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控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02:4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质控工作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质控工作经验总结

篇1

[关键词] 检验质量;医患纠纷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4-191-02

检验真正做到三者合一(仪器、试剂与标准包括室内质控物)的实验室并不容易,同样,试剂在不同仪器间差别也较大。如何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无误,除了以上几方面外,作为检验科管理人员,摆在他们面前的应该是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

1 制定好适合本科室的室内质控规则

做好质控涉及的不单单只有设备,还应包括操作人员、试剂、操作方法、实验室环境、选择正确的质控方法,而质控方法的设计又要考虑众多因素,如临床质量要求、测定方法的稳定性、误差失控概率等。通常选择Westgard多规则质控法质控规则[1]:(1)12S规则:一个水平测定值处于±2S~±3S界限内,可作为“警报”信号。(2)13S规则:一个水平测定值超过±3S界限,为“失控”。(3)22S规则:同批两个水平质控品测定值同方向超出±2S限值,(Z-分数质控图)或同一水平质控品连续再次质控测定值超出±2S限值为“失控”,多由系统误差造成。(4)R4S规则:同一批中两个水平质控一个超出+2S限值,另一个超出-2S限值,为“失控”,或同一水平连续两次测定,一次超出+2S限值,另一次超出-2S限值,也为“失控”,此规则失控多属随机误差。(5)41S规则:当一个水平质控血清的测定结果连续4次超过+1S或-1S界限,或两个水平质控血清的测定结果同时连续2次超过+1S或-1S界限时(Z-分数质控图),为“失控”,由系统误差所致。(6)10X规则:当一个水平质控血清测定结果连续10次偏于χ一侧,或2份质控血清的测定结果同时连续5次偏于χ一侧时(Z-分数质控图),为“失控”,是系统误差所致。

每个实验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实验室的质控规则,即要考虑到系统误差,又要考虑到随机误差。

作为一个检验科的负责人,检验科首先需要做好SOP文件,严格按照文件进行操作,做好每天的室内质控,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患者负责,现在的医疗纠纷太多,如果出现问题,你拿不出质控数据,吃亏的就只能是自己。

某医院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个患者怀疑他们医院检测不准确,就去了另一家医院检测,结果相差挺大,因此她就来找这个检验科的麻烦,但是他们拿出质控数据,患者无话可说。于是,患者就找另一家医院的检验科,可惜他们没能拿出质控数据,最后吃亏的只能是他们了。

在医疗事故处理中,医学检验报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果,但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不仅同检验人员素质有关,也同非检验人员有关。因此,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应是全院范围内的全面质量管理,抓好全面质量管理我认为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医学检验全面质量管理领导班子,加强领导和不断提高全体职工质量意识,并同相应的质量管理体制相配套,质量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日常工作中[2]。其次,要建立规范化的医学检验的监督机制。第三,建立规范化的内部审核规范,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采用国际惯例进行内审,抓好质量控制。第四,建立规范化的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认证制度。第五,建立规范化的实验室内部和试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措施。要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及目标管理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全面质量管理技术、全面经济核算技术等加强成本核算。并全面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

LIS系统就是提高检验科管理水平的得力助手,它既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又避免了很多差错事故的发生,是

检验科管理者最贴心的帮手。

2仪器、试剂、质控品三者要匹配

关于如何做好室内的质控观点也很多,每个检验科的管理者都有个人独特的看法和见解,从仪器和试剂来说,第一确定仪器要达到最佳状态,有时仪器的飘移会导致结果差异很大;第二,试剂购货渠道是否是从正规经销商处购得,因为正规经销商在试剂从厂家到公司的保存等条件是比较规范的,这样可以保证试剂免受客观条件影响(如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临床检测结果;第三,出现情况首先与厂家联系,清楚厂家出厂检测的各项指标及厂家测定质控情况,这样就清楚自己科室校准数据及测定质控与厂家的差异,与厂家共同寻求解决方案;第四,可以尝试着换另一家试剂试试,看有没有类似情况才出现。

如何做好质量控制,首先要选择高质量的血清,这对于质控的准确性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其次要有专门管理者进行分析失控原因,并加以纠正。另外,质控品虽然成本很高,但是每天都必须要做,还要不断总结,如科室每个月开一次质评会进行交流,各个小组每两周都开一次质评会。通过质评会对质控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时纠正失控。从思想上重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并指导实践,相信通过以上工作一定能做好检验质量控制工作。总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整个检验科的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报告,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3分析前质量控制很重要[3]

根据ISO15189认可的要求,首先要严格的按照规范文件去操作,质控品都需要做两个级别,虽然提高了费用,但是节省了很多麻烦,也免了很多出错的机会。检验科人员素质的提高,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实验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应该受到医护人员、检验人员、受检者的重视。首先在护士采血上,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检验常识。有些检验项目需要空腹采血;有时候有些病人打着吊瓶在同一个胳膊上采血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们医院定期会给一些临床医生和护士进行培训,让他们知道一些检验的基本常识,通过检验科和临床的沟通,可以提高检验质量。

一项检验从医生提出申请到检验报告单发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要得到良好的检验结果,应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程序。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可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部分,在分析中和分析后检验质量控制,检验科已有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室间质评、室内质评。但分析前质量控制常被忽视,在分析前还有很多检验人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据文献报道,实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70%左右。可见,在目前的检验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检验科内的质量管理都有了保障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前误差,才是保证检验结果质量的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

我们在这方面具体做了以下工作:(1)首先编写了《样本采集手册》,作为受控文件下发到各病区,指导临床采集标本之用。(2)新员工、进修修人员和临床实习学生进院后都由科教科进行岗前教育,其中培训的内容之一,就是检验前的质量保证环节这一课,内容主要是分析前的重要性和每一实验项目的具体要求,而这些都是临床大夫和护士需要把握的,否则分析中质量保证就无从谈起。(3)由医务处牵头,以沙龙的形式定期将临床专家、各个科室主任、护士长长召集在一起,探讨分析前实验室诸多环节可能出现和发生的问题,实现检验人员与临床人员直接对话、沟通。(4)我们自编每月一期《检验通讯》,每期都有相关板块内容和临床交流。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感到这样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分析前出现质量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临床的沟通不够,如果沟通顺畅,形成氛围,分析前质量会得到有效保证,这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应该强调的是检验人员如果严把检验质量关,有强烈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不放过任何一个影响检验质量的细节,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临床才能信服于你。检验科的生存之本就是靠质量,如果我们对自己提供的数据都没有底气,怎么能够得到院领导和临床科室的认同?检验质量是永恒的话题,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科室各项工作也就步入良性循环,我相信,ISO15189质量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将会为患者临床诊疗、百姓的健康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我们也将用自己的努力,按照科室“科学、准确、及时、安全”的质量方针,为祖国医学发扬光大,为检验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第3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9-90.

[2] 尚丽霞. 检验科出现医疗纠纷的原因与对策[J]. 实用新医学,2007,2(8):37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