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员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0 14:4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试验员工作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农业引智工作;经验;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中图分类号 F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357-01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是以大豆、玉米等新品种选育、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农作物及土壤的化验测试分析、植物保护等工作为主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成立于1958年,现有科技人员126人,其中研究员17人、副研究员17人,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人员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省优秀专家(拔尖人才)2人、市优秀专家6人。该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引智工作,狠抓资源、人才的引进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在国家、辽宁省、铁岭市外专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于2001年被授予辽宁省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2003、2008年被授予国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基地的建立更加促进该院不断地开拓视野,更新观念,紧紧围绕优质、高产、高效这一主题,开展农业引智工作[1]。通过与国外农技专家的合作研究、出国考察、学术交流、资源互换、出资购买等途径引进育种资源和技术,利用上述资源直接或间接育成品种50余个,选育玉米自交系10余个,获得知识产权保护13个。铁单(研)系列玉米已在全国10余个省市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 200万hm2,创造经济效益130亿元。特别是近2年来,该院的玉米品种选育工作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每年新品种审定数量都在8个以上,推广面积稳定在53.33万hm2。现将该院为取得这些成果而采取的做法及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严抓资源引进工作不放松
玉米杂交种产量水平的提高与种质资源的突破紧密相关。要提高玉米杂交种产量,必须从种质资源引进和创新上下功夫。该院自1979年引进美国玉米杂交种美3382、美3147等玉米杂交种开始,30多年来,先后从美国、荷兰、日本、巴西、古巴、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西班牙、匈牙利等30余个国家引进1 000余份农作物优良品种,其中玉米600余份;育成的铁7922、铁C8605-2玉米自交系是利用引智资源选育的代表性品系。铁7922是以美国引进玉米杂交种美3382为基础材料,经南繁北育7代自交选育而成,是我国育成较早的紧凑型晚熟玉米自交系之一,其应用使辽宁省玉米产量水平第3次迈上新的台阶,该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铁C8605-2是该院经过9年11代选育出的含有美洲血缘的优良玉米自交系,该项成果经专家鉴定,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适应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引智工作使该院玉米育种研究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品种选育高峰期。近几年来,通过国审的铁单20号、铁研26号、铁研124号玉米新品种均是利用美洲试材选育而成,具有茎秆坚韧,根系发达,株型半紧凑、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旱耐涝性强,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活秆成熟,高产优质,增产潜力大的特点。米质达到国家普通优质玉米一级标准。通过省审的玉米品种中大部分是利用国外资源育成,因而可以认为没有引智资源的引进,也就没有该院育种工作的成果。
2 积极与国内外优秀专家接触
在国家、省市外专部门的积极引荐下,该院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积极派出科技人员去国外考察学习、合作研究、引进试材。同时,聘请美国、荷兰、以色列、日本等农业专家来该院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技术指导。迄今为止,共接待国外农技专家100余人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5人;出国考察、学术交流30余人次;其中2名人员分别在美国普渡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就玉米、水稻育种和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合作研究。专家是资源创新的无形资产,今后要一如既往地引进国外优秀专家和人才,努力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3 开展异地育种和多点鉴定工作,全方位提高育种水平,使育成品种具有更加广泛的适应性
通过资源引进和品种改良,采取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加强异地育种和多点鉴定工作。在海南省设立了长期的南繁试验基地,在辽宁丹东、彰武和河南郑州设立了异地育种试验站,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山西等省、自治区设立80余个异地新品种鉴定点,变一地育种为异地育种,提高品种的广适性和抗逆性,提升育种水平和育种进程,现在已经有一批新品种进入国家和省级试验程序,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将进入全院育种的又一个新高峰。
4 采取措施加快引智品种示范推广开发步伐
为加强铁单(研)系列玉米示范推广步伐,尽快使新品种被广大农户接受并发挥作用,全院在省内外按照不同熟期组设立200余个示范试验展示点,对选育的铁单(研)系列玉米进行试验、示范、展示工作,发挥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干的作用;制作铁单(研)系列玉米宣传片10余套,印制报纸、画册12套,印制25个品种的宣传单150万张;建立了单位的网站,及时最新审定品种、特征特性、主要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等专业知识。在电视、报纸等媒体做宣传广告100余次;召开新品种观摩会、展示会300余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推广人员、农民10 000多人次,使其基本掌握新品种的栽培技术;成立了“16822110”专家服务热线,组织一批专家对农民提出的问题提供24 h服务,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对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满意的答复,每年接受咨询平均1 000余次;为保证种子质量,全院提供育种家种子和繁制种亲本及繁制种技术方案,直接委托辽宁铁研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赤峰市铁研种业有限公司等繁制铁单(研)系列玉米单交种,上述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的认证,全程跟踪检查,严抓种子质量。近2年来,共推广铁单(研)系列玉米品种120万hm2,按照比普通玉米平均增产5%计算,平均增产525 kg/hm2,增加效益735元/hm2(按1.4元/kg计),共增加效益8.82亿元。
5 各级引智部门的大力支持
总结多年引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首先应归功于国家、省、市外专局对全院引智工作的重视和积极支持。近年来,为了帮助全院搞好引智工作,各级引智部门多次来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进行项目论证,亲自帮助选项目、定方向、聘专家[2-4]。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也经常深入项目单位,与科技人员积极座谈,具体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将铁单系列玉米品种推广分别列为国家、省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并将铁单玉米推广项目列为“农引推”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今后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一定要在引智工作的带动下,继续狠抓资源、人才的引进和品种选育、推广开发工作,更广泛地建立起多方位的对外合作关系,扩大引智范围和领域,增强科研实力和发展后劲,在资源引进方面,继续把丰产性放在第一位,兼顾抗病性、品种专用性等综合抗性[5-7]。继续加强热带、亚热带种质向温带种质的导入工作。发展不同生态区域的多点育种工作,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形成区域化育种格局,引进更多类型的育种资源,丰富育种手段,完善现有异地育种站的功能,发展其他试验站。继续加强新品种的推广开发工作,使铁单系列玉米品种在更加广泛的区域种植,促进农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6 参考文献
[1] 揭赣元.开通特色引智之路[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2):17.
[2] 席得全,冯松怀.引进国外智力,服务登封经济[J].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2010(11):46.
[3] 沈娟,正中.华东六省一市在宁共商招才引智工作大计[J].华人时刊,2010(12):4-5.
[4] 张海鹃.吉林省与新疆签署引智对口援疆工作合作框架协议[J].国际人才交流,2010(12):57.
[5] 裴菲.解放思想 广揽英才 江西引智工作的特点与成就[J].科技广场,2001(10):38-39.
篇2
关键词:NYP;职教师资;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18-03
应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以下简称NYP)的邀请,笔者作为北京市职业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团成员之一于2013年8月25日~9月21日进行了为期28天的培训学习。此次国外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全面提高此次参团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加快高层次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其培训模式主要以经验分享、实地研习、专业交流和学习参观四种形式呈现,内容涉及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南洋理工学院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教学管理、项目教学与教学工厂、无界化管理与AES系统、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教学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系参观和其他学院学校的实地考察等。通过众多内容的学习,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新加坡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和高水平师资资源开发上真正做到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我国职教师资建设有许多启示。
一、NYP职教师资的建设理念
NYP自创立以来,凭借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及敏锐的市场嗅觉准确定位,立志于为新加坡的经济腾飞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经过不懈的努力,其在职教办学的理念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教学工厂”、“无界化”及“经验积累与分享(AES)”三个理念堪称核心,是南洋理工学院最根本的立校之基。这也是其职教师资的建设指导理念。
1.“教学工厂”办学模式助力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学工厂”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具体是指将真实的工作环境引入学院教学环境内部,在学院内建立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企业环境,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零距离对接。所谓“教学工厂”,它区别于以企业为本位的做法,立足学院,在现有的授课、试验和实训等教学系统基础上开设将学校教学系统和企业实践项目有机融合在一起,起到以教学为主、企业服务为辅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教学工厂”已经成为教职员工能力开发和专业培训的重要途径,成为NYP卓越办学的主要手段。
2.“无界化”理念让职教师资活力常在。“无界化”是南洋理工学院推进实施“教学工厂”理念的一个保障策略,形成了学院的另一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系部合作无界化。虽然南洋理工学院以系部为主体独立运作,并无教务处来统筹协调,但各系之间共同研究、协作开发、联合承担大型项目,而且运作十分顺畅。二是校企合作无界化。南洋理工学院在企业和社区设有培训基地,企业在学院有车间或展厅,合作“亲密无间”。三是教学与市场无界化。南洋理工学院站在国家科技及市场需求的前沿,开发新产品,培养急需人才,紧密追踪经济发展的脉搏。四是校内资源无界化。南洋理工学院的建筑特点使得各系之间以联廊有机连接成整体。校园智能卡打破部门所有制,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五是归宿认同感无界化。员工的思想上淡化部门利益,把南洋理工学院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作为核心价值观,愿意沟通合作,愿意经验积累和分享。“无界化”本质上就是打破院系与院系、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壁垒,实现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合作互助,资源共享。
3.经验积累和分享系统盘活学习型组织成果。“经验积累与分享(AES:Accumulated Experience Sharing)”是一个良性运转的知识管理系统,即“经验积累―分享―应用―再积累”的循环。它包括理念的分享、技术的分享和成果的分享。AES系统用于提高学生对企业项目解决方案的了解,促进同事间的知识和经验分享,保存南洋理工学院非项目的知识与经验。AES是一套科学的管理系统。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分享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自己的工作,并且不断积累更多经验为后人所使用。这个系统能够使项目运作的整个过程得以清晰再现,避免由于时间久远而被遗忘。更重要的是,这个系统可以帮助院方成功地实现“只留经验不留人”。人才流动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如果相关老师由于工作调动等原因离开原来的岗位,必须先将自己带领学生做过的项目的背景、方法、效果等内容详尽地输入系统,这样的做法能够保证经验积累与分享不受人员流动的限制,将最宝贵的财富永远地留在南洋理工学院。
二、NYP师资培养成功经验总结
在以上三个核心理念的指导下,NYP的职教师资建设和培养已经初具体系,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关于职教师资准入制度。NYP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教师时不会将其学历门槛定得过高,更不会盲目追求海内外名牌大学毕业生,他们也不太看重教师是否一定毕业于师范院校。也就是说,他们在招聘专业教师时不会要求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博士,不会要求必须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在准入门槛上只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要有3~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当然工作经验必须与专业对口。通过这样招聘到的教师,他们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并且能够与企业密切联系,可以为校方引入更多校企合作项目。在课堂中,也会将企业的文化、理念以及技术标准自然地引入,这样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起到的效果更佳。在中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来源大多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师范学院毕业生,这些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就来到学校工作,普遍缺少企业一线的实际工作经历。此外,中国《教师法》等相关文件规定,职业院校聘请教师也必须具有教师资格证书,许多学校对教师学历上有硬性要求,比如博士学历,这样极大阻碍了技术工人等优秀高技能人才的引进或兼职。
2.关于职教师资培养机制。在NYP,师资培养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一部分,如新进教师必须接受学院专门机构组织的新教师培训,为其三个月。教师所在的专业系部还要为每一位教师安排指导教师,做到一对一指导。新教师引进后的两年时间内,学院会不断组织相关教学方面的培训。具体来说,NYP学院各系部有义务要为每位教师制订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在制订计划过程中可以征求教师个人意见,但一定培训计划制定后,教师个人必须服从参加,同时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个人成长计划。教师在完成系部制定的培训计划后,还可以利用每年25天的带薪培训假期培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培训的落实,将与本专业相关的世界新技术发展情况,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带入课堂,改进教学。在培训内容中,一般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或相关专业机构进行新技术培训,使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不落后于当前企业的一般要求。在我国,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普遍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甚至许多繁杂的行政事务工作,他们每天都疲于应付学校的相关工作,而又没有太多成就感。这跟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课时多、任务重、人才结构失衡、教学经费不足等原因有很大关系。近几年,教育部对职业教师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才逐渐重视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师资培养培训活动。但与新加坡NYP相比,在培训制度和针对性方面差距较大。另外,虽然规定了教师必须完成继续教育学时,可是给予教师的时间又不足,影响了培训效果。
3.关于职教师资转型。NYP在教师转型和新专业“师源”储备方面,都具有极强的超前意识,而我国在这方面就显得比较薄弱。NYP很注重预测整个市场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发展态势,他们往往在一个专业的招生规模出现萎缩趋势时,就会选择在第4或5学期对该专业最好的种子教师进行培训以便他们完成专业转型。NYP采用的具体方式是,通过制定配套的教师技能转型计划,有目标有要求地将这些老师输送到国内外知名学府进行研修,并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通过超前的教师转型,NYP缓解了因逐年的招生规模萎缩导致的学生数少与教师课时量不饱满之间的矛盾;同时,被选中的“种子教师”综合素质高,个人能力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和进取心,能在较短时间内转型成功。他们通过培训在恰当的时间开始了新的起点,不仅对原有专业的建设影响不大,而且还能保证新专业的建设质量。我国职业教育近两年发展迅速,经历了专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但是过快的速度和不恰当的发展方式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部分专业趋于老化,招生规模逐年缩小,师资过剩;部分专业办学规模过大,师资缺口严重;每年申报新专业,却未能配备足够且能胜任的师资力量;等等。这些问题意味着很多职业院校亟待专业转型。我国有些职业院校缺乏超前意识,一般都会在某个现有专业出现师资紧缺时才会安排教师培训,而且经常会选择让好的教师继续原有专业的课程教学和发展,而让表现不优秀的教师去开发新的专业或进行专业转型。因此,很多学校出现了先申报专业才考虑师资配备的被动局面,而且在专业建设和转型中起步慢、教学质量低下或教师们转型不成功。如何让这些教师成功转型是我们目前面对的现实问题,这必将会给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
4.关于职教师资考核评价机制。NYP的师资考核机制较为完善,他们重点考核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学工作和服务工作表现。换句话说,NYP对师资的考核的覆盖面较为全面,不仅包括教育教学能力,还包括学生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和教材开发等教学工作,还包括企业项目服务、承担管理工作、工作态度和质量、特殊贡献等服务工作的表现。采用这种评价机制,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的工作目标性和热情。系部组织的整体安排,有利于打造一支团结融合、积极向上的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师团队。在中国,教师的工作要求与评价体系不匹配,工作中重视教学和社会服务,但考核中却特别强调科研能力。虽然也将教学工作量作为考核指标,但教师只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基本能通过考核。这样必然让教师的精力大量投入到撰写论文、申报各项课题中,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导致教学质量下滑。
三、NYP经验对提升我国职教师资建设水平的启示
1.关于职教师资准入制度的启示。借鉴NYP职教师资准入制度经验,我国职业院校应尽快完善该制度。在选择教师时不再一味追求名牌学校。在选人方面应该更侧重对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要求和考核。当然,鉴于当前教师工作水平不高,难以吸引企业优秀人才加入,难免还是会接受应届大学毕业生,但这时考点应该放在专业实际动手能力上,而不应强调其学校背景。这些教师进入后,能够尽快送到企业、行业进行脱产实践半年到一年。
2.关于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的启示。借鉴NYP职教师资培养机制,我国职业院校应该更加重视师资的培养培训。首先,职业院校应该对整个学院专业教师师资培养做整体性、系统化的培训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各系部按照全院规划完成对专业教师的培训任务。学院要重视规划,并从培训时间、经费上做出制度性安排,系部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各系部工作做出具体培训安排。对于新进入的专业教师,更应重视对其的培训。根据进入专业教师的具体情况,配备指导教师,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训安排。
3.关于职教师资专业转型的启示。借鉴NYP的经验,我国职业院校在专业教师转型方面有许多提升。首先,应提高对专业教师专业转型的重要性认识。职业教育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在不同的阶段,社会产业结构需求不同,这必然要求我们对专业需要进行不断调整,而且这种调整的速度在加快,这必然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专业转型能力。其次,应该科学地制定专业教师转型路径和提供相关保障。职业院校应该将教师专业转型培训纳入学院的整体培训规划中,重视教师跨专业学习进修和能力提升进修,当专业调整,教师需要转型时,为该专业教师制定合理的转型计划并实施。首先选取种子教师进行转型培训或者企业挂职实习以强化新专业技能,然后再给更多老师培训,这样就有足够的合格师资来进行新专业规划和专业课程的开发工作。
4.关于职教师资考核评价机制的启示。借鉴NYP的经验,我院职业院校应该建立以教学为重点,兼顾个人素质和服务工作的三位一体的科学合理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继续将教学作为重要评价项目,但更加强调教师质量的评价,摒弃当前完全以科研论文和纵向课题为主要考核指标的科研考核体系,以横向课题和企业实际项目服务水平的评价来替代。
“十二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原有的职业教育师资瓶颈凸显严重。职业教育确实需要学习如新加坡NYP这样的优秀职业院校经验,真正理解并做到以师为本,务实和扎实地完成职教师资的准入、培训、转型和评价四项重点工作的改进,才能真正改善和提高我国职业院校师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宏俭.中国与新加坡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
[2]邬厚民,余靖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对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3,(7).
[3]高瑛.我国职教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
篇3
关键词:路桥施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快速发展,桥梁施工各方面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桥梁建设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存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差、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都加重了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的难度。工程质量是关系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事.桥梁的工程质量关系到交通运输能否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严抓桥梁工程质量管理,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所以对于桥梁施工管理,加强材料设备的监管、采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成果,提高人员素质和施工技术、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验收工作等都势在必行。
1施工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桥梁施工监控是随着桥梁向大跨度方向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以前,对于各种中小跨径的桥梁,均采用有支架的施工方法,整个施工过程中主梁结构基本处于无应力状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急需修建跨越能力更强的大跨度桥梁结构, 以跨越大江、大河、甚至海湾。对于这些大跨度桥梁,若仍采用有支架的施工方法,施工将变得非常困难,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出现了缆索吊机施工法、悬臂拼装施工法和挂蓝悬臂浇筑施工法及其他多种自架设体系施工法。自架设体系施工方法的采用,在施工过程中必然给桥梁结构带来较为复杂的内力和位移变化,给桥梁的建设带来了新的任务一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控制。
2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设置的建议
1)台后地基的处理。控制台后路基的沉降变形中,控制地基的沉降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软土及松软土路基地段,地基处理应采用水泥搅拌桩、粉喷桩等半刚性复合地基。经过多条高速公路软土路基试验研究表明,半刚性桩在处理深度较深、基本打透软弱层且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沉降速率、工后沉降都很小。挤密砂桩、挤密碎石桩在软土中的挤密约束作用小,桩体质量不易达到要求,其加固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处理时间较长,需进行堆载预压,处理中地基的沉降值也较大,但处理费用相对较低。
2)台后基坑的回填。基坑应采用素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回填,面积较大时采用碎石分层夯填,达到规定的压实要求。
3)过渡段填料的选择。过渡段应使用强度高、变形小的优质填料。资料上反应日本、法国、德国通常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中加入6A左右的水泥进行过渡段填筑。我国高速公路在过渡段大多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桥台背后大型机械压实困难的情况下,在级配碎石中加入水泥、使用小型机械进行夯实,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4)桥台与路基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高速公路的大量事实证明,台后过渡段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可显著改善路基与桥台在抗垂直变形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有效实现路基与桥台的刚度渐变。对软土、松软土地基地段更应加强钢筋混凝土搭板的设置与研究。
3 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
1)加强路堤填料的选择。实施台背路堤填筑之前,要有目的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对要采用的各种土壤做对比试验,其试验项目包括:
①土壤的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筛分和击实试验;②不同土壤在相同压实机具下达到同等压实度时的压实变数和松铺厚度的关系,从试验结果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填料;③从经济角度考虑,以就地取材为主,就地取材不仅经济而且取材方便不误工,材料的选择原则上应选用干容重较大的砂类土或渗水性好的材料。
2)加强压实要求。台背路堤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并按设计宽度一次填土,分层填筑过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其施工
顺序为汽车卸土、推土机平整、洒水或凉晒、人工平整、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检测,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既要保证压实度,同时又要注意不损伤台身,具体要求为:①检查填土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②根据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压实;⑧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除对台背路堤填土与路基土方连接处必须加以振动,增强碾压效果外,桥台附近采用不振动静压,并慢速碾压,以免损伤桥台。
4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4.1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特殊要求
(1)由于钢纤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短、硬化快,因此钢纤维混凝土必须尽量加快施工速度。在浇筑和摊铺过程中严禁因拌和物干涩而加水,但可喷雾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2)必须使用硬刻槽方式制作抗滑构造,不得使用粗麻袋、刷子和扫帚制作细观抗滑构。
(3)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板长一般为6-10m,最大面板尺寸不应大于8 × 12。钢纤维掺量较大,尺寸用大值;掺量小,取小值。面板长宽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与设计规范的要求一致,钢纤维路面应先试切缝,在钢纤维不刮坏边缘时,才允许开始切缝。注意:此次新修订的水泥路面设计和施工两部规范所采用的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面板尺寸比其应力计算结果和教科书中都要小(最大10 × 20m),面板尺寸划分较为保守。原因一是考虑我国实际路面上的超载和偏载严重,强度储备不足;二是钢纤维掺量体积率由1.2% 降低到0.6-1.0%,尽管板厚的折减系数略有加大,但在长期高应力强度比的疲劳荷载作用下,疲营强度和使用寿命仍嫌不足;三是尽管钢纤维路面允许在使用后期带裂缝工作,处在裂而不离,离而不开的状态,但这不是正当设计工作状态,而属于破坏状态,开裂后的钢纤维路顺平整度很差,行车既不舒适,也不安全,只具有路面残值,而不满足使用要求。
4.2钢纤维混凝土路面修补
1施工材料
1.1原材料
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细集料:用中粗砂,平均粒径0.35mm~0.48mm,含泥量<2%;
粗集料:碎石5mm~20mm,含泥量<1%,质地坚硬;
钢纤维:选用长度30mm、当量直径0.60mm由浙江某厂生产的低碳结
钢剪切扭曲型,型号DN-30,其强度380MPa以上。该产品性能稳定,使用效果良好。
1.2配合比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双控标准要求及施工的工作度采用以抗折强度为主要指标进行设计。设计抗折强度6.5MPa、抗压强度35MPa。经试验室进行几种配比方案确定:水泥∶黄砂∶碎石∶钢纤维∶水并强度试验。
2施工工艺
2.1基层处理及路面浇筑
在钢纤维混凝土浇筑前,为提高水泥混凝土面层下基层和垫层的刚度,做好对旧混凝土板及板底基层的处理工作,即在破损板及板底脱空破裂的旧混凝土板块凿除后,对部分板底基层进行补强处理。凿除旧混凝土板时,凿除深度必须满足原路面设计要求,再将原基层松动部分全部清除。被清除后的基坑及深度一律用C15贫混凝土进行处理。待混凝土半干状态时即可浇筑路面。按要求先用C15普通混凝土浇筑至路面面层厚度12cm时,经底面层整平处理后再用钢纤维混凝土浇筑。
2.2钢纤维混凝土搅拌
钢纤维混凝土搅拌采用滚筒式搅拌机。为使钢纤维在混凝土中分散均匀,采用二次投料三次搅拌法,即先将石子和钢纤维干拌1min,加入砂子、水泥再干拌1min,最后注水湿拌1.5min左右,总搅拌时间控制在6min内,搅拌时间过长会形成湿纤维团。
2.3运输与浇筑
混凝土运输采用自卸运输车,运至施工地点进行浇筑时的卸料高度不得超过1.5m,以防混凝土离析。钢纤维混凝土采用人工摊铺,用人工将其大致摊铺整平,摊铺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振捣的持续时间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且不宜过振。振捣时辅以人工找平,混凝土整平采用振动梁振捣拖平,再用钢滚筒依次滚压进一步整平,整平的表面不得钢纤维。在做面时需分两次进行,即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做第二次抹平,抹平后沿模板方向拉毛,拉毛深度1mm~2mm。拉毛时避免带出钢纤维,如采用滚式压纹器进行处理则效果更佳。
2.4养护与切缝
钢纤维混凝土设有多种切缝。胀缝与路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有连浆现象,缝隙内应及时浇灌填缝料,当混凝土达到强度25%~30%时,采用切缝机进行缩缝切割,切缝深度3cm。施工缝位置宜与胀缝或缩缝设计位置吻合,施工缝与路中心线垂直,不设置传力杆。对胀缝、缩缝均采用10#石油沥青,灌式填缝。
混凝土做面完毕后,及时采用湿法养护,终凝后及时覆盖草袋,并每天均匀浇水,保持潮湿状态,养护10d~15d。与此同时做好封闭交通,待强度测试达到规定要求后即可开放交通。
5施工质量管理
桥梁施工控制的对象就是桥梁施工本身,施工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桥梁施工质量、进度等。特别是施工进度一旦不按计划进行,必然给施工控制带来一定难度。以悬壁施工的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桥为例,如果梁相对悬臂施工进度存在差别,就必然使悬臂在合拢前等待不同的时间,从而产生不同的徐变变形,由于徐变变形较难准确估计,所以容易造成最终合拢困难。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是对施工全过程各工序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使所建造的工程符合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要求。桥梁施工控制就是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变形及稳定进行监控,使施工中的结构状态处于最优状态,保证施工过程安全和成桥状态(包括内力和线形状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篇4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功能;效益
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平台,是提高教学质量、彰显职教特色的硬件依托,承载着实践教学、职业训导、技能鉴定等功能。实训基地作为学校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实训基地运行情况的好坏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但迄今为止,国内对中职学校实习、文训基地的专题调研工作做得还很不够,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功能与效益研究方面尚处于空白地带,鲜有可供借鉴的依据和标准。
一、实训基地的功能探讨
1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根据多所学校的成功经验总结,现将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归纳为三点。
(1)满足专业教学计划所设定的专业实验、实训项目的教学要求。因此,时间、空间、设施以及规则等要素必须以实现教学功能为前提进行合理配置。
(2)实训基地应具备某些专业科技项目的研发功能,尤其是某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及技术服务项目的研究与开发,这对于实切基地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实训基地要具备生产经营功能。只有具备生产经营功能,学生的实训项目才可能达到实战性的要求,而且生产可以为教学解决材料、工具不足的问题。
这三大功能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这就要求决策者正确处理各功能之间的关系,为实现三者的相互促进打好基础。
2.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
对于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目前学术界并无定论。现仅根据主流意见和观点将部分内容整理汇总后列出,以便抛砖引玉,供大家深入探讨和研究。
(1)技能培养功能。实训基地主要培养学生较为全面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是针对行业或岗位的技能培养而设立的工作环境,是系统的技能训练场所,其运行从形式上强调工位胜,从运作上讲求职业性,它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综合能力素质的训练。实训基地的技能操作、产品制作、项目实施和科技开发等一系列模拟训练既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
(2)能力转化功能。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在工作中人的知识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然而能力与知识二者并不等同,需要有一个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另外,应用性人才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不可能完全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传授,尤其是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需要在各种实践性环节中获取。实训基地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技术训练可拓宽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3)动手实践功能。实训基地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训练的场所,使学生从“有所知”走向“有所为”,保证职业学校实施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计划。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是应用性人才必须掌握的。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训基地创造了一个生产现场模拟训练或真实训练的实践环境,让学辟=’自己动手操作,熟悉并掌握本专业的主要仪器设备和基本工具以及生产工艺、基本技能、专业技术等。
(4)师资培训功能。实训基地引入较为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使教师和学生可以涉猎高新技术领域,接触和学习高新技术。因而,实训基地应经常对教师进行培训。例如:进行“双师型”师资培训。现代中职学校对师资的知识能力储备要求较为全面,实训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操作应用能力,这是搞好中职教学的重点。为此,实训教师首先应在实训基地不断地进行自我培训,不断提高操作应用能力。
(5)素质教育功能。实训基地还应该在爱岗敬业的情操、团结协作的精神、遵纪守法的习惯等方面对学生职业素质进行“养成教育”,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及其发展奠定基础,在人才规格方面满足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通过实际操作、工程项目、生产实践等实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已学专业知识和掌握的技术、技能,通过群体协作来完成训练项目,使学生不仅能获得实际工作经验,而且培养出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综合素质与能力。
3.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拓展
从发展需要和自身特.出发,实训基地应该而且能够进一步拓展功能。实训基地功能的拓展以提高办学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根据研究的结果,目前国内主要有几种功能拓展的思路。
(1)社会培训功能。部分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起点较高,装备较先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有条件成为城市新市民和下岗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的培训基地。可根据职业岗位群或专业技术领域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订相应的培训大纲和设置培训项目。基地除面向职业学校学生实施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外,还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包括企业职工的在职提高、转岗培训、社会其他人员培训以及待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
(2)资源共享功能。应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协调下,努力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一市或一地区的中职培训基地、市人才培养中心和技能鉴定中心。这样,可利用有限的实训基地为社会和其他院校服务;另一方面也可利用社会(例如,区域共享型的实训中心)和其他院校已有的设备和条件,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资源共享,让各个学校的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职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使其在校期间就能积累较多的工作经验,提前与社会接轨,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
(3)加工服务功能。实训基地最好能为企业或社会承担部分加工服务任务。利用新购置的生产型先进设备,除满足学生“真刀真枪”实习的需要,还能为企业或社会加工生产某种产品。基地营造的企业生产氛围给学生以影响和熏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在实训中不但掌握了生产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要素,熟悉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模式,而且也为学校和学生自己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了基地的运行和发展。
(4)技术交流功能。利用实训基地与社会、企业加强联系,发挥实训基地的窗口作用,有利于先进技术的交流,有利于不断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训基地力争成为成熟技术的应用基地,新产品、新技术的交流研发基地。教师及学生利用实训基地的设备条件和自身的智力资源,研究交流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等活动。企业新产品也可在基地进行试验、技术推广、推销和交流。基地还可以承接与工艺技术和成果转化有关的应用项目。
(5)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功能。实训基地应该创造条件,成为职业资格鉴定中心,按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要求,设置考核模块,建立试题库,供培训与考核选择。凡是经过培训的人员都可以在基地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培训、考核现有技术应用性人才和进行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基地。
二、实训基地的效益研析
实训基地的综合效益如何影响着整个中职教育的发展。笔者所在的项目组经过反复论证以及多次认真讨论后认为,中职教育以实现培养技能人才的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实训基地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而且要产生经济效益,尤其要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其中,影响综合效益的几个关键问题必须明确:选准一个称职的负责人是关键,建立稳定的校企实训基地是重点,开拓市场才有活力和生命,强化成本控制是手段。另外,实习实训宜小班化,合理应用仿真软件、技能型师资培养、实习实训安全工作应列为当前中职学校发展的研究课题。
1.实训基地主任负责制
实训基地最好作为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实训基地主任负责制。基地运行质态如何关键取决于这个基地负责人称职与否。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一分为二的观点,基地运行虽具有独立性,但学校对基地负责人必须具有可控性,以确保基地发展方向和功能发挥。这种控制不是直接干预或消极制约,而是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来积极引导。
在遴选基地负责人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条件(某校的做法):既要精通教育教学,又要谙熟企业生产管理;既要热心人才培养,又要有市场经营头脑;既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又有踏实苦干的品质。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建立稳定的校企实训基地是重点。企业担负着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职责,学生在企业的训练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工学结合教育的成败。所以,选择合适、对口的合作企业是实施工学结合至关重要的一步。
某校选择合作企业的标准有以下几点:
(1)必须是合法经营的中型以上的企业:有员工训练绩效;设施、设备、技能符合工学结合的要求;工作所需的技术内容不低于专业实习课的80%;有完善的生活设施保障和一定的学习、娱乐场所。同时具备以上四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2)企业必须有合作的要求,有适合工学结合的空缺岗位。
(3)企业负责人认同工学结合模式,并能积极支持。
(4)企业必须与学校签订工学结合的合作办学协议。
另一所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时要求合作企业能为学校提供以下服务:无偿提供实训场所;提供兼职教师,共同参与、联合指导学生的理论、技能学习;无偿或优惠提供实训设备及实训材料;接收或帮助推荐受训学生就业。
3开拓市场,效益广阔
实训基地的开放性决定了其服务市场的广阔性。要向企业开放,承担生产、经营任务,推进消耗型实训向经营型、生产型实训转变;要向农村开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养的任务;要向社区开放,开展企业职工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下岗职工再培训;要向职业学校开放,开展职校学生专业证书培训和技能等级鉴定。
力争将实训基地建成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城市社区市民教育培训基地、专业技能等级考核鉴定基地、产学研结合基地、师生技术创新和制作基地。唯有如此,实训基地才有生命和活力,才能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闪光点和增长点,实训基地建设才能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成本控制,小视不得
实训基地运行成本控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及时地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能有效地促进实训基地的运行和发展。
(1)成本控制日常具体做法(以某校为例):首件检查。实训教师要监督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
1)监督设备。按工艺流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合要求不能开展实训。
2)限额发料。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料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发料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合理下料、投料,监督标准的执行。
3)耗材账目。要经常收集材料,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管理员要及时填好耗材账目,做到心里有账,财务有账。
4)统筹分配。资源共享可节省成本开支。一些实训可以跨专业进行时,尽量由学校管理部门统一分配,避免造成大量的资金流失和积压,节省设备购置经费,节约管理人员费用。
(2)成本控制,做好长远规划。在进行专业实训的成本核算时,要根据学校的财力做好各专业实训设备投入的长远规划。在制定三年中职实训教学计划时,穿插安排教学见习、校内实训、企业培训和产品初加工等措施,以此来减少专业实训教学成本、提高实训效益。某校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1)本专业的低年级学生先安排到企业见习,使学生通过企业的教学见习稳定专业思想,及时了解专业发展状况。
2)校内实训通常可安排在入学的第二至第四学期进行,半年理论、半年实训,轮流交替,符合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
3)企业职工培训及学生应岗就业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
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承接产品初加工任务,降低实习成本。采用的宣传方法通常有:在网上可承接的项目;委托经纪人;发动学生;主动外联等。
5)实训人数多时,可在材料的重复利用上做文章,可考虑专业实训耗材的多次重复使用。实际做法是:采用记名编号、按人发放、用完上交、分批使用等手段。
(3)实训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在实训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按照事先拟订的标准严格监督,发现偏差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使实训过程中的各项资源的消耗和费用开支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它有四项内容:成本定额控制、监督成本形成、及时纠正偏差、制定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