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6 02:4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药师培训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院药学;药师;教学培训模式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药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药师是整个医院药学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药学教学工作不仅要满足药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还需不断改革与探索医院药学多元化服务、差异以优化患者治疗结果的人才培育模式。目前,我国的临床药学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规范化培训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借鉴国外药学实践与药学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1],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优化调整,但学术性教育转型以及临床药学专业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致使人才培养的产出质量尚不能真正满足医院药学实际工作的需求[2,3]。因此,职业化培训与继续教育已成为提升医院药学人才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我国卫计委下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4]、《医院药师毕业后教育大纲》[5]等系列工作文件要求,结合某院药学学科博士授权点、北京市住院药师培训基地、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学学本科及多所院校的药学本科生带教基地等教学模块,依托医改前沿阵地的丰富资源与经验优势,将不同培训对象的教学培训经验进行总结。针对教学方案实施细则不够具体、教学对象缺乏学习主动性,教材不够完善,教学实施过程尚存随意性、师资自身能力与带教能力有待提高、主观性较强等实际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进,利用PDCA原理循环往复不断改进的过程,初步探索出系统化与层次化的医院药学教学培训模式。
1层次化的培训目标
构建多元化的药学人才队伍才能满足医院药学职能的不断延伸和发展,除配备药事管理和药品供应保障的药师以外,能够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相关的合格药师。医院药学教育需从职业化教学为出发点,兼顾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和知识技能的需求,制定适合自身职业化需求的教学培训目标。医院按培训对象的差异性,将培训对象分为5个层次:住院药师学员、药学研究生、药学本科生、药学进修生、药学工作人员,见图1。5个层次培训所需达到的目标各有高低不同,但培训过程与培训要点互有交叉,共性的内容设置了普适性的药学基础培训,包括各类人员都必须掌握的药品基本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医院药学工作流程等内容,专业化的培训课程则更多侧重于临床实践能力的运用,包括参与患者用药教育、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临床实际用药的指导与规范等内容。
2教学管理中的制度工具
注重发挥“管理出效益”的管理理念在教学工作的应用,从而加快教学成果的产出。首先,强化教学管理过程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日常管理遵照《北京地区专科医师(药学)培训细则》《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的药房管理规范》《医院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制度》《休假与考勤制度》等相关规定执行。同时,按培训对象的层次性明确培训目标、培训模式、培训内容、考核方式、带教师资与日常工作管理的相关内容,初步形成了针对不同教学培训对象的教学规范与制度管理体系,为药学人才队伍的培养提供规划化的制度保障。医院组建了药师培训指导工作组,成员包括药事部主任与各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各级药师的培训计划、监督及指导工作。药师培训指导工作组严格执行月度的例会制,阶段性的总结与解决现有问题。另外,优化师资团队的结构与质量,公开选拔具有优秀品质、较高专业水平、工作能力与带教能力的药师担任师资。以药师分级为依托,发挥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体系在教学管理流程中的促进作用,细化绩效考核标准与方案,将教学工作量、教学能力、教学成效、学员阶段考核成绩、学员满意度作为绩效考评的主体,实现教学工作的专岗专责与优劳优酬的绩效模式,更合理地配置与发挥师资能力。通过上述举措不断加强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将医改与科室发展经验运用于基地建设与教学,完善教学培训与轮转的制度与内容,以科室大发展带动师资与学员的能力提升,初步取得了基地教学水平与人员能力协同提高的共赢,做到教学相长。
3教学方法的临床实用性
目前,药师执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联系不够紧密,一方面来源于传统的药学教育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际缺乏结合,缺少医院药学工作技能与实践经验的指导。另一方面,很多新入职的药师与学员从事医院药学一线工作时间较短、对药学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基础不牢。因此,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与计划,从实例中提取典型的教学案例和实施要点,采用互动式教学有效引导学员思维方式,活跃教学气氛,进而不断巩固教学结果。
3.1教学内容与计划的科学性
药事部通过“普遍提高、重点培养、勇担责任”的举措,建立了由“内”(科室、部门、组内培训)到“外”(出国进修、外出进修学习)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更个性化与科学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与计划。首先,综合评价药学学员层次、教育与工作经历、知识技能水平,以科室部门带教师资药师为主体进行设置培训计划,具体将培训划分为:全科培训、部门培训、精英药师培训,师资培训与基地学员培训、新职工入职培训等专项。按照岗位目标、理论基础、技能应用、药学前沿四个层次设计教学内容,涵盖必修项目与针对性的可选项目,涉及药品调剂与用药指导、临床药学服务、药品风险管理、药学科研等方面内容,初步实现自上而下、由大及小、由广入微的教学模式。普适性的全科培训适合于全体药师,既包括医改政策、国内外药学现状与进展的解读、药师基本知识与技能、药学部门的管理经验交流、个人能力与修养的自我提高、团队建设与核心竞争力、药事管理指标考核等内容。其次,各部门的基层培训更加突出岗位特色,充分利用现有药学实践的环境与条件,在门诊药房、病房药房、临床药学等部门的轮转实践中发现知识点,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能力,使参培学员更快地适应医院药学的工作内容[6]。例如处方点评、患者健康用药大讲堂、门诊用药咨询中心,门诊药历、药讯专刊等形式多样的药学服务模式,锻炼了师资与学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基层培训在药学服务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精英药师培训主要针对住院药师基地的带教师资与研究生以上学历骨干药师的集中培训,以讲解题目的价值意义为突破口,进行重点掌握的知识点相关用药案例模拟,着重围绕临床思维的培养。精英药师培训中加入医院药学学科建设、领导力与高效能团队、时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科发展储备后续人才。新理念、新知识、新能力得以在各部门之间、师资之间、学员之间进行传递,起到小范围的提高带动大团队整体提升。于此同时,入职后的岗前规范化培训让学员更快、更深入地了解医院药学的本质与功能定位,使之更顺利地融入到实际工作[7]。岗前培训一般采取活泼、生动的交流形式,内容更具引导力与亲和力,由经验丰富的药师分别从职业心理、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相关细则、医院与科室发展进程的人文教育、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引导,使新学员充分认识医院药师的职责与任务,有效帮助学员更快地完成心理过渡期与适应期,使学员突破迷茫、发挥主动作为,有目标、有计划地完成医院药师的培训内容,完成自身的职业定位与规划,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药师做好充足的准备与积淀。为不断提升团队整体的教学培养水平,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与科室发展的需求。药事部兼顾“引进来”“走出去”的培训策略,外派药师参加院外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与学术会议。同时,拓宽药师与外界的交流渠道,邀请医院药学专家进行经验的分享与指导,使学员更加深入了解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更切合实际地制定职业规划。积极与美国布朗大学罗德岛医院、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等国外学术机构广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培养学员完成培训记录、学习心得与科室建议的分享,将外部培训式教学变为更深层次的解读与归纳,借鉴国外医院药学管理与药学服务的经验,探索与国外医科院校联合培养高素质医院药师的新模式,实现学员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的快速提高,满足新形势下科室发展的需求。
3.2教学方法巩固教学效果
目前,医院的药学教学方式主要以导师制教学和轮转制为主。导师制教学方式主要针对科学研究型的本科、硕士与博士生的专项性教学,以导师的专业方向作为科研目标进行研究专项的培训与学习,不断完善专业方向的数据与研究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与能力。轮转制的培训主要针对住院药师基地学员与毕业后刚刚进入药学部门工作的药师,以药学部门的岗位职责与专业技术为教学内容,在岗位轮转过程中,直接面对临床与患者,培养与锻炼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导师制教学和轮转制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综合地、相互合作和交互式学习,通过实际用药案例,引导学员掌握药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并熟悉医院药学的基本工作流程与技能。课堂上的活跃教学气氛是基于问题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发动学员积极发表意见与建议,使大部分学员提高专注力,相比于以往传统的以讲课人为主要发言者的大课授课形式,教学模式更加灵活,互动交流机会更多,教学内容更具个性化,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带教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发挥引导、示范与监管作用,师资的带教能力也得以提升。医院药学教育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是临床药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教学过程综合体现导师制和轮转制的教学。已有多所高校设立临床药学专业,特别是很多医院作为卫生部临床药师师资和学员培训的双基地[8-10]。临床药师基地的同质化与标准化已成为临床药师培养与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医院内部临床药学教学的规范性与实效性更凸显紧迫性。我院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以临床案例分析为引导的药学监护教育,促进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的协作,提升多学科会诊的药学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培训效果与卫生部临床药师师资和学员培训双基地教学初步接轨。
3.3评估工具对教学成果的验证
发挥药师培训指导工作组的教学质量评估作用,着重强调对实践能力与技能的考核,主要包括:入岗培训考核、组内阶段性的月度与季度考核、轮转出组考核、出科考核,科室层面的年度考核,主要使用药学知识与实践技能的题库,随机选取试题的方式,全面考核药师调剂能力、药物咨询和特殊剂型药物用药指导技能、药事管理和药品质量管理技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和评估技能及临床药学等关键技能。同时,通过模拟考场、应用案例教学方式重点考核审核、调配发药、用药教育、处方医嘱点评、不良反应报告、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等技能考核,从而确保“三基”培训的成效[11]。对于临床药师专业的专项培训更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多以现场提问等方式,定期检验药学查房技能、检查药历书写情况,注重临床的表现与应变能力,规范的步骤流程进行考察评估。利用岗位技能比赛与练兵、知识竞赛、教学授课比赛等方式检验教学成效。每半年进行一次岗位技能练兵,并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药学技能比赛,内容涵盖药事管理实例分析、临床用药典型案例讨论、处方医嘱点评问题解析、药品制剂调剂及质量检验等内容。使学员通过技能比赛更深刻地熟悉与掌握药学相关的概念、用药原理。以期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代训的效果,促进药师队伍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通过理论知识与技能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科学地、全面地检验教学效果。
4药师队伍能力水平的逐步提升
通过上述举措,针对不同层级培训对象构建系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教学方式更适合于医院药学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需求,药师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药师在处方干预质量、用药咨询、保障患者安全用药以及宣传合理用药知识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了更为重要的“把关作用”,处方不合理率从2012年9月之前的超过15%降至目前的0.3%,体现药师价值。2013年至2015年医院药师基地考核的通过率为100%。更多药师的优秀能力得以展现,在2015年北京市“技协杯”药师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优秀团队、个人冠军、亚军的奖荣誉称号,荣获北京市药学会“创新管理之星”、“药学服务之星”和“临床药学之星”称号、中国药学会青年医院药学奖、北京市医管局“青苗”人才培养项目等优异成绩。医院药学培训的模式经过尝试获得初步的经验与成果,但在内部教学内容的衔接与侧重点的确定、师资带教经验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医院将不断完善医院药学培训体系,从教学培训目标、培训制度、计划、考核等方面持续改进与优化,实现教学目标并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医院教学体系,力争为医院药学输送更多业务精、技术好、素养高的优秀药师。
作者:安卓玲 苏晔 张东肃 刘河 刘丽宏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
参考文献:
[1]MichaelF.Powell,张伶俐,全淑燕,等.美国医院药学教育与实践[J].中国药房,2015,26(13):1729-1735.
[2]程希印.不可或缺的医院药学继续教育[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药房管理分会学术年会,2013.
[3]刘瑜新,宋晓勇,张永州.从医院药学角度对我国药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药业,2013,22(2):38-40.
[4]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J].中国执业药师,2011,8(3):41-44.
[5]吴永佩,颜青.医院药学毕业后教育的继续药学教育.中国药师,2000,3(1):10-14.
[6]王晶,葛卫红,张晋萍,等.医院药学部药学实习带教工作的思考[J].中国药房,2012,23(8):767.
[7]张颖.医院药学人员岗前培训内容与形式刍议[J].食品与药品,2013,17(5):377-378.
[8]张婧,李丹露,胡宝荣,等.我院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带教模式浅析[J].中国药房,2015,26(12):1721-1723.
[9]朱曼,郭代红,孙艳,等.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带教模式和方法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12(1):53-56.
篇2
1.1找准定位医院部分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师这一职业了解不多,药师在下临床初期难免遭遇误解、冷遇或是质疑。所以药师在一开始应尽量用直观、具象的表述解释自己的工作目的和方式,让临床医护人员对自己将要开展的工作有个基本了解,避免让其产生“药师是来监督用药”的刻板印象。而如果能让医护人员了解到药学工作的服务本质,也就能淡化他们与药学工作者的对立感。
1.2尊重医师年轻药师工作初期以“学习”的心态参与临床查房,谨慎有礼的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以开阔的胸怀多向临床医护请教是融入陌生环境的应有姿态。这种严谨、谦虚的态度更容易获取治疗信息,也便于构建和谐的团队关系。交流过程中,不要好为人师空谈理论,对于比较确定的问题需要和临床医生讨论时,可在合适场合私下找医生用请教的句式提出疑问,在形成了良好的讨论氛围后,顺带提供出自己了解的数据资料或是用药意见,避免让医生产生“药师干预治疗”的不适感。
1.3端正态度临床药师虽然没有分管相应的病人,但下临床后只有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才会体现存在感。秉持对病人负责的态度,无论是给病人做癌痛滴定还是协助医生制定抗菌药方案,都应该用心关注和监护病人的病情变化。另外,对一些当下无法立刻解答的问题,应该尽快查阅文献资料做出解答,把握点滴机会,建立医疗团队对药师的信任感。
2结合实际找准立足点
在渐渐融入临床后,药师应该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找准方向,有所侧重的开展一些容易取得收效的药学服务工作。
2.1患者教育一项美国的1364家综合性和儿科医院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医院的患者用药监护工作(89.0%)由护理人员承担,但是也有很多医院(68.9%)称他们的药师负责1%~25%的患者。通常情况下,患者入院评估、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出院教育等工作由临床药师分担,也深受病人的欢迎,容易快速获得认同。另外,在工作伊始的破冰期,与医护人员的关系也较为敏感,因此,从病人身上着手是个不错的选择。朱立勤等的研究表明:74.2%的患者希望临床药师为其提供用药指导。当病人对临床药师的工作有了最直观、具象、正面的理解以后,他们对药师的好评及需求,也同样会慢慢修正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师刻板的印象。
2.2授课交流授课交流也是药师与临床医生沟通用药知识的良好平台,临床医生的时间被繁重的医疗工作占据,对药品的了解可能会存在各自的局限性。药师可以结合医生的需要,将相关的知识总结出来,并“夹带私货”的提炼出自己的药学观点,宣传合理用药理念。例如,我院临床药师在《非甾体抗炎药在心内科的合理应用》授课中介绍了非甾体抗炎药的心血管风险,尤其是推广了“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同样也增加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这一研究结论,有效影响了临床医师对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习惯。对护理团队而言,80%~99%的护士认为药师提供有关药品正确使用的信息资料很有必要,一项关于临床药师对护士进行用药培训的效果评价研究显示:无论是采取分专题讲课还是集中一次讲课的方式,经过培训的护士对常用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培训前都有显著提高。可见,临床对药学知识培训还是有需求的,并且,贴近临床工作的专题授课也能显著促进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
2.3参与科研有条件的医院,临床药师也可以尝试将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和临床工作结合,利用药学部门开展的血药浓度监测、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等项目,开展一些药物临床研究,或者是与临床医生一起共同申请课题、参与新药临床试验、收集病人用药后的回访数据等,未尝不是药学服务的一种方式。专家认为———临床药师通过获取临床信息,了解和熟悉临床上急需解决的用药相关问题,更容易有针对性地开展药物方面的研究,也更容易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解决临床问题的实践应用。
2.4药师门诊美国的多数医院有药师门诊,主要针对罹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药师门诊和医师门诊一样,收费20~30美元/小时,病人可以到医院和药师面对面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和药师交流。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医院开设了药师门诊或是药师参与的综合门诊,较为常见的有抗凝门诊、内分泌门诊、更年期一日门诊等形式。以抗凝门诊为例,药师关注病人抗凝治疗的各个环节,包括对患者进行疾病及服用药物方面的相关教育、确认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检查结果,了解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用药依从性、饮食习惯及改变、决定华法林的服用剂量、预约下次PT/INR检查及抗凝药物门诊就诊时间等。因为华法林的出血风险及监测困难,国人血栓栓塞风险病人的用华法林抗凝的比例极低:住院人群不超过10%,一般人群不超过3%,药师的介入与监护,让医生使用药物更无后顾之忧,也为病人提供了更多的便捷与指导。
3发挥特色提亮闪光点
一些临床药师尽管比较年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都存在不少短板,但可以有目的性的强化某些方面的知识,取长补短的创造亮点,也能在专科领域实现个人价值。
3.1特殊人群用药老年、儿童、妊娠期妇女等特殊人群,有其个体化的用药需求及用药禁忌,是药学监护的难点和重点。临床药师在对其重点监护的过程中,如若能协助医师提升治疗效果、规避用药风险,也能取得不俗的工作效果。妊娠状态和哮喘疾病互相影响,治疗矛盾较普通患者多很多,因此杨勇、童荣生[10]两位药师在对哮喘病人进行用药监护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了妊娠期合并哮喘的患者。结合美国妇产科协会的《妊娠期哮喘治疗指南》中的治疗原则,他们对入院的妊娠期哮喘病人进行详细评估和过程干预,对存在合并感染、先兆流产、发热等问题的孕妇,分别给予细致周到的药学干预和用药教育。这些药学服务探索,也取得了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
3.2辅助用药专科医生在特定病种的治疗上通常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用药知识和治疗经验,而在辅助用药的选择上可能会存在困惑。如费燕等临床药师团队在神经内科开展工作时,就抓住了医生对琳琅满目的肠内营养制剂存在选择困惑的现状,发挥专业优势的从用药时机、制剂选择、途径选取、用量制定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协助临床医师制定用药方案、实施全程化的药学监护,很好的协助了临床发现、解决专科疾病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遇到的问题,促进科室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篇3
1.前言
临床实习是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必不可少的实践学习环节,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带教老师作为毕业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带教老师的能力水平决定了带教效果的好坏。为确保药学专业实习工作的顺利展开,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现代药学人才,本文就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并积极探索带教老师需要的个人综合能力,简述如何才能提高药学实习的带教能力,提高实习生的带教质量,为药学实习带教工作提供参考。
2.带教老师需要的综合能力
2.1 带教老师的资质
带教老师是药学实习生最先接触的人,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有着深刻的影响。要保证学生实习质量,离不开一支专业、规范、优质的带教队伍,故必须建立一个不断优化的带教师资库。
2.2 带教老师的专业能力
对如何提高药学专业带教质量是带教药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为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实现现代药学人才需求的教育目标,药学教研室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努力为实习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条件,深入探索教学方法,教师积极争取外出参加学习、学术会,外出参加培训后及时把新知识新技能作回科交流,定期组织内部讲课,总结以往带教及临床药师培训的工作经验,通过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带教质量逐年提高,教师的实习带教能力也明显增强,得到了各院校及实习学生的充分肯定。
2.3 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
我院药师大多是传统培养模式即化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偏向于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动学方向等基础学科,临床医学知识及临床实践工作时间不长,缺乏缜密的临床思维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容易从药学的角度出发,难做到按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因此开展工作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存在非R抵识因素,非教育专业毕业的带教老师,只是通过短期的岗前培训,储备的人文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不充分,交流沟通技巧确有欠缺,不了解一些最新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教学安排不够合理,教学方法单一,不善于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互动,这对提高实习带教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然而药学带教工作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工作模式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加快教学内容改革,只有通过不断改革,提升带教能力,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1]。
2.4 带教老师的培养充实
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建立临床药师制,要求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查房、参与危重病人的救治和病案讨论。临床药学专业是一门医学与药学相结合的的临床应用学科,既不同于临床医学,也不同于传统药学。临床药学是时展的必然,近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安全,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在毕业实习安排上,和以往的药学实习也相去甚远,不仅要求熟悉药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药品依法采够、调剂工作规范,掌握各种常见药物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还要求努力学习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并建立临床思维,要求跟随带教药师学习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实施药学监护,最终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医疗机构改革,以药养医的时代已终结,大批药师工作重心发生质变,必须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顺应时展,否则必将遭到淘汰。医院应当给予大力的扶植与培养充实,“掌好舵、扶上马送一程”,让药学这个学科在改革的浪潮中奋力前行,广大药师更应把握好机会,用好药物这把“双刃剑”,造福于百姓。
3.合理安排实习内容
3.1 调剂实习
药房作为重要的窗口科室,担负着药品供应、药学服务的重任,了解药房工作程序是以后参与合理用药咨询服务的基础[2]。我院门诊药房采用大窗口透明式发药,配合门诊自动整盒发药机,患者近距离等候调剂、审方、发药一系列过程,对药师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不容毫厘差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药房的工作程序、药品管理知识、能独立审方、对处方用药进行评价、识别处方中潜在的配伍禁忌、解答患者提出的用药咨询;要求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认真调配,避免差错事故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通过处方点评,门诊用药咨询服务,与患者面对面的沟通解答,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为将来从事药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库房实习
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招标采购政策,药品采供程序,药品入库验收登记制度、分类储存制度、养护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以及药品储存的温、湿度要求。让学生了解药品从验收入库、药房请领到患者取药的帐物管理流程,了解药品数量管理在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使学生对财务制度及医院药品计算机管理(HIS系统)有一个基本概念。
3.3 临床药学实习
我院临床药学科建于2005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16名成员,(硕士5人、学士11人),其中专职临床药师9人,覆盖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ICU、肿瘤科、感染科、儿科,待规培临床药师7人。2015年被批准为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规培基地,培训专业为通科临床药师。2016年3月临床药学科开始面向全省招收药学专业学员,已完成第一届4名基层临床药师的培养。作为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具备丰富的临床药师带教经验,并建立起完善的临床药师培训制度。
主要带教内容:合理用药、血药浓度监测、不良反应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等。培训目标:药师在完成通科培训后,应在审核处方、用药医嘱以及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和慢性病药物治疗管理方面具备基本药学服务能力;掌握常用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熟悉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方法与指标控制;了解指定学习病种的临床基本诊疗过程与初步知识;具有独立完成处方及医嘱的审核能力;掌握指定学习病种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并能应用于临床药物治疗;掌握对特殊生理、病理人群开展基本药学服务的技能;具有与医护人员及患者沟通交流的技能,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能力,能够参与常见慢性病药物治疗管理。培训方式:严格按照培训指南要求,通过理论授课、临床查房、药学查房、病例分析讨论、文献阅读报告等多种形式组织学员开展学习,定期考核。通过对临床药学实习模式的摸索和不断完善,科室带教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各学员的充分肯定,带教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4 制剂室实习
了解医院自制制剂生产的相关政策,了解设施设备及生产环境方面的要求,重点掌握国家GMP标准对医疗机构制剂室的布局、净化条件、生产品种申报的要求;熟悉医院自制制剂的管理制度及生产检验情况;掌握制剂车间的清洁消毒操作规范;了解并掌握普通制剂的配制和检验方法;掌握静脉营养的配制及操作规程。
4.对毕业实习的改进建议
教学必须面向社会、适应社会,为社会输送合格有用的人才。毕业实习是学生从理论教育走向实践的特殊阶段, 它对学生的思想和能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应通过实习期的锻炼 ,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观念, 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为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4.1 强化纪律意识和法规教育
实习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禁止实习学生未经允许擅离职守、迟到早退、树立严格的作息观念。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如《处方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药品管理制度》、《品管理条例》等。牢固树立法规意识,使学生意识到医务工作的任, 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 ,保证医疗安全和实习质量。
4.2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目的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带教老师应为实习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除讲解示范外,尽量让他们独立操作 , 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及互联网
实习期间,学生被分到不同的部门 ,实习内容各有侧重点。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及网络资源,加强实习学生间的学习交流,通过定期组织小讲课,学生制作PPT轮流讲课,以锻炼动手动口能力, 探讨实习存在问题,适当调整和完善实施方案 ,以达到的预期教学目的。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等网络资源作为交流平台 ,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 解决学生实习中的困难, 定期通报实习进度,交流心得体会,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
4.4 科研实践
建议由教研组牵头、带教老师拟题, 根据医院药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应课题。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 查阅资料 , 了解所拟定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写好综述 ,拟定实验计划 ,了解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 ,准备相应的试剂、药品、实验动物等。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到论文写作, 由老师指导学生一步步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 学会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
5.结语
总之,教学实习能够很好地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是养成学生良好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的重要阶段。实习带教的质量,实习内容的安排,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能否承担起药学工作任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带教药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同时医院也应健全配套的教学工作评估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带教药师的带教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整体的药学带教质量,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临床药学人才,实现既定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医院的实习 ,学生对医院药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有所了解 , 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 ,制定择业目标。通过各部门的学习 ,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使之能够较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发挥作用,成为医药单位欢迎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临床药学;服务;职业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57-01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药学事业的发展,在“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下,医院药师更多地参与到临床工作,面对患者,对药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职业风险。任何因临床药师主观的“故意”或“过失”而对病人造成损害的侵权行为,都有可能激起纠纷,甚至导致对医疗机构的法律诉讼。深奥的生命科学和有限的人类认识使得医药学领域至今还存在着许多未知区域,加上病人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其他的不确定因素,都决定了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与传统的基础医院药学相比,具有多样化、高频率、控制难、严重性强的特点。制定一整套完整、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规范药师服务行为和加强对职业风险的认识,才能在保证药师切身利益的同时,保证患者的利益,并使医院药学事业和临床药师自身专业技术得到顺利发展。
1 临床药学服务中的职业风险
临床药学服务中的风险控制按行为主体的不同可分为组织风险控制和个人风险控制。组织风险控制是指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药剂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在宏观环境上建立并维护的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从组织体系上为临床药师精确、高效的工作营造出良好而有利的环境。个人风险控制是指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对个人风险的防范和规避。组织风险管理是个人风险管理的基础,个人风险管理是组织风险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2 产生药师职业风险的常见原因
2.1 药品管理失控:没有认真按《药品管理法》对院内药品进行质量管理,造成药品的过期、失效、生霉变质,并用在患者身上,造成不良影响。
2.2 工作制度及流程设计失误:工作制度没能体现法律法规要求,工作流程不顺畅,造成工作中存在隐患,易发生事故、患者投诉及纠纷。
2.3 药师自身原因造成: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糙,没有按照工作规程进行操作,不熟悉本职专业,服务意识不足,沟通能力不足等,同时亦存在对风险认识不足或不清晰的现象。
3 临床药学服务风险控制策略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内以医院药学为基础,以临床药学为核心,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药事管理部门对药师职业风险控制发挥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
3.1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风险控制策略: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宗旨是服务于患者,服务于医疗实践。严格贯彻执行一系列法规、政策和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也正体现了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服务于患者、服务于医疗实践的宗旨[3]。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对风险控制性,着重于标准化、规范化,重点对风险的防范和规避。建立纠纷风险预警系统对临床药学服务中纠纷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至关重要。药事管理委员会可成立专门小组,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临床巡查,负责对全院的药疗纠纷予以记录、汇总,然后上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进行总结、分析,理清各种纠纷的性质,找出院方的责任因素,明确责任人,确定责任完成时间及指标,改进服务环境中的各种“软、硬件”缺陷,使临床药学服务趋于完善。对药疗事故、差错和意外的报告是临床药学服务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对发生了的药患、差错和纠纷,进行分析,找出明确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建立工作流程合理性评估制度。
3.2 药剂科和相关科室的风险控制策略:药剂科与相关的临床科室应联手对新进入临床药学服领域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风险教育;对在岗人员定期安排风险经验交流;组织各级医、药学管理人员学习风险管理理论,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药剂科既要在内部统一强化纪律,也要有的放矢地针对个别人员开展工作。临床药师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记录药历,注意临床服务中的言行,合理安排随访时间,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药品不良反应等),尽可能地为病人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或途径,以便及时化解许多可以避免的药患纠纷。
3.3 药师个人风险控制策略:当发生药患纠纷时,每一个被纠缠在其中的药师都会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工作压力,药事管理部门应正确分析对待,不能仅仅简单处理直接责任人,如果管理部门没有建立相关风险的控制策略,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对发生的事故、差错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讨论造成事故、差错的原因是不可预知、一过性的,还是由于外部环境、工作流程不合理或人员不足引起;对于不足之处,应采取什么解决方法,何时解决;未能立即解决时如何防范风险的再次发生;对无差错或对风险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药患纠纷发生次数多的人员采用谈心、培训等方法,通过积极的途径给予帮助,使其压力转化为动力,并从错误中吸取经验。
总之,在新的药学服务环境下,临床药学工作者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风险控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能够在保证药师职责权利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适应新需求,迎接新挑战,为医院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临床药学;药学服务;风险控制
作者单位:021008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services)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药学院Helper教授和strand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明确其内涵为药师直接、负责地向患者提供与用药有关的服务,以达到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与目的。然而,深奥的生命科学和有限的人类认识使得药学领域仍然存在着许多未知区域,加上患者个体差异性和其他不确定因素,都决定了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与传统的基础医院药学相比更具有多样化、高频率、控制难的特点。
1 加强临床药学服务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适当设计的预防、控制并最小化风险暴露机会程序,确定、评价并处理潜在或现实风险的系统过程,包括及时确定和管理现实的风险,以保护医务人员、患者、公众等。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患者伤害或不满;防止人力、时间及财物的浪费;避免侵权责任追究及诉讼;避免产生不良公众形象;建立公众安全感,增强民心;提供更为清晰、合理的药学服务。医院应加强药师上岗前风险教育,学习风险控制理论,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2 临床药学医疗风险的控制
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医疗风险控制可分为组织风险控制和个人风险控制。组织风险控制是指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药剂科及相关临床科室为临床药师营造良好而有利的大环境。个人风险控制是指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对个人风险的防范和规避。
2.1 组织风险控制
2.1.1 药事委员会 药事委员会对临床药学服务的医疗风险控制发挥着全局性的决定作用。药事委员会是药事管理和药品管理的监督权力机构,也是对医院药事各项重要问题做出专门决定的专业技术组织。药事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医院的药事管理工作,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制定颁布全院有关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促进合理用药,规范化审批全院用药计划,使医院药品管理达到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要求。
2.1.2 药剂科与相关临床科室 药剂科应与相关临床科室团结协作,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减少差错或解决纠纷。为适应发展,不断地更新药物知识,应开展临床药学学术活动,举办药学进展、新药介绍、药物不良反应、药政管理等培训讲座,主办医院药讯。建立药品质量监督领导小组,协助药事委员会对全院使用的药品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处理涉及药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严重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协助药事委员会,对全院用药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登记、存档,按规定上报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并及时处理善后;合理用药领导小组协助药事委员会,对全院临床科室正确、合理使用药品进行指导,制定全院合理用药指导原则,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监督、检查、分析全院药品使用动态,防止药物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2.2 个人风险控制
2.2.1 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药师应按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包括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其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剂型与给药途径;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2.2.2 认真记录药历 药历具有法律意义,是药师临床工作的书面证明文件。药历应从药师首次接触患者时开始建立。建立药历时,药师要注意询问并记录患者的疾病状况、既往病史、用药史和药物变态反应史,尽可能了解患者长期的身体、家庭和经济状况。药历内容应力求详实、完备,药师所参与的查房、会诊、抢救、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合理用药指导以及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等工作,均应依实际情况按规范格式做出描述、总结和抄录,同时签名并随病历保留。
2.2.3 履行告知义务 发药时应按药品说明书或处方医嘱,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相应的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尤其是对某些药物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或确系存在但又概率极低的副作用要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履行告知义务,就是保证患者这些权利的实现,如果药师因没有“告知”而对患者造成损害,也可能引起纠纷或法律诉讼。
2.2.4 避免违反药品说明书用药 从法律意义上讲,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超出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如果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且对患者造成伤害,而药师(医师)又不能证明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与该药物无关时,药师(医师)这种医疗行为属于违反医疗常规,不受法律保护。教科书或一般药物手册与药品说明书冲突时,教科书或一般药物手册的法律效力远远低于药品说明书,而只能作为参考。超出药品说明书注明的适应证以外范围用药,与违反药品说明书注明的禁忌证用药性质相同,是药患纠纷的潜在诱因,除非有足够的安全和有效证据,并且向患者说明,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接受,否则应尽量避免。
3 结语
总之,临床药学服务中的风险控制措施应从组织风险和个人风险控制两方面下功夫。在新的药学服务环境下,临床药学工作者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风险控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合理使用职责权利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适应新需求,迎接新挑战,为医院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篇6
药剂科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用药差错的情况,用药差错不仅对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医院的发展和荣誉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严格管理,避免用药差错。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药剂科主任个人年终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药剂科主任个人年终总结范文一20__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来到,回首这一年来的工作经理,在院长高度重视和分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药剂科全体科员的共同拼搏、团结协作,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重点和要求,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顺利而圆满完成了院里交给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
首先,我学习了医院的相关制度和综合管理方案,知道了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关心集体、谦虚待人、积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在药剂科主任和各位老师的带领下,坚持说好普通话,做好西药房的日常工作,并熟悉了各种药品的摆放位置。趁空余之际了解药品说明书,熟记药品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及帮助下,我学会了怎样与病人沟通,怎样做好优质服务,在接方时,认真审核处方,坚持“四查十对”制度,对有缺陷的处方和用药不合理的情况都积极主动加强与临床医师沟通,确认后再调配。由于医院西药房没有复核人员,在司药时,就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更细心谨慎,认真查对药品是否与处方相符,在交代药品用法用量时,对病人态度和蔼,并耐心地为病人讲解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直到病人清楚满意为止。
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病人。门诊药房是药剂科直接面对病人的重要窗口,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是重中之重,如何方便病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药房工作的重点。保证住院病人及急诊病人24小时的药品供应,保障医院救死扶伤工作流程的正常运行。通过完善工作流程,合理设置窗口、机动配备人员等,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改变了取药排队、取药难等现象,为病人提供方便。
由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每月对门急诊处方(包括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及病房医嘱单进行抽查检查。对处方进行处方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发现、纠正医生不合理用药现象。
根据医院用药的动态监测,进一步加强了全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效监测,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和向临床科室通报,并建立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预警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因抗菌素的滥用给社会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到临床收集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并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可疑必报”的原则,督促临床主动填报不良反应报告,今年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 例。发现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协助临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工作并查找原因,如与药品质量有关的,及时更换厂家,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总之,药剂科在20__年的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努力改进,逐步改善,提高完善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临床服务,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成绩面前骄傲备战,为我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好的发展保驾护航。
药剂科主任个人年终总结范文二____年工作即将结束,这一年是我院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进效益的一年,更是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药剂科在院班子重视主管院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以“二甲”达标为契机,全科同志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上下一心,积极备战我院“二甲”达标相关工作,并在“二甲”达标中获得了专家组的肯定。较好的完成了本年度工作,并且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经济方面:药品经济是药品管理的重要内容,历年来药剂科在药品经济管理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帐物相符率超过99.9%,报损率不断降低,为医院节约资金约?万元左右。药品收入?元,占医院总收入?%,为医院创利约?元。
二、质量方面:药品质量问题重于泰山,是每个医疗机构兴衰荣辱的关健,也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我们时时刻刻把药品质量问题放在第一位,在把握药品购进的货源安全稳定的同时,同样重视药品在使用中的各个环节,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并且每月各个药房都进行效期药品的自查,将临近失效内的滞销药品及时上报,药剂科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并将近效期三个月内的药品退回公司,以减少药品的报损量,减低医院的损失。
三、服务方面: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端正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与满意。
四、学习方面: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科室人员业务素质。积极参加医院举办的各类学习培训,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取医院对药剂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广泛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推进全体科室人员业务素质有新的提高。并且分析现有人员在工作中的主要差距,然后设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合理设置学习内容,安排固定时间与临时学习相结合,不占用更多休息时间来进行提高学习。我们还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养成高尚的品质,处理业务能达到多面化,充实各岗位人员处理业务时应具备的知识。药剂科每个人都深切体会到医院对社会所负的使命,都自觉充实自己,不断向上。
五、临床药学方面:加强了科室临床药学工作,从本质上真正做到药学为临床服务,指导临床医生真正做到安全、经济、有效的合理用药以及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新、更快的药学知识。并严格监管、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本年度共编制我院药讯4期,进行处方点评12次,出处方点评通报12期。每周参与3-4次临床科室早查房写查房记录,书与典型住院病人药历52份,参与临床会诊11次。
六、不良反应监测方面: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较好完成了我院不良反应上报情况。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转为主动服务的形式。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到临床收集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并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可疑必报”的原则,督促临床主动填报不良反应报告,发现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协助临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工作并查找原因,如与药品质量有关的,及时更换厂家,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事后我科及时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网报工作,本年度共上报不良反应报告57例,与上一年相比同期增长26.3%。
七、其他方面:随着国家药政法规相继颁布,为适应药事管理工作的要求,在认真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规和医院评审标准,对科内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补充,新增加了临床科室小药柜管理制度,处方点评制度等,完善了制度,并且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服务。今年因违反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及相关管理规定共处理迟到、早退、差错?起,处罚金额共?元。
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窗口服务的技能和态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还要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力度和深度,进一步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增强药剂科对其他科室的支持能力和对患者的服务水平。增强科室锐意进取精神,更要发扬以主人翁精神为患者服务。
在医院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药剂科全体人员,全力以赴投入二甲复审准备工作。于2010年5月12日下午,迎来了“省等级医院复审工作检查小组”。复审工作药剂组对我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专项检查。检查组检查人员认真查看了西药库、中药饮片库、中药房、门诊药房、住院药房以及煎药室的相关工作,并从管理制度、药品管理等诸方面进行了细致地核查,最后给出了“远超周边同等医院,比美苏北三甲医院”的高度评价。下面就本次检查情况,及个人 迎检、陪检心得总结汇报如下:
一、检查组反馈汇报情况
1、领导重视,业务培训重点突出
1.1、医院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药剂工作,并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委员,药剂科主任为副主任委员的药事管理委员会,成员结构合理,能参与药品特别是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通过查看会议记录和对相关人员问卷调查,医院药事委员充分发挥了监督指导本医院科学管理药品和合理使用药品的职能,对药品的采购,新药的引进,和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建立了完整的制度和程序。
1.2、人员知识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
科室具有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3名,执业药师5名,药学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8名,人员知识结构成科学金字塔型。
1.3、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科室定期开展药学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及考核,组织编写《药物通讯》,《通讯》栏目丰富 ,具有一定专业水准;培训档案健全。
2、业务技术工作扎实,质量管理科学规范。
2.1、医院软件资料详实充分,药事管理工作规范,制度齐全,记录完整。
医院成立了院级领导任组长的“药品质量管理小组”,由有具中级职称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专职负责中药饮片的验收和质量抽查检验,药剂科的专业部门设置及设施和场所符合并能满足医疗、教学、等药事服务需求。专业部门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合理,各级人员职责等基本建立并执行良好。
2.2、药品管理方面;
朱主任认为我院药品有定期查验制度并执行严格。药品也按照要求进行存放,关于特殊药品及有效期药品管理,认为我科室管理规范,中药饮片质量优良,检查中没有发现假、劣和过期药品。
2.3、药品调剂方面,中西药房窗口流程合理,并有方便与病人的交流,有复核制度并严格执行,药剂人员能对不合格处方,和处方用药的适宜性进行审核把关,用药注意事项也能详细交代病人;
专业知识基础较好,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中药煎药室流程合理并有规范和制度,能充分保证特殊要求如先煎,后下等。
3、药学服务形式丰富,临床药学研究初见成效
3.1、药学服务方面,我院很好地开展了临床药师制,门诊大厅有一站式药学服务并设有药师用药咨询,并有记录有评价。
3.2、有兼职临床药师查房(根据软件自编)和合理用药监测评估为临床用药提供用药警示和参考,同时配合考核措施规范用药行为。
提升了药学服务内涵和价值。
3.3、通过问卷调查,相关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以上,符合要求。
4、特色工作亮点频出
我院药剂科工作与其他医院相比,还有几个鲜明的特色和亮点:
4.1、科室建立了院内数字药剂科平台,为医、护、药的信息沟通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4.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执行和上报工作完成地较好,并多次获得地方药监的好评,在县级医院中不多。
5、几点建议
5.1、进一步加大药剂科各部门基础建设和工作场所的扩大尽可能实行明显分区(如中西药房和中西库房,甚至药房与收费),优化服务流程如中药煎药间和如住院药房等。
5.2、进一步深入开展临床药师制,充分发挥药学专业人员作用,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品提供保障。
5.3、进一步发挥药事委员会职能,完善会议制度,吸收院感专家参与药事管理,如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
二、心得与收获
通过接待这次检查,我们得到了极大的收获。
检查人员检查水平高超,经验丰富。他们曾经检查过”连云港、盐城“等地的三甲医院,就在来我院复审前不久,还检查了“省中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市中医院”等多家不同层次的医院,专家组清晰明了药剂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并精准把握各级医院药剂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和弱点,所提出来的问题以及现场考问的针对性、专业性都很强,有的貌视浅显,实则艰深;在检查中给予的建议和意见也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更可贵之处在于,检查人员与我们的互动,给我们很大的收获。如带走了我们的《新药管理规程》、《煎药室操作规范》等我院自主编撰的操作流程,通过检查组在以后的检查工作中的宣传和推广,将提升我院的业务形象和知名度;留下的《江苏省中医院药剂科工作制度、职责汇编》为我科今后资料的充实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根据检查组的建议,我们提出如下整改意见。
1、因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目前我院未开设中心药房;
门诊中、西药房暂不能做到合理布局;住院药房与收费处之间也无法明显分隔;中、西药库,因场地、面积的限制,也无法满足药品分类、温湿度控制、分库管理等基本要求。但是,在进入综合楼时所有这些,我们将参考其他三级医院的经验进行合理地布局,科学分布。
2、在目前几乎所有二级医院都未开展临床药师制的情况下,我们科室已经在尝试性地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开展“用药咨询”、“处方点评”、“ADR分析与上报”、“临床用药监控与警示”等,由于受到人员素质和硬件条件的限制,暂没有深入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参与医师查房,指导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等工作。
但我们拟在综合楼投入使用后,逐步开展。近期我们拟开展药师查房制度,参与临床查房,请领导们给予支持和帮助。
3、进一步发挥药事委员会职能,完善会议制度,吸纳院感专家参与药事管理并进行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工作。
近期我们将根据检查组的建议,提请院委会对药事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进行调整,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完善;关于细菌耐药监测,我们建议医院组建细菌耐药监测实验室,完成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提升我院抗感染药物管理、使用水平。
此外,还有一些是检查组没有提到的,但我们在这次迎检准备和现场应对中觉得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故下一步,我们还有如下打算:
1、借鉴三级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独立药物咨询,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资源和网络资源,开展药物咨询工作。
招聘临床药学人员,以利于深层次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2、切实按照省、市招投标管理要求,执行网上采购,充分利用省药品招标网上采购平台和华源网络查询采购、九洲通网络查询采购平台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和药品采购。
药剂科主任个人年终总结范文三本人在药剂科工作已经有半年了,在这期间,在领导的指导、关心下,在同事们的帮助支持、密切配合下,我不断加强学习,对工作精益求精,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个人的业务工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大家也可以去看看手术室年终总结,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现将这一段时间的药剂科个人年终总结汇报如下:
1、制剂检验工作
这是科室领导交给我的主要工作任务。由于自己有一段时间没有接触检验方面的工作了,对理化检验有些陌生了,对卫生学检验只知道个大概;通过不断学习,参加培训班,不断熟悉、积累,已经可以较好地完成检验方面的工作
2、积极参加业务学习
由于本人缺乏医院药剂方面的工作经历,对这方面的业务知识需要加强学习。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业务学习,并参加市药检所的业务培训一次,参加省药检所业务培训一次;同时自己每天挤出一点时间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临床药学知识等等。
3、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制剂检验工作除了完成每周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外,还需要进行留样观察和稳定性考察这两方面的检验,往往会有未按预定日期完成的情况,我自行设计了一张工作表,将所有上述两者工作按月填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以方便地知道当月有多少检验任务,有利于工作安排。
在这半年的工作中,我能认真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严以律己,忠于职守,生活中勤俭节朴,宽以待人,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政治思想学习有待加强,来自业务知识不够全面,有些工作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戒骄戒躁,加强各方面的学习,积累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圆满完成自己承担的各项工作。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各药店领导和各位同仁的关怀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工作相关经验的积累,知识不断拓宽,业务不断提高。工作多年来,我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都有较大的提高。在药店工作期间,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经营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法》、《商品质量养护》等相关法规,积极参加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办的岗位培训。以安全有效用药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礼待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为患者提供一些用药的保健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让患者能够用到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而不断努力。
由于药品是用于防病治病,康复疗养,以防假药劣药的流通,做一个合格的药品把关者。当患者购药时,我们应该礼貌热心的接受患者的咨询。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廉价的药物,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性味、功效、用途、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和副作用,让患者能够放心的使用。配药过程中不能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有些药含有重金属,如长期使用将留下后遗症和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用药和生命安全,通过知识由浅至深,从理论到实践,又通过实践不断深化对药理学的理解也总结了一些药理常识。
篇7
关键词:调配技巧;质量;效率;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290-01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具有工作量大、风险性高与责任性强等特点,药学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意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从而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在静脉药物调配中,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与巨大的精神压力,药学技术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操作技巧,对于调配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1 静脉药物的调配技巧
1.1 选择合适的溶解过程。某些注射用灭菌粉针,如:注射用硫普罗宁、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夫西地酸钠、注射用奥美拉唑等药物在调配时应先用专用溶媒溶解后,再加入到相应的药液中,在实际调配过程中,上述药物应避免直接采用大输液溶解的方式,以保证药液的溶解度与药物的调配质量。
1.2 全静脉营养液是临床中常用的普通静脉输液。由于调配中需要的药品种类多、数量大,为保证混合液中物质的稳定性和相容性,根据调配经验,采取两个人相互配合的方式,一个人负责准备所需的药品,另一个人负责按混合调配的顺序将药液引流入营养袋内,不但加快了调配速度,而且可以多次核对,以减少差错率[2]。
1.3 减少药物溶解过程中泡沫的产生。某些药物,如: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等加入稀释液后,应避免使用振荡器或激烈摇动,以防产生大量泡沫而使药液抽吸不完全,造成药液浪费;静置等待泡沫消失,又耗费了调配的时间。
1.4 化疗药物调配技巧。由于多数化疗药物具有形状特殊、用量小、不易溶解的特点,客观增加了调配的难度,调配人员如果不能熟练运用操作技巧,必将会影响到调配质量和效率。如:在多西他赛注射液的调配中,溶解一瓶多西他赛(0.5mL:20mg)需要加入1.5mL专用溶剂,瓶内容易出现大量泡沫,而且呈现为油性状液体,难以完全溶解,无法抽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在加入溶媒后,手工反复倒置混合至少45秒,不能摇动。将混合后的药瓶放置5分钟后,得到均匀澄明的液体,即可吸取药液。
1.5 难溶性药物调配技巧。1)常见难溶性药物,如:注射用还原型谷胱苷肽1.2g、注射用左卡尼汀1g等在调配中,加入8-10mL的稀释液后,手工振摇5-10秒,静置5分钟左右,以保证药物完全溶解,采用此种调配方法不但有效利用时间、减少药物浪费,而且保证药物的溶解效果,提高调配的质量;2)常用抗生素中难溶性药物,如:注射用头孢匹胺2g、注射用头孢米诺1g、注射用磷霉素钠4g等,在调配时经常会出现药物凝结成块的问题,而导致不易溶解。若在加入稀释液前将药瓶倒置轻摇,使药粉松散脱离瓶底,再加入10-15ml稀释液,边加边轻摇,使药粉充分湿润,然后经振荡,药物会很快溶解,以保证药物的溶解效果。
2 结果
与2010年相比,2011年的调配数量增长8.97%,而人员配备同比减少2人;调配差错2010年为117例、药品损耗数为296支,2011年为25例、药品损耗数为72支。由此可见,加强药学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后,静脉药物调配的质量和效率均有所提高。与2010年相比,静脉药物调配的差错数、药品损耗数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现代医院的临床诊治工作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必须符合国内的相关标准,依据实际操作内容和要求设计相应的操作环境。在静脉药物调配质量和效率的管理中,对于药学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巧培训是十分重要的,技能培训应包括:普通注射剂、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及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物的调配。
结合本次研究,笔者总结了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审方药师、药学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的要点,主要包括:1)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高度的责任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2)加强药学知识的培训,各种药物在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循说明书的规定,这是药学技术人员进行静脉药物调配的基本依据,并且受到法律的保护[3];3)定期组织审方药师及药学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调配经验与方法,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保证静脉药物调配的质量和效率;4)静脉药物调配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尤其是在调配前后必须认真仔细对药品的品名、规格与用量等进行核对,发现问题时,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并且将引发差错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准确记录,以便今后进行经验总结。
总之,在静脉药物调配中,提高药学技术人员的专业技巧,对于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健,李岚,王燕琼.静脉给药的配置服务与临床药师的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6):382-384
篇8
方法 以我个人对临床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开展调查,抽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产生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医院门诊患者182例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药物间发生作用的各种原因及医院采取的对策,并予8周后进行结果随访。结果 调查中,医院通过分析原因、制订相应对策,改进措施、加大患者用药监管,182例患者用药安全均得到控制。结论 制定和实施规范合理的用药干预机制能极大降低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率,改善医患关系,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物 不良作用 临床调查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343-02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是一种特殊商品,以人为使用对象,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不由患者选择决定。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导致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这不但影响到患者健康,同时患者病情的治疗及医疗的准确性都受到影响。西药至少含有一种成分,复合制剂则是两种以上,中成药都是由多味药材提取而成,加上药物的赋形剂和添加剂成分,难免发生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为2.2%-70.3%。随着用药品种的增多,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增加。如何使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保障,最大化的减少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是当前临床医师药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个人针对此现象,为了降低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率,使人民健康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对此开展了一项跟踪临床调查,下面就此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个人对临床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开展调查,抽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产生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医院门诊患者182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17例,女性65例。年龄32至80岁,平均56岁。60岁以上老人98例。呼吸系统68例,心血管系统疾病56例,内分泌系统43例,其它15例。
1.2 定义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tion)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时所发生的药效变化。即产生协同(增效)、相加(增加)、拮抗(减效)作用。不合理的药物相互作用可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还可能发生一些异常反应,干扰治疗,加重病情。
1.3 调查方法 采用我们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药物不良相互作用情况调查表对观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门诊的简单调查卷进行统计分析。该表分为2部分。第1部分“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疾病回顾等项目;第2部分为药物发生不良相互作用情况分析,包括不良相互作用临床表现、原因调查、服药内容、患者门诊处方调查等。
1.4 用药干预
1.4.1 建立医院内部各药房及各科室间协调机制,走程序化、规范化的操作步骤,建立门诊与住院诊疗、药品供应系统的协调机制。
1.4.2 加强医生、药师与患者的沟通,诊疗前进行药品常识及使用宣教说明。详细询问病史和药物过敏史,根据诊断和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品,并告之患者适宜的给药途径。[1]
1.4.3 常态化实行门诊处方调查和翻阅,发现配合不妥当的立即纠正并开展药品知识培训。
1.4.4 药师应严格审核处方,仔细询问,进行复核。
1.4.5 实行首诊负责制 对于患者因缺乏医学知识的疑问要求医生进行诊疗用药解释;同时在诊疗开具处方时,对用药服法,相关药物使用禁忌告知。
1.5 个人建议 除上述医院采取的措施外,我们通过临床调查与分析,认为还可制定奖惩制度,建立一整套医师药师评测体系,与绩效挂钩,对于确为医师原因的用药安全问题应由医师承担经济责任,若由药师解释及审方原因造成则由药师或发药人员承担。对于无过错的医务人员给予奖励。
2 结果
表1 182例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临床调查
*P
2.1 通过分析原因、制订相应对策,改进措施、加大患者用药监管,8周后进行随访,182例患者用药安全均得到控制。
3 讨论
药物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包括血浆蛋白结合的竞争、对吸收过程的影响、对肾脏排泄的影响、对生物转化的影响。其二是对药效的影响,包括药物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
临床工作中,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很难发现和应对,其原因首先是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是个复杂的过程,许多药物之间和药物与其他成分之间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尚不完全清楚。药品涵盖的范围很广,其中疫苗是比较特殊的药品。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疫苗的基本成分包括抗原、佐剂、防腐剂、稳定剂、灭活剂及其他活性成分。其与其它药品的相互作用更不好掌控。此外,患者自行购药及使用药品的数量得不到有效跟踪监控与易发生不良作用。
由上表统计得出,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的原因很多,有患者自身的原因,也有诊疗人员的因素,更有用药管理体制的因素。药物不良相互作用会造成药物治疗作用减弱,导致治疗失败,也会使毒副作用增加或治疗作用过度增强而危害机体。呋塞米和头抱菌素合用时毒性增强、异烟脐与利福平合用产生的肝毒性、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和头孢类联用产生拮抗作用、利巴韦林广泛使用是增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维生素C 与氨茶碱合用,异博定与乙胺碘肤酮合用等等这些均属临床常见的不合理配伍。
本组老年人患者居多,老年人年龄增加,各脏器功能减退,使药物力学受到影响,代谢和药物排泄减慢,血药浓度偏高,加上缺乏用药安全知识,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由于基础疾病较多,用药率较高,因而中药与西药,中药与中药间易产生用药重叠、配伍不当。资料表明应用6~10种药物的病人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因此,主张老年人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用药,一般合用药物以<3~4种为宜[2]。医生在用药问题中应以科学与伦理为基础,按最优化原则慎重选择。既要看到近期效果,也要注意远期不良影响。
调查实践中,我们特别注意到中药注射剂的合并用药。现代中药研究证实,中药注射剂多为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内含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及未除尽的蛋白质等物质,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易引起药液微粒数增加、pH值改变、色泽加深、发生沉淀等变化,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合并用药前必须全面掌握这些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情况。
由表1数据结果可看出在实施用药干预后干预后效果明显,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率大大降低,而且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总之,临床医院制定和实施规范合理的用药干预机制能极大降低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率,改善医患关系,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医改;基层医院;药事管理
由于地方经济、人力资源以及重视度的不够,现阶段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医改的形式下,基层医院需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问题,在追求药品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好药事管理,从而实现在保障患者安全治愈的基础上,实现基层医院资源的最合理化的使用。
1 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药事管理的功能单一 由于部分基层医院对药品的经济效益过于重视,而忽略了药事管理工作,使得基层医院药事管理的功能变得单一,只能满足日常配发药品的简单工作。
1.2 缺乏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一方面,由于基层医院中由于人数有限,出现不少基层医院的医生、护士身兼数职的现象。然而,医生、护士对于药品的采购、调配、养护等知识与技能与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导致基层医院在对药品资源的不合理运用。另一方面,基层医院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很好的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以及再培训,从而造成基层医院管理水平的落后。
1.3 药品供应与管理水平落后 基层医院对药事管理的落后主要表现在药品的采购、入库管理以及药物效期管理的过程中。在药品采购时缺乏计划性,不能根据当地的需求、药物的效期以及医院的资金周转状况进行采购,从而为医院的药事管理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在对于采购回来的药品不能进行及时完善的入库管理,未建立对特殊药物管理的专帐,从而导致账物不符等现象,也为药品安全带来隐患;由于采购过于随意,药品效期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从而导致药品失效以及产品积压的情况,对医院患者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2 医改形势下基层医院药事管理的措施
2.1 强化法规意识,完善药事管理功能。药事管理是基层医院的重要工作,是保障群众利益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药品管理法》,结合基层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完善药物采购、库存、供应和临床药学检测等各项工作制度。并定期依据《药品管理法》对基层医院工作人员进行法规教育,从而完善药事管理的功能,使基层医院在重视药事管理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利益[1]。
2.2 加强药学队伍建设,提高药师技能。首先,基层医院需要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来引进药学专业人才,保证医院药学队伍的基本素质应制定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组织参加药学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从而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流的医疗服务品牌,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2]。其次,要调整医院的用人政策,以事业、情感、待遇等营造留得住人才的工作环境与氛围。最后,建立专门的培训体系,对人才进行再培训。规范临床药师制度,开展临床药师的继续教育,改革现有医院药学部门的体制,提高临床药师专业水平和基本素质,针对现有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逐步完善。
2.3 提高药品供应及管理水平 首先,在采购方面要合理的调整药品结构,加强采购管理。药品采购要有计划性,基层医院在采购之前,应对药品的外部环境进行简单的调查了解,然后,决定采购药品的结构以及数量。
其次,实行岗位责任制。基层医疗医院可以实行岗位责任制,将药事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签订目标责任书,以负责排班和分配组员工作,监督各岗位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协调科室内外工作等。这样,将医院利益与小组及个人的利益挂钩,相关人员在进行药事管理时,责任感和积极性也就被充分的调动出来,从而从侧面保障了药品质量的安全。
再次,做好入库验收检查。库管员必须依据有关质量标准、发货凭证、药品采购计划逐项检查合格后,方可放入货位。验收内容包括实物的品种和数量是否正确,药品内、外包装是否完整、清洁、无渗漏等,核对标签和说明书,特殊管理药品、外用药品、非处方药品应用标识,进口药品应有中文标识等[3]。在检查合格后,认真填写入库验收记录表,内容包括来货日期,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是否挂网,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储存条件,批准文号,进口药品相关证件是否齐全,有无票据,包装外观检查及验收结论,验收人,复核人,入库日期,紧缺药品、新药当日通知药房或临床情况,以及备注等[4]。
最后,做好药品的期效管理。基层医院的药剂科需正视药品的期效管理,建立并完善药品期效管理制度。从药品采购直至调配发放各个环节都要做好监控。并对各种药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以及生产批号发进行统计,并定时的进行抽样检查,保证药品的期效安全。
3 医改形势下基层医院加强药事管理的意义
3.1 降低基层医院药品的成本 规范医疗单位药事管理,对确保药品质量,健全药事管理工作制度,落实职责,开展药学知识培训,检查合理用药情况,以及制定医院用药目录等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医改的形势下基层医院进行药事管理,能够在对外部环境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对药品进行采购,减少了药品的积压以及失效的情况,从而减少了医院的经济负担。
3.2 规范基层医院医疗行为 在基层医院中,以药养药的现象特别多见。通过医院的药事管理从而规范基层医院的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杜绝以药养药的现象。
3.3 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患者在基层医院接受治疗时,由于药品失效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从而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甚至死亡,这种现象在基层医院屡屡发生。通过医改,加强对医院药事管理,对医院的药品进行有效控制,保障药品在效期内使用,从而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总之,现阶段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在制度及人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医改的形式下,基层医院需要通过对药事管理制度的健全、加强人才技能的培训等方式,实现在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的基础上合理的使用基层医院的资源。
参 考 文 献
[1] 蒲延容.医改形势下基层医院药事管理的发展.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229204.
[2] 林祥辉,刘全峰.新时期的医院药事管理.社区医学杂志,2007,5(2): 6364.
篇10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监测;上市后再评价;研究护士
在医院实施集中监测过程中,将临床医师、临床药师、临床护士谁作为实施监测的主体成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监测注册登记研究的焦点之一。有专家指出[1],在国外药品在医院进行安全性监测不动用医生,而是依靠药师来完成。但目前我国医院药师队伍配备不足,药师专业水平还达不到相关要求,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药师体系尚未建立,因此监测主体还是医生,但这势必会加重临床医生的负担。因此,本院在中药注射剂医院集中监测的过程中建立了以研究护士为主体,临床医师、临床药师、临床护士相互配合的“三位一体”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组织结构
成立了由主管业务副院长为重大专项课题项目组负责人(组长);科研处负责人、药学部负责人、研究护士负责人为副组长;临床医师、研究(临床)护士、临床药师为组员的课题研究小组(图1)。
1.2 职责与分工
1.2.1 项目组负责人 由主管业务副院长(院长)担任,总体负责该项科研在医院的整体运行,并及时与总课题组沟通联系,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
1.2.2 科研处负责人 协助项目组负责人(组长)的工作,如协助主管院长组织会议,必要的情况下负责召开关于参研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院内讨论会。
1.2.3 药学部负责人 协调本科室人员参与填写B表前的讨论,并确定具有资质的临床药师负责CRF表的审核及数据录入。
1.2.4 研究护士 研究护士分为3个层次。研究护士负责人:由护理部主任担任,具体负责参研医院该项工作的整体运行与监督管理,如数据采集工作流程的制定与过程监管。研究护士(护理部科研专职干事):从事该项工作的专职人员,职责为凡是住院病人使用参研药物的病例全院1例不能遗漏全部纳入临床观察,二是对临床科室CRF表的填写进行指导、检查、回收、并负责数据的录入(一录)及上传工作。临床护士:医院具备HIS,LIS系统,CRF表中的C表部分可直接提取数据,不再用人工填写。因此,临床护士具体负责CRF表A表、B表的填写。填写CRF表的临床护士相对固定,一般以科室治疗室护士担任,有的医院也称治疗室护士为办公室护士或主班护士,虽然称呼不同,但所做的工作主要为处理医生医嘱和取药等,本岗位能够在第一时间得知参研药物的使用情况,能及时通知具体执行医嘱的护士实施对参研药物的临床观察,完成相关数据的记录。事实上除了治疗室护士固定参与外,参与该项科研的临床护士还有很多,如CRF表中护士填写部分的很多数据来源于当时执行操作护士的记录。因此,该项科研具有参研临床医师、临床护士众多,不固定的特点,给科研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2.5 临床医师 负责病例入组的选择、书写、下医嘱等,并对可疑的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做出判断,与临床药师、临床护士,共同填写CRF表中的B表部分,如有必要可向科研处负责人申请全院或相关科室参加的病历讨论;在研究期间,凡是住院病人使用了参研的中药注射剂,主管该病人的住院医师,自然成为本课题小组成员。
1.2.6 临床药师 住院病人使用参研中药注射剂,发生了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临床护士共同完成CRF表中的B表的填写。临床药师负责科研数据的网上录入(二录)。
1.3 “三位一体”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性监测流程模式图
以图表的形式明晰了临床医师、临床护士、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三者协同完成参研单位该项科研工作的数据采集(图2)。
1.4 其他
成立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监测“工作室,地点设在实验中心,配备电脑2台,能同时提供内、外网支持,打印机1台,文件柜2个、低温冰箱1台(可达-80 ℃),冷链运输箱1个等。
1.5 实施方案
科研数据的采集与填写:住院患者使用参研“注射液”的首日或次日,由科室治疗室护士填写2个表格:一是“登记表”,二是“A表”;“A表”的填写,完成除2项内容(用药总天数、用药期间是否发生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之外的所有A表内容的填写,签字后保存,由护理部专职干事到科室收取表格。
在使用参研“注射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事件,应立即填写B表,填写B表应由科室的医生、护士、临床药师共同填写,如有必要可申请全院或相关科室参加的病历讨论。
护理部专职干事每天3次登陆“住院药房”系统,查询使用参研“注射液”的科室及相应的患者,全院按首次使用的时间顺序填写改进后的“登记表”(图3);根据“登记表”上所列工作,按照本人的工作流程,在使用“注射液”的首日、次日电话提醒科室治疗室护士,有新纳入的观察病例,并询问其他使用参研“注射液”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患者有无发生不良事件或反应等情况,记录结果;及时到相应临床科室收取监测病历,并和临床药师完成归档监测病历的网上录入(一录、二录),并上传数据,完成工作后在相应的空格内打√。护理部专职干事及护理部主任负责指导科室表格的填写与检查监督工作。
研究护士负责人,定期查看或亲自参与该项工作的具体开展,必要的情况下就该项工作向主管业务的副院长做口头或书面汇报。
1.6 工作流程
1.6.1 临床科室工作流程 医生下达输注参研“注射液”医嘱;治疗室护士处理医嘱;打印输液卡;粘贴在输液袋上;同时在输液袋上粘贴“专用标签”(图4);根据医嘱准备药物;执行护士根据医嘱配置液体;填写输液袋上“专用标签”上的相关信息;输液;输液完毕后取下专用标签;粘贴在专用“专用标签”粘贴本上保存;在适当的时间,治疗室护士根据专用“专用标签”上的信息,完成CRF表的填写,签字后留存。
1.6.2 护理部专职干事工作流程 护理部专职干事早8:00登陆医院药房查询系统,查看昨日有无使用“注射液”患者但未登记者, 登记;8:30—10:00查询输注“注射液”患者医嘱及相关病程记录,统计输注“注射液”的总天数,填写在相应的“A表”上 ,关注有无漏报不良反应或事件-11:00查询全院新使用“注射液”的科室、患者,并登记;14:30—15:00查询全院新使用“注射液”的科室、患者,并登记;统计需要电话提醒的临床科室;统计需要询问有无不良事件/反应发生的科室;15:00—15:30电话提醒和询问,并填写在相应的表格上;15:30—16:30到科室检查并收取表格;16:30—17:00会同临床药师网上录入相关数据并上传。
1.7 监测与过程质量控制
课题结论的正确与否,获取真实、客观、完整的科研数据是基础和根本。正是由于该项科研要求“凡是住院病人使用参研药物的病例全院1例不能遗漏全部纳入临床观察”的要求,才形成了参与该项科研工作的临床医师、临床护士众多的特点,这给监测过程质量控制及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监测过程质量控制需要解决2个问题:凡住院病人使用参研药物的病例全院一例不能遗漏全部纳入临床观察;保证采集的数据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
研究护士有医院授予能够登录药房查询系统的权限,通过每天3个时间段(8:00,11:00,15:00)药房发药的数据查询,可以掌握全院使用参研药物的科室名称、患者姓名及住院号;8:00登录药房系统,是查看昨日下午取药后或夜间使用参研药物的科室及患者;一般情况下11:00, 15:00是医院药房向临床科室集中发药的时间。总之,研究护士在第一时间掌握全院使用参研药物的情况,按照登记表上的信息到对应的临床科室进行监测督查、电话提醒等,保证了住院病人使用参研药物的病例全院一例不遗漏,全部纳入临床观察。
图3 改进后的监测登记表,是在总课题组提供的监测登记表的基础上,将表格做了部分改动,增加了“科室、开始使用时间、停止使用时间、电话提醒、询问结果(有无不良事件/反应)、收回表格、数据上传”等项目。通过查看改进后的监测登记表,科研开展的整体情况一目了然,实施全院监控工作落到了实处,研究护士的工作做到了条理化。
CRF表中的A表部分,“诊断信息、过敏史、家族过敏史、主要合并用药、既往史”对于某一个病人来讲,这些信息是唯一的,客观的;但“注射液使用信息”是可变的,如配置液体的室温、配液放置时间、滴速、注射持续时间、是否与其他药物配制使用等信息每天不同,这些信息需要执行操作的护士根据操作现场实地记录并填写,由于具体执行操作的护士往往是不同的人,在纷繁的护理工作中要想让每个护士记住要完成这项科研工作,就需要制定一套工作程序或流程来做保证,因此产生了临床科室工作流程。执行护士在操作现场填写“专用标签”(图4)即可,然后由治疗室护士根据病例、“专用标签”填写CRF表。“专用标签”是由我院创立使用。专用标签的使用,使科室监测工作得以流程化,这样,既保证了表格填写的一致性(专人填写),便于管理,又保证了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数据来源于不同护士操作现场的观察与记录)。
2 结果
经过近1年该项科研工作的开展,通过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监测”医院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方法上的探讨,本院摸索出了一条以研究护士为主线,临床医师、临床药师、临床护士相互配合三位一体的中药上市后医院监测模式,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创新性地应用了“专用标签”,改进了监测登记表,这一系列方法的应用,保证了该项科研采集到的科研数据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整体性的特点,杜绝了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误差。经医院实践证明,可操作性强,监测效果良好(表1)。
3 讨论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监测注册登记研究”需采集的数据共分为3个模块:分别为患者住院一般信息、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信息,HIS,LIS信息,这3部分信息在《注册登记表》(CRF表)中分别用A表、B表、C表表示:A表为住院一般信息表,需要研究者人工填写;B表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当受试者发生不良反应/事件时填写;C表为HIS,LIS相关信息表,如参研单位具备HIS,LIS系统,则可直接提取数据,如不具备HIS,LIS系统,则需研究者人工填写;所有信息均采集于患者住院期间。我院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了以研究护士为主线,临床医师、临床药师、临床护士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监测模式。
3.1 临床研究护士的概念
临床研究护士,即临床研究协调员(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CRC),又称研究护士,研究协调员/机构协调员(study coordinator/site coordinator),临床试验协调员(clinical trialcoordinator)等,是指经主要研究者授权并受相关培训后,在临床试验中协助研究者进行非医学性判断的事务性工作人员。在专业组的运作中,对护理及护士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在欧美,研究护士(study nurse/research nurse)作为临床试验研究中的一员和一项专门的职业已有30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研究护士在临床试验中的地位也已稳固,占据不可或缺的中心与协调(heart and assort)地位,研究护士的参与是新药临床试验成败的关键[2]。
3.2 临床研究护士的工作内容及作用
目前国际上对研究护士的角色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探讨,通常认为在临床试验的各个阶段护理的角色很宽泛。Ocker等[3]认为,研究护士不同于病房护士,研究护士工作的重点在于方案实施的管理,对患者的直接护理受到限制,但仍然有病房护士的职责。Claire等[4]认为,研究护士角色包括教育者、辩护者、伙伴、服务者、护理协调者、不同专业科室的联络者、临床解释者、资料收集员、患者的直接照顾者、咨询师、技术顾问和熟练的观察者。研究护士的职责范围涉及到临床试验的各个方面,但不能直接对受试者进行诊断及治疗。国际性组织“临床研究专业学会”(association of clinical research professionals,ACRP)在1995年做的一项研究护士工作分析调查结果显示[5],研究护士的工作涉及11大类128项任务。工作范围与其所在国与地区,隶属的工作单位,专业背景,以及具体的试验项目等因素而有所差别。
临床研究护士的工作内容涉及到临床试验各个环节,包括试验的前期准备,协助实施临床试验,试验完成后负责书面文件的整理及协助安排必要的监察和稽查。研究护士是整个临床实验的重要执行者和协调者之一,按照研究方案,研究护士需要对经过研究医生筛选入组的受试者进行登记,并进行体液标本的采集,对于送往中央实验室的标本,要进行离心等预处理,并确保标本运送前按规定保存和及时转运;研究护士要对申办者提供的检查设备进行妥善的保管和管理,并要有严格的记录和签字;同时研究护士还应负责核对病例报告表内容,只涉及与临床判断无关的。有些研究如果没有专门的录入人员,研究护士还应负责远程数据录入;并将与原始资料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研究医生,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如研究中发生不良事件,研究护士负责及时跟踪不良事件的报告情况,以免延误报告时间;在研究过程中,研究护士应随时为申办方、监察方准备原始资料及各种所要求的书面文件,检查和核对有关文件,并妥善管理所有文书;协调安排申办方、监察方及有关机构的监查、稽查与视察。研究护士在试验结束阶段的工作,按照研究方案将原始研究资料归档,妥善保存;并协助研究者完成研究总结报告。同时负责发放研究中有关经费及患者的经济补偿,妥善处理有关财务事物,并提交书面报告给主要研究者和申办方。
3.3 以研究护士为主的三位一体药物上市后安全监测模式所面临的挑战
研究护士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型的职业,对于国内护士教育体系来说,多数护士缺乏系统性的培训,特别是针对新药研发、科研、英语、计算机、管理等多种技能,国内多数护士的教育背景还是空白。在临床研究中兼顾多种职能,亦有同时负责多个不同的研究项目的运作,对于国内研究护士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名优秀的研究护士需要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很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在琐碎、快节奏、高强度、高专业性的复杂多样的工作过程胜任这一岗位。然而目前国内研究护士的综合水平离这一标准尚有差距[6]。从研究护士个人素质方面,国内研究护士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2个方面:一是研究护士的工作内容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协调研究各方的资源,有时是同时协调多个研究项目。错综纷繁的头绪需要高效率科学的工作方法才能够高质量完成工作。因此研究护士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才能够很好地担当这一角色。二是缺乏系统的管理技能的培训。这是研究护士工作效率不够高,质量不够好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工作中力不从心的主要原因。在国内,至今虽有部分研究中心有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兼职参与临床试验,但工作也仅限于抽血和发药,多数医院尚无专职的研究护士,很多应该由研究护士承担的工作都是由临床研究医生来完成,然而研究医生除了参与临床试验外,还要负责病房或门诊的大量繁琐的临床工作,因此,研究护士的缺乏,增加了潜在的研究质量下降的隐患。国内护士教育体系的传统模式,使得护士在沟通能力、科研水平、外语水平、写作水平、计算机使用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7]。通过加强研究护士培训,全面提升研究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高素质的研究护士一定会成为我国临床试验研究的重要力量,为我国临床试验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剑春. 药物经济学研究并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勇敢“拓荒”[N].中国医药报, 2013-03-14(5).
[2] 杨玉妹,朱瑞雯.专职研究护士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1,11(3):79.
[3] 顾琼华.研究护士在国内新药临床试验中的现状与进展[J]. 上海护理,2011,11(1):64.
[4] Holaday B,Mills D M.Clinical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issues for nurses[J].Dimens Crit Care Nuts, 2004, 23(4):179.
[5] Ocker B M, Plank D M.The research nurse role in a clinic based oncology research setting[J].Cancer Nurs,2000,23(4):286.
[6] Carlson C, Reilly M,Hitchens A.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the care of patients on phase I and phase II clinical trials:the role of the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nurse[J].Pediatr Oncol Nuts,2005,22(6):353.
[7] 江子芳,杨方英,刘丽华,等.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护士的培养与实践 [J] . 护理学报,2010,3(17):38.
Establishment of 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post-marketing safety monitoring
GUO Xin-e1, ZHAO Yu-bin1, XIE Yan-ming3*, ZHAO Li-cai1, LI Yan-feng1, HAO Zhe2
(1.Shijiazhuang Ci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2. Shijiazhuang Third Hospital, Shijiazhuang 050011, China;
3. Chinese Basic Research in 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nurse based post-marketing safety surveillance model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TCMIs). Method: A TCMIs safety monitoring team and a research hospital team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monitoring processes, and quality control processes were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timely, accurate and real-time access to research data, to eliminate errors in data collection. Result: A triage system involving a study nurse, as the first point of contact, clinicians and clinical pharmacists was set up in a TCM hospital. Following the specified workflow involving labeling of TCM injections and using improved monitoring form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no missing reports at the ratio of error was zero. Conclusion: A research nurse as the first and main point of contact in post-marketing safety monitoring of TCM as part of a triage model, ensures that research data collecte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henticity, accuracy, timeliness, integrity, and eliminate errors during the process of data collection. Hospital based monitoring is a robust and operable process.
- 上一篇:园长培训个人研修总结
- 下一篇:职业卫生培训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