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08:5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超市工作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彩虹惠购 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1彩虹惠购超市简介
彩虹惠购超市是该院营销策划专业创建的校内实体性实训基地,于2011年8月建设并试营业。校园超市位于新校区餐厅二楼,约400平方米。实训基地以“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为建店宗旨,坚持“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办店理念,将“产、学、研”紧密结合。这里既是教师实践和研究之所,又是学生动手锻炼和动脑创新的平台,实训基地前部为多媒体教室,后部为超市。
实训基地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设有市场部、运营部、行政部、财务部等业务部门,教师担任部门领导,员工全部为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岗位轮换,参与超市运营的各个环节,了解超市运行的基本流程,掌握市场调查、广告策划、商品营销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等基本技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超市商品分为两大类六小类,两大类即师生“饮食所用”和“日常所需”;六小类即“饮料类、食品类、化妆品类、卫生用品类、日用百货类、日杂类”等,基本可以满足师生的日常生活所需。
2彩虹惠购超市实训基地两年来取得的成果
彩虹惠购超市经过两年的探索和运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1有助于推行“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高职学生的技能成长需要经历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利于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做”一体和“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学生通过在超市实习、实训,把课本上老师讲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更加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对营销策划专业有了从新的认识。
2.2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培养,高职院校更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符合企业的要求。但是现在大部分教师都是学校刚毕业就教书了,没有到企业工作过,对学生的教学还是延续本科院校的教育方式,强调理论,实践跟不上。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教师也参与其中,这样教师就对企业的运行方式、整个过程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于教师日后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彩虹惠购超市运营两年来先后有8名刚毕业的研究生教师参与到超市的运营中来,对于培养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出来就能成为一名“熟练工”而不是无从下手的新手。这个“熟练工”只是通过听教师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实践,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正好搭建了这么一个平台,学生通过在彩虹惠购超市的实训,最起码对超市的整个运营情况了如指掌。通过董事会召开会议,让学生列席旁听,也让学生对企业的董事会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还了解董事会的具体运行方式,会议召开都讨论什么内容,董事、监事的职责是什么?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超市的运营模式,让他们对企业的组织架构有了不一样的了解。这些都对营销策划的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有所帮助。
2.4有助于构建更完善的课程体系
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彩虹惠购的运营,我们发现学生哪方面知识的匮乏,哪方面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系统,发现课程之间的逻辑性连贯性存在什么问题,从而为每年的课程开发,提供实践的经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能力。
3彩虹惠购超市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营期间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消极怠工
彩虹惠购超市虽然是实训基地,但是它也是实实在在的一个超市,也需要自我经营、自负盈亏,所以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与其他的超市没有任何的差别,也需要收银员、理货员、收货员等最基本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比较辛苦,学生在日常的实训过程中,就会各种抱怨、躲到货架后面偷玩手机,工作没有积极主动性,他们从思想上就不重视,就以为这就是在实习,没意思,这又不是企业。刚开始这个现象非常严重,后期通过改革,出现好转。
3.2学校各个处室赊账,不利于超市的管理
彩虹惠购虽然作为营销策划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也是以企业的运营模式在经营,但是学校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超市就是学校的,出现了各个处室的人去超市买东西,不付钱赊账,最后学期末在清算的局面。其实这样很不利于超市的管理。现在超市都是运营数据都是电脑控制,赊账的话就没有办法入到系统里,每一天每个月的收入、利润、毛利就有出路,然后盘点时库存商品跟实际的商品根本就对不上,管理一片混乱。
3.3对实训基地的管理过于松散
彩虹惠购超市在建立之初建立了各项完善的规章制度,组织架构设置也很完整,董事会也都每年召开一次,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管理过于松散,学校学院的领导挂着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的头衔,但实际上他们本身工作就很忙,更加抽不出时间去管理超市,很多东西都流于形式,超市实际就2个老师,实习的学生在运营,从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来说,管理还不够完善。
4彩虹惠购超市实训基地的创新之处
在彩虹惠购超市运营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也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大胆的进行改革,使实训基地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而不是仅仅流于形式。2012年年底,彩虹惠购超市在召开董事会后决定对彩虹惠购超市的运营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由“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改变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运营模式。超市全部交给学生经营管理,教师只是顾问,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通过这一个运营模式的实行,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有了很大的改观。
4.1学生操刀进行内部机构改革
彩虹惠购超市已经有完备的组织架构,但是完全交予学生管理以后,学生首先对超市内部结构改革,所有的领导岗位由学生来担任,组织架构从新梳理,根据超市的实际情况设置总经理--主要负责超市日常的管理,运营部---主要负责超市的日常运行、收货和理货,财务部---主要负责超市的收银和兑换零钱等,供应链部---主要负责与供货商联系、寻找新货源或者缺货及时让供货商送货。每个部门下面在设置岗位。学生实行竞聘上岗,每个月进行岗位轮换。
4.2在运营中完善管理
为了使新的运营模式运行起来,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第一届的超市学生领导班子由教师任命,以后由学生竞聘上网。学生管理超市以后,发现以前超市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太适合,结合超市运营的实际情况和在学生中发现的问题,学生总经理制定出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赏罚措施,有利于更好的管理超市。及时的总结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超市的管理越来越完善。
4.3学生的能力和思想觉悟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没有转变经营模式之前,学生基本上消极怠工,例如,供货商送货来了,你推我,我推你,没有人去验货。运营模式改变之后,最起码运营部的经理会积极的收货、验货,让理货员摆货。另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总经理的变化,学生当上超市的总经理后,对日常工作非常负责,每天都关心超市的销售情况,想办法提高超市的销售额。还有一点就是学生当上总经理后,下班了,也时常到超市转转,看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非常认真负责。这是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过的。通过岗位轮换后,这个月当超市的总经理下个月可能换到理货员岗位,这时,学生的思想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会积极配合总经理安排的工作,因为他知道当总经理的不易。思想觉悟提高很大。
5结语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发展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各个院校都在摸索阶段,该院营销策划专业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彩虹惠购超市只经营了两年的时间,但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我们日后寻找更合适的实训基地奠定了基础。通过两年的经营,我们更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什么方式更适合学生提高能力,怎么搞好实训基地建设等等。通过彩虹惠购超市运营的方式,可以将书本运用到实践,而其收获到的知识也远远要比书本上的多得多,同时也希望学院探索出更好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 韩真良.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北方经贸,2008(4).
[2] 王学梅 苏龙.市场营销专业与大学生超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J].湖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3).
篇2
[关键词] 连锁经营 理货业务 人才培养
一、课程背景
2005年,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我们开发了“卖场岗位综合实训”,该课程包括定单处理、商品陈列等训练内容。2006年,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大幅度调整,新增了和“卖场布局与商品陈列”等课程。“门店销售实务”讲授商品验收、前台销售、商品补货等内容。2008年在示范校申报过程中,由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按照教育部16号文的要求,在大量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本着“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工学结合、能力培养”的原则,又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性改造。开发了包括在内的基于连锁门店店长岗位任职要求的课程群。“理货业务训练”教学内容将“卖场岗位综合实训”、“门店销售实务”“物流配送管理”等三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组合并序化。
理货业务训练是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主体,辐射其它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大型综合性训练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60学时,要求学生在课余安排100学时,共计160学时。本课程最初的教学地点是课堂和实训室两点一线。每学完一个专题的相关理论后,到卖场综合实训室通过仿真软件或实物演练来训练相应的技能。现在,本专业建设了专用的理货业务训练实训室,本课程的校内教学课程全部在实训室授课,采用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感受企业实真环境,能够将校内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理货业务实际有机结合,达到“做学合一”训练效果,学生带到卜蜂莲花等合作企业去实地实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本课程采用典型企业的典型个案为教学载体,使课程学习和真实工作完全对接,使学生“上岗即上手”。所有上述新措施都为教学的职业性起到保证作用。
二、课程定位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岗位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首都现代连锁经营行业,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掌握连锁店管理技能和方法的连锁企业基层领班人――连锁店长。
连锁店长岗位的任职要求:熟悉连锁经营进货、销售、储存诸环节的知识和业务流程。掌握连锁门店基层岗位及基层管理岗位的知识和技能。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见图1)按照基础课程和“商学结合”课程两大体系进行建设。岗位业务课程是“商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子系统之一,该子系统按照“商学结合”、校企合作原则,紧紧围绕连锁店长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建设。岗位业务课程的开发与连锁店长职业技能证书开发相结合。
2.本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理货业务训练”与“卖场设计”、“卖场营销策划”、“卖场管理”等三门课程构成专业岗位业务课程。本课程按照校内实训50%、校外顶岗实习50%,实行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一体化学习与管理。教学目标是通过将三家卖场(北京卜蜂莲花超市有限公司、北京百货大楼、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的理货业务流程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订单处理、商品验收、商品陈列、前端销售、商品盘点、商品补货等综合业务技术。在掌握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
连锁经营原理是与本课程关系密切的前导课程,它为本课程了解卖场环境、卖场文化、卖场布局形式及连锁经营的基本运营方式奠定基础。本课程将为“卖场设计”、“卖场营销策划”、“卖场管理”等后续课程起到支撑作用。
三、课程设计
本课程在详细分析店长成长过程所涉及的基层工作的基础上,提炼出若干业务工作,理货业务工作是其中之一。对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卜蜂莲花超市和7-11等连锁企业的理货业务流程进行任务分解,形成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参照国家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部《商贸零售C&G二级》确定本课程训练六大模块,包括订单处理训练、商品验收训练、商品陈列训练、前端销售训练、商品盘点训练、商品补货训练。在此基础上,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主要包括课程标准、组织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实训条件建设与教学团队构建、制定课程考核标准、组织实施与考核(见图2)。
四、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针对连锁企业一线操作管理人员(如店长、理货员、收银员等)岗位职责中所应具备的操作技能而设定,并充分考虑学习者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者能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单一或综合的理货业务。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货业务训练》是让学生通过“一个完整的理货流程”这个真实的大项目,来完成订单制作、商品验收、商品陈列、前台销售、商品盘点、卖场补货等六个模块来达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成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大体是教师先教,学生来学,然后就让学生开始操做,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第二单元是让学生先做,在做中学,然后是教师发现问题予以指导,同样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从教学大纲可以看出,理货业务教学内容有着较强的实操性特点,高职学生感性思维更高于理性思维,“做中学”的教学方式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因此,每位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灵活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例如,POS机的操作是前台销售的重要内容,首先让学生在POS机上自己练习,然后给每位同学分配角色,有购买商品的顾客,有投诉的顾客,有询问各种问题的顾客,还有各种性格的收银员,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的卖场中,模拟收银的过程中,既熟悉了收银的流程与相关的知识,又掌握收银技能。还采用的案例分析和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在15分钟教学录像中,主讲教师不是一开始,就讲授普通发票应该怎样填写,而是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发票,然后小范围讨论,达成一致后,上台展示小组填写情况,以及发票填写要点及注意事项,教师最后点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牢牢掌握了填写发票的技能。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丰富了课程教学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理货业务能力,使学生更多、更快捷地了解了企业理货业务的实际情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技术手段,辅助学生对理货业务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安装了连锁企业真实业务软件,学生利用软件系统学习理货业务流程与工作内容。每位教师都制作了教学课件,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在商品盘点、商品陈列等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加深学生对企业理货业务的了解。如在学习“商品陈列方法”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料向学生演示不同企业,不同商品的陈列录像,通过视觉冲击,学生深切感受不同产品有着不同的陈列方法,不同陈列方法会带来不同的顾客感知,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六、教师队伍
通过教师队伍建设,本课程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年龄、专业、学历结构合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并重,能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该课程组共7人,专业教师5人、企业兼职教师2人。两位专业教师与学生共建设训练基地;三位专业教师和两位企业兼职教师负责两个班的教学、训练指导和负责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课程组5名专任教师分别毕业于不同院校。3人研究生毕业于工商类专业,占66%;1人本科毕业于工商类专业,占20%;1人大专毕业于财会类专业。该学缘结构满足电子商务课等交叉性学科的要求。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性强;课题组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相关的实践工作经验,进取心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具有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好的理论造诣,对职业教育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对课程建设规划给予了许多的指导和建设性意见。
七、教材建设
为了让我们的课程更加符合当地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与企业一起合作,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2008年在示范校申报过程中,由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按照教育部16号文的要求,在大量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又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性改造。开发了包括在内的基于连锁门店店长岗位任职要求的课程群。“理货业务训练”教学内容将“卖场岗位综合实训”、“门店销售实务”等三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组合并序化。我们在开发了“卖场岗位综合实训”的同时,编写了实训指导书。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卖场岗位综合实训》,于2006年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原创教材,获得同行的广泛认可。这本教材具有通俗易懂、实操性等特点,教材融入了我院模拟卖场实训工作的诸多探索、内容把握、过程控制和经验总结,以大量的范例对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实训过程的实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门店销售实务”选用的教材为《连锁店经营管理实务》,本书是首都连锁企业普遍使用的店长培训教材,该教材内容鲜活、实操性强。
为了配合“理货业务训练”课程,我们与北京菜市口百货公司、7-11(北京)公司、卜蜂莲花连锁公司等企业共同组建校企结合的教材编写团队,正在合作编写“理货业务训练”教材。且与出版社协商,在近期内出版。
八、实训教学环境、场景
校内实训环境的建设是理货业务训练的支撑条件,通过递进式阶段训练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实操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在一条街财贸素养体验,使学生能够真实体会理货业务的流程与运转形式。以下是训练环境的基本情况介绍:
1.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训室(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我们引进了大卖场运营中所使用的全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为理货业务中的订单处理、商品盘店、前台销售等模块的训练提供条件,以适应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2.新建理货业务实训室
理货业务训练是新课程体系下的专业核心课程,为此配套新建了理货业务实训室。本实训室是连锁店长训练理货业务技能的实训环境,采用引进典型企业典型个案的方式建设,内容包括文化环境、硬件、用具、教具和管理制度。系统化的理货环境促进学生财贸素养的养成,提高理货技能的学习积极性。理货业务实训室的建设坚持三功能目标:学生学习功能、教师教研功能、面向企业在岗职工开展职业培训功能。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工作流程、工作理念和管理制度,建成国内领先的理货业务实训室。理货业务实训室实训项目、技能鉴定项目(见表)。
3.财贸素养一条街
财贸素养一条街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集岗位实训中心和拓展训练中心为一体。学生在此通过实真训练,学会了订单处理、商品陈列、前台销售、商品盘店等工作内容,完成了从实训室的仿真模拟到企业顶岗工作之间的过渡。
九、教学效果
近三年学生对《理货业务训练》各任课教师的评价全部为优秀,教学督导组对本课程综合效果评价包括教师教学水平、实训环境、实训教材、实训内容、训练方式、课时分配和能力培养等七个指标,2007年主讲教师的综合得分为91.3分、2008年主讲教师的上半年综合得分为92.1分。
参考文献:
[1]潘家俊.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
[2]江明光,陈文.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引进与咨询,2005,(5).
[3]葛春凤.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开商网,2005-11-28.
[4]刘克旺.校企联合是搞好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2).
篇3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维护广大群众生命切身利益出发,高度重视“五小经营单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加大检查的频次,严厉打击、坚决取缔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指导督促,增强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使各项确保质量卫生安全的措施制度化;要根据规范积极指导“五小经营单位”对照整改。做到全镇所有“五小经营单位”100%证照齐全并亮证经营,100%建立进货及销售台账,所有“五小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100%不使用、不添加非食用原材料,100%不生产、不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药品。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镇政府决定成立*镇五类小型经营单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专项整治的统一领导、统筹部署工作。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经贸办*,办公室主任由叶创新兼任,副主任分别由莫锦柱、王沛昌、郭富良、陈炳惠和杨焕明兼任,办公室负责对日常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督促指导以及开展实施,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监管环节负责具体组织、指导和督促工作。
各村(社区)要成立相应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负责落实本村(社区)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
三、目标任务
(一)小农资店整治(由镇农业办牵头)
1.整治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我镇小农资店100%纳入监管范围,全镇小农资店证照齐全并亮证经营,建立农资产品进货和销售台帐;杜绝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没有肥料登记证产品及甲胺磷等禁售农药;坚决查处小农资店的违规经营行为,及时处置不合格农资产品,为全镇农产品产出安全提供保障。
2.具体措施
(1)深入调查摸底。开展小农资店的再摸底工作,建立健全监管网络。对全镇的农药、化肥、种子、兽药及饲料店(含批发)再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和核查工作,掌握我镇小农资店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落实整治措施,提高整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日常监管机制,完善各项监管措施。加大对小农资店检查力度,不定期对镇内小农资店进行全面检查。同时,指导小农资店建立健全台账制度,详细记录农资产品进货来源、数量以及销售日期、去向等内容,积极推行可追溯管理。通过加强检查督促,确保经营者落实各项整治措施,形成制度规范。
(3)加强专项执法。加大对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开展农药、化肥、种子、兽药饲料等专项整治行动,不定期对小农资店进行突击检查,依法查处经营甲胺磷等5种禁售农药的行为,结合我镇蔬菜生产农残监测情况,追踪溯源,加强对辖区内农药店的监管。组织开展肥料质量抽检行动,对经营没有登记证以及质量不合格肥料的单位作出严厉处罚。继续加强对全镇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经营环节的监管,开展兽药经营专项检查,重点清查兴奋剂、激素类等违禁药物。深入整治种子市场,重点查处无证或超范围经营种子,违法生产销售假劣种子,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虚假广告宣传及短斤缺两等违法行为。
(二)小作坊整治(由镇技术监督站牵头)
1.整治目标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00%领取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质量承诺书并亮照经营。清理调味品、米粉、挂面、河粉、糕点等行业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加快建立小作坊集中加工场,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小作坊食品质量水平上一台阶。
2.具体措施
(1)重新核发承诺书。分行业逐步收回目前小作坊的承诺书,并进行重新核发。重点针对豆制品、糕点、河粉、米粉、挂面、水产品、调味品等7个行业进行整治,要求小作坊尽快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2)整改帮扶。加大对食品小作坊的帮扶力度,对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开绿色通道,帮助小作坊改造,尽快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3)协助市局严厉查处。对食品安全水平低、生产条件差的小作坊,坚决予以取缔,全面清理调味品、米粉、挂面、河粉、糕点等行业的小作坊。
(4)筹备建立小作坊集中加工场。通过与市局沟通,争取市质监局为我镇集中加工场的建立、厂房布局、车间设立、检验手段、质量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做到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检验。对豆制品、水产品、濑粉等普遍规模较小,获证企业占比例较小,小作坊的存在对市场的供求占主导地位的行业,确实在短时间内很难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小作坊,引导其进入小作坊集中加工场生产,同时加强管理。
(三)小食杂店整治(由*工商分局牵头)
1.整治目标
全镇小食杂店经营者合法经营,营业执照公开悬挂。镇中心区小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登记制度,强化广大小食杂店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并按规定执行索证索票制度。逐步引导其加入“信誉通”食品备案信息系统。严格督促小食杂店经营者履行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责任,做到没有区域性重大食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发生。
2.具体措施
(1)逐步推广电子化监管模式。逐步引导小食杂店加入“信誉通”食品备案信息系统,利用电子网络平台,对小食杂店经营户进行电子化监管,要求销售的食品必须具备可追溯性,促使小食杂店经营户将购销的食品信息进行备案,建立电子购销台账。结合各村(社区)的实际情况,鼓励、帮扶有条件的小食杂店经营户加入信誉通食品备案信息系统。
(2)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于小食杂店经营的食品,重点加强对合格证、保质期的监督检查。突出抓好节日性商品的价实不符、搭售商品、商标侵权、虚假宣传及欺诈消费者等问题。
(3)引导建立自律制度。引导小食杂店经营者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等自律制度,监督小食杂店经营者严格落实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责任。对发现的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要按照有关规定依法查处。
(4)加强样板市场内小食杂店的整治工作。集贸市场内小食杂店分布较多,经营状况复杂,经营者素质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大整治与规范力度。要按东莞市东城南区友谊城综合市场的管理模式,建设一个以上高质量、高标准的样板市场,以点带面,全面整治与规范市场内小食杂店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做到证照齐全,店容整洁卫生,食品来源合法,推进市场内小食杂店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的整体进步。
(四)小药店整治(由镇经贸办牵头)
1.整治目标
所有药店100%执行质量管理人员在职在岗制度、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药品保管制度、分柜摆放制度、出入库检查制度。规范小药店药品购进行为,做到从合法企业购进药品并有相关证照材料。加强对药品广告的监测,禁止并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作药品疗效证明等违法广告。
2.具体措施
(1)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协助市药监局做好GSP(即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实施情况跟踪检查,全面整治无证经营、挂靠经营、超方式和超范围经营药品等违法行为,重点整治工业区的超市、杂货铺、士多店无证经营药品行为。
(2)协助市药监局做好GSP认证工作。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企业经营行为。一是履行好政府的服务职能,督促药品经营企业按时申请认证;二是认真协助市药监局开展我镇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工作;三是加大对通过GSP认证企业跟踪检查力度,对严重违反或屡次违反GSP的药品经营企业,报市局撤销其GSP认证证书。对药品零售企业跟踪检查的比例不少于30%。
(3)协助市药监局加强对小药店药品的抽验工作,做到查抽结合,对往年出现药品检验不合格及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小药店进行跟踪抽验,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抽验,确保小药店药品质量。
(4)进一步健全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监测网络,加大对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监测力度,将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及时移送工商部门查处。以打击专家、患者、公众人物作功效证明的严重违法广告为突破口,通过移送工商部门查处、报市局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等手段,打击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行为,净化广告市场。
(五)小餐饮店整治
1.整治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小餐饮店的经营行为,改善其卫生状况,全面提高小餐饮店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卫生知识水平,全镇小餐饮店的监管率、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实施率、违法行为查处率均达100%。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管措施,建立健全我镇餐饮消费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2.具体措施
(1)加强监督力度。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卫生监管部门要落实整治要求,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开展整治工作。针对整治效果有反复的现象,卫生监管部门要加大卫生监督检查的频次,加强督促指导,严查不懈,使各项整治措施实现制度化、常规化。
(2)完善监督制度。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坚持整治与规范相结合,全面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将小餐饮店档案管理、原料进货索证登记制度等各项措施制度化,将其纳入卫生许可发证要求。对达到整治任务的生产经营单位按其整治的程度定期开展“回头查”活动,确保整治工作不反弹,逐步形成良好的工作规范。加大对小餐饮店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和卫生知识水平。
(3)创新监管手段。一是树立样板,由点带面。借鉴一些兄弟镇街的成功做法,抓住一个情况比较典型的“点”将其成果固化,树为样板,发挥示范作用,逐步向全镇推广为“面”,争取实现推广带动,全面规范的效果。二是建立动态监管系统和网络。小餐饮店开业门槛低,对生产条件、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均不高,可能大量存在于监督薄弱的地区。要注重发挥广大群众知情的力量,同时利用好信息化手段,建立动态监管网络,及时更新数据,全面摸清小餐饮店情况,进而提高整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分类整顿治理。严格按照市有关部门下发的“五小经营单位”整治工作规范的要求,清查已经发放临时许可证的小作坊、小食杂货店和小餐饮,要求对照规范进行整改。整改后达到标准的单位,继续发放卫生许可证,纳入规范管理;设施条件差,无法整改、拒不整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
(5)严查违法行为。切实加大对小餐饮店的监督力度,打击各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重点加强基层一线执法检查,强化监管,抓好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的整治工作,努力消除整治盲区和监管死角。同时,加强与其它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充分发挥联合执法的作用,大力查处力度,对严重违法生产经营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镇中心屠宰场整治(由镇经贸办牵头)
1.整治目标
由于我镇不存在小屠宰场,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镇中心屠宰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广东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证照齐全并公开悬挂相关证照。达到预期目标:定点屠宰率达100%以上;私屠滥宰、定点屠宰企业违规、违法查处率达100%;定点屠宰企业的硬件设备条件进一步提高,并100%执行生猪屠宰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操作规程;100%健全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管理制度、屠宰车间卫生制度、肉品卫生管理制度、进货索票索证制度、不合格肉品召回制度、肉品品质检疫、检验制度和生猪产品进出厂登记及病、死猪、肉品无害化处理等台帐管理制度。
2.具体措施
(1)完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管理和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定点生猪屠宰企业的管理力度,促使其完善设施条件、规范屠宰行为,保障生猪肉品合格出场。进一步要求生猪屠宰企业的屠宰加工场所科学规划设置,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屠宰加工、检验检疫、污水处理和生猪无害化处理等设施和设备。严格执行生猪屠宰经营管理制度、生猪屠宰车间卫生管理制度、肉品卫生管理制度和肉品召回制度。
(2)做好对定点屠宰企业的年检工作。对定点屠宰场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年检,做好从业人员检验检疫知识和屠宰加工技能的培训。强化对开展代宰业务定点屠宰场的监管,对新发现的违规生产经营的屠宰场加大处罚力度;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依法取缔定点资格。
(3)规范收费标准。要对生猪屠宰环节收取的各种税费进行规范,严格按照东莞市生猪屠宰统一税费标准进行征收,重点清查特别是反映强烈的收费项目,并对违反规定的收费情况进行处理。
(4)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病害肉、注水肉等违法行为。充分发挥肉食品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及稽查队的作用,对重点整治区域进行经常性巡视检查。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狠抓私宰严重的区域,协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打击私宰的工作方案,寻找突破口,并组织几次系统性的打击私宰专项行动,依法铲除私宰窝点。对涉及黑势力和团伙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要一查到底,严厉打击。
(七)无证照“五小经营单位”整治(由*城市综合执法分局牵头)
1.整治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使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小食杂店、小餐饮店、食品小作坊)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大案要案得到及时查处;通过构建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执法监管制度体系,努力促使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经营行为规范、食品质量合格。
2.具体措施
(1)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好动员和部署,层层分解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工作;二是成立督查组,分阶段、分区域对落实“五小经营单位”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三是建立信息报告制度。通过“五小经营单位”专项整治工作专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交流工作经验,指导整治工作的开展,加强与镇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和沟通,保障信息互通;四是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氛围。
(2)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在整治行动中,对查处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小食杂店、小餐饮店、食品小作坊)违法行为时,必须依据国家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履行规定的执法程序,依法行政,严格执法。防止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等行为。
四、时间安排
(一)整改实施阶段(2009年1月1日-2009年6月30日)
各部门、各村(社区)按职能分工、管辖范围,按照工作目标、要求,对照省市制定的整治规范,开展“五小经营单位”的检查、整治工作,落实各项整治措施。
(二)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7月1日-2009年8月31日)
各部门、各村(社区)对“五小经营单位”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全镇范围内开展镇对村、领导小组对牵头部门等逐级验收,并由镇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暗访检查验收,对全镇各类型“五小经营单位”单位开展随机抽查。领导小组对全镇整治效果进行总结,表彰先进,对开展整治工作措施不得力、落实效果差的部门、村(社区)进行通报批评。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发挥村(社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作用
要充分发挥各村(社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作用,统一协调指挥专项整治行动。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专项整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二)建立动态监管系统和网络
做好“五小经营单位”的摸底工作是开展整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牵头部门要加大巡查频率,注重发挥广大群众知情的力量,同时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动态监管网络,及时更新数据,全面摸清“五小经营单位”情况,提高整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树立样板,全面规范
各牵头部门要根据规范积极指导“五小经营单位”逐条逐项地对照整改,抓住一个比较典型的“点”,将其成果固化,树为样板,发挥示范效应,由“点”连接成“线”,然后扩散为整个小区域的“扇面”,形成推广带动、全面规范的效果。
(四)加强检查,反复督促
由于“五小经营单位”普遍基础差,从业人员素质低,只要监管工作稍有放松,就会有反复。而且整治越是深入,成果就越容易出现反复。因此,我们要抓住容易出现反复的软肋,不断完善监管措施,逐步健全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监管人员要加大检查的频次,加强指导督促,使各项确保质量卫生安全的措施制度化,增强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
(五)疏堵结合,帮扶引导
既要严厉打击、坚决取缔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又要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就业渠道,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出台政策和措施,指导和帮助“五小经营单位”通过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区域集中、整合兼并、联合加工等方式做大做强,推行集约化管理。
(六)加强宣传工作,积极引导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意义,及时报道典型案件,曝光违法单位、个人和问题严重的地区、领域,大力宣传整治成效,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标语、公布有奖举报电话等多方面多途径宣传整治,扩大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