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施工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1 15:3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下工程施工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下工程施工总结

篇1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总结

中图分类号:TU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防水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商务楼工程地上面积为25003.7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1679.6平方米,结构形式为主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及车库为框架结构,地下2层,地上21层,其中地下二层为地下车库,一层至四层为公共商业部分,五层至二十一层为单间商业。防水施工分为底板防水、外墙防水两部分。

1.2防水材料

本工程地下室防水材料为单层4mm厚SBS防水卷材,面积约26000m2。

1.3地下室防水工程详细做法

1)基础底板防水设计做法如图1所示。

图1 底板防水做法

2)外墙防水设计做法如图2所示

图2 外墙防水做法

1.4防水施工条件

基层必须牢固干净,无松动、起砂、空鼓、脱皮等缺陷。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滑、均匀一致,其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阴阳角应做成均匀一致,阴角为平整光滑的圆弧,阳角为钝角。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10℃。

2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

2.1施工工艺流程

砖保护墙放线砌筑砖保护墙抹砖保护墙找平层抹垫层找平层养护基层清理基层干燥卷材进场取样复试特殊部位增补处理、附加层SBS 防水卷材施工抹防水保护层。

2.2施工要点

1)保护墙放线:建筑物基础底板垫层施工后,按施工图放出保护墙位置线。2)砌筑保护墙:按设计要求砌筑保护墙至基础底板上皮标高以上400mm。3)找平层:为了使SBS防水卷材与基层粘贴牢固,在底板垫层、保护墙,应抹找平层并压光,使防水卷材铺贴在一个平顺的基面上。阴阳角要抹成圆角。4)找平层养护:找平层抹完后应养护,待强度上升后,方可做防水层。5)基层清理:基层清理时必须将突出基层表面的异物、砂浆疙瘩等铲除,并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阴阳角等处更应仔细清理干净。6)基层干燥:防水层施工前基层要干燥。7)SBS 防水卷材施工:①涂刷基层处理剂(冷底子油)。在已经处理好的基层上涂刷基层处理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露底。②细部附加增强处理。对于阴阳角、管道根部等部位应做增强处理。③弹粗线。在已处理好并干燥的基层表面,按照所选卷材的宽度留出搭接缝尺寸,将铺贴卷材的基准线位置线弹好,以便按此基准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④采用空铺卷材。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采用空铺,空铺法主要是搭接部位防水卷材的熔粘要牢固,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卷材铺贴质量。⑤墙面采用熔粘端部卷材。将整卷卷材(勿打开)置于铺贴起始端,对准基层上已弹好的粉线,滚展卷材约1m,由一人站在卷材正面将这1m卷材拉起,另一人站在卷材底面(有热熔胶)手持液化汽火焰喷枪,慢旋开关、点燃火焰。调呈蓝色,使火焰对准卷材与基面交接处同时加热卷材底面与基层面,待卷材底面胶呈熔融状即进行粘铺,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再由一人以手持压辊对铺贴的卷材进行排气压实,不得有空鼓、皱折,这样铺到卷材端头剩下约30cm 时,将卷材端头翻放在隔热板上,再行熔烤,最后将端部卷材铺牢压实。⑥卷材搭接缝施工。卷材搭接缝以及卷材收头的铺粘是影响铺贴质量的关键之一。搭接缝不随大面一次粘铺,而做专门处理是为保证地下工程热熔型卷材防水层的铺贴质量。搭接缝及收头的卷材必须 100%烘烤,粘铺时必须有熔融沥青胶从边端挤出,用刮刀随即将挤出的热熔胶刮封接口,使接缝粘结严密。8)保护层施工:①保护层应满足《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范中4.3.8的规定。②防水层做完后,按设计要求做好砼保护层;立面为抹水泥砂浆保护层。在防水层上行走或用胶轮车运输材料,应在其上铺脚手板。

3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

3.1施工工艺流程

结构穿墙螺杆孔封堵结构面清理拆除根部临时保护墙SBS 卷材施工保护墙施工。

3.2施工要点

1)结构穿墙螺杆孔封堵首先对外墙对拉螺杆孔处理完毕,如图3所示。

图3对拉螺杆孔处理

a—固定模板螺栓 a—嵌缝材料 c—防水砂浆

2)结构面清理:首先,将固定模板用的对拉螺栓周边混凝土凿成直径50mm、深25mm 的外大内小的洞,在根部将对拉螺栓拆除或割除,再将所留空洞浇水洗净、湿润后,用防水砂浆塞实、抹平、压光。对模板接缝处的水泥渣用磨光机磨平,对外墙表面水泥浆等杂物用铲刀和钢丝刷清理干净,最后将混凝土表面灰尘扫净。3)小心拆除根部临时保护墙,将防水层清理干净。4)复杂部位增强处理:对于阴阳角、管道根部以及变形缝等部位应做增强处理。5)SBS 防水卷材施工:同底板。6)防水护墙厚120mm,采用粉煤灰砖每隔2米砌240×240砖垛,防水护墙每隔5~8m 及阴阳角转角处留置施工缝。7)细部处理:伸出外墙的管件需穿透防水层,在管道穿过结构处埋设套管,套管上附有法兰盘,防水层粘贴在套管的法兰盘上,搭接宽度至少为100mm,并用夹板将防水层夹紧。防水层与管道埋设件连接处的作法示意如图4所示。

4抗浮锚杆处施工

4.1抗浮锚杆施工条件

1)抗浮锚杆施工完成,抗浮锚杆试验合格。2)基础垫层清理时必须将突出基层表面的异物、砂浆疙瘩等铲除,并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3)找平层抹完,待找平层强度满足防水施工后清理干净。4)其余同底板防水施工作业条件。

4.2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垫层清理 抗浮锚杆孔用M30水泥砂浆填平1:2.5水泥砂浆找平层4mm厚SBS防水卷材施工建必特熔化于钢筋周围不小于100mm,厚度不小于4mm刷聚氨酯以抗浮锚杆钢筋为中心做100mm直径,抗浮钢筋上返高度100mm,涂刷厚度3遍1.5mm防水砼保护层。

4.3施工要点

抗浮锚杆孔洞低于垫层表面50mm清理干净。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的过程中注意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刷厚度均匀,并且沿抗浮锚杆钢筋上返100mm。SBS防水施工中注意抗浮锚杆处钢筋根部的处理要加强,并保证和钢筋间粘接牢固。

5质量检查及成品保护

5.1 质量检查

防水层施工中,每一道防水层完成后,应由监理、业主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1)提供认证、复检、技术指标、合格证等资料。2)卷材的搭接缝以及附加盖口条,必须粘结牢固,封闭严密,不允许有外观缺陷存在。3)卷材与穿墙管之间应牢固粘贴,卷材末端收头部位应封闭严密。4)不允许有渗漏水现象。5)密封防水处理部位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隐蔽。

5.2 成品保护措施

严防各种工具及杂物碰坏防水层。减少人员走动,防止穿带钉鞋损坏防水层。做好的防水面严禁堆放工具及材料。在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时,运送混凝土小车的铁腿必须用橡胶卷材垫好,并要捆绑牢,避免小车铁腿损坏防水层。如发现防水层损坏要立即修补。

6结语

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关系着建筑物结构主体自身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只有在施工过程中正确落实防水施工技术措施,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才能真正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切实有效的避免渗漏这一质量通病的出现。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详细总结了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及要点,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施工,收到了良好的质量效果,顺利通过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得到各方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篇2

关键词:城市地下工程 , 病害原因,安全问题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the city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afety hazards disease cause and the related safety problems of the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analysis are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ndex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The disease causes for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from monitoring,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of the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afety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Key words: the city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the reasons of these diseases, and security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进程,随着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和急剧膨胀的人口数量,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拥挤以及建设用地紧张等情况,均不同程度地在全国各大城市出现。作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除了上世纪5、60年代建设的人防工程外,城市建设不断地增加地下工程项目。

地下工程的相关安全性问题

在新建的地下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开挖大量土方和在地层中施工是必须进行的重要环节,而由此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地下工程病害问题,如:大幅度降低地下水位、地层变形过量或失稳等等,对周围和地面的建筑物以及煤气管线、供电供水、通讯和交通在内的各种城市生命线安全造成危害,其严重后果难以估计。只有以评估地下工程安全性为基础,使防止病害的措施落到实处,才能顺利实施地下空间的开发项目。随着地下工程项目的不断开发和上马,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人员意识到,较大的风险性是地下工程的特点之一,地下工程作为系统工程,其结构和实施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施工技术、原位测试、基础工程、结构力学以及岩土力学等诸多学科。地下工程建设作为利用开发地下空间的主要依托,其内在有着不确定性的项目特点,因为施工过程中不完善的安全管理以及缺乏足够重视各种安全风险,导致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固有的一些问题:如支护局部遭破坏、搅拌桩墙体倒塌造成桩顶支撑断裂等,直接影响了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致使工程遭受经济损失。在现阶段,盲目性和随意性依然是地下工程施工的痼疾,往往使财产和经济因安全失效而出现巨大损失。通过对城市地下工程相关安全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上海、广州等一些一线城市进行地下工程施工的实例,对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手段。其中,广州荔湾区的一处深基坑工程,地面因施工而出现裂缝,致使附近一栋四层楼房发生严重倾斜,遭到严重破坏,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因地层中所含的粗砂层裂隙发育而大幅下降造成,导致了3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另外,广州中山八路的富力计量商品房在基坑工程开挖过程中,地下水载荷因下雨而增加,导致抗倾覆能力较差的支护桩发生倾覆、断裂,严重破坏了基坑,损坏了地下电缆,由此造成工期被延误,并大量撤离邻近住户,经济损失较为巨大;此外,上海浦东张杨路商业购物服务中心的深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因邻近基坑施工干扰、速度过快的预制桩施工,大大降低了地层强度,致使破坏了局部支护,坑顶开裂、沉陷现象严重,坑底严重隆土,整个施工不得不进行停工抢险,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从监测、施工和设计三方面进行总结研究。设计方面,对场地地质情况的掌握不够全面,未能深入了解地质问题,如洞穴、松软夹层、易产生流砂地层和承压水等,导致错误取值地层参数,出现不合理的设计方案,不正确的设计计算,尤其是计算土压力等;施工方面,主要是未能符合要求的支护结构施工质量,地层强度因施工速度过快——尤其是过快的开挖速度——的扰动而被大大降低,常见的超挖情况,未能及时或适当处理渗水、流砂等事故等;监测方面,未能合理布置监测线(点)错误取值的报警标准或错误设置的监测参数,不准确的监测数据以及未能及时报警灯。只有从监测、施工、设计三方面同时入手,才能从整体上对地下工程的病害进行防治。

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问题

地下工程结构的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地下工程的施工质量、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是地下工程在施工阶段进行之前、进行过程中以及完工之后需要全程考虑的重点问题。由于地下工程多为民防设施、基础设施和交通工程,因此实质上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与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密切相关。结构耐久性严重不足是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被忽略、忽视的一个突出问题。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我国,一些地下混凝土工程由于处在地下潮湿环境,其工程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愈发突出严重。比如:天津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在半年时间内,就发现起皮开裂现象在地下混凝土排水管道表面已然普遍存在;仅1994年,我国在加固铁路隧道的耐久问题上就投入人民币超过4亿元;在2003年春对铁路进行突查时发现,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的隧道高达68.6%,其中有3345孔混凝土梁体发生开裂顺筋,约有3300孔出现大面积锈蚀,有1763座隧道出现严重漏水,1948座隧道的锈蚀情况非常严重。这对当年及之后的铁路运行安全产生了非常大的隐患。由此可见,如果在地下工程施工阶段没有对结构耐久性方面的专项技术研究和支持,漠视工程结构耐久的问题和现状,将对工程的投资和使用寿命等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地下工程病害防治办法

由于地下工程较为复杂的施工过程和工程设计,尤其是尚未成熟的包括土压力理论在内的设计计算理论,致使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如影随形。为了使病害不再发生,使工程的可靠性得到提高,从监测、施工和设计三方面入手采取对病害的防治措施。

3.1 建立可靠的安全监测系统

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建立一套安全的监测系统以及时进行正确指导是必要措施。为了节约费用而对安全检测系统的建立敷衍了事甚至是干脆完全忽视,结果造成出现重大事故导致巨大经济损失,是一种因小失大,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错误行为。可靠有效的安全监测系统不仅是有用的,更是必须的。在设置安全监测系统的安全报警标准和监测参数时,一般支护结构的位移,如建筑物沉降和倾斜、各种管线位移、水平位移等,均直接影响到安全控制,因此应设为重要监测参数。

3.2 信息化规范化施工

由于施工过程中多发生安全性问题,因此应提高施工过程的信息化、规范化程度。首先进行规范化施工,对质量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其次是提高施工技术的信息化程度,以安全监测反馈信息为依据,对施工过程及时进行优化和调整,包括对施工参数进行优化和对施工顺序进行调整,使施工效率得以提高,同时也保证了施工安全。最后是防患未然,做好应对事故的措施。

3.3 紧密贴合工程实际

作为一项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场地地质资料是地下工程设计最重要的依据,每个场地地质情况的特殊性比较明显,因此要求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与工程设计。首先需要掌握完整的地质资料,包括各种设施、地下管线、周围建筑物和场地地质等;其次是充分考虑土层参数、当地经验和施工因素;最后是对施工参数进行及时、不断地调整,以及时对工程施工进行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结束语

通过分析地下工程的施工实例,对城市地下工程安全性的病害原因进行总结,提出安全性评价指标及相应的评估系统,从监测、施工、设计方面提出防治病害的方法和措施,从而提高地下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城市发展建设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率。防治病害的具体方法和安全评估系统,对于地下工程的施工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风险评估;地下工程;风险管理

日益发展的经济带动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在城市中各种用途及规模的地下工程项目纷纷上马,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不完善的施工管理和不断增加的规模和数量,导致在施工建设地下工程项目时事故频发,造成人员伤亡,使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1 分析地下工程中的风险因素

影响社会范围较大、较多的不可预见风险因素、较多的施工项目、较长的施工周期以及投资规模较大是地下工程建设的特点。风险的发生包括外在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主要包括有:人为因素、复杂的工程建设周边环境,以及工艺水平和工程施工技术、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等。

1.1 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

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指:水的腐蚀性、岩土的渗水性、地下水的发育和分布情况,以及岩土体的力学性质、岩性和地层分布等。地质勘探由于所固有的局限性,分析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工作,只能以个别测试点对场地情况进行测试分析,且由于室内和现场试验设备条件的限制,误差对岩土体力学参数的影响往往很大。通过实践可知,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和不连续性,是场地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的特性,地下工程由于这些复杂因素,从而在定性上具备了极大的风险。

1.2 工艺水平和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施工机械设备的精度,都直接影响到地下工程的工程建设风险。由于较为复杂的地下工程工艺水平和工程施工技术,因此最为重要的一点即是如何把握好工艺和理解透施工方案,不同的施工方法应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工程建设的风险系数会因为任何一点的失误或不足操作大大增加。此外,工程建设风险系统也收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情况,以及较差的施工条件和较长的工程周期影响。

1.3 施工周边环境的影响

施工现场周围的建筑物和周边环境,无论在地下工程施工建设时采取何种工艺和手段,都会不可避免地收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周边环境包括:周边社会群体和环境、周围道路和管线状况、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物、地下工程与建筑物的距离以及地面建筑物的类型等,工程建设的风险系数会因各种因素而上升。

1.4 施工组织、项目管理和工程建设决策的复杂性

在地下工程运营期、施工、设计和规划的全寿命周期内,施工组织安排、工程项目管理以及工程建设的决策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比之于其他项目,地下工程具有较大的风险投资和极强的隐蔽性等特点,任何一个阶段都会在组织、管理和决策上遇到困难。因此从立项开始,如何合理选择施工工艺、设计方案、工程场地;如何使环境所受到的工程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如何使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以及如何使“可持续性”和“和谐”因素贯穿整个工程建设,每一个步骤的执行和决策都影响着工程建设的风险系数。由此可见,种类繁杂和多样性,是地下工程项目风险因素的特点。较大的风险始终存在于工程运营、实施和决策等各个阶段,同时整个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也都有风险贯穿其中,为了保证顺利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引入风险管理理论指导实际施工过程的做法迫在眉睫。

2 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办法

作为一种上世纪50年代起,从德、美等国诞生出的管理办法,是组成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风险机理在隧道等地下工程中对于风险环境的孕育,以城市软土地区盾构隧道工程施工为例,其承险体有生态环境、地下管线、地面建筑物和盾构隧道等等,不同的环境情况又会造成不同的损失模式。其中直接损失包括施工人员和盾构隧道构成的承险体;间接损失则包括破坏生态环境以及造成的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等。为避免因风险机理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而进行的风险管理,其过程主要分为风险监控、风险应对、风险评价和风向分析4步骤,其中又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追踪和风险控制6部分。第一是风险辨识。对潜在于地下工程中所有的风险因素进行整理归类和筛选,当部分风险因素严重影响到目标时,应给予重点考虑。风险辨识的方法包括流程图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现场调查法和风险清单分析法等。第二是风险估计。估计和分析风险因素发生的后果和概率。第三是风险评价。评价的基础为风险分析,以相应的风险标准为根据,对可否接受地下工程中的风险进行判断,以及安全措施是否需要更进一步。第四是风险应对。将实际情况和风险大小相结合,使处理风险的对策的提出更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常用的手段包括:风险修正、风险合并、风险分散、风险自担、风险转移、损失控制和风险回避等。第五是风险追踪。对风险采取应对措施后,跟踪观察风险的变化发展情况,督促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第六是风险控制。以风险追踪为基础,以风险的变化情况为根据,使风险应对措施能够及时进行调整。

3 地下工程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地下工程风险管理比之于发达国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相对比较短的工程实践和研究时间,较晚起步的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研究应用,而且研究在管理方面的进展也是初步的。不过我国已经在上世纪末陆续开展了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上世纪90年代,丁士昭教授对我国的上海、广州地铁隧道工程中的保险模式及建设风险进行了研究;黄宏伟等人所开展的风险管理研究,其研究重点在地铁运营和建设阶段,在整体上给出如何控制、分析地铁不同阶段中风险因素的思路;分析基坑工程风险方面,毛金萍、仲景冰和李惠强等人在分析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风险时采用了事故树的模式;以同济大学为主,对沪崇通道的财务分析、运营事故控制以及施工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所进行的风险评估研究,是国内第一个大型项目中应用到风险分析技术。近些年,实际工程领域中,安全风险管理的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在地下工程项目中,风险评估与分析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地下工程在实际应用安全风险管理时,其实施负责的主体是各个岩土工程咨询公司和科研单位。一些工程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管理系统软件已经在建筑工程、越江隧道和地铁工程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地下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实践与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风险评估与分析扔是目前侧重的主要方向,监测系统是布置和开展较多的方面,未能深入研究控制方法和风险预警,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的整合尚不统一,已经开发的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其功能较为简单,对基础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不够,且较低的信息化水平,使信息化风险管理平台的建设不足,适合地下工程建设实际和符合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系统平台极度缺乏。目前我国地下工程风险管理依然存在着如下问题:风险管理体系仍然较为被动;缺乏有效规范的风险管理及风险接受等级和准则;相对分散的风险管理系统以及错误认识风险评估标准和对风险的定义等。

4 结束语

较差的施工条件、较多条件对施工的制约、复杂的周边与地质环境以及难度较高的施工技术都是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地下工程建设施工所面临的技术核心难题即是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对该系统和管理办法的不断研究和完善,对于规避地下工程施工时所面临的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航.姜树元.风险管理[M].台北:中华企业管理发展中心,1998

篇4

关键词:基坑支护;传统斜抛撑钢管支撑;前置注浆钢管斜撑;SMW工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重视地下空间的利用,基坑开挖的深度不断增加,因而对基坑工程提出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基坑支护作为基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整体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基坑支护一般均是临时性结构,投资太大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旦支护结构不安全,则易引发工程事故,导致人员伤亡,邻近建筑物损坏,危害极大。因此,选择安全、合理且经济的基坑支护方案十分必要。

1工程概况

1.1建筑概况

新建设马桥镇06地块、07地块商业及办公项目,其场地位于上海闵行区马桥镇,北至苏家港、西至沙溪河、南至马桥中心河、东至中青路,为长方形地块,长230m、宽130m,总用地面积为95785m2,总建筑面积为12434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47893m2,地下建筑面积为76543m2;容积率为0.5,绿化率为20%。建筑规划设计理念:地上仅布置少量的低层建筑(三层),用于建设风景优美、园林式的办公商业区,而将大量的办公、商业、停车位布置在地下。设计规划又将此地块分成06地块与07地块,06地块地上建筑面积为19452m2,地下建筑面积为34523m2;07地块地上建筑面积为24090m2,地下建筑面积为39623m2。施工也分两期施工,两块地下建筑均为一层,局部设夹层,地下层高为6.3m,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桩基基础,底板为400mm。

1.2工程地质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属于滨海平原地貌类型。该场地地势平坦,自然地面以下45.75m深度范围内各土层沉积年代为全新世—晚更新世,由黏性土、砂性土组成,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土层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浅部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主要存于浅部地层中,潜水水位埋深一般为0.3~1.5m,水位受降水、潮汛、地表水及地面蒸发的影响。

1.3基坑概况

07地块基坑面积为33230m2,基坑总长为877m,基坑开挖深度为5.95~6.35m。06地块基坑面积为30973m2,基坑总长为728m,基坑开挖深度为5.45~6.95m。

1.4基坑周边条件

基坑东侧为规划道路,目前为拟建场地临时道路,道路下已埋有管线;南侧为马桥中心河(无驳岸),河岸宽度为15m,河道峰时水位为相对标高-2.9m;西侧为沙溪河(无驳岸),河道距基坑较远;北侧为苏家港。综合该基坑开挖深度、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根据《基坑工程技术标准》(DG/TJ08-61—2018),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环境保护为三级。

2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实施

2.107地块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

目前,基坑工程中已存在各种成熟的支护结构形式,每种支护形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在确定支护方案时,相关工作人员应综合考虑基坑的工程规模(面积、深度)、周边环境、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工序、工艺流程、工程经济、工期长短等因素。该项目的基坑特点如下:面积大,深度为5~12m,周边有河道及道路,基坑距离建筑红线较近。经设计、施工方详细研究,认为采用有支撑的板墙支护方式较为合适。由于深度在12m以下,只在顶端设一道支撑即可,考虑土质情况,支撑形式只适合做内撑(受压支撑),采用φ609mm斜抛钢管撑。(1)基坑支护设计。①围护墙。采用五轴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型钢(SMW工法),搅拌桩型号为,水泥掺量为20%,桩长为18m。型钢规格为H500mm×300mm×11mm×18mm,间距为0.9m、长15m。坑内局部采用双轴水泥土搅拌桩加固。②支撑系统。考虑到基坑平面规则,坑周边设钢筋混凝土冠梁(尺寸为700mm×1100mm),坑四角布置钢管水平支撑,其余均设置斜抛钢管撑(φ609mm×16mm),两端支承在冠梁及中心岛上的钢筋混凝土底板上。(2)基坑支护施工。先进行围护结构施工,五轴搅拌桩基施工,并插入型钢,同时在坑内进行双轴搅拌桩及压密注浆局部加固,坑四角施工水平支撑所用的钢立柱。在搅拌桩顶部挖沟槽,施工混凝土冠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安装角部水平支撑。然后开挖中心岛土方,浇筑斜抛撑留土范围外基础底板(含换撑支座),待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斜抛撑,并施加预应力为1000kN(分三级施压),随后可施工斜抛撑下基础底板。待地下室底板及传立带区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部分斜抛撑。在07地块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曾遭遇多次暴雨,因斜抛撑下留土不足及边坡放坡较陡,曾多次出现变形较大等险情,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保证施工安全。经统计,07地块地下工程从围护桩施工开始到地下建筑完工,最后到回填完成,施工实际用时438d。

2.206地块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

经总结07地块基坑围护、土方开挖、地下建筑的施工经验教训,并与设计、施工方共同协商研究,对于06地块地下工程基坑支护,应对支撑方案做适当调整,采用内支撑,将斜抛撑钢支撑改为前撑式注浆钢管斜撑。(1)基坑支护设计。①围护墙。采用三轴水泥搅拌桩,内插H型钢SMW工法,搅拌桩型号为,水泥掺量为20%(在浜区水泥掺量提高3%),桩长15m。H型钢规格为H700mm×300mm×13mm×24mm,长15m。坑内用双轴搅拌桩加固。②支撑系统。由于坑内平面形状规则,支撑仍采用钢筋混凝土冠梁(尺寸为1200mm×900mm),四角设φ609mm×16mm钢管水平支撑,其余采用前置注浆钢管φ325mm×10mm,长21m,在坑深-8.20m区采用φ377mm×10mm钢管。钢管斜撑与水平面夹角为45°,钢管注浆水灰比值为0.55。注浆要求:单根水泥用量不小于5t,最终注浆压力不小于1.5~2MPa,注浆完成后,钢管内填满级配砂石及水泥浆。设计要求:注浆钢管需进行荷载试验,数量为3根,φ325mm×10mm极限承载力为810kN,φ377mm×10mm极限承载力为925kN。(2)基坑支护施工。①围护墙。采用三轴搅拌桩插入规格为H700mm×300mm×13mm×24mm的型钢(SMW工法)施工,搅拌桩水泥掺量为20%,暗浜区域水泥掺量为23%,同时对坑内局部采用双轴搅拌桩加固。按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进行前撑式注浆钢管的施工,具体施工流程如下:孔位放线机械手打入钢管填碎石插入注浆管注浆。②钢管加工与安装。钢管可采用两、三节钢管连接,其连接可采用焊接方式。钢管端部设置注浆段,管底部用桩尖封闭,端部每隔300mm按梅花形布置出浆孔,孔径为6~8mm,出浆孔外侧设置角铁倒刺。钢管顶部可与冠梁连接,端部连接区焊φ25mm钢筋,梅花形布置。③成孔与灌浆。钻机斜向(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为45°)预先成孔,孔径大于钢管直径40~60mm,其深度可根据场地土层情况决定,引孔到其深度后就可将钢管沉放到位,然后采用机械手将其振入至设计桩深度,随后应立即跟踪灌浆。灌浆采用三次注浆工艺,第一次注浆量为设计注浆量的60%,第二、第三次注浆量均为设计注浆量的20%,每次注浆间隔时间为1.5~2.5h,注浆流量控制在20~40L/min,注浆最终完成的标准以单根桩水泥用量和最终注浆压力控制,单根桩水泥用量不少于5t,最终注浆压力不小于1.5~2.5MPa。注浆完成后,钢管填满粒径为20~40mm的级配碎石,并用纯水泥浆液灌满。配筋垫层采用双向环抱箍筋与前撑注浆钢管满焊连接。钢管桩施工精度要求:定位误差应小于50mm,倾角误差应小于5°,长度误差应小于100mm,标高误差应小于50mm,注浆速度不超过50L/min。④钢筋混凝土冠梁浇筑。在四角部冠梁上安装φ609mm钢管水平支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就可分层分块开挖土方,再施工基础底板,只有底板与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支撑。经统计,06地块地下工程从前置注浆钢管施工到地下建筑完工,最后到回填完成,实际施工用时为360d。

3基坑支护形式比较

该工程分06地块与07地块,两个地块的地下建筑均为一层,面积相近,层高相似,基坑大小、深度基本相同,基坑周边环境及土质情况也相同。基坑支护也是采用相同方案,只是07地块采用的是传统钢管斜抛撑,而06地块采用的是前置注浆钢管支撑,对比这两种形式的施工,其结果有以下区别。

3.1安全性

07地块采用传统斜抛撑支撑,施工中由于斜撑下留土高度及放坡现场施工未完全按图纸施工,且遇到雨季施工,雨布铺盖难以完全到位,导致钢支撑安装前,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土体出现滑坡,围护板墙变形较大(围护墙顶水平位移监测达到126mm),虽然采取了应急措施,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但是一旦现场管理不到位,则该支撑体系极易存在安全隐患。

3.2施工工期

由于传统的斜抛撑支护方案必须等中心岛土方开挖、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并待其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安装斜抛撑,开挖抛撑下方土方,这对整个地下工程施工工期影响较大。两个地块基坑大小、深度相差很小,但斜抛撑下方底板施工要等支撑下端部底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开始施工,导致施工工期显著延长,两个地块施工用时相差超60d。

3.3施工管理

在基坑支护施工阶段,由于传统斜支撑需要先施工中心岛,再施工抛撑下底板,导致两个底板增加了一条施工缝,如果现场质量管理不到位,新增施工缝极易引发底板漏水,导致出现质量问题;而前置钢管施工斜撑下底板是一次性施工,不存在此质量安全隐患。

3.4综合经济效益

从施工方提出的工程报价来看,同一基坑采用两种支撑基坑支护时,工程费用方面,斜抛撑支护成本为425.87万元,前置钢管支护成本为500.69万元。虽然传统斜抛撑工程造价较低,但是斜抛撑由于工序较多,钢管撑必须待中心岛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安装,造成工期大幅度延长。该工程前后相差2个月的工期,从财务成本、管理成本和提前竣工的经济效益及优势上来看,前置钢管支护能显著弥补其前期报价略贵的不足。

4改进建议

总结该项目的施工经验发现,在安放前置注浆钢管时,时常发生前置钢管与基础桩基相碰或与集水井相碰的情况,为此建议支护设计不要均匀布置前置钢管,应该根据桩基图纸适当调整间距,避开工程桩和集水井。另外,建议根据地质条件适当加长前置钢管,这样可以提高每根前置钢管的承载力,减少前置注浆钢管总数,既可尽量减少与工程桩相碰的情况,也对地下室防水有利。虽然钢管与地下室底板、外墙相接触处均设置止水钢板,但是仍存在薄弱点,即存在渗漏隐患,而减少钢管根数对其则是有利的。当然,前置钢管布置改变或根数减少时,基坑周边的冠梁尺寸与配筋也应随之调整。对于大型地下工程施工,建议采用BIM技术管理,这样可以实现全面、立体化管理,既可避免前置钢管与工程桩相碰,又可分区进行施工,有利于确保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篇5

【关键词】地下工程;建设;安全;对策

1.地下工程安全风险

1.1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的内涵

目前对地下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的风险认识还没有达到认识上的统一,不同的人在不同部门、不同阶段对此都有不同的理解。针对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可以将工程风险的内涵定义为:在以工程项目正常施工为目标的行动过程中,如果某项活动或客观存在足以导致承险体系发生各类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那么就称这个项目存在风险。

1.2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的属性及因素

根据地下工程项目风险的内涵,项目潜在的风险因素导致了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安全风险事故,一定会产生损失,因此地下工程的安全风险属性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地下工程安全风险事件的来源很复杂,由于安全风险事件不只在项目建设施工阶段发生,还包括很多早在地下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萌发的直接或间接的相关事件。为了降低安全风险对实现地下工程项目目标构成的巨大威胁,必须在项目前期对风险事件开展仔细研究],对地下工程项目进行安全风险分析,以其作为参考,制定项目安全风险策略,从而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造成地下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技术人员和技术方案的复杂性、工程管理决策的复杂性和工程项目周围环境的复杂性等。

2.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2.1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

安全风险管理就是在项目运行全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和手段,在对安全风险进行识别、控制、监督、评估的基础上,优化各种风险处理技术,以一定的风险成本达到有效管理和处理风险的过程。安全风险管理要做到事前分析预防、事中实时控制处理、事后总结经验,使项目建设取得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2.2地下工程安全风险动态管理流程

风险的可变性,决定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也应该是动态的管理。工程动态风险管理周期分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和实施与调险管理计划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前后衔接、互相影响,构成一个闭合的PDCA循环,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使用全面系统的实施手段,在第一时间掌握工程进展的情况,从而提高对事故发生的预测、防控能力,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工程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界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五个主要步骤。在工程建设中,风险管理的内容是根据不同建设阶段分步实施的。在地下工程建设中,为了保证工程目标的安全顺利完成,风险管理应贯彻于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即规划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风险种类繁多,且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展,风险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地降低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风险损失后果,在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应采取动态风险管理模式,根据施工不同阶段的特征制定相应的减少或消除风险的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

3.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监控

3.1永久监测

有一种观点认为永久工程就得进行永久监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工程安全监测的目的是对土建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稳定性进行有效监控,验证优化设计、指导施工和运行管理。对于监测验证已稳定,或经工程地质等其他分析手段,判定已属稳定的工程部位,无论是否为永久工程,都可减少测次甚至停止观测,或只作施工期观测,甚至不观测。如二滩电站的开关站边坡、进厂交通洞等均属永久工程,在电站施工期经监测验证已稳定后,就停止了观测;导流洞、泄洪洞、过木机洞经地层分析判断不存在大的稳定问题,就没有进行观测。

3.2监测仪器的精度

关于监测仪器的精度时下有一种倾向,仪器都要高精度的,似乎精度越高越能体现工程的先进性。有些仪器生产厂家也以高精度、高分辨率来宣传自己的产品。这是一种误解。对仪器设备精度的要求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过高的精度要求不但会增加仪器设备的购置费用,也会增加施工和维护管理上的难度。另外,仪器精度和量程呈反比关系,精度越高、量程越小;量程越大、精度越低,选择精度高、量程大的仪器其实是不切实际和没有必要的。

3.3自动化监测

目前有一种倾向,无论工程大小,都希望运行管理实现全自动化,搞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关门工程,工程安全监测工作也全部纳人其中。这同样是一种误解。首先,不是所有的监测部位都有必要实行自动化监测,要视监测频次的多少及其重要性来定;其次,工程安全监测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的研制和应用在我国的历史还比较短,综合自动化尚存在许多不足;第三,工程安全监测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智能工程,仅靠自动化监测系统是完不成的,必要的人工巡视检查和分析判断常常起着关键作用。如二滩水电站,仅对240m高的双曲拱坝实施了运行期自动化适时监控,而对左岸地下厂房洞室群,观测频次很小,仅每月至每季度一次,故实行集中人工观测。

4.管理对策

4.1针对监测项目成立科研课题

由于地下工程监测项目的实施不同于一般的土建施工,它包括监测仪器设备的选型、购、现场检查、安装埋设、观测维护,资料计算分析和快速反馈,对围岩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以验证、修正设计,指导施工。在工程完工后,一般还要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和反馈分析计算,结合勘测设计和施工,进行围岩变形机理研究,总结该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经验,促进行业勘测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因此,一开始就将监测工作作为一个科研课题,系统地开展现场监测、资料计算分析和成果应用研究,将更有利于监测资料的深人研究和广泛应用,全方位地为整个工程的安全经济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4.2大力开展监测成果应用研究

目前从事监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成果应用的人员,大多分属于不同的单位、部门,以各自的立场和观点看待监测工作,认识和应用监测成果。很少有人对工程的安全监测项目从设计、施工到成果应用进行系统研究,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测设计、施工和成果应用各个环节的相互脱节,造成监测成果的不完善、应用不充分,达不到预期目的。

总结

总之,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建设中一定要考虑地质危害给工程带来的巨大影响,这关乎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和经济问题,不容忽视,只有提高自身技术施工水平,不断在实际工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在未来的项目建设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给予广大地质工程建设者参考和启迪,进而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中铁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1120)

摘要院对超前探孔进行深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索其实用性,通过各个方面反馈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判断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通过对此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学习到超前探孔方法,并判断超前探孔方法的实际意义。以合肥地铁网(链接各市区的主线)地下区间施工为例,讲述了地下钻孔爆破的方法打穿避免岩溶涌突水,以及针对砂层洞发育地区使用的工程施工流程和先进的抵制类型探测技术。

关键词 院地下钻孔爆破;岩溶区涌突水;钻孔灌注法;井间电磁波CT 法;地质勘探

中图分类号院U455.4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145-02

0 引言

随着地下工程的增多,超前探孔的施工在地质勘探中的位也不断提升,也就体现出超前探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因为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在此方面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因为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暂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因此要重新探索这一领域。对超前探孔技术的研究是为了地下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超前探孔技术就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坚实基础。

1 超前探孔技术确定砂层洞的方位

超前探孔为进一步查清重要构造物及路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防止工程中遇到阻碍进程的地质危害,要求对本项目施工前进行地质钻探工作,其目的是为工程地基处理提供准确参数,为确定桩长提供定量计算指标,为岩溶处理措施提供地质依据。超前探孔主要分为四种方法:淤井间电磁波法加;于雷达扫描法;盂长螺旋引孔技术加;榆超高密度电法。

淤井间电磁波法是可以用来勘探断层砂层洞和地质岩塌陷以及多水区等许多对地下工程不利的自然因素,灰色地区代指电阻率低的物质,黑色地区代指高电阻率物质,剩下地区是电阻率在高阻与低阻两者范围以内的物质。由于受到成受到承受物的材质影响,井间电磁波法多用于马路边的自行车道的地质勘探。井间电磁波法其实是通过电流两端电极的规格和排阵方式来,观察需要进行地下建设地质中的电力场分布,从而达到对建设地区电阻率勘探的效果。

于在跨越路段处普遍会使用雷达扫描法。它的主要好处在于,能够再更短的时间里实现更加地质勘探快速。雷达扫描法是通过放射出高频率的电磁波,当遇到不同的阻碍物以后再反射出另外一种电磁波,通过仪器计算得出地下的岩层种类。井间电磁波法和雷达扫描法呈现的效果较为明显。

盂长螺旋引孔技术其实是地质勘探的一种方法,钻孔勘探使用的机器是ZJ40J 型钻孔机,使用了猛烈撞击外加回旋以及套管、砂浆护边、不锈钢与金刚石镶嵌的钻如方法。不同岩层的岩芯按地质顺序摆放到岩芯盒中,要及时地获取鉴定数据,然后用高清相机记录每一个钻孔和岩芯,勘测孔洞分布在岩溶的成长地区两旁的孔道线上,孔道外围2耀5m 以及孔道左右线之间,安插多条勘测的线路,随着勘测线按照高度差为5m 的间隙分布着钻孔,勘测的钻孔深度大致到达地下建筑底端以下的6m。

榆超高密度电法是一种地下电磁波探测技术,是通过借助物质的电阻率不同区分出不同影像的技术,工作方式与井间电磁波法相近,只是比一般的井间电磁波法更加节省时间。使用的器材是拥有WGMD-9 系统多通道数据采集技术超高密度多方位直流电法勘测等多种有利条件的仪器,勘测线路的导向重在截取地铁隧道的方向,借助处在地铁隧道两侧的钻孔进行越孔是电阻率超高密电法计算。其主要作用的宽度为26m,越孔进行电阻率超高密度电法勘测的过程中,两边的钻孔中都插入了含有为数不少电极的电缆,其中每一个电极相距0.5m,在借助钻孔的宽度,就能够推算出进行数据收集的电极个数,设定地下电极排布,从而对越孔计算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观测和研究,这样便可以反推出隧道之间物质的电阻率的切面分布图。长螺旋引孔技术及超高密度电法以上两种地质勘测方法制出的效果较为明显。

2 超前探针孔对砂层洞的处理技术

超前探孔在砂层洞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凭借岩层勘测的井间电磁波法在洞内所获得的超前探测的收获,由地质中岩层的形态和材质把这些划分为砂沟、砂槽、砂管以及砂层洞,凭借岩层的形成速度以及形态的不同,填充的材质种类,蓄水水量的多少,以及施工过程中分为岩层中与岩层外两种处理技术。

岩层顶超前固定。凭借超前探测的数据,岩层中能够调控的成型范围很小,生长的地方位于地下挖掘覆盖面内有着填充物质与半填充物质的砂层洞。蓄水岩溶的地段开凿时的爆破必须遵守:超前探测、钻孔灌注、钻孔长度短、支撑维护要到位、测量数据要不断更新、封锁钻孔的速度要快等要求,要在施工爆破之前必须铺设钻孔开展超前的灌注处理工作,依靠超前探测获得施工前方的岩层中渗水数据,施工过程使用灌注泥浆和石灰或者水玻璃石灰液浆两种方法,灌注的力0援4耀0援7MPa。灌注泥浆随着施工挖掘的切面150毅的面积里铺设,钻孔中铺设了50 热扎的不锈钢管,管厚3.36mm,每根管长4m,竖直方向每隔0.5m 铺设为一趟而且即接着进行施工灌注泥浆,施工中的灌注过程中混凝土用做岩层的铺盖,再借助岩层中往钢管超前注浆用来巩固工程建设进城范围之中松软易碎地区,填充区的砂沟、砂槽,填堵岩层夹缝中的渗水,以防施工过程中岩层中发生突水状况。

整个切面处进行泥浆灌注,依靠岩层勘探得到的详细数据,融合超前勘探技术对松软地区的断裂带和一些岩层生长地段,会形成蓄水渗水的状况,利用切面处的超前注浆手段实施巩固。通过具体实例去分析问题:

跨越填充式砂层洞处理方法,就施工进程里展示的岩层顶端出现了填充式的砂层洞,顶端120毅首先开始40伊3援36mm 的钢管进行超前的支撑和维护,相隔250mm,灌注水玻璃和石灰的混合浆;砂层洞覆盖中,相隔600mm,架设起多层的材料,钻开工程方向的灌注点用来为之后的灌浆加固做铺垫,工程砂层洞的地方设置支撑维护。数据见图1。

拼接地质勘测井间电磁波法探测可以勘探出生长体型较大的砂层洞,需要依靠他的生长方位、形状等使用地表处置的方法来化解砂层洞对地下工程施工的威胁,具有危险性的砂层洞外处理技术的实施顺序:是否符合砂层洞处治的评判标准寅确定砂层洞的高低危险区域寅砂层洞处理寅砂层洞处理成果检测。对砂层洞处理要求体积大于1.5m3 或者是半径不小于0.5m 的砂层洞。

3 工程实例

合肥地铁头期施工一期进程1、2、3 标段包括五个区间,分别为方兴大道站耀翡翠路站区间,大剧院路站耀潜山站区间,史河路站耀蒙城路站区间,阜阳路站耀合肥站区间,铜陵北路站耀北二环路站区间,线路全长76.3 公里,绝大多数采用了地下钻洞法施工。预计时期地质勘测报告、工程施工进程中使用的地质勘测数据资料显示,史河路站耀蒙城路站区间段钻孔碰到洞的概率36%,这一地区的岩溶体型推测大致是初等发育。岩溶在整条线路都有形成、形成数目居多、大大小小的砂层形态都有出现、想找到成垂直形态发育的熔岩很难,绝大多数的砂层都是被全部填满或半填满,地质表面波动较大,岩层表体砂沟砂槽砂隙以及砂层洞,地质里砂层洞可能出现片状分布的特征。

岩溶绝大多数在空地的泥灰岩中形成,勘测中看到的砂岩洞(如图2 所示),绝大多数砂层洞容易渗入地下工程结构的内部,其中有一些处于框架的顶端外侧和底端外侧,砂层洞被填补的物体多是粘性较强的沙土,砂层洞顶端同掺杂大理石的碎石粘土,工程进行时很有可能出现泥层涌出水突的情况以及施工地面凹陷等诸多状况,对地下工程施工的干扰是非常严重的。

这些困难问题都是实际情况反馈出来的,亟需要去解决。只有采用超前探孔方法,提前详细了解地层的砂层情况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根据底层实际情况,工程采用螺旋引孔技术、井间电磁波法、地下超前探孔等技术方案,同时采用一些地下或地表的地质处理技术,降低工程中遇到风险的概率,也保证了正在施工的地段的安全,安全保障期至少可以达到八十年(行业标准)。与此同时,大幅缩短了施工所需要的时间(相对减少30%施工时间),更好更快地达到目标。此工程在2008 年九月竣工,竣工之后始终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养护、定期检查,至今为止尚未发现裂缝等迹象。

4 结语

篇7

关键词:住宅工程;管理职责;影响因素;技术手段;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 A

住宅工程的质量通病是指住宅工程中常见、多发的,对正常使用功能和观感都带来一定影响的工程质量缺陷,而渗漏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其严重影响住户的正常使用。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国人掀起了投资房地产的一片,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投资房地产市场的少了,但关注房地产中住宅工程质量的多了。为了使住宅工程的渗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并保证住宅工程的整体质量,着重做好住宅工程防渗漏工作,是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重中之重。

一、明确建设各方主体的管理职责

工程建设的质量好坏离不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共同努力,如何能有效预防渗漏现象的产生,首先应明确工程建设每个主体的管理职责。在工程建设中各司其责,并加强灌输注重渗漏问题的预防意识,从而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1、 建设单位要全面负责住宅工程渗漏问题控制的组织实施,督促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建设各方制定和实施渗漏问题的相关措施,并在合同中明确相关责任;要将住宅工程防渗漏的质量控制作为设计任务书的内容之一,发生的相关费用列入工程预算内;要在招标时明确工程防治渗漏的措施项目及相关费用,并保证实际工期不低于定期工期,严格控制一味追求进度而忽略工程质量的行为;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进行工程渗漏评估或专项验收;在施工合同中明确防渗漏工程的质量保修期,并予以有效落实。

2、 设计单位在编制设计文件时要充分考虑住宅工程的渗漏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以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并在施工图设计交底或图纸会审时加以明确;对出现的渗漏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并参与工程渗漏的专项验收或评估。

3、 施工单位在工程投标时要依据招标文件的内容,充分考虑到本工程将面临的渗漏问题,并在投标文件中加以说明,将采取何种形式或方法减少或避免此质量通病的发生;工程开工前应编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渗漏问题控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核批准,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此方案组织施工,并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技术资料要齐全,并及时分析和总结工程渗漏问题的控制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施工工艺。

二、 渗漏的影响因素及技术手段

住宅工程的渗漏现象着重体现在地下工程中底板及侧墙的渗漏、外墙面的渗漏、厨房及卫生间或淋浴间的渗漏、屋面工程的渗漏。其面多量大,顾此失彼,故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统筹安排,全面考虑,切实把住宅工程的防渗漏工作做到实处。

(一) 地下工程防渗漏措施

地下工程应进行防水设计。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地表水和毛细管水对结构的浸蚀,以及周围水文地质变化的影响,并根据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合理确定防水等级、防水设防高度。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到每一时期。

1、地下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对相关的原材料进行进场复验,其质量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及设计的有关要求方可使用。

2、 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地下水位始终低于防水混凝土0.5米以上。地下工程的变形缝宜少设,当必须设置时,应选择合适的构造形式。底板、顶板不宜留施工缝,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有防水要求的墙体水平施工缝可留在高出板面不小于300mm、梁底以下300mm以内墙体处,并设置止水带。后浇带施工缝浇筑前,应凿除松动的混凝土、浮浆及杂物,先浇水湿润,排除积水后再浇筑混凝土,并保湿养护14天。

3、 柔性防水层的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施工完后应及时做保护层。

(二) 外墙面防渗漏措施

近几年来,从节能和节约土地资源及环保角度出发,浇筑混凝土前应考虑混凝土的一次浇筑量及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采取适当措施预防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采用绑扎的钢丝不应接触到模板,固定模板而穿过的螺栓应加焊止水环,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或其他防水材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并加强养护。国家限制使用粘土砖,大力推广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就本地区而言,粘土砖已禁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水泥砖。但水泥砖砌筑的墙体,防水效果很差。为减少或杜绝外墙出现渗漏现象,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 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因素——人、机、料、法、环境(4M1E)。

A:人(Man)。目前中国的机械化施工水平还不是很高,很多工作都是靠人去完成的,包括决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人员的综合素质都将直接和间接地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预防渗漏问题上,人员在意识上、行动上都应重视。

B:机(Machine)。机械设备可分为两类: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如电梯、通风设备等;二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种类机具设备,如起重机、施工电梯、各类测量仪器和计量器具。它们是施工生产的手段,对工程质量也有重大影响。同样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施工器械或即使采用同型号的施工机具,将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C:料(Material)。工程材料指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墙体工程中涉及的水泥、砂、外加剂、砖等质量,将影响到工程外表及观感,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

D:法(Method)。方法指工艺方法、操作方法和施工方案。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E:环境(Environment)。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作业环境(施工环境作业面大小、防护设施、通风照明等)、工程管理环境(工程实施的管理制度、组织体系等)、周边环境(如工程邻近的地下管线、建筑物等),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

2、 砌体工程质量

A:控制砖、砌块的原材料质量,其性能必须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B:控制砖、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严禁砌筑前临时浇水。当使用专用粘结剂时,不得用水浇湿砌块进行砌筑。

C:砌筑方式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外墙转角外严禁留直槎。

D:外墙窗下墙采用多孔砖砌筑时,应在窗台处浇筑厚度不小于60mm的混凝土窗台梁。

E:剪力墙、柱与砌体交接处,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沿墙高每500mm设拉结钢筋。

F:各类砌体应做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内外搭接、上下错缝。

G:施工单位统筹安排,及时协调并处理好各工种之间的关系,避免墙体凿洞开槽,产生隐患。

(三)外墙粉刷工程质量

A:加强验收制度,对各道工序之间逐项检查验收。

B:墙体基层表面必须清理干净,并在底层粉刷前一天浇水湿润,保证粘结牢固。

C:粉刷砂浆的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随意搭配,以保证粉刷层强度。

D:外墙涂料或外墙面砖施工前,仔细检查外墙面的粉刷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涂料涂刷应均匀;面砖应提前浸水湿透并表面气干后方可使用;面砖应及时勾缝,并符合设计要求,一般的做法要凹进面砖2—3mm,确保内实外光,不渗漏。

(四)外窗施工质量

目前,门窗工程均采用后塞口法施工。在砌筑外窗洞口是,要在周边预留防腐木砖或混凝土预制块,以便窗框安装时铁脚与其固定,严禁采用射钉或塑料膨胀螺丝固定。窗框安装固定后,框与墙体的缝隙应用发泡剂等弹性材料填塞密实。洞口内外侧与窗框间用水泥砂浆抹平,待水泥砂浆硬化后,采用防水嵌缝材料进行密封处理。窗框下槛设泄水孔,其位置和数量应保证雨天下槛排水通畅不积水。外窗安装好后,应进行喷淋试验,不得有渗漏现象。

(五)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厨房、卫生间、淋浴间等)防渗漏

A:建筑地面四周墙体底部(除门洞外)设置混凝土导墙,其高度不小于120mm,宽度同墙厚。

B:地漏比地面标高低5—20mm,便于泛水流畅。

C:管道安装完毕后,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并做盛水试验,符合要求后再做防水层。

防水层施工前,必须把基层处理干净,并待基层干燥后再行施工。防水层的做法符合要求,并检查,平均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80%。

D:给水、排水管道施工质量应符合要求,以预防由于管道工程爆裂等引起的渗漏。

(六)屋面工程防渗漏

A:坡屋面结构层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按要求设防,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B:严格控制平屋面结构层的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防水层由专业防水施工队施工,监理单位加强监控,并做好有关记录和签证;防水层上部的保护层按规定设置分格缝,缝内用沥青或油膏嵌缝密实。

C:檐沟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倒坡,落水口处要比周围低20—30mm,并采取防止堵塞的措施。

D:细部做法按规范执行。

三、工程渗漏的处理措施

影响渗漏问题的因素较多,事先考虑的再周全,事中控制的再严格,事后也难免出现渗漏问题。以下是针对渗漏现象采取的相关措施。

1、 屋面渗漏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A:采用密封材料处理。将开裂处卷材沿裂缝两侧各切除30—50mm宽,露出找平层;沿缝剔成宽20—40mm,深为宽度的0.5—0.7倍的缝槽,清除板缝及两侧的杂物后,基层涂刷处理剂、设置背衬材料,缝内嵌填密封材料并粘牢两侧切开的卷材,缝内嵌填的密封材料应超出缝两侧各不小于30mm宽,高出层面不应小于3mm,表面应呈弧形。

B:采用防水卷材处理。将开裂处两300mm宽的面层清理干净,缝内嵌填涂料或密封膏;缝上单边点粘宽度不小于100mm的卷材隔离层,面层铺贴宽度大于300mm的防水卷材,其与原防水层的有效粘结宽度不应小于200mm;周边用密封膏将搭接缝封严粘实,宽度不小于10mm。

C:采用涂膜防水层处理。铲除原卷材老化脱落部分,清扫干净,露出平整基层,裂缝处嵌填涂料或密封膏,固化后铺设两层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其厚度应不小于3mm,加筋材料可选用耐碱网格布,宜在裂缝与防水层之间设置宽度为100mm隔离层,接缝处应用涂料多遍涂刷封严。

2、 屋面节点及细部渗漏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A:水落口与基层接触处渗漏,应将接触处凹槽清除干净,重新嵌填密封材料,上面增铺一层卷材或铺设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将原防水层卷材覆盖封严。

B:伸出层面管道根部渗漏,应将管道周围的卷材、胶结材料及密封材料清除干净,管道与找平层间剔成凹槽,槽内嵌填密封材料,增设附加层,用面层卷材覆盖。卷材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或胶结剂封严。

3、 外墙节点渗漏处理

A:外墙粉刷分格缝渗漏,应先清除缝内的浮灰、杂物,满涂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嵌填密封材料,密封材料与缝壁应粘牢封严、表面刮平,喷涂防水剂二遍。

B:外墙穿墙管道根部渗漏,应用C20细石混凝土或1:2水泥砂浆固定穿墙管的位置,并在穿墙管与外墙面交接处设置背衬材料,分层嵌填密封材料,喷涂防水剂二遍。

4、 外门窗渗漏处理

A:窗框型材间隙渗漏,可先将拼角不严密处或拼接渗漏处清理干净,用中性硅胶密封。

B:窗框型材与窗玻璃接缝处渗漏,应将接缝用清洁剂清理干净,嵌填中性硅胶。

C:门窗框与外墙连接处渗漏,应沿缝隙凿缝并用密封材料嵌缝,喷涂防水剂二遍。

D:飘窗顶板渗漏,可将飘窗顶板清理干净,分层涂刷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厚度不应小于3mm。

E:窗扇变形而引起渗漏,应拆卸窗扇、更换已变形或损坏的配件,重新定位、安装、严密封堵。

5、 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渗漏处理

楼板局部渗漏,面层凿开,修补防水层,并修复面层。节点渗漏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A:穿过楼地面管道的根部渗漏,应沿管根部轻剔凿出宽度和深度均不小于10mm的沟槽,清理浮灰、杂物后,槽内嵌填密封材料,并在管道根部及四周涂刷高度和宽度均不小于100mm、厚度不小于1mm的无色或浅色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B:地漏周边渗漏,应沿周边轻剔出宽度和深度均不小于10mm的沟槽,清理浮灰、杂物后,槽内嵌填密封材料,修复面层。

C:墙脚渗水,应凿除相应部位的楼地面及墙面面层,修补防水层,并修复面层。

五、总结和建议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要控制好住宅工程的防渗漏工作,应从地下防水工程、砌体及混凝土结构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楼地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方面统筹考虑,施工单位重视质量意识的前提下,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并配合相关单位的检查和意见;监理和建设等有关单位按有关要求及时监督、跟综,确保住宅工程的渗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隧道施工 监控量测 监测内容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033-02

1隧道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隧道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是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地面车辆以及沿线建筑和管线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监测目的大致分为:

(1)掌握监测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地表沉降,地上建筑物沉陷等。

(2)掌握围岩在施工中的动态,控制围岩变形,指导施工作业。

(3)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准确性,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供依据,验证支护结构效果。以便及时确定施工对策和措施,以确保安全地施工。

(4)校核地下工程理论计算结果,为理论解析、数值分析提供计算数据与对比指标;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保证隧道既稳定又经济。通过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工法本身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2隧道监测内容

隧道监控量测的工作内容总体上有地层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包括支护体系的沉降、水平位移和挠曲变形)、支护结构的内力监测(包括支撑杆件的轴力监测和围护结构的弯距监测)、地下水土压力和变形的监测(包括土压力监测和孔隙水压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深层土移监测、基坑回弹监测)、建筑物或桥梁的变形监测(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倾斜监测和裂缝监测)、地下管线变形等监测。

3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三叉岭隧道位于既有西宁车站出站,进口端里程为DK192+160,出口端里程为DK197+860,全长5.7公里。隧道在进口端DK192+160-DK193+528段穿行于湟水河阶地地表下,埋深约12~25m;自DK193+528左右进入北山山体,穿行于三叉岭中。

3.2工程环境

三叉岭隧道洞身穿越一低中山山体,地势上隧道进、出口两端低而洞身部位高,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可达100m以上。该山体脊部高程约2548.7m,进、出口段地面高程多在2260~2300m之间。

3.3 隧道围岩分级

根据隧道洞身岩性特点及地下水发育情况对隧道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围岩级别划分见表1。隧道总长5700m,其中Ⅵ级围岩长1330m,占23.33%;Ⅴ级围岩长1840m,占32.28%;Ⅳ级围岩长2530m,占44.39%。

3.4 监测项目

(1)地表下沉量测;

(2)拱顶下沉量测;

(3)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

(4)隧道围岩变形量测、应力~应变量测、初期支护内力、二衬内力等为主、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分析为选测项目。

3.5 地表下沉监测

西宁隧道浅埋段埋深约20m,隧道开挖宽度约18m,故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每个断面埋设约15个点。本次穿越高速公路计划布设2-3个监测断面。但由于其下穿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路基宽度约35m,此范围内不允许埋桩,故只能在路肩及坡脚埋设估测标志。

在浅埋隧道段的重点部位选择三个工点:(1)隧道进口段下穿高速公路处;(2)竖井部分;(3)地面有建筑物部分。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测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0+B(H0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

隧道浅埋段埋深约20m,隧道开挖宽度约18m,故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每个断面埋设约15个点。本次穿越高速公路计划布设2-3个监测断面。但由于其下穿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路基宽度约35m,此范围内不允许埋桩,故只能在路肩及坡脚埋设估测标志。

3.6隧道内必测项目监测

3.6.1隧道拱顶下沉观测

浅埋地段隧道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宜与洞内水平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观测点在同一横断面内,当地表有建筑结构物时,应在结构物周围增设下沉观测点。

观测方法一:采用水准测量求出设在拱部的测量标志相对高程的变化,来确定隧道拱部下沉量;

观测方法二:全站仪配合反光板,通过三角高程的方法测定标志的相对高程变化来确定隧道拱部下沉量。起始读数宜在3-6小时内完成。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严防爆破损坏。

3.6.2隧道收敛观测

由于本次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用收敛仪器观测有一定的不便,故采用全站仪配合反光板,通过两次观测结果来进行计算比较。

3.6.3监测点的布置

监测点的布置见图1。

3.6.4量测断面间距及频率

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量测断面间距和量测频率见表1,2。

4监测数据的处理及应用

以位移—时间曲线为基础,当位移急剧增加,或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应加强观测,通知现场施工密切注意支护结构的变化。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进行回归分析,推算最终位移值,并总结出围岩位移变化的动态规律,指导设计和施工。主要从以下方面:判断危险状态、调整开挖作业程序、调整支护参数选择经济合理的最佳支护系统以及判定支护稳定状态确定防水层、砼衬砌最佳时间。

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及时修正设计、调整支护参数,对施工及时提供建议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招伟.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地下工程测量;测量平差

Abstract:In this paper define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underground works,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of measurements of the moder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and brief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in theory development, with emphasis on the control network optimization desig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data processing, adjustment methodand summarized, and look a certain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urvey.

Key words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adjustment

中图分类号:[TU19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概述地下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地下、水下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 学科。它主要以建筑工程、机器和设备为研究服务对象。众所周知,工程测量的研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而解决每一个工程问题首先得解决地下问题。地下工程是工 程测量的基础,是工程的首要也是重要问题。目前国内把工程建设有关的地下工程测量按勘测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三个阶段划分;也有按行业划分成:线路 (铁路、公路等)地下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建筑地下工程测量、矿山测量、海洋工程测量等,几乎每一行业和地下工程测量都有密切的联系。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高速增长以及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世界各国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与节省土地资源,疏导交通, 减少环境污染等,正积极开发地下空间。1991年在东京召开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国际学术会议上通过了《东京宣言》,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地下空间的开 发利用的世纪。1998年在莫斯科召开了以“地下城市”为主题的地下空间国际会议。在工程实践方面,瑞典、娜威、加拿大、日本、美国和芬兰等国在地下空间 利用领域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和水平,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己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稀少、城市人口居住密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也将 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我国在地下工程实践方面起步稍晚,工程实践理论和技术相对薄弱。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工程施工实践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地下交通运输工程(如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地下铁道、过河隧道、地下邮政运输道、地下垃圾运 输道等)和地下管沟工程(如给水、排水、雨水、电力、电讯、煤气、热力综合管沟通道)以及矿山测量方面的工程实践较多。近几十年来,地下土程暗挖施工技术 (如盾构和顶管)在地下铁道、上下水道、电力通讯、市政公用设施等各种隧道建设中有明显优点,在建造穿越水域、沼泽地和山地的公路和铁路隧道或水工隧道 中,盾构法和顶管法因为它们在特定条件下的经济合理性而得到广泛采用。

由此可见,地下工程测量在测绘学的发展以及实际的工程应用中作用是显著的,开发利用好地下空间、地下工程是搞好工程测量首要的、基本的问题。

2. 地下工程测量目前的发展状况地下工程测量的发展与现实的测量仪器、技术和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了新型仪器,如何尽快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反过来,有了新的 工程,如何开发新的测量仪器、研究新的测量技术与方法,来满足新工程的特殊要求。如此反复,推动着地下工程测量向前发展。因此理论方法和测量仪器的发展总 是相辅相成的。

2.1地下工程测量理论方法的发展。

2.1.1控制网的优化设计。网的优化设计方法有解析法和模拟法两种。解析法是基于优化设计理论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解求目标函数的极大值或极小值。 一般将网的质量指标作为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网的质量指标主要有精度、可靠性和建网费用,对于变形监测网还包括网的灵敏度或可区分性。对于网的平差模型而 言,按固定参数和待定参数的不同,网的优化设计又分为零类、一类、二类和三类优化设计,涉及到网的基准设计,网形、观测值精度以及观测方案的设计。在工程 测量中,施工控制网、安装控制网和变形监测网都需要作优化设计。由于采用GPS定位技术和电磁波测距,网的几何图形概念与传统的测角网有很大的区别。除特 别的精密控制网可考虑用专门编写的解析法优化设计程序作网的优化设计外,其他的网都可用模拟法进行设计。模拟法优化设计的软件功能和进行优化设计的步骤主 要是:根据设计资料和地图资料在图上选点布网,获取网点近似坐标(最好将资料作数字化扫描并在微机上进行)。模拟观测方案,根据仪器确定观测值精度,可进 一步模拟观测值。计算网的各种质量指标如精度、可靠性、灵敏度。精度应 包括点位精度、相邻点位精度、任意两点间的相对精度、最弱点和最弱边精度、边长和方位角精度。进一步可计算坐标未知数的协方差阵或部分点坐标的协方差阵, 协方差阵的主成份计算,特征值计算,点位误差椭圆、置信椭圆的计算等。可靠性包括每个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内部可靠性)和某一观测值的粗差界限值对平差 坐标的影响(外部可靠性)。灵敏度包括灵敏度椭圆、在给定变形向量下的灵敏度指标以及观测值的灵敏度影响系数。将计算出的各质量指标与设计要求的指标比 较,使之既满足设计要求,又不致于有太大的富余。通过改变观测值的精度或改变观测方案(增加或减少观测值)或局部改变网形(增加或减少网点)等方法重新作 上述设计计算,直到获取一个较好的结果。

2.1.2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根据变形观测数据绘制变形过程曲线是一种最简单而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由过程曲线可作趋势分析。如果将变形观测数据与影响 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计算,可得到变形与显著性因子间的函数关系,除作物理解释外,也可用于变形预报。多元回归分析需要较长的一致性好的 多组时间序列数据.若仅对变形观测数据,可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或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建模,前者可针对小数据量的时间序列,对原始数列采用累加生成法变为生成数列,因此有减弱随机性、增加规律性 的作用。如果对一个变形观测量(如位移)的时间序列,通过建立一阶或二阶灰微分方程提取变形的趋势项,然后再采用时序分析中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ARMA,这种组合建模的方法,可分性好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将非平稳相关时序转化为独立的平衡时序;具有同时进行平滑、滤波和推估的作用;模型参数聚集 了系统输出的特征和状态;这种组合模型是基于输出的等价系统的理想动态模型。

篇10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情况;研究。

1、引言

环境地质与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形成一样 ,都是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 人类技术经济活动增强 , 环境灾害日益严重 , 环境保护成为人类生存的头等大事 ,环境地质学亦就应运而生。至目前尚未发育成一门独立的完整的学科 ,却面临着要研究、解决诸多环境地质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渐渐的增加,因此自然环境的问题也日复一日的愈加严重。因为在这几年中环境地质引发的灾害在不断的增多,对人民的安全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要加强对环境地质的勘察,把灾害的损失控制并减少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实际情况中造成环境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会引起:地震、泥石流;人为因素会引起:地下水污染严重、土壤被沙漠化。从这些灾害中观察出,由地下水造成的灾害占主要在建设中、矿区的开采中,水都是在整个建设中占很重要的位置的,会对整个工程的安全带来影响。将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进行很好的控制,有利于对环境地质灾害的预控。

2、浅析环境地质的含义

地质环境、环境地质,这是两个含义极不相同的概念。

地质环境,是天然环境的一个组分,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壳浅部的地质空间。正如张宗祜院士指出:“岩石圈表层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相互作用最直接、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这部分岩石圈称为地质环境。”

环境地质或环境地质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天然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质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生存影响的科学。由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或多学科的交叉,故对其研究内容争议较大。

3、水文地质勘察的作用

人类的活动不断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环境地质的灾害也发不断发生着变化。在环境地质灾害中,一半以上的地质灾害是由于水资源的问题而引发的。岩石和地下水之间的互相作用,提高了环境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同时增加了多样性以及复杂性。这些在灾害机理、灾害分布、灾害类型上都有着不同的反应。现阶段我国在环境地质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有着很大的不足。在对灾害的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方面尤为欠缺。环境地质的勘察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勘察应该尤为重视,因为地下水是引起环境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勘探的同时应该同时加强对环境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

一直以来,环境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勘察往往被忽视,但是往往水文地质确是影响环境地质的最重要因素。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地下水,岩石的特征也往往受着地下水的影响,所以对地下水位的勘探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去分析,施工的安全问题与地下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地下水影响着地基的稳固性。综上所述,水文地质的勘探对环境地质来说尤为重要。

4、水文地质勘察的具体内容

对不同地域来说,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综合我国各地的环境地质灾害的成因,将环境地质的水文勘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4.1 沿海城市地下淡水的勘察

沿海地区的海水与地下水资源之间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会打破这种平衡,引起海水倒灌等问题,对陆地的淡水资源造成重大的破坏。在对沿海城市进行环境地质的水文地质的勘察时,地下水源的分布情况必须彻底摸清,同时要对城市地下水源的开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过度开采的发生。如果发现过度开采的情况,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防海水倒灌事故的发生,造成内陆面积减小的现象。

4.2 干旱地区的水文地质勘察

我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为干旱地域,虽然我国的水资源含量丰富,但是我国干旱地区的降水量很低,这样一来,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主要就为地下水,地下水资源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干旱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干旱地区环境地质的水文地质勘察,应该尤为认真,在勘察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同时,应给出相应的治理政策,减少干旱地区的环境地质灾害。

4.3 城市中地下水的勘察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而城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地下水的开发也不断的加大,过度的地下水开发,使得城市面临地表下沉的问题。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造成了大量的工厂在城市中脱颖而出。伴随而来的是工厂废水的无治理排放,造成城市地质和水之源的污染。而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又会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带来危害。对于城市来说,地下水位的下降是各种危害中最直接的一种。过度或者过于集中的对地下水进行开采,导致地下含水层密度性和收缩性,以及牢固性逐渐下降,从而带来的是地表下降,建筑物断裂的严重后果。因此对城市的水文地质勘查中,要严格监控地下水位,防止环境地质灾害的破坏。、

4.4 工程的水文地质勘查

伴随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地下工程成为新时代的宠儿。地下超市、地下商场、地下隧道、地铁等也快速的兴起。这些地下结构工程是具有一定初始地应力条件下在特定的地质构造环境中进行施工的。地下工程与地上工程相比,其材料力学模量和荷载的加荷形式都相对模糊和不确定。同时受到主体或围岩体本构行为和岩土体―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使得地下工程相对于地上工程,施工情况更加复杂,这就造成地下工程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地下水位对工程地质的影响尤为重要,地下水位的变化,容易造成地下工程时开挖的塌方。因此在地下工程施工时,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就十分重要。

结语

毛细管水、重力水、结合水是岩土中所包含的三种地下水。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水文地质的勘察对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在工程防御地质灾害、基础设计、持力层选择的方面有着重要的表现。利用水文地质勘察来发现环境是否变化,这些环境变化又是否会对当地的地质造成影响,同事制定出相应的防护与解决的措施。

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工作中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同时起着很大的作用。要因由地下水而引发的地质灾害提高重视,前提就是需要对水文地质勘察研究工作大量的投入,深刻了解地下水在地质灾害在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将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与此同时,应该对地下水造成地质灾害的一些重要数据的信息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存档保存,保证够为预防控制环境地质灾害发生提供至关重要的数据。

在地质环境的检测工作中做好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充分的发挥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作用,是预控地质灾害发生关键,提高环境地质勘察工作中应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 廖辉 刍议环境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运用[J].低碳世界 2014.11.

[2] 杜娇 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地质矿山

[3] 杨计申 环境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J].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