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实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12:1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实习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学生在就业实习期间的法律身份如何确定呢?能否看作是劳动者?在我国法学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者地位否定说”,即认为大学生在就业实习期间不是适格的劳动者。因为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实习生与单位之间不成立实质的劳动关系,而只是一种劳务关系。一方面,在实习期间的身份仍然是学生,其与接收实习生的单位都没有签订正式劳动关系的意图。对于参加就业实习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参加实习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所学知识和积累实践经验而没在乎是否有劳动者身份;另一方面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实习生显然不能同正式员工相提并论,他们在很多方面和正式员工有着根本的差别,比如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受到的待遇与正式员工有很大的区别,待遇很少有的甚至没有工资,反之,实习学生或者实习学生所在的学校一般还要向实习单位缴纳一定的实习费用。用人单位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参加实践的机会,这一过程很难有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正式劳动关系的意思可能。另外一种观点是“就业实习生劳动者地位肯定说”,即认为大学生在就业实习期间是适格的劳动者。因为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付出了劳动,且已经超过十六周岁,其主体是适格的。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劳动权,而我国劳动法也没有明确排除大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实习期间的劳动权,因此大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属于适格的劳动者,理应收到劳动法的保护。大学生实习种类繁多,比如教学实习,这种实习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实习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技能。这种实习的学生明显不是劳动者。但是,本文所讲的就业实习生理应列入劳动者范畴,主要理由如下: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具有劳动权,只要具有劳动权利和可以承担劳动义务的公民就有劳动权。实际上就业实习生已经承担劳动义务,虽然形式上他们的档案还由其所在学校管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不能作为排除其劳动者身份的理由。
2、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将大学生排除在劳动法保护的范畴之外,但是,现在社会普遍不承认实习生劳动法保护的主体资格,主要依据是1995年原劳动部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的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通过对该条文进行分析,该条并没有排除实习生的劳动法主体资格。首先,该条文只是说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利用课余实践去勤工助学不能算作是就业。因此,应该明确区分大学生哪种实习属于该条文规定的不视为就业的情况,哪些是不属于该条文规定的情形。其次“就业”与“建立劳动关系”并不是相同的概念。如果就业的话就一定有建立劳动关系但是建立劳动关系并不一定意味着就业。这正恰恰说明劳动法并没有将实习生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
3、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适格的劳动者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适格的年龄,即已经年满十六周岁,事实上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是在十六周岁以上的;二是具有劳动能力,既然在就业实习中实习生已经和实习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说明了单位已经初步认可了实习生的劳动能力。这就说明实学生是具备劳动能力的。
4、本文所涉及的就业实习是学生的自发行为,在与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后正式参加工作,只是因为单位规定需要经过一些条件诸如拿到毕业证等条件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实习的学生的实习目的就是就业,他们在单位中往往做和正式员工一样的工作,虽然因为其工作经验的欠缺,有时会在业绩上不如正式员工,但是这也不能成为排除其劳动者身份的理由。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就业实习其实在某种情况下已经成为可以视为就业,因为他们已经与单位之间已经形成实质的劳动关系,虽然因为单位要求或者其他原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并不影响其具有劳动者身份。
依前文所述大学生在就业实习中是适格的劳动者,已经视为与实习单位确定了劳动关系,受到实习单位的管理,同时,因其学生身份仍受到学校管理,因此,在就业实习中产生多重法律关系,即实习生和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等。
(一)就业实习生与实习单位的法律关系在就业实习中,大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究竟是属于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他们之间已经形成实质性的劳动关系,尽管因单位某些内部规定暂时没有与之签订劳动合同。毕业生参加就业实习的目的是留在实习单位工作,而且已经与工作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在实际工作劳动过程中,就业实习生作为适格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自履行了劳动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形式上的欠缺并不能影响双方劳动关系的存在。实习单位也是按照单位正式员工的标准要求和管理就业实习生的,可以说,就业实习生除了因没有拿到毕业证而没有与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外,其他方面与正式员工一样。所以,就业实习生与工作单位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劳动法律关系。
(二)学校与就业实习单位的法律关系在就业实习中,实习单位和学校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双方并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在特殊情况下,二者是通过毕业生这个中介产生法律关系,例如,就业实习中毕业生因发生工伤事故受到人身伤害时,单位和学校则需要根据事故的性质、责任的划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篇2
一、大众化教育下的就业现状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他根据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比例,把高等教育发展划为英才教育、大众化憝育、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普及教育三个阶段。姑且不论特罗的理论是否真的适合中国教育的发展实际,但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和社会面临的大问题。
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到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达到33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l5%,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中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因为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加起来所有的就业岗位是4.3亿个。中国现在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是7.4亿个。很快就要达到7.5亿个。等于说,中国用7.5亿个就业岗位提供的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0%都不到。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仅用4.3亿个岗位就可以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0%,甚至70%。从这个反差中看出:我国现在要么是充分就业。但是平均从业人员的收入肯定不会太多,而且有可能出现高学历向下积压;要么不就业,不就业使收入差距过大。”
我国这几年教育的大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大大增加,使得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在下降,产生了岗位和人才学历的不对等,用人单位呈现出人才“高消费”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教育大众化下的人才浪费,从整体上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处于“买方市场”。
二、就业市场化的选择
有的学者提出“教育市场观”的观点。认为教育市场观是调节教育内部分配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有用的观点,是一种激发教育活动效率的有效思路,它包括教育在市场中、教育成为市场、教育遵循市场规律。
就业是学生从入学到完成学业的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学生从学校生活进入社会劳动生活,开始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还是毕业生的就业标准,亦或是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其市场化趋势愈发明显。
(一)毕业生就业由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市场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市场的主导作用。收入期望在调节毕业生就业流向、就业观念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之就业专题调查(2002—2003)》指出,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是经济收入。“大学生期望最低月收入平均约3200元。与2000年的调查相比,提高了700元。’’“很多大学生宁愿到收入高但随时可能下岗的单位(占84.9%)。”西南师范大学团委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经济收人的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其对收入的要求与社会实际情况相比,期望值偏高,大学生群体对于最低收入的期望差别较大。
二是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最主要的方式。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全部进人人才“市场”.企业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是必经之路。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要应对市场的变化而择业,而不要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里。
三是部分高校学生一毕业即待业成为可能。部分同学成为就业大军的“校漂族”,部分人无业可就,部分人则有业不就。这也是市场调节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杠杆。面对市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经受严峻的考验。校方也在为就业率的高低而努力,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社会效益,关系到学校下一年的生源。这就是市场规则.这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主导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直接进人个人创业阶段。
(二)就业市场化过程中要注意处理的几个矛盾
(1)就业市场化与人事制度改革之间的矛盾。现行的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毕业生落户、档案划转等方面还约束着毕业生就业.社会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社会保障措施尚不完善.这些都制约了毕业生的流动。
(2)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之间的矛盾。当前,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缺乏前瞻性,没有与就业市场化实现互动。专业设置上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但是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还没有准确把握,盲目设置专业,一拥而上脱离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
(3)就业市场化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社会、高校及学生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形势,主要是就业观念落后。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的思维模式,缺乏就业主动性。
(4)就业市场化与人才信息不畅之间的矛盾。就业市场化需要良好的就业信息流通.但就业市场总体上还存在着信息不畅,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社会用人制度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里找工作”。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以区域就业为主,还是围绕着接收大学教育的区域打转。
三、市场化就业的对策思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就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中各种就业因素的影响,多次就业,自谋职业,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应转变就业心态,积极就业、谋业,以我为主,并努力完成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一)正确认识市场化,增强就业意识是前提
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压力突增的各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解决是我国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大问题。(1)国际就业形势与中国“人世”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人世”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造成短期冲击。
(2)我国就业压力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城市劳动力就业:其次。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找工作.使得城市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就业形势日趋严峻。(3)高校连续扩招,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一是地域不平衡性。这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
(二)多样化就业、就业重心下移是方向
教育的“大众化”使很多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从“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也使“精英化”就业转为“大众化”就业。这就需要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用大众化的观念来对待就业。要逐步让人们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只是提高其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和所谓的“高尚职业”联系在一起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平晾长仍然希望到传统受尊重的岗位就业,如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而现实的状况是这些传统的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随着改革的深入其接收能力在不断减弱;传统观念中所谓的“好工作”、“好岗位”越来越少,也正是这样的观念使他们白白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但是。当我们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这个社会时就会发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及加入WTO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新的职业甚至新的行业在不断涌现出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甚至创业的可能。
(三)积极谋业、甚至多次就业是选择
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就业意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从招生到就业,国家“统、包、管”一条龙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择优录用、双向选择,因此要认清形势,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有意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机会多接触社会,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增强对社会、市场的适应性。特别是要培养主动推销自己的意识,“寻找适合自己、最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打破“一次择业,终生就业”的观念束缚.增强创业信心与能力。毕业生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及社会的选择。
(四)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是趋势
现在的教育模式将从职业培养人才转向创业培养人才。传统的高等教育只强调按照现有的职业岗位需要进行培养,而没有看到社会发展对职业变化的需要。在未来,创业教育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创业教育的凸现,成为高等教育的新任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未来人才就业的主导方式将不再延续传统的就业模式,即不再是先由社会出现一个职业位置的空缺,然后个体去应聘.而是转变为人才自己预见到社会发展需求.然后组织成一种适应未来需要的知识模式和能力模式,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的工作模式,从而创造出一种职业模式来。这种对社会发展的预见能力和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高超的组织能力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就是一种创造能力。未来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进行这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也将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超级秘书网
(五)培养目标的再确认、反思大学教育是延续
篇3
论文关键词: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事关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和高校发展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贵州省省委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将大学生就业列入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由此可得,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程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所谓就业意向是指人们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和未来职业的期待及愿望。大学生就业意向是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与就业有关的观念倾向,具体表现为对就业影响因素的考虑和选择职业,选择工作条件和就业地域的一种职业倾向性态度。因此,本文就新时期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力求真实了解和掌握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愿望和现状,为国家制定就业政策、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和用人单位选聘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规划意识提供参考;为学校指导学生成才及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程提供合理的建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调查从多个角度设计《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全部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对遵义师范学院14个系本科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638份,有效回收率达91.14%。采用整体抽样方法确定样本,将遵义师范学院四年级14个系各本科专业学生编成序号,采用Excel随机抽样产生各专业名额分配总数。学生自愿参与测试,填写书面调查问卷。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所采用的调查工具为自编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重测信度为0.921)。问卷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主要包括调查的年级、专业及性别等信息;第二部分为具体的问题,主要包括对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意向、职业规划、创业和学校就业指导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就业形势的调查(表1)
表1就业形势的调查
您觉得现在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何?
非常乐观
5.33%
能找到工作,但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25.08%
很难找到工作
25.55%
篇4
论文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探索构建以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为基础,以搭建创业就业平台为载体,以创新创业就业模式为动力的“政府推动、校企联动、学生行动”的就业服务新体系,对推动和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用人单位寻找合适人才是大学生创业就业的“三大难题”,构建“政府推动、校企联动、学生行动”的就业服务体系对于破解这“三大难题”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一、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现实需要
(一)高职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影响极其广泛。当前,我国高职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求职猛增,岗位有限,另一方面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高职生的就业难现象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首先,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来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支持和保障。其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牵涉到千家万户,是广大家长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再次,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欢迎程度,这使高职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二)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是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危机导致了快速上升的显性的和隐性的失业。作为非熟练甚至是半熟练的高职毕业生受到的冲击无疑是空前的。在新形势下,我们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的优势,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怎样培养人”(培养的方式方法)应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进而需要大力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长效制度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一批又一批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就业及时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同时,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高质量和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信息网络技术对高职院校就业服务方式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传统的就业服务往往表现为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成功人士经验论谈、毕业生相关政策和程序宣讲会等等。即使多数学校开通了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站,但在高校就业信息网站的建设过程中,没能充分把握网络技术与就业工作具体业务的结合,因而也未能充分实践为就业的主体双方服务的宗旨。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就业网站供求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步伐,提供更多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使无形的人才市场与有形的就业市场更好地相互补充,形成就业信息畅通,信息准确丰富、数据更新迅速的就业信息网络化的目标。
二、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联手大力助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现状
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全国上下高度关注、共商大计。国家出台政策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政府想方设法制定各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学校奔波与校企之间忙于推进大学生就业,家长也是广开门路、千方百计地为子女谋求职位、岗位,毕业生本人更是为提前接触社会、走入社会、服务社会而摩拳擦掌、四处奔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积极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出谋划策。
第一,政府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有力保证。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由15个配套文件组成的一整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全国已有27个省级政府出台具体实施办法。2009年人社部、教育部、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团中央共同下发了《关于印发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计划2009年~2011年,组织100万名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为了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国家还决定实施“双证书”制度。为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教育部、商务部共同下发《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类高校在相关专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在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培养高质量的服务外包人才,力争在5年内培养和培训120万名服务外包人才,新增100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2013年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另外还出台了包括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毕业生、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政策措施。
第二,学校与企业加强协作,开辟多种渠道、采取灵活机动的办法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高职院校通过各种渠道让企业充分了解学校、了解学生,推介学生、实现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每到就业季,学校不仅为长期合作的企业敞开招聘大门,而且主动出击,从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全国大学生就业相关网站、各大行业协会及往届学生就职企业,广泛搜索企业招聘信息,发函邀请企业洽谈,介绍本校教学特色、学生专长,与用人单位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满足企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的标准,听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近年来,高职院校进一步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强化实践环节,毕业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各高校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从就业机构设置、就业人员培训、就业服务内容和方式改进等方面不断学习和探索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政府、企业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加强合作和交流,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人才中介机构、社会培训机构和高校积极整合资源直接建立合作关系,实施大学生就业服务计划,建立大学生实践平台,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服务已经成为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重要趋势渠道。人才中介机构加入到毕业生安置工作中来,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和职业见习的机会、促进校企互动、推动高校加速市场化进程、开展联合办学等,在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人才介绍、推荐工作和人才信息咨询三个方面为大学生更顺利就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同时,就业培训机构“以就业引导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为宗旨专注于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试以及职前培训,有效缓解了国内高校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培训指导不足的现状。团中央、大学生联合会、各大中央媒体、有关政府部门、有关社会团体密切配合,联手发起和实施了以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为内容的,携手高职院校共同开发的大学生就业援助行动项目、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工程,引进国际通用训练课程,结合专业的职业化培训模式,实施大学生实习计划、社会实践计划,解决大学生经验和社会阅历问题,帮助大学生尽快完成从校园到社会、从课堂到企业、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心理调整和角色转变,以期迅速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最终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构建“政府推动、校企联动、学生行动”就业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政府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政策、提高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质量、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进行宏观调控。
第一,政府在加快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步伐,繁荣第三产业,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就业、实习创造和培育岗位和职位的同时,在政策、经费、项目、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为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便利,比如大胆尝试创建“政府出资金、企业出项目”形式的大学生就业和中小企业创新双赢的机制;采取政府引导、校地联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重点打造大学生创业园区;鼓励社会机构面对大学生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中免收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设立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和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廉租公寓;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等。
第二,国家通过相关的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扩宽就业面,鼓励大学生参军或者到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同时,积极鼓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就业配套设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可靠的保障和切实的帮助。比如,2009年广州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引导基层就业、鼓励吸纳就业、扶持自主创业、提高毕业生创业就业能力、改善就业服务、健全就业保障政策等六个方面31项政策,每年投入的资金达14亿多元。实现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三,尽管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国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公共就业服务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公共服务机构职责定位不明确,公共就业服务垄断且管理不到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化但又供给不足,公共服务政策指导与监管力度的地区性差异等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关公共服务机构在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以及一站式服务等模式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宣传和阐释、明确各类公共服务部门职能、明确具体公共服务标准、规范各类招聘实体具体细则等方面做好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机制建设。
(二)高职院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观念,建立就业导向的教学支持系统,延伸就业服务过程,拓展就业服务形式,提升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创新就业信息服务体系。
第一,注重高校与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创新就业创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首先,学校要倾听企业、行业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邀请成功企业家、行业专家、权威人士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专业设置和课程制定,及时了解企业的产业发展、长远规划、用工需求等信息。其次,以“互惠互利、各方受益”为基本原则,构建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绿色桥梁。即企业与高职院校联手,合力搭建大学生创业就业平台。一方面,高职院校组织熟悉创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态势的专家、企业家成立大学生创业创业指导小组、大学生创业企业家咨询委员会,更好地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改变以往大学生创业就业缺乏专业指导、实战力薄弱的不足之处,形成有规模性、导向性的服务平台,让成功经验被不断复制、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与创业投资机构、社会企业、大学生创业园和科技孵化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筹集社会资金,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对大学生创业进行适度资金支持和项目孵化,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给予技术支持,积极引导学生们的创业活动,使大学生在经营管理、资本运营、团队协作、公共关系、风险竞争、法律契约、开拓创新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再次,积极利用校友资源,通过建立校友企业联络人制度、组织就业与创业校友论坛、开展校友导航等形式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新平台。
第二,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同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协调各个部门,发挥学校报刊、宣传栏、广播、网络、图书馆、团学组织的作用,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校外实习实训、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出学生的创业就业欲望和能力。
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大学生 就业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两大难”怪状,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一些企业招工难,这种不对称的“两难”多少反映出高校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就业需要的脱节,在新形势下,如何探索一条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教育模式,已是目前结果就业难的迫切工作,本课题在对鸭绿江流域一些用人单位和学校教育体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重点分析。
一、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体制原因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体情况较好,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中国工科毕业生中只有10%适合到跨国公司工作,而比利时的比例在75%以上。据普洛普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满足工作程度只能达到70%,有3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是自身能力不强,其产生的原因如下:
(一)大学生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模式单一、培养方案雷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并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手段落后、实习实验环节薄弱,“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社会”等问题;教育和就业基本上属于两条平行的轨道,各走各的边,在高校理论培养和企业实际需要技能方面出现断接。致使大学生毕业后掌握的知识难以适合企业的需要,造成了一边到处奔波找工作,一边纳贤困难的尴尬局面。同时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差异性,没有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与企业需求上存在极大差异。
(二)不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体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目前为止,大学教育提供的知识,确实很难全面适用市场的需求,市场是变化多端的,需求是日益更新的,而大学的理论知识教育往往是滞后一步,另外,有些专业已是社会淘汰的专业,但是为了将就学校的教育资源,常常被迫继续招生,结果,这些学生毕业后,马上面临就业难问题,常常是被迫继续考研究生。
(三)大学就业技能与社会需求存在不协调。
大学生上大学的初衷是能够学得一技之长,但最后往往都演变为为了获得一纸证书、学历证书就业的观念,真正拥有实际技能的学生并不多。学生所拥有的技能与社会需求并不协调,相对于眼高手低的大学生,企业更愿意雇佣一些一技之长、有经验、肯实干的低学历人员。
(四)高校就业培养和信息传导与社会需求存在障碍。
目前中国大学教育中知识的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细,呈现出树状的学科结构,这已深刻影响了大学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仅使得学科生产力的下降,也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此外,大学课程中只是教学生如何去学,而未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学生一味地栖息于“象牙塔”之中,对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形式,学校的教育内容未能做到及时更新,学生也疲于应付应试教育的种种考试。
(五)师资队伍建设不尽人意。
一是有些学校过分看重教师的学历,忽视对学生能力、品行、实践阅历培养的要求,有些教师学历很高,但教学能力较差,教学效果一般;二是过分看重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的中心地位没有真正体现,教师教学积极性受到影响;三是部分教师的职业素养不高,缺乏责任心、事业心,敬业精神不强,对学生的关注、关心、帮助、指导的不够,个别教师的学术品行不端,造成很坏影响。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高的思路与对策
课题组在对鸭绿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适应鸭绿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人才招聘方面,用人单位首先注意的是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工作态度、道德修养和责任心;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团体合作精神、毕业学校的名气、踏实刻苦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等五个因素;最后阶段,创新精神、实践经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四个因素将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因此应用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复杂工程。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应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对策,切实抓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一)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一是树立人人能成才的观念,要关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尊重个人选择,承认个体的差异,鼓励个性发展,挖掘个体潜能,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二是树立联合培养的观念,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联合培养方式,积极探索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二)探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人才培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完善、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弹性学制,促进跨学科、文理交叉融合,不断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彻底改变你教我学、你讲我听,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问题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学生挑战教师、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参与科学研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三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坚持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大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投入的力度,增加学生实习、实验的课时,强化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确保学生实验、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开发好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是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和每一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经历,推进分层、分类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差异、提倡个性,在跳级、转学、转专业以及选修其他学位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创造有利条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改进千人一面人才培养方式。
(三)重视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从调查研究的统计结果来看,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用人单位招聘毕业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进行考虑和第二重要的因素进行考虑时均居第一位,也就是说,毕业生首先要具有基本的技能和基本的素质才能进入用人单位的视野。尽管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因为任何单位都不会录用一个连基本素质都不具备的学生的。但是,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不仅有一些学生甚至有一些教师,都存在轻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倾向,认为那些知识太容易,根本不值得在大学的讲坛下教授。然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这是需要学校统筹考虑的方面,也是每一个学生应该认真对待的事情。但是,受了多少教育并不单靠获多少奖、参加多少活动来体现,而是学生个人学的知识是否扎实,理论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
(四)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平时教学课程设计中重理论轻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而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减弱的具体情况,建议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在增加一个实践操作平台,仿真式的业务案例,让学生们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好的融入实际,以缩短在校所学与社会所需的差距,毕业后在就业岗位时,能很快上岗操作,增加企业用人单位的信任度和欢迎程度。
(五)构建全程式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西方的发达国家高校学生就业辅导,已突破了毕业生安置辅导的范畴,成为学生在全部就学期间及毕业后找到工作前的一种全过程职业生涯辅导和教学安排。在我国,高校就业辅导过于重视毕业前夕的指导,忽视学生求学整体过程的指导。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大学四年的合理规划,分步实施。
一是做好四年规划项目。通过规划辅导,让大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人生,明白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二是做好课程设计。学校要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列入学计划之中,把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内容落到实处;
三是选配好指导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工作热情的教师来承担,确保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辅导的效果。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全面素质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41-01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受到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靠国民经济的拉动和促进拓展就业空间,而且需要国家行政引导、扶持,高校提升培养能力,毕业生自身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也需要企事业单位承担起社会责任,吸纳更多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因此,我们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个系统问题。
既然是系统问题,我们就用系统的方法进行一下剖析:
表面上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也就是工作岗位少,希望得到岗位的人多,导致供大于求、竞争加剧。但是究其根源却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超出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既总量失衡,高等教育结构已经亟待调整既结构失衡,高等教育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既质量失衡。造成上述失衡的原因,首先,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加之靠教育拉动内需的隐性要求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型转向大众型;其次,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毕业生质量下降;还有,就是大学生服务社会能力不足,缺乏与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进行竞争的能力;最后,很多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存在所谓“眼高手低”的现象,加剧了就业的区域失衡和结构失衡。
针对上述导致大学生就业失衡的诸多原因,作为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我们的研究可以凝练为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如何修正培养方案使之更加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二,如何改革培养模式,使得大学毕业生不仅有不逊于在职人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能凭借更开放的视角和更先进的理论知识使自身的岗位能力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其三,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轻松步入适合自己的就业之旅。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进行调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科学制定招生计划
高校每年的招生计划,都应该以当前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前提,不能为了5年一度的教育教学水平评估而自毁50年乃至上百年的教育基业,不能为了上专业而上专业,对于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专业一定要在下一年的招生计划中予以削减调整,同时要具有教育的前瞻性,合理预测未来3-5年人才需求的情况,把招生计划做成滚动计划,以5年为一个周期,每年都根据上年的就业情况进行微调,有效解决招生计划相对稳定性和社会需求的现实波动性之间的矛盾。
二、完善培养方案,搭建公共理论和实践背景平台
近几年,部分高校不断完善自身专业设置和课程平台建设,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知识结构全面的大学生,以此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的广度。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高校应该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考虑就业、深造两方面因素合理设置课程,搭建好课程的大类平台。按照理工、农、医、商、法、文等学科大类构建基础教学课程,打通学生专业转换的渠道。
三、适度推行3+1模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素养
高校毕业生求职壁垒之一就是工作经验问题,可以在合适的专业实行3+1的教学模式,既3年的在校理论培养加1年的校外实习实践。诚然,高校培养学生不可完全职业化,但也不能一味强调学术性、知识型,而忽略实践和创新。尤其是在基本完成专业学习阶段之后,学校的毕业环节应该既有学术研究型的,又有工程实践型的,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从事实践活动。特别是一些理工类学生,他们基本无法像文商类学生那样通过单位实习来完成自己的论文,毕业环节常常太学术,缺乏工程实践类因素。因此3+1模式不失为一个有效解决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好办法。高校不妨尝试通过毕业趋向志愿的填报,分类指导毕业生最后的论文环节。允许理工类学生在有资质的企业、研究所的课题中完成自己的论文,或者在暑期创建专门的企业实习环节。如此,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那些不打算深造倾向于就业的学生在职业教育方面的部分需求。
四、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重视个性化职业指导和就业心理问题的疏导
很多高校学生都有着老师虽多,但是遇到重大决策却无人求教的困扰。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课程教学无法实行个性化指导,因此在学生后阶段学习中,学校有必要通过类似“导师制“的方法,每名教师负责提供几名学生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并针对就业前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疏导,了解学生的就业观,引导学生理性就业,消除学生心理上的不自信,意志上的不坚决,就业态度上的不主动,避免自我认识的不现实,就业观念的不解放。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克服浮躁的心理,脚踏实地的开拓自己的职业生涯。
五、重视素质教育,鼓励在校大学生学有所长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对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那就是对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全过程的素质教育,包括学生未入学的招生计划设计――到初入校门的军训与校史学习――在校期间的各学年培养方案的实施――学校毕业实习的各环节――学生就业前的指导工作的开展――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的沟通和辅助等一系列过程。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也应该是全体教师的职责,高校的每一名授业教师、每一名教辅人员、每一名工勤人员身上都有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责任。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存在于课堂之内,更存在于全体高校员工的言谈举止当中。同时,高校的学生素质教育也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是高校各级党政领导要着力做好的工作,同时也是全社会要共同为之努力的。最后,高校素质教育的方法、手段要多样,高校是学子们的象牙塔,校园文化的繁荣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剪影。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涉及方方面面,出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教书育人”的宗旨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则应多多进行实际的调研,制定和完善就业政策,提供一定的体制保障。在经济发展中,促进地区间、城乡间的良性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后,作为学生本人要注重真才实学,树立理性的就业观,克服在就业中的盲从性,客观合理地做好自我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余永英.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思考.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3)
2.新华网教育频道.高等教育矛盾转移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2006.6.19
3.安俊学,闫明,王振.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篇7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针甘断形势下,毕业班班主任和何才能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呢,本文就毕业班率主任如何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就业工作的指导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大,2007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近500万,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达到560万,比2007年增加了12%,2009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超过了600万,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然而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却颇为严峻,就业难一直是个问题。
1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社会环境造成就业难凸显。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我国经济形势的下滑,使得有效需求增长不足,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逐步减小,许多企业受到其负面影响,造成经营困难、需求减少,据人力资源部统计,全国受其影响有300万工作岗位流失,致使大的就业环境变坏。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就业高峰期,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和民工,如此多的就业大军同时涌向一个有限且就业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更加凸显出来。
(2)毕业生加剧供需差距。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与有效需求岗位的差距。由于中国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底部地位,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低端岗位和服务业岗位居多,这一状况使得中国在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所提供的“白领岗位”远不能满足逐年增加的具有“白领技能素质”的毕业生的求职需求,使得大批高校毕业生纷纷将就业“重心”下移,去寻求低端岗位,这进一步造成了就业难。
(3)大学生就业观念有误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就业理念普遍存在一些“误区”,对自己期望值要求过高。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宁到东部争抢岗位,不到西部发挥特长;从就业市的选择上,宁到大城市屈就,不到小城市高谋;从企业性质的选择上,宁到国企外企做职工,不到中小民营企业做骨干;造成学生就业愿望与现实的矛盾。导致大学毕业生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错位,也使得就业市场中出现了“很多人没事干,很多事没人干”的怪现象,这也直接导致毕业生就业机会的丧失和就业形势的严峻。
2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2.1认清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上下形成统一的认识.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在就业当中,单位与单位的竞争,学校与学校的竞争,各个相关专业的竞争,学生之间的竞争都日趋激烈。学院应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小组,专门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指导和服务。
2.2加强引导,深入开展就业思想政治工作
毕业班学生面临学习、就业等压力,且临近毕业往往有浮躁情绪出现,所以应该将就业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在专业理论学习和学生课外活动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在面对现实时能够头脑清晰、堆确分析、正确处理。
2.3主动出击,采取把企业“请进来”、召唤学生“走出去”办法,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交往联系.扩大学生就业门路
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了解和熟悉有关就业政策,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保证就业信J急传递渠道通畅、及时,我院拥有一批就业实习基地和就业联系点,如常州丽华快餐有限公司,苏州稻麦香食品有限公司,南通麦帝酥食品有限公司等等。我们积极与其联系交往,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我校招聘会,给用人单位和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
2.4增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理念,做好桥梁工作
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学生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有限,有时候获取信息具有相对滞后性,所以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动提前顶岗实习的学生,如果企业有用人信息,第一时间将信息传在QQ群共享;二是发挥学生对网络信息搜索能力强的优势,收集相关的招聘信息,放在本班QQ群上进行交流共享;三是指导学生留意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各县市人才中心网站及其他兄弟院校的相关资讯与各种人才招聘活动的信息。
篇8
[关键词] 美术类高校; 大学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美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其鲜明特点,美术类学科弘扬个性表达、崇尚自由发展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此类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而这些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毕业求职择业中的行为表现,逐渐形成了一种特点鲜明的大学生就业形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需求的增长,人才市场对美术类大学生的招聘需求日益趋旺,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美术类大学生表现出不急于就业的情况,这一方面反映出人才市场的用人要求与毕业生求职取向存在错位,同时也表现出此类大学生就业情况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或改善的问题,由于美术类大学生就业岗位的流动性较强,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凭主观喜好和意愿进行选择,随机性较大,且学生性格中自由、散漫和不愿意受约束的群体特点,使得在就业指导工作过程尤其是就业情况核查跟踪过程中的难度较大,如何在更大程度上提高美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真正使学生受益,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和日常调研,在分析美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基础上,提出美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1美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1.1学生就业基础较好,但各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略有不同
美术类高校学科的专业性较强,适应我国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号召,近几年来,此类大学生普遍都能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尤其是设计类相关专业学生,设计学科与市场需求结合紧密,适应用人市场近年来对设计类“能工巧匠”的招聘需求,此类学生正逐渐成为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急需聘用的对象。造型艺术类学生虽然与市场联系不如设计类学科紧密,但由于专业性水平较高,且社会上高层次人才紧缺以及近些年来社会上对艺术类作品需求持续旺盛,这类学生有的虽不能在第一时间求职于心仪单位,但一般都能通过自主创业经营画室、合作经营工作室、或灵活就业、自由择业等形式获得不错的收入。美术教育及美术史论类学生由于受美术类高校整体氛围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出考研率较高,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工作选择的差异性较大,既有从事教师岗位的,也有从事艺术设计、自主创业、自由择业或灵活就业的。综合以上观点,美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整体表现出以下特点:1、工作岗位流动性较大。不少大学生毕业离校后,换工作的频率较高;2、灵活就业或自由择业意愿较强。美术类大学生在实际工作状态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习惯于受用人单位约束,而宁愿选择灵活度较高的工作,如: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等。
1.2学生就业心态过于平稳,对应聘求职存有过高的期望
美术类高校由于学校教学安排和学习氛围的特点,学生进入大学四年级(或五年级)仍有比较繁重的学习任务,一般都要忙于准备毕业设计(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而不同于有的高校学生在大学本科最后半年或一年能全身心投入于求职择业,另一方面,美术类学生由于受同类专业师兄师姐的影响,即使临近大学毕业的最后一年,相当部分学生仍不急于与单位签订稳定的工作合同,有的学生则对工作单位抱有过高的期待,片面追求少干多得的工作,有的学生则疏于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凭一时喜好盲目选择,学生频繁跳槽的情况屡有发生。
1.3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突出,学生对课程的专注度有待提高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在校大学生校园学习期间的必修课程,目前授课教师多数是院系辅导员,一方面辅导员能较好地认知和了解学生情况,能有针对性地更好开展就业帮扶和个别指导,同时也能更好地监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职业生涯督导,但院系辅导员一般都承担了较为繁重的日常工作任务,自身业务拓展和学习的时间与精力都会比较有限,授课时难免会感觉捉襟见肘或有心无力,有的时候在课堂上没有办法较好地吸引和调动学生听课的热情,使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1.4学生创业的意愿较强,但缺乏有针对性的创业辅导和专业培训
美术类高校由于学科本身具备一定的市场附加值,能较快的获得预期市场回报,不少大学生都有较强的自主创业愿望,在校期间通过合作创业、参加社会兼职的大学生比例较高,如合作经营画室教学、自主经营工作室、微型创业等,虽一段时间内能获得较好的市场回报,但创业形式仍显得比较单一,且缺乏针对性、系统的创业辅导和专业培训,有的微型企业仍属于小本经营,不管从企业经营方式和融资模式来看,都缺乏长远的推广价值。
2美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2.1不断丰富就业指导工作层次,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
针对美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应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层次,发挥校、系(二级学院)两级就业指导联动机制,在系(二级学院)层面:增设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员,及时就业资讯和掌握本系(二级学院)就业动态,协助系(二级学院)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在学校层面:不断建立健全和定期维护学校就业网、开通并及时更新就业指导中心官方微博、运用学校就业指导QQ群在线交流,不断建立完善用人单位QQ群和校友QQ群,并定期跟进联络交流。每年结合实际情况,定期举办3—4场大型用人单位供需见面洽谈会和几十场名企专场宣讲会,以及在学校就业网上每天不定时单位招聘资讯,并及时通过校园学工QQ群和各学生QQ群告知学生,丰富拓展网络新兴媒体信息传播的作用,使外界就业信息和院系就业动态及时对接传播,建立健全立体、多维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
2.2开展“个性化、全天候”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生涯服务,探索案例教学和职业生涯跟踪调研
美术类大学生受专业学习追求个性发展的影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总希望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或总是乐于展现自身特立独行的一面,多数学生表现为重视专业课程学习、忽视文化课程和其它方面学习的一面,或者可将他们理解为重视专业学习进步,不太重视其他方面的学习和领悟,具体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业务,有相当部分大学生总是不能很好地用心去学习和领会,比如:尽管老师在课堂上或会议上多次强调,总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一知半解的状态。大学生就业指导个性化服务的目的一方面是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另一方面则是适应美术类高校学生的实际而进行的应对策略。在日常就业指导工作中,努力探索案例教学,积累学生的相关咨询辅导案例,并对前来咨询的学生定期进行回访和生涯跟踪调研,不断积累相关素材。
2.3健全系(二级学院)就业派遣与跟踪服务工作,及时跟踪反馈毕业生就业动态
美术类高校应努力探索建立健全系(二级学院)就业派遣和跟踪服务,使系(二级学院)就业工作人员在毕业生就业派遣过程中不断熟悉就业系统的操作环节,既提高业务水平,又能顺利解答学生相关类似问题,避免出现只有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熟悉相关业务工作,而系(二级学院)就业工作人员对此项工作不熟悉、不知情,导致降低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影响学校整体的就业工作效率。定期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就业跟踪服务,掌握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开展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的形式,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跟踪调研,既是对学生就业状况的及时跟进和掌握,同时信息反馈至教学部门更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进步。
2.4调动多方力量和发挥校友资源,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美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以笔者观感,一定要善于调动多方力量,包括:专业教师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专业教师队伍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宝贵的顾问资源,专业教师长期耕耘在学校教学第一线,优势在于能充分了解、认识学生的学习情况,美术类高校专业教师既是课堂授课的教师,同时多数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专业能力,对学生具有较深的影响力,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尽可能地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单位推荐、实习介绍和物料宣传辅导等方面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学生干部队伍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他们是学生当中的旗手和生力军,是有效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纽带,能够协助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收集、掌握学生的就业动态,能协助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就业资讯和用人单位招聘公告,其作用十分重要。管理干部队伍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必备资源和后勤保障。美术类高校校友资源中,不乏知名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发挥校友的作用,聘请他们来学校开展相关专业的讲座、专题报告或参加学生代表座谈,丰富学生们的专业学养,提高学生们的专业认知水平。
2.5遴选拓展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实训基地,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拓展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实训基地,并使其与院系相应学科的教学情况对接,尤其对于设计类相关学科的毕业生而言,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期能够参与到用人单位的实践锻炼,并合理将实习分数列入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成绩,这样一方面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促进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使得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在二、三年级寒暑假期间的实习锻炼,使用人单位能够了解并认知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更为熟悉,许多学生正是由于在用人单位实习期间的突出表现得到单位的认可,从而顺利在相应的单位就业。
2.6邀约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授课环节,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实践课程,既要立足课程理论,又要结合学习实际。在一些教学环节,应邀约专业教师参与到授课的环节中来,开设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授课形式可以考虑去工作室参观、企业学习交流、专业教师访谈、学习沙龙、对话访谈等多种形式,发挥专业教师传帮带和对学生人格引领的作用。针对美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向较浓厚的特点,高校可合理引用创业指导课程,如SYB、KAB培训等,对学生进行创业辅导,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由省市组织的各类创业培训。
参考文献:
1. 朱宁.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08(12).
2. 池忠军、易汝玲.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化体系建设论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
3. 程文浩,张江.基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9,(2).
篇9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方法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大学生求职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提高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校和大学生迫在眉睫的任务。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实践中有很多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
一、高校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模式与做法
(一)加强学生表达能力培养[1]
许多大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但因为自身缺乏良好的表达能力,无法向用人单位更好地“推销自己”,不能在面试环节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造成求职就业困难的局面。高校在课程的系统设计方面,将表达能力的培养分为大学生表达能力的基础培养阶段、全面提升阶段以及强化冲刺阶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强化非专业素质培养[2]
提高学生非专业素质,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非专业素质是一个与专业素质相对的概念,与专业素质相比,这些方面的素质往往更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特征。非专业素质一般是指除专业性的知识、能力之外的其他文化知识、通用能力、必备人格等。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几种非专业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等。
高校非专业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常见的有:
1.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在立足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把提高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从组织机构、资金支持上保障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把大学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素质拓展训练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构建完整、科学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平台。
2. 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
转变就业指导观念,从教授学生求职择业技巧的“成品包装”向指导学生科学合理规划人生,有目的选择职业发展道路的“产品设计”转变,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首先,要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来抓。其次,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职业规划论文,形成从大一到大四的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在一般性的就业指导课程之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有目的地开展各类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锤炼学生勇敢、坚毅的优秀品质。
3. 广泛开展各种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高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一种良好的学生科研氛围。在学校教学中应该增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校应结合专业素质教育开展各类校内科技创新比赛或者知识普及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感性上把握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高校应积极建立更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实习实训结合起来,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双重身份的育人基地。
(三)优化人才培养模式[3]
1. 创新办学模式,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高校要走开放式的专业建设路子,倡导和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注重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制订、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选择一批办学水平高、办学特色鲜明和应用性强的专业,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积极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合作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高校要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使学生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培养实用人才。
2. 强调通识教育和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
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教育模式,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第一、二学年接受通识教育,主修和辅修专业教育之外服务于学生的智能、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教育,逐渐具备学科内交叉、跨学科交叉的基础知识结构;从第三学年开始,强调文理学科交叉渗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社会需求更科学、更合理地选择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位。当今世界的许多重大问题都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种知识才能解决,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不同工作的就业能力。
3. 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建设.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正规化
首先应建立和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就业或创业;其次应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与基层的院系及相关专业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在高校内部组成上下贯通的指导网络:最后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当前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专兼职人员队伍。
(四)鼓励自主创业[4]
2009年2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cssci期刊目录。如何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认真思考:出台优惠政策职业规划论文,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转变就业观念,投身基层农村;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等。
二、学生层面的模式与经验
(一)进行科研性学习[5]
科研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深化理论学习、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此,应从指导教师、资金投入、过程控制和质量测评等方面创造条件,以推动大学生科研性学习。
(二)提高综合素养
创业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它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每一位大学生应练好“内功”,即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综合素质,增强创业意识,只有具备充分的竞争力,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锻炼。其次,塑造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再次,培养全面的综合素质。在创业中需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管理经验、法律常识、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所以,高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独立创业素质、自立自强的创新意识、锐意进取的心态、奋发向上的精神、独立思考的思想、独立展示自我、主宰自己的前途的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
(三)自我效能培养[6]
自我效能是由美国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心理学家班杜拉在他的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中提出的概念。强调认知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和自我判断,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个体在实际活动中主体能力的发挥,是构成自我的一个现象学特征。
1.开设专门的训练课程,将培养纳入教育体系
将自我效能的培养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纳入到正式的课程体系中,将它的理论和应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对自我效能功能作用、影响因素有明晰的认识,了解到高与低的自我效能个体在完成某项任务时个体在活动的动机、持久性上的差异和对活动结果的带来的影响,使他们能够产生努力提高自我效能的强烈内在动机,能够自觉、主动地从意识层面上加强对自我效能的培养。
专门课程的开设可为自我效能的培养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教育环境,在专门设置的课堂环境中教师可就如何有效地提高自我效能信念做出示范,对如何运用自我调控能力对行为施加影响进行客观分析与详细讲解,让学生对提高自我效能信念有更为直观的感性认识。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通过集中对话、反思和讨论使各自观点得以阐明,充实加深了对自我效能的深度理解,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在今后自觉和主动地发展自我效能。
2. 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
(1)积极引导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
过高的目标会使个体在付出大量努力后达不到预期效果而遭受挫折,过低的目标又会使个体在活动中既得不到能力的提高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两者都对自我效能的发展没有助益;确立的目标要具体直观,使教与学的活动的开展有更多的可控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参照比较的标准;近期目标要与远期目标相结合,利于在实现长远目标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动力和坚持性。
(2)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合作和支持
教师与学生之间结成学习的伙伴,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共同努力以达到教学目标;学生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他们提供积极关注的学习氛围。大学生正处于青年阶段,在心理上逐渐走向独立,但他们的自我认识又较成年人不完善,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他人”的教师,积极反馈和适时鼓励都能增加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有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形成较高水平的自我效能信念。
3. 建立积极和多维度的学生评价体系
评价的标准不宜采取单一形式。应当认识到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对他们的评价也应该是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使大学生不再将大学阶段活动的重心仅仅限于对成绩和分数的过分追求上职业规划论文,让他们能够发展各个方面的才能。
在活动(不局限于学习活动)结束后对之进行客观评价,当获得成功和进步时进行积极归因,相信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和努力勤奋是使活动进行顺利的重要因素;当遭受失败和挫折时也要勇敢面对而不是逃避,不能因为某次的失败而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而是客观地进行分析失败的原因,为以后的相关活动提供有效经验,同时调整自己、自觉加强和提高各个方面素质以迎接新的挑战,最终形成一般层次上的自我效能。
4.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这既是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素质,如自我效能信念易于在类似的实践任务中产生迁移并得到巩固加强。在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但有利于相关活动的进行、问题的解决,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模仿的方式学习其他人的优点,同时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了各自特长。R.Schwarzer(1997)在研究中发现不依赖领域为转移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使个体在应对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有总体的信心,它是从具体任务和目标活动中积累的具体任务自我效能,通过泛化延伸逐步建立了对类似活动、不同领域或活动的效能信念。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在获得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更能形成一般的自我效能。
三、结语
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校必须加强学生表达能力培养、重视对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对于学生而言,则需要从进行科研性学习、提高综合素养、自我效能培养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就业能力。总之,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不是高校或者学生单方面的工作,必须构建高校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鄢澜,刘丸源,冯小明.加强表达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2]温旭明,晁怀翔,刘宝.强化非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 党史博采,2008,7.
[3]翟玉肖,王素萍,周雪霞,韩慧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J].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文教资料,2009,23.
[4]吴友石,王振岩,李幸平.鼓励自主创业,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黄敬宝.科研性学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方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6]蔡明俐,张晓明.自我效能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新途径[J]. 煤炭高等教育,2006,2.
篇10
【关键词】:农学;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等学校都努力改进实践性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
1 从教学方法上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
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必备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其特点是技术性强、实践性强,通过实验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实验促进理论课的学习。
改变以往的教学的方法。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传统的方式是首先讲授理论,然后进行实验和田间参观,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脱节,学生动手实践性和参与性较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新的教学方式采用生产实践式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作物栽培学的授课方法是根据作物生产的技术环节安排教学时间,将作物生产环节分解为整地、播种、中耕管理、收获等环节,在每个生产环节出现时,教师将学生带到生产现场直接讲授;作物育种学也采取与栽培学相似的教学方法,将课程环节分为育种圃建设、杂交、田间选择、考种鉴评等环节,教师针对各环节在田间讲授。
2 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导教师队伍水平,要求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而且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必须是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内容。这些举措的实施,使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与大学生毕业论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学期期末开始论文选题,首先由指导教师拟定研究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学生根据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与指导教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题目后,学生进入指导教师的研究室,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完成开题研究报告,进行试验研究。毕业论文的试验在第六、第七两个学期进行,贯穿整个作物生长季节,在此期间学院组织教师进行中期检查
l~2次;第八学期完成论文的撰写和进行答辩,由农学院学科组分派老师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对论文进行评阅,给出评定成绩,此成绩是学生能否参加答辩的重要指标,评阅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合格的论文,将论文返回给学生,学生对照评阅意见与指导教师进一步的进行交流、修改,申请答辩;由至少1名校外专家组成5人答辩委员会,严把答辩质量关,对第一次答辩不合格的同学,一周后进行第一次答辩。 转贴于 农学专业建立了一整套涵盖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和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3 强化生产实习,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不但要学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通过毕业生产实习,把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生产实践。这不仅是锻炼学生、使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得以提高的过程,而且可以对教育质量进行综合检验。农学专业在总结多年生产实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等基本情况,对生产实习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3.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避免生产实习与找工作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大学生在最后一学期,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就业找工作
方面。过去安排生产实习计划在时间上与找工作冲突,效果不好。为使生产实习不与找工作争时间,又能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明显提高了生产实习效果。第一,将实习环节分散到多个学期。如针对耕作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针对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以及制种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学期、针对生产现场和社会调查的实习在第八学期进行。第二,实习采用集中方式进行。如耕作实习、制种实习分别安排在1周里集中完成,春播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的第四周至第七周集中完成。第三,第八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采用分次进行。现在将生产实习分为3~5个关键环节,每一环节集中3~5天时间集中完成,避开招聘会时间,提高了实习效果。
3.2面向社会,加强同社会的联系
我们把社会义务咨询活动和社会调查,也列为实习内容。通过咨询活动,不仅增加了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让社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而且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及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让大学生利用生产实习的机会把自己切实地置身于民众之中,面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从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这不但是毕业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
3.3强化实习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实习效果
农学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单靠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实习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