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1 23:4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

篇1

关键词:中职;德育;实效性

1.引言

西晋陈寿认为: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北宋司马光也指出了“德”的重要性: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因此,德育课是学校教育的一门基础课,是任何类型、任何层次的学校都不能不开设的课程。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德育课尤为重要。笔者在中职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多年,深感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的诸多困难。对中职德育实效性进行研究和探讨是改进中职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抽样调查以及多年的德育工作经验,对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研究,试图丰富中职德育理论和给中职德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知网检索,检索到以“中职德育实效性”为主题的文献2978篇。国内对中职教育实效性研究的成果颇多,但是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仍然明显:一是对学生的研究不够深入和透彻;二是对德育工作和德育效果的要求过高或理想化;三是所提出的对策或解决方案缺乏理论基础或实效检验。

2.中职德育实效现状

笔者对广东省惠州市、中山市、广州市、珠海市和云浮市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对于超过60%的学生,作用在他们身上的传统的言传方式的德育工作占了德育工作量的85%以上;接受言传式德育的学生当中,90%左右的学生对这种德育方式感到枯燥乏味或厌烦,并且表示这种方式对自己行为的影响不大。抽查的对象包含了发达城市、较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见,目前中职德育的实效性是较低的。

3.中职德育低实效的原因分析

3.1德育工作者存在的问题

德育工作者方面主要存在这几个问题:一、体制问题:由于各学校受到编制的限制,相当一部份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为外聘教师,影响了德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另外,编制内的教师因为有较强的保障和较弱的激励,也出现工作倦怠的现象。二、机制问题:重专业老师,轻德育老师。三、教师本身素质原因:有的教师只是把工作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断,缺少事业心,也缺少纯朴的行动,经常因为追求自身利益而脱离教师队伍。

3.2德育方法单一

传统的德育方法是以“言教”为主,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当然,现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方法不至于如此的单一,会增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或者劳动,或者其他的内容,但是总体来说,方法还是显得单一。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中职学生,单一的方法容易导致厌倦,以致降低德育的实效。

3.3缺乏专业水准的德育体系

德育概念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在理论界并没有同意的定义。国内大多数关于德育的定义带着明显的政治色彩。笔者根据经验,认为正本清源的德育概念更有利于提升中职德育的实效性,因此,在此选择檀传宝的定义: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从此概念中可以看出德育工作重在德育环境的营造,以促进受教育者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建构和提升,它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目前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认识到这个问题,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德育,但是,各种方法之间仍然呈现为简单的叠加,并没有形成德育系统。

4.增强中职德育实效的对策

4.1对学生的深刻分析

在调查中,没有发现从德育工作的角度对学生的成长环境、成长经历、行为习惯、道德水平等各方面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的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认识几乎是基于文献的论述、家长看法和教师的个人经验。在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统计分析的情况下,德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认识是粗糙的,因此难以保证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工作的第一步应该是对学生的深刻分析,需要确定科学的分析因子和完善的分析方法。这样,德育工作才能以学生为主体,德育实效性才有基础。

4.2构建合适的中职德育评价指标体系

中职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导中职德育工作的方向标,方向标要定准,工作思路才能清晰,工作方法才能准确,方向标定得不准确或者定错了,德育工作就会无所适从。在对学生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就可能构建合适的中职德育评价体系。所谓“合适”就是符合中职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不是想当然地觉得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之所以要有指标体系,就是要让德育工作者看得见德育的效果,不是习惯地用“集体主义精神、爱岗敬业、尊敬师长”等“高度概括”的词来表达德育的目标和描述德育的效果。指标是具体的,但要能“以小见大”。

4.3设计有效的德育课程体系

构建有效的德育课程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打破传统课程和课堂的概念的束缚,需要有营造环境,创造平台的思想;二是严格以学生分析为基础,所设置的课程要能很好地让学生接受,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三是有注意课程的层次性,既有标准化的课程又有个性化的课程,做到“点面结合”;四是课程体系需要及时更新,以“做产品”的思维去构建和更新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江宁. 农村中职学校德育有效性教育研究[J]. 华章. 2013年10期:192.

篇2

组织者和实施者。本文论述了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率的原因,并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提出了

改善德育工作效率的一些建议,旨在推动班主任德育工作更好的进行。

【关键词】高中教育德育工作对策

当代中国面临着挑战不仅是经济上的复苏腾飞,更面临道德上的挑战。高中教育目标是具有理想主义、

具有责任感和独立精神的人才,作为高中班主任,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看待德育问题,充分认识到德育

工作的重要性,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青年。

德育工作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这四个因素互相制约,

相互联系,构成了德育工作的系统,本文认为德育工作的教育者是班主任,而受教育者是全体学生。高

中学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班主任的工作重点自然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帮助学生顺利的考上理

想的高校,但是如何让高中生健康的成长,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是摆在高中班主任面前

的重要课题。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常常处在边缘位置,即使有的班主任非常

重视德育工作,但是受到的效果也微乎其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第一是德育工作的目标不明确,在德育工作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很多中学,德育工作的目标不是为

了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而是围着上级领导的各种检查在转,德育工作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手段。

或者只要学生成绩好,那么德育工作就可有可无,因为成绩可以说明一切,可谓"一美遮百丑"。没有把

德育工作的目标制定明确,是导致德育工作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第二是德育工作的内容缺少时代感。德育的内容很广泛,包括思想道德、心里素质、法制教育等多方面

的知识,但是目前来看,有些高中班主任用的德育工作的材料还与十几年前没有区别,激不起学生的兴

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更有甚者,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教育学生一定要考上大学,将考上大学作

为人生的首要目标,这显然与德育工作的宗旨不符。

最后就是德育工作的方式不对。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用施教传道方式和学生的受教修养方式。常

用的德育方法有: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等,有的班主任一边说着要讲究诚信,却在上级检查中要求

学生说谎,给学生带了坏头。下表是笔者根据多年的班主任经验总结出来的德育工作情况表,经过4年的

考核,笔者发现此表适用于高中阶段德育工作,对于班主任提高总结德育工作具有莫大的裨益。

那么,如何做好高中阶段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呢?首要任务就是挖掘具有时代感的德育教材,德育内容的

选择要注重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拓宽与更新德育内容,既要依据纲要, 又要切合时代及学

生的实际, 正确处理好几者的关系。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德育内容,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选择那些急需指导的但是以往学校德育工作忽视的部分进行教育,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及学生

品德发展、年龄特征选择基本的、系统的内容进行教育, 以保证实施内容的完整性、稳定性是必需的,

同时, 又必须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可能, 使内容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 "最近发展区"相吻合,

才是学生可接受的、发展性的德育。

另外要及时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在学校进行,而是要将封闭式的德育教育开放化,

将学校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结合起来,用贴近学生实际的理论来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的政治

观点、道德情操。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都很强。强行的灌输思想和空洞的说教不足以影响他们,因此"隐

形"德育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就如同的网络中的"软文"一样,高中班主任也可以在润物无声中来引导

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身观和世界观。

学生德育情况表

最后班主任要尽量营造班级的整体良性氛围,不仅仅是物质环境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利用

多种形式例如板报,名言警句等,在班级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活泼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

学生建立一个凝聚力强的心理环境,良好的物质形态与精神环境相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高尚

文化的熏陶,并产生有效持久的影响。要想做好德育工作,教师自身也需要当好表率作用,教师自身的

言表、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也要为学生树

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有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黄春芬, 罗刚淮. 让德育活动少一些形式, 多一些实效. 思想理论教育2011,(2).

篇3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一)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方面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大学生在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及心理的成熟度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积累的社会经验还不足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思想信念还不够坚定,知行脱节现象普遍。这就需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受到各种多元化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西方国家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影响,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思想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有盛行趋势,这些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要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具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精神方面的信仰教育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套全新的,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教育。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意识。当代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热情不高,一次调查结果中只有16.67%的学生喜欢关注政治,其他的都对政治冷漠。这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大学生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相比,这一代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的参与意识较差。其主要原因是人生观、价值观、就业问题及社会环境有关。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对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稳定进步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作用。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道德品质。良好道德品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使大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礼貌、诚信、对待友情和感情的真情以及孝敬父母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更有些人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本身就应具备判断是非得失的能力以及优良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的学会做事。在任何时候道德是不能丢失的,否则就会失去方向,误入歧途。

(三)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历来是与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相伴随的,大学生活条件的多元化必然会在具体的、单个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方面显露出来。从目前的高校实际看,大学生这种复杂的思想观念突出地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的多元化。一部分大学生一味的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攀比心强,奉献精神缺乏等等。这些不良的现象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总的来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必然会使当代大学生政治上、道德上、心理上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四)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然而,在社会经济气候多变,中西文化冲突,各种思潮碰撞,各种矛盾现象不断出现,造成了大学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如人际关系中的闭锁心态,职业选择中的焦虑情绪,恋爱中的人格裂变以及各种精神上的疾病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成因的分析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社会塑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受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由其中不良因素影响产生的,因此有必要了解这些不良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沃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产生重要的影响。现代家庭的父母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由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现象增多,导致了父母对子女的过于溺爱现象严重。使孩子从小就缺乏锻炼,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物质攀比等等不良现象,孩子从小就灌输了不良的教育,自私自利的行为严重,这也阻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仅仅是高校的问题,而是各个教育阶段共同联动的问题。大学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中学以及中学以前的学校教育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道德教育一直在搞,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不少学校德育教育重灌输,轻实践;重提升,轻生活基础;重成绩,轻道德培养。有的学校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忽视人的德育,导致德育功能缺乏,市场泛化,也使学生感觉到道德教育的虚假性。这些都严重阻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生活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等多样化的新特点。这些特点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情况、新问题。社会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在学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政府应制定有效地措施,使思想政治教育顺利有效地开展。社会团体更多的是注重大学生的能力问题,却忽视了道德缺失的问题。

结束语: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必须高度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为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