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钢结构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4 03:5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施工员钢结构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施工员钢结构总结

篇1

工程名称:

编制人: 审

核:

批 准:

编制单位: ****钢结构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方案编制的依据

根据设计提供的有关钢结构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施工经验,进行本工程制作方案的编制。

(二)、工程概况

第二章、钢结构制作方案

(一)、劳动力组织及施工机械装备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质量要求、工期以及现场情况,初步拟定如下。 劳动力组织:

工长:1人 电、气焊工:5人 起重工:2人 力工:8人 技术人员:1人 铆工:4人 施工机械设备:

(二)、施工准备

1、主要材料:

1.1、本工程钢柱等主要构件采用钢号为Q235B 的钢材。

1.2、焊接材料:手工焊接时,采用E40型焊条,焊条符合GB/T-5117-1995的规定。翼缘和腹板焊接采用等强全熔透焊接。钢柱对接焊缝质量等级不小于二级。

2、技术准备:

各专业工程师熟悉图纸、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作好特殊工

种的岗前培训。

(三)、运输:

1、在运输过程中易碰部分,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节点板、拼接板、填板、横取杆件、螺栓、垫板及其他小部件等,按同一类别用螺栓或铁丝紧固成束发运,防止散乱。

2、对于较长的构件,要选择好运输方式,用木板或废轮胎将构件垫牢,并用钢丝绳紧固器捆扎牢靠。

(四)、作业条件

1、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审核,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和业主取得联系。对图纸中的问题做出修改、补充。

2、编制出材料使用计划,提供构件单件图。

3、规划加工场地,搭设焊接、组装平台,自动焊机就位。组装平台应保证控制钢构件的应力变形的刚度和尺寸精度。平台用水准仪超平,以保证平整度。 4、装配胎具经质检部门复测批准方可投入使用。

5、胎具在使用过程中定期予以复查,若发现变形,必须立即修复,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6、施工机具、设备进行维护、调整。

7、制作、安装、检查、验收所用钢尺,其精度应一致,并经计量部门检定取得证明。 8、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五) 、主要构件的工艺流程:

H 型钢工艺流程为:放样下料(自动气割机)调直组对成型焊接(埋弧自动焊)调直、矫正二次装配焊接(二氧保护焊)调直制孔成品检验编号。

(六)、主要施工方法:

1、放样:由于此次施工构件的型号较多,并且安装较复杂,要求放样细致。通过放样确定柱的各种尺寸(按1:1) 、预留焊接收缩余量(按1:1000考虑)、坡口加工余量、齐头余量。

放样和样板的允许偏差

2、钢板下料采用自动与半自动气割机,下料时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的加工余量,气割时宜采用多割嘴,下料误差控制在±1.5mm ,不得损伤钢板边缘,出现大于2.0 mm 的缺楞。坡口采用机械切削加工,火焰切割坡口时应将坡口打磨休整。气割加工坡口时要注意方向、角度、钝边等准确。气割部位用砂轮打磨平整,对焊接坡口、加劲板、腹板和有孔眼的节点板要进行边缘加工。

3、需组对成型的在拼装胎具上进行,所有板条必须调直,并清除焊缝位置的铁锈、杂质。并点好引弧板,引弧板厚度应与母材板厚一致,且长度不小于200 mm。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胎准备焊接工作。

4、焊接:埋弧焊的工艺:选用合格的焊丝和焊剂,首先对现场焊接条件进行试焊,试板按不同的厚度分成三组焊接,其间采取不同规范参数,分别试焊后最后确定最佳规范。试焊件全部采用乙炔焰自动切割,直边对接不开坡口,角向磨光机清除切缝及表面上的氧化铁杂质,电弧气刨清根,背面不垫焊剂双面施焊,施焊证明,焊缝可靠。别外对于切割局部变形,出现“马刀变”造成间隙局部过大的问题, 采用填充代药皮电焊条的工艺措施, 焊接准备条件就绪后, 开始施焊, 焊接顺序为先横向后纵向, 胎上顺序对接, 焊接过程中, 要使焊缝始终处于自由伸缩状态, 不用任何卡具固定。外漏焊缝均应打磨铲平。

5、二次组对:各种板应事先组对成型调直后,再装配到柱上。按要求预留装配间隙,确定好标高、位置后进行装配。坡口加工应注意角度、方向及钝边尺寸,严禁损伤母材,气焊部位应用砂轮修整,以保证坡口质量。连接板上钻孔,应保证孔径、孔距、孔边毛刺要去除干净,装配时应按图施工,并找正找方,焊后板面翘曲变形的要进行矫正。

6、调直矫正:采用火焰矫正时温度不超过900℃, 矫正后的构件表面不得有凹面和损伤, 划

痕不超过0.5 mm,并应满足下表要求:

7、 制孔过程中螺栓连接板钻孔采用钻模进行套钻,并保证精度(H14、H15),孔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孔距允许偏差(mm)

8、保证焊接应力不使构件变形,采用如下一些措施:(当螺栓孔的偏差超过下表规定时,不得采用钢块填塞,可采用与母材材质相匹配的焊条补焊后重新制孔)。

①:采用适当的焊接顺序和方向。可采用对称焊,使各次焊接的残余应力和变形的方向相反和互相抵消。

②:先焊收缩量较大的焊缝,后焊收缩量较小的焊缝(对接焊缝的横向收缩比角焊缝大);先焊错开的短焊缝,后焊直通的长焊缝,使焊缝有较大的横向收缩余地。

③:先焊使用时受力较大的焊缝,后焊受力较次要的焊缝,则受力较大的焊缝在焊接和冷却过程中有一定范围的伸缩余地,可减小焊接残余应力。焊接H 形截面柱拼接中在拼接两侧各留出一段翼缘与腹板的角焊缝不焊,待安装时再焊。

(七)、成品检验:

①:焊接全部完成后,冷却24小时后全部做外观检查,并作出记录。 ②:按照施工图的要求,对柱熔透焊缝进行超声波检验。

③:按图纸要求和施工规范对成品外形和尺寸进行检查验收,并逐项作好记录。 ④:对超出质量标准的构件及时进行整改。

(八)、焊接工艺要求

1、本工程采取机械与手工焊方法焊接,以保证钢构件的变形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2、焊条要保持干燥清洁,并按使用说明进行,施焊前焊接部位要清理,去除焊接部位的氧化物、铁锈、油污等杂质。

3、雨、风天气严禁露天作业,四级以上风力应采取防风措施。 4、按照施工图规定,对柱的对接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 5、手工焊焊接时可参照下表参数:

注:以上参数只供参考,焊接用的参数以焊接工艺评定参数为准。

6、焊缝外观:用肉眼和量具检查焊缝外观缺陷和焊脚尺寸,应符合施工图和施工规范的要求,焊波均匀,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焊瘤、咬边、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焊接区应清理干净,无飞溅残留物。外观检测的质量标准按:GB041-89、CJJ2-90。 7、焊缝连接:手工电弧焊缝的焊工要求经过焊接工艺考核后方可施焊,焊缝质量等级:钢骨对接焊缝不小于二级,现场连接与预埋件施焊前,需严格清理预埋件表面,不得有污物、氧化层。

(九)、质量标准及验收

1、质量标准

执行下列国家及行业标准: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建筑钢结构焊接规范》(JGJ82-2002)

(十)、钢结构制作质量保证措施

1、 材料质量:选择合格的供应厂家,并按材料管理工作程序进行采购、验收、检验、发放,钢材使用前要核对材质证明及复验报告,机械性能、化学成分等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选用合格的检定量具,张拉钢尺时使用弹簧称。

3、 焊工持证上岗,焊接时应严格按工艺要求和施工规范操作。

4 、根据母材厚度,焊缝尺寸,坡口形式合理选择焊接电流电压,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重要部位焊接前进行焊接工艺试验,找出最佳的焊接参数,确保焊接质量。焊缝严禁有裂纹、加渣、焊瘤、烧穿、针状气孔、咬边过大、焊脚尺寸不足等缺陷。

5、 在施工中所有零件、部件及构件应分类码放整齐,并注意保护,母材外观要严防电弧擦伤及不必要的损伤。连接板件装配时要注意位置、角度、方向,焊后变形要及时调整矫正,板面要清理干净,不得有锈迹、焊渣、油污等杂质。吊运过程中应防止碰伤、变形和捆绑时勒伤。

6、严把检验关,只有验收合格的构件才能出厂。

(十一)、钢结构制作质量验收

1、标准:构件验收必须按照《钢结构施工验收规范》GB50205-2001标准进行。

2、 制度:钢结构分公司质量管理实行报验制、质量否决制、样板验收制、随机抽查检查制、工序交接

质量检查认可制、质量奖惩制。

(十二)、检验程序

(1) 每道工序施工完在进行下一道工序之前必须由班组长进行自检,填写检验批记录,向施工管理部质量员提出进行下一道工序的申请;

(2) 施工管理部质量员接到申请后必须在2小时内对班组长提出的申请验收的工序或构件进行实物和资料的验收;

(3) 如所验收的工序或构件符合要求,施工管理部质检员在申请单上签字认可,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每道工序的交接必须由交接双方在交接检查表上签字;否则进行返工或修补;

(4) 当对构件出厂之间经施工管理部质量员检查合格后,向综合管理部提交出厂申请表,由综合管理部组织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对构件进行实物和资料的检查,合格后在申请单上签字方可出厂,否则必须查找原因进行修改和后方可出厂。

(5) 对于施工构成中所有出现的问题必须记录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积累经验,为以后施工提供宝贵的经验。

(十三)、安全要求

1、 使用各种加工机械,要严格遵守机械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2、 现场内使用电动工具及时用电设施,应有漏电保护装置,防止触电。 3、 氧气瓶、乙炔瓶要分开放置不小于5米,并远离明火不小于10米。 4、 起重作业前,起重人员应对绳索、卡具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 塔吊作业时,司机和起重工应密切配合,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超载、斜拉。吊运构件及时翻身应提前明铃示警,并避开 作业人员。

6、 构件运输、翻身时应先确定方案,并经安全、技术部门审核后,由专职指挥人员负责实施。

第三章、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

(一)、方案编制的依据

根据总包单位提供的有关钢结构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结合本公司的实力与施工经验,进行本工程制作方案的编制。

(二)、机械设备一览表

(三)、劳动力组织

吊装工长:1人 电焊工:4人 技术员:1人

力工:4人 安全员:1人 起重工:2人 铆 工:4人 测量工:1人

(四)、吊装工艺流程

钢柱 焊接 打磨

(五)、安装要求:

1.安装施工前,应详阅全部施工图,根据结构特点,现场情况和施工能力制定一个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步骤、施工管理并能确保安装质量和安装精度以及安装安全的计划,该计划须经施工监理认可后方能施工,安装单位应对运到现场的每一构件进行检查和验收,确认符合质量标准后方可安装。

2.安装施工前,应对已完成的结构进行全面测量,并做好记录,以确保钢构件层高、垂直度、水平平整度符合规范的要求。柱子垂直度的控制应由地面引出基准线避免误差叠加,应小心仔细,以免损伤构件。钢构件现场安装时,应确保结构的稳定并确保结构不会产生永久变形。

3.安装施工前,对基础进行验收,对于不合格的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吊装。

4.复查埋件位置是否正确,将埋件表面砼凿除。

(六)、钢结构安装和校正

1、 钢结构安装必须按本方案进行,并必须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不导致永久性变形。安装前,

应按构件明细表核对进场的构件,清除构件表面上的油污、泥沙和灰尘等杂物,安装过2、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建筑物和构件的定位轴线、钢结构安装前,

11

应对钢构件的质量进行检查。构件的变形、缺陷超出允许偏差时,应报监理进行处理和校正。进行钢构件拼装前,应清除飞边、毛剌、焊接飞溅物,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得在雨中作业。

3、钢结构安装时,对容易变形的钢构件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采取加固措施,钢构件安

装就位后,应立即进行校正、固定。安装完毕后的钢构件应形成稳定的空间体系。

4、构件安装吊点必须经计算确定,利用安装好的钢结构吊装其它构件时,应进行验算,采取

相应的措施,并应征得相关单位同意。

5、钢结构安装校正时,应考虑风力、温差、日照等外界环境和焊接变形等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调整。柱构件的长度尺寸应包括焊接收缩余量和荷载使柱产生的压缩变形值。

6、连接和固定:构件的连接接头,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紧固或焊接。

(七)、钢构件吊装

1、柱钢骨在加工厂分段加工。

2、吊装前对钢柱的标高、轴线位置、垂直度等进行复测,对于不合格的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

吊装。

3、钢构件吊装使用塔吊进行。对吊装机具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试吊。各钢构

件的单件重量详见深化设计图,根据现场塔吊的起重性能,使用塔吊均能直接吊装到位。

4、中心线的调整主要是通过用水平靠尺(具有测水平和垂直的双重功能)对准基础中心线和柱子四面已分好的中心线,然后再进行反复调整。

5、柱子的垂直度控制

柱子垂直度的控制是使用直角交汇法,直角交汇法就是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同时控制垂直度。具体做法是:在柱子两个相互垂直的的轴线上安装两台经纬仪,各自瞄准柱底的中心线的标志,然后逐渐抬高望远镜,若轴线始终与各自的十字线重合,说明柱子的垂直度无偏,正工作。在完成校正工作后,才可浇灌混凝土。

12

(八)、钢结构工程验收

1、钢结构工程验收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中的相关规定。

2、钢结构的验收,可在钢结构的全部完成或分几部分完成后进行。在每一个流水段一节柱的高度范围内全部构件安装、校正、焊接、栓接完成后并自检合格后作隐检工程验收;全部钢结构安装、校正、焊接、栓接完毕自检合格后作钢结构安装工程的竣工验收。

3、钢构件进场、出厂、工程验收都应提交相应的资料。

4、设计要求的钢结构试验报告、结构安装检测记录及安装质量评定资料。

5、其余焊接验收参见制作验收。

(九)、质量管理点

钢结构的吊装要符合施工验收规范GB50205—2001规定。施工允许偏差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具体见下表:

钢结构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十)、文明施工及安全技术措施

1、文明施工

1.1、遵守现场安全的各项管理规定,进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严禁吸烟。

1.2、构件堆放、电焊机排列整齐有序,备用的氧气、乙炔瓶放入专用笼子内,分开放置。

1.3、现场设置专职安全员、防火员、治保员。

1.4、保持现场卫生。

1.5、现场所有施工人员服从指挥,言行文明。

2、安全技术措施

2.1、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规范,并做好各项安全检查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安全用电的规定。

2.2、高空作业搭设安全脚手架、安全护栏和安全网进行防护,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系安全带,凡不适合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2.3、吊装作业区应设警戒线,作时显标志,并设有专人负责。吊装工作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或通过吊装区域。

2.4、施工用机索具施工前由工长带领有关人员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5、四级风以上禁止作业。

2.6、吊装作业人员作业中严格执行《安全规程》中“十不吊”规定,吊装前安全员应对作业人员应进行安全教育。

2.7、吊装过程中,应待构件就位后再上前操作,解开构件的吊索时应将安全带系在牢固处,防止空中坠落。

2.8、吊装作业点距离高压线不得小于2m 。距低压线不得小于1m ,否则应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

2.9、在同一垂直线上,严禁上、下同时施工。

2.10、高空作业中。各类工具、配件应装入工具袋内,严禁乱扔、乱抛以防物体打击。

2.11、构件就位应平稳,避免振动和摆动,待构件紧固后方可松开吊索具。

14

2.12、施工用氧气瓶、乙炔瓶,必须距明火10m 以上,2者相距10m 以外,避免曝晒、烧烤,搬动时禁止碰撞,以防发生火灾。

2.13、在进行焊接作业时要对焊接部位采取围护,防止火花飞溅。

2.14、现场构件的搬运均采用人工,因此在进行搬运时,一定要口令统一,防止构件砸伤施工人员。

2.15、主要构件吊装应尽量在上午进行,其他吊装工作应尽量在白天进行,避免在夜间作业,夜间作业必须具足够可靠的照明。严禁在风力四级和四级以上进行吊装,雨、雪天气进行吊装作业。

3、环境保护

3.1、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要减少构件的的碰撞以施工噪音。

3.2、夜晚在进行焊接作业时,要采用围挡,以防光污染。

3.3、采用环保油漆和焊条。

3.4、装材料和用品要放入专门的库房,专人保管,油桶等要及时回收。

3.5、运输车辆出工地现场要进行清洗。

篇2

关键词:培养模式 土建类 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来,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发展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这里“工学结合”强调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工学结合”在无线电、电子、计算机、汽车、机械等专业实现的效果非常好,姜大源先生、赵志群先生都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论著,使得这类专业的工学结合如火如荼。

但是,正如没有一种可以包治百病的药一样,“工学结合”也并不是在所有的专业都可以按统一模式往下套的。分析现在做得好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共同特点是比较依赖个人技能,而且多是工业产品。换句话说――产品是重复的,生产的地点是固定的,机械和设备是不需要移动的,个人的技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比如收音机的组装、软件的开发、汽车维修和机械制造等。这些工作多是以个人技能为主,产品往往是重复的,工作地点位于车间,对人的创造性思维要求不多,学习的内容多是实际操作及其相关知识,边做边学容易实现。并且,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结合也容易实现,因为学习的环境和工作的环境是类似的――地点是固定的,人员也是固定的。

但是,机电类专业“工学结合”这样一个特点,对土建类专业就是完全相反的一个状态。土建类的专业培养的主要是管理人员,无论是组织管理人员,还是技术管理人员,都是基本上不参与实际操作的。土建类专业的实际操作者都是工人,管理人员只需要掌握工艺、组织,去组织工人施工。和工业产品相比,建筑产品是单件的,没有完全一样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产品的生产是露天的,产品不动人员、设备在动,并且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想让学生从开始到结束完整地参与一个工程,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这就决定了土建类专业绝对不能照搬照抄机械类、电子类专业的“工学结合”的模式,必须开创出一套适合土建类专业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土建类专业而言,“工学结合”要找准切入点,“工学结合”不能结合到建筑工人的培养模式上去,土建类高职院校不是培养木工、瓦工、钢筋工的专业,工人是技校来培养的。土建类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要结合到管理人员的岗位上,在管理工作的层次上。所以,土建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是建立在具体的管理工作背景之下的。

以施工员为例,同样是施工员,既可以从事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技术工作。施工现场管理岗位对施工员的要求是施工组织能力,施工组织能力要求这个岗位的人至少会看懂图纸,能抄图,会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写出技术交底,会记施工日记,懂得施工工艺,会使用检测仪器检查中间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施工过程中能够正确组织并填写施工记录,检验结束后可以编制检验批、分部、分项的验收记录。能够发现质量缺陷和质量通病,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去纠正和预防。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作要求施工员具有施工技术应用能力,这个能力要求施工员可以制订正确的施工方案,采用合理、先进的技术完成工程施工。

施工员岗位向上延伸可以做项目总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作为项目总工(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具有审查图纸、地质资料、办理开工手续等工作能力。同时,能够执笔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项目总工应该具有对项目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进行总结的能力,项目总工应该具有申报各类奖励,QC成果,总结各类工法的能力。作为项目经理,应该具有施工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组织,对工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顺利完成建筑施工。

施工员岗位的向下延伸,可以从事具体的分工种的施工管理(比如只管钢筋工或者木工)、测量放线、施工预算、施工试验等具体的工作。尽管这些专业课程可以做得像机电类专业一样的“工学结合”,但是还是属于施工管理的范畴。这些工作是和工人的工作不同的。同样是从事测量工作,放线工和测量员的素质是完全不同的,放线工只要有技能就行,测量员必须懂得测量学理论。测量工遇到了问题可以找测量员解决,而测量员就应该具有解决常见问题的能力。如果测量员没有测量学的理论支持,就无法胜任工作。然而,测量学的理论多是以误差理论和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如果没有数学的基础和误差理论,也就没有了测量学。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中如果没有这些理论,培养出来的只是测量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对施工员这样的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的要求至少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扎实深厚的数学和力学知识。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下,深基坑、大体积砼结构、高大模板工程,钢结构的吊装等,一般都要有比较深的数学、力学知识,才能对施工工艺中的一些参数进行分析判断,以决定最终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控制措施。所以,高职土建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不能削弱对数学和力学的教学要求,而是要加强,要加强到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数学和力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现在有的土建类高职院校的所谓改革,一味削减数学、力学课程,重点强化工艺课程,这种做法长期下去会严重束缚学生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提到的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等内容,力学不但包括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还要包括弹性力学。这些知识对能力的形成起铺垫作用。

第二,施工工艺的应用能力。土建类高职应给学生提供较为完整的施工工艺的训练。这些施工工艺包括土方与地基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预算、工程测量等。要求学生应该初步掌握这些施工工艺,但不是灵活应用,因为在学校里面无论如何也是培养不出来可以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施工员的,灵活应用这些知识,需要在施工实践中多年的积累。

第三,施工过程的管理能力。土建类高职院校应为学生提供针对岗位的过程模拟训练或实训。这些模拟的或顶岗的过程应该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技术交底的编制、安全交底的编制、施工日记的记录、施工记录的填写记录、施工试验记录、质量验收记录等。

第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表现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写上,而且表现在各种施工记录的填写上。特别是,许多毕业生毕业后在申报科技奖、工法、优秀论文、优秀施工方案时表现出的语言功底很差,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明白什么是关键词,搞不懂什么是是科学领域,甚至是一些著名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也会弄错。所以,土建类高职院校应该开设语言课、写作课和文献检索课,这是弥补这方面缺憾的重要措施。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下图这样一个知识的层次结构。这个结构中位于低层的是基础类的课程,如数学、力学、语言和计算机;往上是专业基础类的课程,如建筑结构和专业施工工艺。这两部分是属于学科性的课程,前人已经总结了上百年,没有找到好的教学方式,我们这些人,估计也不会发现什么简便的方法。所以,建议土建类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时不要轻易变动这类学科课程。然而,施工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的课程,比如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实际操作的课程,目前正是土建类高职的弱项,也是可以取得突破的方向,土建类高职应该在了解行业、地方和企业特点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以期学生毕业后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对接企业,对接行业。

前面说了许多的课程,有的教师会说“我们的学生自身的素质接受不了这些知识…..”也就是学苗不好。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面对这个现实,采用“先天不足后天补”的方法,强化练习和训练。其实若干年前,中国女排拿不到世界冠军,有人就找了很多原因,什么人种啊!饮食啊!生活习惯啊!但是,袁伟民没有信这个邪,他坚持“两严三从一大”(就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从难从严从实践出发,大运动量训练)训练,终于将中国女排送上了国际冠军的领奖台。同样对高职学生也要强化类似的训练,就是该像袁伟民训练女排一样,多作业、多练习、反复提问,促进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样有了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和严格的训练,相信高职学生就业后的竞争会迅速增强,甚至赶超本科院校。

综上所述,土建类专业应该着重学生的基础培养,拓宽学生发展的基石,同时,专业类的课程应当面向工作岗位进行训练,这样的的培养模式既可以打造学生发展的潜力,又能及时对接社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

篇3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按岗位轮训

“按岗位轮训”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关于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是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

1“按岗位轮训”的必要性

所谓的“按岗位轮训”是指以学生在毕业后可能会从事的职业为基础,在校内模拟响应的真实工作环境,然后让学生按照不同岗位来进行实际操作,通过亲身处理该岗位的工作内容等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我国目前高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实训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顶岗实习和认识实习,但是从认识实习直接跨越到顶岗实习难度很大,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能适应并且良好的完成顶岗实习的工作,导致很多学生对于顶岗实习中自己需要做的工作很迷茫。一些建筑类的高校对部分的建筑岗位开展了校内实训,例如监理员、造价员、施工员以及测量员等岗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学生工作经验的积累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还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来进行岗位实训室的建设、师资力量配置以及学生管理等。

2 建筑工技术专业实训岗位的确定

我们通过分析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同时结合了建筑行业目前的人才需求情况,根据学科特点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了划分以便能更好的进行“分岗位实训”,同时说明了每个岗位所必需的知识以及技能,具体情况如表一所示。

3分岗位实训基地的具体建设情况

3.1建筑施工能力综合实训基地

根据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测量员等不同的岗位对于能力的要求,来模拟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保证岗位能力综合实训中的工程性以及仿真性,可以具体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习基地、砌筑工程实训基地、砖混结构工程实习基地、钢结构工程实习基地、末班工程实训车间、钢筋加工实训车间、屋面工程实训基地以及基础工程实训场等八个是实训场所。学生在这些实训场所中掌握各种工程施工例如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屋面工程、抹灰工程等的具体流程以及质量方面的标准;掌握一些基础的施工工艺比如如何进行混过凝土浇筑振捣、脚手架如何搭拆、模板安装流程等;数量掌握控制垂直度、对建筑物进行定位以及抄平放线等的方法;了解如何进行建筑变形观测,对于钢网架、钢绗架等其他的钢结构构件的拆装技术有所掌握,真正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工艺操作能力和具体的专项技术能力。

3.2建筑材料综合检测实训基地

根据市场上对于材料员等岗位的要求来制定相应的生产性教学标准等,通过建筑材料综合检测实训基地在生产实训中来培养学生的材料检测能力,具体可分为水泥检测室、混凝土检测室、钢筋检测室、砂浆检测室以及块材检测室等几个部分。学生在这个实训基地可以更多地接触到那些常用的建筑,并且了解它们的性能、质量标准以及适用范围等,同时还可以培养建筑材料的存放保管能力,熟悉这些常见的建筑材料相应的技术指标,掌握建筑材料检验报告单审查技能等。

3.3建筑质量综合检验检测实训基地

这一方面的实训主要是针对于质检员等相关的岗位来进行的,根据其岗位能力要求来进行生产性教学,建立起完善的建筑质量检验检测实训基地,具体可以分为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室、钢筋工程质量检测室、桩基础工程检测室、石材质量检测室、防水工程质量检测室以及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室等。学生在这里可以对自身的建筑质量检测检验能力进行培养,了解到土建工程施工中相应的质量标准以及检测手段,熟悉主要的公众检验程序以及对于一般的质量缺陷如何处理,明白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表格怎么填写等。

3.4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基地

工程管理方面涉及的岗位比较广泛,造价员、测量员、施工员以及制图员等的岗位要求都需要考虑,然后建立起工程管理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生产实训以满足对外服务的标准。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基地包括工程管理实训室、模拟招投标实训室、制图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等,基地中的计算机上装有各项相关的辅助和造价软件等,例如鲁班造价软件、CASS测绘软件、神机妙算造价软件、PKPM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建筑的CAD软件以及广年达造价软件等。通过这方面的岗位实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和竣工图的识读以及绘制技能,学会使用计算机来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辅助;熟练应用各种建筑CAD软件、工程造价团建和南方CASS软件数字绘图等来辅助工程的招投标工作。

4 “按岗位轮训”的开展

4.1将学生进行分组

将同学们按照30人一组进行分组模拟一个建筑公司,并进行详细的岗位分工,包括建筑技术方面(混凝土工人、钢筋工、砌筑工、模板工、抹灰工)、施工人员、测量人员、制图人员、材料人员、造价人员、质检人员,岗位之间每天进行轮换。

4.2实训项目实施

学生每天根据自身分配到的岗位进行实训,在单项的实训结束以后提交作品给老师,在实训的过程中监事可以在现场巡视并且指导学生操作。

4.3技术交流过程

在进行“按岗位轮训”实训期间,每天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一个交流会,通过大家彼此交流心得来更好地帮助学生吸取他人经验、取长补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实训行为进行点评,好的地方予以表扬和肯定,不足之处要指出来及时解决。对于每一个建筑小组在实训中遇到的困难可以挤出来大家一起进行解决,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掌握岗位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EB/OL].http://.cn/y- jyjs/sxjd/12320.shtml,2006- 10- 23.

[2]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确立为骨干专业建设项目,三年来,项目团队对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开展项目建设,圆满完成建设任务,达到预期目标,现总结如下。

1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1.1建设目标

本项目建设目标是依托黄冈“中国建筑之乡”,“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强力服务地方建筑业转型发展,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澳国际合作,带动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相关专业发展,在国内同类专业中起示范引领作用。

1.2标志性成果

本项目建设主要标志性成果有:通过湖北省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品牌专业验收;参加编写《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澳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并获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立项;专业带头人2016年获批“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7年承办湖北省职业院校高职组建筑工程识图赛项,2017年、2018年分别获全国职业院校高职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团队三等奖和二等奖。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基础,带动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相关专业2018年获湖北省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立项,作为第一主持单位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019年获批立项。

1.3资金使用情况

本项目预算投入60万元,实际投入234.7万元。其中,学校自筹经费60.5万元,企业投入174.2万元。

2项目建设主要做法

2.1融老区文化、鲁班文化与校园文化于一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合老区文化、鲁班文化、校园文化于一体,传承“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以弘扬工匠精神,传承鲁班文化为主线,连续举办4届鲁班文化节,开设鲁班讲坛、黄冈名人事迹讲座,与山河集团河南分公司校企合作开展工地党旗红,共建党支部等系列活动,以党建引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涌现出优秀辅导员胡丹梅育人事迹获评为湖北省高校工委“党员好故事”二等奖。

2.2服务地方建筑业转型发展

2018年湖北省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建筑产业规模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三,中部第一。2018年黄冈建筑业成为黄冈首个突破千亿的产业,黄冈钢构产业被湖北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本地就业率大于30%,本省就业率大于70%。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依托山河鲁班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每年召开建筑校企合作理事会工作年会。组建了建筑技术开发产学研合作、建筑节能推广技术、村镇建设房屋设计三个创新团队。推进建筑信息化发展,承担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高职专委会全国首批BIM师资培训班,全省BIM师资培训。适应国家大力发展钢结构,带动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2018年立项建设湖北省特色专业。

2.3中澳合作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土建职业人才

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质教学资源,探索中澳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双重管理机制,适应经济全球化,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土建职业人才。2017、2018年接待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游学团20人。

3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3.1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基础,联合优秀中高职院校和钢结构行业企业主持建设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立项,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3.2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以“湖北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建成一支专兼结合、以注册工程师为骨干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3.3专业实习实训条件极大改善

完成建筑材料检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投资150余万建设BIM中心,校企合作共建建筑工程VR体验中心。建成山河集团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

3.4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54%,毕业生及家长满意度达94.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93.9%。学生技能突出,获全国全省多项奖项。见表1。

3.5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承担湖北省住建领域施工现场施工员岗位考核题库开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年319人次,完成山河集团企业工法3项,获专利9项。

3.6国际合作更加深入

中澳国际合作持续深入推进,中方教师14人获墨尔本理工学院TAE“培训与评估四级证书”。

4项目建设特色与亮点

4.1将建筑信息化、装配化引入课堂,促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

产教融合,服务地方支柱产业转型发展。依托“中国建筑之乡”、“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推进BIM信息化,钢结构装配化,促黄冈建筑业转型发展。

4.2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一流

开展中澳国际合作办学,采用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学生享受中澳双方的教师资源,体验中西迥异的课堂风格,教学质量一流,学生竞争能力比其他学生明显增强。

篇5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沈阳 110122)

(Liaoning Urban Construction Technical College,Shenyang 110122,China)

摘要:从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筑结构课程应该是一门服务于施工专业的课程”的创新思想。对建筑结构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实践教学的方法。

Abstract: From the view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nnovation ideas of "reforms to building structures courses should be a servi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This paper takes a thorough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link of "Building Structures". Otherwise, it tries out some new method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n course teaching.

关键词 :施工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环节改革

Key words: building structures course of construction specialty;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s;reform of teaching links

中图分类号:TU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9-0204-03

作者简介:刘悦(1985-),女,辽宁锦州人,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

1 概述

《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骨干课,是一门集计算、构造、实践为一体的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从事岗位工作有:主要岗位中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岗位和工程质检岗位;拓展岗位中的结构设计岗位。通过岗位分析发现,高职院校面向的是建设行业,它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如技术工人;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如施工员、质检员。换言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真正需要的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所以,建筑结构课程主要任务就应该是:①使学生能够进行各种结构体系受力分析;②会对结构构件相关构造要求进行应用;③使学生具备在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中分析和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④为后续施工课程打下扎实基础。

2 教学内容改革

2.1 存在问题

2.1.1 教材缺乏职业教育特色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建筑结构》课程基本上是简单地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课程重新排列组合,并没有按职业素质养成的要求将教材有机融合起来,没有完全脱离学科教育体系,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背离高职教育课程的设置应按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的原则,忽视学生所必须的工作岗位的能力、素质来确定课程体系,教材缺乏职业性、针对性。

2.1.2 典型的设计课,忽视结构构造知识 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述基本理论和公式推导,这种教学理念脱离现实职业教学要求。教师课上偏重结构设计的内容,对构造要求只是简单讲解甚至不讲。因此,应加大构造课的内容和课时,使学生明白构造措施如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等构造措施在实际工程中的处理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工作中必须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2.1.3 教学方法不当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记公式,课上主要进行公式推导的讲解忽略了课程与岗位的对接。没有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也没有实现师导生创的教学理念。

2.2 内容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建筑结构是一门典型的“设计课”,其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构件、结构设计、结构识图四大模块。教学重点放在了梁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筋、大偏心柱对称配筋承载力计算配筋以及钢筋混凝土楼盖、多高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单层厂房、砌体结构和钢屋盖设计方法。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这与培养建筑施工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这一专业培养目标不协调。为此,在课程改革中, 我们对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做一下尝试:

2.2.1 优化教材内容 打破传统的四大模块(基础知识、基本构件、典型结构单体、识图)教学内容。本着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实际应用性,删除公式推导、结构选型、布置、结构计算等设计内容,删除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构件、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增设钢结构厂房、高层剪力墙、工程中常见结构计算问题如钢脚手架设计计算、塔吊基础设计计算。重点放在基本概念、构件的设计计算与构造、楼盖、雨篷、楼梯、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节点抗震构造。在不改变所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将所有知识点不缺失的反映在新设置的项目任务中,见表1、2。

2.2.2 将结构设计部分改为“结构分析” 在实际工程中,因构造处理不当而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课上进行施工现场结构分析,重点带领学生找根本原理、找合理依据,分析施工一线现场情况。教学重点放在基本概念、构件的设计计算与构造、受力分析(楼盖、雨篷、楼梯,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厂房)及结构节点抗震构造。

2.2.3 尝试项目化教学 将四大模块划分成三个项目(基础项目结构分析、主导项目结构分析、拓展项目结构分析)及隐藏项目即课后完成项目,在任务驱动下完成教学内容。让结构的基础知识融合在各个项目中完成。

2.2.4 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评价学生为主的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见表3、4。

3 教学环节改革与创新

教学环节最大创新是充分利用课后并将课后成果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要激发学生学习建筑结构这门课的热情,就不能仅将学习局限在课堂范围内,而应该将其置于更为广阔的实践活动中去。除了平时的课后作业和习题课外,现场教学、课外调查和结构模型比赛等形式的实践。也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结构基本知识完成一个受弯构件的计算,绘制出相应的结构施工图,自己动手支模、钢筋绑扎等,完成构件的制作。其次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有效加强课上训练。把理论知识以学生课后自学制作ppt的形式布置作业,课上找代表进行课上汇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并且能达到锻炼自身表达力和提高自信的效果;将各构件承载力计算数据的整理工作留在课后完成,课上进行截面配筋图的绘制,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为结构识图课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利用课后在机房自学PKPM结构设计软件的模型制作,荷载计算以及BIM软件的运用和配合,提高学生在结构设计中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高职毕业的学生拓展岗位是结构设计岗位,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对建筑结构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可以更深刻理解结构施工图纸中配筋的由来。

4 教改应用效果

我们力途摆脱培养结构设计人才为目标的内容框架,依据岗位标准及项目性质不同选择学习项目。通过采用项目情境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深受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欢迎,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1 第一节课设计 ①25分钟基本情况介绍:1)用PPT课件展示图片及视频演示砌体结构震害特点,引出介绍课程在工作中的重要性;2)介绍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社会和方法能力目标;3)介绍课程的项目和任务设置,课程的学习方法,划分任务组选组长,介绍课程考核方式。②50分钟进入第一单元教学主题:1)从学院门卫入手进一步分析砌体结构材料及构件组成;2)发任务书和收获页,学生分组讨论门卫倒塌原因及特点并随时记录;3)老师引出静力计算方案、高厚比定义;4)学生分组讨论是否门卫倒塌与高厚比过大有关;5)老师指导,学生完成验算过程;6)分组讨论其他原因造成门卫倒塌原因;7)老师总结。③5分钟教师总结。④10分钟布置下一个任务。

4.2 课堂任务教学效果 我们仍然保留传统手算和图板手工画图训练,同时要求完成一定量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内容,进行两种方法设计结果的比较。课上同学们没有时间溜号没有时间拿出手机,完成学习项目外,还要填写课堂评价表,如表5。

5 结语

文章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内容和环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尝试,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出发,改革构建服务于施工专业的建筑结构为内容体系。从分析目前建筑结构不足入手提出改革创新思路与尝试。通过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课程改革但不破坏原有知识体系将将原有知识体系一个不落的融入到各个项目的工程案例中,达到学以致用,每个知识点与岗位对接。

参考文献:

[1]胡兴福.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42).

篇6

关键词:园林综合工程、特点、进度、质量、投资

一、综合性园林工程施工的特点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施工实践,发现综合性园林施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范围广,涵盖专业多。

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测量、地形整理、排水系统、给水系统、电气照明系统、小品工程(假山、雕塑、喷泉等)、建筑工程(如古典建筑)、装饰工程(铺装)、钢结构按装工程、绿化及养护工程、休闲体育设施及标识等。涵盖专业包括建筑、市政道路、装饰、给水、排水、电气、钢结构、绿化等。

2、工程量少,施工工艺复杂。

同大型建筑工程不同,综合性园林工程为了给人营造一种“视觉新颖”、“内涵丰富”“小中见大”的感觉,设计中经常采用“复杂多变”的手法,各分部分项工程通常工程量较小,同时,由于出现国外设计公司新的设计理念,形成了现代综合性园林,形成了中西园林的大融合,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造成施工成本上升。

3、工期紧,各工种交叉施工频繁。

通常综合性园林工程由于社会影响力较大,领导及市民的期望值较高,预定工期大多不足;比正常工期减少较多,这就迫使施工单位调整组织设计,增加赶工措施,组织多工种交叉施工。

4、变更量大,造价及施工成本控制难度大。

造成变更量大的原因主要有:①设计同现场脱节,设计图纸同现场不符。②建设单位特别是有关领导对大型园林工程均寄予厚望,到现场视察指导较多,很多指导意见形成了建设单位的变更。③为了赶工期,在施工方案及材料上变更较多。

5、资料复杂锁碎,结算难度大。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施工过程资料特别是签证、变更资料复杂,工程量及造价变动大,中间计量及竣工结算难度较大。

6、资金投入量大,运转困难。

因变更较多,根据审计原则,变更单价或总价待审计部门和建设单位确认后才能按合同付款比例进行支付,而审计建设部门常常要等到工程竣工后半年到一年才能确认,这就增加了施工单位工程资金运转的困难,从而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二、综合性园林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其对策

从施工技术及管理角度来看,综合性园林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项目部的建设

组建一个内部团结、运转高效的项目部是一个大型园林综合工程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特别是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的综合素质及技术水平,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工程进度、质量、效益的关键。

1.1 综合性人才缺少

现代园林工程学已成为许多专业学科的边缘科,它的专业涉及到建筑、市政、水电、绿化、艺术(雕塑等)、装饰、安装、管理等,而现有院校专业设置仅仅包括2―3个专业,专业缺陷较大。特别是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尤为奇缺,项目经理必须是具备土建、市政、水电、绿化、装饰、艺术管理等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1.2 对策

从公司内部各项目部选聘项目部管理人员;从外单位特别是园林同行单位招聘。将各专业人才细化,如测量、水电、预决算、土建装饰、绿化分别选聘、招聘,对于需要复合型人才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则侧重其管理水平,出身于园林专业或土建专业的即可。对于所有选招聘人员以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优先。

2 正确把握设计理念,灵活运用设计变更

园林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变更是正常的,不变更才不正常”。由于变更的增多,将直接影响到设计效果(质量)、进度和造价,如何控制和灵活运用设计变更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对策如下:

2.1 高度重视图纸会审,特别是开工前有施工单位参加的设计交底,把握好事前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返工和设计变更。

2.2 争取在施工现场派驻设计代表,针对现场出现的变更特别是建设方提出的变更及时设计补充。

2.3 园林施工单位要求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施工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配备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及时提出变更,完善变更图设计,供业主、设计确认,这是降低设计变更组织对进度影响的最主要措施。

2.4 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实施设计变更,项目部应当及时调整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调配人、机、料,组织交叉施工,实施赶工措施,重点保证变更项目的优先实施。

3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由前面叙述可知,由于各级领导和市民对园林工程的期望值高,大多数园林综合工程都会出现因规定的工期不足和工程变更的实施而出现日夜赶工的现象。为了保证预期进度目标的实现,必须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3.1 技术措施

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组织各专业工种负责人考察现场后再对施工图进行全面会审,对施工图中因设计不足有可能出现变更并影响进度的内容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设,将影响进度的变更及早解决在开工前。编制施工方案:在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还要考虑是否满足进度的需要。

3.2 管理措施

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和月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的编制要充分考虑到阴雨天和施工过程中出现变更对进度的影响,将不可预见因素有可能造成的进度滞后也要考虑进去。

3.3 组织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对进度计划的实现存在直接制约作用的因素主要是: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

针对工程的施工特点和难度及时组建工程项目部,配套有施工经验且素质高的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施工员)、材料员、预决算人员、财务人员、资料员等。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班组的人员素质是确保进度计划顺利完成的首要因素。

在工程工工前,项目总工(施工员)就要组织各专业人员对施工图中的工程量进行计算,特别是加工时间长,难以采购的原材料如花岗岩、防腐木地板、假山石、喷泉设备、雕塑小品、绿化大规格苗木等要进行精确计算,提前订购,严防“停工待料”现象的发生。

为了保证进度目标,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进行施工也是提高施工进度的重要手段。在土方或造坡工程中,采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机械作业将大大提高土方工程包括管理线开挖、填埋工程的进度。

4 质量控制的保证措施

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景观效果最终要通过各级政府、各部门领导和普通民众的检验和认可。因“众口难调”,同时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主要通过景观效果来实现的。因此,这就更加凸显对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的重要性.

4.1 设计质量是确保园林景观效果的首要因素

事前控制的保证方法主要通过设计招标,组织专家对施工图进行全面细致的会审,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的会审意见和施工过程中对设计的合理调整四个方面来实现的。特别是设计招标和施工中的结合现场实际进行的设计调整是事前、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体现。设计招标在国外运用普遍,实践证明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4.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承包单位为主体来实现的,具体通过施工主体、施工对象、施工方法、施工手段、施工环境等五大要素进行质量控制。

4.2.1 施工主体:即人员的素质包括项目部管理者一线作业班组人员的素质,要求在项目部组建时必须选择有丰富管理和施工经验的人员,承担园林综合工程的管理和施工。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全面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对图纸要求的质量标准及国家有关质量标准、施工规范做到心中有数,并自觉地付诸到施工实践中。

4.2.2 施工对象及原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等的质量控制,特别是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如花岗岩、防腐木、钢材、水泥、大树等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质量标准采购,必要时到材料供应单位采购考察,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4.2.3 施工方法即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的正确运用,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方面。园林工程的施工顺序应遵循:先地下管线,后地上安装;先基础垫层,后铺装安装;先土方造坡整理,后绿化栽植;先乔木、灌木,后地被、草坪栽植。若顺序颠倒就会严重破坏原有的施工质量、效果,给总体施工质量埋下隐患。

4.2.4 正确运用施工机械、设备等施工手段,以确保施工质量,特别是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要定时校核,防止出现误差给测量放线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

4.3 竣工后的质量控制

主要体现在硬质景观的成品保护和绿化苗木的养护管理上。

4.3.1 硬质景观的成品保护

因园林景观工程建成后大多是开放式管理,人流量大,人为破坏严重,因此对成品的保护尤为重要,在竣工后,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专人管理,出现损坏及时维修。

4.3.2 绿化苗木的养护管理

绿化苗木的养护管理是保持绿化的景观效果、保障园林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三分栽、七分管”充分体现了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篇7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三控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园林工程原理,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绿化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且美观的园林作品。而所谓的“三控”,就是指结合园林绿化工程综合性、艺术性和独特性,落实控制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以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1、进度控制

项目实施之前,应事先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进度计划。计划的制定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使其能适应工程实施中的人力投入、材料供应和天气等因素的实际和可能的变化。应在了解和熟悉图纸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条件及市场做充分调查了解,如果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园林工程,还需根据建筑工程的进度,结合合同要求编制工程进度计划。为了做好园建、水电安装、绿化种植等各工种的配合,还应请相关工种的人员一起参加编制,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物力合理高效。

1.1 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

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分块控制进度。具体做法是根据总的工程进度计划制定周计划、月计划、分部计划及子工程计划,用周计划确保月计划,月计划确保总计划,用分部计划确保子工程计划,用子工程计划确保总计划。此外,制定进度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余地,对可能发生的变化应有足够的应变空问J。

以某住宅小区工程为例,该工程园林建筑及小品数量多,样式复杂,园林施工面积2.5万m2。施工期限为3个月。根据工程项目特点,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对人员的安排、材料的采购和进场,现场施工的先后顺序以及园建、绿化、水电的分部分项施工都做了精密的安排。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天气环境、资金到位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使计划实施受到干扰,要依据现场的实际进度及情况变化,在不影响总计划进度的前提下,对计划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1.3 保证材料供应

在制定计划后,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尽快定购材料,在规格、品种、数量、质量上要满足设计、质量的要求。材料进场时要做好检验及保护工作,尤其是成品的保护工作,同时要注意仓库管理工作。

在住宅小区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确定施工图之后,即时对主材灯具、电缆、管材、雕塑等进行抽料和订购,对进场时间和材料数量都做了详细的要求,安排适当的进场时间,并进行周密的材料保护。

1.4 提高劳动效率

提高工效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加快工程进度,可相应降低工程成本,因此,项目经理部要采取一切能够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效的激励政策,可以采取奖励制度。对提高工效的职工给予经济奖励。

2、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项目成本盈亏状况,出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成本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项目经理和预算员要参与投标书的编制

项目中标后。要具体落实到项目部去完成,项目经理与预算员对造价和工期最有发言权,应根据造价和市场分析目标成本,估算完成整个工程的可能成本,准确制定投标书。仍以住宅小区工程项目为例。在项目投标时,预算员做好投标书后,由项目经理根据当时的材料市场价格进行审核并调整,确保报价准确,提高中标率,保证施工单位的利润空间。工程中标后即做成本分析,根据施工图和市场情况,对直接威本、间接成本、其他费用、税费及利润作全面的估算,对工程进行宏观、全程的控制如钢筋,成本分析的使用量为31t,市场价(平均价)为X元/t,完工后,统计成本,实际使用量为32.5t。单价为X元/t,基本符合。如河砂,计划使用量为590m3,完工实际使用为780m3,经过分析发现是因为增加了部分现场签证工程。这样的统计分析对整个工程的开支情况分析透彻,既有利于控制整个工程成本,又有利于提高投标的精确与准确性,从而提高中标率。

2.2 控制人工费用

企业内部要制定劳动定额,根据工程量套用公司内部劳动定额,计算出人工总量。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好人工费用,还要合理安排人工资源,提高工效。在不影响工期和质量的情况。可以采用子项目分包的方式来控制人工。

2.3 控制材料

控制材料用量,加强材料管理,严格用料制度。对施工现场耗费较大的辅材实行包干。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准确计算材料用量,并制定采购计划、询价、资源选择,形成一套合理、经济的采购制度。园林绿化工程在中标后,预算员根据设计图纸,精确计算材料用量,确保不产生过多剩余材料。同时项目经理根据预算书和图纸对主材进行市场调查,既要保证质量又要确保单价市场最低。铺装石材在下料的时候考虑拼花、弧形、异型的损耗。由于是房地产项目的园林,绿化苗木需考虑即时效果,绿化大苗为保证一定的成活率和冠幅,必须购买袋装苗和围桩苗,地被必须适当考虑高密度。

2.4 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

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实行租赁制,可以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项目部用完以后立即归还租赁公司,既可加快施工工期,又减少租赁费用。

2.5 制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为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2.6 严把质量关,减少返工浪费

在施工中严格做到按图施工,按合同施工,按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减少返工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

2.7 建立支持企业信息共享和创新的平台

如果企业内部能够建立一个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流和创新的机制,使企业内部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通过有目标的讨论、考核、奖励,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并从经验中提取有价值的知识,将可以形成企业在行业内部独一无二的资源。

3、质量控制

项目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对施工过程的每个步骤都按照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对材料和手工工艺进行细致严格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公司总部质检人员定期检查,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序限期整改,质量不达标的材料立即退场,力求做到完美。

3.1 严把材料质量关

在实施中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所有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个高档园林小区,对景观效果和质量要求相当高,为了做成一个样板工程,在选购材料时精挑细选,如铺装石材,进场材料要求有必要包装,成品石材表面平整(光面、烧面、自然面、蘑菇面各有要求)、色泽均匀一致,没有杂色、翘角、开裂、缺损、污染等现象,设计要求厚度2cm的石材,实际厚度不得低于1.8cm;设计要求厚度3cm的石材,实际厚度不得低于2.8cm;设计要求厚度5cm的实际厚度不得低于48cm,设计要求厚度10cm的实际厚度不得低于9.5cm。规格板尺寸误差小于2mm。注意色泽与纹理的搭配,细部的处理,在铺装前先按照设计图做好样板,按样施工。

绿化苗木方面选择冠幅大、形态优美、生长良好的苗木,袋装苗和围苗有利于成活和即时效果。

3.2 确保主体结构质量和安全

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结构质量。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质量制度,项目部在施工前先审核施工图,审查结构设计是否有缺陷。一旦发现结构设计存在问题,立即与设计师沟通并改进设计方案,确保结构设计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主材如水泥、钢材、混凝土、砖砌体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建立材料验收和送检制度,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狠抓施工管理,严格按图施工,不准随便更改;各分项工程实行自检、互检、抽检,不合格者,不准进入下道工序;主要隐蔽工程施工时,施工员须现场监督,不准擅自离开:严格材料配合比,不准施工现场不计量;混凝土施工时,不准在钢筋上行走或推车。无论结构还是基础,都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和国家规范要求施工,绝不留下安全隐患。

3.3 重视装饰质量

在施工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例如地面面层表面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积水:与地漏、管道、井口等结合处应严密牢固:砂井、雨水口位置设置合理,分布有序;砂井盖制作规范,安装平整、稳定,周边安装空隙小于4mm,收口合理、美观。表面清洁、平整、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均匀、周边顺直,板材无裂缝、掉角、翘曲和其他表面缺陷,无空鼓;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每2m为1mm(碎拼材料为3mm)缝格平直度允许偏差每5m为2mm;接缝高低差允许偏差0.5mm;板块间隙宽度允许偏差1mm。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要有创新和特色。

3.4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随着科技和时代的进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积极应用到工程中来。以笔者参与的某别墅工程为例,该项目A区58栋别墅全部采用轻钢结构,即轻型钢结构建筑体系,是以热轧轻型H钢、轻型焊接型钢、高频焊接型钢、冷弯薄壁型钢、薄钢板和薄壁钢管等高效能结构钢材和高效功能材料为主。以各类高效装饰连接材料为辅组装而成,能满足建筑特定使用功能和特定空间需求的轻型全装配钢结构建筑。轻钢结构在抗震性、抗风行、舒适性、保温性及环保性能方面都比传统建筑材料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全部干作业施工,不受环境季节影响,可大大缩短工期。

3.5 样板引路

对每一个项目都要按照设计要求做好相应的样板,材料以及铺装、装饰及雕塑等工艺品应经甲方和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使用,确保施工效果及质量。

3.6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施工企业对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3.7 严格执行“三检”制度

三检即班组自检,项目部抽检和监理验收。实行“三检”制度,其目的在于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另外要搞好技术交底,班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工人心中明白所进行工作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以及必须把握好的技术难点。施工过程中,应集中对工人进行培训、开会总结。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要全面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落实控制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这三个方面,做好“三控”措施,才能真正达到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从而使园林绿化建设一步步走向市场化、规范化、科学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房屋建设;安全;管理;原因

中图分类号TU7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94-01

目前我国正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城市房屋建设速度加快,但由于管理不善、人为因素等种种原因。我国各地房屋建设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重特大施工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伤亡率居高不下。如何完善建设的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隐患,是目前我们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

首先,全国各地危旧房屋量大面广,其中大多数为民宅、学校校舍、农民自建房,受经济能力和城市规划等因素制约,这些危房改造难度很大。其次,房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不完善,出现漏洞,选用建筑材料不合格,施工过程管理不严格,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再次,房屋建成以后,人们按着各自的需求,擅自拆改房屋结构,增加房屋荷载,改变房屋的设计使用用途,使房屋受到损害,造成安全隐患,严重的发生安全事故。然后,建设过程中人员流动大,露天高空作业多,手工操作,体力劳动繁重,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改变。以及,建筑物有可能遭到地震、水灾、飓风等较大的自然灾害的破坏。周边环境有爆破,基础、地下室、道路施工及车辆撞击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削弱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

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勘察设计单位要加强原始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等工作,要按规划要求,确保工程符合安全、防火、抗震、防雷击、防洪涝等要求,加强建筑边坡工程安全管理。监理单位要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严格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有关标准规范实施监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严格按照修订后的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标准等要求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出具审查合格书。施工单位要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施工,强化建筑材料检验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保证各工序达到验收要求。

2)房屋安全问题是涉及到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利益。只有政府加强管理,引导正确使用房屋,才能达到既满足需求又保证房屋安全的目的。基本建立了房屋安全管理法规体系,为继续完善和加强房屋安全管理,各地政府和国家可针对房屋安全管理专门制定一部综合性法规或规章。

3)建立在科学人生观基础上“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反映了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和企业管理文化发展的新理念、新态势,它使得管理科学理论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完善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中的用人机制,加强人员岗位培训,建立企业内部轮岗制度,加强安全员与施工员和技术员的轮岗交流,促进不同职能的员工进行交流,为避免施工过程中人员受伤,安全防护设施要做到细致周到。

4)安全管理动态信息系统为实现房屋安全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应建立健全房屋安全管理动态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对房屋的安全、修缮、防汛、灾害等数据进行全方位网络信息化管理,保障信息及时、准确和完整;可以掌握危险房屋治理情况,建立健全危险房屋登记、注销制度。

5)加大普及全民房屋安全意识的力度,规范各部门、各单位、各社区管理中心的房屋安全管理制度,强调房屋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技术部门的配合,群众自主的监督管理,建立定期排查制度,加大前期监控力度,建立健全房屋安全应急处理机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6)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的审核,是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手段。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开工前检查、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成品保护检查。此外,还应经常深入现场,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巡视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跟班或追踪检查。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现场进行质量检查的方法有观察法、测量法和试验法三种。观察法是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外观目测、手感检查和运用工具进行音感检查。对于难以看到或光线较暗的部位,则可采用镜子反射或灯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检查。测量法是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和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对照,来判别质量是否合格。试验检查是指必须通过试验手段,才能对质量进行判断的检查方法。如对桩或地基的静载试验,确定其承载力;对钢结构进行稳定性试验,确定是否产生失稳现象;对钢筋对焊接头进行拉力试验,检验焊接的质量等。

7)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篇9

关键词:景观桥;组织架构;施工控制;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志码:B

1工程概况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景观人行桥工程位于核心区湖泊公园内,为空间曲梁单边悬索桥,目前该类型的景观人行桥非常罕见,仅欧洲有少量案例。本项目选择单侧悬吊结构,受力复杂,采用主副桥联合的结构形式并且总宽度达到9m,为全球首例。项目参建单位经多次讨论研究,最终确定采用落架施工成桥方案,本文以东桥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2项目组织架构

在项目立项后,建设管理单位进行了详细的项目策划。根据本工程项目造型独特、结构复杂、施工要求高的特点,建设管理单位在招标工作完成后立即确定了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设计咨询单位、勘察单位、施工控制单位、施工监测单位、其他咨询单位等共同组成的项目建设团队。施工总包单位同步确定了钢结构和索缆加工配合单位。在整个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打破了先出图纸、后施工的常规流程,而是在设计单位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后,由相关咨询单位提供人致振动分析、地震时程分析、风洞数值分析等相关计算报告。在此基础上绘制施工图初稿,由设计咨询单位对设计单位的计算书进行复算、对施工图进行审核。进而以BIM技术为手段,由项目参建团队共同开会研究、讨论,并最终确定1套完整、科学、严谨、切合实际的BIM模型、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从项目最终完成情况得知,本套项目推进思路在景观桥项目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收获。

3项目推进关键点分析

3.1空间索夹的定位标记及索夹抗滑移试验

因本桥梁的悬索为空间曲线,悬索索夹的安装定位既需要考虑其沿悬索长度方向的定位,还需根据吊索与垂直方向的角度确定其索夹安装角度。据此,项目参建团队与索缆供应商一起研究解决办法。在索缆加工基地内,采用此工装以类似极坐标定位的形式,在主缆上将每个索夹的位置确定后,标注旋转角度,现场即按此标注进行索夹安装。为验证索夹的抗滑移能力,将索样品和实验索夹安装在6000kN试验机上,对螺栓采用液压扭力扳手施加预紧力,做好索夹处的滑移标记。安装完成后,启动拉力试验设备,缓慢施加拉力。试验分3级进行加载,每次加载数值为理论抗滑移力的33%,直至加载至抗滑移力,看索夹是否产生滑移,并记录数据,最终加载至索夹与索体产生相对位移时试验终止,并记录最大滑移力数据。试验结果证明,索夹抗滑移能力超过设计要求。

3.2人致振动分析研究

人行桥的人致振动与结构的频率有关,只有接近人行荷载步频的结构模态才可能会被激起共振,所以需要分析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经过建模分析,当人群密度为0.44人/m2时,竖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将达到0.81m/s2;当人群密度增大至1.50人/m2时,人群共振荷载所产生的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将达到3.49m/s2。这2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均超过了规范规定的振动加速度限值。因此,该桥在不利人行荷载作用下,可能会发生桥面振动过大,行人通行舒适性不佳的情况,故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经项目团队调研、讨论后,确定了本桥梁需要安装TMD(TunedMassDamper)调频质量阻尼器。经过模拟分析可知,该桥安装TMD减振系统之后,人行桥面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由原来的3.49m/s2减小到0.44m/s2,减振效果十分明显。

3.3部分关键吊索研究

为保证桥梁的结构美观,给人以轻巧的感觉,本桥主缆吊索直径仅设计为38mm,这就需要对关键吊索进行重点研究。相关单位经计算后,确认与索塔直接连接的吊索(8#索)及边跨最末段的短吊索(15#索)为关键吊索,需要进行重点研究。对于8#索,因其与索塔直接连接,故受力十分敏感。通过落架施工模拟分析得知,8#索在落架14cm阶段之前,索力无明显变化;落架14~18cm阶段,索力开始增加,曲线较缓;从18cm开始,索力会有一个明显的激增,曲线斜率将会短时间内增加到一个很高的数值。针对此情况,项目团队经研究,确定了稍微放松此索,保证安全为主的总体控制思路。对于15#索,原设计为短索加索夹固定的连接方式。经过分析,由于此短吊索与桥台锚固端距离较近,通过索夹与边缆固定后,会产生桥台锚固端前移的情形。桥台锚固端受力将由此短吊索分担,产生安全隐患。故项目团队共同商定修改了原设计方案,采用类似“弯钩”的形式处理此连接节点,根据边缆曲线设计“弯钩”内壁曲线,使之相匹配,让“弯钩”可以沿着边缆产生相对滑动,有效地避免了此节点可能出现的受力过大的情况。

4BIM技术在本项目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当前的建设项目中使用已经十分广泛。景观桥工程在项目管理中使用了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项目管理人员登录平台后,可以随时了解到施工进展,已施工的构配件信息,以及当前施工进展下的投资变化。采用BIM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建设方的管理水平,让建设管理人员对项目可以做到实时掌控。此外,由于本项目混凝土桥台几个表面为空间曲面构造,其中的钢筋为空间三维曲线(图4),常规CAD图纸的平面图形难以表达出钢筋的具置。实际施工中,项目施工员和监理人员采用BIM模型进行现场施工放样、钢筋下料和监理旁站,妥善地解决了钢筋施工的难题,保证了钢筋施工质量[3-4]。

5落架施工成桥中的管理措施

经过参建团队各方多次理论分析及会议讨论,结合安全性方面等考虑,最终排除了前期考虑的顶升方案等其他方案,确定采用落架方案。项目参建团队共同协商,形成了落架施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共同协同工作的组织架构。领导小组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控制单位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参加,其中建设单位任组长。工作小组人员由施工控制单位、施工单位的测量和现场施工负责人、监理单位的现场代表、设计单位的设计代表等组成,其中施工控制单位的现场负责人任组长。施工控制小组定期开会,讨论施工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正方案,如碰到重大施工技术问题,则提交施工控制领导小组讨论。根据桥梁的特点,项目参建团队共同确定了落架施工具体实施步骤为:拼装主、副桥安装背索、主缆对称安装吊索(由索塔连接轴向两侧对称安装)张拉至20%环索力总落架8cm张拉至30%环索力总落架14cm张拉至40%环索力总落架18cm张拉至60%环索力总落架22cm张拉至80%环索力总落架25cm张拉至100%环索力总落架26cm成桥。工程确定以本桥线形控制为主,兼顾索力满足要求的总体控制思路。在关键位置预装施工监测设备,在落架关键阶段进行线形和索力的同步测量。为保证落架过程的安全及落架成果可以满足最终使用要求,各方确定了落架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制订应对措施。可能发生的状况如下。

1)施工过程中索塔位移过大;

2)施工过程中索体出现异常情况;

3)落架过程中箱梁端头无法下落;

4)施工过程中千斤顶出现过大水平位移,造成倾斜或脱空;

5)环索张拉过程中法向索索夹定位位置发生偏移;

6)落架至设计量后千斤顶仍有较大支撑力;

7)法向索内力均匀性偏差过大;

8)结构初始状态与设计差别过大,尤其是吊点位置偏差过大;

9)落架完成后吊索索力相差过大;

10)落架完成后箱梁纵横坐标与设计相差过大;

11)落架完成后箱梁内外高差过大;

12)副桥标高未达到设计标准或平整度不符合要求。

在此基础上,东桥顺利进行了落架施工,经过成桥后实测数据分析及与理论值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桥面实测标高与理论标高高差在控制范围内,箱梁无翻转情况,满足桥下通航要求;

2)除8#索外,其他吊索索力满足3.00的安全系数要求;8#索索力接近2.50的安全系数要求,考虑需后期调索。

6结语

通过对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景观人行桥工程的建设项目管理实例,总结了以下经验。

1)复杂结构景观桥梁的项目管理需要在完成招标程序后的第一时间内确定项目实施各参建单位,包括设计复核单位、咨询单位、设备厂商等,打破常规先出图、后施工的顺序,以团队的力量共同研究确定设计方案与实施方案,从而得到最优化的解决方法。

2)与常规项目不同,复杂结构景观桥梁的任何一个节点的处理都可能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成败。参建单位需要进行前期分析研究,得出项目实施关键点、难点,并共同商议研究合理的解决方案。

3)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合理地使用BIM技术,将会极大地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并解决实际施工中用图纸表达不便的难题。

4)项目实施的重点施工步骤中需要做好组织管理、程序控制及应急预案完善。

参考文献

[1]朱群平.关于桥梁施工项目管理办法的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9(23):192-194.

[2]宋子婧,章征,向文凤,等.工程系统分解结构在特大型桥梁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4(8):32-37.

[3]杨晓凡.桥梁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4):45-46.

[4]曾修贵.道路桥梁中工程项目管理探讨[J].广东科技,2009(2):19-20.

篇10

中铁五局四公司承建的蒙华铁路第5标段全长18.06千米,总造价12.34亿元的双洞双线隧道――西安岭隧道,是全线400余座隧道中的第三长隧道。隧道施工将通过集软岩大变形、岩爆、涌水、低瓦斯等高度风险于一体的23条断层,施工组织难度较大,施工安全风险高,进度指标要求高,运输安全风险高。

针对上述特殊工程特点,中铁五局委托承建过沪昆高铁全线第一长隧壁板坡隧道等长大高风险隧道的四公司组建项目部,履行现场管理和施工组织职责。项目部按“六部两室一队”的标准配置项目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下设6个工区及钢结构、混凝土、机械租赁、土石方、试验、测量等6个分公司站点。

项目采用经理部―作业队(工区)―班组的组织管理模式,按工费+小型机料具方式进行工序劳务承包。工班长部分为公司正式职工,部分为公司培养的协议工。

为便于项目成本管理与考核,根据内部员工及协议工的管理能力,采取多工序或单工序工费计件劳务承包模式,所有主体工程材料、混凝土、主要机具等均由项目部提供,班组仅组织作业人员按工序进行计件劳务承包。

自2015年8月以来,项目部大胆尝试、不走寻常路,做到有目有纲,求真务实、务求实效地开展项目管理实验室活动,既体现一个“快”字,快速组织,快速制订活动方案及实施办法,不仅在全线第一家制订实验研究课题并开展实验工作,而且有的实验成效已经得到总结及应用;更注重一个“实”字,通过项目管理制度的不断修正,解决制度的实用性问题;通过交规化安全管理方式解决项目安全的过程管控问题,等等,促进了5标各项工作快速开展。西安岭隧道成为全线第一家拌和站正式通过验收、第一家隧道正式进洞、第一家端墙式洞门完工、第一家斜井破千米的施工单位。截至目前,其施工进度在重点隧道中名列前茅,均超业主施组指标。

经过阶段性项目管理实验,逐步形成了项目管理“八化”模式。具体做法是:

项目组织建设模块化

项目组织建设模块化,是确保项目各级组织建设最优、达到经济与管理目标最佳组合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部分单位在项目层级组织模式上没有形成最佳模式,造成局及三级子公司的管理、管理层级人员的配备、作业队的设置、劳务分包、管理经费比例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持续改善和解决的问题和不足。因此,项目各层级组织模式必须在最经济的情况下,确保各项管理目标实现,这就要求局、子分公司结合已经完成的项目特点及组织模式,结合兄弟单位可供借鉴的成功及失败案例经验,制订切实可行的项目各层级组织模式模块,形成项目组织模块化。

――全局各层级组织模式:项目管理层主要分为由局委派人员组建项目部、局委派人员和参建子公司派员组建项目部、局委托参建子公司派员组建项目部的直管、共管、代管三种模式;作业管理层基本上都采取设有党政、七大员的架子队,每支架子队根据任务情况设置15~30人不等;劳务作业层均为项目提供混凝土、钢材或钢制半成品等主要材料及半成品的劳务分包模式,主要采取有作业层实体、专业化分公司组建站点的核算分包,以及劳务单工序、多工序分包、带固定设备、移动或特种设备的专业分包与不带固定设备仅带移动设备的劳务分包等。

――部分组织模式调整:做到“项目模式基本不变、架子队管理半径扩充以及大力推行全工序劳务分包”。从目前情况来看,项目部模式没有大的调整余地,可在经费包干及管理职权方面作出调整。架子队模式可以根据工点实际情况采取片区制,比如:在西安岭隧道可以设置出口及进口片区2~3支架子队,而不是现在的6支。也可设置动态调整模式,如:西安岭隧道可以不是一个洞口一个架子,而是分斜井及斜井进入正洞阶段设置,以减少架子队领导班子成员数量。另外,可以采取质检、技术、核算员合并以及作业班组带班人员取代施工员,以减少架子队管理服务人员数量,但这些都是在管理服务经费包干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组织模式。

在劳务分包方面,在现有移动设备市场资源非常丰富的情况下,项目没有必要新购配置,必须利用市场资源,但为了防止退场扯皮以及重新安装拆除等风险,变压器、空压机、各种隧道台车、桥梁模板等固定设备应由项目部配置。隧道、桥梁在劳务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宜采用全工序分包,避免单工序承包带来物资核算界限不清、工序相互衔接扯皮而导致的协调难度大、效率低下、利润分散以及责任不清等问题。

――组织模块建立:目前项目各层级组织有一定的模块化要求,但还没有建立系统的、完整的项目各层级组织模块,接下来将利用蒙华项目管理实验室取得的数据,按照项目所包含的工程类别、线路长度、难度、价值、工期、业主要求、子分公司施工能力及特点建立系统性包括项目、架子队以及分包队伍在内的各层级组织模块。

前期策划、拆迁及临建集中化

前期策划、拆迁及临建集中化,是确保开工领先、全程领先、勇争第一的关键,对于项目的成败举足轻重。针对目前还存在一方面前期策划、拆迁及临时建设完全依靠临时组建的项目部完成;另一方面,虽然局和子分公司组织开展了部分工作,但还是存在因项目多时间紧、深入不够、调查不细以及部分人员履职能力不够、责任心不强、项目部能力高低不同的问题,造成项目前期策划不到位、考虑不周,导致后期项目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弃渣场道路规划不科学影响弃渣效率及容量,碎石场设定没有综合考虑环保母材来源因数,拌和站设置只因图快没有考虑综合运距等问题;拆迁、临时电力等依靠项目部能力,造成前期拆迁、临时电力设施等规划及建设力量薄弱,使得前期有时为了突出“快”字盲目规划、盲目赶进度等问题,造成临建成本大、后期预留问题多等情况。

对此,前期策划、拆迁及临建集中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子分公司应针对此项工作建立前期人员筹划库,采用集中全公司优秀资源甚至外聘专家的方式对前期策划、临建规划及建设集中进行,制订详细工作分工表,并确定人员责任,使得前期策划的每一项工作都明确责任,后期组织模式不合理及规划不合理造成重大损失有人负责。征地拆迁、临电线路建设等要集中公司力量解决,使之能快速打开局面,确保开工领先。

施行项目经费包干化

施行项目经费包干化,是解决经费无法控制、避免项目养闲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提高员工收入及工作积极性的不二途径。目前企业施行的是定编定员以控制人员数量、子分公司制定薪酬管理规定、以确定管服人员工资的双控制度;项目经费年度下达、作业队经费仅在成本考核上体现。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包干的作用,但是由于子、分公司薪酬制度的限制难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杠杆”效应,如果采用子、分公司核定项目及架子队总经费且按阶段或半年度下达、项目部在经费范围内采取项目部职能部门、架子队所有管理费用包干的方式,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与此同时,建立清晰的经济责任边界,使得经济责任没有“三不担”及“灰色地带”,真正做到人人承担经济管理责任,并享受经济管理溢出的红利。在管理等间接费用责任落实以后,直接费用的落实就成了项目经济责任指标是否能够落实的关键。当前,部分项目还存在通过以同类项目经验数据甚至预计的方式签订“一签了之”的经济责任指标,之后中途虽然有效能监察等手段,但由于手段单一、项目未确权收入及支出较多等,掩盖了过程经济责任边界不清产生的“隐性”亏损,导致效能监察准确率不高,或者只能搞“秋后算账”。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建立清晰的经济责任边界,才能做到成本计算准确、效能监察对症下药、准确追责。根据中铁五局目前架子队的责权利情况,应该按照劳务合同,对劳务队伍履行服务、协调、质量安全监管、进度督促以及数量确认等义务和责任。但是,合同外数量及价格的控制、项目部所供劳务分包人物资的管理、核算及扣款、自担物资的定额发放,却没有纳入劳务分包合同的电费、固定设备的管理中,应该改变这种做法,将其纳入架子队经济责任范围,并制定与承包责任或处罚奖励相关的规定。对于目前的混凝土、钢结构、土石方、机械租赁等分公司站点管理也同样应该纳入项目管理,确定明晰的经济责任边界。

物资管理网格化

物资管理网格化,决定项目物资节超管理的成败。所谓“物资管理网格化”就是对于物资管理要织成一张“球状网”,使得物资管理路径相互交叉形成的每一点都相互制约、环环相扣。比如:对混凝土的控制就形成以拌和站出站混凝土来核算进站原材料,以扣缴分包班组超耗混凝土来监督混凝土入模前的数量,以设计数量加合理损耗来计算应耗混凝土数量,这样就对混凝土数量控制形成了一张网,按照甲供物资管定尺、联采物资管运输、局供公司集采物资重价格比对,以及样品质量核对、项目自购物资管流程强责任核算、班组自购物资建台账防止退场扯皮进行物资网格化管理。

安全质量管理交规化

安全质量管理交规化,改变以前重质量安全事故结果处罚而轻质量安全过程严处的现象。交规化的质量安全体系借鉴交通规则处罚办法制定,主要是采用制定扣罚条目、确定执法权限、找准驾驶人员、规定违规后果等办法,将工程质量安全处罚按照月度及季度给予管理人员、责任人规定扣分值,采用扣分累加制,分扣完后采用停薪学习、降职降级等措施,解决以往结果处罚观念,使得安全违规的“闯红灯、酒驾”等行为在没有发生后果时得以大量减少,使得人人对安全质量管理中的“闯红灯、酒驾”等行为有敬畏之意。

现场加工工厂化

现场加工工厂化,是确保半成品质量、降低加工成本的必由之路,是目前项目建设现场加工的必然趋势。从蒙华线对于钢结构工厂化与分散加工实际对比情况看,由于集中加工厂房骨架的可重复利用性、材料集中管理的高利用率、人员集中性以及机具的高效率等方面的原因,成本可降低18%左右。

二次经营一体化

二次经营一体化,是在当前项目概预算情况下,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目标的基础。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组织领导一体化,从局、子分公司以及项目部都要指定一名担负主要责任的领导,负责各个层面的组织领导、策划及关系协调;二是二次经营是业主与分包队伍一体化,即二次经营既要注意业主方面的,也要注意分包队伍对于项目部的二次经营,同时对业主的部分二次经营也要调动分包队伍的积极性,使得分包队伍享受部分应得的二次经营红利;三是二次经营职责一体化,主要是对于项目部而言,二次经营不是哪一个部门的职责,而是每个部门都有职责,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四是二次经营应与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环保等管理一体化,并纳入项目日常管理,按照管安全质量进度的管理方式管二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