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7 04:3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

篇1

【关键词】:施工 钻孔灌注桩 技术 应用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设不断增加,建设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尽管施工和其他的工程施工有很大相同点,如:道路,房屋建设等等一些土木工程的施工,但是桥梁工程施工由于其自身施工环境的独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桥梁施工中要注意全面综合的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钻孔灌注技术由于其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桥梁工程施工中被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和推广。

2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优势

2.1钻孔灌注桩可以提高土体稳定性

对于相应钻孔土体,灌注桩有着良好的渗透、压密、劈裂的作用。在不同情况下这三方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他们是互相彼此关联的,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在保障土体的稳定性。比如,当压浆压力变小时,土体的渗透作用就会改变,以维持稳固的土体稳定性;而当土体压缩性变化时,浆液就会以压密作用为主要核心来保持土体的稳定。

2.2钻孔灌注桩技术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

钻孔灌注桩技术对于不同的地质土体都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合理的变更施工工艺方法。并且具体的施工操作步骤日益简单,工艺流程不再像原来那般繁琐,从而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约的施工时间,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为工程实现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在现代建设中受到广泛的应用。

2.3钻孔灌注桩技有着较高的安全性

利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对混凝土进行灌注,混凝土浆液有渗透的作用,从而使桩基和地下土体更好的紧密结合在一起,保障了地基的安全品质。本身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就比较其他的地基技术有着技术上的优势,这种技术打下的桩基能够令地基本身与自然土体紧紧结合在一起,从而造就了优秀的地基品质。再加上混凝土灌注浆所具有的施压能力,使地基的稳固进一步提升,从而有效防止地基下陷,提高了地基的安全性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3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灌注故障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

实际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由于其工艺在施工中难以统一控制,因此,可能出现的故障是多种多样的,如桩位偏差、缩坍塌、桩身倾斜、初灌不畅等等。针对不同的故障情况,所应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也有所不同。

3.1初灌不畅

初灌不畅是指在进行砼初灌后,孔内返水不畅甚至出现不返水的情况,因而造成连续灌注困难的问题,情况严重时很容易造成堵管事故的发生。

D:桩孔直径

h:导管底到灌注前侧的孔底深度

H: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

l:桩孔的深度

d:导管内径

h:0.30~0.50m

H:埋深≥0.80m

图1混凝土初灌量示意图

分析其原因,导致初灌不畅的原因有可能是:a.导管内壁上残留的混凝土将砼卡住;b.导管发生了形变或者连接弯曲,不直;c.下导管的时候,使得最底下的导管口发生堵塞,在二次清孔的时候冲洗工作没做到位,二次清理桩孔应当与设计中指出的标高进行一定的比对,此外,灌注前钻杆的清孔工作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返浆的比例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传统的返浆比应小于1.0,并且孔底沉渣度要小于40mm,可以对钢筋笼进行吊放。应该特别注意这种问题的发生。

3.2 断桩

断桩是指钻孔灌注桩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泥浆或砂砾进入水泥混凝土,将灌注的混凝土从中间隔开,并形成了上下两段,从而造成混凝土变质或截面积受损的情况,因而使桩不能满足受力要求的事故。

针对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断桩事故,总结事故致因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形:(1)若灌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坍落度偏小,或者在石料的粒径偏大、导管发生堵塞,并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没有办法疏通好,因此不得不提起导管,造成断桩事故的产生。(2)若运输或者等待的时间过长等原因,使得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在没有进行二次搅拌的情况下,灌注时大量的骨料会卡在导管内,不得不提出导管进行清理,引起断桩。(3)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了坍孔现象,无法进行清理工作。(4)由于检测不准确或者计算工作的错误,导致导管的长度偏小,使得底口与孔底的距离过大,第一批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够埋住导管底部,从而形成断桩。(5)在进行提拔导管的操作时,盲目地提拔,对导管进行了过量的提拔,使导管的底口拔出了混凝土面,或使导管口处于了泥浆层,从而形成断桩。

3.3 埋管事故

可能产生的导管无法起拔的事故,称为“埋管”,俗称“闷管”或“凝管”,一是由于导管插捣密实而造成埋管事故的发生;二是混凝土坍落度严重损失造成埋管事故;三是由于钢筋笼缩径造成的埋管事故。

在埋管事故中,只要操作合理、事故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避免的。其中,勤测就是及时测量混凝土上升高度,准确计算导管埋入深度。勤拆就是要及时拆除导管,以预防埋管事故的发生。

3.4 桩顶标高的误差

3.4.1 原因分析

由于泥浆比重的提升当砼灌注接近桩顶的时候,桩顶标高的控制难度大大的增加了。

3.4.2处理措施

针对桩顶标高的误差事故,目前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如下几种:

a.在桩孔的上区通过添加清水对泥浆进行稀释,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到的工具是测锤。会产生一定的手感,原因是碰到了砼中的粗骨料;

b.为了取样进行研究,以取得样品从而进行判别;

c.可以通过观察提起的导管上泥浆与砼面之界线,来判定砼面的高度;

d.如果空桩相对较长的时候,放入孔中取样鉴别,以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e.3.5 灌注桩桩体夹层事故

导致灌注桩桩体夹层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导管拔冒,混凝土离析泥浆比重及下料斗与桩头的相对高度对地下装上部的影响。

针对此种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 .当对钻孔进行了二次清孔后,应当尽快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灌注作业;

b. 应安排特定的工作人员从事测量砼面上升高度的工作,以保证导管埋深计算工作的准确性。3.6钢筋笼上浮事故

针对这种情况,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主要有:

1、主筋和盘筋的原材料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抽检。

2、主筋加工,根据钢筋笼起始节,根据钢筋笼的接长方式进行端头加工,要确保端头加工质量、主筋顺直,加工好的主筋要做好标识。

3、落实首件工程检查总结,加强质量在钢筋笼卸笼时及时验收并补焊。

4、按规定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

5、加工设备运行过程中,要保持散热顺畅。

6、定期对各类设备接线端子、螺螺帽进行检查,在电源切断的情况下重新紧固;对减速机、液压站油量进行定期检查。

4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虽然目前已有一些应对措施,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在实践中探索,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