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02:0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护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护理临床实习效果关键在于临床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近年来,我院将目标管理原理融入临床实习管理实践中,加强对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了护理临床教学,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教学质量。
1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
1.1临床实习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带教教师的选拔
1.1.1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了三级护理教学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组织,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教学办公室主任组成,负责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二级管理组织,由教办分管护理教学干事、护理部教学干事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总实习计划和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指导、督促检查;三级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护士长、带教教师组成,负责本科室护生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1.2带教教师的选拔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1]。因此,我院严格掌握带教教师的任职条件,带教教师须满足以下条件。(1)大专毕业3年以上,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带教能力;(2)热爱护理教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3)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熟悉和掌握实纲、实习计划、护生量化指标及考评标准;(4)勤奋好学,能用新理论、新技能和现代护理观指导临床教学。
1.2实习计划与量化指标的制定
1.2.1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实习计划是教学活动的向导和行为指南,是教学目标和效果评价的依据。制定出不同的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1)中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观、人际交流技巧、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完成中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2)大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大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3)实习科室在护生实习结束前必须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
1.2.2带教教师拟定科内实习计划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办公室的总体要求拟定本科实习计划,设立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并将计划上交教办,制定计划时需注意明确:(1)实习目的和目标;(2)完成目标所用的技术;(3)项目评价,对学生实习、科室带教情况进行评价。
1.3实习质量的管理
1.3.1按计划开展带教工作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实纲及实习计划、实习目标,对护生进行带教和管理。
1.3.2带教教师指导及督促检查以下内容(1)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护生进行指导,科室通过教学查房、专科疾病知识讲座、早交班、危重患者床旁提问等形式,护生轮流担任责任组长。(2)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让护生对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进行自查、互查、教师督查后讲评。(3)每轮护生实习结束前由护士长及带教教师召开护生实结会。
1.3.3护理教学组对护生实习进行现场抽查(1)抽查护生对分管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情况评估了解程度;(2)对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过程质量进行检查;(3)将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服务态度及沟通能力等情况进行反馈;(4)询问护生对教师带教情况、方法进行反馈。
1.3.4教办组织召开教学情况联系会(1)通过召开带教教师联系会,了解各实习科室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通过召开学生组长联系会,收集学生对带教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教学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立即采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1.3.5实结及教学质量评比(1)实结:护理教学组针对本轮护生实习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进行总结;(2)教学质量管理主要通过实习结束前的理论和临床操作考核,结合教学办公室、护理教学组检查情况和各病区教学资料记录情况等进行教学质量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评出带教先进科室和优秀带教教师,并给予奖励。
2效果
2.1促进了带教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用现代护理观指导学生,保证了护理教学质量;由于教师做到了尊重、鼓励、支持学生,从而减少了护生的焦虑心理,加快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和角色转变。
2.2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在实施实习计划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以及量化指标的考评标准,教师们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及专科理论水平,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2.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人际交流技巧的训练。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整体护理观念,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以及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护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有效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护生的综合能力及服务质量较前有明显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她们的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发表临床护理教学论文的篇数也明显增加。
3存在的问题
(1)医院的护理基础条件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把学生当成劳动力使用,如学习期间顶班等。(2)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普遍缺编,致使带教教师在工作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因而使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2
1.1护理人员要树立人文关怀精神掌握人性化护理技巧
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在不断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广泛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例如,护士可以抽出闲暇时间学习心理学、语言逻辑学和社会学等,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树立人文关怀精神,掌握人性化护理技巧。此外,护理人员还要注重自身人格修养,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运用人性化思维落实人文护理服务。做到语言文明、举止得当、行为规范、仪容整洁、和蔼可亲的外在形象。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整自我。主动以人文护理的理念指导实践,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发扬爱伤观,主动换位思考。
1.2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病情沉重的患者心理状态经常会发生变化。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神情萎顿、自我否定、愤世嫉俗的现象。患者出现这些心理问题会对临床治疗的效果造成影响,甚至会使患者的病情恶化,使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缺乏依从。另外还要关注患者的社会支持组织建设是否有保障,是否缺少关爱,针对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我院可以借助医院内部的心理专家,通过心理知识讲座的方式提高我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学知识,以便于护理人员临床工作的开展。利用交接班、给患者做治疗的机会强化患者的心理建设,使患者从心理上战胜自我,积极对抗疾病,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有实施计划的康复护理。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用热情周到的服务,营造高层次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
1.3护理人员要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
安全感是患者至关重要的需要,也是患者最为缺乏的。他新到一个环境要很快适应这个环境中的人和事,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护士正确的引导,耐心的讲解。护理人员要树立安全护理思维,尽量帮助患者缓解身体上的痛苦、消除内心的困惑。护士必须做到使患者敢于敞开心屝向你倾诉他的难以启齿之言,要让患者感到护士就是他的知音。护理人员不能随便在背后议论患者的身体状况,帮助患者保守隐私、维护患者的尊严,将患者的切身利益置于护理工作的首要位置。护理人员在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时,必须尽可能为患者创造优质的护理环境、使患者享受到最贴心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配合度,使住院患者能够尽早恢复健康。
1.4对人性化护理工作的流程进行优化
医院要对人性化护理工作的具体流程进行改革,实施交接班模式。护理人员在换班时,要将每个患者的详细状况巨细无遗地传递给接班的同时,使护理工作能够保持连贯。这样让患者感觉到护士对他们非常重视和关爱,充满有安全感。做好交接班工作,可以让患者感受到护士每时每刻都在关心和关注着他们。
2结束语
篇3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2月住院的372例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均是首次接受置管,且置管4周以上。按置管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168例对照组和186例观察组。对照组男92例,女76例;年龄32~78岁。观察组男100例,女86例;年龄35~76岁。两组患者均由2名经过资质认证的护师进行置管操作,置管前后均进行相关PICC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患病类别及病程长短、肘部血管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对照组:置管前术者对患者手臂血管状况进行评估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置管后护师跟踪评估置管情况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上。健康教育宣讲内容以护士口述为主,并辅以患者PICC健康教育单学习。②观察组:同上述对照组护理计划外,对于置管患者的护理记录单加入专用的围置管期PICC护理单。围置管期PICC专用护理单采用打“√”简化记录,表格内容翔实,评估全面情况,指导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合理具体化。此外术前评估还考虑患者全身疾病情况,避免不必要的置管及不良反应的发生;PICC健康教育宣讲针对置管不同时期,指导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维护置管,提高护理满意度。护士长定期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质量控制检查。
1.3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①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②不良反应发生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静脉导管堵塞率、非正常拔管率;③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对PICC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PICC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是依据置管日常维护涉及的问卷调查,均为选择题,满分100分,≥90分为护理健康教育知识达标。此外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必有一人也需通过健康教育知识达标。护理满意度本院通过电话与问卷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总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分为不满意,71~89分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179例,成功率96.24%;不良反应:非正常拔管者2例、静脉导管堵塞1例、机械性静脉炎3例,共计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735%;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PICC相关健康教育全部达标,护理满意率100.00%。对照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161例,成功率86.56%;不良反应:非正常拔管者10例、静脉导管堵塞23例、机械性静脉炎15例,共计4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9.81%;患者PICC相关健康教育全部达标,PICC相关家属及陪护人员健康教育75.00%达标,护理满意率90.00%。两组比较,观察组具有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PICC相关健康教育达标及护理满意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为宗旨的护理理念。临床护理路径是以循证医学的基础为指导,规范护理工作行为、降低临床护理成本、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作用。护士在PICC临床护理路径指导下工作,不再是执行医师的医嘱,而变成医疗日常护理活动的主导者,提升了护士在医疗活动中的地位,护士理论技术水平与工作积极性的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都得到很好地保障。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小,都与该路径提高个人护理工作质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该规范也强调了健康教育的规范专业化,对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的宣讲,促进医患的交流理解沟通降低了护理成本,提高了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增加患者对日常置管维护的依从性,进一步降低了置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ICC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是PICC临床护理路径,PICC临床护理路径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两者密不可分。
4结语
篇4
1.1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2013年度实施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作为观察组,而2011年未实施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护生292名,男5名、女287名;年龄17~22岁,平均(20.6±1.3)岁。观察组:护生257名,男6名、女251名;年龄17~22岁,平均(20.4±1.5)岁。两组护生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期间护生并未实施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而观察组期间则实施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建立规范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临床护理教学属于十分重要的环节,但以往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在开展该环节时并不顺利,而且取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笔者总结后发现主要有这样一些问题:
(1)笔者所在医院教学资源比较匮乏,缺少优质与充足的教学资源,尤其表现在缺少专职教学老师。笔者所在医院带教教师往往兼具自身原有工作,在繁重工作下,并无额外时间为护生进行深刻的讲解与演示,也就无法实现个体化的针对性指导。
(2)指导教师缺乏必要的系统教学技能培训,笔者所在医院带教指导教师学历与资历存在很多不足或缺乏教学理论,或缺乏临床实践经验,这些或多或少都会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3)护生存有的问题也比较明显,因为近几年接待的护生基本上都属于90后,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羽翼保护下成长,娇生惯养,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吃苦耐劳精神,脾气也比较焦躁,耐心缺乏等,甚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未能建立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与行为。笔者曾遇到很多护生迟到、早退及请假,上班时经常扎堆闲聊、玩手机,而且对带教教师也比较挑剔等,这些源自于护生的问题也会明显影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此外,学校有自己的内部招生计划,招生的门槛较低则会导致学生素质下降;部分学生因为家长考虑护理专业就业率较高而选择本专业,但是学生本人却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从而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需建立运行机制,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确定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主要有4个:第一,加强护生学习,扎实与巩固理论知识;第二,积极提供护生实践机会,努力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第三,加强护生良好职业素养与专业化行为的培养,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奋发上进,从而找到自身的奋斗目标;第四,促使带教人员不断学习与进步,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1.2.2规范教学管理具体策略
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成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比如年度临床护理教学计划制定、组织临床带教老师培训与考核、辅助临床带教老师展开教学等,具体的管理策略有以下几点:
(1)不断提升小组成员教学水平: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小组成立之后要不断对组员进行培训,比如以定期参与医院学习班、不同科室医院间学习活动等,促使组员主动学习当前先进的管理知识与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管理与教学水平,同时还能提升组员的自我管理与教学能力。
(2)重视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与考核:定期开展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课程,同时要求每位带教老师应每年接受一定课时培训,培训完毕后,对他们进行考核,以此评价临床带教老师的能力与业务水平。
(3)强化临床护理观察培训:以往临床护理教学中缺乏必要的观察,即未能将具体的案例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近几年,笔者所在医院及时将临床护理观察培训应用在教学中,以案例分析方式对护生临床护理观察能力进行培训与指导,同时将基础临床护理观察概念及方法等内容进行详细讲授,并结合对内容的学习来指引护生观察具体的案例,并进一步提出自身的想法与解决策略。
(4)加强对临床教学工作的督导,规范带教行为,尤其是个别带教老师缺乏耐心,讲授课程与指导操作时不够仔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这就要对带教老师的临床教学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进行必要的考核,针对未能达标或者评价较差者予以批评,从而规范带教行为。
(5)定期征求学生意见与建议,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为此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十分重要,带教老师在教的同时也要加强聆听,可采取每周一次或者每月2~3次收集学生意见与建议的方式,来对自身教学方法、质量等进行总结分析,针对不足进行改进,而优势则要继续发扬。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期间优秀带教率、护生满意率及护生平均成绩,并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优秀带教率对比
对照组292名护生,最终优秀带教人数为209名,优秀带教率为71.58%;而观察组257名护生,最终优秀带教人数为232名,优秀带教率为90.27%。观察组优秀带教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生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257名护生,满意人数241名,满意率为93.77%;对照组292名护生,满意人数214名,满意率为73.29%。观察组护生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工作属于医院十分重要的工作,而且也是实践性较强的工作,护理质量对于患者康复及医院声誉都有很大影响,需加强重视。从近几年实践来看,医院护理部临床护理教学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对护士临床知识掌握程度及实践操作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医院护理部的临床护理教学属于护理教育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护生临床实习后最为主要的继续教育渠道,该阶段是他们将学校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最为关键的时期,必须加强重视。本次研究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实施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观察组)与未实施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对照组)期间的护生情况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优秀带教率与护生满意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在处理能力、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三个方面得分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基本一致,陈学琴学者为了探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方法,规范临床护理教学,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建立临床护理教学组织,实施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结果显示2011年度未实施规范临床护理教学时带教人数27名、培训0名,优秀带教人数10名(37.04%),而护士满意人数12名(44.44%),而实施规范管理后,2013年带教人数35名,培训35名,优秀带教人数30名(85.71%),而护士满意人数30名(85.71%),实施后优秀带教率与护士满意率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施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后,护士处理能力题、观察能力题、思维能力题考核成绩皆明显高于培训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5
护理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而护理实习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护理专业课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护理带教是实习学生在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活动。护理带教可以使实习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实践相结合,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同时也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临床带教中发现妇产科护理学生在实习中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2.1“独生子女问题”
随着独生子女毕业,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进入到护士的行业。独生子女护士的增多使护士队伍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独生子女问题”,如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自我意识强,缺乏同情性;固执任性,自制力较差;动手操作能力差和缺乏沟通交流技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差等,具体在实习工作中表现为工作适应性差,临床护理工作独立性差;不懂得如何关心患者,缺乏与患者交流;在工作中出现错误而受到批评时,固执任性,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动手操作能力差,实习期间该掌握的基本操作不能很好地完成;在工作中表现为当遇到患者突况时或危重患者时,往往不知所措,同时不能根据病人的职业、教育和疾病,进行有效地交流和开展健康心理教育。
2.2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菌观念不强
部分实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将护理工作简单地等同于发药、打针,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护士只要正确执行医生医嘱就可以了。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区域和无菌物品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妇产科很多护理操作都需要无菌操作,但相当多的实习护士对无菌技术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但在具体妇产科临床操作上无菌观念不强。[2]如在阴道灌洗上药时存在跨约和污染无菌区、未按规定消毒、洗手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妇产科各种器械材料应用比较多,而实习护士不能按照不同器械的要求严格消毒灭菌,对于一次性的不能严格管理,这样容易导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2.3保护病人的隐私的意识不强
妇产科因为专业的问题,涉及到病人的隐私比较多,如不孕不育、未婚先孕、性病等,而实习护士没有体会到病人的感受,保护病人隐私的意识不强。如在询问病人病史时声音比较大,没能注意周围的环境是否适合。妇产科的很多护理操作,都涉及到病人的隐私部位,而实习护士在操作时,态度欠严肃认真,具体在处理伤口时不注意遮挡,暴露病人太多。
3实习学生在护理带教中现的问题,让我们感到重视及加强护理带教的重要性
具体在护理带教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3.1加强护理理念和职业道德教育
新的护理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以病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具体在工作中要多关心病人和照顾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注重病人躯体和精神心理方面的整体健康。所以要教育实习学生关怀病人的意识和能力,满足病人的需要,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职业道德要求是从事护理工作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管护理知识护理技能多么专业,也是不合格的。[3]所以在护理实习的带教工作中,不但要传授妇产科临床护理技能,更应加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她们爱岗敬业精神,对工作尽职尽责,对患者热情负责的品德。
3.2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妇产科实习护理学生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不是简单地打针、发药,认真执行医生的遗嘱,护理工作还体现在对病人的心理支持、生活护理与病人加强沟通,指导康复等工作中,同时在对医疗风险控制和医疗安全保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3.3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重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妇产科实习的学生,在加强护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妇产科专科相关护理知识的学习。加强无菌观念的灌输,注意交叉感染的预防控制,熟知妇产科相关药物、器械的用途与性能。要求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多沟通、多思考、多观察、多分析。刚进临床的实习学生不知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因此在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贯穿起来教学。在进行操作示范前,先让学生熟悉操作过程,强调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教师在操作时边讲边做,并选择合适病人,让护生进行第一次操作,使基础理论与工作实践充分结合。
3.4加强对病人隐私的保护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隐私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当代公民保护自身人格的一项重要权利。所以要加强实习学生注意对病人隐私的保护。[4]如在询问病人病史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是否合适,同时在进行隐私部位护理操作时,态度要严肃认真,注意对隐私部位进行遮挡。
3.5加强护理实习学生的考核
护理学生在妇产科实习期间,要加强对护理基础知识、妇产科护理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考评考核。内容包括:(1)口试:实习护生口述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2)妇产科操作技能:选择一项妇产科专科护理操作让实习学生实际操作。(3)沟通与健康教育:设定一项健康教育内容,让实习学生对患者进行教育,同时观察护生与患者的沟通情况。(4)实习学生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服务态度。(5)有关护理病例的书写。
篇6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护理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一般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总称为消化性溃疡,在我国,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今年来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患者的饮食和心理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复发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做好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回顾2007年9月~2009年9月期间我们收治的28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324例,其中男283例,女41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9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179例,胃溃疡113例,复合性溃疡32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证实为活动期溃疡,并作过快速尿素酶试验,胃粘膜Giemsa染色,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HP感染状况。结果HP阳性298例(92%)。
二、护理问题
1.疼痛与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过多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医护合作性问题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与长期消化不良有关。
三、护理目标
缓解与消除疼痛、减轻焦虑和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改善饮食习惯、促进溃疡愈合。
四护理措施
1.缓解躯体不适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与饮食、服药的关系,与患者家属共同探讨发生疼痛的诱因和生活注意事项,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疼痛剧烈时应卧床休息。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2.心理护理长期心理应激状态,使胃黏膜损害因素增加,而保护因素削弱,因此心理护理对胃溃疡患者十分重要。护士应经常与患者接触,向患者说明本病规律及治疗效果,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和松弛技巧,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措施,尽可能满足护理需要。
3.摄取合理营养有效的饮食能促进溃疡愈合。
(1)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
(2)忌食刺激性食物,食物温度适宜,过冷过热的食物也会刺激胃黏膜。
(3)进餐规律,少量多餐,每日4~5次,定时进餐,充分咀嚼。:
4.消化性溃疡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疾病活动期或有并发症时需要绝对卧床休息。观察、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教患者识别溃疡复发、出血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疼痛、头晕、呕血、黑便、苍白、虚弱等以便及时就诊。
5.规则治疗1月应复查胃镜。停药后有条件者定期复查胃镜,停药或服药期间出现呕血、便血、突发的上腹疼痛应随时就诊。
6.根据医嘱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注意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抗酸药如氢氧化铝凝胶等,应在饭后1小时和睡前服用。抗酸药乳剂给药前要充分摇匀,服用片剂时应嚼服。抗酸药与奶制品相互作用可形成络合物,要避免同时服用。酸性的食物及饮料不宜与抗酸药同服。H2受体拮抗剂药物应在餐中或餐后即可服用,也可把1日剂量在夜间服用,但不能与抗酸药同时服用。静脉点滴时,要注意控制速度,速度过快可引起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和血象。
参考文献
[1],王秀萍.临床心理护理指南.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1;164-165.
[2]代慧玲,刘小奕.消化性溃疡护理的新观念.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442-443.
[3]王桂玲,路又可,王琳,等.消化科护士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预防.中华护理杂志,1997,
篇7
1、先兆
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数日至数周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的心绞痛加剧(恶化型心绞痛)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持续较旧、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
2、症状
(1)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可恶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病人疼痛放射至下颌、颈部、背部上方,被认为骨关节痛。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体温一般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出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以不少见。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至晕厥者,则为休克表现。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
(6)心理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有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发生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竭表现。右心室心肌梗死者可一开始即出现右心衰竭被表现,伴血压下降。
二、护理对策
1、监护
应送入冠心病监护病房,进行连续的心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各项生命指标的监测。对重症者应做包括监测循环状态,测量血压、尿量,观察皮肤、脉搏,了解肾灌注和微循环状态,监测心率和心律,观察患者的意识、神志、对外界的反应以及肢体活动情况,了解有无脑缺氧、脑栓塞等各方面的全面监测。记录液体出入量,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注意观察液体的滴数,防止输液过快,加重心脏负荷和诱发肺水肿。每日应检查除颤器、呼吸机、临时起搏器等仪器的功能是否良好,并置于备用状态。检查和补齐抢救器材及药品。
2、心理护理
(1)对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因其常凭经验判断病情,不能正确评估身体状况,持无所谓态度,护士应正确引导、启发、使其做到自觉配合。
(2)对过度紧张、焦虑的患者,护士应热情周到,忙而不乱,使病人情绪稳定。
(3)当病人剧烈胸痛时,尽量保证有一名护士陪伴在身旁,避免只忙于抢救而忽略患者的感受,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4)经积极抢救,部分患者病情稳定,随后则担心倾听患病后给工作、家庭带来影响,情绪抑郁、悲观。此时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患者,根据病情指导其听音乐、读报等以分散注意力。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让其多陪伴病人。
3、生活护理
做好病人生活护理,急性发作期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宜进低脂、低胆固醇、清单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发酵食物,以较少便秘与腹胀,进食不宜太快及过饱,以免加重心脏负担。保持大小便通畅,入院后常规给予缓泻剂,若两天无大便时需积极处理。在发病第1周绝对卧床休息,饮食、大小便均在卧位进行,嘱病人切勿自行翻身,以免用力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训练病人床上排便,避免过度用力或屏气。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室内空气清新,湿度适宜。
4、给氧
即使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部分患者起病初就有轻度、中度缺氧,合并补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常伴有严重的低氧血症。缺氧严重时疼痛不易缓解,并且易并发心律失常。因此,急性心肌梗死一周内,应给予常规吸氧。发病早期1~2d,中流量给氧,3L/min,以后改低流量或间断鼻导管给氧,有利于改善心肌缺氧以减轻胸痛。
5、止痛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胸闷或胸痛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肌缺氧,促使梗死范围扩大,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因此,迅速止痛极为重要。止痛剂的应用应达到疼痛完全消失的目的,才能有效地控制梗死范围的扩展。吗啡仍是首选药物,5~10mg肌注,必要时1~2h重复1次,或用小剂量(2~5mg)重复静脉注射。其次是杜冷丁50~100mg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还可用救心丸等含服。另外,可选用扩张冠状动脉及其周围血管的药物以缓解疼痛。硝酸甘油5~10滴/min。静脉滴注,发病后4h应用,可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侧枝循环,降低耗氧量。
6、心律失常护理
老年AMI并发症多而重,病死率高。AMI发病后24h内最易发生心律失常而猝死。AMI由于缺血性心电不稳定可出现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快速性心室自主心律。护士必须严密观察,及早发现,积极处理,应进行持续心电示波监测3d,观察心律变化,若发现早搏,心率过快或过慢等应及时描心电图或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行电除颤,这是防止死亡的关键。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应及时行胸外按压和给氧等复苏处理。
7、预防猝死
老年心肌梗死多为两支或多支血管病变,梗死灶分布广泛,梗死面积大,易发生心脏破裂或室颤。应注意预防便秘,以防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饮食中多进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大便秘结者给予低压灌肠或预防性给予果导、番泻叶等。忌饱餐,因饱餐后血液重新分配,冠脉供血减少常使病情加重,引起猝死。食物温度适宜,进食时不宜过快,少食多餐。
篇8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5月~2013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研究组57例,男26例,女31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38.9±7.8)岁,对照组57例,男28例,女29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37.7±8.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的护理方案处理,研究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护理方案处理。具体人性化管理护理方案内容如下:①建立人性化的护理工作环境。不仅需要为患者准备优良、舒心的环境,而且需要给护理人员营造一个舒适、干净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②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医护人员是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工作者,也是护理质量提高的中心人物,所以需要高度重视护理人员的个体化差异,应该从他们的家庭、情感等各方面来制定工作计划,尊重护理人员,切实体会他们的感受,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③制定有效的护理培训方案。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服务患者的知识技能,而且可以增加他们的充实感与责任感,最终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形象。④建立合理的奖励措施。依据护理人员平时表现,以及患者反馈回来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等问卷情况,对护理人员给予经济奖励,从而促进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综合护理质量。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耐心与患者沟通,用所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为患者讲解病情,排解患者的恐慌心理,关注患者的情感变化,增强患者就医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中对护理人员出现差错、差错纠分、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进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护理方案后,护理人员出现差错、风险事件、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0%高于对照组为7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以来的一年中,本院的服务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得到了一致好评,与往年的收效相比,明显有质的飞跃。在人性化管理方案中,积极重视人的重要性,其中不仅包括医院的服务对象——患者,而且切实关注到了服务者——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是直接接触患者、服务患者的灵魂人物,所以只有对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才可以做好服务工作。这次研究中的人性化管理护理方案包括:建立人性化的护理工作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制定有效的护理培训方案、建立合理的奖励措施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五个步骤。通过给护理人员和患者建立舒适的环境,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对医院的第一印象,而且可以给护理人员清新的工作氛围;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灌输到整个医院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关注度,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对护理工作实行定期培训,增加护理人员技能知识,提高工作充实感;与患者建立良好友谊,倾听他们的心声,提高患者就医积极性。本次实验中,常规管理下的护理方案中,患者对基础护理和服务态度的评分为(87.1±2.7)分、(83.4±2.5)分,工作中出现差错、风险事件以及差错纠纷的事件也比较多,处理能力较弱,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只有78.9%,数据显示不高,说明护理工作还不够完善。而采用了人性化管理的护理方案后,患者对基础护理和服务态度的评分为(94.3±3.6)分、(94.5±2.8)分,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3.0%,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出现差错等事件明显减少,说明护理人员的技能得到了提升,而护理质量与满意度也显著提高,患者的评价较高。
4结语
篇9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又称特发性妊娠黄疸,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和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是近几年来导致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文献报道ICP早产的发生率可高达30-60%(1),羊水混浊发生率为25%-43.9%(2)(3),故加强ICP病员的临床护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产科护理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本文现将本院自1988年初至1999年10月期间收治的ICP患者53例的临床分析和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1988年1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ICP患者53例,平均年龄27岁;分娩孕周平均37+3W,初产妇47例,占88.68%左右;经产妇6例,占11.32%;主诉孕期出现皮肤搔痒并实验室检查符合诊断者46例,占86.79%;无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符合ICP诊断者7例,占13.21%;53例患者孕期二对半均(-)。其中阴道分娩3例(包括产钳助娩1例),占5.66%;剖宫产分娩50例,占94.34%;自然早产6例,早产率11.32%;干预早产(因胎儿宫内窘迫)9例,占16.98%;产后出血1例(该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中度贫血),占1.89%。
1.2主要实验室检查及结果(见表1和表2)表1妊娠期主要实验室检查及结果
检测项目检测例数(例)异常例数
表2产后十天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及结果
分析ICP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由于ICP患者肝小叶中央区毛细血管内胆汁淤积引起发病,病因尚在研究中,有学者认为与遗传有关。由于血清胆汁酸孕期均有明显升高,故使肝脏损害,使肝酶指标升高,如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以及其他相应指标变化;但是产后从所查病例中反应,血清胆汁酸、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相关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并趋向正常范围。
1.3ICP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
1.3.1ICP患者分娩时羊水污染情况资料(见表3)
53例病例共58名新生儿(5例为双胎),死胎1例(由外院转入我院),活产新生儿57名,平均体重2759克。
表357名新生儿羊水污染情况分析
分析上表主要由于胎盘组织也有胆汁沉积,引起胎盘血流灌注不足,胎儿缺氧。
1.3.253例ICP患者分娩时新生儿(57名)Apgar评分资料(见表4)
表453例ICP患者分娩时新生儿(57名)Apgar评分资料
1.4方法
回顾性资料分析
2、临床护理
ICP患者为高危妊娠妇女,为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整体化、动态化、个体化的临床护理和极积有效地配合医师治疗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本职工作。
2.1针对性的心理安慰和行动上的支持帮助
2.1.1焦虑
焦虑是ICP患者首先出现的心理问题,因大多数ICP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皮肤搔痒(本文皮肤搔痒者达86.79%),皮肤搔痒率明显高于Lunzer报道的48%[4]。皮肤搔痒一般出现在孕中晚期,经常性的搔痒干扰孕妇的睡眠,使之产生焦虑(5)。可以采用边作好解释工作,告之孕妇此症状一般于产后一周内消失,边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配合物理疗法减轻症状,逐渐消除孕妇的焦虑心理。
2.1.2自责、自悲
从表1反应,由于ICP患者在妊娠期实验室检查报告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诸多孕妇会自责自己饮食不当心,并且会担心是否患肝炎。同时,担心是否会传染给下一代、是否会传染给亲友等等,有些会产生自悲心理。此时需要护士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告知该病乃妊娠肝损,而并无传染性,消除不必要自责和自悲,同时告之产后该病自然会缓解(通过表1和表2可以反应),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2.1.3紧张、担忧
由于文献报道ICP早产的发生率可高达30-60%(1),(本文自然早产率11.32%),产时出现羊水混浊发生率为25%-43.9%(2)、(3)。(本文达50.88%),孕妇极易由于担心胎儿的质量而产生紧张担忧的心理。护士应针对性向孕妇和其家属介绍成功病例,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妊娠,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帮助孕妇降低情绪的紧张度和减轻担忧心理。
2.2妊娠期的护理特点
2.2.1及时、准确地落实激素治疗
本院对于ICP药物治疗,除给予保肝治疗外,对于病情较重者给予强的松降低血雌激素和胆酸水平,以便尽快消除搔痒症状,改善肝功能(6),孕周较小时及时给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以促胎肺成熟;对于需羊膜腔注射地塞米松者,应及早进行解释,以及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2.2.2积极主动的母胎监护
由于ICP会造成早产,胎儿窘迫和胎死宫内等诸多的不良结局,所以目前认为加强产前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仍是改善ICP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护士应主动指导和了解孕妇的胎动情况,正确留取血尿标本,了解雌三醇浓度,掌握胎盘变化情况。并及时协助孕妇完成胎儿监护,B超和生物物理五项指标等监测,及时了解胎儿、胎盘情况。同时特别注意患者胆酸浓度变化,一旦异常升高变化,及时迅速的配合医师终止妊娠,防止胎死宫内。
2.3分娩期的护理特点
2.3.1ICP患者行剖宫产术时,可根据患者的孕周和胎儿具体情况,新生儿接生者提前进入手术室进行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本文由于抢救及时无一例发生新生儿死亡。
2.3.2对于准备阴道分娩的ICP患者应加强动态观察,和持续的母儿监测,一则观察产程进展、破膜情况和羊水颜色变化;二则加强胎心变化监测,防止发生胎儿窘迫,以便及时处理。
2.4产褥期的护理特点
2.4.1防止产后出血
由于文献报道产后出血率高达12.6%(3)、(7),所以及时有效地使用催产素,术前预防性的维生素K110-20mg/d,这样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并防止产后出血。由于本院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故产后出血率仅1.89%,且该患者同时合并血小板减少。
2.4.2回乳护理
根据具体情况,对于产后需回乳者,应采用大剂量维生素B6口服或麦芽煎茶饮,配合皮硝外敷1次/日,或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外敷次数,但禁用苯甲酸雌二醇等雌激素类针剂注射回乳,因应用大剂量的雌激素可造成并加重可逆性胆汁淤积。
2.4.3新生儿的护理特点
从表3和表4反映出ICP孕母出生的新生儿特点是早产儿率、新生儿窒息率和宫内窘迫率高,故需根据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羊水混浊程度和胎龄评分等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新生儿窒息者的护理、羊水混浊者Ⅰ°~Ⅲ°的不同护理、早产儿的护理,及时有效的抢救复苏(ABCDE复苏等);持续密切的观察生命体征、反射、肌张力、肤色、大小便、哭声等;必要时作心电图、心电监护和无创氧饱和度测定等;低流量适时的氧气吸入(氧气浓度20%-40%);缓慢有效的补液输入(维持3-5ml/h输液泵维持);循序渐进的喂养护理;恰当舒适的保暖工作等等,所有这些及时到位的护理,明显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本文除带入一例死胎外,无新生儿死亡。
篇10
【论文摘要】建立能够满足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要求的临床实习基地,保证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专门人才。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建立临床实习方案、确立临床实习医院关系、实施协议、加强建设,最后进行总结,以便提高实习医院的带教水平。结果:探讨出与教学基地建设相关的方法、条件、措施等。结论:建立起"三结合一稳定"的护理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基地。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对于以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等护理教育来说,校外实训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受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影响,医院护理队伍规模越来越大,覆盖面积越来越广,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许多高校缺乏必备的校外实训场所,没有布局合理资质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疏于对实习基地的管理和考核评价,导致办学水平的低下和人才规格的"缩水"。如何选择与建立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是护理专业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院经过调查研究,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方法
我院于2006年6月-2007年5月通过调查研究,对现有承担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的临床教学基地和可能建立临床教学基地关系的医院进行相关研究资料调查、核查、补充、完善。对拟建立临床教学基地关系的医院进行相关内容的联系、沟通、磋商与谈判,对形成共识的提出建立方案。建立教学基地关系的协议(合同)文本,签定协议,明确关系。必要时,可在医院加挂"北华大学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基地"牌匾。选派适合、适量学生进驻接受临床教育教学实践。在教学方面,临床带教老师按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明确重点、难点,熟练掌握操作规程,统一标准。实行护士长管理,专职老师负责,以一对一的带教方式,落实每位护生的实习计划,安排每周1次讲课,1次护理查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1]。对与临床护理教学相关的要素进行必要的建设,适时检查指导,使其适应、符合、达到、提高临床教学阶段的质量要求。对每一轮临床教学的中期和结束时,都要进行总结,提出发展和改进的具体意见,为下一轮教学提供借鉴和保障,以便得到巩固和提高。
2、护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类型单一,,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协调
许多院校在选择校外实习基地的过程中,只关注医院的地理位置,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医院的层次和级别,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所接触到的病例过少,动手能力差。不利于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和职业发展。
2.2部分老师缺乏带教意识,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
有的带教老师业务能力较差,不能指导学生掌握全面的护理知识。有的老师只分派学生完成具体工作,不讲为什么做、怎样做好,以致护生感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有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单一,师生沟通欠缺,教学评价不全面。影响实习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2.3实习基地过少,与护理专业的发展不匹配
问卷调查中有的护生反映动手操作的机会少。原来实习医院只有12家,各科室加床多,重症多,周转快,临床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临床带教老师既要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保证病人需求,又必须以临床病人为实习对象来指导护生练习各项操作,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拒绝护生操作,造成教学与临床工作的现实矛盾。
3、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策略
3.1结合就业建立多元化实习模式
实习加就业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道路。经过近几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校在实习与用人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创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实习促就业的模式,如"订单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医院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在实习医院就业。充分利用了学校和医院双方资源,是很好的实习形式。
3.2实习医院的合理性选择
实习医院的层次是保证学生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实践最重要的因素。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中心的区域板块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医院技术能力最为先进的地区,也是医学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护理专业在选择校外实训基地的过程中,除考虑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因素外,还应与中国医学的发展主流相适应,校外实训基地的区位应当布局合理。对其实习教学环节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合理的区位分布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随着高校招生范围的不断扩大,生源已不局限于某个省份,在实习就业的选择中必然会出现多区域选择的趋势。因而高校在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布局中应当从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角度出发,兼顾不同区域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建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基地,避免校外实训基地区位分布过于集中的情况。
3.3运行机制的选择
专业实习是一个系统化过程,有效的运行机制是校外实训基地得以正常运转、实现共赢的保障。学生到岗实习并不意味着学校完成了教学任务,它代表着新的管理阶段的开始。为避免实习过程中矛盾的产生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运行保障机制尤为重要。应增加实习医院之间的联系[2],成立由校方和医院方共同组成的实训管理机构或产学合作项目教学负责机构,对基地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安排、师资培养、基地考核全面负责。同时,选派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的校方和医院方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岗位工作情况、毕业论文等进行指导,提高实习质量。加强实习过程性控制与评估,建立学校、行业、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实习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动态的对医院方的考评机制,提高医院对实习工作的重视和管理,促进双方合作关系稳定与和谐地发展。
4、实践成果
4.1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
通过上述方法与基地建设选择策略,我们的实习基地逐年扩充,由原来的12所,增加到20所,取缔3所,并且相对稳定,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4.2建立完善了实习管理制度
成立临床护理教学指导小组,制定临床护理教学程序、护理教学质量控制办法等对全院的临床护理带教给予检查、指导与评价。并举办临床带教老师培训班,以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技能。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自学讨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自学;应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学等形式,以更好的掌握知识[3]。
4.3提高了就业率
该研究成果于2006年开始应用于北华大学护理学院护理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学生的综合操作成绩明显提高,对临床实习的态度积极,实习单位评价反馈,学生具有很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好,进入临床角色快。学生的就业率由原86%上升至99%。
总之,通过研究,建立能集临床实践带教教学与临床相关理论知识教学相结合、与提供生活服务相结合、与就业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三结合一稳定"型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基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商临萍.临床护理教学研究新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3):38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