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13:0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研究生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研究生论文

篇1

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要体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应当具备的能力及特点。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大类。早期只有科学学位护理学研究生,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国家硕士研究生培养总目标结合护理专业要求而制订,如复旦大学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经过3年理论知识学习、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教学实践,掌握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护理教育和较高的护理研究能力等。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置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并提出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本学科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2]。可见,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重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毕业后从事护理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是高层次的临床护理技术人员和护理管理人员,培养的是临床专家。

2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况

2.1课程结构与内容

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历史相对比较短,目前各院校没有统一的课程结构模式和课程内容,多数是沿用临床医学专业模式[3]。目前,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主要是学科式的课程体系,多数院校由三大模块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如哈尔滨医科大学科学学位课程设置的公共必修课有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社会主义、学术交流与科研写作等;专业课则根据研究生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有护理教育学、卫生政策学、护理研究方法论等。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启动晚,其课程结构和科学学位类似,如南方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中,除公共必修课外,还有专业基础课,如护理理论、高级健康评估、病理生理学等;还有专业及选修课,包括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老年护理与实践、高级护理实践等。可见,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课程模块类似,并且公共必修课多为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英语等,但是专业课和选修课侧重点不同,科学学位课程内容侧重理论研究,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侧重临床实践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技能的培养,尤其注重临床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2.2课程实施

国内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课多数是与医学其他专业一起上课,采取大班集中授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穿插课堂提问和讨论环节。第二军医大学则比较提倡研究型学习,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主张开放性教学,实行教授负责制,授课形式多采用小班上课,教学方法多采用PBL、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4]。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侧重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李亚洁[6]指出,研究生临床教学可采用自主学习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项目作业法、专题讲座法、录像教学、计算机模拟教学等。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教学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如角色扮演、病例汇报、读书报告、分组讨论等。可见,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实施形式比较灵活,学生自主性比较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指导作用的特点,即以“导”、“研”为主的教与学。

2.3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保证护理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尚未建立专门的研究生课程评价机构和评价体系,其质量评估主要是由教育部或卫生部统一负责,与医学教育评估一并进行,且与医学教育评估执行同一评估标准和方法。

3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3.1课程设置不能体现培养目标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要体现培养目标中要求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及特点。秦永杰等[7]经调查访谈指出: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并且国内虽然规定了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培养目标,但只是笼统地要求具备护理教育、管理、科研和临床护理方面的能力,没有进一步量化和标准化,整体还是缺乏统一性、专业性[8]。为此,国内许多学者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进行了研究。2012年张文文等[9]应用Delphi法对33名专家进行调查,得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主要培养临床高级实践者,应具备人际沟通能力、临床综合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我管理学习能力等,这与2011年王泽玮[10]、孙宏玉[11]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美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比较明确具体,主要是培养临床专业型人才。据美国护理大学联盟最新公布的《TheEssentialsofMaster’sEducationinNursing》中指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除了要具备所有医务人员应有的五大核心能力外,还要具备九大知识和技能:具备从自然学科到人文学科的实践背景、组织领导能力、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促进学术成果应用于实践、掌握信息学与卫生保健技术、参与健康政策的制订并倡导其实施、能够进行跨学科合作、能进行临床预防以促进人群健康和具备硕士研究生水平的护理实践[12]。借鉴美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可尝试构建以角色为基础,以核心能力为主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品德、知识和素质3个结构上分别制订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维度,还要重视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并明确指出要具备的各项能力。

3.2课程资源匮乏

研究生教育具有高层次性、专业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本质特征[13],汪健等[14]指出:国内部分院校护理学研究生课程种类比较少,学生选择的余地小,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本科阶段差别不明显,有的课程内容几乎和本科阶段的内容相差无几,课程内容相对落后,缺乏反映学科最新进展的知识和信息。国内学者李芳芳等[15]对上海3所院校在校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专业课程资源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专业课程数量和课程满意度均较低。

3.3课程设置不能体现专业特色

研究生专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16],而课程内容是依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设置的。但是国内多数护理院校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是相似或近乎相同的[5]。李春玉[17]指出:研究生专业必修课设置对于护理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没有侧重,课程设置没有支持各研究方向,也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群。李芳芳等[15]调查指出: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均提出了要设置与自身研究方向相符的专业课程的需求。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专业学位的增设,要求细化专业方向,构建匹配的课程体系。因此,专业方向的设置势必要逐步规范完善,课程设置内容不仅要凸显护理专业特色,还要体现专业方向的不同。

3.4课程设置不能反映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培养模式的不同

课程设置应该围绕教育的哲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角色胜任力为根本进行设置[18],反映护理学专业的特色和标准及社会的需要和期望[19]。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培养模式各有特点,但是他们的培养都是以达到某种专科能力为目标[20]。胡翠环等[5]指出:国内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缺乏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目前各高校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却有一个共性:不管是科学学位还是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相同。对此,国内专家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2012年,谭静等[21]分析了国内外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发展现状,提出以核心能力与知识要求为指引,以临床实践为导向,按模块化构建课程体系。其中,专业课程模块开设专科疾病与护理学课程,根据专科特点安排培训内容,突出专科护理技术和专科症状管理。

4结语

篇2

随着时间生物学的兴起,时间诊断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治疗学等学科也应运而生,掌握人体在不同周期内对各种疾病的影响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则能更好地观察疾病,提高护理质量,这是当代科学和临床医疗工作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我院将生物钟时间护理应用于临床10多年来,收到良好效果,下面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1什么是生物钟

自然界有四季昼夜变动节律,自然界的生物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就产生了与自然界变动节律同步的运动规律,生物体内主持自身运动节律的机制,就叫生物钟。生物的自身运动节律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有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等不同,各种生物从简单的单细胞到复杂的多细胞,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都表现有各种各样周期性的变化。生物自身运动节律是生物复杂存在的一种重要现象。例如:海边的浅滩上,生活着一种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藻类—黄棕色硅藻。涨潮时在潮水淹没沙滩前,硅藻便钻入沙滩下层,而避免被潮水冲走;大潮退去时,它又移动到沙滩表面,在阳光照耀下进行光和作用。有人做过实验,把黄棕色硅藻迁移到没有昼夜交替和潮汐更迭的环境中,硅藻仍然和生活在沙滩上一样,周期性地上升或下潜,其时间准确,简直可以代替潮汐时间表。硅藻只有保持自身的运动节律与潮汐涨落同步,才能维持其生存,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无类似的生物节律呢?

2人体生物钟现象

近代研究发现,人体的生理活动随自然界的变化呈现出多种节律性,仅人体的昼夜节律就有数十种之多。例如人体的体温具有同太阳紧密相关的节律性变化,一日之中最高值为下午2~8时,最低值为清晨2~6时,其变动范围不超过0.5~1℃,这种昼夜节律的波动和人体活动、代谢、血液循环、呼吸的相应性变化有密切关系。如长期值夜班的工作人员,周期性波动常出现夜间体温较日间高,因而通常认为体温的节律是由人体的生理节律—“生物钟”来控制的。血压和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血糖含量、脉搏的快慢、激素的分泌、各种酶的活性、基础代谢率、睡眠觉醒周期、排尿量及尿中的特殊成份,以及人体对疾病的耐受性、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在昼夜间都有规律性的波动,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生物钟看起来是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就某种意义来说是生物体内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结果,人体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是分子生物学中具有广泛调节功能的化合物,两者之间保持一定比例,调节着各种代谢,实验证明,CAMP和CGMP均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尿中CAMP高峰在3~5pm,CGMP高峰则在8pm~2am[1],1974年美国学者Goldbery提出CAMP与CGMP可能有负反馈性控制,一般讲CAMP水平的升高对细胞的某些功能起加强或促进作用,而CGMP水平提高则产生减弱或抑制作用。人体心脏的搏动、细胞的分裂、基因的突变、转录,以及免疫功能等均与之有密切关系。

目前,有专家认为人体内的某些“生物钟”与下丘脑有关。如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下丘脑中的一小串神经细胞是提示睡眠和觉醒的时钟。了解“生物钟”与人体的关系在疾病的观察治疗和护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3“生物钟”与疾病治疗及时间护理关系

3.1生物钟与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有学者将致癌化学物质埋在动物的耳部,以诱发癌症,最初出现的症状是耳部皮肤有丝分裂节律丧失,这比耳部肿瘤出现的要早,可见生物节律的改变就意味着疾病的开始。还有些疾病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例如:有一位因患震颤麻痹症而卧床不起的38岁的妇女,既不能行走也不能独立活动,但每日9pm左右她的一切疾病会暂时消失,行动自如,完全像个健康人一样[2]。如月经周期性精神病患者在月经前出现各种躁狂症状,月经过后多数即可消失。对这类患者,准确地掌握其月经周期,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又如李某为哮喘型支气管炎患者,入院当日1:00时患者出现咳嗽、喘鸣、胸部紧迫坐起,伴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即给予静脉推注氨茶碱后缓解,经询问患者在0:00~4:00时发作,据此除遵照医嘱于发病前2h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外,还提前1~2h进行雾化吸入,采用半卧位等措施,使该患者夜间病情发作时得到控制,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白天低于夜间,尤以下半夜发病率更高,从日生物钟角度分析,调节人体内脏活动的植物神经,具有一日内生理节奏。白天交感神经占优势,夜间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午夜前后是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与抑制,交替演变时期,在病理情况下,植物神经调节紊乱,机体承受不了时间节律的变化,难以应激而使哮喘发生或加重。从内分泌的变化来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浓度在24h内呈节律性变化,血中17-羟皮质类固醇最低值在午夜到凌晨3:00时机体应激能力及防卫能力减弱,因此使病情加重。

3.2生物钟与药物作用的关系。药物的作用常出现昼夜节律变化,随之而出现的就是切实有效地实施时间护理,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过程中,任何一种因素的昼夜规律都影响药物的效应。如心脏病患者在凌晨3:00~4:00时对洋地黄的敏感性比白天高,以凌晨4:00时最高,比其它时间要高40倍,所以这个时间给予强心甙类药物就势必要考虑到药物的剂量和毒副作用,但是人体卧位时间较长的肺组织,位于心脏水平以下,使肺充血量增多,对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此时心肺负担加重,因而易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而下午4:00时口服洋地黄后,此时血药浓度正处于第二高峰时间,所以可使心力衰竭得到较好的纠正。如果夜间仍给白天同样剂量的药物,就可能引起洋地黄中毒;通过实验发现消炎痛的抗炎作用以早上8:00时给药最佳,晚上8:00时给药作用最弱,当然消炎痛作用强度,依赖于剂量的大小,但同样的剂量在早上8:00时比晚上8:00时给药,所产生的作用相差很大,而且消炎痛的副作用使患者更易耐受,不宜将每日总量平均分配服用,可考虑早晚分服,夜间酌增剂量疗效更好;肾上腺素皮质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清晨6:00峰值最高,而午夜最低,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可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因此把皮质激素的给药时间与人体生理节律同步化,即每日清晨将全日量一次给予或两日总量于隔日清晨一次给予,就可减轻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取得最佳疗效。由此可见对于某些疾病使用某些药物时,一律按每日三次或4次的方法服药是不科学的,应该按照人体的昼夜节律给药,实施相应的时间护理,更为合理。

3.3生物钟与时间护理的关系:在护理工作中我们结合某些疾病昼夜节律变化进行治疗和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晚期肿瘤、三叉神经痛、牙髓炎、急性根周炎、颌面部手术后疼痛表现大多发生在深夜,如我院住院患者段丽,性别女,年龄63岁,左舌癌术后复发再次住院化疗,患者呈恶病质面容,体质虚弱,夜间定时疼痛难以入眠,并同时影响同病室的病人休息,针对这种状况,我们采取了定时定量给予注射镇痛镇静剂,并辅以心理安抚工作,增强了止痛效果,我们护理人员根据以上种种特殊症状,一方面加强巡视、观察,定时给予对症处理。另一方面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培训与管理,按照人体的生物钟自身运动规律,进行一系列的护理管理措施,及时有效地缓解和减轻了患者的病痛。

4讨论

时间护理是随着时间医学的研究进展,逐步形成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涉及时间药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生理学,时间病理学等诸多新兴学科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实施时间护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充分认识人体节律的规律性变化,是实施时间护理的重要前提,人体节律的规律性波动多种多样,且个体差异也很大,需要护理人员因时因人制宜,在临床实践中,利用这一规律进行特殊观察,实施有效护理。

4.2掌握常用药物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时间节律性,是提高临床用药效果的基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或了解一些常用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及时间节律性,才能与临床医生密切配合,选择其最佳用药时间,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4.3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是实施时间护理的重要一环,人的情绪是影响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因素,各种消极的心理因素将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患者心理疏导,稳定情绪,以提高护理工作时效性。

4.4由于昼夜规律的影响,医护人员在夜间护理危重病人时,因患者生理上各种机能一般低下,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反应迟钝,故巡视时容易疏忽而发生意外,因此夜班人员更需要认真仔细,提高警惕,防止发生任何差错事故。同时安排病人作息时间,要考虑生理节奏,因为安排不好会导致患者生理心理失调,这对病人的舒适和疾病的康复都是不利的,因此在护理程序中安排病人的活动、休息、睡眠、饮食、给药及一切护理措施,应尽可能符合病人的生理节律,以增进舒适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 师生互动 大学英语课堂

一、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关于课堂互动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从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从知识获得的哲学高度来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属性,关注互动发生的社会因素,强调语言学习首先发生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国外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二语课堂中师生互动能力的研究课题较广,大致概括为:1.学习者和教师在互动过程中的表现;2.协商及反馈在交互活动中的促进作用;3)支架式帮助对学生交互能力培养的影响与作用等。受国外课堂互动话语分析的影响,我国于20世纪末期开始引入社会文化理论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课堂互动能力的培养。一些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运用社会文化话语分析法关注互动话语的知识共建功能及互动话语语言本身来探索提高师生课堂互动能力的模式,这也成为课堂互动研究的主要力量。我国目前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课堂互动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二语教学课堂互动策略研究;2.二语教学课堂互动模式研究;3.二语教学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二、社会文化理论的内涵及其启示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是Vygotsky 基于儿童认知发展逐步建立的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社会性学习的结果,是文化与社会关系发展内化的结果。内化是社会调节的过程,由人际间活动和个体内部共同活动共同构建。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功能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核心作用。该理论被引入到第二语言习得后,SAL研究领域对社会文化理论的兴趣日益增强,研究者们对语言习得与社会因素的关系更加关注,纷纷把社会文化理论引入SAL研究领域之中。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学习者通过他人调节,借助支架式帮助,完成学习任务,潜在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发展水平。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用语言与他人互相作用,进行文化与思想的交流。因此,外语教学要充分考虑外语课堂教学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课堂话语的支架式功能。因此,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发挥其中介者的调节作用,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内化。

三、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策略探究

1.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最好的动机。英语课堂教学要提高互动活动水平,增强互动的趣味性。吸引所有学生包括英语水平暂时落后的学生都乐于参加到英语课堂教学中,避免将课堂互动变成教师和英语优秀学生的秀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求学欲。

2.转变教师的传统角色。在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大多被动的接受,教师主导一切,学生机械地听从。在互动课堂上,教师要首先转变其在课堂上的角色和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用爱心耐心真正地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从而有利于课堂上的互动教学。

3.建立积极的互动教学过程。

a.话题活动与引导性提问。在互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给学生一个话题,让他们充分互动讨论。然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与学生互动。针对课堂提问,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提问问题难易度。提出的问题要注意给予学生时间思考,对于难一点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慢慢引导,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面子。

b.分组活动。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学生人数不少,因此,分组讨论活动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及平等参与的机会。分组的标准可以依不同的活动来定。例如,可以按照座位来分,也可以按照性别来分,也可以按照学习能力来分。每个小组成员在各自小组里与组员共同交流、共同学习、互相帮助,从而达到互动学习的目的。

4.课后反馈。反馈可分为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在英语互动课堂中,教师应有效地向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了解错误,促进下一阶段的学习。学习者的同学即同伴也应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为同学提供相应的反馈,帮助同学共同进步。但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教师反馈还是同伴反馈,均应考虑学生的性格及提供反馈时的场合,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4

稿件要求

1收稿

接收国内外论文,欢迎先进性(创新)、科学性(设计合理、数据可靠和统计方法正确)、实用性(对科研、临床等有指导意义)及可读性强的文章。内容包括基础和临床科研、医疗、护理、卫生防疫等方面的研究论著、最新成果和技术方法、临床药学、述评与综述等学术性论文。

论文应表达准确,重点突出,文字简练。研究论著、文献综述、述评6000字左右,临床研究、短篇论著3000字左右。简化汉字按1986-10-10国务院批准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书写。具体写作要求见投稿网站《投稿须知》。

2投稿要求

所有文稿均采用我刊网上注册投稿,由相应单位作政治和保密审查。作者需将《单位推荐信》及《版权转让协议》寄至本刊编辑部,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等情况,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交流过的文稿可以再投稿,但必须注明。《版权转让协议》、《单位推荐信》可以在投稿网站下载。

文稿内容要求:(1)论文内容真实,文责自负,数据准确,无泄密;(2)参考文献确系亲自阅读,核对无误;(3)同意《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编辑部作文字性修改;(4)临床研究必须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对任何涉及人体的研究均应注明得到受试者知情同意;(5)投稿将意味着作者将出版及上网权转交给《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编辑部,保证无一稿两投;(6)每位作者均需在信末签名负责;(7)研究论著自请统计学专业工作者(文中有统计学处理时)及英语专业工作者审核后投稿以缩短发表周期;(8)一旦发现一稿两投(指主要内容相同),将予以退稿并追究其有关责任,同时2年内禁止在本刊。研究生论文,必须经导师修改,并在《版权转让协议》上签名认可。文稿被接受且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编辑部审修意见修改定稿后,请作者按要求经网络上传。

3稿件处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文字性删改。不采用的稿件于3个月内通知作者,请自留底稿。稿件退修则表明已被我刊初步接受,请勿另投他刊。基金资助项目论文、优秀研究原著、研究综述经主编或审稿专家推荐,可提前发表。论文刊出后,赠送当期杂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投稿邮箱】:

篇5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 培养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国家要创新,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生命科学是21纪发展迅猛的学科之一,医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

与国家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相比,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医学研究生尤其突出[2]。大部分研究生还是习惯于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倾向于将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简单地重复或移植到自己的论文中,很少或根本没有自己对论文课题独到的见解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这可能与现今的培养模式僵化、创新教育意识薄弱、创新氛围欠佳等有关。如何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尤其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值得思考的。下面就相关问题并结合本学科情况进行初步探讨。

一、强化创新意识,理解创新内容

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对研究生整体培养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贯穿创新理念、创新意识。创新就是要在学习、运用前人总结的理论、方法中,摒弃旧观念、旧形式、旧手段,创造新理论、新形式、新方法,出现新成果。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即利用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及新成果的能力。创新思维是研究生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产生创新的原动力,又称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最高形式,其本质特征是新颖性和开拓性。创新品格是非智力的个性因素,主要包括严谨、自信心、激情、好奇心、乐观、容忍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等意志品质[3]。

现代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及特点,不断向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笔者所在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是界于临床医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特殊性就需要该学科研究生具有独立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研素质。这些学生毕业后可以去医院、研究所、高校等机构从事临床或基础研究工作。目前,大多数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往往只能满足于日常性工作,很少能够进行开创性研究性工作。而社会对于这些毕业生又寄于很高期望,希望能够满足开发新实验、研究新课题等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校传授专业知识、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生教育不能只满足于本方向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对研究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推进,近年来我校医学研究生招收规模不断增加,目前每年大约招收200名以上的医学类硕士生、10多名医学类博士生。分析我校医学类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的情况,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生源较杂,基础不一:虽然规定具有医学本科学历的毕业生才有参加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资格,但现在许多大中专毕业生经函授或自学考试等方式取得本科学历后亦考取了研究生。且入学前的专业多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药学、护理等等,造成我校医学类研究生基础不一,入学后在学习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便显现出来,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操作技能相对薄弱;有的学生对医学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相关技能匮乏。(2)创造力不强:医学研究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模仿性很强,然而在创造性思维方面却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这一方面要归咎于研究生教育之前的传统基础教育的死板、灌输式、应试模式的惯性影响。另一方面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科专业狭窄,各学科各专业之间往往壁垒森严,学科之间的交流、渗透很少。(3)实验课程开设较少:医学类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包括许多实验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非常重要。要进行实验就需要相关试剂及耗材,目前学校这方面的经费投入相当紧张,满足不了课程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改革医学类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今后的科研工作中能够根据自己的课题灵活的运用所学技术并具有创新精神。

二、加强学科建设,提供创新平台

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是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一流的学科建设,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人才。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战略措施。建设好重点学科,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对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都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注意学科水平发展的均衡、学科结构布局的合理。没有高水平的重点学科,学科难以创名牌;没有好的学科群体作后盾,重点学科的水平也难以提高。通过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带动起相应学科的发展,通过对学科的综合、交叉和延伸,在保持和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新增一批新的学科生长点,带动学科建设的更新和升级,从而带动学科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4]。

我校“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现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该学科经过4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学科建设的特色,其中以疾病的免疫学诊断及临床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骨髓干细胞及造血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研究和临床化学和生化检验技术的研究为主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然而,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本学科必须进一步拓宽发展,才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平台。随着基因克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趋向成熟和基因测序工作逐步完善,后基因时代逐步到来,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应用,生物信息学为检验医学提供了高通量、高效力的技术平台。20 世纪末数理科学在生物学领域广泛渗透,在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蓬勃发展形势下,分子诊断学技术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工作正逐步从实验基础研究进入临床实践,给检验医学带来了崭新的领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应当抓住国家整体发展、全面提升的机遇,加快学科建设,并结合研究生培养工作,所有的硬件措施应当尽量考虑到研究生科学研究的需要,为开展创新性实验提供平台。在研究方向上要选定位于国际前沿并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长期不懈的研究,使本学科保持国内领先地位,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三、重视队伍建设,发挥导师作用

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要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导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水平的导师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 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他们一般都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有创造性工作的经验。他们治学严谨,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鼓励研究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好的导师能够教书育人,把自己的好思想、好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潜移默化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的导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作用。“导师”本身而言,应该是一个高水平的学者,在本专业的学术研究上做出过贡献,这是担任导师的基本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 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另外,导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为以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打好基础,而且还要在学生学习、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启发。导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讲座、学术报告与交流、专题讨论等,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参与竞争的意识和团队精神。使研究生及时把握学科前沿及发展动态,利于他们进行创造性研究。特别是对博士生来说,在其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导师应不断地引导方向、诱发灵感、启迪思路、促进升华、点石成金。

导师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民主”, 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学生要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积极参与讨论,不盲从任何学说、结论,勇于革新,自由思考,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和批评争论的习惯。允许多元思维并存,宽容探索中的错误,培养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这种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浸润着一种创新个性,对学生起感染、暗示、熏陶的作用,可以极大的培育其创新精神,锻炼其创新能力[5]。

本学科师资力量较雄厚,学术梯队结构合理,科研成绩显著,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但是,不能满足现状,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今后要进一步严格导师的遴选标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公平竞争的原则,严格选拔博士生指导教师。 废除导师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注意加强导师梯队建设,优化指导教师的年龄结构,积极支持和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年青教授承担博导工作,具有硕士学位、符合条件的年轻副教授上岗承担硕导工作,形成合理的导师队伍。

四、改革培养方式,产学研相结合

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在学校培养,学制上硕士生一般为2~3年,博士生为4~5年,起初的1~2年要完成必要的学分学习,主要通过课堂学习来完成,后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向外扩展和延伸,研究生也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可以考虑改革由学校培养研究生的局面,加强与国内外先进科研机构合作的培养方式。学校既可以广泛接纳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来校授课,又可以与相关单位优势互补地联合培养。事实上,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强化产学研合作以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路子。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政府均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大学、研究机构与产业界进行合作,以推动本国科技、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就是说,产学研结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策略。一方面,产学研结合是科技创新强调社会化协作的要求。另一方面,产学研结合也是科学技术自身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需要。高校要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就必须重视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探索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地方经济提供服务的新模式,探索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机制,探索如何走上“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我校“临床检验诊断学” 学科与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及南京昂迪罗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师范基地,并获得江苏省教育部门的立项支持。我们应当很好地利用这个基地,大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在理论教学上,应改变教师单方面满堂灌讲授的教学方式,可以以学生的讨论和独立研究为主,教师只用较少的时间讲授基础性、方法性知识,而用较多的时间精力精心组织各种学术活动,以此发动学生的大脑,让他们自己思考,独立探索,找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在自主的基础上生长出的创新能力。导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从第二课堂了解各门学科的背景和前沿,引导学生走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道路。导师可以指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等,使研究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全面提高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是扮演一种引路人的角色,为学生提供线索,促进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探索真理。也可改变单一导师个体培养研究生的方式,采取导师个体和导师群体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在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使研究生能博采众长,在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当然,学生应当适应时代的变化,适应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参与科研,参与学术讨论,配合教师,积极思考问题,并在激烈的讨论中锻炼创新思维[6]。

五、营造创新氛围,设立激励机制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聆听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学术报告,不仅能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拓宽研究生知识面,为研究生营造创新氛围。提倡和鼓励研究生提问,形成一种交互式的开放环境,是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萌发和完善创新思想的重要途径。学术活动可在研究生中营造奋发向上的氛围,这是单纯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所不能替代的。除了学校提供大的环境与导师的正确引导外,更重要的因素就是研究生自身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敢于冒险的精神,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创新充满自信和激情,主动自觉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渐提高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参加交叉学科的学术沙龙,可使不同思想、观点产生碰撞,由此产生一些新的创造性思维,从深层次培养上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同时,学术交流是激发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7]。21世纪是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广泛。具有创造力的超越型人才最容易在交叉、边缘学科的研究中产生。拓宽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避免专业面过细、过窄的弊端,力图从本质上把握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文理渗透,基础与专业的结合,体现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内在结构性,是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面临的新挑战和重大责任。举办一次学科前沿、预见学科发展方向的讲座,很可能点燃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并可能在某个领域产生创造性的方法和工作方式。特别是人类已进入了21 世纪的信息时代,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谁能广泛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谁就能有所突破, 有所创新。因此,广泛地获取信息随时掌握科技前沿的动态,善于团结合作,是创新人才的重要品质,也是激发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8]。

要设立一些激励创新的机制以鼓励、促进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将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研究生的综合考核之中,形成一种激励创新、崇尚创新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在本学科研究生中,我们每年开展研究生论文的评优获奖活动,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有较大的促动。今后还应加大力度,采取各种形式激励学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创新热情。

综上所述,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创新意识,树立创新观念,掌握创新规律,学会创新方法和创新思维,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改变培养模式,产学研相结合,发挥导师作用,建立激励机制,是培养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措施。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JGY2007109)

[参考文献]

[1]李小刚,杨兆中,陈玉祥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成都大学学报[J].2008,22(2):35-37

[2]王寒峰,郑玉建.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医学教育探索[J].2009,8(1):100-103

[3]高立,杨本付.浅谈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科技咨询导报[J].2007,6:173-174

[4]高蕾,陈幸华,孔佩艳,张曦.如何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西部医学[J].2010,22(1):189-190

[5]莫武兴,潘献奎.师生角色的转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经济与社会发展[J].2006,4(2):200-203

[6]庞强强.关于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析.出国与就业[J].2011,1:80-81

[7]段蓉芳,童建.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研究生教育[J].2007,6(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