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工艺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1 23:0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施工工艺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从分析建筑施工模拟实训在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方面的作用入手,讨论了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教学改革以及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几个要求。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教学改革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以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施工技术为主线,与行业、企业专家联合按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开展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建筑工程基层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用5个学期完成职业基础课程领域、职业能力课程领域、职业素质拓展课程领域的知识及技能培养,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包括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第二阶段用1个学期的时间到校外进行顶岗实习。
1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现状
1.1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内容
目前,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是学生于第四学期末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为期三周的实践操作实训,主要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模板工、架子工、砌筑工、抹灰工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方法,为今后从事施工员等岗位的工作打下基础,学生按小组分别进行各工种的实训操作。
1.2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不足之处
通过往届学生的实训,我们感受到当学生穿着工作服在实训场的氛围中操作时是充满了热情,但没过多久由于工作的艰苦、单调学生中就反应出一些情绪,借口这些工种实训不是他们今后的工作,实训工作有所懈怠,最后经过指导教师的分析帮助,学生们还是按要求完成了实训工作任务,但是通过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对于下一级的学生来讲如果不认识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作用就不能认真完成该项工作任务,今后对现场施工工艺开展、施工工艺操作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就没有相应的经验,在顶岗实习时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指导教师的分析观察,发现了产生消极情绪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按照各工种实训要求开展工作,属于被动型完成任务,缺乏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各工种独立开展实训,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
2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改革
2.1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方案改进
针对以上情况,教研室成员经过企业调研及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探讨,制定了新的实训方案,方案能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提高,主要内容是据实训指导给出模拟工程概况,综合运用所学的《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预算》等科目的知识,分组进行模拟施工项目施工图设计、制定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因实训时间限制故模拟工程是简单化的一间房间)、工程量计算,各班实训小组成员根据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指导书的要求独立完成相应的资料并合作完成实训操作,小组长俨然项目经理,小组成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材料员、监理员、预算员、安全员、测量员,他们的工作既有独立考核的部分又有合作完成的内容。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按照指导思路自己主导组织开展实训工作。最后成果由指导教师现场分析评比,建筑施工模拟实训项目由单一的工种实训转换为综合实训。
2.2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方案实施
学生从接到任务开始就充满了热情和想象,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模拟项目但是都要完成相当于一个单项工程所开展的设计、施工、验收程序,从学生对人员的精心组织安排、设计方案的反复讨论制定、实际操作的互相比较竞赛、验收时认真听取讲评及合理的争论,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种施工模拟实训方式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阅读学生施工日记、施工总结及实训过程的指导,学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具备了一定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相当高,对其中的设计问题、计算问题不厌其烦的查资料、讨论、咨询,对施工的开展更是你追我赶不甘人后,对操作工艺精益求精,有的主动对某些操作项目重新返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综合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图纸的绘制不规范;图纸识读不熟练;设计规范不清楚;施工工艺、工种交接、施工规范不明确;操作不正确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既反应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同时也反应了教学过程的弱点,面对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实践教学改革,相关专业课程也应思考教学改进思路。
3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进一步改革——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这种方案目前得到了认可,但通过实训反应出的问题应得到进一步解决,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综合了各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怎么让学生把这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得到应用,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大纲讲授理论知识,同时还应结合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要求把对应的实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这样在今后的建筑施工模拟实训中学生才能熟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训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建筑工程技术的专业教师在熟悉各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要加强课程之间联系,认真制定理论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大纲,对于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安排要引起重视,做好安排确实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在建筑施工模拟实训中能把专业知识融汇贯通获得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实际能力,为后面的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篇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培养能从事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能进行基本技术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其核心任务就是能根据设计文件(图纸)按照施工程序和房屋构造方式,在相应岗位上组织基层班组共同生产出符合设计文件和现行规范要求的建筑产品。据此我们对一般建筑的组成进行“拆解”,形成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即将一般建筑工程“拆解”为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分析其内部构造联系,熟悉各构件受力特征、构造方式、工艺标准和施工方法等,同时还需要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对一般单体建筑形成整体认知,并与相应课程形成一一对应关系。一般房屋建筑是由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组装成分部工程进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单体建筑,这个过程涉及到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建设法规、现行《施工规范》的应用等诸多生产实际问题。即通过“营造”形成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建造房屋服务,而非结构设计、更非规划和建筑设计。因此,围绕“如何建造房屋进行课程体系改造和设计”就成了我们进行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做法。通过“新课程体系”构造原理图解可以进一步证明我们按照建造房屋进行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改造和设计的做法是可行的。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已经把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纳入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形成了“两大课程体系”和“四分段课程模块”体系。即形成了新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新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详见本专业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图解”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图解”。
同时也形成了“四分段教学课程模块教学模式”(简称模块化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是符合职教规律和职业教育要求的。即基本素质课程模块:包括“两课”、体育、语文、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基础、劳动实践、入学教育、军训等;专业基础素质与基本技能课程模块:包括识图、识图实训、建筑CAD、建筑CAD实训、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试验与实训、认识实习、建筑构造、建筑构造实训、施工组织、施工组织实训、建筑工程预算、建筑工程预算实训等;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包括建筑工程测量、测量实训、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施工课程实训、施工工艺实习、核心技能培训、测试、双证书培训与考试、毕业设计、顶岗实训等;素质与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包括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等。有了新的比较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还是不够的,我们又根据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基础岗位、结合人才需求调研材料,大胆地对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取得了明显效果。根据整合后的课程我们组织编写教材,使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均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专业课程整合与教材建设
(一)专业课程整合
课程及内容整合应围绕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优化组合,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建造房屋和专业培养目标之需要。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遵循建造规律、认知规律、删减不相适应的老内容、增加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职业培训、技能考证等方面的新内容、突出应用、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
(二)专业教材建设
根据新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新的课程体系,按照“贴近工程实际、适应工程需要、反应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之职教特色要求,直接选用统编的公共基础课、选修课教材,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大部分采用了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我校教师主编参编的有杨平均主编《建筑力学》(下册)、常跃军主编《建筑施工技术》、韩应军主编《建筑施工组织》、郭大州副主编《地基基础》、《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杨文选副主编《建筑施工组织》、参编《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王长平副主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李松岭副主编《建筑工程监理概念》、孙荣玲参编《建筑工程概预算》、牛元甫参编《建筑施工技术》等。建筑教研室、结构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自编了一批实用的实验指导书、实训指导书、顶岗实训指导书、毕业设计指导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在本专业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总结
篇3
一、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工程造价课程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知识内容广泛,定额、清单不断更新,为了让课程紧跟时代前沿。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改变过去的全部课程都由教师讲解的模式,老师针对课程拟定一些题目,给学生介绍一些该领域有针对性的,最新、最具代表性的参考资料,学生课下准备,课堂上老师启发学生对所讲授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课堂上随时与老师进行讨论交流观点,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授课过程中,授课的重点是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让学生亲自参与,积极动手、动脑探索性学习,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他们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二、认知式教学在工程造价课程中的应用
由于学生对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缺乏感性的认识,为了让学生直观了解工程造价相关知识。对于教师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内容,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将建筑装饰材料形式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带领学生到建筑材料市场参观,组织实地教学,现场讲解建筑材料、建筑的结构形式和建筑的施工技术,对于施工难度比较大的,现场不能完全展示的内容。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播放建筑施工视频,展示各种材料施工工艺操作流程和施工现场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观完视频后,老师再把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适当的讲解,师生之间相互讨论,避免了单纯讲解理论的情况出现,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工程造价课程的知识体系、内容梗概、重点难点等方面,用直观的形式,或者用课件或者去工地现场参观,加深学生对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正确列出分项工程项目和准确计算工程量。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创新教学方法。
三、实物操作教学法在工程造价课程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工程造价实训室里,有材料展示区,展示区分别摆放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装饰、安装材料,同时配合一些施工方法工艺图。当学生们一走入教室,就被这些材料和图片所吸引,对学习专业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课程中,教师给学生看一些相关的材料实物,同时对一些施工难度较大的,采用播放施工视频、带领学生去施工现场观摩的方法,教学效果更直观,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的教学效果。例如,计算天棚工程的工程量时,先给学生讲解天棚施工的工艺流程,给学生传看一些真实的轻钢龙骨材料,并现场操作龙骨的施工方法,这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他们讨论并且思考,如龙骨是由什么材料制成成的、通过什么样的施工工艺才能组装完成等。然后,教师再讲述相关的知识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效率。在教学中,课堂也是实讯场所,特别是一些操作性课程,例如在讲解砌筑施工工艺流程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和学生综合评判。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就能观察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会大大地提高教学效,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篇4
建筑产品在建造过程中有工序复杂、工艺操作技术要求高、占地面积大、成品一次性投入大、劳动组织及配合复杂等属性,其特殊性使得工民建专业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载体的选择、实训场所的营造和训练内容的设计始终难以突破。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求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就目前中职学校自身条件而言难以实现,必须依托校企合作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研究进入新课程实施阶段,实训基地配套建设、教学经费投入、校企合作、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运用等深层次的问题突显,特别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和质量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以下简称工民建)专业尤为突出。教学改革实践如下:
一、构建校企长期合作的平台
1.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把握项目研究方向
我校在2007年6月成立新一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课改实验项目研究的基础调研和典型职业活动分析等阶段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例:基础调研阶段对120家进行了企业调研,对9家企业进行了职业活动流程调研,对4家企业进行了典型职业活动分析调研,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课改专家的充分论证后,得到《典型职业活动分析表》,该表是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这次调研取得的系列资料、数据成为课程改革实验项目极为重要的依据。
2.建设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开展校本教研
工民建课改研究团队是集企业专家、学校骨干教师和教育专家三方组成的集体,在课改项目研究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进入新课程实施阶段,又陆续聘请企业施工技术人员为实训指导教师直接参加教学。企业专家参加教学研讨会、直接进入课堂参加教学、参与教材编写和审定、项目成果校内审定等,项目研究遇到难题时一定要征求企业的意见研讨商定。因此,企业专家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签订合作协议,发挥企业技术优势
校企合作在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学校与企业单位层面的合作,通过签订“合作协议书”明确合作内容,双方责任、义务、权利等,如与田华建筑集团签订全方位合作协议,与北京通凯达钢结构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教学载体“小型框架建筑物施工”合作协议;二是学校与企业个人层面的合作(企业了解并支持),通过签订“合作意向书”明确合作内容,双方责任、义务、权利等,如与多家企业技术人员签订项目整体研究、编写教材案例、施工操作指导、教材审定等不同内容的意向书,充分发挥企业和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优势。
二、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改革实验项目的整体研究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典型职业活动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改革实验项目,以典型职业活动分析为基础、以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了《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等九门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岗位实务课程和顶岗实习的完整课程体系。以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和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为依据确定的专业核心课程替代了传统的力学与结构、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学科课程,保留了与职业岗位对接的岗位实务课程。工民建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从企业调研、典型职业活动分析、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及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等关键环节一直得到怀建集团、田华集团等多家企业及一批工程技术人员的直接参与,企业在把握项目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定位、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整合等关键环节作用突出。
2.教学文件制定符合教学规律与职业人才成长规律
到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工民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课程标准》、四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文件,完成了三门专业核心课程校本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共同进行研究,使研究方向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准确,教学内容设计贴近企业需求,力求符合教学规律与职业人才成长规律。
3.教学载体选择典型的施工工艺和完整工作过程
载体选择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物,也可以是墙、梁、板、柱等建筑元素,要求载体能够承载《课程标准》需要的训练内容。经过校内课改核心成员、课程教育专家、企业专家和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多次研讨论证,结合我校实训基地条件确定了工民建专业《建筑基础施工》等七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共同载体是:小型框架结构建筑物施工。小型框架结构建筑物是一个真实的施工项目,将地基基础施工、主体施工、屋面施工、装饰装修施工分别与相应的《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砌体工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普通装饰装修施工》等专业核心课程相对应。小型框架结构建筑物施工项目的设计包涵了梁、板、柱、剪力墙和楼梯等建筑构件,同时融进砌体结构的条形基础和砌块隔墙等更多的“建筑元素”。学生在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下通过小型框架结构建筑物施工完整项目,完成接受任务、施工准备、项目组织、工种操作、施工管理、质量检测、安全保障、竣工验收等完整施工过程的学习,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教学资源设计开发符合教学要求和企业用人需求
新课程实施中课程讲义、项目书、任务单、工作页、学习手册、企业工作手册、考核评价表、音视频素材、案例库和企业相关资料等是教师授课的重要资源,教学资源设计和开发一定要符合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要求,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要求。例如编写讲义:讲义编写框架经企业的专家组审议,讲义中的重要案例大多数由企业技术人员编写或提供素材;任务单、工作页全部来自企业的实际资料;讲义的最终成果须经校内专家组审定。为积累教学实施全过程的视频素材,将重要的教学环节制作成课例进行教学研究,学校与专业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共同完成专业核心课程重要教学单元、典型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的完整拍摄,为以后教学积累宝贵资料。
三、校企合作共同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施
目前,完成小型框架结构建筑物施工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还有较大的困难,体现在项目施工组织、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教师操作技能和施工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我们经验不足,这是新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教学,应用最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按照企业施工要求设计组织教学,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技能,是解决目前教学难题的有效方法。#p#分页标题#e#
1.共同制定符合生产施工要求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进程和内容
按照《课程标准》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一份符合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教学计划对顺利进行教学尤为重要。教学计划明确双方教学时间、教学环节中各自的教学内容、教师及示范指导教师、教学(施工组织)组织方案、教学设备设施准备、双方相互配合等细节内容。我校在课改实验班建09-1班《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实施,在施工放线、挖槽(人工挖槽、机械挖槽)、地梁(支设模板、钢筋绑扎、浇注混凝土)教学实施过程中,双方克服困难,共同遵守教学计划,遇有突发事件需要变更计划时,由双方协商进行调整。
2.共同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校企双方优势互补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我校教师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采取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承担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企业教师侧重过程性知识讲解,进行实操示范、指导训练、质量检查、成果评价等环节教学,在项目施工全过程中提供墙体砌筑、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操作方法、技能、规范要求等技术支持。学校教师侧重陈述性知识的系统讲解,与实操教师共同组织教学、操作学习、参与指导学生操作、课程总结等内容。校企合作共同进行新课程实施,使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成为可能,培养学生技能落到了实处。我校在2009年2月至8月在三年级工民建班进行了“小型传达室砖混结构施工”的改革尝试。邀请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教学组织,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这是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
3.将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教育植入课堂
新课程实施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环境的营造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仅靠学校教师难以完成,必须是在项目进程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点滴积累实现。企业的参与再现了企业文化、工作环境、技术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配合、工序衔接等内容,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享受劳动成果,体验职业快乐。
四、校企合作共建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基地
1.建设建筑施工实训区,完整实施教学载体
目前国内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大多是建筑材料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土工实验室等,技能训练也停留在钢筋工、砌筑工、混凝土工等工种训练。因此,本轮课程改革实验项目研究必须在实训基地功能设计上加以突破,为教学载体实施提供条件保障。在实训区将完成“小型框架结构建筑物施工”项目的砌筑工艺、模板工程、脚手架支搭、钢筋下料及加工制做、施工分项工程质量检测等实训项目。学校在校园内,开辟了新的实训场地,作为建09-1教学试点班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专用场地;搭建临时房存放工具设施、材料存放保管区;落实通水、通电、通道路,为教学载体实施创造了必备条件。
2.购置施工必要设备及工具,与企业资源共享
学校在企业的帮助下完成了《建筑技术实训基地装备标准》,提出了设备及工具等采购清单,利用市财政经费购置了项目施工必备的设备和工具,添置学生劳动保护用品,落实施工及训练消耗性材料资金,满足施工要求。同时,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设施资源和一线生产环境,提供教学载体实施的技术支持,提供大型机具设备(挖槽、模板)的临时使用,资源共享。
3.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体现企业文化
施工现场的环境布局贴近建筑企业工作场景,体现企业文化。将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安全标识、职业规范等内容引入实训区,现场环境布置应贴近建筑企业实际,体现建筑企业文化,明示安全操作流程及相关制度,保证施工操作安全,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习得技能。
五、校企合作保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
1.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工学结合教学环节
课改班在校内时以项目载体为核心进行教学,但是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施工组织、操作训练和管理方法的学习在校内无法模拟,必须依赖企业完成,提供一个连续的实际工程参观教学和学生实践场所对于课改班教学尤为重要。田华集团承诺为建09-1班提供现场教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顶岗实践和知识拓展提供条件。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学生顶岗实践环节,使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成为可能。
篇5
关键词:管桩静压管桩质量控制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第一章静压管桩的特点及其施工技术
1.1静压管桩的特点
1.1.1静压管桩的优越性
(1)静压管桩与锤击桩相比,具有无噪声,无振动,无冲击力,无锤击应力,桩的破损率小,桩身质量易保证,节约材料等优点。
(2)管桩的种类多,适应性强。管桩的种类分PTC(薄壁预应力砼管桩)、PC(预应力砼管桩)、PHC(预应力高强砼管桩),管桩的外径有300、400、500、550、600、800、1000等多种规格;设计人员可针对不同的建筑需要选用不同直径、型号的桩,布桩容易、经济,并且管桩单节桩长度种类多,搭配较灵活,对持力层起伏变化大的地质情况适应性强。
(3)管桩的质量易保证。管桩的大规模、集成化生产,对于生产管桩所需的原材料质量容易控制,对于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易控制,故管桩的质量易保证。
(4)沉桩质量可靠。静压桩机装有压力表,其桩的承载力可以从压力表中预估,对于地质情况可以进行验证,消除因地质勘查中出现的疏漏及存在的误差而产生承载力不足等方面的质量隐患。
(5)施工速度快,工效高,无污染,利于文明施工。静力压桩机自带吊装设备,并且管桩接桩采用钢端板焊接法,接桩速度快,工效高,管桩的生产在工厂生产,施工现场无污染,有利于文明施工。
1.2 静压管桩的施工技术总结
1.2.1 设备、管桩进场
静压桩工程使用的静力压桩机属大型设备。因此压桩机进场时间安排在晚上,进场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内容包括:提前铺设电缆、安装配电装置,架设好照明灯具;准备好起吊设备、工具;对影响车辆通行和起吊作业的设施,空中电缆提前清理和采取保护措施;项目部安全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交待安全作业事项,检查起吊设备、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作业人员应紧密配合,确保进场工作顺利进行。
预制桩运入现场时,根据压桩顺序、进度分阶段进场。进入现场的桩由材料员指定地点堆放,尽量靠近压桩区堆放,但不能影响压机开行路线。桩的起吊、运输、堆放按有关规范、标准要求。在开始运桩前,项目部安全员对运桩单位进行安全注意事项交底。
1.2.2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1)施工方法
施工中严格按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2)工艺流程
(3)技术措施
①管桩进场验收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运入工地后,会同监理、建设单位应对成品桩质量进行验收,并对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和抗弯性能检测报告进行核查。验收标准如下:
②压桩前准备工作
压桩前已做好平整场地工作,对压桩区域内的地表的沟塘、地下的暗沟、地下管线、地下障碍进行查勘和清除且满足桩机施工地面承载力。做好抄平放线工作,现场水准点设置不少于2个,建立施工轴线控制网,控制轴线延伸点设置不少于6个,水准点和控制轴线点均设置在不受压桩施工影响的地方,用水泥砂浆加固且用脚手架围起来,树立标识。水准点和控制轴线点必须经业主、监理复核确认。进入现场的预制桩必须检查其质量保证资料、制作日期,检查桩的尺寸误差和表观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桩的堆放场地要求平整坚实,桩要堆放整齐,并在场地周围设有排水措施。压桩机进场安装过程中应对各部件进行一次检查,油压表需经校验。桩位的允许偏差验收如下: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③桩起吊、运输、堆放技术措施
管桩在起吊和运输过程中应轻吊轻放,严禁碰撞、滚落;
管桩堆放、吊运支点位置如图A,也可以直接钩住管桩两端水平起吊,对不满足抗裂要求的应按吊点起吊,起吊时,绳索与桩的夹角应≥45度
施工前管桩吊立吊点位置如图B,如改变吊点位置,必须进行验算。
管桩堆放层数,应根据其强度,地面承载力、垫木及堆垛稳定性确定,φ400mm≤5层、φ400mm~φ450mm≤4层、φ500mm~φ600mm≤3层、φ700mm~φ800mm≤2层;
管桩应按支点位置放在垫枕上,层与层之间用垫木隔开,每层垫木应在同一水平面,各层垫木位置应在同一垂直线,堆垛时,必须在两侧打好防止滚垛的木楔。垫木不许用软木楔,腐朽木。若堆场地基经过特殊处理,也可采用着地平放。
(图B)
④压桩技术措施
正式压桩前应对工程控制轴线和水准点复查一次,施工过程中也应经常复查。桩位应按施工图、作业指导书进行测设,桩位测设偏差应小于20mm,测定时埋设地桩,桩位测定后由业主、监理复核后签字确认。
插桩时,桩尖应对准地桩,压机操作员利用悬锤校正机身,指挥员依据经纬仪和悬锤,指挥操作员在操作室调整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确保第一节桩的垂直度。每根桩应一次连续压到底,在接桩、送桩中间不得无故停歇,尽量缩短休歇的时间。测量员应测量桩位地面标高,根据设计桩顶标高计算送桩深度以控制桩顶标高。压桩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保持桩的垂直度,若有偏移应及时调整。在桩身每米处标注标记,及时记录桩身入土深度和该深度时的压力值,密切注意油压值的变化并控制压桩速度,施工所需材料、工具、设备应准备充分,各工种应紧密配合,尽量避免缩短停歇时间。当一根桩压完后,若有露出地面的桩端必须在移之前截去,严禁用桩机强行将其扳断。确保截后桩的质量措施,严禁使用大锤硬砸,应将不需要截除的桩身部用钢抱箍抱紧,然后沿钢箍上缘凿槽打穿后,用锤打下,用气割法切断钢筋。
管桩分段压入,接桩采用二氧化碳焊接法。当下节桩压至桩顶离地面0.8-1.5m处,下节桩的接头处设导向箍吊装上节桩就位,上下节桩必须对准并保持垂直偏差≤2mm,上下节桩接触面如不平整密实,应用钢片垫实并焊牢,用钢丝刷清理上、下桩节的端板,坡口处刷出金属光泽。将拼接四角点焊固定,再次进行检查,位置正确后进行对称焊接,施焊时使用2台二氧化碳保护焊机两人对称进行,以防节点变形不匀而引起桩身歪斜。焊接层数为三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清理后再施焊外一层,焊缝要饱满,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焊接结束后应由业主监理进行验收,合格后待自然冷却8分钟后继续施压。接桩焊缝检验标准验收如下:
3、静压桩机的陷机:由于工程桩施工压力为1600KN,静压桩机的自重配备2400KN。施工场地经过清障处理,回填土料不合格(黑色淤泥质粘土),碾压不到位,造成静压桩机陷机。当施工场地陷机时造成以下危害:
a、施工机械的损坏,影响施工工期;
b、对已施工完的工程桩的桩位挤压造成偏移;
c、测量放样对点误差增加,形成桩位偏差;
最后建设单位将不合格土料挖开回填上合格的土料,满足了静压桩机行走施工要求。
4、布桩过密产生挤土效应:该基础采用筏型基础,群桩较多,布桩率超过规范要求,且在施工中已出现涌砂的现象,土体内的孔隙水压力已经开始作用了,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桩体上浮、拉裂桩身、土移、桩位移动、压桩力增大影响桩长影响进入持力层等;施工单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a、针对桩位进行引孔;
b、在布桩密集处设减压井、消压槽;
c、降低布桩率,增大桩位间距;
最后建设单位采用降低布桩率,增大桩位间距,小高层由原先PHC500(100)A-C80-12、12变更为PHC400(90)A-C80-12、12;降低了布桩率,增大了桩位间距,同时还降低了成本。
5、工程桩施工出现多起纵向裂纹、横向裂纹和爆裂:因为多层采用的是PTC400(70)A-C70-11、12的桩型属于薄壁管桩。施工中出现裂纹较为常见,原因管桩的壁厚薄,在施工场地磕下、碰下都会导致裂纹产生,还有管桩的桩身砼都是经过高压蒸气养护过比较脆,当压力达到1600KN时表皮产生纵向裂纹;还有管桩在制作时要求严格,若脱模剂涂刷不匀造成局部麻面、端头板安放倾斜、模具拼缝漏浆、模具几何尺寸变形等制作出的管桩在施工中都会出现质量问题,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甚至爆裂。故在选择管桩供应商要实地考察、管桩进场仔细验收,发现桩身麻面、端头板倾斜等质量隐患的严格禁止使用。对已使用的进行质量检测判定合格否。便于采取补救措施。管桩的爆裂不仅和管桩的质量有关,施工机具同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夹桩器由原先四片,演变为现在主流八片,并开发出十二片甚至是十六片的夹桩器;管桩为圆环形,当夹桩器与管桩的表面接触的点越多其应力越均匀,管桩越不会爆裂。所以,随之建筑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静压管桩的施工机具在不断的改进完善、管桩的生产在不断规范科学。
结语
针对上述情况,有几点体会:
1、在施工前期,要认真的查阅地质报告和施工场地,如果场地地质条件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施工场地要进行处理,保证桩机施工必须的地耐力,减少桩机下陷而对桩造成的挤压;
2、合理安排沉桩顺序及桩机行走路线,施工时宜先长后短,先中间后周边等原则。
3、适当控制沉桩速度和开挖速度,孔隙水压力随着沉桩速度的加快而快速加大,地基变位也加大,适当控制沉桩速度和开挖速度,可减少地基变位。
4、在软弱地基中,可采用降低地下水位,设置应力释放孔和防挤沟等方法,减少和加快消散沉桩引起的土体应力和孔隙水压力,以保证施工质量。
5、在沉桩和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加强观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施工的前提。
沉桩工程是一道技术性很强的工序,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并且不断收集资料,积累经验,只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就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中国建筑工程第八工程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I》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杨南方主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I》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张玉平主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质量验收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桩基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 桩基工程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6、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1996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8、卢循《建筑施工技术(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9、宁仁岐《建筑施工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方现和《建筑施工》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1、廖代广《建筑施工技术》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12、刘仁松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13、史佩栋 《实用桩基工程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4、黄赞静压桩终应力的确定及其意义.建筑技术2002 vol 33. No.3
15、沈保汉静压桩.施工技术2001.10 第30卷第10期
16、张伟 《建筑施工实训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7、李继业 《建筑施工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8、黄士基 《高层建筑施工》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19、杨嗣信 《高层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0、应惠清 《建筑施工》4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1、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标准图集》江苏省: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站2002
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土木建筑市场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土木工程专业向前发展。在我校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土木工程专业着力培养一批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对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主要研究土木工程各主要工程的施工原理及方法,具有专业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发展快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上有必要采用一系列措施,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使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具有一定实践动手能力,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土木工程施工及管理工作。
一、优化师资队伍,确保授课质量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授课质量的保证。《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对授课教师有较高要求。授课教师除了需要掌握系统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因此,在组建师资队伍时,最好选用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可到工地上锻炼一段时间,并配备专门的老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指导,加强教学能力的锻炼。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门,在专业领域多学习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充实个人知识宝库。
二、优化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同步
土木工程是个发展中的学科,各种工程的施工技术都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教师在授课时,应大胆介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根据学科发展前景,增加先进的、实用性较强的有关知识,引进一些先进项目的发展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教学方面,应重视工程技术基本概念、施工原理、工艺方法及新技术的讲解,并根据专业特点,对工程内容分清主要内容及次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为主体工程,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和结构安装工程等)主要讲解,次要内容(主要为辅助工程,如砌体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次要讲解,或让学生自学后给予答疑。教学内容的优化有利于教师更好的驾驭课堂,合理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内的每一分钟都能学有所获。
三、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先进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灌输的模式,缺乏启发式教育;讲得多,缺乏讨论、实践,易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兴趣不高,学习气氛差,学习效果上不去。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有必要进行改革,变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为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或案例式教学方法。例如,针对某工程项目,由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师生互动,然后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亲自参与讨论过程,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土木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大量的施工工艺流程和结构构造、建筑设备等,教师凭借一张嘴、一支笔很难将这些实体过程、内容讲解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和掌握。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的被采用。教师将不易讲解的施工原理、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建筑设备等制作成动画视频或图片,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让施工现场直观、形象、生动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重视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是有步骤、有层次的不断深入进行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包括理论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环节、实习环节。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全面传授;课程设计以某一工程项目为依托,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并计算施工参数;集中或分散组织学生深入施工单位实习,进行实际工程的施工及管理。理论教学过程须辅以实践教学过程,才能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工程中,是理论过渡到实际的桥梁。
我校践行成功素质教育,土木工程专业着力培养一批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
在课程设计环节上,应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并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的选题,使选题内容既能体现施工技术的发展要求,又切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选题上,可采用灵活的方式,增加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习环节上,依托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指派指导人员和学校指派指导老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双重指导,并要求学生对每天的实习内容记实习日记,并形成实习报告。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不断融入到实际的施工生产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结束语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师需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形成新的教学的方法,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俊卿. “案例教学法”在《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与教育, 2007(9).
[2]王金圳.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5(3).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71-03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面向施工、建设、中介、建设主管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具有工程管理综合职业能力,具备工程管理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能够从事建筑工程项目承包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给职业教育提出新课题,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在教学体系、内容设置、方法途径、基本建设和教学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都给高职院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一直是教改讨论的重点,长期以来在高职教学上我们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课堂传授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教学的内容主要偏重于理论方面,从而没有真正体现职业型、技能型的培养方向,同时也由于职业教育在培养对象、人才培养目标上均不同于普通的本科生教育,因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要求,实践教学的实施已成为建筑工程专业化整体教学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一、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基本思路
我校目前建筑工程主要设置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两个专业。以建筑工程技术为例,在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做了如下设置
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根据对建筑行业企业的市场调研确定工作岗位,对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职业能力及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对接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的方案。按照教育规律以基于工作过程和项目导向方式重构知识、能力、素质以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如对施工员工作任务分析如下:
2.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教学实习与校外实训接轨。根据施工员的培养要求,建立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立与拓展,为在校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培训空间与锻炼机会,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及业务,迅速上手。因此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目前我校在建筑工程技术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分认识实习、教学实习、校外实训、毕业实习即顶岗实习四部分。(1)认识实习主要的目的一是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建筑知识、建筑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二是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及阅读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三是通过实习,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熟悉房屋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2)教学实习,按照教学大纲和实训指导书的要求,以教师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验室试验教学,并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如建筑工程制图,建筑图纸抄绘、节点大样的绘制,建筑材料中水泥、砂浆、混凝土等材料的实验室试验,施工测量仪器的使用等均在利用较内实训场地进行训练,各个环节都要求学生在之后写出实训报告。(3)校外实训,是到各企事业单位、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等等进行实地训练,根据教材实训大纲的要求全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施工实训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把实训内容以实习指导书的形式下发给学生,将学生分散到施工现场的各个的分部分项工程中或各不同的工种中,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给予现场指导,校内老师全程带领随时解答,使校内课堂内容应用到实践当中,通过现场实习得出答案,为此也形成了学生的实习报告。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劳动的观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为今后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基础。(4)毕业实习,主要推荐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这个环节实习使学生对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房地产开发、工程监理、招投标公司等等各岗位有较详细的了解,学生毕业后能够零距离的胜任建筑工程企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学生这顶岗实习这段时间,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毕业实习的计划进行,指导老师定期去实习单位辅导,并要求学生写周记。顶岗实习结束后,每人要交实习论文、实习单位鉴定,还有每人必须的论文答辩。来保证实训效果。
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措施
1.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设置。建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其核心内容是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分析其所需能力。为配合模块化课程教学的实现,我们在教学课程内容环节上,除了课堂传授,还充分利用学校电子书包教学资源广泛推广,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把老师课堂讲述的知识和内容课后进行下载复习,并进行习题测试,通过博客与老师和同学随时进行交流互动。这种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性。
2.实现“双证制”,加强职业能力考核。在加大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双证制”,即在获取文化素质证书如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的前提下,学生毕业前还应获取士建施工员、土建预算员、材料员、质检员等专业管理、建筑技能上岗证。为毕业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并且往较短时间内能够顶岗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部分实践能力的培养来源于校企合作单位,目前我们先后与近十家企业建立和拓宽了长期、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
3.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致力予学生应用能力考核。多年来高职教育单一的考试形式,造成很多学生考试时只会生搬硬套或是一味的背笔记,难以适应目前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逐步改变这一情况,我们在考试内容上增加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以外,还采用了综合题开卷、课堂讨论、考查、论文写作及现场测试等形式,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4.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高职尤其是工科高职教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总结实践,我们主要有以下措施:(1)招聘引进,优化结构。(2)进修和内部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这些既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真正成为了“课堂能讲授、设计能出图、工地能施工、项目能管理、师德水平高”的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的高职教师。目前已占专业教师总数的60%。
通过社会调研、市场调查并结合我校专业特点,我们在实际运行中使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课时比例为1∶1。根据专业岗位群的需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岗位及工种,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考核,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考核相结合,主要以现场考核为主,考核标准上以专业上岗证和专业技能等级证为考核标准。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工学交替的办学特色。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2]解宝柱.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篇8
【关键词】专业课 讲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37-0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有些学校称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有些学校称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虽然课程名称有所不同,但讲授内容都是专业验收规范。作为规范条文,教师讲授很难,学生理解记忆也比较难。所以这门课不好讲授,学生也不太愿意学,现就我多年讲授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一、《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课程简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至关重要,参与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主体必须依据现行验收规范体系,采用一定的检查验收方法进行验收,本课程主要介绍这些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的基本规则、常见检验批的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的检查与验收、单位工程的竣工验收、工程质量验收表格的填写等。
本课程主要满足学生进入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的需要。让他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零距离上岗。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联系紧密,前期需要学习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识图、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课程,后续又影响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建筑工程安全以及监理专业的质量控制等课程的学习。
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课程的讲授
1.明确学习目的
本课程的内容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的需要而编写,应用于建筑施工企业的质检员岗位、监理公司的监理员岗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与验收的相关人员也需要掌握此部分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醒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程结构层次应清晰
本课程包括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以下简称“统一标准”)及其配套的各专业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涉及的专业比较多,各专业的施工工艺差别很大,需要自己的专业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各专业之间的统一和协调问题以及最后的竣工验收,需要按“统一标准”进行执行。授课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统一标准”和各专业验收规范之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一个单位工程最多可划分为六个层次,即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在课程讲授时,让学生把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掌握之后,再具体研究检验批的验收,使结构层次清晰。
3.结合工程实际,重点突出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内容比较多,讲授时不需面面俱到,结合现在工程上常用部分进行重点讲授,突出重点,让学生所学有所用,学生也容易理解与消化。例如建筑工程专业对于建筑电气分部、电梯分部等可以不讲授,而对于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应该重点讲授。再比如在“统一标准”中已经讲过的内容,在分部工程和子分部工程中重复出现的,没有必要再重复讲授。
每个检验批的验收内容也比较多,如果范范讲授时,学生恰恰记不住多少,应该就重点条文详细解释,其它一概而过。我讲课过程中,有些项目允许偏差值根本不讲,我告诉学生我也记不住,而有些主控项目偏差值则需要当时记住,比如砖砌体的轴线位置偏移允许误差为10,当时记住之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偏差值也是这个数值,问题就解决了。
4.语言浅显易懂
建筑工程工程质量验收的内容属于规范条文,专业术语比较多,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教师如果应用工程语言解释,对初涉该领域的学生来说这些工程语言无异于一个新的知识点,不能解释已有问题,反而增加困惑。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参考工程实际案例和学生身边事件,利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讲解。
5.灵活的授课方法
本课程讲授的专业规范,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在一节课之后,学生会在教师的催眠曲中睡着了。以我的讲课经验,现有条件满足时尽可能采用实训方式进行,其次采用参观教学,最后采用讨论法进行授课。比如混凝土灌注桩检验批验收,实训方式进行不了,授课时间和施工现场不同步导致参观不了,只好采用课堂教学。我首先复习建筑材料课程内容,让学生回忆混凝土的性质,混凝土性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强度和混凝土的耐久性,最后引申到本课内容,即混凝土强度作为主控项目检查、混凝土坍落度作为一般项目检查。接着复习讨论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比较各种桩施工的不同侧重点,最后讲解本课程的验收项目和方法。
6.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通过以上教师对这门课的讲授技巧的介绍,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但这远远不够,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课程讲的再好,教师即使知识渊博,也难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以下从三个方面加以介绍:
教师应具有亲和力,良好的师生感情,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学生自觉地愿意上这门课,从而建立起一种友好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把握规范性、逻辑性、激励性、形象性、启发性、趣味性、节奏性等特征。具体为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具有规范性;叙事说理,条理清楚,具有逻辑性;情真辞切,真挚感人,具有激励性;描人状物,情景逼真,具有形象性;举一反三,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比喻新颖,生动有趣,富有趣味性;强弱快慢,恰当停顿,具有节奏性。教师讲课时把握好课堂语言,再适当增加肢体语言,力求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适当的提问与举例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若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述,势必得不到理想的效果。适时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实例,往往会使平淡的一堂课变得生动有趣。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问题的提出必须经过备课时提前设计。讲新课之前的提问可创设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突出重点难点而有意设的提问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自觉地接受、掌握课堂知识。教师在讲授新内容时如果遇到了旧的知识,不要直接应用,而应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从而加强教学的系统性和巩固性。
篇9
一个施工员只有能够熟练、规范地做好建筑工程资料工作 ,才能成为合格的施工管理人员。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施工员顶岗实习个人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施工员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一在即将结束的大三学习中,我终于迎来了本专业第一次实习。实习之中,学院为我们这次实习能胜利圆满的完成指导员老师和院领导交代了注意事项。第一重要的还是安全。毕竟安全第一!而实习也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由于这次实习的时候锦江佳苑3栋才刚刚做完基础,所以没有参与基础工程实习。以下是我通过这次实习的认识和收获。
自1988年开始起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交通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设监理制度已成为我国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建设工程监理,即有资质的监理单位接收业主的委托和授权,根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文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理合同及其他建设合同进行的监理、管理活动。它由监理单位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监理单位即监理公司,是指具有法人资格、并取得交通主管部门颁发的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资质证书,从事工程监理业务的经济组织。它是监理工程师的执业机构。监理工程师需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他是代表业主监控工程质量,是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桥梁,这不仅要求执业者懂得工程技术知识、成本核算,还需要其非常清楚建筑法规。在监理工作进行时,还需总监理工程师一职,他由法定代表人书面授权,全面负责委托监理合同的履行,主持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理工程师。此外,监理人员还包括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但对于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理的质量,总监理工程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总监具体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做到诚信服务,事前予控,重视工程工地例会。
建设工程监理经招投标,签订合同同时任命总监、组成更建理班子,再由总监监理具体规划,并按施工要求建立建立实施细则,便能进行质量监控。在质量监控过程中,需做到精心策划,事前予控;认真履行事中检查验收;实事求是进行评定。建设工程监理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控制、建设工期控制、工程质量控制;进行信息管理、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协调有关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即“三控、三管、一协调”。其主要建理制度包括:开工申请,图纸会审,材料报验,分项验收、屏蔽验收,会议制度,资料管理和开工停工令。同时,监理工作须具有服务性,独立性,公开性和独立性,以保证监理工作正常而高效的进行。
目前,虽然建设监理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但业主、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对实行工程监理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还是缺乏认识,对监理人员的地位及与各方的关系也不甚了解。有些业主认为监理人员是自己的雇员,必须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按自己的要求办事。质量监督机构认为监理人员代替了自己的职能,因而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管。由于对监理人员工作的模糊认识,使工程建设各方在关系的协调上不顺畅,监理人员的决定不能实施,监理效果不够理想,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出现漏洞。当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还容易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
实行建设监理制度是我国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我国对外开放、国际交往日益扩大的结果。通过实行建设监理制度,我国建设工程的管理体制开始向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先进管理模式转变。这种管理模式,在项目法人与承包商之间引入了建设监理单位作为中介服务的第三方,进而在项目法人与承包商、项目法人与监理单位之间形成了以经济合同为纽带,以提高工程质量和建设水平为目的的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一种新的建设项目管理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为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节约建筑工程的投资、缩短建筑工程的工期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那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在我看来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不过实践更重要。在施工中,很多时候靠的是经验,在经验来源的同时用理论知识去检验。所以就算理论知识掌握得在好,没有实习和工作的实际经验也很难解决施工中时刻遇到的种种问题。记得实习第一天,李工说过一句话一句不得不让我折服的话:他说,如果说理论知识我比不上你们,因为你们接受过大学教育而我自己没有。但是我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即便没上过大学,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很熟悉。只要你们有过实际工作一年的经验,就会很熟悉了。在我看来,这或许是前辈的谦虚和对我们的鼓励以及对我们的要求吧。我想也是,在这样看来 我们没有理由做得更好。在一次和白工的闲聊中,他作为一个前辈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施工员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二201x年5月13号我们12级土木工程专业全体学生去了河北大学工商学院进行了参观实习,参观的地方是快要完工的图书馆和正在建设的质检学院学院楼施工现场,参观的主要内容是对框架剪力墙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及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模板结构、脚手架结构的认识。
我们带好安全帽排队进去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些公告栏上的有关技术人员的介绍,那时候才知道一个施工现场竟然会有那么多种类的技术人员,感觉到搞施工的人员组成也是挺复杂的。后来我们就在那里的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对那里进行了参观,技术人员告诉我们新建的图书馆是地上七层,地下两层,承重结构就是框剪结构。之前我们对框剪结构也有一定了解,但是对它的具体结构,钢筋连接还不是特别清楚,所以技术人员带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地方就是那里的一个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一个样板展示区,包括剪力墙、框架柱钢筋网的连接以及钢筋混凝土墙与梁板柱之间的实体连接等,其中这里面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外墙表面有一个陶板结构的装饰层,它们之间是通过一种叫钢筋骨的结构连接起来的,这种陶板结构既能美化装饰又能起到隔声防火的作用。
后来我们又来到了图书馆的里面,那里面的楼梯是一种悬挑结构,我之前一直以为悬挑结构的悬挑长度比较短,但是这个楼梯悬挑长度比较长,这改变了我之前对悬挑结构的认识,我想这可能对柱的抗力要求更高。上了楼梯之后我们看到的就是外墙表面的陶板结构的施工现场,施工工人需要在混凝土墙上钻孔安装连接结构,所以那里噪音很大。技术人员还给我们讲了这种陶板结构连接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包括各个陶板之间的粘结以及安装陶板时的先后顺序等。
图书馆对采光、耐火性能、隔声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它在防火方面采用的材料就是混凝土,对这种材料性质我们了解的比较多,首先一个就是他的耐火性能比较强,但这里我主要想说的是它的采光与隔声。我们来到了它的大厅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框架柱之间的很大面积的玻璃,感觉很明亮,也很漂亮。因为框剪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是柱子,墙体不承重,所以它的柱子之间就可以不用剪力墙而换位透明的玻璃,这样既可以增大采光面积又可以减小墙体自重,很是经济合理。在隔声方面,它采用了一种叫亚麻地板的材料,技术人员跟我们讲这种材料主要用于阅览室,可减小走动时摩擦产生的声音,给读者带来安静的环境。他还跟我们讲了它的具体做法,分为不同的层次做法,这是我拍的一张照片来说明它的构造。
这里我印象也比较深刻的就是它的阅览室之间的走廊连接,它是通过钢材板连接在两个错位的柱子上,受力可能更加复杂,但这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后来我们从图书馆出来之后又跟着老师去了质检学院楼的施工现场。那时候我们学完了脚手架工程与模板工程施工课程,所以我们这次也是主要看它的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现在这里的脚手架已经搭接好了,就是我们课本上说的现在施工现场常用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它的外脚手架的各个杆的搭接与我们课本上所说的完全相符,有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斜撑,抛撑等。看着这搭接好的密密麻麻的脚手架,感觉搭接起来也是挺复杂的,但刚度肯定能满足要求,在这里我们也感受到了学好施工课的重要性了。
后来我们就上到了二层楼板上,主要看了现浇混凝土柱的钢筋网搭接以及模板的拼接组装,我们看到了钢筋之间的搭接方式有绑扎搭接和机械连接,它的机械连接采用的是钢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处有保护盖。后来技术人员也跟我们讲了模板的组装与拆装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并着重给我们讲了拆模的时间控制,拆模时一定要注意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规定要求时才能拆模,从这里我们也发现有的时候施工现场的要求有时候和规范要求不是完全符合的,这可能也是得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吧。
总之,在这次实习让我们对于施工课程中学到的的一些相关概念和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亲身的体验,增强了我们对这些概念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增长了自己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我相信,这次的实习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本科毕业以后直接去施工现场工作的同学,这种亲身的体验会让我们不断地去理解和体会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并把我所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与实习期间获得的少许经验不断地应用于以后的实际工作之中,为我们以后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以此展示自我的人生价值。
施工员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三在20_年9月1日到20_月18日,由张教授给我们安排学习和实训还有看建筑施工图等。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钢筋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装饰工程等.对它们的了解,使我对建筑施工技术又有了新的了解。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对于安全检查表中安全管理方面的东西,也不可能包罗万象,什么都检查,但一些主要项目,关键的东西必须列入检查表中,安全第一。安全教育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掌握一般的安全技能和应知应会。
因此要对安全教育这一项着重检查,若新人厂员工未进行安全教育、员工变换工种时未进行安全教育、员工不懂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范,均要进行检查考核扣分。对于“三宝”及“四口”的防护等。建筑施工发生的事故触目惊心,对建筑施工工地进行安全检查是完全必要的。本文只是就目前建筑施工工地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一般常用的检查内容和实施运作方法,随着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也要不断创新。惟有如此,才能开创建筑施工工地安全检查工作的新局面。
钢筋工程中,钢筋腐蚀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首要因素。国内外对受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已经做了一些研究。本文简介了这方面研究的现状,并对需要重点加强研究的方面提出了建议。钢筋混凝土构件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从原材料的力学性能而言,钢筋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但混凝土只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却很低。然而两者的弹性模量比较接近,还有较好的化学胶合力、机械咬合力和销栓力,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在结构计算时,钢筋混凝土构件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承受外力的;又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为简化计算,一般混凝土只考虑承受压应力,而拉应力则全 部由钢筋来承担。
对于装饰工程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如内外墙面砖的镶贴。内墙釉面砖镶贴。镶贴前,应在水泥砂浆基层上弹线分格,弹出水平、垂直控制线。在同一墙面上的横、竖排列中,不宜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非整砖行应安排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在镶贴釉面砖的基层上用废面砖按镶贴厚度上下左右做灰饼,并上下用托线板校正垂直,横向用线绳拉平,按 1 500 mm间距补做灰饼。阳角处做灰饼的面砖正面和侧边均应吊垂直,即所谓双面挂直。采用聚合物水泥浆不但可提高其粘结强度而且可使水泥浆缓凝,利于镶贴时的压平和调整操作。
镶贴过程中,随时用靠尺以灰饼为准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如发现高出标准砖面,应立即压挤面砖;如低于标准砖面,应揭下重贴,严禁从砖侧边挤塞砂浆。接缝宽度应控制在 1~1.5 mm范围内,并保持宽窄一致。镶贴完毕后,应用棉纱净水及时擦净表面余浆,并用薄皮刮缝,然后用同色水泥浆嵌缝。镶贴釉面砖的基层表面遇到突出的管线、灯具、卫生设备的支承等,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砖拼凑镶贴。
同时在墙裙、浴盆、水池的上口和阴、阳角处应使用配件砖,以便过渡圆滑、美观,同时不易碰损。外墙面砖镶贴 外墙底、中层灰抹完后,养护 1~2 d即可镶贴施工。镶贴前应在基层上弹基准线,方法是在外墙阳角处用线锤吊垂线并经经纬仪校核,用花蓝螺丝将钢丝绷紧作为基准线。以基准线为准,按预排大样先弹出顶面水平线,然后每隔约1 000 mm弹一垂线。在层高范围内按预排实际尺寸和面砖块数弹出水平分缝、分层皮数线。一般要求外墙面砖的水平缝与窗台面在同一水平线上,阳角到窗口都是整砖。外墙面砖一般都为离缝镶贴,可通过调整分格缝的尺寸(一个墙面分格缝尺寸应统一)来保证不出现非整砖。
在镶贴面砖前应做标志块灰饼并洒水润湿墙面。 镶贴外墙面砖的顺序是整体自上而下分层分段进行,每段仍应自上而下镶贴,先贴墙柱、腰线等墙面突出物,然后再贴大片外墙面。竖缝的宽度和垂直度除依弹出的垂线校正外,应经常用靠尺检查或目测控制,并随时吊垂直线检查。一行贴完后,将砖面挤出的灰浆刮净并将第二根分缝条靠在第一行的下口作为第二行面砖的镶贴基准,然后依次镶贴。分缝条同时还起着防止上行面砖下滑的作用。分缝条 可于当日或次日起出,起出后可刮净重复使用。
对于模板工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 为了提高模板的利用率,避免施工中大模板在地面和施工楼层间上、下升降,大模板施工应划分流水段,组织流水施工,使拆卸后的大模扳清理后即可安装到下一段的施工墙体上.以内、外墙全现浇体系为例,大模板混凝土施工按以下工序进行抄平放线,敷设钢筋固定门窗框安装摸扳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修整混凝土墙面养护混凝土。抄平放线 在每栋房屋的四个大角和流水段分段处,应设置标准轴线和控制桩。用经纬仪引测出各楼层的控制轴线,至少要有相互垂直的两条控制轴线。根据各层的控制轴线用钢尺放出墙位线和模板的边线。 每层房屋应设水准标点,在底层墙上确定控制水平线,并用钢尺引测出各层水平标高。在墙身线外侧用水准仪测出模板底标高,然后在墙身线外侧抹两道顶面与模板底标高一致的水泥砂浆带,作为支放摸板的底垫。敷设钢筋 墙体宜优先采用点焊网片。
钢筋的搭接部分应调直理顺,绑扎牢固。搭接部分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双排钢筋之间 应设S钩以保证两排间距。钢筋与模板间应设砂浆垫块,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和保护层厚度,垫块 间距不宜大于1 m。 流水段划分处的竖向接缝应按设计要求留出连接钢筋并绑扎牢固,以备下段连接。当外墙用预制板时,外墙板安装前应将两侧伸出的钢筋套环理直。外墙板就位后,两块外墙 板的套环应与内墙的套环重合,在其中插入竖向钢筋。对每块外墙板和内墙,竖筋插入的套环数 均不应少于3个。
竖筋和钢筋套环应绑扎牢固。大模扳时安装和拆除大模板进场后应检查整修,清点数量进行编号。涂刷脱模剂时,应做到涂层质地均匀,不得 在模板就位后涂刷;常用的脱模剂有甲基硅树脂脱模剂、皂角脱模剂、机柴油脱模剂等。大模板的组装顺序,应先组装横墙第 2、3轴线的楼板和相应内纵墙的模板,形成框架后再组装横墙第一轴线的内模及相应纵模,然后依次组装第4、5、…等轴线的横墙和纵墙的模板,最后 组装外墙外模板。每间房间的组装顺序为先组装横墙模板,然后组装内纵墙模板,最后插入角模。
组装时,先用塔吊将模板吊运至墙边线附近,模板斜立放稳。在墙边线内放置预制的混凝土导墙块,间距 1.5 m,一块大模板不得少于2块导墙块。将大模板贴紧墙身边线,利用调整螺栓将模板竖直,同时检查和调整两个方向的垂直度,然后临时固定。另一侧模板也同样立好后,随即在两侧模板间旋入穿墙螺栓及套管加以固定。纵、横内墙模板和角模安装好后应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即可安装外墙的外模。拆除时应先拆除连接附件,再旋转底部调整螺栓,使模板后倾与墙体脱离。任何情况下,不得在墙上口晃动、撬动或用大锤砸模板。经检查各种连接附件拆除后;方准起吊模板。
- 上一篇:暖通空调工程施工总结
- 下一篇: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工程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