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管理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3 17:4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班主任管理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班主任管理经验总结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成长

左权县地处太行山中段,境内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农村学校教师在教学观念、方法、手段上都落后于城区教师,这一现状已成为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瓶颈。针对上述弊端,全县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山区教师快速成长,实现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山区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1.从基础入手,提高山区教师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自2001年以来,全县集中开展了全体教师参加的信息技术初级和高级培训工作,先后组织培训四十二期,培训教师2014名,经考核全部合格,并取得了全市继续教育信息技术初高级培训合格证书。随后组织开展了农村学校教师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工作, 56所农村中小学452名教师参加,全体学员通过考核,顺利结业。通过三项培训教师从最简单的开机、关机学起,到打字、PPT制作、博客的建立等等,对信息技术已初步入门,已建有自己的文件夹,建有自己的Blog,会从网上搜集信息、学习。

2.“菜单式”培训,实现山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再提高

为了实现山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再提高,电教馆采取走下去,深入学校的“菜单式培训”。“菜单式培训”就是电教馆根据本区域内的实际,依据每次培训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及学校提出的要求,制订出可行性地信息技术培训提纲,然后下发到各校,学校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性地点选其中的内容,告知电教馆,电教馆工作人员利用节假日深入学校对任课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这种培训方式一改过去由电教馆安排培训课程,教师被动学习的状况,把参加培训的自主选择权交给了教师,培训什么课程由教师自己做主,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真正做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培训更具针对性、灵活性,从而做到让教师不出校门就能接受培训,力求起到为教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作用。根据全县教师实际要求,电教馆科学设置培训菜单,列出如U盘的使用、Office2003应用、压缩软件Winrar应用、下载软件迅雷应用、电子邮件申请及使用等30项培训菜单。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山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1.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山区学校音美师资

在农村很多所学校都没有专业的音美教师,多是由别的学科的教师代课,严重地制约了音美教育的发展,为此,电教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主动承担起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中小学音美教育师资的任务。电教馆聘请进修校、左权中学、左权二中、示范小学10名音美教师,组成多媒体教学培训团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培训音美教师。

(1)利用QQ群,实施远程培训

现在,全县72名音美教师全部加入了左权县音美教师QQ群。左权县音美教师QQ群是电教馆为培养中小学音美教育师资的任务于2008年11月份建立的。同时,还开通了飞信短信服务平台,方便与音美教师之间的联系。QQ群主要成员为培训团队教师和农村中小学音美教师。通过QQ群,为广大音美教师提供培训教师授课网络视频,上传的课程有教法、公共理论课、乐理、舞蹈、素描、国画、简笔画、手工等,已上传视频达146G之多。各位教师通过QQ群进行远程学习相应的课程,他们还可通过QQ群向培训教师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训教师给予及时的解决。

(2)建立音美教师博客群,开展音美网络教研

要想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就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建立音美教师博客群。音美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课件、学习资料等进行上传;也可以下载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学习资料等教学资源。还能通过自己的博客写教育教学随笔、论文,以及教育教学中的困惑等。这样教师可以互相找出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发扬优点,让音美教研之路越走越宽,使音美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山区班主任管理水平

(1)观看光盘,学习优秀班主任管理经验

农村各中小学校,组织教师集体观看了魏书生等全国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总结光盘。学校要求班主任认真观看并做详细记录。通过学习,班主任纷纷表示今后要把这些观点和理念逐步运用于以后的班级管理中,使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更有效。

(2)网络交流,学习城区班主任的先进管理方法

充分利用晋中教育网网络教研平台中集体备课项目中的网络互动交流功能,由农村班主任发起交流活动,城区班主任申请加入,构建起交流平台,网络交流结对达200多。通过网络交流,农村班主任从班主任专业素质、爱心奉献、家长工作、班会设计、个别学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不少经验,为其今后的班主任工作提供了借鉴。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包班教学效率

篇2

1、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做指导

综观XX年高三教学工作,我们最大的一点感受就是:方方面面的工作自始至终都有着统一的、明确的思想指导。而这种思想指导,就来自于我们学校以吕校长为代表的领导集体。一年来,我们时时刻刻能够聆听到来自于学校领导对高三工作的精辟指示,感受到来自于学校领导对高三工作的关心,体会到来自于学校领导对高三工作的温暖。校领导一旦发现问题,总是在第一时间内找到班主任商讨,加以解决。领导的率先行为,使我们身上干劲十足,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以昂扬的斗志、崭新的精神风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努力做好高三班级各项工作。今天,当我们在庆祝胜利并深刻总结之时,我想,今年我们学校高考辉煌成绩的取得,这一因素就是我们班级开展工作,包括高三6班工作的强有力支柱。

2、有一个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做动力

当我讲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中不仅油然而生敬意。高三6班骄人成绩的取得,不但凝聚着各位任课老师的汗水和心血,更是我们各位老师密切协调的结果。一年来,他们为了一班的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付出了太多太多。协调会上,我们六人畅所欲言,毫无避讳,话题所及,不拉下一个学生。我们六个,谁也不只为自己的一科着想,有时甚至主动让出作业时间给某一学科,只是为了班级的学习成绩各科均衡发展。我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让6班的学生更好。作为班主任,我深深的懂得:和任课老师搞好关系,密切协作,对班级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人的因素相当重要。我经常和任课老师展开多种形式的交流,同时,我也教育我的学生要好好尊敬自己的老师。我经常说: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听老师的话,要学着讨老师的欢心。为什么呢?人都是感情动物,老师喜欢你,喜欢咱们班,他就会多给咱讲个题,他也愿意往咱们班跑,而最终受益的就是你们。在这种朴素理念的影响下,我们班的学生确实让老师喜欢了,而每一位老师也都竭尽所能的为学生付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

3、卓有成效的谈心工作和精彩的班会保证

回想我的班级工作,三年来,尤其是高三一年中,我付出心血最多的、收效最大的、最富有特色的工作是什么呢?我想,那就是我充分开展了成效卓著的谈心工作,并有效利用了家长会和班会这一特殊教育阵地。

做班主任,我始终认为,天下很难有教育不好的学生,而教育学生,需要班主任动脑筋,真正抓住学生的薄弱点,脆弱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正突破他的心理防线。只要班主任出发点是好的,学生的嘴上即使不说,甚至还和你顶嘴,但他的心里还是感激你的。

到了高三,我的谈心工作基本上就是围绕学习而展开。每一次考试,我都分期分批分类找学生谈心,或者鼓励他们,或者帮他们分析原因,每次在结束的时候,我总是充满信心的对他们说:你没问题,高考你一定会胜利的,朱老师我教过8届高考学生教学,难道你不相信我吗?开玩笑!也真怪,我的学生也确实相信我,每次谈完话,他们总是充满信心的走进教室。所以,每一次考试结束后,我们班能够迅速稳定情绪,学生按部就班复习,班级纪律严明一如既往。久而久之,每一次考试一结束,我班的学生就说,朱老师又要开始谈心了。他们都在热切的等待着我与他们的交流。谈心的工作是全方位的,一个学生也不拉。关于这一点,从教师角度而言,我觉得教师一定要以博大的胸怀和真挚的热情去呵护每一个学生。不可否认,有的学生不听话,影响了班级的声誉,甚至和你顶过嘴,伤了你的心。但作为教师,你能因为这些事而对学生耿耿于怀,心存芥蒂吗?你不能!不可否认,有些学生成绩不好,不属于所谓的升学“砝码”,但你能因为追求单纯的“质优”而忽视他们吗?你也不能!再换个角度想想,假如你是个家长,你万一有这么样一个孩子,你难道希望老师就像上面所说,不管不问吗?你打破头都不愿意,你甚至会大骂这样的老师!所以,当我们以一颗真心去对待学生,真正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要求呵护他,也许有很多工作就很好做了。爱心的汇报不必强求一时,有时它可能延续一生。谈心工作,一个都不能少。

我始终重视班会和家长会这块教育阵地。每一届学生只要谈起我,都说我的班会比上课好的多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自豪。每一次家长会结束,听到家长的赞誉,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更自豪。在高三一年中,我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召开了很多富有成效的班会和家长会,每一次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XX年年高考已胜利结束,而高三6班伴随着他的辉煌也将成为永恒的记忆。但它留给我们的经验和反思有很多很多。最后,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个机会,能让我把高三6班的一些情况向各位老师汇报,再次感谢XX年年高考为高三6班直接作出贡献的栗妍老师、邢艳萌老师、秦昌老师、张学娟老师、任正雷老师,尤其是秦昌老师、张学娟老师,并衷心祝愿我校2010年高考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作者:朱丽华

小编推荐与 2010年中学学校班级管理经验总结 关联的文章:

篇3

[关键词]软管理;薄弱学校;学校改进

目前,学校改进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实践与理论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表明,学校管理的改善是学校改进中的首要工作与重要保证。根据管理权变理论,管理的效能取决于情境。那么,具体到薄弱学校的改进情境中,什么管理方式既适合学校的薄弱特征,又能带动学校全局进行有效改进呢?本文基于对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中以F中学为主的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认为软管理是薄弱学校改进中的管理之道。

在我国,薄弱学校通常指在基础教育阶段,某一特定区域内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育质量相对偏低、社会信誉不高的学校。[1]薄弱学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时代,薄弱学校的划定标准或表现特征是不同的。在2005年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启动之初,工程所确定的一批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策性困难、资金困难、师资与生源困难。F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由三校合并而成。学校内部人际关系复杂,资金来源相对有限;由于择校等原因,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都有限;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一、软管理的基本含义

在F中学的改进过程中,师生们不自觉地将学校的管理命名为“软管理”,认为“这套软硬相济的软管理真地改变了学校”。在这里,软管理是一个相对于硬管理而言的综合概念,指一套以人为中心、灵活弹性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具体而言,软管理强调尊重学校中每位成员的人格与独立,注重学校文化与共同愿景的树立与引领作用,坚持灵活多变地应对学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并在应对中整合资源,寻求学校的发展机遇,最终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

与硬管理相比,软管理的具体特征如表1所示。

总之,在不完全拒斥硬管理的前提下,软管理突出强调了学校师生的主体地位、学校发展策略的灵活性以及学校成员的精神管理。

二、软管理之于薄弱学校改进的适宜性

对于薄弱学校的改进而言,软管理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必要性和有效性来自于学校管理的一般要求与薄弱学校的特殊要求。

(一)学校管理的一般要求

1 教育活动的内在之义

学校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场所,而教育活动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这一目的本身决定了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本,从师生的现实需求出发,为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与成长服务。从本体论而言,学校管理就应该是以人为目的的软管理。

其次,教育是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活动,教育影响的实现手段与途径是人本身,即以人格化人格,以精神育精神。从教育影响的最大化角度考虑,学校管理的手段也应与教育手段保持一致,至少不相悖逆。因此,从管理手段上看,学校管理也应该是以人为手段的软管理,注重发挥管理者的人格影响力。

2 学习型组织的自觉需要

以知识授受为主的教学活动是学校活动的核心,知识的传递与更新是学校存在的主要价值,学校客观具备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条件。同时,为了提高学校的效能,学校应当构建学习型组织。[3]那么,作为学习型组织,设置扁平化组织结构、创建共同愿景、分权服务型领导就是组织管理的自觉需要。[4]因此,从学校的组织构成与领导来看,软管理应是学校的自觉选择。

其次,软管理适应了教师与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教师需要充分的赋权与支持。同时,教师属于知识分子阶层,崇尚自由、独立,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与自主管理。他们反对外来的权力干涉,渴求专业发展上的智力支持。另外,学生作为学校发展的另一方重要成员,其学习活动即需要教师的引领,又需要自主活动的空间与尊重。因此,从学校组织成员的发展需要来看,软管理应是学校的自觉选择,它给予了每一位成员充分的自主与支持。 转贴于

(二)薄弱学校的特殊环境要求

1 薄弱学校发展外部的限制

与普通学校相比,薄弱学校大多处于一个相对不利的发展环境之中。第一,薄弱学校在招生政策和择校政策的实施中失去了优秀生源;第二,薄弱学校的办学资金有限,严重地依赖政府支持;第三,薄弱学校在周边社区中的社会信誉度不高,社区对学校发展支持与帮助不足。由于较长时期处于不利环境之中,薄弱学校师生发展的内驱力严重不足,缺乏积极作为的主动性。因此,薄弱学校不宜急于实施硬管理,而应首先选择软管理来调动成员的发展积极性。

其次,在薄弱学校改进工程启动之后,学校又进人了困难与机遇并存的不稳定环境之中。由于薄弱学校的改进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受制于学校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学校难以在改进之初预料到学校改进的具体结果。因此,薄弱学校的改进缺乏实施硬管理的基本条件——明确的目标,硬管理难有用武之地。相反,软管理恰能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统整内外资源,促进学校灵活发展。

2 薄弱学校发展内部条件的制约

薄弱学校规模小,人数少,过多的硬性管理制度用在小规模的学校显得僵化死板。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更适合薄弱学校的校情,能更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潜能,促进学校的发展。[5]事实上,薄弱学校并不缺乏制度,甚至一些学校“保存着成摞的制度”,但制度本身并没有阻止学校滑入“薄弱之列”。

其次,经过流动筛选之后,薄弱学校的教师往往教学水平不足,队伍结构也不合理。但是,在我国教师聘任制实施不彻底的情况下,薄弱学校更迭教师队伍的空间极其有限,必须在原有队伍的基础上尽力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教师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改进的重要工作。因此,推动每位教师在知识与能力上不断发展与进步就是薄弱学校管理的重点内容,而此恰是软管理的要义之一——激励每位成员不断地自我学习。

三、软管理在薄弱学校改进中的具体实施

在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多所学校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基于学校实际的软管理,其具体举措不乏共同之处。本文以下主要以F中学为例来阐明软管理的具体实施情况。

(一)协调学校要素

F中学在改进之初就树立了系统改进观——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学校改进工作本身是协调学校内外诸要素协同运动的过程。管理就是协调,提高学校的效能就是要提高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程度。因此,在改进之前,管理者要对学校进行全面诊断,发现要素之间的冲突,找到优势要素与劣势要素。通过诊断,F中学发现: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指标与学校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生虽然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但大多朴实有礼;教师问的人际纠纷是导致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的直接原因。

同时,F中学认为,由于学校各要素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其变化结果无法精确预计,因此学校改进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学校管理也只有方向取向,而没有固定的目标。所以,F中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以“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方向,并以务本求实的工作态度来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提升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

(二)关注个体发展

个体发展是组织发展的基础,[6]学校发展的力量与障碍皆来源于此。在薄弱学校,师生往往会由于学校的“薄弱”标签而产生消极怠惰的心理。F中学对此明确提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并将“不抛弃,不放弃”视为学校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为此,学校建立了学困生辅导制度,做到每个学困生都有专人辅导;学校实施了追踪式评课制度,直至教师“人人过关”。

细化来讲,关注个体的发展首先是为师生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引。F中学通过建立学校共同愿景与个别交流等措施,不仅帮助每位成员明确了发展目标,还将成员的发展力量汇聚到学校发展路线上来。其次,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与资源,根据个体的个性特征为其安排适宜的发展任务。为此,F中学始终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第三,关注个体发展的过程,而不仅是个体发展的结果。当学校师生取得进步时,无论是在学业成绩方面,还是在其他组织生活方面,F中学都主张通过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发展给予肯定,继而启动个体的下一步发展。

(三)抓住发展机遇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与普通学校相比,薄弱学校可从外部环境中获得的资源与支持相对较少。软管理强调学校要在应对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迅速抓住发展机遇,顺势整合内外资源,甚至调整学校内部结构,以谋求学校发展。在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中,大多数参与学校都认为这是学校的发展机遇。F中学更是对这一机遇中潜藏的资源进行了分析整合,加大了学校改进的步伐。

在工程启动之初,F中学在学校内外对工程进行了大幅宣传,一方面用以提升学校师生的“士气”,另一方面借此改善学校的社会形象。在学校改进过程中,F中学针对学校班主任队伍能力不足的情况,结合北京师范大学项目组的科研力量,主动申请了《通过校本培训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等课题,从而以课题为依托来提高班主任教师的工作能力与科研能力。在师资培训方面,学校一方面积极选派教师参与教委等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以北京师范大学项目组为依托、主动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入学校开展针对性培训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一方面按照教委的各项指标对学校设施进行了补建和修葺,另一方面根据人文校园的设想对校园环境进行了整体改造,做到了改进与提高相结合。

(四)创建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师生对于学校发展目标的共同认识,它反映了学校的发展定位,统领着学校成员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学校的文化基调。同时,共同愿景的创建是学校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的结果,是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价值共识。

F中学立足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现实,通过师生交流、教师研讨等多种方式,最终将学校使命定位于“培养合格的初中生”,将“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的合格公民”作为学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并确立了“做好当天事,快乐每一天”的学校生活理念。这一愿景的确立有效地解决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指标与学校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较大程度地将师生们从考试成绩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使得大家可以用平常心态来接受自己教与学的现状,并保持着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以一份朝气蓬勃的发展气势不断努力。

继而,学校基于培养目标与教师群体的表现,不断地通过集体宣讲、个别交流等方式向教师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并对教师提出了具体行为要求——教师不仅“要自觉履行教育教学义务”,还要“鼓励学生确立有意义的人生目标”;教师“不参与是非议论,与人为善,并互相包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的利益为取向”,同时“依照法律法规维护自己在校的权利”等。教师正确观念的确立有效淡化了教师群体中的不良风气,并将教师的力量凝聚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五)灵活使用制度

软管理注重使用文化、情感交流与沟通等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制度的建设与使用,而且认为制度是组织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F中学正是在“工具”的意义上灵活地使用着制度。

在F中学,制度的出台是以问题为取向的。例如,针对教师人际关系复杂的情况,学校制定了内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之后,学校适时建立了骨干教师评选机制;其次,制度是弹性的,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的。F中学在学生中设立了“垡头之星”评选制度,每学期请学生们评选出班级里的各类优秀之星,以表彰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例如学习之星、纪律之星、进步之星、爱校之星等。每学期学生的典型表现不同,垡头之星的项目设置就随之更新;第三,制度更多地用于鼓励师生的进步,而不是惩罚。学校不仅在学生中评选“垡头之星”,还在教师中设立了长期有效的“百花奖”表彰制度;第四,制度是学校成员共同参与制定的,不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F中学不仅主张师生集体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例如,共同设计校徽制度校训规划校园环境等,而且还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尽可能保证每项制度都是大家认可和需要的,不虚设“无用的制度”。

四、结语

在软管理的实施与影响之下,F中学的师生团结一致地在自身定位的目标上努力着——学校骨干教师的数量明显增加,学生考试及格率大幅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在三年为期的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结束之际,F中学的整体办学水平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进。以F中学为主的实践经验表明,软管理是薄弱学校改进中的管理之道。它不仅符合学校管理的一般要求,也与薄弱学校改进的特殊要求相适宜。

当然,这一结论还处于经验总结阶段,其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检验。而且,软管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本人的素质,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另外,软管理并不与硬管理截然对立,如果完全撇开硬管理,有可能导致学校一盘散沙,反而无法改进学校。同时,薄弱学校一旦改进为普通学校之后,学校管理中必然要增加越来越多的硬管理成分,以稳定学校发展的较好态势。因此,“软硬相济”的软管理是薄弱学校改进中的管理之道,且有一定的使用条件限制。

[参考文献]

[1]孙远航,孙喜连,贺文奇,孙思生,邵萱,曹丽娟,薄弱学校 改造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2]宁晓昕,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3]孟繁华,构建现代学校的学习型组织[J],比较教育研究,2002(1):53—56

[4]康宏,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学校管理的启示[J],天津教育,2003(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