、是否能应用于实际,为完成日常工作提供便利。但是,从获取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毕业生这方面的应用技能相对薄弱,很多毕业生对常用的软件了解甚少,对常用功能也不能准确使用,使得用人单位对此类应聘者并不青睐。
(三)面试技巧不足
有些用人单位没有设置笔试环节,通过层层的面试环节选拔其最满意的人才。用人单位常用的面试方式分为集体面试和个体面试两种,不同的面试方式有不同的面试技巧,毕业生常常由于面试经验不足,面试时太紧张等原因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很多毕业生海投海捞,没有针对性地进行认真准备就参加面试,从而给面试官带来随意散漫、态度不好、准备不充分的第一印象,导致面试结果不理想。
会计本科毕业生存在种种的就业现状引起了大家对会计本科实践教学进一步优化的思考和讨论。
三、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不足
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令人堪忧,为解决该状况,必须深入分析会计本科生四年的实践教学,反思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缺陷。
(一)会计本科教学的目标制定与社会就业现状无法完全地契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也需要做出改变,与时俱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较为模糊,多是对管理方面能力的培养,由此忽略了大学生就业应从基层做起的事实。基层工作对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知识要求比较高,对于管理知识方面,学生在毕业后几年内都难以得到发挥,极有可能被遗忘。
(二)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实践教学尚未形成系统化
从毕业生求职过程来看,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应用技能,而这些应用技能是在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的。会计本科实践教学是一个有效提升学生应用技能的平台,如学生在校内的上机实习。但是,目前教师的教学重点依旧放在理论学习上,实践教学尚未系统化,且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的不完善也导致无法形成约束力,使得实践课程多流于形式。根据毕业生反映,校内实习有数量、没质量、实习任务重的现象导致学生常常为了完成任务而忽略了经验总结,在实习过程中没有实质性的收获。
(三)针对会计学生的就业能力没有重点培养,各个学科的教学重视度有待商榷
高校会计专业针对会计学生的就业能力没有重点指导和培养,抑或是就业能力指导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除了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外,其他课程如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理应得到重视,这些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熟悉企业的整体财务运作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却忽略了这些课程的教学。
(四)基地建设和财务软件的运用不够完善
由于学校缺乏经验和指导,实习基地建设无从下手,校企联系不够紧密,很多学校没有条件组织实习活动且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实习机会,学生的实习效果不佳。同时,随着企业对会计人才办公软件运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学校对财务软件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学生对于办公软件和财务软件的运用不够熟练,毕业后进入企业后出现无法快速上手或是操作不熟悉的现象,使得企业后期需要花费大量的培训时间和精力。
会计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职业能力缺陷现象,充分折射出了高校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不足。
四、优化的措施
认识到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不足,为更好地促进毕业生就业,学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毕业生能在将来严峻就业形式中占据优势地位。
(一)制定明确的目标
福建省高校的培养目标都大同小异,各大高校要想取得突破,应该体现出侧重点。培养全能的人才与名牌大学毕业生比起来缺乏优势,各大高校会计专业应该把会计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有较好的解决方法,那么会计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将有所提升。
(二)增加实践机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或是利用学校的财务处等发展校内外的实践平台
目前,就福建农林大学为例,会计本科实践教学局限于校内实习平台,上机操作实验课程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得不到真正的思考和体验,故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是有必要的。
另外,随着企业对学生的办公软件运用能力越来越看重,学校应重视会计本科学生对办公软件的操作,加大培训力度以保证学生能真正熟悉掌握。利用学校的财务处,安排会计学生在固定时间内到校计划财务处实习,对学生来说不仅能够了解会计工作性质和流程,对于正确树立就业观和就业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与校外的企业、事业单位合作,构建稳定的实习基地,拓宽实践渠道,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既锻炼了学生自身能力,又为企业减轻一定的培训负担。
(三)改善实践教学任务量,制定适应的考核标准
上机操作实践课程中的许多案例存在一定的重复性,造成了学生缺乏思考,为了赶进度而在后期敷衍了事的情况。因此应适当调整实践任务和时间的分配,并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例如,可以通过课堂作业来取代实习报告;适当缩短实训时间;挑选重点案例进行练习,并在实践课程前进行一定的辅导和讲解;对实践课程进行考核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任务。
(四)倡导系统化、个性化的教学及案例教学
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鼓励系统化、个性化的教学。例如,改变课堂上仍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布置案例作业,学生组队完成作业后向全班同学作汇报,以老师和学生共同考核的模式来带动学生积极调整身份,主动学习;进行问题式的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接受知识,形成良好的互动;倡导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提早接触真实的会计实务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对理论的应用能力。而在实践教学设备方面,学校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引用3D效果的趣味性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提高对关于财务知识比赛的重视度
紧张刺激的比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将枯燥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调查中发现,很多毕业生虽然都参加过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知识竞赛,但参赛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而无法及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学校应该鼓励会计学生参加财务知识比赛,并在赛前做专门的辅导,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巩固和提升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并对财务系统运作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六)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分析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许多用人单位特别看重本科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走访,我们收集了优化会计实践教学以提高就业能力的措施,如开设关于办公软件应用的课程;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共同完成课堂作业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与校外企业开展合作,模拟职位招聘,锻炼学生的应聘能力;安排部分学生到企业实习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篇3
关键词:高职 国际金融 实践性教学 构造
国际金融专业是对专业技术能力要求很高的一门学科,所以实践性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而且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适应社会建设发展的需求为国家培养在毕业时拥有较高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经济大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今社会,只有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和拥有能解决职业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如今竞争非常激烈的金融岗位上有所作为。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实践性教学实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1]
一、明确高职国际金融专业的培养方向
高职国际金融培养本专业人才的职业方向主要有银行金融、证券保险、企业财务管理等岗位群,就业方向非常广泛;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各证券、期货、基金公司,信托担保公司等从事投资顾问、基层管理等岗位,到保险公司从事理财顾问、专业销售、客户服务工作等等。各就业岗位对计算机能力、英语水平、金融专业能力也有着全面但不同高度的要求。在财务管理方面,有些岗位就要求有营销管理师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财务管理师或者助理会计资格证等等;而银行金融方面则对银行从业资格证、营销管理证、基金从业资格证和助理理财规划师等职称有一定的硬件要求......但不同专业方向对实践能力的要求上,都务求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以求培养出适应能力强而且能快速融入工作的环境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要先明确国际金融专业的培养方向,再来制定我们的教学方案。
二、根据本专业培养方向,制定实践型教学方案
1.国际金融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高职国际金融专业要求比较全面的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常规课本知识教学之外,还应有大量的对专业知识技能理解的实践性操作。如在学习证券投资方向要求掌握的计算机基础技术、个人理财规划、金融营销实务、会计统计技能、证券投资分析等等专业知识时,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让学生学习处理一些简单的基础商务并分析金融问题等等,通过课堂演示和网络信息运用,培养学生的国际金融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以比较直观简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快速学习本专业的基本专业知识并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技术能力。
2.国际金融专业能力训练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具有国际金融学方面知识以及业务技能,能在证券、投资、保险、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当然,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专业知识能力的掌握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以及模拟的实务技能操作来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消化,并熟练的进行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消除学生对国际金融行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模糊了解,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国际金融专业技能的正确合理操作和流程。应该规划合理的教学时间模拟教学所需要的商务环境让学生来熟悉操作流程,或者依靠网络平台让学生扮演不用的角色来进行商务训练,用来提高学生对国际金融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处理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3.创业性实践训练
现在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渐渐的流行于大学校园之中,而国家的政策也是非常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如今的这个时代需求的是素质全面的人才,而自主创业也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等社会生存能力的有效方式。当然,我们绝不强制要求学生都去自主创业,不过学校在这方面确实有许多的优惠政策,但前提都是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不能因小失大。创业性实践训练一般就是在寒暑假或者规划的教学时间期限内,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能力进行社会实践报告和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独立分析,以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学生小规模实践工作的机会,或者教师给予一些金融方面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做课题研究,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很多好处的,也为下一步的实习和毕业设计做好了铺垫。
4.国际金融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毕业课程设计和实习,是对学生对在校期间所培养的知识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检验和提高,同样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学生进入国际金融行业相应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工作,对岗位上产生的实际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并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合理的处理并解决问题,这以阶段的工作经验无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加深以及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在课程设计方面,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从实习的经验中选取毕业设计的课题与方向,共同设计课题基本纲要和工作计划,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结合设计方向收集信息,实习完毕后,整理成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课题。这一阶段的训练对于学生是极其重要的,非但不能如期完成不能毕业,在学生对自己三年学习生涯的总结和自我提高过程中,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流程,不能忽视。
三、实践性教学的经验总结
实践性教育方法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并不是为国家培养研究型的人才,而是需要培养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实践性教育模式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一定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迅速的适应并融入工作环境之中,对于应用性较强的国际金融行业也是尤为重要。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直接手段,实践性教学的构造也值得我们来进一步的完善,这对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在相应岗位的竞争力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在合理运用有限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求,让学校、学生以及相应行业的发展达到三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叶俊杰;王记志;;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框架新探[J];电子商务;2007年05期
[2].吴波;郝春梅;李俭;;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宁华;;论电子商务实验课程体系构建[J];旅游学刊;2005年S1期
篇4
【关键词】 应用型财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层次教育。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本科院校依据招生层次有“一本”、“二本”和“三本”,各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研究型,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依据自己院校的特点提出了以应用型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型财会人才与普通财会人才相比,最大的区别点在于,应用型人才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对此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据有关院校对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合作共事能力;二是计算机操作能力;三是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四是财务分析决策能力;五是终身独立自学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六是经济业务处理能力。这是应用型财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以上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在课程的设置体系、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实践性,强调应用型和创新性。但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却存在以下缺陷。
一、现行的财会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培养方向存在偏差
目前,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大都定位在大中型企业,忽略了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包括当前财会毕业生大量地服务于小企业这一现实。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体现在“两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各门专业课的课时比例、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等方面存在的课时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过多过滥,不明确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会计知识面宽,而深度不够的局面。
(三) 实训手段比较欠缺
主要表现在实训手段以仿真为主,少有实战的训练;实训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实训规范有待加强。
(四)实训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财会教师队伍中相对注重的仍是教师的专业职称、文凭等,而具有双师、兼职、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比重仍不理想。这一方面源自具有较好的企业背景的财会专业人才向高校流动的动力不足;另外,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得校内教师无暇顾及外面的兼职及考取会计职称证和注册会计师等证书,即使有有限的闲余时间也不如进行再深造,以此取得高校师资的文凭为重。具有实战经验的实训教师的匮乏必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应用型财会本科教学模式未能很好地体现其应用型、实践性和创造性,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笔者认为应作如下改革:
(一) 加大财会实践课程比重
由于财会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可使学生把所学的财会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将财会实践课程的比重由过去的10%提高到30%以上,这样才能使财会专业毕业生不断更新财会知识,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二) 建立多层次的财会实践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地设计财会实践课程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财会实践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的理解,达到系统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笔者认为财会实践课程应包括单项实践、综合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形式。具体设计如下:
1. 单项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单项实践课程是以理论教材章节为试验单位,按理论进度分别组织实践,科目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能力试验课程。一般安排在每门理论课讲完的那个学期末,时间大约2周,这样可以乘热打铁,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使财会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2. 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财会综合实践课程是将几门相关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的实践,目的是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时分别安排了单项实践。在《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两门课程都学习完之后,再安排2~3周的时间会计综合实习课程,重点进行工业企业的综合会计业务实践,实践的目的是熟悉企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成本的核算和会计报表业务。试验的内容一般选用一个工业企业12月份的业务进行试验。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年终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整套会计处理业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
又比如在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学完之后,可以安排2~3周理财综合实习课程,选择相对来说筹资、投资业务较多的某些上市公司或其他成长性较好、较有活力的企业为考察研究对象,进行该企业、该行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等业务实习,以更深入地进行具体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在这一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达到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融会贯通,而避免只拘泥于每一个孤立章节的单项实践,以提高学生进行较为综合和较复杂的财务决策能力。
3. 社会实践课程
笔者建议,除以上的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每一学期末之外,为了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与准备,在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后半期进行为期十周左右的社会实践课程。这一阶段是在学生已将校内所开课程全部修完,而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之前开设的。这一阶段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带着任务到企业、事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社会实践。单位主要由学校来联系,主要是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这样便于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将财会专业的所有重点理论课,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内容,真实地融入到企业财会工作的综合实务中。当然在最后一周可以将有关实践数据结果,带回到学校,进行财务分析和审计,并运用有关财会理论知识,提出管理建议。这个成果可以形成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有人认为,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与毕业环节的毕业实习会有所雷同,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经过多年的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认为虽然要求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毕业实习,但个别学生由于就业压力,毕业论文的压力,联系实习单位的积极性不高,或联系了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实习单位出具相应的证明以敷衍了事,这样,使我们的毕业环节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笔者认为在大四第一学期就安排这样的一个社会实践课程,一是对学生毕业实习单位的联系、论文选题的把握有了一个提前的准备,二是对就业的压力有一定的缓解。因为越早一点接触社会,对我们的学生就越有好处。
对这一环节的实施,需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将有关非核心专业理论课程进行适当压缩,以保证这一阶段较大的实践课时数。
4.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的论文,要求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财务、审计等的具体问题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 完善校内模拟试验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1. 校内模拟试验的完善
校内财会试验室在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实习和综合的财会实习内容。比如会计电算化课程,教研室可以选派相关教师到财务软件公司挂职锻炼,去实际参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然后把经验和技术带到课堂,用企业的实际数据来解释教材中的原理。
还可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用友版)网上虚拟实验(包括五大系统:财务会计实验系统、管理会计实验系统、供应链管理实验系统、生产制造管理实验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系统)组成。ERP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方式,在用企业的实际数据强化基本层(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的教学上,开展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生产计划等环节的教学,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还有财务软件公司开发的沙盘对抗赛、银行证券等多样化的虚拟试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可以联系行政事业单位、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贸企业等的财会部门,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实践基地。尽管在一个单位的财会部门建立实习基地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毕竟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这就需要学校的支持和教师对实践的勇于参与。
(四) 高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与聘请
学校应鼓励财会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各类财会专业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等能力考试,以提高“双师”教师比重,同时建议教师更多地进行校外兼职。当然,这些措施需要学校有充足的师资,教师的教学任务得以减轻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还可聘请校外较高层次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工作人员来学校作短期的实训指导教师,这样可以将其切身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传授给学生,这样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财会实践教学的改革,将会使培养应用型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娴熟的财会实务操作技能,使其所学与所干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过渡的目标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 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大学教学, 2003年12期.
[2] 李瑞生. 新经济时代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2):56.
篇5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创新人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大学毕业生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定位、专业设置以及培养模式趋同造成的。为此,我们要面向社会需求,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的区域性、实用性、复合性和动态性。
1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国专业点数为860个,我省专业点数为29个,省内独立院校设置点数为9个。全国有800多所高校开设计算机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数量每年近11万。
随着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计算机专业的就业优势不断消失,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到社会上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从总体来看,社会上计算机类人才缺口很大,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8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50万人(其中高级人才10万人,中级人才25万人,初级人才15万人),企业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1]。
社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质量还不能完全认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碰到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 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同步。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熟悉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常用算法,了解常用和流行的软件开发工具,但计算机实际应用的能力远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学生必须要经过一定的职业培训才能上岗[2]。
2) 学生看中经济利益,期望值较高。学生在对职位的选择上偏向经济收入较高的岗位,主要是由于其教育投资较大,使得许多学生产生现在的支出要在将来就业中加倍回报的心理。受传统教育的就业观影响,学生仍然认为读大学能够进大企业、好单位,所以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当前IT就业前景缺乏分析,不能看到社会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化。
3) 学生缺乏自信,就业积极性不高,依赖性强。独立学院学生自感基础不如公办学校学生,对“用人单位如何看待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这个问题很敏感,认为用人单位对独立院校的毕业生会有偏见,于是学生在期望值较高的同时又缺乏自信。许多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太愿意表明独立院校学生的身份,如果单位不深入提问,就希望用人单位认为他们和本部学生一样。这样导致了学生就业的恐惧,就业积极性不高,仍然依赖自己的父母来解决工作问题。
我们通过对我系2003、2004级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反馈信息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学校学了很多的知识,但到了社会上什么也做不了,到用人单位应聘,学生没有工作经验,现场测试什么也不会做”。问题出在哪里?我们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发现,计算机行业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项目开发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不少用人单位反映,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虽然了解的知识很多,但是许多毕业生存在着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我系举办了多次专题讨论会,分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改进措施
2.1改革课程体系设置,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社会企业所需求的人才多是实用型、应用型人才,所以以往“重理论”的课程设置显得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3]。根据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特点,我们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专业技能,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增设软件工程方向、网络工程方向等专业技能课程;加强专业英语教学;强化C语言、Java等程序设计课程的上机编程、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邀请企业的项目经理担任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鼓励学生选修Cisco网络技术等企业认证类课程;开设平面图形图像、网页设计等自修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2.2加强针对性的专业就业指导
计算机行业发展快,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速度要求很高,这需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我们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特别指导,邀请IT企业的项目经理、高校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来校进行技术讲座,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全面了解就业形势及人才需求变化,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评价自己,合理定位、敢于竞争,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
2.3以专业认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我系实行“双证”结合的培养模式,把辅导和训练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列入培养计划。目前,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日益结合紧密,特别是计算机行业的相关认证。2003年开始,我系专科学生均考取电子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自2004级的学生开始,我们在本科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备考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对于个别学科,如果学生获得了与本门课程相关的国家承认的证书,也可以免修或免试这门课程。例如,我系先后3次承办了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网页设计师高级职业教育项目考试,先后共有90名学生获得了“网页设计师”证书。这样的措施,不但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拿到证书后,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4改革教材模式,编写案例丰富、实践性强的新教材
要培养实用型人才,教材建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案例丰富、实践性强的教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截至2010年4月,我系已经出版了具有实践性特色的教材15部,其中有4部教材先后获得省高教学会的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2009年5月,由我系周洪玉教授牵头,清华大学出版社主办、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承办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我院隆重召开。大会以“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系列教材”为主题,确定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成员名单”,我系周洪玉教授为编委会副主任,高巍巍为委员,马宪敏任编委会秘书。会议在我院的召开,促进了我院在计算机专业教材建设方面的层次提升。2010年,我系计划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数据结构》、《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电子商务》4部计算机教材。
今后,我系将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各种创新教材。加强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
2.5教学与企业同步,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改革
建立稳定、高质量的实习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需要[4]。我们充分发挥独立学院自主性较大的优势,与企业合作,让企业成为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基地。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实际技能,积累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几年来,我们陆续与北京科瑞集团、北京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北软教育)、沈阳东鹏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大连海辉、大连华信计算机新技术培训中心、联想阳光雨露等多家机构确定了合作办学模式。2009年,是我们校企合作工作推进较快的一年。2009年4月,学院及我系相关领导与“北软教育”洽谈校企合作事宜;2009年5月,我系派教师参加北京市服务外包企业协会信息服务业大学生实训就业研讨会;2009年7月,我系教师带领2006、2007级的40多名学生到北京联想等IT名企进行为期4天的认识实习;2009年9月,学院教务处、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及我系的相关领导对沈阳东鹏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进行考察并洽谈合作事宜。目前,经过多方努力,200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有21名学生参加了我院与北软教育合作的国际IT人才实训班课程。
3形成有特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我们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个培养方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1紧紧围绕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开发、数字媒体技术等6个专业方向。我们对每个专业方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广泛的社会调查,确定了该专业方向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程,围绕职业核心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使每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有比较明确的岗位目标,形成了每个专业方向鲜明的专业特色和目标定位。每个专业方向都有相对应的合作企业可以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并推荐就业。
3.2形成校企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
我们把课程教学计划分为3部分,第1部分是专业基础课;第2部分是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程,这一部分课程有明显的专业特色,为各个专业方向开设,紧紧围绕该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为第3阶段的岗位课程和项目课程打基础;第3部分是岗位课,我们也称为企业合作课程,是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校企合作企业的置换课程。这一部分的课程是我们培养方案的关键内容。一般由企业负责置换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负责安排置换课程、进行技术课程强化以及软件项目开发的综合实训。
3.3形成专业体系的师资培训
教学改革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确保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目前我系承担专业课程主讲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有待提高。教师中能够满足实践实训的人员总体上比例不高,大量年轻教师从高校(主要是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校企合作的合作模式为我们形成专业体系的师资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合作方企业负责为其指定的置换课程教师提供师资培训,并为其他每门专业技术置换课程提供培训。同时,我们选派优秀的年轻教师去企业参与项目的实际开发工作,提高教师的实际项目开发能力。在校企合作办学的同时,我们积极与省内的企业与科研院所(如哈尔滨锅炉厂、黑龙江省计量检测研究院)合作,创造机会使青年教师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科研项目中去,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
我系在对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走访和经验总结,对我们数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专业课的基础上开设了相关的计算机类课程,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4结语
今后,我系将在学院“125”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对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融“专业兴趣”于校园文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实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参考文献:
[1] 吴振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2):17-19.
[2] 余波,覃业梅.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0):35-37.
[3] 于延,王建华.校企合作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5):47-59.
[4] 杨爽,王忠民.计算机专业多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5):92-94.
Research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GAO Wei-wei, MA Xian-min
(Information Science Department,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Star College, Harbin 150025, China)
篇6
学生实习报告范文一 一、实习目的
社会实践是学校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对学生已学部分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接触社会,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之很快的融入到工作当中去。2011年3月4月我在xxx公司进行了各方面的实践。现作如下实习报告:
二、实习单位概况
xxx是一家提供全球无船承运业务的综合性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德国。xxx拥有香港、中国大陆、德国的独资公司,以及在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姊妹公司。不仅如此,xxx还建立了一个拥有一百六十多个全球合作伙伴的国际性网络。xxx的宗旨是客户至上。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后续跟踪和处理服务。为了能够完成这样的服务,在亚洲和欧洲地区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拥有自己的工作团队。在任何时候xxx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货运信息。中国已核准获发营业执照,并且由专业人士组成了九家分公司。
三、实习岗位的简介
本人在工作岗位是负责集团财务部门工作。集团财务有三个人,信贷经理xx,财务xx和我,她们负责带我,她们对我特别照顾,我很幸运,跟了两个从业10多年,会计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虽然自己也是会计专业,但缺少实践经验,而且有一些就算是在学校也学不到的。就是一种对事业的专注和勤奋的精神。我们三个组成了一个小团队。xx先带领我去熟悉周围的环境,她乐此不疲地逐一将我介绍给公司不同部门的职员。在回到办公室时,她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说,人际关系不能只局限于这小小的办公室,就算办公室很大,也要走出去接近外面的人,尤其是经常跟自己打交道的人!人认识的多了,事就好办多了!刚来的第一天,她就给我上了一课。她英语很好,我把她作为我的榜样。她告诉了我团队的重要性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告诉我虽然他可以教我每天需要做的流程但经验是需要我自己去积累的,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也真正体会到了。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会计来说经验更是重要。我还是在学习的阶段,所以一般比较简单的工作都是由我负责,比较复杂的都会交给部门的老前辈们来做,主要还是以学习的态度来进行实习。我们主要的工作流程也就是做好公司每个月的账目,并且核对账目,让公司领导知道每个月所得的利润和亏损。
四、实习内容
本人于20xx年3月14日至20xx年4月在xxx公司进行实习,主要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学习、丰富实际工作和社会经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针对于此,在进行了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税法》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1、负责编制公司会计凭证,审核、装订及保管各类会计凭证,登记及保管各类账簿。
2、按月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并进行分析汇总,报公司领导备案决策。
3、负责监督公司财务运作情况,及时与出纳核对现金、应收(付)款凭证、应收(付)票据,做到账款、票据数目清楚。
(1)原始凭证的核签;(2)记账凭证的编制;(3)会计簿记的登记;(4)会计报告的编制、分析与解释;(5)会计用于企业管理各种事项的办理;(6)内部的审核;(7)会计档案的整理保管;(8)其他依照法令及习惯应行办理的会计事项。各项会计业务应包括预算、决算、成本、出纳及其他各种会计业务。机关中报表的编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务,会计报表的目的是向机关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要准确、全面、及时,然而当前的财务报表有很多的局限性。在电子商务时代,基于网络技术平台的支持,报表的生成将呈现自动化、网络化和非定时性,冲破了时空的限制。电子信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疾步跨入信息社会。网络经济正以人们始料不及的速度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作为网络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商务已经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对传统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xxx基本上结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五、实习收获与体会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我在这段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以学习注册会计师专业的我们,可以说对财务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财务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做账,对账。
在一个多月的实习中,虽然只学了基础的会计知识,但也能把整个会计报表做出来,也算是很大的收获了。同时也了解了很多关于会计报表以外的知识。制好凭证就进入记账程序了。虽说记账看上去有点像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都是接触英语。但在这一个月中所接触的会计却让自己的知识有所提高,看过会计的一些书,里面的很多成本,资金,固定资产等等的会计科目都不懂,但却在这实习中得到了操作,慢慢的也让自己感觉到得心应手了。所有的帐记好了,接下来就结账,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账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周前辈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把账本涂改成什么样子。
在这实习阶段我主要的工作还是负责公司里面的一些小事情,帮忙长辈给予布置的工作任务。对于学习的我,很多事情不熟悉,需要学习跟改进的我都会做好笔记,事后对其改进和注意。慢慢的对于会计这行我也有了实际工作的一些经验,同时在这短短两个月的实习期间,也形成了对会计的热情。会计是一项不可马虎的工作,每一笔业务经济都需要我们认真详细的校对。这些也是自己所属专业领域里所没学到的知识。虽然学到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方面是自己尚有欠缺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好好的吸取教训,做好所有的工作,努力做到更好。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学到了好多。第一,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了,每天都是接触英语。但在这两个月中所接触的会计却让自己的知识有所提高,看过会计的一些书,里面的很多成本,资金,固定资产等等的会计科目都不懂,但却在这实习中得到了操作,慢慢的也让自己感觉到得心应手了。第二,工作不比在学校。毕竟工作的环境不比在学校的轻松,每天都要按规定的时间上班下班,有时候工作需要还得加班,在学校上课下课都是准时得很。第三,工作交际。在工作实习中,觉得人与人的相处并没在学校的单纯,注重的细节很多。如果不加注意,换来的会是麻烦,而这些还是要在我们的工作中慢慢的来吸取经验。一个学期的实习给我的感触太深了,仿佛一下子长大成人,懂得了更多的做人与做事的道理,真正懂得学习的意义,时间的宝贵,和人生的真谛。让我更清楚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看到了自己的位置,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下面我从个人实习意义及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作以下总结: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
首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虚心向他人求教,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需要密切关注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培养正确的法律思想,积累辨别是非的经验,遵纪守法,诚信做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需要好的表达能力才能给他们解释清楚是怎么回事。会计人员不仅要和学院内部
人进行交涉还要同银行、财政局等机构进行交涉,所以对交际能力要求很高。他们要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有一个好的服务态度,有一个好的心态,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会计处理过程中允许做出必要的判断和估计,但这种需要判断和估计的交易和事项并不多。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企业面临的风险逐步增加,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等)越来越关注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要求会计人员提供与未来信息相关的数据资料,促使会计职能进一步向前发展。在基本职能(核算、监督)之外向事前预测、决策方向延伸,因而对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其次,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需准确核算每一项会计指标,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统会计主要是对企业过去及现在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会计结果是作为明确责任、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它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利益关系人的高度重视,并按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外报告。一般而言,这些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往往有实际凭证做为根据,有很强的可验证性,会计处理结果是确定的,表现为会计结果与经营活动一致。
再次,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共同整理,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各政府部门搞好关系。要学会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同时也要了解相关的礼仪知识,增强与人沟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
做财务工作只有好的业务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我实习的过程中,经常有领导和员工来财务处各科室交涉各种数据或者缴纳费用情况。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也认识到,在财务处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同时也发现了有些不足,单位开具的原始凭证中或者报销单中有些都没有经领导签字或盖章就登记入账了;有的在账簿里有记账凭证却找不到原始凭证,也没有特殊的说明。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在我实习期间帮助和指导我的前辈们,相信这次珍贵的实习经历会一直伴随我以后的工作生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更加懂得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也让我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所以我不会再像从前那样等待更好的机会到来,要建立起边学习边就业的就业观,敢于参与,敢于承受压力,使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快速成长。
做帐是从业财会岗位的基本工作,但做到上乘就是如何利用会计信息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六、致谢
这两个月来很感谢xx船务给我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重要的是单位的xx和xx对我的教导及其他同事对我帮助。同时也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老师,在我实习工作的期间也相当的关心和照顾。
以上是我的实习报告。不妥之处,请老师指正!
学生实习报告范文二 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人力资源开发和实施,中层领导班子的建设与管理,劳动、人事、工资、保险、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鉴定、员工教育培训、人事档案、劳动保护、离退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一、实习目的
熟悉现实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体系和管理流程,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并在工作中学习新知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提升,以指导未来的学习重点和发展方向。
二、实习时间 20xx.09.01
三、实习单位 石家庄君豪网络设计有限公司
四、实习内容
一)日常人动的手续办理
日常人动主要有员工新进入职、离职、岗位调动和适用转正,这些工作都是人力资源部最基础的人事管理,根据所在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工作流程,可以总结为以下主要内容:
1.入职
1)核实入职者的身份,检查其是否带有身份证,学历证书,身份证。
2)收取入职者的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其他相关资格证书的复印件,没有复印件的提供复印,同时向入职者提供试用版的《新员工入职指引》并简单介绍操作流程。
3)提供《录用审批表》给入职者,让其拿到所入部门请部门领导审批。
4)经部门经理审批后,收回《录用审批表》,检查填写是否规范、完整。
5)指导入职者签订《劳动合同》,需要签订保密协议的岗位同时要签订公司的《保密协议》,办理厂牌、工作证。
6)签订完成后,再次检查入职者材料(应聘登记表、录用审批表、合同/保密协议、照片、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资格证书复印件、内部人才推荐表)是否齐备。
7)将新入职者材料交予招聘主管和经理审批,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确认。
8)经审批通过的通知来上班。
2.离职
1)提出离职申请的员工,至人力资源部领取《辞职申请书》。
2)经部门领导审批、签字同意后,收回《辞职申请书》并提供《离职交接表》与离职员工,简单交代其去各部门办理工作交接。
3)待离职员工办理完毕上交《离职交接表》时,检查各项交接工作是否交接完毕,相关的各部门是否已签字确认,确认办理完全后,收回其厂牌、工作证,签字确认。
4)将离职人员资料交给经理审批,审批完成后录入本月人事报表离职员工名单中,完成后将离职员工资料归档。
3.转正
1)按合同约定转正时间到期的或申请提前转正的人员,至人力资源部领取《普通员工转正考核表》,并由本人写一份书面的转正申请书一并交至部门领导考核、审批。
2)部门领导根据转正申请人在试用期内的工作表现,就《普通员工转正考核表》做出考评,并给予相关意见。
3)经部门签字同意转正的人员将转正考核表和转正申请书交至人力资源部审批。
4)检查上交的转正考核表及转正申请是否规范、完整,转正时间是否符合规定,部门意见是否明确,不符合或不清楚的则及时向领导请示,并与相关部门沟通确认。
5)将符合转正的申请交予经理审批,经审批同意的录入本月人事报表转正人员名单中,完成后将转正人员的转正资料归档。
4.调动
1)有关部门提出人员需求,由员工提出调动申请,经所在部门同意调出及接收部门考核同意接收后,至人力资源部领取《岗位调动申请表》。
2)由申请人填写岗位调动申请表,交至调出部门和接收部门审批,并由两部门写明调动时间和调动前后的薪资及考察时间。
3)经相关部门签字同意后,调动申请表交至人力资源部,核实调动是否符合规定、相关部门是否确认清楚。确认后,交至人力资源部经理审批,经审批后录入本月人事报表岗位调动人员名单中,录入完成后将岗位调动者的资料归档。
二)招聘
1.网上筛选简历
公司目前的招聘需求比较大,在石家庄搜才网站上的招聘岗位和需求人数比较多,每天都会接收大量应聘者投递的简历。因此,筛选网上投递的简历也是一项关键重要的工作。主要是一些不是很关键重要的岗位,自己可以尝试着筛选。筛选简历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岗位的职责和任职要求,例如相关工作经验、年龄、专业及其他关键因素,初步筛选出比较符合要求的,然后再进一步的甄选、面试。
2.电话预约面试
在通过第一轮的网上筛选简历后,接下来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电话预约求职者做进一步的面谈。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的简历需先下载打印、整理,然后根据主管的要求进行电话预约进行下一步的面谈。在电话沟通中主要是简单介绍公司现状、工作要求、薪资待遇、面谈时间地点及乘车路线等基本情况。
3.接待应聘者者
每天来公司应聘面试的人都比较多,包括经过简历筛选后电话预约的、看到招聘信息直接过来的以及通过本公司员工推荐的。接待工作主要是问清来访者的来历,同时提供相应的应聘登记表与应聘者,有学历要求较高的岗位须提供初试测试题做简单测试,并指导其如何填写表格。有些需要现场考试的岗位或是来用人部门复试的,要带其去相关部门安排考核或复试。
4.面试
对一些非重要的岗位进行初步的面谈,主要是简单了解应聘者的工作经历、主要工作技能、态度、心态及交流沟通等方面的信息
五、对石家庄君豪网络设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建议:
人力资源部是从之前的行政人事部更名而来,把人事转变为人力资源是一个战略性转变。人事工作包括人员的招聘、员工的档案管理、合同管理、薪资福利的制定计算与发放、考勤及休假管理工作等。现将人事的概念提升到人力资源的高度,则以上的工作只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完整的人力资源工作还应该包含更多的内容,包括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职位体系、培训开发体系、职业生涯规划,绩效管理体系、薪酬管理体系,建设并完善企业文化,并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就有着战略性的意义。可以看得出,人力资源部正在积极地向人力资源方向转变。组织架构的趋向合理、职位体系的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的引进、员工的一系列培训工作、企业文化理念的建设及改善,这些都足以说明,变革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着。
六、总结
这次实习的具体工作有:办理新员工入职手续、整理人事档案、通知应聘者面试、打印复印文件等等,还跟着招聘专员参加了几次面试。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不断认识到:在大学里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锻炼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次实习,自己收获还是很大的。感谢君豪网络设计给我这次机会。同时,在实习中也发现了自己有诸多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吧。让这些自己已经意识到的压力转化为上进的动力吧。
学生实习报告范文三 一、实习目的
终于等到了实习的时候了,很早以前就从师兄那里打听到了有实习,那时候可以说是急切地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大家再也无法满足于课堂教学,尽管从同学朋友那里了解到实习并非像想象中的那样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蓦然回首,转眼为期一周的铣工实习结束了。在实习期间虽然很累、很苦,但我却感到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作为一名铣工所必备的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伟大的诗人李白那一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真正内涵!我们实习的第一天看了关于铣工实习的有关的知识与我铣工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的碟片。看到那飞转的机器、飞溅的铁花,令我既担心又激动。担心的是,如果那飞转的机器隆隆声让人心惊肉跳和那鲜红的铁花四处飞溅的发出耀眼的的光芒令人眼花缭乱;激动的是,等待了将近一年的铣工实习就要开始了。这是作为学生的我们第一次进入工厂当令人尊敬的工人,也是第一次到每一个工科学子一试身手的实习基地。
其实,对我们这些工科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好机会,又将全面地检验我们知识水平。铣工实习是机械类 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学生在铣工实习过程中通过独立地实践操作,将有关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基本工艺方法和基本工艺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的,进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的训练及进行思想品德和素质的培养与锻练。
铣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我们大学生、工科类的大学生,院的学生的必修课,非常重要的也特别有铣工实习又是我们的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会感受到车间的气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当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铣工。同时也懂得了为什么有人说当铣工是最累的!铣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等工作。与机械加工相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同时设备简单,故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铣工的常用设备有铣工工作台、台虎铣、砂轮等。
二、具体内容
本次实习,我主要是做铣工,所谓铣工就是根据设计零件图纸用铣床(加工零件的设备)进行零件加工的技术工人,分为初级工、高级工。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
铣工的操作要求如下:
1、铣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
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手电钻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
3、台虎铣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4、使用电动工具时,要有绝缘保护和安全接地措施。使用砂轮时,要戴好防护眼镜。在铣台上进行操作加工时要有防护网。
5、毛坯和加工零件应放置在规定的位置,排列整齐、安放平稳,要保证安全,便于取放,并避免碰伤已加工的表面。
6、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时,工件一定要夹牢,加工通孔时要把工件垫起或让刀具对准工作台槽。
7、使用钻床时,不得戴手套,不得拿棉纱操作。更换钻头等刀具时,要用专用工具。不得用锤子击打钻夹头。
铣工的实习目的:
1.了解铣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范围。
2.了解常用铣床的组成、运动和用途,了解铣床常用刀具和附件的大致结构与用途。
3.熟悉铣削加工的加工方法和测量方法,了解用分度头进行简单分度进行的加工。
4.在铣床上正确安全工件、刀具并完成对平面、沟槽等的铣削。
以上是铣工的基本知识,实习时我时刻牢记的内容,也是对书本知识的巩固之处。
接下来说说我的实习经历了。
1.第一节理论课上,老师首先强调铣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然后老师详细介绍了铣削加工的概念、特点、加工范围及有关的物理量,并带领我们参观讲解卧式、立式铣床的组成部分、联系讲解完上面的内容,老师带领我们来到铣床上,详细介绍了如何装夹工件及有关操作,如何进行平面的铣削。
2.练习的时间到了,我们5个人一组,分别在铣床上铣削平面。从最简单的开机、停机,到装夹工件,再到对刀、吃刀直至最后完成对工件的加工,我们小组取得喜人的成绩。
3.由于我们刚开始是在立式铣床上铣削平面,因此我们小组和别的小组交换机器,我们到卧式铣床上练习。卧式铣床铣削平面速度就是快,只可惜,学校的两台卧式铣床的油泵坏了,工作台的横、纵、垂直进给三个方向的自动移动也都坏了,还好,我们人手充足。最终,在我们的齐心协力下,一个个合格的工件顺利诞生。
4.第二天实习,难度有所提高。理论课上,老师讲解了铣床上常用的刀具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讲解了如何铣削沟槽后,我们就开始我们的工作。沟槽的加工可比平面难多了,为了保证工件的精度,我们处处小心,每一个操作都小心翼翼,结果有的工件还不合格,也许是刀具的原因吧!
5.平面、沟槽的联系已告一段落,我们也开始了我们的小测试,在老师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工件的加工,经过一番努力,终于顺利通过测试。
6.第三天实习,难度更大了,本来既要练习铣削台阶面又要铣削等分零件的,但时间有限,我们只练习阶梯的铣削,对了等分零件,我们只利用万能分度头进行等分,并未在铣床上加工。
三、经验总结
1.通过实习,对铣削加工的特点、加工范围,对铣床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用途都有深刻的了解;已经具备独自完成对工件测量、平面、沟槽加工,更换、安装刀具的能力;已达到实习目的
2.铣床的操作简单易学,但操作过程中也不可松懈,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3.我们知道了铣工的主要内容为划线、錾削、锯削、锉削、刮削、研磨、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装配、和修理等等。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
4.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铣工实习培养和锻炼了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使我们不但对铣工实习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好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了我们的所学的知识。
6.我们同时也学到老师的敬业、严谨精神。老师们不耐其烦地帮我们查找程序中的错误,一遍又一遍。有的程序特别长,可老师才不计较这些,只要有一点毛病,就一定要把它揪出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同学们的作品修整得更为完美一点。有的老师会一次又一次地给同学演示如何操作,直到同学真正清楚。
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男同学帮助女同学、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同学,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既学会了如何合作又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
7.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取得的劳动成果精美的螺母、螺钉等。这些曾经让人难以致信的小铁器,竟然是自己亲手磨制而成,这种自豪感、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8.作为金属切削加工中常用方法之一的铣削加工,由于使用多刃多种类刀具铣刀的主运动又是旋转运动,故铣削加工效率高,加工范围广;另一方面,铣削加工的工件尺寸公差等级一般为IT9-IT7级,表面粗糙度值较低,又适合与大批量生产,成本较低,因此铣削加工成为金属加工中得到普遍的推广。
我相信,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铣削加工一定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为工业生产开辟出新辉煌。
四、实习心得
在实习期间我有很深的感触,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个实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前体验到学工科的不易,获得了课堂里边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识,也许将来不会走上这个岗位,但是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却是终生难忘。虽然脏点累点,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收获、也有了成果。
两年后我们就业的时候,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一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像我们接触到的铣工,虽然它的危险性很大,但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去操作而且要做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大家敢于尝试的勇气。
篇7
当前我国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对陶瓷产品的设计认识不够深。由于陶瓷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我们的日用陶瓷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在价格上我国有着一定的优势,这一点在一定意义上推进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因而我国日用陶瓷出口产业飞速发展,呈现大好的景象。但是由于价格低这样的情况,很多的企业只从事简单的产品加工以及销售,运作非常简单,没有自己独立的有影响的品牌意识,没有重视产品的深加工。当价格处在非常低的位置,并且产品价格很难上升时,就不能符合当前追求个性化产品的大市场,产品很难从低端转向高端个性化产品,从而不利于产品的长期发展。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大幅度的提高和经济收入的飞速上升,不同的新观念正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欣赏水平整体提高,高质量生活的追求观念正日益融入现代社会。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陶瓷产品的设计和运用,都必须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通过陶瓷产品的功能、结构和形式,来领会到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才能令使用者品味出他们如何结合美的规律与社会时尚,有的放矢地服务于各阶层人士,让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融洽和依赖。这正是我们目前陶瓷产品设计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市场调研与陶瓷产品设计的有机结合是陶瓷企业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关键环节。进入WTO以后,我国的陶瓷产品出口由于价格问题先后遭遇到不止一次的反倾销,因而提高陶瓷产品的档次、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以避免反倾销对企业所造成的损失,已成为我国大型陶瓷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许多企业必须调整经营策略,通过对国际陶瓷市场的深入调研和总体把握,分析并通过信息的搜集、综合分析,并对进口国消?者的收入、风俗和爱好等特点的调查研究,重视进口国的人性化研究、分析,使市场调研、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三者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产品档次,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使企业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
二、陶瓷的市场营销的发展需求
我国陶瓷行业正向高端的产业发展,需要的是高水平人才,能够把陶瓷产品做出品牌的高水平人才,真正满足陶瓷行业要求的营销人才应该是一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必须具备陶瓷产品的分类和鉴赏能力,并且能够知道陶瓷加工的技术特性和质量标准等多方面的知识。但是高校现有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仍单纯以经济、管理、营销、策划等为主,所以学校应放宽专业口径,要求学生学习陶瓷艺术鉴赏、陶瓷工艺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并最终建成跨学科型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文理结合、理工结合。高校毕业生往往难以适应需要大量经验的营销工作,区域内高校的营销专业教学也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实际经验。对企业而言,使用缺少经验的大学生需要在时间、培训?用等方面付出很多成本,对学生而言,工作经验的缺乏也给自身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学校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可行办法就是尽快在日常教学中实现实践教学和课程教学的相互促进、融合,形成从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方面一体化的新体系,进一步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培养。在不断改善校内教学与实践条件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以陶瓷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或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问到本地陶瓷企业兼职、调研,从而增加学生技能培养和经验锻炼的行业针对性。如此一来,学校便可以提供更多具有一定经验的人才,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就业率,区域内的陶瓷企业也可以借此获得急需的人力资源,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从而实现企业与高校的互利双赢。
在提高对营销的重视程度、发掘自身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企业应当以良好的待遇与工作环境吸引营销人才,满足自身需求,公司内部也要培育和建设营销文化,增强营销人员的凝聚力,造就一支忠诚企业、勤奋工作、不畏困难、素质过硬的营销队伍。首先,应根据“行情”,向营销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而不要单凭主观意愿订薪酬,或者过份地强调企业内部待遇的“平衡”,与其日后被迫参与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倒不如先不吝成本地参与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利用人才优势构筑壁垒,回避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此外,也不要总把营销人员看作“打工仔”,要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利润转股、期权、赠股、折价配股、分公司参股等形式转变优秀营销人员的身份,以充分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更好地留住人才。只有由富有经验的、长期为企业服务的营销人员所组成的团队,才能充分利用自身经验和关系网络,发挥关系营销模式在陶瓷营销中的优势。
三、建立陶瓷品牌扩大陶瓷营销
随着市场的发展与成熟,产品的同质化趋势日益明显,要实现产品差异化的实质性创新已是步履艰难,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培育品牌个性化的难度。同时,伴随信息传播业的发达,生产厂家的权力正在削弱,品牌所起到的简化客户搜索产品信息的功能也在弱化,消?者已越来越不愿意为那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产品差异而支付额外的?用。这些因素都给企业的品牌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挑战和威胁并非对于品牌本身,而是对于品牌的功能或者说管理。国内陶瓷业的品牌管理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潜在的威胁呢?首先我们要借鉴国外企业针对该问题所做出的管理制度的变革和策略的调整。其次,通过对强势品牌的经验总结,能够为国内企业实行名牌战略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强势品牌,一般被认为是那些能够特别好地适应环境,从而获得生存与繁荣的品牌。拥有强势品牌,往往意味着能够获取消?者的忠诚和巨大的商业利润。强势品牌的管理往往包含下列重要因素:保持品牌与消?者的良好联系,使之能够满足消?者的特殊需要;对产品正确定位,把产品价格建立在消?者感知价值的基础上;采取适宜的品牌数目和品牌层级,维持品牌形象的一贯性;给予品牌长期而适当的支持,实施并平衡各种营销活动:管理者深刻理解品牌对于企业和消?者的意义;对品牌权益进行有效监控,维护品牌权益。
这些因素都相互补充和促进,完善其中的一个方面,将有助于其他方面的改进。归根到底,品牌形象是存在于消?者的心目中,因此国内的陶瓷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以协调企业的品牌战略。
“瓷都景德镇”这个区域品牌是千年文化和工业文明铸就成的世界品牌,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无形资产。它不仅是景德镇人的、江西人的,还是中国的、世界的。因此,加强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产权保护,防止侵权,就显得十分迫切。为维护好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以及行业协会要着力打击假冒、仿冒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整治陶瓷市场,完善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种机制,加强对景德镇陶瓷行业的监督、引导和管理,按照“经济重镇、旅游都市、特色瓷都”的发展构想,切实维护好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促进景德镇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篇8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育; 综合实践:创新创业
一、问题的提出
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每年需要大量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而会计作为一门管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以浙江省为例,全省40多所高职院校中,有30多所开设了会计类专业,并在财经类院校中成为主打品牌,呈现招生就业两旺的态势。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浙江以外贸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足凸显,经营危机演化成财务危机。2009年浙江生产总值一季度仅增长3.4%,上半年6.3%的增幅落后于7.1%的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当期全国GDP增长最慢的省份之一。随着浙江经济迈入后工业经济时代,典型特征表现为第三产业比重大大超过第一、二产业比重,经济运行方式和内容更多地体现出信息化和服务化。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体制、技术与管理创新都离不开财务活动,尤其是中小企业对创新有更迫切的要求。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会计教育如何进行创新?在专业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学校怎样形成自身的特色?这些都是后危机时代高职会计教育面临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变革与创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建设必须根据市场的最新需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和实践能力训练体系等方面进行变革与创新,并且通过品牌建设和服务社会形成鲜明特色。
二、以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为抓手改革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一)经济转型升级对高职会计人才的需求定位分析
浙江省高职教育兴起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浙江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型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企业的技术条件不高,成本低,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不是很发达。社会对高职会计人才的需求更多地停留在实务操作层面,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主要是胜任记账、算账和报账等基础工作。高职会计教育以“零距离上岗”为目标,突出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体现了较强的职业性。高职毕业生一般从基层的出纳和助理会计做起,与本科生相比上手快并且更务实,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随着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企业内部发展壮大的要求,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欠缺成为软肋。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普及,使手工核算工作可以被电脑快捷地处理。会计的原始工作、基本职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管理强化的双重压力下,企业对会计人员理财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经济转型发展阶段,内部控制、债务重组、业绩考核、风险管理等逐渐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高职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是动态的过程,应根据不同时期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目前,从全国人才市场的整体看,在招聘的会计人员中,会计主管,财务经理等中高级会计人才越来越多,记账、报账的会计员越来越少。按此趋势,以原有教育目标培养的高职学生将难以立足。而中、高级会计人员却供不应求,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印证。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2009年证券市场创业板的推出给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资本运作的空间。因此,高职会计教育目标已不能定位于电脑记账、报账的技术性专才教育。应将目标定位在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上,尤其是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上。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也面临转型,以素质为核心,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重新融合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为了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训练过强而削弱了教育性和文化性,对复合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思维不足也制约了高职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尤其是会计处于企业经济数据的处理中心,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朝着通才方向发展。因此,在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体现三点:1较高的职业素养与人文素质。其中职业道德、风险意识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尤为重要;2构建立体知识网络。新世纪学科的交叉融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应具备会计知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如经济管理、金融、营销等方面的知识;3具备复合型能力结构。除了专业技能,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和实践应用等综合能力。
传统高职教育实践中素质和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往往是独立的,人文素质教育难以渗透到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中。也有的院校从岗位设置的角度对相关课程进行了分解,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效率,但没有解决素质和能力的融合问题。尤其是在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了解以及立足企业管理的角度方面欠缺。虽然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达到了岗位标准,但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素养,缺乏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创新,其后续的职业发展能力必然受到限制。在用人单位招聘中,经常会有企业提出学业成绩并非是第一要求,更多的是人品、责任心、沟通能力、灵活度等方面的素质要求。
(三)以课程综合实践和毕业综合实践为抓手,设计创新创业项目。改革高职会计教育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高职会计教育在核算技能的训练体系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模式带有一定的机械性,职业素养与人文素质的融合、理财能力、创新思维训练则相对薄弱。比如高职院校开设的公共类课程如何结合专业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等等,都是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应迫切解决的问题。随着会计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计算机网络和会计手段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风险加大,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值得重视等,要求会计人员具备高素质、综合能力已成为共识。如何在素质养成、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中“教给学生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是高职会计教育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创新中的重点内容,而综合实践课程的丰富性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1 高职会计教育应分阶段多渠道建立以创新能力培育为核心的“三三制”实践教学体系,以课内、课余、企业三者为立交桥实施基础、专业、创新创业三方面知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训练的有机融合。针对高职会计学生的目标层次定位,设
立创新目标激发、创新活动探索、创新活动实践实施模块化的创新能力培育模式,使学生确立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实现路径,把创新能力教育的培养目标全方位贯穿到职业入门知识、职业素质的养成及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的全过程。以课程学习、课程综合实践为主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作为第一课堂,以课余素质拓展的各类社团文化活动、科技和管理创新活动等为平台的第二课堂和开展社会调查、毕业综合实践、顶岗实习或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的企业与市场为第三课堂的交叉途径丰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体验和经验。
2 以课程综合实践为抓手,通过企业调研、社会实践、案例仿真实战、企业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方式改革。课程综合实践应区别会计专业各门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内含的单项实践技能训练,而是在每学期期末集中两周左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项目实战,将各类专业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通过设定不同的训练项目,指导学生选择一到两家企业进行全程跟踪,结合工商管理、会计核算、企业理财、营销策划等多种专业知识并与创新思维、探究方法等内容相结合,以分析和帮助解决对应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实践项目,实现专业能力的交叉融合,从而提高高职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分析、自主学习等创新能力。
3 推进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方案设计为重点的毕业综合实践改革,使学生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提升综合业务和创新能力。在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环节应改变内容和要求,学生经过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后,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要针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实际设计优化的技术应用方案。比如根据实习岗位的不同,可以撰写现金管理、应收账款回收优化方案、小企业记账优化方案等等。这些应用方案设计贴合企业实际,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对企业财务工作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法,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更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创新。
三、彰显高职会计专业文化和打造多方位服务社会品牌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会计职业素养提升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会计人才必须在传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基础上提升会计职业素养,首先是人文素养的加强。人文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方面能否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在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中,明确诚信为本、不做假账的同时应强调学生对国家、社会、企业的高度责任心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能站在客观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应在课内专业能力训练过程和课余素质拓展平台基础上,使学生通过诗教、史学、文明修身等系列活动中从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中汲取精华,从而形成会计特色的专业文化,培养学生诚信、务实、创新进取的职业品质,实现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推动学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实现资源互补,提高社会辐射和服务地方功能
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会计专业积极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为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业务培训,定期安排学生到税务局为纳税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服务企业方面,组织骨干教师为浙江物产集团开发青年职工培训课程,涉及业务岗位会计知识、财务分析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受到企业好评。此外由于会计专业能力本位课程改革在浙江省内最先开展,吸引了民营企业春华集团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共同开发了出纳、会计、纳税等方面的职场直通车系列教材,会计专业还积极为高教园区内本校和外校的非会计专业提供会计从业资格培训等等。学校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各项服务的同时,获取了政府政策和企业资金上的支持,也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打造了会计专业品牌。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复苏,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对高素质创新型高职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高职教育创新也迫在眉睫。会计作为传统专业,面临着教育理念和专业特色的改革要求。高职会计教育必须契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找准学校专业定位,推行通识教育下的专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授课内容中关注社会经济亮点,变静止的教育观为动态的教育观,满足通识教育、突出特色教育;在教学模式上推动综合实践课程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入导师制和项目化教学,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和创新思维i在学生学习和实践中融入素质教育,通过多渠道的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会计职业素养和专业综合能力的有机融合;并依托政府、企业实现资源互补,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从而形成专业品牌特色。
[参考文献]
[1]杨君伟重构会计教育体系[N]中国财经报,2006-2-10(3)
[2]张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刍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2):108-111
篇9
教育质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根本所在,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的监控体系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是指高校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基于自身的培养目标和方式,构建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教育活动的运行机制、教育各环节的管理体制以及相关文件,并用信息化技术支持教育活动。一般来说,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是由教育质量标准、教育运行机制和教育质量信息监控三大方面组成。因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式不尽相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潜在性,所以难以采用固定、客观及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高校的教育质量,这也是高校对自身教育水平进行监控的最大障碍。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出杰出人才,管理教育活动,各高校必须根据自身教育活动的环节和内容,确定适当的质量评价标准、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效的管理机制,从而对教育全过程进行动态有效的控制。
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要素
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监控者、被监控者、监控活动和监控目标是其基本要素。
1.监控者是指高校中实施教育质量监管的相关机构和人员,监管层次分校、院、系三级,监管主体主要由校教务处、各院负责人以及各系负责人组成。校级监管者主要是以校长为代表的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和以教务处为代表的主管教育教学的机构,校级监管在高校教育质量监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务处是监管高校教育质量最直接的机构,负责全方位安排和管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校级监管是高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最重要的力量,主要职责是制定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方法,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灵活调控活动的运行过程,开展教育质量调研,进行教育质量测评,进而不断完善高校的教育质量监管制度。院级监管者主要是以院长为代表的学院领导以及以教务办为代表的二级监管机构,主要职责是依照校教务处的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学院自身特点,制订教育教学计划并安排相关活动、监管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适时解决教育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教育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学院教育教学水平。系监管者是系、实验室的负责人,主要职责是对所属课程进行改革和管理,开展相关教研活动,反馈和总结课程或项目的成果,是高校切实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单位。监控者是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组织管理者,与高校教育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和运行有直接密切的关系。
2.被监控者是教育活动中的受控者,包括人和物。教师、学生以及各级教育管理人员是人这一方面的受控者,教学中使用的建筑模型、仪器、资料是物质这一方面的受控者。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人和物的因素需要相辅相成,协同发挥作用。监控者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受控者进行严谨管理、合理安排,受控的各因素才能紧密结合,共同发挥最大作用。
3.监控活动是指在教育质量监控过程中,监控者对被监控者的活动进行监控的过程。监控活动主要由教育基本建设、教育运行状况以及教育管理状况组成。教育基本建设包括高校学科课程安排、教材采用状况、学风建设等;教育运行状况是指教育过程中的相关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对课程和教育活动的接受程度及反馈等;教育管理状况是指管理教学活动的组织的职责、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管理过程的合理性及可行性等。监控活动是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直接作用形式,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4.监控目标是指教育质量监控要达成的目的,教育活动的开展以监控目标为指向,教育质量的高低以监控目标为标准。监控目标往往是高校的理想化追求,这个目标引导着高校的持续发展,推动着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对提高教育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上述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四大要素之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协同影响着高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和运转,决定着高校教育水平的发展。
二、高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构建重点
从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组织环节、标准制定环节以及管理环节来重点探讨教育质量监控,为打破高校监管教育质量的瓶颈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1.协调教育质量监控各方的关系。有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组织协调监控者、被监控者、监控活动和监控目标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其产生协同作用,可以产生最好的教育效果。监控者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因而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被监控者是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配合者,被监控者应与监控者经常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监控者和被监控者才能够基于同样的监控目标,完成相应的监控活动,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宏观上协调好教育质量监控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条理分明,责任清晰,不仅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工作的推进,而且有助于教育质量监控工作的运行。
2.制定明确的教育质量标准。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是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前提,明确的教育质量标准不仅有利于监控者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也有利于被监控者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虽然各高校已意识到制定明确的教育质量标准的重要性,但是各高校的教育质量标准大都含混模糊,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巨大隐含性的动态活动,这给教育质量监控带来了极大阻碍。其次,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缺少纲领性文件的保障,大大降低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也为教育质量监控工作增加了难度,因而,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来制定相应的教育质量标准,尤其要建立具体的条目文件。
教育质量文件体系包括不同层次的标准文件。首先,应制定有关教育质量的总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教育活动的核心是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主要包括理论性教学环节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起始阶段就确定总的纲领性文件,有利于指引教学方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较为准确地预计教学成果。在理论教学环节中,可通过制定课程目标来确定开课计划,指导后期的课程设置,指导教师安排课程重点;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制定明确各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的纲领性文件,可以确定不同专业的实验安排和实习计划,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就业方向等具有推动性意义。其次,应制定与教育质量监控方案相对应的措施性文件,对教学环节中的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巩固以及检验考核等做出相关规定,对监控工作的开展制订具体方案,方便监控者采取应对措施。最后,针对记录方式、经验总结制定文件,这是指教育质量监控过程中,对各环节具体情况的记录方式、各方的工作经验总结等都要有相关规定,以确保教育工作各环节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教育质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给教育质量的监控带来巨大的阻碍,因而,制定条理化、明确化的教育质量标准必不可少。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就是将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要求、目标和相关规定纳入文件,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标准可循,有规定可依。
3.切实落实教育各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对整个教育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对各环节进行统筹协调,有助于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整体框架,在构建框架的基础上,严明及高效的管理和监控是重中之重,即对教育各环节的管理和监控给予制度层面的保障。学校教育管理、教师课程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是生成教育质量的三大主要环节,这三大环节的管理、监控制度化,是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制度化。建立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检查制度,对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随机抽查,对活动的开展状况、课堂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并总结汇报,这将极大地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培训审核新进教师的制度,以确保新进教师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掌握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是教师课程教学监管制度化。对于日常教学的监管,教务部门应例行开展教学监管;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在每周的教学例会上,集中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讨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另外,在教学督导制度中,应由学校教务部门相关人员、优秀教授、骨干教师组成教学督导小组,对教师进行不定期的能力检测,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督导,这将帮助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学生学习质量监管制度化。制定跟踪调查毕业生毕业去向及就业情况的制度,即教务部门通过应届生就业率以及对应届生工作初期的跟踪调查,对毕业生质量进行评估,这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方式、方法具有巨大的参考意义。另外,教务部门应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建议,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些都是监管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措施。
三、高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高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主要应从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信息体系,建立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两大子系统展开。
1.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信息体系。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信息体系是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而教育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是构建和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必然环节。
首先,教育质量信息的收集。主管教育监控的人员要注意收集信息,如学校教务部门在不同阶段的教学安排,对教师日常教学的检查记录,各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结报告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实行分类管理。教务管理系统现已成为高校教务信息收集和管理的主力,它记录着所有教工及学生的个人信息、课程信息、教学信息。大量的有效信息使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有据可循,使教育活动的监控更加透明化。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自身教务管理系统,更好地利用它的优势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活动。
其次,教育质量信息的整理。高校院系众多,教育信息繁杂,所以要对信息进行科学的整理。信息的整理主要分为信息归类整理和信息价值整理。分类整理是将相关联的信息放到一起,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这有助于教育质量信息的有效反馈,有利于教务人员对教育质量信息的整体把握。价值整理是对收集的信息按价值高低进行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最终保留能够真实反映教育质量的有效信息。
最后,教育质量信息的分析和总结反馈。教务人员对已归类整理的教育质量信息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对教学质量进行反馈,并讨论整改方案,制定出新的教育教学制度和方案,不断总结,不断改革,从而持续提升教育质量。
2.构建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就是评价教育质量,评价教育质量需要有明确的教育质量标准,对众多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后才能做出教育质量评价。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包括课程开设、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实验实践、学生学习、教职工管理等各方面的评价,教学评价是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而教师又是教学的主体力量,所以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教育质量评价的重心。
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除了校、院督导、教师间相互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之外,还要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利用多种渠道展开学生评价,如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座谈会、问卷等不同形式开展调查。除了关注评价主体,还要关注评价方式,学校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如每季度召开教工大会,对优秀教师、优秀课程进行表彰,大力鼓励其他教师以其为榜样,对其进行学习;另外,系列教研活动及赛课活动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方式,而且还能有力推动课程改革。
教育质量是考察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各高校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迫在眉睫。现如今,高校纷纷面临教育质量标准含糊不清、教育质量监管不力、高新技术对教育质量监控的支持不足等困境,高校教务管理在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时,应把握重点环节,明确教育监管各方的责任,协调各方关系,制定教育质量标准,规范教育质量监管制度等。在构建和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注重教育质量监控信息体系和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两大子系统的构建,高校应该不遗余力地不断完善重点环节,进一步加强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砥砺自身,谋取发展。
- 上一篇:数据分析工作经验总结
- 下一篇:商贸公司工作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