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工程施工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10:1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幕墙工程施工技术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幕墙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篇1

[关键词] 幕墙;吊篮;安装;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1 工程概况

淄博市金融中心大厦工程位于淄博市新城区,北京路与人民西路交叉口西北角。地下2层,地上24层,建筑面积6.65万平方米,总建筑物高度为99.35米。

本工程幕墙安装采用电动吊篮施工,因南、西立面外墙玻璃幕墙高出屋面7.5m,吊篮无法直接安装在结构屋面上,采取了前、后支架补偿加固的措施。

2 方案选择

根据常规施工方法,为满足出屋面幕墙施工需要,可选择在建筑物外侧搭设悬挑脚手架,或在屋面搭设满堂架操作平台,脚手架上满铺脚手板,吊篮支架安设在操作平台上。上述两种方案均需占用屋面,影响屋面设备安装、屋面砖镶贴等工序施工,且施工进度慢。为此,根据幕墙各层出屋面结构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补偿支架措施,满足了工期要求。

3 不同部位处吊篮选择

3.1裙房屋面处

本工程南、西立面27.0m标高处幕墙出裙房屋面7.5m(屋面标高为19.5m),为满足吊篮补偿支架固定需要,去掉前支架、采取骑马凳式支架安装,去掉后支架,用锚固钢丝绳代替配重。19.5m标高屋面吊篮补偿支架布置如图1所示。

去掉前支架、采取骑马凳式支架安装,骑马凳装在女儿墙之上,用螺旋式固定在花架梁上,结构梁的底部用加强螺栓穿透墙面将两固定支架连接在一起加强骑马凳的稳定性。将受力钢丝绳与安全钢丝绳由前梁端部经过支架上端拉力支撑处,至后梁末端后斜拉至后面钢筋混凝土花架梁上,同时用四个钢丝卡扣压紧做好二次防护。

3.2主楼屋面处

105.5m标高幕墙出主楼屋面6.293m,为满足吊篮补偿支架固定需要,需设置钢架支撑,99.00m标高屋面吊篮补偿支架布置如图2所示。

吊篮前后支架平稳的放置于标高+104.0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梁上,吊篮前梁离大梁顶面高度可调节最大高度为1.5米,能够满足吊篮前梁从幕墙装饰构造层上方伸出的要求。

吊篮后支架配种及底座平稳放置在+99.00米结构楼板上,立杆改用8#槽钢,长度加高至6.39米,为控制后支架立杆的变形,采用以下措施:(1)两根5#角钢将所有后支架立杆横向连接起来,控制立杆的平面内变形;(2)拉结构件A与主体结构核心筒通过化学螺栓可靠连接,拉结构件B与横向连接5#角钢焊接连接,再将拉结构件A与拉结构件B焊接连接(搭接量大于400mm),控制立杆平面外变形。

4 结语

通过采取吊篮补偿支架加强措施,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安全措施行之有效,同时使得淄博市金融中心大厦幕墙工程可以提前进行施工,避免了与屋面施工作业交叉影响,为本工程顺利交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类似出屋面幕墙施工提供了经验。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 ( 5版)[M].北 京: 中 国 建 筑 工 业 出 版 社,2003.

[2]北京土木建筑学会.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措施[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江正荣.特种工程结构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1.建筑施工技术现状

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市场体制下企业的发展依然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建筑行业里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建筑质量理念的拓展与扩大,都需要更加成熟的技术体系做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技术如何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居住的要求正在成为我们新的研究课题之一。我国现代建筑事业在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以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在综合水平上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实在经济技术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影响下,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体系是完全能够和国际接轨的,但是在细节处理以及具体的操作上就存着谨慎性不够或者是施工技术不规范的现象。

2.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2.1桩基技术

混凝土灌注桩具有适用于任何土层、承载力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特点,所以发展最快。在灌注桩施工中,国内还研究出了后压浆技术,此技术可减少桩体积40%,成本降低效果显著。桩基新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在沉管灌注桩基础上,研究了新的桩型,如新工艺的沉管桩、沉管扩底桩、直径500mm以上的大直径沉管桩等。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也逐步扩大了运用范围。 挖孔桩近年来已可开挖直径3.4m、扩大头直径达6m的超大直径挖孔桩。大直径钢管桩在建筑物密集地区高层建筑中应用较多,在防止挤土桩沉桩时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技术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CFG桩复合地基技术CFG桩复合地基是一种采用长螺旋钻成孔管内泵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桩间土和褥垫层组成的一种新型复合地基形式。桩检测技术桩的检测包括成孔后检测和成桩后检测。后者主要是动力检测,我国桩基动力检测的软硬件系统正在赶上或达到国际水平。

2.2 深基坑支护技术为适应不同坑深和环境保护要求,在支护墙方面发展了土钉墙、水泥土墙、排桩和地下连续墙等。

3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3.1 预拌混凝土和混凝土泵送技术

预拌混凝土技术商品混凝土的应用数量和比例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混凝土工业生产的水平。随着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我国的混凝土泵送技术提高很快,泵送高度在世界上已名列前茅。

3.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目前我国已利用多种地方材料(磨细砂渣、无机超细粉、粉煤灰、硅粉等)和超塑化剂在工业化生产水平C60的高强混凝土,C80高强混凝土在一些大城市开始用于工程实践,也已基本掌握了配置1 00M~高强混凝土的技术,并在国家大剧院工程中应用。

3.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我国在高层建筑的桩基承台或箱基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面达到很高水平。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进行混凝土试配,根据混凝土用量,组织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现场泵车、备用电源、混凝土罐车确保现场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其次混凝土施工要采用斜面推进、大斜面分层下料,分层振筑。再者,现场测温设备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微机自动测试仪”,对混凝土内外温差进行适时监控。

3.4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新Ⅲ级钢筋和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的推广,以及开发研究的新型预应力锚夹具的应用,都为推广预应力混凝土创造了条件。目前大跨度预应力框架和高层建筑大开间的无粘结预应力楼板应用较为普遍,后者能减少板厚、减低高度、减轻建筑物自重,优越性显著。

3.5 钢筋技术在粗钢筋连接方面,除广泛应用的电渣压力焊外,机械连接(套筒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直螺纹连接)不受钢筋化学成分、可焊性及气候影响,质量稳定,无明火,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

3.6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目前市场的主流体系除组合钢模板外,木胶合板模板使用量也比较大。国内主要采用木胶合板模板和竹胶合板模板体系。全钢大模板具有拼缝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不易漏浆,刚度大,能承受混凝土侧压力达60KN/m2,构件不易变形、鼓肚,周转次数多,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成型质量好,能很好保证清水混凝土质量的优点。另外,模板脚手架技术发展也很快。其技术方面主要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以及爬、挑、挂脚手架得到广泛应用。

3.7 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技术

近几年在一些建筑物和构筑物率先采用清水饰面混凝土。清水饰面混凝土的饰面效果通过明缝、禅缝设计,对拉螺栓的设计,金属装饰片的设计,模板的设计与施工来完成。

4钢结构安装技术

除原钢板箱形柱焊接技术、高强螺栓施工技术和钢结构安装技术继续发展、提高外,在钢结构预应力技术方面发展也很快。如预应力网架与网壳、索网、索拱、索膜、斜拉体系等,充分发挥受拉杆件的强度潜力,结构轻盈,时代感强。在空间钢结构预应力施工中也创造了许多新颖的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张拉、整体下压、整体顶升等多种,且工艺简易、经济可靠。

5 建筑防水技术

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应用量稳步增长,特别是新型防水材料增长很快。按国家要求及市场走势,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仍是主导产品要求大力推广。高分子防水卷材重点发展EPDM、PVC(P型)两种产品,并积极开发TPO产品。防水涂料主要是聚氨酯、丙烯酸酯类防水涂料。密封材料主要是硅酮、聚氨酯、丙烯酸酯密封膏。

6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建筑装饰行业的施工技术、材料制造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幕墙专业已经接近国际水平。建筑装饰行业常用的各种电动工具已经在全行业得到了普及。背栓系列、石材干挂技术、组合式单体幕墙技术、点式幕墙技术、金属幕墙技术、微晶玻璃与陶瓷复合技术、木制品部品集成技术、石材毛面铺设整体研磨等有较大发展。

7信息化管理技术

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捷径。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坚持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逐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8.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施工技术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建筑施工行业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各行各业都和建筑息息相关。良好施工技术的运用对建筑工程质量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但是建筑施工技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行业间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开拓技术新领域,施工技术要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管理,而且还要积极不断创新,并积极吸取国内外新的建筑技术和管理手段,为推动我国建筑技术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保汉.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施工技术,2000,05.

[2]徐峰.对当前我国工业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j].科学之友,2010,02.

篇3

关键词:施工技术;工程;建设;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导致大众对衣食住行等要求的提高,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大众住宿要求的提高必然对建筑施工技术带来更大的挑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结合当前施工技术现状来看,未来的施工技术将是环保的、信息化、自动化的,而若想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对现代施工技术现状进行细致的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当前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对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一个明确的规划,在稳步发展中不断的创新、进步。

一、施工技术的现状分析

(一)对基础施工技术进行的现状分析:地基是工程建设最为基础的部分,关系到后续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在我国,现阶段使用的地基多为桩型系列,该基础使施工建设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与提升,并且随着我国施工技术不断的应用与成熟,该技术已经逐渐与国际间发展接轨,其应用之广泛在现代工程建设过程中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尤其是混凝土灌桩技术。现阶段的混凝土灌桩其桩孔的深度已经能够达到104米,同时桩径也能够达到3米。除此之外,我国在锤击、振动沉管灌桩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研究了大直径沉管桩、静压沉管桩以及振动沉管扩底等灌注桩技术,大大提高了传统灌桩技术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在桩的检测方面,我国的检测技术更是能够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媲美。

(二)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的现状分析:深基坑支护可以分为很多种,在我国,主要可以分为一下几种,分别是排桩技术,土钉墙技术,水泥墙技术以及下连续墙技术等。此上几种施工技术当中,复合土钉墙这项技术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发展的最为迅速与完善,在土质较软的地区应用的尤为广泛。支护墙刚度是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一个必须重视的要点,而地下连续墙技术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前,具备预应力的地下连续墙已经能够提高支护墙刚度达30%之高,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人防工程以及地铁车站等工程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能。除此之外,采用具备预应力的地下连续墙技术,还能够解决桩多以及软土区桩承载力不足的弊端。

(三)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的现状分析:相关于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有很多种,例如混凝土的泵送技术,我国的泵送高度能够达到492米,在世界上也是出于领先地位的;混凝土的外加剂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使我国成功配置出了适合多种工况作业的混凝土类型,比如说水下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以及纤维混凝土等等。在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所应用的浇筑技术也达到了较高的程度,较为典型的代表就是我国中央电视台的主楼,其基础的底部达到了7.5米的厚度,电梯井的厚度也达到了13.5米,足以证明我国在该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发展。

(四)对钢结构的安装技术进行的现状分析:施工建设水平的提高不断攻克了一个有一个建筑难题,建筑水平也不断的更新改变。大跨度的公共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逐渐的兴建起来,为了满足大跨度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需求,在钢板箱型柱焊接以及高强度螺栓等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我国研究并成功应用了钢结构预应力这项技术,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钢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例如斜拉体系以及预应力网架等施工工艺,有效提高了钢结构安装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且降低了施工难度。

二、建筑施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桩基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目前,建筑施工正在向全国不同地域发展,因此,由于地域的不同,所选择的施工技术也有所不同。例如,对地质条件比较差的地域,首选挖孔桩技术,保证建筑安全性,对高层建筑,应首选钢管桩技术,杜绝挤土桩在沉桩过程中对周围地质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除此之外,应加强桩检测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使用,桩检测是确保工程安全性、稳定性的主要环节,在严格按照章程应用检测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指导桩地检测与验收,确保施工各环节的可靠性。

(二)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深基坑支护方面,发展的重点应当放到具备预应力的地下连续墙这项施工技术上,该技术是提高支护墙刚度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方式,并且在刚度提升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墙的厚度以及支柱数量。除此之外,基坑还应当向着大、深的方向反战,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而受地下环境空间所属权限制,新型锚杆与内支撑技术应当扩大推广与使用。

(三)建筑装饰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大众对物质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导致建筑装饰也必须随之不断的发展提高,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因此,建筑装饰技术也随着不断的发展起来。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建筑装饰正在不断的向着施工装配化、配件生产工厂化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建筑装饰技术的施工水平。在这样的模式下,不仅提高了装饰的质量,减少了施工时间,对降低装饰产生的污染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建筑讲究的是美观性、实用性、适用性、安全性等共存,因此,在未来,诸如石材干挂技术、组合式单体幕墙技术、点式幕墙技术以及木制品集成技术等必将因满足使用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而被广泛使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未来工程建设发展必将变得更加复杂化,而要想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建筑质量、安全性、实用性、可靠性等建筑需求,就要针对我国现阶段的施工技术状况,不断在实践中改进与创新,并结合建筑行业实际发展状况,明确把握施工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稳扎稳打,提高建筑施工技术和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献文,谷霄峰,任崴,王亚芳.试论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J].建材与装饰,2013(14)

[2]管剑开.对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方向及现状的再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0)

篇4

关键词:房屋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房建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1.1 桩基技术

桩基技术随着建筑科学的快速发展,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目前,混凝土灌注桩作为其中一项被广泛应用的桩基技术,该种技术采用预埋桩水泥压浆进行灌装,从而实现桩基本身的坚固性,既降低了施工成本,又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桩基体积。

1.2 深基坑支护

1.2. 1 内支撑

内支撑有很多种布置方式,根据基坑形状可分为角撑、对撑、框架式和圆环式等等,应用在如混凝土支撑、钢管和 H 型钢中。其中圆环式的内支撑因为对四周的受力均匀,所以空间的利用率比较大。

1.2. 2 土钉墙

土钉墙适用于深度不是很深,而且对周围环境要求不高的工程,其造价低而且应用便捷,特别适用于软土地区,所以土钉墙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2. 3 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而且适用于坑基较深的工程。其中预应力地下连续墙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实际应用也比较广泛。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可以减少墙的厚度,提高支护墙的刚度,减少内支撑的数量。而且曲线布筋张拉后产生的反拱作用,使支护墙的裂缝和变形都减少了,还提高了防渗透的性能。因此,预应力地下连续墙作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将会有很好的发展。

1. 2. 4 逆作法施工

逆作法和半逆作法一般应用在地下室层数多的深基坑工程中,这种施工工艺可以减少施工经费,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防止周围环境变形。逆作法在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地铁车站、车站广场和构筑物的深基础等工程中都应用广泛。

2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2. 1 预拌混凝土及泵送技术

2. 1. 1 预拌混凝土

一个国家混凝土工业的发展程度与混凝土使用的数量和使用比例息息相关。预拌混凝土技术的进步同时带动了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发展。

2. 1. 2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预防

要解决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重点在选用的砂石料、低碱水泥、外加剂和低碱活性集料等,选用高品质膨胀剂、减水剂,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及其级配,混凝土试配时首先考虑使用优选低碱水泥以及低碱活性集料、掺加矿粉掺和料及无碱、低碱外加剂。

2. 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目前,我国在生产 C60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时使用了例如无机超细粉、磨细砂渣和粉煤灰等许多地方材料以及超塑化剂,在一些大项目工程施工中 C80 高强混凝土也尝试着应用于生产,而且大概掌握了 100M 高强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并在一些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应用。另外,还成功配制和使用了一些特种混凝土。

2. 3 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得益于新型预应力锚夹具的使用和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及新Ⅲ级钢筋的普及。高层建筑大开间的无粘结预应力楼板和大跨度预应力框架的应用广泛,无粘结预应力楼板的优点更加突出,不仅可以使建筑物的高度降低,减少楼板的厚度,而且可将建筑物本身的自重大大降低。

2. 4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我国在大体积的箱基底板混凝土浇筑和高层建筑的桩基承台领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据了解,中央电视台主楼工程基础底板厚度约为 7. 5m,电梯井区域最厚处达到了 13. 55m,我国施工技术水平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 1) 进行混凝土试配;

( 2) 根据混凝土用量,组织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现场泵车、备用电源、混凝土罐车确保现场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

( 3) 混凝土采用斜面推进、大斜面分层下料,分层振;

( 4) 现场测温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微机自动测试仪,对混凝土内外温差进行监控。

2.5 房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一般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之前,应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同时还要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所出现的相关裂缝问题做好抗裂的准备措施,再制定相关的建筑施工意见书。通常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要达到总平面布置图的具体要求,在混凝土的施工现场必须要保持道路的坚实平整,同时也可以与交通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协调,制订综合的施工现场道路的交通方案,以保证运输可以方便畅通。此外,还应确保混凝土可以进行连续的施工作业,所以,就必须要准备好发电设备以及水源的储备工作。

(2)在大体积混凝土支架与模板系统当中,应根据国家的规范标准对其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进行检验,并且还必须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当中和养护方法做好保温设计。在对模板进行施工时,应严格要求模板的尺寸必须要符合设计的具体要求,其几何尺寸应达到精准,并且在模板的拼缝处平整并且严密。

(3)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注作业之前,必须要认真详细的全面了解技术的交底工作,并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同时准备混凝土浇筑前的作业,主要包括在人员、模板、机械设备、支架以及铺设物等相应的设备。然后,再进行对模板清扫处理,做好喷水保湿处理,再对其浇筑作业。

(4)在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时,其振捣作业主要是应用平板振捣以及掺入振捣器的方法。首先在混凝土的浇筑当中,必须要先应用插入式振动器对其进行振捣,再应用平板式的振动器顺着浇筑混凝土横向与纵向再进行振捣,从而可以压平在混凝土表面的石子。当振捣完成后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

(5)在对混凝土进行拆模时必须要注意的是,在对其拆模时,时间不宜过早,防止在混凝土的表面造成一定的损伤,而对其拆模的时间也不能过晚,否则会因为养护延迟从而导致在水泥水化的过程当中受阻。此外,对于墙体混凝土应通过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以保证混凝土棱角和表面在具有相当的强度时再做拆模处理。

3 钢结构安装技术

除了钢结构安装技术、高强螺栓施工技术和原钢板箱形柱焊接技术有显著提高,钢结构预应力技术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近几年,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建筑建设设施的空间钢结构中应用广泛,实现了许多多种空间钢结构系统,例如索拱、索网、索膜、网架与网壳、斜拉体系等,都将受拉杆件的强度充分体现,在结构上体现了简洁的特点,同时富有时代气息。

4 建筑防水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防水材料的使用量逐年递增,尤其是新上市的防水材料更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依旧以 APP 和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产品为主 ; 硅酮、聚氨酯、丙烯酸酯密封膏是密封材料里普遍适用的; 丙烯酸酯、聚氨酯类防水涂料是防水涂料的发展重点 ; EPDM、PVC 两种产品是高分子防水卷材中重要材料 ;

5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装饰行业开始兴起,并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建筑装饰行业中的各项技术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比如幕墙设计、部品制造技术和施工技术都有很大的提升。建筑装饰行业内的各种工种也进行了完善,同时一些普遍的电动工具也在该行业内广泛使用。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与之发展同行的建筑装饰行业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在科技与环保理念的引导下,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高科技元素在装饰行业不断涌现,许多工业产品直接在装饰工程应用,金属材料装饰、玻璃制品的装饰、复合性材料的装饰、木制品部品集成装饰等技术的出现,从本质上改变了装饰施工,其时代感强,产品精度高,工程质量好,施工工期短,无污染的优点使它们在装饰施工中得到更多展示机会。

连接和固定是装饰施工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各种高性能的黏结剂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钉销连接紧固方式,在保证使用强度的基础上,弹性黏结消除了钢性黏结的弊病。

免漆饰面工艺与环保油漆的应用,根本改变了现场油漆作业所带来的化学污染的状况,免漆饰面的出现,现场全部取消油漆工的作业,从生产方式的变革直接反映施工水平的提高与发展。环保油漆的使用,不但使施工人员的健康得到了保障,同时也避免因为油漆产生的有害气体儿耽误工程竣工即刻使用,也为业主的健康提供了保证。

6 结论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而且有些技术已经和国际接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应该积极开发新的技术领域,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向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积极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桂珍.建筑施工中大体混凝土施工要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2)

篇5

关键词:新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当前,建筑工程更多的体现了一个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与科技水平,进行施工技术创新更为符合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需求。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样也拥有着一定的提升空间,通过技术创新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就成为了时展趋势下施工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我国建筑施工的新技术应用现状

就我国现阶段发展而言,建筑行业作为一项基础行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水平也相对比较落后,受客观因素影响存在的问题较多,整体来讲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规范,对于建筑施工质量标准及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新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现状。尤其是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新技术的发展下,建筑质量得到了明显地提高,整体提升了我国的建筑质量,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应看到其存在的不足,针对具体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2 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现实应用

2.1 施工中的防水技术

防水施工作业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有效的科学技术对渗漏及裂缝部位加以有效控制,防止其出现渗漏等现象,在施工作业环境中必须严格按照质量要求,使用合格的建筑防水材料和施工技术才能确保防水技术的有效开展。

2.1.1 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屋面防水施工作业是比较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也叫做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技术,该项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质量的要求极高,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才能将其屋面防水做好。主要体现在以下等几个步骤:一是处理好板缝与节点、基层之间的关系,使其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板缝、节点及基层的位置。二是在对塔楼及裙楼屋面防水施工时,要将其涂料涂抹均匀,待干燥成膜后方才能进行第二道工序的涂抹工作,以此类推,直到涂抹编数符合防水作业要求即可。三是铺设方向的问题。在铺设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涂层厚度不得小于1厘米,且方向是相互垂直的。四是涂抹防水层的收头,在经过多次涂抹以后,为了有效避免堆积现象的发生,必须对整个屋面防水施工作业进行合理检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是在规定范围内完成的。

2.1.2 外墙施工防水技术。外墙施工防水技术多采用加气混凝土砖墙施工技术来进行防水作业活动。此项技术在整个外墙施工防水作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质量要求进行合理操作:第一,在进行加气混凝土墙体抹灰前,可以在材料之间进行钢筋铁丝网的固定处理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能有效防止抹灰层出现空鼓或是开裂等现象。第二,在钢筋铁丝网固定完成后可以在其基础墙面上涂抹一层比例适中的浆体,其比例是20%的108胶水和15%的水泥。第三,待上述工序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抹灰层施工作业,但是在整个施工作业中要特别注意水平灰缝浆的饱和度要大于80%,且在厚度要符合标准要求。一般情况分为三次完成对整个建筑施工防水作业的砌筑。

2.2 施工中的钢筋连接技术

2.2.1 普通接头的连接。钢筋直螺纹连接在具体施工中对标准接头进行连接时,应先装好被连接钢筋上的连接套筒,然后将其连接在另一端的钢筋上,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套筒外露部分应完全符合施工技术规范。如外露丝扣超过一个完整扣,则需返工,直至完成。

2.2.2 加长丝头型接头的连接。针对加长丝头型接头的连接,也要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其进行固定。首先要将锁紧螺母及标准套筒一一拧在加长丝头钢筋上,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与之靠紧,然后将套筒拧回到接头位置,并用板手拧紧,最后将锁紧螺母与标准套筒紧紧固定在一起,即宣告这一连接工作的完成。

2.2.3 对所有接头的检验。待整个钢筋接头连接完成后,要立即送由专门的质检机构及专业的质检人员分批检验。具体的检验方法多为目测法。主要内容包括: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是否相等,或达到施工技术标准要求,接头连接的稳定性是否牢固良好等,对每批送检钢筋进行分批次的抽检,以要求钢筋连接达到100%合格率为最终目标。

2.3 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技术

如何做到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中应该把握的重点。因此,在整个施工中,要考察清楚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的气候温度等,砑扑悴⑷范混凝土浇筑的安全施工方法,因地制宜的灵活掌握和调整。并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做好前期的施工准备工作,较为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浇筑。需要注意的是,在了解室外合适的浇筑温度后,再进行分段分层的合理浇筑。当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完后,为了防止出现裂缝巩固浇筑,还要进行振捣和表面的抹压,还要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定期做好内部温度的测定,以便养护。混凝土的养护除了必须保持潮湿的环境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搅拌成分来确定具体的养护时间和养护方法。

2.4 施工中的深基坑技术

深基坑技术主要是针对建筑施工及施工工艺比较复杂的建筑施工而言,这项技术的有效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施工作业环境及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以往的施工作业环境中多数采用人工挖土等作业方式进行土钉支护的施工,这样不仅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更对建筑质量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但是深基坑技术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现状,很大程度上不仅仅确保了质量,更是降低了施工人员的风险,与此同时还能有效改善基坑变形导致的水土流失,从这个角度来讲对资源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这种新技术的应用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技术之一,所以有关人员必须加强对深基坑技术的使用与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2.5 积极使用高新技术

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有一段适应过程,在应用初期往往因为操作不当或理解不准确而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一般的施工企业往往会因循守旧的选择旧有施工技术而谋得部分眼前利益。执行施工技术创新,施工企业应做好迎接技术阵痛期的准备,从长远利益出发积极使用高新技术,例如,穿孔铝板双层玻璃幕墙施工技术,该技术能够将内层玻璃幕墙的荷载通过玻璃而板传到横梁和立柱,再将荷载传给主体结构,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不但使得建造的装饰幕墙美观大方,同时床层玻璃幕墙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建筑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具有理想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影响都是极其重要的,如城市交通建设、地下建设、办公楼建设等都涉及到建筑施工工艺,所以为了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必须对所采用的新技术形式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其存在的不足,加以改善。要结合我国实际发展现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并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强.关于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

[2] 陈英.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 测量技术 应用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给建筑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这一形势下,严格要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已是必然。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举措,精确的施工测量数据能够使工程施工更加合理科学的开展,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奠定了基础,促使建筑企业的发展走向新的里程碑。

1 建筑工程施工的测量技术概述

1 . 1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主要囊括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步是在施工之前进行的,需要在建筑工程现场建立施工网;第二步是对建筑物所在的位置进行测量定位;第三步是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的,就是对施工中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进行安装位置测量;第四步对于施工中周边一些高大建筑物进行观察与测量;第五步测量是在工程竣工之后完成的。

1 . 2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具体要求

建筑工程一般规模较大,施工程序较为复杂,施工过程中所要测量的部分也包含很多,因此为了确保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其测量有一定的要求。开展施工测量时,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要求来进行,对施工建筑及建筑物所在的平面位置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运行。对施工主要环节进行准确测量能够实现施工各个工序的有效连接,从而使施工人员

更好的开展工程施工,其测量结果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1 . 3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特点

测量技术精确度要求高。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对工程施工尤为关键,因此对其精确度有较高要求,测量数据结果是否精确直接关系着工程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精确度进行严格要求,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受力能力,使其更加坚固。另外部分建筑企业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会采用流失施工的方式,流程施工中的幕墙工程及钢结构工程等施工都需要较为精确的测量数据,在施工中需要以测量为依据开展施工项目。测量技术难度大。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众多,测量时若把握不好,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影响测量人员的判断。就目前的建筑而言,很多建筑结构为了建造独特,结构设计较为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加大了施工测量的难度。另外施工测量还受环境影响,倘若遇到不好天气会影响整个测量进度及精确度,给测量人员造成诸多不便。

2 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指明了方向,是保证建筑企业顺利施工的基础条件。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包含了水准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直线定向、施工误差测量、GPS测量等诸多内容,它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监控建筑工程的现状,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测量,能够为建筑工

程施工提供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及施工基础材料。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主要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进行勘探,建筑工程在进行图纸设计时需要参照测量数据,这样才能确保图纸设计适应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它是建筑工程能否顺利施工的关键,建筑工程施工程序较为繁杂,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全面测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中问题出现的机率,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发展。

3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对建筑工程乃至建筑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需要对诸多方面进行测量,而不同施工程序需要不同的测量技术,以下就是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中的各个测量技术进行的分析:

3.1 地面测量仪器

地面测量仪器是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重要仪器,它为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提供了方便,施工测量中主要使用电子经纬仪、激光扫平议、全站仪、数字水准仪、光电测距仪等,它们对测量都有不同的帮助,使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数据与结果更加精确。地面测量仪器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及施工测量的繁杂程序,使整个测量过程更加简单,降低了施工测量人员工作的难度。其次还有以往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三等水准测量及四等水准测量也

被现今的三角高程所代替,在这个注重创新的时代,建筑工程施工所运用的测量仪器越来越先进,促进了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一大创新,为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测量人员的施工效率与质量,为建筑工程后期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2 测绘技术

测绘工作相对其他测量工作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以往的测绘技术中所运用的产品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结构的复杂特点,而数字化的测绘技术中所采用的是GEOMAP系统,此系统将野外采集与数控绘图仪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动化的测绘系统,主要对测量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实现测量数据的精确化呈现,以便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作为参考依据,过多冗杂数据会影响施工人员的判断,反而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数字化测绘技术将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与处理,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后期施工的效率,对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3.3 GIS 技术

虽然部分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测量中已经涉及到GIS技术的应用,但它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使用,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就目前而言,GIS技术多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及城市规划工程建设中,它的主要作用是对数据进行采集、储存以及管理分析,与数字化测绘技术有一定的共同点,不同的是它能够以三维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数据结果输出时呈现一体化的特点。

3.4 摄影测量技术

摄影测量技术是现时代的产物,它能够确保测量数据结果的精确度及质量,因此也决定了其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中的地位,它的出现得到了诸多企业的认可,各建筑企业已经广泛使用开来,将摄影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能够实现三维空间信息的获取,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量。另外此测量技术能够应用到多种施工建设的测量,且测量效率较高,是顺利开展施工测量的重要武器,是进行大型建筑工程施工勘察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形式多样的地图,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的有效进行,是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有效技术手段。

4 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一种手段,它需要通过多种测量仪器的相互配合来实现,运用测量专用仪器工具,结合一定的测量方法从而确定施工中部分环节的未知数据及放样,进行施工测量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它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志勇.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J].建工论坛,2013,8(21):89-90.

[2] 张伟军.论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J].建筑科学,2012,4(16):153-154.

篇7

因此,探讨并形成施工企业合理科学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建立企业的技术责任制、加强施工组织和专项施工技术管理、确保工程建设活动的安全是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课题。

根据近年来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坍塌、高处坠落、电击伤等重特大事故的技术原因上分析,有如下重要因素:

一、企业技术保证体系不健全

技术保证体系是企业根据行业特性和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结合行业发展方向,为确保生产经营活动中各项要素的和谐统一而制定的一整套技术工艺、技术管理、人员组织、方案实施程序等相关内容的综合体系。目前,一些施工企业对安全技术认识片面,孤立了安全与技术的辨证关系。企业在管理决策上忽视技术管理对施工安全的指导作用,没有形成企业自身的安全技术标准大纲,来指导施工组织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写,导致编制方案无指导、审检无依据。出现了安全技术责任不清、管理制度不到位、编制不合理,执行程序不科学等现象。尤其是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作职责的落实上没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约束机制,工程技术人员变换工作岗位的随意性较大,严重地制约了施工安全的技术保障。

另外对专业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是土建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对玻璃幕墙、外墙涂料施工等高处悬挂作业以及网架施工、钢屋架整体提升等专项施工的设备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标准等不了解,总包管理难度大,对于专业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事故隐患束手无策,是技术不成熟导致事故多发的另一个原因。

二、专项施工安全技术不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编审制度不合理

建筑工程的生产特点和产品特性决定了施工活动的安全保障具有高风险,每个分项、分部的产品实现过程中都可能出现一定的事故隐患。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及时了解产品实现的五大要素: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下达施工任务时,必须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从而实现作业环境的安全。

但是在施工活动过程中,从许多事故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仍然是施工过程的薄弱环节,安全防护、劳动保护与施工进度不能同步进行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专项施工方案是分项、分部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必须认真按照施工图纸,结合工程周边客观自然条件进行编制,如对围墙、工人宿舍、塔吊、施工电梯、高处悬挂吊蓝等临时设施和高耸构造物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验收标准,在进行稳定性、承载力验算时必须考虑自然界外力产生的各种破坏力。

目前,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施工员或安全员编写比较常见,技术含量不高,部分编写人员没有参加过施工图会审,对地质勘测资料和周边环境情况不熟悉,从而出现抄袭方案现象,脱离实际,无法指导施工。

三、施工组织不合理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建设的详细文件,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各项进度计划、技术措施的汇总,应来源于实地踏勘、地质勘探资料、施工图纸、施工合同管理模式和材料供应的组合。但不少建筑企业在招投标时使用的一套虚拟施工组织设计仍然作为实际施工中所谓的指导书,出现了工序划分不清,分包单位,作业班组随意施工,作业程序混乱,现场管理失控。

四、专项方案执行不力、验收手段落后

一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专项方案的技术、安全交底未执行,操作班级不了解施工方案的现象比较多,导致方案和施工两层皮,专项施工过程中检查不到位,凭经验、按常规方法施工,事故隐患和违章作业无法根治。加上施工验收手段不科学,如模板分项施工完毕后,仅对模板几何尺寸、轴线、标高等进行复核,没有结合专项施工方案对支撑体系进行验收,也是导致存在的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排除的重要原因。

另外,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施工企业市场行为不规范,为了承揽施工任务,不惜以最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竞标。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牺牲安全技术措施费用来弥补工程施工的效益期望。

五、操作工人安全技能低下,责任追究落实不力

目前建筑业劳务分包仍然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操作工人的劳动关系归属不清,教育培训滞后,造成了工人的劳动技能、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仍然十年如一日现象,人为的不安全行为仍然没有根治。

对于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普遍仍采用的是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实际上的经济处罚有保险公司承担,行政处罚对施工企业有威慑力,但对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承包人——项目经理却没有为事故责任真正付出代价,仍然可以借用他人的资质承接施工任务。这就助长了项目经理在安全工作上的侥幸心理,进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严重打折扣,从客观上形成了事故隐患。

针对上述当前工程建设活动中存在的诸多技术上薄弱环节,必须从责任、制度、实施、检查、总结等环节加强施工组织和专项施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企业技术负责制。

一、建立完善企业的技术保证体系

技术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因此企业必须整合优势,建立完善的技术保证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技术如何发展对整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起着很大比例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建筑企业的信誉和未来的发展。中国建筑施工业发展迅速,房地产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住宅要求也在加大,建筑业的上升空间还很大,因此,各建筑行业必须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国内外的优秀建筑经验技术和管理手段,争取在建筑业黄金阶段中做的更好,创造更多的优质工程。本文将从建筑施工业的特点和现状入手,对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提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建筑施工及建筑业的特点

建筑行业为人类提供生存住宿,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是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杆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建筑施工要根据专业的设计和管理来多元化、科学化的推陈出新。建筑业中存在一些问题:行业发展主要是外延性的增长,过多依赖外部投入、大量农民工的加入使技术人员的比例比较低、资本含量投入低,我国国民经济处于恢复发展期无法满足建筑业和社会对其的巨大需求等。

2 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

2.1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基础工程主要包括桩基础和深基坑两部分。一、桩基础施工技术。以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自身特点来看,建筑地基已经完成向多桩型模式的转变,成桩方面的技术越来越接近国际水平。与混凝土预制桩相比,混凝土灌注桩避免了前者噪声污染较大、对土体破坏扰动严重等问题,其本身有很多优点。混凝土灌注桩的应用随即便广,但是要注意施工时其桩头会颈缩、也会产生虚土的现象都会影响施工质量。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基坑支护是整个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我国的基坑支护技术正处在发展的初级几段,还有很多如设计计算和检测等问题有待解决。我国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主要英语于土钉墙和逆做拱墙,很多地区甚至已经广泛应用了发达国家使用的深层基坑支护技术,这是对设计方案要求较高、有效结合信息化施工和监测的多元化技术。

2.2 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是我国结构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材料,对其生产、施工和性能改进等方面的研究也最为充分。混凝土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是占有很大比例的重要环节。首先,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材料之一,混凝土技术也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要求在强度坚硬方面要出色,还要持久耐用,对混凝土的性能上要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具体体现在混凝土的原材料、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以及预拌混凝土等方面的发展,混凝土外加剂也发展成抗渗、防冻、微膨胀的高质量性能。其次,混凝土的模板开发技术也应受到重视。要研制一些先进的支模技术,提高承载力,比如全钢模板、水平和竖向模板等,不仅成形度较好,刚度也很高。

2.3 钢结构和钢筋施工技术。施工技术中钢结构和钢筋技术都不断提高,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低松弛、高强度的钢绞线广受好评和运用。与此同时钢筋连接技术也比预期的发展要迅速,在粗钢筋连接方面,除了正常广泛运用的电渣压力焊以外,还经常会用到不受钢筋化学成分、气候等影响的机械连接,比如直螺纹连接等质量稳定、操作简单。在钢结构方面,利用预应力的钢筋技术有效加强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创造出多种空间钢结构的新体系,多层变截面网壳、环节点平板网架等钢结构形式也是提高建筑质量的有效途径,工艺简单、经济可靠。

2.4 建筑防水技术。目前形势看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尤其是新型防水材料的使用大幅增加。按国家建材局规定的建材制品导向目录,主导产品为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也由此大力发展对高分子防水卷材EPDM、PVC(P型)两种产品的应用。聚氨酯、丙烯酸酯类防水涂料前景大好,要积极开发TPO产品,对密封材料、金属屋面材料、刚性防水材料等也要大力发展。

2.5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正迅速的发展着,其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着,部品制造技术尤其幕墙专业已经与国际水平接轨,各种应用于建筑装饰行业的电动工具正在普及。目前,很多企业开始有了新的减少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污染的装饰施工技术思路,就是将配件生产工厂化、使现场施工装配化。

3 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可预见的未来,由于环境因素不会发生特别大的变化,我国建筑业基本构架和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比如行业地位、企业模式、政策指导思想等都不会有大的变化。建筑施工行业虽已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绩,但是仍有上升的空间,建筑施工技术应该在此时期大展身手,加快发展,自动化、信息化及创新型是建筑施工业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首先,要实现建筑施工技术向创新、节约型发展。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建筑施工正需要创新技术来避免施工中的失误和隐患,减少成本和损失,实现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科学化。建筑材料方面也要尽量选用节约型的材料,使用功能和能源的节约能够同时实现是最好的途径。其次,建筑施工技术要向生态化发展。良好的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上层建筑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这也是建筑施工设计的初衷和目标,将以人为本和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和施工过程,建设污染和能耗,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也要挑选适当的环保建材和设备。最后,建筑施工行业必然要向高科技和复杂性发展。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融合了很多传统机械制造业、园艺等活动,充分体现了建筑施工技术充满无限可能性和复杂性,必然要以高新技术来支撑和驱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可以拓展空间结构技术、地下空间技术等,通过计算机来提高整个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的推动建筑施工技术的大幅度提升。

4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近20年发展进步,我国的施工企业和建筑业也在大踏步的进步,建成了大批规模、轻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不仅对施工质量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经济效益也稳求增长,建筑技术上也上升到新的台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城市规模的扩大都支持和要求建筑施工行业的更稳、更快发展,开拓技术新领域,认清目前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精准把握其发展方向,利用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减少施工中的失误、保障工程质量和规模的科学化,努力为推动我国建筑技术早日达到国际发达水平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利良,陈伟,周定洋.建筑施工技术控制的问题探讨[J].科技咨询, 2010(16).

篇9

关键词:我国建筑施工技术;进步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建筑行业不断总结经验,中国建筑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充分展示了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实力和发展前景。建筑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人类进人文明社会以来,建筑业更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性产业。建筑施工必须把握施工方案多样性的特点,经过科学论证选取最佳方案,好、快、省地完成建筑产品,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用最合适的方法,经过科学组织来实现施工。本文主要论述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展望。

一、当前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1.建筑施工混凝土技术的分析。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预拌混凝土技术,建筑施工的预拌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在建筑施工领域混凝土的使用数量与使用比例,能够很好的体现出这个国家的混凝土工业生产的能力。其次分析一下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由于建筑施工对商品混凝土的需求量很大,这就促进了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尤其是各种减水剂的使用,例如自流平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都是较为先进的混凝土技术。对混凝土产生碱集料反应的技术,要科学的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重点工作是做好低碱性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等材料的选用,要选用品质搞得混凝土膨胀剂和减水剂,做好砂石料含泥量的严格控制,在进行混凝土试配的时候,需要选用低碱活性集料等进行配制。

2.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当前在我们国家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已经有很多的开始应用地方性的材料、超塑化剂等进行工业化混凝土的生产和配置,常见的有C60高强度类型的混凝土,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开始应用C80高强度的混凝土,我国已经基本上具备了进行100mpa高强度混凝土配置的技术。如在中国大剧院施工的过程中,就使用了100mpa高强度混凝土。

3.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分析。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新的三级钢筋与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在建筑技术中的推广与应用,为提升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前,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大跨度预应力框架、以及一些高层建筑的大开间的无粘结预应力楼板的施工中,使用的较多,在高层建筑大开间无粘结预应力楼板使用时,具有降低板厚度、降低高度和高楼的自身重量,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

4.建筑施工的钢筋连接技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粗钢筋的连接主要的方法有电渣压力焊、钢筋的机械连接受到化学成分、钢筋可焊性、施工环境的影响较小,其质量较为稳定,施工的时候不会产生明火,施工操作简单,便于施工等优点,特别是直螺纹钢筋的连接,能够保证钢筋的接头不高于母材钢筋的强度,钢筋连接的套筒通用II、III级别的建筑钢筋,当前这一技术在国内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建筑施工的模板技术应用。建筑施工模板脚手架技术的进步,最近几年以来,建筑施工的竖向模板的发展,经过了小钢模———钢框竹胶合板———全钢组合大模板的发展过程。当前,在我国建筑市场占主要的是组合钢模板,另外木胶合板模板的使用也很多。因为建筑施工中水平模板体系很难进行便捷的工具化,我们国家大部分使用木胶合板模板、以及建筑施工的竹胶合板模板体系。在建筑施工模板工程技术中,全钢大模板的优点是:模板的接缝少、建筑施工的时候不容易出现漏浆等问题。模板的刚度较大,能够承受起较大侧压力的混凝土,并且构建稳定性强,成型质量高,能够有效地实现清水混凝土质量的一些优点。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脚手架作为施工的必需品,扣件式、门式、碗扣形式的钢管脚手架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应用非常的广泛。另外想吊脚脚手架、桥式、塔式脚手架使用的越来越多。在高层建筑施工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于高层建筑模板体系的研究,成为推动模板技术、脚手架技术发展的动力。

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

1.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刚刚开始,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慢慢兴起,并且成为持续了20年之久高速发展的行业,建筑装饰行业的施工技术到现在已经有很大都进不了,尤其幕墙专业已紧跟国际水平,稍稍落后。但是有的工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电工工具已经普及在了全行业。有的企业已经把生产的矛头转向了装饰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的路子了,是当前施工比较良好的一个状态。

2.信息化管理技术

自我国进人wTO,国际建筑业的投资也自然加大了,所以建筑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对于安装企业本身的管理技术的要求也日趋增高,这时候现代管理手段,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大型施工企业的改造主要在于公司和股份,以办公自动话为基础也可以有效的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还有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也可以改善和提高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

3.低碳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低碳建筑”低碳建筑采用结构体系、地能热泵系统、智能布线配电系统、太阳能综合利用、节能门窗、雨水收集中水利用及其他低碳使用技术。低碳建筑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同时可使建筑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

4.建筑防水技术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慢慢发展,并且步步高升,尤其是新型防水的材料增长的更为迅速。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大致的走势,SBS/APP改性沥青防水仍然需要大量生产投人市场的。EPDM用VC这两种产品成为高分子防水卷材的要发展的重点,并且对TPO产品的研究会加大力度。防水涂料好的前景是聚氨醋、丙烯酸醋类的防水涂料。硅酮是密封材料的重点,并且努力的研发防水保温性能的材料。

三、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展望

1.重点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我国建筑施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推广使用桩基动力检测系统,指导桩的检测和验收工作。未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应以预应力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应用为重点,使其充分发挥提高支护墙岗位、减薄墙厚度、减少内支柱的作用。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完善,重视灌注桩施工技术发展,不断研究高质量、低成本、系列化的地基施工技术;以及开发出适用于不同承载力、不同底层、不同长度和直径的先进成桩技术。

2.施工技术管理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中也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施工技术管理信息化水平。在其管理方面,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提高施工计划书编制的信息化水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施工情况的远程监控。针对当前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给施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也是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施工远程监控中。

3.施工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

在未来,我国建筑施工应将大跨度钢结构施工、盾构施工、信息化施工、环保施工等方面作为施工技术重点研究和创新方向。利用机械自动化施工技术替代部分人工施工技术,利用绿色环保施工技术替代高耗能、重污染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创新通过技术的发展改善建筑的使用和存在形式,强调高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及表现。我国传统的施工技术有局限性、应用范围狭隘等缺陷,必须改变传统的技术使技术创新有一个新的发展。

4.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发展方向

在建筑中采用遮阳设施,可有效调控阳光光线,改善屋内光线环境,阻挡阳光直射,减少空调使用造成的能源消耗,最大程度实现节能功效。对遮阳设施设计需按照建筑物所在区域的不同气候环境、楼宇位置、窗户朝向情况,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外形要求的同时,合理的设计出完美的遮阳效果。采用外墙体保温技术,将墙体内加入苯板和具有保温性较强的砂浆,从而实现节能的功效。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墙体保温技术是外墙外保温技术,使用范围广泛,能够在用于炎热气候下的空调建筑。因采用的保温材料在楼宇的外测墙体内,有比较高的节能功能,且有效地降低了自然界温度、湿度及紫外线的直接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在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使得人们的观念在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变化。未来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需要科学的人文观、环境观、资源观的保障,只有具备这样的施工技术应用观念,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候俊,盛锋坡.简述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科技致富向导,2012.

篇10

【关键词】建筑节能;验收规范;复验项目;检测项目

1.引言

由于我们国家建筑节能工程起步晚,从业人员节能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落后,对建筑节能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管理不严,执行不力,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与验收规范不匹配,与建设部要求节能图审单列的规定不一致,随意变更,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降低节能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应引起各级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制止。为此,我们撰写了《提高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与大家研讨交流,使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合格标准。

2.我国建筑节能法规体系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2.2《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2.3《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2.4《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自2008年1月29日起施行;

2.5《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6《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自2006年7月31日起施行;

2.7《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自1996年7月1日起施行;

2.8《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2001,自2001年6月1日起施行;

2.9《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2.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0189-2005,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2.11《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自2005年3月1日起实施;

2.1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至此,我国建筑节能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对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节能减排基本国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为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提高认识和管理水平,加强监控力度,提高建筑节能效果非常重要。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3.建筑节能工程基本内容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划分的10个分项工程及其主要验收内容:

3.1墙体节能工程:主体结构基层、保温材料,饰面层等。

3.2幕墙节能工程:主体结构基层、隔热材料、保温材料、隔气层、幕墙玻璃,单元式幕墙板块、通风换气系统、遮阳设施、冷凝水收集排放系统等。

3.3门窗节能工程:门、窗、玻璃、遮阳设施等。

3.4屋面节能工程:基层、保温隔热层、保护层、防水层、面层等。

3.5地面节能工程:基层、保温层、保护层、面层等。

3.6采暖节能工程:系统制式、散热器、阀门与仪表、热力入口装置、保温材料、调试等。

3.7通风与空气调节节能工程:系统制式、通风与空调设备、阀门与仪表、绝热材料、调试等。

3.8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系统制式、冷热源设备、辅助设备、管网、阀门与仪表、绝热保温材料、调试等。

3.9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低压配电电源、照明光源、灯具、附属装置、控制功能、调试等。

3.10检测与控制节能工程:冷热源系统的检测控制系统,空调水系统的监测控制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监测控制系统,监测与计量装置,供配电的监测控制系统,照明自动控制系统,综合控制系统等。

4.建筑节能工程基本要求和重点

4.1一部涉及多专业的验收规范

《规范》是根据国家现行法规和相关标准,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中节能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考虑了我国现阶段建筑节能工程的实际情况,突出了验收中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包括:墙体、幕墙、门窗、屋面、地面、采暖、通风与空调、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等建筑节能工程。是我国第一部涉及多专业的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2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

《规范》第1.0.5、3.1.2、3.3.1、4.2.2、4.2.7、4.2.15、5.2.2、6.2.2、7.2.2、8.2.2、9.2.3、9.2.10、10.2.3、10.2.14、11.2.3、11.2.5、11.2.11、12.2.2、13.2.5、15.0.5条,共20条强制性条文,比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多,必须严格执行。

4.3单位工程验收应在建筑节能分部验收合格后进行

根据国家规定,建设工程必须节能,节能达不到要求的建筑工程不得验收交付使用。因此,规定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并用黑体字标志为强制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也就是建筑节能验收是单位工程验收的先决条件,具有“一票否决权”。

4.4涉及节能的设计变更应严加限制

由于种种原因,施工中可能需要改变节能设计。为了避免这些改变影响节能效果,所以对涉及节能的设计变更应严格加以限制。一是任何有关节能的设计变更,均需事前办理设计变更手续;二是有关节能的设计变更不应降低节能效果;三是涉及节能效果的设计变更,除应由设计单位认可外,还应报原负责节能设计审查机构审查方可确定;四是确定变更后,并应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的确认。这一设定增加了节能设计变更的难度,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维护已经审查确定的节能设计要求。减少不必要的节能设计变更。

4.5采用“四新”技术应进行评审、鉴定及备案

建筑节能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简称四新技术。四新技术由于新,尚没有标准可作为依据。因此,对于四新技术的应用,应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国家鼓励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中采用四新技术,但为了防止不成熟的技术和材料被应用到工程上,国家同时又规定了对四新技术要进行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评审或实行备案等措施。具体做法是: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鉴定及备案方可采用。

4.6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节能工程施工内容

鉴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内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施工单位应对从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作业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以保证节能施工效果。

4.7材料和设备进场验收

材料和设备进场验收通常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对其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可视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核准,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材料和设备的“可视质量”,是指那些可以通过目视和简单的尺量、称重、敲击等方法进行检查的质量。二是对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这些质量证明文件主要包括出厂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验报告、形式检验报告等;进口材料和设备应有出入境商品检验报告。三是按《规范》各章及附录A提出的进场材料和设备的复验项目,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以验证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8现场实体检验

建筑节能工程现场实体检验,包括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验和系统节能性能检测两大部分。一是对围护结构的外墙节能构造和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地区的外窗气密性进行现场实体检测。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方法,采用附录C钻芯取样检验方法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外窗气密性的实体检测,是指对已完成安装的外窗在其使用位置进行的测试,是检验外窗的安装(含组装)质量,能够有效防止“送检窗合格,工程用窗不合格”的“挂羊头、卖狗肉”不法行为。二是对系统节能性能进行检测。采暖、通风与空调、配电与照明工程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节能性能的检测,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见证检测报告。检测项目、抽样数量、允许偏差或规定值,按《规范》14.2.2表列的9个检测项目进行。

4.9建筑节能效果只能通过检测数据来评价

《规范》中相关章节及附录,对节能材料和设备进场复验项目规定有12项;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验项目规定有2项;系统节能性能检测项目规定有9项。这些复验项目、检测项目的数据,在分项、分部工程验收中用来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要求,是否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的规定,是否符合施工合同约定,是否达到建筑节能效果。因此检测结论的正确与否十分重要。国家建设部第141号令,《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签订书面合同。故目前承担建筑节能工程检测试验的检测机构应具备见证检测资质,并通过节能试验项目的计量认证。

4.10把图像资料列入《规范》。本规范第4、5、6、7、8、9、10、11、12、13、15章,均要求对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这是我国第一次把图像资料列入了验收规范,以验证其隐蔽工程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5.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5.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情况。

5.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情况。

5.3涉及建筑节能效果的设计变更重新报审和建设、监理单位确认情况。

5.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专项方案及建筑节能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编制、审批情况。

5.5建筑节能专业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情况。

5.6对建筑节能示范样板的确认。

6.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6.1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①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与设计文件要求是否相符。②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形式检验报告、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应用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见证取样送检复试报告的核查情况。③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验收签认情况。

6.2墙体节能工程:①基层表面空鼓、开裂、松动、风化,平整度及妨碍粘结的附着物的处理。②保温层重点对保温、牢固、开裂、渗漏、耐久性、防火等性能进行检查。③雨水管卡具、女儿墙、分隔缝、挑梁、连梁、壁柱、空调板、空调管洞、门窗洞口等易产生热桥部位保温措施。④施工产生的墙体缺陷(如穿墙套管、脚手架眼、孔洞等)处理。⑤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容易碰撞的阳角及门窗洞口转角处等特殊部位的保温层防止开裂和破损的加强措施。⑥隔汽层构造处理、穿透隔汽层处密封措施、隔汽层冷凝水排水构造处理。⑦非采暖公共间(如普通住宅楼梯间、高层住宅疏散楼梯间、电梯前室、公共通道、公共大堂大厅、地下室等)按图施工情况。

6.3幕墙节能工程:①幕墙工程热桥部位的隔断热桥措施。②幕墙与周边墙体间的缝隙处理。③建筑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等变形缝的保温密封处理。④遮阳设施的安装。

6.4门窗节能工程:①外门窗框或副框与洞口、外门窗框之间的间隙处理。②金属外门窗隔断热桥措施及金属副框隔断热桥措施。③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验情况。④严寒、寒冷地区的外门安装及特种门安装的节能措施。⑤外门窗遮阳设施的安装。⑥天窗安装位置、坡度、密封节能措施。⑦天窗扇密封条的安装、镶嵌、接头处理。⑧门窗镀(帖)膜玻璃的安装方向及中空玻璃均压管密封及中空玻璃漏点复检情况。

6.5屋面节能工程:①屋面保温、隔热层铺设质量、厚度控制。②屋面保温、隔热层的平整度、坡向、细部及屋面热桥部位的保温隔热措施。③屋面隔汽层位置、铺设方式及密封措施。

6.6地面节能工程:①基层处理的质量。②地面保温层、隔离层、防潮层、保护层等各层的设置和构造做法以及保温层的厚度。③地面节能工程的保温板与基层之间、各构造层的粘结及缝隙处理。④穿越地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各种金属管道的隔断热桥保温措施。⑤严寒、寒冷地区的建筑首层直接与土壤接触的地面、采暖地下室与土壤接触的外墙、毗邻不采暖空间的地面及底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地面等隔断热桥保温措施。

6.7采暖节能工程:

①采暖系统安装应检查以下内容:⑴采暖系统的制式及安装;⑵散热设备、阀门与过滤器、温度计及仪表安装;⑶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安装及调试的情况;⑷分室(区)热量计量设施安装和调试的情况;⑸散热器恒温阀的安装。

②采暖系统热力入口装置的安装应检查以下内容:⑴热力入口装置的选型;⑵热计量装置的安装和调试的情况;⑶水力平衡装置的安装及调试的情况;⑷过滤器、压力表、温度计及各种阀门的安装。

③采暖管道的保温层、防水层施工。

④采暖系统安装完成后的系统试运转和调试。

6.8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

①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中的送、排风系统、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的安装应检查以下内容:⑴各系统的制式及其安装;⑵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与仪表安装;⑶水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安装及调试的情况;⑷空调系统分栋、分户、分室(区)冷、热计量设备安装。

②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应检查以下内容:⑴风管严密性及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测;⑵风管与部件、风管与土建风道及风管间的连接;⑶需要绝热的风管与金属支架的接触处、复合风管及需要绝热的非金属风管的连接和加固等处的冷桥处理。

③各种空调机组的安装、与风管连接的情况及现场组装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各功能段之间连接检测。

④风机盘管机组的选型及安装和调试的情况。

⑤空调与通风系统中风机的选型及安装。

⑥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和集中排风系统中的排风热回收装置选型及安装。

⑦空调机组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调节阀、风机盘管机组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调节)阀、空调冷热水系统中的水力平衡装置、冷(热)量计量装置等自控阀门与仪表的选型及安装。

⑧风管和空调水系统管道隔热层、防潮层选材。

⑨空调水系统的冷热水管道及配件与支、吊架之间绝热衬垫安装和冷桥隔断的措施。

⑩通风与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的通风机和空调机组等设备的单机试运转和调试及通风空调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和调试检测。

6.9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①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管网系统的安装。②空调冷热源水系统管道及配件绝热层和防潮层的施工情况。③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和辅助设备及其管道和管网系统安装完毕后的系统试运转及调试情况。

6.10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①锅炉房动力用电、冷却塔水泵用电和照明用电计量设备安装②住宅公共部分和公共建筑的照明的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节能控制装置安装。③水泵、风机等设备的节能装置安装。④低压配电系统及照明系统检测。

6.11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①监测与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联动情况。②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与空调、采暖、配电和照明等系统联动运行、监测情况。

7.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7.1建筑节能工程验收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施工单位出具的建筑节能工程分部质量验收报告,建筑围护结构的外墙节能构造实体检验,严寒、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测,采暖、通风与空调、照明系统检测资料等合格证明文件,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整改报告等;②检查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重点部位隐蔽验收记录和相关图像资料;③检查相关节能分部工程检验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验收合格标准及合格依据,以及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划分;④设计单位出具的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查报告;⑤监理单位出具的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7.2验收组成员组成及节能验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7.3对节能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抽测、对观感质量进行检查。

7.4对节能工程竣工资料进行核查。

7.5确认程序合法、质量合格后,参建各方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上签字;