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18:1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质护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优质护理论文

篇1

1.1合理选择体检套餐前台护士负责为个人体检者选定体检套餐,以往是根据年龄、性别、既往史等一般情况为体检人员制定体检项目,自实施极致化护理服务以来,进一步考虑体检人员的健康情况、家族史、个性需求、财政收入情况等因素制定符合其本身需求的体检项目,突出体现个性化。除了体现个性化还要具备合理化,对于连续多年在我院体检的体检人员,护士会根据电子健康档案,去除不必要的重复性检查,选择针对性强的体检项目,即为体检人员制定性价比高的体检套餐。

1.2科学制作体检单体检前团检单位将员工的姓名、年龄、性别、婚否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我院体检中心的邮箱。不但保证了体检人员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便利我们落实工作中的查对制度;体检导引单的制作需由两名以上护士查对,方能发放到体检人员手中。

1.3积极做好体检前宣教团检前3d,派专业素质过硬的护士去查体单位做体检前宣教工作,内容包括我院地理位置、体检项目及意义、体检前生活及饮食上的注意事项等等,以确保查体结果科学有效。每天下午培训导医护士,落实第2天体检的单位、人数、体检项目等内容,每人发放一张导医路线图,掌握体检流程及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如有VIP客户,指定专门的VIP护士提供“一对一”陪检服务。

2体检中的关键环节

2.1合理设置温馨指示牌为了加深体检人员对各科室的分布、体检流程和注意事项的了解,我们在体检大厅醒目位置和拐角处设置指示牌,以LED屏幕的形式滚动播放,体检人员也可以在导医护士的指导下通过触摸显示屏了解到这些信息。

2.2科学处理“瓶颈”环节对于采血、彩超等空腹项目的体检高峰时段强化管理增设导医护士,及时引导并合理分流,完成空腹项目及时提供免费早餐,以免发生低血糖、晕厥等现象。遇行动不便的体检者,或是无人陪伴的老人,主动提供轮椅服务并指派一名护士全程陪同并优先安排检查。

2.3认真做好体检中宣教导医护士或VIP护士在导诊的过程中,适时进行健康知识和相关体检项目的宣教,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体检者较检项目的宣教,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体检者较愉悦接受宣教的内容,能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检查。使用规范语言,向客户传递准确的信息,在体检过程中多次对体检人员宣教,对有特殊要求的检查提前向体检人员说明,避免因沟通不利而影响检查的准确性[4]。

3体检后的延伸服务

3.1建立体检人员健康档案利用体检软件为体检人员建立完善的电子健康档案,包括个人信息、历年体检结果,便于体检人员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也便于次年体检时在体检项目的选择上能更加的个性化和合理化。团检单位,除了个人体检档案,还附加一份团体健康综合报告,以便单位全面掌握员工健康状况。

3.2设立乙肝疫苗注射联系卡需要注射乙肝疫苗的体检人员,注射完第1针后,发放乙肝疫苗注射卡并登记联系方式,下次注射护士会提前3d通知本人。卡片背面印有注射疫苗后的正常反应及相关注意事项。

3.3严格体检报告管理制度报告打印室选派责任心强的2名护士负责,按照规定3~5个工作日将体检报告打印出来,确保准确、无误并分类加锁放置。团检报告单个装订由单位统一领取;个检报告凭有效证件领取;不接受电话咨询结果,保护个人隐私。对于需要邮寄报告的单位或个人,护士建立邮寄登记本并选择有信誉的快递公司,尽快将体检报告寄出。

4结果

我院体检中心在实际护理服务工作上提出“极致化护理服务”理念以来,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体检人员满意度于2010—2012年均呈现出逐年提升的趋势。

5小结

篇2

1.1一般资料

Ⅰ期(T1N1M0,T2bN0M0)40例,Ⅱ期(T1N2M0,T2a/bN1M0,T3N0M0)10例,Ⅲ期(T2a/b-T3N2M0,T3N1M0,T4N0M0)8例,Ⅳ期(T4N1-3M0,T1-3N3M0)4例;观察组病例选择:2011年1—7月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41~78岁,术后置胃管者(非全胃切除)31例,置管时间4~7d,术后置鼻肠管者(全胃切除)29例,置管时间8~13d,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7~9d。所选的研究对象中:Ⅰ期(T1N1M0,T2bN0M0)40例,Ⅱ期(T1N2M0,T2a/bN1M0,T3N0M0)8例,Ⅲ期(T2a/b-T3N2M0,T3N1M0,T4N0M0)10例,Ⅳ期(T4N1-3M0,T1-3N3M0)2例。两组患者均经过常规的术前检查,排除心脑肾及血液系统方面的手术禁忌,均接受胃癌根治术,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胃癌分期方面均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即全科护士均进行优质护理和专科疾病知识培训,每位责任护士负责6~8位患者,实行APN弹性排班,由责任护士对新入院的胃癌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再由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根据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和患者的疾病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护理计划,分管护士严格按照护理计划逐步完成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我们根据本学科专业的需要,将本专业的优质护理模式具体地分为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管道护理、饮食护理、早期活动护理、皮肤护理等六个方面,认真加以实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主动热情接待患者,介绍同室病友、住院环境及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表达内心的感受;详细解答其所提出的问题,满足患者需求,消除其焦虑不安的情绪;向患者讲解疾病、手术、预后等相关知识;同时邀请恢复较好的同种手术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经验及康复情况,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说明术前准备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术后保持卧位舒适,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正确使用镇痛泵,随时告之疾病的转归情况,以减轻焦虑感。

1.2.2呼吸道护理,术前告知患者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性,嘱其注意口腔卫生,戒烟酒,教会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术后每2h协助更换、叩背,雾化吸入每天2次,指导正确咳嗽排痰,做好口腔护理,并观察患者呼吸的型态、频率及SPO2等动态变化和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1.2.3管道护理,讲解放置引流管的目的和意义;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尤其是胃管和营养管,我科采用长约90cm,宽约0.5cm的扁形弹力带,沿两侧耳廓上方饶头一周打结固定,并做好胃管和营养管长度的标记和管道标识,加强看护,防止患者因术后躁动和不适而自行拔管;在置管期间,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并抽取2mL的无菌石蜡油沿胃管管周注入Bid,以减轻咽喉部不适感;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2.4饮食护理,胃癌患者术后易出现营养不良,如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胃癌根治患者术前均常规放置胃管和复尔凯鼻肠管,手术中将鼻肠管置于吻合口远端20~25cm处。术后20h开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即管饲自制的匀浆膳食,如米汤、鱼、肉汤、牛奶、营养米粉、蛋白粉、果汁等,温度为38℃。术后第1天总量为500mL,每次80~100mL,每4h1次;术后第2天总量为1000mL,每次100~150mL,每2h1次;术后第3天总量为1500~2000mL,每次150~200mL,每1h1次。营养不足部分由静脉补充。术后1周指导患者进食半流质、软食等,鼓励患者少食多餐。

1.2.5早期活动,责任护士讲解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取半卧位,每2h翻身活动;术后1d,协助患者坐在床边;术后2d,鼓励其下床或在床旁移动;术后3d,扶持患者在室内行走5~10min;以后根据身体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1.2.6皮肤护理,术前充分做好患者的皮肤准备,更换清洁的衣被,及时擦拭汗液;术后建立翻身卡,协助患者翻身及按摩身体长期受压部位;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按时换药。

1.3观察指标

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坠积性肺炎、切口感染、压疮的发生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统计学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2010年1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向卫生系统提出了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的要求,并要求各地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作为基层医院,我们也积极响应号召,以实现文件提出的中心目标: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满意服务。我科(肿瘤外科)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具体落实为以下6方面:(1)心理护理;(2)呼吸道护理;(3)管道护理;(4)饮食护理;(5)早期活动;(6)皮肤护理。研究表明,护患比例与患者的安全和疾病的转归有着相关性,2011年1月我科进行APN弹性排班,由责任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分管患者、低年资护士担当辅助护士,每位责任护士负责6~8位患者,加强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呼吸道、管道、饮食、活动及皮肤等方面的护理,使其顺利渡过手术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保证了患者安全。两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无坠积性肺炎、压疮发生;对照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2.90%、观察组为1.67%,均通过禁食、胃肠减压及促进胃肠蠕动药物应用1周后痊愈;对照组切口感染为14.52%、观察组为3.67%,加强换药,切口很快愈合。

3结论

篇3

1.1疼痛评估频率、方法和目标

1.1.1疼痛评估频率入院2h内时给予疼痛的评估,(1)中度(≤5)以下疼痛患者2次/d,时间为14:00、6:00(与测体温同时),分别评估患者6:00~14:00、14:00~6:00期间的疼痛情况,记录在相应时间内。(2)中度(>5)以上疼痛患者3次/d,时间为14:00、22:00、6:00(与发热患者测体温同时),分别评估患者6:00~14:00、2:00~22:00、22:00~6:00期间的疼痛情况,记录在相应时间内《疼痛评估表》中。当患者镇痛不满意、主诉疼痛时,护士及时进行评估,报告医生,并记录入《疼痛评估表》中。对于评估疼痛评分≥4分的患者,护士将评估结果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处理措施。护士应在医生给予镇痛处理后每4小时对患者进行评估1次,直至疼痛评分3分。在治疗后及时进行追踪评估。评估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情况、文化背景等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的工具,通过患者的主诉主观评估和护理人员的客观评估对患者疼痛科学地做出评估。疼痛评估不仅应评估患者静息状态,还应综合评估深呼吸时、咳嗽时、下地行走时以及康复锻炼时的疼痛和对睡眠的影响程度等。

1.1.2疼痛临床常用评估方法

1.1.2.1文字描述评分法该法醒目、便于理解,对文化程度低或不识字的人难于应用。

1.1.2.2数字评分法准确简明,但不能用于没有数字概念的患儿。

1.1.2.3口头评分法易理解,表达清楚、准确具体,但易于受文化程度、方言等因素影响。

1.1.2.4视觉模拟评分法简便易行,但精确度稍差。

1.1.2.5Wong—Baker面部表情评估法直观真实,没有文化背景的要求,常用于小儿及表达困难者,但需要观察者仔细辨识。

1.1.2.6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表情、下肢、活动、哭泣可安慰性评分法。多用于4岁或4岁以下幼儿、有先天性认知缺陷或老年人以及无法用其他评测方法的患者。

1.2疼痛处理目标患者疼痛评分≤3分,24h任意程度疼痛频率3次,24h内需要镇痛药物3次,消除患者对手术恐惧及焦虑情绪,术后患者尽早进行无痛功能锻炼降低术后并发症。

1.3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费用和功能康复等方面设计表格进行评分,将评分总合进行比较,总分150分,分数为60分以下的为无效,分数在60~90分为有效。分数大于90分的为显效。(1)患者满意度:运用护理部使用的优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双盲评分统计,95%以下不得分,95%以上记1分;(2)住院时间:根据患者达到康复出院的要求出院天数来进行评分统计。住院时间7~10d的记1分,10d以上的不得分;(3)住院费用:根据患者出院的总费用进行评分统计,出院总费用在3.5万元内的记1分。超过3.5万元的不得分;(4)功能康复:根据患者术后康复功能的情况进行评分统计。术后第1天下床进行功能锻炼后无疼痛及伤肢不肿胀者,术后第3天在助步器协助下进行行走功能锻炼走30m后无疼痛,伤肢不肿胀者记1分。术后第1天,由于疼痛的原因,患者推迟了下床时间或肢体达不到功能锻炼的要求,从而发生肢体肿胀,以及由于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后,肢体疼痛,无法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致伤肢肢体肿胀发生其他并发症的不得分。(5)疼痛情况按疼痛估量表评估,手术第1~3天疼痛分值在1~3分记1分,4分以上不得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出院总费用、功能康复、疼痛评估等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开展无痛病房的疼痛护理的效果和意义无痛病房就是通过对疼痛管理,科学评估,合理运用多种镇痛方式。目的是为患者制订科学、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将手术疼痛降低到最低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无论是何种性质的疼痛都可能是损伤的一种信号,因此容易引起患者心理学应激和其他负性情绪,例如焦虑、恐惧、严重者则可能导致抑郁。此外,疼痛也可以改变患者的活动性、睡眠形态或导致失眠。无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患者有权享受无痛治疗、无痛护理,有权要求医生护士为他治疗护理时给予无痛技术。骨科作为优质护理病房示范病房,有义务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全程的整体护理,并且一直在工作中探索优质的专科护理发展方向。建立疼痛病房的理念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解除患者的疼痛”。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无痛的环境,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和康复期,不仅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质量的整体评价,使患者尽早开展康复训练,降低术后并发症。骨科95%的患者都存在疼痛,疼痛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患者能够较轻松地开展一些功能恢复锻炼,并积极地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1d即可进行下床不负重行走锻炼,由于疼痛的原因,患者推迟了下床的原因,导致增加便秘、坠积性肺炎、褥疮、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因素。推广疼痛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进行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在规定的时间达到锻炼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经济负担及医疗资源的使用,从而提高了科室床位使用率,减少夜班医生护士处理疼痛患者的工作量,且提高夜班护士的工作质量。更重要的是,无痛的管理理念,使医护工作者能主动地接近患者,关注患者,了解患者,这是更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因此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使专科护理得到发展,创建医院科室品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双赢的目的。真正达到优质护理的目标即三满意,患者、政府、医院满意。

篇4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7月在本院在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将所有入选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中67例为自然分娩,33例为剖宫产;年龄23.2~35.4岁,平均年龄(26.47±5.67)岁。对照组中71例为自然分娩,29例为剖宫产;年龄23.5~36.4岁,平均年龄(26.32±5.07)岁。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期以及分娩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包括产程配合要点、注意事项及产后哺乳、保健恢复等。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加强沟通和宣传,在护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产妇入院后,亲切对待,主动介绍自己和主管医生,避免直接呼喊其床号,应以朋友的方式称呼对方名字,或者以姐妹相称。向产妇以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宣传,介绍在待产以及分娩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母乳喂养的好处等,针对产妇个体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实施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反复讲解示范,与产妇良好互动沟通,产妇提出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反馈,达到良好沟通效果,增加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②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对于产妇来说医院是一个陌生的分娩场所,往往会导致产妇出现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要加强晨晚间的护理,保持病房的整洁干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的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以减少产妇的紧张情绪。同时增加专科护理,比如护理、分娩后护理以及会阴护理等,指导产妇做好个人卫生。③加强宣教工作,让产妇在分娩前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后的保健要领,做好适应新角色的心理准备,让其尽量摆脱产前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产后现场指导产妇正确的坐立和睡姿、按摩、新生儿喂养及适当抚触和新生儿护理等事物。④改变排班的制度,简化护理文书的书写,根据工作量、患者数量、护士上班意愿等进行有效的排班。护士每天提前0.5h上班,利用早晨查房了解产妇夜间状况,提出当天的护理重点,将产妇分到相应护理人员,进行动态连续护理,设计简练的产科模板,包含重要的护理信息,减少护理人员的书写时间,提高护理效率。⑤建立良好的便民措施,加强安全防范。由于产妇是特殊人群,具有特殊需求,为产妇提供微波炉和电磁炉等,方便家属为孕妇补充营养,在病房的走廊悬挂新生儿的抚触防范、沐浴方法等相关知识,便于产妇和家属学习。同时加强安全防护,巡房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防范意外情况发生。⑥建立激励机制,将日常护理工作作为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综合考核护理人员的工作数量、质量以及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等内容,然后进行绩效的最终考核,对于表现好的护理人员,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奖励机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1.3观察指标在产妇出院前,由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产妇进行调查,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专业技能、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和病区环境五项内容,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满意度,并请产妇及家属提出相应问题及建议。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为:非常满意75例,满意25例,满意度为100%,接收普通护理服务的对照组产妇统计结果为:非常满意30例,满意50例,不满意20例,满意度为8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5

胃肠道护理:指导患者多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针对便秘患者,可指导患者日常进行正确排便动作,模拟排便过程,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以避免尿潴留,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及高纤维食物。调查方法:护理期间向患者发放我科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表”,主要从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专业问答等方面进行评分(80~100分为满意,60~80分为较满意,0~59分为不满意)。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设检验标准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围术期情况: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腹部伤口愈合耗时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1。护理满意情况:观察组满意43例、较满意14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93.44%(57/61);对照组满意30例、较满意16例、不满意11例,护理满意度80.70%(46/5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180;P<0.05)。

三、讨论

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成为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临床治疗宫颈癌通常采用手术切除子宫的方法,随着宫颈癌根治手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手术操作及手术耗材方面已经较以往有了较大进展,并且临床以腹腔镜下进行手术的治疗方案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患者术前不良心理状态及对手术认知缺乏,术后饮食、排便及并发症等仍是困扰临床妇瘤外科护理人员的一大难题,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更要运用适宜措施对宫颈癌患者施行围术期护理服务,使患者能够以最佳的状态度过围手术期,这对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术后康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十分关键。

篇6

1.1心理护理:患者在咨询时做好心理护理。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要耐心的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相关问题,态度要和蔼、语言要轻柔,尽量消除患者焦急、紧张、恐慌等不适心理。

1.2环境护理:保持分诊台的清洁,考虑在适当位置摆放少量的鲜花。设置资料取阅处,方便患者和家属取阅。安放饮水机、座椅等,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诊等待环境。

1.3健康教育:要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针对门诊分诊的护理要求,关键是要培育患者的尊医意识,要根据医嘱安排日常生活和治疗,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总结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经验,促进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1.4评价指标: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就患者对护理满意状况进行调查。问卷包括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率为很满意和满意例数与总例数的百分比。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观察组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有148例、69例和3例,护理满意率为98.64%。对照组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114例、87例和19例,护理满意率为91.3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满意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门诊分诊护理对于有效引导患者就医、维持医院就医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门诊分诊又是最容易发生医患纠纷的环节。患者如果没有在分诊处获得满意的答复,将会助长患者的焦虑情绪,诱发医患纠纷。因此,强化门诊分诊的护理对于提升医院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我院鉴于门诊分诊的重要性,强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并针对门诊分诊的特点,从导医、心理、环境到健康教育等多个环节进行了优质护理。从最后的护理实施效果来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64%,对照组对门诊分诊的护理满意度为91.3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要高出对照组7个百分点,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从这一个结果来看,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中具有突出的价值,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对门诊分诊护理的满意度。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反映了当前护理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善护理质量、实现和谐医院的突出要求。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中,关键是要真正地将“患者为中心”贯彻到整个护理实践中,要从心底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切实感受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到感同身受。

篇7

1.1一般资料

对在我科室接受急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活动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13415例)为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重症患者;实验组(11268例)为2012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重症患者,两组对其治疗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实验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具体而下:(1)加强组织领导。对于急症科而言,医院领导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应该成立相关小组,并设置相应的负责人,不同的员工都有着明确的工作任务,并且定期开展相关活动,找出急症科感染的根源,切实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2)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急症科相关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理念,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高职工的责任感、紧迫感,在服务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患者的细微变化,多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消除恐惧、害怕等心理。活动过程中,急症科要分组包干,责任到人,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得到优质的护理。(3)加强护理管理,落实制度职责。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要切实加强护理措施,这是降低急症科感染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活动开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监督作用,保证职工能够根据相关规章、制度等进行护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医护人员基本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让他们能够从自身做起,熟练掌握卫生规范,并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4)增加人员配置,强化基础护理。重症科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循《住院患者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及《基础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加强患者日常护理,加强患者口腔、导尿管等护理,并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预防患者发生感染。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利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活动前急症科室共收纳13425例患者,患者中741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52%,感染的患者中382例为呼吸道感染,占2.85%;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急症共收纳11268例患者,患者中252例发生感染,占2.24%(P<0.05)。

3讨论

急症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该科室收治的患者病情变化较快,且疾病类型较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感染,和其他科室相比感染率更高。目前,临床上对于感染缺乏理想的控制方法,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因此,急症科室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降低患者感染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优质护理服务在急症科感染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本次研究中,活动前急症科室共收纳13425例患者,患者中741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52%,感染的患者中382例为呼吸道感染,占2.85%;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急症共收纳11268例患者,患者中252例发生感染,占2.24%(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重症科感染率比较高,开展优质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开展优质护理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具体如下:(1)急症科及医院相关领导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加强急症科基础设置配置,为急症科预防感染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2)更新服务理念。急症科接收的病人病情变化比较快,患者如果发生感染将会影响患者预后,要做患者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改重传统的服务理念,提高医护人员主动护理意识,加强相关疾病知识宣传,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指证,要及时发现患者感染的先兆,对于出现异常患者要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处理。(3)加强护理措施。急症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多的在病房中度过,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提高预防感染意识,尽可能减少探访的次数,切断患者感染传播途径。此外,医护人员还要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定期为患者洗澡等,避免患者发生压疮等并发症,防止患者发生感染。(4)加强无菌操作。多数急症科患者都需要进行吸痰、导尿等,医护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保证无菌操作,在置管之前、调整输液装置等操作过程中都必须要使用抗菌洗手液进行持续洗手,每次持续时间要控制在15s以上。并且患者治疗后要做好消毒等措施,每天晚上对患者室内进行消毒、杀菌一次,1次持续时间在30min。

4结语

篇8

1.1调查工具和评价方法

①自行设计问卷: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②焦虑自评量表(SAS)[5]:该量表主要评定老年手术病人有无焦虑症状及其频率,含20个条目的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1分:没有或很少时间;2分:小部分时间;3分:相当多时间;4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各条目得分累积之和×1.25)≥50则认为病人有焦虑情绪。③抑郁自评量表(SDS):该量表主要评定老年手术病人有无抑郁症状及其频率,含20个条目的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1分:没有或很少时间;2分:小部分时间;3分:相当多时间;4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各条目得分累积之和×1.25)≥53则认为病人有抑郁情绪。④病人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来调查病人满意程度,总分为100,<60分为不满意,60分~79分为基本满意,80分~100分为非常满意。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病人焦虑标准分为(41.13±3.58)分、抑郁标准分为(41.14±3.96)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实施做到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在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之前,一方面加强了科室护士对全程优质护理理念和精髓的理解,让护理人员领悟到的全程优质护理理念和精髓贯穿于日常护理过程中,对既往存在的护理缺陷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另外,一方面加强护理人员手术方面护理知识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病人所患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加强护理人员对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置能力的培训和演练,减少因病人无法得到同质化的护理服务而影响本研究的结果。

②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做到采用集体讲座和个人教育相结合、文字和多媒体及书面与口头教育相结合、理论讲座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手术病人进行集中宣教,让病人对手术室环境、手术,麻醉方法、术中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均有一定的了解,减少病人认识方面差异而导致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减少盲目的担心和恐惧,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③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很好地运用了共情技术、正性暗示语言的应用、微笑、触摸等护患沟通技巧,与病人建立更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篇9

(一)在护理过程中

一是应该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满意护理,并制定详细的临床护理路径,如健康教育、患者检查、术前准备、手术的全过程、术后护理、用药、饮食、出院等,并建立随访登记簿,以便出院后跟踪咨询。二是对患者注重人文关怀,创建舒适温馨病房,如使用带有护栏的病床,铺设防跌防滑垫等,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在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

一是应遵循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过猛的原则,应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活动为辅”,活动量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活动范围由局部到全身,同时以患者不感觉到过度疲劳和疼痛为宜。二是实施正确指导,及时检查,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直及褥疮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保健能力和主动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促使骨伤患者早日康复。

二、优质护理的前期工作———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一方面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就骨折引起的原因、机制及恢复过程,骨折的防治与康复知识,对患者作全面的骨折健康教育,使其在较长时间的治疗、康复期内,坚持合理的功能锻炼,实现重建、提高或恢复骨骼的基本生理功能。详细讲述骨折后,肢体胀痛的规律性、早期功能恢复的要点、功能锻炼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功能锻炼。另一方面医护人员还可以进行示范教育,向家属及患者进行示范性操作,通过示范自身关节的活动情况,使患者更为直观地获取功能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医护人员还可以使用书面教育的形式,向患者有针对性地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报刊杂志或告知康复网站等,必要时给予讲解。

三、优质护理的关键工作———骨折早中晚期的护理

对骨伤患者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而功能锻炼,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的始终。一般情况下,骨伤患者的功能锻炼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功能恢复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是每个时期的功能锻炼,必须坚持骨折对位,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关节活动功能原则,医护人员在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注意锻炼的幅度、次数、持重量等,避免防止骨折加重,导致后遗症发生。

(一)骨折早期(骨折后1一2周)

由于该期患者肢体肿胀明显,疼痛较重,易发生骨折端再移位。因此,在该期内患者宜进行肌肉伸缩练习,以防止肌力下降和肌肉萎缩或关节粘连等。若是下肢骨折患者,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将患肢抬高,进行足趾锻炼。其中,如果是短腿石膏患者,则应给予患者膝关节功能锻炼。如果是长腿石膏患者,则应给予患者骨四头肌抬高及等长收缩锻炼。若是上肢骨折患者,应以增强手的功能锻炼为主,指导患者互相交替地用力握拳与充分伸展五指,若是股骨下1/3骨折者,以防破坏骨折端稳定,应禁止下肢内收活动。在骨折早期,患者还易引起尿潴留,尿潴留易致使患者尿路感染,严重者能致患者死亡。因此,要保持患者膀胱正常的代谢功能,就要求给予患者膀胱功能训练和导尿训练,应延长患者下地及行走的时间,避免导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

(二)骨折中期(骨折后3一8周)

该时期患者病情有所减轻,骨折肢体肿胀已逐渐减轻乃至消失,骨折端亦基本稳定,软组织损伤逐渐修复,骨痂已经形成,此时应以主动运动为主,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防止肌肉萎缩。下肢骨折者可以实施试用双拐行走锻炼,患肢负重应循序渐进。上肢骨折者可以实施试提重物的锻炼,患肢负重逐渐增加。

(三)骨折晚期(骨折后9一13周)

该时期骨折愈合比较牢固,骨关节活动能力基本恢复正常,可以实施对患肢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和负重锻炼,在不引起过度疼痛情况下,可以配合关节与肌肉锻炼进行全身活动,并指导家属进行辅助按摩。加强肘关节功能锻炼的同时,要注意腕关节、手及肩部关节的功能锻炼,对于有活动障碍的关节要进行专业指导与锻炼,并随时注意观察病人各种反应,及时调整功能锻炼的计划及运动量,保证功能锻炼的效果。

四、优质护理的辅助工作———饮食卫生

药食同源,食物虽作用缓和,但药物源自食物,对于患者要辅助以食物治疗。一般情况下骨伤科患者,应该食用清热解毒类食物,如苦瓜、西瓜、芹菜等。止血类食物如黄花菜、板栗、茄子等。补血类食物如桑椹、荔枝、黑木耳等。补气类食物,如牛肉、鸡肉、大枣等。利尿消肿类食物,如玉米、冬瓜和鲫鱼等。通便类食物如香蕉、菠菜和番茄等。对于牵引术后需要打石膏不便行动的患者,或卧床长期休息者,很容易出现便秘。因此,护理过程中,必须鼓励患者多吃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的食物。对于有高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症等患者,应控制高胆固醇和动物脂肪食物的摄入,多进食补血祛疲的食物。

五、护理体会

(一)有利于增强护士与骨伤患者间的沟通、医生与护士间的配合

指导患者要正视疾病,善于自我保护,了解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和可能出现的风险,为骨伤患者制定更好地专科治疗、护理方案,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准确地、适度地、按时地进行功能锻炼,提高骨伤患者的住院舒适度,调高骨伤患者的住院预期,实现骨伤患者在最短的住院时间内,达到最大限度功能恢复的目的。

(二)有利于增强护士为骨伤患者服务的理念

提高护士积极、主动服务的意识,保证骨伤护理质量,从而深化骨伤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内涵,让骨伤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全面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住院的满意度。

(三)有利于医护人员按照严密的骨伤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做到预防为主,让护理人员严格遵循护理过程和护理原则,能有效地增强前瞻性控制行为,避免不必要的骨伤护理缺陷和骨伤护理风险的发生,积极应对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有效的提高骨伤优质护理的护理质量。

(四)在医院对骨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

篇10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0~69岁,平均(56.0±2.9)岁;病程3~15年,平均(8.4±0.5)年。研究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1~68岁,平均(55.4±2.7)岁;病程4~14年,平均(8.5±0.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研究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①建立优质护理小组:选取资深的护士长与主管护师作为组长,选取护理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小组,保证护患构成比例在1:3~1:4之间,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要求护理方案涉及住院到出院每一环节护理工作,为患者安排固定的护理人员尽量避免中途更换责任护士。②病房环境护理:改善病房内部环境,尽量营造一种温馨、舒适的病房氛围,如有必要添加绿色盆栽或花卉等,保持病房内温度与湿度,定时通风,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还要控制好病房内阳光照射的时间与强度。③健康宣教:患者住院后立刻给予健康宣教,着重讲述疾病相关知识与治疗方法,了解患者心理特点,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建设协调的护患关系。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整体化、系统化的护理指导,引导患者控制饮食,增强泡脚、洗头等基础护理,改善患者末梢血液循环状况。将心理护理贯穿到护理各个环节,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协助患者接受治疗。

1.3观察指标:

利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情况进行分析,SAS分值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同时分析患者睡眠质量,定时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患者出院时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评量。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糖指标、焦虑程度等指标比较:

研究组血糖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睡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