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施工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11:3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固施工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桥台台背;注浆;加固技术
山西省汾阳至离石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时,桥台台背回填后,采用压注水泥粉煤灰浆液的方法,对台背进行加固处理。有效避免了桥台台背下沉和桥头跳车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1 施工工艺原理及特点
1.1工艺原理
桥台台背注浆加固是浆液在液压或气压作用下,通过注浆管把浆液注入台背填料中,充填、渗透和挤密台背填料的空隙,同时产生挤压效应和骨架效应,将原来松散的台背填料胶结行成一个强度高、压缩性低、抗渗性高和稳定性好的整体,从而有效降低防止或减少台背的水蚀和下沉。
1.2工艺特点
(1)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性强、节约劳力、施工场地要求低。钻孔和注浆可交替作业,施工效率高。
(2)加固效果明显,可靠性强、费用较低、经济合理。
(3)注浆加固适用与砂土、粉土、黏土、淤泥土、一般土或砂砾等多种介质,可用于建筑物基础加固、路基加固、桥涵台背加固、隧道地表加固、隧道堵漏、深基坑周围土体加固等。
(4)可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加固要求的不同,分层对待,并可反复注浆加固。
2 施工技术指标
应根据技术资料和工程实际情况拟定各项施工技术指标,并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最终确定注浆孔距、注浆压力及浆液配比等。
2.1施工技术参数
(1)注浆孔深度。台背注浆孔的深度取台背厚度加1.5m。
(2)注浆孔间距。注浆孔的间距应根据台背填料的渗透能力确定。二八灰土中取15m梅花型布置,砂砾中取2.5m梅花型布置。
(3)浆液配比。因为台背注浆的目的主要是充填挤密,可采用较小的水泥用量,在汾离高速施工中采用水泥:粉煤灰为1:3的配比。
(4)注浆压力。注浆压力应根据被加固的介质和加固深度确定,在汾离高速施工中采用初压0.5MPa~0.7MPa,终压1.5MPa,稳压时间不小于2mm。
(5)止浆帷幕。台背注浆前先沿台背周边设置一圈间距1m的止浆孔。压注水泥浆液(为及早形成止浆帷幕,可在浆液中适当参配速凝剂或水玻璃),使之沿台背周边形成一圈帷幕,避免台背注浆是浆液从周边申流。
2.2施工极具设备
普通地质钻机2~3台,液压注浆泵1~2台,水泥浆搅拌机1~2台。储浆罐1~2只,高压注浆胶管50m,蓄水池1个,台秤1个,电源线。控制箱等。
2.3材料要求
水泥:P.032.5或P.0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自来水或饮用水。粉煤灰:Ⅰ级或Ⅱ级。
另外。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需要的加固效果参配速凝剂或膨胀剂等外加剂。
3 施工工艺
3.1施工工艺流程
布孔钻孔和注浆设备就位钻孔安装注浆管封孔浆液配制注浆封管(封口)。
3.2施工操作要点
(1)施工准备。在注浆施工前应先平整场地,清除施工场地内的杂物;水、电及机具设备就绪;在施工场地周围做好临时排水沟.以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2)注浆加固台背前,先应沿台背周边施作止浆帷幕。沿台背周边小间距布设一圈注浆孔,帷幕孔的孔深应较普通注浆孔深1m~2m,用较小的压力压注水泥浆液,可采用分层注浆的方法逐孔注浆,最后使台背周边形成一个止浆帷幕。帷幕孔注浆72h后方可进行台背的注浆作业。
(3)注浆花管。注浆管选用直径50mm的PVC管,沿管身纵向间距200mm梅花型打设4排直径6mm的注浆花孔,注浆管顶部封孔段不打孔。管节处用套管连接牢固,套管上也要打设注浆孔。
(4)布孔。按规定的技术参数测量布孔,并用石灰或油漆做标记。
(5)钻孔。在布好的孔位上钻孔至设计深度,缓缓拔出钻杆。
(6)注浆管的安装。钻孔完成后要及时将注浆孔装入孔中,应顺孔方向轻缓插入注浆管,避免扰动孔壁,造成堵孔。
(7)封孔。注浆管安装后,要进行风空处理,以免注浆时浆液在压力作用下向上冒出。封孔深度根据注浆压力可采用1m~2m。安装注浆管时在其上部用编织袋等做10cm的封圈,然后从孔顶倒入拌制好的水泥水玻璃浆液(也可用快硬水泥做封口浆液),养护48h后即可进行注浆作业。
(8)配制浆液。按照设计及试验段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浆液,搅拌时间1.5min~2.5min,浆液搅拌均匀后.通过滤网进入储浆罐中。
(9)注浆。各管路连接好后,将吸浆管放入储浆罐内,开启注浆泵,缓缓加大注浆压力。在注浆进浆过程中,要设专人不断搅拌储浆罐内的浆液,密切注意注浆压力表、进浆量及注浆孔周围的情况。出现堵浆现象,应及时停止注浆,清理疏通管道后再注。注浆的顺序为先周边后中间。
(10)封管。注浆结束后,拆除注浆管接头。并迅速用木塞堵孔。施工时,作业人员不要面对孔口,以免浆液喷到脸上。
4 质量控制及检验
4.1施工质量控制
(1)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做好各材料的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
(2)施工中严格控制材料的称量误差、浆液的搅拌时间、注浆孔的孔位、孔深,注浆压力等。
4.2注浆效果检验
(1)统计注浆量,推算充填效果。
(2)静力触探测试加固前后台背填料强度的变化。
(3)钻孔做弹性试验测定加固体的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
(4)点探法或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浆液的注入范围。
篇2
【关键词】太河大桥;水上盖梁;钢抱箍施工;工艺总结;方案比较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吴江市太河大桥,主桥为45+90+45m跨径,为水中墩,引桥为22跨25m简支板梁桥,下部结构为直径150cm的钻孔桩,墩身为柱式墩身,立柱直径为140cm,上部结构为25m简支板梁桥。盖梁横截面尺寸为160×160cm,盖梁长度为32m,立柱间距5m。区内多为鱼蟹塘、藕塘及四通八达的河道,鲜有陆地。下部结构施工难度极大。
2 盖梁施工方案
盖梁施工的常规方法一般主要有以下三种:
2.1 第一种施工方法: 在立柱施工完毕后,对现场地基进行机械压实处理,然后在处理完毕后的地基上现浇混凝土基础,保养有了强度后,在混凝土基础上搭设碗扣式钢管或型钢支架,上设可调顶托,下设可调底托,顶托上铺设方木和竹胶模板,依靠支架提供盖梁施工承重平台。其特点是:对地基处理及承载力要求高,结构比较复杂,安全要求较高, 搭设工作量大。遇到水中盖梁时,一般无法进行填土压实地基处理,也就无法现浇混凝土基础。
2.2 第二种施工方法: 在立柱现浇混凝土施工时,在立柱顶部内预埋钢管孔道,以此孔道为依托,立柱拆模后,放置高强螺杆及牛腿,在牛腿上放置型钢,依靠牛腿提供盖梁施工承重平台。其特点是:结构简单,高强螺杆及牛腿自重轻,安装简便,无需大型机械,但拆除不方便,并且将高强螺杆及牛腿拆除完毕后,还须修补立柱的预留孔洞,填堵混凝土,会在立柱表面留下修补痕迹,最终会影响外观质量。影响整体美观。
2.3 第二种施工方法:在立柱施工完毕后直接在立柱上安装钢抱箍,依靠钢抱箍提供盖梁施工承重平台。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拆除简便,拆除完毕后,无须修补,立柱表面不会留下痕迹。
3 盖梁施工方案的三种施工方法的比较
3.1 现场施工难度比较:第一种支架法施工难度大,需对水中进行填土处理,对支架基础要求高,搭设费时费工,不能满足进度要求;第二种预埋留孔法施工难度虽不大,但拆除及修补耗时耗工多,且外观质量难以保证,不宜大面积推广;第一种支架法及第二种预埋留孔施工方法对于水中墩的立柱施工也并不方便,需要先对墩位处填土筑岛,填土筑岛之前还需填土修建施工便道,才能使用机械及运输车辆对墩位处进行填土。压实之后,还需在处理完毕后的地基上现浇混凝土基础。筑岛施工所需土方数量大,土方运距远,施工周期长。所以第一种及第二种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岸上墩的立柱施工。而第三种:抱箍法施工简便快捷,不存在填土问题,在钻孔桩接桩及系梁施工完毕后,可直接施工立柱,且抱箍的安装不受立柱高低的影响,只需注意预留模板及型钢的高度。也不需大型机械,可利用驳船运输抱箍及型钢,再用手拉葫芦就能安装到位,盖梁施工完后,可利用木锲块进行拆模,比较方便,对大批梁的水中墩盖梁施工能大面积推广。有利于行成流水作业。
3.2 施工成本比较:第一种碗扣式支架法施工周转材料用量大,平均每个盖梁须用碗扣式支架约4000米,按20天周转一次考虑,碗扣式支架市场租赁价约为:0.022元/米。每个盖梁产生的租费为:1760元。现场有20个现浇盖梁,共需租费:35200元,再加运输费用约5000元,不算损耗及搭设人工费用,共计约4万元。每个墩位处填土及压实,浇混凝土,施工后还需挖除,还需1万元,20个盖梁需20万元,加上支架租费,共需24万元左右。所以一次性投入较大,成本较高,因此支架法施工法在施工成本上也不经济;第二种预埋法施工是一次性投入不大,但对放置螺杆的强度有较高要求,须用合金钢制作,20个盖梁需制作8套才能连续流水施工,须投入资金约5万元左右,施工结束后给立柱的修补也带来了较大难度;第三种抱箍法施工也是一次性投入,制作钢抱箍费用低廉,材料无特殊要求,用普通A3钢板制作即可,制作8套钢抱箍约需5万元,一次性投入较小,而且钢抱箍在以后的工程项目中可重复使用,成本上比较经济。
4 钢抱箍设计施工要点
4.1 按钢抱箍与立柱混凝土表面摩擦力提供盖梁施工所需的支承力。钢抱箍的正压力由M30螺栓提供。单根M30螺栓在2KNm的扭距作用下轴力为91.7KN。
4.2 为方便拆装,钢抱箍设计为上下两部分,抱箍直径为1.4m,上下两部分高度均为40cm,上部分两侧设有钢牛腿。
4.3 钢抱箍与混凝土表面摩擦系数取为0.3,钢筋混凝土容重26KN/m3,施工荷载2.5KN/m2,计算可知施工总荷载为670.3KN,单柱钢抱箍承受荷载为335.16KN。
4.4 单个钢抱箍允许(竖向)承载力安全系数取为k=1/1.5 ,计算得知单柱钢抱箍允许承载力为516KN,满足承载力要求 。
5 施工验证
在钢抱箍正式投入使用前,我们对钢抱箍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实测,试验结合盖梁的首件施工进行。在安装钢抱箍时,报箍内壁贴上3mm厚橡胶皮,工人用扭力扳手拧紧M30螺母,保证扭力距为2KNm。在最后浇注混凝土过程中,我们对钢抱箍加载后下滑作了仔细观察,在盖梁混凝土浇注(加载)完毕后,施加在钢抱箍上的总荷载为887.5KN,与设计相符。钢抱箍在浇注过程中只下滑了2mm,此下滑是由于抱箍内橡胶皮变形所致,但此变形微小,对混凝土结构未造成影响,由此可见,钢抱箍设计基本符合现场实际使用要求。
6 钢抱箍使用效果
6.1 在钢抱箍投入使用后,经过现场实测,安装一套钢抱箍只需4人,耗时约2小时,除须用手拉葫芦配合外,不再需要其他起重机械。
6.2 在浇筑盖梁混凝土时,我们对钢抱箍的下滑值作了仔细观察及记录,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抱箍下滑未超过5mm,在钢抱箍内壁粘贴橡胶皮后下滑值没有超过2mm。
6.3 在拆盖梁底模时,同样只需2人用手拉葫芦下放钢抱箍即可,方便、快捷、高效。
6.4 钢抱箍运输简单,三人即可抬起单片钢抱箍,普通钢筋运输车即可运输。
7 钢抱箍施工工艺总结
三种方案经过对比分析,第三种钢抱箍方案不论是对于水中墩盖梁的方便适用上,还是在成本经济上,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相对于第一种满堂支架法和第二种预预留孔施工法,具有施工方便,对施工现场要求低,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点。钢抱箍单重只有160kg,重量较轻,可进行人工操作,不需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上面的双拼槽钢也只需用手拉葫芦就可操作,所以也就不受施工现场条件的限制,并且钢抱箍可重复利用。而且高架桥都是有纵横坡度,立柱高度也都相应发生变化的,采用钢抱箍就不受立柱高度影响,因抱箍上的纵横梁和模板系统高度是固定的,所以钢抱箍只要随立柱高度变化而变化,盖梁横坡也只要相邻的两个钢抱箍用相对高差来设置,不需作任何改变,所以施工非常方便,安装速度快,一天就可将钢抱箍、纵横梁、模板全部完成,并且在盖梁混凝土浇筑时,钢抱箍是刚性支撑,不会象满堂支架因为地基下沉等因素引起的支架沉降,减少了不均匀变形。在成本上,因钢抱箍加工量不大,加工费相对于支架的租赁费、搭设人工、损耗等各种费用来说成本较低。
在安全性上,因钢抱箍本身结构简单,其上加设结构层次较少,所以受力层次也就少,钢抱箍整体性好,而满堂支架纵横交错,钢管扣件等构件很多,个别构件存在一定的质量缺陷的风险,同时满堂支架对地基要求高,要压实,不得有软基,所以综合比较后钢抱箍的优越性体现在:施工方便,成本低,安全性好的特点。
在近4个月的盖梁施工中,钢抱箍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正是由于它结构轻巧,牢固可靠,便于拆装和运输,我项目部的下部结构施工才得以快速、连续地进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人都觉得钢抱箍简易、好用,反映较好。
篇3
《深刻吸取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厂3.21爆炸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XXXX管理处依据XXXX关于《全市水利系统深刻吸取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厂“3.21”爆炸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XXX发【2019】XX号文件要求,顺利的开展了关于《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厂“3.21”爆炸事故》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电气火灾的安全生产检查落实情况,现将本单位的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 落实情况
XXXX管理处就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在会上,就《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厂“3.21”爆炸事故》造成的危害向职工做了宣传,并要求全体职工必须认真学习国家关于电气火灾、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综合治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电气火灾、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综合治理工作内容等。
二、 安全生产责任状的签订情况
单位就安全生产领域“五个一工程”与各科室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责任状中,主要包括办公场所“四防安全”工作。
三、工作效果
XXXX管理处全面排查使用的电器、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产品生产质量,有无电器、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产品及其线路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隐患,并排查单位电气使用维护违规违章行为,通过本次宣传活动,使单位职工电气使用维护安全水平明显提升,经排查本单位没有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物品。保障XXXX单位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四、 组织领导
XXXX管理处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经常组织各科室对单位的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排查,并在各种会议上就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促。在单位领导的重视下,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空前提高。 在以后的工作中,XXXX管理处还将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和投入,并将经常排查和清除所有电气火灾、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的安全隐患,继续对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
XXXX管理处
篇4
关键词:隧道, 下穿 , 控制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north street station ~ the drum Andrea street station under the existing metro underground wear, for example, a north street station ~ the drum Andrea street stand reinforced area to wear metro line 2 at the southeast to the pavilion stood the drum, and in turn to the north in line 2 at the drum under standing subject, moat and private housing area, to AnDeLu intersection bends to the northeast into the axial road outside the drum street construction has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existing metro.
Keywords: tunnel, wear, control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盾构区间安德里北街站~鼓楼大街站,区间起始里程为ZDK17+076.06~ZDK17+943.394,全长约867m,左线盾构出鼓楼大街站后穿越10m加固区至二号线鼓楼站东南风亭,向北依次下穿二号线鼓楼站主体、护城河及民房区,至安德路交叉口折向东北进入中轴路鼓楼外大街,于安德里北街站接收解体。右线盾构出安德里北街站后顺鼓楼外大街南下,至安德路交叉口折向西南进入旧鼓楼外大街,向南穿北护城河旧鼓楼桥、地铁二号线鼓楼站,于鼓楼大街站接收解体。
2、既有车站沉降控制要求
地铁二号线既有站为正在运营的车站,所处地层易受扰动变形。盾构下穿施工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保运营的正常运行,即保证二号线车站的轨道道床及轨道的各项技术参数满足规范要求;二是保证既有车站的结构安全,沉降,变形,收敛,裂缝等控制在规范容许范围内。
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试行)附件七《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监控量测控制指标参考资料汇编》,《鼓楼地铁车站结构及轨道安全性评估报告》及设计图纸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将沉降值规定如下:
在施工的任何阶段,车站底板预警值为2.1mm,警告值为2.4mm,车站底板每天沉降缝或隆起变形增量不超过±1.0mm,沉降缝最大变形控制值为±1.0mm;道床与结构剥离控制值不得超过1mm,地表沉降不超过10mm。桥梁墩台纵向不均匀沉降不超过15mm,横向不均匀沉降不超过5mm,主桥均匀沉降不超过15mm,墩、盖梁倾斜度≤1/1000。
2、对车站下方土体加固
隧道施工前利用探洞对区间拱顶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加固范围为既有站结构底板以下3m,区间结构两侧2.5m范围,注浆采用∅50袖阀管,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加固后土体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自立性,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8Mpa,注浆施工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注浆压力,并应根据既有轨道的的变形情况
随时调整。
为了确保在盾构穿越期间地铁二号线运行的畅通,综合考虑该区间隧道的埋深、地质情况以及与地铁二号线空间关系,制定本区段施工的指导思想为:“安全、连续、稳定”,并确立“模式正确、土压合理、匀速掘进、保证注浆、避免停机、严密监测、快速反馈”的施工原则。
因左线始发施工距离既有站较近,始发伊始即当作下穿既有二号线既有车站,建立试验段,加强监测,测量、技术等人员随时待命。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对施工参数进行计算、优化和调整。
试验段目的为:通过试验段推进情况的总结、调整,认真分析,为下穿既有车站提供开挖面地层、地下水、监测数据等有利信息,为顺利通过既有车站做准备。
试验段分为:始发加固段(10m)和风亭段(约56m)两个阶段。
1、始发加固区段到达风亭之前的10m作为始发加固区段。
表6-4始发加固区段拟定盾构掘进参数表
名称 技术参数 备注
推进平均速度 10—20mm/min
土仓压力 0.08MPa 上土仓压力
注浆压力 0.1MPa
注浆量 3.2m3/环
出土量 39—40.85m³/环 综合松散系数1.05—1.1
加泡量 2500—4000L
推力 6000kN—8000KN
扭矩 1200kNm—1500 kNm
每15m的掘进区段均分为3个环节:刀盘经过时、盾尾经过时、脱出盾尾5环。
(1)刀盘经过时,通过深层布点所得到的监测数据,进行掘进指导,及时调整掘进土压、掘进速度及刀盘转速和扭矩等参数,使盾构参数的到合理有效的优化。
(2)盾尾经过时,及时进行深控监测,根据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优化调整同步注浆的参数,保证注浆参数的合理性。
(3)脱出盾尾5环后,对相应管片二次注浆,通过深控监测点得到相应数据,对盾构掘进参数进行合理优化调整,必要时可进行多次注浆。
每一段都通过对以上每个环节监测数据的分析总结、对推进过程中盾构排土量的控制以及土体改良的效果,将拟定掘进参数进行调整。
风亭段所划分的前3个阶段均通过以上步骤对掘进速度、土压力、注浆压力、注浆量、出土量、刀盘扭矩和转速等参数进行总结优化,得出最佳掘进参数。在风亭段后11m,按总结出的掘进参数,对施工人员下达下穿既有站专项技术交底,确保顺利穿越既有车站。
开挖面稳定作为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施工的技术核心,其主要内容就是土压管理。为保证开挖面的稳定、有效的控制地表沉降,通过试验段的掘进选定了七个施工管理指标来进行掘进控制管理:①土仓压力;②推进速度;③总推力;④排土量;⑤刀盘转速和扭矩;⑥注浆压力和注浆量;⑦泡沫、泥浆注入压力和注入量,其中土仓压力是主要的管理指标,同步注浆控制以注浆压力控制为主,结合注浆量控制。
每一段都通过对以上每个环节监测数据的分析总结、对推进过程中盾构排土量的控制以及土体改良的效果,将拟定掘进参数进行调整。
风亭段所划分的前3个阶段均通过以上步骤对掘进速度、土压力、注浆压力、注浆量、出土量、刀盘扭矩和转速等参数进行总结优化,得出最佳掘进参数。在风亭段后11m,按总结出的掘进参数,对施工人员下达下穿既有站专项技术交底,确保顺利穿越既有车站。
开挖面稳定作为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施工的技术核心,其主要内容就是土压管理。为保证开挖面的稳定、有效的控制地表沉降,通过试验段的掘进选定了七个施工管理指标来进行掘进控制管理:①土仓压力;②推进速度;③总推力;④排土量;⑤刀盘转速和扭矩;⑥注浆压力和注浆量;⑦泡沫、泥浆注入压力和注入量,其中土仓压力是主要的管理指标,同步注浆控制以注浆压力控制为主,结合注浆量控制。
每一段都通过对以上每个环节监测数据的分析总结、对推进过程中盾构排土量的控制以及土体改良的效果,将拟定掘进参数进行调整。
风亭段所划分的前3个阶段均通过以上步骤对掘进速度、土压力、注浆压力、注浆量、出土量、刀盘扭矩和转速等参数进行总结优化,得出最佳掘进参数。在风亭段后11m,按总结出的掘进参数,对施工人员下达下穿既有站专项技术交底,确保顺利穿越既有车站。
开挖面稳定作为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施工的技术核心,其主要内容就是土压管理。为保证开挖面的稳定、有效的控制地表沉降,通过试验段的掘进选定了七个施工管理指标来进行掘进控制管理:①土仓压力;②推进速度;③总推力;④排土量;⑤刀盘转速和扭矩;⑥注浆压力和注浆量;⑦泡沫、泥浆注入压力和注入量,其中土仓压力是主要的管理指标,同步注浆控制以注浆压力控制为主,结合注浆量控制。
3、下穿既有站段施工措施
篇5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大约100年左右,而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历史更短,也就是说,这种技术现在正处于研究发展时期,经过多种试验的研究总结,我们在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1 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重要性
1.1 早期在设计建筑时,科学技术不发达,设计的建筑图纸没做长远规划,建造出来的房屋已完全不能适应当代社会需求。而且设计时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缺陷及错误,计算误差也偏大;在发现了设计不合理以及设计参数错误时,不能有效的改善和纠正,使最终建成的房屋不能达到要求,各种设计结构和构件的使用年限减少,缩短了整个房屋的使用寿命。
1.2 在建造时,各种构件没能达到要求,从而导致业主在使用时经常出现故障,不得不对这些构件进行修改和变更,在改造的时候还会出现更多不合理的情况,使得以前建筑弊病变得更加恶化,这样恶性循环,出现的建筑问题不有得到改善,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
1.3 早期建造时,所用的混凝土源材料本身性能不高,建造技术不发达,质量检测技术不先进,建造出的房屋使用年限没达到现在的要求,经过长期恶劣环境的毁坏,房屋的使用性能也是每况日下,特别是出现的酸雨的浸蚀严重损坏了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结构功能和力学性能。
由以上的原因我们清楚的知道了导致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在现存社会中出现各种问题,针对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建筑物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要求我们要对现存的建筑物进行专业的技术和质量检测鉴定,对不合要求的进行补强和加固处理。
2 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
2.1 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原则
房屋建筑结构中的加固会直接影响到以后整个建筑的使用情况,关系到业主的安全情况,因此我们在加固的时候,必须根据科学分析,按一定的加固原则,严谨有序的进行。
(1)加固开始时,我们应该首先制定出加固方案,而这个方案的制定要基于对整栋建筑结构的分析,避免加固方案的不合理,造成对整个建筑不利的因素,甚至出现局部加强了而整体承受能力下降的情况,做到房屋结构体系的总体效应原则。(2)加固时,如果对某个特定构件的加固会引起整个房屋结构的变化,就不能忽视对整个结构体系的加固,做到构件加固与体系加固的原则。(3)材料选择时要做到所选材料性能与取值和原结构中的材料相一致,在对比时如果没有相应结构的原始资料,应该根据实测来判定原材料的强度等级,根据现行规范来取值,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使用时一般要比原始材料等级高一级。
2.2 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程序
(1)现场勘查,在对所要加固的对象进行加固前,先要对现有房屋状况进行勘查,并仔细查阅原有房屋的设计图纸,着重对现场施工保证资料和隐蔽工程记录检查,记录以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业主对所需房屋的设计要求。(2)对原有房屋进行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很重要的一项,在加固前要找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房屋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原材料强度,混凝土墙体的结构裂缝、变形、缺陷、腐蚀和整个墙体的荷载条件及结构几何尺寸等。根据结果如实的做出检测报告,由原设计单位根据检测报告对工程进行签定,分析,为后续加工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3)设计加固图纸,设计加固图纸时要综合考虑加固过程中环境、经济、工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根据质量检测报告,结合结构的功能性,业主使用的实用性, 设计出确实可行的加固图纸。(4)确定施工方案,在加固工作开始前,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全面考虑,按照加固图纸内容确定出合理性的施工方案,而某些特殊要求的加固方案,还需要做出合理的专项方案;也要考虑到施工方案对周边相邻建筑与环境的影响,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5)检测验收,混凝土加固工程在施工过程完成后,各个参与施工建造的单位要对现场进行施工检测(如:变形观测,静荷载承载能力检测,超声波探测等),准确无误的确认加固后的混凝土结构与质量效果是否符合要求,对该建筑体系质量和性能进行二次鉴定,只有完全达到国家的标准要求时才能使加固后的混凝土结构投入房屋建筑中。
房屋的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各个程序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联系,尤其是设计方案的选择与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到加固工程的经济投入与质量保证。在运用时我们紧密的将各个程序结合起来,做到环环相扣,没有遗漏,时刻保障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的质量可靠。
3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的方法
3.1 直接加固法
(1)增大截面加固法,这种方法运用非常广泛,主要就是增大截面尺寸,加大受力配筋,从而提高整个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达到加固的效果。它可适用于梁、柱、板等多种混凝土结构,而且这种方法易于施工,也容易控制质量,加固效果显著,是混凝土加固技术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2)置换混凝土材料加固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陈旧房屋的混凝土加固技术中,由于早期的混凝土原料材质不高,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不好,建成的混凝土梁柱等构件承重能力不足,从而采用新的混凝土原料进行转换来达到加固的目的;(3)外粘型钢加固法,就是用型钢将需要加固的混凝土结构包裹起来(主要用于柱状结构),通过型钢材料四周的约束力来加强整个结构的承受能力;(4)粘贴复合纤维材料加固法,复合纤维材料主要是指碳纤维材料,它有很好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抗疲劳性能,使用效果比钢材有过之而无不及,更适用于抗震结构的加固;(5)植筋技术,这种方法是指在需要加固的混凝土结构中,通过钻孔植入具有相应承载能力的钢筋,增强混凝土结构自身的承受能力。
3.2 间接加固技术
(1)增设支撑点加固法,指用增加支撑点来分解原有混凝土结构的承重能力和受力方向,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对外观要求不高的混凝土结构中;(2)预应力加固法,运用拉杆或撑杆作用到加固对象上,改变它的内力分部,减轻它原有的承载能力,达到加固的目的。
4 结语
随着土木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全国工业建筑事业也全面的发展起来了,而之前所建造的各项混凝土工程现在也正处于加固改造的高峰时期。在对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众多实例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后,中国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软土地基;加固;影响;公路工程
软土地基加固措施的选取将直接影响处理后的地基质量,不仅对公路的承载能力会产生作用,甚至对整个公路建设工程和日后工程使用的安全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对软土地基加固措施的合理选择,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尤为重要。
1 软土地基对于公路工程施工的影响
软土地基,指的是强度低、压缩量高的软弱土层,多分布于滨海、沿湖、河流附近,软土地基含水量大于液限,多为淤泥质土、淤泥、泥炭、泥炭质土,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低强度、高压缩性、低透水性、流变性、触变性等。
1.1 路面侵蚀
在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大部分材料使用的是水泥和沙石,而这些材料价格比较低廉,基本能够满足路基建设的要求,但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公路建设,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当遇到雨水天馐保水泥沙石混合物因不能及时固结,致使材料被雨水冲走,对路面建设产生影响。其次在公路施工中应用软土地基,在外界带来力量作用的前提下,会容易发生形变,如果在具体施工中,未依据公路建设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兼顾方式处理软土地基,那么还会因软土的形变作用而发生倒塌,进而使公路建设存在安全隐患。
1.2 路面沉降
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路面出现沉降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也是困扰施工单位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但软土地基的路面却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加剧了公路的安全问题,同时由于大部分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有限,使公路软土地基建设出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路面出现下沉。其次因软土地基的渗透性较差,高压缩性突出,其在路基工程中,固结变形所持续的时间较长,并且在局部软土地基中容易出现不规则土层,加之受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软土地基就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
1.3 固结速度减缓
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大,透水性不足,在地基施工中固结速度较慢,如地基有机质含量较高,则易在软土中出现气泡,堵塞土层渗流通道,而固结时间较长,将导致地基稳定性难以控制,降低地基土质强度。其次在施工中,软土地基易对路面平整度、路面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容易降低路面通行能力,影响车辆形式舒适度,同时软土地基与正常地基相比,其含有的水分较大,促使软土本就松散的土质增加更大的洞隙。另外软土地基主要包含的土质有粉土与粘土,大都带有负极电子,而施工场地大气中的水分容易被这些负电荷所吸收,并还会留在土粒的表面,增加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导致软土地基结构内的洞隙增大,降低地基的稳固性,给公路施工带来极大的影响。
2 软土地基的加固措施
2.1 粉喷桩加固
粉喷桩加固措施主要针对饱和粘性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该措施选择水泥材料作为固化剂,并通过搅拌机械,于地基深处将水泥及软土进行强制性搅拌压缩,同时通过物理化学反应后,可让软土地基硬结为水泥加固土,不仅可有效减少地基沉降,还可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与地基稳定性。其次在进行粉喷桩施工之前,应获取软土地基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并按照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配比,设计粉喷桩布置图,明确粉喷桩加固深度、高层数据等参数,并做好场地平整作业,如施工场地无法满足机械行驶,应事先铺设碎石垫层或砂土层,提高路基承载力,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因地表软弱引起机械失稳问题,同时在粉喷桩成型28天后,应对粉喷桩进行检测。
2.2 现浇混凝土管桩加固
现浇混凝土管桩加固措施包含两种,即:振动沉模壁防渗透墙体、振动沉管桩,在公路具体施工中应用此种措施,可增加设计强度。首先在管桩之间浇筑混凝土,待其凝固完全以后,在其顶部需布设一层砂石,并且在砂石层之间应搁置土工格栅,以保障土层与管桩存在的作用发挥出最大。其次应用现浇混凝土管桩加固措施不仅简化了施工进程,缩短施工期限,还可加大管桩强度,节省成本,但因为会添加土木合成材料,增加了作用力,容易出现地基下沉,因此该措施还有待完善。
2.3 高压喷射加固
高压喷射主要运用高科技的现代技术和先进设备对相关设备进行施工,即:将钻机钻入地基底层,在将融化的岩浆喷射出来与软土地基混合之后,通过一系列的重复喷射,可降低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使整个软土地基层的强度得到加强。其与传统的排水固结法和表层处理法相比,高压喷射法效果较好,但不适应所有条件的软土地基,只能在含水量较大的区域才适合。因此在现实条件的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需先对地基进行检测,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方式处理软土地基。
2.4 填石排淤加固
填石排淤加固是指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将大量的石块投掷到软土地基底部,并将软土地基底部的淤泥和水浆挤出之后,在用石块填满。这种处理软土地基的措施能够就地取材,有效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其次,填石排淤法被广泛应用于常年积水的低洼地,处理方式简单且具有实用性,目前在我国的公路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2.5 地基表层加固
(1)表层排水措施;在路基工程中,如自然土质较好但其含水量过大,可采取表层排水措施进行软土地基加固。首先在填土作业前,开挖深度为0.5-1m,且宽度为0.5m的地表沟槽,并设置多孔排水管进行软土地基排水,降低软土地基含水量,确保地基工程施工设备可正常通行。其次在设置沟槽时,应依据地基自然坡度进行设置,并在填土作业之前,可通过添加透水性较强的材料,将沟槽转变为盲沟,但在加固时应避免地表水回渗现象的发生。(2)铺垫材料措施;针对土层不均匀的软土地基,在工程处理时,容易出现测向变位与不均匀沉降问题,为此可采取铺垫材料措施进行加固。即:在地基中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土工布等材料,并通过利用抗拉性与抗剪性材料,提高路基荷载能力与地基稳定性,保障施工机械通行安全。(3)砂垫层措施;针对软土层十分薄且含水量较大的软土地基加固,在地基表面可铺筑0.5-1.2m砂垫层,从而对软土地基进行排水,同时确保机械轮胎接触性压力,提高地基稳定性及承载力。(4)添加剂措施;针对表层为粘性土的软土地基加固,可应用水泥、石灰作为添加剂,以作用于地基表层,降低软土地基含水量,从而提高地基土壤固结程度,提高土体稳定性。
3 总结
总之,软土地基对整个公路工程的施工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在分析软土地基危害性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软基加固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加强软土地基施工监测,提高软土地基稳定性与承载力,以保证路基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辉.浅谈软土地基的加固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4(08).
篇7
关键词:建筑结构;框架结构;增层加固;剪力墙;抗侧刚度
目前的建筑结构中,许许多多的框架结构房屋经历多年的使用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结构还是完好的,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其功能以及设计标准都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目前时展要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若是将建筑物拆除重建,则必然需要承担大量的成本,且给施工企业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题,这时逐渐形成了增层加固这一新技术。经过工程实践分析得出,这一技术的应用是一种不错的办法,有着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工程概述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许许多多的框架结构房屋经过多年的使用无论是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现代化生活观念的需求。这个时候,由于拆除重建存在着造价高的影响,进行增层加固则显得格外重要。但是由于增层的同时也会增加建筑物的重量,还增加了建筑结构高度,再加上新旧规范施工的不同,使得原来建筑物整体抗震能力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且整体刚度不够规范,必须要在工作中进行结构加固。但是在当前的工作中,我们该采用何种加固措施和方法进行加固则需要在工作中认真的进行总结和归纳。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常见的加固方法主要包含加大截面法、外包钢法两种。这两种方法的选用是一种施工简单、工作质量好的技术措施,但是其加固数量大、且结构整体刚度改变不明显的问题使得其在应用中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进行优化。
1、工程概况
某工程始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结合目前已经有了二十多年时间了,其在目前共有建筑面积约为4770m2,在施工中,建筑主体结构的高度为3层,其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面采用隐框玻璃幕墙围护结构。在施工中,北侧前厅部分为斜面玻璃采光顶层。在该建筑工程项目中,玻璃采光顶是以正放四角锥网结构作为主要的支架,经过二十多年的使用,出现了严重的渗漏情况,也造成了电气线路老化、玻璃幕墙开裂等问题。这种问题上,经过了多次维修,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对其进行了维修和改善。
2、方案的确定
经过研究总结得出,在方案设定中初步制定出的方案为:(1)在原先经费不足二少一层的基础上局部建设一层结构,从而达到彻底解决结构屋顶渗漏的问题,又极大的扩大了建筑结构室内面积。(2)结合过去改造工作中出去东西立面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工作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对玻璃幕墙进行优化,更换为能够符合目前时展和现阶段建筑规范要求的材料。(3)在工作中更新老化的电气线路,保证工作安全措施。(4)中部楼梯取消之后,在两侧边上添加钢楼梯。
二、房屋结构质量检测
在本工程房屋质量检测工作中,主要是针对结构性损伤、玻璃幕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1、结构性损伤
本工程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使用陆续出来了多种老化现象,尤其是房屋的西侧更是产生了严重的裂缝与褶皱现象,这些裂缝大多都是南低北高的模式,其屋顶顶棚以及墙面上存在着多出渗水问题,甚至有部分外墙花岗岩结构也出现了脱开问题;甚至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更是产生了0.3mm的竖向裂缝。经过总结发现,其中网架结构在目前的应用中性能状况较为良好,上部荷载若是不继续增加还可以持续使用。经过研究和总结表明,在结构布置上,轴网尺寸上、层高以及构建截面尺寸上都存在着一个与原来设计基本符合的工作模式,实测混凝土强度也满足目前的设计要求。但是经过分析发现,原来设计的柱体结构的箍筋未曾进行加密,这就形成了箍筋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玻璃幕墙检测
幕墙玻璃破损处多用硅酮密封胶重新填补,前厅玻璃采光顶的中空玻璃多处起雾。幕墙玻璃为普通玻璃(浮法玻璃原片),从分类上不属于安全玻璃,根据《建筑物使用安装安全玻璃规定》,建筑幕墙必须使用安全玻璃,包括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夹丝玻璃及由上述玻璃组合成的中空玻璃等。在阳光照射下因温度不均匀会导致玻璃中产生温度应力,相对安全玻璃而言。普通玻璃更容易发生破损,房屋不均匀沉降也会导致玻璃破损。
三、加固处理
1基础处理
原设计已考虑多建一层,续建加层并增设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后,经计算原有条形基础基底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不必加固,但新增剪力墙基础需加固。其中,@轴和⑧轴新增剪力墙下原条形基础基底承载力不满足要求,②轴和⑧轴新增剪力墙下原先没有条形基础,只有一道基础梁,需加设基础。经综合考虑,⑧轴和@轴新增剪力墙下原条形基础加宽以扩大基底面积,②轴和⑧轴新增剪力墙下需增设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中要注意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处理。
2新增剪力墙处理
新增剪力墙改变了整个结构的受力体系,其质量及能否与原框架结构协同工作是加固工作的关键。新增剪力墙采用植筋方式与原有梁柱连接。考虑到原结构已使用多年,且其设计依据为89系列规范,与现行规范有较大差异,现行规范对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作了更严格的要求。增设剪力墙位置的两端原框架柱成为剪力墙的端柱,其配筋不满足规范构造要求。同时,新增剪力墙与原结构相互作用有限,都不可能发挥所有作用。综合考虑后采用了更可靠的构造处理方法,即与剪力墙相连的梁柱需做加固处理。
3梁、柱加固
增设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后,对房屋按框架一剪力墙结构重新进行抗震验算。结果表明,少部分柱底层的轴压比偏大,不满足规范中的限值要求。部分柱箍筋配置不满足规范构造要求,部分框架梁的正截面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大多框架梁箍筋配置不满足规范构造要求。
四、结语
(1)对于需要加层改造的框架结构,采用改变结构受力体系的加固方法,可大大提高结构整体刚度。通过调整剪力墙位置及刚度,可以减小扭转效应。
(2)加固前要全面分析结构的受力机理及原有结构在构造、承载能力方面的不足。制定加固方案时,应对建筑物进行总体考虑,提高整体的安全可靠程度。
(3)加固时应尽可能保留原结构构件,减少对原有结构构件的损伤。对新增部分与原有结构间应考虑强度折减系数,同时要保证施工质量,确保二者协同工作。经综合分析,本工程加固方法经济合理,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床;加固;施工控制
工程概述:西安至宝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西安至兴平段路线全长26.558公里,新建段长25.71公里,旧路加宽段长0.848公里;兴平至虢镇东段路线全长102.4公里,全线均为改扩建路段,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度41米。改扩建段老路基加固及路床拼接施工段落,参照设计文件和专题会议确定采用干拌水泥石灰砂砾桩进行加固补强,螺旋钻成孔,桩径30cm,桩间距为1.3m,呈梅花型布置。
1.一般原则
1.1 老路开挖部分必须加固路基后再新建路面结构,加固补强施工时各施工、监理单位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措施到位。
1.2 老路基加固处理参照设计文件和专题会议确定方案的基础上,现场由业主、设计、咨询、施工、监理单位共同配合,共同协商,进一步确定补强的段落范围和工程量,力求做到不留隐患。
1.3合理利用铣刨料,老路二灰碎石、水稳碎石基层的铣刨料可以用于桩身的回填。
2.路基加固
2.1砂砾路基拼接加固
将老路基挖至新路床底(如仍留有包封土,则应继续下挖至老砂砾路基顶面),直接整平碾压,压实度达到96%以上或沉降量达2mm以内,检测弯沉代表值
2.2土质路基拼接加固
当含水量w≤16%时,路床底面以下处理40cm,下层20cm翻松掺灰5%拌和碾压稳定后,上层20cm换填5%灰土,压实度不小于96%;
当w>16%时,采用干拌水泥石灰砂砾桩进行处理,螺旋钻成孔,桩径30cm,桩间距为1.3m,呈梅花型布置。当填土高度H≤3m时,有效桩长为3m;当填土高度H>3m时,有效桩长为4m。有效桩长是指路床底面以下部分。桩身材料由砂砾、水泥、生石灰粉或者水泥、生石灰粉、基层铣刨料均匀拌和而成,施工工艺如下:
2.2.1施工准备
(1)设备
成孔设备:汽车钻或钻孔机。
夯实设备:重锤夯机(锤重300kg,落距不小于1m)
辅助设备:小型装载机1辆或小推车2台、发电机1台。
(2)材料
砂砾:应根据发料地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不得掺有软质或其它杂质,级配范围采用0~30mm(其中0~5mm含量为35%~45%,5~19mm含量为75%~90%),含泥量应不大于5%,压碎值不大于35%,含水量不大于1%。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P.C 32.5R以上水泥,各项指标符合GB175-2007要求。
生石灰粉:满足Ⅱ级以上技术标准,采用磨细生石灰,含水量不超过4%,细度大于20目。
基层铣刨料:应控制粒径在0~30mm内,必要时要过筛,超粒径颗粒予以筛除;二灰碎石铣刨料中的超粒径团料也予以筛除。铣刨料在铣刨、运输和存放时要做好防雨通风,确保其含水量不大于1%。
(3)确定配合比
参考配合比组成为:
砂砾:水泥:生石灰粉=12:1:1,基层铣刨料:水泥:生石灰粉= 11.5:1:1,通过试桩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试桩
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做5根桩。试桩时,施工单位应认真的记录灌干拌混合料量、虚填厚度、击实次数及配合比以确定桩体在密实状态下的各项指标,作为以后施工的控制指标。试桩完毕后,施工单位应对其中三根试桩进行标准灌入试验,对其它两根进行荷载试验,以检测施工设备和方法是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干拌水泥石灰砂砾(基层铣刨料)每层虚填厚度不得大于25cm,击实不小于7次。
2.2.2正式施工条件
(1)桩孔位置已经放线并进行定位。
(2)已进行成孔、夯填工艺试验,确定有关施工工艺参数(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并对试桩进行了测试,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2.2.3人员要求
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持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方可操作。主要作业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并进行了施工技术交底。
2.2.4管理要求
干拌水泥石灰砂砾(基层铣刨料)桩的施工属于隐蔽工程施工,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全过程旁站,从配合比、搅拌、成孔检查、投料、击实等加强工序控制,特别注意成孔检查,防止塌孔或径缩桩的出现。
2.2.5桩施工
(1)成孔
桩位经监理检验合格后开始进行此道工序,将钻孔对准桩位,然后按设计桩底标高钻孔。孔位偏差≤10cm,垂直度偏差≤1.5%,成孔直径≥30cm。
(2)集中拌和
干拌水泥石灰砂砾(基层铣刨料)桩混合料采用集中拌和的方式保证质量的稳定。拌和时严格按给定配合比上料,做到配料计量准确,保证搅拌时间不少于120秒。水泥和石灰要先拌和均匀后再跟砂砾或铣刨料混合。
(3)成桩
先用夯锤将孔底虚土夯实,落锤高度不小于1m,重复这一步骤,自下而上的制作桩体,直至孔口。在此过程中严格控制深度、填料量并记录。
2.2.6质量检验及标准
混合料的拌和必须采用拌和设备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不得采用人工拌和的方式。并且必须具备计量设备,否则干拌水泥砂砾(基层铣刨料)桩不得施工。
干拌水泥石灰砂砾(基层铣刨料)桩检测项目:桩距±10cm(2%频率),桩径不小于30cm(2%频率),桩长不小于加固要求(单位m)(查施工记录),竖直度1.5%(查施工记录)。
2.2.7施工注意问题
(1)夯机就位要保持平稳、沉管垂直,夯锤对准桩的中心,确保夯锤能自由落入孔底。
(2)施工时要采取防雨措施,防止拌和料受雨水淋湿。
(3)成孔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桩孔填料前,应先夯击孔底3~4锤。
(4)桩体应连续密实,不得有断桩、缩径、夹土等缺陷。
(5)施工时,从加固范围内的外侧向内侧连续施工,相邻桩可以“间隔跳打”, 以避免发生串桩现象。
(6)施工中应及时挖除桩管带出的泥土,使孔口泥土不会掉入孔中,以免影响成桩质量;
(7)施工中有时发现土层中夹有大于1 m厚的淤泥或砂砾石层而导致沉桩困难时,应立即停工,及时处理。
2.2.8工程的评审与认可
在完成首段干拌水泥石灰砂砾(基层铣刨料)桩施工后,施工单位应对其施工工艺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提交总结报告,驻地办组织进行检测,验证施工工艺的可靠性、合理性,提出改进意见,形成终审报告。
首段干拌水泥石灰砂砾(基层铣刨料)桩施工经评审通过后,施工单位、驻地办应根据评审报告进一步完善施工和监理方案作为最终实施方案。
施工单位要对首件工程的原始记录和总结报告分类整理,交工验收时统一归档。
2.3路床底弯沉检测
路基加固完成后,将老路基挖至新路床底面,整平碾压。然后进行路床底的弯沉、含水量和压实度检测,判断加固是否符合要求。弯沉检测采用FWD(落锤式弯沉仪)或贝克曼梁,弯沉评价单元长度宜根据弯沉检测结果灵活选取,建议评价单元采用200~300m。弯沉代表值小于100(0.01mm)后进行路床拼接。
2.4路床拼接
路床拼接应选用级配良好、砾石含量较高的砂砾填筑,填筑后应有较好的板结效果,必要时须掺拌砾石或破口砾石,甚至机械拌和。在路床填筑40cm后,铺土工格栅,格栅尺寸幅宽6m+3m,以重叠二个网格净距为搭接长、宽度。
钢塑土工格栅的规格要求为:双向60kN×60kN。
2.5路床交验
对已拼接完成的路床进行交验,弯沉代表值
3.结语
(1)路床处理施工中,选择与压实功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以压实度作为最终检测的控制手段,避免造成新老路基结合部产生人为沉降或拉裂。
篇9
关键词:加固措施抗震安全砌体结构
目前,在大量所需加固的校舍中,70~80年代所建校舍占很大比重.大部分按78或89规范设计建造的校舍采用砌体结构,在建造时未考虑抗震设防,在很多构造措施上存在很大欠缺,而另一些校舍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施工,砂浆强度等级很低,墙体砌筑砂浆含泥量较大,出现很多空洞、酥麻,手捏即碎的现象.对于这些校舍,随着建筑长时间使用后原结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结构承载力进一步降低,严重影响结构安全,若要继续使用,需对原结构进行全面检测和抗震鉴定,按照抗震规范及抗震鉴定与加固细则等进行抗震验算并采用相应的加固方法。
一、砌体结构缺陷分析
1.房屋的超高超层,房屋随层数及层高的增加,在地震中所遭受的震害越严重.而且采取防倒塌措施也越困难.
2.砌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沉降、抗压强度不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3.砂浆强度等级较低,砌筑质量较差,预制板无座浆、无可靠锚固,部分校舍没有圈梁构造柱,或布置很少,而且大梁下无梁垫或壁柱等。
4.墙体局部尺寸不满足规范要求,有的甚至只有240mm。由于校舍多为教室等大空间结构,横墙间距出现不满足要求的现象。
二、砌体结构的加固方法
1.房屋抗震承载力不足时
1.1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法
该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能从根本上提高结构整体抗震能力,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而且板墙加固后,楼盖支撑长度、圈梁构造柱等要求易于满足;适用于抗震措施及抗震承载力与实际抗震要求相差较大的建筑的加固;其缺点是加固面及加固量较大,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费用较高。
1.2钢筋水泥砂浆板墙加固法
钢筋水泥砂浆外加层加固法是指把需加固的砖墙清底、钻孔并用水冲刷,孔内干燥后安设锚筋,铺设φ4~8mm的钢筋网片,浇水湿润墙面,然后抹水泥沙浆面层并养护的加固方法。
该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提高承载力不如前者;适用于墙体抗剪承载力与要求相差不是很大时的加固,有时也用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带壁柱墙时两侧穿墙箍筋的封闭。
1.3外加柱加固法
钢筋混凝土外加柱与原墙体的连接是十分重要的。该法属于加大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亦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承载力提高有限,且较难满足抗震要求,一般仅在非地震区应用。
1.4砌体裂缝修补
在对已开裂的墙体进行裂缝修补前,应根据砌体构件的受力状态和裂缝的特征等因素,确定造成砌体裂缝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裂缝修补或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有水泥沙浆填缝修补、配筋水泥砂浆填缝修补、灌浆修复等方法。
2.砌体结构构造性加固
2.1增设扶壁柱加固
当大梁下砖砌体被局部压碎或大梁下墙体出现局部竖直裂缝时,或大梁支撑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应增设扶壁柱作为梁垫进行加固。
2.2增设圈梁加固
当圈梁设置不符合现行设计规范要求,或房屋的整体性较差时,或纵横墙交接处咬搓有明显缺陷,应增设圈梁进行加固,或者增加配筋加强带作为圈梁进行加固。
2.3砌体局部拆砌和增加抗震墙
当房屋局部破裂但在查清其破裂原因后尚未影响承重及安全时,可将破裂墙体局部拆除,并按提高砂浆强度一级用整砖填砌。对于开间大的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房屋,或墙体布置在平面内不闭合时,可以适当增加抗震墙,以增大房屋的抗震承载力。
2.4增设托梁或角钢
对于楼、屋盖支撑长度不满足要求时,为加强预制楼板的支撑长度,可以采用加双面角钢法或增设托梁法,来增加支撑长度取得较好的结果 。
3.非结构构件加固
3.1隔墙加固
隔墙无拉结或拉结不牢,可采用镶边、埋设钢夹套、锚筋或钢拉杆加固,当隔墙过长过高时,可采用砂浆网面层加固。
3.2出屋面烟囱、女儿墙加固
对于出屋面烟囱、无拉结女儿墙、门脸等超过规定高度时,宜拆除、降低高度或采用型钢、钢拉杆加固。
篇10
关键词:桥梁混凝土;维修;加固
中图分类号:K92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桥梁维修加固技术是对有缺陷、病害的桥梁进行维修、加固。旧桥加固维修工作不同于建新桥,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方面要求尽可能不破坏或少不损害原结构,另一方面要求加固补强的部分与原结构成为整体,共同工作。常用的加固改造技术方案有:减轻恒载、加固临界杆件、提供新补充杆件、改善原结构受力体系等方法或加固受力构件,达到增大桥梁承受活载的能力。此外,对下部结构稳定、支座和车行道伸缩缝适当清洁、改善外观形状、对表面进行防护美化、加强安全性设施(如改善人行道、栏杆柱及扶手)这对改善服务性能和延长现有结构使用寿命,也都起着重要作用。
1.桥跨结构加固技术
1.1桥面补强层加固法
在梁顶上加铺一层钢筋混凝土层,一般先凿除旧桥面,使其与原有主梁形成整体,达到增大主梁有效高度和抗压截面强度、改善桥梁荷载横向分都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的目的。
1.2粘贴受力筋(锦纶纤维、钢板、碳纤维)加固法
当交通量增加,主梁出现承载力不足,或纵向力筋出现严重腐蚀的情况时.粱板桥的主梁会出现严重的横向裂缝采用粘结剂及锚栓,将钢板等受力筋粘贴锚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缘或薄弱部位.使其与结构形成整体,达到提高梁的承载能力的目的。这种加固方法的特点是:不需要破坏被加固的原结构的尺寸;施上工艺简单,施工质量较容易控制;施工工期短。
1.3增设纵梁加固法(拓宽改建)
在墩台地基安全性能好,并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可采用增设承载力高和刚度大的新纵梁。新梁与旧梁相连接,共同受力。由于荷载在新增主梁后的桥梁结构中重新分布,使原有梁中所受荷载得以减少,由此使加固后的桥梁承载能力和刚度得到提高。当增设的纵梁位于主梁的一侧或两侧时,则兼有加宽的作用。
1.4锚喷混凝土加固法
借助高速喷射机械,将新混凝土混合料连续地喷射到已锚固好钢筋网的受喷面上,凝结硬化而形成钢筋混凝土,从而增大桥梁的受力断而和补强钢筋,加强结构的整体性,使其能承受更大的外荷载作用。如图1
图1
1.5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法
这种加固、改造方法是通过改变桥梁结构受力体系,达到提高桥梁承载能力的目的。如:在简支梁下增设支架或桥墩,把简支梁与简支梁纵向加以连接,由简支变连续梁,或在梁下增设钢衍架等加劲或叠合梁等.以减小梁内应力,达到提高梁承载力的目的。
1.6增大截面和配筋加固法
当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和抗裂性能不足时,通常采用增大构件截面、增加配筋、提高配筋率的加固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梁底面或侧面加大尺寸,增配主筋,提高梁的有效高度和抗弯承载力,从而提高桥梁的承载力。该法广泛用于梁桥及拱桥拱肋的加固。
1.7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对于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梁或板,采用对受拉区施以体外预应力加固,可以抵消部分自重应力,起到卸载的作用,从而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梁的承裁能力。体外须应力加固法优点是:(1)在自重增加很小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改善和调整原结构的受力状况,提高承重结构的刚度、抗裂性能;(2)由于承重结构自更增加小,故对墩台及基础受力状况影响很小,可节省对墩台及基础的加固;(3)对桥梁营运影响较小,可在不限制通行的条件下加固施工;(4)预应力加固法既可作为桥梁通过重车的临时加固手段,又可作为永久性提高桥梁荷载等级的措施。
1.8拱圈增设套拱加固法
当拱桥的主拱圈为等截面或变截面的实体拱板,且墩台无病害,基础沉降满足加固后的要求,同时桥下净空与泄洪面积容许部分压缩时可在原主拱圈下加设一层新拱圈。即紧贴在原拱圈底面上浇注或喷射新混凝土拱圈。
2.墩台基础加固
2.1扩大基础加固法
扩大基础底面积加固法,称为扩大基础加固法。此方法适用于基础承载力不足或埋深不够,而且墩台又是砌筑的刚性实体基础。扩大基础底面积应由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而缺陷仅仅是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过大时,采用扩大基础底面积加固的方法,主要由地基变形计算来控制加固设计。
2.2增补基桩加固法
桥梁墩台基底下有软弱下卧层,或基础底面未设置在坚硬的持力层上时,墩台发生沉降;或桩基础深度不足;或由于水流冲刷过大等原因造成桩发生倾斜。采用增补基桩加固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即在基础周围补加钻孔桩,或打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与原承台或基础相连,以此提高基础承载力、增强基础稳定性。
2.3钢筋混凝土套箍或护套加固法
当桥梁墩台病害由于基础埋深不够或施工质量控制不严等原因造成的,导致墩台开裂破损时,一般在墩台身上中下分设三道带箍,其间距大致相当于桥墩侧面的宽度。每个带箍的宽度则根据裂缝的宽度和开裂情况而定。一般约为墩台高度的1/10,厚度采用10~20cm。当墩台损坏严重,如墩台身严重开裂或大面积表面破损、风化、剥落时,则可采用围绕整个墩台身设置钢筋混凝土护套的方法加固。
2.4墩台拓宽加固法
当墩台不够宽是,在复核基础承载没问题时,可以利用原墩台加设悬臂帽梁进行加宽。
利用旧桥台基础,在墩台帽挑出悬臂加宽部分,以便安装加宽的上部结构。增设承载力高和刚度大的新纵梁采用植筋加固技术与旧梁连接,共同受力;对跨径较小的有病害及承载力较小的拱桥或板桥,采取拆除旧桥上部,重新预制安装或现浇梁、板;对跨径较大的拱桥或梁板桥,对原旧桥部分应进行提高荷载等级加固后,增设新纵梁或拱肋加宽。 ⑵ 采用增补桩基加固法,增加钻孔桩或打入桩,上接柱式墩台,扩大承台或系梁,使新增桩基与原有桩基共同受力,加宽盖梁,增设纵梁采用植筋技术与旧梁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