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15:1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临床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临床论文

篇1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护理临床实习效果关键在于临床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近年来,我院将目标管理原理融入临床实习管理实践中,加强对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了护理临床教学,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教学质量。

1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

1.1临床实习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带教教师的选拔

1.1.1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了三级护理教学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组织,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教学办公室主任组成,负责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二级管理组织,由教办分管护理教学干事、护理部教学干事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总实习计划和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指导、督促检查;三级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护士长、带教教师组成,负责本科室护生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1.2带教教师的选拔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1]。因此,我院严格掌握带教教师的任职条件,带教教师须满足以下条件。(1)大专毕业3年以上,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带教能力;(2)热爱护理教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3)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熟悉和掌握实纲、实习计划、护生量化指标及考评标准;(4)勤奋好学,能用新理论、新技能和现代护理观指导临床教学。

1.2实习计划与量化指标的制定

1.2.1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实习计划是教学活动的向导和行为指南,是教学目标和效果评价的依据。制定出不同的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1)中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观、人际交流技巧、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完成中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2)大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大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3)实习科室在护生实习结束前必须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

1.2.2带教教师拟定科内实习计划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办公室的总体要求拟定本科实习计划,设立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并将计划上交教办,制定计划时需注意明确:(1)实习目的和目标;(2)完成目标所用的技术;(3)项目评价,对学生实习、科室带教情况进行评价。

1.3实习质量的管理

1.3.1按计划开展带教工作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实纲及实习计划、实习目标,对护生进行带教和管理。

1.3.2带教教师指导及督促检查以下内容(1)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护生进行指导,科室通过教学查房、专科疾病知识讲座、早交班、危重患者床旁提问等形式,护生轮流担任责任组长。(2)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让护生对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进行自查、互查、教师督查后讲评。(3)每轮护生实习结束前由护士长及带教教师召开护生实结会。

1.3.3护理教学组对护生实习进行现场抽查(1)抽查护生对分管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情况评估了解程度;(2)对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过程质量进行检查;(3)将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服务态度及沟通能力等情况进行反馈;(4)询问护生对教师带教情况、方法进行反馈。

1.3.4教办组织召开教学情况联系会(1)通过召开带教教师联系会,了解各实习科室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通过召开学生组长联系会,收集学生对带教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教学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立即采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1.3.5实结及教学质量评比(1)实结:护理教学组针对本轮护生实习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进行总结;(2)教学质量管理主要通过实习结束前的理论和临床操作考核,结合教学办公室、护理教学组检查情况和各病区教学资料记录情况等进行教学质量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评出带教先进科室和优秀带教教师,并给予奖励。

2效果

2.1促进了带教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用现代护理观指导学生,保证了护理教学质量;由于教师做到了尊重、鼓励、支持学生,从而减少了护生的焦虑心理,加快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和角色转变。

2.2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在实施实习计划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以及量化指标的考评标准,教师们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及专科理论水平,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2.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人际交流技巧的训练。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整体护理观念,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以及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护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有效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护生的综合能力及服务质量较前有明显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她们的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发表临床护理教学论文的篇数也明显增加。

3存在的问题

(1)医院的护理基础条件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把学生当成劳动力使用,如学习期间顶班等。(2)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普遍缺编,致使带教教师在工作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因而使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2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及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120例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临床护理治疗,普通护理组中,有24例患者痊愈,占40.0%;29例患者逐渐好转,占48.3%;7例患者病情恶化,占11.7%。在特殊护理组中,有36例患者痊愈,占60.0%;22例患者逐渐好转,占36.7%;2例患者病情恶化,占3.3%。经对比,特殊护理组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哮喘在临床的表现是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患者在病发之前有鼻塞、打喷嚏、眼痒等各种刺激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会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临床表现。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病情严重的患者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简单的症状可自行缓解,但绝大部分需住院治疗才能得到缓解。临床表现为两肺散在、弥漫分布的呼气相哮鸣音,有时吸气、呼气相均有干啰音。患者呼吸困难时需借助呼吸机等外力辅助才能缓解。有的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呼吸音低下,哮鸣音消失,临床上称为“静止肺”,预示着病情危重,随时会出现呼吸骤停。需特殊了解的是哮喘患者在不发作时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所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篇3

【关键词】自护;临床护理

[Abstract]Thisarticalintroducesthebasicalcontentaboutthemodeofself-care.Itisframedonthemodeofself-caretomakeresearchesintotheabilityofself-protectionoftheagedandtheself-careofchronicdiseases,rehabilitation,relievingthediscomfort,reducingcomplication,alsointohealtheducationaboutself-carethroughtheclinicalpractice.Itprovidesaguidanceforpracticalnursing.

[Keywords]self-care;clinicalnursing

由于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同时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增加、家庭结构小型化及我国医疗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等,使人们更加注重增加自我保健知识和提高自理能力,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自我护理模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重视并在实践中被大量应用,推动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现将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1模式

简介自我护理是人类的个体为保证生存,维持和增进健康与安宁而创造和采取的行为,为健康状态下的自我护理和疾病状态下的自我护理[1]。1959年奥瑞姆在《职业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指南》一书中,指出当人因健康问题无法自我照顾时,就需要他人的帮助,护理是为人提供自我照顾帮助的职业。由此,该观点就成为奥瑞姆自护理论的雏形。1962年奥瑞姆在护理教育杂志上发表了《护理的希望》一文,阐明了自护概念。1971年出版《护理:实践的概念》第一版专著,阐明个体的自护、自护需要与自护能力;在1980年第二版中,主要阐明家庭、社区和群体的自护、自护需要与自护能力;1985年第三版将自护模式进一步发展为自护理论、自护不足理论和护理系统理论[2]。后又经两次再版,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等领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2自护

模式的基本内容该模式认为人都具有不断得到他人照顾和照顾他人的需要,以维持人的生存和人际交往,保持人与环境的互动平衡和整体功能,同时人的行为能力在自我照顾、照顾他人和满足需要中得到锻炼和提高[3]。其内容主要包括自护理论、自护不足理论和护理系统理论。

2.1自护理论每个人都有自护需要,且因不同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阶段而不同。自护需要包括一般的自护需要、成长发展的自护需要和健康不佳时的自护需要。

2.2自护不足理论自护不足是指人在满足其自护需要方面,在质或量上出现不足,当自护需要小于或等于自护体的自护能力时,人就能进行自护活动;当自护体的自护能力小于自护需要时,就会出现自护不足[3]。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个体的自护能力无法满足自己的自护需要;另一种是照顾者的自护能力无法满足被照顾者的自护需要。自护不足理论是奥瑞姆自护模式的核心,明确指出了护理的工作范围。

2.3护理系统理论护理系统是在人出现自护不足时护理活动的体现,是依据患者的自护需要和自护体的自护能力制定的。奥瑞姆自护模式将护理系统分为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

3临床

实践与研究奥瑞姆的自护模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护理科研,研究者根据此模式设计研究工具,如:Denyes的自护能力测量工具和自护实践测量工具、Maieutic的自护能力维度量表等。同时,以奥瑞姆的自护模式为理论框架对各类慢性病、康复期、手术后患者和老年人的自护能力、自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3.1老年自护研究有研究表明[4],绝大多数老年人(非卧床者)表示不需要护士提供更多的生活护理,充分反映了老年人自我护理的需要。通过自我护理,老年人以平等的地位主动参与到自己的医疗活动和决策中,不仅可满足其自尊、自信的需要,体现其自我价值,同时通过自护指导和自护行为,还得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了自身健康。MaryHobbsleenerts等[5]综合分析了美国、瑞典、芬兰等国的自护研究,并在对近20年有关社区老年人自护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与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和完全安适状态有关的五个方面,即内部和外部环境、自护意愿、教育、自护行为和结果,这五个方面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老年人健康促进自护模型。莫洁玲[6]对79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实施自护,发现这些老年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也能自我维护和促进自理能力,他们渴望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患者的烟酒戒除率达100%,无压疮、咯血、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入院时原有的肺部感染也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还有学者报道,在老年脑血管病、糖尿病和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自护模式,可增强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3.2慢性病自护研究宋葆云[7]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心力衰竭稳定期适度地参与自我护理活动,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和增加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王小花等[8]发现运用自护理论能增进新发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轻了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Lorig等对关节炎患者进行自护研究,显示这些患者就诊次数减少残疾发生率也减低,而且增加了运动及放松实践和相关知识。罗艳华[9]以Orem自护理论为指导,探讨糖尿病患者经健康教育后能否准确计算其进食饮食,结果发现患者认知行为较指导前显著提高,血糖显著下降,而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患者对饮食指导理解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over[10]报道了腰背痛自我护理指南,包括药物治疗、锻炼、体力活动、处理技术和预防发作等。Benjamin[11]研究显示家庭成员、邻居、朋友和社区组织的支持对糖尿患者坚持自护行为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认为在制定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计划时,应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3.3康复自护研究毛秋云等[12]将自护理论应用于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术后3个月自理能力较术后1个月显著提高,并明显高于综合文献报道的脑出血术后功能恢复情况,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王青等[13]将208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整体护理和PT治疗,观察组同时运用自护模式,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并发症、护理意外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而BarthelAD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朱建芳[14]应用Orem的自理理论指导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丁玉萍[15]运用Orem自护理论指导150例重度烧伤患者的康复护理,发现自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状态有显著改善,再次整复率及致残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3.4减轻疾病不适、减少并发症研究贺葵等[16]研究10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表明自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出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李松梅[17]在Orem的自护理论指导胃肠引流患者自我口腔护理的可行性研究中发现,自护组患者口腔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表现为放松,对康复充满信心,医疗费用及护理工作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吴清香等[18]对368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自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故认为在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自护模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身体康复及缩短平均住院日。与某些学者把自护模式运用于子宫切除、异位妊娠和胃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研究结论一致。姚爱勤[19]对全喉手术患者护理进行研究,发现应用自护理论可促进术后身体康复及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缩短平均住院日。刘群英[20]提出,通过运用自护理论,转变了护士的工作思维模式,在预防牵引患者并发症的护理中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与护士共同处于护理主动地位,确保了各项措施全面有效地施行,有效地减少了牵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3.5自我护理的健康教育研究健康教育是自我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教育使患者掌握疾病知识,为自我防御、自我控制、自我康复提供必要手段。李俊锡[21]将Orem的自护理论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灵活有效地运用到产科护理工作中,一方面使孕产妇从护士那里获得了大量的医护知识;另一方面调动了孕产妇参与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提高了她们的自护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护士把精力投入到护理研究或更有价值的护理工作中。徐惠华[22]根据脑卒中患者不同病情及阶段,应用奥瑞姆自护理论不同护理系统、不同健康知识需求,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措施,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王荷[23]在肝硬化患者出院指导中应用自护理论,帮助患者找出自己的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并通过正确的知识宣教和指导,使患者认识到不良习惯、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为患者的自我护理提供支持和援助,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Murata[24]对影响2型非新发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病情稳定、胰岛素治疗的非新发糖尿病患者最缺乏糖尿病知识,从而也影响到其自护的行为和能力,同时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治疗时间、认知功能和抑郁程度均影响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李文化等[25]以Orem自护理论为指导,探讨慢性肾病患者经卫生宣教后能否自己记录出入量及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患者记录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患者记录无差异性而不同文化程度患者记录有差异性,同时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病情的自我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与提高。

4展望

此模式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在分化组合中日益完善,并已被其他学科引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尤其在老年医学和慢性患者保健中,自我护理显示出无法估计的潜力和实用性。它不仅有利于帮助患者调整其生活行为向健康转变和疾病状态下的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扩大护士在治疗、预防和保健中的作用及提高护士的地位,同时对护理学科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已成为护理教学、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的主要模式之一,对当前及未来的护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正如WHO[26]指出:下个世纪,个体、家庭和社会在决定和满足其他健康需要方面,自我护理的应用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计惠民,徐归燕.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4,13(6):254.

2袁浩斌.护理理论.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483-485.

3袁浩斌.护理理论.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579-580.

4王建萍,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59.

5MaryHobbsLeenerts,CynthiaSTeel,MaryKPendleton.Buildingamodelofself-careforhealthpromotioninaging.JournalofNursingScholarshipIndianapolis:FourthQuarter,2002,34(4):355.

6莫洁玲.Orem的自护学说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现代护理,2001,7(10):21-22.

7宋葆云,杨巧芳.Orem自护理论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5,19(6):1053-1054.

8王小花,石兰萍,彭卫,等.Orem自护理论在新发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11-13.

9罗艳华,鞠家玉,陈红宇,等.自理理论在培养患者自己计算饮食量中的运用.护理学杂志,2002,17(12):937-938.

10StoverH,Snook.Self-care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nonspecificlowbackpain.JournalofOccupationalRehabilitation,2004,14(4):243-253.

11BenjaminA,ShawPhD,MaryP,etal.Assessingsourcesofsupportfordiabetesself-careinurbanandruralunderservedcommunities.JournalofCommunityHealth,2006,31(5):393-412.

12毛秋云,孙爱芹,宁波.Orem自理理论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96-97.

13王青,闫青.Orem自护理论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护理杂志,2004,21(3):8-10.

14朱建芳.应用Orem的自理理论指导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护理.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5):104-105.

15丁玉萍.运用Orem自理理论指导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护理杂志,2003,20(10):5-6.

16贺葵,先升萍.Orem自理理论在肾移植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1):963-964.

17李松梅.应用Orem的自理理论指导胃肠引流患者自我口腔护理的可行性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8-19.

18吴清香,丁小容,曹静.Orem自护理论在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4,19(24):23-25.

19姚爱勤.自护理论在全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6,21(10):37-38.

20刘群英.自护理论在预防牵引患者并发症中的运用.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62-863.

21李俊锡.自护理论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6):566-567.

22徐惠华.自护理论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职业与健康,2OO6,22(l6):1323-1324.

23王荷.自我护理理论在肝硬化患者出院指导中的应用.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7(3):180-181.

24MurataGH,ShahJH,AdamKD,etal.Factorsaffectingdiabetesknowledgeintype2diabeticveterans.Diabetologia,2003,46:1170-1178.

篇4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供收治5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经检查无一例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18~52岁,平均30.3±8.9岁;平均体重(53.3±14.1kg);25例干预组(患者的年龄在17~56岁,平均3(4.1±9.5)岁;平均体重(50.3±15.4kg)。其手术的种类主要是包括:异位妊娠手术,附件或卵巢肿瘤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盆腔包块等。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疾病的种类、手术的类型、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上并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因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临床护理学中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的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常规检查:血尿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肝功能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1)术前一天巡回护士访视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及手术室环境以减轻对手术恐惧心理。病房护士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患者身心的具体情况及病种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将腹腔镜手术前后所要注意的事项对患者进行讲解,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2]。(2)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讲解手术名称、手术过程及手术所需时间。(3)让患者与病房同病种手术后病友交流、沟通、消除顾虑。(4)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床上被动运动,尽早的下床进行适量的活动,有助于减轻术后腹胀,促进伤口愈合。(5)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饮食尽可能合理、多样化。(6)术前晚与患者进一步沟通,消除所有顾虑,保证睡眠充足。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有助于患者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围术期患者的平静心理,更好的配合,促使整个手术过程顺利的进行。在手术前一天、手术当天、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至麻醉之前、手术之后的第一天,对患者的平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测量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3统计学的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平均值±方差)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比较

两组在手术前24h所测量的HR、SBP、DBP的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入手术室之后连续测量三次,取其中的平均值记录见表1,两组患者术后HR、SB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切口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由表2得知,术后对照组甲级愈合20例(80%),并发症中肩痛4例、皮下气肿3例,高碳酸血症3例,腹胀5例,恶心、呕吐2例,共17例(68.0%),干预组甲级愈合25例(100%),并发症中肩痛1例,腹胀1例,恶心、呕吐1例,共3例(12.0%),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增加了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应变能力及对该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讨论

腹腔镜手术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早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伤口小愈合快,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大大降低,鉴于此,腹腔镜手术收到了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篇5

分娩虽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对产妇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生理变化和精神刺激。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在医护人员中常出现只重治疗措施的执行而忽视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尽管她们的工作一丝不苟,但简单、生硬,甚至恶劣的语言往往会增加产妇的心理负担,再加上产妇有怕痛、怕难产、怕胎儿畸形等,及受他人压力或本人愿望如怕生女孩等影响,使产妇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从而对自己能否顺利通过分娩丧失信心,不能全力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影响了产程进展,增加了分娩痛苦,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应有的并发症,如子宫收缩不良引起的子宫出血过多等等。

分娩过程中产妇心理及生理方面会产生相应的一系列变化,焦虑、恐惧是心理应激最常见的反应,常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另外,分娩时产妇往往会大喊大叫,体力过多的消耗极易疲劳致使产程延长,据我院今年对1000例孕妇观察统计,有98%的产妇对分娩有恐惧感,来到陌生环境的产妇焦虑、期待等不良情绪十分明显。鉴于上述情况,医护人员尤其要对初产妇关心倍至,热情帮助,使产妇人院后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要首先应给病人创造一个优美、舒适、整齐、安静的环境,保持室内外色泽柔和,通过医护人员礼貌、诚恳、亲切的接待减轻病人的紧张心理;其次,在分娩开始之前医护人员应做好产妇的疏导工作,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让她们对产程出现的一些先兆症状,如不规则的子宫收缩,阴道有血性分泌物排出等有所了解,使其处于较佳的心理状态,从而发挥产妇的自我调节能力,顺利进入产程。在进入第一产程后,子宫的规律性收缩使产妇剧烈腹痛,难以忍受,产妇往往怀疑自己能否正常分娩,对医疗、护理产生不信任感,表现烦躁、恐惧、多虑,加之腹痛使其对分娩失去信心,反应冷淡、消极。医护人员要做好产妇的思想工作,耐心地讲解腹痛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使其主动参与分娩过程。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以满腔的热情去感化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医护人员应用语言诱导法帮助产妇运用正确的腹压,使其在自然稳定的情绪下配合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顺利分娩。医护人员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产妇的痛苦,使产妇感到信任。待进入第三产程后,产妇对自己所处的分娩情况及婴儿的情况如性别、发育等焦虑万分。为防止产生因不良情绪而导致的子宫收缩不良、出血增多等不良后果,医护人员应用温和可亲的语言把所应告知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告诉产妇,并用语言诱导产妇稳定情绪,使其安全、轻松顺利地通过第三产程。分娩后的妇女往往对自己能否分泌足量营养丰富的乳汁产生怀疑,医护人员应耐心详细地讲解母乳的生理特性,使产妇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尤其是初乳的营养价值,使产妇树立坚定的信心,并鼓励其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加上合理的膳食,使产妇尽早尽快分泌出最佳乳汁,使婴儿健康成长,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因此,我们产科医护人员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更应注重学习心理学,掌握一定的心理护理知识,才能更仔细地观察产妇的心理状况,从而完成高质量的护理任务。

【关键词】心理护理产科临床作用

篇6

1.1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于患者入院后了解其病情严重程度、病程情况并评估其心理状态,对其存在的不良心理进行适当干预,用亲切、温和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消除其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②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所采取的治疗方法、疗效及其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冠心病的认知度。③饮食控制:嘱咐患者戒除烟酒,做到少吃多餐,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和低脂肪食物,积极控制肥胖患者的体重;日常活动时应以散步、慢跑为主,冬天应减少户外活动。④病情观察:每日定时测量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出现异常时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并做好急救准备。⑤病房护理:每日开窗透气,室内温湿度应适宜,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避免大声喧哗,以保证患者的休息时间和质量。

1.2观察指标血压临床控制标准: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100分为满分,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60~80分)和不满意(<60分)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比较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血压控制37例,血压控制率为88.10%;对照组患者中血压控制25例,血压控制率为59.52%,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与冠心病均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程较长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并加速其进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措施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度,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实施病情监测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有效处理,避免酿成严重后果;通过饮食控制和病房护理可纠正患者的饮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保证其睡眠质量,以利于临床治疗。

篇7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均来自问卷调查。根据地理位置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选择江苏、江西、广州、甘肃四省,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为基础的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可行性。共发出问卷185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本次调查还对受访人员的权威程度进行了调查。权威程度(Ca)由受访者对问题进行判断的依据(判断系数Ci)和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熟悉程度系数Cs)两个因素决定,Ca=(Ci+Cs)/2。Ca≥0.70表示具有较好的权威性。根据本调查受访人员的自评,本次调查的166人的Ca平均值为0.87,权威程度较高。

1.2分析方法

回收问卷使用EpiData3.1录入,使用SAS9.1.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指标体系

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为依据,将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标准归纳为基本情况、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5个维度,并进一步梳理出一级指标11个和二级指标20个(表1)。调查要求受访者对每项指标在护理高级职称评价中的重要性进行评分,评分采用5分制,5分表示非常重要,3分表示一般重要,1分表示非常不重要。

2.2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性、可行性的调查结果

2.2.1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

根据受访者对5个评价维度各项指标赋分情况,得出5个评价维度重要性的评分,护理教学维度的得分最高(4.23分),其次为基本情况维度(4.16分)、护理工作维度(4.03分),护理科研(3.75分)和社会工作(3.31分)两个维度得分较低。

2.2.2一级评价指标的重要性

从受访者对11个一级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评分来看,得分较高的3个指标是护理安全(4.66分)、上一职称工作年限(4.43分)、工作总结创新(4.33分),得分较低的指标是科研课题(3.78分)、论文论著(3.72分)、社会工作(3.31分)。其余指标评分分别为临床教学情况4.23分,学历4.18分,工作质量4.17分,年度考核结果3.87分,工作数量3.79分。

2.2.3各维度对正、副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性

对于在正、副高级职称评价中5个评价维度的重要性,受访者评分的意见趋一致,均认为基本情况、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较为重要,而社会工作和护理科研重要性相对较低(表2)。基本情况、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3个评价维度对于正高级评价的重要性显著高于副高级(P<0.05),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两个维度对于正、副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性没有显著差异。

2.3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可行性的调查结果

将医疗机构类型按照城市大医院、县医院、社区及乡镇卫生院划分为3个层级。结果显示,受访者对5个评估维度在各层级机构的可行性的评估结果总体方向一致(表3)。普遍认为基本情况维度的可行性最高,达82.0%;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维度的可行性较低,分别为64.5%和55.5%。受访者对于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评价中,基本情况可行性的认可率均较高,且无差异。但对社区及乡镇卫生院临床护理人员评价中,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4个评价维度的可行性认可率,均明显低于城市大医院和县医院(P<0.001)。

3讨论

3.1临床护理正高级与副高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需体现差异化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所有指标在副高级和正高级护理职称评价中重要性的赋分均高于3分,说明所列指标在副高级和正高级评价中均应予以考虑。调查结果同时提示,所列指标对于不同级别护理职称评价中的权重需差异化设置,特别是临床护理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工作时间和经验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且贡献率高达20%以上,应赋予基本情况、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各项指标更多权重[1]。正高级的评价中,对科研、社会活动的赋权可重于副高级。

3.2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中临床护理人员评价标准应予区别

目前的评价标准与各层级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有一定的差距,难以准确、全面地反映不同层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影响临床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护理队伍的培养和稳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不同层级的分析结果提示,对以城市大医院为代表的三级医院,所有指标均应加以评估;对以县医院为代表的二级医院,评价指标与三级医院相差不大,可适当降低对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维度的指标权重;对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代表的一级医院,应在二级医院的评价标准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对疑难重症护理、特级一级护理、护理管理等护理工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维度指标的评价权重,而对体现其工作特点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次数”指标,应加大评价的权重。

3.3临床护理评价不宜过于倚重科研和论文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护理科研的重要性评分仅高于社会工作维度,反映了一线工作者对评价更应侧重基本情况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完善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对从事临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论文要求,注重实践能力”,而在实际评价工作中,普遍存在对临床护理人员综合评价过分倚重论文的倾向。论文数量往往是申报职称的“门槛”,形成了护理人员较普遍的“重论文、轻实践”的状况,而且,与医师相比较,护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参与科研的意识薄弱且经费获取困难,特别在基层医疗机构矛盾更为突出,“论文搭车”现象成风,使得护理人员不能一心一意地钻研业务实践能力,影响了医疗服务水平[2]。

3.4完善临床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职称评价标准研究

篇8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SLE以年青女性多见,育龄妇女占90%~95%[2],该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间有长短不等的缓解期。因此患者大多有悲观失望情绪,应当鼓励他们做好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疾病或服用激素可引起体态、容貌改变,严重者部分功能丧失,使患者情绪低落,思想负担过重,对生活失去信心,拒绝治疗。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多与患者谈心,给予精神及情绪上的支持,增加对治疗的信心。由于SLE常同时侵犯全身器官,在发病后患者常有病重感,因此,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在患者面前反复使用“狼疮”一词,以免增加患者的恐惧和不安。这类患者特有的心理特点是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而人的情绪可直接影响免疫系统[3]。这使我们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迁延和治疗中起作重要作用,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更应该重视患者的心理活动。

2.2病程观察

①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皮损及溃疡的部位、范围,末梢循环情况,有无伴随症状,如咳嗽、胸痛、关节痛等。久病涉及肾脏,注意监测血压,记录24 h出入量,观察有无水肿发生;病及心肺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律的变化;病及胃肠道者,观察有无恶心、呕吐、便血及食欲改变等情况;累及神经系统时,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面色、瞳孔等情况。②注意药物反应: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治疗时,告知患者,需坚持长期服药,应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并说明服药后可出现满月脸、痤疮、多毛等现象。服药期间,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有无真菌感染、溃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库欣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应用环磷酰胺(CTX)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脱发、膀胱出血、白细胞减少,大剂量冲击前需查血常规、肝功能。CTX冲击时静滴速度一定要放慢,防止液体外漏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对于血小板减少者,在静脉穿刺前,扎止血带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皮下出血。白细胞减少时,要做好保护性隔离,避免院内感染。服用免疫抑制剂时应多喝水,以减少肾脏的损害。

2.3饮食护理

SLE患者的基本饮食应为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低脂肪的平衡膳食,动物实验显示低脂肪对自身免疫有益。一项双盲交叉研究显示狼疮患者进低脂肪饮食并补充海鱼油每日10 g,共6个月,病情较对照组明显进步。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长期应用激素者注意补充钾、钙。肾衰者应限制含钾食物摄入。急性活动期患者宜进食野、金银花茶、绿豆、赤豆汤、西瓜、冬瓜等清热凉血之品;缓解期患者,进食牛奶、蜂蜜、甲鱼汤、银耳汤以滋阴降火。均忌食或少吃芹菜、无花果、蘑菇、豆荚、烟熏食物,以避免诱发SLE。

2.4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夏日出门应撑伞,对于局部暴露部位,应使用阳光滤过剂,减少局部受刺激。每天检查皮肤,以便发现新的病灶。面部出现红斑者,忌用碱性肥皂、化妆品及油膏,宜用盐水清洗有皮疹、红斑或光敏感者。皮肤红斑处,急性期外涂黄连膏,切忌挤压皮肤斑丘疹,预防皮损和感染。加强四肢末端的保暖,禁用冷水,避免接触冰雪或暴露在低温下,防止雷诺现象发生。夏天症状相对较轻,亦注意保暖,不可贪凉、冷饮等,可经常行局部按摩和温水浸泡手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接触刺激性的物品,如染发烫发剂、发胶等。

3健康教育

过劳、感染、生育常是复发的诱因,应注意避免。告诉患者及家属要严防感染,要少去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疾病。出院后必须坚持按治疗方案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减少激素用量,及时门诊复查。若出现癫痫发作、神经精神症状、发生关节肿痛、口腔溃疡或皮损加重、尿蛋白增多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复查。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适当参加强身健体的锻炼,但需注意不可劳累。

4小结

SLE育龄妇女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当患者明确本病后需要积极治疗。经过对患者的病程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疗效,维持了较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2]陈灏珠.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

篇9

要将病患安置在隔离区,并每天用500mg/l的的含氟消毒剂来清理床位,床周围的桌椅等东西,并用动态空气消毒剂来对病患病房进行消毒,(早晚各消毒一次),每天都应该保证有30分钟的开窗时间,病患所用过的医疗、生活品都需要合理存放,严格分类,并对此做出一定的标识,不同的垃圾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存放。例如,生活垃圾用黑色的专用袋之后,那么医疗垃圾就应用其他颜色的专用袋,并展开统一存放和管理,病患每天在检查时用过的血压计、听诊器、监护仪等都务必要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氟消毒液进行卫生清理,对于病患在做痰培养过程中的一系列工具,最好是使用一次性物品,用后及时对其进行清洗,并做焚烧处理,要定期对物体进行检测,观察其细菌状况,并隔6天开展一次细菌培养。对于护患人员的探视次数和时间,探视人数在探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医院的制度办事,并穿上隔离衣、戴口罩。

2手部清洁卫生

保持手卫生是有效防止感染的最重要的屏障,对于医护人员来讲,治疗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严格洗手与执行无菌技术都是避免操作中传播细菌的重点内容,现阶段,很多医务人员还不具备较强的手卫生依从性,并对病患的所处病区的医生、护士、护理员、保洁员等手卫生引起重视,做到适时隔离防护,并设专人监督管理,对于国家卫生部提出的“六步洗手法”,一定要严格执行,以此来预防医护人员在进行检查操作时随着手部在病患的身体上随处定植,医护人员操作时一定要佩戴手套,并勤更换。

3专科临床护理学

3.1吸痰护理

3例病患在入院时均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痰较多,入院后又在病患的痰里面检查出了鲍曼不动杆菌,所以,就需要对吸痰临床护理引起高度重视,尽可能的采取措施减少感染几率,病患所使用的吸痰管、吸痰盒务必要用一次性使用材质,并及时更换,专管专用,保证其病区内干净、清洁。

3.2鼻饲护理

在开展鼻饲护理时,病患所用的一切容器等都需要通过含氟消毒剂消毒,每顿饭消毒一次。

篇10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护理

突发性耳聋俗称“突聋”,系指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感音性听力损失,是一种有可能让人终身失聪的耳疾,迄今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的病因有内耳血流障碍、病毒感染、精神刺激等学说。其发病突然,多伴有耳鸣,少数患者伴有恶心、眩晕,该病发病机制复杂,听力在几分钟或几小时或几天内突然下降。聋程度不一,重者全聋,常为单侧。而更重要的是该病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使众多患者没有及时治疗,从而永久性失去听力,因此,提供优质全面的治疗与护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临床资料

2006年2月至2008年7月第421医院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96例,男60例,女36例;年龄12~79岁,平均38岁。单耳发病94例,双耳发病2例。伴耳鸣10例,伴耳鸣、恶心、眩晕16例。自我发现82例,无自觉症状者75例,被他人发现者14例。

二、护理措施

2.1入院宣教向患者介绍病区的环境,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介绍病区主任、主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讲解突发性耳聋相关知识,例如突发性耳聋的诱发素,发病元凶,主要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的评价,如何避免和预防病情加重。

2.2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治疗的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争取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尽量保存并利用存余听力。(1)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及能量合剂、血管扩张荆,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溶栓药物均可酌情选用。我们常用的药物有静脉点滴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辅酶A,维生素B1、B12,ATP等以改善血液循环,以恢复听力。(2)高压氧治疗,护士要向患者介绍高压氧的知识,有关注意事项,对于高压氧治疗有时会出现的耳痛,要及时处理。治疗前要积极处理上呼吸道炎症。(3)治疗原发病,特别是年老患者,要注意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2.3心理护理许多患者对本病缺乏思想准备,患者突然出现听力损失和难以忍受的耳鸣、眩晕及恶心及呕吐。害怕听力难以恢复,影响生活质量,往往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表现出焦虑、恐惧、急躁、易怒等情绪。护士应主动安慰、关心、同情患者,使患者了解本病的大致病情及治疗方法。并鼓励说明本病具有完全治愈的可能性。轻者或部分好转者,可配戴助听器加以矫正。尽最大可能减轻患者思想焦虑,消除其焦虑情绪,使其充分休息,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特别是治疗早期,当症状改善不明显时,患者表现尤为突出,患者出现失眠,甚至有自暴自弃的情况,所以护士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突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从96例患者临床观察,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到关心、耐心、细心,使患者心理应激反应降至最低水平。:

2.4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要定期复查,定期治疗,巩固治疗效果,检查听力恢复情况,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睡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避免接触噪音和应用耳毒性药物。如果在噪音环境下工作,需要配戴耳塞。老年人如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者需要积极治疗。如果治疗后患者听力仍无法恢复,有条件者配戴助听器(助听器对患者有帮助作用尚可)。

三、体会

突发性耳聋起病突然,对患者的身心均有较大的影响,患者往往有一些情绪上的反应。护士应协助患者了解发病过程,以配合治疗,患者入院的目的是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因此应正确对待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可结合具体病情将突聋的发病机制、转归、治疗方案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不同的方式传授给患者,使其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在护理工作中,除了药物对症治疗外,更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疾病知识的宣教,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得到康复。

【参考文献】

1陈彩虹,蔡中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病人的心理护理.家庭护士,2007,5(1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